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山河觅故人的人生哲理

2024-04-24

放眼山河觅故人的人生哲理(共2篇)

篇1:放眼山河觅故人的人生哲理

放眼山河觅故人的人生哲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千多年前,苏轼这么说,时至今日,人生依然如是。生活的艰辛,生活的彷徨,生活的悲欢,生活的忧伤,从古至今,不论是接受还是拒绝,这些都注定是每个人生活中的家常便饭。

这世间每天发生着不同的故事,而这些故事成为了每个人生活的内容,也许滋味不同,也许感受各异,而对每个人来说,自己面对世界的态度,也就呈现了自己眼中世界的模样。人生的聚散,世态的炎凉,也许增加了生活的沉重,但是生命的尊严,不在别人的仰望里,恰恰是在自我面对生活中那些苦涩的.坚强里。

所有现实里的坎坷和艰难,仔细想来,都不是对谁的折磨,不过是一番直指心底的砥砺,除了自我内心的束缚,这世间再无困境。其实人生最难面对、最不愿面对的不是生活的无奈和辛酸,而是自我内心的那些懦弱与狭隘。与其抵抗,与其躲避,不如直面,不如正视,最难堪的并不是生活的真实,而是自我内心的现状。而一旦有勇气去认识并接受、改造自己的那些偏执、成见、无知,那么,眼前的世界,再也找不到对立,更找不到伤害。

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故人,也都在承担这一路寻找的明月清风、喜怒哀乐,却往往忽略了心地的荒芜,才是生命最大的悲哀。当自己的身与心,貌合神离,这天下又哪里能寻到知己?心没有安放,生命在哪里,都不过是一种飘荡。人生是因为自我内心的迷失,才最终导致了自我的放逐。

这世间种种,千丝万缕,错综复杂,从来就不是一个人独自数星星的故事。许多时候,拥有时轻易放手,错过后怅然若失,没有哪一棵开花的树会在秋风中依然苍翠如初,没有哪一颗心会在历经风雨后还在原地等候。这生活高低起伏的故事,无言诉说着山河依旧、物是人非的岁月悠悠。

逝者如斯,远去的是当初的混沌脆弱,还有人生路上的悲欢纠缠,寻找的是自己曾经的追求和向往,心地有故乡的杨柳依依,心底有生命的柔软牵系,哪怕是已被青山相阻隔,不曾失落额头的明月清辉,前路千里万里,平心一颗,故人心底。

对世界的认识,来自于对自我的思考与探索,不是无限度地放大自我的任性和无知,而是勇于对自我的剖析和剥离。每个人都在路上。是寻找自己的梦想,也是在寻找自我内心的价值和坐标。

生命的意义,不在能从这个世界得到什么,恰恰在于自己能承担什么,能放下什么,每个人都需要去承担自我生命中那些必经的悲欢离合、苦辣酸甜,痛彻心扉也罢,百感交集也罢,在那些人生的经历中去凝聚那些生命向前的力量,用一种善待和客观,去迎接人生的风雨沧桑,哪怕伤痕累累,哪怕满目疮痍,还能够用一种真挚去拥抱生命,这又何尝不是一种人生的荡气回肠。

人生如其说是在经历艰辛,不如说是在历练适应和学会如何规范自己的内心,如何去面对,如何去放手,那些曾经哭不出来的抱怨,会让人生成为另一种坚强和明智,那些因为内心疏于规范的奢望,最后也都成为了一种温和的人生态度,不再勉强,对人生的这场经过,从认知更加清晰,若有所感,若有所获。那些曾经固执地认为自己是这个世界上的孤独过客,后来也都成为了对人生的一种温暖洞察,从而选择一种诚挚的态度去努力,去维系。

人生常言道,人生何处不青山,心安便是故乡土,所有的往事,都成为回忆中的尘埃,再脆弱的人生,总不能被回忆所伤,人生这一场悲欢流转,也都从曾经的迷惑,化作了生命的善待,那些曾经铭心刻骨的错过,也都已经安放,落幕在某个潇潇落雨的日子,或者是独自面对的黄昏。

篇2:《山河故人》:时代变迁下的宿命

一、贾樟柯的故乡情结

贾樟柯善于运用长镜头, 影片的纪实风格明显。法国电影理论家巴赞曾说过, 电影只有在作为真实的艺术时才能达到圆满。电影之所以感动人, 其核心原因是在于它记录了原始的现实, 从而会产生一种影响我们的原始心理冲击力。在 《山河故人》中, 长镜头如实地再现了空间的原貌, 关于汾阳的镜头多半都是长镜头。他通过移动摄影、景深透视以及变换焦距等方法, 保持了影片空间的真实感, 然后把汾阳的人和事物放入长镜头, 让汾阳的街道、老城楼多次安静地出现在长镜头中, 无不显示出导演的故乡情结。

