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学英语:英语学习的环境和时间

2024-05-19

成功学英语:英语学习的环境和时间(共9篇)

篇1:成功学英语:英语学习的环境和时间

创造学习英语的环境对学不好英语的原因,我听得最多的一个理由就是没有英语环境。其实,你有很多的英语环境,比如图书馆提供了学英语的好环境,我在上大学的时候曾在图书馆里借过、读过相当多的英语书。同时,图书馆里还有各种各样的英文报纸、杂志。

还有,众多的国外英语广播节目(如bbc、voa)可以听,国内也有很多不错的英文广播可以听。英语电视节目更是丰富多彩,有英语新闻、英语音乐、英语电影。

当然,还要创造说英语的环境。你可以找外国人说英语,你还可以找几个学英语的朋友一起练口语。你可以到英语角去练习口语。当然,你还可以自己跟自己说英语。你也可以去参加各种各样的英语讲座:电脑的、化学的、物理的、数学的、医学的。

如何支配时间英语学习的时间支配,取决于你要发展的是哪一种英语技能。有些技能的训练,花费的时间越长越好。有些技能就需要每次短时间的强化练习。

比如,发展阅读技能,你每次读的时间越长越好。大量的读是提高英语阅读水平的前提。听力技能的培养也是一样,每次听的时间越长越好。

语音技能的训练则不然,每次语音练习两三个小时,就不科学,效率也不高。你应该把较长的时间分成较短的时间段。每次练习时应使大脑保持在大脑处于最清醒状态。这样集中练习半个小时,就应停下来。一次练习过后,再过一段时间(比如三个小时)再练习半小时,就再停下来……这种短时间段的高强度重复,是提高语音技能的最有效的方法。

强化句型也是同样的道理,仍应该强调短时间段的反复间隔重复。背单词也应按照短时间段的反复重复的做法。只有这样,学习的效果才好。

英语学习一定要充分利用零碎的时间。在你清早起来时,不妨打开收音机听一听英语广播;中午吃饭时,不妨放一盘英语磁带听听;晚上睡觉前,不妨读一本英文小说———不经意间英语就会从你的耳边流过、眼前闪过。充分利用零碎时间是学好英语的诀窍。

篇2:成功学英语:英语学习的环境和时间

Time is the greatest teacher.

时间是最好的老师。

Time tries friends as fire tries gold.

时间考验朋友,烈火考验黄金。

Time means life,time means speed,time means strength.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

What may be done at any time will be done at no time.

常将今日推明日,推到后来无足迹。

Time is a file that wears and makes no noise.

光阴如锉,细磨无声。

Never put off till tomorrow what you can do today!

切勿将今日能干完的事推到明日;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To save time is to lengthen life.

时间就是生命,节省时间就是延长生命!

One of these days is none of these days.

篇3:成功学英语:英语学习的环境和时间

所谓“课堂时间管理”就是对课堂教学中单位时间的管理, 其本质是教师对课堂教学时间的管理, 包括时间的分配、时间的利用等。课堂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学生在单位时间内的学习程度, 教师必须要促使学生个性化地、高效地利用“用功时间”完成学习任务。然而实践中的课堂时间管理却并非如此, 笔者通过对高中英语课堂观察发现, 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课堂时间管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

(一) 主次不分, 教学时间分配不合理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学生是主体, 教师起到指导的作用, 课堂上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活动主要目的都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一些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以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无视教学规律, 在课堂上依然以教师和教材为主体, 采取满堂灌的形式,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课堂中不能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 使得学生被迫接受知识的时间过多, 而自己独立学习、探究、思考的时间明显不足, 淡化了时间分配的主次性, 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而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其学习质量。

(二) 注重形式, 学生“用功时间”不足

学生“用功时间”是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 也是学生知识、能力发展的基础。有些教师过分追求课堂趣味性而忽视学科性、知识性和思想性。一节课45分钟学生总处在不同的活动之中, 有personal report、pair-work、group-work、discussion、listen to the music、watch the video等等。课堂上看起来热热闹闹, 教学方法多样, 但每个教学环节都是匆忙而过, 流于形式, 致使学生专注学习时间减少, 被动接受学习的时间过多, 对教学的重要内容无暇深入理解。

(三) 教学设计不完善, 不能把握最佳教学时间

根据心理学研究, 一节课学生思维的最佳时间是上课后5~20分钟, 这一时间段可以说是课堂教学的最佳时域。科学安排教学活动, 合理分配教学时间, 把重点的教学内容安排在一节课中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 以保证在最佳时域内完成主要任务, 解决关键问题。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做不到这一点而导致教学效益不高。例如:1.教学设计没有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规律, 如导入时间过长或上课后花费过长时间组织教学, 浪费了一节课中最佳的学习时域。2.教学设计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态度, 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无法在最佳时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导致学习效率低下, 从而浪费学习时间。3.教师在教学设计时未能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教材, 使实际的教学偏离了教学目标的要求, 最佳时域过去了还没有进入重点内容。

(四) 课堂准备不足, 时间浪费过多

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 这就要求教师要做好充分的课堂准备, 事实上计划不如变化快, 教学是一个灵活多样的过程, 影响课堂活动效率的因素又是多种多样的, 主要表现为:1.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时, 往往会导致课堂气氛过于沉闷。如果教师不能调整教学策略, 正确驾驭课堂, 那么在既定的时间内就无法完成教学计划, 进而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2.课堂教学中, 教师没有充分了解学生的能力倾向, 教学内容的难度偏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或者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 花费大量的时间向理解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多次重复讲解。3.教师备课不够充分, 单位时间内信息量过少, 使得各个教学环节松散, 浪费大量的时间, 或者信息量过多, 强度过大, 超过了学生的接受能力, 教学效益低下, 导致时间的浪费。

