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中重点研讨的问题

2024-05-21

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中重点研讨的问题(共9篇)

篇1: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中重点研讨的问题

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中重点研讨的问题

摘要:高中生物作为生物学习打基础的阶段,并且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抓住生物教学的重点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主动要学,这就需要教师要看透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的重点。本文根据新课改的教育理念,从课改标准的要求提炼出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的重点,希望能给学生和教师在以后的学习和教学过程中,能够更加有针对性进行学习和教学。关键词: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重点问题 1 新课改提出的教育理念

1.1 强调以“学生为本”,增强学生的主动性

新课程教学中要求改变观念,从以前的要学生学变成学生要学,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学习,从分的挖掘出学生的兴趣,让其勤于参与到学生的学习当中去。传统教学中,通常都是老师满堂灌,教师作为主体在讲台上面讲授,学生很被动的接受知识的灌输。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杰斯曾经说过:教师的教学方式直接决定着课堂的气氛,教师应该把课堂气氛的形成作为自己的责任,让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充分的得到释放,参与到教学中来。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的结合教材内容和心理特点,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其把学习作为一种乐趣。课堂上面教师要有和蔼可亲的态度,让学生感觉老师没有心理差距,这样学生会更加自信,学习态度也会得到转变,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1.2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理念

新时代,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应该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不单纯是学什么。新课程里明确的要求不要过度重视知识传授,应该要强调三维目标的达成。因此,在生物教学当中,我们应该要注重生物教学的实验操作,并且要让学生在了解原理知识的情况下,让其自己摸索,不断形成探究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会课本的知识的情况下,能够学习到探究的能力,来满足社会的需要。2 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的重点 2.1 新增了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

新课改要求加强探究性的学习,这样能够让学生在学习当中真正的了解生物,能够把生物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在高中生物新课程中增加了多个探究性活动,其中生物实验教科书中就有11个探究性的实验。并且有75项各种类型的探究活动。这些探究活动都是以实验探究为主。另外,高中生物新课程的设定当中,每一章的第一届都是首先通过问题探究来进行展开,进而通过思考和讨论的形式作为教学的主线,并通过插图的方式让学生加强记忆,进而很好的实现了探究性学习的要求。进行探究性教学可以让学生主动的参加到学习当中去,能够让学生积极培养自身获取新信息和批判段思维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我们在生物教学当中不要为了探究而探究,要进行有效性教学,让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最大。

2.2 重视生物学核心概念的教学

普通高中生物教学课程标准里面指出:“生物教学中应该要以基本原理和概念为重点来进行教学。”这就要求学生应该要掌握和学习生物学的基本原理、规律、模型、概念等基础知识。新课程中在普通生物教学中突出了核心概念教学地位,这就要求以往对于零碎概念和知识的记忆向核心概念转变。这里的核心概念是指生物科学当中比较重要和最重要的概念、原理和理论。这些核心概念形成了整个生物学科的主干。与概念性知识对应的是事实性知识。进行事实性知识教学的时候主要是要求学生自身测量和观察进行记忆,并让学生自己推理和总结。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要对教材进行熟练掌握,提取其中的核心概念和事实性知识。

2.3 大大加强了生命科学史的教育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学习生物课程的时候要了解生物科学发展过程中发生过的重要事件。进行生物科学史的学习可以很好的了解生物发展过程的来龙去脉,能够了解到生物发展史上科学家探寻新东西的献身科学的精神,了接到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本质。高中生物新课程的生命科学史比较强袭。很好的体现了生物发展过程中的研究历程和重大发现。并且其中伴随着科学家访谈和科学史话、科学家故事等进行穿插,介绍了经典的科学实验和方法。3 加强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的策略 3.1 提高教师基础专业知识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对于高中生物教师的要求也会变得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教师具备宽广和更新的知识,而且在新技术和新理论的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学生对于新知识的追求也不断加强。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提升教师的主页素质,并且要有扎实的生物基础知识。而且要上好生物这门课程,教师必须掌握生物学相关的知识,比如植物学、细胞学、免疫学等相关基础知识,要懂得各个学科知识的交叉应用讲解。不仅要使得生物教师是专才,也要成为通才,这样才能提高生物教学的效率和激发学生的兴趣。3.2 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首先,要提升教师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师的口语表达能力会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率,以为语言规范和风情幽默的教师能够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也能很快的吸收知识。其次,提升教师的板书书写设计能力。如果教师能够在板书书写过程中,做到重点突出、简明扼要、字迹工整,那么学生就能够很好的理解老师讲解的脉络很好的接受知识。最后,实验是生物教学的基础,很多内容单纯靠讲解学生不能理解,需要教师的实际操作来提升的学生的理解能力。并且,现阶段社会和科技不断发展,传统的生物教学已经不能跟上时代的需要,生物教学要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基础。因此,教师应该要了解基本的仪器使用和生物标本的制作等,必须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让教学实验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参考文献

[1]钟启泉,陆建身.生物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5-17.[2]汪忠.走进课堂-初中新课程案例与评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67-72.[3]孔克勤,叶奕乾.个性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6-60.[4]和学新.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解读[J].师道,2002(6):41-42.[5]徐仁静.中学生物创新教法[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98-102.[6]周长斌.浅谈生物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存在问题[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1(1):18-20.

