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奶奶的亲情作文

2024-05-04

对奶奶的亲情作文(通用12篇)

篇1:对奶奶的亲情作文

这一年又起风啦。我回来了,您去哪儿了。

奶奶,我回来看您了,您去哪里了,您说过等我回来一起坐在门口的小榕树下陪我吗?我还记得某一个秋天,风起的时候,我记得您当时的身体很弱,但您不管外面有多大的风都要出去,那时的我还问您为什么不进屋里来?外面的风那么大。那时您就说,你也和我一起坐下来,一起聊聊吧。我便在您身边坐了下来。当时您就跟我说,一片叶子的一生和人的一生是一样的。人也有年轻的时候,叶子也有绿芽的时候,春天到的时候叶子冒出新的嫩叶,到了夏天嫩叶慢慢走出年幼变成淡深色,就代表它走近了青年,一但秋天来临叶子就会进入老年的时期,就渐渐老去,然后就到了落叶归根的时候,风起时一吹就掉了,然后就回归不大地!

那时候的我一点也不明白。为什么人会像叶子一样呢?我不明白的去想,但却想不出来。风轻轻地吹我的头发,有一片不经意的小叶子飘到了我的头上,您轻轻的从我头上拿下来,说你看这片叶子,它走完了一生的时候,就会随着风一起飘去。其实那个时候我很想问您,为什么您总是在风起的时候坐在外面呢?而且叶子的一生和人的一生,为什么是一样的?

但您只跟我说过一半,那就是爷爷在世前说过的一些话,去世的人都会变成风来看我,所以每次到起风的时候,您都会出来坐坐。可惜我这几年都在城市里生活,一直都没有时间回来看您,直到今年的秋天回来的时候,也刚巧遇到起风的时候,但您却不在了。您说过等我有出息的`时候和我一起说那些没有说完的话,但如今你却不在了。

你说过的那些话,我已经明白了。我想亲口告诉您,但您去了哪里!虽然家里的面一样,布置得一样的小圆桌,但好像少了一些什么。我知道少了您的呵护和关心。

奶奶,您在天国过的还好吗?幸福吗?我很想念您,你是否也想念我呢?风起了你是否也回来看我了呢。

篇2:对奶奶的亲情作文

奶,我想对您说,为了赶回老家见您最后一面,分秒必争的驱车奔波了十几个小时,可是等我们来到您病床前面时,虽然你呼吸尚在,但是意识全无,一字半句的遗言也没有给我们留下!

奶奶,我想对您说,您就那么匆匆的离开了这个世界,我真的很伤心也很无奈。像您这样慈祥的老人,为什么就不能与子孙们继续共享天伦之乐呢?老天实在太不公平了!

奶奶,我想对您说,我经常会在睡梦里见到你,您还是那么亲切那么和蔼,每次吃着您在世时亲手晒制的梅干菜,我都会热泪盈眶,话语哽咽!

奶奶,我想对您说,您意外的离开,突然让我明白了一句古语子欲养而亲不待!您辛辛苦苦的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正当是我们回报您的时刻到来了,可是您连这个机会也没有给我们,实在是太可惜了呀!

篇3:对奶奶的亲情作文

关键词:亲情护理,焦虑症,干预效果

焦虑症是心理科临床常见的一种神经症, 以焦虑为主要临床表现[1]。近年来, 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加和生活节奏的加快, 焦虑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焦虑症给社会增加了很多不安定因素, 加强对焦虑症患者的干预实有必要[2]。我院对焦虑症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亲情护理干预, 收到良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2009年12月-2010年11月收治的焦虑症患者64例, 均为初次就诊, 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制订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 (第三版) 》中关于焦虑症的诊断标准[3], 同时排除严重躯体疾病、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等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中男15例, 女17例;年龄20~47 (38.5±10.2) 岁;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10例, 大专11例, 高中5例, 初中3例, 小学及以下3例;焦虑自评量表 (SAS) 评分轻度焦虑10例, 中度焦虑19例, 重度焦虑3例。对照组中男14例, 女18例;年龄18~46 (38.1±10.4) 岁;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9例, 大专12例, 高中5例, 初中4例, 小学及以下2例;SAS评分轻度焦虑11例, 中度焦虑18例, 重度焦虑3例。2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SAS评分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均给予抗焦虑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亲情护理干预。护理人员站在患者角度关心、理解患者的焦虑感受, 积极进行沟通与交流,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交流过程中做到态度和蔼, 言语亲切。对患者的称呼宜尊重、亲切, 尽量拉近与患者的感情距离, 使患者在温馨的氛围里感受到关爱。对患者提出的问题, 认真耐心解答, 使患者感觉到被重视, 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情绪和要求。指导患者正确对待焦虑情绪, 积极配合药物治疗。做好用药指导, 详细说明抗焦虑药物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保持病房舒适、整洁、美观, 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与患者家属进行交流, 强调亲情的力量在焦虑症康复进程中的作用, 使患者家属加入到治疗和护理工作中来, 使患者体验到亲情带来的幸福感和愉悦感, 以缓解焦虑程度, 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努力为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社会、角色适应、生活照顾等多方面综合护理服务[4]。

1.3 评定标准

SAS量表包括焦虑、害怕、惊恐、发疯感、不幸预感、手足颤抖、躯体疼痛、乏力、静坐不能、心悸、头昏、晕厥感、呼吸困难、手足刺痛、消化不良、尿意频数、多汗、面部潮红、睡眠障碍、噩梦等20项内容, 采用4级评分法评定症状出现的频度, 将20个项目的得分相加, 得到粗分, 乘以1.25后取整数部分即得标准分。分值越高, 表示患者焦虑症状越严重。标准分临界值为50分, <50分为正常, 50~59分为轻度焦虑, 60~69分为中度焦虑, ≥70分为重度焦虑。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2组SAS评分均降低, 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焦虑症又称焦虑性神经官能症, 以反复发作或持续性焦虑、惊恐不安为主要临床特点, 同时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植物神经紊乱、肌肉紧张、觉醒度提高等症状, 多与患者性格特点、长期疾病、药物影响等因素有关。长期处于焦虑状态下, 还会引起患者免疫力下降、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后果。在临床治疗时, 药物和心理疏导都很重要。

所谓亲情护理, 即在临床护理工作中, 增加精神、文化、情感服务, 其中心是创新人性化理念, 创建家居环境, 使患者保持精神放松、心境愉悦的状态, 心理获得安全感和满足感, 使之更好地接受和配合临床治疗、护理工作, 有利于促进疾病康复。亲情护理模式坚持以人为本, 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人格尊严给予关注, 处处体现尊重患者、关心患者、服务患者的护理精神。

本文对焦虑症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亲情护理干预, 对改善患者焦虑症状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魏惜晨, 赵艳红.综合护理干预对焦虑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 32 (5) :820.

[2]周小亚, 王君梅, 肖向荣.亲情护理在焦虑症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 (学术版) , 2011, 19 (5) :150-151.

[3]赵丹, 代欣.焦虑症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J].辽宁医学杂志, 2011, 25 (3) :153-154.