二、高中英语课堂时间管理策略

课堂教学时间是恒定的, 即每节课45分钟,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达成教学目标?针对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以解决。

(一) 制定全面、有效的教学目标, 提高课堂用时效率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指出:“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地知道期望达到的目标。”教学目标的制定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因为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处于核心位置, 它决定着教学行为, 不仅是教学的出发点, 也是教学的归属。要使45分钟课堂教学取得最大的实效性, 就必须制定全面、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 使整个课堂教学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

1. 目标制定要清晰明确, 突出重点难点

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对教材的设计意图进行研究, 在深入领悟课标精神的基础上, 围绕技能、知识、情感、文化意识等方面来设计和编制。

以必修2 Unit 1 Cultural relics Reading为例, 首先, 本单元的话题是“文化遗产”, 内容涉及文化遗产的含义、特点、种类、归属以及如何更好地保护好文化遗产等话题, 整个单元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学习都是围绕这一主题设计和展开的。其次, 本单元阅读主要介绍了俄罗斯稀世珍宝“琥珀屋”的有关史实。因此, 对该阅读课的课堂教学, 笔者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A.知识目标:At the end of the class students should be aware of what a cultural relic is and what is not and understand the history of Amber Room.

B.能力目标:At the end of the class students will be helped to develop their listening, reading abilities, especially reading abilities, learn to use some reading strategies such as skimming and scanning.

C.文化和情感目标:At the end of the class students will better understand it is important to protect the cultural relics.

明确本课时的教学重点:To develop the students’reading abilities.以及教学的难点:To discuss and make clear whether it is worth rebuilding lost cultural relics such as the Amber Room or Yuan Ming Yuan in Beijing.

整个教学过程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 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学习到有关的语言知识, 提高阅读理解的技能, 还增加了学生对文化遗产的历史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 在实施整个教学过程中, 还要考虑到课堂的动态因素, 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开发学生思维, 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用时效率。

2. 目标制定要层次分明, 体现学生差异

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 应依据“最近发展区”理论, 同时考虑一个班级的学生在知识结构、理解能力、经验或经历方面存在的差异,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难易度不同的目标, 尽量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使他们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树立自信心, 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以必修2 Unit 4 Wildlife protection为例,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笔者设计如下教学目标:

以学生为主体, 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 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课堂教学, 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给每位学生都提供体验成功的机会, 避免了忽视学生个体差异而进行同步教学可能导致的时间浪费。

(二) 合理调控课堂教学节奏, 优化时间管理, 提高效率

课堂节奏指的是一节课的张弛快慢及其有规律的变化。适度的课堂节奏, 能自始至终牵动学生的注意力, 维系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和兴趣, 使课堂教学跌宕起伏、快慢有度, 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的时间,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轻松愉快地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

1. 把握重点、难点, 布局合理, 有效控制时间

教师在备课时, 应该认真钻研教材, 把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 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实际需要合理分配每个教学环节的用时, 对于重点、难点要精心策划, 节奏要缓, 密而不紧;非重点的内容节奏要快, 疏而不虚。也就是说一节课的教学布局, 要做到“疏密结合”, 张弛有度, 表现出良好的节奏感。

如必修3 Unit 2 Healthy eatingReading一文通过skimming设问:

(1) What kind of food did Wang Peng’s restaurant serve?

(2) What kind of food did Yong Hui’s restaurant serve?

这个环节节奏要快, 使学生通过快速阅读了解到课文主要讲述的是Wang Peng和Yong Hui开餐馆竞争的故事, 同时根据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健康饮食”, 提出问题:

Whose menu give customers a good diet?

What’stheweaknessofthedietinWang Peng’s restaurant?

What’stheweaknessofthedietinYong Hui’s restaurant?

引导学生进入careful-reading, 对Wang Peng和Yong Hui两家餐馆所提供的食物进行对比, 发现二者的优缺点, 并于此进入本文的高潮, 引出本文的重点:

What did Wang Peng find?

What kind of menu do you think can gave customers a good diet?

通过比较使学生意识到Wang Peng和Yong Hui的餐馆所提供的食物都不是健康的饮食。根据文章最后一句话:The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two restaurants was on!留下悬念,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健康的膳食是怎么样的?给了学生思考的空间, 也使课堂节奏缓急交替。学生在趣味盎然的故事情节中轻松学习健康饮食的知识, 领悟膳食平衡对身体健康的作用。

教师只有认真研读教材, 才能正确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 灵活自如地调控好课堂节奏, 使45分钟的课堂疏密结合、张弛有度, 有效地利用好每一分钟。

2. 依据课堂生成, 灵活调控课堂节奏

教学过程是一个流动的信息传递的过程, 教师把各种信息传递给学生, 学生也同时将信息反馈给教师, 在这个互动过程中, 教学过程并不是按照教师预设的教案一成不变地进行的, 这就要求教师能细心地察觉到出现的各种问题, 当学生的思维偏离了教师预设的轨道时, 就应该随机应变, 及时做出反应并对此做出相应的对策, 这样课堂节奏才能自然、流畅。

仍以必修3 Unit 2 Healthy eating Reading为例, 在讲到文章第一部分最后一句话“The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two restaurants was on!”时为止,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让学生分组去讨论:What will happen between Wang Peng and Yong Hui?

