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

2024-05-06

省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共6篇)

篇1:省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

第一章 基本情况

1.1 自然地理概况 1.1.1 地理位置

桂花省级森林公园地处湖北省桂花林场管理局境内,位于湖北省崇阳县西北部桂花泉镇,东经113°51’,北纬29°30’39”。森林公园东靠崇阳县城,南依106国道,西与赤壁市赵李桥相望,北邻赤壁市陆水湖三国文化旅游区,规划面积1000公顷。崇阳县地处武汉、长沙、•南昌三角经济区域的中心地带。县城距省会武汉155公里,距京广铁路、107国道不到20公里,距京珠高速25公里,106国道贯穿全境。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见图1-1和图1-2 1.1.2 地形地貌

桂花省级森林公园地处幕阜山脉大药姑的余脉,属低山丘陵区,是低山丘陵与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最高海拔832米,大多数山头海拔在500米左右。母岩由志留系黄绿色页岩、石灰岩、砂岩构成,母岩风化强烈,山体较陡,坡石密布冲沟、切沟,垄岗地由第四纪网纹红土构成。1.1.3 气候

桂花省级森林公园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湿热同步,具有良好的森林小气候特征。年均气温15.6℃,极端最高气温37.1℃,最低气温-6.8℃,年大于等于10℃的活动积温 湖北桂花省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

约5200℃,年均降雨量1500—1700mm,无霜期265天,年日照时数1630—1850小时,日照百分率36%,年相对温度80%。年降霜期15天,积雪厚度15cm。

1.1.4 土壤

公园区内土壤多为山地黄壤,黄棕壤、局部地方有死黄土(马肝土)。土壤多偏酸性,富铝化作用明显,淋溶作用强烈,土层较厚,质地较粘重,但保水保肥性能好,养分含量高,磷含量相对偏低,适合多种树木生长。1.1.5 水文

桂花省级森林公园内水资源丰富,地表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以及境外流经客水。地下水以构造裂隙水和空隙水为主,遇断层有泉水出现。公园内山涧溪水琮琤,泉水清澈,水质良好,清流透明,无任何杂质,山泉水甜润爽口,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营养成分。被誉为崇阳县母亲河的陆水河贯穿公园全境,其两岸青山夹秀水,山水环抱,水随山转,水面蜿蜒,时而开阔,时而幽深,晴日波光粼粼,雨天云雾缭绕,使山林更多了几分灵动的景观。公园附近有大型水库2座——人工平湖青山水库、陆水水库,可通航20吨以上的船舶,航线长64公里,另有小型水库四座,在这些水域,不但风光秀美,而且可开发水上娱乐项目。1.1.6 生物

桂花省级森林公园内植被茂密,植物种繁多,总计有126科,600多种,地带性植被属中亚热带常绿针阔混交林,代表性植被为天然苦槠林,人工杉木林、马尾松林和毛竹林,以及次生的化香林和灌丛、灌草丛。林下植被主要有檵木、油茶、山胡椒、盐肤木、大叶苎麻、鱼腥草、薯蓣属等。共有5个植被类型十七个群系(群落),包括银杏,红豆杉,金钱松,红椿,杜仲,香果树,枇杷等多种综合价值很高的树种。公园内野生动物资源也十分丰富。有鸟类、兽类、两栖动物共计120多种,其中有穿山甲、水獭、猫头鹰、锦鸡等珍稀保护动物。1.2 社会经济概况

湖北省桂花林场管理局创建于60年代初期,当时为桂花油茶场,1963年根据上级领导意见改为发展杉木用材林为主的国营林场,1970年和1979年先后和江泉、洪下林场合并,1987年原林业部规划设计院编制桂花林场第一期经营方案,下设7个经营区。桂花林场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几代人近40年的艰辛努力,林业生产和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不仅蜚声国内,而且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影响。1986年,桂花林场被原国家林业部定为全国三大人工造林示范林场之一,曾被评为“全国国营林场先进单位”、“全国国营林场100佳单位”、“全国国有林场十大标兵单位”,多次被评为省、市、县 “先进单位”。2003年8月,经省林业局同意,咸宁市政府批准将桂花林场更名为湖北省桂花林场管理局,总人口1400人,其中正式职工628人,家属及职工子女772人。2007年林管局总收入3500万元,人均纯收入2.2万元,其中自营经济占45%。少数人信仰基督 湖北桂花省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

教,桂花泉镇建有基督教堂5座。每到礼拜天,教堂都有崇阳地方提琴戏演出。

崇阳县版土面积1968平方公里,1985年列为对外开放县。林业在崇阳县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公路网、城乡电网、光纤通讯网、•广播电视光缆网、青山引水管网等“五网”基础设施相继建成,覆盖全境。境内自然景观丰富,主要由人工平湖青山水库、“地下龙宫”大泉洞、“桂花森林公园”、“避暑山庄”金沙旅游风景区等。

1.3 历史沿革

1964年建场后,桂花林场通过并、建,规模不断扩大,1986年1月,林业部批准将桂花林场列入全国三个示范林场之一进行建设。1986年8月,林场升级为正科级事业单位。1996年元月,林场升级为副县级事业单位,为适应国营林场经营体制改革需要,1998年10月,湖北省国营崇阳县桂花林场更名为湖北省国有崇阳县桂花林场,场内设机构和二级单位名称中“国营”随之改为“国有”。2003年8月, 更名为湖北省桂花林场管理局。1.4 公园建设与旅游现状

桂花省级森林公园管理处位于桂花泉镇西侧,与羊楼洞、石城镇相连接。崇(阳)赵(李桥)公路、石(城)黄(土磅)公路从这里经过,距赵李桥、107国道、京广铁路19公里,距京珠高速公路25公里,距崇阳县城21公里,交通十分便利。从桂花泉镇至公园中心冯家岭宾馆3公里,路面平缓,可通大小车辆。公园内水电通讯等条件良好。桂花泉镇建有商业十字街,物资齐全,建有乡级卫生院两个,林区公路连通马子井、五马盘槽、跑马台。森林公园南山景区建有洪家岭避暑山庄,可同时提供200余人食宿。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桂花泉镇面貌日新月异。先后建成了农电、财政、石化、交管、邮电等多家综合楼,新修水泥路1000米,街道配套建设基本完善,街面绿、亮、美工程全面启动,商贸活跃,秩序井然。通过几年的努力,村级公路四通八达,已形成了户户通电,组组通路,村村通电话、电视的新格局。农村医疗网络不断完善。综合治理受省、市、县表彰,社会稳定,群众安定。

湖北桂花省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 第二章 森林风景资源与开发建设条件评价

2.1 景观资源现状

参照有关资料及桂花省级森林公园的实际情况,将其自然景观资源分为地文景观资源、水文景观资源、生物景观资源和天象景观资源;人文景观资源,分为历史传说、文物古迹、社会风情等具体情况。见表2-1。

表2-1桂花省级森林公园景观资源分类

景观类型

景观单元

地文景观资源 山地景观

峡谷景观

洞穴景观 水文景观资源 风景河段景观

湖池景观

天象景观资源 云海景观

朝晖景观

夕阳景观

雪景景观 生物景观资源 松、杉林海、竹海、针阔混交林海、桂花飘香

古树名木景观

花卉植物景观

人工培育的动、植物景观

人文景观资源 历史传说

文物古迹

社会风情

2.1.1 地文景观资源

桂花省级森林公园地貌属于低山丘陵区,属幕阜山、大药姑山、大湖山余脉,是低山丘陵与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一般海拔高200-500米,最高峰832米,最低处50米。山地受强烈切割侵蚀,山顶扁圆,山坡陡峭,且多为直线或凸形斜坡,坡度多在30度左右,其中0-5度平坡 湖北桂花省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

占0.2%;6-15度缓坡占4.3%;16-25度缓坡占40.2%;26-35度陡坡占52.6%;36-45度急坡占2.7%。坡向以阳坡为主,共占77.11%;阴坡占22.9%。桂花省级森林公园主要代表性地文景资源有: 1.瞭望台

登上瞭望台,瞭望远方。虽然没有泰山云海的名气,没有黄山的俊秀„„但是,那种自然的,不被破坏的朴实是无法替代的。登上高台,就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遥望湛蓝的天空,洁白的浮云,俯视脚下的莽莽林海,片片森林形成层层波浪,宛若无边的绿色海洋。桂花盛开的时节,香气扑鼻,不韵不淡,人们在香气的海洋里自由的游弋。深秋,森林如同成熟的少女,换上绚丽的彩衣,在公园的各个角落里嬉笑打闹。闭上眼睛,似乎可以听到她们爽朗的笑声。在密林深处还残存着许多日本侵略者留下的碉堡残迹,仿佛在提醒着幸福中的人们那段苦难的日子,讲述着过去的种种经历,给森林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2.天然溶洞

桂花省级森林公园洪下景区内的天然溶洞。虽然规模不大,但在完全自然天成的洞中,水流潺潺,身处洞外,“未见其型,先闻其声”足以引起游人的好奇;四壁石钟乳、石笋、石花、石幔或悬或者挂,栩栩如生。洞中的独特环境成为蝙蝠等动物栖身的乐园。未被人类染指的天然溶洞当然是探险者的好去处。2.1.2 水文景观资源

有所谓 “水因山而秀,山因水而活”。森林公园地处陆水及青山2座大中型水库上游汇水区域,另有天门观、杨林等2座小型水库,四条河流流向境内。被誉为崇阳县母亲河的陆水河贯穿森林公园,其两岸青山夹秀水,山水怀抱,水随山转,水面蜿蜒,时而开阔,时而幽深,晴日波光粼粼,雨天云雾缭绕,变幻莫测,河水与色彩斑斓的山林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地表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地下水以构造裂隙水和孔隙水为主,遇断层有泉出现,水资源丰富。

公园内有多条清澈见底,潺潺不息的溪流。山涧小溪径流,泉水淙淙,薄雾缭绕,似情人低声细语,有的和顽石一起游戏,有的吻着岸边的翠竹„„从公园溯源而上,溪流蜿转,穿林过石,分合起落,构成了一级级激流飞湍和层层叠叠的溪瀑河流景观。两岸绿树荫蔽,自下而上似翠缎飞挂,美不胜收。沿着山脚的溪水拾级而上,翘首仰望,但见绿满沟壑,碧透山涧。登山顶眺望,眼前尽是山峦叠嶂,林木参天,此时你将领会到唐代诗人白居易“松排山雨千重翠”的真正含义。