篇4:对奶奶的亲情作文

奶奶和我住在一起的时候,她每天都会待在房间里画画,把从杂志上看见的,从我漫画书上找到的各种各种人物形象几乎都画了出来。这几天,奶奶用水粉工具画了小时候的我,那是我在楠溪江拍的一张照片,奶奶把它画了下来,还在旁边写了一句话:你瞧我潇洒吗?就因为这句话,完全不符合我的形象,我就和奶奶大吵了一架。最后,气急败坏的我大喊:“这幅画实在是太难看了,和我完全不一样。”被我伤透了心的奶奶转身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几天后,奶奶由于要照顾大伯,她搬回了老家,看着原本放满绘画工具的空桌子,我心想:前几天,我说奶奶画画很难看,是不是太过分了?过了好久,我才挤出时间去老家看望奶奶。一路上,我都想着要怎样为上次的事情向奶奶道歉。到了奶奶家,我一眼就看见了桌子上的那一张画,这不是上一次奶奶给我画的画吗?不,这幅画是上次图画的改良版,比之前的更加精致了。衣服上画了许多漂亮的花纹,帽子上也多了许多色彩,就连嘴唇上也画上了线条。我非常感动,没想到,我随性的一句话一直让奶奶放在心上!我赶紧和奶奶道歉,把这幅画珍藏起来。

篇5:对奶奶的亲情作文

第二天的中午,奶奶叫我睡觉,平时可都没有午睡的习惯呀,所以,我的瞌睡虫就是不出现。奶奶拿我没办法,瞪着大大的眼睛,一手拿着眼药水,一手叉着腰,气汹汹地走到我的面前,提起我的耳朵,凶巴巴地对我说:“湫慧,你要是再这样不睡觉我就来出很招了!”我听了,吓了一身冷汗,便撒腿就跑,跑到了房间,立马关上了门,钻上了床。

我偷偷假睡,等奶奶睡觉了,我就小心翼翼地穿上了鞋,走一步停一下,停一下走一步,心想:我可不能把奶奶吵醒,不然可就完蛋了。最后,我终于“安全”地出去玩了。

和邻居的小伙伴们玩了很久,我看了看手表:呀!两点了!完蛋了!招呼都没打,就跑回了家。可是这时的我,头发都湿哒哒地黏在了头皮上,哪还有睡午觉的样子呀!心里又想:糟了,要被奶奶“折磨”了。当踏进门,奶奶递来一片西瓜对我说:“你这个小调皮,真让我不放心。”我听了,有点害羞。

篇6:关于奶奶的亲情散文:我的奶奶

冬日该很暖,你若尚在场。

曾经,您尚在,微风不燥,鸟语动听。一把锄头,一根扁担;一个斗笠,一双套靴。风里来雨里去,把最好的留下,这怎能让我敢怀!

记得六岁时,我坐在灶台门口等吃饭,我依偎着您。您教我使用黑炭写1.2.3......,教我做人要诚恳,您的体温似乎有一种能安定人心的魔力,那一刻,我很踏实!

十岁时,一次期末考刚结束,您冒着大雪来接我,厚重的被子把您压的直喘气。在公交车上,好不容易有个站脚的地方,您被推推搡搡却仍要一手扶着我一手扶着被子、拿着两把长柄伞。这就是您——我亲爱的奶奶。

回忆起那段时光,我最幸福的是和您一起。一起捡柴火,一起摘茶叶,一起烧饭,包粽子、喂猪、割稻谷,陪着您一起走过春夏秋冬,走过那平平凡凡、实实在在的日子。那时候是多么的幸福,多么的甜蜜,多么的让我留恋和回味!甚至什么都不要,您在,我便开心!

奶奶,我最亲爱的奶奶。夏日里顶着骄阳,一如既往的除草、耕种,翻一座山,去卖梨卖茶叶。回到家,冷饭就着烂腌菜,脸上依然挂着最灿烂的笑容,那个时候奶奶您胃口多好……

篇7:对奶奶的亲情作文

但仔细想来, 笔者认为这一观点值得商榷, 对于该文的“情感”我们是肯定的, 但这一概念并不能囊括该文主题的所有内涵, 因为文中许多画龙点睛的句子, 从表象上看是在写情感, 如果深入挖掘, 表现的却是一个比亲情更深刻的意义———写的是一个有能力、肩负家庭责任的成年男人的快乐和自得。

(1)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 我的母亲, 我的妻子和儿子。

【解析】交代事件:散步;交代人物:我们一家。其中, 一句话出现三个“我”, 表明这是以“我”为中心的叙述。

【同义转换】“我”带我们一家人在散步。

(2) 我说, 正因为如此, 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 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 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解析】写散步前的一点波折:母亲本不愿意出来, 但被“我”说服了。Β意本段加黑χ, 词语的指向, 都表明是在进行以“我”为中心的渲染。

【同义转换】“我”说服不愿意散步的母亲出来, 我很欣慰 (高兴) 。

(3)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 太迟了, 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解析】说天气好, 表明心情好。尽管有悲愁, 但毕竟春已来, 母亲也无恙。本段中加黑字的感情指向, 都是渲染“我很高兴”。

【同义转换】春天到了母亲也健康, “我”很高兴。

(4)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 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 有的浓, 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解析】“一切景语皆情语”, 本段中所有的景物描写, 所选用的鲜艳、明亮、欢快的词语, 都是渲染作者见到春回大地时的喜悦之情。

【同义转换】春天的田野景色真好, “我”很高兴。

(5)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 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解析】本段文字是进行的以“我”为中心的叙述。儿子机智有趣的话语, 让一家人笑得其乐融融, 很高兴。

【同义转换】散步的时候, 一家人很高兴。

(6)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 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 小路有意思。不过, 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 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 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 在外面, 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解析】散步中出现分歧, 究竟是“走大路”还是“走小路”, 母亲、儿子、妻子都把决定权交给了“我”。加黑字含义表示“我”仍为此段的中心, “我”有巨大的责任感。

【同义转换】散步中遇到岔道, 究竟该走大路还是小路, 一家人等“我”来决断 (我很高兴———因为“我”的决断很重要) 。

(7) 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 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 分成两路, 各得其所, 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 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解析】“我”带着一家之主的责任感和威严作出决定:走大路。加黑字表示这段话以“我”为中心。

【同义转换】“我”慎重思考后, 决定———走大路 (看似为难, 实则欣慰) 。

(8)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 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 两行整齐的桑树, 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 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解析】“我”的母亲爱孙子, 改变主意选择走小路。透过母亲的眼睛, 我们看到一片迷人的景色。这些景色暗示着“我”为家人间这种互爱的情感而感到愉悦、舒心。母亲的话, 则再次把话语的中心指向“我”, “我”是承担者。

【同义转换】母亲疼爱孙子要走小路, 并叫“我”在她走不过去的地方背她过去 (“我”很欣慰———因为母亲的话) 。

(9) 这样, 我们在阳光下, 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 我蹲下来, 背起了母亲, 妻子也蹲下来, 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 然而很瘦, 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 毕竟幼小, 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 稳稳地, 走得很仔细, 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 就是整个世界。

【解析】此段继续散步, 在道路艰难的地方, “我”和妻子背着母亲和孩子, 就像背着整个世界。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中年男人的家庭责任心。但通过全文之前的加黑字的渲染来看, 这里所写的, 与其说是“我”的责任心, 还不如说成“我”作为一个有能力肩负这份家庭责任的男人的快乐和自得。

