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青少年法律故事

2024-04-20

经典青少年法律故事(精选13篇)

篇1:经典青少年法律故事

3.一位司法工作者曾十分动情地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天,我在少年管教所接见室里,见到一群刚刚入监不久,身上痞气犹存、欲隐还现的少年犯。这时有个年约十六、七岁的男孩,看看我身上的着装,走上前来,拉着我的手说:“叔叔,救救我吧。我不是个坏孩子,我不是个坏孩子呀!”我低头看看他那稚嫩、天真的脸蛋,听着他那诚挚、悔恨的请求,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涌上心头。随着男孩的呼唤声,我发现坐在他身边的一位双目失明、年近花甲的老人站起来。他右手撑着一根手杖,脸上挂着泪水,用震颤沙哑的喉咙说到:“同志,孩子犯法我们家长有责让啊!因为俺不懂法,不会用法来教育孩子,所以才……”他说到这里便哽咽了,他是男孩的爸爸,老伴半身瘫痪,他是让不满十岁的小女儿牵手引路,一跛一颠走来的。看着眼前这一老两少的场面,我匆忙搀扶着老人坐下,此刻我的心也随着这老少两代的抽泣而震颤了。孩子的呼唤,老人的心声,作为一名司法工作者,我能说些什么呢?

这个故事,使我不禁思绪万千,久久不能平静。是的,他们天生并不是坏孩子,至少他们原来大多不是坏孩子,可是他们犯罪了。中学生违法的犯罪问题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深沉的思考。

4.星期五下午,检察官徐阿姨来给我们上法制教育班队课。徐阿姨给我们讲了很多的法律知识,有劳动法、合同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还告诉我们未成年人不能去网吧、游戏厅。上了这节法律课后让我学到了很多的知识,我要做个知法、守法的好学生!

5.有一个少年,想买一辆很酷的摩托车。但是家里不同意,他想到了抢劫,他去银行门口蹲点,看到一个女人,提了黑色塑料袋出来,他直接就抢走了。抢走后发现里面有30万元。很快,他就被抓了。被起诉抢劫罪。因为年龄15岁,属于未成年,所以法院轻判。他只被判了两年,缓刑两年执行。

缓刑两年马上到了的时候,他又耐不住了,去偷一家烟酒店,被老板发现,与老板搏斗中把烟酒店老板砍成了重伤。他再次被抓。这次的性质,属于偷钱转抢劫致人重伤。缓刑期间,要重判。不满18岁轻判,相抵。

判处 有期徒刑8年,加之前的2年,共住了10年。6.2002年3月7日傍晚5点多钟,南京市××村中学门前。

初三某班的学生和往常一样说说笑笑地走出校门。4名男生突然被人从身后分别架住双臂,强行带到龙蟠路边的花卉广场。到此之后,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的4名学生大吃一惊,身边“护驾”的人由原先不到10人,一下激增近50人。对方简短地几句谩骂之后,这伙人毫不顾忌广场上众多市民在场,蜂拥而上轮番对他们狂殴暴打。

随着施暴程度的不断升级,4名无辜学生被这伙人从花卉广场一直拖打进情侣园的树林中。面对40多名轮番上阵的施暴者,4名学生在书包、木棒及拳脚的蹂躏下,相继被打倒在地。其中一名姓徐的男生,被打得浑身是血蜷缩在地上后,仍未被这伙丧心病狂的恶徒放过。施暴者疯狂地将其当作足球,轮流助跑后“发射”这个“点球”。另一名身材较胖的男生,遭重创的头部肿得像只皮球。当施暴者散去后,2名伤势较轻的男生,将昏死过去的徐某扶起后送回家。后经医院诊断,徐某的左肾破裂需手术摘除。

警方查明参与施暴的40多名暴徒和帮手,都是在校的中学生,分别来自南京市第××中学、××湖职业中学、××桥中学。3月12日,南京市玄武警方将19名涉案嫌疑人擒获。

引发这场聚众斗殴的事由,竟是两名学生在网上的对骂。春节前,南京市第××中学高一的一名学生上网聊天,与一网友发生“口水战”。对骂中,他了解到对方是××村中学的学生。“口水战”中败北的他,回校后便将此“不幸屈辱”向同年级的司某和张某倾诉。在校内混得有点名气的司某和张某听后大怒,同时表示帮其摆平对方。3月7日,司、张两人通过各自的初中同学等关系,从三所中学纠集近50名帮手,杀气腾腾来到××村中学附近设伏。至于被打4人中,哪一个是和第××中学高一某学生网上“对骂”的学生,他们对骂了些什么,参加这起群殴的大多数学生都不知道。

3月15日,南京市玄武警方宣布,对参与这起群殴行凶的11名嫌疑人依法刑事拘留。警方向11名涉案学生家长宣布决定时,当场就有3位家长昏倒在地。

7.发生在南京的一起学生长期结伙盗窃案件。6名团伙成员在案发时平均年龄不到18岁,他们同校同班同宿舍,最令人吃惊的是他们所学专业竟然是保安。

在南京公安机关的预审室里,17岁嫌疑人小力供述他们的违法犯罪事实:两年前我带着录取通知书来到学校报到,同宿舍6个同龄的同学成为好朋友,好“哥们儿”。不久,我们耐不住学校严格管理的业余寂寞,大家一商量就决定溜出去“热闹热闹”。从此,我们经常是集体翻墙头出去喝酒抽烟。

