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定交通肇事逃逸行为

2024-05-23

如何认定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精选12篇)

篇1:如何认定交通肇事逃逸行为

如何认定交通肇事逃逸行为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定性标准,“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责任而驶离现场、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等 8种情况将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

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

4.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

5.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

6.交通事故当事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

7.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其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

8.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赔偿费用明显不足,交通事故当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实信息,有证据证明其是强行离开现场的。

以上八种行为可以认定为交通事故逃逸行为,并在一些情况下可以追求肇事者的刑事责任。交通事故赔偿中心提醒,出现交通事故切莫用侥幸心理来挑战法律的判定。

篇2:如何认定交通肇事逃逸行为

1、逃逸人主动到交管部门或其他公安部门投案并如实交待罪错事实的;

2、逃逸人委托他人或打电话向交管部门或其他公安部门报案,等候处理并如实交待罪错事实的;

3、逃逸人途中向交管部门或当地有关部门报案,等待接受处理的。另外,根据规定,具有下列情形的交通肇事逃逸案件认定为刑事案件并移交刑侦部门立案处理:行为人为逃避法律追究,故意致被害人伤亡的;行为人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遗弃,致使被害人因无法得到及时救助而死亡或严重残疾的。

篇3:交通肇事逃逸及其主观认定探讨

关键词:交通,肇事逃逸,主观

近年来, 交通运输业空前繁荣, 但与此同时交通事故也频繁发生, 2007年全国发生道路交通事故327209起, 造成81649人死亡、380442人受伤, 直接财产损失12亿元, [1]交通肇事所造成的间接损失往往难以用数字来形容, 而且交通肇事逃逸的情况屡见不鲜, 往往造成更加恶劣的后果。为依法惩处交通肇事犯罪,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了交通肇事罪, 并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等特别恶劣情节以及“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规定了较重的法定刑。

一、交通肇事逃逸的概念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以下简称“《解释》”) 第三条,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 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 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同时根据《解释》的规定, 上述关于“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的概念系建立在行为人具有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八种情形之一的基础上, 也即此处“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的概念仅限于交通肇事罪中的界定, 而这也正是本文所要讨论的范畴。作为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司法解释, 《解释》中关于“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的概念在认定交通肇事罪的过程中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此, 交通肇事逃逸的概念可以初步定义为:交通肇事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 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上述交通肇事逃逸的概念由三个方面组成:

一是发生交通事故, 这是构成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条件。所谓“肇事”即发生事故的意思, 因此在没有发生交通事故的情况下, 不可能存在交通肇事逃逸。

二是逃跑, 这是应有之意, 是交通肇事逃逸的客观行为体现。笔者认为, 此处的逃跑应当是故意逃跑, 即明知或者应当知道已经发生交通事故, 但还是逃跑。如果行为人没有意识到或者不可能意识到发生交通事故, 之后离开现场, 因该离开行为缺乏逃跑的故意, 不应机械地认定为逃跑。但如果离开现场之后, 因周围群众的提醒等原因得知发生事故, 此时行为人能够返回事故现场而不返回的, 则可以认定其逃跑。

三是为逃避法律追究, 即行为人逃跑的目的或者动机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 这反映了交通肇事逃逸的主观心态, 也是界定交通肇事逃逸的重要方面。但笔者认为, 仅仅将交通肇事逃逸的主观方面限定于“为逃避法律追究”不够完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 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 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 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 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即肇事行为人在发生事故后依法负有抢救受伤人员的法定义务。如果行为人为了逃避履行上述法定义务, 不及时救助伤者, 能够采取却不采取任何救助措施, 往往导致先前肇事行为产生的危害进一步扩大, 甚至造成伤者死亡的严重后果, 显然比一般的交通肇事行为具有更大的社会危害性。同时, 对于伤者来讲, 无论行为人是为逃避履行法定义务而逃跑, 还是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 其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生命健康权利均同样被置于不管不顾的位置。因此, 行为人为逃避履行法定义务而逃跑亦应当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

据此, 笔者认为, 对交通肇事逃逸作如下定义更为准确:交通肇事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 为逃避履行法定义务或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二、交通肇事逃逸的成立要件

根据我国刑法及《解释》中关于交通肇事罪的相关规定, 交通肇事逃逸不仅是成立交通肇事罪的构成情形之一, 即“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 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 并具有‘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情形, 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而且交通肇事逃逸还是适用何种法定量刑幅度的关键, 即“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 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 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因此, 探讨交通肇事逃逸的成立要件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从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具体予以具体分析:

(一) 主观方面

交通肇事罪本身是过失犯罪, 但交通肇事逃逸是行为人在肇事后的行为, 其主观方面主要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一是行为人明知或者应当明知发生了交通事故。这里“明知”范围并非及于事故所有的细节, 只要行为人对事故的发生有大概的认知即可成立, 可以根据行为人当时的状态、肇事时的路况、天气、肇事后的行进路线、肇事后反应、表现以及一般经验等综合分析判断。如果对于是否“明知”一概不管, 对行为人没有意识到或不可能意识到发生事故而离开现场的行为以逃逸论处, 加重其刑事责任, 属于典型的客观归责, 有悖于刑法基本原则和司法公正。

二是行为人主观上系为了逃避履行法定义务或者逃避法律追究。这是行为人实施逃跑行为的决定因素, 也是逃跑的动机和最终目的所在。一般情况下, 行为人逃避履行法定义务和逃避法律追究是重合的, 在特定情况下, 也可能存在着并不逃避履行法定的救助义务, 但尽可能地逃避法律责任追究, 或者不履行法定义务, 却并不逃避法律责任追究的单一情况。无论何种情形, 只要行为人具备了逃避履行法定义务或者逃避法律追究中的任何一个, 都应认定为具备了交通肇事逃逸的主观方面。[2]

(二) 客观方面

交通肇事逃逸的客观方面就是逃跑, 典型的逃跑就是行为人明知发生事故, 不履行法定义务或者为了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 但在实际生活中所谓的“逃跑”却呈现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如何界定应当具体分析。

第一种情况, 行为人没有意识到或者不可能意识到发生交通事故而离开现场。此即前文所述情况, 一般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 除非离开现场后能够返回而不返回, 此处不予赘述。

第二种情况, 行为人在明知发生事故后, 因其他客观原因离开现场。生活中, 存在行为人因抢救其他需要紧急救助的伤者或者执行其他重大任务等原因, 不能按照一般程序停车救助事故伤者并等待接受处理, 此种情况一般亦不能认定交通肇事逃逸。但行为人应当及时采取其他措施, 如拨打急救电话、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等, 并在其他原因消除后主动到相关部门接受处理。

