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与父母的关系

2024-04-27

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与父母的关系(通用9篇)

篇1: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与父母的关系

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与父母的关系

处于青春期的我们处于一种矛盾的心理。一方面,想摆脱父母的管束,但经济上却不能独立;另一方面,与父母观点发生分歧,出现了代沟。从而导致吵架的产生。

通过调查的发现,有很多像我们一样的中学生,与父母的关系不亚于“老板与下属”的关系。父母想更多地了解孩子,但却往往用了一些很偏激的方法,像偷看孩子的隐私,翻孩子的书包的行为,我们都觉得很反感,觉得父母不讲道理,甚至愚不可及。通常引起导火线的都是偏激的言语,导致偏激的行为发生。

我们情绪容易波动,而且表现为两极性,即有时心花怒放,阳光灿烂,满脸春风,有时愁眉苦脸,阴云密布,痛不欲生,甚至暴跳如雷,可以用“六月天孩子脸”来形容,父母在碰到这种情境时,千万要冷静,否则很容易发生冲突。我们可以理解父母的辛苦,但是父母最好能够忍耐,用比较和平的方法解决问题。并且处在青春期的我们,渐渐地从家庭中游离,更多地与同伴一起交流、活动,结交志趣相投的同学为知心朋友,无话不谈,形影不离,视友谊至高无上,甚至为朋友两肋插刀在所不惜,这些举止往往令家长很难理解,而这恰恰是典型的心理断乳表现,只是发生得太快,家长没有心理准备,如果此时的家长愈加束缚,他们离家长愈远,有的甚至逃离家庭去投奔同学。我们渴望自由的心理愈发强大,也希望父母可以适当给予我们空间。我们渐渐地在生活上不愿受父母过多的照顾或干预,否则心理便产生厌烦的情绪;对一些事物是非曲直的判断,不愿意听从父母的意见,并有强烈的表现自己意见的愿望;对一些传统的、权威的结论持异议,往往会提出过激的批评之词。但由于其社会经验、生活经验的不足,经常碰壁,又不得不从父母那寻找方法、途径或帮助,再加上经济上不能独立,父母的权威作用又强迫我们去依赖父母。

调查表明,有相当部分的家长要求子女“只要能上大学,什么事都可以不管”,所以造成了中学生的实际上的依赖性。这种依赖性不仅反映在经济上,还反映在生活上,出现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只管学习,不管其他”的不正常现象。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的心理日趋成熟,他们越来越感到自己是“大人”了,并开始从“听话道德”向“平等道德”过渡,要求从大人的约束中解放出来,对婆婆妈妈式的说教及过分关心会产生反感,个别学生会发生顶撞老师现象,甚至对学校、社会产生反抗情绪,可以说他们的独立意向、主体意识是十分强烈的,但同时他们又缺乏必要的知识与能力。这一是因为学校教育在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方面重视不够,二是因为传统的家庭关系中的父母一般也不鼓励子女过早独立。所以,家长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立能力,让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办,逐步消除其依赖心理。

从父母方面看,他们认为我们只是还没断奶的孩子,处处需要呵护,但事实上,我们并不希望家长过多干预我们的生活。然而父母关心我们的手段并不正确,使得我们觉得父母的可怕,甚至对他们表示蔑视。

所以,沟通是家长与孩子交往的最好途径之一,彼此了解对方是前提,要明白冲动就是魔鬼的道理。

篇2: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与父母的关系

父母的爱是伟大,许多本书都这样说道:“父母的爱如大树,为我们遮风挡雨;父母的爱如阳光,给我们温暖幸福;父母的爱如清泉,涌入我们的心扉。”这一点我不可否认,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感到与父母之间的那种亲密,那种知己的感觉越来越来淡薄了。从我们生下来的那一刻起,父母就成为了我们人生中的第一个知己,而且是最了解我们的知己。但是处于叛逆期的我们,有了自己的思想,不想再做父母的玩偶,做什么事都要听他们的,所以渐渐地我们就对父母的要求产生了反感,甚至开始抵抗他们。从那时起,我们就把我们的心给封闭起来,不愿与父母交流,父母与我们之间就开始有了隔阂。从不断的争吵中,从不断的打骂中,从不断的呵斥中,我们渐渐觉得父母与我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我就是一个例子,但是我从来没觉得父母不好,只是觉得父母越来越来不了解我的心思。

我是一个喜欢安静的女孩,同时也很自卑,对什么事都不自信,但是我依然想要把它做好,但是每一次的好心,都被父母的呵斥中消失。

同学们,你们是否也有这样的感受——明明已经上了初中,还要被父母拉去童装店选衣服;明明自己不需要,父母却非要给自己买;明明自己不是这样想的,父母却总以为我是这样想的„„也许大家认为我心理上有些病,但是我真的是把我的感受写出来。对于你们来说这些都是一些小事,但是对于处于这个敏感时期的我们来说,却是千斤重。这个寒假,我看到了许许多多叛逆的哥哥姐姐,连我都觉得他们做的有点过分,但是从和他们的谈话中,我感到我与他们都有同样的感受,同样的思想。

我很胆小,胆小到连睡觉都怕有鬼(因为我们家比较封建),所以父母在睡觉时,能把门给开着,我本以为父母能懂我的心思,但是他们不懂,反而把门给反锁了,这更加增加了我心里的空虚,有时我甚至感觉到自己与父母之间的距离并不是一面墙的距离,而是心灵之间的鸿沟,无论怎样都无法逾越,我也尝试着与父母进行沟通,但是沟通的结果,却是不令人满意的——父母总是忽冷忽热地对我,心情好时,对我好;心情不好时,则对我大声呵斥,能做到这样,我已经尽力了。我本是一个不爱说话,文静的人,在交往方面,我一直是被动者,能做到主动,那真是我的一大改变。不知大家是否也有这样类似的故事?

最让我心寒的是爸爸,只要我一个字写不起,他就骂我:“你以后肯定没出息!”这句话对于我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爸爸为什么要这么说?我最在乎的就是父母的爱与话语,为什么爸爸不能懂呢?当看到爸爸那紧紧皱着的眉头,那坚定的目光,那饱含怒气的脸,我的心碎了,碎成一片一片的了,比万箭穿心还要痛苦。我当时泪水一下子从眼眶中涌出,哭的是那样的撕心裂肺,那样的无助。之后,我对“父亲”这个词有了重新的了解„„

篇3: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与父母的关系

人类思维和行为的一个主要特征是指向未来的事件和结果。这一特征近年来逐渐引起心理学理论界的关注 (Bandura, 1986;Neisser, 1976) 。如, Bandura (1986) 强调人具有预见能力, 并且它是人类思维的一个基本特征。Neisser (1976) 指出对未来的预期是认知图式的主要机能之一。Oppenheimer (1987) 将未来看作是目标导向行为的一个主要特征。然而, 尽管在人的一生中, 对未来事件的预期对日常行为都具有动力性的引导作用, 但对未来的思考和规划对青少年尤为重要。

