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的运动》教学设计

2024-04-09

《板块的运动》教学设计(通用11篇)

篇1:《板块的运动》教学设计

《板块的运动》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知道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教学目标:

1、知道板块运动学说的基本观点,运用地图说出六大板块的名称和范围。

2、在地图上记住世界著名山脉和火山-地震带的名称和位置。

3、运用板块运动学说解释世界主要山系和火山、地震的分布和成因。

4、对学生进行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的培养

教学重点:板块运动学说,六大板块的名称和范围。

教学难点:运用板块运动学说解释世界主要山系和火山、地震的分布和成因。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魏格纳和他的大陆漂移说。但在当时作为一个假说,反对者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大陆为什么会漂移?由于条件有限,当时魏格纳和所有人都解答不了这个问题。一直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地球科学研究的发展,大陆漂移之谜终于被揭开了。是板块运动引起了大陆的漂移。一个新的学说“板块运动学说”应运而生。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从“大陆漂移说”发展起来的“板块运动学说”。板书课题:板块运动。

(在引入过程中①渗透给学生一种用科学的、发展的眼光看待科学上一些重大问题的意识。②了解板块学说是由大陆漂移说发展来的。)二、六大板块名称和位置

课本37页图2、19六大板块分布图.。

1、指导学生读图,观察全球划分为-------大板块,记住它们的名称和位置。

2、小组内互相交流记忆的方法。

3、结合世界政区图在图中找出中国的位置,观察中国主要位于--------板块,东部与----------板块交界,西南与---------板块交界。

4、观察亚洲的印度半岛和阿拉伯半岛位于--------板块,大洋洲位于--------板块。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位于大洋中的是------------。

5、练习:《同步学习》45页“能力提升”的第1、2小题(读“六大板块分布图”,写出图中六大板块的名称等)

三、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的关系

1、再观察图2、19六大板块分布图

(1)结合图例,观察火山、地震分布在板块的什么地方?板块的内部又怎么样?(2)你能指出地球上地震最集中的两大地震带吗?明确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3)判断中国是一个----------地震(多、少)的国家。

(4)得出结论: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板块内部-----------。世界上的两大火山地震带也集中分布在------------。(板书)

2、板块运动学说 :通过简单的提示,由学生归纳出板块学说的基本观点。然后看课本,读一读,记一记。

3、运用板块运动学说分析日本、台湾多地震的原因。

(过渡)科学家们虽然现在不能预测地震发生的准确时间,但是他们已经找到了火山地震分布的规律,它们多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大家观察课本图1、29,在板块交界地带不仅有火山地震,还有很多红色的箭头,它表示什么呢?(板块运动方向)

四、板块运动产生的地表现象

1、板块的运动有哪两种形式?

2、活动探究:用两本书作为两块板块。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当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和张烈运动时地表会产生什么现象?

3、得出结论并板书。

4、课本活动,指导学生分析课本37、38页活动。

5、畅想未来: 结合书中的预言,根据板块运动方向,让学生预言未来的地表变化,培养学生探究、探索未知世界的精神。每组推荐1名同学回答。

五、小结

教师先对着板书复习回顾,然后要求学生回顾并把自己这节课学到的内容说给同桌听一听。

六、达标练习

《同步学习》44页“即时巩固”的第1、3、5、7、9小题。

板块运动学说帮助我们解释了我们以前无法理解的自然现象,例如:火山的喷发、地震、山脉、海洋的形成等,但作为一个假说,还有不完善的地方,希望我们认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长大后继续去探索。

篇2:《板块的运动》教学设计

《板块的运动》教学设计

岐山县第二初级中学

孟少妮

【教材分析】

《板块的运动》是人教版初中地理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二节《海陆的变迁》第二课时的内容,主要讲述板块构造学说,世界著名山系的形成原因,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等内容。板块构造学说是大陆漂移假说的延伸,为地表形态变化提供理论依据,将为区域地理有关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通过本课时内容的学习,对学生进行防震抗灾、自救互救知识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课标解读】

本部分内容的理论性较强,但要求比较简单,即“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结合实例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章节的学习,知道了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大致情况,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必备的知识;同时,通过对本节教材第一课时内容《沧海桑田 大陆漂移假说》的学习,为本课时的学习做好铺垫和埋下伏笔;同时七年级的学生学习热情较高,参与意识较强,但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设计了多个学生活动,化抽象为直观,以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设计理念】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认识海陆分布的基础上,对地球知识的进一步深化,主要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板块运动与地表地貌的关系,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等,将为区域地理有关章节的地理成因学习奠定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由于初一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差,知识面窄,而本课时内容较为抽象,理论性较强,由此本节课以问题为主线,通过学生动手拼图、合作探究、观察分析、小组讨论,辅助以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使学生对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与地震的相关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

2、说出世界著名山系的形成原因,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分析、归纳、总结,记住板块名称和位置,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

2、在板块运动示意图上,指图总结板块运动的形式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火山、地震的 分布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板块运动的实例分析,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

2、通过讨论地震突然发生时应采取的应急措施,培养防震减灾和自救互救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2、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难点:

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读图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教具准备】

ppt 电子白板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将班级学生分组,6-8人一组。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学生观看火山、地震视频,引起学生注意,提出什么是火山、地震?分布在哪?为什么会有火山、地震等问题?从而导入今天的新课。

环节二:对比实践,明确关系 活动一:敲鸡蛋求结构:

学生活动:每组学生分发一个鸡蛋,学生观察鸡蛋后将鸡蛋壳敲碎,分析蛋壳与地壳的相似性。

教师活动:展示鸡蛋,用鸡蛋表示地球,教师讲述:地球的构造与鸡蛋相似,分为三层,鸡蛋的外层叫蛋壳,地球的外层叫地壳,提示学生这两个字同字不同音。敲碎鸡蛋壳,在学生注意力集中时归纳出地壳特点,地壳不是完整的,而是分成了许多部分,在地球表面破碎的地壳就是板块。

转承:全球究竟有哪些板块呢? 活动二:初拼图识板块 学生活动:展示六大板块示意图,每个小组分发一套六大板块拼图模型,让学生对照板块示意图拼图活动后回答问题:

1、地球表层可分为几大板块,名称是什么?

2、除六大板块外,还有什么新发现?

教师总结:全球岩石圈除六大板块外还包括许多小板块。活动三:再拼图明关系

学生活动:将七大洲模型图粘贴于六大板块拼合图上,观察后回答问题:

1、板块的名称与七大洲四大洋的命名有什么样的关系?

2、哪一个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在哪个板块?

3、中国、澳大利亚分别在哪个板块?

4、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在哪个大洲,在哪个板块?

特别强调: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属于亚洲但位于印度洋板块。

转承:学生看图分析,板块示意图上还存在哪些信息?

