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动人的童话故事随笔:喵呜

2024-04-25

那动人的童话故事随笔:喵呜(精选5篇)

篇1:那动人的童话故事随笔:喵呜

(三)

咪咪在外流浪快两个月,累了在垃圾箱里蜷缩一晚,饿了抓老鼠或虫子吃;白天不停地在穿梭寻找熟悉的家园,夜晚不断地躲避野猫的骚扰侵犯。有一天晚上,天太冷了,咪咪溜进了一家小吃店,想取点暖。狠心的小店主拿起一根棍子劈头向咪咪打来,打得咪咪“嗷嗷”哭叫,赶紧逃离。后来咪咪只能一瘸一拐地寻找回家的路了。

冬夜的寒冷没有打退咪咪返家的决心,咪咪的心中有个不灭的信念,一定要回家,一定要回到猫猫身边,回到主人韵身边。

不知道走到什么地方了,是一个小镇,车来车往,行人很多,那些行人走路都急匆匆的,可能与咪咪一样也在赶路吧。咪咪突然听到了一个熟悉的称呼:“阿咪,阿咪......”咪咪停住了脚步,回头找。这是主人韵对咪咪的习惯叫法呀,这是谁在叫“阿咪”呢?咪咪看见了,一位漂亮的阿姨拎着个小包在朝咪咪走来,边走边叫着“阿咪”。咪咪觉得这个人好面善,好像哪里见过。

这个人咪咪确实见过,是主人韵的好姐妹莹啊。

韵知道莹经常要出差,就叮嘱莹帮助寻找咪咪。莹想,那么大个世界怎么能遇到一只走丢了的猫呢,可是巧合就是真实地发生了,莹出差路过这里时看见一只白色小猫在一摇一摆地奔跑,定睛细看,看清了小猫耳朵上的灰色圆点,立刻呼叫咪咪。

咪咪听到了熟悉的呼叫,不再惊慌,乖乖让莹抱到了手里。莹感觉到了咪咪在瑟瑟发抖,不知是因为跑累了还是饿了。咪咪的眼睛比两个月前大而深陷了,莹爱怜地抚摸咪咪,摸到了皮毛裹着的一身骨头,莹想到了盼猫心切的好姐妹韵,心头涌上酸酸的感觉。咪咪也看着莹,任莹抚摸、揉捏,感觉到了踏实与安全。

(四)

猫猫在家里来回地走圈子,两个月来它就是这样不停地走,不厌其烦。猫猫用不停地走的方式,盼望着咪咪回家。

突然门外传来“喵呜”的叫声,猫猫立刻站住,竖耳倾听。又传来“喵呜”的叫,由远而近。猫猫听出来了,是咪咪在叫!猫猫跳了起来,几步奔到门口。防盗门关得紧紧的,猫猫没力气推开,便用双爪使劲挠门,挠出“嘎嘎”的声响。自从猫猫和咪咪第一次将家具当玩具,用前爪挠着玩被韵拍打以后,它们就再也不挠家里的沙发和桌椅了。可是此刻,猫猫什么也顾不得了,只知道使劲挠,它想把门挠穿个洞,好冲出去迎接咪咪。

韵听到了猫猫挠门的声响,也听到了门外的猫叫,赶紧开门。门外站着莹,笑盈盈望着韵,臂弯里抱着咪咪。“是咪咪,咪咪回来了!”韵大喊。咪咪“嗦”一下跳到地上,跑进屋子里,在客厅、房间、厨房和卫生间跑了一圈,确认是自己的家,然后朝韵“喵呜喵呜”地叫。

“哎呀,真是咪咪回家了!”韵欣喜得抱起咪咪,涌上泪水。

猫猫围着韵走圈子,“喵呜”叫着。韵突然明白了,将咪咪放地上。莹拉韵去沙发上聊天,让两只久别的猫在一起亲热。

猫猫给咪咪挠脸,咪咪轻轻“喵呜”。

韵急问莹怎么找到咪咪的,莹“嘘”了一下,示意韵看猫猫和咪咪。

猫猫和咪咪蹲在一起,相视着,挠着,“喵呜”着,很久。猫猫和咪咪有挠不完的挠,有喵呜不完的“喵呜”。

是猫猫在给咪咪抚慰吗?是咪咪在给猫猫讲述迷路、流浪和回家的故事吗?

人间悲欢离合的故事有千千万,有谁明白这猫的世界里也是情意绵绵?

韵和莹静静地看着猫猫咪咪,无话。她俩被一种情愫真切地包围了、感染着、唏嘘着。

本文作者:徐惠庆(微信公众号:南湖文学)

篇2:那动人的童话故事随笔:喵呜

韵在家里养了一对可爱的猫,公猫名“猫猫”,母猫叫“咪咪”。猫猫身披一套金黄色的“铠甲”,皮毛光亮,两眼炯炯。咪咪身着洁白的公主裙,特别可爱,长在左侧耳朵上一个灰色的圆圆胎记格外明显。

“猫猫”和“咪咪”是一对被韵捡回来的流浪猫。

一年前,韵路过一片拆迁区,看到大片倒伏的乱砖瓦,砖缝里有只金黄色小猫在“喵呜”叫。韵知道是人家拆迁后将小猫遗弃了。继续走,在一排灌木丛里又见一只白色小猫蜷缩身子无力地“喵呜”着,韵突然动了恻隐之心,抱起了小白猫,又折回身,连同前面那只金黄小猫一起抱回了家。