第三种情况, 行为人在发生事故后, 主动将伤者送往医院救治, 之后从医院离开。此种情况下, 行为人如果从医院离开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 同样应当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 [3]但因其积极履行救助义务, 在追究责任时应当酌情予以考虑。

当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实际生活中关于交通肇事后逃跑的情形层出不穷, 笔者亦无法一一列举。但无论何种情况, 在认定行为人是否符合“逃跑”这一客观要件时, 不能单单考察行为人是否离开事故现场, 必须结合行为人的主观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就是要把握行为人是否履行了法定义务和接受法律追究。

此外, 生活中还存在这种情形: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 在原地等待, 但不履行任何救助义务。因行为人不具备逃跑的客观行为, 故不能认定其系交通肇事逃逸, 但其不履行救助义务的行为, 显然具有较一般交通肇事行为更为严重的社会危害, 在追究责任时应当酌情予以考虑。

三、交通肇事逃逸的主观认定

对照交通肇事逃逸的成立要件, 我们可以看出, 肇事行为人的主观方面不仅是认定交通肇事逃逸的直接要件之一, 同时对于判断行为人的客观行为具有较大影响, 加之主观方面本身所具有的抽象性和复杂性, 使得交通肇事逃逸的主观认定成为重中之重。

一方面, 行为人的陈述始终是交通肇事逃逸主观方面认定的基础和直接依据。由于主观方面反映的是行为人的主观心理, 因此认定主观方面最直接的依据就是行为人本人对其心理的描述。当然, 涉及到对行为人的责任追究, 行为人往往避重就轻, 甚至撒谎抵赖, 因此在听取行为人陈述过程中要注意辨别分析, 哪些部分是符合事实的, 哪些部分是违背常理的, 哪些部分是既无法认定又无法排除的。

另一方面, 对行为人行为的分析是交通肇事逃逸主观认定的主要依据。行为是主观的反映, 行为人的主观心理需要依靠行为来表现, 这使得对行为人行为的分析能够成为交通肇事逃逸主观认定的依据;又由于行为人往往从其本身利益出发, 不能对其主观心理作客观描述, 因而分析行为人的行为成为准确认定其主观方面的主要依据。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

第一, 行为人是否离开事故现场。是否离开事故现场是判断行为人是否具有逃逸主观心理的最直接的行为表现, 如果行为人没有离开事故现场, 一般不能认定其逃逸, 如果行为人离开事故现场, 则需要进一步分析其是否具有不得不离开事故现场的客观原因。如是否系为抢救其他需要紧急救助的伤者、是否系正在执行重大任务、是否系害怕伤者家属或者围观群众殴打、报复、是否系为了报警或者为了把伤者送往医院等。如果行为人不存在其他客观原因而离开事故现场, 则其主观心理较为明显, 一般应当认定其逃逸。

第二, 行为人是否实施救助行为。救助伤者是交通肇事后行为人应当履行的法定义务, 如前文所述是否逃避履行救助伤者的法定义务亦是认定交通肇事逃逸的主观情节之一。救助行为一般包括拨打紧急救助电话、自行救助及将伤者送往医院救助。在行为人实施救助行为的情况下, 其主观上一般不存在逃逸的心理。如果行为人不履行救助伤者的法定义务而又离开事故现场的, 一般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

第三, 行为人是否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报告交通警察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是行为人接受法律处理的主观反映和直接行为表现, 接受法律处理一般即是对逃逸心理的排除。需要注意的是行为人还应当在报告后等候处理, 如果行为人不报告而离开事故现场或者报告后不等候处理而离开, 一般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

第四, 行为人是否赔礼道歉, 是否承诺或者实际支付医药费、赔偿款, 是否配合相关部门对事故现场的处置等。由于实际情况纷繁复杂, 在对行为人的主观心理难以作出判断时, 如行为人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 应当对行为人的相关行为作综合考量, 并结合具体情况作出判断。

四、建议与完善

基于前文的分析和论证, 笔者建议, 现有关于交通肇事逃逸的相关规定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一步完善。

(一) 扩充交通肇事逃逸的概念

如前文所述, 现有司法解释中对于交通肇事逃逸的概念仅仅限定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 这有利于事后追究行为人的责任。但刑法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惩罚犯罪, 更重要的是通过打击犯罪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等。对于交通肇事案件来说, 就是要重点保护伤者的人身、财产权利, 当行为人“为逃避履行法定义务”而逃跑时, 其给伤者所带来的后果, 与行为人“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时没有任何不同, 而且刑法将交通肇事逃逸作为加重处罚情节, 就包含了希望行为人积极履行法定救助义务的目的, 因为行为人的不作为往往给伤者人身和财产均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 笔者认为, 从法律公正性的角度, 根据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 应当扩充交通肇事逃逸的概念, 使得行为人“为逃避履行法定义务”而逃跑时亦成立交通肇事逃逸。

(二) 将交通肇事逃逸从交通肇事罪中分离, 单独设置“交通肇事逃逸罪”

当前, 交通肇事逃逸是影响交通肇事罪定罪量刑的情形之一, 这存在一定的问题。在交通肇事逃逸的情形下, 虽然逃逸是交通肇事行为的一部分或自然延伸, 但作为一个独立的行为, 逃逸的主观心态明显不同于先前的交通肇事行为, 它是行为人故意而为的行为, 即使交通肇事的先行行为是过失心理, 逃逸时也已经发生变化。[4]现有法律规定将主观方面更为复杂的交通肇事逃逸与单纯的交通肇事过失犯罪掺杂在一起, 人为造成法律适用的复杂性。尤其需要关注的是, 根据现有法律规定, 可能造成重复评价交通肇事逃逸的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以下简称“《实施条例》”) 第九十二条的规定, “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 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据此, 交通肇事逃逸被用作认定行为人承担事故全部责任;而在此基础上, 当适用我国刑法和《解释》的相关规定认定交通肇事罪或者选择量刑幅度时, 交通肇事逃逸又作为事故责任之外的定罪或量刑情形之一, 构成了重复评价。比如在行为人甲交通肇事致三人重伤后逃逸的情况下, 首先根据《实施条例》, 甲因其逃逸而承担全部责任;接着根据《解释》, 甲因交通肇事具有重伤三人, 负事故全部责任的情形, 构成交通肇事罪,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然后根据我国《刑法》甲因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 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最后如果重伤的三人中有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 根据我国《刑法》和《解释》, 甲因逃逸致人死亡, 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甲逃逸的行为在认定事故责任和选择法定刑幅度时被重复评价, 如果仅仅进行单一评价, 甲将最多只需要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当然, 上述重复评价存在于行政和刑事两个方面, 但显然影响了对行为人的公正判决。

据此, 笔者认为, 单独设置交通肇事逃逸罪更为合理。具体设置如下:首先辨别行为人是否具有逃逸行为, 如果行为人没有逃逸, 则区分事故责任, 按照现有交通肇事罪的相关规定定罪处罚;如果行为人逃逸, 则不再区分事故责任, 比照现有一般交通肇事罪的相关法定情形定罪处罚并适当调整相应的量刑幅度。具体法律条文可以作如下修改:

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 因而发生重大事故, 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 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 致人重伤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 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因逃逸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 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参考文献

[1]参见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01/03/content_7360757.htm, 2008年11月12日访问。

[2]参见林维.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研究.陈兴良主.刑事法判解.第l卷, 法律出版社, 1999:251.