【同义转换】“我”和妻子背着母亲和儿子继续散步, 同时也写出了“我”对这份家庭责任的态度 (“我”很欣慰———因为可以背起整个世界) 。

篇8:描写奶奶的亲情散文

听了老公说这些话,我觉得我应该感激他的爷爷奶奶,如果没有他们,我的老公又会在哪里?感谢他们把我的老公给保住了,虽然爷爷不在了,我在心里仍念他的好,念他的恩。

和老公第一次去他家时,心里想到的,不是未来的公公与婆婆,全都是奶奶。我给奶奶买了一件棉麻的厚外套,买了几样能吃得动的可口的点心。来到了老公的老家,老公带我来到了田间地头,用手往远处一指:“那是我的奶奶,那三只羊是她喂养的。”顺着手指的方向望去,眼前的景象,犹如一幅能够感动人的油画:随风倒伏的麦浪,旁边一条崎岖的弯又窄的小土路。一只母羊之所以笨重地走着,是因为它的脖子上套着一根绳子,绳子的另一头,拴着一只袋子,口袋里装着大半袋奶奶捡到的谷物。在母羊的身旁,紧挨着两只小羊羔,不时地传来“咩咩”的叫声。三只羊的后面,是老公的奶奶,半弯着腰,背上背着一捆柴,左手紧紧地拉住背柴的绳子,右手还提着一只羊鞭,不停地朝羊儿舞动。第一次看到奶奶时,如遇到多年的故人一般特感亲切。因为奶奶是我想象中的样子,看着都想让人心疼,个子矮小,瘦瘦的。头上顶着一方破旧的,布满灰尘的的毛巾,后脑梳着一个纂,看着有些散乱。满脸沧桑的皱纹,如同年轮一样一圈圈,眼睛很小,并且已陷得很深。嘴唇不再是粉红色,而是有些青紫色,满嘴没有几颗牙齿。背有些驼,穿着一身老蓝色的衣服,上身仍是旧式样,带大襟的,缝的布衣扣。一双脚也是受过摧残的,是那么的小巧,脚上的一双小布鞋,也已穿得有年头了,能看出些许的布丝。奶奶和我小时候见过的所有奶奶都一样,都是那样的勤俭、朴素。一刻也舍得闲。为了儿孙,浑身总有使不完的力气。老公把我介绍给奶奶时,看得出奶奶有多高兴,有多激动。扔下背上的柴,忙从头上拽下那方顶头的毛巾,在身上快速地拍打着,从上身到脚,然后又擦了擦手和脸。随手把毛巾往肩上一搭,这一系列的动作,飞快、利索。奶奶的双手紧紧地拉住我的手,喜悦之中带着些许的腼腆,“走、走、回家,回家歇歇。”

从田间地头到奶奶家,大约有一百米,这一路起来,奶奶问长问短:“是不是坐车来的?下了车有没有人去接?渴了吗?饿了吗?累不累?……”一连串的问话,都不容我一一作答。奶奶不和老公的父母住在一起自己住,我试了试问奶奶,为何不与他们同住,这样互相有照顾,奶奶告诉我,自己年纪大了,行动不便了,也干不了什么活了,不能给儿子添负担。再说自己单住随便,想啥时候吃,就啥时候吃。

奶奶住在二哥家的闲置院里,门口堆了一捆捆的柴,还用柴围成一个圈。里面屯满了晒干的树叶和青草,我明白那是给羊准备的冬天的食物。奶奶快速推开房门,我向里面瞟了一眼,黑乎乎的,看不清里面的摆设。不大一会儿,只见奶奶从屋里出来,手里拿着一个袋子,解开绳子,从里面取出几样糕点。递到我的手里说:“这是你几个姑姑给我买的好吃的,怕有老鼠来偷吃,就扎得很严实,藏在柜子里,快吃,快吃,香着呢!”想推托也来不及了,双手已被奶奶塞得满满的。

心中偷偷地喜悦,这就是我心中的奶奶,也是我找了多年的奶奶。虽然,我的童年没有受到奶奶的疼爱,但在老公的奶奶的有生之年,能和奶奶相聚,享受奶奶迟来的爱,也是我的幸福。毕竟老公的童年,得到奶奶全部的爱,受到奶奶倾情的呵护,老天对我是公平的,奶奶把爱给了老公,才有了今天老公给我的爱与照顾,也许是当年老公比我更需要奶奶吧!

从老公的家回来时,奶奶拉着我和老公的手,把我们送到了村口,眼里含着泪花不舍得撒手,虽然是第一次和奶奶见面,我感受到奶奶厚重的亲情。坐着车走远了,远远地还是依稀望得见,村口有一个小黑影。

两年后,入了这个家的伙,成了这个家的人,和奶奶接触的次数多了。每次都能感受到奶奶真诚无私的爱,她总是把好吃的留下不舍得吃,等到见到我们时候,一点儿不保留地全拿出来给我们吃。每次给她买东西,她总是埋怨我们乱花钱,说自己什么都有,你们还年轻,挣钱不容易,留着自己花。每次给她买的吃的,我总是看着她吃一点才肯罢休。如果不监督她,她总是不舍得吃,留下来给孙辈,重孙辈。

一次冬天的早晨,从老家回来要起早赶五点多的车。天不亮就给孩子穿衣,准备行程。原本打算临走时,向奶奶告别,又觉得太早,别打扰她了。当我们打开房门,眼前的一幕让人惊呆了,奶奶左手拄着棍,右手拿着一小包裹,站在门外。意外中带着惊奇,奶奶告诉我,天气太冷了,怕孩子路上饿着,煮了几个鸡蛋路上给孩子吃:“奶奶,你又不认识钟表,怎么会知道时间?”惊奇地问道,“我也不知道是啥时间,反正睡了一觉,就起来给孩子煮鸡蛋,我怕晚了煮不熟,我一直在锅里热着不凉。刚才看到这屋的灯亮了,知道你们要走了,来,快给孩子带着路上吃。”说着,就把包往我手里塞。奶奶的话朴实、真诚,字字都包含着亲情,接过奶奶手里的热鸡蛋,那一刻的幸福与温暖,将永驻我心。

每次和奶奶分别,她都拉着手问道,下次啥时来。久久地不肯松手,并一再地叮嘱我们好好过日子,千万别生气。

篇9:给奶奶的亲情诗歌

我告诉自己,

奶奶,

你的辛勤付出,

我不能忘记,

黄土地里的庄稼,

请你不要担心,

它会自然生长。

我要学着你给我的力量,

一路前行,

还记得,

你去世的那天,

枕头底下用布包着的`一百元,

那是留给我的零用钱,

可是,

我二十多岁了,

你还是把我当小孩子一样。

哦,奶奶,

你生病的那些天,

我没有去看你,

我还在为了生活奔忙,

手里的毕业证书和文凭,

不是很值钱,

我在一个廉价的地下室,

开始了我的工作。

奶奶,

当我找不到工作时,

我还会想起,

你给的那一百元,

那是一张被炕头烤的发黄的钱,

已经用不了了。

奶奶,

还记得那些年,

你搂着我,

唱的那些老旧的山歌,

如今依然在耳边轻轻回响,

奶奶,

那些年上学的我,

当我走出家门,

你送我到村口,

当我骂了你,

你依然端来了一碗我最喜欢吃的鸡蛋面。

奶奶,

可是就在如今,

我认为我要过上幸福生活的时候,

你不在了,

还记得那些年你给我说的梦,

还记得我们的最后一面,

你还惦记着地里的庄稼,

那是在家里的炕上,

当我从远处归来,

你和小孩一样,

看着我哭了,

最后,

你孤独的上路了,

你睡在了阴凉的南山里,

那里是否还有山歌回响,

篇10:温馨的童年亲情故事:奶奶的歌谣

消息说去年的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儿时,第一次听二十四节气歌,是奶奶的吟诵。

奶奶,北方人,生于清朝光绪年间。裹足,没读过书。其歌谣来自口头流传的民间文化。我在学龄前,奶奶已天命之年。因为爸妈工作忙,只有奶奶陪我。一老一小,朝朝暮暮,形影不离。