教师引导:板块构造示意图上存在“← →”“→ ←”符号,转入板块运动教学内容。

环节三:游戏探究,活动一:了解原因:地壳的活跃与稳定 师:做一个实验

拿一只铅笔放在桌子中间摇几下看看铅笔有什么变化,然后把铅笔再放在两张桌子之间再摇几下看看铅笔有什么变化

生1:放在桌子中间的铅笔只微微晃动

生2:放在两张桌子之间的铅笔晃得很厉害,并掉到了地上 师: 解释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

生1:桌子摇晃对桌子中间的铅笔影响不大

生2:两张桌子之间的摩擦力大碰撞厉害对铅笔影响很大 师:就像六大板块一样

学生说出观察到的现象,讨论与板块构造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生:板块内部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方地壳比较活跃 师:也是极易发生火山和地震的地方

提问: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学生可以小组讨论,回答讨论结果)

教师小结: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 活动二:海洋的生成和发展阶段的探究: 试验:

每位学生将两张纸对接,用力挤压,观察纸张会有什么变化?然后将纸张向外拉伸,看看又会有什么不同的变化?

(让学生学会动手实践,动脑思考,分析总结)

教师让学生说出自己实验的结果,这种结果和我们讲到的板块有什么关系?会使地表发生怎样的变化?

指导学生读书P42图2-22 提问:你们得到了什么结论?(学生会发现隆起成山和断裂成谷及继续向外扩张成海的的结论)

教师简要介绍褶皱和断层及产生的后果

世界火山与地震分布与六大板块之间的关系的探究:

学生在地图册《世界地形图》上找出世界主要山系的分布位置,课件展示“世界火山和地震分布”图,观察他们的相同点,充分学会利用地图进行学习。提问:你观察到了什么?(读图观察回答)生:都分布与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方

师:其中世界上地震与火山活动最剧烈的地带分布于哪里?为什么? 生1:太平洋板块周围 生2:亚欧大陆南部 生3:地中海-喜马拉雅山

生4: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

师:

1、世界火山与地震分布与六大板块之间有没有关系?有什么关系?(对比分析)

2、你得到的结论是什么?(分析总结)

给出我国汶川的位置、日本的位置,说明5.12汶川大地震,日本大地震的发生及海啸的形成原因,对学生进行防震抗灾,提高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的演习。

设疑讨论、服务生活:学生观看两幅地震灾后图,讨论总结当地震来临时应采取的合理有效的自救互救方法。

学生讨论: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选定一名中心发言人代表本小组发言,分享小组讨论成果。教师点评总结。

篇3:《板块的运动》教学设计

板块运动的知识在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材中只有一百多字的简述和一幅图片。但涉及的知识点多, 其中包括板块范围和分布、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及其形成的地形地貌、火山地震带等。而且这些知识都比较抽象, 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很少接触;同时, 板块运动也涉及到很多动态性、过程性的知识, 在常规教学环境下, 这些动态和过程不仅很难完全展现, 而且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 最终的掌握情况也并不理想, 往往需要通过大量的重复训练来强化。总之, 在传统情景下, 板块运动这一节的知识, 想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彻底掌握和理解是非常困难的。因此, 能否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课堂效率, 在有限的课堂中让学生真正理解、内化这些知识, 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提升学生的地理思维?本文尝试将基于微课的混合学习模式应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中, 来解决以上的问题。

二、微课的应用

1. 概念和模式

微课的内容不仅是课堂教学视频 (课例片段) , 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1]。而放在网络平台上的微课, 学生才能真正做到随时随地学习。所以微课的应用模式应该是, 将微课事先置于云计算环境的网络平台中, 学生预习时观看并学习微课, 课堂上学生通过小组交流和讨论先解决个别疑惑或者问题, 最后组间或全班共同交流、讨论解决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应根据微课中的测试成绩和学生反馈在课前做好设计, 课堂上对学生加以引导和点拨。课后学生通过练习巩固课堂学习成果, 教师及时进行教学反思。

2. 应用的优势

在预习环节中微视频和预习测试的存在就可以使学生的预习真实的落实, 教师更可以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 并根据预习测试的结果及时调整课堂教学设计, 提高针对性。这些都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预习和效率和质量。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可以直接进入小组讨论学习的环节, 教师对于学生的学情早已了然于心, 课堂效率也可以大大提高。

三、教学实践

1. 课程设计

基于前述情况, 笔者利用收集的资源, 遴选、制作了一整套《板块运动》的微课程资源, 并放在K12的翻转课堂网络平台上。以往很多微课程资源大都是一段微视频, 而笔者制作的这套微课程资源则主要包括六段微视频、一套课程测验、开放的答疑讨论区和一份学习单。这六段视频是一整套微课资源, 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展现了本课的数个重难点。其中视频一展示了板块交界附近贯穿全球的地貌, 告诉学生板块交界不仅是可以看到, 而且是非常宏伟的。视频二展现了2.25亿年前至今板块漂移的全过程。视频三通过位于埃塞俄比亚的一个火山口永久熔岩湖诠释了板块漂移的动力机制。视频四完整展现了新西兰山脉的形成过程, 并将世界上著名褶皱山系的宏伟、壮观体现得淋漓尽致。视频五和视频六分别用完整的动态视频演示了消亡边界和生长边界的形成过程及其产生的地形地貌, 这些都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这六段视频, 有理性的因果思辨, 也有感性的视觉冲击。让学生可以全方位、多角度的学习、理解板块运动。而且在每段视频的前半部分笔者都根据视频涉及到的教材知识点提出几个思考题, 学生打开视频后首先看到的是思考题, 然后带着这些问题再继续看视频具体内容。

教学流程的设计就依照前述的模式进行设计。因为整套微课程已经发布在微课网络平台上, 学生已经提前做了预习。该网络平台可以即时统计学生的预习完成情况、视频学习次数、学习时间, 课程测验则有总体正确率、选项被选率、学生做题耗时等多种多样的数据。大部分数据还可以按视频 (题目) 总体统计, 还可以按学生个体进行统计。学生课程测验结果中, 关于生长边界、消亡边界的题目得分率只有50% 左右, 因此课堂教学中重点设计突破这两个难点。

2. 教学过程

(1) 课前预习

上课时学生首先在预习课本的基础上用平板电脑学习微课程的视频, 同时完成学习单中的学习任务。微视频相比传统授课的好处便是视频可以随时随地观看, 可以反复观看, 更可以针对某一小段重复学习。相比传统的预习, 学生在这个环节能够100% 的参与预习, 而且由于视频内容十分精彩, 学生学习时也非常投入。课堂上很多学生都在反复观看某段视频, 尤其是消亡边界和生长边界的视频。在需要做笔记和填写学习单时, 学生会暂停视频, 认真书写, 书写完成后随时都可继续观看。整体上, 微视频有效地提高学生预习的效率。同时, 教师可以随时查看和了解学生学习视频的情况, 包括完成程度、观看次数、观看时长和学生视频笔记的具体内容等等。学习完微视频后, 学生需要完成一套课程测验, 对其视频学习效果做简单测试。这套课程测验共9个小题, 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问答题, 都是根据视频内容结合教材知识设置的。学生利用平板电脑直接做题并提交。学生完成的情况教师当然也可以随时掌握, 而且可以多角度了解情况。教师可以按题查看每道题的完成率、正确率、耗时、每个选项的选择人数甚至是哪些学生选错;也可以按学生查看个体的答题情况。各种数据一目了然, 教师完全可以实时掌握学生的测验完成情况, 实时掌握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相比传统教学, 教师不仅工作量减轻了不少, 工作效率更是得到了提高, 这种依托信息技术实时精准的掌握学情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是很难实现的。