课堂气氛活跃, 学生提出各种不同的想法,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课堂主动权, 同时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想法对第二部分的文章继续阅读, 这样整个阅读过程就变成了学生对自己的预测进行检验和调整的过程。而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适时引导学生, 就文章情境进行设问:

How did Yong Hui feel when she came to Wang Peng’s restaurant?Why?

How did they solve their problems and become good friends?

Why was their cooperation a success?

这样, 教师通过设问, 一方面给学生提供课堂生成的时间和空间, 另一方面紧紧把握住教学的效益和底线, 灵活调控好课堂节奏, 促使课堂的生成性资源更好地为预设目标服务, 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 把握最佳时域, 实现课堂时效最大化

根据王仁甫的45分钟价值曲线理论, 课堂45分钟内, 学生的生理、心理状态分为五个时区, 呈波谷 (起始时区5分钟) —波峰 (兴奋时区15分钟) —波谷 (调试时区5分钟) —波峰 (回归时区15分钟) —波谷 (终极时区5分钟) 的起伏发展规律。教学中可利用这一规律, 在不同的时段, 根据教学目标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 以确保学生能在不同时段完成不同的课堂教学任务, 解决关键问题, 实现教学时效的最大化。

以必修2 Unit 4 Wildlife protection为例:

起始时区, 提出问题:What made the world around us so wonderful?通过图片观看一些动物、植物的图片, 向学生展示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Why are some of them in danger of disappearing?引发学生思考, 促使学生的兴奋点从课间活动转移到课堂学习中来, 为导出正文做好铺垫。

兴奋时区, 引导学生精读课文:

Who is the character of the story?

How did she travel?

Which places did she travel to?

What animals did she visit?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思维渐入最佳境界, 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时段并尽量延长兴奋时间, 让学生read each paragraph carefully and write down its main ideas and the supporting details, 尽可能解决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深刻了解文章的主题, 体会文章的内涵。

调试时区, 随着一段时间的兴奋, 教师应该变换教学方式, 如布置任务, 将学生分为三个大组。第一组的学生同桌间就Daisy在西藏的经历编写一段Daisy和Antelope之间的对话;第二组的学生同桌间就Daisy在津巴布韦的经历编写一段Daisy和Elephant之间的对话。第三组的学生同桌间就Daisy在热带雨林的经历编写一段Daisy和Monkey之间的对话。鼓励学生进行角色表演, 对有创意的改编进行表扬和奖励, 用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帮助学生度过疲劳波谷区。

回归时区, 为了加深学生保护自然的意识, 可以让全班同学进行积极的讨论:

Whatrelationshipbetweenpeopleandwildlife should be?

What can we do to protect endangered animals?

这样可使学生在课文学习的基础上, 结合自己本身的知识, 深刻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并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提出自己的看法, 从而把整个教学过程推向新的高潮。

终极时区, 教师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 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Animals are our friends.Stop hunting, killing and destroying wildlife.Let’s live in harmony with all the living things.To love animals is to love ourselves.

据此, 一节课45分钟, 在每一个时区设置不同程度的教学任务, 并辅以精心设计的方法, 利用学生的最佳学习时间, 确保在最佳时域内完成主要教学任务, 解决关键问题, 使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积极的专注状态,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

(四) 合理使用多媒体, 提高课堂时间利用率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 多媒体已经成为一种常用的辅助教学手段。形象具体, 动静结合, 声色兼备的多媒体教学能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 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英语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轻松活泼。高中英语课堂使用多媒体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多媒体教学能帮助我们营造真实语境, 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2.多媒体的使用, 有利于扩充课堂知识容量,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3.有利于突出重难点, 便于学生更形象直观地学习知识。4.降低非语言因素造成的理解难度, 使学生体会到语言带来的乐趣。但是多媒体教学毕竟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其优势, 而不是一味地依赖、受制于它。在教学过程中, 应时刻把握以学生为中心,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一教学原则, 切不可为了追求在课堂上多一点现代化教学的气息, 而让多媒体成为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表演作秀的工具。只有扬长避短, 才能真正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 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真正做到花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大的效果。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和深入,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越来越受到关注, 教师应该树立全新的课程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 提高时间观和效率观,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 在有效的课堂时间内, 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摘要:随着英语新课改实施的深入,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已经成为当前的热门话题。在教学中, 教师应该科学、有效地利用课堂45分钟,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高单位时间的利用率, 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最大限度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实效。本文以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为例, 针对其中存在的课堂时间管理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时间管理,现状分析,管理策略

参考文献

[1]王仁甫.45分钟价值曲线[N].中国教育报, 2002-09-19 (8) .

[2]盛群力, 吴文胜.教学时间研究模式及其特点[J].课程·教材·教法, 2002 (10) :18-23.

[3]黄小平.新课堂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及提高策略.中小学教师培训, 2005 (11) .

