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卫生院重性精神疾病_培训

2024-05-21

乡镇卫生院重性精神疾病_培训(精选10篇)

篇1:乡镇卫生院重性精神疾病_培训

江左镇卫生院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项目培训计划与方案

一、项目目标:

对我镇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在专业机构指导下,对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治疗随访和康复指导服务。

二、服务对象:

我镇内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

三.服务内容:

培训内容主要是项目管理、规范化治疗、个案管理、计算机数据管理与质量控制、患者家属护理教育相关知识与技能。

1.信息收集:收集没有明确重性精神病诊断,但有危险性倾向的人员信息,再建议其立即到专业机构诊断治疗的同时,上报我院。

2.收集确诊病例资料:每季度统计在档的重性精神病患者病例信息,汇总后上报县疾控中心。

3.病情评估: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在纳入管理的时候,由上级专业医疗机构进行一次全面评估,检查患者的精神症状和躯体疾病,为符合诊断的患者建立健康档案

4.定期随访:对于纳入管理的患者,每年至少进行4次随访。

5.健康教育、康复指导:与病人家属进行交流,发放精神病科普宣传资料,讲解精神病人护理知识,消除社会对精神疾病的歧视和误解。

四、考核评估

我院每半年进行1次督导检查,每年进行1次综合考评,并将总结、考核结果形成书面报告上报县卫生局。

江左镇中心卫生院

2011年4月

篇2:乡镇卫生院重性精神疾病_培训

时间:2011年4月13日 地点:会议室

参加人员:全体乡医及本院职工 主讲人:张跃帮

1.培训内容:主要是项目管理、规范化治疗、个案管理、计算机数据管理与质量控制、患者家属护理教育相关知识与技能。

2.信息收集:接受过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相关培训的专(兼)职人员对我镇人口进行调查,收集在医疗机构进行明确诊断的重性精神病患者信息,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双向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分裂情感障碍等患病人群,并做初步筛查工作。收集没有明确重性精神病诊断,但有危险性倾向的人员信息,再建议其立即到专业机构诊断治疗的同时,上报我院。

3.收集确诊病例资料:每季度统计在档的重性精神病患者病例信息,汇总后上报县疾控中心。

4.病情评估: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在纳入管理的时候,由上级专业医疗机构进行一次全面评估,检查患者的精神症状和躯体疾病,为符合诊断的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建档登记的内容包括患者及监护人姓名和联系方式等基本情况、患者精神疾病家族史、初次发病时间、既往诊断和治疗情况、既往主要症状、生活和劳动能力、目前症状、服药依从性、自知力、社会功能情况、康复措施、总体评价及后续治疗康复意见等。

5.定期随访:对于纳入管理的患者,每年至少进行4次面对面随访,每次随访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精神卫生、用药和家庭护理理念等方面的信息,督导患者服药,防止复发,及时发现疾病复发或加重的征兆,给予相应处置或转诊,并进行危机干预。对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在现用药基础上按规定剂量范围进行调整,必要时与原主管医生联系或转诊至上级医院;对伴有躯体症状恶化或药物不良反应,应将患者转至上级专业医院。

6.患者报告:村卫生室以及村委会发现有危及他人生命安全或严重影响社会秩序和形象行为者为疑似精神疾病患者时,应立即拨打“110”向公安机关报警,由公安机关执行公务的人员送往就近或者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明确诊断。

7.健康教育、康复指导:加强宣传,鼓励和帮助患者进行生活功能康复训练,指导患者参与社会活动,接受职业训练。与病人家属进行交流,发放精神病科普宣传资料,讲解精神病人护理知识,消除社会对精神疾病的歧视和误解。