(2) 小组讨论

紧接着学生针对微视频、学习单、课程测验中自己不懂的问题开展小组讨论和组间讨论, 学生带着问题的讨论才有针对性和高效。很多小组在讨论过程中, 是一边播放微视频一边讨论, 遇到难点时学生还会暂停视频进行研讨, 学生参与度高。经过讨论, 学生预习中的个别问题往往都被解决掉了, 接下来就剩下一些共性问题还没有完全弄懂。此时, 笔者结合课程测验的统计结果列出了一些学生可能存在的共性问题, 做了一项电子投票活动, 学生现场用平板电脑投票选出经过讨论自己依然不懂的问题。通过实时统计的投票结果, 学生的共性问题便一目了然。

(3) 小组讲解、展示

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 邀请不同的小组来讲解, 共性问题包括两个, 一是如何记忆全球板块分布图, 二是对消亡边界和生长边界如何理解。同样是学生讲解, 其中一组是通过屏幕上的平面图来讲解, 而另一组是运用数字星球来呈现。利用数字星球这种球面投影来分析板块分布, 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视觉冲击, 对于知识本身学生自然是留下了更为深刻的印象。小组讲完之后笔者又设计利用互动白板的一个互动环节, 在互动白板中加入了空白的世界大洲图作为底图, 发送给学生, 要求学生利用平板电脑绘画出板块的范围、边界并标出名称。学生在绘画的同时, 教师在教师端的设备上寻找并调取效果较好的学生绘图直接投影到大屏幕上, 供其他学生参考和学习。通过反复的亲手绘制, 学生清楚掌握这一知识点。

所有讲解的学生都是打开视频, 边播边讲, 讲到关键点时还会暂停视频展开进行讲解, 遇到需要强调的地方则会反复播放某些视频片段。这些微课视频在学生讲解过程中被完全的、充分的利用, 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以消亡边界视频为例, 视频中清晰的展示了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撞形成消亡边界, 大洋板块俯冲下去, 附近形成海沟;大陆板块边缘形成岛弧。视频将整个过程展现得完整而清楚。很多善于思考的学生针对直观的视频, 也会提出一些很精彩的疑问, 例如:为什么是大洋板块俯冲下去而不是大陆板块?一定是大洋板块俯冲下去吗?视频中展现了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碰撞的情况, 那两个大陆板块以及两个大洋板块碰撞的情况又如何呢?会形成哪些地形地貌呢?两个大陆板块碰撞会俯冲吗?学生能够提出这些一系列问题, 说明他们参与和思考在真实的发生。当然这些问题提出后, 一些有想法的学生纷纷参与进来, 主动来回答, 而当有的学生回答并不完整或不清楚时, 不断有其他学生质疑和补充。在学生讲解生长边界的视频时, 台下就有学生问: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有联系吗?当时台上讲解的学生并没有回答出来, 而台下的另一位学生回答得十分精彩。他说:我们可以看到视频中的板块, 其一侧是消亡边界, 另一侧是生长边界。消亡边界处板块俯冲下去逐渐消亡变成岩浆, 而另一侧的生长边界附近, 岩浆不断涌出, 又形成了新的板块部分。这样物质就循环了。没想到, 通过直观的动态化的视频, 学生竟然可以自己总结出这样的结论, 确实令教师又惊又喜。最后, 大部分问题通过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都可以解决掉。个别比较偏、难的问题 , 教师及时进行解答。在互辩互议、解决共性问题的整个过程中, 微视频都被充分利用, 基于视频和问题的这场课堂讨论更像是学生之间的一场头脑风暴, 学生间思想碰撞出的火花贯穿于整个过程, 真可谓精彩连连。

(4) 课堂小结和巩固练习

这部分主要由教师作主导, 不仅要对知识进行总结, 还有对学生和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 最后是针对性的巩固练习, 对当堂学习进行巩固。

四、效果与反思

1. 微课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首先, 微课程视频相比传统教材、教辅资料对学生的吸引力要大得多, 学生学习会更主动, 对该章节的学习目标也更加明确。而且放在网络平台上的微课程资源, 学生的学习时间、地点和学习方式也更加灵活, 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其次, 教师通过微课资源平台随时随地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情况, 了解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共性问题, 这也是传统课程无法比拟的。再次, 微课程可以大幅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因为通过学习微课程, 学生个体的一些疑惑很多都会被解决, 课堂教学时就不用再针对学生个体的问题花时间解决了。简言之, 学生先学微课, 可以解决很多个体问题, 而在课堂上, 只需要解决整体存在的共性问题即可。

课堂效果还可以从总结环节后的课堂总结测验体现出来。学生在刚开始预习微视频后做课程测验时, 客观题总体的正确率是50.9%, 而在课堂总结测验中, 笔者选取了几道高考真题, 在本堂课最后几分钟让学生利用平板电脑现场作答。客观题的正确率基本超过了80%。

2. 微课课堂的注意问题

第一, 微课和网络平台要紧密结合, 微课只有放在网络平台上, 才能在实际的一线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二, 相比单一微课视频, 多资源微课有着天生的优势。可以让学生从不同角度, 利用不同资源来学习, 学生甚至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部分资源用来学习。

第三, 在微视频中, 教师不要把所有问题讲解得一清二楚, 而是应该通过呈现现象、过程让学生更多的自主探究和思考。这样学生才是自己学会的而不是教师教会的。

第四, 微课网络平台的数据来自教学一线, 最为真实有效, 应该加以合适和充分利用, 对未来的教学可以起到极大的执导和借鉴作用。

摘要:本文以高中地理必修一《板块运动》为例, 探讨了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提出了具体应用模式, 并应用于实际课例并取得了很好的实践效果。对于微课应用于其它模块的地理教学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微课,地理教学

参考文献

篇4:白酒渠道板块运动

曾几何时,中国白酒地盘从川黔两地为代表的“白酒金三角”一家独大,发展为以湖北为核心辐射中部白酒产区的“长江名酒带”的双雄并起局势;再加上长久来苏鲁豫皖为首的黄淮名酒带,中国酒业已然出现三足鼎立之势。

板块的漂移改变,预示着更激烈的竞争即将到来。然而相对各大酒企而言,经销商的生存发展、未来的经营模式无疑更值得行业关注。

如今随着白酒产业结构调整进入到深水区,厂商关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在名酒结构性下沉时,大商与区域经销商,买断商与零售商,一线名酒与经销商,二线名酒与经销商之间关系都在发生变化。

商业版图重构期间,数以万计的经销商将扮演怎样的角色?未来时间里,白酒经销商又该如何根据厂家战略进行策略调整?超级大商、地县代理、终端零售等不同层次的从业者们又该何去何从?