篇2: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中重点研讨的问题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问题教学法”的应用

作者/ 李孙武

摘 要:问题教学法被广泛应用到高中生物教学当中,是高中生物教学比较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但是在真正实施“问题教学法”的过程中,有些教师只是简单地在课堂上“师问生答”,教师没有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学生也不能在学习中提出有质量的问题,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今高中教育全面实施新课程标准,这也对教师的教学手段做出新的要求,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更好地实施“问题教学法”是高中教师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新课程;问题教学;应用

新课程改革的标准更加强调合作、探究、参与,它既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又可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化发展。“问题教学法”在许多学科中得到了比较成功的尝试,笔者作为一线的高中生物教师,认真学习和研究了“问题教学法”,并且把它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相结合进行了尝试。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使课堂更加有效,我认为“问题教学法”在课堂的应用应注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提问

如果能设计一个好的问题,势必能启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用已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除此外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在设计问题情景的时候,要想方设法诱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带进一个充斥问题的学习情景中,展开有效性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有趣的生活现象、课外材料、教材实例,巧妙创设问题悬念,把学生引入教学情景。例如,在人教版必修二“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教学中,学生对于同源染色体概念的理解是个难题。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精子的形成过程中为什么有母方的染色体?”这个问题跟学生的思维习惯形成了冲突,这时候教师进行适当引导,经过师生讨论,让一个男学生以自身为例,思考自身的细胞中是否有来自父方和母方的染色体?在自己形成精子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是如何联会的?让学生理解精子形成过程中出现父方和母方染色体的原因。教师再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维持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为什么每个个体的同源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可以通过师生讨论归纳同源染色体联会的作用和意义。

二、激活学生智慧,使学生乐于提问

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赏,作为学生也渴望得到老师的赞扬。面对学生学习中的挫折,教师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往往会有不同的效果。如果学生经常受到老师的质疑、批评和不满,学生的自信心会受到打击,这样往往会使得学生出现厌学的情绪。相反,如果教师用赞赏的眼光对待学生,给学生以肯定、欣赏和耐心的指导,会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所以,教师更应该捕捉学生的闪光点,挖掘学生的智慧火花,灌输学生积极的心态,鼓励学生提高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在学习中学生的潜力也会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学习中会提高自信心。例如,在人教版必修一“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学习中,教师通过用多媒体演示和课堂演示实验装置模拟渗透作用发生的现象,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了解,然后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漏斗液面会上升?”“会一直上升吗?”“液面上升需要什么条件?”(本文出自范.文.先.生.网 www.fwsIr.com)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总结出渗透作用需要的两个条件。教师再展示成熟植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让学生联想成熟植物细胞与演示的渗透装置的联系,使得学生会产生一些疑问:“水分子是如何进入细胞里的呢?”等等。最后教师通过演示质壁分离和复原的现象,并总结出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教学内容偏离比较远的时候,我们不能马上否定,而是要以鼓励的态度给予点拨和启发,让他们从中也学会如何提问题才能切中要害。

三、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使学生会问

在教学中,学生喜欢提出问题是远远不够的,在这基础上,还要让学生学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至关重要。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的思维僵化,习惯性地“老师讲什么,学生就记什么”,对学习的反思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远远落后,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学有效性,教师还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质疑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课本概念的时候,教师特别提醒学生通过理解核心概念中的一些关键词,并提出自己的问题:“为什么说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跟有丝分裂有什么相同点,特殊又体现在哪里?为什么说一个染色体组具有控制个体生长发育繁殖的全部遗传信息?为什么说同源染色体大小形状一般相同?又有哪些是大小形状不同的?”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联想、思考,可以促使学生深入发现问题,使问题层出不穷,同时指导学生通过思考或者和同学探讨分析,解决问题。此外,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学会把问题分类,树立批判思想,敢于质疑课本、权威资料的观点和方法。这样会使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加高涨,突出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手段很多,而问题教学法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也带着更多的体会、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这样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也是实施新课程标准对教学改革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余德生。让课堂充满问题,让问题充满思考:新课程标准下运用问题教学法初探[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1)。

[2]何木根。浅谈“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西部科技,2010(05)。

篇3: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中重点研讨的问题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实验) 》 (以下简称《标准》) 于2003年正式颁布, 指出“教师应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实验和其他实践活动”。但实践过程中, 面对生物实验教学的新变革, 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 亟待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加以改进。

一、新课程标准下生物实验教学的变革

根据《标准》内容以及生物实验教学的设置, 我们发现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主要有以下变化。

1. 实验教学理念的变化。

传统的教学, 以落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出发点, 以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生物学知识体系为主要目的。《标准》倡导:第一,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指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提高每个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标准》实施中的核心任务。第二, 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标准》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 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 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或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同时注意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职业和学习方向, 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步入社会做准备。

2. 实验要求的变化。

200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对学生实验、实习方面的教学要求划分为两类。即1.理解实验的目的、原理和方法步骤, 初步掌握有关的操作技能, 进一步理解有关的生物学知识;2.能够独立完成实验或实习, 理解探索性实验的基本过程, 初步学会探索性实验的一般方法。

《标准》“内容标准”必修1中提出:教师在教学中要组织好各种观察、实验等探究性学习活动, 帮助学生增加感性认识, 克服对微观结构认识的困难, 使学生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并习得相关的操作技能。必修2中提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中发现和提出问题, 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调查、观察、实验和制作等活动, 体验科学家探索生物生殖、遗传和进化奥秘的过程, 学习有关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 应用有关知识分析和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实施建议”中提出:加强实验和其他实践活动的教学。增加低成本实验或其他实践活动, 在重视定性实验的同时, 也应重视定量实验, 让学生在量的变化中了解事物的本质。教师应向学生提供机会学习量的测定, 实事求是地记录、整理和分析实验资料、定量表述实验结果等。由此可见, 新课程对实验的要求较之传统教学要求更加具体。

3. 学习方式的转变。

《标准》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倡导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 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 重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采取多种措施,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生物实验作为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实施科学探究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具有强化学生实证意识、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培养学生质疑精神的重要作用, 倡导基于探究的实验教学策略, 让学生置身于一种动态、开放、个性、多元的学习环境中, 打破原有学科的封闭性和课程选择的单一性, 让学生自主探索, 主动求知, 学会搜集、分析和利用各种信息及信息资源, 实质上就是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4. 实验数量的变化。

实验数量、内容和类别明显增多。原大纲中确定的学生实验共有20个, 其中必修课本内16个, 选修课本内4个。而新《标准》中设置了33个实验, 仅必修部分就有学生实验22个, 选修1的实验则多达26个。与原教科书相比, 实验数量明显增多, 探究性实验的比例也明显增大。

