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课文的读书笔记

2024-04-26

看课文的读书笔记(共14篇)

篇1:看课文的读书笔记

这是第一本重新再拿起来读的书,大学的时候读过一次,现在再拿起来别有一番风味,之前停留的印象是方鸿渐是一个浪子,但这次的感受却觉得他是一个可悲可怜之人。

围城给人以铭记的是“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会有这样错觉的幻想,得不到的往往最珍贵。苏文执不是方鸿渐想要的,所以错过了不是遗憾;唐晓芙是方鸿渐想要但却未得到的,所以悲痛欲绝心有余悸;孙柔嘉是方鸿渐心善心软的得物,以为能给自己带来一丝温暖,却奈阴阳不定,吵闹不断。方鸿渐跟孙柔嘉结婚的时候,内心“结婚无需太伟大的爱情,彼此不讨厌已经够结婚的资本了”好像是又好像不是。

“爱情多半是不成功的,要么苦于终成眷属的厌倦,要么苦于未能终成眷属的悲哀。”

什么才是最伟大的爱情?什么又是最伟大的婚姻?

方鸿渐是生活中很多人的缩影。没有突出的成绩,微弱的工资,思想老套的家人,想时刻逃离的心境,想要而不可得的痛苦,心善心软的内心,决绝而不果断精神,单纯而不复杂的思想,孤独而又渴望被爱的心灵…

篇2:看课文的读书笔记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共产党的伟大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同志,为了不让白色恐怖势力明白党的机密,烧掉了有关党的机密文件和书籍,之后李大钊同志被捕,经历了许多残酷的刑罚,但他毫不畏缩,大义凛然,视死如归,最终英勇就义,被执行了绞刑……

读完了课文,我被李大钊同志那颗对党、对革命事业高度负责、充满信心与期望的坚定之心打动了!“舍小家,顾大家”,李大钊对家人的慈爱是不言而喻的,但他依旧为了保守党的机密视死如归,这充分说明了李大钊对党的忠诚与信任,应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他沉着冷静,坚强斗争,为了党的事业他献出了自我的生命及家庭。李大钊不动心于敌人的高官厚禄,宁死不屈,他用铮铮铁骨捍卫了一个共产党人的信仰。

篇3:看课文的读书笔记

(1)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 使子婴为相, 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 曰:“旦日飨士卒, 为击破沛公军!”

(2) 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 贪于财货, 好美姬。今入关, 财物无所取, 妇女无所幸, 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 皆为龙虎, 成五采, 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上述两个原因, 确是课文所提供给我们的关于“鸿门宴起因”的全部, 除此之外可以说“无可奉告”了。正因为如此, 读了课文后, 常常会让人有“项羽因刘邦先入关中可以‘王关中’而生妒忌心, 并凭借自己当时强大的军事实力设下鸿门宴, 以威逼刘邦服软、就范, 是古代以大欺小、倚强凌弱的无赖式行为的体现”之感;同时, 会对刘邦油然生出同情心, 对项羽及范增自然而然地产生不屑之意。由此, “鸿门宴”一词也成了“比喻不怀好意的宴会”“潜伏着杀机的会晤”的代名词。那么, 刘、项冲突的起因和鸿门宴的由来, 果真如课文所告诉我们的是“曹无伤告密”和“范增建议”这两个原因的综合吗?答曰:非若是也。

试想一下, 刘、项两支反秦大军, 同在怀王麾下, 怀王令宋义、项羽往北救赵, 令刘邦“西略地”入关, 并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这是两支同心协力、戮力破秦的兄弟部队, 当下的反秦形势又是大好, 战果十分辉煌。照理, 两军的信任度绝不会低。哪有被人一告密, 项羽在不作一番调查、核实毫无真凭实据的情况下, 就轻易相信刘邦要背叛自己, 并要灭了这支兄弟部队的道理呢?项羽头脑再简单, 脾气再暴躁, 总不至于会如此草率地行事吧!然而, 依据课文内容, 却找不出别的更直接可信的关于刘、项发生矛盾冲突的理由。这的确令人疑惑, 且是百思不得其解之惑。

在细读《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之后, 笔者方知个中另有缘由在。

课文节选部分之前, 有这样一段文字:

到新安。诸侯吏卒异时故徭使屯戍过秦中, 秦中吏卒遇之多无状, 及秦军降诸侯, 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 轻折辱秦吏卒。秦吏卒多窃言曰:“章将军等诈吾属降诸侯, 今能入关破秦, 大善;即不能, 诸侯虏吾属而东, 秦必尽诛吾父母妻子。”诸将微闻其计, 以告项羽。项羽乃召黥布、蒲将军计曰:“秦吏卒尚众, 其心不服, 至关中不听, 事必危, 不如击杀之, 而独与章邯、长史欣、都尉翳入秦。”于是楚军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新安城南。

行略定秦地。函谷关有兵守关, 不得入。又闻沛公已破咸阳, 项羽大怒, 使当阳君等击关。项羽遂入, 至于戏西。

这段文字告诉我们, 项羽本想将章邯所带的二十余万秦军作为自己的军队, 带向关中, 攻取秦地, 但了解到降卒“其心不服, 至关中不听, 事必危”之后, 决定将他们“击杀之”。于是趁着一个夜晚, 将二十余万降卒全部坑杀于新安城南。为实现接下去的将要攻取秦地的计划, 项羽于是向入秦的唯一通道函谷关进发。不料, 函谷关被刘邦派兵把守, 拒绝项羽进入, 又听说刘邦攻下了咸阳, 比自己捷足先登入了秦都, 于是大怒而派当阳君英布 (黥布) 击破函谷关, 然后进军到戏西。

这段史实, 表明了刘邦派兵遣将, 坚守函谷关, 拒绝项羽入关, 阻断了项羽通过函谷关继续攻取秦地的军事行动, 是一种明显且严重的背叛行为。这才是引发项羽大怒的直接原因。在这种情况下, 项羽只得击破函谷关, 强行进入关内, 驻军于戏西。显然是刘邦拒项羽 (即背叛) 之错在先, 项羽对守关之沛公军采取军事行动在后。这样, 才引发项羽大怒, 决定“旦日飨士卒, 为击破沛公军!”这完全在入情合理之中。而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密告项羽“沛公欲王关中, 使子婴为相, 珍宝尽有之” (这段话在《高祖本纪》中为:“沛公左司马曹无伤闻项王怒, 欲攻沛公, 使人言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 令子婴为相, 珍宝尽有之。’欲以求封。亚父劝项羽击沛公。方飨士, 旦日合战。”) 之言, 只不过是曹无伤知道了项羽因刘邦的背叛而怒, 要“击破沛公军”之后, 以告密来求取封赏, 这至多是给项羽的火上加了一瓢油而已, 并非是点燃项羽怒火的首要原因。至于项羽后来对刘邦说的“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 籍何以至此”, 显然只是一种托词而已。