“超级大商”:涅槃的出现

作为经销商中的旗帜性团队,超级大商的现状和未来,或多或少将成为行业最具代表性的风向标。

所谓白酒超商,主要是指营收规模达到1亿元人民币,区域市场两个以上,代理产品稳定性较强的超级经销商。白酒终端供销两旺局面形成的利好,让他们在过去黄金十年里风光无限。但随着白酒行业结构调整进入深水区,超商的处境日益艰难起来。因此,超商的管理流程再造与商业模式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相对其他销售渠道,超商如今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产品结构与渠道下沉双重压力。特别是一线名酒由于净利润下滑厉害,使得单一白酒超商面临着品类单调压力。

2013年,白酒行业超商深圳银基净亏损超过6亿元人民币,另一巨头华致酒行也经历相似遭遇。两位“大佬”的遭遇给予行业一记警钟,在这轮结构调整中,单一高端白酒大商遭遇的挑战与压力最大,稍不留神就损失惨重。

为避免财务危机,完善结构、丰富品类成为超商眼下最有效的应对方式。

众所周知,石家庄桥西糖酒是最具代表性的综合性白酒代理商,其拥有几乎所有二线名酒独立产品全国代理权。然而尽管白酒业务维持了较好增长,但竞争压力已经显现。在这种背景下,桥西糖酒开始引入葡萄酒、啤酒等综合代理产品,丰富自身产品品类,力争将经营风险降到最低。

同样,除了增加种类、多元化涉足行业外,超商更重要的发展机遇则是抓住这一难得时机,成功转型为实业公司。

事实上,中国白酒行业相当多的超商已经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商贸企业,有些超商甚至于拥有很多制造商资源。诸如华泽集团拥有15家制造与品牌企业;银基商贸持有贵州鸭溪窖控股权;以商贸见长的石家庄桥西糖酒更通过与泸州老窖灌装基地合作,间接进入到制造商领域等。超商进军制造领域最重要是必须拥有实业心态,将打造百年品牌作为崇高使命,从而成就全价值链企业。

总体来看,无论是单纯白酒类超商,还是已经实现多元化的超商,都将或多或少地受到本轮结构调整的负面影响。况且由于快消类产品单件利润薄弱,并不支持超商体系操作,白酒超商真正出路还是需要在白酒系统内解决。

地县代理:构建商业版图

和超商常年处于行业焦点不同,地县代理在此前并不被白酒企业所格外重视。然而意外的是,此次结构性调整却将他们推向了中国白酒最前沿。一夜之间,无论是贵州茅台、五粮液等一线酒业,还是郎酒、金六福等普通酒企,都将目光投向了地县级中小经销商。

但这些渠道带来的究竟是机会还是陷阱?要想从中获利,经销商除了进行结构性补充产品以及杜绝库存压力外,究竟应该如何抓住此次机遇?

其一,公司化升级应对白酒结构化调整,构建中小经销商商业新版图。如果中小经销商获得名酒代理资源,那么独立团队,独立运营,与老系统形成适度区隔自然是最重要的准备措施。名酒企业运营模式与区域性品牌还是有所差异,并且在完成结构化设置之后推动公司化改造,通过公司化改造实现战略升级。同样,经销商也应该提升自身经营理念,这样才能与一线、二线名酒合作。

其二,系统化操作奠定精细化基础。这些年来,行业的浮躁使得中小经销商面临着泡沫化压力。经销商需要对酒店、商超、团购、专卖、流通进行专业再造,这给予了经销商结构性调整机会。

其三,借力第三方力量构建电商化平台。互联网对中小经销商的影响将在未来2~3年逐步显现,特别是白酒重度消费区域市场中小经销商一定要关注电商。客观地说,任何一个单一的经销商都不具备操作电商能力,并且从成本角度看也不现实。因此中小白酒经销商应该高度关注第三方机构对于电商平台的构建,将资源嫁接,为我所用。

其四,构建横向中小经销商联盟体系,打造自身商贸品牌。经销商面临着区域结盟问题,特别是在白酒重度消费者市场中,经销商策略性的结盟对于提高与一线、二线名酒要价有巨大帮助。利益结构设计、自身商贸品牌打造对于提升中小经销商抵御风险,增加行业话语权具有重要价值。

白酒本轮结构性调整十分有利于地县级中小经销商成长,特别是拥有成熟经营理念与成功操作经验区域性的中小经销商更是面临宝贵机遇。关键是中小经销商如何抓住机遇,控制风险,实现惊艳一跃。

零售终端:开启商业创新原动力

超商和地县级代理商外,作为白酒销售最大渠道的零售终端,自然也成为此次调整核心所在。

以往白酒企业依靠单一形态导致终端效率很低,对于消费市场拉动力度有限。如今随着白酒消费回归理性,传统零售业态的变革为其带来了诸多机遇。专卖店与电商之间结盟、团购升级带来的高端定制化营销等多样式零售业态已然出现。

作为白酒行业零售终端,酒店、商超以及烟酒专卖店这些销售场所正日益回归到本来面目,最终成为白酒商业创新最重要动力之源。

众所周知,酒店按照营业面积大小分为ABCD四类。对于不同等级的酒店,自然也要有针对性的终端方案。超过1000平方米经营面积的A类酒店需要量身定做新版本;而500平方米面积的B类酒店也将就政商人群、高端消费者身份来打造定制方案以强调品牌体验性;此外面积更小的C、D类酒店的重要性也逐步增加。在如今这个小酒品牌横行的年代,C、D类酒店完全可以针对小酒升级终端销售。

nlc202309041751

同样在进驻商超时,酒企和经销商首要问题也是就不同形态的商超,来打造针对性的终端销售模式。

以家乐福、沃尔玛为代表的跨国商超,他们对于酒水企业有什么需要?行业如何与其构建合作关系?以北京华联、大润发为首的本土大型商超,又该如何操作产品?白酒在国内商超连锁终端权重如何?诸如成都红旗连锁等社区连锁超市,它们与白酒销售关联度更大,那么这类社区连锁类超市该如何掌控?县乡市场超市又是如何合作?

