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悲剧解读

2024-05-06

骆驼祥子悲剧解读(精选8篇)

篇1:骆驼祥子悲剧解读

解读《骆驼祥子》的悲剧氛围

老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一直以它的悲剧性激动和启发着读者。其主人公祥子作为城市个体劳动者的典型,成为“苦力”的代名词。可见,人们感受到的艺术魅力,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吸引,而是穿透心灵的震撼。这种由此激起的“怜悯与恐惧”的悲剧效果,显得格外的沉重,正如古希腊戏剧《俄狄浦斯王》一样,它留给我们无限的思考,与对命运永久的审视。

一、祥子悲剧的直接影响——自身性格和农民的局限性

1、沉默、木讷、内向、软弱的性格。祥子是朴实善良的,可同时他又是沉默木讷的,他的简单愚昧加速了悲剧的降临。在整部作品中,祥子的话不多,又很简短。“他的嘴慢气盛,弄不过那些老油子们。知道这个短处,他干脆不大到‘车口儿’上去;哪里没车,他放哪里。”他的不善言辞,导致他与拉车同伴的隔膜,孤立了自己,在关键时刻得不到真诚的帮助,只由着自己的性情发展,受到打击窝在心里,并因心情苦恼而钻牛角尖,甚至自暴自弃,导致灾难。同时,他又是孤独、软弱的,几乎遇到什么都束手无策,当他因为走投无路而感到苦恼和恐惧时,甚至没地方诉说委屈。“祥子不想别人,也不管别人。他只想自己的钱与将来的成功。”当强大的黑暗势力压迫过来难以承受时,他得不到同情,支持,友谊。他的木讷、内向,保守让他走入了无边的黑暗。

2、固执、保守、利己的个人主义与小农意识的局限性。祥子作为城市贫民,在他身上集中了因农村破产不得不流亡到城市来寻找出路的农民的特点,带着几千年的农民文化的积淀。农村生活在他的性格以至于他的形象各个方面留下了众多鲜明的印记,无论他的健壮,勤快,朴实,还是他的狭窄,保守,或者谨小慎微,即从外形,生活习惯,心理状态,精神气质无不带着浓厚的泥土气息。祥子固守农民的保守,不思变革,养成了固执、执拗的个性,这从祥子的金钱观上可见一斑。曹家的高妈曾劝祥子把钱放出去,让钱下钱,祥子没有接受,他觉得钱在自己手里比什么都稳当。方太太也给祥子出过主意:“立折子”且“不费事,又牢靠,又有利钱”,可固执的祥子听不进任何建议,只想着好汉不求人。农民的朴实之处就在这里,不会骗人但也不贪心。农民式的个人主义实现方式,使得祥子来到城里后,不愿与他人合作,独来独往,偏狭地以为有了自己的车就有了自由,有了一切,就能生根。土地与人的关系置换成了车与人的关系,但实质一样,即做一个没有人生依附关系的自食其力者。农民的理想在城市中寻找实现的空间,这决定了其不可能性及悲剧的必然。

二、祥子的悲剧的主要原因——命运的偶然性

命运是一种神秘的东西,它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为什么有些人遇到苦难、遭受灾祸,而有些人没有呢,这无法了解,这就是偶然。“命运,一种超人的力量,有时候把你弄得毫无办法”,正如祥子买车的三次失败,其巨大的偶然性使其最终不得不向命运低头。

祥子第一次买车的失败是因为他遇上了北洋军阀的逃兵,事情发生的很突然,带有极大的偶然性。祥子靠着他的踏实、肯干用了整整三年的时间买了他的.第一辆车,而这时偏赶上军阀混战,到处都是战争的谣言,祥子没有冒冒失失地到处拉车,“他知道怎样谨慎,因为车是自己的”,而当马路上站满了武装警察与保安队时,也和别人一样急忙收了车。车口的冷静他看出了危险,“他有相当的胆子,但是不便故意的走死路”。正在这个节骨眼儿,偏偏有两辆车要去清华,当别人都不动时,祥子也觉察到了危险,“他也不想去”,而光头矮个又偏偏只看上了祥子,“大个子”的赞美加上两块钱的诱惑,祥子动心了。“危险?难道就那样巧?况且,前两天还有人说天坛住满了兵;他亲眼看见的,那里连个兵毛儿也没有。这么一想,他把车拉过去了”。于是,丢车事件发生了。

而祥子的第二次丢车则更为偶然,似乎是命运的有意捉弄。在第一次的丢车阴影中祥子走了出来,他在失望中仍有希望,决心重打鼓另开张。从此更加起劲的干活,他用意外得到的三匹骆驼和自己拼命的攒钱来努力实现他买车的梦想。但是,事情的发展总不能如愿。祥子去曹宅拉包月车的时候,辛苦积攒的钱又被孙侦探抢走了。活该!买车,车丢了;省钱,钱丢了!事情变化得太快了,他的脑子已追赶不上。“我招谁惹谁了?!”这似乎成了他最为无奈的哭诉,而他所能做的只有默默地承受命运的捉弄。

如果说逃兵和特务并没有把祥子致于死地,他仍有一丝希望,那么虎妞的出现则将他彻底地推向灾难的深渊。他先被引诱之后强加于婚姻,虎妞的“无端纠缠”使祥子的精神一直笼罩在阴影中,这腐蚀了他的生活意志,动摇了祥子体面要强的心,这是对祥子直入内心的摧残和折磨,祥子不仅不能获得自己所追求的,甚至无法拒绝自己所厌恶的。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可以归罪于命运的偶然,但它们来得越是偶然,越能反映这样打击的必然。在命运的世界里,没有偶然和必然之分,偶然本身就蕴涵着必然。

综上所述,祥子的命运悲剧主要来自于自身和环境两方面,其内向、木讷、软弱的性格和固执、保守、利己的小生产者局限性是其悲剧的直接原因;而环境则不能简单理解为社会,它是每一个有机体赖以生存的时间和空间,它的存在是不以意志为转移的,我们只能不断使自己适应这种环境从而得以生存。但试想祥子买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车,他就会真正幸福吗?《骆驼祥子》这部作品通过对祥子进行多次顽强的抗争企图获得一个独立人权的失败过程的描写,启示人们去思考普通人如何摆脱不幸的命运和寻找一条崭新的道路,给人留下深刻的启迪与无限的思索,这正是本作品具有强大艺术感染力的原因所在。

篇2:骆驼祥子悲剧解读

一个孤独奋斗者的悲歌 ——《骆驼祥子》悲剧缘由探究 晨晖 摘要: 祥子,一个旧中国城市个体劳动者,最终沦落为“个人主义的末路鬼”。他虽身处城市底层深受压迫,却不在新的生产关系之内,所以,这是个以封建人格意识的道德观在都市里挣扎并走向沦亡者的悲剧。祥子的悲剧是强者沉沦的悲剧,是性格和命运的悲剧,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阶级剥削的残酷。