未来规划 (Future planning) 是个体对未来建构计划并实现计划的过程 (Nurmi, 1991) , 是个体同一性发展的关键。根据Nurmi (1991) 提出的理论模型, 未来规划包括探索 (exploration) 和投入 (commitment) 两个维度。探索是指个体通过征求建议、搜集多方面的信息, 并考虑自身特点与机会空间的匹配, 以便做出有意义的抉择;投入是指在选择目标的基础上, 个体为实现目标不断地付出时间和精力。青少年对未来的探索和投入有利于个体在社会中的自我定向, 从而促进自我同一性的获得 (Kracke&SchmittRodermund, 2001) 。来自不同文化的研究一致表明, 青少年期个体对未来的探索和投入主要集中在教育和职业领域 (Lanz, Rosnati, Marta&Scabini, 2001;Nurmi, 1991;Seginer, 2009;张玲玲, 张文新, 周秀琴, 胡艺馨, 王姝琼, 2008) 。因此, 当前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通过考察青少年在未来教育和职业领域的探索和投入来揭示青少年未来规划的发展特点。

青少年未来规划的发展是一个在较宽泛的人际背景中共同建构的过程 (Malmberg, 2001;Masseyetal., 2008) 。作为影响青少年心理社会发展的重要他人, 父母是青少年在未来发展的重要方面 (如学校教育和未来职业) 获取支持与建议的主要来源 (Seginer, 2009) ;并且, 在确定个人未来目标的过程中, 青少年主要从父母那里获得信息 (Malmberg, 2001) 。因此, 父母如何对待子女、如何与子女沟通等, 即父母的教养行为就成为影响青少年未来规划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表明, 父母对子女的接纳水平越高, 青少年对职业的探索和投入越多 (Seginer, Vermulst, &Shoyer, 2004) ;父母对青少年行为监督控制的水平越高, 青少年对未来教育的兴趣则越低 (Nurmi&pulliainen, 1991) 。换言之, 父母的接纳使青少年在未来规划的过程中更容易接受父母的支持与建议, 进而能够提升其未来规划的水平;而父母对子女行为的监督和控制则会阻碍青少年未来规划的发展。然而, 当前关于父母教养行为与青少年未来规划之间关系的研究还比较少, 且已有研究均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进行的。

综上所述, 本研究以青少年为被试, 采用问卷调查法法, 主要对如下研究问题进行考察:父母的教养方式与青少年未来教育规划的关系, 其中人口学变量的调节作用。

二、研究方法

1.研究被试

本研究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来自海原回民中学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共发放问卷300份, 回收有效问卷297份。有效问卷中, 初一年级49人, 初二年级49人, 初三年级50人, 高一年级48人, 高二年级50人, 高三年级51人;女生184人、男生113人;城镇生91人、农村生206人。

2.研究问卷

本研究采用Nurmi青少年未来问卷 (中文版) 中, 关于教育规划方向的分量表 (张玲玲, 张文新, 纪林芹, Nurmi, J.E.2006) 对中学生的未来教育规划进行测量。使用岳冬梅等人修订的父母教养方式量表 (EMBU) 中文修订版对其父母教养方式进行测量。经检验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三、研究工具

将所有问卷结果整理数量化后输入SPSS19.0数据库, 根据资料的性质应用统计软件SPSS19.0进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统计学处理。

四、研究结果

1.中学生未来教育规划的基本特点

为考察中学生未来人口学变量特点, 以对未来教育的探索、投入和情感体验为因变量, 以年级、性别和城乡为自变量进行多元方差分析 (MANOVA) 。结果表明, 年级 (F=2.474, p<0.001) 、性别 (F=2.709, p<0.001) 的主效应显著, 年级、性别、城乡 (F=1.458, p<0.05) 三者的交互作用显著, 即总体上中学生未来教育规划因年级、性别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见表1) 。

单因变量F检验表明:年级对未来教育和职业投入以及各种情感体验的维度都作用显著。多重比较 (LSD) 发现, 对未来教育的投入上高中三个年级显著高于初中三个年级的学生 (ps<0.05) ;对教育的体验初中生比高中生明显持更为积极乐观的态度, 初一学生态度明显高于其他年级学生 (ps<0.05) , 高中各年级没有显著差异 (ps>0.05) 。

2.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和未来教育规划的关系分析

分别以父母教养方式中的父1、父2、父3、父4、父5、父6、母1、母2、母3、母4、母5这11个因子得分与中学生未来教育中教育探索、教育投入、教育体验3个维度得分进行相关分析 (见表2) 。结果显示, 未来中的教育探索与父母教养方式中的父1和母2的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教育投入与父1、父2、母1、母2的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教育体验与父1、父2、父3的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

注:*p<0.05, **p<0.01。

根据上述相关分析的结果进一步对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父母教养方式中父1因子对未来中的教育探索、教育投入、教育体验、有显著的影响;在教育投入因子中, 母2对其的影响同样显著, 只是小于父1的影响力 (见表3) 。

注:*p<0.05, **p<0.01。

3.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和未来教育规划的调节变量分析

根据上述数据分析, 人口学变量在父亲情感温暖与理解对未来教育规划的影响中存在调节效应。以人口学变量为分组变量, 以父亲情感温暖与理解为自变量, 以未来教育规划总分为, 做调节效应分析。从表4可以看出父亲情感温暖与理解和未来教育规划之回归方程, 其解释率以及其显著性水平随着被试的性别、年级、生源的不同而有所改变。性别中, 男生的解释率比女生高;年级中, 初中生的解释率比高中生高, 生源地中, 农村比城镇结实率高。可见, 虽然人口学变量不影响父亲情感温暖与理解和未来教育规划二者关系的方向, 但影响二者关系的强度, 这说明人口学变量对父亲情感温暖与理解和未来教育规划存在在调节作用。

注:*p<0.05, **p<0.01。

五、讨论

1.中学生未来教育规划的特点

本研究分析了中学生对对未来教育发展态度的基本特点。与现有研究结果不一致 (张玲玲, 2008) , 本研究发现中学生对个人未来教育的探索并不遵循年龄发展模式。原因可能有三:一是现有国内研究结果被试集中在中东部地区, 存在地域差异;而是本次研究的被试样本取样较小;三是本研究中被试绝大部分都是回民, 存在民族差异。与已有研究一致, 高中部学生对未来教育的投入上显著高于初中部的学生, 这主要是因为高中毕业比初中毕业要面临更多的问题, 例如是否继续升学、选择什么样的学校、是否要工作、以后要学什么专业等等。对未来教育发展的体验初中生比高中生明显持更为积极乐观的态度, 这可能与这一时期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有关, 处于青少年早期的初二学生的思维方式正从具体形象思维向形式运算思维过渡, 思维尚具有片面性, 容易对自己未来的教育进行近乎完美、但缺乏现实性的想象。

2.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和未来教育规划的关系

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对未来教育规划有显著的影响, 并且随人口学变量 (年级、生源、性别) 不同, 对未来规划的影响强度不同。由此结果可以看出:在中学生对未来的教育规划中, 父亲对孩子的理解和爱护起到尤为重要的作用, 并且随着年纪的增大这种影响在变小, 父亲的情感支持对农村学生在未来教育规划方面的影响更多, 对女生在未来教育规划方面的影响更小。同时表明, 中学生的未来受到家庭因素的制约, 父母的期望和态度会让中学生对未来产生不同的看法。

