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浦别白居易的古诗赏析

2024-04-10

南浦别白居易的古诗赏析(共8篇)

篇1:南浦别白居易的古诗赏析

白居易《南浦别》古诗鉴赏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赏析:

这首送别小诗,清淡如水,款款地流泻出依依惜别的深情。

诗的前两句,不仅点出送别的地点和时间,而且以景衬情,渲染出浓厚的离情别绪。“南浦”,南面的水滨。古人常在南浦送别亲友。《楚辞·九歌·河泊》:“送美人兮南浦。”江淹《别赋》:“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故“南浦”像“长亭”一样,成为送别之处的代名词。一见“南浦”,令人顿生离忧。而送别的时间,又正当“西风袅袅”的秋天。秋风萧瑟,木叶飘零,此情此景,不能不令人倍增离愁。

这里“凄凄”、“袅袅”两个叠字,用得传神。前者形容内心的凄凉、愁苦;后者形容秋景的萧瑟、黯淡。正由于送别时内心“凄凄”,故格外感觉秋风“袅袅”;而那如泣如诉的“袅袅”风声,又更加烘托出离人肝肠寸断的“凄凄”之情,两者相生相衬。而且“凄”、“袅”声调低促,一经重叠,读来格外令人回肠咽气,与离人的心曲合拍。

后二句写得更是情意切切,缠绵悱恻。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最后分手,是送别的高潮。诗人捕捉住这关键时刻一个最突出的镜头:分手后,离人虽已登舟而去,但他频频回过头来,默默而“看”。“看”,本是很平常的动作,但此时此地,这一“看”却显得十分不寻常:离人心中用言语难以表达的千种离愁、万般情思,都从这默默一“看”中表露出来,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从这个“看”字,读者仿佛看到那离人踽踽的.身影,愁苦的面容和睫毛间闪动的泪花。他的每“一看”,自然引起送行人“肠一断”,涌起阵阵酸楚。诗人连用两个“一”,把去留双方的离愁别绪和真挚情谊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诗人劝慰离人:“好去莫回头。”意思是说:你安心去吧,不要再回头了。此句粗看似乎平淡,细细咀嚼,却意味深长。诗人并不是真要离人赶快离去,他只是想借此控制一下双方不能自抑的情感,而内心的悲楚恐怕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篇2:南浦别白居易的古诗赏析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篇3:南浦别白居易的古诗赏析

摘 要:中国封建社会由于交通不便,音信难寄,于是羁旅行役人思归,闺妇思夫,中国古典诗坛上便多了一种抒发相思别情的诗。这些诗歌因其表意的真切,情感的幽咽缠绵,表现手法的独特丰富,成为中国古典诗词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此文整理归纳了古典诗词歌赋抒写离愁别恨常用的几种方法:想象、日暮之景、衰飒秋景、月、比喻、夸张、谐音双关、迷蒙烟雾、长亭等方法。

关键词:中国 古诗词曲 抒写 离愁别恨 常用方法

在我国古典诗歌的原野上流淌着一条相思河,这条河源远流长,从每朝每代每个天涯海角人的心河里流出,从“诗三百”流来,流过“离骚”,流过“汉乐府”,流过“唐诗”、“宋词”、“元曲”……它悠约缅邈,潆洄盘旋,清泣悠咽,如怨如诉……

“悲欢离合总无情。”古代社会交通不便,音信难寄,于是羁旅行役人思归,闺妇思夫,上演了一幕幕动人的相思剧。“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般难分难弃,引得多少代人感叹唏嘘。我们不妨将这方面作品拿来赏读,却不期发现古诗抒写相思别情另有绝招,姑且称之为“神来之笔”。笔者分析如下,以讨大家之正。

一、借想象抒写思念

黑格尔说:“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思维一旦插上想象的翅膀,将会精骛八极,心游万仞,于是遥迢的路途似乎消失,思念的人则会“如期而至”。

采采卷耳,不盈倾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岗,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诗经·国风·卷耳》

这位采卷耳的妇女,才采了浅浅一筐就坐在路边想起在外的丈夫了,她想象丈夫驾车登山,饮酒遣怀,思念自己,最后马儿疲病,仆人病到,何等恓惶。通过想象将思妇的殷殷牵挂,忧心忡忡之状生动再现出来。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苏轼《江城子》

“悲莫悲兮生别离。”“不思量,自难忘”,不思是思,思何甚!思念如山泉汩汩,自溢难禁;思念的人如秋风秋雨中枯枝败叶,憔悴消损。梦中相逢,泪眼向对。“料得”三句,又设想亡者肠断月明之夜,亡者如此,生者何似!“明月夜,短松岗”,化景为情,其情何堪!每读至此,感人泣下。

类似的诗句:“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这些想象是合情合理的,抒写的都是人之常情,朴质不矫作。古人云:“古诗贵朴质,质朴则情真。”故能感人。

二、以日暮之景点染思情

对故国故土的眷恋是旅居异地之人的一大情结。“生仍冀得兮归桑梓,死当埋骨兮长已矣。”这是多么强烈的思归之情。也许正是暮霭残照,迷离淡烟之温馨静谧,点染了游子对家园的情愫;也许正是暮归的鸦雀牛羊让游子徒生眼羡,才有了“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慨叹,才有了“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千古断肠之句。日暮烟波之恍惚迷离与乡愁悠悠相因相依,相含相吐,乡关何处,乡愁何甚!又一次日薄西山,漂流异乡的游子,踟蹰傍路,无家可归。本应日暮则归,然日暮不归,反衬妙极。

三、以衰飒秋景烘托思情

“多情自古伤别离,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群雁辞归,远行人触目伤怀,因景添愁。“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西厢记》在这里动用几种最能表现秋意凄清的意象:碧远的天空、飘零的黄叶、一阵紧似一阵的西风、南归的大雁、经霜红叶,恰好折射出崔莺莺“心中之秋”——离愁别恨。“泪染霜林”一笔,更是至情所致。这里景中有情,情中有景,秋之怆凉衬托人心苦怨。“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王夫之