作品最感人的地方,是阅读后所留下的谁能救救祥子的呼声。 关键词:祥子;悲剧;堕落;生命意志 《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一个旧中国城市个体劳动者——祥子,试图通过个人奋斗来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他在“金字塔”的底端也试着攀登过、努力过,但不幸的命运和腐朽的制度让他的努力一次又一次地白费了,没有办法,没有希望,他的心慢慢地死去,而他的肉体也腐烂在沦丧的道德之中。祥子个人奋斗悲剧的原因,主要来自乱兵、孙侦探、虎妞父女所代表的社会黑暗势力对祥子生命意志的摧毁。

篇3:骆驼祥子悲剧解读

老舍笔下的人物都是普普通通生活中的小人物, 然而他却把他们一个个写的栩栩如生、独具一格。这篇小说描述了祥子这样的生存生活经历:破产农民、人力车夫 (勤劳、不屈、好强, 有着执著的生活理想, 历经生活的打击, “坚壮, 沉默, 而又有生气”) 、希望买洋车 (幻想“有了自己的车就有了一切”、过上“独立”、“自由”的生活) 、有车、军阀混战夺车 (毁了他的理想) 、没有灰心决定再度买车 (“像一只饿疯的野兽”, 早出晚归, 多拉快跑) 、反动政府的侦探上门敲诈拿走他全部积蓄 (祥子精神上受到了不小的挫伤, “他好像是死了心, 什么也不想”。但很快, 祥子还是挣扎着又重新站了起来) 、虎妞的资助下再度有车 (祥子牺牲自己的独立人格和尊严换来) 、祥子卖车 (虎妞因难产而死, 为虎妞料理后事。祥子的心灵再次受到严重摧残, 开始抱怨生活, 觉得他的生活愿望总“像个鬼影, 永远抓不牢, 而空受那些辛苦与委屈”) 、小福子自杀祥子精神毁灭 (祥子万念俱灰, 他失去了对生活的任何企望和信心, 彻底地从先前热爱拉车, 到讨厌拉车, 到最后拉不动车;从先前忠实义气, 变得厚颜无耻;从先前矢志不移, 到自暴自弃, 自甘堕落, 最后完全蜕变成了一个麻木不仁、没有了魂灵的行尸走肉) 。就这样反复了三次, 祥子再也无法鼓起生活的勇气。他开始游戏生活, 吃喝嫖赌, 彻底堕落为城市的垃圾。

小说开始作者以大量笔墨从不同的方面突出描写祥子外貌到内心的美好一面。祥子成为人力车夫初始, 他对自己的身体充满信心。这与后来祥子的人性堕落、道德尽失形成强烈的反差对比, 益发显示他的悲剧命运。这也证实了鲁迅所谓的悲剧:悲剧常常是将美好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那么把悲剧人物美好面写足, 那他崩溃毁灭的结局也更显突出、深刻、震撼。初到北京的祥子是个勤劳、纯朴, 充满青春活力的体面、要强的青年;健康的体魄, 善良、正直, 有责任心和荣誉感, 是个清白向上令人赞扬的青年。可黑暗的社会环境, 残酷的社会现实, 却把他的希望猛地毁灭、侵吞。悲剧命运的接踵而至, 希望一个个击破, 美好性格也失去了坚持下去的动力与方向。因为他找不到出路, 到头来一切奋斗成空。一个人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此:理想破灭了, 希望落空了, 生活的信心和力量丧失殆尽, 甚至连生命的存在都是没有意义的了。这才是真正的不幸。

尽力避免去描写生活外部的表面的现象, 人与人之间的一般的事务方面的关系, 而去努力揭示人物的复杂性格, 去透视人物灵魂深处的精神世界, 这就是老舍小说的一个鲜明特点。“老舍在他的小说中描写了市民社会底层人民的形象, 这些人处在被压迫被剥削的地位, 操持着各种各样的被认为是卑贱的职业, 蒙受着被奴役被损害的苦难———尤其是精神世界的苦难。”[3]他在自己的第二个创作阶段 (1930—1936) 摒弃以前“教民”的主张, 主要描写人民群众生活的苦难, 特别是精神世界的苦难。

祥子精神防线的最终崩塌, 是受到小福子上吊自杀的打击, 至此, 祥子所有的理想和生存哲学被彻底摧毁, 祥子对生活失去了最后的一线希望。要知道祥子的爱情观是简单、纯洁的, 除了温饱外, 他最大的满足算作婚姻。可婚姻也是如此令人打击, 难以接受。婚姻的不幸对祥子精神的毁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老舍站在下层人民立场上所要批判的, 正是这种‘我要什么就是什么, 我喜欢谁就是谁’的阿Q式婚姻态度。”[4]虎妞毁了祥子, 设陷让祥子中自己的圈套, 欺骗、威逼、利诱祥子对自己负责。祥子瞧不起在性欲方面管束不严的人, 而现如今自己触犯了自己的价值观, “贞洁不保”, “把他由乡间带来的那点清凉劲儿毁尽了, 他现在成了偷娘们儿的人”。对自己对虎妞负责, 他屈从了虎妞。这给祥子造成了难以磨灭的创伤。祥子发现虎妞没怀孕, 再一次的打击, 而跟虎妞过生活简直就是祥子感情的折磨史。

虎妞在精神上对祥子的戕害, 比抓走祥子的大兵、敲诈钱财的孙侦探更厉害。文中对祥子在结婚当天的一段心理活动这样描写:“这个走兽, 穿着红袄, 已经捉到他, 还预备着细细的收拾他。谁都能收拾他, 这个走兽特别厉害, 要一刻不离地守着他, 向他瞪眼, 向他发笑, 而且能紧紧地抱住他, 把他所有的力量吸尽。他没法逃脱。”这段心理描写, 将虎妞对祥子心灵的伤害, 祥子对虎妞的厌恶、痛恨以及虎妞对祥子悲剧所起的作用作了准确而又充分的揭示。虎妞死后, 祥子猛一看到“白面口袋”时, 吓了一跳, 误以为是虎妞复活了, 可见虎妞对祥子造成伤害影响之深刻, 他心中的恐惧丝毫未减。

