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低保的申请

2024-05-06

关于低保的申请(精选6篇)

篇1:关于低保的申请

关于申请低保的报告

洛王街道办事处民政办领导:

我叫李传芳,现年62岁,住洛王居委会老杨组,我身患糖尿病和高血压多年。爱人杨喜珍,62岁,体弱多病和低血糖眩晕症,我夫妻俩长期靠药物维持,由于我原办私营企业倒闭造成了一百多万元的经济亏损,负债累累,至今逼债的日夜不离门。由于我夫妻俩都身患有疾病,不能参加体力劳动,没有一分钱的经济来源,吃药维持的钱都没有,生活非常困难。

说明:大儿子李辉2004年因买地下六合彩造成严重亏损,离家外逃躲债,现妻离子散,至今未归。

二儿子李敏,媳妇赵小红,一个小孩读初中,都没有固定工作,全家靠李敏一个人在附近做点临工,月收入800-1000元左右,要维持一家三口人的生活和小孩读书,又没有房屋居住,靠租房每月要付房租300元,家庭经济非常困难,无能力来供养我们俩位老人。三儿子李勇,媳妇方琼,一个小孩,也没有固定职业,全家靠李勇做点水电安装的临时工,月收入1000-1500元左右,该工作不稳定,时有时无,同时无房居住,靠租房,每月房租也要付300元,就做点这样的临时工,一家人的生活实难维持,更无法供养我们俩位老人。

由此,儿子他们都无能力供养我们俩老人的生活和医药费,今特具报告呈报民政救助部门领导申请低保解决我俩夫妻的生活问题,请求领导批准为感。

申请人:李传芳杨喜珍

2011年6月10日

篇2:关于低保的申请

敬爱的上级领导:

我叫王在朝,男,汉族,现年58岁,家住麻塘山乡油漆坪村5组。我三岁丧母,4岁时父亲又离我们而去,从小靠乞讨为生。后来于1978年入伍,在新疆服役5年,1983年回家务农,多年来遵纪守法,自给自足,从未向政府伸手求助。但是天不遂人愿,我于2010年被查出身患糖尿病、胃病、严重的风湿病等多种疾病,每天都要40多元的药物来维持生命,并且已经完全丧失劳动力,又无任何经济来源,只能靠亲友救助,在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情况下,我想到了人民政府,希望领导能帮帮帮我,特请求上级领导给予解决低保为谢。

申请人:王在朝

篇3:论“低保”的翻译

笔者一日在阅读百度百科中关于“低保”的信息时, 留意到它的外文名为The minimum living security。看到这个译文, 觉得不是很满意, 于是在网上搜索“低保”的英文表述。有意思的是, 当笔者打开China Daily网站, 在搜索栏输入“The minimum living security”进行搜索时, 在所得网页的前三页中就看到了“低保”的六种英文译本:1) the basic living allowance;2) the subsistence allowance;3) minimum living security;4) the mini⁃mum living allowance;5) minimum living standard security;6) the minimum subsistence allowances。由此可见, “低保”一词的英译十分混乱, 缺乏统一、规范的译文。在资料查询中, 笔者还发现了另外一个现象。在“中国网”一侧关于“低保”的报道中, 文章标题将“低保”译为“subsistence allowance”, 然而在正文第一段又将其译为“the monthly minimum living allowance”。同一个术语在同一篇文章中竟然使用了两种不同的表达, 术语使用不规范。“低保”英译的五花八门反映了目前中国对于“低保”这一术语没有统一的标准译文。术语译文的不统一极易引起读者的误解, 不利于信息的对外传播。此外, 通过使用CNKI检索, 笔者没有找到任何有关“低保”英译的相关研究。至此, 笔者意识到, “低保”这一术语的英译研究是有必要也是有意义的。

笔者首先对该“低保”的定义、所属的“域”、分类等进行了系统了解,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准确把握该术语的内涵。然后, 笔者通过对比研究平行文本、对现有译本进行语言分析等得出了笔者认为满意的最终译本。