韵分别给它们取了“猫猫”和“咪咪”的名字。

在韵的喂养下,猫猫和咪咪一天天长大,毛发有了亮色,活泼多动,它们常常黏在韵身边,乖巧地蹭着韵的身体,“喵呜”叫着,拍足了韵马屁,韵越来越喜欢两只猫咪了。

有一天,韵发现猫猫与咪咪可能在谈恋爱了。韵对小姐妹莹描述:“以前猫猫和咪咪都是抢着吃喂食的,可是现在猫猫经常让着咪咪,等咪咪吃得差不多了再吃。咪咪吃饱了,蹲在旁边陪着猫猫,看猫猫吃,吃完后一起去阳台上晒太阳,咪咪还用前爪给猫猫洗脸......”韵感慨道:“看它俩多恩爱啊,这不是在谈恋爱是什么?要是我以后......”莹听了哈哈笑:“不会是你自己想谈恋爱了吧。”

两个月后,韵告诉莹:咪咪失踪了!

那天中午韵下班回家,只有猫猫围过来蹭她脚,以往都是猫猫和咪咪一起蹭她脚的,这样一蹭韵就知道它们肚子饿了,于是先喂它们食再自己吃饭。不见了咪咪,韵感觉到异样。韵“阿咪阿咪”地呼唤,仍不见咪咪踪影,猫猫蹲在食盆边听着韵呼唤,无心吃食。傍晚下班仍不见咪咪,猫猫也反常,不再蹭她脚,而是瞪大眼睛朝韵“喵呜”叫个不停,似乎在提醒韵快去找咪咪。韵懂猫猫,赶紧下楼去找。

邻居告诉韵,上午看见咪咪下了楼梯,直奔北边去了。往北走有许多个路口,咪咪会往哪条路走呢,或许不走正路直接往林子里去了?韵迷茫了,去哪里找咪咪呢?

猫猫和咪咪处得那么好,咪咪怎么会离家出走呢?难道咪咪和猫猫闹矛盾了?看样子猫猫也是舍不得咪咪离开的,也伤心并心急着,说明它们没有闹矛盾啊。那么咪咪为何要出走,还会回来吗...... 韵想了好多,每天一早就开门,希望咪咪能奔进来。

那么多天,没有了咪咪陪伴,猫猫变了,曾经锃亮的毛发失去了光泽,两眼红红的,有混浊的液体挂在眼眶边,”喵呜“的叫声似哀鸣。每当窗外传来猫叫的声音,猫猫的精神就会为之一振,竖起耳朵辨别,然后露出失望的眼神,韵看了好心疼。

第二天,小区内外,街头墙壁、电杆上贴出了无数张告示:“寻找我家爱猫咪咪......”

(二)

冬日的太阳很暖和,但西北风吹得凌厉,空气里的温度在下降。

咪咪倦缩在陌生人家的屋檐下打盹,它走累了,需要歇一歇。

咪咪从韵家里跑出来,准备去小区门口的伙食品小店抓老鼠,然后回家与猫猫分享,给猫猫一个惊喜。小店里存放了好多饼干之类的东西,爱偷食的老鼠们聚集在那里,趁店主人不防备时就偷吃,将好多袋子都咬破了。店主人恨死老鼠了,看到咪咪和猫猫去店里抓老鼠,就奖励给它们鱼吃。

那天咪咪跑到小店前,看见小店关了门,连窗也紧闭着,进不去。咪咪不甘心,想另找地方抓老鼠,就继续往北跑。咪咪爬到了一棵树上,攀到了斜垂的一根枯树枝,不料树枝断裂,咪咪掉入一辆开过来的货车车箱里了。货车加速向前疾驰,咪咪试了几下都没敢跳下去。车速太快,跳下去就会摔死。咪咪被货车载到了一个陌生的小镇上,这里的房屋、树木和行人都没见过,咪咪想回家可是不清楚该走哪条路,它隐约感觉车子是从南边开往北的,于是一直向南方奔跑,累了就在路边休息一下,饿了就去抓老鼠吃。

走来一对母女。小女孩天真活泼,穿着一件红色的羽绒服,说话奶声奶气。小女孩的母亲衣着华贵,白晰的脸上有着与年龄不相称的淡淡忧郁和有些捉摸不透的寒气。小女孩发现了正在瞌睡的咪咪:“妈妈你看,有只小猫在睡觉!”咪咪睁开眼,有只大手正在伸过来,是小女孩妈妈的手,五个手指像魔爪一样张开着。咪咪想逃,那只手一把将咪咪抓住了,咪咪挣扎但无济于事。小女孩求妈妈放了可怜的咪咪,但她妈妈不听小女孩话,拽起小女孩的手臂扬长而去了。

咪咪被带入一幢豪华别墅,关进了一只笼子里。

小女孩上学去了,家里剩下小女孩的妈妈和咪咪。

咪咪看到小女孩的妈妈在吸食什么东西,它想起来了,电视里看到过这是吸毒。原来这个女人是“瘾君子”,她心情烦躁时就拿咪咪出气,或打或踢,或不给咪咪喂食,咪咪一天天憔悴。咪咪思念猫猫,思念它的好主人韵。咪咪只有一个念头:“我要回家!”