8.技术指导:接受上级专业技术指导组织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的技术指导。

篇3:乡镇卫生院重性精神疾病_培训

1 疾病概述

人体对致病因素引起的损害有一定的代偿能力。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有些变化是属于代偿性的, 有些变化则属于损伤性的, 有些二者同时存在。当代偿过程相对较强时, 机体还可能保持着相对的稳定, 暂时并不出现疾病的临床症状, 这时如果致病因素停止作用, 机体可能向着恢复健康的方向发展, 但代偿能力是有限度的;如果致病因素继续起作用, 代偿功能逐渐发生障碍, 机体则以病理变化的形式反应, 从而表现出各种疾病所特有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根据WHO对健康所下的定义,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 而是要有一种健全的身心状态和适应能力。”处于代偿状态暂时尚未表现出临床症状的人, 不能认为是健康的人, 其中一些人实际上已处于疾病的早期阶段 (即临床前期) 。因此, 从预防医学的观点研究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可将生理、生化效应和病理效应看作连续的健康效应谱。随着环境因素异常变动的程度加强,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逐渐由生理性向病理性发展。

2 乡镇卫生院医疗机构的组成及现状

2.1中心乡镇卫生院:

可开展普通的手术。该类卫生院, 一般配备基本的临床和功能科室, 为内、儿、妇、外、眼、五官及口腔科, B超、心电图、K光、检验, 可开展基本的医疗活动, 包括普通的手术, 如阑尾炎、剖腹产、骨折复位, 一般的创伤处理 (但脑外伤、胸外伤及复合外伤除外) 。作为普通的乡民, 一般的疾病到这类级别的医院可以解决问题, 不行的话, 再转去县、地、省级医院。这类卫生院, 一般有20~50张病床, 30~60位工作人员, 由于其具备基本的临床和功能科室和起码的规模, 故能解决多数常见病, 加之其位置距县、地区不会太远, 交通也较方便, 具有一定的财政支持。目前, 大多数此类医院可以正常运转[2]。

2.2乡镇卫生院:

可以开展最基本常见的疾病诊治。一般的乡镇卫生院设立内、外、妇产、儿科, 稍大一点的可能还会设立五官、口腔科, 配备X光室、化验室, 人员一般在20人左右。该类卫生院可以开展最为基本和常见疾病的诊治, 包括开展一些小手术, 如人工流产、阑尾切除、一般的清创缝合等, 但限于其规模和水平, 稍微复杂一点的急危重症和疑难杂症便不能解决, 故患者需到上一级医院才可得到合理的治疗。此类卫生院, 系上世纪50年代国家出资创办, 财政金额拨款维持其日常运作。但到了80年代, 我国改革开放, 搞市场经济, 随着其财政拨款日渐减少, 至90年代, 许多乡镇卫生院所获得的财政拨款不足其基本开销的3成。加之目前的价格体系中, 医疗技术服务价格很低, 药费昂费, 医院的药品利差并不大, 且卫生院缺乏激励和创新机制, 所以, 大多数乡镇卫生院举步维艰, 根本谈不上发展, 在这样背景下, 谈保证医疗质量只是空中楼阁。因此, 到90年代末, 许多乡镇卫生院均拍卖给私人经营, 使得这类卫生院得以苟延残喘。

3 乡镇卫生院医疗机构疾病控制工作的思考

由此可见, 研究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不能仅仅着眼于是否出现临床症状, 必须观察环境引起的生理、生化变化, 及早发现临床前期表现, 以防止向疾病发展。因此从广义的角度而言, 疾病包括生理性、心理性和社会交往困难或障碍等方面的一切疾病。这种健康观显然是建立在新的医学模式基础上的。医学模式的发展对医学科学, 特别是预防医学发挥了重大的影响。一般地说, 疾病包括环境与健康的疾病, 如环境的污染、地方病、常见的环境污染性疾病、与职业有关的疾病、食物中毒性疾病等;常见疾病如传染病、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心身疾病、医源性疾病、营养有关疾病等。二、疾病的预防控制对于群体而言, 不让疾病发生叫预防。在医疗工作中, 从患病个体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而言, 预防和控制有时往往结合在一起。预防为主是一切卫生工作都必须认真贯彻的指导方针。“三级预防”也称综合预防, 是卫生工作贯彻预防为主方针的重要体现和措施, 即以全民为对象, 由不同层次、全方位地针对无病期、发病期和康复期各个环节把防病为中心的医疗预防服务搞好。医务工作者都应明确“三级预防”的任务和内容, 自觉地在医疗卫生实践中贯彻。一级预防, 又称病因学预防。它主要是针对无病期, 采取各种消除或控制各种危害健康的有害因素, 并采取增进健康的各种措施, 以防止健康人群发病。对病原或致病因素及致病条件明确的疾病, 如某些地方病、传染病和职业病等应以采取第一级预防为重点[3]。预防接种作为某些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已经证明是第一级预防有成效的范例。二级预防, 又称发病学预防或临床前期预防。它主要针对发病早期, 采取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措施, 以预防疾病的发展和恶化, 防止复发或变为慢性病等。对病原或致病因素及致病条件尚不完全明确的疾病, 如大部分肿瘤、脑血管疾病等应采取综合预防措施, 特别是应以第二级预防为重点。三级预防, 又称病残预防。它主要针对发病期和康复期, 采取各种有效治疗和康复措施, 以预防病情恶化, 防止并发症和伤残, 促进康复等, 恢复劳动和生活能力。临床医师主要从事临床工作, 不仅是治病, 更要做好第二级、第三级预防工作, 同时还应积极参与第一级预防的活动, 贯彻“以医院为中心扩大预防”的策略, 这是医务工作者的崇高职责。