四、以禽兽能归反衬人之不能归

“黯乡魂,追旅思”这是多少游子的心理共鸣,然而自然界总是无情地刺激他们敏感的心。屈原在《哀郢》结尾处抒写对故国的怀恋:“乱曰:曼余目以流观兮,冀一反之何时?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为了表达对祖国的怀恋,以禽兽尚能怀恋家园反衬自己无法回归的深重悲哀,于是“狐死首丘”执着的家国之思一代代流传下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写女子思念远游之人,以鸟兽知归来反衬人不如物,此种感情读来令人回肠荡气。类似诗句还有“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五、借“月”抒写相思

“月”以其清远高洁之貌,娴雅幽静之态,倍惹人爱。“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融融月色传达着离别人彼此之间的问候和祝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又是多么美好的祝愿啊!月亮她善解人意,人缺月缺,人圆月圆;她也故意为难人,“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月亮不仅是离别之人互递情意的使者,也是游子牵系家园的一根丝线:“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又“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虽有悖自然之理,却是至理之情。

六、用比喻抒写离愁

感情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看不见,摸不着,何以抒写得形象可感呢?比喻是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根据所比事物之不同,分述以下:

1.以流水不断喻思情缅邈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人以春水之浩荡肆恣,奔泻千里之势喻亡国之囚的故国之思可谓形到神随。李白“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以滔滔江水喻别情,真挚动人。

2.以春草喻离情 “离恨恰如春草,渐行渐远还生。” 春草青青,青惹情生;春草广多,离情无垠;春草滋蔓,情思不断。“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芳草触动了人的离愁,而草自青青,故曰无情,以草之无情又衬人之有情,可谓神笔。同类诗句“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芳草复芳草,断肠还断肠。”

3.以“车轮转动貌喻百结愁肠 汉乐府民歌“离家日以远,衣带日已缓。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浓重深厚的乡愁无法排遣,就像车轮似的在自己肚子里回环辗转。这一比喻非常形象。

七、用夸张写相思之甚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诗的末章三句,用递进夸张手法抒写无法排遣的惆怅之情,表达了有情人别离后的殷切思念。李清照抒写对丈夫的思念“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因思念之甚以致人比园子里的黄花还要瘦损。

八、用谐音双关抒情

1.“柳”谐“留” 古代有折柳送别之习。“柳”即挽留,表依依不舍。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主人为朋友于客栈设宴饯别,店外被朝雨洗润得鲜亮的柳叶辉映得满室青青,柳色青青,别情依依。这里景即情,情即景。

“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反映的也是折柳送别。李白更有诗句“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这里的春风好似知人别苦,故意不吹柳条,不使柳条发青,人们也因此不再折柳,不再送别了。表达了人世间普遍存在的离别之苦。

2.“丝”谐“思” 抒写思念,为了避免简单直露,一览无余,用“丝”谐“思”,语意双关,诗歌感情在大胆抒发的同时,又显得婉转缠绵,增强语言的活泼和形象的生动鲜明。尤以女子口气为多。如 “绿草蔓如丝,杂树红英发。无论君不归,君归芳已歇。”“丝”即指绿草蔓如丝状,又是女子触景生思情。孟郊诗《去妇》:“妾心藕中丝,虽短犹牵连。”“丝”即指藕丝,又指去妇思念前夫。李商隐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丝”即指蚕丝,又是人心中之思,思念执着缠绵,至死不渝。

3.“莲”谐“怜” 魏晋乐府民歌《西洲曲》:“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写女子在莲子成熟时节对男子的相思,用“莲子”谐“怜子”,用“莲心”谐“怜心”,隐指对男子的爱情。表达含蓄自然,巧妙灵动,意味隽永。

九、用“长亭”写离情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扶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弘一大师的这首离别歌很容易把人的思绪引向千年以前的长亭外,古道边芳草萋萋,杨柳依依,斜阳脉脉,笛声幽咽;自古以来,多少悲欢离合的故事在长亭如梦似幻地上演,多少愁肠百结的诗句经久不息地流传,人们最熟知的当属《西厢记》中“长亭送别”一段了。为了送行,古代路旁都置有亭子,供行旅之人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古有“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之说。“长亭”从很早开始就成为一个意象并出现在古诗词中,

“诗缘情而绮靡。”以抒情为主的诗歌是中国文学的主要形式,更以抒写忧伤之情较为普遍。“离愁别恨”本忧伤之情也,克制的感情,尤其忧伤的感情,是十分微妙的,它不像强烈的悲愤和强烈的欢乐喷涌而出,一泄无余,而是委婉曲折,波澜起伏。感情的生发往往是受了某种触动,“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于是山石草木,江河湖海,朝晖夕阴无不触动着人们最敏感的情思,“物色之动,心也摇焉。”所以日暮,冷秋、明月、鸟兽、春水、青草、柳枝、红莲、丝蔓等平常之景也有了人的灵性。景生情,情生景,感情便含蓄委婉,温柔典雅,留给人广阔的想象天地。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每读这些诗句,感动的心犹如傍绕青山之依依流水,欲离又即;犹如搅醒春日之呢喃燕语,似醒却痴。让我们的心灵在诗歌的引领下渐趋丰富,让我们的情感在古人的激荡下越加动人。

参考文献:

[1]马美信.中华古诗观止[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5.

