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建设美丽中国

2024-05-24

生态建设美丽中国(通用6篇)

篇1:生态建设美丽中国

推进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中国

总书记在十八大的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将生态文明建设单独成篇,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扩展为“五位一体”,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化和升华,体现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以下我将从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在建设生态文明中需重点解决的问题,应该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及大学生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扮演何种角色来阐述我“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观点。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创造性地回答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问题所取得的最新理论成果,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经济发展与节约环保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正确面对并贯穿始终的一大难题,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所在。没有节约环保的支撑和保障,发展就难以持续,甚至一时取得的繁荣也会丧失。面对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增强生态危机意识,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重点解决问题

关于如何让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生态文明,需要重点解决以下问题。首先,思想观念问题;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观念决定成败”。尽管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有了可喜的进展,但是还有相当多的人(包括某些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的思想观念仍然停留在传统工业文明时代。其次,经济发展方式问题;党的十七大强调指出,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当说,我国的经济发展基本上沿用了传统工业文明的方式,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二十几年间,西方工业化初期出现的环境污染、生态退化以及种种社会、民生问题便集中显现出来。然后,改革、完善政绩考评标准;实行以GDP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考核标准和办法,对促进经济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这种不顾及资源、环境成本的政绩考评标准和制度,也助长了种种非理性的发展理念和行为。最后,加强领导问题;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也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牵动改革、发展全局。要使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开,卓见成效,必须加强党和政府的领导。应当作为一项战略性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由主要领导同志亲自抓,定期检查,总结经验,具体指导

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按照一般推理,生态文明应在发达国家兴起,因为生态危机的发生和危害首先在那里体现。但是,建设生态文明构想却没在那里诞生,建设生态文明实践没在那里展开。主要原因在于:第一,西方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强大物质基础、技术和资金优势,以巨大投入治理环境,使自身生态危机得到缓解。第二,西方发达国家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生态环境成本,失去了发展生态文明的内生动力。第三,西方发达国家现行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难以自发转向。它们已经形成了不可持续的低储蓄、高消费经济发展模式,经济社会总体上已经难以重构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那么,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流砥柱,更是则无旁贷。敲响警钟,加强环保意识;良好的生存环境有利于地球上的每一个人,因而保护环境也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志愿服务,有你有我;积极参与环保志愿服务,成为一名光荣的环保志愿者。要充分利用植树节、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等环境保护节日,参加义务植树、环保宣传、环保下乡实践等活动,提高自身的环保理念,从实践中履行青年对于环境保护的责任和承诺。落实点滴,从小事开始,从你我开始;环保不是作秀,大学生的环保活动应该从自己做起,从小事情做起,不要过多的追求回报,只有自己拥有一颗积极向上,端正热忱的环保心,才能更多的去要求别人。

篇2:生态建设美丽中国

——浅谈环境污染如何遏制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的长远之计。以保护生态建设美丽中国,这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在充分考虑环境承载能力与资源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得到的。环境污染应当如何遏制,对此,我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各级政府应该统筹兼顾,在环境污染治理上起主导作用。政府对……人们常说,治标要治本。如果只注意到治理已出现的污染,不从源头上抓起,往往会陷入防不胜防的恶性循环之中。因此,各级政府要对环境污染防治工作负起总责任,把生态保护放在第一位,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指标体系,地方经济发展和环保力度都纳入地方政绩考核。对因决策失误,监管不力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要追究其责任。其次,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调整经济产业结构。由于我国发展前期只重经济而轻环保,导致目前经济发展方式较为粗放,污染排放多,对环境破坏大。对此,要积极调整经济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也就是从源头上防治污染的根本。大力推广产业化结构优先升级,形成一个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产业体系。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产品的循环利用。藉此,减少对环境生态的破坏。

再次,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保护生态监管体系。环境污染事件屡禁不止,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法律的漏洞大,惩罚力度不够,违法成本低。当前,必须完善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加大处罚力度,严惩违法行为。对此拒之不改的企业,应依法予以取缔,……整改。

最后,加大生态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保护生态需要每个公平从自身做起,从力所能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因此,要大力开展生态保护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全民环保意识,在全社会形成一个保护生态的良好氛围。

