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的奶奶作文

2024-04-29

与时俱进的奶奶作文(精选16篇)

篇1:与时俱进的奶奶作文

周末,我和奶奶去逛超市。奶奶买了很多蔬菜和生活用品,我也给自己挑选了各种各样美味的零食。不一会儿,我们就把手推车装满了。

我们推着手推车来到收银台,只见收银台前已经排起一条长龙。我和奶奶赶紧加入这条长龙,等了好久才轮到我们付钱。奶奶从口袋里拿出手机,对着收银员阿姨给的二维码轻松一扫,“滴”的一声,支付成功。后面的顾客看了,连连竖起大拇指为奶奶点赞,夸道:“真是一个聪明的奶奶!”

付完钱,我们拎着大包小包走出超市。在路上,我对奶奶说:“奶奶你真棒,还会用手机支付!”奶奶笑着对我说:“奶奶也要与时俱进啊!”

就这样,我和奶奶说说笑笑地回家了。

篇2:与时俱进的奶奶作文

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淘宝”也走进了我们的生活,给每个人带来很多便利,就连七八十岁的老人也不甘落后,紧跟着时代的脚步。

有一天,我放学回家,刚进家门,就看见奶奶戴着老花镜,眯着眼在那看电脑呢。由于奶奶太入神了,以至于我叫她,她也没回答。我心想:近来吹的是哪股风呀!连平时电视都懒得看的.奶奶,最近怎么迷上电脑呢?我带着这个疑问,走向了奶奶,呀!原来奶奶在逛淘宝,我贴近奶奶耳边,说:“奶奶,您老现在还挺时髦的啊!您在看什么呢?”奶奶侧过脸,笑眯眯地对我说:“社会在进步,科技不断发展了,我们老人也不能太‘out’了,也沾沾时代的光嘛!乖孙女,你来的正好,过来,帮奶奶看看哪双棉鞋好看呢?”我看了又看,终于和奶奶看中了一双棕色的棉鞋,奶奶毫不犹豫地付了款,接着又逛起了暖手袋、保温杯、围巾……我的奶奶哟,您是打算把这些年因为腿脚不便没逛的街都连本带利地逛回来吗?

篇3:浅谈中职作文教学的“与时俱进”

一、丰富素材, 激发兴趣, 让学生愿意写作

中职学生由于写作基础薄弱, 缺少写作兴趣, 缺乏必要的素材积累, 所以对写作存在厌烦、畏惧心理, 只能被动应付、消极对待写作。兴趣是最好的良药,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 “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有赖于兴趣”, 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被动写”为“主动写”, 让作文教学落到实处。

1. 联系生活, 积累素材, 让学生有内容可写。

“没有东西可写”是学生不愿意写作的一个主要原因。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生活是写作的来源, 写作是生活的再现。”学生想“有东西可写”, 教师就要关注学生, 从学生感兴趣的方面着手, 指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学生要留意周围的人、事物, 养成观察、阅读和记录的习惯, 深入生活, 丰富写作素材。

教师可以每月开展两节阅读课, 带领学生前往校图书馆借阅杂志书籍;也可以要求每周一记录, 每节课利用课前3分钟, 请学生上台分享;更可以举行“找论据大赛”, 明确论点后让学生以4人为一组找出可以论证论点的论据, 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正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 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求每个学生做好记录。无论是观察到的、阅读到的还是学生们亲身做过各项实践活动, 学生都要及时记录在册。教师利用集体的力量来引导学生不断拓宽知识面, 提升学生认识问题的深刻性, 最大限度地丰富写作素材。

2. 展示作品, 互动交流, 让学生有意愿去写。

中职学生普遍认为自己没有写作天赋, 一提写作就眉头紧锁, 有望“文”生畏的消极心态。教师要想让作文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就要打开学生的“心结”, 激发写作兴趣, 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教师要从增强学生自信心方面入手, 可以搜集本校学生在各项比赛中获奖的作品或校报校刊上发表的文章进行展示。用“我能行”多鼓励学生, 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使学生明确好的文章需要认真观察事物, 语言流畅, 表达真情实感。

教师也可以增加学生间互动交流的机会, 以成就感来激发兴趣。可利用班级布置中的“学生优秀作品展示”板块, 采用“佳作PK”的形式定期放置学生的文章。“佳作PK”一次张贴6篇学生的作品, 6篇文章采用PK的形式由班级学生评选出最佳作品加以表彰鼓励, 同时也欢迎其他同学的作品“竞争上墙”。“佳作PK”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引发了他们的写作兴趣, 培植了“我能行”的信心。同学之间通过对同伴作品的阅读评价, 提高了自身的作文鉴赏水平, 同学间的竞争激发了学生的求胜欲望, 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乐趣, 作品展示使学生拥有了写作上的成就感。

二、技术辅助, 指导到位, 让学生学会写作

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课堂上完成相关知识的传授, 再通过写命题作文的方式让学生当堂或回家将知识进行内化。这样一来整堂课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被动地进行写作, 长此以往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都会大打折扣。教师要想让作文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就必须转变传统观念, 以学生为主体, 利用先进的理念和技术, 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中来。笔者做了多种尝试, 总结了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1. 利用导学案, 引导学生学习。

导学案是经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再集体研讨制定的, 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的, 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导学案为学生增强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供了可能:学生在课前利用导学案中的相关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实现知识的获得;课堂则成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交流、合作探究的场所, 教师通过导学案中具体问题的设置使学生开展协作学习, 实现知识的内化。下面以“材料作文审题”课为例讲一讲具体做法:

多数学生对材料作文审题无法做到审题正确, 存在写作上偏题离题的现象。材料作文审题指导课要讲出效果, 如果还是采用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肯定不行。教师不如“与时俱进”, 采用翻转课堂式的教学模式, 化被动为主动, 利用导学案来引导学生学习。笔者根据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时间一般在10分钟左右为宜的学习规律, 将课前预习部分中关于材料作文审题的知识点以最精练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将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归纳为两种:抓材料的关键语句和找事物发展的原因。为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笔者精心设计了典型例题的示范再辅以任务为驱动、问题为导向的“预习检测”, 充分发挥其在自主学习中的导向作用。学生自主学习相关知识要点后, 课堂上通过导学案设置的相关练习进行互动交流, 达成知识内化与融合。整堂课通过课前自学、课中内化, 学生基本理解并掌握了课程知识, 再在具体问题中进行应用, 使学生在自主和协作学习中建构起来的知识融会贯通并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 促进了学生作文审题水平的提高。

2. 采用微视频, 辅助教师教学。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 有声有色的微视频备受教师喜爱, 成为课堂教学的“标配”, 课堂导入、课文诵读、背景介绍等都用到了微视频。但部分教师对微视频缺乏必要的筛选和精心的制作, 微视频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被动灌输的特点。语文学科不同于理科, 孙绍振说:“语文教师面对的不是惶惑的未知者, 而是自以为是的‘已知者’。”中职作文教学是一个从“懂”到“不懂”再到“懂”的过程, 课堂上灌输太多无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微视频与作文教学有机结合, 让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师教学, 揭示写作奥秘, 从而引发学生共鸣。如在指导学生进行记叙文写作时, 学生只会平铺直叙写流水账, 对记叙文描写的方法没有很好地了解和掌握。于是笔者针对教学的重难点, 精心挑选了一部由美国作家朱迪·皮考特创作改编的同名电影《姐姐的守护者》来辅助教学。微视频最好控制在10分钟内, 电影篇幅太长, 不能简单地套用化用, 教师要以小切口入题才能有效激发学生达到教学目的。笔者利用软件将电影剪辑, 并结合PPT给学生介绍了影片的故事背景。短短几分钟的播放, 利用声光效果让学生感动和深思后, 我让学生谈谈对视频中何处印象最深刻。学生发现触动自己心灵的是阳光下晶莹剔透的泡泡映照着全家开心跳跃的身影;是随身带着呼吸器的光头的姐姐和漂亮可爱的长发妹妹互相依偎在花园中的情景;是姐姐临死前参加舞会时的美丽身影……由此学生清晰地认识到什么是描写, 对怎样捕捉细节和描写细节也有了切身的感悟。

3. 开设“说文课”, 增强写作能力。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 写作时却绞尽脑汁, 无从下笔, 原因在于“说”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得多, 而“写”则实践得少。正如刘勰所说:“文之思也, 其神远兮。”教师顺应学生的认知发展变化, 适时安排“说文课”, 既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开拓思维空间, 又可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写作离不开思维的训练, “说文课”是符合学生个性发展规律、让学生增强写作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教师根据写作水平将学生分组, 安排以小组讨论展示或开展辩论的形式, 让学生先说后写。明确作文话题后让学生构思, 每位学生要把自己思考的作文框架说出来, 然后大家一起探讨, 最后形成最佳思路。魏书生说:“对一个问题, 有一百种解决的方法。”写作要寻求“一百种解决的方法”, 就要发挥集体的力量, 不同的学生沿着不同方向和角度思考问题, 从多方面寻找问题的多个答案。这样可以摆脱个人的思想禁锢, 突破常规束缚, 最后形成新颖独到的见解。这样说说写写, 写写说说, 刚开始学生的作文可能千人一面, 但“袭古”是为“弥新”, “沿浊”是为“更新”, 学生有了写作套路后, 慢慢就可以创作出独特创新的东西。

三、多元评价, 重视评改, 让学生乐于写作

叶圣陶说:“我当过语文教师。改过的作文本不计其数, 得到一个深切的体会:徒劳无功。”传统的作文评价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只按照统一的写作标准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评价。教师批改作文, 往往“精批细改”, 耗时巨大, 等作文反馈到学生那里早就失去了时效性, 没有了新鲜感。这就要求教师要转变观念,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以学生为主体来评价修改作文, 让学生找到写作的乐趣。

作文评价针对不同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标准, 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来激励学生。对作文水平比较高的同学, 要比出差异, 评出优劣, 鼓励竞争;而对作文基础薄弱的同学可比出进步, 树立信心。特别是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 教师要多鼓励、少批评, 不要求全责备, 要用发展变化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作文。教师可以尝试从“语言表达”“个性创意”“真情实感”等多个角度进行多层次、多元化评价。

教师还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对作文进行评价, 做作文批改的主人。学生可以自评自改, 教师要求学生养成写作后默读的习惯, 学会将读起来拗口、重复啰唆的内容进行修改删除。也可采用同桌间相互评价、小组间合作评价、全班同学集体评价的方式, 让学生评论优秀作文好在哪里, 有无不足之处;哪些作文写得不够好, 如何修改。通过自己读、同学听、大家评、互相改的形式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合作, 让学生学会取长补短。同时教师要全盘掌握、实时监控, 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评价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学生批改后教师应检查点评, 指出学生评价中存在的不足, 将不够到位的地方一一补足。学生遇到困难不知如何修改时, 教师要予以指导, 让学生明白锤炼语言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 要储备知识、多多练习。修改完成后, 教师还要督促学生工整誊抄, 这样不仅使文章更整洁美观, 而且让学生再一次梳理写作思路。

总之, 在中职作文教学中应转变旧有观念, 抓住中职学生自身特点, “与时俱进”, 丰富作文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让中职作文教学找到发展道路。当然, 探索中职作文教学有效性还有很长的一条路要走, 只有不断地探索反思才能找到适合的方法, 让中职作文教学的课堂真正成为有效甚至是高效的课堂。

参考文献

[1]李敬川, 王中林, 张渝江.让课改的阳光照进教育的现实——重庆聚奎中学“翻转课堂”掠影[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2 (3) .