六、结论

高中生对未来教育的投入显著高于初中生;初中生对教育的体验比高中生明显持更为积极乐观的态度, 初一学生对未来教育发展态度明显高于其他年级学生, 高中各年级没有显著差异;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中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对中学生未来教育规划有显著的影响, 并且随人口学变量 (年级、生源、性别) 不同, 对未来规划的影响强度不同。

摘要:目的:通过对海原回中近300名城乡中学生的调查, 考察了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对未来教育规划的影响。结果:高中生对未来教育的投入显著高于初中生;初中生对教育的体验比高中生明显持更为积极乐观的态度, 初一学生对未来教育发展态度明显高于其他年级学生, 高中各年级没有显著差异;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中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对中学生未来教育规划有显著的影响, 并且随人口学变量 (年级、生源、性别) 不同, 对未来教育规划的影响强度不同。结论:父亲的教育方式对中学生未来教育规划有显著的影响。

篇4: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与父母的关系

关键词:渴望 尊重 父母 子女

近日,一位学生的家长谈到:自从孩子进入中学以来,似乎和我们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疏远,看着他和同学有说有笑,可是一进家门,便什么也不愿讲,平时就爱呆在自己的房间里,如果你主动走进他的房间,他似乎又有借口似的走开了,真不知为什么?

那么,我们的父母怎样才能和子女建立良好的关系呢?

父母与子女之间要想建立良好的关系,需要父母与子女共同努力,父母和子女都应该认识到:青少年时期的亲子关系需要有一个再兴变化,也就是说,父母和子女都要重新界定自己的角色,增强彼此之间的沟通与理解,以重塑亲子关系。

首先,父母和子女之间多一份理解。

现在的青年人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理解万岁”,所谓的“理解万岁”,实质上就是要消除个人思想中的自我中心意向。

作为青少年时期的学生,不管你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但是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那就是世界上父母亲是最爱自己的。孩子大了,就不希望家长再用管教几岁儿童的方式方法来管教约束自己,不喜欢家长再那样事无巨细、无微不至地“关照”自己,为了防止家长的干预,他们有时会故意疏远家长。疏远,并非“无情”,而是渴望独立自主的表现,这种渴望,是孩子心理上的进步,家長应该理解。

其次,父母与孩子之间多一份尊重。

作为父母,一定要从孩子的高度去考虑问题,青少年时期的学生自我意识已经增强,他们总以为自己长大了,所以我们的父母应该对孩子多一份尊重。美国心理学家把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每个人都有受尊重的需要。当一个人被尊重的时候,会变得宽容。

家长尊重孩子,需要有宽容大量的胸怀,允许孩子适度地表达自己的不满,孩子终究是孩子,与大人相比,他们阅历浅,见识少,遇事与大人发生分歧,进行争论,势所必然。这是一种情绪调节的方式方法。家长不能过于计较,看成是孩子对自己的“不恭”、“无礼”,便用粗暴的态度和手段对待孩子,不然,孩子的情绪得不到释放和调节,形成压抑,最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作为青少年时期的学生,在理解父母的基础上,对父母更应该多一份尊重,尊重父母对自己提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该接纳的必须接纳,不要对父母的话置之不理,老认为父母是守旧与落后的。

第三,父母与子女之间多一份沟通。

父母养大一个孩子不知要受多少苦,担多少忧,受多少罪。孩子小的时候,是父母的心肝宝贝,叫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多听话的孩子!但是不知从何时起,孩子突然变得不听话了,千叮咛万嘱咐的事情,他偏偏没做,一再交代不允许做到事情,他还是偷着去做了,气得父母七窍生烟。这也许是许多父母的体验。其本质上是因为孩子在这一时期内需要有一个精神断乳,这时如果父母不给孩子练习的机会,他们的翅膀就硬不起来,永远也走不出父母的窝。

篇5: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与父母的关系

【Key words】Grade students;Test Anxiety;Parenting

考试焦虑在学生中是一种常见现象,较高的考试焦虑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的心理发育、人格形成及心理健康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初三学生正面临中考,承受着较大的压力,与高中生相比其心智还不够成熟,应对压力的调节能力较弱。因此探讨初三学生的考试焦虑及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对于了解初三学生的焦虑状况,指导父母如何对子女进行教育及如何缓解学生的考试焦虑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笔者对536名初三学生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于4月-205月对渭南市初三学生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法抽取6所学校共12个班级536人作为调查对象。共调查学生536名,收回有效答卷521份,有效回收率为97.2%。其中男生229人,女生292人;独生子女187人,非独生子女334人;城市学生189人,农村学生332人;对考试有信心的361人,没有信心的160人。

1.2方法:采用统一调查问卷,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测试。整个测查过程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完成。

1.2.1研究工具

(1) 自行编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2) Sarason考试焦虑量表(Test Anxiety Scale,TAS),由美国著名临床心理学家Irwin G. Sarason教授于1978年编制完成,是国际上广泛使用的考试焦虑量表之一。中文版的TAS是王才康翻译而成[1],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适合在我国进行考试焦虑的测试,该量表既可以对个体进行测验,也可以对团体进行测查。(3)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BMU),该问卷是1980年由瑞典Umea大学精神医学系Perris等共同编制,用以评价父母教养态度和行为,共11个分量表,包括父亲教养方式6个分量表和母亲教养方式5个分量表。该问卷1993年由岳东梅等翻译修订成中文版,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2]。

1.2.2统计分析方法:采用EpiData建立数据库,SPSS 13.0软件分析所得数据。

2结果

2.1考试焦虑的检出情况及特点:按照TAS的使用要求,总分大于或等于15分就认为明确地感受到了面对考试而产生的不适感,即可认为存在考试焦虑,总分低于15即认为无考试焦虑[3]。结果显示521人考试焦虑人数304人,考试焦虑检出率58.3%。经2检验,考试焦虑的检出率在性别、家庭所在地、对中考的信心三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其中女生考试焦虑的检出率高于男生,城市学生的检出率高于农村学生、对中考没有信心的学生高于对中考有信心的学生。见表1。

表1考试焦虑的检出及对比分析

2.2有无考试焦虑父母教养方式的t检验:以被调查者有无考试焦虑分组,对EMBU各因子得分进行t检验,结果见表2。 2.3各因素与考试焦虑的多元线形回归分析:依次引入人口统计学变量(性别、学校、班级、是否独生、居住地、中考信心、性格类型)、父亲教养方式和母亲教养方式。将选定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考试焦虑分值作为因变量,经多元线性回归(逐步回归法)分析。最后进入方程的变量为中考信心、母亲拒绝否认、性别、母亲过度干涉过度保护,分析结果见表3。

表2有无考试焦虑父母教养方式的t检验

3讨论

3.1考试焦虑的检出情况及特点:此次调查发现,女生考试焦虑的检出率高于男生,一方面可能与男女两性的生理及心理差异有关,心理方面,女生比男生更敏感、细腻,因此在应对压力情境时易产生焦虑情绪。另外学校招生、社会就业等方面的男女差别,使女生对前途与未来的担忧更甚于男生,因此会更重视考试的结果。城市学生考试焦虑检出率高于农村,可能因为城市学生的家长大多对他们寄予的期望更高,管教更严,使得学生的`竞争意识更强,心理压力也就更大,因此更容易产生考试焦虑。对中考没有信心的学生考试焦虑检出率高于有信心的学生,原因在于有自信心的学生,有着积极的自我评价且一般学习成绩较好,因此在面对压力的时候,能够较为理性的评估压力大小及自己的应对能力,进而可以将焦虑调整到适当的水平。而没有自信心的学生一方面有着消极的自我评价且通常学习成绩一般或较差,另一方面对压力也会通过放大镜来认知,因而更容易产生考试焦虑。