篇3:建设生态文明共筑美丽中国

1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1.1建设生态文明是解决当前我国生态问题的新方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经济总量不断增加,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我国保持较高速的增长率,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成为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在中国高速发展的同时,中国的生态环境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得到改善,反而因为经济的发展,造成中国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特别是最近几年出现的雾霾天气,日益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这些环境问题的加重,无疑不在提醒着我们党和政府必须要注重环境问题带来的威害,生态问题可能会制约文明的发展。

1.2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要求

中国梦即使是富强梦、人民梦和振兴梦,也是美丽梦,美丽家乡、美丽城市和美丽国家的梦。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更是要实现美丽中国,为人民生活创造美好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中国梦的实现基础,一定是在全社会物质文化高度发达的和人民的思想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实现的,一定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基础上实现的。建设生态文明即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要求。

1.3建设生态文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之义

十八大报告提出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生存空间。当前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极大浪费的局面其实是阻碍了生产力的持续健康发展。如果我们党不能很好的解决生态问题,那么我国生产力持续发展的动力就会减弱,可能会成为阻碍生产力的一大因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一个和谐的社会氛围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会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和资源。当前生态环境的恶化归根结底是对环保意识的缺乏。因此,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要建设好生态环境,发挥生态环境对生产力发展的激励作用。建设生态环境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2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2.1人们生态文明保护意识缺乏

由于我国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帝国主义的殖民压迫,人民的生活极其贫苦,人民又经历了十几年的战争灾难,这就导致各种生活资源和生活材料极其匮乏,在改革开放初期,党和国家集中精力发展经济,人民为了改善自身的生活条件,也是充分的利用身边的各种资源,导致有些资源开发过度,给生态环境带来了破坏。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引入,人们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不惜牺牲环境来换取短暂的经济效益,再加上各种环保教育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要求,人们缺乏一定的环保意识,导致在生活中出现各种不环保行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再加上生态文明教育在学校教育未引起学校领导和老师的足够重视,学生不能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所以也就没有了生态环保意识,所以这又进一步导致了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2.2生态保护制度不健全

生态文明它体现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有制度的支持,如果失去制度的保护,那么生态文明建设也就是一句空话了。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很多年了,但是环境的整体恶化情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缺乏制度的有效保障。所以,要建立生态文明,必须依靠制度来完善。众所周知,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主要的措施就是行政手段,由于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导致行政命令落实不到位,行政管理不实行等情况不断出现。所以,要改善这种状况,必须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生态制度,用制度的手段来建立生态文明,只有这样生态文明建设才会在健康的轨道上运行。

2.3环境法律体系不完善

虽然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都十分重视法律的建设,为环境保护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条文,形成了一个比较系统的环境法律体系。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这些法律开始出现滞后,环境保护法缺乏相应的可操作性等现象日益显著。所以,制定一部完整的、系统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显得是破在眉睫。只有用法律的手段来保护环境,才能使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成功,在环保法面前,任何人、任何企业都不能践踏环境,要是环境保护在法律的轨道上自由运行,生态文明建设就有了一个可靠地基础和保障。

3改善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

3.1加强对人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增强其生态文明意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飞跃的发展。近年来,随着科学发展战的贯彻落实,人们也越来越重视、也积极参与环保的行动中来。但是,我国的生态道德文化水平还比较低,有相当一部分人对生态文化知识的认识还处于半文盲状态,所以加强对人们生态道德方面的教育明显的尤为重要和有意义。

3.1.1加强学校的生态环境意识

高校是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场所,由于我国高校教育就是为了使学生成才,所以长期以来,我国的德育教育特别是高校的教育都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怎样处理与自然关系。高校在处理人与人、人与集体等方面讲的特别的多,但是在讲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却讲得很少。所以,高校要注重在这方面的教育,针对大学生自身特点,进行多种形式的专业生态文明教育。特别要注重社会实践的作用,要让学生多走出学校,真实的了解当前我国的生态环境现状和成因,让他们树立责任意识,使他们明白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自身的宣传,生态环境是可以改变的。他们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也是当前建设生态文明的主力军,建设生态文明是他们不可推卸的责任,使他们的使命,让他们树立起使命感。

3.1.2在城乡居民中进一步宣传普及生态文明教育

向全社会普及推广生态文化、生态文明的知识,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的。在进行生态道德文化宣传教育的时候,要充分运用各种媒介,既要利用传统的媒介例如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进行大力宣传,也有借用新兴媒介例如微信、微博等互动来加强人们参与生态文明教育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也可以组织进行大型宣讲活动,来提高人们增强环保意识。