2.1.3 天象景观资源

桂花省级森林公园的天象景观非常独特,在适宜的季节浏览桂花省级森林公园可以让你充分体会到大自然的魅力,云雾缭绕的雾海,绚丽多姿的日出和黄昏的日落。这里,春夏降水充沛,山中多云雾,由于地形变化,山中云雾积聚,急剧流动,形成瞬息万变的云涛雾海。

登上瞭望台,往下看,白茫茫的一片,分不清哪是山哪是天,更 湖北桂花省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

看不见足下的林海。那白茫茫的一片,慢慢的、缓缓的、柔柔的。渐渐,白茫茫的一片变成了一朵朵盛开的白莲花,前呼后拥,连绵不断地袅袅飘移,“白莲花”一会儿簇拥在一起,一会儿飘逸开去。透过“白莲花”的间隙,隐约见到绿树,时而清晰,时而朦胧,依稀看到了茫茫树海中青翠挺拔的雪松、林中点缀的建筑残迹,隔雾观望,仿佛在天堂俯瞰人间,一种飘然欲仙的感觉油然而生。

桂花省级森林公园的雾,不像其他的雾那样白茫茫从天笼罩到地,连近在咫尺的人和物都看不清。这雾下淡上浓,很有层次,放眼看去,大约二三层楼层高度以下的部分很清晰,没有雾的感觉,三层以上就像裹上一层层飘逸的白纱,渐渐开始朦胧,五层以上的高度全都“高耸入云”见不到屋顶了,奇妙的雾仿佛把天与地的距离拉近了。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光洒落在树叶和水面上,留下依依不舍的一抹。万物恢复了宁静,只有那清澈的泉水在远处,潺潺地唱着自己的歌曲。

2.1.4 生物景观资源

桂花省级森林公园位于桂花林场管理局境内,其内森林茂密,植物种类丰富,有126科,600多种。沟壑纵横,迂回曲折;茂林修竹,曲径通幽;珍禽稀兽,林果物丰;原始及人工林地,浩瀚幽野;气候凉爽,风景宜人。山上林木苍郁,鸟语花香,山涧溪流潺潺,漫石穿隙。春日万顷新绿,山花烂漫,夏木荫浓;秋日桂花飘香,沁人肺腑;淡而不失幽雅;冬日银妆素裹,白玉乾坤,集四季异景之态,朝晖夕照,尽晨昏变化之妍。

地带性植被属中亚热带常绿针阔混交林。由于海拔不高,山体植被垂直分布带谱不明显,森林由不同的林层组成,主要有乔木层、灌木层、枯枝落叶层。其重要树种有:苦槠、青冈、马尾松、杉木、毛竹、银杏、红豆杉、樟树、湿地松、火炬树、雪松、金钱松、厚扑、红椿、毛红椿、杜仲、川黄檗、香果树、青檀、腊梅、胡桃、蓝果树、含笑、罗汉松、南方红豆杉、紫玉兰、枇杷、杨梅。次生植物主要有栎类、枫香、化香、油茶、映山红、马棘、白背叶、多花蔷薇、疏毛绣线菊、算盘子、八角枫等,草本有芭茅、大叶苎麻、博落回、菅草、蕨类、泽兰、鱼腥草等,层外植物有乌敛梅、猕猴桃、菝葜、三叶蛇葡萄、海金沙、茜草、鸡血藤等。在荒山荒地上主要生长有芭茅、胡枝子、六道木、野蔷薇、绣线菊、马棘、油茶、山胡椒、山苍子、白茅、黄檀、悬钩子等,在少数石灰岩地区生长有柏木、一年蓬、金樱子、盐肤木、黄荆、黄连木等。走进公园内的竹海,就如走进了一个如烟似海、青翠欲滴的绿色世界。她们有的纤纤如少女婀娜羞涩,有的笔直挺拔一身俊秀,各具神韵,置身其中,彷佛繁华都市的尘嚣都被洗去,纳入满心的就只有“潇潇修竹”的洒脱了。

在风景秀丽,林木葱郁,生态条件良好的条件下,栖息繁衍了非常丰富的野生动物有120多种,常见动物种类有:穿山甲、狼、貉、豺、狗獾、花面狸、小麂、野猪、华南兔、豪猪、蛇类、普通鸬鹚、大白鹭、白鹭、灰胸竹鸡、黄脚三趾鹑、凤头麦鸡、珠颈斑鸠、小杜 湖北桂花省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

鹃、翠金鹃、普通夜莺、啄木鸟、赤腹鹰雀鹰、松雀鹰、画眉等等。进入森林公园,可欣赏莺歌燕舞,晨鸟啼林。2.1.5 人文景观资源

根据调查,桂花省级森林公园人文景观资源主要有以下几类:

1、历史文物

森林公园洪下景区有一个天然溶蚀岩洞。由上古生界石灰石系石灰岩组成,距今约2.8-3.5亿年。此洞名仙人洞(又名红军洞)。洞深不可测,奇险无双,洞中尚有洞,各洞景色不同。相传古时有神仙隐居洞内,故名仙人洞。70多年前,这里是红军躲风避雨的“港湾”。1932年,工农红军独立第二师就将红军医院设在这里。仙人洞堪称“江南第一奇洞”。洞口峭壁悬崖,灌木掩蔽,洞内厅堂高大,大约面积达1000余平方米,气势宏伟,景观数不胜数。人在洞中走,胜似龙宫游。

2、人物故事

桂花省级森林公园是邓秀英的故乡。邓秀英是近代汉民族长篇叙事诗《双合莲》中的主人公。《双合莲》讲述的是150年前发生在桂花刘家冲的一个真实的反封建的爱情悲剧故事。秀英洗衣埠,三保钓鱼台等等景物仍在。

3、红军的足迹

在森林公园北部,是当年红军战斗过的地方。罗荣恒、彭德怀、郭沫若都曾在此留下战斗的足迹。

4、胡耀邦总书记下榻宾馆:1984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同志到桂花林场视察,曾在现森林公元南山景区洪家岭宾馆下榻。该宾馆所在地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是游客的好去处。

5、地方产品

由于公园内植物资源丰富,气候怡人,山中的土特产品和绿色食品也较为丰富。生长在森林中的山野菜包括竹笋、杜仲、何首乌、野山药、金银花、茶叶、葛粉、木耳、香菇等在内的山产品有几十种。同时,利用林木和竹类等制作的木制工艺品市场潜力也很大。

第四章 总体布局

4.1 森林公园性质

为了尽可能开发桂花森林公园的旅游资源,崇阳县政府及桂花林管局的领导从着手桂花省级森林公园建设初期就将其定性为:以自然山水和森林景观为主体,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消夏避暑和科普考察于一身的综合性森林公园,以期待其为周围旅游观光者提供一个假日休闲度假的场所,并借其旅游收入改善桂花林场的经营状况。4.2 森林公园范围

桂花省级森林公园东与崇阳县城毗邻,南依106国道,接东山村,西与赤壁赵李桥相望,北与赤壁陆水湖三国水浒城相邻,规划范围为桂花林场中“南山”和“洪下”两个分场,规划面积总共为1000公顷。4.3 总体布局 4.3.1 布局思想

湖北桂花省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

合理开发利用现有森林风景资源,体现以自然山水和森林景观为主体,突出山林野趣和地方特色,形成独特风格。适当辅以人工点缀,创造一个环境优美、布局合理、生态平衡、功能齐全的游览环境,为游人提供游览、观光、避暑、度假、狩猎、休闲、娱乐等旅游项目。推动桂花省级森林公园又好又快的发展。4.3.2 布局原则

1.总体布局要全面贯彻和遵循相关的方针、政策及法规。2.严格保护,统一规划的原则 3.因地制宜,适地适景的原则

以现有的森林资源、服务设施作为基础,进行改造和增补,突出森林公园特色的避暑休闲游乐项目;建设和恢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文景观和历史古迹;适当地修造构建小木屋、观景亭、草房等森林乡村式建筑,让游人充分体验乡村田园生活气息。

4.合理开发,科学布局,永续利用的原则

突出生态公益林(风景林)、水土涵养林、商品用材林营林格局,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科学布局,合理开发;边建设、边开发、边发展;保护资源,最终达到以林兴游、以游养园,永继利用。

5.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的原则

桂花省级森林公园处在青山水库和陆水水库之间的这样一个山水景观资源俱佳的区域,在规划时应发挥此优势,突出避暑休闲、水上娱乐与登山探险及人工森林景观欣赏特色,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6.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原则。4.3.3 发展目标

1.生态目标: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严格遵守生态保护性原则,努力维护桂花省级森林公园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完整性,实现对生态资源的合理、持续利用。

2.品牌目标:努力打好“要闻花香去桂花,休闲度假到南山,竹海沐浴来洪下”的品牌,把桂花省级森林公园建设成为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胜地,创建绿色生态旅游的典范。

3.社会目标:规划方案应关注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求,对于现有村落采取部分调整、部分改造的方式进行优化建设,鼓励农民参与旅游服务经济,扩大旅游发展对农民群众的积极推动效果,实现旅游发展与林农、村落发展同步的社会目标。4.3.4 景区划分

根据森林公园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的空间变化特征,结合游赏空间的联系与组合,通过景区景点主题意境,突出森林主体景观和生态旅游主题。森林公园组景以自然地形地貌为主,保持森林野趣,适当点缀建筑。桂花省级森林公园由桂花林管局中“南山”和“洪下”两个分场组成。故规划分为“南山”景区和“洪下”景区两个大的景区。4.3.5 功能区划分

湖北桂花省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

森林公园功能区划分上应突出强调生态环境、动植物保护和主要景观景点保护,对于餐饮、消闲等接待服务设施严格划定区域,对于自然生态脆弱地段依据具体情况划定生态保护区和封山育林区,对部分地段划定植被景观建设区。

根据桂花省级森林公园规划指导思想、规划原则及景观资源分布现状,把南山景区的功能分区规划为“二核、二轴、五区”。即“洪家岭宾馆景观核心”、“原生苦槠林地带植被景观核心”;“自然观光轴”、“水上活动轴”;“休闲度假区”、“水上活动区”、“森林观光区”、“ 生态保护区”、“森林健身区”。