刘邦的“距关, 毋内诸侯”, 拒项羽于关外的重大错误举动, 事前连首席谋士张良也不知, 迅速地演变为一桩严重的政治事件。它使本是抗秦的两支联军、友军, 顿时成了两支仇军、敌军, 这是连当事人刘邦也始料未及的。“是时项羽兵四十万, 号百万;沛公兵十万, 号二十万, 力不敌” (《史记·高祖本纪》) , 悬殊的军力对比, 严峻的军事对峙态势, 战争将一触即发的局面, 让刘邦阵营着实感到了大难临头的惊恐, 于是连忙通过笼络项伯, 以向项羽转达刘邦请求在第二天亲去谢罪的愿望。项羽在项伯的竭力劝说下, 按下怒火, 接受刘邦亲自前来谢罪的请求, 并在鸿门设宴接待刘邦一行。这才有了历史上著名的“鸿门宴”, 这也是项羽设“鸿门宴”的由来及真正原因。老实说, 自视甚高、脾气暴躁、火气颇大、握理在手、实力强大的项羽, 能收回“旦日飨士卒, 为击破沛公军!”的成命, 以礼待客人, 设宴款刘邦, 已是极为难得的了。更何况, 在宴饮的过程中, 他礼待樊哙, 有自己的主见, 置范增多次请杀刘邦的暗示于不顾, 不愿在宴会上暗算对手的诸种表现, 虽然都可以被看作没有真正了解对手而作出的短视行为, 但也恰恰表明了项羽光明磊落之个性。

篇4:看课文的读书笔记

【关键词】语文教学;自选课文;读书笔记;阅读;写作

新课标下高中语文自选课文教学看似容易,其实现在已经成为教学中的一大难题。自读课文选材均是很有代表性、能够反映一定的时代特征和一定时期的文学风格的作品,如果处理方法不当,很多自读课文就会成为老师和学生的教学和学习的鸡肋,感觉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我想,,这里面除了自选课文本身内容比较多,难以驾驭的原因外,就是我们在教学和学习中还没有找到一个有效的方法。在几年的教学中,我通过不断的摸索和思考,最后发现有针对性地结合文本培养学生写读书笔记的习惯,是提高学生挖掘文本的内涵最好的解决途径。

写读书笔记是一种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手段。然而,很多时候在操作上却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学生不明白什么是读书笔记,不知道从何处下手,因此写作内容五花八门,没有明确的能力训练目标;(二)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仍然依赖教辅资料,缺少自己的深入思考,知识难以内化为能力;(三)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写作意识,只是被动地应付,不能有针对性培养自己的能力,达不到增强语文素养的目的。如何解决这几个问题,让学生真正掌握读书笔记的写法,有效地利用教材提高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呢?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读书笔记。读书笔记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课堂笔记。课堂笔记主要是对老师教学的重难点进行有选择地记录、存储、补充、整合、加工和创造,要求学生在预习时记下问题,听讲时记下重难点,复习时记下没有掌握的知识点。而自选课文重在自我探究,发展学生的独立钻研能力和创造能力。所以读书笔记只需要学生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记下自己的所思、所感,并从中寻找到一个切入点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写作时注意把握重点,力求思想的深刻性、内容的丰富性、语言的工整性、思维的创新性。课堂笔记是单向记录;读书笔记是多向性写作。课堂笔记是知识的传授;读书笔记是思维创新能力的开发。一个是封闭性的,一个是开放性。明确了这些,学生就能很好地把握具体的目标。

第二,让学生明确读书笔记的重要性。学生学习自选课文时都感觉很轻松,这并不是他们能很好地把握自选课文的内涵,而是学生对自选课文学习目标把握不好,是一种不作为的表现。很多学生只听不写,即使上课发言也只是被老师逼迫无奈,很少自己主动地、有思考地去写。很多学生认为,课堂自己去写读书笔记,费时费力不说,自己也并没有从中有新的收获。这主要就是没有认识到写读书笔记对对自己思维能力开发的重要性。写读书笔记有以下几方面的好处:第一,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第二,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开发大脑的出新思维能力;第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如果学生真正认识到读书笔记的重要性,,他们就会主动地拿起笔进行写作。现在的学生思想都比较开放,爱发表自己的看法,敢于创新,只要我们正确引导,积极开发,就一定能让他们的能力在学习自选课文中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第三,要明确写作形式,也就是要求学生学会应用目前课本的开阔空间,及时地写下自己的感想、观点和拓展内容。这样,既能加深对文本的解读,又能够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写作能力。现在的课本版面留有很大的空间,让学生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及时而有效地记录自己的收获。学生可以就某一句话或某一个词进行思考探究,然后形成一两句有启发性的话,也可以从整体上把握,写成一篇小文章,记录在空白处。老师一定要有明确的要求,最好是能给学生提供一定范例,对学生加强指导。如,从语言形式上要求不能信手就写,杂乱无章,从思想主题上,要求学生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等。

第四、要努力形成习惯。自选课文文章内容多选自经典作品,学生比较爱读。然而,很多学生往往容易忽视自读课文的重要性,仅仅就情节、观点进行感知。比如,阅读鲁迅的《阿Q正传》只能记住里面几个典型的情节,如阿Q偷萝卜、调戏小尼姑、和小D打架等等,很少能就这些情节深入分析。读曹雪芹的《红楼梦》很多人只是留意宝黛的爱情故事,很少能解读作者的内在写作动机。读到西方文学,运用和理解文本的能力更是欠缺。如,读到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时,对西方的意识流手法更是无从下手,根本就读不懂。这时,老师就要鼓励学生学会读出问题,寻找到突破口,并把问题随手写在书页上。在老师引导之后,进行思考和写作。对于比较难理解的文本,教会学生从语言形式、观点主题等角度进行思考探索,绝对不能无所作为。时间一长,学生自会在自选课文的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最后,要及时进行成果展示。教师要从学生读书笔记中选择写的比较有深度、或有文采、或有创意的语段进行现场点评,并及时加以肯定和表扬。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就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能及时对其他同学的写作起到引导作用。我在讲解自读课文《道士塔》一文时,给学生制定了“写出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心里话”的课堂读书笔记,要求读完一遍课文迅速动笔,可就某一段话,或某一人物形象,或全篇主题进行立意构思,注意语言有震撼力和美感,并能发人深思。学生利用二十分钟读完课文,十分钟写作,五分钟修改,教师再利用十分钟进行成果展示。下面摘录部分同学的成果,展示给大家:

1、淡淡的夕阳将紫色的轻纱笼向大地,遮住了莫高窟沧桑的面庞。缕缕清风吹起石窟上千百年积淀的灰尘,每一尊石像都在颤抖,它们的心已经被历史积攒的辉煌禁锢!每一座雕像的破败处,都裸露出整个民族的悲哀!(朱海梅)

