天目的阅读答案参考

2024-04-21

天目的阅读答案参考(精选8篇)

篇1:天目的阅读答案参考

天目山阅读理解答案

天目山

①去天目山,是心里积存已久的一个念想,不是为观光,是为了那些大树。几十年里,只要说到树,天目山就从父亲的眼神里巍然升起,他一遍遍说,假如你没去过天目山,根本不明白什么叫树。其实不全是为了树,我知道,是为了一个人。几十年来,若是提起他的名字,母亲的眼神就会倏然暗淡下去,她的双眼仿佛是海潮淹没的沙滩。她喃喃说,我要和你一起去。

②去天目山,于是变成一种夙愿和仪式,无论是为了树,还是为了人。

③只是,我没有想到,登天目山那一日,会遇上那样一场弥天大雾。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呼啸而过,远山近树忽而不见了。山中古老的禅源寺,隐匿在苍白的雾气里。下车寻路,林间的青石板小径如雨泼过似的,湿漉漉地腻滑,只几步便消失在浓烟样的水雾中。

④母亲默默地走在前面。白色的纱幕被她的脚步豁开一个缺口,影子穿过去,纱帘瞬间又闭合了。山路通往林深处,在那深不可测的绿巷中,我隐约看见了一排排树,昂然立于路旁。它们竟是那样的高大,浓密的云雾遮去了树梢,树尖伸到望不见尽头的天上去了;最令人惊叹的是树干之直,刀削般笔挺,像一根根气度轩昂的罗马石柱,支撑着绿屋的穹顶。褐色的树皮一片片如鳄鱼的鳞甲,已被千年的风霜锤磨成坚韧的岩石。

⑤他究竟倒在哪一棵树下了呢? 鲜血从他年轻的胸膛里流淌下来的时候,他或许就靠在了那棵大树的树干上。他依托了大树,所以牺牲的那一刻仍像树一样站立。龙爪般的树根至今还留着他的血迹,只是被蒙蒙的雾气暂时稀释了。

⑥那个无风无雨的春日,那些被父亲无数次赞颂和崇仰的天目山大树,就这样从漫山飘忽的浓雾中,和那个叫萧洪明的故人一起,若隐若现地走来。我看不清他的面孔,只听见他脚上沉重的铁链,一声声从森林尽头传来。我不知道他在匆匆离去前,是否还有心情观赏这些天目山的稀世大树。57年前的树叶早已零落成泥,但我清晰地看见他灼热的目光仍在枝条上缠绕。

⑦半个世纪过去了,如今我所见的,是被他熟读过的那些树。陡峭的石阶两旁,柳杉武士样雄伟,顺坡排列,阵势逼人。再抬眼,金钱松破雾而出,穿云摩天,傲气十足。若不是弥天大雾遮挡了视线,就可望见悬崖峭壁的林莽中那几百棵千年银杏。等到秋天,山谷里定是黄叶灿烂,一片金光四射。

⑧几十里山路,不是在走,是在仰望,瞻仰那些永远的树。当那一排枪声在冰冷的山谷里响起来的时候,惟有这些树,是沉默的目击者。后来那些离乱梦魇的岁月,仍是这些树,在荒野莽丛中陪伴他。他年轻的生命终止在27岁那个年纪,大树却已千年。

⑨母亲依然走在前面。从上山那一刻起,她的双目就被山峦雾气染得湿润。树林深处鸟鸣啁啾,声声如歌,让人想起遥远的青春季节:一群女生欢笑着从禅源寺的临时课堂上跑出来,手拉手围着寺前的老银杏树,雄壮的抗日军歌惊飞了树上的小鸟……待她几年后重回天目山,却是被押解着,一步步踩着前头他沉稳的脚印。直到今日,她一抬眼仍能看见他坦然的目光,如阳光下流淌的山涧小溪,从石缝里透出乌亮的光泽。

⑩母亲站住了,站在一棵柳杉树下。树身奇粗,三人合抱仅围大半圈,瘢痕累累,深藏的皱褶中写满沧桑。枝条上没有一片绿叶,惟有躯干依然屹立,像一尊古老的石像。在我的惊叹中,母亲说,这就是真正的大树王,现在它死了。五十多年前,我曾见过它活着的样子,树冠就像一把巨大的伞,整个开山老殿都被它遮住了。一阵山风袭来,雾气旋转着,雪花般从它粗糙的枯枝中穿过。刹那间,油绿的树叶似一树繁花,缀满了它坚韧的枝干,青枝摇曳,生机盎然,满山坡都是杉叶林涛的哗响。大树王在我的想象中复活,抑或说它从未死去。