篇4:成功学英语:英语学习的环境和时间

【关键词】自主学习 学习策略 时间管理

【基金项目】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项目名称:从大学新生转型期看基于自主学习模式的大学英语教育连贯性研究,项目编号:13YJA740087。郑州市2014年度社会科学调研课题,课题名称:英语专业大一新生的时间管理倾向与英语学习,课题立项编号:ZSLX2014487。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148-01

1.英语专业大学新生时间管理和英语学习现状

在中学阶段,教师充当着管理学生时间的角色,学生对教师有很强的依赖性。进入大学后,由于学习模式、学习策略、评价机制等不同,学习的自主性更强,必然造成大学新生的不适应。

首先,大学课余生活的丰富使得新生不会科学地利用时间,制定具体的目标,不能进行自我检验,即时调整计划。研究发现,大学新生的时间管理倾向显著低于其他年级,也就是说,脱离中学阶段老师的保姆式管理后,大学新生不会管理学习时间。

其次,学生在中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中养成了死记硬背这种耗时低效的学习策略,只求拿到一个高的分数,而部分省份包括河南省,高考英语试卷中没有听力能力的测试,所以绝大多数同学没有通过听音频和看视频来学习英语的习惯,更不用说在真实语言情境中通过了解目标语言文化来潜移默化地学习英语的习惯了。中学阶段的英语学习只有一门综合课程,大学阶段英语专业的学习涉及面广,课程类别多,不同的课程需要不同的学习策略和技巧。简而言之,大学新生还没有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策略。

最后,刚刚脱离以应试为目的的教育环境,大学新生的英语学习动机仍以工具型为主,为得到高分而学好英语的观念已经固化,学生还没有养成自主管理学习时间的习惯,没有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策略,得到高分是主要的学习动机,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还相对欠缺。

2. 时间管理和英语学习策略的关系

不同研究者对学习策略的分类也不尽相同。Oxford 把学习策略分为直接策略和间接策略。直接策略包括记忆策略、认知策略和弥补策略。间接策略包括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交策略。Rubin 认为学习者策略包括:学习策略、交际策略和社交策略。学习策略又包括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文秋芳把学习策略分为:管理策略和语言学习策略。管理策略包括确立目标、制定计划、策略选择、自我监控、自我评估和自我调整。语言学习策略包括形式 /意义操练策略、准确性 / 流利度策略和使用 / 回避母语策略。

文秋芳(1995,1996)也曾经提出成功学习者与不成功的学习者在学习策略上的差异之一便是管理策略的使用,而管理策略就包含了对时间的管理。在分析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我国学者黄希庭、张志杰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时间管理倾向,由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三个维度构成。有调查显示大学新生都知道时间的价值和重要性,有一定的时间价值感,但是缺乏自制力,不会运用元认知策略,时间监控观低,多数大学新生对自己利用时间的效率表示不满意。增强时间效能感最好的方法就是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增加积极情绪,形成良性循环。

3.教师借助课堂培养新生学习策略意识,提高新生时间管理

学习策略的学习需要经过了解、练习和评估检测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离不开师生的共同配合。首先,任课教师需要结合课程内容和课堂实际,将对学习策略的介绍贯穿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策略在学习过程中所发挥的重大作用和不同学习策略产生效果的区别。与此同时,老师也应该了解不同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学习现状,对其日后选择学习策略时给予指导。其次,根据学习策略的难易和抽象程度,相对简单的学习策略,比如记忆策略,可以在第一学期课堂上有意识的训练。怎样更有效地记单词是每一个英语专业学生都会思考的问题,根据“加工水平说”,词汇的记忆可分为深加工和表层加工,前者注重从语义特征去记忆单词,如联系上下文、归类法、构词法等,后者注重从词形或词音特征去记单词,如机械重复记忆。相对难一点的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可以到第二学期练习,循序渐进。同时要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策略在课下实践。最后,任课老师在每个学期结束的时候应该对班级整体和个人本学期对学习策略的了解和练习情况作出评估和检测,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明确下一步学习方向。

4.新生合理安排时间进行实践,积累经验反促学习策略提高

大量的实证研究发现英语专业新生对学习策略是有所了解,但只停留在对概念的了解上,而且使用频率较低,缺乏实践。新生应该知道“英语是学会的,不是老师教会的”,了解什么是学习策略后,应该学会有意识地将学习策略运用到具体语言实践中,并进行自我评估和检测,同时对照教师对自己的评估意见进行及时的反思。如果效果不明显,就应考虑适时调整学习策略。在计划制定、策略选择、自我评估和自我调整过程中新生的时间管理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提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习,是学校培养适应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才的重要手段,做到这一点,需要学生和老师共同的努力。通过自主实践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后,新生对自主学习的概念和意义的认识不断更新,教师和教材不再是他们最依赖的外部环境,其自主学习能力也有了持续显著的提升。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提出了学习方式的改变,自主学习模式下英语专业的大一学生应该明确学习目标,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应该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自我探索精神,科学有效地安排和管理好自己的英语学习时间,同时巧妙运用学习方法与策略,全面地提高自身的英语专业技能与素养。

参考文献:

[1]林丰勋.教育心理学[M].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

[2]文秋芳.英语成功者与不成功者在学习方法上的差异[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3)

篇5:成功和失败的英语作文

Fail don‘t mean you is a for failed, fail to just mean you haven‘t succeeded; Fail don‘t mean you a have no become, fail to mean you get experience; Fail don‘t mean you are a stupid person who don‘t know to improvise, failing to mean you have Attic faith; Fail don‘t mean you have to has been suppressing not and quickly, failing to mean you take pleasure in trying.......

This is the failure, precious failure.