[2]张金磊, 王颖, 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 2012 (8) .

[3]叶圣陶.叶圣陶集第13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2.

篇4:生活作文怎样与时俱进

是的,生活中充满着喜怒哀乐,充满着赤橙黄绿,充满着酸甜苦辣,它就像一片大海,为同学们的作文提供了无穷源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妨用日记的形式每天跟随着生活的步伐,在广阔的生活海洋里采撷精彩的浪花,记录下缤纷的内容。

我们在时间的长河里行走,前面留下的是生活的足迹,可以追忆;后面留下的是未来的生活,可以畅想。这些都可以作为作文内容。这里主要讲讲怎样追随生活的步伐,写好当下的生活作文。那么,要注意些什么呢?生活作文与时俱进,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作文内容

作文的内容来源于生活,我们应学会从生活中找“米”,只有随时随地留意周围的生活,经常细心观察生活,才会有感而发,抒发真情,最终写出打动人的文章来。

生活每天都会焕发多姿多彩的容貌,作为当代的少年儿童,行走在当下的生活,自然会与50后、60后、70后、80后、90后等前辈有着不一样的生活:50后的童年生活里没有私家汽车;60后的少年会割猪草,会滚铁箍,会丢沙包;70后的童年生活里出现了连续剧《西游记》、《红楼梦》;80后的少年喜欢看《圣斗士星矢》《樱桃小丸子》《奥特曼》,喜欢玩变形金刚;90后的儿童很多已经坐上了私家车……这是不同时代的烙印。当今的孩子就要特别留意当下的生活,可以关注家居的变化,可以留意儿童乐园的精彩,可以关注外出旅游见闻,可以留心大家的学习,可以关心父母工作的艰辛,还可以去大街上走走,看看翻天覆地的家乡剧变。当然,当下生活中,不只有自己,也有同学,有父母,有亲朋好友,他们都是我们的同行人。当下生活中无论来自自己的还是他人的,只要是所见所闻所感所想,都可以作为生活作文的内容来记叙。

二、作文语言

不光作文内容可以彰显时代特色,其实作文的语言也可以体现时代的特点,烙上时间变化的印痕。在苏教版上册的《学和做》里出现了以下一些新词:“炒股、资讯、打非、曝光、脱贫、倒计时、多媒体、含金量、地球村、一头雾水、白色污染、豆腐渣工程”等等,这些词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在少年儿童群中也有很多新词口口相传,如果能在自己的生活作文中活学活用上去,必定能吸引人的眼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y在寒假生活作文中运用了“小萝莉”“小正太”这些词,老师看了,不禁喜上眉头,因为这样的作文语言如同一股清新的春风,让老师感受到了这些当代少年的甜美生活和活泼靓丽的生活状态。

三、作文情感

每一个时代都有不同的时代特征,自然会有在这个时代中生发出来的特有的感受,比如80后的孩子生活艰苦,却有接触自然的自由和乐趣;90后的孩子学习辛苦,但生活已经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当今的少年儿童,自然也有这个时代赋予的喜怒哀乐:学业负担的烦恼、外出远游的乐趣、私家企业发展的欣喜、家庭收入增长的甜蜜、一些孩子跟随妈妈打工而迁徙学习的苦恼、一些同学接受课外辅导获取进步的喜悦……诸如此类,都是在当今这个时代的生活中产生的种种情感,当有感而发的时候,就要及时提起笔来,记录下这些生活的内容。动真情的内容是最值得抒写的,它必定会因为真切而动人。

紧随时代的步伐,及时地留意并记录当下的生活,让生活作文像汩汩的清泉,源源不断吧。

篇5:与时俱进为话题的作文

中国人过大年,是忘不了要拜访亲朋好友的,拜访亲朋好友的时候,是要拿上礼物的,这个礼物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从前,春节走亲戚拿的礼物是“果子”,也就是一盒子“大薄脆”,盒子的表面有一个好看的贴纸,就像是一块大砖的表面贴上了红红的墙纸。“果子”送到了亲戚家,亲戚是不能够吃掉的,要拿着送来的“果子”回节,由于当年食品短缺,“果子”在人们的心中就是美味,亲戚家在回节之前,是要拆开“果子”盒,拿出一些大薄脆尝一尝,俗称“拔毛”。春节过后,做为礼品的“果子”,大多只剩下大半盒。今天的春节,走亲访友也不再拿“果子”,替代品是高级礼品,“果子”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春节走亲访友的习俗被保留了下来。