⑾雾越发浓了,洇湿了母亲的头发。父亲说,他们已是第三次到天目山了,但没有人知道那个57年前被枪杀的革命者,究竟葬在哪里。我说,你找不到他,因为他已经变成了一棵树。

⑿世事变迁,惟有天目山的树,是永远的。为着他们那一代人的理想,半个世纪之后我们依旧对他们深怀敬意。然而,在缥缈的雾中我们似乎模糊了他们理想的内容。山民说,天目山东西两峰之巅,各有一池,池水清冽,冬夏不涸,颇似双目仰望苍穹,故得名“天目山”。我想象那清澈的`池水,像是他在诘问苍穹。

⒀山林寂静,水气迷茫。雾中影影绰绰的大树 无言,没有回声。

1.第①段中画线句运用比喻的表达效果是 。(2分)

2.第②段这句话的含义是 。 (3分)

3.对文中写“树”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A.描写雾气越来越浓厚,烘托了天目山大树悠久的历史沧桑感。B.第④⑦段写树形神兼备,赋予了树轩昂、雄健、不屈的气质。C.描写“大树王”死而复生的情景,突出了它顽强的生命活力。D.浓墨描写大树,层层铺叙,为篇末揭示赞美先烈的主旨服务。E.本文以登山行踪为顺序,始终贯穿对大树的描述,脉络清晰。

F.天目山的树在父母眼里是一种植物,在作者眼里是人的象征。

4.第⑿段中写天目山得名的原因,其意图是 。 (5分)

答案:

1.形象地写出了母亲眼眶里饱含着泪水,表达了母亲的悲伤之情。

细解:

2.去天目山,不仅是为了看树,更是为了缅怀先烈,这是积久的愿望和庄重的活动。

3.B E

4.天目山有东西两池,像双目仰望(诘问)苍穹(2分),在作者看来是表达对遗忘先烈、淡忘历史的现象的责问与担忧,以及对理想、信念的坚守(3分)。 答案解析: 1.试题分析:先明确喻体——“海潮淹没的沙滩”——泪水多,再结合前面“母亲的眼神就会倏然暗淡下去”及后文对故事原委的叙述,可知,流泪表达的是极度的悲痛之情。比喻的效果是:形象。

2.试题分析: 这个句子倒装,调整过来是:无论是为了树,还是为了人,去天目山,(于是)变成一种夙愿和仪式。“夙愿”,意为一向怀着的愿望,久已有的愿望;“仪式”,指典礼的秩序形式。从第一段来看,作者虽然说“无论是为了树,还是为了人”,但实际上不仅为了树,更是为了人。这个人是革命先烈,牺牲于此,因某种原因,作者及其家人一直没有去探望、缅怀,所以,成为夙愿,而“去天目山”的行为便也具有了某种“仪式感”。

3.试题分析:A项错在对雾的作用的分析上,这里的雾应属于“历史迷雾”的象征,即遮蔽了英烈形象的时间等历史因素,肯定不是要表现“大树悠久的历史沧桑感”,大树在文中被突出的形象是伟岸、坚毅等英雄形象。C项错在对描写“大树王”死而复生情景作用的分析,此处应为一种崇高精神的复活。D项错在对篇末揭示的主旨的分析,篇末应是对当今“模糊”英烈的理想的忧思。F项错在“天目山的树在父母眼里是一种植物”,在父母的眼中,这些大树也是一种象征。

4.试题分析:

细解:这道题目触及到本文的主旨。虽然看起来是考查几个句子的作用,但是这几个句子位于句末,意义非常。作者表面在谈论“天目山得名的原因”,实际的用途却是由情及理,将全文的思考引向深入:将烈士为理想而牺牲这一事件放到57年后现实背景下思考,反思当下,并表明自己的态度。现实是“我们似乎模糊了他们理想的内容”,这让烈士“诘问”,实际上是自己对这种“模糊”(遗忘先烈、淡忘历史)的责问与担忧。作者这种深刻的反思,又体现出对理想、信仰的坚守。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概括文章主旨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级。