【成功和失败的英语作文的译文】

篇6:“人类和环境”的英语作文

我们对环境越来越差;

造成环境恶化的原因;

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No one,regardless of race, religion or nationality, can deny that the world we live in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intolerable because of the effects of global warming.According to many experts, even greater impacts are still on the way.There are numerous causes for this problem.On one hand, human-related emissions of carbon into the atmosphere is causing, and will in the future cause, significant global warming according to the theory.On the other hand, the lack of knowledge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protecting environment hinders the solving of the problem.It is urgent that immediate and effective actions should be taken right away.First, more trees need to be planted to help improve and beautify the environment.Besides, stricter laws concerning global warming and irresponsible use of fuel resources have to be put into effect and achieved good results.In a word, there is a long way to go before we can take a comfortable world for granted again.2。人与环境(Man and Environment)

The world we live i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ntolerable because of environmental destruction.For example, forest destruction results in decrease of planting land and unpleasant weather.In addition, man is faced with problems of water pollution and air pollution.A lot of measures have been taken.Planting trees helps improve and beautify the environment.Besides, laws concern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ave been put into effect and achieved good results.However, the problem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mains far from being solved.On the one hand, the environment pollution and destruction are getting worse and worse in the modern world.On the other hand, the lack of knowledge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protecting environment hinders the solving of the problem.In a word, there is a long way to go before we enjoy a clean and comfortable world.3.Pollution of environment

These days we often hear that(our living conditions are gett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because of the destruction of our environment).It is common that(many trees and animals are near extinction, and the all-important food chain has been destroyed.).Why does such circumstance occur in spite of social protects? For one thing,(the population of the world is increasing so rapidly that the world has been so crowded.).For another,(the overuse of natural resources has influenced the balance of natural ecology).What is more, since(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it is natural that(a great number of factories have been springing up like mushrooms.The smoke and harmful chemicals released from factories also pollute the environment).To solve the problem is not easy at all, but is worthing.We should do something such as(planting more trees, equipping cars with pollution-control devices and learning to recycling natural resources)to improve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I do believe everything will be better in the future.天气(Weather)

提纲:

1.天气对我们有哪些影响?

2.为什么人们关心天气预报?

3气象人员的职责是什么?

[范文]

篇7:成功学英语:英语学习的环境和时间

新世纪实验学校:陈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的、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所以教师要有意识地挖掘英语课中的兴趣点 ,让快乐与英语教学同在,就能大面积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如何让学生们感受到英语学习的快乐呢?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尽量运用主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开展有趣的课堂活动,使课堂教学声情并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样,学生不仅乐于上英语课,而且更盼望有机会参与课堂活动。

一、创建快乐环境

对于小学生来说,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作为一门外语来教的英语,缺少一种语言环境,学生主动说英语用英语的意识不强。因此教师必须重视英语环境的布置,在教室里贴上写有英语单词的卡通图片,或在学生的物品上写上英语单词等。学生一走进教室,就被浓厚的英语气氛所感染,嘴里时时迸出英语来。比如在学完教室内物品后,让学生自己归纳,自己制作美丽的图片,贴在门、窗、铅笔盒等所有学过的现有物品上。一进教室,便是美丽的贴片,工整的英文,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念起了英语。有的还让其他的同学拼写呢!“Can you spell it?”“Yes, I can.B-O-O-K, book.”有了如此丰富的学习环境,学生能不“乐学”吗?学完了 FOOD 这个单元后,让学生制作英文菜单,贴在自己家的厨房

里。学生们制作英语图片的兴致都非常高。既提高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而且又让学生每天都可以随处可见英语单词,学生们掌握英语单词便是件很轻松愉快的事情了。

二、了解学生的兴趣

学生的兴趣到底在哪里呢?学生的兴趣不一定都花在学习上,他们把许多精力都花在课外的许多活动和玩耍上。所以要让学生学好英语,还应该多关心学生课外的兴趣,当老师的只有了解了学生的兴趣,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学好英语。

在我的学校,冬天快到的时候,学生们都会自发地搞许多课外的活动,例如:踢毽子,跳绳等。所以,我在下课后经常默默地观察学生的行动,渐渐地发现他们的兴趣爱好。掌握了这些,我在英语课堂中就经常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问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或做一些学生喜欢的游戏,课堂教学效果就会显得更好。例如:在教授“How many…can you see ?”这个句型时,我除了教授这个基本句子外,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我还加了这么一个问题,“How many shuttlecocks can you kick ?”这是一个拓宽的问题,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英语水平的提高。而且,当学生上完这堂课后踢毽子的热情也更高了,而且也经常能听到他们在说:“How many shuttlecocks can you kick ?”当老师听到了这句话,不正是他所期待着的吗? 在课堂中,还可以问他们一些感兴趣的话题。例如:在教授“Who’s he/she ?”这个句型时,教师可以出示一些明星或卡通的图片,比如,范志毅,还珠格格,包青天,孙悟空,猪八戒,蜡笔小新,贝克汉姆,乔丹,姚明等,学生会感到很新奇,上课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会更高,课堂教学气氛会更热闹,教学效果也会更好!