摘要:疾病是机体在致病因素作用下, 功能、代谢及形态上发生病理性改变的一个过程, 这些变化达到一定程度后才会显示出疾病的特殊临床症状和体征。本文主要结合乡镇卫生院医疗机构进行分析如何开展疾病控制工作。

关键词:卫生院,医疗机构,疾病控制

参考文献

[1]孙宝志.临床医学导论[M].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12.

[2]侯蓉蓉.小议基层卫生院疾病控制工作的建设与管理[J].求医问药 (下半月) , 2011, 3 (6) :122.

篇4:重性精神疾病培训总结

为了搞好我镇重性精神病管理工作,我院于2017年4月20日举办了重性精神病管理工作培训及重性精神病知识讲座。培训由卫生院公共卫生科主办,参加培训人员有全体乡村医生,讲解了重性精神病的相关知识,重点讲解了精神分裂症的知识。

一、培训基本情况

鉴于乡卫生院工作人员和乡村医生是农村一线的医疗卫生工作者,特别是乡村医生,群体特殊、责任重大,在培训内容上,我院精心安排,结合培训内容组织相关工作人员有针对的对乡村医生进行培训。主要内容为:重性精神病人筛查方案,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重性精神疾病健康教育宣传资料。

二、培训的初步成效

1、进一步增强了全体乡村医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培训,使大家纷纷表示认识到了做好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2、培训内容都是乡村医生最急需的、最实用的,参加培训的广大学员普遍感到收获很大。

3、促进了乡村医生间的相互交流。通过培训,不仅搭建了授课老师和培训对象的交流平台,也为各村的乡村医生创造了一次交流的机会。

篇5: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服务培训教案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服务培训教案

重性精神疾病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双向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分裂情感障碍等。主要表现为狂燥不安、偏执、抑郁、焦虑、幻听幻觉、敏感多疑、强迫急躁、思维紊乱、胡言乱语、乱摔东西、冲动、伤人、不能控制自己等。病时患者可能出现一种毫无根据的错误想法,怀疑有人要加害于他,坚信配偶有外遇,听到有人议论他,指责他,威胁他,看见奇怪的影像,闻到不愉快的气味,尝到食物中有特殊的气味等一些虚幻的知觉。发病时,患者丧失对疾病的自知力或者对行为的控制力,并可能导致危害公共安全和他人人身安全的行为,长期患病者可以造成社会功能严重损害,以至最终悲观绝望而自杀,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伤害。

通过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服务包的实施,构建精神疾病防治体系,探索构筑医院社区一体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完善辖区对重性精神疾病的防治和管理能力,降低精神疾病患者危险行为的社会和经济影响,加强医院对于精神疾病防治的公共卫生能力和提高医务人员对重性精神疾病规范化治疗的能力。促进基层精神卫生疾病防治网络的完善,使服务内容转化为常规工作。