2“低保”相关背景知识

低保的定义、所属的域及分类。低保的全称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它是指国家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政府公告的最低生活标准的人口给予一定现金资助, 以保证该家庭成员基本生活所需的社会保障制度”。根据定义可知, “低保”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一种。毕景莉在其论文“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及完善研究”中很好的归纳了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 它包括社会保险 (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 、社会救济 (贫困人口、自然灾害救济) 、社会福利 (社会津贴、职工福利、福利服务) 、社会优抚 (军人及家属的保障) 、其他制度 (住房公积金、公务员医疗补助) 等。[1]结合低保的定义可知, 它属于“社会救济”的一种, 而“社会救济”是“社会保障”系统下的一个子系统。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包括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3 平行文本研究

理清“低保”所属的域为“社会救济”, 笔者进而对英美两国的社会救济情况展开了研究, 以期找到英语中与“低保”对等或类似的地道表述。“美国主要采取项目救助方式, 具体分为现金救助和非现金救助两大类项目。现金救助主要包括补充性保障收入和贫困家庭临时援助两个项目”[2]。“低保”是现金救助, 所以笔者将其与美国的现金救助项目进行了对比。“补充性保障收入”英文名称为Supplemental Security Income, 简称SSI, 建立于1972年, 由社会保障署 (SSA) 负责管理。这是一项联邦救助计划, 在全国范围内向最需要帮助的老人 (65岁及其以上) 、盲人和残疾人提供最低收入保障”[3]。我国“低保”的救助对象为生活在最低生活标准以下的人口, 救助对象范围比美国的“补充性保障收入”要广的多。美国另一现金救助方式“贫困家庭临时救助”从字面上看与“低保”的功能十分相似, 但是经过资料查证, 笔者发现两者截然不同。贫困家庭临时援助Tempo⁃rary Assistance for Needy Families, 简称TANF。“TANF项目由未成年儿童家庭援助项目发展而来, 其费用由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共同承担。TANF项目受益的家庭多数是单亲或父母中有一人无劳动能力或长期失业, 这类家庭的户主多为女性”[4]。除了受救助对象范围较“低保”更窄, TANF还规定最长受助时间为5年, 且要求受助者每周完成一定时间的社会工作, 而“低保”对于受助对象没有这些要求。由此可知, 美国的现金救助形式与“低保”差别较大, 相关表述不能直接借用来翻译“低保”。

笔者进而又对英国的“社会救助”进行了解, 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国际财经合作司网站上看到了以下介绍:“英国的社会救助也被称为收入限定性补助 (Means-tested Benefit) , 是对那些收入无法维持生活的家庭给予的一种最低生活保障补助, 关注的重点是收入低于一定水平的贫困居民”[5]。从其定义来看, 与“低保”十分相似, 都是对生活在一定水平线下的贫困人口进行救助, 似乎可以借用该表达来翻译“低保”。为了做到术语翻译的准确, 笔者使用维基百科对“Means-tested Bene⁃fit”进行了检索, 得到如下信息“A Means-tested benefit in the United Kingdom is a payment available to people who can demon⁃strate that their income and capital are below specified limits.The main means-tested benefits in 2013 are:Income Support, Incomebased Job seeker's Allowance, Income-related Employment and Support Allowance, Pension Credit, Guarantee Credit, Working Tax Credit, Child Tax Credit, Universal Credit, Housing Benefit”[6]。由此可知, “Means-tested Benefit”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 涉及的面广, 囊括了求职津贴、就业扶持津贴、税收补助、住房补贴等, 因此, 也不适合借用来翻译“低保”。

综上所述, 英美两国的社会现金救助形式与我国的“低保”不同, 因此无法直接从英语中借用对等表述来翻译“低保”。

4 现有译文分析

“最低生活保障是指国家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政府公告的最低生活标准的人口给予一定现金资助, 以保证该家庭成员基本生活所需的社会保障制度”, 根据定义可知“最低生活保障”这一术语有两部分内容组成:“最低生活标准”和“保障金”, 即为生活在最低生活标准以下的人口提供保障金以确保受救助对象维持基本生活。两部分中传递术语核心信息的部分是“保障金”, 明确了救助形式为现金。“最低生活标准”对保障金的性质、功能进行了限定。接下来笔者就以上两个组成部分对六种代表性译文进行了分析:1.the basic living allowance;2.the subsistence allowance;3.minimum living security;4.the mini⁃mum living allowance;5.minimum living standard security;6.the minimum subsistence allowances。