[2]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3]程千帆,周汝昌等著.唐诗鉴赏辞典[C].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4]蒋星煜.元曲鉴赏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篇4:白居易唐诗鉴赏《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

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

好去莫回头。

★ 南浦别白居易

★ 白居易《南浦别》翻译及赏析

★ 送别诗《南浦别》赏析

★ 长恨歌 白居易赏析

★ 白居易:长恨歌全文赏析

篇5:白居易唐诗鉴赏《南浦别》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诗的前两句,不仅点出送别的地点和时间,同时以景衬情,透露出浓厚的离情别绪。“南浦”,南面的水滨。古人常在南浦送别亲友。《楚辞·九歌·河伯》中有:“送美人兮南浦。”江淹《别赋》中也有:“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故“南浦”象“长亭”一样,成为送别之处的代名词。一见“南浦”,令人顿生离愁。而送别的时间,又正值“西风袅袅”的秋天。秋风萧瑟,落叶飘零,此情此景,岂能不令人倍添离愁?这里“凄凄”、“袅袅”两个叠字,用得形象传神。前者渲染内心的凄凉、愁苦;后者形容秋景的萧瑟、黯淡。正因为送别时内心“凄凄”,所以格外感觉秋风“袅袅”;而那如泣如诉的“袅袅”风声,又更加烘托出离人愁肠寸断的“凄凄”之情,两者相映相衬。而且“凄”、“ 袅”声调低促,一经重迭,读来尤其令人回肠荡气,与离人的心曲相合。

后二句写得更是情意切切,缠绵悱恻。送君千里,终有一别。最终分手,是送别的高潮。诗人捕捉住这关键时刻一个最突出的镜头:分手后,离人虽已乘舟而去,但他频频回过头来,默默而“看”。“看”,本是很平常的动作,但此时此地,这一“看”却显得多么不寻常:离人心中用言语难以表达的千种离愁、万般情思,都从这默默一“看”中表露出来,正习谓“此时无声胜有声”啊!从这个“看”字,我们仿佛看到那离人孤独的身影,悲凄的.面容和睫毛间闪动的泪花。他的每“一看”,自然引起送行人“肠一断”,涌起阵阵酸楚。诗人连用两个“一”,把双方的离愁别绪和真挚情谊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于是,诗人劝慰离人:“好去莫回头。”—— 你安心去吧,不要再回头了。此句粗看似乎平淡,细细咀嚼,却意味深长。诗人是理智的,既然分别在所难免,不如暂时忘掉这里的一切。诗人并不是真要离人赶快离去,他只是想借此控制一下双方不能自抑的感情,而内心的悲楚恐怕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篇6:白居易《琵琶行》赏析

白居易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发起新乐府运动,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和践行诗歌的通俗性、写实性,在中国诗词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他的诗词名作很多,流传极广,对当代和后代影响极大。最有名、艺术性最高的当数长篇叙事诗《长恨歌》和本文要赏析的《琵琶行》。

《琵琶行》写作背景和故事概况,作者在序中作了交待。这首长诗写于公元816年,也就是白居易从京城贬到江州任司马的第二年,当时白居易正经历着遭受排斥打击的时期。故事是,这年一个秋夜,作者送客到浔阳江头,在船上听一位从京城流浪来的倡女弹奏美妙琵琶,诉说不幸身世,联想到自己沦落的处境,不禁泪湿青衫。

一、谋篇布局艺术

绝句、律诗需要谋篇布局,长诗就更需要了。《琵琶行》谋篇布局的艺术突出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

1、结构合理

开头:精巧如凤头,引人入胜。从首句到“犹抱琵琶半遮面”。写琵琶女出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闻其声后却“欲语迟”,以至于“千呼万唤始出来”,使人欲罢不能。

中间:丰满如猪肚,全诗重点。从“转轴拨弦三两声”,到“为君翻作琵琶行”。有琵琶女酣畅淋漓弹琵琶,声泪俱下叙身世,还有作者联系境遇发感慨,精彩纷呈。

结尾:有力如豹尾,简明扼要。从“感我之言良久立”,到“江州司马青衫湿”。不再重述弹者琴技,只说闻者落泪,戛然而止,余味无穷。

2、繁简得当

相同事物重复出现,先繁后简。例如弹琵琶,第一次充分展开描写,用了24句;第二次,结尾再弹,只写了6句。

不同事物对比出现,主繁次简。例如讲身世,琵琶女为主角,用了24句;作者是“配角”,只讲了“我自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2句。接下来讲作者的处境,突出“地僻无音乐”,也是为了衬托琵琶女弹奏之妙。

抒情和叙事相较,抒情繁叙事简。叙事以首句为例:“浔阳江头夜送客”,将地点(浔阳江头)、时间(夜)、人物(“我”和客)、事件(送客),压缩作一句交待,非常简洁;对弹奏琵琶的抒情则不惜笔墨,一任挥洒。

3、前后照应

写月:前有“别时茫茫江浸月”,后有“唯见江心秋月白”。照应了环境的一致性。

写客:开头有“浔阳江头夜送客”,结尾有“满座重闻皆掩泣”。没有把客人丢掉。

写音乐:前面有“举酒欲饮无管弦”,后面有“终岁不闻丝竹声”,遥相呼应。

4、虚实交替

写琵琶女弹奏,大段实写;再次弹,只说闻者落泪,从侧面虚写。

写琵琶女弹奏是现场,用实写;写琵琶女讲身世是回忆,用虚写。

写琵琶女讲身世用虚写;写作者讲处境用实写。

描写同类事物,虚实交替进行,避免了单调呆板,增强了节奏感。

5、韵脚和谐

韵脚之和谐,最典型的当数从“转轴拨弦三两声”到“唯见江心秋月白”琵琶女弹奏琵琶这一段。为了表现音韵跌宕起伏,变化多端,本段用韵密集,24句就用了8个韵,每2句或4句就换一韵,而且依照平—仄—平—仄—平—仄—平—仄顺序,平仄交替变化。更加神奇的是,在仄韵中,又将去声、上声、入声交替使用,形成平(声、情)—去(思、志、事)—平(挑、幺)—上(雨、语)—平(弹、盘、难)—入(绝、歇)—平(生、声、鸣)—入(帛、白)。毫无雕痕,浑然天成,这就是艺术的魅力。