祥子性格的最后一个阶段———“走兽”阶段。精神的人已不存在, 潜在于人性下的野性兽性恶性大发作, 混为一具行尸走肉。“意中人小福子上吊自杀后, 祥子终不堪一击, 他曾有的生活信心与追求完全消失, 昔日潜在人性下的野性、兽性、恶性一并发作, 抽烟、酗酒、偷东西、玩女人、出卖朋友、寻衅挑事, 沦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流氓无产者, 成了‘堕落的, 自私的, 不幸的社会病胎儿, 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从前, 他不肯抢别人的买卖, 特别是对于那些老弱残病, ……现在, 他不管这个了, 他只要看见钱, 多一个是一个, 不管买卖的苦甜, 不管是和谁抢生意”, “象一只饿疯的野兽”, “对车座, 对巡警, 对任何人, 他决定不再老老实实敷衍”, “他吃、他喝、他嫖、他赌、他懒、他狡猾”……他现在变成一个道德沦丧、彻底丧失了尊严的无产者, 完全的无赖, 这就是社会现实、人生命运的强大力量, 他成了精神麻木的行尸走肉。小说最后写道:“体面的, 要强的, 好梦想的, 利己的, 个人的, 健壮的, 伟大的, 祥子, 不知道陪着人家送了多少回殡, 不知道何时何地会埋起他自己来, 埋起这堕落的, 自私的, 不幸的, 社会病胎里的产儿, 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穷”是城市贫民悲剧人生的根源, 人的生、死、痛苦、堕落都与贫穷有直接关联。老舍在《我怎样写<骆驼祥子>》一文中说, 他写《骆驼祥子》“是要由车夫的内心状态观察到地狱究竟是什么样子”, 这个地狱的主要特征就是贫穷。“他充满同情地描写了底层人民的不幸, 揭示出他们苟活下去决无生路的道理”[5]。经济贫困导致祥子处处受限, 因为他地位太低了, 谁都可以欺负他, 任何灾祸也容易落在他头上, 他的命运完全不由他自己操控。再加上骨子里的正直、纯朴, 致使在婚恋嫁娶、人身自由上的限制, 导致他事业、婚姻悲剧, 进而悲剧累悲剧造成他“人性”的悲剧。接连打击、生活事业无出路, 他看不到人生的希望, 一切都破灭了, 心死了, 灵魂也不复存在了, 这时他这个人也彻底毁灭了。一个人心的承受能力有限, 举目望去, 还有什么盼头, 没了目标, 没了方向, 没了希望, 奋斗也无用, 心灵也就默认了让罪恶去开垦自己, 堕落去吧。

祥子的崩溃除外部环境, 个人感情, 还有他自身的弱点与缺陷。他身上的小农意识和小市民缺点, 视野狭窄, 把奋斗目标定格在“买上车”、“娶上老婆”上;自私自利;奴性十足, 不懂得抗争;思想愚昧, 不知道寻找新的出路;目光短浅, 小福子死后就自暴自弃;极端的个人主义, 不知道联合大众等弱点缺陷。精神崩溃的祥子, 无心顾及理想、道德、情感等精神层面的东西, 习惯堕落, 堕落比发奋容易轻松地多, 他的人性就这样走向扭曲。

《骆驼祥子》后记中老舍这样写到:“这是我的十九年前的旧作。在书里, 虽然我同情劳苦人民, 敬爱他们的好品质, 我可是没有给他们找到出路;他们痛苦地活着, 委屈地死去。这是因为我只看见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的一面, 而没有看到革命的光明, 不认识革命的真理”。[6]在《骆驼祥子》中, 作者对祥子、小福子、二强子这些在坎坷艰难的人生道路上疲于奔命的城市贫民的悲惨遭遇产生了不可遏抑的感情共鸣。当虎妞死掉, 祥子痛定思痛的时候, 作者满怀悲愤又不无幽默地写道:“到城里来了几年, 这是他努力的结果, 就是这样, 就是这样!他连哭都哭不出声来!车, 车, 车是自己的饭碗。买, 丢了;再买, 卖出去;三起三落, 像个电影, 永远抓不牢, 而空受那份苦与委屈。没了, 什么都没了, 连个老婆也没有了!”在这一唱三叹撕心裂肺的悲诉中, 作者的感情已经和祥子的感情完全融合到一起了。即使对祥子的堕落, 小福子的卖身, 二强子的癫狂, 作者也是同情多于责怨。老舍认为:“穷人的狡猾也是正义”[7]。他对广大的贫苦人民充满爱与同情。

“我并不偏爱写悲剧, 也不要求谁为写悲剧而去写悲剧”, “我可是知道悲剧的确有很大的教育力量”, “我取用悲剧形式是为了加强说服力得到更大的教育效果”。[8]“好的作品总能给人以教育。作为一位爱国主义者, 他深知民族精神上的种种痼疾的严重危害, 并把对于民族成员进行广泛的思想启蒙教育, 作为自己创作的根本任务。”[9]老舍的作品给我们以启迪和深思, 透过祥子我们似乎学会了更加理性, 还有我们应该具备自我调控的能力, 我们也有责任对自我进行调控。祥子的悲剧, 不完全归罪于外部环境, 因为“人性固有的光芒不该毁灭, 该奋斗的还要奋斗, 该追求还要追求, 惟有如此, 人生才会有希望”[10]。“人性在自律中才能保持它的美好和完善。”[11]一部经典的作品, 虽然它存在若干缺陷, 但它的价值完全掩盖了这些, 透过这部作品, 我们应该对人性做更深一步的思考。

摘要:老舍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社会地位低下的城市个体劳动者——人力车夫祥子的典型形象。他批判了旧的社会制度对人的生存权利的极端化挤压以及对人性美的毁灭, 并对生活在水生火热中的人民表现出极大的同情。祥子的悲剧命运是旧的社会制度下的直接产物, 婚姻生活的不顺, 加上个人性格的弱点缺陷造成他精神的毁灭, 命运的悲剧。

关键词:老舍,《骆驼祥子》,精神毁灭,悲剧

参考文献

[1]温儒敏《新文学现实主义的流变》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 (6) , 第160页。

[2]老舍:《三年写作自述》, 《老舍论创作》 (增订本) , 第110页。

[3]佟家桓:《老舍小说研究》, 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年9月, 第67页。

[4]北京联合大学学报1996年3月第10卷第一期69-70。

[5]老舍1954、9北京载1955年1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骆驼祥子》修订本。

[6]佟家桓《老舍小说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年9月, 第176页。

[7]转引自《文学评论丛刊》第二十一辑第411页第449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1984年8月。

[8]转引自《文学评论丛刊》第二十一辑第411页、第449页,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1984年8月。

[9]刘俊等编著《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导引》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18页。

[10]蔡梅娟:《中国小说审美与人的生存理想》, 新时代出版社2007年11月, 第284页。

篇4:骆驼祥子悲剧解读

关键词:祥子 个性心理 社会制度 文化层面 悲剧命运 三维原因

《骆驼祥子》里祥子面对种种残酷的频繁重击,精神、心理逐渐发生了改变、转向,进而扭曲、变形,以至于从一个淳朴善良、自信要强的人力车夫(人)异化、沦落为行尸走肉(“兽”)。祥子悲剧命运令人扼腕,原因何在?本文从个性心理、社会制度和文化层面三个维度来进行析论。

一.个性心理原因:人格分析

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精神病医师、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指出,人类精神活动涵盖三种意识(“意识”“前意识”“无意识”)和两种本能(“生之本能”“死之本能”),并据此构建“三重人格”(“本我”“自我”“超我”)理论。“本我”乃最始基、最本真、非理性和潜意识的心理结构,基于快乐原则,充盈着强烈的本能反应和欲望冲动。“自我”乃理性和判断的心理结构,借助主体对外界之反应、感受,基于“现实原则”活动,既以大部精力管控、压抑“本我”的非理性冲动,又迂回地给予“本我”适时、适当满足。“超我”乃内在良心和自我理想的心理结构,彰显、表征着社会道德衡准,基于“至善原则”来管控、形塑自我。