篇2:天目的阅读答案参考

2.温顺 柔软 出现

3.略

篇3:本月阅读套题参考答案

1.C (完整理解文段1可得此答案) 2.C (满足不了人体需要, 不是说“营养不够丰富) 3.C (能帮助人体摄取营养) 4.A (原文是“有些分离出来的物质”, 不是全部) 5.B (A.和睦亲近。C.部落。D.财物) 6.B (A. (1) 动词, 到, (2) 代词, 他。B.均表转折。C. (1) 介词, 凭; (2) 介词, 用。D. (1) 介词, 同; (2) 连词, 和) 7.A (当时与何祇关系并不密切, “嶷宿与疏阔”) 8. (1) 当时人们议论想恢复旧郡, 授张嶷任越郡太守, 张嶷带领手下到郡 (2) 经过牦牛城寨时, 城寨首领襁负亲自出来迎接, 等到追至蜀郡边界, 他率领的跟随张嶷来朝贡的人达一百多9.齐宣王看到周文王的园囿认为大, 百姓认为小, 齐宣王就向孟子请教。孟子说:“周文王的园囿, 方圆七十里, 割草打柴的人可以进入, 射雉捕兔的人可以进入, 与百姓同享, 百姓以为小, 这不是很合情理的吗?我听说郊关内, 有园囿方圆四十里, 杀死里面麋鹿的人, 如同犯了杀人的罪, 百姓认为它大不是很合情理的吗?”楚灵建章华台, 伍举劝谏说:“先王建立台榭, 榭只是为了讲军事, 台只是为了观气象。”10. (1) 两首诗的画面都很开阔。不同的是:《浣溪沙》的景物动态感很强, 词中的“逐”“拍”“出”使画面显得生动鲜活;画面以平面展开为主, 显得疏朗开阔。《折桂令》的景物以静态为主;画面纵横、上下同时展开, 显得错落有致, 丰富而富于变化, 显得壮阔多姿。 (2) 反映词人内心矛盾的两句话是, “白发戴花君莫笑”、“人生何处似尊前”。前句表现了词人忘情欢乐, 完全投入到了自然美景和觥筹交错中;后句表明词人借醉酒忘掉人生不得志的不快, 词人的内心深处是痛苦的。欧阳修刚正不阿, 忧国忧民, 可是宦海浮沉, 政治上多次遭受挫折, 内心的苦闷何以派遣, 也只有忘情山水, 借酒浇愁了。由此往深处看, 忘情山水的乐, 是派遣;借酒浇愁, 也是派遣。二者的本质又是一样的。11. (1) 反复“突突”声以突出老人难过的心情。 (4分) (2) 原句用了反复和对举的语言形式, 突出老人外出的时间长和家人焦急的心情, 改后失去了这种效果。 (4分) 12.“船”的命运是因环境恶化、河水干涸造成的, 作者希望人们珍惜环境, 不让悲剧重演。 (每问4分, 共8分) 13.老人一如既往地珍惜他的船, 表明他对过去环境和生活的眷恋, 希望环境还能好起来。 (4分) 同时也在唤醒人们的关注。 (4分) 14.此段主要运用了行为动作描写。 (2分) 通过对老人动作行为的细致描写, 生动具体地写出了老人对船的眷恋不舍, 从而表现出老人对过去美好环境的眷恋和对失去美好生存环境的痛心。 (6分)

(命题者提供)

篇4:《小说阅读训练》参考答案

2.第一,大刘是一个十足的赌徒。他嗜赌成性,输掉了家里的所有财产。最惨的一次,输得只剩下一条内裤。从此,人送外号“刘一裤”。

第二,大刘曾经很能干,能吃苦。夏天种地,冬天去货场给别人装货,日积月累,存了一些积蓄。

第三,大刘有过自责与愧疚的时候。他看着自己女人的举动,深深地内疚起来。这么多年,女人一直跟着自己吃苦受罪,却从没有半点怨言。

第四,大刘能够改过自新。大刘用这最后一笔没有下注的钱,买了个三轮车,给别人送货,慢慢地,日子重新走上了正轨。

3.内容,这一段对油画的描写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使得文章内容充实,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主旨:这一段描写看似与文章的主旨联系不大,而实际上却正好揭示了文章的主旨。任何赌博的人都不会有好下场的,油画的内容与眼前的景象很相像,所以起到了深化主旨的作用。

艺术:这一段是插叙,起到了补充说明的作用。同时也为文章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为后文的展开做了一定的铺垫。

篇5:迟的阅读答案参考

刘墉

“迟”这个字真是耐人寻味,“迟到”的迟是晚;“迟缓”的迟是慢;“迟钝”的迟是拙;“迟疑”的迟是犹豫:“迟明”的迟是接近。

迟有时是那么优雅,像是“姗姗其来迟”;迟有时是那么威严,譬如“无体之礼,威仪迟迟”;迟有时又是那么蕴藉,好比经中的”春日迟迟”;而迟却又常变得那么令人沮丧,尤其是当我们发觉“今生已迟”。“在儿童时代,我们最常用这个迟字,总是怕迟到学校、怕迟交作业,那时迟对我们小小的心灵,唯一的意思,就是“晚”。