因此,老师如果能了解学生的兴趣,那么也是一种促进学生学好英语的有效的办法,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所以,作为老师还是应该多关心学生的课外兴趣。

三、满足学生的热情

小学生生性好奇,对新鲜事物很感兴趣。针对小学生的这个心理特点,我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自己进行对话的编排,然后叫他们进行表演。学生的层次有高有低,因此在Pair Work或Group Work中,学生与学生之间也会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一个任务。

当老师要求学生上台表演时,几乎每一组都是跃跃欲试,想要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作为小班化的班级,教师很能满足学生的热情,每一组的每一个成员都能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来展示自己。但是,现在小班化的普及也不是很广,大多数的学校还是有四五十个学生一个班级的,如果六个人一组也要分个八九组,最后的Assessment中,教师是不可能让每一个组来展示的,每一堂课大概都会有四五组的同学轮不到。没有轮到的同学肯定会有一种失落感,久而久之,无疑会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

兴趣是学好英语的关键。如何才能让这些学生不失去已有的兴趣呢?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不能疏忽了。那就是要满足学生的热情!如果实在没有办法让学生在课堂中展示自己的成果,可以在课后满足学生的热情。学生自己编好的对话可以在课后说给老师听,而且教师也可以给一些适当的表扬和点评,甚至奖励一些小奖品。如果教师能在每一堂课后都关注到学生,满足学生的热情,学生将会喜欢英语,从而学好英语。

四、关注学生的需要

在英语教学中,完全可以利用自制的奖品来提高教学效果。低年级的学生对老师的每一句表扬都很在乎,一朵小红花,一顶博士帽,一个大拇指都能令他们高兴许多。例如,我在低年级的英语教学课堂上,充分发挥小奖品的作用。在教学新单词或新字母的时候,对那些学得快,发音准,记得牢的学生,我会随堂

发一件奖品,其他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课,争取也能得到老师的奖品。老师的奖品其实也只就是一朵小红花,一顶博士帽,一个大拇指而已,可也就是这些对成人来说一无是处的东西对他们起着巨大的魔力和吸引力。

五、设计快乐游戏

学生们喜爱做游戏,我就把各种各样的英语游戏引进课堂,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训练听力和英语表达能力,轻松愉快的同时学到了新知识。例如在句型操练环节时,我叫一个学生上讲台,蒙上眼睛背对同学们,然后我在台下找一个学生,并且悄悄地将这个学生带到远离他人座位的地方,让他们俩用英语对话几句,最后让讲台上的同学猜出这个同学的名字。由于发出声音的位置相差太远,猜的同学往往出错,其他同学干着急,使劲地说:“No, guess again!”台上的同学只好又猜测“Are you...?”要求上台玩这个游戏的同学争先恐后。

在课堂上穿插游戏、活动能使原本较枯燥、机械的单词学习和句型练习变得生动有趣。再以教一组方位词:“up,down,left,right”为例。在教这一组单词时,我设计这样一个游戏:Pin a nose on a face(贴鼻子)。我在黑板上画出一张缺鼻子的脸,再请一个学生走到黑板前,用布蒙上他的眼睛,让它贴出鼻子,台下的同学用这四个词汇来告诉他该怎么做。“Up,Up...”“Down,Down...”随着鼻子位置的变化,学生们调整着指令,终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找到了鼻子的正确位置。就是这样快乐的“学中玩、玩中学”,学生们既掌握了英语,又加深了对英语的喜爱。

六、给予快乐评价

篇8:成功学英语:英语学习的环境和时间

目前, 儿童学习第二语言的时间越来越提前。十几年前, 只有在初中的课堂中, 孩子们才能接触到英语, 如今, 小学已经将英语教学纳入教学课程中。再看看幼儿园, 纷纷挂出双语教学的牌子。可见, 让孩子尽早地掌握一门外语已经形成了共识, 而语言教学越来越趋于低龄化。再来看教材, 近年来不断出新, 而且内容含量不断增大。可见, 面对教育问题, 作为教育儿童的一线单位——学校教育应如何做好衔接工作, 以保证孩子们尽量少受教材的负面干扰, 促进他们学习, 而教学中另一个重要的角色——教师, 正在带领学生们积极地应对教学中的层层难关。那么, 在教学活动中有多少教师能带领学生轻松闯关呢?诚然, 我们的英语教育在近年取得了一些成绩, 这是各方面努力的成效, 但观察中国英语教育的具体状况, 恐怕只能用“几家辛苦几家忧”来形容。

首先, 地区差异、条件悬殊以及起点不同等体制方面的问题制约着我国基础英语教育的公平发展。在许多大城市, 尤其是重点学校, 各年级学生的英语水平早已超过了课标中各个级别的教学目标要求。再来看看学校的课程设置, 边远地区的小学能维持一周2节课已属可贵, 而有些大城市的小学每周竟有5~6节课, 城乡差别在教育水平上的反映还是很明显的。如果只等着国家投入教育经费, 等着地区的经济条件改善, 再来慢慢改变农村、郊县的教育, 那肯定是不行的。教育不应该只归纳到学校里来, 家庭和社会的作用都应该充分地展示出来, 提供给学校教育, 以有效地补充, 这样的教育才更有效。

现在, 很多家长都有“家庭教育重于学校教育”这样的观念, 甚至有批评中国教育的人士, 因为不能苟同现今的教育, 便将孩子留在家里, 亲自担负起教育的重任。我们且不谈对与错, 起码可以看见一点, 一部分父母在教育上已经不完全依赖于学校。同时, 现在的家长也具有教育孩子懂得科学文化知识的能力。学校的教育受到教学大纲、教科书以及班级整体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有的孩子吃不饱, 有的孩子吃不了, 教师分身乏术。此时, 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合理介入, 可以帮助各种层次的孩子更好地完善个人的学习, 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此, 作为肩负重任的父母, 应该为孩子寻找和营造学习英语的大环境, 找到轻松学习的最佳途径。