基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纵向考察,《骆驼祥子》里祥子人生历程可厘定为三大阶段:一为“自我理想”“倒逼”下的极其艰辛的竭力奋斗期,二为理想梦碎后的短暂调适期,三为“本我”支配下“破罐破摔”的走向毁灭期。一开始,祥子的事业追求乃买一辆车,爱情梦想乃娶妻(农村贤妻良母型)成家。为了事业和爱情这两大美好理想,祥子时时处处锤炼自我,苦苦打拼,以做到“超我”。比如,他拒斥一切物质享受、额外欲望,无情地、坚决地管控、压制“本我”的原始欲望、生命冲动。但是,原始“本我”欲望是无法根除、完全摒弃的,当被管控、压制到一定程度而升至极限时,就会以变态、扭曲的形式、样态体露、生发出来。其实,作为农村孩子出身的祥子,本身就存有严重性格缺陷,比如,他刚进城时就不愿跟别人交流,不想对人敞开心扉,自我封闭,自我压抑,爱躲在自我“象牙塔”内憧憬“未来”,这是他自卑内向和主观封闭的表现。身处兵荒马乱的大环境,而且当时北平城外打仗风声已经很紧,一门心思挣钱的祥子还照样出去拉车,这是他不懂得自我保护的表现。孙侦探欺负他,敲诈他钱,他又不敢争辩反抗,这是他软弱的表现。面对虎妞诱惑,他把持不住自己,遏制不住情欲……当他遭遇一次次沉重现实打击后,祥子的性格缺陷便日益明显,以致心灵扭曲,人格分裂,最终由人变成了“兽”。众所周知,胡侃、喝茶、抽烟、喝酒,这些原本是一个人力车夫正常生活调味品和休息放松方式,但是,祥子一直以为这些有悖挣钱买车的“自我理想”,不是“正事”“本分”。从心理学角度看,祥子患有一定程度的心理疾患,即强迫症、抑郁症。

通览《骆驼祥子》,我们在祥子身上可清晰发现“本我”“自我”“超我”之间的深刻矛盾和激烈冲突。祥子没能正确处理好三者关系,导致自己于“自我理想”破灭后,精神崩溃、道德沦丧。“自我”是“本我”“超我”二者之中间样态、过渡范式,它既摒弃“本我”之原始欲念、本真冲动,又没“升级”至“超我”的脱俗境界和入圣层次。“自我”是正常的生活形态和普通大众的常见范式。最后,当祥子想要借助自己的再度打拼,奋力再搏,以盼能与小福子这根最后“救命稻草”做一对恩爱贫贱夫妻时,冷酷无情的现实再一次重重锤击了他。概言之,事业受挫让祥子从“超我”跌至“自我”,而爱情重击则把他从“自我”跌至“本我”。祥子的这种转变可从弗洛伊德“死之本能”理论得以诠释。和个体生存相关的“生之本能”理论,解读的是隐藏、潜伏于生命内部的一种奋发性、创造性。“死之本能”理论,解读的是人从生命样态倒退至最初无机物样态,像杀伤、虐待、破坏、自弃、毁灭等等。“死之本能”关联着“本我”和“快乐原则”。由此可见,祥子最后故意往坏的路上走,且“义无反顾”,是受内心“死之本能”驱使,借助害别人、坑别人甚至虐待自己来获得“本我”的愉悦感受、快乐体验。

二.社会制度原因:现实社会环境分析

《骆驼样子》里祥子人生旅途的悲剧命运彰显出社会制度原因,换言之,祥子的个人悲剧就是社会悲剧,即制度因素和现实环境对民众生活和个体理想的戕害、侵蚀。英国文学大师托马斯·哈代断言:“人在现实社会中生存,本身就是极大的悲哀。”进城的“农民工”祥子独自地打拼、努力地挣扎,深具强烈的生存意识、自我意识。但是,他与制度因素和现实环境的PK是那样的弱势、无力、苍白,导致最终被体制机制所彻底击败、完全吞噬。就是说,祥子自己的所有挣扎、全部努力、声声哀号、阵阵呐喊,都无济于事,封建制度几千年的社会历史从来都是这样的。祥子是无处可逃,只能是悲剧人生。

我们知道,祥子生活的日子,当时是中国暗无天日的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制度时期。这个时期,中国亿万社会底层民众水深火热,灾难深重。制度因素和现实环境主要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来加速祥子从人到“兽”的异化进程。小说里写道,祥子买车之初非常自信,单纯地、天真地认为地狱里也是分很多层的,笃信只要自己勤劳作,慢慢攒够钱就一定能买上车。接着,抢走他车子的凶大兵、讹诈他钱财的孙侦探,使祥子“回归”至赤贫的原初状态,从“天堂”落回人间。但是,倔强的祥子并未“认命”,继续节衣缩食,辛苦打拼。欺骗引诱他的虎妞在婚后掌控着家里钱财大权,祥子此时也并未认输,他不想只当寄生虫、“伸手阶级”,还是坚持自己拉车养活自己,自食其力。然而,社会昏暗,流年不顺,虎妞丧命使祥子再次卖车,又回至赤贫的原初状态。特别是小福子出事之后,祥子是万念俱焚。此时的祥子不再是当初那位朴实要强的祥子,已开始吃喝嫖赌,耍奸使坏。沉沦后祥子,自己也觉得自在、舒服,别人看他也觉得比以前顺眼,不再是另类。最后,祥子已完全同流合污,融入了周围环境,“自己也成为那城市丑恶风景的一部分”。最终整个社会制度和现实环境将祥子完全击垮、彻底吞噬。

三.文化层面原因:文明冲突分析

祥子悲剧命运的文化层面原因就是,市民文化负面效应对农民文化积极方面的侵蚀、玷污。换言之,作为信奉农民文化的祥子,其悲剧实质上也是文化悲剧、文明冲突悲剧。祥子是来自落后的、农村的青年劳动者,带有天然的、传统的、鲜明的农民气质、作风。刚进城的一段时间,祥子在新的环境中仍然能保持传统行为习惯和既有言行方式:劳作、单纯、节俭、本分、质朴、厚道。但是,在买车的几起几落中,在城市生活磕磕绊绊中,祥子受到相当程度的“市民化”(“城市文明”)的浸染、侵蚀。比如,在第二次攒的钱被抢后,祥子忽然觉得要强没用,还不如首先乐乐,找找舒服。此时,虽然烟酒对祥子已具有吸引力,但祥子仍存有朴实劳动者的特点、作风,还是继续恪守攒钱买车的铁一般信念。凶险的虎妞使祥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偏斜、扭曲,使他加速“市民化”,“她把他由乡间带来的那点清凉劲儿毁尽了”。和虎妞在一起,祥子带有严重的精神重负,周身不自在,他觉得遍身都粘着些肮脏的,使人呕吐的一些物体,教他从心里厌烦,感觉不爽。渐渐地,祥子消解了农民的完整性。虎妞死后,祥子最终接受了“市民化”(“城市文明”)的消极面、负效应,逐渐颓废、沉沦。小福子之死完全摧毁了祥子所有希望、全部念头,祥子最终成了丧失灵魂的走兽。