3.1.3强化生态文明意识

首先,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中央要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在落实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时,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其次,普及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的生态观念。要让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树立起主人翁意识,让他们明白自己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人,自已也要承受破坏生态的恶果,让他们在企业发展生产过程之中,都树立起环保意识,实现人人都为环保出口力。最后,做好群众的生态工作。在做群众工作的时候,可以借助新闻媒体的力量,加强对生态环保的宣传力度。运用网络,利用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生态保护观念,让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做到环保,只有这样人们才能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人们营造一个健康的氛围。

3.2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3.2.1要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体系

制度是从根本上保障我国生态文明良好发展的根本举措,因此,必须从制度上推进生态文明制度的建设,这样才能保证生态文明有序、良好、健康的发展。一方面我国建立了生态环境建设的预防和处理机制,建立了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机制,建立了我国和地方的环境保护标准体系,另一方面我国现有的生态环境制度的建设还远跟不上现实实际情况的变化,因此,必须要从制度上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

3.2.2建立全新的GDP考核机制

过去我们追求的就单纯的GDP的增长,而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有时候有些官员为了获取很高的经济效益,而损害了生态环境。因此,我们要建立全新的GDP考核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污染都纳入到GDP的考核之中,坚持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3.2.3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1]

国之本在农,农之本在地,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使广大农民有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水是生命之源,我国水资源分布状况十分不均匀,水污染也十分严重,全国有将近一半的城市缺水,水资源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在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制度的过程中,要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把市场引入到资源的配置中来,建立起有偿使用制度。

3.2.4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和损害赔偿制度

在生态环境保护中,要实现谁污染谁治理,对那些污染严重的企业要征缴最严格的税收。建立起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对那些污染严重的企业,要及时关停整改,对损害环境的企业,要进行环境损害赔偿,让他们在实际生产中,全面落实可持续发展,从企业自身就建立起环保意识。

3.3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法律体系建设

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法律体系建设是建设生态文明、共筑美丽中国的根本举措。要时刻做到环境保护有法可依。因此,我国一方面要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的立法工作。全国人大要根据现实的要求,结合环保部门制定一部适合我国现实需要的法律,在新制定的环保法中,一定要加入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的诉求,不能在只为经济的发展来立法。新环保法一定要充分尊重人民的意愿,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使环境也得到很大的改善。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政策法规的修订和完善。任何一部法律都是特定时代背景的产物,都具有一定的时效性。所以,我们法律也要根据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让法律切实的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国情,及时修改那些不足的地方,永葆法律的时效性和正确性。

3.4加强环境执法和监管力度

在完善法律体系建设的同时,还应加强环境执法和监管力度,不仅要做到有法可依,还要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所以,一方面要加强执法能力队伍建设。法律的执行最终要落到执法队伍的人员身上,如果执法队伍人员自身素质高,相应的环境执法能力就高,如果工作人员自身素质较低,相应地环境执法能力就低。因此,必须要加强环保部门人员的理论和法律知识的培养,同时还有建立标准的正规的执法队伍。另一方面要着重加强领导干部的监督。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有必要建立环境问责制,把环境保护与官员的政绩结合起来,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环境保护监督力度,才能使生态文明建设有序进行。

3.5在新常态环境下下,推动经济在中高速道路上不断健康运行

众所周知,我国经济自20世纪90年代,长期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的富裕,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背景下,我国产业也开始出现过剩的局面,特别是钢铁等产业出现过剩。我国经历高速发展,面临的压力也日益显著,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经济新常态,就是要改变以往片面的高度增长,不断实现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把经济增长速度控制在合理区间之中,实现经济良好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有序发展。

摘要: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并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强调用制度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完善发展,这表明我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和不懈努力。建设生态文明,共筑美丽中国,这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以及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议

参考文献

篇4:繁荣生态文化 建设美丽中国

林业在生态文化建设中的

地位与作用

林业既是社会公益事业,又是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林业的主要任务是构建四大体系:建设起完善与良好的林业生态安全体系、发达与先进的绿色生态产业体系、繁荣与丰富的森林生态文化体系、健全与公正的林业自然资源永续利用生态保障体系。在林业生态安全体系建设中,主要的任务是构建五大系统:即营造和培育好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好湿地生态系统、治理和修复好荒漠化生态系统、维护和发展好生物多样性系统、监测和管理好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林地与森林资源保护预警机制、生态修复与补偿制度、林业信息化网络系统。