奶奶拖着长韵,半是说,半是唱:“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当时我不懂,奶奶解释:“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一个节气十五天••••••”

冬天来了。奶奶喜欢坐在热炕上,让我挨着她。一阵寒风从门缝吹进来,我打个哆嗦:“哎呀!好冷!”奶奶就说:“冬至,该冷了。不到冬至不冷,不到夏至不热。”“冬至就交九了。一九二九不算九,三九四九棍打不走••••••”最愿意听奶奶讲冬至吃什么。“冬至到,吃水饺”、“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天长长到夏至,天短短到冬至”。

严冬,暴雪。那天傍晚,大人们还没回家,奶奶就让我把铁锹从外边拿到屋子里来,说:“看样子今晚要大雪封门了。明天早上,大雪会把门窗都给堵住,没有铁锹,开不开门呵。”我听了有点害怕。奶奶却笑眯眯地告诉我:“不害怕。今年大雪封门,明年粮食封门。这叫瑞雪兆丰年呢!”当然奶奶用的是农历了,她称之为“皇历”。

冬去春来。奶奶知道我最感兴趣的是立春吃什么,不用问就说:“立春吃春饼,就是‘咬春’呵。”“立春阳气转,雨水延河边。”又说:“小宝宝,别欢喜,打春(立春)还有四十天冷天气。”立春,有时风大,刮得尘土飞扬。奶奶就说:“春风不刮,杨柳不发(芽)。”奶奶领着我,寻找房前屋后空闲的地块,见缝插针,播种玉米、豆角,载瓜苗。一边种,一边说:“春天捅一棍,秋天吃一顿”;“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奶奶常说的夏天的歌谣是:“冬至饺子夏至面”;“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线”。连雨天,不能出去玩,我很不高兴。奶奶却高兴地对我说:“夏至一场雨,一滴值千金”;“‘连雨天,吃饱饭’。连雨天,好长庄稼啊!”

夏秋之间,晚风送来一丝凉意。奶奶说:“早上立了秋,晚上凉飕飕。”“秋后一伏热死人。”“立秋温不降,庄稼长得强。”“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换上棉。”

四季轮转,奶奶的歌谣也随之变化,像是一首首美丽动听的歌曲。现在,《二十节气歌》已经被选入小学语文课本,它的韵律、意境、节奏都很美,折射出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内涵。赏的是二十四节气,品的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呵!

不仅仅是二十四节气。奶奶一生没去过医院,没打过针,但健康长寿,享年83岁。这与她的健身养生歌谣有很大关系。

奶奶晚年每天晚上不吃饭,一日两餐。有时我劝奶奶吃点,她就说:“晚饭少一口,活到九十九。”只看着我吃,自己不动筷子。白天吃饭,只我们俩儿。吃完饭,奶奶尽管小脚,走路很慢,但还是拉着我,在街上走走。边走边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饭后三百步,不用上药铺”。

奶奶牙齿不好,冬天,爸爸从地窖里取出新鲜的大萝卜,脆绿甘甜,奶奶就用金属小勺子刮成萝卜汁,吃得很有滋味,边吃边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郎中开药方。”

初春,天气暖和以后,我喜欢早早地就要脱棉被,奶奶却不让,告诉我,这样最容易伤风感冒,穿衣服要“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奶奶会哄孩子催眠的歌谣呢!

奶奶对我照顾得无微不至。但是,还总是想找爸爸妈妈。爸爸只有在周末才能回来。每天晚上就指望能看到妈妈。

有一天,我和几个小朋友一起在街上玩。傍晚,人家的妈妈先后一个一个都把小朋友领回家了。只剩下我一个,孤零零的呆着。站在村头望,希望能看到妈妈回来。那是“大跃进”年代,妈妈经常加班跃进,回家很晚。见不到妈妈的影子,心里酸溜溜的。奶奶带我回家,让我先吃饭。可是,心里想妈,一点儿都不想吃饭。奶奶劝我:“等你吃完饭,妈妈就回来了。”不劝还好,这一劝,我“哇”地一声,大哭起来。奶奶一下子就把我搂到怀里。在奶奶的怀里,不知道哭了多久,后来变成抽泣,奶奶摇着,拍着,拖着长长的韵,催眠曲似的唱着:“摇车摇呵摇,小宝宝,睡觉了,嗯——”在奶奶的歌谣声里,我不知不觉的睡着了……

作者|王工一

篇11:对奶奶的亲情作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为2007年1月 ~2008年4月入住本院神经内科符合帕金森氏病诊断标准, 年龄60周岁以上的老年病人, 按入院先后随机抽取41例患者。年龄最大87岁, 最小60岁, 平均71.31±2.44岁, 男性24例, 女性17例。

1.2 方法

1.2.1 工具

生活满意度指数A (the life sati sfaction indexA, LSIA) 用以测量老年人心情、兴趣、心理主观完美状态评估的一致性。生活满意度指个人对生活总的观点及现在实际情况与希望之间、与他人之间的差距。它从对生活的兴趣、决心和毅力、知足感、自我概念及情绪五方面, 利用20项问题反映生活满意程度, 其中12项为正向指标, 8项为负向指标。评分方法, 同意得2分, 不能确定得1分, 不同意得0分[2]。

1.2.2 亲情护理的方法

亲情护理的理念是以人文精神为指导, 全身心投入工作, 提供微笑温馨服务, 施行亲人般的护理, 承诺视病人如亲人, 在任何情况下理解和关爱, 用和蔼的语言与患者交流, 以热情、真诚的态度服务于患者[3]。本院实施的亲情护理主要是对病房的护士进行礼仪行为规范的培训;并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营造人文气氛环境:为患者安置家居式病房, 允许床头柜放置喜爱的物品和生活必须品。墙面可悬挂装饰画, 室内放置鲜花, 绿色盆景以及鱼缸等。使患者感到精神愉悦, 消除对医院环境的陌生感, 恐惧感。②护患沟通与交流:责任护士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每天至少20~30分钟;③问候与祝福:每天使用问候语、与家人联系了解家人的生活和工作情况;在过年过节及生日时送上节日的贺礼和祝福及生日蛋糕, 使患者感到家庭般的温馨, 排除心中的孤独与苦闷;④了解时事要闻:给予读报等了解当地主要新闻及国家大事;⑤生活能力训练:协助患者进行生活能力如入厕、洗脸等自理训练;⑥触摸护理:每天2次在患者的脸部、头部、四肢轻轻按摩, 肩部做环绕按摩每次15分钟;⑦进行肢体功能康复训练;⑧阳光行动活动日:对长期卧床或行动不便且病情允许的患者, 要求护理人员定期用轮椅护送到室外活动。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作t检验。

