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评论员文章

2024-04-24

月评论员文章(通用6篇)

篇1:月评论员文章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

2015年3月

目 录

人民日报评论员:从严治党锻造坚强领导核心...............................1 人民日报评论员:共担促进男女平等的责任与使命........................5 人民日报评论员:以“权力清单”推进治理现代化.............................7 人民日报评论员:以全面改革优化“创新生态”................................9 人民日报评论员:传承弘扬丝路精神 共筑梦想同谱华章.............11

人民日报评论员:从严治党锻造坚强领导核心

——五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

2015年03月01日

“8000多万中国共产党党员与13亿中国人民一起……凝聚成13亿的中国力量”,当热播宣传片《中国共产党与你一起在路上》以变幻的场景呈现一个古老而又朝气蓬勃的中国,人们在光影交错的时空激荡中深切感受到,“中华号”巨轮行稳致远,需要从容驾驭的领航者;中国现代化列车驰向远方,需要强劲有力的火车头。

这是一组每每读来让人心生感慨的数据。国家统计局在21个省区市开展的民意调查显示,87.3%的群众认为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与以往相比有好转,77.1%的群众认为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有力度。这是全面从严治党形势下正风肃纪的可观实绩,是党的建设进程中从严从实的初步战果。

“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的责任,就是同全党同志一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总书记在上任伊始的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将对民族的责任、对人民的责任、对党的责任,落脚到从严治党、使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上。

党的十八大闭幕不到一个月,中央就制定出台八项规定,发出正风肃纪、从严治党的强烈信号,全党全社会为之一振。“开弓没有回头箭”,两年多来,从坚持不懈反“四风”,上紧作风建设发条,到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使广大党员干部受到猛击一掌的警醒,到从严管理干 1 部,完善党的建设制度、党内法规体系,全方位、高标准的管党治党举措,刷新了党风政风,深得党心民心,写下了党的建设新篇章,开创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局面。在继承优良传统、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总书记在我们党90多年历史上首次提出“全面从严治党”,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伟大事业和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构成了当代中国最为关键的“命运共同体”。“既然党和国家前途命运交给了我们,就要担当起这个责任”。正是基于“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的忧患意识,总书记多次重申“党的作风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号召全党及时解决影响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问题,认真医治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病症,坚决祛除滋生在党的健康肌体上的毒瘤,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开创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境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中央八项规定为肇始,以作风建设为突破口,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以反腐倡廉为动力,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思想在实践中不断成熟。全面从严治党,核心问题是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重点是从严治吏、正风反腐、严明党纪,目标是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这是党的建设规律的新探索。焦裕禄纪念馆的深情驻足,民主生活会上的以心换心,中央纪委全会上的谆谆告诫,群众路线教育实践 活动中的亲力亲为……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的身体力行,全党同志的积极参与,不断诠释着“全面从严治党”的丰富内涵。“全面”是基础,它是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的紧密结合,既要靠教育也要靠制度,一柔一刚,同向发力;它是建章立制和执行落实的有机统一,既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又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强化守纪律、重申守规矩;它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互动,既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又要层层传导压力,全党动手、全党参与。

党要管党,才能管好党;从严治党,才能治好党。从严治党,关键在治、要害在严。全面从严治党,意味着党的建设要在“严”字上铆足力气、下足功夫。思想上要把好“总开关”,作风建设要以“钉钉子精神”一抓到底,制度落实强调“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反腐败斗争强调“不定指标、上不封顶,凡腐必反,除恶务尽”……教育要严、标准要严、执纪要严、惩治要严、制度要严,“严”是贯穿始终的主线。对我们这样一个大党大国来说,从严治党更有其自身规律。全面从严治党,体现了治标和治本的统筹兼顾、自律和他律的双管齐下。这一党建战略思想,开创了党建新格局,表明我们党对新形势下党建规律、治国理政规律有了新探索、新认识、新创见。

“大盘取厚势,官子有妙手。”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从严治党体现了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的统一,体现了党的建设与治国理政的统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必须有一个主轴,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和文明,必须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这个领导核心无可替代,就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 3 领导不动摇。党的领导是“四个全面”之魂、战略中军帐之帅。全面从严治党,锻造坚强领导核心,就能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提供方向指引,防止在大的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就能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使党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提供政治保证,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凝聚共识、凝聚力量。

“天下将兴,其积必有源。”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从苦难到辉煌,从贫弱走向复兴,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把民族复兴推进到今天这样的境界,我们这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责任,就是要坚持不懈全面从严治党,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最坚强的政治保证。人民日报评论员:共担促进男女平等的责任与使命

2015年03月08日

今天是“三八”国际妇女节。这是一个美丽又庄严的节日,请向身边的女性朋友致敬,请为我们的姐妹祝福!

国际妇女节的设立,是为了促进全世界劳动妇女的团结和解放。在第105个国际劳动妇女节之际,在男女平等成为中国基本国策的第二十个年头,除了致敬与祝福,我们还有必要审视责任与使命:我们还能为促进男女平等做些什么?