1.休闲度假区

该区的功能主要是为宾客提供公议度假避暑休闲娱乐的食、住、购等接待服务。著名的“冯家岭宾馆”座落在此,其松杉翠竹,一望无垠。炎夏浓荫蔽日,气候凉爽;严冬寒流被挡,气温适宜,独特的自然条件形成了独特的“小气候”,是避暑、观光、旅游、休养的理想之地。另外,在冯家岭宾馆下方100米处,修建一个森林公园会议中心(游客接待中心)。2.水上活动区

清澈的水域是桂花省级森林公园南山景区的重要景观资源,也是游客水上游玩的主要去处。游客可在此进行水上项目游乐、岸边垂钓、濒水露营等娱乐活动,还可以沿着秀丽的溪流景观欣赏独石岩、竹海等景点。

3.森林观光区

利用现有的“瞭望台”景点登高望远,沿路观光地带性植被苦槠林,方山古庙等景点,并适宜开展森林探险、森林游乐项目的区域。在此区内可进行登山探险、森林沐浴。

4.生态保护区

对于森林植被受到破坏,以及生态地位相对重要的区域划分为自然生态保护区,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护公园的生态环境为主要功能。主要包括南冲、大坪等地域。

5.森林健身区

在自然山水风光、气象天象景观、森林植被景观、野生动植物景观等相对丰富和集中的景区地段,按照景观景点的集散程度划分。自然风景资源丰富,易在原有基础上建成有特色的景观游览区。如茶园,檫木林,竹林景观。

利用同样原则,把洪下洪下景区的功能分区规划为“二核、二轴、六区”,即“竹林风情核心”、“历史文化核心”;“自然观光轴”、“水上活动轴”;“休闲娱乐区”、“历史保护区”、“田园风光区”、“别墅风情区”、“竹海风光区”、“水上活动区”。详见图4-2.1.休闲娱乐区

湖北桂花省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

该区的功能主要是为宾客提供度假避暑休闲娱乐的食、住、购等接待服务。在洪下景区管理处附近以及滨河竹林内修建宾馆、游乐设施、满足不同游客的需要。

2.历史保护区

对原有的景观遗址进行保护,对原有故事内容进行保护性挖掘,并作小规模规划,是保护兼游乐功能,主要分布在“雪屏寺”,“雪屏泉眼”区域, 寺四周古木参天,石径通幽,花香鸟语,流水潺潺。

3.田园风光区

在地势平缓、景观良好、农户集中地段可开发农家乐,并结合周边丰富的乡村田园景观,规划作游赏功能。

4.别墅风情区

在植被丰富、环境清幽、景观视线良好的地段适宜消夏避暑,小面积规划为别墅风情区,做避暑山庄,但不必深入森林公园内部。

5.竹海特色区

主要分布在洪下竹海区域。洪下竹海为洪下景区的特色游览区,走进竹海,就如走进了一个如烟似海、青翠欲滴的绿色世界。置身其中,仿佛繁华都市的尘嚣都被洗去,纳入满心的就只有“潇潇修竹”的洒脱了。

6.水上活动区

桂花省级森林公园洪下景区的重要景观资源为大面积的“陆水水

湖北桂花省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

库”水域,资源得天独厚。游客可划着竹筏游赏,或在此进行岸边垂钓、濒水露营等娱乐活动,还可以沿着秀丽的河流景观欣赏“夏竹听雨”,“苦竹幽溪”等景点。

第六章 景点与游览路线规划

根据调查可知,桂花森林公园南山景区景点三十六个,洪下景区景点二十七个。景点基本沿森林公园内主要道路分布,各种不同形式和内容的景点相互穿插分布,组织旅游活动时可动静结合,观赏与参与相结合,增添游玩的乐趣。见图6-1,图6-2。6.1 规划森林公园景点分级

通过对桂花各景点进行调查后,参照相关标准,对南山景区中36个景点进行规划分级,分成一级景点5个,二级景点9个,三级景点22个。见图6-3。

一级景点:冯家岭宾馆、竹海、瞭望台、方山古庙、地带性植被苦槠林。

二级景点:茶园、檫木林、杉木无性系第二代优树子代林、五节芒丛、鸳鸯嬉水、烟竹坳、映山红、方山古庙。

三级景点:竹浪、分水坳、桂花林管局机关、桂花林管局南山分场、下戴家、南山、会议中心、别墅点、气象台、南冲、大坝、长港口、熊家门、周家门、江家门、独石岩、谢家岭、大坪、小方山、方山、小沙坪、休憩小广场。

参照相关标准对洪下景区中27个景点进行规划分级,分成一级景点6个,二级景点8个,三级景点13个。见图6-4

一级景点:雪屏寺、仙女洞、野营烧烤、高峰亮节、木栈道、夏竹听

湖北桂花省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

雨。

二级景点:农家乐、雪屏泉眼、怅望苍悟谷、山麓柏林、苦竹幽溪、陆水竹香、露华笋径、竹筏驿站。

三级景点:田园风光、山村人家、云梢迷影、清风邀月、桃花尖、情人坡、眺望双龙、翠烟晚夕、农家菜馆、别墅风情一区、别墅风情二区、蔡家岩、竹风雅韵。

6.2 规划建设的主要景点及游乐项目

“南山”景区 1.冯家岭宾馆

冯家岭宾馆座落在距桂花森林公园管理处(桂花林管局机关)西南5公里的半山之中,其周边包围着原生栎类、苦槠等高大常绿阔叶树和松杉翠竹。宾馆下方是常年不干的溪流,炎夏浓荫蔽日,气候凉爽;严冬寒流被周围山峰遮挡,气候温和,独特的自然条件形成了独特的“小气候”,是避暑、观光、旅游、休养的理想之地。1984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同志曾在此宾馆下蹋。该景点已建成,它既是观赏的景点,又是休闲疗养的好地方。

2.瞭望台

瞭望台位于方山至高点,为桂花林场的主要防火哨所。登上高台,上可观赏蓝天白云,下可以观赏莽莽林海;近可观奇花异木,远可赏山峦起伏,该处景点区已建成功,只需加以维护保养。

3.方山古庙 方山寺现存有清道光年间的铜钟一座。元代学士严士真的一首《方山诗》绘出了它的英姿——

遥望群拥翠鬟,纡回一径倦跻攀。枯藤倒挂长松上,乱瀑斜飞巨石间。龙卷云归常带雨,犬随人去自登山。半空知有湫池在,欲启瑶涵论大还。

方山寺曾有40多个和尚、尼姑,他们大部份都是外乡人。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时期,他们照顾和护理红军和八路军伤病员。方山寺现由民间集资重建,来此烧香还愿客人不少。此处景点建设还有潜力可挖,如配套采茶、品茶及宗教文化活动等设施。

4.地带性植被原生苦槠林

位于南山景区的原生态苦槠林,1986年调查,400平方米的样方中,苦槠总株数为40株,群落分为三层,五级立木齐全,其中Ⅲ级和Ⅳ级立木较多,Ⅰ级苗木在1平方米中达到13株,可见群落是非稳定的,具有很强的自我调节能力。苦槠林为景区仅存的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顶极群落,它成功地反映了这里的自然条件,在长期的生态适应过程中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是开展生态科普旅游的好场所,应重点加以保护如设置科普知识标牌,对树木实行挂牌保护等。

5.五节芒丛

分布于南山景区石灰岩山地中。临近冯家岭宾馆周边,在石岗地和粗骨土立地类型上生长繁茂,景色独特。可铺设简易旅步道至此,湖北桂花省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

让游人近距离欣赏。

6.鸳鸯嬉水

位于长港口附近,人们可沿溪嬉水,感受世外桃源般的生活环境,忘却城市的嘈杂和尘埃,得到心灵的慰藉。下图是该景区景点的规划建设意向。

7.映山红

位于通往瞭望台的小路上。满地片植映山红,山花浪漫,景色壮观。

8.竹浪

位于地带性植被苦槠林边,映入眼帘的翠竹漫山遍野。有时几组弯曲的竹竿形如一个亭子,深入其中,心灵无比安静。

对上述两个景点,只需对现有小路加以修整,使其变成便于通行的游步道,并适当修一些观景和休息的设施。

9.会议中心

该处拟建的会议中心位于冯家岭宾馆下方,规划200人食宿规模。在其周边不仅有松涛竹浪,还有高大挺拔的访原生苦槠林景观,同时还伴有潺潺溪流忽宽忽细,时缓时急,缠绵地流向远方,是接待会议和大型旅游团队的理想场所。

10.休憩小广场

位于通往地带性植被苦槠林道路节点尽端,原为一旧厂房厂址,现已荒废,可改造成小型节点广场,供人休憩娱乐。洪下景区 1.雪屏寺

座落于洪下上松柏五公里处,寺庙四周古木参天,石径通幽,花香鸟语,流水潺潺。现有民间集资重建,已初具规模,需要进一步对其寺内设施进行修缮,使其在接待香客的同时,也成为其他游客的必看景点。

2.仙女洞

该洞为天然溶洞,四壁石钟乳、石幔或悬或挂,洞中荫湿,有暗河深不见底。独特的环境成为蝙蝠等动物栖身的乐园。可规划建设为探险访幽的景点,以吸引年青游客。

3.雪屏泉眼

座落于雪屏寺脚下,有一泉眼,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明暗斑驳,清晰可见。泉水清清,没有任何污染,是当地村民的生活用水和生命之水。可对泉眼周边进行保护性建设,使其成为游人观赏品尝泉水的景点。

4.夏竹听雨

在洪下景区陆水河两岸连绵的竹海当中有一条十里楠竹长廊,它竹连竹,竹迭竹,竹内有竹,竹外连竹,一如无边无际的绿海。竹林听雨,用心聆听,去感受这个季节…。在这处景点规划建设中,以“做竹文章”、“享鱼家乐”为主题。