成年之后,我们不再常用“迟”这个字,但是每当说到迟,“迟了一步”、“起步太迟”,那迟便有了许多挽不回的意味。

到了老年,我们将很少用迟这个字,因为反应迟钝、行动迟缓,反正什么事都少了争,便也不再计较迟不迟,而到那时,如果偶尔说出个迟字,似乎就有此生再也赶不及的慨叹了。 什么是迟?迟实在只是慢,慢慢的春天和少女的脚步是美的:慢慢的礼仪是庄敬的;慢慢的反应是笃钝的;而慢的起步,常是失败的。

什么是迟?迟就是来不及了,所以欣欣的孩子,总不会迟,他只要心智身体健全,今天立志做什么事,将来都能成。但是三、四十岁的人,若说从今天开始学医,或许仍不迟;若要学撑竿跳,却可能已迟。至于五、六十岁,学书法或许不迟,要想学医,则可能迟了。总之,年龄愈大,似乎迟的事情也愈多,所以走错了路,少时悔,要比老时悔,有用得多,因为人到老年,恐怕连悔都已经太迟。

迟,在这迟迟的人生,在我们迟迟的脚步间,迟缓的行动和反应中,有多少迟迟的季节飘逝了!抬头,才是迟明的少年;回首,已是迟暮的白发,而悟已迟、悔已迟、恨已迟,此生已迟。迟,一个多么缓慢柔软,又触目惊心的字啊!

1. 请对照文章第一自然段“迟”的几种解释,解释下列词语中“迟”的意思。

A. 迟滞

B. 迟早

2. 为什么说成年人不常用“迟”字?老年人也很少用“迟”字?

答:

3. 作者认为“迟”有什么积极意义?(用原文回答)

答:

4. 作者说“少时悔要比老时悔有用得多”,你赞同这个说法吗?说出你的理由。

答:

5. 本文给我们什么启示?

答:

6. 在你的人生经历中,有过“迟”的遗憾吗?请说出一件“迟”的遗憾,并说说你打算怎

么弥补它。

答:

答案:

1.A.缓 B。晚

2.成年人说“迟”有许多挽不回的意味。

老年人反应迟钝、行动迟缓,什么事都少了争,偶尔说“迟”便宜有此生再也赶不及的感叹。

所以成年人和老年人都很少说“迟”,用“迟”。

3.迟实在只是慢,慢慢的春天和少女的脚步是美的;慢慢的礼仪是庄敬的。

4.略

5.要惜时,趁着年青而努力奋斗,不要主太多迟的遗憾充塞我们的人生。

篇6:听戏的阅读答案参考

一、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并给其中黑体的字注音。

颦 收敛屹立屏住蜃楼奸谗矫健铿锵婀娜 忠心耿耿

二、根据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2.课文写天气的闷热和现场的静寂,有什么作用?

3.“歌词像珠子似的……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到每一个人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如果加点的词互换位置,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4.“观众像触了电似的对这位女英雄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观众像着了魔一样,忽然变得鸦雀无声。” 这两个句子是从哪个角度来写京剧演出的艺术魅力的?

三、阅读理解

《看戏》节选

舞台上的幕布分开了,音乐奏起来了,演员们踩着音乐的拍子,以庄重而有节奏的步伐走到脚灯前面来了。灯光射在他们五颜六色的丝绣和头饰上,激起一片金碧辉煌的彩霞。这个迷蒙的海上顿时出现了一座蜃楼。那里面有歌,也有舞;有悲欢,也有离合;有忠诚,也有奸谗;有决心,也有疑惧;有大公的牺牲精神,也有自私的个人打算。

当穆桂英(梅兰芳饰)以轻盈而矫健的步子走出场来的时候,观众席这个原本平静的.海面陡然膨胀起来了,它上面卷起了一阵暴风雨,①观众像触了电似的对这位女英雄报以雷鸣般的掌声。她开始唱了。她圆润的歌喉在夜空中颤动,听起来似乎辽远而又逼近,似乎柔和而又铿锵。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的优雅的“水袖”中,从她的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下来,()在地上,()到空中,( )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这回音听不见,但是它却淹没了刚才涌起的那一股狂暴的掌声。 ②观众像着了魔一样,忽然变得鸦雀无声。

1.根据语言表达的准确、鲜明、生动的原则,把“滴、滚、落、溅”四个动词填回文中的括号里。

2.歌声是无形的,怎么能“像珠子似的”“一粒一粒地滚下来”?说说你的理解。

3.根据上下文揣摩一下画浪线的句子中“迷蒙的海”和“一座蜃楼”分别喻指什么?