1) “最低生活标准”的翻译:“最低生活标准”为偏正结构, 即“最低的生活的标准”。“最低的”与“生活的”皆为限定词, 共同修饰中心词“标准”。观察译文3和4, 如果“minimum”修饰的是“allowance、security”即修饰“保障金”而非“标准”, 那么译文是不正确的。因为从上文术语定义分析可知, “最低的”修饰的应当是“生活标准”而非“保障金”。“至于术语翻译的具体标准, 跟所有翻译一样, 第一个要考虑的也是准确性。一个译名只有能准确传递原文的意思, 才是好译名”[7]。如果“minimum”修饰“living”表达“最低生活标准”, 该搭配不符合英语习惯。因此, 译文3与4不可取。译文5“minimum living standard se⁃curity”是否正确呢?如前面所分析, “最低的”修饰“标准”, 然而查询字典可知, 表述标准的高低, 应该用“high”和“low”来修饰, 如:“We aim to maintain high standards of customer care[8]。译文5搭配不恰当, 亦不可取。

译文2“The subsistence allowance”和译文6“the minimum subsistence allowances”相似, 都用到了“subsistence”。“subsis⁃tence:noun[U]the state of having just enough money or food to stay alive勉强维持生活。to live below (the) subsistence level生活在基本生活水平线以下”[8], 由词典解释可知, subsistence一词简洁而又地道地表达了“最低生活标准”这一核心内涵。译文2正确。译文6中, “the minimum”修饰的是allowance即“保障金”, 根据上文分析可知, 该译法与术语的内涵不相符, 译文6不正确。

译文1“The basic living allowance”使用意译的方法将“最低生活标准”翻译为“the basic living”, 回译即“基本的生活”。该译法看似与原文字面相去甚远, 但是与“低保”的内涵相一致, 可以接受。

2) “保障金”的翻译:

六个译本中, 1、2、4、6都使用了“allowance”一词。查询字典“allowance”有如下用法:an amount of money that is given to sb regularly or for a particular purpose津贴;补贴;补助[8], “低保”是现金补助, 所以“保障金”可以翻译为allowance。译文3和5中, 使用了“security”来翻译“保障金”。经过查证, security作为名词时, 并没有与“补助”等相关的用法。另外, 因为“低保”属于“社会救济”的一种, 而“社会救济”是“社会保障”下的一个子系统。因此, “社会保障”是上义词, 而“最低生活保障”是下义词。“术语翻译既要考虑术语所在的学科或科学的术语系统性 (systematicity) (语言学、逻辑学、哲学、语法学、语用学等) , 至少要考虑相关术语的系统性 (如同级的术语、上下义术语) , 还要考虑相关、相通、相反、类似术语的可辨性”[9]。“社会保障”约定俗成译为“Social Security”, 为了体现术语的系统性, 作为下义词的“保障金”自然不宜翻译为“security”。因此, 译文3和5不正确。

5 翻译建议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 译文1“The basic living allowance”和译文2“The subsistence allowance”无论从中文原词“低保”的内涵, 还是从英语语言表达规范来看都可以接受。译文2中使用了“subsistence”一词简介地道, 因此比译文1略胜一筹。然而, 笔者认为译文2还不是最佳译文, 因为从“allowance”词义可知, 该词的词义范围较广, 相对于“低保”这一术语的语境即社会救济来说显得有些宽泛。笔者在检索平行文本中, 对英国的“收入限定性补助Means-tested Benefit”中补助一词的英文表达“Benefit”印象深刻, 于是对该词进行了查证。“ (Br E) money provided by the government to people who need financial help be⁃cause they are unemployed, ill/sick, etc.—see also CHILD BENE⁃FIT, HOUSING BENEFIT, SICKNESS BENEFIT”[8], 从解释可知, “benefit”常用来描述社会救助相关的项目, 同时又指现金补助, 这些用法都与“低保”一词中的“保障金”高度吻合, 比“al⁃lowance”更加贴近该术语的语境。笔者认为“低保”应当翻译为:Subsistence Benefit, 该译法充分传递了原术语的实质意义, 同时语言表达简练、地道, 遵循了术语表达的“经济性”和“传播性”原则。相关术语“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可以依次翻译为“Subsistence Benefit for Urban Residents”、“Subsistence Benefit for Rural Residents”。

摘要:笔者发现, 目前社会上对于“低保”这一术语的翻译存在一词多译及术语译文使用不规范的现象。于是, 笔者从理解“低保”的内涵着手, 然后通过平行文本对比研究、现有译本语言分析等方式探讨“低保”的准确翻译。最后, 笔者给出翻译建议。

关键词:低保,术语翻译,平行文本,语言分析

参考文献

[1]毕景莉.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及完善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8:4.