森林是人类的摇篮,也是人类文化发展繁荣的源泉。以森林为代表的自然生态是人类重要的精神文化宝库。森林是人们贴近自然、增长知识、修身养性、净化心灵最理想的场所。森林本身就是一部内容丰富、包罗万象的教科书,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宝库。在森林里,人们可以从领略大自然的点点滴滴之中,接触到文、史、哲、数、理、化、天、地、生以及景观学、造园学、生态学、仿生学等各个方面的知识,也能得到美学、艺术、伦理、道德、宗教等方面的熏陶和享受,在启迪中感悟真谛。

森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不仅影响着远古的农耕文明与现代文明,而且涉及到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由森林文化而引伸出来的竹文化、花文化、茶文化、园林文化、森林美学、森林旅游文化等若干分支,构成了森林文化完整的架构体系。

湿地具有丰富的文化功能,孕育了源远流长的生态文化,是弘扬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阵地。湿地以其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自然景观、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为人们提供了休闲旅游、亲近自然的理想场所,同时也孕育了源远流长的湿地文化。比如湖北省有千湖之国之称,湿地类型多样,湿地资源丰富,滋润了荆楚数千年的历史和文化。湿地文化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价值观,对于弘扬生态文明理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野生动植物衍生出来的文化神秘而富有哲理。人们从对山林动物、植物的图腾崇拜到社祀,源于原始自然宗教意识。中国古代以动物、植物命名的部落、地名和姓氏不胜枚举,中华民族称之为“龙的传人”也是动物崇拜的痕迹,新石器时代石崖壁画中不仅有森林动物的形象,也有对植物顶礼膜拜的图案。这种崇拜发展为社祀,各地以其所崇拜之树木为该地社木,在春、秋两季进行祭祀。客观上,这种对动物和植物的崇拜是文化的一种表象,也起到了保护森林的作用。

各类树木文化及竹文化多姿多彩。树木文化源于先民对树木的崇拜。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人们对木、竹已不止简单的崇拜与利用,而是与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相结合,渗透到文学、音乐、绘画等诸多艺术领域,并且不少树种成为独树一帜的特有文化,如桑文化、茶文化、松文化、竹文化、梅文化、桃文化、漆文化等。每种文化均有其源流,有许多传说和典故,并有大量的诗、词、歌、赋、绘画和专谱,各种树木均成为文学、艺术的创作题材。

花卉文化富有创意。中国的花卉文化可上溯至新石器时代。从各地遗址出土的陶片上,可见万年青和兰花等的图案,人们已开始从花卉中获得美感。进入文明社会,人们不仅将花卉作为观赏、馈赠之物,并且也重视其实用价值,如用于饮食、纺织、染色、医药、调味、香料、驱虫等。在花卉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不仅有历史悠久的花卉庭园栽培技术,而且盆栽、盆景、插花等艺术也大为流行,经久不衰。同时,花卉也是文学艺术的创作题材,形成了多种花卉文化,如菊文化、兰文化、牡丹文化等。各种花卉专谱、绘画、诗文等不胜枚举。

东方园林文化富有美感。中国园林文化是一种综合性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是文明社会的产物,也是世界中的中国、西亚和希腊等三大园林系统的发源地之一,其发展和演变与中国的历史、文化息息相关,并具有民族特色。按其所有制可划分为皇家园林、私有园林、寺庙园林等。园林文化延续了几千年,为中国传统文化增添了异彩。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人工与自然相结合的园林艺术风格,在世界园林艺术中独树一帜,并曾对欧洲的园林艺术有很大的影响。这些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园林至今仍为人民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

森林游憩文化与隐士文化如火如荼。随着城镇的建立和农田的扩大,森林成片消失,但人们并未忘记人类发祥之地的森林,较早的森林游乐为涉猎活动。进入阶级社会后,一些逃世遁命的隐者、失意的政客和清高的文人,厌倦了城市的喧嚣,向往林栖山居,率先回到人类诞生的摇篮。或辟谷导引、修身养性,或登岭长啸、抚琴高歌,或耽爱山水、歌咏自然,或于山间耕作自给、安贫乐道,或著书立说、传诸后代。森林游憩的著名轶事,如西晋时期的竹林七贤、东晋时期的兰亭集会等。当前,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森林旅游正方兴未艾,这一推陈出新,正是森林文化的发展与延续。