2 结果

2.1 41例帕金森氏病患者亲情护理前后LSIA得分比较

见表1。

表1的统计显示接受亲情护理后患者的LSIA得分比亲情护理前有显著的提高 (P<0.001) 。

2.2 亲情护理前后患者的LSIA因子分比较

见表2。表2显示帕金森氏病患者实施亲情护理后LSIA中第6、9、15、19因子分均显著优于亲情护理前 (P<0.01) 。除第3、7、11、14、18、20项外其余各项也都优于亲情护理前 (P<0.05) 。

3 讨论

3.1 亲情护理的理念与承诺

理念:以人文精神为指导, 全心身投入工作;提供微笑温馨服务, 施行亲人般的护理。承诺:视病人如亲人, 在任何情况下理解关爱患者;用和蔼亲切的语言与患者交流, 以热情、真诚的态度服务于患者[3]。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 人们对医疗服务要求的不断提高, 医疗市场也由技术竞争向服务竞争乃至向更高层次的文化竞争转变[4]。在帕金森氏病患者实施亲情护理后, 可以看出生活满意度指数A明显高于亲情护理前 (P<0.001) 。说明人们不仅仅满足于求医问药, 而对医疗、护理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他们到医院不仅需要得到正确精心的医疗护理, 而且还希望在心理、社会诸方面得到更完美的服务。因此, 医护人员服务理念也该随之改变, 护士从思想上要改变服务观念, 把患者当亲人、朋友。通过关心和感情移入, 给患者以信任, 使患者始终感受到家的温暖、亲人般的照顾、人性化的关怀, 不断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3.2 亲情护理的临床路径

责任护士礼仪行为规范化培训—责任护士制订亲情护理计划-实施亲情护理的临床路径管理制度, 使亲情护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便于责任护士按时执行, 又为管理者考评工作提供信息平台。

3.3 亲情护理效果

通过实施亲情护理临床路径, 达到了护患关系零距离的目的, 满足了患者的心理需求, 帕金森氏病患者实施亲情护理后生活满意度指数A明显高于亲情护理前 (P<0.001) 。实施亲情护理后LSIA中第6、9、15、19因子分均显著优于亲情护理前 (P<0.01) 。说明亲情护理的实施提高了老年帕金森病患者的生理、心理健康、缓解身体和精神痛苦, 使帕金森病患者身心愉快、舒适和放松, 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尤黎明, 吴瑛.内科护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630.

[2]殷磊.老年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38.

[3]陈谷霖, 李才平.全程优质亲情护理工作模式的构造与实施[J].中华护理杂志, 2005, 40 (1) :11.

篇12:有关爷爷奶奶亲情美文

爷爷奶奶亲情美文1

昨天在公园散步,看到好多老人带着自己的孙子孙女玩耍,我不由得心生羡慕,爷爷奶奶不疼我,我从来都没有感受过被爷爷奶奶疼爱的滋味,每次看到这样的场景不是羡慕就是伤感,也经常想起我的爷爷奶奶,突然发现他们的面容在我脑海里渐渐模糊,我竟有点想不起来他们的样子。我的爷爷和奶奶去世已经九年了,爷爷和奶奶是同一年去世的,奶奶是在她生日那天去世的,所以奶奶的生日也成了忌日,爷爷是在奶奶走后刚满一百天去世的,每次和身边的人说起爷爷奶奶,他们都不愿相信,这样的故事好像只有在电视剧里才会发生,可这的的确确是我爷爷奶奶的故事。

奶奶嫁给爷爷的时候已经离过一次婚,并且带着刚满月的孩子,也就是我的姑姑,现在,姑姑也是家里最出息的个孩子。我听妈妈说,奶奶性格刚烈,和以前的婆婆融不到一起,在那个年代婆婆又是家里最有权威的人,奶奶自然气不过,奶奶实在性格太差,偏偏还生了女儿,无奈刚满月子就被婆家逐出家门,后来嫁给爷爷。的确,奶奶的厉害我们后来都是领教过的,确实一般人难以和她生活在一起,大概是缘分吧,偏偏爷爷受得了她的坏脾气。我还听说,奶奶在嫁进来的时候,爷爷家里是全村最富的人家,那时家里由爷爷的爸爸操持着,所以奶奶也过了几年少奶奶的日子,奶奶和爷爷生了三个儿子,我爸排行老三,因为是家里最小的孩子,所以奶奶也最疼我爸。听妈妈说,爸爸小时候吃了很多苦,没有过一天好日子,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开始挨饿了,爷爷的爸爸去世后,一个富裕的家就让我爷爷奶奶给败了,爷爷整天喝酒,奶奶整天打麻将(类似于斗地主),我的爸爸和两个伯父就是在别人家蹭饭长大的。奶奶常年累月的奋斗在麻将桌上,积累了一身的病,爸爸和伯父们为了给奶奶看病,早早的就不念书出去打工了,我爸爱看书爱学习,只是这样的环境终究让他成了农民工。

在我的记忆中,奶奶从来没抱过我,每次去奶奶家,她都是先把好吃的藏起来的,那时我什么都不懂,上初中时我攒了好几个月的零花钱给奶奶买了一件衣服,奶奶当时表现的很高兴,直到有一天,我发现那件衣服连标签都没有拆就被扔在库房的地上时,我彻底的伤心了,从那以后,再也燃不起我对她的爱火,她根本不知道这是我不舍得吃不舍喝攒下来的钱。初二那年,我到很远的地方上学,很少回家,有一天回家看奶奶,那时她已经卧病在床了,人到了将死的时候大概自己可以察觉,那是她第一紧握我的手用微弱的呼吸告诉我,“下个星期休息一定要回来”,我忍着泪答应了。那个星期按照约定我回去了,看到是搭起的灵堂,当我跪在灵堂前上香的那一刻不知道为什么怎么也哭不出来,明明心里很难过,直到奶奶出殡的那一天,我才意识到不管她爱不爱我,这个人永远的离开了我,那一天我嚎啕大哭了一场。

晚上吃饭时,我无意间看到了大嫂手上带着奶奶生前最爱的玉镯子,大嫂告诉我,这是奶奶临终前给她的,我心里说不出的滋味,她把她最心爱的手镯留给了嫁进门不到一个月的孙媳妇,难道在她心里就从来没有惦记过她唯一的孙女吗,或者,她从不曾想过她还有个孙女。

奶奶去世后,家里空荡荡的,今后只有爷爷一个人生活了,爷爷一如既往地整日整夜的喝酒,有时喝醉了会哭,有时也会大发脾气,由于爷爷从年轻时就喝酒,对孩子们也是不闻不问,似乎孩子们对爷爷也没有太多的情感,自从奶奶走了以后,就没有一个孩子来看过他,包括爸爸。后来我常想,爷爷是怎样一个人在空空的房子里度过最后的几个月的,也许他是在用酒精麻痹自己,其实我一直遗憾,没有见到爷爷最后一面,爱与不爱对我来说,我一直都没有在乎过,我只知道我还有一个爷爷,毕竟我们血脉相连。