2、在心情沮丧的时候,只要想一想余秋雨先生的《道士塔》,想一想专家们一脸的凝重,以及文中小人物一副可憎至极的面孔,你就会发现:我们现在不应为一点小事而消沉,也不必因别人的言行而影响自己的心情,因为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早日肩负起国家的重任,让这个民族找回昔日旺盛的动力和永恒的荣耀,让子孙们都能昂首向前,骄傲地走完每一段路程。(杜欣)

3、读了《道士塔》全文,又看了前面的彩图,我在内心深处怎么也想不明白:王圆蓚——这个敦煌的罪人,怎么也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塔?我困惑:历史是为了铭记,还是为了嘲弄?或许谁也不能够给出一个明确而清晰的答案。塔顶雕花绽放,似盛开的面庞,朝向八方,嘲弄着王圆蓚的猥琐,讥讽着一个时代的悲凉!风吹尘起,地起无火之烟;日晒雪消,檐滴无云之雨。过去的悲哀,或许,在风烟之中更加清晰,在雨雪之后更加深刻。(周卫林)

4、余秋雨先生深谙莫高窟,因情而作《道士塔》,写尽心中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悲哀,让人们读懂了一个民族的木性和不和谐。

塔外是今日,塔内是昨天。然而昨日的故事已被无知填充,所有的华美也已消融,徒留黏合了些许悲哀的文物。今日,我们必须正视这场浩劫,必须抹去昔日所有的悲哀,

一个写满历史的敦煌,一个面目真实的敦煌,不只是一个问号,或一个句号,抑或省略号,它定要成为整个民族骄傲的感叹号!

当落日余晖映红西天,斜照到敦煌的莫高窟,每一尊石像都透露出惨然的美。如此辉煌的文化,现在都已被摧残得支离破碎。飞天袖间,散出的朵朵鲜花,是对一个民族的祭奠;石壁之上,镌刻的道道裂痕,写尽一个民族的昨天。(马黄龙)

5、当雪白的刷把在墙壁上来回游动,当沉重的铁锤在婀娜的身体上撞击,当清脆的驼铃在茫茫的沙漠上空回响时,莫高窟涕泪纵横!

读到如此优美的读书笔记,我想教师对于文本的解读已经显得多余,我们能做的只有为学生鼓掌。

相信学生,引导学生,评价学生,鼓励学生,是运用读书笔记进行教学的必然要求,也是充分发挥学生能动性,顺利进行自选课文教学的有效手段。

篇5:课文《争吵》的优秀读书笔记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安利柯和可来谛争吵的故事。安利柯在抄写文章,可来谛不小心撞了一下安利柯,墨水把纸弄脏了,两个人吵了起来。下课后,可来谛在外面等着安利柯,安利柯以为可来谛找他算账呢,可他来找他和好的。到了家里安利柯把事情告诉了父亲,父亲把他批评了一顿,说他应该向可来谛道歉。

读了这篇文章我的体会是,我们应该对同学、朋友、同桌等人要宽容大度,不要只为自己着想,要想想别人。宽容大度,互相帮助,才能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我通过可来谛下课后主动去找安利柯道歉,和好的描写,感受到了他的这种品德。

其实,我的生活中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篇6:课文鲸的读书笔记

原来,这本书写了魔法故事,讲了秋哥到乡下爷爷家,在乡下村子里遇到的一些奇怪的事情。这里有精怪,有魔法,有会变身的疣猪,有好看的皮影,有爬上房的南瓜,有游过街道的鲸,有什么都能装下的汽车,有带阁楼的房屋,有无比神秘的魔幻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秋哥生活在草梨村,他的童年是幸福的、快乐的。因为草梨村有绿色的沃野、潺潺的溪流、金黄的麦田、清脆的鸟鸣、璀璨的星空,还有大自然在那里继续上演的各种神奇。在秋哥的身边有穿着对襟衫的草鬼婆,有梳着小辫子泼辣的小阳,有呆萌的小盾,有喜欢变魔术的邻居大叔……秋哥可以坐什么都能装下的汽车,可以看游过街道的鲸,可以和小伙伴在任何地方玩耍、做游戏……

和秋哥相比,我们生活在钢筋混泥土和网络的世界里。没有热闹非凡、儿童乐园的戏台,没有五彩缤纷、灿烂无比的灯笼,没有枝繁叶茂、百鸟争鸣的梧桐树。有的只是每天做不完的作业,周末又上兴趣班,就算没有兴趣班,爸爸妈妈也会给我们制定好详细的计划,不给我们留下一丝喘气的机会。每天从学校到家,从家到学校。我们的校园生活也缺少趣味,课间生活被老师布置的作业安排的满满的,属于自己的时间少的可怜。我们身边也没有太多朋友,即使有也没有时间和他们玩,整天呆在家里,爸爸妈妈从来没有过多的语言和我们聊天……郁闷死了,和秋哥相比,我们多么可怜呀!

篇7:秋天的怀念课文读书笔记

史铁生是一位坚强的残疾作家,然而在他的背后有一位更伟大却又鲜为人知的人——他的母亲。读完《秋天的怀念》,不经意间,我眼前总会浮现出这样一组镜头:史铁生狠命的捶打自我两天失去知觉的腿,对他的母亲大吼:“我活着还有什么劲?”母亲扑过去抓住史铁生的手,忍住眼泪说:“咱娘俩一块,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渐渐单单几个字,饱含了母亲对儿子多少的爱,沉淀了多少对生命的无奈,又体现了多少母亲的坚强。

可是这样一位伟大的母亲,就在一个落寞的秋天永远离开了史铁生。但即使是在弥留之际,牵挂的依旧是“我那有病的孩子……”

我想那个伤感的秋天和母亲深深的爱已经长久存活在史铁生心中了。

母爱是感人的,母爱是伟大的,母爱使沙漠中的母骆驼为了即将渴死的小骆驼喝到够不着的水潭里的水而纵身跳进水滩中;母爱使在油锅中被煎的鳝鱼为了保护腹中的鱼卵而始终弓起身子;母爱使在地震中的废墟中的孕妇直到产下婴儿方含泪辞别世间……

母爱的感觉就好想喝茶,一口一口的品尝,夏天凉爽,冬天温暖。深秋的夜给人的局促和失落的心境瞬间消散,那是因为母爱神奇的力量。

篇8:看课文的读书笔记

关键词:《我的理想》,现代语文,教学观

本次习作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口语交际“我的理想”的自然延伸, 题目就是《我的理想》, 旨在让学生在习作过程中认识到树立理想的重要性, 激发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为理想而努力奋斗的情感。因此, 本次习作不仅有机整合了单元的主题, 而且凸显了本单元的学习重点, 同时对学生掌握本单元主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制定教学目标

从课文的特点及新课标特别关注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过程与方法, 知识与能力”三个维度着眼, 笔者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将口语交际与习作指导紧密结合在一起 , 创造宽松自由的口语交际环境, 通过倾诉自己的理想及理想背后的故事, 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应对和表达的能力, 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理想观。