5.竹筏驿站

湖北桂花省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

这是规划中的“山、竹、水、人”和谐同乐的水上游乐项目。

陆水河水清澈见底,鱼游如梭,两岸古树参天,鸟语花香。乘古老的竹筏顺流而下,有如猛洞河漂流的惊险和刺激,有如荡漾漓江的妙趣和诗意。

6.陆水竹香

走进陆水河畔的竹海,那一座座山也极富动感地梯次展开,浓淡相间,雾云相融。山风一起,绿海溅起一层层醉态般的涟漪,把无边的生机与活力、无力的温柔与妩媚推了过来,使游人有一种听了一曲江南民歌和看了一幅大写意的水墨画的冲动。该游乐项目无论是在水中乘船、撑筏,还是在岸边乘车、步行,均可使游人满意尽兴。

7.观景木栈道

在陆水河畔,规划修建一条木栈道,木栈道附近树木参天,翠竹婆娑,木栈道两边则是各色野花盛开,木栈道顺着河岸蜿蜒盘曲,游人走在上面,山韵、水色尽收眼底。

8.野营烧烤

在陆水河岸边,靠近公路处,由于已有几家特色餐饮食府,可规划建设一片野营烧烤区,供人娱乐休闲。

9.田园风光

在谢家岭,梅家湾附近有不少农舍,其周边风景秀丽,田园风光,如诗如画,让人流连忘返,可规划为摄影爱好者的理想去处。10.山村人家

位于谢家岭,梅家湾附近的农村居民点,可结合这些山村人家,开发农家乐项目,品尝农家美食,享受农家特色。

6.3 游览线路规划

南山景区规划的旅游线路可分为五条:

1.休闲度假娱乐游

桂花林管局机关(森林公园管理处)——南山——竹海——冯家岭宾馆——会议中心——五节芒丛——气象台

2.森林探险观光游

方山交汇点——烟竹坳——映山红——瞭望台——小方山

3.休闲娱乐游

冯家岭宾馆(休闲娱乐游)——气象台——独石岩——宋家门——鸳鸯嬉水——周家门——方山交会点——大坪

4.森林氧吧健身游

南山——杉木林海——冯家岭宾馆——五节芒丛——第二代优树林——南冲——方山交汇点

5.地带植被观光游

方山交汇点——烟竹坳——方山古庙——竹浪——地带性植被苦槠林——休憩小广场

湖北桂花省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

洪下景区规划的旅游线路可分为六条: 1.历史文化体验游

农家乐餐饮中心——山麓柏林——雪屏寺——雪屏泉眼——云梢迷影——情人坡——仙女洞

2.农家乐体验游

农家乐餐饮中心——野营烧烤——农家菜馆——眺望双龙——雪屏寺——田园风光——农家乐——山村人家

3.水上活动娱乐游

翠烟晚夕——农家乐餐饮中心——洪下竹海——竹筏驿站——夏竹听雨——苦竹幽溪——木栈道——陆水竹香——竹风雅韵

4.森林氧吧健身游

农家乐餐饮中心——翠烟晚夕——桃花尖——清风邀月——雪屏寺——仙女洞——山麓柏林

5.竹林风情观光游

洪下竹海——别墅风情一区——露华笋径——高峰亮节——陆水竹香——竹风雅韵

6.竹林风情观光游(辅助游线)

竹筏驿站——夏竹听雨——苦竹幽溪——木栈道——露华笋径——高峰亮节——蔡家岩第七章 植物景观规划

森林植物景观是森林公园景观的主体。因此在森林公园植物景观规划中要保护好现有森林植被、生态环境,通过林相改造和相应营林措施不断充实、完善乔、灌、草森林植被,逐步营造出比较完整的地带性森林植物群落,还应根据森林公园特色布置丰富多彩的观赏内容。7.1 植物景观规划原则

1.自然优先原则:森林植物景观规划应以原有森林植被为基础,突出自然野趣,根据景观设计要求,结合造林(种草、种花)、改造和整形抚育等人工调整措施进行。

2.持续发展的原则。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充分认识植物景观培育和管理的长期性与艰巨性,把植物景观的可持续经营作为森林公园建设的首要任务。

3.因地制宜原则。结合景区自然条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选用地带性树种,适地适树。

4.多样性原则。植物造景历来强调步移景异,景观的多样性与变化是人们赏景的基本要求。所以要应用植物种类的多样性、观赏特性多样性来达到移步换景效果,增加趣味性。

5.和谐的原则。植物景观的观赏效果会受周围环境或其他景观要素的影响,规划时应使植物景观与其他造景要素和谐统一,与其生长环境和周围整体环境协调,这也是植物配置时的常用方法。

湖北桂花省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

7.2 植物景观规划 7.2.1 植物景观区划

根据现状植被分布特征、立地条件以及规划布局和景区、景点的建设要求,本规划将桂花省级森林公园南山景区的植物景观划分为4个区域。

1.风景林景观区

风景林指的是景区内以游览观赏为主要目的植物景观,本规划在现状植被的基础上,参照森林自然群落模式,适当配置观赏价值较高的阔叶树种、。同时再应结合游览道路两侧配置各种花木,重点地段结合景点主体配置植物,形成特色的植物景观游览景点。

2.珍稀植物景观区

珍稀濒危植物保护景观区主要分布在方山,其特色的地带性植被苦槠林应予以重点保护。另外,对于银杏、水杉、杜仲、金钱松、苏铁、黄杉、领春李、连香树、南方红豆杉、楠木、光皮树等珍稀树种,严禁砍伐,积极进行抚育管理,同时进行科学试验,扩大栽培范围。将该景区建成植物保护科普游览景观园。

3.经济林景观区

在南山北部和方山,结合其林业结构的现状与发展旅游的需要,适当开辟竹林茶园、桂花、梨园等经济景观区,游人到此,既可观竹、采茶、赏花;还可亲手摘梨,编竹,制作桂花糖和茶叶等。旅游内容丰富多彩。4.原始灌木丛景观区

分布在南山的继木、油茶、多花蔷薇、疏毛绣线菊灌丛、五节芒灌草丛。位于海拔400米以上的坡上部,山脊部及近脊部。土壤一般在石英砂岩或页岩残积母质上发育而成,土层厚度,组成灌丛的植物中以亚热带的常绿种类居多,尤以继木、油茶、五节芒占优势,山胡椒、山苍子和翅柃分布也较广泛,个体也较丰富。山上灌木四季常青,春季杜鹃、合欢满山开遍,秋季伴有红枫、黄栌点缀其间,规划时引导和开发这些有利植物景观,并成为公园一大景观特色。并可在溪流周边沿游路配置喜水以及姿态婆娑的观赏性较高的植物,更加增添南山景区魅力。

将洪下景区的植物景观划分为4个区域: 1.竹林景观区

在该景区,有大面积的竹林,已成一定规模的竹海。本规划提出保护现有竹林作为特色植物景观区,供游人游览观光,也可开辟笋用林,开展竹林采笋、收割成竹等旅游活动。

2.农家田园景观区

在谢家岭,梅家湾等地等阡陌纵横、农作物种类以水稻、果树、蔬菜、木耳等为主,农家田园特色突出,本规划在保持古朴自然的田园野趣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农作物品种,并应时应季地开展以农作物种植、采摘等体验性活动为主的田园风情旅游和生态农业观光旅游。

3.滨水植物景观区

湖北桂花省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

在该景区的陆水河两岸,可规划以竹林、河水等观赏对象的植物景观,保护好现有竹林,在河边丛林中修一条观光的木栈道。

4.背景林森林景观区

雪屏寺区域内形成了多层次的森林景观,且涓涓溪流流淌其中,沟边山体陡峭,形成了独特的秀丽风光。规划过程中主要保护现有植被以及植被良好的生长条件,使其成为一些人工景点的天然衬托。7.2.2 植物景观规划措施

1.保护性植物景观规划措施

对于森林公园内存在的天然林,按照保护为主的思想,保持其群落结构、组成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并营建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森林景观。

公园内的古树名木,建立完善的古树名木档案;对其进行挂牌保护,游路两侧及游览景点内的古树名木应设防护栏;加强古树名木周边小环境的治理,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加强古树名木的病虫害防治和养护管理等工作。

2.改造性植物景观规划措施

对于森林公园的人工林结构调整。可采用多物种、多层次种植,使其自我繁殖,最终使其形成上、中、下立体结构。提高人工林的生态效益。

3.林缘、路缘的植物景观规划措施

林缘、路缘是森林公园旅游活动中人与森林景观接触最多的地方,湖北桂花省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

规划时,可以根据游览线路的特点和景观设计需要,在道路两旁和林中空地种植花草既可增加森林公园的观赏性。又可形成形、色、姿、韵、香结合的植物景观。

第八章 交通系统规划

8.1 现状分析

崇阳县地处武汉、长沙、•南昌三角经济区域的中心地带。森林公园距省会武汉155公里,距京广铁路、107国道不到20公里,距京珠高速25公里,106国道贯穿全境。桂花林管局从1977年起至2005年止,相继投资500余万元,建设林场林区公路,目前森林公园内有各级公路累计长度达86.5公里,交通便利。另外,从赤壁市陆水湖乘船可直达森林公园洪下景区。8.2 交通系统规划 8.2.1 规划原则

1.以公园对外的干线公路作为旅游干线主骨架,建立与之相衔接的森林公园外部交通道路系统,吸引外来旅游人数。

2.以干线公路为起点,建设与“南山、洪下”两景区旅游路线直接连接的森林公园内部旅游交通系统,以满足多日出行旅游的需要。

3.森林公园的道路系统应满足旅游活动、护林防火、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需要。兼顾营林、生产、管理与生活等方面的需要。力求使园内公路与游步道充分结合,充分扩大森林公园的游览内容。

4.提高园内道路的等级和通行能力,各功能区间及各景点内部的游览道路要尽量形成环路,以加速游客流动,增加景区游客量,避免客流干扰,减轻景区客流压力,并避免走回头路,保持游览的新鲜感。

湖北桂花省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

5.建立畅通、安全、便捷、舒适、无(低)公害的交通条件。创造不同的游憩、体验和游览主题,规划各级道路与各级景点相互呼应。

6.道路开设应避免穿越不良地质地段;道路线形、走向、绿化及配套设施,力求顺其白然,服从景观要求;凡有碍景观的路段,应因地制宜加以解决。

8.2.2 道路交通规划

根据桂花省级森林公园的实际情况将其交通系统道路划分等级,结果如下表8-1。

表8-1 桂花省级森林公园道路等级

规格 道路级别 名称 功能 材质(路面)