家乡有个习俗,亲人去世后的一百天要回家大办一场,奶奶去世后的第一百天,孩子们都回去了,遗憾我赶上期末考试没能回去,我不知道那一天都发生了什么,我猜回了家无非就是想起自己的母亲永远的离开他们,然后一家人哭哭啼啼吧。那天下午,办完宴席,伯父姑姑和爸爸妈妈都回家了,第二天村里人打来电话说爷爷去世了,孩子们都以为是在开玩笑,昨天还在一起吃饭呢,怎么会去世呢,他们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就在那天晚上爷爷自己吃完饭,换好衣服在家里悬梁自尽了,这始终是他们无法接受的事实,也许,在奶奶去世的那一刻爷爷就想好要紧随其后了吧,只是在等给奶奶过完百天,让奶奶真正安息的时候选择离开,没想到争争吵吵一辈子,最后谁也离不开谁,先走的那个人是解脱了,对留下来的人来说却是一种折磨。

放寒假回去,妈妈才告诉我爷爷去世的消息,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我只知道爷爷身体硬朗,平常连一点小感冒都没有,怎么会去世呢,我到现在都不敢相信爷爷是悬梁自尽的,奶奶的去世我并没那么难过,可是爷爷的突然离开,让我非常伤心,有那么一段时间,我每天做梦都是爷爷活着的身影,我在梦里还在跟妈妈争辩,谁说爷爷死了,这不是活的好好的吗,那时候我多么希望在梦里不要醒来,这样我就可以多看爷爷一眼。我不知道爷爷为什么会选择以这样方式离开,难道这世间真的没有让他牵挂的了吗,到底是对奶奶的思念还是孩子们的冷落,让他最终这样结束生命,我知道爸爸和伯父们也一直有着相同的疑问与愧疚,他们懊悔当初没有给这个年过七旬的老人多一点安慰与温暖,遗憾没有陪他们的父亲走完最后的人生,那段时间爸爸似乎是一夜之间白了两鬓的头发,一个月瘦了二十多斤,从此变得沉默寡言,再也没有笑过,直到今天,我们在家里不能提起有关爷爷的话题,这是爸爸一生的遗憾。

每次提起爷爷奶奶我想不起他们何曾疼爱过我,但是我一定会想起那个冬天奶奶紧握我的手告诉我一定要回去看她,也一定会想起在那个寒冷的冬天,在奶奶去世后的一百天,爷爷孤零零的反锁着家门用一根绳子结束了自己70年的岁月。

爷爷奶奶亲情美文2

从小,我就生活在农村,对于农村的一切也了如指掌。

当然,妈妈把我生下来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出去打工赚钱了,爸爸也是,就扔给爷爷奶奶把我带大。有些人说:“父母与孩子相处的时间与爷爷奶奶的相处时间要长一些。”可是,对于我们家来讲,却不是这样的。

记得有一次,阴雨绵绵,爷爷奶奶就在前一天答应给别人做事,要求今天就要去,可是看着这个天也是想要下大雨的,我就想让他们就不去了吧,免得感冒了,可是他们硬要去,再三劝阻也不行。

然而,无奈之下,就把我骗到楼上去看电视,便对我说:“你先看一会电视吧,我和你奶奶上街去给你买点东西回来吃。乖乖的在家中待着啊。”说着,便把房门锁住了,不让我出来。

之后,由于过了很时间了,他们都还没有回来,我就有点害怕,就哭了,一边哭还一边叫着爷爷奶奶,想让他们赶紧回来。

大约过了半个多小时,我看见他们回来了,手中提着一小袋零食,电视我看见他们的身上布满了泥土,就知道他们肯定去帮别人做事了,便又哭了。

后来,他们向我就是道:“孩子,答应别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如果不做,就是食言,别人以后就不会相信你的这个人了,因为做人要讲信用,这样,别人才会相信你。”

是的,做人要讲信用,从此,如果我答应了别人的事就都便会做到。然而,就这一切的至关重要的人物就是我的爷爷奶奶,是他们让我懂得了诚信。感谢他们教会了我这些。

现在的我,已经14岁了,在我8岁那年来到了这座城市,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电视,对于老家的两位老人,我永远也不会忘记的,所以,每年的暑假和寒假都会回去陪他们两老人家的。‘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长大后的我终会孝顺他们的。

爷爷奶奶亲情美文3

我的爷爷出生于1934年。那是一个动荡的年代,对于那个年代的了解,我仅仅知道那一年是红军长征的开始。爷爷说他小时候见过日本鬼子,还见过穿高跟皮鞋的美国佬。

我的奶奶出生于1946年。也就是二战结束后的第一年。那是相对太平的一年。

对的,我的爷爷比我的奶奶大十二岁,整整一轮。然而他们之间的差距并不只是年龄。比如:爷爷是个很倔强的老头,而奶奶确是一个十足的“逗比”(我并不是要冒犯我的奶奶,只是我觉得我找不到一个更适合的词。在我看来“风趣”是远远不够形容她老人家的幽默)。又比如说:他们的家庭环境。听爷爷说,我们家那个时候家庭成份不好,那时候家里田地多,然后我家“理所当然”地被戴上了高帽子“地主”。不要羡慕,地主在那个年代面对的是无休止的批斗。爷爷也因此辍学,这成了爷爷这辈子最大的遗憾。相反,奶奶的成长没这么曲折,那时候家里的兄弟姐妹多,虽然日子过的不富裕,但是听奶奶的描述,她倒还是没有吃太多的苦。

也许是因为成长环境的因素,爷爷和奶奶的爱好也截然不同。爷爷对书本的热爱,并没有被田地里的泥巴所埋没,闲空的时候,爷爷爱看书,尤其爱看历史和文学类的书,年龄大一些以后,对养生之类的书也慢慢有了兴趣。我不得不说,我对写作的爱好很大原因都是因为爷爷的影响。爷爷写得一手好字。以前过年的时候,没有对联卖,我们家的对联,甚至邻居们的对联都出自爷爷之手,为此他收集了很多对联,每年过年的时候,我都会拿出来细看,直到现在爷爷每年都还有写对联的习惯,我记得曾经有人看到爷爷写的对联,都禁不住感叹:你爷爷是个被淹没在泥巴地里的秀才。而我的奶奶,我都不知道她到底有什么特别的爱好。因为生活在农村,她好像对弄柴特别来劲。(注:用来烧火做饭的木柴)看到家里的木柴越堆越高,她就感觉特别有成就,然后就会很高兴的跟我们说,你看,奶奶多厉害。

当然,他们都有共同的一点:他们在乎对方,他们疼爱孩子。也许对于这个年龄的人,说爱会觉得有点尴尬,他们也不会跟对方说自己对对方有多在乎,有多紧张。我见过爷爷把自己碗里的鸡蛋夹给奶奶吃,奶奶还要扭扭捏捏的说我不吃,你自己吃。我见过爷爷说,你帮我盛点饭吧,奶奶笑着行礼说遵命。我突然明白,爷爷和奶奶的爱情一直在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生活中演绎着。

最近爷爷身体不好,住进了医院。爷爷跟奶奶说:我如果先走了,老三的脾气不好,老二的媳妇脾气不好,你就跟着老大他们过吧!奶奶哭着说:你若觉得我日子不好过,你就来把我接走。爷爷在医院的这几天,我想奶奶这是最难受的几天。奶奶跟我说,前几个月你爷爷身体不好的时候,我从外面干活回来,你爷爷会叫我不要做了,少做点。现在从外面回家,家里空荡荡的,哪里会有人跟我说这些话。他们一直都生活在农村,除了去合肥看了一次病,他们一辈子都没出过市,也一辈子都没分开过,两个人就在一起相依相守了半个世纪。