3.2考试焦虑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学生性别、中考的信心与考试焦虑成正相关;父母教养方式中母亲过干涉过保护、母亲拒绝否认与考试焦虑成正相关。这与国内研究有相似之处[4][5]。母亲的教育对子女的影响更主要,可能与中国家庭教育的重担在大多家庭中由母亲承担有关。

研究结果表明,调查学生中有一半左右的学生存在着显著的考试焦虑,且父母不正确的教养方式会加重学生的考试焦虑,因此需要引起学校、教师和家长的关注。对面临毕业的初三学生学校应适当采取一些措施缓解考试前的不良情绪,尤其是女生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而父母方面则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学习正确的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改变传统的不良教育理念,从而更好的教育子女,使子女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参考文献

[1]王才康.考试焦虑量表在大学生中的测试报告[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5(2):96-97.

[2]岳冬梅,李鸣皋.父母养育方式:EMBU的初步修订及其在神经症患者的应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7(3):97-101.

[3]Newman E.No More Test Anxiety[J]. Los Angels:Learning Shills Publications,,1:14.

[4]侯东辉.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焦虑的影响研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16(2):174-176.

篇6: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与父母的关系

对于情绪管理的研究, 纵观国内外, 研究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国外对于儿童的情绪管理研究数目众多, 而国内侧重于探讨大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英国学者Peter的研究从依恋、社会学系和归因模式三个理论方面解释了为什么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 父母教养方式对于青少年的情绪管理能力的发展有影响。而国内学者王伟的研究发现, 在父母教养方式中理解和关爱程度与中学生的情绪智力具有显著的正相关, 因为情绪管理能力是情绪智力的一个维度, 所以, 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青少年容易拥有更高的情绪管理能力。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研究对象是从甘肃省武威市第十五中学初中三个年级各随机抽取两个班一共320 人进行问卷测试, 总共发放问卷320 份, 现场回收问卷300 份, 经挑选排除无效问卷9份, 最终有效问卷291 份。

本问卷采用Parker编制的父母教养问卷 (Parental Style Instrument) 。此问卷本分为两个分量表, 根据需要将其合二为一, 保留原有题目然后进行顺序修改。现此问卷共有23题, 分为关爱、鼓励和控制三个因子。采用李克特四点计分法, 得分越高表示程度越高, 其中2、4、14、18、22 题为反向计分。该问卷信度效度良好, 三个分量表克隆巴赫 α 系数/分半系数分别为:0.858/0.844、0.822/0.748、0.752/0.689。重测相关系数为0.746~0.941。

采用由山西医科大学孟佳所编写的情绪管理能力问卷。该问卷有22 个题目共五个维度, 分别为情绪调控能力、情绪表现能力、情绪觉察能力、情绪运用能力和情绪理解能力。此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其中各因素的同质性信度在0.737 ~0.788、 分半信度0.535 ~0.675、 总问卷信度0.829、分半信度0.830。

二、调查研究结果与分析

利用SPSS对收集数据进行处理, 结果显示, 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与情绪管理能力相关显著。其中父母关爱程度和鼓励程度因子与情绪管理能力各维度呈正相关, 而父母控制程度因子和情绪管理能力各维度呈负相关。也就是说, 父母关爱程度和鼓励程度越高, 则初中生情绪管理能力越强。而父母控制程度越高, 则初中生情绪管理能力越弱。这一点与张雅婷等人、任杰等人和韩雪等人的研究基本一致。Mayer和Salovey认为, 情绪管理能力主要来自于家庭中父母与孩子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 具体表现为父母用温暖的关怀和温柔的话语以及善解人意的教育方式, 给家庭营造一种美好的氛围, 使得孩子愿意和父母产生更多的交流, 这样对于孩子的认知发展、情绪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都有着良好的影响。但是控制这种专权蛮横的父母教养方式会让孩子丧失自我, 然后因为得不到足够的认同而变得自卑, 因为得不到足够的关心而变得不安和情绪化, 如此反复就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封闭自我, 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越来越差, 生活中也总是带着消极的情绪与人交流, 这样会让他们的情绪管理能力也越来越弱。

三、得出的结论

1. 从初中生人口统计学特征与其情绪管理能力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对比中发现, 女生情绪运用能力和情绪调控能力显著高于男生;市县学生情绪调控能力和情绪表现能力显著高于乡镇学生;独生子女母亲关爱程度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市县学生的父亲鼓励程度、母亲关爱程度和母亲鼓励程度显著高于乡镇学生

2. 从初中生年级在情绪管理和父母教养方式的比较中发现, 初一学生父亲教养方式的三个因子显著低于初二和初三的学生;初一学生的母亲控制程度显著低于初二的学生。

3. 初中生父亲关爱程度与情绪调控能力和情绪表现能力显著相关;父亲鼓励程度和情绪调控能力显著相关;父亲控制程度和情绪调控能力、情绪表现能力和情绪理解能力显著负相关;母亲关爱程度和情绪管理能力各维度都显著相关, 母亲鼓励程度和情绪调控能力显著相关, 母亲控制程度和情绪调控能力、情绪觉察能力和情绪理解能力显著负相关。

篇7: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与父母的关系

【关键词】自我意识 文化程度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

1.问题的提出

自我意识是个体自身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状态的知觉和主观评价。随着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自我意识尤其是儿童自我意识再次成为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研究的热点。儿童从婴儿期起自我意识就开始萌芽,至青春期渐趋成熟。如果在发育过程中受内外因素的影响,使儿童自我意识出现不良倾向,则会对儿童的行为、学习和社会能力造成不良影响,使儿童人格发展偏异。Freeman的研究发现,一般自我意识的发展曲线是起伏变化的,这种趋势发生的时间,起伏的高度因自我意识的内容不同而不同。许多发展性研究也发现自我意识的发展曲线是起伏跌宕的,尤其在某些关键期和转折期,如幼儿期、少年期,尤其是初中二年级。自我意识的发展与所处的环境、文化相联系。对青少年而言,环境因素,尤其是家庭因素(如父母婚姻状况、父母心理行为特征和亲子关系等)在自我意识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石淑华等的研究表明,在家庭环境中父母的文化程度、性格、教养方式、家庭关系等对学龄儿童自我意识均有影响。家庭环境对学龄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都起重要作用,改善家庭不利环境因素,可减少儿童自我意识偏异的发生。

因此,本研究选择了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最关键时期初二、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家庭因素中的父母文化程度作相关的研究,另外还考察了性别对自我意识发展的影响。

2.研究方法

2.1被试

随机选取重庆市初二年级学生152人,发放问卷152份,回收的有效问卷121份,其中男生56人,女生65人,年龄跨度为13~15岁,平均年龄为14岁。

2.2材料和仪器

采用了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Childrens self—conceptScale),该量表使用于8~16岁儿童。