森林文化的重要性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一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指引这个国家的未来。这个文化无疑应该包括森林文化。建设和谐社会,不仅是林业产业和事业在技术层面的发展和昌盛,也是文化的升华和繁荣。生态文明要靠森林文化导向,林业的活力要靠森林文化启动,森林的经营靠森林文化协调,务林人的形象靠森林文化塑造。大力培育与森林文化相关联的生态文化,以人文精神和绿色思维来指导经济发展,这既和生态建设紧密相联,又符合发展林业产业的实际,必将成为人类与自然和谐的推进器。

nlc202309040328

以上的森林、湿地、动、植物、园林、树木与花卉等都属于林业的范畴。因此,林业是生态文化的主要源泉、主要载体和阵地;林业在生态文化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着重要作用、承担着重要职责。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生态文明是生态文化的升华。没有先进的生态文化,就不能实现生态文明。

林业在美丽中国建设中的

责任与义务

新中国的第一任林业部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梁希曾描绘过新中国全体林业人的职责:“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四时花香,万壑鸟鸣,替河山装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新中国的林人,同时也是新中国的艺人。”这不仅描绘了一幅祖国山河的动人远景,也是我们全体林业人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责任与光荣任务。

林业是生态文化的主要源泉和重要阵地。大力弘扬生态文化,倾力建设以森林为主的生态文化繁荣之地,林业具有光荣的使命。森林具有良好生态的自然禀赋,林业人承担着保护生态发展林业的时代职责。创新和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化,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和实施“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都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来说,我们要把生态意识上升为全民意识,把生态文化上升为主流文化,在全社会形成爱护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风尚,形成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生产生活方式。大力弘扬生态文学艺术,全力打造生态文化产业,大力发展以森林文化为主的绿色生态旅游文化。要着力推进生态示范区创建工作,开展好森林城市、生态林业局、生态林场所、生态社区和街道、生态厂区创建活动,深入开展生态环境教育示范基地、让绿色机关、绿色企业、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等绿色系列进入我们的生活。通过大力弘扬生态文化,使生态文化成为促进天人和谐的凝聚力、推动绿色发展的原动力、建设美丽中国的向心力、提升发展软实力的驱动力。林业倡导构建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加强生态文化建设。通过发展森林文化、花文化、茶文化、湿地文化、野生动物文化、生态旅游文化等,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价值观、经济观,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良好氛围,增强全民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使每个公民都自觉地投身生态文明建设。

绿色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底色。没有绿色就没有青山、秀水和蓝天。绿色文明决定着生态文明、也决定着人类的生死。生态文化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旅游、森林文化、生态文化等已成为文化建设的热点。着力构建生态文化体系有其必要性。生态文化是树立和形成生态文明理念的基础。如果说生态文明是大厦,那么生态文化就是大厦的地基。

现代林业所要构建的繁荣与丰富的森林生态文化,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要培育崇尚自然的文化。摒弃人类破坏自然、征服自然、主宰自然的理念和行动,构建人与自然平等、和谐共生的关系,树立热爱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二要培育节约文化。充分认识自然资源的禀赋和有限性,不以牺牲生态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不以索取自然为代价换取过度消费,形成节约优先、集约利用、适度消费的文化取向。

三要培育生态道德。弘扬生态文化,要从小事抓起,从娃娃抓起,通过一点一滴的熏陶和积累,让青少年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和习惯。

四要丰富生态文化载体。大力发展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建设一批生态文化博物馆、科技馆、标本馆,开展森林城镇创建活动,推进美丽乡村、城市绿道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创建传播平台,创新传播形式。要通过构建生态文化体系,广泛普及生态知识,使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成部分,成为全社会的主流道德观。

五要有强烈的责任担当意识。林业部门承担着建设与繁荣生态文化、推进与加强生态文明的重要职责,因此,全体务林人将全力推进林业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态产品需求,用丰富的物质成果塑造生态文化,促进生态文明。同时,我们要通过挖掘、整理、创作等形式为社会和群众提供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生态文化作品,以此强化共识、聚集力量,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道上昂首前行。