4.说说文中画横线的两个比喻句有什么异同?文中多次写观众的反应的作用是什么?请你

在本单元学过的文章中再举一例。 四、拓展阅读 正在热闹哄哄的时节,只见那后台里,又出来了一位姑娘,年纪约十八九岁,装束与前一个毫无分别,瓜子脸儿,白净面皮,相貌不过中人以上之姿,只觉得秀而不媚,清而不寒,半低着头出来,立在半桌后面,把梨花简丁当了几声,煞是奇怪:只是两片顽铁,到她手里,便有了五音十二律似的!又将鼓捶子轻轻的点了两下,方抬起头来,向台下一盼。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左右一顾一看,连那坐在远远墙角子里的人,都觉得王小玉看见我了;那坐得近的,更不必说。就这一眼,满园子里便鸦雀无声,比皇帝出来还要静悄得多呢,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响!

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生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哪知她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千仞,以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傲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傲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 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折的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从此以后,愈唱愈低,愈低愈细,那声音渐渐的就听不见了。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约有两三分钟之久,仿佛有一点声音从地底下发出。这一出之后,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这一声飞起,即有无限声音俱来并发。那弹弦子的亦全用轮指,忽大忽小,同她那声音相和相合,有如花无坞春晓,好鸟乱鸣。耳朵忙不过来,不晓得听那一声为是。正在撩乱之际,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这时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

1.指出下面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①唱了十数句之后,……不禁暗暗叫绝。( )

②满园子里便……都听得见。( )

3.仿写下面的句子。

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

仿写:

4.“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生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这句话是怎样写声音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5.“初看傲来峰……愈险愈奇!”这句话是怎样描绘声音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6.在文中用“‖”将文段分成两层,并概括层意。

⑵ 参考答案

一、

颦pín皱眉。

收敛:liǎn(笑容、光线等)减弱或消失。

屹立:yì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比喻坚定不可动摇。 屏住:bǐng抑止住(呼吸)。

蜃楼:shèn大气中由于光线的折射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这种现象多在夏天出现在沿海一带或沙漠地方。古人误认为蜃吐气而成,所以叫海市蜃楼。

奸谗:chán奸邪,说坏话。

矫健:jiǎo强壮有力。

铿锵:kēngqiāng形容锣、镲等乐器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

婀娜:ēnuó(姿态)柔软而美好。

忠心耿耿:gěnggěng形容非常忠诚。 二、答案略

三、阅读理解

1.滚、滴、溅、落 2.因为梅兰芳的歌声字正腔圆,珠圆玉润,音色辉煌,这些特点与珍珠十分相似,所以,能将无形的歌声比喻为有形的珠子。

3.“迷蒙的海”指人山人海的剧场;“一座蜃楼”指开演后的舞台。

4.相同点:两个比喻都是表现观众情绪的变化、动静的变化。不同点:①表现观众由静而动的一刹那的变化。②表现观众的注意力完全为舞蹈演出所吸引,看得入了神,由动而静。写观众的反应是为了侧面烘托梅兰芳高超的演唱技艺。举例略。

四、

1.①比喻②夸张 2、“满园子里……都听得见响”,从侧面烘托出王小玉出场引起的轰动。“这时台下……雷动”,从侧面烘托王小玉演唱的巨大感染力。 3、略 4、运用通感的手法,将听觉上的感觉与各种感觉沟通起来,把无形无味的声音写得有形有味,把美妙动听的境况写得具体生动,活灵活现。 5、运用通感手法,以视觉印象来写听觉印象,以有形写无形,

篇7:枣核的阅读答案参考

2.如何理解她劈头就问我中的劈头一词?

3.觉不觉得这花园有点家乡味道?这句话中的家乡味道指的是什么?

4.我留意台阶两旁是他手栽的两株垂杨柳中手栽一词表现了她什么样的感情?

5.家庭事业都如意句中的如意指什么?

6.可是我心上总像是缺点什么一句中,朋友心上到底缺是什么?

7.老友家庭和事业都如意,为什么还讲自己没出息?

8.朋友怀念家乡,具体想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把它们找出来,并予以归类。

所想:①

所做:①

篇8:天目的阅读答案参考

一、三道高考试题参考答案与考生答案的突出差异

考题1 (2002全国理综卷第26题) 蹦床是运动员在一张绷紧的弹性网上蹦跳、翻滚并做各种空中动作的运动项目.一个质量为60kg的运动员, 从离水平网面3.2m高处自由下落, 着网后沿竖直方向蹦回到离水平网面5.0m高处.已知运动员与网接触的时间为1.2s.若把在这段时间内网对运动员的作用力当作恒力处理, 求此力的大小. (g=10m/s2)

命题专家的参考答案与考生答案的突出差异:

参考答案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解答, 而考生几乎都是根据动量定理列式求解.