二、教师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重讲授轻操作。

传统中学生物实验教学重讲授原理和注意事项, 轻视动手操作, 这与考试形式是用纸笔测验有很大关系。在考试中只要能写对, 会做与不会做实验并不影响学生的成绩。不做或少做实验对于教师而言, 更容易组织教学, 也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另外, 新课程中涉及的部分实验在中学生物实验室并不具备操作条件, 尤其是选修课中涉及的现代生物技术的相关实验, 只能靠教师讲授。

2. 重课内轻课外。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是学习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途径。生物学科的学习更是如此, 但教师在教学时普遍重课内轻课外。究其原因, 一是教学进度与课时的矛盾。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的时间表下, 完成教学和复习的任务是没有商量余地的。如果安排学生课外的实践活动, 讲评就必然要占用课时。二是课外实验难度大。教科书中的实验, 有详尽的实验原理、材料用具、实验步骤等, 可操作性相对较强。而课外实验看不见、摸不着, 需要教师策划指导, 对学生的自觉性和学习能力要求非常高。三是有些实验, 其设计本身是脱离中学生实际的。比如, 在必修2“遗传与进化”中的“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这一实验就很难组织学生开展。

3. 重传统轻创新。

目前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 既需要继承老传统, 更需要不断创新。传统的中学生物实验集科学家多年的研究精华, 巧妙的研究方法将经典的生物学理论加以验证, 它们是学习生物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最有效途径之一。目前, 大多数学校开设的中学生物实验还停留于继承传统的教学方式上。大多数教师囿于对权威的崇拜、对教科书的依赖、对教科书中实验的迷信以及自身知识的匮乏、能力的欠缺、创新的意识的不足, 不敢跳出旧有的条条框框对教科书中的实验进行大胆创新。

4. 重结果轻反思。

现实教学中, 学生在上生物实验课时, 多数是兴高采烈的, 走进实验室就迫不及待地动手操作, 在教师的要求下, 勉强能忍耐着听教师的讲解和要求。这与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关。学生急于看到教科书上所描绘的实验现象, 缺乏对实验原理、实验过程的深入思考, 更缺乏实验课后的总结和反思。而教师在组织实验教学时, 主要关注的是学生的安全、实验的结果, 对于课后及时对实验课堂教学进行反思、不断改进实验教学的效果重视不够。

5. 重分组轻合作。

新课程提倡学生学习的方式有这样几个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所以, 近几年大凡新课程的示范课、研究课, 都有分组讨论这样的教学环节。生物实验课受实验器材的限制, 早就是以2人至4人为一组进行, 至于每组成员的具体分工以及如何合作, 授课教师鲜有指导。在实验结果的分析讲评中, 关于小组成员间合作的案例涉及的也是微乎其微。

6. 重验证轻探究。

在20世纪70年代, 克洛普弗等学者将学生参与的实验活动分为三类:以实验操作技能训练为主的技能性实验;以检验已知的事实、概念或原理的真实性为主的验证性实验;以引导学生通过探究获得新知和接受科学方法训练的探究性实验。《标准》中多处提到倡导探究性学习,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但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普遍存在“新瓶装老酒”的现象。以必修1中“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这一实验为例。这一实验在编写上由老教科书中的验证性实验改为新教科书中的探究性实验。按照这样的编写意图, 做实验的时间应该安排在讲授“化合物”的知识之前, 实验方法是在实验结果未知的条件下, 要组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预测结果, 操作中对每种组织样液都同时进行鉴定, 最后还要进行交流总结。这样肯定是加大了实验的难度, 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感觉是费时费力, 考试中又没有明显的效果。

7. 重用纸笔测验轻过程评价。

生物实验教学的评价方面, 存在着重视试卷成绩忽视实验过程的现象。虽然也组织学业水平的实验考查, 那只不过是摆摆样子而已, 学校、教师、学生对其重视程度还不如一次小小的单元测验, 而每次实验的成绩就更没人关心了。因为用纸笔测验较之对实验过程进行评价, 操作上简单, 效果上直观且易于学生、家长认可和接受。同时, 对于生物实验教和学的评价, 目前还未见到成熟的评价标准和可操作的系统方案。

8. 重面向全体轻个性化培养。

面向全体学生是《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 它有这样几层含义:一是教学要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二是要为所有的学生提供同样的学习机会, 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发展。由此看来, 面向全体和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并不矛盾。但在生物实验教学中, 由班级授课制决定了学习的高度统一性, 而针对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爱好、特长的有针对性的培养尚显不足。

三、新课程背景下生物实验教学的改革策略

1. 全面认识生物实验的教学价值。

教师应该明确每个生物实验都包含多重教学价值。生物实验的教学价值分为知识价值、方法价值、能力价值、科学精神价值、品格价值和人文价值等多重价值。在新课程标准下, 教科书中设计的实验都是这多重教学价值的综合体。教师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 应重视实验的教学价值, 分析、比较每个实验多重教学价值的具体表现, 最终通过实施实验, 达到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和人格的全面发展。有研究发现, 教师对教科书中实验的教学价值的认识是有偏差的。以苏教版教科书为例, 只有42%的实验被认为有教学价值, 而58%的实验的教学价值被认为是非常低的。同时在实验教学中, 部分教师只注重实验的知识价值、方法价值, 而忽略、轻视了能力价值、科学精神价值、审美价值等教学价值的功能, 这是与新课程的目标和宗旨相悖的。因而在教学中, 教师要改变过去重知识轻能力、重技能轻方法、重结果轻精神的实验教学思想, 努力将生物实验的多重教学价值体现出来。

2. 充分挖掘生物实验的教学价值。

教科书中每一个具体生物实验都有其独特的教学价值。如“影响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因素”这个探究性实验中, 就包含着多重的教学价值。新课程中设计探究性实验主要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探究的意识, 因此, 探究性实验中教学价值的独特性就表现在方法价值和科学精神价值上。又如“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这个模拟实验中, 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数字系统表述生命发展状况, 对生命现象进行量化, 最后再运用逻辑推理、求解和运算等进行综合研究。这是通过数字模型来培养学生的综合性分析能力, 因此这个实验教学价值的独特性就表现在能力价值上。