一、充分利用电视传媒营造学习氛围

电视可谓是当今名列第一的传媒巨星, 粉丝之众, 难以计数, 可谓老少皆宜。无论老幼, 只要有了闲暇时间, 都会在电视前坐下, 美国有一位资深电视主持人曾做过调查, 美国人平均将大约1/3的时间都花在电视前。笔者没有做过具体的调查, 但经常会询问学生, 而儿童大多的回答也是肯定的。此外, 一些家长还向校方反映, 只要孩子在家, 电视就被他们霸占, 甚至整天都锁定在几个少儿频道, 可见, 儿童是收视的主力阵容之一。所以, 我们看到, 少儿节目越办越多, 儿童节目的主持人也成了“大明星”。这都是因为有了电视这一强有力的媒体工具, 才形成了如此大的宣传效应。家长和教师都不愿意孩子花太多的时间在电视上, 但适当地观看, 大人们还是允许的, 特别是观看有教育意义的节目, 家长是支持的。现在的少儿节目, 有许多很具科学性, 寓教于乐, 不单单只是一味的放映动画节目, 还有适合各年龄段的教育节目, 为家长们献计献策, 提供大量有效的育儿知识, 从婴儿保健到儿童科普直至青少年教育, 可谓是应有尽有, 其中就不乏儿童英语节目。

通过电视学习英语, 孩子们可以观看到活泼可爱的动画形象, 美好生动的故事情节。它打破了课堂的局限性, 采用活泼多样的形式教学, 更可贵的是孩子们可以在家以一种无负担的方式学习。但这样的方式并没有产生巨大的作用, 原因大致有如下几点:

首先, 家长没有积极地参与。儿童受年龄的限制还没有掌握学习的方式方法, 没有自学的本领, 需要教师和家长的教育指导。同样, 电视里播放的教育节目就算再好看, 它终究还是教育型的, 和纯文艺的节目还是存在差别的, 不能被绝大多数的儿童所接受, 或者有的孩子开始还是很感兴趣的, 但持续的时间不会太长。在动画片时段, 大多数孩子还是会选择观看纯文艺的动画。如果此时家长能适当地介入陪同, 相信有一部分孩子还是会长期坚持观看此类节目的。

其次, 学校和教师没有进行有力的宣传。就在过去的一年里, 中国的小学生就经历了“溜溜球风”、“陀螺风”、“赛车风”、“象棋风”……这些“风”都是从电视上刮出来的。江苏省南京市摄山星城小学还在“象棋风”中, 举行了象棋大赛, 当时, 全校的孩子最热衷的课间活动就是下棋。看着孩子们对这些风潮的痴迷状态, 笔者不禁想:英语节目为什么不能在校园里形成这样的风潮呢?

再者, 没有一个长期的、连贯的英语教学节目。目前, 此类节目主要针对幼儿和初学者, 对于学了2年以上的学习者, 就没有相匹配的节目, 这是比较遗憾的。但对于初学者, 能通过电视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 也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家长和教师应该有效结合, 及时把握住时机, 将活动推广开来。作为教育战线的主力军, 教师们应该多关注此类教育节目, 把它当作课堂教育的有效延伸。比如, 可以考考其中的内容, 和孩子们一起回顾其中的情节。当孩子们知道老师也和他们看同样的电视节目, 一定会更感兴趣的。当然, 一定要和家长们沟通好, 让孩子坚持观看, 只有长时间的学习才能产生好的结果, 家长也要做好“陪公子读书”的工作, 虽然这项工作有难度, 但相对于绞尽脑汁四处找材料单独辅导孩子学习英语来说要轻松得多, 目标性也更强。

二、家庭环境的渲染

随着教育的普及, 现在的父母大多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 很多还受过高等教育, 完全具备辅导孩子学习英语的能力。能力强的家长, 还可以从孩子的幼年就对其进行英语教育。有些国际家庭, 孩子往往对父母双方的母语都是很精通的, 对于这样的孩子, 母语习得是轻松自然、顺理成章的事情。当然, 这是一个理想的过程, 大多数家庭成分都比较单一, 难以取得这样的学习效果。英语程度较高的父母可以辅助孩子学习英语, 高水平的父母完全可以在家为孩子设立英语口语的练习环境。不难发现, 出生在这样家庭的孩子, 在英语语言的学习上, 其成绩往往是非常突出的。能力较差的家长不能因为自己的英语水平跟不上, 就完全放任孩子学习, 能辅导孩子固然是不错, 如果完全不行, 则可以采取陪读、共同学习的方法。比如, 和孩子一起观看英语教学节目, 陪读的过程中也增进了自己的知识水平;帮助孩子默写单词;听孩子背诵课文;阅读英语儿歌、小故事;在家里张贴英语单词, 等等, 要让他知道你在关注他的学习, 他不是在孤军奋战。此外, 还要给他们以心灵上的帮助, 这在孩子的学习中也是必不可少的。不少家长甚至还专门为孩子请了家教, 或者参加英语学习班, 只要孩子们不反感, 这些都是不错的好方法。