除此之外,普通消费者最为常见的名烟名酒店,同样需要打造全新的终端销售版本。

名烟名酒店分为三个层次。即名酒企业主导的专卖店,如国酒茅台专卖店、五粮液专卖店等。这类专卖店具有极高的排他性,不具备开放性专卖店价值特征,其营销模式需要跟名酒企业战略相配套;第二层次是全国性名烟名酒店体系,如华致酒行、壹品汇等,这类名烟名酒店属于独立资本项目,有志于布局全国;第三个层次属于区域性名烟名酒店,如天驹茗酒坊,山东泰山名饮等,它们是白酒零售业最具活力的创新主体。但随着结构调整的到来,他们也急需从战略高度进行再造与创新。

中国白酒行业复杂的结构与多元化的属性,使得白酒零售业态创新仍然存在巨大空间。包括白酒庄园、名酒收藏、名酒封坛等零售业态开始崭露头角,这些创新都将带来更多商业模式组合。

未来趋势:电商的考量

2014年春季糖酒会上,天猫与泸州老窖、五粮液等11家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共启“中国酒业电子商务生态圈”;不久后,京东同样宣布与五粮液等酒企进行合作,不仅在线销售白酒产品,还共同对O2O模式进行探讨,创建线上线下一体化销售网络体系。

越来越多的电商选择和酒企进行合作,其背后正是白酒行业丰厚的渠道利润与逐渐走向成熟的产业版图。更重要的是,以酒仙网为首的专业酒类电商的快速成长,让综合电商看到了行业巨大成长潜力。

对于酒企而言,电商模式是企业打造多元化销售模式的重要途径,也是白酒产品销售核心渠道。但要想通过这个渠道获得成功,必须面对三个核心问题。

其一,电商平台消费者数据库的考量。

众所周知,电商最核心的环节当属消费者数据库,这直接关系着平台是否能够对产品进行全方面地客户筛选和针对性投放。

然而,相对综合性电商平台所积累的数据库而言,专业酒水电商要弱势很多,这也是专业酒水类电商最大软肋。这个弱项导致一线白酒企业更偏向于综合性电商平台。事实上,在实际投放后的销售效果也证明了综合性电商平台强大的销售功能。

其二,强大的物流配送与深度服务能力。

白酒专业电商所谓的O2O模式,其本质是希望借助第三方平台实现快速配送,快速服务功能,以让消费者有良好的消费体验。

但尴尬的是,由于渠道分配机制等现实,酒水专业电商很难解决这些实际问题。这些短板导致其很难达到快速、高效、专业效果;但综合性电商往往由于强劲资本力量与综合性产品平台,其物流与配送成本大幅度下降。在这样背景下,综合性电商物流配送与深度服务得以彰显,综合性电商相对竞争优势明显。

其三,主流企业配合度与合作企业产品二次创新能力。

相对来说,综合性电商容易获得主流企业合作资源,但专业性电商则更加具备对企业产品二次创新能力。综合性电商会以消费者数据库与物流服务等优势吸引白酒主流企业加盟,但专业性电商所具备的强势二次创作能力,则更加容易吸引二线名酒与区域性强势品牌加盟。

以酒仙网为例,其经常会就合作企业的产品在定制化营销模式、概念提取、线上传播等方面进行打造,这却是综合性电商的弱项所在。由于品类众多,其对于加盟企业产品再创新能力明显不足。从这个意义上说,白酒企业应该选择与专业酒水电商进行个性化合作,选择与综合性电商进行常规性产品销售合作。

篇5:板块的运动教学设计(本站推荐)

刘晓慧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火山地震带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能力目标:

1学会阅读板块分布示意图及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分布示意图,建立世界六大板块分布及火山地震带分布的空间概念

2培养学生初步学会通过读图,分析板块运动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加强对知识探索过程的了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板块的运动

教学难点:板块运动的形式及产生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回顾上节课的知识: 沧海桑田——海陆变迁: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 从地图上获得的启示——大陆漂移学说:轮廓的吻合、古生物的相似性、古老地层的相似性,提出大陆漂移学说

过渡:在大陆漂移学说的基础上,科学家提出了板块运动学说。

(二)展示学习目标:

1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火山地震带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2学会阅读板块分布示意图及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分布示意图 3建立世界六大板块分布及火山地震带分布的空间概念 4 初步学会通过读图分析板块运动

(三)导学案预习检测:

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有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划分为()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的地带。2六大板块分别是()()()()()()。3 在板块的交界处,两个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或();两个板块发生碰撞,在陆地常常形成()。世界上许多高大和绵长的山脉,主要分布在板块()的地带。4 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也集中分布在地壳比较活跃的板块交界地带,例如,()()。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靠近,使古地中海不断(),两大板块继续靠近,相互挤压的力量使地面不断()。

(四)讲授新课:

通过导学案,列出本节课的学习要点,板书并依次进行讲解讨论: 1 六大板块: 提出问题:(1)全球共分为哪六大板块?(2)哪个板块基本全是海洋?(3)澳大利亚大陆属于哪个板块?

(4)亚洲南部的阿拉伯半岛和印度半岛属于哪个板块? 通过数字星球和板图板画进行讲解:

六大板块是: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太平洋板块基本上全是海洋;澳大利亚大陆属于印度洋板块;阿拉伯半岛和印度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2 板块的运动:

提出问题:板块运动的方向是怎么样的? 挤压的结果? 张裂的结果?

通过数字星球、视频和模型演示进行理解并解决问题:板块运动的方向分为两种,一种是相对的挤压,另一种是相背的张裂运动。挤压的结果是两个板块发生碰撞,在陆地形成山脉;张裂的结果是形成裂谷和海洋。3 火山地震带:

通过板块的运动可以得出结论:板块内部地壳比较文帝,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如环太平洋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通过地图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我国青海玉树的地震。

(五)课堂小结

通过板书进行知识梳理: 六大板块:名称及轮廓位置; 板块运动:板块内部稳定,板块交界地带比较活跃,板块张裂和挤压,形成裂谷海洋及山脉;3 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六)课堂检测

篇6:《板块的运动》说课稿

下午好!

现在开始我的说课,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板块的运动。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过渡句:

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板块的运动”是“海陆的变迁”这一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讲述了“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是承接第一节“大洲和大洋”对地球六大板块与海陆面貌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让学生认识到地球表面是处在不断运动变化的过程中,对学生逐步树立海陆变迁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说学情

过渡句:

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次课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具有以下特点:

学生刚刚学习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知道了地球表面海陆分布大势,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必备的知识基础。但初一学生根据其年龄、心理特点和已有知识水平,要顺利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仍需采用直观演示的方法降低难度。

三、说教学目标

过渡句:

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球上某些现象(大地貌的形成、海陆变迁、火山地震分布规律等)发生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理解板块运动的基本观点,培养科学的探究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科学观点,激发学习兴趣,养成求真求实、不断探究的学习态度。

四、说教学重难点

过渡句:

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点本身的难易程度,学生很难建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也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为:

重点:

板块运动的规律。

难点:

世界火山、地震的分布规律。

五、说教学方法

过渡句:

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主要采用地图法、小组合作法。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教师播放汶川地震的地理景观图和地震后的废墟图,设问:地震的原因是什么?进而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

运用汶川地震的地理景观图和地震后的废墟图片,视觉冲击性很强,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设置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环节二:新课教学

1.认识六大板块

教师PPT展示《六大板块示意图》,学生读图并思考以下问题。

问题:

六大板块都有哪些?

学生活动:

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教师总结:

从六大板块的示意图中我们看到,大部分的板块都有陆地和海洋的分布,只有太平洋板块主要是海洋。在认识了六大板块之后,板块之间是怎样运动的呢?