新中国成立以来,妇女解放取得了旧中国不可比拟的成就和进步。男女平等成为国策,写进法律,写进社会发展纲要,写进全国党代会、人代会报告。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公共服务完善,女性的生育权、受教育权、健康权、发展权等各种现实权利都得到更好保障。尤其是政治参与权利得到大幅提升,正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女代表委员行使权利、履行职责的靓丽风采,向人们讲述着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文明故事。

但是,毋庸讳言,一位女性要有尊严地度过一生,仍需要经历比男性更多的困难。出生人口性别比畸高,重男轻女的观念,就业时面对的各种明里暗里的歧视,职业生涯中有形无形的“天花板”“潜规则”,还有家庭暴力等,仍在困扰着女性同胞。

男女平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之义,一个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为特征的现代文明社会,必然要求具备先进的性别意识。我们虽然建立了男女平等的社会制度,但性别歧视作为一种落后的文 5 化观念和习惯势力,要彻底消除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男女平等的价值观,仍需要我们付出持续不断的努力。

一种价值观形成于社会经济基础之上,会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虚功实做,需要各个层面为之孜孜以求。于公共政策层面,必须把男女平等的国策贯彻到国家治理的各领域各层面各环节,每颁布一部法律、每出台一项政策都要进行认真的评估,看它是否会影响性别平等,让政府决策的示范效应得到充分释放。于社会层面,应着力倡导先进的性别文化,它以承认和尊重男女生理差异为前提,主张男女在社会层面享有平等的权利、机会与责任,在人格和精神层面享有平等的价值和尊严。

于个人层面,无论男女,都应该将男女平等从口号落实到社会和家庭生活的每个细节,平等相待、和谐相处、良性互动、共同发展。久久为功,我们定能携手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美丽的新世界。人民日报评论员:以“权力清单”推进治理现代化

2015年03月25日

简政放权不断发力,如何以权力“减法”激发市场“乘法”?法治政府砥砺前行,如何以制度程序划定权力边界?日前,中办、国办联合印发《关于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的指导意见》,勾画出推行权力清单制度的目标任务和实现路径,彰显了中央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实现政府治理现代化的坚定决心,对于进一步提高政府科学施政、民主施政、依法施政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重要改革任务,也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一步。改革开放30多年来,政府治理能力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也要看到,政府的工作理念、管理内容、运行方式、治理水平,还存在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的方面;政府层级之间、部门之间有的职责还不明确,职责交叉问题比较突出;权力运行过程不够透明、权责不对等、对权力的监督不够有力等问题,容易滋生寻租空间……正是基于强烈的“问题导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

通过推行权力清单制度,把政府部门的权力和责任以清单形式明确下来,就是要明确政府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厘清哪些权力应该保留,哪些权力应该取消或下放,从而确定政府部门的权责内容、划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实现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7 从整体上标注权力的运行轨迹,在微观上划定部门的权力边界,可以说,推行权力清单制度,是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是进一步厘清政府与市场权责边界、促进简政放权的重要抓手,是推动政府全面履行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是规范权力运行、建设法治政府廉洁政府的重要途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权力清单就是一张“明确政府权力边界的纸”。推行权力清单制度,无先例可循,地方各级政府既是责无旁贷的推动者,更是“自我革命”的重点对象,这无疑是对地方各级政府执政能力的一个重大考验。围绕“清权,减权,制权,晒权”等主要环节,各级政府要敢于攻坚克难,善于科学实施,勇于探索创新,坚定不移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工作,并以推行权力清单制度为契机,不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不断把改革继续引向深入,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改革带来的变化,拥有更多的“获得感”。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潮中,一个现象值得深思:随着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深化,全国新登记市场主体同比增长了18%,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热潮激荡人心。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将以权力的自我设限,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为引领经济新常态注入强劲动力,为推进治理现代化提供坚强保障。人民日报评论员:以全面改革优化“创新生态”

2015年03月27日

当今世界,创新的伟力愈发凸显。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创新不仅是不断向前的强劲动力,更是不容错过的高速列车。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和挑战,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趋势变化和特点,面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任务和要求,如何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如何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环境?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出台《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从公平竞争环境、市场导向机制、强化金融创新、激励成果转化、高效科研体系、培养人才机制、推动开放创新、政策统筹协调等8个方面提出了30项改革任务,以及一系列针对性、系统性、突破性、操作性都很强的改革举措。落实这些战略部署,必将从诸多方面优化我们的创新环境,把创新驱动的新引擎全速发动起来,真正让创新成为我们赢得世界尊重、获得未来垂青、激发青年斗志的动力源泉。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进行了一系列战略布局。我国科技水平整体跃升,经济结构调整加速推进,在一些创新的关键指标上开始跃居世界前列。但与此同时,制约创新发挥驱动作用的体制机制障碍尚未彻底根除。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紧迫的任务就是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破除一切束缚创新的桎梏,尽快形成鼓励 9 创新的良好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让所有人的创造潜能充分释放出来,最大限度地解放和激发科技第一生产力,让创新成为经济新常态下驱动转型发展的新引擎。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首先要按照创新规律办事,特别是对科学、技术、工程各自不同规律要有清醒的认识。技术开发主要是市场导向,而科学研究不能急功近利,在制度安排和评价方面要有所侧重。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关键是创造条件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技术,在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政策环境上下功夫,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积极性,理顺科技成果转化机制,面向实际寻找创新突破口。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实质是人才驱动,要重点在培养、用好、吸引人才上下功夫,加快形成一支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人才队伍。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还必须坚持系统思维,统筹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领域改革,统筹推进科技、管理、组织、商业模式创新,统筹推进“引进来”与“走出去”融合创新,实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开放创新的有机统一和协同发展。

有人说,在人类日益拥挤的生存空间里,唯一可以使人摆脱拥挤感觉的,不是别的什么,只能是创新之路。今天的孜孜以求,将改变中国的年轻一代,也将改变中国的创新体系本身。今天的你追我赶,既是为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向前发展,也是在共同创造一个新的时代。人民日报评论员:传承弘扬丝路精神 共筑梦想同谱华章