一.目标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服务目标

1、建立综合预防和控制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危险行为的有效机制。

2、提高治疗率,降低危险行为率。

3、普及精神疾病防治知识,提高对重性精神疾病系统治疗的认识。

4、加强各级医疗机构对重性精神病防治能力和管理水平。提高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康复和回归社会的比率,减轻病人、家庭的痛苦,减轻社会的压力。

二.主要任务

1、登记、评估重性精神疾病患者。

2、随访有危险行为倾向的患者。

3、向有危险行为倾向的贫困患者提供精神疾病主要药物治疗。

4、应急处置患者。

5、紧急住院治疗。

6、解锁救治关锁病人。三.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原则。通过政府投入购买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服务,促进农村卫生资源整合,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机构提供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服务的能力。

2.市场竞争原则。各乡镇在选择服务提供者时,应在同等条件下,鼓励符合准入条件的乡镇卫生院参与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服务工作,形成竞争机制。建立退出机制,对服务质量与绩效考核差的服务提供者,由其它服务提供者竞争性替代。

3.绩效优先原则。绩效考核结果是提供方获得服务报酬的前提和基础,是购买方(政府)支付报酬的依据,从而鼓励提供方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4.需方考核原则。在对公共卫生服务提供者进行绩效考核时,应注重需方(即接受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服务的对象)对服务满意度的考核。

四. 服务对象

辖区内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重性精神疾病是指临床表现有幻觉、妄想、严重思维障碍、行为紊乱等精神病性症状,且患者社会生活能力严重受损的一组精神疾病。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

(一)建立健康档案

在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纳入管理时,除需要由家属提供的自愿承担治疗任务的专业医疗机构的疾病诊疗相关信息外,还应为患者进行一次全面评估,为其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按照要求填写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个人信息补充表。除个人基本信息外,还包括患者监护人姓名、监护人电话、初次发病时间、既往主要症状、既往治疗情况、最近诊断情况、最近一次治疗效果、患病对家庭社会的影响、关锁情况等。

(二)随访评估

对应管理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每年至少随访4次,每次随访应对患者进行危险性评估;检查患者的精神状况,包括感觉、知觉、思维、情感和意志行为、自知力等;询问患者的躯体疾病、社会功能情况、服药情况及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其中,危险性评估分为6级(0级:无符合以下1~5级中的任何行为;1级:口头威胁,喊叫,但没有打砸行为;2级:打砸行为,局限在家里,针对财物。能被劝说制止;3级:明显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4级:持续的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或人,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包括自伤、自杀;5级:持管制性危险武器的针对人的任何暴力行为,或者纵火、爆炸等行为,无论在家里还是公共场合)。

(三)分类干预

根据患者的危险性分级、精神症状是否消失、自知力是否完全恢复,工作、社会功能是否恢复,以及患者是否存在药物不良反应或躯体疾病情况对患者进行分类干预。

1.病情不稳定患者。若危险性为3~5级或精神病症状明显、自知力缺乏、有急性药物不良反应或严重躯体疾病,对症处理后立即转诊到上级医院。必要时报告当地公安部门,协助送院治疗。对于未住院的患者,在精神专科医师、居委会人员、民警的共同协助下,2周内随访。

2.病情基本稳定患者。若危险性为1~2级,或精神症状、自知力、社会功能状况至少有一方面较差,首先应判断是病情波动或药物疗效不佳,还是伴有药物不良反应或躯体症状恶化。分别采取在规定剂量范围内调整现用药物剂量和查找原因对症治疗的措施,必要时与患者原主管医生取得联系,或在精神专科医师指导下治疗,经初步处理后观察2周,若情况趋于稳定,可维持目前治疗方案,3个月时随访;若初步处理无效,则建议转诊到上级医院,2周内随访转诊情况。

3.病情稳定患者。若危险性为0级,且精神症状基本消失,自知力基本恢复,社会功能处于一般或良好,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躯体疾病稳定,无其他异常,继续执行上级医院制定的治疗方案,3个月时随访。4.每次随访根据患者病情的控制情况,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生活技能训练等方面的康复指导,对家属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

5.建议有条件的地区增加对患者的随访次数。(随访服务记录表见附件6,精神病患者评估表见附件7)