3. 加强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科学探究是生物学中不可缺少的、动态的部分。”高中生物课程应该反映生物科学的“完整画面”, 应该将科学探究作为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对于一般的实验教学来说, 只要能在两方面加以改变, 就可以将验证式的实验转变成开放性探究性实验。一是改变实验活动在整个教学中的优先次序, 不要将实验活动安排在教学的最后, 让学生在实验前不知道实验的结果;二是将以往只注重验证课本理论的一些典型实验项目, 改变成比较重视探究过程的实验, 让学生加以探究。从实际考虑, 让学生探究的必须是个难度不高而且没有危险性的实验, 这样教师才能安心放手让学生探究, 而且实验内容要能与上课内容直接相关, 并且适合学生的现有水平, 又不需额外增加太多教学时间, 这样教师才易于安排和融入原来的教学进度中。所以, 从现有的实验项目中挑选一些实验, 改变原有实验教学方式再加一些巧思即可达到目的。

4. 加强合作学习的分组指导。

篇4: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如何突出重点

一、 什么是重点

教材的重点是指在整个教材体系或者在课题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与作用的内容。如何判断重点内容呢?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相对于教材的有关部分来说,它是不是核心?它是不是以后学习其他内容的基础?它是不是有广泛的应用?三者之中至少有一个获得肯定的回答,它就是重点,换句话说重点即本段教材的枢纽,后续教材的基础,三个条件中至少符合一个的就是重点。例如必修2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这一节教学内容中,正确区分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就是重点。

在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的结果是每条染色体形成两条完全一样的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点连接着。

同源染色体的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能两两配对。

非同源染色体是指形状、大小不相同,且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能联会的染色体。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由于同源染色体联会,使得每对同源染色体包含4条染色单体,这时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又叫一个四分体。

以上几点既是本节教材的枢纽,又是后续教材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基础,前述三个条件都符合,更应该坚信它们是本节的重点。

了解教材的重点的意义不但有利于确定教学目的(内容目的、能力目的与德育渗透目的),还有利于了解此重点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更有利于控制讲解的速度。有的青年教师由于抓不住重点,上课时,要么前松后紧,完不成教学任务,要么前紧后松,讲完了无事干。只有钻研教材,抓住了重点,才能做到既能由浅入深地分析,又能深入浅出地讲解,在重点之处,声音高昂,感情激动,在非重点之处,语言风趣,课堂气氛活跃,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在讲解的速度上也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与教学艺术“进入重点要快,讲解重点要慢”,进入重点不快怎么能为讲解重点的慢积累时间,反之,讲解重点不慢又怎么能让学生对重点内容理解清楚应用灵活呢!

二、 突出重点的原则

1.运用循序渐进原则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突出重点

众所周知,教到新教材必修2,判断人类遗传病遗传方式是重点。如何循序渐进地突出重点呢?首先要熟记常见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其次是判断某遗传病是否为伴Y染色体遗传。如果是,则所有男性都是患者;且致病基因的遗传遵循“祖父→父亲→儿子→孙子”的遗传规律。如果该遗传病不为伴Y染色体遗传,则先判断致病基因的显隐性。(1)显性:a.双亲患病,子女有正常者,该病一定为显性遗传病,即“有中生无”;b.世代具有连续性,且患者个体数目多(发病率高),则可认为是显性遗传。(2)隐性:a双亲正常,子女有患病者,该病一定为隐性遗传病,即“无中生有”;b隔代遗传,且患病个体数目少(发病率低),则可认为是隐性遗传。判断了致病基因的显隐性后,最后判断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3)父患病,女儿必患病;母正常,儿子必正常,患者女性多于男性。若与上述特点相符,则可认为是x染色体显性遗传;若与上述特点相矛盾,则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4)母患病,儿子必患病;父正常,女儿必正常,患者男性多于女性。若与上述特点相符,则可认为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若与上述特点相矛盾,则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此外,如果在系谱图中上述特点不明显,需综合考虑才能作出判断。有时要注意利用假设,再看是否与题意相符,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

这种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突出重点,既创设了悬念性的情境,又实现了做中学,学中究,究中悟。体现这一重点既要对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给予充分肯定,又要得出结论,学有所悟,为学生今后解决类似或相关问题导向,指路。这是我们课堂教学活动中继往开来的一步,其作用在于进一步让学生体味探究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把学习探究变成自己生活的第一乐趣。这一步激励评价可由教师进行,也可以让学生自评,互评,大家总结,教师补充。课堂上坚持不懈地去做,何愁不能培养出更多有思维、有能力的创造性人才!

2.运用深入浅出原则有效地突出重点

深入与浅出是对立统一的、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深入”钻研教材是为了求得更“浅出”的表达方式,反之,“浅出”是为了求得“深入”全面的科学知识,“浅出”是手段,是基础,“深入”是目的,是学生认识、理解的发展。例如,笔者在讲述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特点时将联会、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形象地比喻为“偷偷地恋爱”,“明目张胆地恋爱”“闹起了离婚”,将第二次分裂形象地比喻为“离婚成功了”,就没有同源染色体了。笔者发现在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住了,连基础最薄弱的学生对减数分裂的重点特征都掌握得非常好!比喻是浅出的好方式,但要注意打比喻要符合三性原则启发性、趣味性与科学性三者缺一不可。

3.突出重点的方法

(1) 板书概念,强调重点

在课堂教学中,一些概念都是重点的内容,一般要板书在显眼的位置上,以便强调重点。学生对概念的认知过程并不该是简单的“死记硬背”,而应存在着积极的探究活动:探究如何由感性事例上升到对概念的理性认识,探究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区别,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探究概念应用的多样性,找出对概念理解上的缺陷并加以完善,克服“懂”而“不会用”的心理障碍。为此,新教材也推出了概念图的策略。笔者将必修3细胞生活的环境这一节教学内容板书如下:

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及其相互关系

①内环境的成分:血浆、组织液、淋巴

②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的关系

③细胞外液和内环境的关系:细胞外液和内环境是同一概念的两种表达方式。

(2) 文字与图形结合,理解重点

文字与图形在教学中有时分开,有时结合。分开是为了更容易地了解某一特殊面的本质,而结合又是为了更容易地看到全面,并且取得互相启发的作用。

(3) 对比讲解,辨析重点

对比既是一种认知方法,又是一种认知策略,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例如,必修2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这一节的对比教学。