日久天长老是喝酒抽烟,大家都有点烦,再说家里给的钱老是这样花也不太够。一天晚上,几个哥们在外面喝啤酒,也点不起什么菜,都觉得很无聊。当时有人说,老是这样不好玩,咱们不如顺便去“拿”点东西。借着酒劲大家都很赞成。

从那以后,他们时常夜里酒足饭饱后,就一块到附近一些中小学校行窃。由于学习的是保安专业,对刑法、公安业务、保安管理知识等有很多的了解,起初,他们盗窃也还算有点节制,只是“拿”些铅笔、橡皮擦、牙刷、毛巾和书本等,不“拿”太值钱的东西。当然,因为懂专业知识也使他们作案比较谨慎,相当注意不留痕迹等反侦察的问题。

后来,经常作案胆子就大了,把学习的法律知识都抛到脑后,什么值钱就“拿”什么,几个哥们儿有福同享,作案时互相提醒,每次都很顺利,对仅仅到中小学“拿”点东西不感兴趣了。最后一次大家商量,快毕业了,今后要分配到不同单位,6个人没机会一起“拿”了,决定干点大的,就去了那家手机店。

因为他们几个是“铁哥们儿”心齐,有事经常能互相“打掩护”,先后盗窃的财物达到将近1万元,学校和家长都没能发现。

6名学法不守法的少年,最终得到的不是毕业证书而是法院的判决书。青少年法律故事一

16岁的小兴,自打接触网络游戏CS后,就着了迷,经常往网吧里钻。苦于家里管得严,小兴就想出这么一招:每天一大早打着上学的旗号,背着书包直奔网吧,差不多到放学点儿了再回家。就这样持续了半年多时间,小兴不仅把父亲给的学费等都送进了网吧,还因为钱不够,不断向父亲索要周末补习费等各种费用。后来到期末,小兴拿不回成绩单,父亲起疑找到学校,才知道儿子竟然已经半年没有上学,学校也没有和家长沟通!而就在小兴父亲深受打击的时候,又传来另一个“噩耗”:小兴因为上网缺钱,从家里拿了水果刀去打劫了一名女中学生身上的20元零花钱,结果被少年法庭判处缓刑。

青少年法律故事二

身患残疾的母亲病重在床,父亲是普通工人,年仅15岁的儿子小刚品学兼优,还是班干部。家里的困难小刚都看在眼里,他非常清楚钱对于母亲及整个家庭的重要。暑假期间,街坊一在工读学校就读的孩子找到小刚,对他说有办法能弄到钱,并向小刚保证,只要跟他一起混,一定可以发财。孝顺的小刚动摇了,憧憬着“要是能弄到好多钱,就可以给我妈妈动手术了”。两人一合计,目标锁定在了小刚一个家里很有钱的小学同学明明身上。于是两人借口找明明玩,由小刚敲开了明明的家门。两个半大孩子进去后,在明明父母在场的情况下,邻家孩子掏出事先准备好的菜刀,大声宣布:“抢劫,把钱拿出来!”明明的父亲将其制服,傻在当场的小刚也被送进了派出所。

青少年法律故事三

父母从潮阳来广州做生意后,阿龙就跟着奶奶一起生活,奶奶对这个孙子又百依百顺。

2002年,父母把14岁的儿子接到广州来生活。由于长期缺少沟通,阿龙的父母和儿子已经没什么话可说,只要见儿子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夫妻俩就严厉斥责,早被奶奶宠惯了的阿龙哪里受得了,没几天,和父母大吵一番后,阿龙离家出走了。

当年1月30日,阿龙在外面和同学的弟弟、10岁的小文一起玩时,发现身上的钱花得差不多了,阿龙想在小文身上打主意。阿龙把他带到白云区三元里附近的草地上,勒死后把尸体扔到旁边的沙井里。

第二天上午,阿龙拨通了小文家里的电话,要小文家长拿1000块钱来赎人。最后压低到600元,在约定地点一手交钱一手交人。小文家人随即报警。

阿龙几次变换交钱地点,最后约定小文的家人把600元现金放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口左侧垃圾桶里。当晚10时,阿龙取出垃圾桶里面的钱,然后直奔麦当劳。饱餐一顿后,阿龙在麦当劳门口被警察抓住。阿龙几次接受审讯都坦然承认是他干的,为了说服警察相信他,阿龙带着警察找到小文的尸体。

阿龙的行为犯了故意杀人罪,考虑到阿龙犯罪时没有满18周岁,广州中院从轻判处阿龙15年有期徒刑。

青少年法律故事四

丽丽的父母都是做小生意的,家境贫困,父母平时忙着挣钱养家,根本没空管教女儿。在家里被忽视,丽丽就到外面寻找补偿,16岁的阿祥成了丽丽寻找温暖的港湾。阿祥的家境和丽丽差不多,他因为成绩不好辍学后就在学校周边纠集了一帮小青年,成立了一个“龙腾帮”,阿祥自封“老大”,“龙腾帮”的经费来源主要靠抢在校学生的钱。