小女孩放学回家就被她妈妈关住,不让出去玩,除了上学,她与咪咪一样被“囚禁”着。每次放学回家,小女孩先给咪咪喂食,然后坐在笼子边看着咪咪吃,小女孩同情咪咪的命运,因为咪咪的命运与小女孩有同样之苦。

有一天,小女孩的妈妈吸毒后昏睡着,小女孩打开了关咪咪的笼子,带着咪咪去草坪上玩。许多天不见阳光了,屋外亮得连眼睛都睁不开了。还有草坪好大啊,那些玩耍的孩子们多自由啊。咪咪想到了猫猫,想到了回家。趁小女孩不注意,咪咪朝南方飞奔而逃,跑出好远回头看,小女孩看着它跑远,没去追它。咪咪一下子明白小女孩带它出来的用意了。咪咪在心里说:“谢谢小女孩,祝你好运!”然后继续向南狂奔。

家在何方?猫猫在哪里?

篇3:深度报道:讲述动人的“故事”

关键词:深度报道,故事,叙事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 深度报道开始在我国传媒实践领域勃兴。同时, 为更好地实现传播效果, 将“故事化”作为深度报道的路径诉求也一再被强调。将传统文学范畴的“故事”用之于新闻范畴的深度报道是否合适?该如何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结合长期从事深度报道的实践, 笔者认为深度报道不但要讲“故事”, 更要学会如何讲“故事”。

一、为何要讲“故事”

在新闻传播实践领域, 深度报道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调查性报道。这一方面是不同介质传媒基于自身传播优势竞争的结果, 也是社会转型期经济社会发展复杂化的产物。传统较为单一的消息类报道无法满足受众对复杂世界的认知, 以“信息量大、思想深刻”见长的深度报道便应运而生。

深度报道为何要强调讲“故事”?

(一) 从传媒生态的角度看, 不同介质传媒的“叠加式共存”是传媒发展的规律

在传媒生态中, 各种不同介质的传媒都以“扬长避短”来谋求生存和发展。相对于视听传媒的“形象化”传播优势, 深度报道要讲“故事”就显得非常必要。在信息呈几何级增长态势的现代社会, “读图时代”、“悦读时代”是受众信息接受的典型特征。随之, 对信息进行“故事化”整合与包装就成了深度报道谋求传播效果及参与竞争的路径选择。

(二) 从故事的功能来看, 作为人类记忆及文化传承的有效载体, 故事与人类相伴而生

故事之与人类的烙印, 已经做为一种“集体无意识”成为人们内在的心理需求。正如作家毛姆所言:“听故事的欲望在人类身上就像对财富的欲望一样根深蒂固。”[1]有学者从文化整体的高度观照故事之于人类的意义, 认为故事就是对人的生存活动的“换挡减速”:人需要在生存活动的持续性中制造断裂和延宕, 以获得审视、评价和欣赏生存状态的机会。深度报道通过对信息进行“故事化”传达, 能够实现与受众的心理契合, 也较易与受众产生心灵共鸣, 从而实现较好的传播效果。

(三) 深度报道的内在规定及形式特征也为讲“故事”提供了可能

何为深度报道?可谓众说纷纭, 并无定论。为此, 有人干脆提出一篇优秀的深度报道应包括12项具体指标的部分或全部:“事件、背景、有关资料、说明、原因、意义、过程、分析、前景、时效、时态和建设性意见。”[2]一般而言, 深度报道并不简单地意味着要“长篇大论”, 但“篇幅较长”却是深度报道的要求和特征, 这就为讲“故事”提供了可能, 很难想象单一的消息报道能够容纳复杂的“事实铺陈和思想深度”。

同时, 在有关深度报道要不要讲“故事”的争议中, 反对者认为将新闻报道“故事化”会为虚假新闻打开方便之门。一般认为故事隶属于文学范畴, 但凡故事就意味着虚构。其实, 新闻和文学都是反映客观世界的手段, 只是运作规范和模式不同而已。从符号的角度看, 他们使用的意义传达符号是相同的, 都是一种有着各自规范的叙事。强调深度报道要讲“故事”, 决不是要模糊新闻与文学的区别和边界, 而是在坚守新闻专业主义规范的前提下, 借鉴文学的表达方式以增强深度报道的感染力, 而不是批评者所谓的“新闻对文学的回归”。

二、“题好文一半”

英国诗人格雷夫斯写道:“有一个故事, 而且只有一个故事, 真正值得你不断地讲叙。”这里的“故事”实际上是文学叙事范畴的“母题” (Motif) 。1932年, 美国学者汤普森提出:“一个母题是一个故事中最小的、能够持续在传中的成分。要如此它就必须具有某种不同寻常的和动人的力量。”[3]“母题”是构成故事的基本元素, 它们的数量是有限的, 但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 可以构成无数的作品, 并能组合到各种文学体裁及其他文化形式之中, 它们在文化传统中不断地重复出现, 表现了一个人类共同体的集体意识。

文学领域的“母题”为深度报道选题提供了思路, 在此意义上深度报道可以更多关注蕴含着“灾变、死亡、英雄、撒旦”等“母题”的题材, 借此揭示人类的生存状态和其所承载的愿望和梦想。