其实,在祥子的城市生活中,一开始他是笃信农民文化和乡村文明的,但城市现实生活中一批道德败坏者始终“出没”在祥子周围,挥之不去,如影随形,像藐视他的刘四、设计诱惑他的虎妞、耍弄他的陈二奶奶、不让仆人吃饭的杨太太,等等。上述魑魅魍魉在精神维度拖着祥子的脚将他往下拉,朝下挣,双双无形的“鬼手”不时地摧残着祥子,他看不到光明,找不到希望,走投无路。最后,自己钦羡的小福子之惨死使祥子仅剩的精神支柱瞬间坍塌,他终于变成了“活鬼”,直至很快又变成了“死鬼”。老舍在这里“直接剖析构成环境的各式人的心灵,揭示文明失范如何引发、人心所藏的污浊与兽性”。祥子身处北平文化之城、“文明之都”,可是最终自我毁灭。可见,文化、文明之于人的渗透、影响是多么强烈、多么巨大,它“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不动声色地改变、摧毁一个人,导致一个个像祥子这样的人无可奈何的悲惨命运。

参考文献

[1]老舍.我怎样写《骆驼祥子》[J].青年知识,1945,(2).

[2]老舍.老舍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3]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奥]弗洛伊德.弗洛伊德文集卷9:本我与自我[M].车文博主编.长春:长春出版社,2004.

篇5:《骆驼祥子》的多重悲剧分析

——特定时代的人物多舛命运

【摘要】:根据老舍的《骆驼祥子》,本文主要从文本出发,着重分析小说中的主人公“祥子”,作为一个二十年代的北平车夫的生活经历。在他经历的的生命、婚姻、事业中,分析他的悲剧性——一个有志青年的逐渐堕落。其次,分析除小说主人公以外的——虎妞、刘四爷、小福子等人,他们在北平的生活经历以及最后的命运结局,展示给我们的是什么样的悲剧色彩,反映出了怎样的社会现实。借此,揭示二十年代的北平社会中底层人们的生活模式和状况,甚至是,当时整个中国的下层人民,一种受压迫、受欺压、受排挤、受歧视的生活状态。最后,让人们看到中国当时的劳动人民的艰辛与无奈,以致最后无路可走时堕落的辛酸。以警醒现在的世人,让人们对人生和信念有个新的认识。【关键词】:悲剧 命运 生活经历 祥子 【正文】:

《骆驼祥子》主要讲述了祥子——一个北平车夫,从对生活充满希望与向往到最后堕落随大流的一个过程。亦是祥子作为一个农村来的有志青年在城市中受到来自生活、婚姻、事业,以及周围的人的压力与影响,最后被同化为一个吃、喝、嫖、赌都行的车夫的一个过程。从中展示给人们的是二十年代的北平劳动人民的不幸与悲剧,也是整个北平,甚至是整个中国劳动人民的不幸,是当时社会劳动人民艰难生活的一个缩影。

一、小说主人公“祥子”的“三起三落”——事业、爱情、婚姻的多重悲剧

《骆驼祥子》中的祥子,18岁的时候父母去世,只身来到北平,想要在北平开始自己新的生活,找到一个谋求生计的道路。在北平做了各种各样的工作之后,选择了把车夫作为自己的一个终身事业,打算一直坚持这份事业,并把做一个好车夫,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作为自己人生的最高理想与奋斗目标。祥子认为只要是为了买车就可以牺牲一切,可以牺牲自己的时间,牺牲自己的体力,可以在风中、在雨中,马不停蹄的工作。始终把买车看作是一项无比神圣的事业,祥子在风雨之中劳碌奔波了三年之后,终于存够了钱,买了一辆属于自己的车。这车在祥子的眼中是显得那么的可爱,此时的生活给祥子的感觉是非常美好的。祥子对生活充满着希望,认为凭自己这样一个壮实、高大、身体顶棒儿的年轻人,一定能在北平很好、很安稳的生活下去。但是,命运总是在人们出其不意的时候改变,给人们带来无比的震撼与折磨。就在祥子精神奕奕,快活的拉着车的时候,却因为他无心的超小道被大兵给抓了去。在当时的北平,军阀混战,到处都有关于战争的留言,祥子只是时运不济的被拉了去。这一事件不仅让祥子丢掉了自己心爱的车,还让自己在战乱中受尽苦楚。在部队中为大兵们打理各种各样的小事,并且得不到“人”的对待。祥子再一次的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对未来失去了希望。当有一天,他看见军营中同样作为俘虏的骆驼时,此时,一种恍然大悟重新点燃了祥子生的希望。祥子趁大兵们打仗之时,混在骆驼群中,逃出了军营,而且还顺便牵了三匹骆驼。祥子以为这些骆驼可以卖一个好价钱,供自己重新买一辆车,重新开始车夫的生活。但是,他的骆驼并没有卖到一个好的价钱,反而只换到了三十几块钱,这些显然是不够祥子的买车的。祥子只好另想出路——回到之前工作过的仁和车厂为刘四爷拉车,并把自己仅有的三十几块钱交给刘四爷,让刘四爷替自己保管着,等到有一天买车好用。祥子的这一起一落虽然给祥子带来了不小的打击,但是却没有让祥子对生活彻底的失望,祥子还是坚持着自己的最初的梦想,并且想要实现自己的梦想的。