威风八面的阿祥赢得了丽丽的好感,正在读初二的丽丽很快就成了阿祥的女朋友。他们仿照电影里的情节,称丽丽为“压寨夫人”。

丽丽这个“压寨夫人”并非浪得虚名,她心甘情愿地帮阿祥经营起了“龙腾帮”。为了扩大势力,还在学校读书的丽丽经常游说同学加入“龙腾帮”。一般的学生都不愿意交这笔保护费。见软的不行,丽丽就伙同阿祥等人来硬的——他们在学校外面堵着,对不交保护费的同学拳脚相加,直到他们乖乖交上保护费。

和阿祥交往的日子,丽丽经常很晚才回家,有时甚至夜不归宿,可是她的父母却置若罔闻。直到阿祥因为伙同他人犯抢劫罪被越秀区法院判了6年徒刑,法官找丽丽的父母做思想工作时,丽丽的父母才如梦初醒。

因为丽丽事发时还不到受刑事处分的年龄,而且犯罪情节显著轻微,法院没有追究丽丽的刑事责任,经过批评教育后,丽丽重新回学校读书。

篇2:经典青少年法律故事

青少年法律故事一

16岁的小兴,自打接触网络游戏CS后,就着了迷,经常往网吧里钻。苦于家里管得严,小兴就想出这么一招:每天一大早打着上学的旗号,背着书包直奔网吧,差不多到放学点儿了再回家。就这样持续了半年多时间,小兴不仅把父亲给的学费等都送进了网吧,还因为钱不够,不断向父亲索要周末补习费等各种费用。后来到期末,小兴拿不回成绩单,父亲起疑找到学校,才知道儿子竟然已经半年没有上学,学校也没有和家长沟通!而就在小兴父亲深受打击的时候,又传来另一个“噩耗”:小兴因为上网缺钱,从家里拿了水果刀去打劫了一名女中学生身上的20元零花钱,结果被少年法庭判处缓刑。

青少年法律故事二

身患残疾的母亲病重在床,父亲是普通工人,年仅15岁的儿子小刚品学兼优,还是班干部。家里的困难小刚都看在眼里,他非常清楚钱对于母亲及整个家庭的重要。暑假期间,街坊一在工读学校就读的孩子找到小刚,对他说有办法能弄到钱,并向小刚保证,只要跟他一起混,一定可以发财。孝顺的小刚动摇了,憧憬着“要是能弄到好多钱,就可以给我妈妈动手术了”。两人一合计,目标锁定在了小刚一个家里很有钱的小学同学明明身上。于是两人借口找明明玩,由小刚敲开了明明的家门。两个半大孩子进去后,在明明父母在场的情况下,邻家孩子掏出事先准备好的菜刀,大声宣布:“抢劫,把钱拿出来!”明明的父亲将其制服,傻在当场的小刚也被送进了派出所。

青少年法律故事三

父母从潮阳来广州做生意后,阿龙就跟着奶奶一起生活,奶奶对这个孙子又百依百顺。

2002年,父母把14岁的儿子接到广州来生活。由于长期缺少沟通,阿龙的父母和儿子已经没什么话可说,只要见儿子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夫妻俩就严厉斥责,早被奶奶宠惯了的阿龙哪里受得了,没几天,和父母大吵一番后,阿龙离家出走了。

当年1月30日,阿龙在外面和同学的弟弟、10岁的小文一起玩时,发现身上的钱花得差不多了,阿龙想在小文身上打主意。阿龙把他带到白云区三元里附近的草地上,勒死后把尸体扔到旁边的沙井里。

第二天上午,阿龙拨通了小文家里的电话,要小文家长拿1000块钱来赎人。最后压低到600元,在约定地点一手交钱一手交人。小文家人随即报警。

阿龙几次变换交钱地点,最后约定小文的家人把600元现金放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口左侧垃圾桶里。当晚10时,阿龙取出垃圾桶里面的钱,然后直奔麦当劳。饱餐一顿后,阿龙在麦当劳门口被警察抓住。阿龙几次接受审讯都坦然承认是他干的,为了说服警察相信他,阿龙带着警察找到小文的尸体。

阿龙的行为犯了故意杀人罪,考虑到阿龙犯罪时没有满18周岁,广州中院从轻判处阿龙15年有期徒刑。

青少年法律故事四

丽丽的父母都是做小生意的,家境贫困,父母平时忙着挣钱养家,根本没空管教女儿。在家里被忽视,丽丽就到外面寻找补偿,16岁的阿祥成了丽丽寻找温暖的港湾。阿祥的家境和丽丽差不多,他因为成绩不好辍学后就在学校周边纠集了一帮小青年,成立了一个“龙腾帮”,阿祥自封“老大”,“龙腾帮”的经费来源主要靠抢在校学生的钱。