在新闻实践中, 尽管深度报道要讲“故事”已基本成为共识, 但是要避免将其泛化:但凡深度报道就是要讲“故事”。从深度报道实践上看, 并非任何深度报道选题都能够用讲“故事”的形式来完成。因此, 要力避勉为其难, 不能“为讲故事而讲故事”。深度报道讲“故事”的前提是要找到适合讲“故事”的选题, 在此意义上可谓“题好文一半”。

谈到讲“故事”, 人们津津乐道的就是西方新闻特稿的“华尔街体”:以人物故事开篇、中间是事实的“故事化”铺陈、最后以开篇提到的人物故事结题。但这仅是深度报道的一种类型, 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深度报道都要讲“故事”。

从实践上看, 泛化深度报道“故事化”的结果不是造成记者选题困难和偏差, 就是造成勉强而失败的“故事化”深度报道。国内某报曾以北京一家小饭店经营状况的“故事化”描述来反映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这一重大主题。尽管该报道写得很有“故事性”, 但却因仅局限于对饭店的描述而没有与大的背景相关连, 报道显得单薄而空洞, 甚至让人有故弄玄虚之感。也有的深度报道只是在开头描述一个场景, 引入主题后, 就再也没有了“故事性”元素, 报道主体部分依旧是宏观的、抽象的、概括性的叙述, 记者自认为这就是深度报道的“故事化”。究其原因, 都是没有找到适合讲“故事”的选题。

深度报道要讲“故事”, 报道题材本身要具有“故事性”元素。在文学上, 故事要有人物、情节、悬念、细节、情感、冲突等种种元素, 只有这样才能建构成故事。就深度报道的“故事化”选题而言, 也要从报道题材本身考虑是否具备这些“故事性”元素。如果这些“故事性”元素缺失, 文学可以虚构, 而以真实为生命的新闻则只好选择放弃。当然, 寻找适合“讲故事”的深度报道题材, 并不是要像文学那样所有“故事性”元素都具备并且比较集中, 但题材本身必须具备一定的“故事性”元素, 以利于报道的展开。

简单而言, 所谓深度报道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报道的思想深度和报道所能展现的事实的广度。以此标准考量报道题材, 记者应该对题材能否进行“故事化”报道有一个基本判断。2012年6月20日, 《中国青年报》刊登了深度报道《出西海固》, 该报道以记者现场记录的方式, 以王志珍一家搬离西海固为线索报道了当地因生活条件极端恶劣而进行“生态移民”的事实。“安土重迁”是中国人的传统心理, 移民题材中必定蕴含着“故事性”元素:对故土恶劣环境的恨、对生养土地的留恋、对易地而居不确定性的惶惑、对新生活的向往、历史、现实、传统、现代、政治、经济、心理、人性……这些元素相互交织、勾连, 为读者展示了宏观背景下人们的生存状态。正是这些“故事性”元素成就了该报道震撼人心的魅力。

实践中还有一种现象, 即将几个人物的经历或梦想写成小“故事”堆成半个版或一个版, 或者做成连续报道形成报道强势, 认为这就是“故事化”的深度报道。这种现象较多地出现在主题性宣传报道方面, 比如, 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 当下很多媒体的深度报道就是这样处理的。这些人物有“故事”吗?所谓的经历和梦想恐怕每一个人都有, 那些得以报道的人物其新闻价值在哪里?这样的深度报道有效果吗?这实在是对深度报道要讲“故事”的误解。深度报道本来就是新闻宣传价值实现的一种形式, 讲求“故事化”的初衷也正在于追求好的传播效果。对主题性宣传报道, 深度报道“故事化”不应该简单而直白地“注释和图解”, 而是要精心选题将主题尽可能地“具体化”为生动、感人而鲜明的故事。

三、用叙事“编织故事”

深度报道有了好的“故事题材”, 还要有好的表达把“故事”精彩地讲出来, 这就牵涉到深度报道的叙事。美国学者伯格说:“我们的一生都被叙事所包围着, 尽管我们很少想到这一点。”[4]从叙事学的角度看, 叙事在根本上就是一种意义交流活动。在此意义上, 任何文本都是一种叙事, 新闻亦不例外。

传统消息类报道因其基本功能在于迅速传达信息, 由此形成了特定的叙事模式。而深度报道要讲“故事”, 就必须借鉴文学叙事的模式, 以增强报道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在此意义上, 叙事不仅仅是组织材料的写作技巧, 其本身也是一种力量。

借鉴叙事学理论, 结合新闻传播的内在规定性, 我们认为深度报道讲“故事”要特别注重以下两个方面:

(一) 要特别注重细节

细节是叙事中最小的组成单位, 对表现主题往往有着“以小见大”的效果。就表现人物的细节而言, 其往往来自于人物无意识的流露, 从心理学角度讲, 这些细节却最为真实。