用韵疏密,因情而定。如前所述,表现琵琶女弹琵琶用多变的密韵;琵琶女叙述身世,则基本上用了“住、部、妒、数”等一个韵,显得连贯通达。与琵琶女诉身世相对应的“我”感叹处境一大段,也基本上用了“京、城、声、生”等一个韵,使之一气呵成。所不同的是,琵琶女叙述用了仄声韵,而“我”感叹用了平声韵,整齐中有变化。

6、善于借鉴

中国古典艺术门类,越到精妙之地,越有相通之处。不同门类艺术精品,经常互相借鉴。《琵琶行》不仅是用诗歌表现音乐的典范,而且在布局上,巧妙借鉴了古建、戏曲、书画等艺术门类。

借鉴古建:古建妙在曲径通幽。即使是民间四合院,也讲究在一进门处立一面照壁,防止一览无余。《琵琶行》表现琵琶女出场,先是“忽闻水上琵琶声”,不见其人,“寻声暗问弹者谁”,则“琵琶声停欲语迟”,以至于“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迂回曲折,与古建布局异曲同工。

借鉴戏曲:演戏要搭建戏台,将人物、事件聚焦于台上;《琵琶行》也在浔阳江头用船搭建了一个“戏台”,将“主人”、“客人”和琵琶女安置在上面,将琵琶女几十年遭遇浓缩在船搭的“戏台”上一夜表现出来,十分紧凑。

借鉴书画:书画铺排有浓有淡,还要留白以透气;《琵琶行》演奏有高有低,直至“凝绝不通声暂歇”,相当于书画的留白,写出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神来之笔。

二、语言修辞手法

修辞就是修饰语言,借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修辞是艺术的语言。《琵琶行》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大大提高了这首长诗的艺术性。下面列举 17 种:

1、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一般用在开头。《琵琶行》开头句:“浔阳江头夜送客”,就是起兴手法,由“夜送客”引起听琵琶。

2、渲染。通过对环境等的描写,突出形象,增强艺术效果。《琵琶行》第二句:“枫叶荻花秋瑟瑟”,给人以寒秋孤苦的感觉,为琵琶女出场作了环境渲染。

3、互文。两个相对独立的语言结构,相互代表或补充语义,避免重复。《琵琶行》第三句:“主人下马客在船”,“主人下马”也代表了“客人下马”,“客在船”也补充了“主在船”。完整的意思是,主人和客人都下了马,主人和客人都坐在船上。

nlc202309040719

4、借代。以乙事物的名称来代替甲事物。《琵琶行》第四句:“举酒欲饮无管弦”,以“管弦”借代音乐,将抽象事物具体化。

5、顶针。又称连珠或蝉联。将前句句尾的字词作为后句句头,像缝衣针脚接连不断。如“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别”字将前后两句连结起来。

6、夸张。即夸大其词。“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显然是夸张手法。

7、比喻。比喻是最基本的修辞之一。诗中对琵琶女弹奏琵琶音响,用了“急雨”、“私语”、“珠落玉盘”等等多种比喻,使之形象而生动。这一段是古典诗词运用比喻的典范。

8、通感。也叫“移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觉相转移,造成新奇精警的效果。如“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不仅看得见莺和泉,而且听得见莺语和泉流,而且触摸得着莺语的滑和泉流的幽咽,把弦音表达成视觉、听觉、触觉的多维立体感觉。

9、迭字。即字词的重迭,可加重加深词意。《琵琶行》中多处使用。如:“弦弦掩抑声声思”。

10、复辞。相同的字隔离使用于句子中,是复辞手法。可增强节奏,使前后呼应。如“相逢何必曾相识”。

11、对比。两种相反事物放在一起比较。如:“此时无声胜有声。”无声和有声对比,比出胜负。

12、对偶。这也是修辞学上的辞格之一。在长篇古风中往往点缀一些对偶甚至对仗句,提升韵律美感。如:“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13、衬托。从侧面着意描写,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如:“曲罢曾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妒”。用“善才伏”和“秋娘妒”衬托琵琶女的艺高和貌美。

14、倒装。将事物顺序倒置,以达到某种用意。如“秋月春风等闲度”、“暮去朝来颜色故”。春和秋、朝和暮时序倒置,起到拉长时间的作用。“春风秋月等闲度”是闲度了一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则是闲度了多年;“朝去暮来”是一天,“暮去朝来”则是很多天的过渡词,从“秋娘妒”过渡到“颜色故”。

15、用典。引用史事成语典故,升华作品意境。如:“杜鹃啼血猿哀鸣”,杜鹃啼血就是个典故。昼夜啼叫,直到啼血,加重悲哀氛围。

16、省略。省略一些字词,使诗句精炼。如:“满座重闻皆掩泣”,省略了“满座客人”中的主语中心词“客人”,而由修饰词“满座”来替代。

17、设问。为提高读者注意力,用设问。如:“座中泣下谁最多?”

各种修辞手法,配合使用效果更佳。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就是将比喻、通感、迭字、对偶等多种手法交替使用的。

三、思想感情表达

谋篇布局艺术和语言修辞手法都是为思想感情表达服务的。全篇突出一个情字,即沦落人对沦落人的同情。

1、表现是琴贯全篇,实质是情贯全篇。

第一段:“举酒欲饮无管弦”,写无管弦,是无琴趣,更是无情趣。

第二段:“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情景交融地写情。

第三、四段:写倡女和作者二人的沦落情。

结尾:“满座重闻皆掩泣”,“江州司马青衫湿”,泪湿青衫,因情而为,还是写情。

2、两大亮点

调动多种艺术手段,围绕思想感情,突显了两大亮点。

亮点之一:对秋江月夜琵琶声声的描写,运用一连串比喻等修辞手段,揭示琵琶女复杂的内心世界,使人如临其境,耳目一新。

亮点之二:拿京城女伎的坎坷身世与被贬朝臣的痛苦处境相比,道出深切的人生感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两个亮点,由三段精彩叙述完成,扣人心弦。

3、成批佳句

诸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以及“门前冷落马鞍稀”、“江州司马青衫湿”,等等。这些佳句以至警句,道破了一般人的说不出来但又是人们共同的心声,因而深受人们喜爱,一千多年来广为流传和引用,至今仍有极强的生命力。

