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虫与野鸡散文

2024-04-28

小虫与野鸡散文(精选2篇)

篇1:小虫与野鸡散文

野鸡之殇散文

一天下午下班回家,在车库里偶然看到一只塑料网袋,网袋里装着两只我未曾见过鸟儿。这是两只很漂亮的鸟儿。一只颈部闪着蓝绿色的光泽,全身棕褐色的羽毛中夹杂着蓝、黄、绿等色彩,尾部是长长的黄灰色羽毛,显得十分华丽;另一只羽毛呈棕黄色,尾部羽毛较短,虽然没有另一只那么艳丽,但也象小精灵般的可爱。两只鸟儿看到我翅膀直扑楞,然而网袋束缚住了它们,使它们不能展翅。我从它们的眼睛里看到了恐惧,看到了要挣脱网袋的渴望,可是它们是那么的无助,挣脱网袋对它们来说,只能是徒劳,它们的挣扎只能让网袋挪动一点位置,只能扬起车库地面上的一点灰尘。

回到家中,我问妻子,车库网袋里装的是什么鸟?妻子说,这是乡下表兄送过来的.一对野鸡。

“怪可怜的,放了吧!”我说。

“难得他一片心意,他说花了两百元才向人家捕鸟的买来,放了太可惜了吧。”妻子有些不舍。

“那么美丽的野鸡你舍得杀?”我又说。

“明天我拿到菜场去杀。”妻子道。

我虽然心里不忍那对野鸡成为盘中餐,但我也没有多讲,或许明天妻子看到那两只可爱的野鸡心生怜悯将它们放了吧。

第二天早晨,我到车库取车,又看到了那一对野鸡惊恐的眼神,和欲展开却只能扑楞几下的翅膀,我想放它们走,可往哪里放呢,或许刚放出去就会被人逮去呢,或许是一对家养的野鸡呢,那不就是养了让人食用的吗!我只能自我安慰,但还是想到或许妻子会放了它们吧。

然而,中午下班回家,我不愿看到的事还是发生了,餐桌上摆放着炖好的野鸡煲,妻子已将两只可怜的野鸡杀了。我十分懊悔,我为什么不坚持放它们走呢,虽然我最后没忍心动筷去吃它们,但我却没有去挽救它们的生命,我十分自责。

过了没多久,我到乡下走亲戚,正好碰到了那位表兄。我问他,那一对野鸡是家养的吧!我真的希望能得到他肯定的回答,然而我失望了。他说,怎么可能,那是我们村里人在田里用网捕的,正宗野味,要不然怎么可能卖一百元一只。我想到那炖好的野鸡煲,心里一阵心酸。

“过几天再给你搞两只。”表兄很得意的又对我说。

“我不要,太残忍了吧,我可下不了筷子。”我连忙说。

“你不吃,别人就不捕捉了吗?别人就不吃了吗?要买的人多呢,不预订你根本买不到。”表兄对我的拒绝似乎感到有些愕然。

是啊,我一人不吃能改变什么呢,你不吃,人家喜爱吃野味的大有人在,人家也不会因为你一人不吃就卖不掉而不去捕了。其实,我并不是故作清高,也没升华到要保护大自然,让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精神境界,我只是觉得它们也有生存的权利,那么美丽可爱的小精灵,真的不应该成为我们的盘中餐。我该怎么拯救你呢,可怜的野鸡!

篇2:小虫与野鸡散文

我现在的住房在五楼,如果连地面层一起算则是六楼了。一百一十平方米的面积,三房两厅一洗一厨,还有五平方米的阳台,三个人居住还不算太窄的。

阳台的五面都贴了瓷砖,显得很干净。我在这小小的阳台摆上七八盆花草,虽然显得有些拥挤,但看上去很惬意。

我一直酷爱花草,三十多年来,我搬了六次家,每次搬家,我都忘不了将盆栽的花草带上。这些花草有柏、竹、桃、金橘、芸花、马齿苋、三角梅、万年青、落地生根等等。最值得一提的是,有一盆小叶榕,它跟着我有二十六年了,虽然它只有一尺多高,但我把它当作老朋友,不论搬家到哪里,我都要带上它的。

三个月前,妻从她单位带来一盆蕃桃,手拇指粗的树干被剪得只留五寸高。树干的一侧斜长出一长一短两根枝条来,长的一尺多,短的六七寸,一共只有十几片叶子。叶子椭圆形,灰绿色。因为知道它将来会结出又甜又香的果子,所以我特别地呵护它。

我每天早晨都要给这些花草浇水的。

今年四月的一天早晨,我在浇水的时候,隐约觉得那盆蕃桃的叶子似乎有些异常。不会吧,能有什么异常呢?我心里说,也许早晨的眼睛本来就有些朦胧吧。待我浇完水,把水桶收回洗手间的时候,我的疑心渐渐加重了,我决意要仔细检查一下蕃桃苗的叶子。