2.3测验程序

本测验采用了团体施测。将被试集中在教室,由主试先分发问卷,然后主试宣读一段指导语,要求所有学生明白指导语的含义。学生当场独立完成问卷并回收问卷。回收问卷后,采用PSS软件对有效的问卷进行描述和推断统计。

3.结果及其分析

3.1自我意识与性别关系

男生在“焦虑”分量表上分数高于女生,且差异显著,t=一0.28,P=0.005<0.05。这表明女孩存在更多情绪问题。男生在“幸福与满足”分量表-上分数高于女生,且差异显著,t=2.1,P=0.04<0.05。这表明女孩主观上认为自己更不幸福快乐,更不容易满足。

3.2自我意识与父母文化程度关系

用SPSS软件包对父亲文化程度与母亲文化程度进行频数分布检验。

用SPSS软件包对父亲文化程度四个水平上的量表得分进行One—wayanova分析。

在父亲文化程度各个水平上,各分量表得分及总分差异不显著。这说明了父亲的受教育水平对子女的自我认识水平没有影响。

用SPSS软件包对母亲文化程度各个水平上的量表得分进行One—wayanova分析。

“躯体外貌与属性”、“合群”分量表得分随着母亲文化程度的升高而升高,并且差异显著。进行多重比较发现在“躯体外貌与属性”上,母亲文化程度小学与高中两组差异显著,p=0.02<0.05;在“合群”上,母亲文化程度小学组与初中组差异显著,p=0.037<0.05,小学与高中组差异显著,p=0.008<0.05,小学与大学组差异显著,p=0.006<0.05。这说明了母亲的文化水平,对儿童躯体外貌、合群性这两方面的自我意识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尤其是小学文化水平以上的母亲和小学文化水平的母亲相比,对儿童这两方面自我意识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大。在母亲文化程度各个水平上,其余的分量表得分及总分差异不显著。这说明了母亲的受教育水平对子女的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焦虑、幸福与满足的自我意识发展没有影响。

3.3总体情况

总分:根据常模,总分51-63分之间为正常范围,总分低于51分为自我意识水平偏低,总得分高于63分为自我意识过高。经SPSS频数分布检验,总体自我意识水平均数和标准差分布为46±11.40,小于51分自我意识偏低儿童占69.4%,51~63分自我意识正常儿童占22.3%,高于63人自我意识偏高儿童占8.3%。提示半数以上儿童存在某些情绪或行为问题或社会适应不良,有信心不足、自我贬低或自暴自弃倾向。

4讨论

4.1焦虑、幸福与满足自我意识与性别

本研究表明,女孩比男孩存在更多情绪问题,这与经验以及以往的研究都相符合。女孩的主观幸福感比男孩更低,这和经验相符合,女孩子比男孩子更多愁善感、要求更多,因此感到不幸福。但是没有找到相关的研究支持,可以作进一步研究。

4.2躯体外貌、合群性与母亲受教育水平

在日常生活经验中,女性对自己的外貌更注重,比起男性女性自我暴露得更多,更愿意和他人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在女性比男性更乐群上,有很多的研究都支持。但是没有找到研究表明女性的受教育水平和女性对自己外貌的认识、乐群成正相关。因此在这方面可以作进一步研究。

4.3如何提高儿童自我认识水平

有研究表明,父母对孩子的情感和关注持积极的态度,多一点鼓励和赏识,可以使个体趋向于肯定的自我,提高孩子的自信心,有利于孩子更好发展。家庭教养方式也对自我意识有影响,孩子感觉父母用关怀、奖励、宽容、赞赏、爱护、温暖和高期望的态度来管教他们,他们的自我意识就高。我国学者张秀阁研究显示:孩子自我意识总分与父母采取情感温暖的教养方式呈显著正相关,严厉、惩罚、否认式教养方式(严厉型父母)与自我意讶的总分及行为、幸福呈负相关。另外,父母对孩子教养的一致性,也能使珐子形成统一的价值观,有助于避免在社会交往中发生内心;中突的痛苦。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对孩子的自我意识有令人惊异的作用——自我意识低下者常缺乏与父母的交流。

自我意识的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尤其是在关键性能转折期。教授有关自我意识的知识,充分认识行为和个性品质之间的复存关系,正确理解个性品质中出现的变化,从而增强自信心,学习过程就是一种认识过程,通过自己的努力,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不断认识世界,也不断认识自己,促进自我调控和自我完善。

家长和教师对儿童进行正确评价,使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步入正确轨道。在教育过程中,经常提出正确的评价,有助于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经常对儿童做出适当的正确的评价,会使儿童的自我意识逐步提高到一个新的较高的水平。儿童一方面体验着自己在学习中的成功与失败,以便做出进一步的努力,另一方面也逐步学会独立地、带有批判性地来评价别人和评价自己。在教育过程中,经常对儿童提出正确的评价,对于培养儿童的自我评价能力及发展其自我意识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和家长的评价,对儿童的成长具有指向性,是个性塑造的重要方面。因此,评价一定是正确的、适当的、及时的。应坚持科学的分析问题的方法,通过评价引起儿童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一种需要,从而促进其自我意识的发展。

5结论

女生比男生存在更多情绪问题,女生主观上认为自己更不幸福快乐,更不容易满足。父亲的受教育水平对子女的自我认识水平没有影响。母亲的文化水平,对儿童躯体外貌、合群性这两方面的自我意识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尤其是小学文化水平以上的母亲和小学文化水平的母亲相比,对儿童这两方面自我意识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大。

参考文献:

[1]官旭华,儿童自我意识[J]国外医学:社会学分册,2001,18(3):14—17.

[2]周国韬,贺岭峰11一15岁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6,3:37—942.

篇8: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与父母的关系

关键词: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总体幸福感

1. 引言

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现状20 世纪40 年代, Baldwin等人研究父母教养时, 通过对父母进行访谈, 侧重母亲支配、干涉、拒绝、放任、专制、民主等态度对子女性格的影响。20 世纪60到80 年代D.Baumrind将父母的教养类型分为专制型、放任型、权威型三类[1]。国内的研究者最初从儿童心理卫生及儿童性格开始研究, 探讨利于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家庭教育模式[2]。现在的研究对象已经从学龄前儿童发展到社会上的各类群体成员, 而且还研究了性别、年龄、父母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父母教养方式差异[4、5]。

总体幸福感 (Subjective Well-Being, 可简称为SWB) , 就是指评价者根据自身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进行情感性和认知性的整体性评价[6]。目前, 国外学者关于总体幸福感的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7]。总体幸福感是一种主观的个人体验, 使人们对个体生活质量与幸福程度进行衡量的重要综合性心里指标, 是反映某一社会中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心理学参数。而生活中人们对幸福的评价早已有了一个稳固的标准, 所以, 总体幸福感是个体相对稳定的主观个人体验[8]。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取样法, 抽取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在校大学生作为被试。发放问卷100 份, 回收95 份, 回收率高达95%。

2.2 研究工具

2.2.1 父母教养方式量表 (EMBU)