(责编:高雨薇)

篇5:建设美丽中国 加强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中国,核心就是要按照生态文明要求,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先进的生态伦理观念是价值取向;发达的生态经济是物质基础;完善的生态制度是重要保障;可靠的生态安全是必保底线;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根本目的。

建设美丽中国,需要积极探索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环境保护新道路。环境保护是建设美丽中国的主干线、大舞台和着力点,探索环保新道路是通往美丽中国的一个路标。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构筑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格局。建设美丽中国是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

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思想一经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必将产生巨大的物质和精神力量。美丽中国 有你有我你欣赏“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雄浑,我喜欢“绿杨阴里白沙堤”的婉约。的确,每个人眼中的美丽中国都有不同的版本。

几天来,人们关注美丽中国的概念,也在探讨实现美丽中国美好愿景的路径。有人说政府要多增加环境治理的投入,有人说必须靠发展方式的转变,有人说需要更好的制度建设,这些都很在理,但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人们行为方式对美丽中国的贡献。其实,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不仅需要从空间格局、产业结构与生产方式上着力,同样需要人民群众生活方式的改变。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任何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碧水、蓝天、清新的空气、洁净安全的食物、宜居的生活环境,美丽中国的这些元素,就是我们每个人最基本的需求。

“美丽中国”寓意几多

如果问十八大报告中哪一个新词汇最能激起社会各界的共鸣、最受普通群众欢迎,“美丽中国”无疑会首当其冲。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美丽”和“中国”都是最普通不过的字眼,即使在平时偶尔谈起“美丽中国”,人们也不会有过多的关注。但是,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在字字珠玑的十八大报告中,通过总书记之口说出这一词汇,“美丽中国”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蕴藏着多层寓意,发人深思、令人惊喜。

“美丽中国”首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从“人定胜天”的万丈豪情到“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再到可感、可知、可评价的“美丽中国”,说明我们党的执政理念越来越尊重自然,越来越尊重人民感受。改革发展让我们摆脱贫困,我们不要山清水秀却贫穷落后,但是强大富裕环境质量很差同样不是美丽的中国。中华文化最强调天地人的和谐相处,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这是百姓对“美丽中国”的最直观解读,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全国党代会报告第一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等等,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认识深化了,也彰显了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建设“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理念的升华

历经60多年建设发展,我国日益走向繁荣富强。毋庸讳言,许多发达国家工业化时期出现的问题也摆在了中国面前。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我们只有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真正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舒适环境的需求,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综观人类文明发展史,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人类依赖自然、畏惧自然再到征服自然的变化。在原始文明时期,人类本身是自然长期进化的结果,始终依存于自然。在农业文明时期,人们敬畏自然,主张顺天应时。到了工业文明时期,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能力迅速增强的同时,走向了自然的对立面,宣称要战胜和征服自然。这种观念导致对自然无穷无尽的掠夺,可利用资源日益枯竭,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建设生态文明,则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明了路径。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生态文明理念的核心思想,也是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奉行的原则。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形势尚未得到根本性扭转、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全局的战略地位。只有树立起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新理念,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化。

用生态文明的力量托起“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是中国转型发展大势所趋,也是人民过上更美好生活的民心所向,因此,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的目标,提出“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的愿景,才会引起如此强烈而广泛的共鸣,开启新一轮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潮。

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到全面促进资源节约,从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到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展望未来的生态文明建设,我国将更加尊重自然规律,更加依靠发展方式转变,更加突出制度保障,更加重视全民参与。一个有着“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文化传统,又对现代工业文明有着深刻省思的民族,将在现代化之路上激发出强大的生态文明力量。

一棵树好栽,而一片森林则不易培育。生态文明重在建设,难在坚持。让我们携起手来,汇聚每一个人的努力,把生态意识体现在日常生活到发展建设的每一个环节,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保护环境,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托起一个山明水秀、天朗气清的美丽中国。[详细]生态文明将开辟人民福祉新境界