感觉今年的春节,放鞭炮的少了。以往过年的时候,由于娱乐项目比较少,人们把娱乐的重心集中在放鞭炮、放烟花上。的确,在那些缺衣少穿的年代里,没有多少娱乐的项目,到了春节鞭炮、烟花不仅能够烘托节日的气氛,而且可以让人们借助于鞭炮、烟花发泄情绪。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可以娱乐项目的多元化,鞭炮、烟花不再是唯一可以娱乐的节目,不再是唯一烘托节假日的项目,鞭炮、烟花的效用在减少。特别是人们逐渐认识到鞭炮、烟花对环境的污染,又有很大的安全隐患,相信不久的将来,鞭炮、烟花会淡出人们的视野。

中国人过年,是要给孩子们发压岁钱的。在经济紧张的岁月里,孩子手中难得有零花钱,只有春节了,孩子才能够得到压岁钱。那个时候的压岁钱,孩子宝贝似的放着不舍得花。今天,孩子们都能够得到很多压岁钱,据说有的孩子一年能够拿到上万元的压岁钱,太多的压岁钱,把孩子们随意挥霍,当心,太多的压岁钱压垮孩子,太多的压岁钱,对孩子来说,不是什么好事情。

篇6:关于奶奶的作文:奶奶的茶杯

听奶奶说这个杯子是她年轻时工厂奖给她的。就是在那个年轻人蓬勃向上的年代,这种印有“毛主席语录”的搪瓷杯是当时最流行的物件。多少年来,奶奶一直不舍得把它扔掉,我心里清楚:这是奶奶青春与活力的代名词。

还记得小时候,顽皮的我时常把它当做一种玩具和我的“撒气筒”。每当我怒不可遏却又无处可发泄的时候,我就将手中的杯子摔在地上,然后大摇大摆的走开。奶奶都会不厌其烦的将她拾起来,然后卖力的修补。现在看着这个伤痕累累的杯子,我对当时自己的“罪恶行径”忏悔不已,更对奶奶产生了怜悯之心。

如今,光鲜亮丽的太空杯成了我的“新宠”,我开始非常讨厌奶奶的茶杯。于是,我时常不厌其烦的劝奶奶再换一个杯子,可是每当我力尽精疲的对他劝说之后,她都只是笑着不语。后来,奶奶给我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

那一次,我晚上发高烧,滚烫的额头让奶奶为我捏了一把汗。奶奶连夜去医院,回来将感冒冲剂调制好给我喝。那一回,在我喝下药一个小时后才控制住了病情,前前后后总共吃了许多药才见效,每次吃药都是用奶奶的茶杯

自从那时起,我开始接受这个土里土气的杯子。他在我眼中更像一位老者,将滚烫的开水化作甘露源源不断的输送给我,湿润我干渴的喉咙,浇灌我干渴的心灵。

篇7:与时俱进的奶奶作文

“唠叨鹦鹉”

我的奶奶非常唠叨,每天都要在家里不停地唠叨。一次,我的爷爷正在做饭的时候,奶奶想着没事干,就去看爷爷煮。奶奶看爷爷水加多了,就一直在念叨:“你为什么加这么多水?应该少加点,等下煮出来的饭又不好吃了……”而爷爷的性子又急,就对奶奶说:“有本事自己煮啊!”奶奶果真动起了手,结果,奶奶煮的饭还没有爷爷做的好吃,已经变成了干饭。

“暖心鹦鹉”

我的奶奶虽然唠叨,但非常的暖心。记得每次我生病的时候,奶奶都会一直守护在我的身旁,有时候奶奶一个晚上都睡不了觉;我冷的时候,奶奶第一时间把她的衣服给我披着,可是她却被刺骨的寒风吹得感冒了;我受伤的时候,奶奶总会第一时间赶来,先帮我轻微地处理伤口,再带我去医院里找医生来包扎。

我的奶奶啊,您什么时候能改变一下,变成一只既暖心又不唠叨的“鹦鹉”呢?

作者|汤哲沣

篇8:与时俱进的学生观

学生观, 即老师认识、评价学生总的观点和根本看法。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处于举足轻重的位置, 一个受同学爱戴的老师往往会成为学生的偶像, 学生方方面面都会向该老师学习包括思维方式和生活学习态度, 该老师对学生影响最大。所以,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态度, 往往会引起学生的情绪波动, 从而也必然影响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顺利完成。因此, 学生观在中学教学中有其特殊的意义。

教师学生观是否符合新时期的要求, 直接影响教育目标的实现。新时期的科学发展观为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决定了我国的教育应着眼于培养具有改革创新精神、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就必须以此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把学生看作是教育的主体, 注意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的、自由的发展。切忌把学生当作被动的接受者, 忽视其主观能动性。把“老实”“听话”“高分”作为好学生的标准, 以至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缺乏创新精神和独立见解, 不能符合时代的要求。教师学生观的正确与否, 还影响着教育效果。一个教师所面对的是几十上百人, 而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个性, 每颗心也都有不同的跳动频率。教师不能以分数的高低去评价所有的学生, 而应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对症下药。教师错误的学生观, 往往会以为优生一切皆好, “一俊遮百丑”, 产生偏爱;差生一切都差, 尽无可爱之处, 抱有成见。这样, 既容易造成学生之间的分裂, 又容易造成学生对教师的不满和反感从而导致厌学该科;从而一方面很难建立起一种和谐的教学氛围, 另一方面严重影响教师课堂教学效果, 最终三维目标难以实现。

总之, 学生观的及时转变能够创造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 能够形成一种生动活泼、充满精神愉悦感的教学气氛, 从而能够达到“亲其师, 信其道”。那么, 教师应该树立什么样的学生观呢?