父母教养方式量表 (EMBU) 该量表[9]是1980 年由瑞典Umea ( 于默奥) 大学精神医学系C•Perris等人共同编制用以评价父母教养态度和行为的问卷.1993 年由我国岳冬梅等人引进并修订, 主要包含11 个因子。

2.2.2 总体幸福感量表 (GWB)

总体幸福感测量采用段建华 (1990) 修订后的总体幸福感量表 (GWB) [10], 本量表共有25 项, 由6 个因子组成, 得分越高, 幸福度越高。

2.3 研究程序

采用团体施测的方式, 向大家发放问卷, 由主试作出统一指导语。测试在10—20 分钟之后统一收回。

2.4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7.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3. 结果

3.1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总体幸福感的基本情况

根据统计结果描述, 总体幸福感的平均数为105.54, 标准差为13.18, 说明整个样本在总体幸福感水平上的稳定性较差。父亲温暖理解、过度保护和母亲温暖理解、过分干涉保护维度低于常模水平, 其余维度均高于常模水平。

3.2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总体幸福感的基本情况

3.2.1 不同性别大学生的差异

由统计结果可知, 在父亲教养方式中情感温暖理解方面, 男生水平略低于女生。在父亲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这三方面, 男生的水平明显高于女生, 且呈现显著差异。而在父亲偏爱被试、过度保护方面, 男生的水平低于女生, 且在0.01水平上差异显著。

3.2.2 不同年级大学生之间的差异

由测量结果可以得出, 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母亲过分干涉维度在0.05 水平上有显著差异, 父母教养方式的其他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级之间大学生的总体幸福感不存在显著差异。

3.3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和总体幸福感之间的相关分析

由上表可以看出, 父母教养方式中父亲和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和总体幸福感总分之间在0.05 水平上存在相关。

4. 讨论

父母教养方式中父亲和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与总体幸福感总分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 说明父母亲对个体的情感温暖理解水平越高, 个体就越觉得幸福。父母亲的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偏爱被试、拒绝否认、过度保护与总体幸福感呈现负性相关, 这是因为父母亲对个体过度干涉、否认以及过度保护与偏爱, 会使个体对父母亲产生依赖感、失去独立性、自卑、没有主见, 以至于很少会有成功体验, 进而总体幸福感降低。但是父母多去理解孩子, 树立正确的教养模式, 这样总体幸福感会有所提高。

鉴于总体幸福感对于个体健康发展的严重性, 以及总体幸福感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本研究所得的教育启示有以下三点:

首先, 父母亲与个体都应该思考:什么时间、地点、情景、以及谈话方式会使总体幸福感水平降低?是否与其所处的文化背景有关?是否与其家庭背景有关?是否与其所处的学习环境有关?……有弄清楚最本质的问题, 才能采取进一步的干预措施。

其次, 父母亲应该树立正确、恰当的教养方式, 引导个体树立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使学生有适度的成就动机, 敢于挑战自己, 使学生对自己、对社会、对未来持有希望, 敢于直面困难, 迎接挑战, 加热爱生活, 提升总体幸福感。

最后, 针对已经出现的低水平总体幸福感, 父母亲应及时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如勇敢的向孩子承认自己的错误, 与孩子一起发现自己的错误, 一起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 并制定改正计划;细心耐心的引导孩子说出心中的困惑以及想法, 对其进行分析, 并在适当的时机给予鼓励。

5. 结论

5.1 父母多采用惩罚严厉、偏爱被试、拒绝否认的教养方式。

5.2 在父亲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这三方面, 男生的水平显著高于女生;在母亲教养方式中除情感温暖理解方面外, 男生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女生。父母更偏爱独生子女。

5.3 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母亲过分干涉方面有显著差异, 在父母教养方式的其他方面差异不显著。父母的学历在父母的否认拒绝、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方面有显著差异。

5.4 大学生总体幸福感水平的稳定性较差。在总体幸福感方面, 男生略高于女生。父母教养方式中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和总体幸福感总分之间存在相关。只有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对总体幸福感具有正向预测作用。

参考文献

[1]贾红彬.通辽地区初中生压力应对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现状及关系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1.

[2]卢乐珍.父母教养态度的形成因素[J].江苏教育 (幼儿版) , 1984, (7-8) .

[3]彭文涛.父母教养方式研究概述[J].阴山学刊, 2008, 21 (1) .

[4]禹玉兰.扩招时期研究生心理压力来源与应对策略[J].社会心理科学, 2004, (14) .

[5]彭文涛.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7.

[6]Diener E.Subjective Wel1-Being[J].Psychology Bulletin, 1984, 95 (3) :542-575.

[7]李新辉.重点高中学生总体幸福感的发展特点探析[J].科教导刊, 2009, (9) :9-11.

[8]姚蒙.高中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总体幸福感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3.

[9]汪向东, 王希林, 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 (增订版) [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 1999:161-167.

[10]杨海荣, 石国兴.初中生总体幸福感和心理健康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 2004, 12 (6) .

[11]崔广伟.高中生父亲教养方式、自我价值感与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 2012.

篇9: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与父母的关系

关键词 父母教养方式;爱情观;大学生;逐步多元回归 分类号 B84

DOI: 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16.01.004

1 引言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们经常能在网络和现实生活中看到这样的场景:你爱我就必须服从我;你没房没车凭什么跟我结婚?这凸显了现代社会中一部分人对爱情和婚姻的本质缺乏正确的认识。一般情况下,爱情是进入婚姻殿堂的必经之路,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往往会是幸福的。

那么,什么是爱情?对于这个问题,众说纷纭。罗宾(Robin,1970)认为爱情是个体对待特定他人持有的一种态度,包括更加思念对方,希望和对方身体接触,以及特定的行为举止。他还认为爱情有三种成份,即亲密依赖需求、帮助倾向、排他性和占有性倾向。弗洛姆(Fromm,1997)也提出了关于爱情的看法,他强调爱情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外貌和能力的积极的表达,爱情使一个人开始了对另一个人的关注。Fromm认为,爱情并不是把两人从其他人中独立出来而是要求两人更多地去关注其他人和世界。最失败的爱情就是两人完全形影不离,他认为这样的两人是不成熟的。爱情有很多理论,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李(Lee,1973)的爱情态度类型理论和斯滕伯格(Sternberg,1986,2006)的爱情三元理论。Lee的爱情态度类型理论从爱情象征意义的角度对爱情进行了研究。他认为,爱情基本分为六种社会意识或模式,爱情的模式是受文化和社会影响的。这六种爱情模式可归纳为主要模式和次要模式两类。激情之爱(eros)、游戏之爱(ludus)和友谊之爱(storge)是爱情的主要模式,次要模式包括实用之爱(pragama)、占有之爱(mania)、奉献之爱(agape)。Sternberg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爱情三元理论(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他认为爱情包括亲密(intimacy)、激情(passion)及承诺(commitment)三种成分。为了测量人们的爱情观,研究者编制了相关问卷,如美国心理学家 Hendrick,C.和Hendrick,S.(1986)编制的爱情观量表(Love Attitudes Scale)。总结前人的研究:研究者普遍认为,爱情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客观物质条件和共同的人生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相互间最真挚的爱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强烈、专一和稳定的感情。美好的爱情催人上进,不幸的爱情使人失意甚至沉沦。爱情观是人对于爱情或恋爱所持有的主观态度和看法。