威风八面的阿祥赢得了丽丽的好感,正在读初二的丽丽很快就成了阿祥的女朋友。他们仿照电影里的情节,称丽丽为“压寨夫人”。

丽丽这个“压寨夫人”并非浪得虚名,她心甘情愿地帮阿祥经营起了“龙腾帮”。为了扩大势力,还在学校读书的丽丽经常游说同学加入“龙腾帮”。一般的学生都不愿意交这笔保护费。见软的不行,丽丽就伙同阿祥等人来硬的——他们在学校外面堵着,对不交保护费的同学拳脚相加,直到他们乖乖交上保护费。

和阿祥交往的日子,丽丽经常很晚才回家,有时甚至夜不归宿,可是她的父母却置若罔闻。直到阿祥因为伙同他人犯抢劫罪被越秀区法院判了6年徒刑,法官找丽丽的父母做思想工作时,丽丽的父母才如梦初醒。

篇3:论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培养

一、青少年法律意识的构成

法律意识是人们对于法和有关法律现象的观点、知识和心理态度的总称, 是社会意识的一种, 同人们的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等有着密切联系。青少年的法律意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即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公共规范, 树立自尊、自立、自强的意识, 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加强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首先, 大部分青少年对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只有一个非常空泛的概念, 而无具体行为标准。不仅是青少年, 很多成年人都是如此, 以至于我国国民的法律意识十分淡薄。其次, 古人有云“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青少年应当自强自立, 进德修业, 为建设祖国的伟大事业而不断努力。再次, 青少年只有学好知识, 提高道德修养, 锻炼各种能力, 塑造自己健全的人格, 才能对违法犯罪行为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只有在这种警醒的正确认识之下, 才能辨是非, 断曲直, 保护自己, 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

二、青少年法律意识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 青少年的法律教育以学校为主, 单一机械

学校是普及法律常识、培养法律意识的重要阵地, 可是目前在中国, 大学、中学、小学都只是把法律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 法律教育本身并没有独立的地位, 青少年很难在学校里接受系统法律知识的学习, 也很难形成健全的法律意识, 用法律指导自己的实践。

大部分的学校片面追求高分, 只重智育轻德育, 认为学生只要成绩好即可, 其他皆不重要, “一俊遮百丑”的思想一直普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 很多学校的法制教育课完全流于形式, 基本上处于应付状态。这种消极的教育方法直接导致了许多学生的道德观念模糊、法律意识淡薄。如今, 日益增长的青少年犯罪率和不断下降的犯罪低龄足以证明现行法律教育的疏漏。

(二) 法律教育运行不理想, 相关部门工作不到位

青少年犯罪已被国际社会列为世界第三大公害, 青少年的普法教育已经刻不容缓。但是在现实情况中, 相关部门在对青少年进行普法教育时, 总是习惯性地多为宣传法律法规、校纪校规, 或者处罚违纪学生等等, 只是例行宣传, 而无实效, 雷声大, 雨点小, 流于形式, 难成其就。这种简单陈旧的方式, 只能使学生们被动单向地接受驯化, 难以主动地将守法观念化为一种自觉意识, 更不可能上升为青少年自己独立的法律意识。

现实生活中很多所谓的高材生却是“法盲”, 法律意识并没有一个很好的群众基础。在这种情况下, 相关政府部门更要树立法律权威性, 加强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培养, 主动出击, 针对青少年实际情况制定全面系统的教育计划。

(三) 家庭法律教育欠缺

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起点,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教育子女是父母神圣的职责。以前的传统观念中, 家长总是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问题, 但现在很多家长都意识到, 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样重要, 甚至更重要。可是, 家庭教育受到父母素质和条件的限制, 就法律意识的培养问题来说, 连学校都不是很专业和健全, 更何况家长呢?

青少年可塑性强, 善于学习, 此时正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法律观的良好时机, 也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刻。家庭环境会在每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上留下或多或少的痕迹, 如果此时父母重视孩子的身心健康, 重视孩子的道德教育, 重视孩子的法律意识培养, 以身作则, 带头遵纪守法, 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那么就能给孩子树立良好正面的榜样, 使子女耳濡目染接受法律意识的熏陶, 为将来自觉履行法律义务, 遵守道德规范奠定基础。可惜, 在当今中国的小家庭中, 部分家长仍然没有意识到自己肩上的重任, 更是忽略自己的引导作用, 没能对孩子从小进行法律启蒙教育。

(四) 法律意识受地区差异、城乡差异、民族差异影响大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法律意识是一种比较高层次的上层建筑, 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 经济欠发达地区权利意识更为淡薄;与城市相比, 农村地区的法律知识更为贫乏;与汉族相比, 少数民族的风俗、权利观念也有所不同。

经济发展水平绝对是影响当地公民法律意识最重要的原因。落后才会挨打, 落后才会愚昧。在经济落后的地区, 传统的法律观念渗透在生活生产的各个方面, 因此, 因地制宜, 发展经济才能在他们的思想中树立法制观念。但是, 仅仅只发展经济也是不行的, 现在民众都已经意识到重经济而轻环境、文化、法治的危害, 国家政策也已经从重点发展经济到经济、文化、法治均衡发展, 和谐发展。