[2]钟玉英.当代国外社会救助改革及其借鉴[J].中国行政管理, 2012 (12) :74-76.

[3]孙守纪, 齐传钧.美国补充收入保障计划及其启示[J].美国研究, 2010 (4) :109-124.

[4]祖玉琴.美国社会救助制度的探析与启示[J].决策咨询通讯, 2009 (1) :4-7.

[5]英国社会保障制度概述[EB/OL].http://gjs.mof.gov.cn/pind aoliebiao/cjgj/201304/t20130409_813504.html.

[6]Means-tested benefit[EB/OL].https://en.wikipedia.org/wiki Means-tested_benefit.

[7]姜望琪.论术语翻译的标准[J].上海翻译, 翻译学词典与翻译理论专辑, 2005:80-84.

[8]霍恩比.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M].石孝殊, 译.6版.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1963, 2015:52, 170.

篇4:关于低保的申请

[关键词]低保标准;适度检验;附加福利;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D 6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5)04-0048-06

我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经过近8年的实践与探索,于2007年全面走向农村,成为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相对成熟、保障困难群体人数最多的社会救助项目。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有效地保障了城乡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但制度在实施中也出现了保障标准低、养懒人及福利依赖等现象。因此,当前我国亟须制定科学、合理的城乡低保标准线。

一、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制定的研究现状

在国际上,衡量贫困状况的标志是“最低生活保障线”。通常,衡量公民是否贫困,多数国家是以绝对贫困线为标准,也有一些国家采用相对贫困线标准,如当一个家庭的收入只达到中等收入的50%~60%时,即被认为是贫困的。一定时期的最低生活保障线,由政府在家庭经济情况调查和其他调查的基础上加以确定或颁布;或者以当地居民生存所必需的最低生活开支来表示;或者用与当地中等收入水平的一定差距来表示(吕学静,2007)。目前,国际上确定最低生活保障线的方法主要有生活需求法、国际贫困标准法、生活形态法、恩格尔系数法四种(孙光德、董克用,2000)。

除了上述四种传统测量贫困线的方法之外,还有另外三种方法值得进一步的探索,即消费支出比例法、马丁法、扩展线性支出模型法(张宝宝,2012)。

我国学者唐钧在对国际上四种主要测定贫困线的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后,提出了将“生活形态法”与“市场菜篮法”结合起来的综合法,依据收入比例和恩格尔系数进行调整(孙光德、董克用,2000)。杨立雄将最低生活保障线划分为食物线和非食物线两部分。其中食物线以热量支出法计算,根据食品价格指数调整;非食物线以低收人群体的恩格尔系数计算,根据社会平均收入水平调整(杨立雄,2012)。肖云认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制定在实际操作中要以国家确定的贫困线为基础,结合恩格尔系数、物价指数以及财政承受能力等因素来确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肖云、孙晓锦,2009)。童星、林闵钢基于客观相对贫困标准、客观绝对贫困标准、主观贫困标准三种贫困测量视角,提出了12种度量贫困的定量方法,包括收入等份定义法、收入平均数法、商品相对不足法、热量支出法、基本需求法、恩格尔系数法、超必需品剔除法、总支出与总收入之比法、编制贫困指数法、数学模型法、主观最小收入定义法和主观最小消费定义法(童星、林闵钢,1994)。陈珍珍通过对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的调查,得出我国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制定主要有两种类型四种做法(陈珍珍,2013),即从消费的角度采用“菜篮子法”与上年度当地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例法,从收入的角度采用当地最低工资水平比例法与当地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例法。莫泰基曾用10个指标对市场菜篮法、恩格尔系数法、生活形态法和国际贫困标准法进行了优劣对比。唐钧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国情特点,采用12个指标对这四种常用方法进行了对比,得出这四种方法都是好坏参半,各有擅长。但市场菜篮法、国际贫困标准和生活形态法(14分)较恩格尔系数法(12分)略胜一筹(唐钧,1998)。