总之,《琵琶行》谋篇布局艺术之精,语言修辞手法之妙,思想感情表达之深,以及亮点段落之亮,佳句警句之多,在众多古今作品中十分突出,这就是《琵琶行》的不朽之处。

责任编辑:王国伟

篇7:南浦别白居易的古诗赏析

关键词:白居易;《长恨歌》;梨花;意象赏析

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中,曾有无数文人骚客以花抒情、借花喻人,并留下了浩如烟淼的经典文学作品,诗人王融曾经咏诵梨花,情不自禁的描写道“芳春照流雪”;诗人温庭筠在自己的《太子西池二首》作品中使用“梨花雪压枝”,将梨花独有的清新脱俗、洁白如雪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仙李白在《宫中行乐词》作品中使用“梨花白雪香”比喻成女子白皙娇嫩的皮肤,本文选取白居易的《长恨歌》实施赏析,主要针对诗歌中梨花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进行深入研究。

一、古典文学作品中的寓意

梨花在百花中作为食果之花,地位不高。梨花色白、簇生,形状较小,生命脆弱得无法承受晚春风雨。在我国古典诗词之中,梨花常常被诗人用来比喻身世卑微、命途多舛的少女,或者是少女哀怨忧愁的内心,又或者是形容女性外貌及哭泣之状,例如“梨花带雨”。诗人白居易在《陵园妾》作品中使用“手把梨花”来形容被迫看守帝王陵墓的侍妾;诗人刘方平在自己的作品中以“梨花满地”,与前句中哭泣的宫女遥相呼应,利用满地凋零的梨花表达宫女悲戚的生存境况;诗人杜牧在《初冬夜饮》中使用梨花来表达诗人流落异乡的愁苦思绪,综上所述,在我国古典诗词中,梨花被广泛应用于抒发悲戚之情。

二、《长恨歌》中的寓意

(一)由芙蓉至梨花

《长恨歌》作为七言诗,共有一百二十行,诗歌中的第一行到第七十四行是《长恨歌》的第一部分,描述玄宗与贵妃的恋爱故事,梨花出现在较后的第一百行中。说到《长恨歌》中的梨花,就不得不提及诗中的另一种花——芙蓉。杨贵妃得到帝王宠爱时,白居易已然将其比喻成花,在贵妃死后,白居易描述帝王沉迷于回忆中时,完成了以“芙蓉”喻贵妃的写作,使读者意识到“芙蓉”就是贵妃。芙蓉花增强诗歌的浪漫气息,“芙蓉帐暖”、“太液芙蓉”分别从春与夏两个季节比喻杨贵妃,春夜的贵妃好似绽放的芙蓉,夏日的贵妃正如盛开的水莲。

诗的第二部分始于道士招魂,蓬莱仙山上,道士一眼认出贵妃,贵妃此时的名字是“太真”,白居易以“雪肤花貌”,将贵妃再次比喻成花,并没有明确写出花的种类,但当道士与太真道别时,白居易描写其泣泪涟涟的神情时使用了“梨花一枝春带雨”,这也是整首诗一百二十行中唯一将贵妃比喻成“梨花”的句子。

在百花之中,牡丹、芙蓉以及芍药地位最尊,在我国古典诗歌中,广泛应用于比喻女子美貌,白居易在其《感镜》诗中使用“秋水无芙蓉”,以芙蓉称颂女子美貌。此外,在《简简吟》中,白居易使用“芙蓉花腮”的字样描写无辜年轻女子,在《醉题沈子明壁》诗中,白居易使用“色似芙蓉”来描写美丽歌女。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品花传统中梨花相对来说地位较低,其在《花经》一书中位列“五品五命”,而在《群芳谱》一书中则位列“四品六命”无论哪本书,都没有将其列至高位,梨花作为我国传统文学意象,与芙蓉象征女性美貌的艺术意象截然不同,其象征凄婉悲戚。

杨贵妃其人,在皇帝眼中与道士眼中的形象截然不同,一个是芙蓉,一个是梨花,原因在哪里呢?玄宗作为帝王,对美丽女人的渴望强烈,他的眼睛被世俗与感官蒙蔽,以他的视角来看,杨贵妃作为性爱对象,以芙蓉比喻不足为奇;道士的眼睛可以洞见人们自身的前途与命运,可以看穿幻想,因此在他看来,杨贵妃必然要承受国家溃败的苦果,成为一朵凋零的梨花。梨花生命脆弱,无法承受风雨吹打,她活着的时候是唐朝统治者花园中的花朵,死去后的苦痛果实自然也要由皇族来承担。

诗人白居易精通道教教义,同时又是一名佛教徒,这一特点在其诗歌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有关《长恨歌》研究中,权威指出,《长恨歌》与白居易好友陈鸿撰写的《长恨歌传》作品出现前,杨贵妃的故事并没有越过历史叙事范围,也就是说,后来发展出有关杨贵妃的道教仙境故事最初是由白居易与陈鸿创造的。《长恨歌》开头显露出的警戒意味预示这个爱情故事以悲剧收尾,在赏析过程中,笔者发现白居易喜欢借植物与花传达他自身观念,在《陵园妾》中,白居易将女子的面容比喻成花,命运比喻成叶,杨贵妃自身娇艳的容颜与最后凋零的命运与其多么相似。

史料记载,华清池作为唐明皇寻欢作乐之地,大量运用白玉芙蓉进行装饰,这些装饰品由安禄山进献,因此,白居易使用芙蓉不仅拥有事实依据还有象征意义。《长恨歌》通篇没有点名芙蓉花具体颜色,华清池里的白玉芙蓉有一定几率是诗歌原形,但并不确定,相反,在诗歌第一部分中,白居易描写过亮丽鲜艳的金色,例如“金屋”的金、“金步摇”的金以及“金雀”的金,因为此时贵妃生活在人生的黄金时期,诗人不断在诗中运用亮色,贵妃生活舒适安逸,大唐帝国也处于最后的辉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读者不自觉的会将诗歌中的芙蓉看成鲜艳的红色,这与第二部分的梨花白形成对比,增强《长恨歌》的反讽效果。