三、提高青少年法律意识的途径

(一) 发挥学校的主阵营作用,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据了解, 绝大多数青少年获得法律知识的主要来源和途径就是学校, 因此, 学校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利用自己具有的资源, 对青少年进行良好的法律意识培养。针对青少年自由活泼的特质, 学校也应告别传统的“填鸭式”和“灌输式”的方式, 让青少年主动产生兴趣, 传授相关的法律知识, 在青少年心中播下法律正义的种子。

当然, 这种法律教育工作有专业的教师来指导更好。目前, 青少年的法律教育的工作只是附加在德育工作之上, 极少有学校有专门的法律老师, 学校也不重视, 法律教育课程设置不科学, 有的地区甚至都没有法律基础课。这就直接导致了很多青少年了解法律的途径减少, “法盲”数目增多。因此, 学校要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 令青少年全面发展, 树立知识教育、人文教育、法律教育并重的方针, 培养明德厚学、知礼守法的新一代。

因此, 学校的角度要从两个方面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第一, 规范教师队伍, 提高教师自身的法律素养, 设置科学的课程配置, 通过专业的教师培养学生的法律心理, 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第二, 针对青少年的身心特点采用体验式教学、情景式教学或者案例分析教学等方式, 开展丰富多彩、各种各样的法律实践活动,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令学生主动学习法律知识, 形成法律认知, 并通过学校的校规校纪, 帮助学生初步形成自己的法律意识。

(二) 优化家庭教育能力, 重视家庭法律教育

预防青少年犯罪, 家庭是第一道防线。家长应当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 切实履行自己的监护职责, 带头自觉遵纪守法、谨言慎行, 承担起家庭法制教育的义务, 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来培养孩子。

家庭是青少年接受道德教育、法律教育最早的地方, 因此, 从家庭的角度出发要从两个方面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首先, 家长在培育孩子的过程中, 一方面要注重青少年身体健康和智力开发, 另一方面更要注重孩子心理健康和道德品格的养成, 有意识地对青少年进行法律启蒙教育, 重视家庭法律教育。其次, 没有人是生而优秀的家庭教育者, 所以家长要和孩子一同学习, 一同进步。相关部门可以采取各种形式对家长进行法制教育, 适时开办家长法制宣传班, 组织社区法制宣传, 举行家庭法制教育座谈会、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 提高家长的法治意识, 在家长自我学习的熏陶下, 才能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家长主动参加到法律学习教育中来, 不仅自己能提升法律素养, 更能优化家庭教育的质量, 为孩子的成长提供积极向上的环境。有的社区通过建立家长学校来弥补家长自身法律素质不高的缺陷, 这是一种可行的办法。总之, 家长应当尽可能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来培养孩子的法律意识。

(三) 正确定位法律教育的地位, 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社会教育包含非常丰富的内容, 行政部门、教育部门、司法机关、大众媒体等都应该各自承担自己的职责。

首先, 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加强青少年的普法教育工作。哈耶克说:“法治意味着, 政府除非实施众所周知的规则, 否则不得对个人强制实施。”可见, 法律本就应当众所周知, 家喻户晓。因此, 普法教育永远是政法部门培养国民法律意识最关键的一环。青少年是国家未来的栋梁, 从小培养青少年的法律意识, 才能更好地实现法制社会、法治国家的宏愿。所以, 政府部门应当积极履行自己的职责, 动员社会群众学法守法, 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 教育部门也要积极和学校合作, 开展法律课程。根据学生的各个学习阶段, 可以分为小学课程、初中课程和高中课程, 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司法机关在加大对青少年犯罪打击力度的同时, 对轻微违法的青少年则要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 充分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预防青少年犯罪。因此, 司法机关在执法过程中要“两手抓”, 一手抓严惩, 一手抓预防。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加大净化社会环境的力度, 铲除妨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不良场所。

大众媒体更应该遵守职业道德, 向青少年宣传积极正面的思想。如今, 媒体传载的信息量庞大丰富, 不断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 也不断指导和改变着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互联网改变了世界, 现代青少年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重要途径就是网络, 他们遇到学习问题、生活问题以及恋爱问题、心理问题时, 都直接求助于网络, 秉持着“万事问百度”的精神。但是, 网络媒体是一把双刃剑, 虽然它在加强文化建设、促进社会进步方面功不可没, 但也夹杂了许多恶性的、负面的信息, 如暴力、色情等被法律明文禁止的内容, 这些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因此, 规范网络管理, 加大网络违法犯罪打击力度, 为青少年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也是必不可少的。

(四) 加快经济、文化、法治的共同发展

如今, 我国正处于改革的风口浪尖、社会转型的深水期, 国家越来越重视经济、文化、法治共同发展。在经济发展很不均衡的中国, 地区差异、城乡差异、民族差异都不是什么新鲜话题。虽然, 只有加快发展落后地区的经济能力, 才能为现代法律意识的传播创造坚实的基础, 但是, 政府也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 因地制宜, 在大力发展经济产业的同时, 也要大力加强文化教育和法治建设。