2015年03月29日

2000多年前,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用智慧、勇气和汗水开拓了连接亚欧非大陆各文明的人文、贸易交流通路,与沿线各国人民共同铸就了辉煌的古丝绸之路。千百年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已深深融入到中华民族的灵魂与血液中,成为了中国参与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等交流活动的重要依托。

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主席准确把握国际秩序深刻调整、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的大趋势,高屋建瓴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和有关国家积极响应。建设“一带一路”,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将让中国与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推动更多国家和地区开展全方位合作,共克时艰、共创辉煌。这充分展示了中国主动参与国际事务的积极姿态和负责任大国的形象,表明中国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起应负的责任与义务,为世界和平、繁荣与稳定作出更大贡献。

“一带一路”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中国将秉承丝路精神,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一带一路”建设将以政策沟通为重要保障。我们将本着求同存异理念,积极推动沿线各国构建多层面的政策交流机制和联动机制,加 11 强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协商研究确定有利于深化区域合作的制度安排,探索建立“一带一路”双多边合作机制,推动共同编制合作规划或签署合作备忘录,促进政治互信,深化利益融合,努力形成合作“最大公约数”。

“一带一路”建设将以设施联通为优先领域。我们将在尊重国家主权和安全关切的基础上,推动沿线各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技术标准体系对接,共同推进交通、能源、信息等国际骨干通道建设,突出抓好区域间互联互通,打通缺失路段,畅通瓶颈路段,提升通达水平,努力为沿线各国合作交往提供多元优质、便捷畅通、安全高效的基础设施网络。

“一带一路”建设将以贸易畅通为重点内容。我们将与各国一道研究解决投资贸易便利化问题,努力消除投资和贸易壁垒,构建区域内和各国良好的营商环境,积极推动共同商建自由贸易区,促进各经济体间发展自由贸易关系,形成覆盖“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激发释放合作潜力,做大做好合作“蛋糕”。

“一带一路”建设将以资金融通为重要支撑。我们将与沿线各国深化金融合作,加强亚洲货币稳定体系、投融资体系和信用体系建设,共同发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支撑作用,积极稳妥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融资机构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加快组建并发挥丝路基金的作用,推动沿线国家加强金融监管合作,逐步在区域内建立高效监管协调机制,构建区域性金融风险预警系统。

“一带一路”建设将以民心相通为社会根基。我们将传承和弘扬丝 路精神,推动沿线各国间广泛开展文化交流、学术互动、旅游合作等多种形式的人文合作,支持各方互派留学生、访问学者,共办文化年、艺术节等活动,联合打造具有丝路特色的世界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加强民间组织交流合作,使“一带一路”成为连接不同文明的纽带,培育情感共同体。

“一带一路”将以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为第一要义,赋予古丝绸之路新的时代内涵,不限国别范畴,不搞封闭机制,所有有意愿的国家和经济体都可以参与进来,成为“一带一路”的支持者、建设者和受益者。

风起扬帆正当时,四海同心逐新梦。“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中国愿意与沿线国家一道,和衷共济、相向而行,再现古丝绸之路曾经的荣耀与辉煌,共同铸就团结、发展、繁荣、文明的希望之梦。

篇2:月评论员文章

2015年6月

人民日报评论员:安全防线一刻不能松懈......................................1 人民日报评论员: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的基本遵循....................3 人民日报评论员:突出问题导向 贯彻从严要求.............................5 人民日报评论员:依法推进香港普选是中央坚定不移的立场..........7 人民日报评论员:香港普选法案合宪合法合情合理........................9 人民日报评论员:任何人都没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11 人民日报评论员:党执政治国的重要组织制度保障......................13 人民日报评论员:解决问题是最好的教育....................................15 人民日报评论员:反对派应对香港民主发展进程受阻负全责........17 人民日报评论员:补好扶贫开发这块短板....................................19 人民日报评论员:合力打赢扶贫攻坚战........................................21

2015年06月03日

6月1日晚,重庆东方轮船公司一艘载有458人的客轮在长江发生翻沉。事件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总书记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批示,就现场搜救及善后工作、加强公共安全等进行部署。李克强代表总书记急飞事件现场,指挥救援和应急处置工作。交通部门、解放军、武警部队、湖北省、重庆市、湖南省等各方面紧急行动起来,组织3000多人全力搜救遇险人员。截至2日19时,已找到20人,其中14人生还,救援和相关处置工作正在紧张进行。

这次事件,再一次敲响了公共安全的警钟。正如总书记在批示中强调的,要深刻吸取教训,强化维护公共安全的措施,确保人民生命安全。客船翻沉,只在片刻之间,公共安全人命关天,任何时候都不能麻痹大意,任何环节都不能掉以轻心。只有时刻绷紧忧患意识、责任意识的弦,始终保持高度警觉,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才能构筑起坚实的安全防线。

一地遇险情,全国受警示。当前,我国已进入主汛期,厄尔尼诺现象持续发展,防汛抗旱形势不容乐观,一些地方频频出现洪涝、风雹、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面对公共安全的风险与挑战,各地各部门更要突出问题导向,彰显责任担当,一刻也不放松各项安全工作。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必须强化底线思维,从最不利情况出发,着力补齐短板、堵塞漏洞、消除隐患,着力抓重点、抓关键、抓薄弱环 节,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防强风、抢大险、救大灾,不断提高公共安全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