2.指导学生讲真话 , 吐真情 , 表达有条理 , 表达自己内在的真实体验, 感受习作的快乐。

3.引导学生畅谈理想 , 展开想象 , 对自己的未来进行美好憧憬。

4.佳作欣赏, 收获写作技巧, 并学会应用到自己的作文中。

二、剖析教学重点

1.通过本次习作, 力图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理想 , 内容丰富具体, 表达出真情实感。一节课下来, 绝大多数学生对这篇文章该写些什么、怎样写了于心胸, 部分学生似乎对如何写好已心中有数, 教学达到了预期效果, 令笔者比较满意。

2.设计意图。理想是一个比较空洞抽象的话题, 理想背后的故事, 是激活学生言语诉求、指导学生说具体的最佳切入点。在学生的心灵充分敞开后, 以教师的成长经历和体验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 引领学生感悟:理想有时候并非要多伟大多崇高, 它常常来自于普通真实的生活, 真实的就是最美的。其中对于分组畅谈和交流与分享自己的理想部分, 可以通过以下一些假设开始启发教学。如:

老师:俗话说得好:“人无志而不立。”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理想, 你能说说你的理想是什么吗? 请坚定地把你的理想大声说出来。

学生:作家。

学生:发型师。

学生:主持人。

学生:服装设计师。

老师:可真巧, 和老师小时候一样, 但是现在我成了人民教师。我很好奇, 是一件什么事, 让你有这样的念头?

学生:……

老师:刚开始只是一个想法, 怎么逐渐发展成理想的呢?

学生:……

三、设定预想提问, 为实现理想该如何奋斗

老师:有没有什么事使你愈发坚定这个理想呢? 好好想想。

学生:……

四、课堂讨论, 总结书写理想的经过和心得

通过风格各异的多篇例文, 以小组合作形式组织赏析, 扎实有效地品评。小组合作学习要给足时间, 老师参与指导, 给够信任, 放手但不放任。如:

老师: 本次习作要求我们学习本单元课文中出现的一些写作方法, 灵活运用于自己的作文中。课前, 老师也为同学们准备了多篇习作例文, 请大家拿出学案例文。分小组学习, 看看能从中收获什么。先在小组内, 把你的学习所得和同学们交流, 再请代表综合大家的意见发言……

老师:哪个小组愿意先来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收获。

学生:汇报关于首尾呼应的写法……

老师: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 你们已经掌握了首尾呼应、引用的写作方法。首尾呼应能使文章的结构更严谨, 真是了不起。

学生:汇报例文中关于描写的句子……

老师:这一小组的合作学习方式值得鼓励, 堪称黄金搭档, 你们关注到了片段中的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能使文章更生动。

学生:汇报文章的结构特点……

老师:用图形来表达, (师画图) 这样就一目了然, 其实, 这就是一篇文章的提纲, 我们也可以学习这种提纲挈领的方法。

学生:汇报修辞手法的应用……

老师:看来, 在文中巧妙地应用修辞, 能使句子能鲜活、生动。在这节课上, 我们畅谈理想, 品评佳作, 激情飞扬。下节课, 请大家拿起手中的笔, 写下心中想说而未说的话。相信你们的笔下, 一定会涌出一曲曲激荡人心的理想之歌……

五、课堂展望和反思

“我的理想”是一个很空泛的话题 , 课堂上, 谈起它, 学生往往只会说大话、讲空话。如何有效利用课堂时间, 突破这个难点? 语文教育要把学生塑造成创造性的人才, 培养“健全的人格”, 即要促进学生探索品质的形成、道德意识的觉醒和自由心灵的建构, 就必须而且应当谋求语文教育中国化的方向, 也就是确定语文教育的应有本位, 把握语文教育的应有本质。现以口语交际课为依托, 激发学生兴趣, 抓住三个话题, 即我的理想是什么? 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理想? 为实现理想, 我该怎么做? 从聊天式的谈话入手, 环环相扣, 步步深入, 打开学生思路, 为后面的写作奠定基础;从说到写, 也是作文教学遵循的一个原则。下面是我在具体教学活动中的做法和体会。

第一, 以名人名言导入, 以成功事例导思, 以鲜活话语导趣, 才是学生喜欢的习作课堂。出示名人名言应掷地有声, 要让学生由这些话语明白理想的意义。

第二, 多给学生倾吐与表达的机会, 引导他们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只有丰富语文教育的情感体验, 激发语文教育的生命活力, 才是课堂老师应该做的。

第三, 应给出风格各异的多篇例文, 以小组合作形式组织赏析, 才是扎实有效的品评。学生的课前预习一定要到位, 学案要先发给学生自读自悟, 否则学生不能在短时间里形成自己的想法。小组合作学习要给足时间, 给够信任, 放手但不放任。

参考文献

[1]孙宏华.语文美育的必备条件[J].商业文化 (下半月) , 2011 (04) .

篇9:看课文的读书笔记

关键词:语文教材;《鸿门宴》;节选

从节选自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中的课文《鸿门宴》看,“鸿门宴”的起因或者说刘、项两大集团发生冲突的原因是:

(1)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2)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上述两个原因,确是课文所提供给我们的关于“鸿门宴起因”的全部,除此之外可以说“无可奉告”了。正因为如此,读了课文后,常常会让人有“项羽因刘邦先入关中可以‘王关中’而生妒忌心,并凭借自己当时强大的军事实力设下鸿门宴,以威逼刘邦服软、就范,是古代以大欺小、倚强凌弱的无赖式行为的体现”之感;同时,会对刘邦油然生出同情心,对项羽及范增自然而然地产生不屑之意。由此,“鸿门宴”一词也成了“比喻不怀好意的宴会”“潜伏着杀机的会晤”的代名词。那么,刘、项冲突的起因和鸿门宴的由来,果真如课文所告诉我们的是“曹无伤告密”和“范增建议”这两个原因的综合吗?答曰:非若是也。

试想一下,刘、项两支反秦大军,同在怀王麾下,怀王令宋义、项羽往北救赵,令刘邦“西略地”入关,并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这是两支同心协力、戮力破秦的兄弟部队,当下的反秦形势又是大好,战果十分辉煌。照理,两军的信任度绝不会低。哪有被人一告密,项羽在不作一番调查、核实毫无真凭实据的情况下,就轻易相信刘邦要背叛自己,并要灭了这支兄弟部队的道理呢?项羽头脑再简单,脾气再暴躁,总不至于会如此草率地行事吧!然而,依据课文内容,却找不出别的更直接可信的关于刘、项发生矛盾冲突的理由。这的确令人疑惑,且是百思不得其解之惑。

在细读《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之后,笔者方知个中另有缘由在。

课文节选部分之前,有这样一段文字:

到新安。诸侯吏卒异时故徭使屯戍过秦中,秦中吏卒遇之多无状,及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轻折辱秦吏卒。秦吏卒多窃言曰:“章将军等诈吾属降诸侯,今能入关破秦,大善;即不能,诸侯虏吾属而东,秦必尽诛吾父母妻子。”诸将微闻其计,以告项羽。项羽乃召黥布、蒲将军计曰:“秦吏卒尚众,其心不服,至关中不听,事必危,不如击杀之,而独与章邯、长史欣、都尉翳入秦。”于是楚军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新安城南。

行略定秦地。函谷关有兵守关,不得入。又闻沛公已破咸阳,项羽大怒,使当阳君等击关。项羽遂入,至于戏西。

这段文字告诉我们,项羽本想将章邯所带的二十余万秦军作为自己的军队,带向关中,攻取秦地,但了解到降卒“其心不服,至关中不听,事必危”之后,决定将他们“击杀之”。于是趁着一个夜晚,将二十余万降卒全部坑杀于新安城南。为实现接下去的将要攻取秦地的计划,项羽于是向入秦的唯一通道函谷关进发。不料,函谷关被刘邦派兵把守,拒绝项羽进入,又听说刘邦攻下了咸阳,比自己捷足先登入了秦都,于是大怒而派当阳君英布(黥布)击破函谷关,然后进军到戏西。

这段史实,表明了刘邦派兵遣将,坚守函谷关,拒绝项羽入关,阻断了项羽通过函谷关继续攻取秦地的军事行动,是一种明显且严重的背叛行为。这才是引发项羽大怒的直接原因。在这种情况下,项羽只得击破函谷关,强行进入关内,驻军于戏西。显然是刘邦拒项羽(即背叛)之错在先,项羽对守关之沛公军采取军事行动在后。这样,才引发项羽大怒,决定“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这完全在入情合理之中。而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密告项羽“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这段话在《高祖本纪》中为:“沛公左司马曹无伤闻项王怒,欲攻沛公,使人言项羽曰:‘沛公欲王關中,令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欲以求封。亚父劝项羽击沛公。方飨士,旦日合战。”)之言,只不过是曹无伤知道了项羽因刘邦的背叛而怒,要“击破沛公军”之后,以告密来求取封赏,这至多是给项羽的火上加了一瓢油而已,并非是点燃项羽怒火的首要原因。至于项羽后来对刘邦说的“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显然只是一种托词而已。

刘邦的“距关,毋内诸侯”,拒项羽于关外的重大错误举动,事前连首席谋士张良也不知,迅速地演变为一桩严重的政治事件。它使本是抗秦的两支联军、友军,顿时成了两支仇军、敌军,这是连当事人刘邦也始料未及的。“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沛公兵十万,号二十万,力不敌”(《史记·高祖本纪》),悬殊的军力对比,严峻的军事对峙态势,战争将一触即发的局面,让刘邦阵营着实感到了大难临头的惊恐,于是连忙通过笼络项伯,以向项羽转达刘邦请求在第二天亲去谢罪的愿望。项羽在项伯的竭力劝说下,按下怒火,接受刘邦亲自前来谢罪的请求,并在鸿门设宴接待刘邦一行。这才有了历史上著名的“鸿门宴”,这也是项羽设“鸿门宴”的由来及真正原因。老实说,自视甚高、脾气暴躁、火气颇大、握理在手、实力强大的项羽,能收回“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的成命,以礼待客人,设宴款刘邦,已是极为难得的了。更何况,在宴饮的过程中,他礼待樊哙,有自己的主见,置范增多次请杀刘邦的暗示于不顾,不愿在宴会上暗算对手的诸种表现,虽然都可以被看作没有真正了解对手而作出的短视行为,但也恰恰表明了项羽光明磊落之个性。

由此可知,现在课文的节选把引发刘、项冲突的缘由混淆了,将“鸿门宴”的真正由来掩盖了,会误导读者的某些认知,使读者对项羽发兵攻击刘邦的行为产生极大的误解。如果将上述所引的《史记·项羽本纪》的内容也包括进去,那么,节选部分对“鸿门宴”发生的前因后果才会让读者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不至于使人产生误读和疑惑了。

篇10:尊严课文读书笔记

课文中的哈默和一群逃难的人来到杰克逊大叔的家里。好心的村民和村长杰克逊大叔都把自家的食物分给了大家,大家都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可是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哈默却没有马上就吃。因为他说:“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想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哈默的话语令杰克逊大叔刮目相看。说到这里,我对哈默的敬佩之情越来越深了。

现在有些强壮的人,自己怕吃苦,自己不挣钱,每天游手好闲,花钱就向父母要钱。有的甚至拿个破碗在大街上要钱。他们和哈默比起来简直太弱了,相反有的人却很有尊严。我曾读过这样的一篇报道:有个中国人要从外国回到自己的国家,在飞机上,身体有一些不舒服向空姐要了两次饭。可空姐说:“你们中国人真容易饿。”那个中国人说:“你要为你说的话负责任。”回国后,把她起诉到了法院。后来,航空公司把这名空姐开除了。

篇11:课文读书笔记

我一向不喜欢历史,感觉研究历史的都是那些正襟危坐的老学究,无趣之极,但|看了《明朝那些事儿》我的想法有所转变,原来历史可以这么读,原来老祖宗的事还这么有趣。

明古鉴今,历史不应是自作姿态的卖弄,而应该是避免我们重蹈覆辙的教科书。我们应该懂得历史,一则这是我们的宝藏,我们应该继承。二则从历史中我们可以明白很多道理,前人为我们总结了很多经验,受用不尽。

历史如同一个舞台,不同的人物粉墨登场,你方唱罢哦我登场,到最后谁得了满堂彩,谁有被轰下台?

篇12:蜡烛课文读书笔记

一个老妇人孤零零地在地窖中躲避战火时,怀中的两支蜡烛对于她是多么重要呀!这是她去世的丈夫留给她的最珍贵的礼物,给在痛苦与不安中的她带来最好的抚慰。她把蜡烛放在自己的身上,此时她应该不会害怕,因为在她心中有最真的挚爱呵护着她。也许她会在这两支蜡烛的陪伴下走完最后的路程。蜡烛与老人相伴,但硝烟更将老人包围,心中对法西斯入骨的恨随着炮火的猛烈与日剧增。

此时有另一种爱毅然出现在她的眼前。“她明明白白看见五个红军爬到了方场上”“她看见德国人的炮口对准了这五个红军”。她知道苏联红军为谁而来,她知道苏联红军正在为自己的祖国——南斯拉夫的解放而战,还没来得及招呼一声,“一颗炮弹就在近旁炸开了”。战争就这样无情地把伤痛留给了老妇人,“那个苏联人孤零零地躺在那毫无遮掩的方场上”。死亡对于老妇人应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人为自己的生而死。谁是亲人?就是能让自己感到幸福而温暖的人。在此时两个遥远的国度已经没有了距离,在此时两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的心应该贴的很近很近。