一级路 主车行道

连接各景区

6m 水泥 二级路 次车行道 连接景区与景点 4m 砂石 三级路 旅游步道 连接景点与景点

2m

条石

桂花省级森林公园内部主要道路基本完善,为适应风景区内外旅游交通需要,规划在南山景区新修2条二级道路。分别是南山景区内连接南山---烟竹坳,可方便方山古庙,瞭望台与冯家岭宾馆周边的连通;在洪下景区内规划新修建一条二级道路连通竹海区域。根据需要,将各景区内部的游步道分成一级、二级、三级三个级别。1.一级游步道:为景区内主要旅游活动区的游览道,路面宽度为2米,就地取条石铺设。

2.二级游步道:联系各景区内的主要景观单元和最主要的景点。一般宽度在1-1.5米左右,就地取条石铺设。

3.三级游步道:为探险性游览道,宽度为1米以下,不行铺装,只经常清理沿路茅草、树枝,沿沟、谷建设一些踏步,在石块上开凿一些便于攀爬的石阶,以保持道路的可辨性。8.2.3.水上交通规划

1.码头

洪下景区陆水河两岸景色迷人,既是一条重要的水上交通线,也是一条迷人的风景游览线。规划设游船码头一个,景点为“竹筏驿站”,选择合适的竹排、小型游船、皮伐艇、木船等停靠,方便游客上岸游览。

2.水上交通游览工具

在水位较深处,可多选择一些速度较快、惊险刺激的工具,如快艇等,既缩短航行时间,又可以使游客感受桂花森林公园水景的无穷魅力。而在浅水区采用竹排、小木船是桂花森林公园水上旅游另外一种特色交通游览工具。划着小木船顺流而下,既可欣赏两岸美景,又使游客达到体验参与的乐趣。8.2.4.交通集散中心和主入口

湖北桂花省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

南山景区交通集散中心选址于桂花森林公园管理处广场。洪下景区选址于农家乐餐饮中心,在沿陆水河的公路边,交通方便。

森林公园南山景区规划2个主入口和3个次入口,洪下景区规划1个主入口和3个次入口。

南山景区两个主入口分别在进入桂花森林公园管理处的主要公路和进入方山的公路上。洪下景区一个主入口设在进入雪屏寺区域沿陆水河边的公路交汇处。规划设立景区大门,修建入口广场、停车场和小型的接待服务设施,并建设指示明确的入口标识系统和森林公园旅游导向图。8.2.5.停车场规划

停车场面积公式计算如下:

停车场用地面积=高峰时游人数×乘车率×停车场利用率×1/每辆车容纳人数×单位规模

高峰时游人人数:日游人规模/0.7 乘车率:80%。

停车场利用率:70%

每辆车容纳人数:轿车4人,小旅行面包车12人,大交通车45人。

单位规模:轿车17.22m2/台,小面包车24—32 m2/台,大交通车70一100 m2/台。

交通工具比例:轿车40%,面包车(包括游览车)50%,大交通车10%。

结合桂花省级森林公园规划的不同时期的游客数量和道路设施状况,并与上述旅游交通线路相适应,规划分期开辟一系列停车场。

表8-2 停车场规划

地点名称

选址要求

面积(公停车数量建设期顷)

(辆)限 桂花森林公园

中型停车场

0.2

近期

管理处 冯家岭宾馆

中型停车场 0.2 40近期 方山 小型停车场 0.1 20 中期 农家乐餐饮中

中型停车场

0.2

近期

心 别墅风情区

小型停车场

0.1

中期

湖北桂花省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 第九章 生态保护规划

9.1 生态环境现状

桂花省级森林公园周边30公里范围内没有大型工厂,社会经济发展对景区环境尚未造成严重污染,自然、人文、生物资源保持较为完善。桂花林管局15万亩面积中,有活立木蓄积量45万立方米,楠竹林近300万支,有植物126科600种,有野生动物120多种。巨大的森林蓄积量和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以及温和的气候,丰富的水热资源等,为桂花森林公园提供了一个良好生态环境,只有继续保护好桂花森林公园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确保其又快又好、可持续地发展。9.2 生态保护规划原则

1.生态优先原则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在旅游发展和生态保护出现矛盾的情况下坚持生态优先原则。

2.双赢原则

生态保护为旅游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背景,保证了生态旅游产品的质量,旅游业在此基础上获得发展的同时要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持,从而实现双方的共同发展。

3.互动原则

要通过对游客的宣传教育,增强游客环保意识,从而实现森林公园工作人员和旅游者的互动,充分调动两者的积极性,共同促进生态 湖北桂花省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

环境保护。

9.3 森林公园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9.3.1 植物资源保护

森林植物是桂花省级森林公园景观存在发展的物质基础,为了确保植物种群结构不遭受到破坏和植被覆盖率不降低,可在核心景区、一般景区、外围景区分别利用禁伐、限伐、控伐等措施控制林木采伐;对于原生地带植物,设立保护小区,控制游人进入量;对于珍稀古树名木,采用挂牌、设置围栏等措施进行保护。9.3.2 动物资源保护

桂花省级森林公园野生动物不仅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森林公园一个重要的生物景观,具有重要的保护和科学价值。要依法保护野生动物,确保布谷鸟、红腹锦鸡、穿山甲等野生动物的繁衍生息,坚决制止乱捕滥猎和破坏动物栖息地的行为,对违法者,要绳之以法。9.3.3 水资源保护

水是桂花省级森林公园的特色景观,因此要加强对水资源的严格保护。防止或减少各种污染物对河水的污染,严禁在水源周围、河流两岸倒垃圾、排放污水;搞好污水处理,完善垃圾回收设施,森林公园内各种建设设施和游乐活动场所必须完善排水排污系统,修建废水净化池、化粪池,达到的排放标准后方可进行排放,严禁超标排放,并定期进行专业监测。9.3.4 大气保护

桂花省级森林公园的另一特色是良好的森林植被带来的新鲜空气,可让游人来此充分享受森林浴、天然氧吧。旅游道路、游乐场及主要景点周围应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尽量绿化地面,并适当硬化,以减少扬尘;餐炊项目必须在一定范围内开展,控制规模,采用环保燃料,尽量减少炉烟的产生;加强与环保监测部门的合作,定期进行专业监测。

9.4 生态环境分级保护规划

根据桂花省级森林公园景观类别、科学文化价值、综合环境价值、环境保护现状以及保护的可能性将其划分为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三级保护区、外围生态保护区等四级区域,进行分级保护。9.4.1 一级保护区

南山景区主要包括冯家岭宾馆区域、方山古庙、瞭望台等区域。洪下景区主要包括雪屏寺、洪下竹海等区域。

1.在一级景点和景物周围应划出一定范围与空间作为一级保护区,宜以一级景点的视域范围作为主要划分依据。;

2.一级保护区内可以安置必需的步行游赏道路和相关设施,严禁建设与风景无关的设施,不得安排旅宿床位,机动交通工具不得进入此区。

9.4.2 二级保护区

南山景区主要包括烟竹坳、长港口、周家门、南冲等区域。洪下 湖北桂花省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

景区主要包括陆水河岸、梅家湾等区域。

1.在景区范围内,以及景区范围之外的非一级景点和景物周围应划为二级保护区;

2.二级保护区内可以安排少量旅宿设施,但必须限制与风景游赏无关的建设,应限制机动交通工具进入本区。9.4.3 三级保护区

1.在风景区范围内,对以上各级保护区之外的地区应划为三级保护区;

2.在三级保护区内,应有序控制各项建设与设施,并应与风景环境相协调。

9.4.4 外围生态保护区

包括各旅游组团以及景区外围至公路之间的旅游范围。主要为桂花省级森林公园的附近周围辐射的区域。

1.该区域作为景区生态环境的背景,可以准许原有土地利用方式与形态,可以安排有序的生产经营活动,但需要控制活动的规模、形式和内容;

2.该区域不宜大搞建设,防止对风景区的大气、水带来污染。第十章 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10.1 旅游设施现状

目前,桂花省级森林公园的旅游开发不是很平衡,旅游服务设施主要分布在南山景区的桂花泉集镇和冯家岭宾馆,洪下景区很少。但洪下景区旅游项目较多,在规划中应首先考虑该景区建设旅游接待服务设施。

10.2 旅游服务设施规划原则

1.与游赏系统相配合

2.利于开展多样化的旅游观光活动 3.服从于景观保护规划

4.适应不同层次游客的需要,合理规划高、中、低档接待设施。10.3 餐饮规划

森林公园内现有的餐饮服务点有冯家岭宾馆森林公园管理处机关餐厅,陆水河边特色农家菜馆,已能接待一定数量的游客。洪家岭宾馆能接待中、高档团队,机关餐厅及集镇上一些餐馆可接待中、低档团队,本规划建议在洪下景区增设一家能接待中档团队的餐馆和部分农家乐,具体设置位置于陆水河岸附近和梅家湾,谢家岭地带,此处位于居民较集中的位置,且离其他景点距离较近。

湖北桂花省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

10.4 住宿规划

根据桂花森林公园游客规模,初步确定森林公园近期的床位数为350张床位,中远期发展到500张床位。旅游床位建设应符合下列要求:高档28~36平方米/床,中档15~25平方米/床,低档8~12平方米/床。多设置中档水平的床位。公园内现有冯家岭宾馆,可提供中高档床位50张,管理处机关可提供中档床位15张,桂花泉集镇宾馆可提供低档床位30张,近期需要在南山景区冯家岭宾馆下方建一座能接待200人的接待中心;在洪下景区建10家农家乐,提供中低档床位100张。另处,还应设置一定数量的简易住宿点,满足背包足族和学生假日游玩的需求。同时鼓励村民参与,把自家住宅改建成有特色的田园之居,吸引游客。10.5 娱乐规划