我又走到阳台上,在那盆蕃桃边站着看它的那些叶子。因为平时我的习惯是不轻易弯下腰和蹲着的,这会儿也就这样了。我看见有几片蕃桃叶子的上面,零星地分布着一些颗粒,绿豆粒一般大小,黑绿色。我心里说:哎!这有什么呢?一定是风吹将什么杂物洒落在叶子上面了,有什么好看的,上班时间快到了呀。

我正要走,在这一刹那间,我好像又看出一些问题来:那些叶子上的`颗粒,好像有规则的形状,有点像钉螺,又有点像“QQ牧场”里动物们的粪便的图案,不过那种图案是红铜色的,与这叶子上的颗粒颜色不相同。我的好奇心产生了,我这回舍得蹲下来,决意要探个究竟。

当我蹲下来将眼睛凑近那些叶子的时候,隐约发现那些颗粒都微微的抖动了一下。我心想,大概是我凑的太近了,是鼻孔里呼出的气息的作用吧。但我立刻又想,不对!若是鼻气的扰动,叶子应该是跟着动的,可是刚才见到的并不是这样,只见那些颗粒的抖动。我立刻意识到,那些颗粒一定不是一般的杂物。

于是我更仔细地观察起来:那些颗粒十分像短杆木螺钉,钉头朝下,钉尖朝上,一颗一颗地这么立着,是粘附在叶面上的。“木螺钉”坐落的地方,是一个圆圈的圆心,圆圈内的叶肉都被剔出了,只剩下叶脉形成的网络。每一个“木螺钉”的情况大抵一样,我立即意识到,今天我可能有个意外的发现了,说不定是发现一个新的物种呢!我顿时兴奋起来。

我不由得用手轻轻地将其中的一只“木螺钉”拾起,我感觉到它有一些粘着力,我发现它的“钉头”有一些蜘蛛丝似的东西。我小心翼翼地将“木螺钉”放在一张白色的硬纸片上,并用镊子轻轻地拨动着观察。“木螺钉”有几根细得肉眼几乎看不见的“蛛丝”,它将“木螺钉”粘牢在镊子尖上,抖都抖不掉。在“木螺钉”的钉头一端,发现了一个小洞口。洞很深,暗幽幽的,看不到里面,洞里面有什么东西,不知道。

“木螺钉”实在太小了,我观察得眼眶都痛了也没看清楚。我忽然想起十七年前我出差深圳时买到的一件“宝贝”―袖珍显微镜。那“宝贝”是个长方体,有一支牙膏盒大小,放两只五号电池,能放大100倍。我立即翻箱倒柜把它找出来。这小“宝贝”还真管用,我舞弄了一阵子,终于看清了“木螺钉”的真相。那只“木螺钉”似的小筒筒,是用蕃桃叶的碎末依螺旋的规则构成的,筒里面藏着一只小动物,它的头有芝麻粒大小。它的头不时地转动着,好像惊恐不安。

当我用显微镜观察的时候,是显微镜的光线照进那只小筒筒的洞口,筒里面的小东西终于爬出来了。可是它很精,它不完全暴露,三分之一的身体还保留在里面,好像它要观察外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并随时要缩回去躲避似的。

尽管如此,借助于显微镜的光线和放大作用,我终于看清了小筒筒里隐藏着的小家伙的真面目,它原来是一条形貌奇特的小虫。那小东西的头部有点像蜈蚣,深褐色,有像瓢虫壳上的斑点,光滑闪亮;它的身体米黄色,像餐桌上被剥了壳的虾子;它的两只按比例来说是很大的眼睛,乌黑闪光,像小孩的眼睛一样可爱。那只小筒筒是它亲自制作的供它容身的“房子”。

我观察了一阵之后,突然想到要给它照像。我立即拿来数码相机,给这个小不点拍照。我拍了几张,忽然想到上班时间早过了,我一扔相机,抓起公文袋,就急急地向上班的方向跑去。

中午回来时,我向妻报告我的新发现,妻立即将那些叶子上的虫子给全部收拾了。

我打开相机,要从容地欣赏那几张小虫的照片。我调节相机使照片放大,就在这时,我捶胸顿足,几乎叫了起来。那些照片模糊不清,原来我在拍照时太伧促了,忘了使用近距离模式。更要命的是只用100万像素拍摄,而我的相机是可以调到700万的啊!

叶子上的小虫被妻除尽了。过后我一直希望那盆蕃桃的叶子上再生出那样的小虫来,让我使用近距离模式和700万像素再去拍摄。可是那种小虫子不再出现了。

昨天,我又记起小虫子的事,我拿出纸和笔,我要凭着我的记忆,将小虫子的形像描绘出来。

上一篇:观看英语演讲比赛有感下一篇:易通热电厂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