通过对比,学生经历了一次对自己阅读教材后知识的整合、分析、重新评价和组织的过程,教师和学生一起比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篇5: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中重点研讨的问题

钱德芳

摘要:新课程改革下,生物教学要求教师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具有自我反思意识,主动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做一名可持续学习型教师;在教学过程引导学生释疑探究,挖掘学生潜能,开拓学生创新能力。转变学生学习生物课程方式;培养良好思维品质;科学运用类比方法,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使学生真正参与学习、体悟学习,从而真正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用。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生物教学;改变

新课改下,随着基础教育改革,无形中使社会、家长及教师关注一个很热点的问题,如何有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倡导学生自觉主动学习,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注重师生、生生间交流合作,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开展学习活动的方式。使学生真正参与学习,体悟学习,从而真正做到学有所获。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教学方法,特别适用于课程改革下生物课程的学习,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一个突破点。《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指出:高中生物课程要让学生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备较强的生物学基本操作技能、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高中生物教学必须扎扎实实地将新课程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之中。

一、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改变教学观念 1.提高业务理论水平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教师作为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人,一个教师自身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及学习效果。在素质教育越来越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今天,教师在其中所起的引导示范作用更加明显。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每个学生因个人差异所致,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们需要教师的协助和解答。此时教师如果仍沿用旧的方式方法进行教学活动,自身业务水平停滞不前是很难从容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作为教师,我们应有一种活到老学到老,时刻不忘学习的精神,给学生一杯水,我们就要有一桶水。

2.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传统的教学过程,教师往往处于绝对主导地位,而学生只是被动接受,一味读死书,死读书,很难做到活教活学,活学活用。新课程改革下,我们必须改变因循守旧的教学观念,摒弃一成不变的束缚学生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授课方式,从根本上改变师生关系,真正明确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是谁。生物学科是一个实验科学,这就要求在学科教学中,创设各种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式的教学方式进行学习。改变以往教师一个人大包揽,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辅以科学的指引。

二、提高学生探究思维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这是我国古代教育学家的精辟论述。心理学认为:“思,最容易引起定向探究反射。”宋代张陆说过:“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学生心中的疑团是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表现,对疑团的破解,则进一步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从心中产生疑问到试图努力寻求解答的过程,其实是学生主动学习、深入思考、扩展思路、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获得新知识的过程。这对开发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教师的分析与讲解所无法替代的。在教学“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样做的目的,实际上是为学生发现问题做好了准备。同时,在提醒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的同时,注意实验中还“暗藏玄机”。面对学生提出的众多有意义的问题,教师感到很欣慰,这说明学生真正全身心投入观察之中,并用心去思考分析,最终发现问题。但接下来,如何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呢?

传统的教师一个人“和盘托出”的释疑模式很显然已不符合新课程改革下生物课程的学习,高中生物教学,关键要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行为习惯及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模式

提高高中学生的创造力,需要不间断地对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练习,探究性学习本质上就是一种很好的开拓创造性学习。探究的真正目的不仅仅是学生对生物学科知识的学习掌握,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思维模式。在学习“基因工程及其应用”这一部分知识时,教师如果只是照本宣科般地进行“填鸭”式教学活动,学生对所学知识必定是“消化不良”。教师设计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一步步想到解决的办法,至此教师的教学目的也就实现了。接下来,可再引导学生进行假设、设计,如何来完成这个基因的“嫁接”。学生讲述得即使不是很完美,但重要的是学生已有了一个良好的思维模式。

四、用类比方法,帮助理解知识要点

高中生物有很多知识点都很抽象,无法用肉眼直观地进行观察,因此学生很难获得具体直观的经验。此时,需要教师运用类比方式,巧妙地将其转化成形象的或日常生活中较常见的现象来类比讲解。

五、结合生活生产实际,创设真实情境

学习的最高目的是学以致用。生物作为自然科学性特别强的一个科目,更需与生活实际相结合,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学习如何收集分析证据,形成和发展科学概念,认识科学的本质。通过利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作为教学参照,渗透教学主题,使学习从生活中来,又能应用到生活中去。使学生感觉学习不再是单一枯燥的说教,而是活生生的现实;不再是坐在教室才算是学习的教条思维模式。生活中处处有学问,学问中处处体现着生活实际问题。通过富有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打破原有思维模式的局限,从内心燃起对学习的激情和渴望。能主动发现,探究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感知生活与学习的美妙。

六、加强教学反思,促进教学相长

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作为教师,我们更应有这样的反思意识。通过反思,不断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及时加以修正。通过不断的完善,使个人教学能力处于一个不断攀升的状态。使教师自身价值不断体现。新课改下,只有懂得不断自我反思,通过自身自觉自发的努力,成为一名使自己始终处于不间断、可持续发展的自主成长型教师,促进教学相长。

篇6: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中重点研讨的问题

广东省广雅中学 苏科庚

广州市从2005年秋季开始全面实施高中生物课程改革,使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以下简称新教材),在使用新教材进行教学期间,笔者既感受到了课程改革带给课堂教学的巨大变化,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惑,本文就谈谈这些困惑和思考,希望能与同行进行交流和探讨。

一、教学内容的安排

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无论是在知识体系上还是在编写框架上都有较大的改动。从编者的角度来看,新教材的体系与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是十分吻合的,在使用过程中,有不少教师认为,旧教材的编写体系比新教材好,执教起来比较顺畅,但也有不少教师

感到难以适应,甚至无所适从。

以“细胞膜”的教学为例,课程标准的要求是“简述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新教材对本内容的处理是:在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1节设置了“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一节,简要介绍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功能,并设置了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流动镶嵌模型)和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则安排在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和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从笔者所获得的反馈意见来看,不少教师不满意这样的设置,在实际教学中更多的是将本节内容与第4章的相关内容进行重组,即将“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与“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内容合二为一。教学顺序则普遍有4种情况:

1.“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2.“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3.“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