搜救工作仍在争分夺秒进行中。客船翻沉事件令人揪心,更让遇难者家属陷入深深悲痛之中。惨痛的灾难再次提醒我们,公共安全连着千家万户,是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各级党委和政府的肩上,担着“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我们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自觉把维护公共安全放在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来认识,从严从实抓好每一个环节,努力编织全方位、立体化的公共安全网,为人民的幸福生活筑牢安全根基。

人民日报评论员: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的基本遵循

2015年06月03日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管理规定》),这是中央制定的第一个规范和加强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的党内法规。《管理规定》体现了中央关于干部人事工作的新精神新要求,吸收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新经验新成果,对事业单位领导人员普遍适用的基本原则、基本条件、基本制度和基本要求作出规定,是党的组织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重要成果,是依法依规从严管理干部的重大举措,是新时期做好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工作的基本遵循。

事业单位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提供公益服务的主要载体,其领导人员是党执政骨干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对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沿用党政机关干部的模式,没有形成充分体现事业单位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的政策法规体系,致使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够强。《管理规定》的印发实施,填补了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的制度空白,对于推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一支符合好干部标准的高素质事业单位领导人员队伍,提高公益服务能力和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干部管理工作原则,是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的集中体现。《管理规定》提出的“党管干部原则”,“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分级分类管理原则”,“依法依规办事原则”,明确了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的根本要求、选任标准、价值取向、工作责任和理念方法。贯彻落实《管理规定》,必须把这些原则学习好、掌握好、坚持好。

树立什么样的用人导向,取决于以什么样的标准选人用人。贯彻落实《管理规定》,按照好干部标准培养选拔事业单位领导人员,核心是严格把握任职资格条件,既重管理能力、专业水平和工作实绩,更重政治品质、道德品行,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重点是落实教育培训、实践锻炼等措施要求,加强政治引领和作风养成,促使他们忠实履行公共服务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关键是发挥党组织在选人用人上的领导和把关作用,规范程序要求,严肃责任纪律,真正把人选准用好、把班子选优配强。

事业单位人才荟萃、知识密集,是创新创业的重要阵地。激发事业单位生机与活力,必须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也应看到,事业单位拥有大量的公共资源,社会关注度高,领导人员在人、财、物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决定权和支配权,必须切实加强管理监督。要认真落实管理监督的各项制度措施,以“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为契机,加强教育引导,严明纪律要求,确保这支队伍忠于职守、秉公用权、服务人民、廉洁从业。

事业单位涉及民生方方面面,关乎人民幸福安康,关乎党的执政形象。各级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要结合地方和行业实际,以《管理规定》为基本依据,建立完善相关制度和规范,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工作,为推动公益事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人民日报评论员:突出问题导向 贯彻从严要求

2015年06月05日

近日,总书记在浙江调研时强调,“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要突出问题导向,贯彻从严要求,既巩固和扩大从严治党成果,又有效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新问题。这为我们搞好专题教育指明了努力方向。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教育是为了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才是最好的教育。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必须把认真查找和着力解决问题贯穿始终,无论是专题党课、专题学习研讨、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还是整改落实、立规执纪,都要聚焦问题、对准问题,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专题教育,着力解决理想信念动摇、滥用权力、不负责不担当、不守政治纪律等各种“不严不实”问题,不断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这既是中央的要求,也是群众的期盼。

严是爱,宽是害。查找和解决问题关键在严。各级领导干部要以严的标准审视自身,以严的精神剖析问题,真正把自己摆进去、把问题亮出来,找准“病根子”,开好“药方子”,切不可避重就轻、轻描淡写,更不能文过饰非、遮遮掩掩。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要的就是以实事求是的自觉、自我革新的勇气,高标准严要求,触及灵魂、找出差距、努力改进。

万事严中求,成效实处谋。对查找出的问题,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属于能力不足的,通过加强培训,强化实践锻炼,不 断总结提高、提升能力;属于担当精神缺乏的,通过明确责任、加强督查,提振精神状态;属于不作为的,通过严肃批评教育,认真执纪问责,形成倒逼压力。总之,要紧盯“不严不实”的问题和具体表现,一条一条梳理、一项一项分析,弄清问题性质、找到症结所在、切实加以解决,以解决问题的成果取信于民。

从严治党是一个永恒课题,“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不是一次活动,必须融入经常性学习教育之中。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向问题发力,我们定能在深化“四风”整治上见实效,在守纪律讲规矩、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上见实效,在真抓实干、推动改革发展稳定上见实效,赢得人民群众的肯定和信任。

人民日报评论员:依法推进香港普选是中央坚定不移的立场

2015年06月05日

香港特区政府日前正式预告,行政长官普选法案将于6月17日提交立法会审议、表决,这意味着实现2017年行政长官普选目标的程序已进入关键阶段。特区政府提交的法案,贯彻落实了基本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有关决定,符合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符合香港的实际情况,兼顾社会各阶层利益,体现均衡参与的原则,得到了多数香港市民的认同,是行政长官普选最为合适的制度安排。中央坚决支持特区政府提出的普选法案,衷心希望香港各界把握历史机遇,依法落实普选,使500多万香港合资格选民第一次实现一人一票直接选举行政长官。