在唐朝时期,红色只有朝中高级官员才能穿着,因此代表着权势和财富,即尘世中充斥着享乐与情欲的生活,白居易使用梨花来形容杨贵妃,从表层意义来说,只是表明贵妃具有“雪肤花貌”的动人特点。从红芙蓉到白梨花,颜色褪化意味着女子脸颊上红晕的消褪,也象征着女子生活从幸福转变到悲戚,在这一层面上看,白色包含着女子不幸生活导致的悲戚苍白面容。这两种情境中,颜色转变作为一种自然现象,白居易将其运用到诗歌中,在此基础上选取不同事物,以此象征尘世间美丽的短暂与脆弱。

白色象征着干净与纯洁,在我国人民想象中,神仙居住的地方仙气飘飘、烟雾缭绕,笼罩在白色中。《长恨歌》第二部分中,从道士的角度来看,读者能够得知杨贵妃在仙境中名“太真”,这是一个“道号”,也就是说,她在仙境中修行,梨花白符合太真洁白无瑕的仙子身份,也象征着仙境的脱俗无垢,暗示贵妃作为太真在修行时或许已然进入万念皆空、心无杂念的状态,因此她的外貌与气质非常契合仙境背景,如果假设这首诗是一幅画,那么杨贵妃在现实世界的背景颜色一定是艳丽的红色,而在仙境中则是清净的白色。梨花的花期很短,生命脆弱,一经风雨吹打,就会从花枝飘落,在诗歌中,梨花暗示杨贵妃的戚惶与无助。

(二)梨园之花与梨花树下的悲剧

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由梨园开始,也由梨园结束,《明皇杂录》一书中记载到,安禄山曾经将琵琶作为贡品进献给贵妃,贵妃遂以琵琶演奏博得帝王欢心,是名副其实的梨园之花,对于这种出身,白居易在《长恨歌》第一、第二部分都采取了暗讽,贵妃的生命终结于梨花树下,也表明贵妃与梨花存在着贯穿生命的不解之缘。

玄宗与贵妃的爱情与梨园关系十分密切,在这种环境中又引入了梨园之花的意象,这也是梨花的另一层含义。梨园之花展现的内容包括贵妃出身低微、与帝王共度的美好时光以及最后满怀悲情死亡的结局。杨贵妃出身普通,其父官职不显,起初杨贵妃与唐明皇的儿子寿王结为连理,后因其貌美,进宫侍奉唐明皇。在白居易的《胡旋女》作品中,白居易在描写贵妃得势时使用了“梨园”一词,诗人有意无意,读者已然无法确定,但读者在赏析时,无法不对其进行联想。“梨”可以谐音成“李”,也就是说,在《长恨歌》中,梨花既可以单纯指“梨花”,也可以指“李花”,意思就是李氏唐朝之花。除此以外,历史学家普遍认为杨玉环本身就拥有非常优秀的艺术天赋,也是借她帮助,玄宗才能建立“梨园”,在当时,“梨园子弟”不但涵盖了所有的舞蹈家、歌唱家以及演员,还包括了全部宫女在内。因此,作为艳压群芳的国花,杨贵妃“梨/李园之花”当之无愧。

《长恨歌》中,白居易写到“梨园弟子”,这句出现在贵妃身死后,玄宗返回都城时,他发现梨园依旧,弟子健在,只是年华不再。这句诗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过去她们也许不被重视,为贵妃所不屑,但如今,曾经被忽略的梨园弟子寿命长久,而艳压群芳的杨贵妃却已经身死马嵬坡。

马嵬坡兵变时,杨贵妃被迫缢死于一所寺庙前的梨树下,不管梨花原型究竟如何,都不会改变白居易在《长恨歌》中的结构安排,其作为意象引出悲剧结局,可以使诗歌主旨与情感基调紧密相连,梨花这一特定意象,既表达了白居易对杨贵妃的同情和对唐杨恋情的惋惜,又指责了玄宗沉迷美色享乐的错误,批判了贵妃滥用权力的肆意。

从芙蓉转变为梨花,诗人使唐杨之恋贯穿全诗,促使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融会贯通。芙蓉到梨花,读者可以清楚了解玄宗沉迷美色耽误朝政,诗人借此表现出对统治集团荒淫腐朽的谴责与批判,从情感上,白居易则表现出对杨贵妃命运的哀怜。其中,白居易曾写道“君王不早朝”等,直接讽刺玄宗的行为,随后又写道“肠断声”、“泪垂”等,详细描写玄宗对贵妃的相思之情,对唐杨之恋的悲惨结局予以同情,由芙蓉到梨花,不仅帮助诗歌叙事,还将白居易自身情感变化体现得淋漓尽致。

作为一首七言叙事古诗,《长恨歌》的历史背景是安史之乱,诗歌这种题材必须使用精炼的文辞将需要表达事情叙述出来,其不仅要明确讲述唐杨二者间的风流情事,还要表达二者情感以及诗人写作态度,梨花在诗歌中承载了白居易赋予的多种意象,既表现出杨贵妃的花容月貌,又描写出她平凡的出身与悲惨的结局,还体现出其生前与死后、尘世与仙境中的不同心态。本文从“梨花”入手,对《长恨歌》加以赏析,不难看出,诗歌中的梨花不仅仅是梨花,其包含了多种意象,起到了表达感情、体现主旨、帮助叙事等功能。

【 参考文献】

[1]赵娟.《长恨歌》中的“芙蓉”与“梨花”意象探析[J].学术探索,2014(06).

[2]黄君.大笔之构悲壮之美——谢云《唐白居易长恨歌》赏析[J].中国书法,2015(13).