结合景点特色及功能分区,规划过程中设置一系列的娱乐活动,分为四大类:登山探险类,文化体验类、野外活动类和民俗风情类。登山探险类活动有登山、探险、攀岩、登高望远等,这些活动多分布于地形变化较大的区域,规划在“瞭望台、映山红、情人坡、桃花尖”等处实施。文化体验类活动有品茶、茶艺表演、参禅等,规划在“雪屏寺和方山古庙”等处实施,游客在此了解、体验中国传统文化。野外活动类包括垂钓、烧烤、漂流、戏水、采茶、挖竹笋等活动,规划在“野营烧烤、竹筏驿站、夏竹听雨、苦竹幽溪、鸳鸯嬉水”等处实施。民俗风情类活动有打糍粑、推磨、坐牛车等,规划在“农家乐,山村人家”等处实施。在开展上述四类娱乐活动之前,都应配齐相应娱乐设施设备。10.6 购物规划

在人员较集中的地方,如森林公园入口、住宿点及重要景点,规划设置一定数量的小商品销售点,同时积极开发本地的旅游产品,包括日用品、土特产品、工艺品、纪念品和馈赠品等,桂花森林公园的主要农特产和制品有黑木耳、香菇、野猪肉、土鸡(蛋)、厥菜、竹笋、桂花糖、茶叶等。

10.7 医疗规划

森林公园境内现有桂花泉镇卫生院一所,医疗点15个,基本可满足村民就医和游人的紧急情况处置,本规划建议通过改善就医环境及提高医护人员技能,使游客和村民得到满意的医疗服务。10.8 旅游解说系统规划

解说系统是森林公园教育功能、服务功能、使用功能得以发挥的必要基础,是管理者用来管理游客的关键工具。通过完备的旅游解说系统,能够使旅游者获得基本的信息和导向服务;帮助旅游者了解并欣赏森林公园的资源及其科学和艺术价值,充分显示旅游的户外教育功能;同时还可以加强旅游资源和设施的保护。桂花省级森林公园旅游解说系统规划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0.8.1 交通导引解说系统

湖北桂花省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

1.公路出入口

在森林公园的主入口处竖立桂花省级森林公园的牌坊,并树立交通指示牌,平面布局图等,标明公园主要景点的位置、主题形象以及宣传图片等。

2.景区内部交通指示牌

主要位于道路的交叉路口。牌示应标明“你所处位置”以及各个方向上的景点等内容的导游图。指示牌的材料可因地制宜,选择石材和木料为佳,风格宜古朴粗旷,要使每一个指示牌都成为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风景点。10.8.2 景区解说系统一般由导游员解说或提供导游图、导游画册、牌示等多种表现形式。对于景点牌示而言,全景牌示、指路牌示、景点牌示、忠告牌示、服务牌示等各种类型必须齐全。景点牌示要有说明单个景点的性质、内涵等内容,同时更应该强调环境教育意识,如“保护良好生态环境,请勿破坏花草树木”等。

篇2:省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

1、技术方法和路线

上饶市林业调查规划院成立专门项目组,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和相关专家对铅山县拟建的省级湿地公园进行资料收集和外业调查、调研,根据甲方要求,运用生态学原理,通过系统研究,应用RS、GIS等新技术和手段,探讨和研究保护公园湿地资源的方法和途径,在此基础上通过科学合理地规划,充分发挥湿地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使该湿地公园成为人们休闲度假、旅游观光、陶冶情操和享受优美自然景观的理想场所。同时规划湿地景观和设施,成为进行科学研究、教学实习、科普宣传和青少年自然知识教育的基地。

2、规划总时间:45个工作日(因不可抗力影响,双方协商延长时间);

3、前期准备工作阶段(5个工作日);

重点工作内容:工作与技术方案制定、资料收集及仪器设备准备;

4、外业调查及规划设计大纲编制工作阶段(10个工作日)。(1)外业前座谈会

建议要求参加的单位有县政府及发改委、财政、建设、规划、林业、水利、环保、旅游、电力、电讯、农业、交通、气象等有关部门,各部门首先提供总体规划所需的相关资料(详见资料清单),并从各自部门角度针对省级湿地公园建设提交书面的建设性建议和设想。(2)现场踏查,资料收集

① 重点工作内容:现场调查、座谈、资料收集、现场分析与研究; ② 工作组织方式:上饶市林业调查规划院项目组+甲方; ③ 工作地点:铅山县。

(3)编制规划设计大纲

① 重点工作内容:专项调查、分析、整理,编制总体规划设计 方案;

② 工作组织方式:上饶市林业调查规划院项目组+甲方+技术咨询专家;

③ 技术咨询:由项目组向技术咨询专家及当地有关部门征求意见。

5、征求意见稿的编制工作阶段(20个工作日)(1)编制征求意见稿

重点工作内容:根据省林业厅省级湿地公园的相关规定,结合业主、当地政府、专家及各方面的建议、意见,编制总体规划征求意见稿;并制作电子汇报材料。

工作组织方式:上饶市林业调查规划院项目组+技术咨询专家。

(2)评审前征求意见会

要求参加的单位有县政府及发改委、财政、建设、规划、林业、水利、环保、旅游、电力、电讯、农业、交通、气象等有关部门,相关单位针对“省级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征求意见稿”进行审议,并针对各部门实际提交书面完善方案及措施。

6、编制评审稿及组织专家评审工作阶段(5个工作日)(1)编制评审稿

根据征求意见稿审议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总体规划专家评审稿,及评审电子报告等资料。(2)专家评审会由江西省林业厅负责组织。

7、编制和印刷正式文本(专家评审后5个工作日完成)

① 重点工作内容:根据专家评审会修改意见,修改完善文本,印刷正式成果和制作电子版;

篇3:省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

随着近几年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城镇人口迅速增加, 城镇化程度越高, 城镇居民对回归大自然越是向往。森林公园有着良好的森林景观和生态环境, 易于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 开展森林旅游。我国部分森林公园已经对公众实行免费开放, 最终全面免费开放是森林公园的必然趋势。森林公园在未来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更多的森林公园在陆续被批准建立。因此, 从规划的视角探讨新建森林公园保护森林资源、维持生态系统、开展森林旅游有着重要的意义。

2 龙窝寺的现状特征

2.1 良好的区位条件

安徽龙窝寺省级森林公园是2010年8月在来安县半塔林场的基础上由省林业厅批准建立的, 公园面积238hm2。公园距312省道9km, 距宁淮高速公路19km、宁连高速公路23km, 距江苏省南京市100km、扬州市108km, 公路交通十分便捷, 区域优越。

2.2 丰富的森林资源

公园内林业用地面积220hm2, 其中有次生林地150hm2, 水域与园地面积达38hm2, 公园森林覆盖率93%。园内共有维管束植物100多科300多种,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江淮分水岭独特的地理环境, 造就了龙窝寺生态旅游区丰富的生物资源。优越的生态环境, 多种多样的生物种类, 异彩纷呈的植被类型构成了生态旅游区绚丽的森林景观。森林公园内分布着天然次生林主要有黄檀、黄连木、麻栎、枫树和朴树, 亦有杉木、金钱松、杨树、板栗、马尾松等人工林。绵延的黄檀、朴树、黄连木、栎类天然林展示着大自然的风采。尤其在密密匝匝的天然林中, 历经200多年风雨的名木南京椴, 珍贵的金钱松、七角枫, 更展现森林风景资源的壮观。

2.3 独特的人文历史条件

龙窝寺省级森林公园位于来安县国有半塔林场Abstract:境内, 因景区内有龙窝寺遗址而得名。当地有关于老龙安居于此并服务百姓的传说, 龙窝也因此传说而得来。明朝初年, 大臣刘伯温经过这里, 听了当地的传说很受感动, 便下令调集能工巧匠建造了一座庙宇, 起名为“龙窝寺”, 以此永久纪念那个善良的为民办事的老龙。现在的龙窝寺遗迹仍然保存在公园内, 尚存石础、石香炉及寺庙墙基。

清乾隆癸酉科 (1753年) 举人武家彦作《偕友宿龙窝寺》诗一首“落日明西岭, 相携访翠微。涧迴寒潦洑, 山静暮禽归。古寺参差合, 残烟黯淡飞。僧情能不俗, 珍重欵双扉”。这首古诗无疑增添了龙窝寺的人文底蕴, 也影射出龙窝寺的悠久历史和其周边良好的生态和自然环境, 对于龙窝寺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公园总体规划的探讨

3.1 功能分区与总体布局

功能分区以现有风景资源的分布状况为依托, 突出主体风景资源, 开发主导旅游产品, 然后以次要风景资源开发辅助性的旅游产品。旅游产品应满足市场的需求, 并依赖于市场发挥作用, 实现其价值。各个不同的功能分区应根据不同的景观资源条件, 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 并与其他功能区实现协调互补。功能分区强调地理区位上的一致性, 即同一功能区内的各个游览点空间距离不能相距太远, 要充分考虑功能分区时的地理完整性, 以便于管理。规划将龙窝寺省级森林公园划分为游览区、接待服务区、休疗养区、行政管理区、观光体验区5大功能分区。

根据森林公园内用地空间的连续性以及景观资源的特性, 将龙窝寺省级森林公园划分为龙窝寺景区、凤凰台景区、磨盘山景区和老虎洼景区共4个景区。规划布局为“一心、两带、三片”的格局。一心即龙窝寺景区, 该区为景点建设最为集中的区域, 是游客的主要活动区域。两带即分别为“度假休闲带”和“植物观光带”, 其中“度假休闲带”连接老虎洼景区和凤凰台景区, “植物观光带”位于磨盘山景区与龙窝寺景区的交接线附近。三片即除龙窝寺景区以外的其他3个景区, 这3个景区围绕龙窝寺景区, 使整个森林公园浑然一体。

3.2 植物景观规划

森林公园的植物景观规划, 应贯彻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原则, 现有的森林植物景观, 具有生长稳定, 功能持久的森林群体, 能以最大限度的发挥生态功能和社会效益为目的, 规划对现状林相良好的林地进行严格保护, 保护其自然环境条件, 维护自然的、充满原始气息的森林景观, 规划对生态质量较差的次生林及景观效果较差地段的植被, 进行林相改造。龙窝寺省级森林公园用地范围内的林地均具有风景林的意义。对现状良好的森林景观进行严格保护, 同时结合造林和森林抚育工程, 加强林地景观营造, 做到植物群落多样、层次错落、季相丰富, 林缘线与天际线起伏变化, 形成富有魅力的景观效果。