模型”→“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4.按新教材的顺序讲述。

注:旧教材中的顺序为:“细胞膜的分子结构(流动镶嵌模型)”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从上述教学内容的调整来看,不少教师将新教材“还原”为旧教材的编排顺序,这一方面反映了不少教师仍受旧教材体系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多少反映了教师对旧教材的认同。至于哪一种处理方式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现在下定论似乎还为时

尚早。

笔者认为,与其说出现上述情况是由于教师本人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而进行不同处理的结果,不如说是由于教学上的混乱,是由于教师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遇到的彷徨与困惑。虽然我们提倡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但教师作为教材与学生的“中间人”,其教学设想与教材编写体系越相左,带给教学的冲击就越大,最终受影响的还是学生。因此,如何解决教师与教材之间的关系,确实需要编者与教者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二、实验与探究活动的开展

倡导探究性学习是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基于此,各个版本的教材相应地设置了不少探究活动或实验供学生进行学习,如新教材“必修1·分子与细胞”模块一共设

置了14个实验活动(见下表)。新教材“必修1·分子与细胞”实验一览表

从理想情况来看,如果教师能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开展相关的探究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动手能力、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不过,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探究活动的开展却遭遇重重困境。主要表现为下

面几种情况。

(一)条件不允许,无法开展

例如,对实验“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由于鉴定DNA和RNA时需要用到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而这两种试剂由于价格比较昂贵,市面上不容易买到,所以不少学校索性取消了实验,条件差一些的学校就更不用说了。再如“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本实验要求分小组进行,但每个小组至少需要5个锥形瓶,很多学校由于实验器材匮乏,加上实验探究的时间过长(实验装置需培养8~10小时),学生几乎没有时间进行观察记录,最后只好不了了之,条件较好一点的学校,也多是采取指定某一小组进行实验,然后汇报结果的方式,使原本应该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的探究活动演变成个别学生的探究,从而失去了其应有的教学效果。

(二)实验或探究活动过多,难以取舍

教材一共安排了14个实验或探究活动,但不少教师反映,全部实验都开设的可能性很小,这就使得教师不得不对实验活动有所取舍。比如上述“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等,由于不属于课程标准规定操作的实验而往往被省略不做,不少学校因为课时紧张、实验设备不足或其他原因而导致部分必做的实验也无法开展,只能通过教师的讲述来替代学生的探究,这实在是不得已的。因此,哪些实验可以不做、哪些实验应该做但限于条件无法开展、哪些实验必须开展、哪些实验不开展对学生会产生什么影响等问题成为制约教

师对探究活动进行取舍的主要因素。

(三)探究活动流于形式

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但并不意味可以滥用探究性学习。一些教师为了追求课堂中的生生、师生互动,动不动就抛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展开探究,既不考虑问题的难易,也不考虑探究的必要性,结果,学生跟着忙乎了半天,到最后连教师也不知道学生探究出了什么,还美其名曰:“探究重在过程,而不是结果”。另外一个奇怪的现象是,探究活动似乎成了公开课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好像没有探究活动就不能算是符合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实验设计、小组讨论、成果展示也成了公开课上探究活动的“三步曲”。这种为了显示探究而进行探究的教学活动,使得探究性学习逐渐流于形式。探究活动开展的前提是学生有疑问、有困惑,问题悬而未解或在认知上有冲突,确实需要通过讨论和小组活动来寻求解答,在这种前提下,探究才成为学生迫切渴望开展的一项活动,也只有这样的探究活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才会高涨而有效。否则,探究活动会逐渐成为新课程改革中一种无谓的摆设和花架子,最终成为制约教学改革的瓶

颈。

三、教学讲授上“度”的把握

新教材在一些相同内容的知识点上,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对旧教材进行了较大幅度的删改。如有关细胞器的内容,在旧教材中比较详细地对每一种细胞器进行了介绍,而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举例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举例说出”相当于原教学大纲中的“了解”水平,属于较低层次的要求),因此新教材中只是提供各种细胞器的图片,简要介绍其功能特点,寥寥数语,笔墨不多。但不少教师在教学中主动地把内容“还原”为旧教材中的讲述,甚至增加了大量额外知识,如中心体的结构特点、各种细胞器有无膜的比较等,结果课堂上学生的活动被迫让位于教师的补充讲述,原本应该1个课时完成的教学内容也被延长为2-3个课时,既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负担,又导致了

教学课时上的紧张。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教师在使用新教材进行教学时在“度”的把握上出现偏差的原

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受旧教材教学的影响,面对新教材时,观念上还未完全转变过来,对知识系统的要求仍停留在过渡教材的层次上。

2.新教材中的叙述较简单,学生很容易就理解,而部分学生活动限于各种原因而无法开展,因此为了避免在课堂上“没什么好讲”,不得不增加额外的内容“充实”自己的课堂教学。

3.对高考命题的担忧。教材编写者在撰写教材前,对课程标准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研究、调查和论证,但高考命题者往往只有两三个月时间进行试题的命制,在这较短的时间内由于对课程标准要求的理解不到位而使命题出现偏差,最终导致学生高考失分,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这也是很多教师十分担忧的事。在这种“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的心理作用下,教师对教学内容过分讲多、讲深、讲透的现象依然充斥着课程改革的课堂。

上述原因中,最后一点是极为关键的因素,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还需要编者、命题者以及一线的教师进行更多的对话,以达成一致的认识,使教师最终能“放下

心”来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进行教学。

新课程的实施,对于许多教师而言,是一个新生事物,在了解、认识并熟悉这个新事物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彷徨和不适应,难免会出现偏差甚至走弯路,在这种情况下,加强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加强专家与教师之间的对话与指导显得尤为重要,我们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慢慢适应新的教学方式,必须努力使自己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成长、成熟起来。作为实验区的教师,我们任重而道远。最后,笔者愿以课程标准组专家、人教版教材主编朱正威老师的一句话与各位同行共勉:“新课程的实施,给了我们教师几多机遇、几多挑战。机遇和挑战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抓住它、平衡它,中学生物教学将