新华社前社长穆青同志在《关于新闻改革的一点设想》中也强调要“抓细节”:“在外国记者的一些成功新闻报道中, 我们看有两个东西比较突出:一个是评价, 另一个是要注意抓细节。”[5]从传播效果看, 往往是细节成就了报道, 留给人们的印象最为深刻, 也最为意韵悠长。2011年6月22日, 《中国青年报》刊发深度报道《生命的礼物》, 讲述了“年仅22岁的大学生张磊因车祸离世, 父母忍痛捐出他的器官”的感人故事。当医生骆钢强发现张磊身体健康, 尝试着向张磊的父亲张天锐提出, 眼角膜、肝脏、肾脏和一部分皮肤都可以捐献。报道写道:

眼前的夫妻俩, 除了悲伤, 反应很平静。张天锐想了一会儿, 问道:“是不是捐得太多了?孩子身上要到处动刀子, 疼啊。”

“捐一个器官和捐几个器官的程序是一样的, 都要开刀。不过, 捐的器官越多, 做出的贡献越大。好多人等着救命啊。”骆钢强劝说道。

“总是捐, 不如多捐些。”张天锐用劲地抹了一下眼泪, 和妻子在早已准备好的器官捐献协议书上颤颤抖抖地写下了名字……

这是一个感人至深的细节, 把父母对孩子的爱展现得淋漓尽致, 读来让人无不为之动容。

深度报道强调要抓细节, 对记者采访作风和新闻敏感都提出了要求, 细节来自于记者的现场观察而不是来自于办公室的想象。在“抓细节”上, 要坚守新闻的真实性。

同时, 细节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 而要考虑细节对表达主题有无价值, 如果“为细节而细节”, 势必造成报道的冗长堆砌。笔者曾编辑过一篇报道, 洋洋洒洒6000多字, 把记者何时从哪个车站坐大巴车、走高速公路去采访地、花费多少时间、当地领导已在高速路口等待迎接等都进行了详尽的描述。但这些细节跟主题没有关系, 也无助于表现人物的个性, 我们认为这是对强调“抓细节”的误解。

(二) 要在“矛盾”中凸显报道的张力

文学叙事在塑造人物形象时, 惯于将人物置于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之中, 矛盾越集中、冲突越激烈, 人物形象就越鲜明。深度报道讲“故事”完全可以借鉴这种叙事方法, 无论在结构上, 还是在人物形象塑造上都注重发挥“矛盾”的力量。

2012年11月27日, 《河南日报》刊发《一个共产党员的坚守和追求》, 报道了新乡市辉县孟庄镇南李庄村党支部书记范海涛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先进感人事迹, 在读者中引起较大反响。报道的意旨就是要展现范海涛无私为民的情怀, 在该主题下, 范海涛所做的好事很难穷尽。报道则“择其要而述”, 将范海涛置于“两大矛盾”之中:范海涛在公司资金缺口非常大的情况下, 仍然坚持出资1.6亿元为村民建设新社区;面临生态环境恶化的现实, 范海涛果断关闭落后生产线而不惜企业巨额损失。报道通过展示范海涛在矛盾中的言行和情感, 使读者形象地感知到了他的优秀、无私、高洁和纯粹。这种将人物巧妙置于矛盾冲突中的处理手法, 既能够对繁杂的素材进行“提纲挈领”地驾驭, 从而使报道显得简洁明快;又能使所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从而易于为读者所深刻感知。

四、用人文成就张力

“人文主义”是源于欧洲14世纪以来的一种哲学或社会思潮。英国哲学家布洛克归纳了人文主义的三个特点:“集中焦点在人的身上”, “每个人都有人的尊严, 其他一切价值的根源和人权的根源就是对此的尊重”, “对思想十分重视”。[6]人文主义关注人性、重视人的理性、崇尚人的尊严, 追求人的终极价值, 思考人类的命运和痛苦, 具有超越意义和悲天悯人的情怀。

深度报道讲“故事”, 要强化人文意识、在选题和采写上贯注人文理念。“故事”必须要有人, 以人为报道主体, 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命运。只有这样, 深度报道所讲的“故事”才能引发受众的心理共鸣, 实现与受众的“深度交流”。2013年4月26日, 《中国青年报》刊发了深度报道《生命的天平》, 该报道讲述了“84名官兵耗费120多个小时寻找芦山‘4·20’强烈地震中被掩埋的普通农民李安全”的故事。这是一场“令人绝望的拯救”、甚至是“毫无意义”的拯救, 因为李安全已没有存活的可能, 而当时余震不断、险象环生, 84名官兵的生命随时受到威胁。就在这样的“矛盾中”, “生命的天平”没有摇摆, 一直保持着平衡。此时, 生命没有“数量”之分, 也没有“贵贱”之别, 有的只是对“生命至上”的尊奉。也正是在这一刻, 人性迸发、光芒万丈, 映照着人间的美好。

新闻报道强调“三贴近”和目前新闻界持续开展的“走转改”活动, 无不是在倡导一种“以人为本”的新闻传播理念。这就要求记者要树立正确的受众观, 以一种平等的姿态通过报道实现与受众的交流。深度报道讲“故事”要关注“人”, 是顺应尊重受众的内在要求。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 新闻文本一旦离开作者就不再由其“控制”, 受众接受与否、如何接受完全取决于受众自身。在此意义上, 有效的新闻传播只有经过受众的参与和检验才能够完成。这也要求深度报道讲“故事”, 必须关注“人”, 从受众的角度去观照大千世界, 实现新闻文本的审美体验。2013年4月17日, 《中国青年报》刊发了《升旗仪式上的爱情表白》, 报道了一个中学生在严肃的升旗仪式上表达爱情以及由此引发反响的故事。这是一个早恋的故事, 也是一个表达的故事, 更是一个人性张扬的故事。报道选题本身就让人感动, 而社会对这个少年的宽容所折射出的时代进步更让人欣喜。