(四)健康体检

在患者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征得监护人与患者本人同意后,每年进行1次健康检查,可与随访相结合。内容包括一般体格检查、血压、体重、血常规(含白细胞分类)、转氨酶、血糖、心电图。

(五)随访包括预约患者到门诊就诊、电话追踪和家庭访视等方式。

篇6:乡镇卫生院重性精神疾病_培训

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作为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项目之一,是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我们首先成立领导小组,制定《重性精神病患者项目管理实施方案》,认真开展工作,通过一年来来对重性精神病患者开展较规范管理,已收到初步成效,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制定计划,重在落实。

国家非常重视重性精神病患者的管理,把它纳入项均等化公共卫生服务之一,我们制订了《2017年重性精神疾病项目管理实施方案》,同时成立了领导小组,为做好这项工作奠定基础。我们按服务规范实施工作,认真切实做好各项工作。

二、工作流程科学化,任务职责明确化,团队包干制。

我们结合居民健康档案和慢性病管理的经验,考虑到辖区居民重性精神病患者分布多少的不同,通过向专科精神病院收集患者信息资料,同时结合以前的重性精神病患者登记逐户摸底,同时注意将搬迁或租住到其村落的患者进行登记造册并管理。

对重性精神病患者的管理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主要项目之一,只有明确任务,分工到人,责任到人,才能保证完成项目目标所规定的任务。因此卫生室主要负责人为该项目的具体负责人和执行人。为了做好落实,我们制定工作进度表,如规定在一个月内对辖区重性精神病患者进行登记并管理,为了确保按时、按量、按质完成任务。

三、加大宣传,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结合慢性病管理和送温暖活动,营造关心残疾人,关爱残疾人的氛围。

残疾人是弱势群体,而重性精神病患者则是更容易受歧视的群体,我们要宣传普及精神卫生知识,提高精神病防康复意识。只有通过开展多种形式宣传活动,普及精神卫生常识,让大家了解和掌握精神病康复知识,使全社会都来关心、理解,帮助精神病人。在工作中我们体会到,要使残疾人真正康复,必须是躯体、精神、贫困等三者的康复,因此,我们每年不仅对残疾人免费体检,而且对到医院就诊的实行优惠,力所能及的减免费用。

四、强化培训、指导,确保项目质量;规范管理,加强监管力度。由于这项工作对我们是项全新的工作,不管从专业知识、管理经验都十分缺乏,要把这项工作做到位还很困难。为此我们首先要逐步培养一支较专业、有爱心的团队。因此相关人员除自学相关精神病防治知识外,还要积极参加关于精神病防治知识培训活动,才有技术力量为重性精神病人在基本医疗、生活照料、娱乐活动、功能训练、技术培训等康复服务方面提供咨询和指导。

篇7:乡镇卫生院重性精神疾病_培训

为了搞好我乡重性精神病管理工作,根据上级的精神要求,于2015年3月30日组织全乡各村卫生室村医、全体医护人员举办了《重性精神病管理工作培训》及《重性精神病知识讲座》。培训由陈长征院长主持,参加培训人员有卫生院全体人员及全乡村卫生室村医。鉴于卫生院工作人员和乡村医生是农村一线的医疗卫生工作者,特别是乡村医生,群体特殊、责任重大,在培训内容上,我院精心安排,结合培训内容组织相关工作人员有针对的对乡村医生进行培训。培训前一天通知村卫生室负责人参会,安排培训议程,讲解由卫生院副院长黄荣珍公卫科长:龙玉刚讲解了《重点讲解了重性精神病随访与指导》,卫生院副院长黄荣珍讲解了《精神病规范用药》。培训结束由公卫科拟题,大家共同考试,答案就在培训内容里,不会做题的可查找自己的培训笔记,目的不在于分数的高低,而是让大家都能够明确精神疾病各管理规范及内容。通过培训:

1、进一步增强了全院职工及全体乡村医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家纷纷表示认识到了做好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2、提高了全镇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人员对重性精神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也提高了乡村医生的业务水平。培训是乡村医生最急需的、最实用的活动,参加培训的所有人员普遍感到收获很大。