教师应当改变自我的态度。传统的教学观念中, 非常强调“师道尊严”, 学生必须绝对服从教师, 对教师只能是被动的接受。新时期则不同, 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同志式的平等关系。师生之间虽然有长幼之分,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别, 但在人格上却是完全平等的。教师应当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 尤其要尊重学生的权利, 耐心倾听学生的想法。因为尊重是平等的起码体现。

一、教师应以平等的态度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

中学生随生理上的发育成长, 在心理上处于“心理断乳期”的中学生, 强烈地需要别人的理解和尊重, 尤其是教师、长辈的理解和尊重。假如他们的尊重需要得不到满足, 则很容易发生心理反常, 或闷闷不乐, 或抑郁寡欢;或烦躁不安、寻衅滋事, 等等。有一次, 有同学在教室打雪仗, 但课前无人承认, 我便挨个检查学生的手, 查完后我说:“在教室玩雪仗的同学, 老师已心中有数, 希望能勇于承认错误”。第二天, 几位同学交来了检讨书, 并提前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检讨书这样写道:“老师, 昨天是我们玩的雪仗, 您没有当堂指出我们, 我们知道错了……请您看我们今后的行动吧!”学生在自己无形的感化下自觉地接受教育。

二、教师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因为任何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以及思想品德的发展, 都要经过学生头脑的吸收以及行为实践。而教师只能起引路人的作用。因此, 教学是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完美结合。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中, 经常发现学生的兴趣点, 让课堂贴近生活, 从而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望,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最终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 当今时代尤其独生子女较多, 学生独立性较差而自尊心很强。所以, 教师应该以一种全面的、系统的观点来观察学生的各个侧面, 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周平.谈教师态度对学生的影响[J].现代教育科学, 2008 (02) .

[2]朱翠英, 曹十芙.当前教师学生观的偏差及其对教学成效影响的原理与纠正[J].当代教育论坛, 2006 (21) .

[3]郭秀.树立社会主义新型的教师学生观[J].内蒙古电大学刊, 2003 (01) .

篇9:写奶奶的优秀作文:奶奶

奶奶有些重男轻女。虽疼爱我,却更疼爱弟弟。

三岁就跟在爷爷奶奶屁股后面的我,嘴甜又勤快,但仍敌不过一直呆在爸爸妈妈身边的弟弟。一有好吃的,奶奶准把她那份舍出,藏起来留给弟弟。

我常常眼红吃醋,可是,那年头,那可是带了把的男丁哎,要传宗接代的,可吃香了。何况长的呆萌又惹人疼,还姐姐、姐姐叫着撒娇,我能不服输么我?

奶奶有一颗菩萨的心肠。

家中小院的石凳上,常常会有乞讨的老人坐着歇息,奶奶总会取一升米放于他(她)们的袋子里,再盛一碗满满加了菜的饭给他(她)们吃。若正巧赶上饭点,奶奶定会与老爸一起邀请他(她)们围着八仙桌坐,和我们一起吃。

奶奶的菩萨心肠,温暖了一颗小小的.心灵,影响着她成长路上做人的道理。

奶奶可宠爷爷了。

一到冬天,地里没活的时节,爷爷就犯赖床病。奶奶准会每日端着脸盆、毛巾到房间,绞好毛巾给爷爷洗脸,再把早餐端了爷爷吃。爷爷通常会吃好过一阵子再起床,有时索性就不起了,坐一会儿又睡上了,奶奶准会餐餐送饭过去,喊着,老头子,起来吃饭了。晚上再给端水去,洗脸洗脚,从不嫌烦。

奶奶笑盈盈,爷爷乐呵呵。而小小的我,会给爷爷掏耳朵、修指甲,或坐在靠窗的床边唱歌儿,如今想来,那么温馨。

奶奶说,当年嫁给爷爷的时候,是抬着轿子、盖着红盖头嫁进门的,但从不曾相互照过面。你爷爷的脾气可不好,时不时会动手打人……奶奶说着笑看爷爷一眼。爷爷徉装愠怒:你这老太婆,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了,还说,叫孩子笑话。

我看看爷爷,又看看奶奶,捂嘴笑。

奶奶怕热。一到夏天,每天至少洗两次澡。洗完摇着自家麦秸打的扇子,坐在院里乘凉。

奶奶也爱美。再忙再累,只要起床出门,总会挽着头,穿着清爽洁净的对襟衣,笑嫣如花。

奶奶八十岁的时候,病了,躺了一周。她说,我要走了,你们都别哭,有人会来接她的,她原是天上的花神,时候到了。我信,泪流了满面。

守在奶奶的房里,临近中午,我发现奶奶的气息忽然变弱,马上唤来了父母与亲朋邻居。半刻钟不到,奶奶嘴里冒出一股白色气雾,面带笑容,奶奶走了。屋内站满了她今世的至爱与友人。而我,分明听见了耳边传来的一阵仙乐。

时值今日,我仍常想,若奶奶活在当世,以她那小巧玲珑的曼妙身姿,若是着一袭旗袍,撑一把油纸伞,必定是一道绝美的人间风景。即便八十岁时,以她爱美又不拘一格的个性,再着一袭白裙、蹬一双红高跟,又有何不可?