三、利用社会语言环境

在外语教学中, 我们不能完全照搬母语习得和二语习得的理论来指导孩子们的学习。根据母语习得研究的成果, 一个儿童在正常的环境下, 一般需要六年时间, 才能够具备比较好的听说交际能力, 但书面表达仍然欠缺。这样, 可以粗略地计算出母语习得所需的总时间。每年365天, 每天至少10小时接触母语, 那么, 儿童习得母语至少需要21900个小时。将这么长的时间放到学校环境来学习外语, 按每周学习15小时, 每年40周, 要想具备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 至少需要36年半。由此可见, 所谓的习得也不是轻轻松松的。虽然母语习得理论不如想象得高效, 但是, 语言环境对语言学习的影响绝不能够忽视。学校教育受到太多的条件限制, 但是作为个别学习者, 我们可以灵活地运用可利用的资源。比如, 前面提到的懂英语的家长可以帮助孩子, 陪同他们观看英语电视教学。除此之外, 家长也可以观察周围的可利用环境。有的小区里住着外国人, 可以鼓励孩子和他们交流, 做朋友。有英语沙龙或英语比赛,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应该鼓励孩子参加。在外游玩看见英语标示主动带着孩子认读, 这其实是非常有实用价值的学习方法。

任何一门学科的掌握都要付出辛勤的汗水, 孩子们由于受到年龄的限制, 在学习上缺乏能力, 作为老师和家长除了不断的鞭策以外, 更多的应该给予有效地帮助, 这就要求我们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 同时要善于观察、思考, 利用周围可利用的一切资源。

参考文献

[1]崔刚.中国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几个问题[J].外语教学研究2009, (2) .

[2]陈琳.让“多语种、高质量、一条龙”愿望完满实现[J].外语教学研究2009, (1) .

篇9:成功学英语:英语学习的环境和时间

[关键词]大学英语阅读;成功学习者;不成功学习者;归因

一、研究概述

1.研究背景。阅读是语言学习,尤其是外语学习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是学生获取外语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对于许多学习者来说,阅读在听、说、读、写四种语言技能中最为重要。归因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海德(F. Heider)于1958年提出的,后来随着美国心理学家维纳(B. Weiner)及其同事们的研究而再次活跃起来。近年来归因理论开始应用到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并已开始受到广泛重视。对于外语学习中成功学习者和不成功学习者的归因差异,国内学者的研究并不多见,较有代表性的有秦晓晴和张庆宗,但这些研究,往往将英语学习作为一个整体,而没涉及到某一具体学科。

2.研究目的和重要性。目前对于英语阅读方面的研究,主要是从研究者或教育者的观点出发,往往忽略了阅读主体。本文试图从学生的自我归因中找出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因素,区分成功学生与不成功学生的归因差异。

3.研究对象:云南昭通师专英语专业专科二年级的102名学生。

4.研究内容:成功学习者与不成功学习者的归因差异。

5.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方式进行。

二、问卷信息及调查结果分析

1.问卷信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关于英语阅读学习者具体的自我归因调查问卷,对云南昭通师专英语专业专科二年级的102名(男生19名,女生66名)学生进行调查。此问卷由被调查者的个人信息(包括性别,自我学习评价和上一学年两学期的期末阅读成绩)和十三个选择题构成,用于调查成功的学习者与不成功的学习者自我归因差异。本次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102份,收回102份,其中有效卷为85份,有效回收率为83%。

2.调查结果与分析。调查结果展示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成功的学习者和不成功的学习者在学习方法和学习环境方面的归因存在着显著差异(P值分别为0.006和0.047,<0.05),而其他十一方面并无显著差异。成功的学习者认为学习方法对自己的学业成功起着关键作用,而不成功的学习者却认为学习环境与自己的学习成绩有着紧密联系。

根据上表,我们可以看出,无论学生的阅读成绩好与否,他们主要都归因于努力、自信、兴趣和能力,而很少归因于教师的教学态度和评价、他人帮助和任务难度。成功的学习者把他们的成功归因于努力、能力和兴趣这些内在的、稳定的因素时,会帮助他们树立在英语阅读中的信心,这是一种乐观和积极的归因模式。不成功的学习者把他们的失败归因于这些因素时,这是一种悲观和消极的归因模式,很难激发学习信心。

三、启示

归因理论的应用使教师能引导学生用正确的归因形式来解释英语阅读成败和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归因方式来激发学生。只要学生按以下归因模式归因,就是一种积极的归因:即英语阅读成绩好的时候应更多作能力归因,成绩不好时,更多地作努力和学习方法的归因。反之,则是一种消极归因:即成功时,认为是自己的运气好或任务容易,对成功的结果不以为然;失败时,认为是自己能力不足或者其它外在因素导致的,心态消极。从以上表格中可以看出,学生的归因模式既包含了积极的模式,又包含了消极的模式。因此,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无论是成功的学习者还是不成功的学习者)形成一种正确的和积极的归因模式。

参考文献:

[1] Carrell, P. L., Devine, J., and Eskey, D. E. 1988. Interac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Reading[M].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 Chambers, B., and Abrami, P. C. 199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udent Team Learning Outcomes and Achievement, Causal Attributions, and Affect[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 140-146.

[3] Martinko, M. J. 1995. Attribution Theory: An Organizational Perspective [M]. Florida: St Lucie Press.

[4] 刘永芳. 1998. 归因理论及其应用[M]. 济南: 山东人民出版社.

[5] 秦晓晴. 2002. 大学生外语学习归因倾向及其对归因现象的理解[J]. 现代外语(1): 71-78.

[6] 张庆宗. 2002. 英语学习成败自我归因调查与分析[J]. 外语与外语教学(7): 57-60.

(责任编辑 史玉英)

上一篇:养殖场企业考察报告下一篇:初一下册期中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