3、促进了乡村医生间的相互交流。通过培训不仅搭建了卫生院公卫管理与村卫生室管理的交流平台,也为各村的乡村医生创造了一次交流的机会。

4、为进一步做好乡村医生的培训工作积累了经验,通过培训讲课也是对我们的一次锻炼,不仅提高了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使业务技能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

全院医护人员基本掌握了重性精神病的相关知识,进一步规范了我院重性精神疾病的管理工作,大家纷纷表示这次培训是最简单而又最容易接受并能受董的一次培训,大家在做试卷时,不用查笔记都能把答题做出来,这样的效果使我总结出,不论做每一件事,只要你踏踏实实的去做,有时候没必要非的有多规模,多隆重,结合实际需要,按照自己力所能及的能了认真的去完成,必有良好的成绩。

黔陶卫生院

篇8:重性精神病培训小结(修改)

培训小结

为了推进全区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工作进度,提升我区精防队伍专业技术水平,2011年8月13日,历下区区卫生局举办了全区重性精神疾病社区管理培训。区卫生局、疾控中心精神卫生工作分管领导及工作人员、精神卫生工作的执业医师、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负责人、重性精神病人管理责任医生等100余人参加了此次培训。

培训班由疾控中心郭子晨主任主持,并由区卫生局任群副局长就历下区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会上还邀请省精神卫生中心王延祜主任和王灿医师对全区重性精神病人社区治疗与管理、国家重性精神疾病基本数据收集分析系统管理与操作做了详细讲解。

篇9:重性精神病管理培训小结

为了搞好我镇重性精神病管理工作,我院于2014年9月29日举办了重性精神病管理工作培训。

培训由中心公共卫生科主办,参加培训人员有全体乡村医生,会期一下午,会议由王xx主持,会议由公卫科长杨xx培训了重性精神病筛查对象及意义、疾病概念以及上报管理内容。

所有村医通过为期一下午的培训掌握了此次培训的全部内容,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篇10:重性精神病管理治疗项目培训试卷

单位: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共5题,每题10分)

1、符合《重性精神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开展管理治疗对象为()

(A)、户籍为本地的重性精神病患者(B)、本辖区常住重性精神病患者

(C)、本地医疗机构发现的重性精神病患者

2、本辖区常住重性精神病患者指()

(A)、在本辖区连续居住2个月以上重性精神病患者

(B)、本辖区有固定住所且连续居住3个月以上重性精神病患者

(C)本辖区有固定住所且连续居住半年以上重性精神病患者

3、对于病情稳定者重性精神病患者应该()月随访一次。

(A)、6(B)、2(C)34、重性精神病患者危险性评估共分为()种

(A)、6(B)、2(C)35、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分级共分为()种

(A)、6(B)、4(C)3

二、多选题(共3题,每题10分)

1、重性精神疾病主要包括()

(A)、精神分裂症(B)、分裂情感障碍(C)、双向障碍(D)、偏执性精神病

2、重性精神病管理治疗项目中乡镇卫生院职责:()

(A)、协助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及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开展村医重性精神疾病防治知识培训,并对其工作进行绩效考核。

(B)承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信息收集与报告工作,开展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线索调查并登记、上报县级精防机构;登记已确诊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并建立健康档案。

(C)在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指导下,定期随访患者,指导患者服药。有条件的地方,可开展社区患者危险行为评估,实施个案管理计划。

(D)向精神卫生医疗机构转诊疾病复发患者

3、重性精神病管理治疗项目中村卫生室职责:()

(A)协助乡镇卫生院开展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线索调查、登记、报告和患者家庭成员护理指导工作。

(B)协助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开展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应急医疗处置。

(C)定期随访患者,指导监护人督促患者按时按量服药,督促患者按时复诊。

(D)根据患者情况对其药物进行调整。

三、判断题(共2题,每题10分)

1、《重性精神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规定重性精神病人的药物治疗原则是安全、早期、适量、全程、有效、个体化。()

上一篇:观看《必由之路》片心得体会下一篇:现代科学技术概论课程教学之思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