3.3 保护工程规划

开发与保护是森林公园建设中相互联系有相互制约的两大方面, 若规划和实施的好, 能使森林公园得到持续发展, 否则情况将会完全相反。本规划中要坚持以保护为主, 开发为辅的原则, 开发与保护并重, 实现健康、休闲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持续发展。目前园内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山体保护面临着威胁;设施建设影响到观赏效果;环保意识还需加强。生物资源的保护必须注入可持续发展理论, 要实施保护、培育合理利用的框架以达到旅游资源、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和谐相处, 共同发展的目的。公园着重保护珍贵的古树南京椴、直径1m的大朴树以及人工金钱松林。

良好的景观资源是开展森林旅游活动的基础条件, 景观资源保护包括对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保护, 龙窝寺省级森林公园保护在原址上重建的龙窝寺, 以龙窝寺为中心划定200m的范围为公园重点保护区。公园内禁止进行任何对景观资源有负面影响的工程建设。将景观的治理和营造作为公园旅游开发的重点工作, 以建设自然景观为主。优化林分, 使公园整体景观得到进一步提高。

3.4 景点规划

新建的龙窝寺森林公园有着大量的森林资源以及人文资源, 规划在森林公园的各类资源的同时开发建设一批高质量的景点。景点的建设必须在充足的前期分析的基础之上, 依托地形地貌, 结合自然景观, 主要规划景点有以下几点。

(1) 龙窝寺的原址重建。龙窝寺森林公园得名于龙窝寺遗址, 据记载明清时期的龙窝寺最高峰僧人达100多人。龙窝寺是公园的核心, 以其对周边城镇的知名度新建后将会吸引大量游客及香客。

(2) 修复寒潦古井。寒潦古井位于龙窝寺遗址东北部, 据记载为龙窝寺僧人所建亦有200余年历史。古井增添公园的文化气息与活力。

(3) 南京椴。龙窝寺遗址东南部有南京椴一棵, 树体完整无缺, 其姿态高耸, 树冠整齐, 枝叶茂密。由于此南京椴为天然生长且为珍稀树种, 在当地极其稀少, 并且有200年树龄, 极具欣赏和科考价值。

(4) 朴树王。在龙窝寺遗址西北部有一片大朴树林, 由于林中朴树为自然生长且普遍高大, 景观甚好。其中一棵朴树由于其体型高大, 直径约达1m, 为公园内最大朴树, 故称其为“朴树王”。规划建直径10m树池, 以保护其不受外界人为破坏。并在朴树周围设立石凳、石桌, 供游客休息纳凉之用。

(5) 小型动物园。规划小型动物园引进鸟类、鹿等小型兽禽, 易于控制与管理。小动物可以处于原生态环境中生长, 使得动物生长环境好, 更是增添了整个景区的活力, 使整个景区更加朝气蓬勃。

(6) 森林浴场。规划在龙窝寺景区东南部, 将保持原有的地形, 结合水域与周边环境建造小型浴池, 形成一个小型的森林浴场。绿化的树种选用本区地带性植物, 使之与原有的森林环境保持一致。森林浴场景区的南部, 有大面积的林地, 树木种类繁多。此外在森林浴场中增加辅助设施, 包括室外健身器材, 休息站, 长凳等, 供游人健身和休息。

(7) 公园内优化林分, 建立竹园、金钱松林、茶园、马尾松林、白杨树林、黄连木林等等森林景观林园。并规划建竹风亭、栖凤亭、茗品阁、凤凰台等休息亭阁及观景平台。

3.5 基础设施规划

龙窝寺森林公园为林场基础上新建, 因此基础设施不健全。公园同时为林场厂部所在地, 有职工50人居住在此, 道路、给水、电力等基础设施基本有但比较落后。作为新建的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尤其要注重其合理、生态、环保等内涵。规划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1) 规划仅有的一条车行道在原有沙石路基的基础上修建6m宽沥青路面车行道, 从主入口一直延伸到龙窝寺, 各个景点之间的联系以游步道为主, 避免大规模的道路建设。

(2) 由于公园的开发与开放吸引众多的游客, 给水站予以扩建, 给水管通向各个需水景点及设施。由于地形所限规划两处小型污水处理站分片收集处理污水, 采用生态环保污水处理工艺, 减少资金投入并且环保。

(3) 电力电信线沿路地下敷设, 避免影响公园自然景观。

(4) 规划在主入口与龙窝寺这两大人流较大区域各建设生态厕所一座, 规模与预测游客量相适应。

4 森林公园的效益

4.1 生态效益

龙窝寺省级森林公园一直坚持对森林植被采取强有力的保护措施, 合理地开发利用, 强化旅游区的绿化、美化等生物工程建设, 使森林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滞留尘埃、杀菌等多种防护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森林公园的建设, 有序的开展森林旅游, 创办绿色产业, 一切开发利用都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 森林旅游区周围禁止兴建一切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企业, 杜绝了对森林的砍伐, 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 防止了乱开发造成的环境污染。

4.2 社会效益

(1) 为当地居民提供一处生态旅游环境, 满足旅游者亲近大自然的身心需求。人们可以在天然森林公园里观光、爬山、旅游, 尽情放松, 愉快锻炼, 体验返朴归真的乐趣。

(2) 在这处天然大森林里, 旅游者可自由地享受大自然的风光, 同时可得到有关森林、花、草、鸟、兽等自然知识的科普教育, 还可以得到有关生物、生态、景观等环境保护的知识, 以及接受卫生保健、科学试验的宣传教育。可以说, 大大提高旅游者的生活质量, 为提高国民素质做出贡献。

(3) 森林公园的建设与开放, 必然导致林场附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和部分农民的转产, 林场产业结构将面临市场的更科学的调整。对经济发展, 社会建设, 社会福利, 社会就业等方面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4) 龙窝寺省级森林公园的建设和完善, 森林生态旅游的开发, 对于当地交通运输业、建筑业、服务业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也为周边地区与外界物质文化的交流, 为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创造了便利的条件, 为提高周边社区人们绿化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5 结语

森林公园的建立建设及对公众的开放有着重大的社会意义。新建的森林公园其总体规划至关重要, 规划应当以保护森林资源为首要责任, 以为公众提供森林游憩为目的。不能盲目地追求经济效益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大规模地搞开发建设, 并且在适当的开发同时应当注意合理地建设基础设施及旅游服务设施, 从而使得森林公园得到保护, 发挥最大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唐丽.我国森林生态旅游发展展刍议[J].湖南林业科技, 1999 (1) :41~45.

[2]赵建宇.浅谈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 8 (2) :88~92.

[3]中国林学会.21世纪中国森林公园和森林旅游发展战略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1.

篇4:省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

关键词:太湖县;森林城市;规划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迅猛发展,城市出现了资源耗竭和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生态问题,极大地阻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鉴于城市森林在保护人体健康、调节生态平衡、提高环境质量、美化城市景观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森林城市建设已成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已成为时代的迫切需求“。

1.太湖县概况

太湖县位于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南麓、长江北岸,是一座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山川秀美、景色怡人、物产丰富的文明古城。太湖县四季分明,具有北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阳光充足,林业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全县辖10个镇、5个乡,174个行政村,10个居委会。2012年末户籍总户数168 990户,总人口570 527人。

太湖县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先后荣获“全国科技兴林示范县”、“国家林业标准化示范县”、“全国绿色小康县”、“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试点县”等称号。

2.森林城市建设现状

2.1县域森林资源 据2012年太湖县森林资源统计报表显示,全县现有林地总面积110 819.3hm2,其中有林地面积103 970.3hmz。全县活立木总蓄积4 910 564m3,其中乔木林蓄积4 776 916m3。森林覆盖率51.03%,林木绿化率53.54%。

2.2城市建成区绿地资源 据最新调查统计,太湖县城市建成区现有绿地面积384.12hm2,绿地率33.69%,绿化覆盖率38.69%。其中:公园绿地97.71hm2,附属绿地80.25hm2,生产绿地101.64hm2,防护绿地104.52hm2。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8.65m2(表1)。

3.森林城市建设有利条件与存在差距

3.1有利条件 (1)政府高度重视,全民积极参与,“创森”氛围浓厚。(2)气候条件优越,城市森林建设的适生树种可选范围较广。(3)组织机构运行有序,保障城市森林建设工程顺利实施。(4)森林城市建设基础雄厚;(5)交通条件逐步改善,森林旅游潜力巨大。

3.2存在差距 (1)城市空间内可造林土地资源有限。(2)现有绿地结构优化配置任务艰巨。(3)城市通道、屏障建设有待完善。(4)绿地系统亟待提升。(5)乡镇、村庄绿化需进一步加强。

4.森林城市建设的总体思路与布局

4.1建设理念 以建设森林城市为主题,以历史文明名城为依托,结合太湖县城市发展的实际,研究提出了“山清水秀,绿色太湖”的森林城市建设理念。

4.2规划目标 近期(2013-2016年)通过省级森林城市的达标验收,获得“省级森林城市”称号。远期(2017-2020年)继续巩固森林城市建设所取得的各项成果,一方面对近期实施工程查漏补缺、升级提质,另一方面应提升城市森林生态体系、森林生态文化体系、城市森林支撑体系建设水平,总体实现城乡绿化一体化。

4.3规划布局

4.3.1县域布局 县域布局为:“一核、三区、四带、五轴、多廊、多点”。一核:指主城区在内的花亭湖湿地公园区域;三区:指沿江平原湿地区、中部丘陵平原区、北部山区;四带:指沪渝高速公路、G105、S211、合九铁路两侧的绿色景观带;五轴:指长河、黑河、安乐河、店前河、冶溪河构筑的生态绿轴;多廊:指县乡道路、水系,构建绿色生态廊道;多点:指县域内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城市公园等点状分布的生态建设地带。

4.3.2建成区布局 建成区绿地系统总体布局为:一心、两环、多点、多带。一心:指晋湖公园绿化核心区;两环:指外环道路绿化带以及沿治惠路、晋湖路以及长河路的道路绿化内环;多点:指新城区、古镇以及工业区内的若干个面积较大的公园;多带:指与长河、黑河等主要河流周边以及支流水系周边形成的绿化带。