落实行政长官普选,是香港基本法规定的目标,是中央政府对全体香港市民的庄严承诺。香港回归祖国以来,中央始终严格执行基本法的规定,根据香港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推进香港的民主发展。行政长官和立法会选举的民主成分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明确了政制发展的法定程序、普选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为实现基本法规定的普选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2014年8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决定,明确从2017年开始,香港特区行政长官选举可以实行由普选产生的办法,并规定了普选制度的核心要素。决定作出之后,中央有关部门负责人与香港各界人士进行沟通交流,阐述决定各项内容的依据。特区政府开展公众咨询,最大限度凝聚社会共识。这些举措,都充分体现了中央支持香港特区发展民主、实现普选的坚 定立场。

落实行政长官普选,符合香港的根本利益,也符合国家利益。特区政府提出的普选法案合情、合理、合法,是切合香港实际情况的民主制度,也是全面贯彻落实“一国两制”和基本法的具体体现。如期实现2017年行政长官普选,是广大香港市民的民主夙愿,也是香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依法落实普选,有利于香港社会凝心聚力、共谋发展,有利于行政长官带领特区政府有效施政,有利于“一国两制”事业向前推进。如期实现2017年行政长官普选,也符合国家整体利益。香港好,国家好;国家好,香港更好。实践证明,全面准确地理解、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方针政策和基本法,包括落实基本法规定的普选目标,有利于更好地维护香港市民的根本利益,更好地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目标。

落实行政长官普选,立法会议员角色关键、责任重大。香港的民主发展正处于极其关键的时刻,香港能不能迈向民主发展的里程碑,现在只有一步之遥。中央真诚希望并呼吁全体立法会议员以香港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和国家的整体利益为依归,顺应多数民意,勇于担当,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为推动香港民主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无愧于历史的贡献。

“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香港普选的历史契机已经到来,香港政制发展进入一个关键节点。我们期盼,香港合资格选民一人一票直接选举行政长官能够成为现实,共同谱写香港民主发展的新篇章。

人民日报评论员:香港普选法案合宪合法合情合理

2015年06月10日

再过一周,香港将迎来民主发展史上的重要时刻,特区政府提交的行政长官普选法案将在立法会审议、表决。普选法案符合基本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充分反映了咨询期间香港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提出的意见,合宪合法合情合理。它不仅是香港历史上最民主的制度安排,也是最切合现阶段香港实际情况、最现实可行的制度创新。

普选法案的合法性和正当性不容置疑。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个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地方行政区域,其政治体制包括行政长官产生办法,都由中央政府通过国家宪法和香港基本法确定,中央对行政长官普选制度拥有主导和决定权。特区政府提出的普选法案,贯彻落实了基本法和去年全国人大常委会“8·31决定”对于香港普选的宪制性安排,合宪合法不言而喻。

普选法案充分彰显了民主、开放、公平、公正。普选法案规定,提名委员会由四大界别1200人组成,涵盖社会各界精英,体现了广泛代表性和均衡参与原则,有利于平衡各种诉求和各方面利益,有利于提出各方面都能接受的行政长官候选人,避免可能出现的宪制危机和民粹主义风险;参选人须获得过半数提名委员会委员支持成为候选人,符合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原则;提名产生2—3名候选人,保证了选举的竞争性。全体合资格选民以一人一票方式选出行政长官人选,采取相对多数当选制,简明而易于操作,也比较稳妥。普选法案的各项规定切合香港实际,符合社会整体利益,最能够凝聚各界共识,合情合理有目共睹。

普选法案为确保爱国爱港人士担任行政长官提供了法律保障。确 保选出中央信任、港人拥护的行政长官,是香港特别行政区与中央政府保持良好关系、实行良好管治的必要条件,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也有利于保持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普选法案规定的提名制度,对符合法定资格的人争取提名没有任何不合理限制,将提名权赋予由香港各界人士组成的提名委员会,有利于选出中央信任、港人拥护的行政长官。目前,香港确有极少数别有用心的人,打着“民主”的幌子,肆意曲解基本法,阻挠特区政府施政,顽固对抗中央管治,企图把香港变为独立政治实体。行政长官普选法案的制度设计就是要向他们的政治行为说不,使其“反中乱港”图谋不能得逞。

普选法案赢得了香港多数民意的支持。在任何一个利益多元、诉求多元的社会中,都不可能存在人人满意的“完美方案”。香港是一个多元化社会,普选法案获得了过半数民意支持,充分说明这是一个照顾到多方面利益和诉求的方案。评判一项政治制度包括普选制度的优劣,最重要的标准就是看它是否适合本国或本地区的实际。香港所需要的,不是臆造模仿别人却无法在自己的政治环境中运行的民主幻象,而是建立真正适合自身实际情况且能够运作良好的民主制度。

中央推进香港行政长官普选的诚意和决心坚定不移,坚守原则和底线不动如山。香港社会支持普选法案通过的主流民意清晰明确,不可逆转。香港少数人企图以所谓的“国际标准”取代基本法的规定,以他们的“一己私利”取代香港整体利益,是不能允许的。因此,支持还是反对普选法案,是支持还是反对民主、拥护还是反对“一国两制”和基本法的试金石。我们希望,手握投票权的立法会议员,拿出政治智慧和勇气,以大局为重,对这个切实可行的好法案投下赞成票,让香港的民主阔步向前。

人民日报评论员:任何人都没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

2015年06月12日

法理昭彰,有腐必惩。6月11日,***受贿、滥用职权、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案一审宣判。对这一案件的依法处理,彰显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执政理念,昭示了我们党依法惩治腐败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