考题2 (2003年全国理综 (新课程卷) 卷25题) 如图1所示, 两根平行的金属导轨, 固定在同一水平面上, 磁感应强度B=0.50T的匀强磁场与导轨所在平面垂直, 导轨的电阻很小, 可忽略不计.导轨间的距离l=0.20m.两根质量均为m=0.10kg的平行金属杆甲、乙可在导轨上无摩擦地滑动, 滑动过程中与导轨保持垂直, 每根金属杆的电阻为R=0.50Ω.在t=0时刻, 两杆都处于静止状态.现有一与导轨平行、大小为0.20N的恒力F作用于金属杆甲上, 使金属杆在导轨上滑动.经过t=5.0s, 金属杆甲的加速度为a=1.37m/s2, 问此时两金属杆的速度各为多少?

命题专家的参考答案与考生答案的突出差异:

求回路中的感应电动势这一步, 参考答案是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采用微元法求, 绝大多数考生是按照导体切割磁感线的公式直接写出, 正确的为E=Blv甲+Blv乙, 错误的为E=Blv甲-Blv乙, 只有个别考生和专家的参考答案一致.

考题3 (2008年全国理综卷Ⅰ第24题) 图2中滑块和小球的质量均为m, 滑块可在水平放置的光滑固定导轨上自由滑动, 小球与滑块上的悬点O由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 轻绳长为l.开始时, 轻绳处于水平拉直状态, 小球和滑块均静止.现将小球由静止释放, 当小球到达最低点时, 滑块刚好被一表面涂有粘住物质的固定挡板粘住, 在极短的时间内速度减为零, 小球继续向左摆动, 当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60°时小球达到最高点.求:

(1) 从滑块与挡板接触到速度刚好变为零的过程中, 挡板阻力对滑块的冲量;

(2) 小球从释放到第一次到达最低点的过程中, 绳的拉力对小球做功的大小.

命题专家的参考答案与考生答案的突出差异:

第 (1) 问的参考答案是:在小球第一次到达最低点过程对系统列一机械能守恒方程, 又在小球由最低点向左摆动到最高点对小球列一机械能守恒方程, 联立这两个方程解出 (设小球第一次到达最低点时滑块和小球速度的大小分别为v1、v2) .

考生答案是多样的, 其中有一种主流的解法是:在小球第一次到达最低点过程对系统根据能量守恒列一方程和根据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列一方程联立解出

二、解读高考试题参考答案与考生答案的突出差异

1. 折射出专家与中学教师在把握考纲上的差异

2002年理综物理考纲中关于动量定理增加了一个说明:不要求应用动量定理进行定量分析.命题专家把握了考纲, 考题1是在以往的动量定理应用的典型题目基础上, 特意将变化的外力设定为恒力, 变成了一道可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的问题但千篇一律的考生答案表明几乎所有的考生都将该题定位为动量定理应用题.也就是说中学教师没有注意或并不在意考纲的这一变化, 教学中依然扎扎实实、一如既往地落实动量定理的应用教学.从2003年起的考纲又删掉了关于动量定理的这一说明, 所以在考题2、考题3中都有动量定理的应用.

考题2中求感应电动势这一步, 参考答案是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采用微元法, 而没有用两个电动势差的方法, 原因之一是2003年考纲中增加了“不要求解含有电流和电动势方向相反的电路和电桥的问题”的说明.如果用两个电动势的差就涉及到反电动势, 有超纲之嫌.原因二是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理解程度的引领.