祥子回到仁和车厂之后,并没有自己心中所想的那么顺利——只要好好的拉车、存钱、买车,这么简单的生活。在回到仁和车厂之初,祥子拉过散座也拉过包月,但是包月的人家是一个不拿下人当人看的人家,在张家的下人都是奴才是下贱之人,没有一点的地位与尊严可言的。祥子在张家受尽了委屈,终于决定离开张家。此时的祥子对生活、对梦想萌生了动摇的念头,这一点点的动摇让祥子沾染了自己以前从来都不碰的东西——酒。当祥子带着酒意回到仁和车厂时,觉得自己的委屈无处发泄,想要找个人诉说自己心中的痛苦与不快。此时,虎妞恰当的出现在了他的面前,并主动的要求祥子进她的屋,跟她说说心中的委屈,祥子趁着自己的酒意答应了虎妞的要求。但就是这一点小小的动摇却给祥子的婚姻与爱情埋下了潜在的悲剧因素。祥子在这个酒醉的晚上与虎妞有了亲密的关系,祥子发现虎妞并不是第一次,这与自己的理想是相悖的。祥子的理想是娶一个清清白白的姑娘,要是一个与自己一样老实厚道有上进心的女子。并不是像虎妞这样的一个,年纪比自己大,有着男子一般的气质的老女人。这让祥子对生活又有了新的发现,觉得就算是自己娶了虎妞,也许好歹能有自己的车可以拉,只要有了自己的车,其它的一切对自己来说都不重要。拉车是祥子对生活的信仰,只要能够拉上车,祥子就还是祥子,就还可以是一个独立的个人,而不是生活的奴隶与阶下囚。祥子抱着这样的想法,心怀忐忑的过着,突然有一天遇到了自己以前工作过的一个人家——曹老板。曹老板的出现给祥子带来了人生中的又一高潮,曹先生是一个有学识的读书人,自然家中也是很干净整洁的。能够在这样有儒雅气质的人家里拉包月,对于一个平常的车夫来说无疑是幸福的。祥子又拉上了包月,此时似乎过去的那些不痛快与心酸都已不在,心中想的,脑中想的,全是存钱、买车。祥子买了一个闷葫芦开始自己的计划,一点一点的存钱,打算加上在刘四爷手中的钱一起去买车。正当祥子忘却那些生活中的烦劳与幸苦之时,就像是命运的故意捉弄一般,虎妞突然出现在祥子的面前,告诉祥子她怀了祥子的孩子并要求娶她为妻。祥子觉得这是虎妞的威胁,那晚发生的事亦是虎妞的诱拐,自己像是中了虎妞的诡计般无奈与无助。祥子此时觉得委屈,可是找不到宣泄的出口。这时孙探长这个人物的出现,正好让祥子省去了那些对生活疑虑的考虑。曹先生因为自己学生的诬陷,陷入了危险之中,被孙探长盯上了,只好出逃到自己的好友左先生家里,曹先生让祥子自己小心,不要被孙探长找上麻烦。可是,就像是命运的故意捉弄一般,孙探长不仅没收了祥子的车,连祥子积蓄也被孙探长拿走了。在这样一个混乱的社会之中,像孙探长这样收刮人民的长官已是屡见不鲜的事了,遇上了也只能自认倒霉罢了,劳动人民的反抗在二十年代战乱的北平是不痛不痒的。祥子的这一遭遇又让祥子一贫如洗,祥子只好抱着消极的想法又一次的回到了仁和车厂。祥子的这一起一落深深的打击了祥子对生活的信心,促进了祥子这个有志青年在北平的堕落与毁灭。

祥子回到仁和车厂,遇上刘四爷的七十大寿,虎妞想要趁父亲的生日,让父亲同意自己与祥子的婚事的,但是刘四爷是断然不同意她们的。刘四爷作为一个有钱人家是看不起祥子这样的一个拉车的傻大个的,认为是祥子占了多大的便宜。可是虎妞的坚持最后惹怒了刘四爷,父女俩最后以断绝关系换得了祥子与虎妞的结合。祥子与虎妞的结合,让祥子开始了一种新的生活,用祥子的话来说就是“有了家”,虽然这个家不是自己理想中的家,但是好歹有了妻子,有了自己的房子。祥子与虎妞结婚后,并不如当初想的那么顺利,虎妞反对祥子拉车,祥子因此而痛苦;祥子不是一个有钱人,而且虎妞与父亲的关系也不可能在复原,祥子又热衷于拉车,不能照顾自己,也不能给虎妞理想的物质生活,虎妞因此而郁闷后悔。两人都痛苦委屈的生活着,虽然最后祥子也是拉上了自己的车,这是他作为一个劳动者的必然,虎妞也找到了自己的同伴——小福子,他们两人像是凑合着过着各自过着自己的生活。当虎妞真的怀孕后,祥子似乎又一次真的感觉到了生活的希望,觉得自己有了儿子,后继有人了。这时的祥子对生活怀着的是一种满意,但是虎妞最后却因难产而死。虎妞的死对祥子的命运无疑是一个致命的打击,祥子为给虎妞办理后事,卖掉了自己的车,最后花光了所有的钱。祥子的这段婚姻最后让自己又变得一贫如洗,这不得不说祥子的婚姻是悲剧的,带给他的并没有什么幸福,娶的是自己不喜欢的女子,拉的不是自己买的车,最后以为会有一个自己的孩子时,孩子也没能顺利的来到人世。这样的悲剧遭遇让祥子真的堕落了,曾经那个不沾烟酒,厌恶烟酒的祥子学会了吃喝嫖赌,任凭自己一天天的堕落、消沉,身体也变得消瘦不堪。不再是那个积极、有上进心、身体倍儿棒的祥子。此时的祥子已经堕落得,当曹先生再次看见他的时候已经不确定这就是当年那个傻大个儿。

即使祥子已经是这样堕落的生活着,他也许仍然还有那么一点生的希望。当曹先生再一次出现,想喊祥子再回他那儿拉包月的时候,祥子是无比欣喜的。祥子向曹先生诉说了自己的一切委屈与心酸,以及自己认为爱着的女子小福子的故事。曹先生对祥子的理解,让祥子重新感到了一种火苗在自己的心中点燃了对生活的信心。但是当祥子回到大杂院时,小福子已不在了,当祥子打听到小福子的所在地,并欣喜的敢去找小福子,想要与她开始新的生活时,得到的却是小福子已死的消息。这样的结局给了祥子致命的一击,让曾经坚实的祥子再也没有了生存的信念与对生活的信心,在此时祥子的事业、婚姻、爱情一一的破灭。祥子的事业、婚姻、爱情的悲剧结局不仅是让祥子从一个有上进心的有志青年变为一个堕落消沉的邋遢之人,它同时也反映出在旧中国,没有地位的劳动人民是没有生活的主动权的,即使努力的生活最后也免不了悲剧的结局,让现在的人们看到那个社会吃人的本质与社会底层人民的无奈和悲哀。