《山河故人》是过去、现在、未来, 三段式的故事脉络。 贾樟柯非常追求影像对现实的剖析, 他的影视作品可以作为一种特殊的方式来阐释中国的现实, 观众可以透过贾樟柯的电影了解中国平凡人民的生活、农村的现状和社会的深层状况。贾樟柯的纪实风格叙事沉静平稳, 从不做单纯的道德判断, 而是让观众自己在他的影像世界中去感受, 然后从影片中得到思考, 最后找寻生命的意义。这部作品的悲伤基调, 并不是贾樟柯故意呈现出一种戏剧化的悲伤, 只是贾樟柯影片的主题、对象和环境, 本来就带有一种悲剧色彩。其作品有一种逼迫感, 是会逼迫着观众去审视自己的生活, 审视自己的生命, 会有种让人崩溃的意味。

二、山河不再依旧, 故人无处可寻

贾樟柯的镜头永远都是在关注被这个时代洪流所裹挟的个体生命, 既不回避也不美化, 只是如实地记录着这个正以超速度行走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的真实风貌以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普通人的境遇。自从《三峡好人》开始, 导演便开始了物非人非的叹惜。不同的是, 贾樟柯这次更进一步, 拓宽了《山河故人》的叙事空间, 让它更有自己的特点。

贾樟柯是一个满怀社会关怀的导演, 他的镜头也聚焦于当下转型中的社会所暴露出的创伤。相较于一线大城市, 汾阳这种小县城更能代表贾樟柯心目中最真实的中国社会。吉登斯指出, “现代史是一种断裂的历史, 现代性带来的严重后果就是它的绝对速度。”2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经历了几十年的飞速发展, 社会节奏加快, 我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但也承受着巨大的痛苦, 诸如贫富差距加大、社会严重分化以及全国性范围的大量人口流动带来的普遍乡愁情绪。《山河故人》可以说是一部中国变迁史, 影片中的三个主人公就像我们每一个人。1999年的他们还生活在汾阳小县城, 当时间线穿越到2025年, 三个主人公在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之后, 已经物是人非。他们的人生也映射出在全球化时代下, 我们的故乡似乎已经沦陷, 成为了那个到不了、回不去的故土, 我们已经很难辨别出不同的地理和空间上的区别。

三、每个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 迟早是要分开的

以谢飞为代表的第四代导演执著于伦理道德的阐述, 以陈凯歌为代表的第五代导演迷恋于历史寓言的再现, 当第六代导演在都市的浪潮中沉醉、当在中国电影日趋被好莱坞同化、当华语电影沉沦于浪漫主义题材而摒弃现实主义题材的时候, 而贾樟柯还是一直执着于对中国现实的人文关注。

回想当初在火车上, 涛说选择了晋生, 父亲虽然不同意, 但还是尊重女儿的选择, 这也预示着涛的婚姻可能不幸福。 曾经的三个汾阳青年几十年后过着不同的生活, 当他们做出选择的那一刻, 就决定了他们的命运。但涛是幸运的, 梁子也曾是个有点文艺情怀的矿工, 然而三角关系的失败依然在重复阶层固化的牢不可破, 命运的枷锁不只会扼杀爱情, 还让你被生存折磨到奄奄一息时面对旧情人的施舍再无负气转身的勇气, 都是可怜人, 都是无力打破既定轨迹的底层人。

那一年, 晋生是用炸药放飞荷尔蒙的暴发户青年, 鲁莽地追逐爱情, 生活的真相和人性的无能尚未展开。只是炸裂的冰面依然是一霎那的烟火, 好像那一年飞扬的舞步终要归于无声。愤怒的老年手握枪杆却依然焦灼, 迷失的少年握着家门的钥匙却再难踏上归家的路。影片有一种复杂的情绪, 既难以释怀又泰然自若。过去恍如隔世, 未来寥无生机, 在时代巨轮下的我们, 不得不前行, 每前行一步又是如此痛苦。 就像片中台词说的那样, 每个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 迟早是要分开的。终究, 还是一个人, 同样的山河, 却只是故人, 一切都只是过客。

注释

1 顾峥.贾樟柯的钥匙——评影片《山河故人》[J].艺术评论.2015 (04) .

上一篇:梓州罢吟寄同舍,梓州罢吟寄同舍李商隐,梓州罢吟寄同舍的意思,梓州罢吟寄同下一篇:智谋的成语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