考题3是能量守恒定位而非动量守恒立意.考纲对动量守恒定律和动量定理有一说明: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只限于一维的情况 (注:从2001年~2008年理综高考大纲的物理部分中都有这一说明) .小球由静止释放到达最低点的过程, 小球、滑块以及绳子组成的系统动量是二维的、不守恒的, 如果将动量分解到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 则在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 动量守恒的应用属于二维情况, 超出了考纲的要求.显然命题专家把握考纲, 增设了小球从最低点到右侧最高处过程, 使该题由必须应用动量守恒解决的陈题变成了不需要动量守恒定律也能解决的新题.考生的主流解法采用了动量守恒, 表明在中学实际教学中对某一方向动量守恒的应用问题仍然普遍没有放弃, 对大纲的要求不屑一顾.有的教师认为[1]:“如果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该题, 题目中‘小球继续向左摆动, 当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60°时小球达到最高点’就是一个多余的条件.如果按照参考答案, 也没有体现出对动量守恒定律这一重要知识点的考查, 应该是试卷的一个遗憾, 如果把试题最后一句话删除, 那么就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试题”.这种认识也是中学教师较为普遍的共识, 实则没有把握考纲, 不明白专家的命题意图.专家命题是在把握大纲的基础上以能力立意进行命题的, 因此试题就要出其不意, 推陈创新, 在知识点上不追求全面覆盖.2008年全国理综卷第24题虽然能按“超纲”的思路解答, 但作为中学教师千万不要误读命题专家的真意, 希望每一个中学教师都能对照考纲的要求, 看到该高考题虽然源于“超纲”的题, 但已然由命题专家的神来之笔“小球继续向左摆动, 当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60°时小球达到最高点.”而脱胎换骨.事实上, 神来之笔被我们中学教师误为“多余条件”[1][2]、“给考生带来了困扰”[2], 能量守恒定位被歪曲成动量守恒立意[3].即使这几年的高考试题从未出现过要求考生必须应用某一方向动量守恒才能解决的试题, 但应用某一方向动量守恒才能解决的题一直被奉为宝典题型之一.这些题实际上早已超纲.如例1就是中学物理复习资料中常见的题型, 中学师生奉为宝典题型.

例1长为L的轻绳, 一端用质量为m1的环套在水平光滑的固定横杆AB上, 另一端连接一质量为m2的小球, 开始时, 提取小球并使绳子绷紧转到与横杆平行的位置 (如图3) 然后同时释放环和小球, 当小球自由摆动到最低点时, 小球受到绳子的弹力多大?

2. 暴露了中学教师与专家对知识点理解上的差距

考题1参考答案应用牛顿定律解答, 对于广大中学教师而言, 既出乎意外, 又在情理之中.专家的创新激活了教师们的灵感, 公开发表的关于该题多种解法的文章中提出了应用动能定理的解法.笔者认为考题1应用动能定理解答是牵强附会, 于理不通.为了避免超纲, 专家的创新之笔“把在这段时间内网对运动员的作用力当作恒力处理”将应用动量定理解答的题变成了恒力情形的牛顿定律应用问题, 但为什么专家没有定位在动能定理?因为该考题中运动员不是一个质点, 而是一个系统, 有内力做功, 而网的弹力做功为零, 所以应用动能定理列出的方程中是不涉及网的力, 即使是将过程分为下降和上升两个时间段列方程, 因为上升和下降过程, 网的弹力做正功和负功, 代数和为零而相消, 也不可能解出网的弹力.而牛顿第二定律无论对系统或是质点应用时内力是不必考虑的.由质点组的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出来的质心运动定理表明:“将全部质量与外力平移到质心上, 合成总质量m与合外力外F外, 质心就与一个在力F外作用下质量为m的质点作相同的运动.这就是说, 在动力学上质心也是整个质点组的代表点.整个质点组可以是个不能发生形变的刚体, 也可以是可变形的柔体, 可以旋转, 也可以爆炸, 质心运动定理都成立.对于质心的运动来说, 系统的内力永远不起作用”[4].而系统动能定理必须考虑内力的功, 运动员与网相互作用过程内力总功为正, 如果应用动能定理, 运动员是不能简化为质点的.动量定理无论对系统或质点都只考虑外力, 不需要考虑内力.因此命题专家为规避超纲之嫌选择了牛顿定律解答, 不是随机的选择, 而是唯一的选择.顺便提一下, 人教版中学物理教材早些版本中, 对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定理和动能定理文字表述中都有“合外力”, 而在近年的版本中都改为“合力”.笔者认为, 在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定理的表述中应强调“外”字, 而在动能定理中则应规避“外”字.

考题2参考答案与考生答案在求电动势上的差异暴露了什么?在不少物理高考复习资料中、高三复习教学中着重强调: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公式用来求平均电动势, 而切割磁感线导体的电动势公式, 如果速度是平均速度, 公式求的就是平均电动势速度, 如果是瞬时速度, 公式求的是瞬时电动势.对这两个公式的联系与区别根本不提.老师们认为讲两个公式的联系与区别对解题没有什么用, 反而是讲得多了, 学生在做题时更容易用错公式.考生根本不知道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是普遍规律, 切割磁感线公式是特殊结论, 连应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也可求瞬时感应电动势的想法都没有, 怎么会按参考答案的解法做呢!只有学过物理竞赛教程的学生中的个别考生才和参考答案一致.