篇10:关于奶奶的初中作文:奶奶的背

奶奶背我的次数数不胜数,我曾在奶奶的背上沉沉入睡;我曾在奶奶的背上游山玩水;我曾在奶奶的背上生着病,被送去医院……

小时候,我总是有无数的理由让奶奶背我。我总会在炎热的午后让奶奶给我买上一根冰棒,然后撒娇似的向奶奶身上爬,奶奶就会笑着蹲下身把我背起来,而我也趴在奶奶的背上享受着午后的宁静。我也会在游玩时因矮小看不到风景而哭闹,您就会安慰着我一边把我背起来,一边转移我的注意力。您指着这儿,问我像不像鸟儿;您指着那儿,又问我像不像鱼儿......我就会立马儿停止哭闹,跟随着您的话展开无穷的想象。

少年时,我已经长大了些,思想也成熟一点了。但是,我还是经常趴在您的背上。我曾经因为贪玩而生了病,因为发烧身体难受哭着喊着让您背着我,您背着浑身滚烫的我给我量体温找药吃。一段时间后,我依然高烧不退,你急急忙忙背着我去医院,而在这途中我一刻也未曾离开过您的背。我曾无数次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您总会一直在我的身边注视着我。在我玩累想找您时,您就会出现在我的面前背起我,两人欢笑地谈论着发生的趣事一步一步向家走去。

而现在,奶奶的腰身不再挺拔,脊背不再宽阔......

随着我年龄的增长,奶奶也已经老去,一头乌黑的卷发被时间染白。奶奶的背也因为种种原因而变得微微佝偻。看着奶奶的背,我的心中总是会有些泛酸,奶奶用她的背支撑起我,支撑起我的童年,也支撑起她对我无尽的爱……

多年后,我一定会忆起童年的许多事,然而最不能忘——奶奶的背。

篇11:与时俱进的奶奶作文

每天早晨,奶奶就像闹钟一样,准时叫我起床,然后手忙脚乱地为我准备早餐。只见她忙进忙出,一会儿冲我说:“快点刷牙洗脸去!”一会儿又自言自语地说:“我放盐了没?放了?没放?”一会儿大声在厨房里嚷嚷着:“换好衣服,快点吃饭!”一会儿又尖叫:“哎呀,面煮糊了!”要出门了,奶奶一边给我穿鞋,一边说:“作业带齐了没?书包清好了没?”……我就在奶奶这样神神叨叨、糊里糊涂地念叨中健康快乐地成长着。

奶奶很节俭,从不乱花一分钱,剩饭、剩菜都一个人包了。有一次,院子里来了个叫花子的,衣服破破烂烂,样子可怜巴巴,奶奶见了,一声不吭,就递上一张50元的钱,我想:奶奶是不是又犯糊涂了?于是,我扯了扯奶奶的衣角,小声地问:“奶奶,您是不是眼花了?”奶奶什么也没说,拉着我走远了才说:“孩子,你看那个人恐怕好几天没吃饭了呢,我们不差那50元。”听了奶奶的话,我羞愧地低下了头。

“糊涂”的奶奶既关心家人又关心他人,我爱“糊涂”的奶奶。

作者:谢慕西

篇12:做与时俱进的“四有”新师

一、做有爱心的语文老师

孩子们就像是春天的花朵,需要老师像阳光雨露般的爱心呵护,需要老师们不断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激发出他们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其实老师在成就了一个个学生的同时,也实现了教学相长,实现了自我发展和人生价值。

当读到我班成绩最差的孩子的作文时,我几乎感动得要哭,“我最喜欢语文老师,也最喜欢上语文课了。因为语文老师从来不批评我,总是叮嘱我,像妈妈一样叮嘱我,我爱学语文,也更爱我们的语文老师。”

这十二年教学中,我不断被这样的事情感动着、激励着。语文教育归根到底还是人的教育,人的教育需要真诚的爱心付出。

二、做有内涵的语文老师

常言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高为师”是说,一个人既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又要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这样才可以做个真正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身正为范”要求教师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处处为学生之表率,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学生,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做人。所以,老师的内涵和学养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

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要苦练书法基本功,为学生书写起到表率作用;要博览群书,从诗词歌赋、古代经典、中外名著、科技著作到时政要闻都广泛涉猎,做学生问不倒的“鸿儒”。

有一次,一个学生无意中看到了“饕餮”这个词,不明白什么意思,就来问我。于是我就给他做了详细的讲述:饕餮,读音tāotiè,是传说中的龙的第五子,是一种想象中的神秘怪兽。古书《山海经》介绍其特点是:羊身,眼睛在腋下,虎齿人爪,有一个大头和一张大嘴。十分贪吃,见到什么就吃什么,由于吃得太多,最后被撑死。后来形容贪婪之人叫:“饕餮”。现在我们常用的有饕餮大餐,饕餮盛宴等。

本来,这个学生有点不太喜欢语文,问这个问题也有点难为老师的意思,但是在我给他做了详细的解释之后,这个孩子渐渐爱看书了,也渐渐热爱学语文了。看来做有内涵的语文老师,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引导。

三、做有激情的语文老师

语文教学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人文性”特点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放飞激情,“以情感人,以情动人”。诗歌教学,需要老师引导学生激情诵读,在读中品、读中悟。作文教学,需要老师用自己对写作的激情,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和强烈的写作欲望,甚至老师也可以激情写作“下水文”。

有次语文课前,学生刚进行完数学测验,上语文课的时候明显感觉他们有些无精打采。当时正在学《爸爸的花落了》,我就先请一位同学朗读“英子赖床不起,爸爸追打英子”一段,果然读得很沉闷。于是我就充满激情,绘声绘色地朗读了一遍,立即赢得了同学们的满堂喝彩。接着同学们都踊跃举手起来朗读,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台”,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整堂课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效果。一个学生在周记里写道:“丁老师,你读爸爸追打英子那段读得太好了,我眼前立刻出现了我调皮时爸爸惩罚我的情景,老师,上你的课真有意思,我也想跟你学学朗读。”