篇7: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中重点研讨的问题

数学新课程教学改革一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一些普遍性的问题,正视这些问题有助于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一、片面课程资源开发导致教学内容泛化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课程资源包括校内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和信息化课程资源。高中数学课程应该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应该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这种整合应该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本质。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把教材当成了学生学习的唯一对象,教材被绝对化了,教学变成了教书,新课程教学中,教师不再是课本知识的解释者、忠实执行者,而是与专家、学生等一道构建新课程的合作者,对教材进行补充、延伸、拓宽、重组,并注重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和融合,应是数学新课程课堂普遍的现象。

但由于对课程资源缺乏认识或经验不足,出现了教学内容泛化现象:

1、教材地位被弱化

有的教师讲究片面超越教材,过多过早地补充内容,甚至偏离课本而大谈从网上下载资料,教学内容失去了支撑。有的教师片面强调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大量补充学生感兴趣的数学生活素材,大量增加乡土文化内容,片面删除了教材中反映现代文明成果和大都市先进科技成果的题材,把“生活世界观”作片面理解。

2、为情景而设置情景

按照新课程标准,数学教材呈现“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运用”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要求教师的教学设计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造学生熟悉的、喜闻乐见的生活情景或游戏活动,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发现问题,培养数学问题意识。组织学生尽可能进行讨论、研究,通过操作、实践、模拟活动等让学生去经历、去感受、去体会,获得大量的直接经验,自主的建构知识,形成数学模型,这对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但在情景设置时,不少教师情景设置目的不明确,创设的情景只是作为课堂摆设,情景内容脱离实际,设置的形式呆板单一,情景设置不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滥用多媒体等。

3、联系实际变成了装饰

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策略之一。因此,在教学中应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加强生活与数学的接轨。教学内容所联系的实际必须是真正的实际,而不是数学的“外衣”。一些课堂上,教师牵强附会地联系实际,反而影响了教学质量。

4、搜集和处理信息形式化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只要教学涉及到某些知识,教师便让学生收集材料,即使一些简单明了的问题也要收集材料,结果造成学生负担加重。另外,只重搜集而不重视处理和利用,对材料只是在课堂上展示一下而没有加工分析。对教师而言,素材的选择和收集是实现“数学文化”教学目标的前提,也是提高发展自身数学素养的过程。我们在教学中一方面应尽可能收集丰富、广泛的信息和资料,加强与其他学科教帅的合作交流;另一方面,要针对高中数学课程的具体内容作出恰当的选择,使所选择的素材既能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又能实现“数学文化”的数学目标。

二、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形式化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是对教学新的完整的界定。教师必须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改革和丰富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主动地学习,是高中数学课程改革追求的基本理念。在具体实践中出现了形式化问题,表现为:

1有合作形式而无合作实质

数学新课程倡导学生合作交流,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动起米,形成主动学习的愿望,培养积极参与的意识。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培养他们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但一些教师片面追求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认真设计。也有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只是按照预定的设计,把学生往教学框架里赶,学生之问缺乏沟通和深层次的交流,结果往往是优等生的想法代替了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和想法,差生成了陪衬。倡导合作学习不是不要独立思考,独立思考是合作学习的前提。通过合作交流来探讨的问题,必须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充分准备后方可进行。

2对话变成问答

对话是一种交流方式,它要求改变过去的“传话”和“独白”的方式,走向互动,新课程倡导对话教学是对独白教学的否定,但在教学中不少教师把对话等同于师生问答。

3有活动无体验,有温度无深度

新课程要求给予学生更多的亲身体验的机会,以丰富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但在教学活动中,有相当部分活动是随意的,缺乏明确目的,学生忙这忙那,却美其名日“动中学”。新课程提倡的活动是操作活动与思维活动的统一,意在引导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在体验中获得发展。

4板书让位于多媒体

多媒体教学生动、形象、感染力强,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确实为课堂“增色”不少,但也出现了课堂教学盲目追求电教而不用板书的怪现象,出现了只重视多媒体形式,而轻视其教学实效,只重视学生情绪的积极反映,轻视了学生能力的形成,教师成了电教的播放员。应该认识到多媒体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之一,板书的示范作用是不可缺少的。

篇8: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中重点研讨的问题

一、通过模型构建实现新知导入

构建模型可以在很多方面为知识教学提供辅助作用, 最主要的就是能够为新知的导入做好铺垫。在进行新知教学时教师需要让教学过程循序渐进地展开, 首先要让学生们对教学内容有一个大致认知, 这一点对于知识的导入将会很有帮助。对于那些从微观层面展开的研究以及知识讲授, 教师很难简单地用语言来给学生们阐述这些知识。而想要让学生们更快且更准确地领会这部分教学内容, 如教师可以借助相应的模型来为知识教学提供辅助。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先从模型的观摩中来感受相应的生物体的结构, 让他们对于教学内容形成一个感性认知, 这样既降低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难度, 也能让他们更透彻地吸收知识。

以教学《遗传与进化》这部分知识为例, 教学内容中的模型建构内容为“构建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 通过构建相应的生物模型, 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地了解同源染色体的分离以及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重组, 教师还可以在课下准备好橡皮泥, 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动手制作相应染色体分离和重组模型。这样既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生物知识, 又能够锻炼学生的协作能力, 同时学生们对于这部分内容的理解与吸收也会更为牢固。

二、借助模型构建巩固知识掌握

借助模型的构建还能够很好地巩固学生对学过的知识的掌握, 帮助学生更好地构建自身的知识框架。随着学生所积累的知识不断增多, 他们很容易混淆一些相似以及相互关联的内容, 这会严重阻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在教学中, 教师要定期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梳理与总结, 要对学过的内容进行良好的回顾, 进而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如教师可以借助模型来帮助学生们区分一些相互关联的内容, 让学生在观察模型的过程中很好地区分知识点间的差异, 并且纠正自己过往的思维体系中的一些不正确的观念。这样不仅能够很好地辅助知识教学, 还能够保障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学过的内容。