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乃至其战略地位提升,是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认识进一步深化、把握进一步科学的结果。一段时期,各地高度重视经济建设,快速做大了社会财富蛋糕,也显著提升了人民生活水平,但同时也带来一些不良后果。表现在生态层面,就是土地、水、能源等资源约束愈发趋紧,生态环境的承载力愈显脆弱。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损害的是人民群众的根本权益。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走人与自然、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的道路势在必行。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更高的战略地位,体现了党中央对形势的准确判断与超强应对能力,也彰显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必将增强全党全国人民建设“美丽中国”的信心和决心。

号角既已吹响,行动至关重要。人们期盼,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转变发展观念,不断总结过去生态建设的经验教训,采取更加果敢和有力的措施,同时在考核办法、奖惩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确保生态文明建设不要仅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贯穿到执政理念和实践中。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反映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新型文明形态,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理念的重大进步。建设生态文明,不是要放弃工业文明,回到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而是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

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叠加阶段。我们用几十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程,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各种矛盾和问题也开始集中显现。我们党把握规律,审时度势,及时作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正确认识新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形势,要坚持“两点论”,既要看到成绩,更要看到问题,清醒认识发展阶段不可避免会遇到的问题,高度重视我国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主要表现在:一是能源资源约束强化。人多地少、水资源紧张的问题日益突出,保障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安全的难度越来越大。二是环境污染比较严重。我国相当部分的城市达不到新的空气质量标准。今年春天中东部地区特别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出现较大面积、较长时间、较高污染雾霾天气。东北部分城市秋季也出现严重雾霾天气,影响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再次凸显了我国大气污染形势的严峻性。全国江河水系、地下水污染和饮用水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有的地区重金属、土壤污染比较严重。三是生态系统退化问题突出。我国森林覆盖率不高,水土流失、沙漠化土地、退化草原面积比较大,自然湿地萎缩,河湖生态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呈现下降趋势。四是国土开发格局不够合理。总体上存在生产空间偏多、生态空间和生活空间偏少等问题,一些地区由于盲目开发、过度开发、无序开发,已经接近或超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极限。五是应对气候变化面临新的挑战。我国温室气体的排放总量大,减排任务繁重艰巨。六是环境问题带来的社会影响凸显。一些企业违法排污造成环境污染,群众和社会反响比较大。

篇6:建设生态文明 打造美丽中国

国理政新思想新实践)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

杨伟民

《 人民日报 》(2016年10月14日

07 版)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对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中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习近平同志关于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科学论断,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总结了人类文明发展规律,揭示了人与自然关系在人类文明进步中的基础地位。

人类文明进步要处理好人与人、人与自然这两个最基本的关系。如果人与人的关系处理不好,就会导致社会动荡、国家衰败;如果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不好,同样会导致社会崩溃、文明衰退。这是一个客观规律,古今中外这方面的事例很多。

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全球共识,但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执政党的行动纲领,中国共产党是第一个。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这就是说,我们要建设的生态文明,是同社会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两者内在统一、相互促进,既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种新的文明境界,更是中 1 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内涵,是一种更高级的社会形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

正是从这样的历史纵深思考,我们党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习近平同志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我国生态环境矛盾有一个历史积累过程,不是一天变坏的,但不能在我们手里变得越来越坏,共产党人应该有这样的胸怀和意志。

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论述有力推动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大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分别确立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生态文明法治建设和绿色发展的任务,中央还专门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近年来,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加快了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实施,国土空间开发格局逐步优化;全面落实资源节约战略,能源、水、土地等资源消耗强度大幅度下降;加大环境治理力度,重点治理大气、水、土壤三大污染,环境恶化趋势初步扭转;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重点生态功能区得到保护,重要自然生态系统有所恢复。特别是各地区、各部门对生态文明的认识有了极大提升,思想和行动正在统一到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上来。应该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认识最深、推进最快、成效最大的时期。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习近平同志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辩证地阐明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在实践中对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关系的认识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第二个阶段是既要金山银山,但是也要保住绿水青山;第三个阶段是认识到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这三个阶段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是发展观念不断进步的过程,也是人与自然关系不断调整、趋向和谐的过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具有重大理论价值,从生产和消费、供给和需求两端丰富了发展理念、拓宽了发展内涵,对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从生产即供给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高度一致。把绿水青山即生态环境内化为生产力的要素之一,对社会主义生产力理论具有开创意义。生产力既取决于资本和劳动等生产要素,取决于科学技术,也取决于生态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直接提供生态产品,而且影响和决定着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哪个地方珍视生态环境,就能获得更大的生产力;哪个地方忽视生态环境,就会破坏生产力。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没有发达的生产力,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从消费或需求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丰富发展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论。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人民群众对农产品、工业品等物质产品虽然仍有巨大需求,但强度相对减弱,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而对清新空气、清澈水质、清洁环境等生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需求强度不断增强。目前我国物质产品生产能力强大,有的生产领域还出现了产能过剩,但生 态产品是短缺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做到人民需要什么我们就发展什么。现在,人民群众需要生态产品,就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把提供生态产品作为发展应有的内涵,为人民提供更多蓝天净水等生态产品。