二、虎妞、刘四爷、小福子等人的悲剧——特定时代人们命运的缩影

虎妞、刘四爷、小福子在二十年代的北平有着不同的生活,不同的命运、结局,但是都反映除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模式与生存的状态——利己。虎妞是刘四爷的女儿,本来过着自己正常的生活,每天帮助父亲打理车厂,有好吃好穿。不用考虑生活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压力,周围的人也对她很敬畏,本可以这样安逸的过着自己的生活。她在《骆驼祥子》中开始是一个压迫他人的角色,是车厂老板的女儿,车厂的车夫都在她的管制之下。长得虎背熊腰的,完全具有一个男子的特质,毫无女性特征——是一个粗鲁的劳动妇女的形象。在旧中国农村的劳动妇女本应该在家好好的养儿育女、农忙耕作的,但是虎妞是城市中的女人,而且还有一个有钱有势的父亲。这样虎妞养成了一种游手好闲、好逸恶劳的习性,这也是当时很多妇女的习性。虎妞在遇到祥子之后,觉得祥子是一个勤快踏实的年轻人,于是对祥子产生了爱慕之情,抑或是作为一个老女人对情欲的追求。让虎妞萌生了想要嫁给祥子的想法。最后虎妞是如愿的嫁给了祥子,但是他们的婚姻并不幸福,祥子与虎妞终究不是一个世界的人,祥子的想法充满了一个乡下农民的质朴与坚硬,虎妞的想法充满的是城市的私利与浮夸。二人想法的差异让他们彼此折磨着,好不容易有了孩子最为两人的一个缓冲剂,最后孩子却因虎妞好逸恶劳的习性而夭折。孩子的夭折导致了虎妞的去世,也标志着虎妞命运的终结。虎妞这种死亡的命运,预示着在旧中国,好逸恶劳的女子是不能生存的,没有文化与知识的劳动人民,想要在这个时代生存,就必须靠自己的双手与努力,通过辛勤的劳作才能在这歌残酷的吃人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刘四爷在当时是一个有钱有势的车厂老板,理应有好的生活,能够得到幸福的结局。他在开车厂之前,什么坏事都干过,是一个混生活的人,经历过人生的动荡起伏,见过大风大浪。但是,最后虎妞的离开就昭示了他悲剧命运的开始,虎妞的离开让他关闭了自己的车厂,独自到了上海生活。相必他在上海的生活少了亲人的陪伴,也感到了一种孤独与寂寞。当他再次回到北平时,向祥子询问虎妞的下落,此时虎妞已经不在人世了。祥子告诉刘四爷“虎妞死了”,刘四爷问祥子“虎妞的坟在什么地方”,可是祥子却固执的不肯告诉刘四爷虎妞埋在了什么地方,此刻还沾沾自喜的觉得“刘四爷当初是怎样的人物,但是现在连女儿的坟都不知道在什么地方,还得问我祥子。”正如祥子嘲笑刘四爷的这句话一样,刘四爷表面风光一生,到头来却连自己女儿的坟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也只有怀着遗憾沉默的离开。这样的结局无疑也是悲剧的,在二十年代的中国,即使像刘四爷这样一个有人生经历的人也免不了被命运捉弄,怀着遗憾与后悔过完自己的下半生。

小福子在《骆驼祥子》中一直都是一个被动的活着的人,祥子爱她,是因为觉得她跟自己一样具有农民的特质,是一个上进、能吃苦的人。不管是最初的被父亲卖给一个将军抑或是后来自己卖身到白房子,这都不是她自愿的。是生活对小福子的压迫,对于两个弟弟要生存下去的无奈。小福子认为自己并不重要,甚至是可以坦然的面对死亡的,但是自己有两个弟弟要养活,为了他们的生计自己必须想办法存到钱,让他们能够顺利的成长。这些来自生活的压力,让小福子一直生活在煎熬与痛苦之中。小福子在与虎妞相处之时,爱上了祥子,祥子亦是爱小福子,两个人似乎可以在一起生活,相互的彼此照顾。可是祥子却因为养不起她的两个弟弟和酒鬼父亲,而选择了离开。祥子让小福子在大杂院等自己回来娶她,可是已经堕落的祥子在外的生活并不如意,没有存到钱,也没有回到原来坚实、高大的样子。小福子在等待无果之时,无奈之下把自己卖到了白房子,在白房子的小福子经不住这里的生活,终于选择了死亡的道路。最终也没能等到祥子来娶她。小福子这样一个有上进心、勤劳、踏实的姑娘,在当时的北平,在当时的生活压力之下,不堪重负而死。这昭示给我们的是那个年代的残酷与无情,时代是不会同情弱者的,时代也不会因为个人而改变。生活在什么样的时代就得学会在这个时代的生存的方式,个人必须符合集体的观念,在当时的社会,个人主义是没有出路的。【小结】:《骆驼祥子》中祥子、虎妞、刘四爷、小福子等人的命运结局都是以悲剧告终的,不管是祥子的堕落、虎妞与小福子的死亡还是刘四爷的老无所依,都展示了当时整个时代社会的残忍与黑暗。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吃人本质,以及当时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背景下,劳动人民生活的困苦与无奈,最后在强大的压力之下走向了毁灭的道路。《骆驼祥子》展示给我们的不仅是人物命运的悲剧,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剧。

篇6:骆驼祥子悲剧的原因作文

祥子的一生,可以用三起三落来形容:从最初的三年打拼攒下第一辆车,到被大兵抢劫财车两空;再从卖掉骆驼前往曹先生家拉车攒钱,又到被侦探骗去仅有的家底,还丢了工作,最后,用虎妞的钱买了车,到不得不卖掉车给虎妞置办丧事,又知道了小福子的死讯从而彻底绝望。祥子完成了一个有为青年堕落为“末路鬼”的全过程。

无疑,祥子的品行是十分值得我们肯定的,“他的确有点像一棵树,健壮、沉默,而又富有生气。”书中如是评论道。但也正是他的性格,导致了悲剧的产生。

他从乡下带来的朴实,使祥子不信谣言,却又很容易被他人的语言所影响,面对着人们口中“大兵”的威胁,祥子仅仅因为一句“大个子”的夸张便冒着危险随意出车,酿成了洋车被抢遭受奴役的苦果。

他的老家,使得他在面对命运的欺弄,压迫时,只能选择顺从,选择臣服。这样的选择无可厚非。令人惋惜,也令人无奈,只能说,面对命运,面对人生,祥子是个失败者!彻头彻尾的败者!他曾想向命运挑战,但这脆弱的信心却被现实的巨锤无情地击碎,碾压。

篇7:论 “骆驼祥子”的悲剧命运

【内容摘要】老舍《骆驼祥子》中的祥子形象,堪称中国现代市民个性主义形象的典型代表,祥子从开始的个人奋斗到最终沦丧为“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无不深深刻上社会影响的烙印。作品通过祥子个人生活中三起三落的悲惨遭遇,真实地反映了一个人力车夫的悲剧命运,并且深刻地揭示出其社会根源,形象地告诉人们:只有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才能改变祥子及其伙伴的悲惨命运。造成祥子悲剧的三个重要因素:社会、情感及自身性格。