[3]参见马秋玲.交通肇事罪逃逸问题研究.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山东大学, 2005.

篇4:浅谈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认定

关键词: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认定;疑罪从无

一、引言

《刑法》第133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及时救助而死亡,属于交通肇事罪的情节加重犯。要认定行为人具有“逃逸致人死亡”的加重情节,其构成要件如下:①行为人交通肇事致人受伤;②行为人交通肇事后,有遗弃受伤者的逃逸行为;③发生被害人死亡的结果;④行为人交通肇事后的逃逸行为与被害人的死亡结果之间具有法律上因果关系。

二、案例简介

2012年8月18日,被告人李某驾驶无牌两轮摩托车搭乘王某从南溪区罗龙镇方向往南溪镇方向行驶。4时50分许,当该车行驶至S307省道108km+900m处时撞倒行人蔡某后驾车逃逸现场。5时2分,行人周某途径事发地点发现蔡某躺在公路上,遂打电话报案。后蔡某被送至南溪区人民医院抢救。7时许,蔡某因抢救无效死亡。经公安部门物证鉴定室鉴定,蔡某系车祸致胸部损伤和颅脑损伤死亡。

三、各方观点

本案就行为人是否具有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加重情节存在两种不同的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行为人交通肇事后,因害怕受到法律的追究驾驶车辆逃离现场。被害人系73岁老妇,加之交通肇事的时间是在凌晨,公路上过往行人、车辆稀少,被害人获救的机会降低。行为人的逃逸行为将被害人置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只能听天由命等待路人发觉。逃逸行为作为死亡结果的一个介入因素,阻断了因及时报案及时抢救可能产生的正面效果,起到强化被害人死亡结果发生的作用,故应当认定行为人具有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加重情节,应当在有期徒刑7年以上量刑处罚。

第二种意见不否认行为人交通肇事后具有逃逸的情节,但该意见对逃逸行为是否与被害人死亡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提出不同意见,即行为人在凌晨高速驾驶摩托车在交通要道撞倒被害人造成事故,因害怕受到法律追究而逃逸,但行为人的逃逸行为不一定与被害人死亡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在现有证据不能充分证明被害人因行为人逃逸无法获得救助而死亡的情况下,应当根据“疑罪从无”的原则认定行为人的行为属《刑法》第133条规定的“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应当在有期徒刑3年至7年之间量刑处罚。

四、笔者观点

笔者倾向于第二种意见。本案中,行为人驾驶车辆在公路上高速行驶,将73岁高龄的被害人“撞飞”后驾车逃逸这一法律事实,具有行为人交通肇事后逃逸、被害人受伤后死亡的要件,看似符合“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加重情節,但其认定还要看逃逸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是否具备当然的因果关系,即是否具有决定与被决定、引起与被引起之间的关系。在本案中,应当查明行为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为是否是导致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导致死亡的直接原因。

1.从环境(时间及地点)上分析

行为人交通肇事的地点属省道南溪路段,此路段车流量大,系南溪区通往宜宾市区及其他区县的必经之路。交通肇事的事故现场引起其他车辆、行人注意的几率大。公安机关认定行为人交通肇事的时间2012年8月18日4时50分许。时属夏季,该时间段有人在公路上行走。因此被害人正是在事发后被行人发现后送医抢救,也即被害人得到了及时救助。

2.从被害人伤情上分析

被害人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死因为车祸致胸部损伤和颅脑损伤。同时据行为人交代,摩托车撞到被害人后,被害人“撞飞很远”。可以看出,摩托车撞击被害人的力度大,被害人损伤程度深。

3.从行为人逃逸与行人报案的时间及被害人损伤程度综合分析

行为人交通肇事的时间在凌晨4时50分许,逃逸行为发生在这一期间;行人发现被害人并打电话报案的时间是5时2分,被害人被送往医院救治,因抢救无效于7时许死亡。值得注意的是,行为人交通肇事逃逸与被害人被行人发现并送医抢救的这两个时间点间隔并不长,但被害人最终经抢救无效死亡,死因为“胸部损伤和颅脑损伤”。

综上分析,本案行为人交通肇事逃逸后,被害人是得到了及时救助的,但因伤势过重造成抢救无效的死亡结果。被害人死亡结果的产生是行为人交通肇事行为所致,而非逃逸行为所致。根据刑法不禁止对被告人有利的类推,假设行为人交通肇事后不逃逸,并随即拨打电话将被害人送医救治,被害人因伤势过重,也难以因得到及时救治而避免死亡结果的发生。同样的理由,行人发现被害人后,被害人被送医救治这一介入事实对被害人死亡结果的发生并不具有可逆性。因此,本案中行为人的逃逸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结果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不属于“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加重情节。

五、结语

对交通肇事罪中“因逃逸致人死亡”这一情节的认定,务必要使逃逸与被害人死亡结果之间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为前提。如果被害人死亡结果已由行为人先前的交通肇事行为所致,那么行为人的事后逃逸只能适用交通肇事罪的第二个量刑档次,即在有期徒刑3年以上7年以下的幅度内量刑处罚,不能以“逃逸致人死亡”来量刑。同样,如有足够证据证明,逃逸行为人在交通肇事致被害人受伤之后,即使立即救助也无法挽回被害人生命的,也不能适用“因逃逸致人死亡”情节,因为被害人的死亡已由先前的交通肇事行为直接导致。

作者简介:

魏鹏飞(1982年7月~),性别:男,籍贯:四川省叙永县,民族:汉族,学历:本科,职称: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人民法院审判员,研究方向:刑事诉讼法。

篇5: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标准

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标准

一、交通肇事逃逸的定义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的行为。随着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交通事故逃逸案件也呈上升趋势,严重扰乱了正常的交通秩序。根据法律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要严惩,如交通肇事犯罪案件,犯罪后逃逸的,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的8种情形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事故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