篇8:论“南浦”意象的流变

关键词:“南浦” 意象 流变

“南浦”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用的一个意象。“南浦”意象的产生与水密切相关。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浦”:“浦,从水。甫声。滂古切。五部。浦,水濒也,濒下曰水涯,人所宾附也。”可见,“浦”其本义为“水滨”,以后逐渐衍生出其它引申义,寄寓了丰富的象征意蕴。

“浦”之本义,可见于《诗经·大雅·常武》:

王谓尹氏,命程伯休父,左右陈行。戒我师旅,率彼淮浦,省此徐土。不留不处,三事就绪。

王奋厥武,如震如怒。进厥虎臣,阚如虓虎。铺敦淮濆,仍执丑虏。截彼淮浦,王师之所。

修武备战,整装待发,“戒我师旅,率彼淮浦”, “截彼淮浦,王师之所”,王师出征,战于淮浦,军威赫赫。这里的“浦”字,皆与水畔有关,为处所名词,所用为本义。

中国古典文学与水颇有渊源,这是因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勃兴与自然的“人性化”过程紧密相联,而这种文学与自然的关系,外化为“登山”与“观水”等日常活动。无论是“圣人之观”还是“士女之游”,常常与水相依相伴。情以物兴,物以情观,驻足水滨,水质的明净澄澈,水态的柔韧腻滑,水势的汹涌浩淼,定能催发人生的诸多感叹,或放意肆志有所寄寓,或悠游嬉戏寻求快乐。“水”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一大母题,是作家创作的重要灵感源泉。

自《诗经》以来,基于水滨的文学意涵逐渐扩大。文人们有意识地寻求水所寓含的美感特质,而且游观之景语与情语得到了完美的融合,“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文心雕龙·神思》)。临渊观水,不仅要获取自然形式的美感,而且还是情感渲泄之方式,寄寓了某种“人文”或“历史”的内容。

如孔子所代言的“圣人之观”。孔子曾言:“仁者爱山,智者乐水”,可见圣人是用思辨的眼光来观天地之变迁,原其“四时明法”,穷“万物之理”的。故孔子在河边漫游时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刘向《说苑·杂言》中亦载:“孔子与子贡见大水必观焉”。圣人伫立水滨,思考宇宙之无穷,掐算盈虚之无数,睥睨天下,谈经论道,立德立言。

与圣人游观时沉重的道德束缚相比,平民百姓在水畔的游观之乐则轻盈了许多。《诗经》中载有许多青年男女在游观中滋生情爱的例子。例如耳熟能详的《诗经·周南·关雎》篇,毫无疑问,《关雎》篇作者的灵感来源于水滨,流淌不息的水流见证了“君子”与“淑女”的“爱情”。

《楚辞》是诞生于水畔的文学。《楚辞》中的大部分作品都与水相关,故事发生的背景多为水滨。诸如屈原《九歌·湘夫人》中“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九章·哀郢》中“背夏浦而西思兮,哀故都之日远”;《九歌·湘君》中“望涔阳兮极浦”,“朝骋骛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遗余佩兮澧浦”;《九歌·河伯》中的“日将暮兮怅忘归,惟极浦兮寤怀”,“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等。纵观屈原一生,他除了在郢都任职外,还有两次飘落在外的经历,一次是汉北,这是在屈原遭到楚怀王疏远之时,自己离开了郢都。另一次是在江南,历经长江、洞庭湖、沅水、湘水等处,这是屈原遭顷襄王放逐之地。在长期的流放生活中,屈原逐水而居,常常在泽畔长吟,抒发积聚深厚的悲痛和思念之情,并通过诗歌表达出来。可以说,他的大部分诗歌都是与水畔的漂泊生涯有关,许多篇章中大量出现“江皋”、“北渚”、“浦”、“南浦”等与水滨相联系的词语,于是,诗歌中一个重要的意象——“南浦”便出现了。“南浦”,有意有象,象中寓意,内涵丰富。

“南浦”,既是滋生爱情的圣土,也是抒发离愁的处所。

屈原《九歌》:“送美人兮南浦。”江淹《别赋》有云:“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可见,“南浦”与“长亭”一样,常常作为送别的代名词。后围绕“送别”之意,语义逐渐扩展开去,衍生出丰富的意蕴。

古人送行,陆上止于长亭,水畔别于南浦。南浦辞行,更有浓厚的感伤情绪。岸上友人(或亲人,情人)别情依依,离人渐行渐远,水天茫茫,舟随水逝,岸凝滞不动,水流淌不息,空惹满腹惆怅。亘古以来,多少文人墨客借南浦之水抒抑郁之志写离愁恨绪,多少旷夫怨妇徘徊于南浦之滨嗟叹年华似水,有情人不得团聚。悠悠南浦之水承载着沉沉的情感重荷滚滚逝去。

借“南浦”写“离忧”,例子俯首可拾。

唐代诗人杨炯《和崔司空伤姬人》诗曰:

昔时南浦别,鹤怨宝琴弦。

今日东方至,鸾销珠镜前。

水流衔砌咽,月影向窗悬。

妆匣凄馀粉,熏炉灭旧烟。

晚庭摧玉树,寒帐委金莲。

佳人不再得,云日几千年。

忆往昔南浦作别,鹤声凄唳,琴弦哀怨,而如今旧烟灰飞,佳人难再,只余南浦流水呜咽。情与景相融,颇具艺术感染力。

白居易《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清淡如水的小诗,款款流泻出惜别的深情。秋风乍起,木叶零落,南浦送别,更添萧萧寒气。如泣如诉的“袅袅”风声与肝肠欲裂的“凄凄”别离之情相生相衬,“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离人登舟弃岸,他却频频回头,千般情思,万种愁绪,皆在“看”中凸现出来,南浦送别地,黯然消魂处!