综上所述,不同的国家、地域及不同的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视角阐释了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制定的方法。从满足居民生存需求的低保标准出发,倾向于采用最低能量标准的市场菜篮法或者基本生活费用支出法、恩格尔系数法;从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求的低保标准出发,倾向于采用中等能量标准的市场菜篮法、恩格尔系数法,或者将这两种方法相结合;而从满足居民发展需求的低保标准出发,则倾向于采用收入比例法、生活形态法,或者综合法。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低保标准的制定受地域经济发展状况、文化、财政实力与社会保障体系、配套制度建设、低保目标等综合因素的影响,难以在全国、某一省设定统一的低保标准线,但各地低保标准制定的原则、程序与参考指标应具有一致性。

二、城乡低保标准制定的适度检验一以山东省为例

(一)理论上的检验

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制定、调整受当地经济发展状况、物价指数变化的影响,其衡量指标在理论上主要有最低生活保障消费替代率、收入替代率和最低工资替代率。总体而言,这三种替代率越高,表明最低生活保障水平越高,就业激励越低;反之则保障能力较弱,就业激励较高[9一

根据对《山东统计年鉴2012》相关数据的整理,可得山东省城乡居民在2008-2011年的最低生活保障消费替代率为25%~30%(该数值考虑了地区之间的差异),收入替代率为17%~23%,最低工资替代率为30%~40%。这三项指标与国内其他省区相比,处于中间层次;与山东省地区的生产总值及经济增长率在全国的排名相比,处于较低层次;与国际标准相比较,如贫困线为平均收入的50%~60%,还存在很大的差距。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数值的计算不包括与低保名额相关的附加待遇。

(二)实践中的检验

篇5:关于要求低保的申请

尊敬的社区领导:

本人名叫程晓红,女,1974年出生,初中文化程度,非农户口,1987年在通山县化肥厂参加工作,现在住双泉社区莲花小区和谐家园食堂院内,九宫大道58-1号,身份证号***02X,联系电话***。

1993年12月与镁厂职工许玉家结婚,1995年2月生一子,取名许志文,1996年工厂不景气,我夫妻双双下岗后,小孩交爷爷奶奶看管,我俩各奔东西,四处打工为生。2011年6月份丈夫许玉家在山西省阳泉市阴营镇一私人黑煤矿打工时意外身亡,由于该矿属无证经营,黑心的老板在案发时潜逃,在市公安机关督办下于12天后才找到丈夫遗体,火化后运回通山横石老家下葬。

如今我小孩在通山一中高二(十五班)读书,我只好做些零工维持生活,小孩读书费用全靠亲朋好友氏馈赠,为了小孩的学业和生活,为此特请求社区领导针对我这一特殊困难情况,在未结案得到赔偿前给予我最低生活保障,帮我渡过难关,我将永远牢记党和政府的恩情,待降大后加倍回报社会。谢谢。

申请人:

2011年9月8日

关于申请落实户口办理身份证的报告

公安机关领导:

我叫张梅香,女,1958年9月2日出生,小学文化程度,现住通羊镇九宫大道60#和谐家园9栋3单元302#。

1978年元月经人介绍与通山县化肥厂职工肖本淮结婚,79年6月生一女取名肖琳娟,81年生一女取名肖玉娟,85年生一子取名肖辉,因超计划生育一事害怕受处罚,四处躲藏民,导致户口遗失,成为无人管理的黑户口,为此特申请公安机关领导根据现行的户管理政策,针对我的特殊情况,为我补办非农户口手续为感!

申请人:肖梅香

篇6:关于要求给予低保的申请

兹有,现年58岁,因家庭收入低,生活贫困,恳请政府给予落实低保。

本人早年在部队服役多年,在服股期间留下残疾,经多次治疗均无效果,并鉴定为二级伤残,又随着年龄的增加,劳动生活多有不便。妻子患有慢性鼻窦炎等疾病,身体弱,体质差,常打针吃药,不能体力劳动。儿子大专毕业不久,读书期间花费几万元,现工作尚不稳定,收入微薄。

由于这些原因,导致家庭收入低,尤其今年人力、天气等原因,农业收入极少,生活将更加困难。故特此申请,恳求政政根据本人家庭实际困难,给予落实低保。我全家衷心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

上一篇:《故乡的芦苇》教学实录下一篇:2019新年祝福家人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