地窖外面可怕吗?耳边飞着炮弹的碎片。但对于育乞西老人又怕什么呢!有什么比亲吻亲人的额头,让死去的亲人安息更重要吗?这是一个多么令人 可敬而又令人伤心的小伙子呀,应该把最珍贵的东西,最真的心送给他。对于这个老妇人还能有什么最珍贵的东西吗?“老妇人想了半天,然后,伸手在她那唯一的衣袋里摸出件什么东西来”,是蜡烛,是与丈夫结婚时的蜡烛,是已经保存了45年的蜡烛。时间没有让蜡烛丢失,此刻她要把她认为最珍贵的东西献给她认为最可爱的人——一位苏联红军。“她把那大蜡烛插到坟堆的顶上,点了起来。”“蜡烛的火焰向上直升,一点也不动摇。”在烛光中透着正义、勇气、坚定。那是一个正义的战士奋勇前进的火焰,是在一个感恩的心中燃起的可敬的火焰,更是人类心中渴望和平的最崇高的精神火焰。老妇人用她的心点燃起“柔和的火焰”,用她瘦弱的身体作“挡风”的屏障。

“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给蜡泪淹没了,但是那一朵小花依然在闪烁。”痛苦与悲伤体现在每个受侵略的人民的脸上,也许还有擦拭不完的泪水,但烛光会闪动着,战胜邪恶的思想会一直闪烁着。因为还有一支蜡烛已被点燃,点燃在“老地方”,它们互相支撑着,会一起燃烧在革命的土地上,会燃烧在每个正经历痛苦的人的心里,会点燃每个正义者心中永不熄灭的“蜡烛”。红军“穿过方场,走过桥,赶上他们的连队,投入战斗。”喜烛是会燃完的,但会有更耀眼的烛光跟随战斗者的脚步而闪亮。

篇13:看课文的读书笔记

初中语文自读课文几乎占了每册课文的一半, 过去一部分教师对此采取的教学方法和精读课文没什么两样, 既耗费了时间, 又没有培养学生的能力;一部分教师干脆不教。我们教研组的老师觉得两种态度都不可取, 为了抽出更多的时间用于精读课文和作文教学, 也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以此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 从2006年下期开始, 我们语文组进行了自读课文的教学研讨。首先从教学的时间安排和教学的模式上使自读课文和精读课文有所区别, 我们把自读课文教学时教学效率和学生能力的提高叫做自读课文的有效教学, 首先从初中的最高年级初三开始, 进行了小说和议论文的探讨, 然后在初二进行了文言文和说明文的探讨, 再在初一进行了一般记叙文的探讨。下面是具体的做法:

1.小说自读课文的有效教学模式

(1) 课前预习模式

①资料查找:作家、时代背景。

②通过查字典解决生字词的读音、解释。

③通读全文, 概括小说的情景及中心思想。

④画出描写小说主人公的语言、行为、外貌、神态、心理的句子。

⑤画出难于理解的句子。

(2) 课堂教学模式

①作家、时代背景的补充介绍。

②生字词的检测。

③小说情节的探讨。

④描写手法的探讨。

⑤人物形象的探讨。

⑥中心思想的探讨。

⑦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探讨。

⑧拓展延伸。

2.议论文自读课文的有效教学模式

(1) 课前预习模式

①收集相关资料并结合课文注释了解作者。

②借助工具书疏通字词。

③整体感知课文, 找出文章中心论点。

④画出疑难字句留到课堂上讨论。

(2) 课堂教学模式

①导入课文。

②作家、背景补充介绍。

③借助“四读法”读课文:跳读—了解作者及文章梗概;速读—把握文章中心论点;细读—理清文章结构, 探讨关键问题;研读—学习本文论证方法。

④拓展延伸。

3.文言文自读课文的有效教学模式

(1) 课前预习模式及策略

①提前一至两天布置预习并给出要求。如查找作家相关资料;读熟课文;根据课文注释试着翻译;画出疑难。

②教师精心准备思考题和训练题。这些题目既要引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又要促使他们去分析文章的思想感情, 还要对课文的思想观点进行反思, 从而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这才达到古文学习的目的。

③教师对于课文必须烂熟于心, 而且要制作好多媒体课件, 这样才能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 才能得心应手地掌握课堂四十五分钟。

(2) 课堂教学流程

①导入课文。

②师生交流作家及背景资料, 教师展示相关图片。

③检测生字词的音义。

④多种方式展示朗读成果。

⑤学生提出自学疑难, 共同解决。每小组推选同学熟练地翻译课文, 集体纠正。

⑥教师用训练题的形式 (多媒体呈现) 来检测同学们的学习情况, 内容包括本课文言文重要的基础知识。

⑦问题探讨, 激发思维 (关于思想感情的探讨, 鉴赏其精华与糟粕) , 进行反思及迁移的训练。目的是古为今用, 学以致用。

⑧组织背诵比赛。

4.说明文自读课文的有效教学模式

(1) 课前预习模式

①收集相关资料并结合课文注释了解作者。

②借助工具书疏通字词。

③整体感知课文, 找出文章说明对象的中心 (筛选信息要点) , 画出疑难。

(2) 课堂教学模式

①导入课文。

②作者介绍。

③整体了解说明对象的中心。

④探讨课文结构及相关问题。

⑤研读课文语言及说明方法。

⑥拓展延伸。

5.一般记叙文自读课文的有效教学模式

(1) 课前预习模式

①查找资料:时代背景及作者。

②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的音义。

③整体感知课文。

④找出记叙文的六要素。

⑤画出体现文章主旨的句子或重点句。

(2) 课堂教学模式

1) 导入课文。

2) 作家、背景补充介绍。

3) 整体感知课文。

①小声朗读课文。

②正音正字。

③理清文章结构, 找出文章线索。

④探讨关键词和语段。

⑤归纳文章主题。

4) 反思:写作上的特色, 以及学习这篇文章的收获。

5) 拓展延伸:拓展视野, 联系实际。

当然这只是一般的模式, 具体到某一篇课文, 要根据课文的特色, 有所取舍, 有所偏重, 不能面面俱到, 否则也不能称为有效教学。

通过一年多的探索, 使教师对自读课文通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但是越来越多的问题也暴露出来了。

二、自读课文有效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其政策探讨

问题主要出在预习上, 一个单元有一半的自读课文, 预习的内容那么多, 有的一个晚上都完不成, 无形之中增加了学生的负担。于是在预习中部分学生出现了这样一些现象:一是看书不专注, 因此一些题答非所问;二是蜻蜓点水似的把课文看一遍, 草草地做一下预习题, 几乎没有答完整的;三是懒得看书, 直接从参考书上找答案。这样对于一部分同学而言, 自读课文的有效教学不但无效而且有害。这使我们感觉到不能面向全体, 否则这样的探索只是流于形式。

于是, 本着“既真正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又培养学生专注地读书的习惯;既不增加课内的时间, 又能使学生自学能力有所提高”的目标, 对自读课文的有效教学进行了新一轮的探讨。

常言道:“目标越小越容易实现。”过去我们的探索, 没有根据学生实际量力而行, 过高地估计了学生的自觉性和能力, 因此对于部分学生收效甚微。新一轮的研讨, 我们把每一课的教学目标缩小, 只抱着一个宗旨, 不增加学生任何课外负担, 利用四十五钟时间训练学生专注地读书, 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那么怎样在有限的时间里, 来进行自读课文的有效教学呢?