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

4、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

5、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

6、交通事故当事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

7、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北京交通事故赔偿http:///beijing/

天津交通事故赔偿http:///tianjin/

据证明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

8、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赔偿费用明显不足,交通事故当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实信息,有证据证明其强行离开现场的。

三、6种情况不构成肇事逃逸

除了哪些情况可以被认定为肇逃外,交管部门还对哪些行为不构成肇逃做出了规定:

1、交通事故当事人对事故事实无争议,撤离现场自行协商解决,达成协议,并留下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后,一方反悔并报案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为及时抢救事故伤者,标明车辆和伤者位置后驾车驶离现场并及时报案的;

3、交通事故当事人将伤者送医院后,确因筹措伤者医疗费用需暂时离开医院,经伤者或伤者家属同意,留下本人真实信息,并在商定时间内返回的;

4、交通事故当事人因受伤需到医院救治等原因离开现场,未能及时报案的;

5、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驶离现场,有证据证明其不知道或不能发现事故发生的;

6、有证据证明交通事故当事人因可能受到人身伤害而被迫离开交通事故现场并及时报案的。

篇6: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认定及处罚

关键词逃逸 自首 交通事故

一、逃逸的含义

现代汉语词典中,“逃逸”一词是指“逃跑、逃走”的意思。1995年6月20日公安部关于《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查缉工作规定》第二条的规定:“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故意驾驶车辆或弃车逃离交通事故现场的案件。„逃逸‟即是逃离事故现场的行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的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是指……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笔者认为,逃逸应当具备以下几方面特征:

1.主观方面:首先肇事者应明知自己的行为已经造成重大交通事故。这是认定逃逸主观方面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如果肇事者的行为虽然已经造成重大交通事故,而其本人并不知情,也就构不成逃跑的故意。其次肇事者有逃避法律追究的故意。这种故意应当是直接故意,即肇事者作出的行为是在积极追求逃避法律追究,如果肇事者是因为其他原因,则不构成逃逸。

2.客观行为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1)逃离:包括驾车逃离或弃车逃离,驾车逃离既可以是肇事者本人驾车,也可以是其他同车人驾车。

(2)场所的范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对逃逸规定为:“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而不是“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离事故现场”,因此,逃离场所应当是没有限制的,不能仅仅局限于事故现场。

(3)时间的限定:逃逸应当发生在事故发生以后至公安交警部门对其第一次讯问这一时间段内。

3.主体:逃逸的主体即为交通肇事的主体,一般是指交通肇事者。

二、几种逃逸情形的认定

1.醉酒肇事后逃离的。行为人醉酒肇事后应当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是毫无疑问的,但其逃离现场是否要认定为逃逸,则应区分对待,应当综合考虑肇事者体内酒精含量、举止言行及清醒后的反映等。

如某甲酒后驾驶农用四轮车将一名男子撞死,随后弃车逃至附近一浴室,打电话给其亲属,称撞了人,现在某某浴室。当其亲属至浴室时,甲已失去自控能力,亲属随即报警。甲清醒后称不记得肇事经过。从甲肇事后的行为来分析,可以推断甲当时并未完全失去自控能力,甲逃离现场且事后拒不供述肇事经过,应当可以认定有逃避法律追究的主观表现,构成逃逸。2.事故发生后肇事者因被打伤或怕被殴打而离开事故现场。肇事者离开事故现场的原因是为了自身的人身安全,主观上并没有逃避法律追究的故意,因此,一般不应认定为逃逸。

3.肇事者自己受伤后先到医院治疗,后才到公安交警部门投案。这种情形一般也不认定为逃逸,因其主观上并无逃避法律追究的故意。

4.事故发生后,没有保护现场而直接到公安交警部门报案。主要要看肇事者供述的真实性:如果肇事者不作如实供述,掩盖罪责,那么肇事者不保护现场目的是干扰交警部门查清犯罪事实,主观上有逃避法律追究的意图,应属于逃逸;如肇事者作如实供述,一般不认定为逃逸。

三、逃逸与自首的关系

有的学者提出,行为人在肇事后虽然离开了事故现场,但后来又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自愿接受法律的追究,从整体上看,其主观上不存在逃避法律追究的故意,不应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笔者认为将逃逸与自首相对立的观点是不可取的。自首与逃逸作为不同的法定量刑情节,发生在不同的时间段内,自首情节只能认定其在自首时有愿意接受法律追究的故意,但不能因此证明其在离开事故现场时没有逃避法律追究的故意。肇事后逃逸又去自首的,只能说明其主观故意发生了变化,因此,既认定逃逸又认定自首并不矛盾,这种情况在司法实践中也是大量存在的。

对肇事者报警后又逃离现场的,虽然其向公安机关报警,但其又离开现场,说明其不愿意接受司法机关的侦查、起诉和审判,不符合自首的构成要件,因而只具备逃逸情节,不具备自首情节。

四、逃逸的处罚

从逃逸的定义来看:“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是指……逃跑的行为。”逃跑是一种行为,只要行为人一着手即视为逃跑行为已完成,并不需要一个实行过程,要达到一定程度,才能视为行为的完成。因此,逃逸应当属于举动犯。举动犯无既未遂之分,着手实行犯罪就构成既遂,不存在犯罪未遂问题,但举动犯存在犯罪既遂形态与犯罪预备形态、预备阶段的中止形态之别。故逃逸也就存在既遂、预备及预备中止三种形态,在处罚时也应根据其所处形态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1.只要肇事者为逃避法律追究而一作出逃跑行为的,不论其是否成功逃离现场,都应认定为逃逸既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对肇事者为逃跑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如借他人的机动车辆准备逃离、支开事故现场的证人而准备逃离等等,都属于逃逸预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可以比照逃逸既遂犯从轻处罚、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篇7:如何认定交通肇事逃逸行为

交通肇事逃逸未破案的是否可以出具交

通事故认定书?