只有语文老师自身对语文教学充满热爱,充满激情,才能真正影响带动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无限热爱。

四、做有创新的语文老师

“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化用一下这个广告词,老师失去创新意识,课堂将会怎样?学生的未来将会怎样?所以语文老师的创新意识,对老师的专业化发展和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意义重大。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创新活水来。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学习教育教学新理论,新思想,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做到“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另外,现在是信息爆炸的时代,新名词、新语言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作为语言的传播者,我们也应该“取其精华、兼容并蓄”。我们还应该把方便快捷的多媒体手段有效引入课堂,让我们的教学更加生动多彩。

总之,新的时代对我们语文教师提出了新要求,让我们都努力做“有爱心,有内涵,有激情,有创新”的四有新师,和着时代跳动的脉搏,不断实现自己的专业化发展和人生价值!

摘要:教师只有做到与时俱进,才可以永立时代的潮头,年轻老师应该有这种教学的理想和追求,这不仅是一种呐喊,更应该是一种行动!

篇13:与时俱进作文

那天,我和妈妈陪奶奶一起去买菜。奶奶一路上乐呵呵地问我这个吃不吃,那个要不要。到了菜场,奶奶选好牛腩准备付钱时,突然不安地说:“坏了,看到孩子只顾高兴,钱包都忘带了。”妈妈却并不着急,跟奶奶说:“妈,您别着急,现在出门不带现金一样能把东西买回家。”只见妈妈拿出手机对着商铺老板的二维码一扫,输入相应的金额,再输入密码,听见“滴”的一声,钱就成功转入老板账户啦。一系列操作简单、方便、快捷,省去了平时付钱找零钱的繁琐。奶奶看到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一周后,我们又到奶奶家“度假”,吃饭前,奶奶郑重其事地对大家宣布:“我已经学会手机扫码支付了。”听了奶奶的话,我们赞不绝口,都说奶奶是个善于学习的新潮老太太。下午逛超市,奶奶说一定要展示她学到的新技能,我们只有“服从命令听指挥”。结账时,奶奶自信地对营业员说:“你好,我扫二维码付款。”营业员微微一笑:“阿姨,我们这没有二维码,我扫您的付款码就可以了”。奶奶当时有点懵,可是并不气馁,对营业员说道:“麻烦你帮我操作一下,慢一点,我好记得住,谢谢。”我和爸爸妈妈不由得对奶奶投去敬佩的目光。一会儿工夫,奶奶用手机顺利地支付了金额。

篇14:与时俱进作文

我们生活的科技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只有在学习中才能发挥出最好水平,才能取得最好的成绩。科学的确是一种高科技,但是我们的生活却并不如此。

科技发展,其实很简单。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科学就在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我们应该把科学知识的种子播种下去发扬光大。

我们不仅要在生活中学习和工作上做到了,而且还要在生活中努力学习。在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许多不如意的事情,但这些事情都能让我们变得更好。

就拿我们在家里,不需要父母来打扫卫生了。因为爸爸妈妈平时都是很忙的,他们很忙,所以我们要帮他们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而在他们生活的这一段时间,我们又会遇到更多不如意的事情。

就拿我们在学校里,遇到一点点事情,我们会想办法来解决。但是,我们总是要想着这件事情,但是我们总是做不好。我们总是想,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这才是好学生。

就说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会遇到一些事情,但是我们总是不会去做,这个时候,如果你真的想着这件事情,那个地方会不会很危险,但是如果你去做这件事情,你就会有很多的困难。

篇15:与时俱进作文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文化需求越来越多元化,也越来越倾向于网上阅读与碎片化阅读,如此就会使实体书店受到不可避免的冲击。这种冲击是必然的,这是新兴阅读方式与传统阅读方式的碰撞,也是人们文化需求改变的重要标志。而店主应该认识到这种改变,做出相应的举措。

诚然,那些坚守传统经营模式的店主值得我们尊重敬佩,他们能在读者数量锐减的“危急”情况下,仍能坚持自己开特色、专业传统书店的初衷。但对于大部分店主来说,开书店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对文学的热爱,更多时候他们仍然不得不被现实驱使。即使不能十分富足,但至少也应该“入能敷出”。

因此,顺势改变在所难免。改变经营模式,满足读者多元化需求。在原有的经营模式上加一些现阶段读者想要得到的东西,如提供“背包客”借住的小房间,又或者在宣传文学作品的同时,宣扬其他文艺作品,使读者从“读书疲劳”中脱离出来。

需要明确的是,顺势改变不代表店主改变了开书店的初衷,不代表他们因为物质生活的苟且而放弃了对精神世界的追求。顺势改变恰恰证明了他们掌握物质与精神的平衡发展,能够在满足自身生存资料的同时,亦可以追求自己所爱。

店主在满足读者多元化需求时,要有取舍地满足。木心先生曾说:“群众是没有观点的。”以我之见,群众不是没有观点,只是他们的观点太过低俗罢了。而店主作为书店的主人仍应该对群众有引导作用。取正确的、先进的艺术、文学取向,防止低俗、庸俗的作品泛滥,亦防止恶劣的拜金逐利之风泛滥。