关于考题3, 如果说中学教师是重视考纲的, 那就应该注意到考纲对动量守恒定律和动量定理说明: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只限于一维的情况.既然注意了这一说明, 为什么在教学中对类似本文前面提到的例1题型仍津津乐道, 对考题3的定位与命题专家相左呢?有两种原因, 一种是不理解什么是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的一维的情况, 什么是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的二维的情况, 另一种就是担心万一高考题超纲.笔者宁愿相信是后种原因造成了这样的差异.

三、对新课程高考命题和复习的建议

1. 对命题专家的建议

(1) 继续坚持高考命题不超纲

命题专家一定要把握考纲命题, 一旦高考题出现超纲, 造成不良后果至少有两点, 其一, 教学不再遵守大纲, 必然会在大纲之外“深挖洞, 广积粮”.其二, 导致对新课程改革的不信任, 进而产生对新课改的抵触.

(2) 大纲调整要慎之再慎

中学教师总担心高考题超纲, 所以凡大纲调整是从易到难、从无到有, 他们迅速响应, 教学立即落实, 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凡大纲调整是从难到易、从有到无, 则迟迟不敢兑现, 以不变应万变.如2002年理综物理考纲中关于动量定理增加了一个说明:不要求应用动量定理进行定量分析.事实表明在教学中没有响应, 之后的大纲又将这一说明删掉, 着实让中学老师庆幸“以不变应万变”是多么英明.这样的大纲调整实在是失败之举.又如对“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只限于一维的情况”的说明, 尽管从2001年~2008年理综高考大纲的物理部分中都有这一说明, 则一直无人理睬.

(3) 切实了解教学实际

一方面, 参考答案与考生答案的突出差异折射出专家与中学教师在把握考纲上的差异, 暴露了中学教师与专家对知识点理解上的差距, 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专家对教学实际了解的差距.客观地讲, 本文所选的三道高考题都是很好的题, 是命题专家创新思维、把握考纲、对知识驾轻就熟高屋建瓴、突出能力立意的结晶.从高考题对中学教学所起的引领、纠偏等功能上看, 也很具价值.唯独和教学实际状况距离太大, 因此在强大的升学压力和名亡实存的应试理念作用下对教学实际产生了一些后遗症.比如新课程改革, 在中学教师看来, 一个突出的矛盾是内容多而课时少.教师感觉内容多, 更多的是潜意识中积累了很多很多高考的题型包袱, 哪个都不敢扔.即使考纲规定扔掉的也不敢该出手就出手, 为什么不敢扔?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效应在作怪.如考题1, 考生不是用动量定理解答出来了吗?之后, 考纲不是又要求动量定理的定量应用吗?又如考题2, 在很多中学师生看来, 还是用两个导体电动势差好理解, 干吗非用微元法?再如考题3, 不是有很多师生都认为这是应用某一方向动量守恒的综合题, 教师有这样的认识, 就不可能轻易将前面列举的例1舍弃.所以建议浙江省命题专家在2009年高考理综试题命制时, 要切实了解教学实际, 类似考题1、考题2、考题3的试题仍以不出为好.

2. 对高考复习的建议

(1) 把握考纲, 抛弃包袱

通过总结八年的理综高考物理试题可以说, 没有出现超纲题, 就本文列举的三道考题而言, 可见命题专家特别重视把握考纲, 所以我们一线老师尽可相信命题专家, 准确把握考纲, 抛弃包袱.

(2) 理解到位, 掌握分寸

一定要切实把考纲的要求理解到位, 把考纲规定的知识点理解到位, 这是教学到位的前提和基础.事实上, 如前文提到中学教师与命题专家对知识点的理解上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 体现在教学分寸的掌握上要么不足, 要么过头.

3. 创新思维, 纲外引进

考题1和考题3共同的命题特征是“创新思维, 纲外引进”, 就是把超纲的陈题通过创新思维改造成不超纲的新题.所以我们对“超纲”部分不能简单地全盘抛弃, 而是“扬弃”.比如新课程将动量内容全部删掉, 但那些涉及动量观点的综合题型中仍然有很多值得保留的东西, 从内容上尚有能的观点、力和运动的观点的定理定律, 从题型的情景、构思等方面也有很多值得应用或借鉴之处.

以上三点建议, 仅就笔者针对本文三道高考题的感悟, 难免浅陋之处, 恳请谅解.

参考文献

[1]王德立.对2008年一道高考理综试题的商榷[J].物理教师, 2008 (8) :29.

[2]郭振勇.“θ=60°”条件是多余的吗——解读2008年全国理综卷第24题[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08 (9) :28.

[3]姚向龙.2008年全国各地高考力学试题特点分析[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08 (9) :35.

上一篇:总办会议纪要[2016]10号下一篇:美丽的金沙滩写景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