交通肇事逃逸未查获逃逸人和车辆,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当事人要求出具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在接到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当事人的书面申请后十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并送达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当事人。

篇8:如何认定交通肇事逃逸行为

关键词: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结果加重犯

一、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认定

1.逃逸行为。我国刑法及其相关的司法解释中并没有对“逃逸”有十分明确的规定, 然而在实践中, 多数法律工作者以积累的经验理解“交通肇事逃逸”并对其进行分析认定。司法实践中的逃逸, 仅指简单的逃逸, 并不包括交通肇事行为实施者将被害人隐藏或遗弃之后的逃逸。肇事者的人身危险行为和社会危害性往往表现在事故后受害者得不到救助。

2.行为对象。在理论和实践中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行为对象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于“因逃逸致人死亡”中的“人”。本文主要通过对“逃逸致人死亡”中的“人”的认定指出为第一次交通肇事行为中的被害人。首先, 这样认定与立法原意是吻合的;其次, 将“因逃逸致人死亡”中的“人”表述为第一次行为后的被伤害者是符合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若将此刻的“人”的认定扩大到在逃逸中造成的第二次交通肇事中的被害人, 对刑罚与罪过是不相符的;最后, 假如对逃逸致人死亡的人认定阐述为肇事后致人死亡的状态及严重后果, 对刑法理论关于加重犯罪应与基本犯罪的联系不相符。

3.危害结果。在我国刑法理论和司法解释中使用“人”和“被害人”两组抽象的概念, 对“因逃逸致人死亡”情形下的死亡结果的法律规定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对于生活中哪些死亡结果才是符合刑法的构成要件, 在具体处理和研究当中存在不同的观点。致人死亡行为仅包括第一次肇事中的被害人, 而不应包括逃逸之后的行为结果。

4.因果关系。因果关系是一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同样也存在逃逸行为和死亡结果, 换而言之, 逃逸行为本身直接引起了被害人死亡结果。从而, 根据上述观点, 以下这两种情形就不属于上述表述的因果关系:一, 受害人的死亡结果是由于逃逸行为之外并不属于其逃逸本身行为或事件导致的;二, 肇事者造成被害人重伤后为了逃避其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而杀人后逃逸的。其实, 行为人是单独另实施了一个杀人行为并且造成被害人的死亡, 应当直接认定其构成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杀人两罪。

二、逃逸致人死亡的主观要件认定

在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 “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主观要件问题的争议问题是最大的难题。

首先, 交通肇事罪属于过失犯罪, 其加重结果的主观要件并不包括故意, 仅限于过失范围内, 这是符合立法原意的。立法者的目的是为敦促交通肇事者在发生交通肇事之后, 主动积极实施救助行为, 从而挽回或者避免交通肇事造成的后果。

第二, “逃逸致人死亡”属于过失, 符合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假如认为“逃逸致人死亡”的主观状态包括故意, 就会把交通肇事后的其他种类的杀人罪以交通肇事罪处罚, 实际上以轻罪代替重罪处罚, 造成“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破坏。

三、交通肇事之“逃逸致人死亡”情节认定的争论

1.逃逸致人死亡行为与不作为故意杀人罪是否相符。对于交通肇事中“逃逸致人死亡”的单纯的不救助行为是否会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 一直存有争议。我国刑法理论界对不作为犯罪的研究已逐渐成熟, 但不能忽视我国刑法并未明确对不作为犯罪问题的处罚。已有许多国家对不作为犯罪有了规定。交通肇事中, 因行为人逃逸而使被害人得不到积极救助后死亡, 这种不救助行为是否与故意杀人行为等价存在疑问。对于不救助导致人死亡是否构成不作为故意杀人罪, 根据法条竞合或者想象竞合分析, 终究也应以“因逃逸致人死亡”定罪。此外, 从普通大众对法律接纳的视角来分析, 肇事后逃逸致使死亡其本质是放任死亡结果的发生, 将其定性成交通肇事罪比定性为故意杀人罪更易被理解。所以在交通肇事案件中, 行为人因逃跑而致被害人不能得到救助可以认定交通肇事罪并触及故意杀人罪。

2.与情节加重犯和结果加重犯的比较分析。对于“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情节认定问题, 理论界上仍没有达成一致的观点。不过大部分学者认为它属加重犯, 其中又分为如下两种主张:

一种观点认为, 情节加重犯为“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法律性质。因为行为人肇事后逃跑的原因是逃避法律追究, 也是其犯罪后的行为, 行为人表现出来的主观恶性与社会危害性十分严重, 与刑法关于交通肇事罪的相关规定两个量刑情节进行比较, 此种情节更为恶劣, 因此相对基本罪更重而言, 刑法规定出更重的法定刑。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 把“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行为归为结果加重犯, 原因在于据刑法理论, 结果加重犯也存在于过失犯罪中。行为人实施的基本肇事行为符合交通肇事罪的基本犯罪构成, 而行为人出于逐利避害的心理要求, 其事后逃逸并非独立的行为, 此逃逸的行为使被害人得不到积极的救助, 使结果更加恶化。因此结果加重犯的理论观点在“逃逸致人死亡”上是有所体现的。另一方面在刑法中, 交通肇事中逃逸致人死亡情形的法条所指的情节相比基本犯属于加重结果, 所以“因逃逸致人死亡”属于结果加重犯范围。

四、交通肇事中“逃逸致人死亡”之认定的解决方法

交通肇事罪转化为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在理论上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 行为人在事故发生后未主动抢救受害者反而故意实施碾压, 因此致使受害者重伤或死亡。实践中, 某些行为者在肇事后, 为避免高额赔偿费用的支付, 同时逃避自身可能被追究的责任, 实施杀人灭口是极有可能的, 故意驾车再次对受害人碾压而致其死亡。对于此种行为, 应直接按故意杀人罪认定处罚。

第二, 在肇事后行为人采取故意拖挂受害人使其重伤或死亡的行为, 也应直接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来判定。在认定的过程中, 应尤其关注肇事者对受害人拖挂时的心理态度。在肇事者明知发生交通事故并知道受害人被车辆拖挂在车下, 为了躲避被追究法律责任等而逃跑的情况, 则是放任发生受害人伤害或者死亡的结果, 甚至在某些情况下, 行为人是为了极力追求前述结果。此种情况, 应当按照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进行处罚。若要以交通肇事罪与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实行数罪并罚, 则行为人之前的肇事行为也要构成犯罪才行。

第三, 行为人肇事后故意逃逸导致受害人重伤或死亡的, 也一样发生犯罪的转变。肇事者在肇事后, 对受害人不积极救援, 反而逃离现场, 对受害人的伤害及死亡结果持过失态度, 但仍不能排除某些情形中对被害人重伤或死亡结果采取希望的直接故意的态度, 这种故意主要是间接故意。若行为人逃逸后实施的行为持故意的心态, 则应以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予以处理。

在对交通肇事逃逸而致人死亡行为相关元素进行分析的过程中, 司法者正确适用法律并让其契合立法者原意的现实意义不容小觑。只有正确把握立法原意、法律条文的本身含义, 才能在实践中把法律适用得更确切。所以, 对于立法的完善和社会秩序的规范调整而言, 发现两者的契合点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林文清, 张济兴.交通肇事罪中“指使逃逸致人死亡”问题探析[J].安全与健康, 2006 (22) :22-24.