设计意图:

通过地图展开讲解,能够提升学生读图和识图能力。

2.板块运动

篇7:初中地理《板块的运动》说课稿

过渡句: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板块运动学说”是“海陆变迁”这一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讲述了“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是承接第一节“大洲和大洋”对地球六大板块与海陆面貌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让学生认识到地球表面是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过程中,对学生逐步树立海陆变迁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说学情

过渡句: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次课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具有以下特点:

学生刚刚学习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知道了地球表面海陆分布大势,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必备的知识基础。但初一学生根据其年龄、心理特点和已有知识水平,要顺利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仍需采用直观演示的方法降低难度。

三、说教学目标

过渡句: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理解板块运动的基本观点,培养科学的探究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

3、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科学观点,激发学习兴趣,养成求真求实、不断探究的学习态度。

四、说教学重难点

过渡句: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点本身的难易程度,学生很难建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也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为:

重点: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难点:板块相对移动形成的地表形态。

五、说教法方法

过渡句: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地图法、小组合作法。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教师播放汶川地震的地理景观图和地震后的废墟图,设问:地震的原因是什么?进而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运用汶川地震的地理景观图和地震后的废墟图片,视觉冲击性很强,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设置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环节二:新课教学

1、认识六大板块

教师PPT展示《六大板块示意图》,学生读图并思考以下问题。

问题:

六大板块都有哪些?

学生活动: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教师总结:从澳六大板块的示意图我们看到,大部分的板块都有陆地和海洋的分布,只有太平洋板块主要是海洋。在认识了六大板块之后,板块之间是怎样运动的呢?

设计意图:通过御用地图展开讲解,能够提升学生读图和识图能力。

2、板块运动

教师PPT展示《板块示意图》和《世界地形图》,学生读图回答。

问题:

(1)板块示意图中的箭头代表什么样的运动?

(2)这些运动对地形的影响有哪些?

学生回答:主要有张裂和碰撞运动,张裂形成裂谷或海洋;碰撞形成山脉。

教师总结:从图中我们能读到,主要有张裂和碰撞运动,张裂拉伸使地表发生断裂,易形成海洋和裂谷,例如东非大裂谷和大西洋;碰撞使地表隆起抬升,易形成山脉,例如科迪勒拉山系、喜马拉雅山脉。

设计意图:通过板块示意图和世界地形图的对比分析,能够让学生更加清晰理解板块运动对地形的影响,建立起地理分析的思维。

3、板块的内部和边界活动情况

教师PPT展示《板块示意图》和《世界火山地震带分布图》,学生读图回答。

问题:分组讨论并展示

板块的内部和边界活动情况是怎么样的?

板块运动和火山地震带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学生活动:内部较稳定,边界较活跃。火山地震带位于板块交界处。

教师总结:大家的介绍都很精彩,板块内部比较稳定,而火山地震带基本位于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例如,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教学培养了学生读书、读图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环节三:小结作业

小结:请学生回顾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有助于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归纳总结能力。

作业:结合六大板块的示意图,介绍红海和地中海的位置,课后请同学预测地中海和红海的发展趋势。

设计意图:有助于巩固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提高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七、说板书设计

篇8:《板块的运动》教学设计

一、板块式教学模式在问题教学中的重要性

板块式教学模式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学习重难点、教材内容和学生认知实际, 设置出呈板块状有序地分布排列并符合教学基本规律和学生学习规律的教学活动方式.板块教学过程是各个教学环节的有机结合, 大致可分为“导”、“学”、“练”三个板块, 这三个板块是有机结合, 互为作用的一种教学模式, 使教学行为呈有序性和层递性.同时, 在板块式教学模式中的每一版块都是独立的整体, 都形成几个相互联系, 逐步推进, 有效训练的“小”板块, 并且都是以教师预设为基础, 以学生自学为主线, 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 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来设计学习过程的, 充分重视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板块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问题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板块式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解答新知或问题的学习方式.而教学过程中, 基本也是以“导”、“学”、“练”三种方式贯穿其中, 形成一个“块状”结构, 将“导”、“学”、“练”三者进行有机结合, 互为作用.

1. 第一板块———“导”,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数学问题是数学学科课堂教学的重要抓手, 也是学生学习能力水平锻炼提升的重要载体.“导”具有导学、激学、铺桥的作用, 根本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解答问题的内在情感, 引导揭示教材的内在规律和基本特征, 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 达到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思维的规律, 解题的思路, 为“学”、“练”板块的实施提供基础, 实现延伸, 提升效能.因此, 教师在问题教学“导”板块教学设计过程中, 首先要创设适宜问题情境, 精心导入新课.选取具有趣味性、矛盾性或生活性的问题案例, 引发学生的情感趋势, 亲其师, 信其道, 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有效营造轻松、融洽的教学氛围, 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其次, 要教学目标明确, 便于学生整体感知.目标明, 则效能佳.学生学习活动中经常会出现“一叶障目, 不见森林”的现象, 教师要认识到, 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出发点, 又是教学的落脚点, 设置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数学问题案例, 引导学生结合教学目标, 进行案例内容分析, 逐步整体感知教材内容, 使学生能够明晰努力的“方向”, 遇到的“险阻”.

2. 第二板块———“学”, 掌握学习的方法论

篇9: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与板块运动

摘要:5月12日14时28分在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北纬31.0°,东经103.4°)发生了8.0级(里氏震级)特大地震,地震的发生震撼了中国,也震撼了世界.5月18日国务院发布公告,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汶川地震中遇难同胞的深切悼念,决定20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并下半旗志哀.在为遇难同胞举行哀悼、寄托哀思之后,我们还要认真探究与冷静思考引起这场地震灾害的.真正的地球物理学原因.作 者:杨志根 朱元清 作者单位:杨志根(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上海30;中国科学院动力大地测量学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177)

朱元清(上海市地震局,上海,200062)

篇10:《板块的运动》教学设计

6、谁的本领大

一、教学要求

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觉得”造句。

3、让学生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本领,要正确认识自己,看待他人。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3、从课文人物的语言中来品味人物的形象,领悟文章含义。

板块一:检查复习

1、板书课题:

6、谁的本领大。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六课——谁的本领大。

2、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字词,先来跟字词朋友打个招呼吧。(指名三名同学读,最后齐读)幻灯出示词语:

推 挂 催 难受 强烈 碰到 正巧 裹得 得意

同学们读词,不光声音响亮,而且注意词与词之间的停顿。我相信句子也一定能读好。

3、老师指着课题:同学们,课题6谁的本领大。如果把它变成一个句子来读,应该加什么标点符号。学生齐说:问号。谁能读好这个句子?指名读。你读出了疑问的语气。风和太阳到底谁的本领大了?为了找到答案,风和太阳比赛了几次?结果了?