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就要促进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的空间均衡。实现这种空间均衡,人口规模、产业结构、增长速度不能超出当地水土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我们既要促进地区间经济和人口的均衡、缩小地区间人均GDP的差距,更要促进各地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人均GDP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地区,不能以缩小人均GDP差距为由而盲目开发、破坏生态环境。对重点生态功能区而言,发展的主要内涵就是保护自然和修复生态,只要是提供了生态产品就是坚持了发展是第一要务,就应该得到合理的绩效评价。要把生态补偿作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路径,让重点生态功能区自觉转变工作重心。

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习近平同志关于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论述,形象地阐明了自然生态系统各要素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内在规律。他指出,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很容易顾此失彼,最终造成生态的系统性破坏。这就告诉我们,保护修复自然生态,必须遵循生态系统自身的规律,否则可能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

坚持源头保护。一个区域内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可能是多方面的,但追根溯源,总能找到根本症结即“源头”所在。要改变就事论事的思维惯性,找到自然生 4 态链条中的本源性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保护修复措施。比如,一个地区水资源短缺,一个重要原因是涵养水源的生态空间大面积减少,盛水的“盆”越来越小了,降水存不下、留不住。因此,解决水短缺的问题要从水源地找,而要保护好水源地就要保护好涵养水源的山地、林地、湖泊、湿地等水生态空间,并防止水源涵养空间被污染。

坚持自然恢复为主。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与其他工程不同,应更多顺应自然,少一些建设,多一些保护;少一些工程干预,多借用一些自然力。历史经验证明,过度的大规模工程措施对遏制生态退化的作用往往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有时甚至适得其反。而一些依靠自然本身的修复能力、辅以少量人工措施的做法,往往能取得更好效果。要通过划定生态圈保护区域、通过减少人类活动促进自然修复,使被割裂的生态系统逐渐连接起来,使原有的自然生态廊道恢复起来。对自然恢复要有耐心,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坚持系统治理。自然生态各要素是一个有机系统,彼此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保护修复生态不能单打一,不能单纯按照土地、森林、河湖、湿地等资源种类由各部门分别实行用途管制、制定政策、安排项目和资金,必须按照自然生态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坚持山上山下、地上地下、陆地海洋以及流域上下游等联动,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

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习近平同志关于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举措。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必须把制度建设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 5 重,着力破解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尽快出台相关改革方案,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化、制度化轨道。

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已经充分体现在中央审议通过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该总体方案搭建起生态文明体制的“八大制度”:构建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着力解决自然资源所有者不到位、所有权边界模糊等问题;构建以空间规划为基础、以用途管制为主要手段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着力解决无序开发、过度开发、分散开发导致优质耕地和生态空间占用过多、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构建以空间治理和空间结构优化为主要内容,全国统一、相互衔接、分级管理的空间规划体系,着力解决空间性规划重叠冲突、部门职责交叉重复、地方规划朝令夕改等问题;构建覆盖全面、科学规范、管理严格的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着力解决资源使用浪费严重、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构建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自然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着力解决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偏低、生产开发成本低于社会成本、保护生态得不到合理回报等问题;构建以改善环境质量为导向,监管统一、执法严明、多方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着力解决污染防治能力弱、监管职能交叉、权责不一致、违法成本过低等问题;构建更多运用经济杠杆进行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市场体系,着力解决市场主体和市场体系发育滞后、社会参与度不高等问题;构建充分反映资源消耗、环境损害和生态效益的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着力解决发展绩效评价不全面、责任落实不到位、损害责任追究缺失等问题。

上一篇:妇联主任述职报告例文下一篇:农村大班额背景下小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