[2]张明楷.共同过失与共同犯罪[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3 (2) :39-46.

[3]王世洲.现代刑法学 (总论)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篇9:浅析交通肇事逃逸行为

关健词:交通肇事;逃逸

一、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定义

众所周知,交通肇事逃逸肯定是建立在交通肇事的基础上。所谓交通肇事,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使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1]。普通的交通肇事如大家经常在生活中可以看到的,有些车辆不按路线走,致使车辆与车辆之间发生交通事故,有些载客车严重超载,以致发生交通事故,还有如无证驾驶、酒后驾驶机动车辆引起的交通事故等。交通肇事逃逸是行为人则表现为发生事故后非但不保护现场及时抢救伤员,反而为躲避责任,趁人不备或无力阻止时逃之夭夭的行为,逃逸的本质在于逃避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

所谓“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具有该解释第2条第1款和第2款第(1)至(5)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由此可见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只是发生在交通肇事后的特定时间段内,但若交通肇事人为逃避法律的追究,如果交通肇事者已被采取强制措施或事故责任已被查清后逃逸,这都不属于交通肇事后逃逸。

二、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特征

(1)交通肇事逃逸的主体。对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主体而言,一般情况下逃逸行为人是先前的造成交通事故的行为人。但在实践中,由于涉及交通事故的责任认定问题,因此交通事故发生后的逃逸人不一定就是交通肇事罪的主体。例如《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20条规定:“当事人逃逸……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全部责任。”这种情况下,逃逸行为人即交通肇事罪的主体。但由于《解释》第二条的有关规定,如果能够查明逃逸人在事故中仅负次要责任,即使行为人逃逸也不构成犯罪,无论是在被害者死亡还是重伤的场合[2]。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交通肇事的逃逸人并不当然等同交通肇事罪的主体。

(2)交通肇事逃逸的主观方面。根据我国《刑法》第133条的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行为人对逃逸行为是故意的。交通肇事的主观方面是过失,即行为人对自己的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行为可能造成的严重危害后果应当预见,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虽然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行为人对于这种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是不希望危害结果发生,但交通肇事逃逸的行为肯定是故意的,因为交通肇事逃逸主要是逃避交通肇事责任的认定,行为人对于逃避承担责任是可以认知的。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是一个主客观相统一的行为,即它是在行为人主观心理支配下所实施的具有一定危害性行为。

(3)交通肇事逃逸的客观方面。交通肇事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但交通肇事逃逸应有时间上的一个必要限制:即肇事者在发生事故后,除非遇到不可抗力的情况,根据当时的主客观条件可以及时报案,但却不及时报案并不等待处理,而离开现场的行为,可以认定为“逃逸”。在空间上也应有一个范围,即交通肇事者在公安交警部门未赶到现场时离开的行为,这空间场所的范围还包括抢救现场,肇事者将伤员送到医院治疗后逃离事故现场,或是送伤员去治疗私自离开抢救现场的情况。

因此我想阐述的逃逸就不只是指逃离现场,当然,逃离现场固然对于《解释》第三条对“交通肇事后逃逸”的界定是指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所以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必须发生在交通事故后。大家应该怎样理解“在发生交通事故后”?笔者认为,交通肇事逃离的时间上应与交通肇事行为发生的时间存在着紧密联系,而不能一概地认为是事故发生后的无限长的时间段。实际上这个时间段应有个界定,界定为在事故发生后的当时至行为人被事故处理机关关押或押解的这段时间之前。交通肇事行为人在这个时间段逃跑的,才属于《解释》规定的“逃逸”行为,而在被关押或押解途中脱逃的,则不属于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是逃逸,但是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逃逸行为都是马上逃离现场,其可能是将被害人送到医院,发现被害人生命难保、不能采取私了的方式解决后才逃逸等等。所以交通肇事行为人逃逸主要是逃避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如果交通肇事行为人只是害怕自己承担太多的法律、经济责任而逃走,但是这种情况是在交通事故的责任认定后,交通肇事行为人逃避的只是最后的承担责任,这种情况就不属于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情形。

三、完善我国交通肇事类犯罪的建议

通过对我国交通肇事类犯罪的现行规定和国外各国相关立法例的分析,对交通肇事后逃逸、不救助受害者以及不说明自己身份的行为进行单独的刑法评价,予以刑罚处罚,具体的量刑幅度应根据行为的不同情节和后果决定。具体的罪名可定为交通肇事逃逸罪,但内容或叫处罚的行为应包括前述的交通肇事后逃逸、不救助受害者以及不說明自己身份等行为。这样对于遏制我国当前多发的且后果往往比较严重的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很有必要。对于我国《刑法》第133条规定的“因逃逸致人死亡”应当有正确的理解。立法的这种规定忽视了现实生活中行为人对死亡结果心理态度的复杂性,如交通运输肇事后,肇事人在发生重大交通运输事故后畏罪潜逃。这里的为何要逃走,在什么时间逃走,逃走有什么目的以及后果等,则从法律规定中是看不出来,从而给理论和司法适用造成不必要麻烦,有进一步完善的必要,在量刑过程中考虑肇事者当时事故发生后心理态度就有依据。

参考文献:

[1]王建军,严宝杰.《交通调查与分析》第2版,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年第6-11页。

[2]晏启鹏.《道路基本通行能力诌议》《中国交通研究与探索》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年第34-39页

作者简介:

篇10:如何认定交通肇事逃逸行为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

印发《关于在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中 正确认定逃逸等问题的会议纪要》的通知

本省各级人民法院: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在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中正确认定逃逸等问题的会议纪要》已经我院审判委员会第2258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中有什么问题,请及时报告我院。

最高人民法院于最近下发了《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其中第一条第三款规定“交通肇事后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并向公安机关报告的,应认定为自动投案,构成自首的,因上述行为同时系犯罪嫌疑人的法定义务,对其是否从宽、从宽幅度要适当从严掌握。交通肇事逃逸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应认定为自首,但应依法以较重法定刑为基准,视情决定对其是否从宽处罚以及从宽处罚的幅度”。我院原有规范性文件与该规定不一致的,执行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

特此通知。

二O一一年三月四日

主题词:刑事审判 交通肇事罪 逃逸 会议纪要 通知

抄送:省委办公厅、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检察院、省公安厅、省司法厅 最高人民法院

(共印200份)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办公室 2011年3月4日印发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

关于在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中正确认定

逃逸等问题的会议纪要

近年来,我省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多发。人民法院审理此类案件时,在如何认定交通肇事逃逸等问题上争议很大,各地掌握标准不一,影响法律适用的统一性和严肃性。为了准确适用法律,正确处理此类案件,我院在深入调研并征求省公安厅、省检察院相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召开有关法院相关人员参加的座谈会,对认定道路交通肇事逃逸的有关问题基本达成了共识。现纪要如下:

一、关于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构成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的交通肇事后逃逸,是指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后,肇事者为了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肇事车辆或者遗弃肇事车辆后逃跑的行为。

刑法规定对逃逸加重处罚,根本目的有二:一是为了及时抢救伤者,防止事故损失的扩大;二是便于尽快查清事故责任,处理事故善后。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规定,肇事者发生交通事故后必须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此,保护事故现场,抢救伤员,报警并接受公安机关的处理,是肇事者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本质特征就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不履行上述法定义务,正确认定逃逸也应当围绕肇事者在肇事后是否履行了法定义务去考察。审判实践中,应当把握好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要件。

一是主观要件,即为了逃避法律追究。包括为了逃避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的追究。如果没有法定事由或者正当理由离开事故现场,应当推定为逃避法律追究。二是客观要件,即在接受公安机关处理前,驾驶肇事车辆或者遗弃肇事车辆后逃跑。以逃离事故现场为一般情形。这里的事故现场,不仅包括交通事故发生现场,还包括与事故发生现场具有紧密联系的空间,如按警察指定等候处理的地点等。在认定是否属于逃离事故现场时,要特别注意逃逸行为与肇事行为在时空上的连贯性。履行了道路交通安全法上设定的肇事者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后逃跑,不宜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二、关于几种常见情形的认定和处理

肇事者被殴打或者面临被殴打的实际危险而逃离事故现场,然后立即报警并接受公安机关处理的,可以不认定为逃逸。此种情形需要有足够的事实依据和证据存在,才能采信被告人的辩解。逃离事故现场后具备报警条件不及时报警,具备投案条件而不及时投案的,应当认定为逃逸。如果是因为出了事故内心恐惧而逃离事故现场的,或者为了逃避酒精检测等而逃离事故现场的,均应认定为逃逸。

肇事者接受公安机关处理后,在侦查、起诉、审判阶段为躲避责任经传唤不到案,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期间逃跑,实质是一种逃避侦查、起诉、审判的违反刑事诉讼程序的行为,均不宜认定为逃逸,但应当酌情从重处罚。肇事者离开事故现场迳直去公安机关投案,不影响事故责任的认定,且事故损失没有明显扩大的,可以不作为逃逸处理。肇事者逃逸后,途中害怕被加重追究刑事责任而到公安机关投案的,仍然应当认定为逃逸,其中如实交代罪行的,可以认定为自首。认定是否直接去公安机关投案,不能仅以被告人辩解为依据,应当根据离开现场后的行走线路、时间长短以及是否具备报案条件等因素综合判定。无法认定直接去公安机关投案的,以逃逸论。

肇事者肇事后虽然采用打电话等方式报警,然后逃离事故现场的,或者逃离事故现场后打电话报警的,仍然应当认定为逃逸。但因为有报警行为,可对其酌情从轻处罚。

造成人身伤亡的,肇事者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如果是为了抢救伤员而离开现场,不认定为逃离事故现场。但是如果肇事者将伤者送到医院后,没有报警并接受公安机关处理,而是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的,应当认定为逃逸,可以酌情从轻处罚。

肇事者具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二条第二款第(一)至

(五)项情形之一,又有逃逸行为的,逃逸行为应作为法定加重情节,对肇事者在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第二个量刑档次,即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幅度内量刑。但根据《解释》第二条第二款第(六)项规定因交通肇事后逃逸而构成犯罪的,由于逃逸已成为构成犯罪的要件,不能重复评价为加重情节,故对肇事者只能在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第一个量刑档次,即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幅度内量刑。

三、关于对交通肇事后让人顶替案件的处理

当前,交通肇事后肇事者让他人顶替,以逃避法律追究的情况多发,给交通事故责任的正确认定带来困难,容易使肇事者逃避法律的追究,也易使被害方的利益造成损害,且严重妨害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应予从严惩治。

让人顶替的情形有多种。有的肇事者让同车人顶替或者打电话让人来现场顶替;有的肇事者逃离现场后叫顶替者到现场或者去公安机关投案等等,根本目的就是使自己逃避法律的追究。因此,肇事者让人顶替的行为从本质上说仍是一种交通肇事后的“逃跑”行为,而且还是一种指使他人向司法机关作伪证的行为,妨害了司法机关的正常诉讼活动,社会危害比一般逃逸更大,应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并从重处罚。处理这类案件,还要区分肇事者是否逃离了事故现场。对肇事者让人顶替但自己没有逃离现场的,可酌情从轻处罚。对顶替者,构成犯罪的,以刑法第三百一十条包庇罪追究刑事责任。

四、关于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认定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中“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肇事者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因逃逸致人死亡,既包括被害人受重伤后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也包括被害人因伤无法离开现场而发生的其他车辆再次辗压致死的情形。

因逃逸致人死亡,只适用于肇事者因逃逸过失致人死亡的情况,不包括故意致人死亡的情况。如果发生事故后,肇事者为逃避法律追究,故意将被害人隐藏、抛弃或者移动至危险地段等积极行为,使其得不到救助而死亡或者发生再次辗压等事故死亡的,应按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肇事者将伤者送到医院接受救治后,没有报警也没有接受公安机关处理就逃跑而被认定为逃逸,但此后被害人经抢救无效死亡的,不宜再认定为“因逃逸致人死亡”。

是否因逃逸致使被害人得不到救助而死亡,须根据司法鉴定及在案其他证据综合判定。

五、关于交通事故认定书的性质和逃逸后的责任承担 交通肇事刑事案件中的交通事故认定书,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果制作的一种法律文书,本质上具有证据性质。人民法院应当结合全案的其它证据综合分析,从而正确认定肇事者的责任,公正处理案件。

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规定,对肇事者不履行法定义务而逃逸的,应当推定为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肇事者的责任。人民法院审理此类案件时,也应按此原则处理。

六、关于本纪要的执行

篇11:如何认定交通肇事逃逸行为

【提 要】

刑法把交通肇事后逃逸作为对肇事人加重处罚的情节,意在避免交通事故的受害人因得不到及时救助而遭受二次伤害,促使肇事人履行救助义务。结合立法原意,作者提出,只有肇事人同时具备“积极履行救助义务”和肇事后“立即投案”这两个要件,肇事人离开现场才不构成“逃逸”,否则其离开肇事现场的行为就构成“逃逸”。供参考。