爱情观作为一种态度或者价值观,深受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父母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子女的活动中相对稳定的行为风格,是对父母各种养育行为的特征的概括。对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最具代表性的来自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鲍姆林特,她从控制、成熟的要求、父母与儿童交往的清晰度以及父母的教养四个方面来评定父母的教养行为,将父母的教养方式分为权威型、宽容型和专制型三种(林崇德,2009;Peter, & Kilmann,2006)。与专制型、宽容型家庭相比,权威型家庭的孩子是成熟的、独立的,具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感和成就倾向。他强调教养方式应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特点来选择,而且也是可以调整和变化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个人成长的作用意义深远,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的人格完善、认知发展、性格形成、价值观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等多方面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父母教养方式被认为是影响儿童和青少年精神发展和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

然而,新时代大学生爱情观的状况目前尚不清楚,且父母教养方式对爱情观的影响机制也不清晰,因此探究当代大学生的爱情观和父母教养方式的现状及其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2 方法

2.1 被试

采用随机抽样法对河南某高校和浙江某高校的大学生进行抽样,展示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为了保证调查的真实性,删去了几乎雷同和随意作答的问卷数据,得到有效问卷368份,问卷有效率为92%。其中,男生194人(52.7%),女生174人(47.3%),平均年龄为21.53± 1.45。

2.2 研究材料

2.2.1 父母教养方式问卷(s-EMBU)

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是由瑞士学者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编制的,通过让被试回忆成长过程中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来考察父母亲的教养方式。本研究采用的是蒋奖、鲁峥嵘、蒋苾菁和许燕(2010)修订完成的“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s-EMBU)中文版,包括父亲版和母亲版两个版本。每个版本均包括3个核心维度,由21道题目组成,其中拒绝(rejection)维度6个题目,拒绝是与批评、惩罚相联系的,如题项“即使是很小的过错,父亲/母亲也惩罚我”;情感温暖(emotional warmth)维度7个题目,它是与赞美、鼓励、温暖相联系的,如题项“当遇到不顺心的事时,我能感到父亲/母亲在尽量鼓励我,使我得到安慰”;过度保护(over protection)维度包括8个题目,是与过分担心、干涉限制相关联的,如题项“父亲/母亲不允许我做一些其他孩子可以做的事情,因为她害怕我会出事”。父母教养方式三个维度的α系数在0.74 ~0.84之间,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2.2.2 爱情态度问卷(LAS-R)

采用我国学者曹慧、史占彪、张建新(2007)修订的“爱情态度量表中文修订版”(LAS-R)进行爱情观的测量,这一问卷是由亨德里克依据Lee的爱情类型理论编制的“爱情态度量表”(Love Attitudes Scale,LAS)修订而来。LAS-R由激情型、游戏型、朋友型、理智型、依赖型、助人型六个爱情态度维度组成。持激情型爱情态度的人最注重对方的外表和身体的接触,如题项“我和我的男/女朋友是一见钟情”;持游戏型爱情态度的人视爱情为游戏,爱情的关系短暂,经常更换对象,承诺在这种类型的人身上几乎看不到,如题项“当我的男/女朋友正和别人交往时,我不会觉得难过”;持朋友型爱情态度的人认为感情发展应细水长流,平静而祥和,通常刚开始时都只是好朋友的关系,后来才慢慢从相知友谊发展成爱情,如题项“我认为男女之间必须经过朋友般的相互关怀,才有可能发展成真正的爱情”;持理智型爱情态度的人选择对象以对理性条件的考虑为主,诸如教育背景、经济能力、社会地位、共同兴趣等,如题项“我选择男/女朋友时,‘门当户对’是很重要的条件”;持依赖型爱情态度的人占有欲和嫉妒心强烈,关系也有如风暴,起伏不定,对方一点爱意的表示就会让他狂喜,一点点降温或关系出现点小问题就痛苦不已,如题项“假如我的男/女朋友有一阵子不理我,我会做出一些傻事来吸引他/她的注意”;持助人型爱情态度的人为爱人完全付出自己,关心对方而不求回报,极有耐心、不要求对方,甚至不嫉妒,如题项“为了完成男/女朋友的心愿,我会牺牲自己来成全他/她”。LAS-R是爱情观研究中广泛应用的测量工具,LAS-R在大学生和中学生中都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2.3 施测程序与数据分析

由心理学相关专业学生作为主试,集体施测,施测时间不超过20分钟。全部数据使用SPSS17.0录入并统计分析,主要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逐步多元回归分析。

3 结果

3.1 大学生爱情观和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

3.1.1 大学生爱情观的特点

为探究大学生爱情观的特点,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分别统计了爱情观六大类型的平均数与标准差,并且探究了大学生爱情观的性别特点。

3.2 大学生爱情观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关系

大学生的爱情观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相关关系如表3所示:爱情观的游戏型、朋友型和理智型三种类型与父母教养方式中的一些维度相关达到显著,如理智型爱情观与母亲情感温暖相关显著(r=0.27,p=0.000);而激情型、依赖型和助人型爱情观与父母教养方式相关不显著;再者,母亲过度保护维度与爱情观类型的相关均不显著。

3.3 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对爱情观类型的预测作用

从表3的相关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爱情观类型中的游戏型、朋友型和理智型与父母教养方式中的一些维度(除母亲过度保护)呈显著相关。为了进一步探究爱情观与父母教养方式间的关系,以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为自变量,分别以爱情观中的游戏型、朋友型和理智型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从而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爱情观类型的预测作用(见表4)。

如表4中逐步多元回归的结果表明:父亲拒绝对游戏型爱情观有显著预测作用,解释率为5.7%;母亲情感温暖和父亲拒绝对朋友型爱情观有显著预测作用,共同解释率为4.7%;母亲情感温暖、父亲拒绝和母亲拒绝对理智型爱情观有显著预测作用,共同解释率为10.8%。

4 讨论

4.1 大学生爱情观和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

大学生的爱情观在性别和是否独生子女上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男性和女性在游戏型(t(366)=4.39,p=0.000,Cohend=0.546)和朋友型(t(366)=2.96,p=0.003,Cohend=0.431)爱情观类型上存在差异,男性得分显著大于女性得分。这反映了相对于女性大学生,男性大学生更能接受爱情关系的短暂,经常更换对象,并且可接受一直以朋友的方式相处。这一结果得到了一些研究的支持,如赵红丽(2011)的研究发现男生的恋爱方式更大胆,观念更开放;唐土红和陈兰(2013)的研究也表明,“90后”青年的恋爱过程简单快速,特别是男生(Norman P Li ,2007);而刘一达(2013)的研究更加直接地表明女大学生比男性更追求爱情的坚贞与忠诚。与此同时,对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的爱情观进一步比较发现:在游戏型爱情观上独生子女得分显著小于非独生子女得分(t(366)=-2.01,p=0.045,Cohend=0.295),而在依赖型爱情观上独生子女得分显著大于非独生子女得分(t(366)=2.20,p=0.029,Cohend=0.398),即独生子女在爱情中具有更强的占有欲和嫉妒心,表现为对方一点爱意的表示就会让他狂喜,一点点降温或关系出现点小问题就痛苦不已。这一结果可能的原因是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父母更多关注,导致独生子女更加依赖父母,最后这一模式迁移到了两性恋爱关系上,易形成依赖型爱情观。