篇16:黄梅戏的与时俱进

说到黄梅戏, 大家立刻能联想到的是它一曲曲经典的唱段。和其他剧种相比较, 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 以明快抒情见长, 具有丰富的表现力;黄梅戏的表演质朴细致, 以真实活泼著称, 容易最快速度感染观众。和其他地方剧种不同, 黄梅戏没有语言的障碍, 虽然唱段和念白也有方言发音, 但通俗易懂、基本不影响观众的直面接收。随着《天仙配》、《女驸马》等优秀剧目流行于世, 不但祖国的大江南北处处黄梅飘香, 在海外黄梅戏亦有较高声誉, 有媒体报道, 有华人的地方就能听到黄梅戏。

当然, 我们不仅要欣喜黄梅戏过去的辉煌, 更要清醒的认识到当下面临的问题。如果说提到黄梅戏, 全国人民都能哼唱“树上鸟儿成双对”、“郎对花姐对花”是我们的骄傲的话, 从另一个角度, 同样也是我们的悲哀。时至今日, 大众对黄梅戏最深的印象还停留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 不得不说是我们的伤痛。当然, 后来我们也有《海滩别》、《你忘了》等等传唱度较高的佳作, 但最近几年的创新作品只能说是小范围内较广泛传播, 没能传遍大江南北。这其中的原因我想是多方面的, 时代大环境让戏曲很难做到当年那样的热度, 但作为新时期的戏曲工作者, 我们要敢于创新、勇于挑战。

一年前,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将“牛郎织女”的故事结合3D全息技术首次搬上戏曲舞台, 这种做法无疑是一种新的尝试和挑战, 给黄梅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部经典作品很好继承传统的同时加上新的技术元素、时尚的包装手法, 让观众耳目一新。我有幸参与其中, 担任重要角色。在排练过程中, 我反复思考、细心琢磨, 力求自己扮演的角色出现在高科技含量的舞台上时既不失传统又适时的注入时代气息, 也希望通过自己的表演能让当代的观众看到黄梅戏新的风貌。

与此同时, 我经常想, 现在的流行音乐之所以受到年轻人的喜爱和追捧, 一方面是因为她新颖的曲风, 再者就是她精良的制作和时尚的包装, 我们黄梅戏可不可以这样呢?!比起一首首流行歌曲在曲风上不断做文章, r&b、中国风、蓝调、摇滚等等, 在音乐包装上, 百万元制作费拍摄一首歌曲的mv, 而我们黄梅戏基本还停留在上个世纪末的音乐编配以及mtv的拍摄, 这样一来, 和市场越来越脱节, 和年轻观众越来越疏远, 甚至连年长的戏迷也不再专一热衷。当看到小区里的叔叔阿姨在《忐忑》的歌声中欢笑、在《最炫民族风》的歌声中舞蹈、甚至最近都在跟随《江南style》跳着骑马舞, 我不禁陷入深深的沉思, 曾几何时, 现在的这些热门音乐可能影响力还不及我们的《夫妻双双把家还》, 但现在, 我们确实要大踏步去追赶, 方能再次让黄梅戏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中。

喜爱黄梅戏的人群是众多的, 对黄梅戏充满感情、有着美好记忆的群体也是大有人在。且不说老一辈长者们依然每天茶余饭后哼唱着一段段经典曲目, 年轻的孩子们也会学上几段唱腔, 但如何能更加大范围的普及黄梅戏, 如何能让黄梅戏遍地开花, 这也是我们需要解决的另一个问题。比如在安徽, 黄梅戏有专业院团、业余剧团、民间艺人、学校、大剧院、小剧场、以及茶戏楼等直接面对观众的表演和渠道, 黄梅戏在这里非常活跃、蓬勃发展。但在安徽以外, 除了湖北有颇具规模的专业院团, 其他如江苏、江西等地的黄梅戏剧团已经渐渐没落, 北京也仅有一个长乐剧团 (其实是一个小小的10人左右的演出队) 每周六在茶馆演出。这一切和几十年前黄梅戏剧团比比皆是相比较显得是那么的让人黯然。如果未来的一段时间, 安徽作为黄梅戏的发源地, 能制定一系列的战略, 在全国各地开展更多的合作, 比如和艺术院校联合办学、和演出团体共同演出、和更多文化类活动全方位合作, 让黄梅戏不再以单一形式出现, 不再只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表演手法, 真正的市场化、融入到人们生活中去, 我想那时既能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也能把黄梅戏更多的推广出去, 真正的发扬光大。

当然, 让黄梅戏再度焕发活力的根本还是在作品上, 只有出现更多适应时代、适合市场的好作品, 才能真正让大家喜爱和再次追捧。不管任何一种形式的包装、大力度的推广, 要想获得市场的认可都是基于有好内容, “内容为王”是时代的声音。近些年很多影视作品都出现“翻拍”、“新编”, 一方面是因为经典的作品有群众基础, 二来也是因为创新能力有限。而黄梅戏面临和众多艺术形式同样的困境。但只要我们愿意去学习、去努力, 敢于创新、敢于实践, 我想不远的时间, 我们也可以让新的“树上鸟儿成双对”成为广场上的舞蹈音乐、让新的“为救李郎离家园”成为全民翻唱的热门歌曲, 让舞台上、电视荧屏上、甚至是电影大银幕上, 都看到黄梅戏的身影, 让黄梅戏以崭新的面貌再次焕发新的风采。

上一篇:新廉政承诺书下一篇:以今年话花胜去年红为题的8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