我从未听见过他们之间的任何情话,也从未见过他们之间有大的争执。然而他们就这样相爱了一辈子,漫长又短暂的一辈子。

爷爷奶奶亲情美文4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快要来临了,亲爱的奶奶,也离开我又有8年。8年前的那天,骄阳似火,突然,电话那端爸爸哽咽着说出奶奶离世的噩耗,那一刻,我的眼前一黑,泪水夺眶而出,感觉整个世界仿佛崩塌了一大半。一切都是那么突然,似乎又是必然,“人生自古谁无死”,千古不变的道理,谁也无法阻挡。只是和蔼慈祥的奶奶走的是那么匆忙,没有给后人留下只言片语,只过了一个晚上,身体好好的一个人,从此便和我们阴阳相隔。

小时候,奶奶是那样年轻,挑一担满满的水,说走就走,一两百米的路,到家里了气也不踹一下。农忙时,村子里遇到谁家需要搭把手,临时带下小孩什么的,她也是随叫随到。奶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性格耿直善良,做事风风火火,哪怕是走路,一步迈出去,也要大别人一截,村子里的人和她走一起,走着走着,就不见人影了,一点儿也不像个50多岁的老婆子。记得有一次我生了病,眼睛突然变得通红,刺痛难忍,躺在床上哭闹不停。奶奶急了,一把抓起我的小手,背上我就往村子里夏医生的诊所里赶,一路走,也和我一样轻轻的哭出声来。儿时的我,不知道那时奶奶心里究竟承受了怎样的压力和恐惧,万一我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她怎么向爸爸妈妈交代……还好,医生给我检查过后,说只是急性红眼病,滴几滴眼药水,就好了,没什么大碍的。从夏医生诊所里回来,已经是到了晚上点灯的时候,我趴在奶奶的的背上,听着她在耳边哼着朦胧中感觉很好听的京剧,小身子一左一右的在她的肩膀上摇晃,抬头看夜空里的星星和月亮也和我一起摇啊晃啊的,那一刻,我忽然觉得,奶奶的肩膀原是如此温暖。

我6-7岁的时候,爷爷不幸中风,没几个月就过世了。奶奶承受不了如此沉重的打击,大病了一场,整日几乎以泪洗面。在我的记忆里,对爷爷的印象不是很深刻,所有的点点滴滴,都是奶奶在以后慢慢唠给我听的。爷爷是个雕匠,我曾经看见过他雕刻的龙头,凶猛的眼睛和锋利的牙齿栩栩如生,乍一看,那龙似乎像真的一样,青面獠牙,八面威风,让人不寒而栗。爷爷对他的几个子女很严厉,希望他们都能好好读书,以后出人头地。但事与愿违,爸爸读书刻苦一点,读到了初中毕业,以后做了小学教师,由于会写一手漂亮的钢笔字,公社书记调他到身边做秘书,再后来通过自学考试,考上了律师资格证,专门给人打官司。邻里左右的都十分敬仰爸爸的职业,他们知道,有解决不了的事,去找爸爸,爸爸总能为他们主持公道。爷爷却不以为然,常对人说,爸爸是属鸡的,劳累命,吃一抓,扒一抓。在他眼里,似乎只有当官,才能扬眉吐气,光宗耀祖;几个姑姑和小叔从小没读什么书,也吃尽苦头,调皮的二姑甚至放了一把火,把家里仅有的一点粮食和衣物烧的一干二净,好在当时房间只有二姑和小姑两个人,姥姥那时拼命从火场里抢出了小姑,一家人才有惊无险。起火后,一家七八口人不得已住进公社临时安置的救济房里,本来就窄的房子里越发显得拥挤不堪。奶奶除了要照顾好几个孩子,还要出门到很远的地方讨口吃的,有时候运气好遇上哪户人家整酒的,就能讨到红烧肉,鱼,什么的,奶奶便欢喜的不得了,赶忙回家做给几个孩子吃,爸爸他们问起来,奶奶就说是别人给的,她怕说是讨的会伤到孩子们的自尊心。善良的奶奶啊,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给那个小小的家,撑起了一片朗朗晴空。后来渐渐爸爸参加了工作,家境稍微好了起来,姑姑和小叔他们也都分别成家了,现在他们的生活也都过的幸福踏实。1989年的时候,爸爸用4000块钱起本,在公路边盖了一栋两层楼房,就是我现在的乡下老家,那时候农村里面盖楼房的不多,我们家算是全村第一个。听妈妈说那时候爸爸认识的人多,砖,瓦,石灰,水泥都是赊的,后面才慢慢给别人还清。房子做好不久,爷爷和奶奶就搬进新家和爸爸妈妈她们一起住。爷爷中风去世后,坟就埋在家后面责任田的一角。奶奶很长时间都没有从爷爷去世的事实中缓过神来,隔几天就要趴在爷爷的坟墓上号号大哭好一阵子,不谙世事的我,和小伙伴玩着盖盖,远远的看着奶奶孤单的身影在黄土包上立起又重重的伏倒,那一幕,像是暴风雨下一株倔强不屈,顽强屹立的稻穗。没有人能体会此时此刻奶奶的心情,是啊,40多年的夫妻,每天都生活在你生活中的一个人,突然有一天说没就没了,那种悲痛和创伤,换成谁,是一下子也接受不了的,就像在平静的心口上划出一刀,那样的伤口,是需要很长的时间慢慢遗忘,愈合。

20岁那年,我考上了县城里的一所职业高中,每个星期只有两天回到家里,奶奶老了,话明显也多了起来,她经常和我讲小时候爸爸的事。有一年,农忙,家里却人手,田里的秧还没插完,爸爸就在月光下泡在田里插秧,脑袋被蚊子咬的种起几个包,爸爸用泥水往脑袋上一抹,蚊子就咬不到了,等泥巴干了用手去揭,头发一掉一把的,奶奶疼的直流眼泪,现在,你爸爸的头发那么少,就是那时候吃苦的印证。我座在奶奶身边,默默的听,心里涌出一丝丝酸楚,更多是对爸爸的敬意。

上大学后,我回家的次数更少了,偶尔打电话回家,奶奶总说身体很好,要我不要担心,又反复叮嘱我节约用钱,用功读书。挂上电话,我的心口对老家,对奶奶的思恋和牵挂又悄悄涨长了一点点。大二那年放寒假,天空下着鹅毛大雪,我心想奶奶应该不会来接我了。到了车站,我一下车,就看见奶奶单薄的身影孤零零站在一角,身上落满了白色的雪花,看我拿着大包小包行李下车,她脸上露出十分欢喜的神色,帮我接过包裹,又从怀里拿出一个苹果,说,威威,饿了吧,快吃。我鼻子一酸,心里腾起一股股暖流。回家的路上路结冰了不好走,突然,奶奶一个趔趄摔倒在地上,我急忙一把扶她起来,拍拍她身上的泥土,奶奶在原地立了半天,蹲在地上踹着粗气说,哎,我老了,没年轻时那么灵活了,这脚也老是不听使唤。我轻轻揉了揉她摔痛的手臂,兀然发现,雪地里有一抹扎眼的鲜红,我再也忍不住,转过头,用手抹去大滴大滴流下的泪水。