过渡:看来小朋友书都读懂了。可是呀,书不仅要读懂,更要读好,只有读好了,才能感觉到比赛的乐趣。怎样把书读好了?老师有个经验。读书时要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就像看动画片儿似的。喜欢看动画片吗? 版块二:精读课文,评词析句。

一、精度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

1、比如这句,谁先来读。(幻灯出示:有一天风和太阳碰到了一起,都说自己的本领大。)师:读了这一句话,你脑海中浮现出什么画面,又听到了什么声音。指名说

师:那谁愿上台来与老师一起演一演。

(一生上来,演太阳,师演风)。

师:你好,太阳先生。

生:你好,风先生。

(两人握手)

师:太阳先生,你说咱俩谁的本领大? 生:我的本领大。

师:我说我的本领大。

生:我的本领大。

师:我的本领大。

(师请学生回位。)

师:刚才我们演的一段,用一句话说就是:

生读:都说自己的本领大。

请小朋友们再来读读这句话。指名读,齐读。突出:都 自己

2、想象画面,感悟课文语言的精彩。(学习课文第一——第三自然段)

师:就在他们争论不休、互不想让的时候,正巧,前面来了一个孩子。第一次比赛正式拉开了序幕。请同学们快速地读读第一小节,说说第一次比赛比的是什么?(脱下孩子的衣服)板书:脱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比赛的过程可精彩,可好玩!但是要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你才能感觉到比赛的好玩。

好,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课文的第二、三小节,待会我们来说说,你想象到的哪些画面最好玩。

自由读。

刚才我看见有些小朋友读读停停,想想还笑笑,肯定感觉到了比赛的好玩了。重点是说第二自然段。风的表现。

插入:下面我是风我来吹,你们是哪个孩子,你怎么把衣服裹紧了?(学生做出冷的发抖的样子,裹紧衣服)

师:(指着表情图)同学们,风从最初的自信得意到最后的意外、伤心,短短的时间,表情变化得这么快,好玩吧?想象着的风表情加上孩子的动作,第二小节一定能读好。齐读 师:看到风没能脱下孩子的外衣,你能想象出太阳此时的表情吗啊?(得意,高兴,更加自信)真会想象。是的,太阳在偷着乐了,瞧瞧他那自信的样儿。(出示表情图)谁来读读第三小节,你读着真好,从你的语气中,我感觉到了太阳的自信。

师:不难看出,太阳“脱下那孩子外衣”的本领确实比风大。谁赢了?(太阳)我们给太阳一个笑脸。掌声鼓励。

二、精读课文第四—八自然段

1、第二天,它们又碰到了一起了。于是有了第二次比赛。

太阳赢了第一次比赛后,更加 ?(得意)一看见风就迫不及待地发出了挑战。谁来读读这句话。

(出示文字:太阳得意地对风说:“风先生,你敢和我比本领吗?”风看见河里来了一条船,就说:“谁能让那条船走得快些,就算谁的本领大。”)

A赛读 下面,我们小朋友要来朗读比赛了。先轻轻读读准备一下。女生读太阳,男生读读风先生的部分。根据老师的读书经验呀,如果你把自己当作是文中的那个人就会读得更投入,更有感情。B采访 我来采访一下太阳,你得意什么?(我已经赢了一次,风再也不敢和我比了,它是我的手下败将。)再次读句。火药味十足。

我也来采访一下风,面对太阳得意的挑战。又会想些什么?(第一次比赛让太阳碰巧赢了。我不信它还会在赢。不服输不服气)

C小朋友读书各有各的本领,不分上下,都读到他们心里去了。

2、师:此时,风和太阳依然很自信,又开始各自施展威力了。

下面请小朋友们来读读课文的第六、第七自然段,有个要求。还要想刚才那样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跟你的同桌说说你觉得第二次比赛的哪儿最精彩。(同桌合作第一次)指名说。根据说的情况来指导。(相机出示太阳和船夫的表情图)

指导朗读: 你能想象出此时船夫的样子吗?(无精打采,没有力气,难受)是的,孩子们真会想象。

师:可是要读好这一段不容易,听老师来读一读,同学们学一学。老师在家练了很久,一边读一边想画面,想想太阳的样子,体会船夫的感受,才把这一段读好的。

那风的表现又是怎样的恩啦?谁来读读课文第七小节。这时,风“呼呼”地吹了起来,船夫怎样?(高兴地喊了起来)谁能把船夫的话高兴地喊出来?指名读 后追问,为什么高兴地喊呢?(刚才热晕了现在有风真凉快、真舒服 有风了船儿可以挂起帆 走得快)

3、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说说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引读出示:风“呼呼”地吹,船挂起了帆,只见风推着帆,帆带着船,像箭一样飞快地前进。师:船夫站在船头,看到船行得这么快,心里也乐开了花,风儿也乐开了花。让我们一起体会一下船夫的快乐吧!齐读第七小节。

6面对这样的结果,你能想象出太阳此时的表情吗?(惊讶)想象出太阳的表情来了,我相信小朋友们肯定能读好。(齐读第八小节)

第二次比赛终于在我们琅琅书声中结束了,在比“让船行的快”的本领上,谁赢了?(风)板块

三、学文悟理,分角色朗读。

1、师:看了他们的两次比赛,精彩而有趣。这个问题,我觉得,在聪明的小朋友心中肯定有个答案。用上:我觉得——————跟你的同桌说说看。(各有各的本领 要能正确认识到别人的本领)(同桌合作第二次)

2、明白了道理,相信小朋友们课文更能读好。下面我们就来分角色朗读。(风、太阳、船夫、旁白)四个角色。请其他同学认真听,观察他们读书时的表情,你也可以做做动作,这样,你会觉得读书很有意思。板块四:指导写字

过渡:同学们,我们不仅要把书读好,也要把字写好。老师选了本课比较难写的两个生字宝宝来跟小朋友们见面。请看:幻灯出示推、强

师:观察一下,他们是什么结构的字?(左右)那写左右结构的字要注意什么了?(左窄右宽)好,看老师来写,请同学们伸出右手食指来跟老师一起写。

师范写:推。看一看还要注意哪些关键笔画才能写好它?指名说。(中间一竖在竖中线上,稍微长一点。右边四横之间间距要均衡,第二横在衡中线上)请同学们描一个写一个。师:我们来写第二个。范写:强。你能找到写这个字的关键笔画吗?(注意上面的口比下面的口略小一些。)请同学们描一个写一个。

总结:本课还有四个左右结构的字,由于时间的关系,请同学们课后自己描一描、写一写。板块五:拓展训练

关于本领大小的故事有很多。老师今天还给你们带来一个故事。《小海螺和大鲸鱼》。这个故事十分十分有趣,讲只小海螺,讲条大鲸鱼。

小海螺很小,可她的愿望不小……

小海螺很小,可她和大鲸鱼出海远航,见的东西不少……

小海螺很小,可她弯弯曲曲的字作用不小,竟然救了大鲸鱼的一条命…… 读了这个故事,相信同学们对《谁的本领大》这篇课文会有更深的启示。我把这本书放在某老师,请同学们课后有时间借读一下。

板书设计

6、谁的本领大 ?