第一步, 作家、时代背景的介绍还是由教师负责, 因为收集资料的能力, 初中生早已具备, 不必经常训练。

第二步, 给学生提出阅读要求, 然后让其在十分钟内专心致志地默读课文。

第三步, 自由朗读课文, 边朗读边思考合作探究的问题。

第四步, 对学生们掌握生字词音形义情况进行测试, 然后对主要内容、结构、语言、修辞以及质疑、拓展等进行合作探究, 共同解决一些问题, 对于难点教师作相应的引导。

这只是基本的步骤。四十五分钟, 时间有限, 要做到有效, 就要求在基本原则——既读好书, 又培养能力的基础上, 根据每篇自读课文的特色, 有选择性地进行训练, 没有必要面面俱到。

如文言文《五柳先生传》, 生字较多, 又是自传性散文, 于是我们把训练重点放在读懂读通课文内容, 深入探讨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上。而《满井游记》有一些字不常见要多关注, 景物描写生动形象而富有特色, 白描手法和比喻修辞的运用, 可多加探索。

篇14:从《作家笔记》看毛姆的写作

关键词:英国文学  毛姆  写作  散文  小说  作家笔记

《作家笔记》是毛姆在《总结》后出版的一部关于作家与写作的书。此书跨时五十余年,是毛姆一生游历的总结。书中没有抽象的理论,而是大量的写作素材。此书对于理解毛姆的作品,创作风格,创作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对于读者及想要成为作家的人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  作为读者的作家

作家,首先是一个读者。这是毋庸置疑的,绝不会有一个作家宣称自己从来不阅读。对于一个作家来说,阅读是必不可少的。作家,恰恰是在区分自己和其他作家才能成为作家的。据此,想要了解一个作家,必须要了解他的阅读。

不同于同时代的英国作家,按照毛姆的说法,英国作家都是唯我独尊的,他们很少关注同时代的作家。毛姆显然经历过非常广泛的阅读,如果算上他惊人的阅历,他可谓是二十世纪最杰出的读者之一了。一个优秀的作家,必然是一个优秀的读者。如果一个作家宣称自己的写作都是天赋所致,那么只有一个可能他是在故弄玄虚。在《作家笔记》中毛姆这样说道:我并没有什么天才,我所取得的成就都是我努力的结果。如果说我有什么过人之处,那就是我特别刚烈,这种刚烈弥补了我其他方面的缺陷。毛姆之所以如此坦诚是因为他不再需要装腔作势了,他是一个成功者,不再需要向任何人证明他是聪明的。

毛姆的坦诚,也是一种忠告,对于一个想要成为作家的年轻人来说,刻苦阅读是必不可少的。当然,在茫茫书海之中,漫无目的地读必然是会得不偿失的。毛姆说:作为一个作家不必要把整只牛都吞下去,但一片牛肉是一定要尝。品味,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是一种基本的功能。一个没有文学品味的文學家,好比是一个没有味觉的美食家。没有味觉,不仅对于美食家是灾难,对于普通人也是灾难。因此,即便是一个普通的读者,也要训练自己的品味,否则你将根本无法阅读。

文学品味从何而来呢?一般有两种途径:一种是以某位公认的作家为尺度,去衡量其他作家的作品;另一种是广泛比较不同作家之间的特点。普通读者,一般采用的都是前一种方式。当他们热衷于某个作家的作品时,便会不自觉地用这个作家作为一个标尺来衡量其他作家的作品。这种方式操作简便,但有很大的局限性。对于一个想要成为作家的人来说,一定要摆脱这种狭隘的主观性。然而在这个问题上,毛姆显然并未给我们做出一个很好的示范。

毛姆在1917年的笔记中这样写道:

“托尔斯泰、屠格涅夫、尤其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他们让西欧最伟大的小说显得矫揉造作,见到他们创作的新颖性,我不再看得起萨克雷、狄更斯和特罗洛普以及他们因循守旧的道德观,就连巴尔扎克、司汤达、福楼拜,相比之下也显得刻板与冷漠……俄国人的爱国主义是很奇特的,一方面他们觉得自己和其他民族不同,因此而沾沾自喜;另一方面他们自鸣得意地谈论本国农民的无知;他们为自己的缺点而骄傲,如同一个粗人对你说上帝就是这样创造他的。”

毛姆一方面高度肯定了俄罗斯文学的成就,但另一方面却十分贬低俄国人的民族性。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其实都是一种十分主观的评价。毛姆的这种高度主观性,源自于他的保守,一种英国式的保守。毛姆的品味,显然是立足于英国的。在面对以意识流为代表的新文学式,毛姆表现一种十分顽固的保守。他认为,意识流只是昙花一现,而他自己所掌握的才是文学的主流。或许正是这种保守,限制了毛姆的文学品味,但是这种保守成就了毛姆独特的风格。

二  作为技艺的写作

写作到底是什么呢?一种天赋,一种艺术或是灵感的产物?在毛姆看来,显然都不是。写作是一种技艺。在《总结》中毛姆,曾细致地谈论自己的创作过程,他说:

“我总是把要写的东西在肚子里酝酿很久,然后才开始动笔。在构思的过程中,我会做一些笔记,构思的过程有时很长,有时很短,只有当有十足的把握时才会动笔。”

从《作家笔记》来看,毛姆非常重视笔记这种形式。毛姆并不是一个靠天赋来写作的作家,事实上大多数作家都没有什么过人的天赋,所谓天赋不过是成功者神秘化自己的说辞罢了。毛姆笔记的内容十分庞杂,除了游历过程中的所见所感之外,大量是关于他阅读的感受。作为一个生活在大英帝国鼎盛时期的人,毛姆有机会游历六大洲。上世纪20年代,他到过中国,在他的游记中有许多关于中国的事情。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没有素材是苦恼的,然而素材太多,也是一件十分苦恼的事情。毛姆最终以《作家笔记》的形式出版这些素材,或许正是由于这种苦恼。

毛姆以小说著称,小说是最能体现一个作家对于素材的驾驭能力。在《总结》中,毛姆这样写道:

“短篇小说,在我看来,只是叙述一个事件,或者物质事件,或者精神事件,凡是无助于说明这个事件的细节全部删掉,这样才能赋予作品一种生动性与一致性。一句话,我愿意用一个句号,而不愿用七零八落的理念来结束我的故事。”

此外,毛姆提到:“作为一个小说家,首要的是把故事讲好。小说不是传播思想的讲堂,小说家不是思想家。那些想要当思想家的小说家,不如去写新闻报纸。”对于当时兴起的意识流小说,毛姆是不屑一顾的。他认为,“作家们总是向往具有情感价值且不太容易理解的哲学家。精神分析学对于小说家具有广阔的前景,这是个很聪明,很有趣的花招,但仅此而已”。毛姆显然更加看重素材的取舍,而不是写作理论的指导。在提及写作理论时,毛姆曾说过:“我不太相信写作理论”。在他看来,写作理论用来说明某个目的,是可以的。但是用来作为写作的基本方法,是乏味的。的确,如果每一部小说都采用精神分析地方式,或是在某种理论的指导下,写作的独特性何在呢?毛姆虽然保守,但绝不是一个迂腐的人。事实上,他曾深入研究过精神分析学。尽管,他说自己完全没有搞懂。但凭借他的睿智,显然只是一个玩笑话。

虽然毛姆称自己不懂精神分析学,但是对于读者的心理他可谓是了如指掌。正是基于这一点,他才能取得文学上的成功。毛姆说:

“读者想要知道的是引起他兴趣的那些人物究竟如何,而情节就是满足这种要求的手段。编出一个好故事并不容易,不能因为难而轻视它。一个故事应当具备适合题材发展的连贯性与可能性,它应当像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悲剧,要有完整的结构,情节是一根引导读者兴趣的线索,它是小说中最为重要的东西,依靠它才能引导读者一页一页的看下去。作者不能让读者看出意图,看出作者所设下的圈套。”

在这里,毛姆显然动用了当下最为流行的接受美学。虽然,当时还没有这样的理论,但是作为一个成功的作家,毛姆显然意识到小说的成功与读者的接受是有直接关系的。因此,回到《作家笔记》,那些被舍弃的素材,多数都是不适合作为小说素材的,虽然它们中的多数都十分有趣。

除小说之外,毛姆还是一个散文大师。毛姆的散文保留了英式散文的传统特色,堪称式英国散文中的精品。在《总结》中毛姆曾提出散文写作的三个基本原则:清晰、简明与和谐。毛姆认为,清晰是散文写作第一要务。散文之所以会晦涩,或是因为作者的失误,或是因为作者自己被误导了。简明则是要求避免华而不实的辞藻,那种辞藻只会让读者厌烦,增加句子的歧义。再者是和谐,和谐并不是刻意追求音韵之美,以韵伤文是大忌。不过,从《作家笔记》的记叙来看,青年时期的毛姆所迷恋的是王尔德式的写作,他曾跑去大英博物馆,将一些具有异国情调的器物名称记录下来,作为今后写作的素材。由此可见,提高自己的品味对于一个写作者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三  《作家笔记》的启示

严格地说,《作家笔记》并不是一部文学作品,或者说不是一部完成的文学作品。对于一个热衷毛姆小说的读者来说,它的意义也许是不大的。然而对于一个想要研究毛姆小说的人来说,它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毛姆是一个小说家,不是一个小说理论家,更加不是一个文学理论家。但在《作家笔记》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截然不同的毛姆。毛姆对于写作的看法,应当说是非常深刻的。他的成功不是偶然的,虽然他始终被视为一个“二流作家”,但他的写作是一流的,他是一个杰出的文体家。当然,仅凭《作家笔记》并不能完全改变毛姆在文学史上的位置。但对于毛姆来说,文学史上的位置并不重要,他所在乎的是当好一个小说家。毛姆跨过了19世纪与20世纪,他经历了许多作家都无法经历的时代和事件,这些事件让他的思想变得深刻。如果毛姆不去写小说,而是去当一个思想家,评论家,或许他会得到更多的赞誉。如此,我们将失去一个优秀的小说家。

对于讀者来说,《作家笔记》所具有的启示也是非常巨大的。我们为什么要去阅读呢?好比说,我们都已经会中文了,为何还要去学语文呢?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去写作。阅读和写作是互动的,只有当写作到达一定的高度才能理解所阅读的东西,否则将是徒劳的。在《作家笔记》中毛姆展现了一个作家是如何写作的,是如何阅读的,阅读对于其写作的影响,以及写作又是如何帮助他阅读的。对于普通的读者,或是想要成为作者的人来说都是十分巨大的启示。写作不是一种天赋,而是一种劳动。没有艰苦地付出,不可能有收获。同样,阅读也是如此。阅读是一种艰苦地劳动,甚至是要去受伤。如果一味贪图享乐,那么最终将是一事无成。

其次,阅读不仅仅是要去阅读书籍,更加要去阅读生活,阅读人性,阅读自然。毛姆的作品以深入人性著称,这和毛姆长年观察有关。毛姆曾说,作家要做的事情就是去观察。当然,对于普通人来说,或许没有机会向毛姆那样走遍世界去观察,但是不表示我们没有可以观察的对象,或是观察的空间。此外,应该养成勤于记录的习惯,将自己的观察和所感记录下来。对于一个普通的读者,即便没有丝毫想要成为作者的愿望,采用这种方式去阅读,也是可以事半功倍的。

此外,毛姆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作家的成功之道,是要坚持自我。在笔记中,毛姆多次提到俄国文学作为一种风潮的影响,但是他从未有过模仿俄国文学的想法。在他看来,一个作家应该坚持自己的想法,而不是随波逐流。尽管,一时的文学有一时的风气,但是并不表示作家就一定要跟着潮流走。一个风尚的作家,也可能是一个短命的作家。虽然,在短期内,一个作家的价值可能被忽视,但是一个坚持自我的人,他总会有一天被认可。在这一点上,毛姆可以说是非常明智的。从他的作品出版至今,已经超过1个世纪,期间被人遗忘的风尚作家可谓不计其数,那些追逐潮流的人,最后都被潮流所淘汰,例如红极一时的意识流,如今被人提及的也只是少数几人,而毛姆却经久不衰。因此,作为一个想要成为作家的人来说,坚持自我是最为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薛相林、张敏生:《毛姆——为民众写作的艺术大师》,《外国文学研究》,1986年第4期。

[2] 申斯、吴晓梅:《读毛姆小说〈万事通先生〉》,《文学教育》(上),2012年第9期。

[3] 威廉·萨默赛特·毛姆,孙戈译:《总结:毛姆写作生活回忆》,《当代外国文学》,2012年第4期。

[4] 程迎新:《浅析英国作家毛姆的多元化写作风格》,《鸡西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

[5] 申利锋:《论毛姆小说的文体风格》,《写作》,2010年第5期。

上一篇:学校公共卫生管理制度下一篇:读书与做人的读书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