宋王沂孙《南浦·春水》词:

柳下碧粼粼,认麴尘乍生,色嫩如染。清溜满银塘,东风细、参差縠纹初遍。别君南浦,翠眉曾照波痕浅。再来涨绿迷旧处,添却残红几片。

葡萄过雨新痕,正拍拍轻鸥,翩翩小燕。帘影蘸楼阴,芳流去,应有泪珠千点。沧浪一舸,断魂重唱薠花怨。采香幽径鸳鸯睡,谁道湔裙人远。

写思念妻子,有“别君南浦,翠眉曾照波痕浅”句,春光融融,春水滟滟,妻子娇美的容颜宛若倒映水中。“沧浪一舸,断魂重唱薠花怨”,离人已在南浦乘舟远行,只好想象妻子在远方的汀洲采薠唱出相思的怨词。诸如此类的还有唐代牛峤《感恩多》词:“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等等。

“南浦”既是游子出发的起点,也是游子还家的终点,既是送别之地,又是暮归之所。

如《全金元词》录无名氏之作《泊南浦》,词云:

南浦归帆暮。喜重看、螺江烟柳,鹤汀云树。画栋朱帘歌舞地,风景已非前度。

只浩荡、江涛如故。相望飞楼鹏翅展,羡雄城、防卫多貔虎。 又喜免,乱离苦。

旧时犹记登临处。共诗朋、赋友同欢,咏今怀古。两鬓星星今老矣,却似荼蘼孤注。叹桃李、不知春去。独有洪崖青不改,似于人、恋恋能相顾。招我隐,有佳趣。

少小离家,年老方回,如同暮色中南浦之归帆,几经风雨已经变得陆离斑驳,面目全非。黍离之悲,颠沛之苦,人生的起起落落变幻莫测,尽融入“南浦”的意象之中。“只浩荡,江涛如故”,岁月流转,唇红齿白的少年郎已经两鬓染霜,可南浦之水仍然无语东流。

此外,还有借“南浦”之地,喻指时光荏苒,物华不再。如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王勃将“游览美学”与“生命省察”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诗先叙滕王阁的位置,“临江渚”,倚阁望远,流水悠悠,尽收眼底。“佩玉鸣鸾罢歌舞”,讲的是阁内的人事。“画栋”与“朱帘”形容滕王阁的装潢陈设极其华丽,檐角画楼直入“南浦云”,气势恢弘,沉沉朱帘暮卷西山烟雨,尽夸饰奢华之能事。然而,这一切的豪华,如南浦水之无声无息转瞬即逝:“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虽然滕王阁仍在,但是“阁是人非”,“阁中帝子”早已离阁而去,所有的荣华富贵只是过眼云烟,“槛外长江空自流”,唯有自然的永恒与时间的长流,不由得让人感慨在短暂的个己生命中,自己的渺小,最终如同南浦之水,无语东流,无法追攀,也无法留存。

再如张炎的《南浦》词,云:

波暖绿粼粼,燕飞来,好是苏堤春晓。鱼没浪痕圆,流红去,翻笑东风难扫。荒桥断浦,柳阴撑出扁舟校,回首池塘青欲遍,绝似梦中芳草。

和云流出空山,甚年年净洗,花香不了?新绿乍生时,孤村路,犹忆那回曾到。馀情渺渺,茂林觞咏如今悄。

昔日繁华之所,如今已成断浦荒桥。落红坠地,东风难扫,梦中芳草,馀情渺渺,叹宇宙浩淼,人生短促。临浦观澜,水之潺潺与生命之流逝契合,生命如隙,人生如寄,与水流的恒久不息,与天地之悠悠相比,人实在是显得渺小短暂与飘忽孤绝。

文人借“南浦”咏离情别绪,政治家借“南浦”寓隐逸情怀,如两种身份得而兼之,则“南浦”意象的内蕴就丰富了许多。

举王安石为佐证。宋熙宁九年(1076),王安石二度罢相寓居江宁,过着“知世知梦无所求”的淡泊生活。此后,他修筑房屋,开辟蔬圃,引水入塘,挖渠植柳。落寞时与诗为伴,惆怅时以琴为友。其南浦等诗,足可窥见晚年心态:

南浦东冈二月时,物华撩我有新诗。

含风鸭绿粼粼起,弄日鹅黄袅袅垂。

诗以“南浦”为背景,此时的“南浦”,已经成为美景的代名词。登上东冈,一览春色:绿水泛起涟漪,嫩黄色的柳叶儿迎风招展,细长柔美的枝条袅袅而下。诗明丽清新,小巧雅致,诗人心态自然平和。

而另外一首诗心境则复杂了许多:

南浦随花去,回舟路已迷。

暗香无觅处,日落画桥西。

花开南浦,落英无数,香气渐飘渐散,舟入迷津,无复来路。日落画桥虽美,但毕竟是东山日暮。王安石虽垂垂老矣,但一颗炽烈的心仍在南浦水畔躁动不息。涌动的波浪叩问着他貌似平静实则狂狷澎湃的灵魂,真能心如止水徘徊于世外么?即使置身于春光烂漫、流水淙淙的美景中也是很难很难的。

“南浦”意象,剔除众多的“象”外之意,去掉众多的情感烙印,回归其本原,还其江水澄澈明净的本色,确实是一个美丽的去处。

江西滕王阁之南建有南浦亭,历来为江边迎送客人休憩之所。唐代王勃作《滕王阁诗》,有“画栋朝飞南浦云”句,可见景致之美。如今以南浦亭为中心的南浦园,是南昌沿江绿化带一座别致的园林。上海黄浦江上的南浦大桥,是名列世界第三的叠合梁斜拉桥,雄伟壮观,闻名遐迩。南浦之美,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

参考文献:

[1]柯庆明.中国文学的美感[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2]余冠英选注,诗经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3]吕正惠.泽畔的悲歌——楚辞[M].海口:中国三环出版社,1992.

[4]马茂元选注,楚辞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5]顾肇仓,周汝昌选注,白居易诗选[M].北京:作家出版社,1962.

[6]胡云翼选注,宋词选[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7]孙望,常国武主编.宋代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上一篇:比的认识听课心得下一篇:对老婆道歉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