例如, 在讲完细胞的基本结构后, 让学生在课下分组进行细胞结构模型的制作, 同时教师还应该在一旁进行监督和指导, 当模型建构完成之后, 进行统一的收集与展示。再如, 如果教学课时相对较少, 教师可以在课前提前准备好纸板模型, 让学生用磁铁在黑板上演示染色体的行为过程, 这种直观、快捷的演示过程, 能够让全班同学直接观看, 并且能够让大家很好地巩固这部分知识, 这对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将会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三、构建高级模型辅助知识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在各门课程教学中的广泛应用, 教师应当有意识地丰富课堂教学, 让信息技术及多媒体更好地为生物课程发挥辅助功效。想要构建高级生物模型, 就需要用到信息技术, 并且对于教师自身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有较高要求。教师可以在课下多进行习练, 如利用三维动画来编制一些好的生物模型。这不仅能够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 这种生动形象的模型也会受到学生们的喜爱, 并且能够为知识教学的深入提供很大帮助。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好的教学辅助工具, 通过高级模型的构建来不断提升生物课程的教学质量。

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中的模型建构不仅可以采用简单的例如绳子、泡沫、纸片等材料, 还可以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设备等现代化高科技技术手段构建三维的动画模型。在构建模型之前, 教师可以提前制备相应的PPT教程, 引导学生进行三维动画模型的构建, 通过多媒体设备能够向学生们展示更多利用普通模型实现不了的生物变化过程, 并且展示的过程更加直观、形象。如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演示无丝分裂中的染色体, 这一模型不仅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他们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这部分知识的本质, 也能很好地解答平时的一些疑惑, 这无疑使得生物教学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9: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中重点研讨的问题

关键词:教材内容;疑难问题;新课程;高中生物

1教材内容分析

1.1概念变化

如胞吞(内吞)、胞吐(外排)、负向地性(背地性)、免疫应答(免疫反应)、浆细胞(效应B细胞),去分化与脱分化、反转录与逆转录等。对于专业术语,虽然它们名称不同,但在内涵和外延上基本一致,所以两者可以通用。教师在复习时应尽量用新的术语,要求学生在答题时同样尽量使用新术语。遇上旧的版本时,也应及时纠正,让学生尽快接受新的事物,避免在考试答题时,由于沿用旧的术语导致错误而扣分。

1.2内容变化

对于新增加的内容,如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中的胚胎工程、生态工程、社会伦理等,教师要严格按新课程标准和考纲进行复习教学,要讲到位。不该多讲的,就不随意拓展,以不增加学生的负担为原则。对教材或考纲中已经取消的一些内容,如植物的矿质、水分代谢,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生物的个体发育,细胞质遗传,雄性不育在育种中的应用,微生物的代谢,发酵工程的简介等,平时的练习中还是常会遇到,在教学中可作为知识的拓展,点到为止,就题论题。教师必须做到以教材为根本,以新课程标准和考纲为依据。

2疑难问题探讨

2.1物质的跨膜运输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主要有三种: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胞吞和胞吐。在教学中如何界定具体物质的运输方式呢?

物质能否通过细胞膜与该物质的脂溶性、分子大小和带电性有很大的关系。一般认为,物质的脂溶性越强,越容易通过细胞膜;除脂溶性外,分子越小,越容易通过细胞膜;物质的带电性也是限制扩散的一个主要因素,带电的物质通常同水结合形成一个水合的外壳,这不仅增加了它们的分子体积,同时也大大降低了脂溶性。例如:水通过质膜有两种方式,既可通过磷脂双层膜之间的空隙进行自由扩散,也可以通过水通道进行协助扩散。不同生物的细胞膜对水的两种运输方式各不相同。教材在正文中要求学生知道水是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的;课外阅读中又介绍了水通道,让学生知道除自由扩散的方式外,还可以以水通道的方式进出细胞,使学生了解到新的科学发展。

事实上,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非常复杂,我们不可能弄清楚每种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也不可能用一套统一的标准进行界定。因此,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具体的事例帮助学生认识到物质进出细胞的一般规律,即被动运输(分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主动运输的定义及其特点,同时也要帮助学生认识到物质跨膜运输的特殊性。在涉及具体内容时,应根据所给条件灵活处理,而不是死记硬背。

2.2关于质壁分离

高中生物教材中所讲的质壁分离是指细胞壁和原生质层的分离,原因是两者伸缩性不同,当细胞内外存在浓度差时会出现分离和复原,这是依据成熟的植物细胞有原生质层而提出的概念。但一些微生物如细菌、蓝藻、真菌等,还有像植物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其细胞结构中也具有细胞壁,这些细胞处于相对高渗溶液中也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其吸水或失水的方式也是通过渗透作用进行的。这些内容也应灵活处理。

2.3着丝点的分裂

高中生物教材中用秋水仙素和低温都会使染色体加倍,其作用机理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学生普遍会认为纺锤丝牵拉导致着丝点分裂。事实上,着丝点与纺锤体的纺锤丝连接与染色体移动有关。在分裂前期和中期,着丝粒把两个姐妹染色单体连在一起,到后期两个染色单体的着丝粒分开,纺锤丝把两条染色单体拉向两极。在诱导多倍体形成过程中,秋水仙素和低温只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而不会阻碍着丝点的分裂,因此染色体数目会加倍。但是因为没有纺锤体的牵引,加倍的染色体不会移向两极,形不成两个子细胞,加倍的染色体就留在一个细胞中,这样的细胞就发育成多倍体。纺锤丝是不会使着丝点分裂的。

2.4种群增长率与增长速率

种群增长率曲线和增长速率曲线在中学生物教材和相应的教学辅导资料中没有一个较为统一的说法,但在教学过程中总会遇到,所以我们必须清楚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种群增长率是指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新增加的个体数,其计算公式为:(这一次总数-上一次总数)/上一次总数*100%=增长率。种群增长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增长的数量,其计算公式为:(这一次总数-上一次总数)/时间=增长速率。故增长率不能等同于增長速率。种群增长率与种群增长速率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辨析清楚两者的含义:“J”型曲线的增长率不变,而增长速率逐渐增大;“S”型曲线的增长率通常会持续下降,增长速率是先上升后下降。

上一篇:便利店营业员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活动风险评估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