实践中, 很多深度报道也讲了“人的故事”, 但仍然没有跳出“高大全”的窠臼, 将人写成了神。在这类报道中, 受众看不到人, 也感知不到人性的丰富。而将“人”写成“神”的深度报道, 则是将受众置于一种被引导的位置, 结果只能是受众对报道敬而远之, 是对“以人为本”理念的背离。

在社会变迁和媒介技术演进的时代背景下, 纸质媒体面临着严峻挑战。无论是传媒竞争, 还是传媒社会功能的发挥, 深度报道之于纸质媒体的意义都不容忽视。强调深度报道讲“故事”只是一种探索, 如何充分发挥纸媒深度报道的功能以实现有效传播还需要我们继续做艰苦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高小康.人与故事[M].北京:东方出版社, 1993:57.

篇4:那动人的童话故事随笔:喵呜

2011年7月1日,盛夏酷暑。众多网友将目光聚焦在一个29岁的河南小伙刘培温身上。每天,他通过微博,直播自己那爱的行走:独自一人,从安阳出发,徒步到广州,向女友表达自己爱情的力量。

1982年4月,刘培温出生在河南南乐县,2004年,从四川表演艺术学校毕业后,刘培温来到了北京,成了北漂,平时在路演或者婚庆公司做主持,有时在大片里跑跑龙套。刘培温的女友是他的大学同学,在广州打拼。分居两地,两个年轻人相约,谁站稳脚跟,就到谁所在的城市安家。

转眼,7年过去了,眼看年近而立,刘培温决定向女友求婚:“我无房无车,什么都给不了你,唯一能给你的就是一颗深爱你的心。”女友早已等得心灰意冷,看着一无所有的刘培温,她说道:“怎么证明你的心?你要是从老家走到广州,我就嫁给你。”

听起来有点像玩笑,刘培温却决定把它变成现实。接下来27天,刘培温冒着酷暑,风餐露宿,步行了1800多公里,于7月27日,终于到达广州。然而,刘培温没等来女友的身影,却等来了一条分手短信。原来,在父母的干预下,女友接受了家人在家乡给她介绍的公务员对象,并已决定回湖南家乡工作。

轰轰烈烈的求婚徒步,只换来一声叹息,这次痛苦的情变后,刘培温把心封存了起来,全部心思都放在了工作上。不久,刘培温转入幕后做起了纪录片导演。此后两年的时间里,刘培温创作完成了公益纪录片《天下无拐》,后期制作完成后,他突然发现手中拿着片子,却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

2013年1月,刘培温在微博上发布了《天下无拐》的小样片,结果,只有三五个好友点了赞,根本就没人关注,刘培温心中充满了挫败感。

几天后,一个陌生的ID突然发来私信,竟是一份关于《天下无拐》媒体宣传策划的详细方案。在信的末尾,对方留下了电话,并这样写道:“你的个性、执著、才华、创造力都毋庸置疑,但当今社会要想成功,还需要人脉、时机和资源。如若不嫌弃,我愿加盟你们的团队。”刘培温认真看完方案后,不禁拍案叫绝,立刻拨打对方留下的号码,约对方见面。一见面,刘培温才发现,对方是个年仅24岁的天津女孩,名叫燕蕾,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是经济学和广告学双学士,目前在北京一家知名日资广告公司担任媒介策划。

那天,刘培温和燕蕾聊得特别投机,虽然燕蕾看上去是年轻羞怯的模样,可一说到计划便侃侃而谈、自信满满。刘培温知道,燕蕾就是他的团队目前最需要的人,可自己没钱请她。他是拿出了全部积蓄拍这部公益片的,没有任何收益,跟着他干的也是义务工,一帮怀揣梦想的人。刘培温为难地说出了自己的状况,燕蕾俏皮地笑道:“我也是义务工,是个怀揣梦想的人!”“你……为什么要帮我?”临分手时,刘培温感动地问道,燕蕾神秘地一笑:“这是个秘密!”

这天之后,燕蕾的业余时间,全部都交给了刘培温。没有人做剧务,燕蕾全部包下,调光试音买盒饭;没有人剪片子,她每天晚上就疯狂学习视频编辑软件,很快就能独立剪辑了。

刘培温发现,身边这个从天而降、“神”一样的女孩,小小的身体里似乎蕴含着无尽的能量,将他目前除了“钱”以外的所有麻烦,都漂亮地解决掉了!而她那笑起来如月牙般的眼睛,更感染着所有的人,他的团队因为燕蕾,而充满了欢笑和乐观。

2013年2月的一天,大家正开着会,刘培温忽然告假出去。很快,又拎着几个汤包回来,“燕蕾喜欢吃这家的汤包,再晚了就卖完了。”大家怪叫起来:“是开会重要还是讨女孩欢心重要啊?”有人说:“我也喜欢吃,怎么办哦!”刘培温这才意识到自己刚才的失态,在大家的起哄中,燕蕾抿着嘴笑,早已羞红了脸。