篇4:青少年法律意识培养

法律意识属于历史范畴,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和政治性。法律意识也属于法律文化范畴,它是人类法律实践活动的精神成果,包含着人类在认识法律现象方面的世界观、方法论、思维方式、观念模式、情感、思想和期望,蕴涵着个人及群体的法律认知、法律情感、法律评价。法律意识不是自发形成的,它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学习和自觉培养的结果,也是法律文化传统潜移默化的影响的结果。

一、对青少年进行法律意识培养的必要性、紧迫性

青少年是一个从年龄上讲横跨少年和成年的群体,他们既有青年人的朝气,又有少年的稚气。他们一方面思维逐步走向成熟,另一方面充满青春的躁动和思想的波动。

他们渴望了解和认识这个丰富多彩然而纷繁芜杂的大干世界,也渴望融入社会并得到社会的理解。他们对世界因好奇而不免有时盲从、盲动。隐藏在美丽外表下的诱惑,社会转型时期产生的各种阴暗现象,常常使他们在困惑、迷惑中随波逐流,甚至于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伤害。

那么,如何去引导和规范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确保维护他们合法权利的方法?我们怎样才能帮助他们去学习法律知识进而形成基本的法律意识,培养他们对法律规范的内在信仰从而自觉遵守,遏制住日益严重的青少年违法犯罪及针对青少年的犯罪?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我们的专业法律人士就应该去思考并试图解决这些问题。

二、培养青少年基本法律意识的主要途径

(一)通过学习《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刑法》,灌输基本法律规范,帮助青少年守法观念和法律信仰的初步形成。

《条例》是对有轻微违法的行为的人进行行政处理的行政性行为规范,《刑法》是对构成犯罪的人进行刑事处罚的刑事法律规范。两者的共同点是对违法犯罪的人追究责任,只不过《条例》和《刑法》所针对的行使处罚权的部门及程序、处罚对象、违法的轻重程度、处罚的轻重程度不同而已。通过学习《条例》和《刑法》,青少年可以初步认识和区分什么是违法行为,什么是合法行为,哪些行为是法律、法规禁止的,哪些行为又是法律、法规准许乃至鼓励的。不但要灌输理论知识,而且应从身边人、身边事上着手分析,针对青少年的年龄、特点从鲜活的日常生活中总结、提炼典型案例,让其自我教育,明辨是非,理论密切联系实际,有的放矢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教育学生如何应对处理别人的违法、犯罪行为,避免和减轻不必要的伤害,怎样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达到一般预防和维护青少年权利的双重目的。

(二)通过对《宪法》的学习,促进青少年权利意识的形成。

权利文化是与人道主义文化、科技文化一起构成当今世界三大文化主流的文化之一。权利文化的核心是权利本位的理论。权利本位的思想有两大内涵。其一,它是解决公民和国家主体关系的理论。主仆型文化产生义务本位。在这种本位中,国家主宰一切,公民只有无条件服从的义务。权利本位则不然,它把公民对国家的关系颠倒过来,认为公民有权主宰国家,国家以保证公民主人地位的获益为绝对义务。其二,它是解决权利与权力互动关系的理论。国家权力的行使以公民创设权利的实现条件为目的,权力的行使如果背离了公民权利得到保障的宗旨,权力便会得到改造。国家权力以公民权利为运行界限。而两者界限由法律明定之。权利本位思想的的实质是个人权利的实定化和义务的相对化。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人与国家具有三种关系,即义务领域里的服从,自由领域里的排斥,权利领域里的依靠和参与,于是就产生社会和谐。

权利文化的形成有赖于公民权利意识的勃发,所以培养公民的权利意识必须从小着手进行。而青少年公民的权利意识则必须通过对宪法的学习,树立宪法至高无上权威,了解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这一基本的观念。我们不仅要让青少年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在法律效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我们更应让青少年懂得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众所周知的是宪法是安邦治国的总章程,但这一结论却主要是就国家管理的角度而言,因而与宪法的核心价值取向并不完全统一;事实上,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它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由此,青少年就可以理解到:宪法不仅是系统全面地规定公民基本权利的法律部门,而且其基本出发点就在于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三)学习《民法》,促进平等和契约观念(诚实信用)的形成。

人人平等和遵守契约观念的形成必须依赖于《民法》的学习。《民法》起源于简单商品经济获得相当发展的古代罗马社会。经过人类历史演进的熏陶,《民法》逐渐成为调整各国不同社会形态下的与商品经济相适应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基本法律规范。从本质上讲,《民法》就是把一定社会里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直接上升为法律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可见,《民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地位的平等性。平等的主体在商品生产和交换的过程中,要取得对方的财产就必须支付相应对价,体现等价有偿的原则。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要受以民法为主的法律的保护,而保护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民事主体间签定合法、有效的契约(即合同)。契约各方在自愿的原则下按自己的意愿依法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契约必须遵守,契约即是交易各方间必须遵守的“法律”,这也是“公平”原则和“诚信”原则的体现。通过学习,我们的青少年将更好地理解和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契约必须遵守”的平等、守约思想。(四)清除旧的“厌讼”观念的不良影响,强化诉讼意识,树立新型的诉讼观念。