党纪国法对全党具有普遍的约束力。***作为党和国家原领导人,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给党和人民事业造成巨大损失,严重损害党的形象,严重损害国家利益,严 重损害法律尊严,必须依法予以严惩。综观此案,从立案、侦查、提起公诉到审理、宣判,整个过程都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坚持依法按程序办案,贯 穿着“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的基本理念。这充分说明,党纪面前没有特殊党员,国法面前没有特殊公民,无论权力大小、职务高低,没人能当“铁帽子 王”,只要破坏法纪、践踏法纪,就必然会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事实再次告诉我们,任何党的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和党纪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和党 纪范围内活动,都必须依照宪法法律和党纪行使权力、履行职责,都没有超越宪法法律和党纪的特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始终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坚定不移地依法惩治腐败,提振了全党信心,增强了党的 威信,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为经济社会发展凝聚了强大正能量。事实证明,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依法治国,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的广泛共识;依法严惩腐 败、清除害群之马,是我们党有力量的表现,也是全党同志和广大群众的共同愿望。

依法处理这一案件再次说明,我们党敢于直面问题、纠正错误,勇于从严治党、依法治国。坚持在法治的框架下惩治腐败,使反腐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着力用法 律制度约束权力,把反腐倡廉建设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紧密结合起来,这是我们党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的根本方向。各级党组织要自觉用法律 制度规范和约束权力,确保权力在法治轨道上、制度笼子里运行,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腐败问题的发生。要提高法律制 度的执行力,让法律制度成为带电的“高压线”,确保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真正做到为民用权、秉公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

只有对党纪国法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对一切诱惑腐蚀保持高度警惕,才能做到不越界、不越轨。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牢固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 前人人平等、权由法定、权依法使等基本法治理念,带头信仰法治、坚守法治,自觉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必须懂得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的 道理,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决不允许超越法定权限、违反法定程序行使权力。必须牢记法纪红线不可逾越、法纪底线不可触碰,决不允许以任何借口 任何形式凌驾于党纪国法之上,决不允许干扰宪法法律实施、干涉依法办案。必须进一步增强坚守法纪的定力、厉行法纪的意志,坚决同破坏党纪国法实施、践踏党 纪国法尊严的行为作斗争,当好党纪国法的守护者。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有全党上下齐心协力,有人民群众鼎力支持,有法律制度强力支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征程上,我们就一定能打赢这场攻坚战、持久战,管好党、治好国,不负历史使命、不负人民重托。

人民日报评论员:党执政治国的重要组织制度保障

2015年06月17日

《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试行)》日前发布,这是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重要成果,是强化党执政治国组织制度保障的重要举措,是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的重要体现,在党组工作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我们党要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离不开坚强有力的组织制度保障。在这方面,中央已出台了地方党委工作条例,确立了地方各级党委在本地区的领导核心地位,保证了党对地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全面领导。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经济组织、文化组织、社会组织和其他组织领导机关中设立党组,是我们党从国情出发创造的一项重要制度,是确保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得到贯彻落实的重要途径,体现了我们党独特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制度优势。

党组制度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缺乏专门党内法规,实践中一些领导干部对党组性质、地位、职责等知之甚少,党组设立不够统一、成员配备不够一致、职责不够明确、决策不够规范,制约着党组作用的有效发挥。当前,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必须牢牢坚持党的领导,把党的建设放在更加突出位置,进一步完善党组制度,夯实党执政治国的制度根基。

《条例》是党组工作方面的基础主干党内法规,是党组设立和运行的总依据总遵循。《条例》坚持问题导向,对党组设立和运行各环 节作出全面规范,提出许多重要措施和制度创新,特别是强化党组的政治领导责任,凸显了党组从严治党责任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把党组工作纳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轨道,确保党组各项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条例》的制定和实施,体现了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重大决策部署。

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要求党组必须增强管党治党意识、落实管党治党责任。党组要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在党兴党,切实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始终把党建工作牢牢抓在手中。《条例》对党组落实管党治党责任设定了领导制度、请示报告制度、备案制度、党组书记述职制度、考核制度、列席会议制度等制度。党组要按照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把这些制度落实好,把抓党建作为最大政绩、聚精会神抓党建,党组书记要履行抓党建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成为从严治党的书记。

《条例》印发后,关键在于实施。各级党委要按照中央要求,从全面从严治党、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的战略高度,切实加强对党组工作的领导,把《条例》各项规定要求落到实处,努力开创党组工作新局面,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人民日报评论员:解决问题是最好的教育

2015年06月19日

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是为了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思想升华、精神提振的过程,所以解决问题才是最好的教育。无论是专题党课、专题学习研讨,还是专题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都要强化问题意识,突出问题导向,聚焦问题查、对照问题改,持续向问题“叫板”,使专题教育的过程成为校正“不严不实”问题的过程。

群众最反感的是形式主义,最期盼的是解决问题。这两年,我们党抓作风、抓党建,之所以受到群众点赞,就是因为坚持从问题出发,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让党风民风为之一新,使党心民心为之一振。实践证明,有的放矢事易成,专题教育要取得实效,关键在要把解决问题摆在最重要的位置。

理想信念、党性修养、权力行使、纪律规矩、做人做事……对于“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中央《通知》用“三个着力解决”进行了概括。《通知》列出的这些问题,都很有代表性、典型性,在各级领导干部中或多或少、或轻或重都有所体现。在专题教育中,各级领导干部都应该带着问题,把自己摆进去、摆到位,对照党纪党规、国家法律,对照正反两方面典型,联系个人实际,往深里找、往细处查。