大学最后一年,我即将毕业走上社会,那个黑色的八月,我却突然听到了爸爸说奶奶去世的噩耗,震惊之余,更多的是哀痛和空虚,我知道,这个世界上最疼我,最爱我,我最亲近的人,已经离我远去。

现在每年过清明节,我都会写一些诗歌来怀恋我的爷爷奶奶,多年过去,无论走的多远,我始终觉得,他们没有老去,故乡并没有远去,他们只是暂时离开,有一天他们一定还会回到我的梦里,在太阳升起的地方,在开满油菜花香的田野。奶奶,如果有下辈子,我还做您的孙儿。故乡啊,如果有下辈子,我愿做村口的一颗柳树,是你的守护神,默默无言的记录和拂去那些曾经远去和即将归来的脚印。

爷爷奶奶亲情美文5

自幼时便羡慕大人们和其他孩子身上有一串叮叮当当响的钥匙,一开始也是因为觉得好玩,但是后来许多同学开始倾诉忘带钥匙,进不了家,于是,我便开始有了同样的担心。

终有一日,我也有了自己的一串钥匙串,可是时至今日,唯有一把钥匙一直没用,那就是我的家门钥匙。

这把钥匙上开始长上了铁锈,还退了不少的色,可是这把钥匙不曾用过啊!一日,在客厅中,大家谈论着装修的事情,于是我说:“要换门吗?”“是的”母亲应和道。“可是这把钥匙我都从来没用过啊!”“这钥匙,你父亲一把,你姐弟俩一人一把,我一把,你奶奶和爷爷合用一把。”母亲打开了记忆的闸门。

爷爷奶奶共用的那把,经过岁月的打磨已经锃亮发光。而我的略显发黄,有些生锈。而父亲的那把,亦是如此,原来父亲每次熟悉的轿车鸣笛声,早已惊动了奶奶。走到家门口,他发现门口早已大开,父亲一直没机会使用,我们姐弟俩不也是一样的吗?老人想的挺周全,说要是家里没人,从学校回来不用在门口等,可每到周五放学,奶奶早已开门等到我们归来。

钥匙不用,总会生锈。人世间,唯有亲情永不生锈。

皎洁的月光下,我摩挲着钥匙,仿佛在寻找那藏在钥匙中的满满的爱。

爷爷奶奶亲情美文6

今天年初一了,昨天听爸爸妈妈说,今天要去爷爷奶奶家坐坐,就当作是给两位老人拜年了,心里有点小痛,原来,那么快,身边的人可以就这样,说走就走。

自从两位老人家走了以后,无数次听起爸爸说,“这个妈妈是最爱吃的”“这个你爷爷看了一定很开心”……或者或者……

不知道是我长大了,亦或是家里突然少了两位老人家,今年的年,感觉很奇怪,没有热闹,没有兴奋,或许是往年的现在,一向是奶奶家大团圆的日子,可现在,大家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逃避,不敢,不愿去勾起种种痛苦。

我记得,奶奶走的前一天,全家人依偎在奶奶病床旁,看着奶奶的呼吸渐渐微弱,每个人的眼中都凝结着那丝泪,当知道奶奶走了的那一刻,对于这个家来说,是个天崩地裂的事实。所有人都哭了,跪了,哭着喊着,希望这位慈祥的老人能够回来。奶奶,在这个家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我记得,小时候,我爱偎在奶奶身旁,听她讲故事,念童谣,我爱坐在奶奶身边,听她弹琴,吹着各种曲子,我爱和奶奶下象棋,看着奶奶捧来的各种奖状……从小,我总在想,为什么奶奶能够那么优雅,知道世上那么多事,使用那么多乐器,能够永远活的那么自在。每个学期,所有的小孩子都会拿着成绩单,抢着争着给奶奶,为的只是能让她说一声,乖孩子。有时候,我也会想,为什么奶奶身体一直很虚弱,不能离开自己的房子,后来,我又会想,平时小病多了,就不会有大病了,我总是暗暗喜着。可是,那年,奶奶突然再也离不开医院了,由于医院没有及时诊断,缺乏了最基本的医学常识,我的那个什么都知道的奶奶再也没有回来了,有一只手一直麻痹着,什么字都认识的她连简单的数数都不会了,更不用说看书写字了。奶奶躺在医院的三年,我总记得,每次我还没踏进房门,奶奶的眼睛就闪光了,总是眼睛一直盯着我转,只要我有点小变化,她都会用她自己的语言嘀嘀咕咕,我听不懂,可是,我会不断翻译,到最后,奶奶说不清楚,就总是自嘲似的笑笑,摇着头说,不说了不说了。爸爸总是说,奶奶虽然感觉像小孩子了,可是还是很在乎我们每个人,还是不断替我们着想。奶奶总是说,你们好,我就好了。这就是你,我的奶奶。可是今天,你却不在了。我会永远记得,在病床上那个你一直喊着,回家回家。我会永远记得,健康时的你,拿着书本,笑着跟我聊天的日子。

我记得,爷爷走的前几天,我在爷爷身边,爷爷还是那么爱问这问那,我的爷爷,亲眼看着自己的爱人在自己身边离开,他的那句:丽英,你走好,我马上就来了。让我们每个子孙都动容。奶奶刚走的那些天,爷爷只要说起奶奶,就哭个不停,颤抖的双手,似乎想抓住那段走了的感情。我记得,奶奶曾经说过,在学校为他们举行金婚仪式的那天,爷爷说了很多让她感动的话,让她突然发现,自己在爷爷心中的地位竟然那么重要。这就是爷爷,在爷爷心里,谁都很重要,可是你,总是很执拗地不想让这种关心让大家发现,你用自己的方法,阐释着你的那份沉重的爱。一手好书法的爷爷,一身好文采的爷爷,脱口而出的英语,如同百科全书的你,“夜明珠长,夜明珠短”,小时候总是帮我买各种美丽的公主裙,带各种好吃的,或者在我校门口等着我,只是因为中秋想给我一个月饼。我的脚摔坏了,他会在我们高中班上的讲台上,作揖拜托大家照顾好我。我一直记得,有一年雨下的好大,地上的水能够淹到我的膝盖了,爷爷还是从桐乡赶到了石门,只是因为他想我们了,想看看我们。大家常常会记起,从小作为独生子,出生名门的你,经历了文革,一身凛然的你,相应国家读书人上山下乡的口号,放下了校长的身份,离开了讲台,挑起了煤,可是你身上背负了5个子女的责任,实在穷了,这种放下的身段,大家常常会说,如果,当初爷爷,没有放下校长身份,就可以像奶奶一样,不用那么贫寒了。可是我的爷爷,一直都没有后悔,他说,那是国家的号召,总是需要有人去响应的。唯一内疚的就是,让从小也出身优越的奶奶,同是校长的奶奶也背负起了那么沉重的担子,直到最后,爷爷响应了号召,却没有了基本的生活保障,需要奶奶来撑起这个家。爷爷在病床上的那些天,每次去看他,还没坐下,爷爷就开始“赶人”了,他总说,外面冷,天黑,快回家,如果我们不从,就要拉响警线似得。直到临走前的那天,他还是没改变他的那个脾气。于是,那天凌晨,他安静的走了,永远的走了。离奶奶走的那天,才不到两个月。

上一篇:放开的初二作文下一篇:读《三十六计》有感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