【关键词】骆驼祥子 ; 贫民 ; 个人奋斗 ; 悲剧 ; 命运

篇8:浅析骆驼祥子中关于祥子的悲剧

1. 事业希望的破灭

在他拉上洋车之后, 他对自己设立的事业目标是买上一辆属于自己的车, 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他年轻力壮, 吃苦耐劳, 用尽全部力量去实现这一梦想。在他看来, 拉自己的车就可以不再受拉车人的气, 也无需敷衍别人。他认为:有他的身体和力气, 多拉和快跑, 省吃俭用, 过不了几年一定能实现买车的愿望。然而, 他买来第一辆车被北洋军阀的逃兵夺走, 准备买第二辆车的积蓄又被国民党的特务孙侦探敲诈去, 虎妞给钱买的车, 又因虎妞的难产而卖出去。即使他的车被逃兵抢走之后, 他依然满怀买车的希望, 把钱存在买的闷葫芦罐中, 然而伴随着钱被抢, 买车的希望又变得渺小, 虎妞的难产使希望直接破灭。车没买上, 他只靠拉些租来的车来维持生计, 并丧失了以前的斗志, 以前的祥子, 拉车卖力, 跑的快, 跑的稳, 因为没设红灯的路障将曹先生摔下车来, 他恼的像个孩子, 感觉对不起曹先生, 要牺牲自己半个月的劳作, 不要工钱, 辞职……这时他还有那最初的坚守与责任感, 明白事理, 懂得谦让, 不敢和别人打架闹乱子。而当小福子死后, 他没有了最初的事业心和廉耻心, 拉客人不稳当, 要想快, 那得加钱, 故意的颠簸别人1。在路上横冲直撞, 挡后面车夫的路, 和巡逻也敢顶嘴, 最好能打上一架。以前他为了金钱去好好工作买车, 现在为了金钱拿来享乐混日子, 他可以去骗高妈, 让她借曹太太的钱, 可以出卖别人的生命, 金钱迷了祥子的眼睛, 这个灵魂将随着他的身体一起腐化在泥土之中。

2. 婚姻希望的破灭

关于婚姻祥子曾经想过:“假若他有了自己的车, 生活舒服些愿意娶亲的话, 他必定到乡下娶个年轻力壮, 吃得苦, 能洗能作的姑娘”, 然而孙侦探把他的钱全抢去之后, 他不得不去找那个虎妞, 那个“红袄虎牙喝他的血, 吃他的肉的大黑塔”。虎妞以假怀孕骗了祥子, 在婚姻中, 祥子没有主动权, 因为他没有经济基础, 也就没有家庭地位, 可以说祥子在与虎妞的婚姻中算是个懦夫。除了他必须买车之外的事情, 他事事听虎妞的, 因为祥子在经济上得靠虎妞的帮扶。同时这与祥子的性格懦弱, 缺乏思想有很大关系。终于在虎妞给他买了车之后他感觉和虎妞在一起也没那么不可接受, 可是虎妞却因为难产而使他买车的梦想破灭了, 婚姻就短暂的无疾而终2。

在小福子表示愿意和他过时, 祥子虽然心里喜欢这个勤劳能干, 和自己有同样悲苦命运的小福子, 可是他却害怕小福子的家人的拖累而自己出去寻找自由。祥子给了刘四老爷以报复后, 又恢复了原来对生活的希望, 想好了找到小福子之后的幸福生活, 他觉得天蓝了很多, 世界又变得美好, 可是在怀着美好的计划去找小福子之时, 却发现小福子上吊自杀了, 他的生活没有了任何希望, 他真正爱的人离去, 对他是致命的一击, 他的婚姻希望彻底的破灭了, 没了精神, 没了灵魂。

二、悲剧的原因

1. 社会原因

人在社会中生活, 受着社会的制约, 他的道路, 是由他所处的社会环境, 社会地位决定的。为了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 要攒够一百多块钱, 祥子费劲千辛万苦, 省吃俭用, 用流出的血去换来一个一个的铜板买来的车, 先是被逃兵抢走, 准备买第二辆车的积蓄又被国民党的特务孙侦探敲诈去, 祥子所处的时代决定了他悲剧性的一生。

城外打仗的消息已经流传了十来天, 为了贪图几个钱, 祥子大着胆子拉车去西郊, 刚出城门, 就被逃兵连人带车都抢走了。作品写出了那是一个军阀混战的年代, 战争骚扰着人们的生活, 威胁着人们的安全。透露出这些军队曾经如何残酷的蹂躏过人民, 在这样动荡不安, 反动军队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年代里, 祥子的这场厄运不过是数连年战乱给人造成的浩劫中的一个小小插曲而已。

2. 个人原因

社会原因是造成祥子悲剧的主要原因, 本人认为, 祥子的个人性格是促成其悲剧的根本原因。祥子自身性格的堕落性、劣根性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因素, 对他的人生悲剧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3]。

首先, 祥子无知且保守。对于银行银号, 他只知道那是出座的地方, 至于里面做些什么事, 他猜不透, 他也不明白, 反正不容易与它们发生关系, 那么也就不便操心去想了。多么的愚昧, 天天在那搁车, 却从未进去看看, 对于别人的讨论, 他也从来不做思考。对于自己手中的钱, 他觉得只有放在自己手中才安全, 如若他放进银行, 还会有后来孙侦探把他钱抢走的下场吗, 正是小农保守的典型心理和性格特征。

其次, 盲目追寻理想, 不顾现实。为了凑够买车的钱, 祥子勤快地奔跑, 他第一次买的车是他“从风雨里咬牙, 茶饭里自苦”的总报酬。但农民的狭益意识, 使他为了钱冒险到战火四起的西郊拉车, 结果连人带车被劫了。不根据实际情况来做判断, 只是为了赚钱, 盲目的冒险, 给了他看似明媚的梦想以重重一击, 以后每当想起车被抢他仍然心里发堵, 但是他却没有及时规划自己的人生与事业, 还是一心要买车。“即使明天丢了, 他也得去买。这是他的志愿, 希望, 甚至是宗教。不拉着自己的车, 他简直像是白活。”“非买上车不能对得起自己”3固然他坚持自己的梦想, 但是他却不顾实际, 不能根据现实情况而灵活做出弹性的改变。

最后, 他不懂交际, 缺乏朋友。在第一辆买的车被抢后, 仿佛世界上拉车的都是他的敌人, 他只管赚钱, 不顾老弱, 不顾先后, 只顾那铜板能进自己的口袋, 从不和人一起谈心, 觉得自己和他们不是一类人, 无论什么时代, 没有朋友都是可怕的。在他困难时, 他无路可走, 没地方可去, 更无人谈心, 若有朋友与他相助, 他也不至于在面对虎妞的欺骗时不知所措, 只有恼怒与羞耻。这是他自私狭隘的结果, 认为自己无牵无挂的活着, 不求别人, 别人也不能来打乱他的生活。这也就造成了他扭曲的人生性格。

摘要:祥子的悲剧在于他的希望最终全部破灭, 他从乡间来到城市, 想靠自己的努力与拼搏, 靠自己的力气与汗水, 争取自己想要的生活。然而他始终不顺利, 打击一个接一个。这个被老舍先生描述为像树一样的男人, 最终的结局却是变成一个走兽, 吃喝嫖赌, 从最初那不靠别人的铮铮铁骨, 变成了以不惜任何尊严、代价, 甚至是朋友的生命, 来换取金钱的人。

关键词:骆驼祥子,悲剧,原因

注释

11 .常红艳.从及物性角度分析《骆驼祥子》中祥子的人性堕落[J].科技信息, 2011, (29) :78.

22 .江腊生.《骆驼祥子》的还原性阐释[J].文学评论, 2010, (04) :54.

上一篇:论述VC轧机的发展及应用下一篇:应届毕业生护理的求职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