2013年春节过后,燕蕾将精心剪辑好的宣传片花传给北京电视台一位高层,得到了对方的认可,3月,《天下无拐》顺利登陆北京卫视,好评如潮。

随后,刘培温开始策划筹拍另一部纪录片《关爱抗战老兵》,因为抗战老兵岁数特别大,过两年就几乎找不到了,时不我待。

然而,那段时间的艰难超出了所有人的想像。因为缺乏资金,租不起北京昂贵的机房,最后,北京通州一位导演将自己的小机房免费借给刘培温使用。

为了不耽误别人的工作,燕蕾陪着刘培温,没日没夜地从几千个小时的素材带里挑选内容、找细节、找片段、做标记。与此同时,整理字幕、翻译成中英文双语的工作,燕蕾也一并承担了下来。

为了节省经费,两人就住在朋友给民工准备的宿舍里,上下铺的床,阴暗潮湿的房间。然而,精神的富足,让他们暂时忘却了生活的贫瘠。

短短的十天时间,一条精彩的宣传短片,便新鲜出炉,看过的人无不称赞。在燕蕾这个兼职“企宣”的大力推广下,2013年9月17日,抗战胜利纪念日前后,腾讯网将这部纪录片的片花,置顶推荐,片花播放量当天便超过了3600万次。

当天晚上,庆功宴后,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两人一路从星火西路步行到东五环。路过东风公园,刘培温忽然说:“咱们进去坐坐吧。”

燕蕾心如鹿撞,随他坐到树影婆娑的石凳上。微醉的刘培温凑近到燕蕾的跟前,认真地看着燕蕾的眼睛问:“你到底是谁?”燕蕾一怔,俏笑道:“我叫燕蕾,出生在一个苗圃,四季花香满园……”刘培温打断她:“别装啦!你一定有秘密。”燕蕾歪着头看着他:“那你觉得我的秘密是什么?”“我觉得,你好像是上天赐给我的一样……燕蕾,这么多年来我以为自己不会心动了,剧组的人给我取了外号叫‘和尚’。可是现在,我爱上你了,深深地、无法自拔地爱上你了。”燕蕾幸福地闭上了眼睛,泪水顺着脸颊流下:“你知道吗,我与你已神交很久……”她打开随身的电脑,点开了一个文件夹,里面躺着504封信,每一封的开头都是“亲爱的培温”!

nlc202309051650

504封未寄情书,春暖花开

原来,刘培温当年为爱徒步,未能打动女友,却感动了千里之外的燕蕾。那时,燕蕾刚刚失恋,就在一个星期前,她从天津一路风尘赶到广州,看望初恋男友,却意外撞破男友跟其他女孩在一起。

最终,燕蕾咬着嘴唇逃离了广州。

燕蕾没想到,这个世界上竟还有人和她一样傻!当初她和初恋在一起,他说一句想她,燕蕾便立刻在深夜登上天津开往广州的火车,一天一夜的车程,她一路丈量着甜蜜。她觉得为爱付出什么都值得,连命都可以,就像刘培温为了女友的一句玩笑赴汤蹈火。

“可惜,这个世界并不待见我们这种傻瓜。”燕蕾流着泪,喃喃自语,就像一个被遗落在地球的火星人,无意间发现了另一个火星人,那种熟悉的、怜惜的、理解的、渴望的、忐忑的心情,她无以言喻。

2011年8月2日,燕蕾注册了新浪微博账号,把刘培温设为关注的人,给他留言:“真羡慕你的前女友,她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她却不珍惜。”然而这段话,很快被淹没在了波涛汹涌的评论里。

这次失恋对燕蕾的自信心打击很大,眼看着她落寞消沉,周围的同学好友经常约她参加各种活动,认识更多男生,可她却连多说两句话的心情都没有;外出郊游,玩的时候转移了注意力,可回来一切如故。

而唯一让燕蕾觉得好受点的,就是打开电脑,把内心所有的痛苦变成文字。而每当写这些文字时,她就会情不自禁地想到那另一个爱情傻瓜。那段痛苦的日子,燕蕾一封封地写信,每封信的开头都是“亲爱的培温”,就像对一个熟稔的朋友一样交流着自己的一切,也向“亲爱的培温”倾注了自己对爱情全部的向往。尽管他不会看到,无法回应,却足以纾解自己的心情。这些情书,是写给刘培温,更是写给自己。

随着时间推移,失恋的痛苦早已淡忘,但写信给刘培温却没间断。没能寄出的信,一封、一百封、两百封……成为藏在少女心中那治愈伤痛的成长片段。

2012年9月,燕蕾实习时,凭借优秀的成绩和个性创意的文字,进入了知名日资广告公司。工作竞争激烈,松懈一秒就会有被淘汰的危险。在职场奋力拼搏的燕蕾,写信的习惯也就断掉了。

2012年12月26日,燕蕾在工作邮件中,发现一家影视公司在推荐最新影片,其中有部公益纪录片只有三言两语的介绍,导演刘培温。熟悉的名字,猛然唤起她的记忆,“亲爱的培温”曾陪着她度过了人生最失意的岁月。

燕蕾急忙关注刘培温的微博:刘培温疯狂地做路演主持,挣的钱全部用来拍公益纪录片;他拒绝植入广告,广告商在微博上耻笑了他,他和对方掐了起来……燕蕾不禁有些心疼,几年过去了,他还是那副火星人的样子呀!做事情,还是那么义无反顾。一路看下来,她的心也随着刘培温的经历,跌宕起伏着。

看到刘培温发到微博的小样片,得知他没钱做后期媒介推广,燕蕾的心“怦怦”直跳,做媒体推广宣传正是她每天的工作啊!