【案 情】

原公诉机关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检察院

上诉人(原审被告人)孙某

被告人孙某于2006年5月20日16时15分许,驾驶重型货车违反交通信号灯规定行驶,造成被害人徐某当场死亡、张某受重伤的重大交通事故。公安机关事故责任认定,被告人孙某是本起交通事故的全部过错方,负全部责任。

被告人孙某肇事后,曾拨打电话报警,并将被害人张某扶至路边,后弃车离开现场。次日下午,被告人孙某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

【审 判】

一审法院审理后认为,孙某在肇事后弃车逃离现场,且没有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应当认定其有肇事后逃逸的情节。鉴于孙某系自首,依法可予减轻处罚,故以交通肇事罪判处被告人孙某有期徒刑2年。

被告人孙某不服,以其向公安机关报警后离开事故现场的行为不属“逃逸”、原判量刑过重为由,提出上诉。我院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评 析】

本案审理过程中主要存在两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被告人孙某肇事后离开现场的行为属于刑法规定的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由于“逃逸”与“自首”分属两个法律情节,因此其逃跑后又自首的行为,并不影响逃逸情节的成立,应分别予以认定;第二种意见认为,被告人孙某的行为不属于交通肇事后的“逃逸”行为,理由在于孙某肇事后很快到公安机关投案,其主观上没有“逃避法律追究”的故意和动机。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交通肇事后逃逸指肇事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但在司法实践中,行为人实施“逃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存在“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情况,也存在“害怕遭到被害人亲属的报复殴打或人身伤害而逃跑”的情形。因此,正确理解“逃避法律追究”的含义是本案定性的关键。从刑法把交通肇事后逃逸作为加重处罚的情节可以看出,立法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保护被害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使交通肇事的被害人能够得到及时救助。

据此,笔者认为,认定肇事人是否具有“逃逸”情节,关键在于肇事人离开现场后是否同时具备“积极履行救助义务”和“立即投案”两个行为。如果肇事人积极履行救助义务后没有立即投案,或者虽然肇事人立即投案但没有积极履行救助义务,均属于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的“逃逸”行为。只有肇事人在离开现场后同时具备“积极履行救助义务”和“立即投案”两个行为,方可排除其存在“逃逸”情节。

第一,肇事人离开现场时是否 “积极履行救助义务”是评判“逃逸”性质的本质要件。交通安全关系着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交通事故发生后,抢救伤者是肇事者的首要任务。刑法禁止交通肇事后逃逸,目的就在于最大限度地保护被害人的利益。正因为如此,《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才明确规定交通事故发生后,车辆驾驶人应当履行救助等义务,我国刑法也将交通肇事以后置被害人生死不顾的逃逸行为作为加重处罚的情节。如果不将“积极履行救助义务”作为评判“逃逸”性质的要件之一,会使法律规定的肇事人保护现场、抢救伤者的义务无法落到实处。“履行救助义务”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包括电话求救、向有关部门报告救助等。

第二,肇事人离开现场后是否“立即投案”是评判“逃逸”性质的形式要件。依刑法理论,自动投案指犯罪分子在犯罪以后,自动向有关机关或个人投案,如实供述自己所犯罪行的行为。由于相关司法解释明确规定了“逃逸”是指“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因而在交通肇事案件中,肇事人离开肇事现场后是否“立即投案”,能够反映出肇事人是否具有“逃避法律追究”的主观故意。如果肇事人“立即投案”,说明肇事人离开现场与“主动投案”两个行为之间具有密切的不可分割的连续性,反映出肇事人在主观上具有“接受法律追究”的意向,客观上已经开始实施了“接受法律追究”的行为;如果肇事人离开现场后“事后投案”,则说明肇事人的“离开”与“投案”分属两个独立的行为,难以排除肇事人系逃逸后又因畏惧法律或者其他原因而投案自首的可能。故“事后投案”不必然成为否定肇事后“逃逸”的理由。

第三,“积极履行救助义务”与“立即投案”均是“接受法律追究”的表现形式,二者具有内在联系。多数情况下,交通肇事后的逃逸都存在逃离现场、不履行救助义务及畏罪潜逃的情形,但也不排除“救助后逃跑”或者“不救助但投案”或者“先救助后逃跑再投案”等情况。从法律文意理解,“逃逸”应当包含两层含义,一是逃离现场,不履行救助义务;二是为逃避法律追究而畏罪潜逃。从这一角度而言,“畏罪潜逃”包含了“不履行救助义务”,“不履行救助义务”是“畏罪潜逃”的外在表现之一。因此,笔者认为“积极履行救助义务”与“立即投案”均是“接受法律追究”的表现形式,两者具有内在联系,缺一不可。如果仅以“立即投案”作为“接受法律追究”的条件,则不符合立法本意。刑法设置交通肇事逃逸加重处罚的目的,在于禁止肇事人对公民生命财产权的漠视,并非仅仅为了保障国家追诉权利的实现。国家追诉权利的实现与保障公民的健康权和生命权相比,法律更关注的是后者。如果将“积极履行救助义务”的条件排斥在外,可能造成肇事人因“立即投案”而规避积极履行救助的义务,“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刑法规定也将无从落实。反之,如果仅仅以“积极履行救助义务”作为“接受法律追究”的条件,排除“立即投案”,那么“接受法律追究”也就成为空谈。

本案中,被告人孙某交通肇事后离开肇事现场,虽然具备了拨打电话报警、将被害人张某扶至路边等行为,但孙某并无进一步的救助行为,也未立即投案,具有“为逃避法律追究”的“逃逸”情节。原判根据被告人孙某的自首情节,依法对其减轻处罚,体现了“罪刑相适应”的刑罚原则,并无不当。

【附 录】

作者:许任刚

裁判文书: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2006)沪二中刑终字第490号刑事裁定书

篇12:交通肇事逃逸的处罚标准

所谓“交通肇事后逃逸”,《解释》第3条规定,是指行为人具有本解释第2条第1款规定和第2款第(1)至(5)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这里要注意对“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认定,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条件是“为逃避法律追究”,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没有时间和场所的限定,不应仅理解为“逃离事故现场”,对于肇事后未逃离(或未能逃离)事故现场,而是在将伤者送至医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时候逃跑的,也应视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所谓“其他特别恶劣情节”,《解释》第4条规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

(1)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伤五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2)死亡六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六十万元以上的。

2、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根据《解释》,“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但刑法理论上对“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形成了诸多不同的观点。本书认为,“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心理态度应限于过失,因为交通肇事罪是一种过失犯罪,为保持犯罪构成的纯洁性,其加重构成的心理态度也应是过失。故《解释》规定: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依照刑法第232条、第234条第2款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上一篇:音乐小课题研究报告下一篇:苏州田园综合体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