中国传统的法律思想是“刑治主义”,同时法律规范是“礼法合一”,法律精神的原则是“宗法伦理”。所以从古至今,基于“性善”、“天人合一”的理念,认为教育是可行的,争讼则是可以避免的。孔子在《论语》中说“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大意就是说他接受人们的讼案后,并不立即进行审理,而是采取拖延的策略,让人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教育,以达到无讼的目的。故而,中国长期以来人们认为争讼是对自然秩序的破坏。相反,没有争讼的社会才是理想、和谐的社会,这一观念在中国人中可谓根深蒂固,人们不愿诉讼,极力避开诉讼。即使到现在,有些人仍然把“打官司”,特别是当“被告”看作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一般地,亲人、朋友间如果走进法庭,将矛盾、争议诉诸法律,无论是外界人士眼中还是事实上,亲情、友情必定荡然无存。

篇5:经典青少年法律故事

25岁那年,熊渠子告别师父回家乡,一路上晓行夜宿。这一天走在路上,行至一片荒郊时已是夜间。突然,他看见前面正有一只老虎伏在路边,熊渠子冷不防吓出一身汗,他立刻下意识地抽出箭来,拉开硬弓,奋力朝老虎射去,不偏不斜正好射中。熊渠子赶紧爬下等待老虎作垂死挣扎。好一会过去了,老虎一点声响也没有,熊渠子想,老虎怎么就这么无声无息地死了呢?待他走近一看,哎呀,哪里是什么老虎,原来射中的竟是躺在路边的巨石,而且射出的箭有大半截已深深扎进石头中了。

熊渠子不禁心中奇怪:我怎么会有如此大的力气,竟将箭几乎全射进了巨石之中?于是他重新回到原来的位置,使足力气,朝巨石再射出一箭,只听咣噹一声,箭未中石。熊渠子不服气,连发几箭,尽管使出全身力量,眼前除了箭与巨石相击火星飞迸,却再也一箭未中,箭都不知弹飞到哪里去了。

篇6:经典青少年法律故事

国王欣然应允,就命令手下的大臣说:“你去牵一头大象来让这几个瞎子摸一摸,也好了结了他们的心愿。”大臣遵命去了。

不一会儿,大臣便牵着大象回来了,“象来了,象来了,你们快过来摸吧!”

于是,几个盲人高高兴兴地各自向大象走了过去。大象实在太大了,他们几个人有的摸到了大象的鼻子,有的摸到了大象的耳朵,有的摸到了大象的牙齿,有的碰到了大象的身子,有的触到了大象的腿,还有的抓住了大象的尾巴。他们都以为自己摸到的就是大象,仔仔细细地摸索和思量起来。

过了好一会儿,他们都摸得差不多了。国王问道:“现在你们明白大象是什么样子的了吗?”瞎子们齐声回答:“明白了!”国王说:“那你们都说说看。”

摸到象鼻子的人说:“大象又粗又长,就像一根管子。”摸到象耳朵的人忙说:“不对不对,大象又宽又大又扁,像一把扇子。”摸到象牙的人驳斥说:“哪里,大象像一根大萝卜!”摸到象身的人也说:“大象明明又厚又大,就像一堵墙一样嘛。”摸到象腿的人也发表意见道:“我认为大象就像一根柱子。”最后,抓到象尾巴的人慢条斯理地说:“你们都错了!依我看,大象又细又长,活像一条绳子。”

瞎子们谁也不服谁,都认为自己一定没错,就这样吵个没完。

篇7:经典青少年法律故事

“我的朋友,”富翁对聪明人说道,“你觉得自己应该受到别人的尊重,但请你对我讲,你举办过宴会没有?你这种人,断文识字又顶什么用?你们总是住在顶层的亭子间,一年四季所穿的衣服既无区别又没有变化,你的仆人就是随身的影子。我们的国家倒真需要像你们这种不需花费多少钱的人呢!不过要我说,只有多花钱过舒坦日子的人才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老天在上,只要我们使劲花钱享受,才能保证手艺人、卖货郎、做裁缝的、做佣人的,还有你们这些把自己拿不出手的作品送给银行家的人有饭吃。”

这些极为狂妄的大话深深地刺伤了聪明人的心,有学问的人有满腹道理可反驳富人,但他不愿与他多费口舌。以后发生的战争报了这一箭之仇,而且比任何的反驳或讽刺效果都妙,战争摧毁了富翁和穷人的住宅,两人都背井离乡离开了家。没文化的富翁已沦为乞丐遭人唾弃,而贫穷的文化人仍受人尊重和款待,他俩之间的争端也就划上了一个句号。

篇8:经典青少年法律故事

有一天,驴叫了一声,大虎大吃一惊,远远躲开,以为驴要咬自己了,非常恐惧。然而,老虎反复观察以后,觉得驴并没有什么特殊本领,而且越来越熟悉驴的叫声了。

老虎开始走到驴的前后,转来转去,还不敢上去攻击驴。以后,老虎慢慢逼近驴,越来越放肆,或者碰它一下,或者靠它一下,不断冒犯它。驴非常恼怒,就用蹄子去踢老虎。

老虎心里盘算着:“你的本事也不过如此罢了!”非常高兴。于是老虎腾空扑去,大吼一声,咬断了驴的喉管,啃完了驴的肉,才离去了。

篇9:经典青少年法律故事

大臣只好在百兽中征聘大夫,形形色色的医生汇集宫中,献祖传单方的也络绎不绝,但在许多次的朝见中单单找不到狐狸,它销声匿迹,躲到哪里去了呢?狼为了献媚,在狮王临睡前对狐狸的缺席肆意诽谤。狮王听信谗言后勃然大怒,马上下旨把狐狸赶出了家门。