此外,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也存在性别差异(如表2所示),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邓丽芳,徐慊,郑日昌,2006;李改,方平,2007;钱铭怡,1999)。本研究结果为:男性大学生比女性大学生面对更多的父亲拒绝(t(366)=5.89,p=0.000,Cohend=0.924)、父亲过度保护(t(366)=3.53,p=0.000,Cohend=0.671)、母亲拒绝(t(366)=4.11,p=0.000,Cohend=0.650)和母亲过度保护(t(366)=2.78,p=0.006,Cohend=0.546),即在日常的父母教养过程中,男性可能面临更多的父母批评和惩罚,同时父母更加担心男性的所作所为;而在父亲情感温暖(t(366)=-2.56,p=0.011,Cohend=0.524)和母亲情感温暖(t(366)=-3.18,p=0.002,Cohend=0.639)上,女性比男性得分高,即女性在父母教养过程中受到父母更多的赞美、鼓励和安慰。也就是说,父母对女孩的教养方式更倾向于宽容、温暖和偏爱,而对男孩的教养方式则更倾向于严惩、保护;从另个方面来说,男孩体验到父母教养方式的消极因子可能更多,这与前人研究基本一致(张云喜,2013;曹薇,2012;邓丽芳,徐慊,郑日昌,2006;Peter, & Kilmann,2006)。分析其原因,第一,这可能与孩子自身特点有关,因为男孩子较女生更好动、调皮、爱惹祸,而女孩子则比较文静、听话。第二,也可能受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社会对男孩女孩有不同的性别角色期望和要求,反映在父亲的教育观念与方式上即父亲对不同性别子女的发展有不同的期待,对其性格进行塑造的方向不同,因而在具体的教养行为上也不同。正如本研究表明,父亲对女孩更偏爱,对男孩更多严厉惩罚和过分保护,这与男女孩自身的特点和社会对男女孩的性别角色规范相符合(Perris H, & Jacobsson,1980)。此外,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母亲情感温暖(t(366)=3.23,p=0.001,Cohend=0.681)和母亲过度保护(t(366)=2.43,p=0.015,Cohend=0.561)维度上存在差异,且独生子女分数高于非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相比,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得到父母更多的情感温暖和母亲的过度保护,这可能是由于

父母全身心地投入到子女的教养过程中,不希望小孩受到任何伤害,母亲在伤害预防过程中过度保护。

4.2 大学生爱情观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正如表3所示,爱情观类型中的游戏型、朋友型、理智型与父母教养方式中的一些维度相关达到显著,如游戏型爱情观与父亲拒绝(r=0.24,p< 0.001)、父亲过度保护(r=0.12,p< 0.05)、母亲拒绝(r=0.17,p< 0.01)、母亲情感温暖(r=-0.13,p< 0.05)。为了进一步探究爱情观与父母教养方式间的关系,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爱情观类型的预测作用。表4结果显示:父亲拒绝对游戏型爱情观存在显著预测作用(R2=0.057,p< 0.001),母亲情感温暖和父亲拒绝可共同预测朋友型爱情观(R2=0.047,p< 0.001),母亲情感温暖、父亲拒绝和母亲拒绝可共同预测理智型爱情观(R2=0.108,p< 0.001)。拒绝是与批评、惩罚相联系的,情感温暖是与赞美、鼓励、温暖相联系的。爱情作为一种社会性行为,是父母依恋和同伴依恋向两性依恋的延伸。因此,父母在教养过程中的行为方式在子女的角色行为发展和人际关系发展上扮演着特殊的角色(王丽,傅金芝,2005),他们能够在与父母的交往和关爱中获得宽容、信任、安全感和特殊的保护性心理,同样他们也能从父母的过度惩罚、批评、干涉中获得疏离感和孤立感等不安全感,从而影响子女在后续恋爱关系中的价值观念。此外,父母特有的角色示范和行为强化模式能够促进子女更多的角色行为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

因此,父母的教养方式将对子女的爱情观产生影响。为培养子女正确的爱情观,父母应让孩子在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中成长,促进其社会性行为的发展。

参考文献

曹慧, 史占彪, 张建新(2007). 爱情观量表在中国学生群体中的修订.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05, 459-462.

曹薇. (2012). 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调查研究.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04, 49-52.

邓丽芳, 徐慊, 郑日昌(2006). 大学生气质类型、父母教养方式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 03, 53-59.

弗洛姆(1997). 爱的艺术. 朱蓉贞, 林和生等译. 北京: 改革出版社, 333-431.

蒋奖, 鲁峥嵘, 蒋苾菁, 许燕(2010). 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中文版的初步修订. 心理发展与教育, 01, 94-99.

李改, 方平(2007). 大学生对父母教养方式的认知研究. 心理学探新,03 , 61-65.

林崇德(2009). 发展心理学.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刘一达(2013). “90后”大学生爱情观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渤海大学.

钱铭怡(1999). 北京、宁夏两地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比较研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3(1), 39-41.

唐土红, 陈兰(2013). 价值多元时代“90后”青年的爱情观及其引导. 青年探索, 03, 83-87.

王丽, 傅金芝(2005). 国内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发展研究. 心理科学进展, 03, 298-304.

张云喜(2013). 90后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成人依恋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 社会心理科学, 02, 73-77.

赵红丽(2011). 当代大学生的爱情观剖析. 文教资料, 20, 219-220.

Hendrick, C, & Hendrick, S.(1986). A theory and method of lov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0(2),392-402.

Lee,J.A. (1973). The Colors of Love: An Exploration of the Ways of Loving. Don Mills, Ontario: New Press.

Norman, P. Li . (2007). Mate preference necessities in long-and short-term mating: people prioritize in themselves what their mates prioritize in them. 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39(3), 528-535.

Kilmann,P.R.,Carranza,L.V.,& Vendemia,J.M.C. (2006). Recollections of parent characteristics and attachment patterns for college women of intact vs. non-intact families . Journal of Adolescence, 29, 89-102.

Rubin,Z. (1970). Measurement of Romantic Lov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6(2), 265-273.

Sternberg,R.J. (1986). The Triangle of Love: Intimacy, Passion, Commitment. New York: Yale University.

Sternberg,R.J. (2006). The new psychology of love. New Haven, Conn. : Yale University Press.

Abstract: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 and relationship of the attitudes of love and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s in college students, 368 college students of Henan and Zhejiang Province were given a questionnaire of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s (sEMBU) and Love Attitudes Scale(LAS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There were gender differences on the love attitudes toward gametype and friendtype, the differences also exist on the love attitudes toward gametype and dependenttype between the onechild students and the notonlychildren students; (2)There were gender differences on all six dimensions of parents rearing patterns, the differences also exist on the fatheremotionalwarmth, motheremotionalwarmth and motheroverprotective between the onechild students and the notonlychildren students; (3)Thare hada significantly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attitudes of love and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s. More important finding was that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s can predict the attitudes of love.

上一篇:纪念爱国卫生运动60周年知识竞赛试题下一篇:会宁培训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