一具体就深入,一深入就有效。在专题教育过程中,“察病灶”须严,要做全方位、立体式的透析检查,抽丝剥茧,抓住实质;“找病根”要实,避免笼而统之、千人一面,切忌表面化、脸谱化。找问题要具 体,既找共性问题,也找个性问题,做到与人见面、与事接茬,“每顶帽子底下都有人”,越具体越有针对性。

作风建设不能一阵风。解决“不严不实”问题,既要向思想建党要自觉,也要向制度建党要约束,向两者结合要长效。尤其要看到,对于领导干部来说,“三严三实”意味着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有些事情普通群众可以做、党员干部不能做,有些事情一般干部可以做、领导干部不能做。进行制度建设和创新,就要按照党纪严于国法、领导干部严于一般干部的原则,围绕严肃党的政治生活、加强干部教育管理、加强权力运行制约监督等,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办法,把制度笼子扎紧织密。

看一个地方、一个部门、一个单位专题教育搞得怎么样,关键是看“不严不实”的问题有没有得到解决、广大群众是否满意。以解决问题为突破口,推动形成从严从实的氛围,我们就能不断延展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问题解决的成效,构筑清风正气的基石,推动落实“四个全面”战略部署。

人民日报评论员:反对派应对香港民主发展进程受阻负全责

2015年06月19日

6月18日,我们遗憾地看到,香港反对派议员一意孤行,执意投下反对票,特区政府提出的普选法案未获通过。这意味着2017年第五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选举不能实行由普选产生的办法,而继续沿用现行的由行政长官选举委员会选举产生的办法。这一结果背离了香港社会的主流民意,也是中央政府不愿看到的。反对派必须为阻碍香港民主发展负全部责任。

反对派议员否决普选法案,是反对民主漠视主流民意的倒行逆施。普选法案是在广泛咨询香港各界意见的基础上提出的,并得到多数市民的支持。普选法案通过与否,不是简单的民主议题,对香港未来发展也至关重要。香港回归以来,围绕政制发展问题的政治争拗愈演愈烈,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各项社会事业受到严重阻滞。如能实现2017年行政长官普选,不仅可以实现香港居民多年的民主夙愿,香港社会也能从多年的政治争拗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谋求发展。反对派不顾民意取向,无视民众福祉,出于一己一党之私否决普选法案,其喊着“民主”口号反民主的真实面目暴露无遗。

反对派否决普选法案,与他们从一开始就试图把香港民主发展引入歧途一脉相承。是民主的推动者还是阻碍者,不仅要“听其言”,还要“观其行”;要看现实,也要看历史。回归前,反对派中的一些人就站在殖民统治者一边,抵制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阻挠香港特区成立的准备工作。2003年,他们不顾香港经济陷入低谷、亟待 复苏的实际情况,以立即实行“双普选”为口号,煽动社会抗争,企图制造社会动荡。2005年,香港特区政府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向立法会提出循序渐进修改2007年行政长官和2008年立法会产生办法的议案,他们却执意捆绑予以否决,使香港民主发展错失一次良机。今天的场景与当年何其相似!反对派的所作所为,说明他们是香港民主发展过程中的搅局者、破坏者。

反对派否决普选法案,实质是反对“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香港回归18年来存在的最大政治问题,就是香港社会始终有一些人不接受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事实,不接受中央对香港的管治。他们利用一切机会与中央对抗,与特区政府对抗,把自己打扮成香港“核心价值”的维护者,妖魔化中央和特区政府,曲解“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他们选择否决普选方案,其目的是与中央争夺香港管治权,图谋把香港变成独立的政治实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中央希望通过落实普选巩固和扩大香港社会政治共识,实现香港长治久安,为此与社会各界一道,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反对派议员虽然否决了普选法案,但他们阻挡不了广大香港市民更加坚定地维护“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更加坚定地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历史潮流。中央政府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落实“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继续坚定不移地支持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依法施政,继续坚定不移地支持香港特区依法循序渐进发展民主并最终达至普选目标。希望香港各界增进团结,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努力构建民众安居乐业、社会安定和谐的良好局面,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

人民日报评论员:补好扶贫开发这块短板 ——一论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

2015年06月25日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握时间节点,努力补齐短板,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日前,在贵州召开的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总书记听取对“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并就加大力度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提出“四个切实”的具体要求。这是党中央对扶贫攻坚决战决胜的总号令,也是我们完成脱贫目标的新指南。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没有贫困人口的脱贫,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的最后一年是2020年,正好是我们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十三五”规划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规划。能不能收好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现在来看,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短板”。“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补好扶贫开发这块“短板”。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扶贫开发作为关乎党和国家政治方向、根本制度和发展道路的大事。健全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县抓落实的扶贫开发管理体制,推进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改革考核机制,开启科学扶贫、精准扶贫、内源扶贫等扶贫新思路,一系列新的战略思想和战略部署,有力推动着新时期扶贫事业向前发展。入之愈深,其进愈难。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实现了“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快速度的大规模减贫”,成为全球最早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减半的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扶贫开发工作依然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目前,全国有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12.8万个贫困村、2948.5万个贫困户、7017万贫困人口……这些数字,哪一个都是沉甸甸的,凸显了扶贫脱贫形势的严峻性。