狐狸被押进宫来,带到了狮王的寝榻前,它心里清楚这是狼在使坏让它遭受这不白之冤。狐狸说道:“陛下,臣以为有的奏折与事实极不相符。比如说我故意不来朝拜陛下,实际上我是去朝拜圣地,祈求上天保佑陛下圣体康复,以了却我的心愿去了。在朝拜的长途跋涉中我曾遇到一些博学多才的君子,我向他们提及陛下龙体欠佳,精力减退。他们告诉我说,其实您所缺乏的仅是一些热量,您年事已高当然要注意保暖。因此,只要您穿上一件新做的热呼呼的狼皮大衣,您的病情马上就会见好。您只要看得上,狼大人的皮就是一件上好的料子。”

狮王对这一提议十分赞同,马上下令生剥了狼皮,砍下四只脚。结果,狮王不仅披上了冒着热气的狼皮大衣,还把狼肉作了晚餐。

篇10:经典青少年法律故事

一天晚上,他忽然做了一个梦:当他正在修剪月季花的老枝的时候,看见许多花走进了院子,好像全世界的花都来了,所有的花都愁眉不展地看着他。他惊讶地站起来,环视着所有的花。

最先说话的是牡丹,它说:“以我的自尊,决不愿成为你的院子的不速之客,但是今天,众姐妹们邀我同来,我就来了。”

接着说话的是睡莲,它说:“我在林边的水池里醒来的时候,听见众姐妹叫嚷着穿过森林,我也跟着来了。”

牵牛弯着纤弱的身子,张着嘴说:“难道我们长得不美吗?”

石榴激动得红着脸说:“冷淡里面就含有轻蔑。”

白兰说:“要能体会性格的美。”

仙人掌说:“只爱温顺的人,本身是软弱的;而我们却具有倔强的灵魂。”

迎春说:“我带来了信念。”

兰花说:“我看重友谊。”

所有的花都说了自己的话,最后一致地说:“能被理解就是幸福。”

这时候,月季说话了:“我们实在寂寞,要是能和众姊妹们在一起,我们也会更快乐。”

众姊妹们说:“得到专宠的有福了,我们被遗忘已经很久,在幸运者的背后,有着数不尽的怨言呢。”说完了话之后,所有的花忽然不见了。

篇11:经典青少年法律故事

“大臭草”,多么恐怖的名称,等主人转身一离开,各种花儿唬得几乎跳出了花盆。月季花涨红着脸惊叫:“大臭草?哼,准是个讨厌透顶的家伙。”茉莉花喷着清香忧伤地声明:“哎,我最怕怪气味。”满身长刺的仙人球气鼓鼓地说:“它要来,我们全都走!”米兰花疑惑地说:“我们的主人,莫不是神经出了毛病?”„„不祥的气氛笼罩着阳台,奇花异草们终日惶惶不安,祈祷着主人带来的是八月桂,或者哪怕是喇叭花,而唯恐领来什么“大臭草”。

“到了,到了。”这天,主人兴冲冲地奔入阳台,将一把草儿小心地种入了花盆。

花儿们掩着鼻子偷偷打量,只见那梗茎上生长了小小的长圆形的颖片,颖片的茎部是浅棕红色,中部更浅,尖端透明,很像花瓣,纤细的茎端错落有致地层层展开,既大方又美观。阳台上的花儿看得入了迷。夜来香好奇地打听:

“请问,尊姓大名?”

“我叫大臭草。”回答得十分轻柔婉和。

“天啦,真是大臭草?怎么叫这么个名字?”仙人掌咕哝着。

“怪呀,”几种花儿同时说道,“半点臭味儿也没有哩。”

“不错,它正是大臭草,”主人笑盈盈地解释,手舞足蹈地说:“你们这些花儿、草儿、球儿、掌儿,别看不起它,它长期隐居在崇山峻岭,属禾本科臭草类植物,仅仅因为名字不雅,人们才对它不感兴趣,现在你们瞧清楚了,它亭亭玉立,多么俊俏!”

篇12:经典青少年法律故事

于是他骑车来到教堂祷告,感谢上帝保住了他的脚踏车。当他走出教堂时,原本停在教堂门口的脚踏车不翼而飞了。

教子指南

篇13:经典青少年法律故事

那个老师看到自己的学生擅自下水游泳,而且现在还有了危险,便生气地说:“你怎么这么不听老师的话呢!一个人跑到河里,你也真够鲁莽和冒险的!我说过多少遍了„„”

老师在上面不停地责备自己的学生。

学生又灌了几口水,他哭叫着回答:“请你先把我救起来,再责备我吧。”

教子指南

上一篇:以给我的朋友-LN为题的诗歌阅读下一篇:无锡供电公司新员工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