板画太阳 板画风

第一次 笑脸

篇11:《板块的运动》教学设计

——向余映潮老师学习课堂教学艺术

课堂,教师的主阵地。一直以来,语文教师针对如何打造高校课堂、如何向45分钟要效率创新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其中“板块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受到一线老师的青睐,在各种优质课、示范课、观摩课的课堂上,都能看到这种模式的应用和推广。

“板块式”教学模式的创始者是著名特级教师、湖北省荆州市语文教研员余映潮先生。余老师的板块式教学流程有条理、有特色,即在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中,从不同的角度有序地安排几次呈“块”状分布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这些内容和过程都是呈板块状分布排列。在教学实践中,这种教学思路表现出比较明显的优势。

2004年,在安徽阜阳,走进大师余映潮,听余老师的示范课《纸船》、《小石潭记》,听他的报告《课堂教学主问题设计和板块教学》。今年的3月30日,在安庆,再次走进余映潮,观摩余老师的示范课《观舞记》和《马嵬》,聆听余老师的报告《语文教师提高专业阜阳的一种有效治学方法》。经过几年的课堂实践,再次感受板块式课堂教学的魅力,体会这种教学模式带给课堂的思考。

一:诗意的朗读,丰厚的收获

听余映潮老师讲授《纸船》,是在八年前,可余老师激情的课堂仿佛就在昨天,他那飞动的热情感染着学生,也感染着听课的我们。整个教学流程以朗读为主线、板块式教学结构。首先指导学生“吟读”: 引导学生结合诗意、诗情进行“吟读”,随着诗情进入诗境,注意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处理好语音的轻重、音节的快慢和语气的强弱。余老师深情款款,范读“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引领着听课的我们感受冰心当年那炽热的思念„„同时余老师又启发学生用延长时值的拖音品味诗中那种深情的意境,探求和再现诗中深邃而美妙的意境。

其次是点拨学生“品读”: 余老师在引导学生感悟、理解诗的意义、情感的基础上,又推出一个更富有挑战性的教学环节,围绕“我从——感受到——”进行“品读”。这个环节是全课教学意境的升华,给学生揣摩诗意、探求诗境留下了很大的发挥、创造空间。余老师以示例进行引导:从“抛”中感受到船很高啊,同时也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心情,小船,你漂走吧,漂到母亲的身边带去我的思念„„学生在反复的品读中练习了语言组织能力,挖掘自己的审美潜能。

第三板块是诗意的仿写:引导学生思考诗歌的语言特点,指导学生仿写的小诗可以表达思念、问候、安慰、尊敬、关心、想念、热爱、同情、牵挂、敬佩、鼓励、赞颂„„ 甚至还可以表达一点哲理。余老师先做示范“朋友,假如你窗前飘过最后一片粉红的花瓣,不要叹息落花的无情。这是美丽的春姑娘来向你告别的,笑语声声,是说每一个季节都值得热爱与珍惜。”学生们在老师的鼓励下,兴趣高涨,所写的小诗虽简单却充满意蕴。

纵观余映潮老师的《纸船》示范课,带来我们丰厚的收获:指导学法,将“读”字作为一条主线,串联了诗歌感受、理解、领悟与扩展等多个环节;观念创新,始终把训练学生的吟诵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品味鉴赏能力放在首位,激发兴趣;示范引导,创设自主学习情境,充分发挥老师的引导作用。

二:精美的品析,独特的感受

3月30日,安徽安庆市,全省中语会年会召开,教育专家余映潮为与会语文老师进行《观舞记》课堂展示。还是那诗意的教学风格,还是那清晰的板块教学流程,像是一场盛宴,带给我们独特的享受。《观舞记》是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余老师安排两个板块:自读积累和美文品析。在第一个板块中,余老师首先出示几点要求,让学生在自读中勾画:比较难读的生字、雅致的两字词语、生动的四字短语、能够概括全文的话语。没有任何舞蹈视频辅助,有条不紊的词语教学,却带给学生真正意义的指导,学生汇报精彩而独到,给我们以震撼,引我们去思考。积累完成以后,多媒体展示出两行字:集体讨论,一起来发现《观舞记》中一篇微型的《观舞记》。在先后有六七个学生站起来发言——微型《观舞记》确定后,余老师进行对学生品析能力的指导,引导学生讨论“每一段都好!”他说:“就一篇文章来分析他的每一段都好,其实是分析品味它的每一段的作用,这是最好层次的阅读,是精读!”学生在余老师的引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读书思考,先后有十几名学生发言。最后师生共同讨论总结:缓笔之美;烘托之美;详略之美;修辞之美;结构之美。至此,学生在这节课上完成了词语的积累,关键句的掌握,修辞的妙用;结构的分析;点题、铺垫、烘托等手法的运用。两个板块自然衔接,没有做作,没有漏洞。整个教学流程中,余老师始终关注学生的自我努力效果,提示学生该如何去做,真正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去亲自感受课文的魅力。

余映潮老师是全国特级教师,语文教育界的大师,他的板块式课堂教学给我们一线老师以方向指引,也切实提高了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下面结合本区各类优质课展示课,从不同文体谈谈板块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

一:文言文教学,把自主权还给学生

市级教坛新星展示课,一年轻女教师执教《木兰诗》,整个教学流程这样安排:听读,明字音;再读,明大意;三读,辨详略;四读,品人物;五读,找修辞;六读,谈感受。整个课堂如行云流水般顺畅,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读准了字音,读明了句意,读清了详略,读懂了人物,读到了修辞,读出了感受。一堂把自主权交给学生的语文课,一节学生主动学习的文言文教学课,师有所获,生有所得。

二:现代文教学,阅读中提高素养

区优质课大赛,同样是年轻女教师,讲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散文《安塞腰鼓》,按照余老师的板块式教学模式,安排四个板块: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朗读课文整体感知;精读文段,赏析语言;小组讨论,归纳主旨。比较精彩的是“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这一板块,该老师设计以不同的朗读目标进行引领,条理清晰,目标明确。读出音乐美——把握文章节奏;读出画面美——想象课文画面;读出力量美——评价安塞腰鼓;总结寻美——找出你的发现。激情的朗读中,学生们兴趣高涨,热情地参与每一项活动,积极地讨论每一个发现,听说读写,都得到不同层次的提高。

三:诗歌教学,让课堂回归语文味

外出培训,老师们上示范课。齐鲁名师之一,我们的班长张华清老师,讲授王维的《使至塞上》,安排四个板块:吟读——体会情味;译读——理解内容;背读——积累语言;说读——飞扬神思。全诗的教学以朗读训练为线索,将习练过程切分为四步,逐个深入而又实实在在地解决诗歌教学的难度,角度精细,进程从容。没有多媒体辅助,没有煽情的解说,只是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阅读积累结合在一起,利用已学的语文知识和已有的语文能力进行多功能的建构,于四个不同朗读形式的板块教学中点燃了语文的生命,让学生在不同的环节中感受中华文化,感受祖国语言的意蕴。语文课,上出了语文的味道。

上一篇:幼儿园大班冬季主题下一篇:大学语文复习资料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