回到家,翻出写给刘培温的信,细数那写满少女心事的岁月,燕蕾决定为他做点事,她上网搜索了刘培温团队的相关信息,以及他们拍摄的花絮,着手写了一个详细的宣传策划方案,传给了他。这是燕蕾给刘培温写的第505封信,也是发出去的第一封信。从此,她与刘培温缘起已久的缘分开了头……

“亲爱的培温,我是一个卑微的大三女生,不够漂亮、没有个性,有点害羞还有点自卑。可我像每一个平凡的小女生一样,渴望至死不渝的爱情。”

“亲爱的培温,今天看到你微博上的相片,天那么冷,你还穿着短袖。照顾好自己好吗?”

“亲爱的培温,今天看到你主持的视频,你下台后主办方和你说话,你态度冷淡。虽然镜头一闪而过,我还是发现,你和我一样,太不擅长交际了。”

……

一封封地看着那些没有寄出的情书,刘培温早已泪流满面,他一把将燕蕾抱在怀里:“我们是遗落在地球的两个火星人,从此以后,相依为命!”

爱情带给两个年轻人更大的动力,两人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2013年10月的一天,燕蕾做完片花时,发现自己手指伸不开,走路脚痛。她以为就是累的,歇歇就好,便没有告诉刘培温。

可一段时间后,她的状况越来越严重。10月底的一天晚上,燕蕾和刘培温坐公交车去朋友家谈《关爱抗战老兵》的后期,她忽然晕倒在车上!刘培温吓了一大跳,连忙把燕蕾送到就近的望京医院。燕蕾的妈妈得知后,急忙从天津赶了过来。

12月12日早上,燕蕾病情加重,转到协和医院,当天上午,经专家诊断,确诊为多发性肌炎,属于自身免疫紊乱,过度劳累导致。

燕蕾是为了他的事业,没日没夜地操劳累病的啊!刘培温自责不已:“都是我没有照顾好你,我这么没用,怎么能让你爱我!”

燕蕾伸出一根手指,按在刘培温的嘴唇上,她爱他纯粹而高调地去爱,爱他敢于昭告天下、奉献一切的心,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上,他疯狂追爱的举动在她眼里是最动人的风景,为了追逐这道风景,她努力再努力,她也爱上因为他而变得积极向上的自己。

病情确诊后,燕蕾向公司请了长假,在家养病。经过治疗,燕蕾的身体终于恢复了健康。

2014年3月2日,刘培温等到了归来的燕蕾,一束鲜花一个长久的拥抱,最好的爱不外如此,都是写给“亲爱的培温”信里,她想象的模样……

编辑/贾靓 钱艳

篇5:震惊了整个德国的动人故事

拍摄这10秒钟镜头的作者是一位名不见经传、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对于这幅作品, 每个人都渴望一睹为快。

几个星期以后, 获奖作品在电视的强档栏目中播出。

那天晚上, 大部分人都坐在电视前观看了这组镜头, 最初是等待、好奇或者议论纷纷, 10秒钟后, 每一双眼睛里都是泪水。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德国在那10秒钟后足足肃静了10分钟。

镜头是这样的:

在一个火车站, 一个扳道工正走向自己的岗位, 去为一列徐徐而来的火车扳动道岔。这时在铁轨的另一头, 还有一列火车从相反的方向驶进车站。假如他不及时扳岔, 两列火车必定相撞。

这时, 他无意中回过头一看, 发现自己的儿子正在铁轨那一端玩耍, 而那列开始进站的火车就行驶在这条铁轨上。是抢救儿子, 还是扳道避免一场灾难———他可以选择的时间太少了。那一刻, 他威严地朝儿子喊了声“卧倒”, 同时, 冲过去扳动了道岔。

一眨眼的工夫, 这列火车进入了预定的轨道。

那一边, 火车也呼啸而过。

车上的旅客丝毫不知, 他们的生命曾经千钧一发, 他们也丝毫不知;一个小生命卧倒在铁轨边上———火车在轰鸣着驶过, 孩子丝毫未伤。那一幕刚好被一个从此经过的记者摄入镜头中。

人们猜测, 那个扳道工一定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

后来, 人们才渐渐知道, 那个扳道工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他唯一的优点就是忠于职守, 没误过一秒钟工。

而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 他的儿子是一个弱智儿童。

他告诉记者, 他曾一遍一遍地告诉儿子:“你长大后能干的工作太少了, 你必须有一样是出色的。”

儿子听不懂父亲的话, 依然傻乎乎的, 但在生命攸 (yōu) 关的那一秒钟, 他却“卧倒”了──这就是他在跟父亲玩打仗游戏时, 唯一听懂并做得最出色的动作。

上一篇:荆各庄实习报告下一篇:犊牛的饲养管理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