5.森林城市规划体系建设

5.1森林生态体系

5.1.1森林增长造林工程规划 结合“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规划通过一定的人工营林措施,实现向目标群落快速演替,同时采用树体和冠幅大、生长稳定的阔叶乡土树种进行针改阔措施,提高林分的结构和质量,发挥其生态功能。主要建设目标是森林覆盖率近期提高至53.17%,远期达到54.13%。

5.1.2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重点完善城区绿地结构,均衡分布,增设可供市民休憩、游览的小游园,加强道路绿地和居住区绿地等附属绿地的建设,增强城区河流沿岸、道路两侧的防护绿地建设。规划新增建成区绿地面积321.79hm2。其中:2013年新增40.93hm2,2014-2016年新增158.76hm2,2017-2020年新增122.10hm2。

5.1.3森林屏障建設规划 以提高城区周围山体景观效果为目的,规划通过一定的人工措施对现有森林生态屏障进行质量提升,包括主城区周边可视范围内的所有山地森林,规划在2013年完成建设生态景观林面积328.67hm2。

5.1.4森林长廊建设规划 城市规划区森林长廊建设主要包括规划区内的骨干道路绿化以及主要河流绿化。规划新增道路绿化里程158.4km,新增绿化面积829.1hm2;改造提升30.1km,面积241.0hm2。规划新建河流绿化208.7km,面积468.1hm2;改造提升16.2km,面积136.9hm2。

5.1.5森林城镇、村庄建设规划 规划近期新建4个森林城镇,40个森林村庄。远期把全县其余乡镇、行政村全部纳入森林城镇、森林村庄建设范围。

5.2生态保护体系

5.2.1森林防火 太湖县森林防火体系规划内容详见表2。

5.2.2森林有害生物防治 防范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将全县森林成灾率控制在4‰以下,无公害防治率达到85%以上,灾害测报准确率达到85%以上,种苗产地检疫率达到85%以上。

5.2.3湿地保护 促进全县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积极解决人为开发活动与湿地保护间的矛盾,加大湿地环境管理力度,有效保护湿地动植物资源。继续开展花亭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试点工作并争取正式挂牌;积极开展湿地保护号恢复工程,总结先进技术和经验,为更好的开展湿地保护工作提供借鉴。

5.2.4古树名木保护 对太湖县现有古树名木1 213株开展以下保护措施:(1)建立健全古树名木管理制度。(2)认真做好古树名木的普查、建档和挂牌保护工作。(3)加强宣传力度,积极开展古树名木保护的普法教育工作。(4)加强古树名木病虫害防治监控管理。(5)广泛动员,多方集资。(6)改善古树名木的生长环境。

5.3森林生态文化体系 主要包括生态文化宣传教育、生态文化教育基地建设以及社会参与等。宣传教育是为提高市民对森林城市建设的知晓率和支持率,普及森林生态知识,积极开展市民科普宣传活动;生态文化教育基地是具备一定的生态景观或教育资源,提供人们了解森林、认识生态、探索自然的场所,对普及生态知识,增强生态意识,树立生态道德,弘扬生态文明;社会参与主要包括义务植树、绿地认养、纪念林基地等。

5.4森林支撑体系 森林城市支撑体系建设主要包括种苗培育、林政执法、林权制度改革、科技示范及人才教育培训、监测评价体系建设等5个部分。

6.结语

篇5:卓尼县九洞山省级森林公园简介

——作者:訾金奎

那里是我们渴望已久的世外桃源,那里有我们向往已久的美丽山水,大自然的美丽童话九洞山,九洞山别有动天,有着“天仙故里”之称,岷州西方的一颗璀璨明珠;地处青藏高原东部,东接岷县、漳县,北靠渭源、康乐、和政,南邻迭部、四川省若尔盖县,西通合作、碌曲,中部与临潭县插花环接。

九洞山森林公园区位优势明显,距县城卓尼25公里,距定西岷县西寨镇3公里处,公园内已修通柏油路,车辆直达院内,交通十分便利,从县城到公园仅需十几分钟。方圆200公里内有大中型城市临潭县、岷县、岩昌县及定西市。九洞山自古有鸡叫一边听三县,打起锣鼓震两州的美誉。

九洞山森林公园总面积8200亩,公园南北长约5千米,东西宽约7千米,森林覆盖率为81.7%。海拔在2500-3800之间。九洞山森林公园内植物资源丰富,有木本植物102种,主要森林类型有油松林、侧柏林、山杨林、白桦林和小叶杨林。伴生树种繁多,针阔林混交,灌木树种多样,片丛状分布,草本植物庞杂,植被覆盖度高。一年之中,冬青、夏荫、春花、秋实,四季景色各异,构成独具天然特色的天然次生林区的美丽风景。林区内气候

温和、雨量充沛、森林茂密、植物种类丰富,地形地貌多样,给野生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活动空间。因此,园内野生动物资源较为丰富,仅鸟兽类有数十种,鸟类如斑鸠、杜鹃、夜莺、翠鸟、喜鹊、野鸡、柳莺、苍鹭、苍鹰、云雀等;兽类有豹、狼、狐、獾、野猪等,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有:金钱豹、鸳鸯、苍鹰、梅花鹿、野鸡等。森林名优特产:百合、当归、党参、羊肚、菌、蔗菜、木耳等。

九洞山森林公园自然景观奇特优美,站在观景台上,观山峦叠翠,沟壑逶延,让人心旷神怡,留恋忘返。南望茫茫林海,翠绿丛生,北望奔腾雄伟的洮河之水近在眼前。春夏时节,万物复苏、林木吐翠、彩蝶飞舞、春色满园;重峦叠嶂、深沟幽谷、林海茫茫、青苔满目;古树参天、枝叶繁茂、密密匝匝、遮天蔽日。即是炎夏六月,这里却清风徐徐,清新宜人,加上奇花异草点缀其间,令人赏心悦目。山间溪水汩汩而流,蜿蜓曲折,飞落成瀑或积水成潭,伴着林间的百鸟合鸣,给人以“疑在仙境中、又似画中行”之美感。秋冬之季,彩浪连绵,山果累累,丹叶似火,层林尽染,万紫千红不是香山胜似香山。蓝天、白云、红叶、碧水、青山构成一幅色彩世界。青松傲雪,玉树琼花,雪岭雾松等冬季风韵形成白的世界,银的天堂。

九洞山有神奇天成的地文景观,公园内地文景观雄、奇、险、幽融为一体,大自然造化的各种神奇怪石,形态各异,惟秒惟肖;形态逼真,秒趣横生;绝壁千仞,云崖耸翠。

公园按规划分为3大景区:及莲峰耸秀、冶峡秋色,睡佛、鹰击石林、三叠瀑布、冶海冰图、林海雪原、喜泉吐珠、通天神树、五松石、飞来石、金钟石、蛤蟆石、飞鹰崖、姊妹峰、听涛台、白石雪峰、神龟清饮,还有极为罕见的丹霞地貌形成的麦积晚霞、四屏峰、赤壁幽谷、笑和尚等奇石奇景,多达270多余处。走进公园,走进藏家,无处不洋溢着浓郁绚丽的民族风情和辉煌灿烂的历史文明。藏族村落镶嵌其间的南峡景区。有四面群峰环绕、玉树林峰、形若黑龙江茫茫林海“江山如画”,有绿草如茵、黄羊觅食奔跑、牛羊骡马如云的草原。有曲径通幽的水域风光,公园水体美妙,溪流时而曲径通幽,时而水波汹涌,既有碧波柔静的湖泊,又有飞珠流虹的瀑布。随着资源的恢复,环境条件的改善,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到九洞山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人数连年增加。九洞山森林公园是卓尼县在保护森林资源的前提下,开展旅游活动,充分发挥了森林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护生态多样性、净化空气、保健疗养、观光旅游的生态功能。

九洞山森林公园从2000年开始修建,现已建成20多个旅游景点,公园内共分五个功能区和一个游客服务中心,分别为森林休闲区、森林娱乐区、避暑疗养区、动物观赏区、科研教学区及游客服务中心。九洞山度假村现有森林宾馆、会议室、文化广场,购置了体育健身器材,修建凉亭、蒙古包多处,并在景观内建有观景楼一处,蒙古包里可品茶、唱歌,建成林地氧吧2处3200平方米。

公园有有灿烂辉煌的人文景观,文物古迹众多,人文荟萃,历史悠久,有“九洞山战役”遗址等。有洮州、岷州、河州花儿会场十多处。每年藏、汉、回等各族群众十多万人,在不同的地方对歌漫花。藏、汉、回等各民族的农耕饮食、宗教信仰、民居建筑、服饰娱乐等各种文化,汉族庙会3处,每年有十余万各族群众举行宗教祭祀活动。

篇6:省级湿地公园申报条件

(一)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包括珍稀、濒危野生物种的集中分布地,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水鸟的主要繁殖地、栖息地;

(二)湿地生态系统在全省或者区域范围内具有典型性,或者区域地位重要、湿地主体功能在全省或者区域范围内具有示范性;

(三)湿地自然景观优美,具有重要或者特殊的生态保护、科学研究、宣传教育价值。

第七条 申请建立省级湿地公园的,应当提交如下材料:

(一)所在地的市(设区市)林业主管部门提报的申请文件及申报书;

(二)拟建省级湿地公园的总体规划及其电子文本,反映拟建省级湿地公园现状的图片资料和影像资料;

(三)拟建省级湿地公园土地权属清晰、无争议的证明文件;

(四)拟建省级湿地公园管理机构的证明文件或者承诺建立机构的文件;

(五)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出具的拟建省级湿地公园相关利益主体无争议的证明文件;

(六)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向省林业主管部门出具的同意建立省级湿地公园的文件,跨县(市、区)的需出具同属上级人民政府同意建立省级湿地公园的文件。第八条 申请设立省级湿地公园遵照以下程序:

(一)市(设区市)林业主管部门向省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应的材料。

(二)省林业主管部门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对符合要求的,组织专家委员会进行实地考察、评审;对不符合要求的,在10日内告知申请单位。

(三)申报单位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对总体规划和有关材料进行修改完善,并报省林业主管部门审查;

(四)省林业主管部门根据专家实地考察和评审结论,依照有关规定审批。

第九条 湿地公园采取下列方式命名:

上一篇:教师十八大精神学习心得体会下一篇:描写助人为乐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