到2020年,7000万贫困人口要全部脱贫,时间十分紧迫。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6年时间,平均每年需要减少1170万人,任务相当繁重。越往后,脱贫难度就越大。形势逼人、形势不等人,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增强紧迫感和主动性,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可持续的措施,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切实做到精准扶贫、切实强化社会合力、切实加强基层组织,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全部脱贫。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从解决绝对贫困,到减少相对贫困;从解决温饱问题,到实现全面小康,变化的是扶贫任务,不变的是为民情怀。立下愚公志,啃下硬骨头,补齐扶贫开发这块“短板”,决不让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掉队,这是党和国家的庄严承诺,也是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

人民日报评论员:合力打赢扶贫攻坚战 ——三论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

2015年06月27日

到2020年,7000多万贫困人口要全部脱贫,时间十分紧迫,任务相当繁重,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攻坚拔寨的冲刺期。确保按期完成任务,必须采取超常规的思路和办法,必须凝聚更多共识和力量。

“扶贫开发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在贵州召开的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总书记深刻阐述了“大扶贫”的工作理念,要求汇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互为支撑。这为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对于打赢扶贫攻坚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7亿多人成功脱贫,中国成为“全球首个实现联合国制定的贫困人口比例减半目标的国家”,一条基本经验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越往后,扶贫难度越大,我们就越是要继续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扶贫部门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其他部门也要协同配合、大力协作;各级党委政府积极引导、主动作为,也要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鼎力支持;贫困地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达地区也要对口帮扶、积极支援。中央地方上下联动、政府部门左右协调、政府社会内外结合,调动起各方面的积极性,就能汇聚成战胜贫困的强大合力。

打出“组合拳”,才能啃下“硬骨头”。形成上下联动、横向联合、齐 抓共管的“大扶贫格局”,需要树立大局观念、创新体制机制、突破思想束缚,对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提出了更高要求。决不能画地为牢,认为扶贫攻坚只是扶贫部门的事;也不能闭门造车,不下力气引入社会力量共襄扶贫;更不能悬在半空,忽视基层组织建设。唯有克服部门利益的阻碍、走出思想观念的误区、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意识,才能形成共同为扶贫想招、一起为扶贫发力的生动局面。

无论是回溯历史,还是着眼现实,什么时候扶贫能调集各方资源,什么时候脱贫就成效卓著、事半功倍。在宁夏永宁,闽宁镇取“福建、宁夏合作”之义,战胜了“苦瘠甲于天下”的贫困,也树立起区域对口帮扶的典范;在贵州黎平,“互联网+”走进深山老林,村民在网上销售土特产,开启了“造血”扶贫的新路子……来自一线的鲜活事例充分说明,健全组织动员机制、搭建社会参与平台、培育多元扶贫主体,就能为形成“大扶贫格局”创造条件。

篇3:评论员文章也要力求最有效的传播

然而, 在现实的操作中, 评论员文章这一本来很活泼的文体, 尤其是在地方党委机关报那里, 却出现了一些倾向性问题,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选题上, 求全而失之于虚。实际工作中, 针对重大会议报道, 往往要配发评论员文章, 而一些领导却出现一种认识偏差, 以为只有在报纸上配发评论员文章才能显示会议的重要性, 评论员文章便从选题上面泛化了。此外, 在具体操作层面, 特别在为重大会议报道配发系列评论员文章时, 往往又是从全面阐述会议精神的角度出发来破题立论, 这样, 就出现了一大弊病, 评论员文章几乎成了会议报道的复述, 没有新意。像这样的一些评论员文章, 形式大于内容, 看似发了不少, 实则虚浮得很, 对解决实际问题意义不大。二是在论述上, 求大而失之于浅。评论员文章相对于短评来说, 涉及的题材比较重大, 讲好讲清楚有很重要的意义。然而, 许多评论员文章在讲这些大问题时, 却是因其大而只讲一些面上的话, 讲一些大道理, 漂在上面, 不沾地气, 没有针对性, 对于读者来说, 得不到有意义的启示。

这些倾向性问题看来是小事, 但却影响很大。当这些倾向性问题出现时, 读者往往会对评论员文章这个整体产生错觉, 认为是官样文章, 不好看。传播不理想, 报纸影响力便下降, 评论员文章涉及的都是当前重大现实问题, 没人读没人看, 政策贯彻落实也受影响。

如何解决这些倾向性问题呢?本文就河南日报两个系列的评论员文章, 谈一些看法:

宁要片面的有用, 不要全面的平庸。河南日报从2010年11月23日到2010年12月3日, 刊发了“学习贯彻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精神”系列评论员文章六篇。在“十二五”开局之年、中原经济区建设起步之时, 河南省委召开这次全会, 总结过去, 谋划未来, 集思广益, 凝神聚力, 对于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推动河南大发展, 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 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依托这次会议的评论员文章该怎么写?一般的做法是, 根据会议内容, 分几个方面论述。但河南日报这组评论员文章没有按照惯常的思路来破题, 而是在认真领会精神的基础上, 分析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 需要提哪些方面的要求, 而这正是省委在召开全会后想要对全省干部群众讲的话题。从这个思路出发, 该系列评论员文章在有了一个开篇总论之后, 都从具体要求上选题谋篇。《要善于按规律办事》讲工作方法, 《胸怀全局一盘棋》讲大局意识, 《“真做”、“做好”最重要》讲求实求效、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 《时刻把“为民”挂心头》讲目的和方向, 《科学发展昭示崛起之路》讲发展途径, 这样选题谋篇避免了求全而虚的弊病, 让文章有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喻国明有一个新闻传播的“传受互动方格”理论, 简单地说, 就是媒体最想发布的和受众最想了解的能契合到一起, 传播才最有效。评论员文章政治性强, 承担的宣传任务重, 就要认真领会上级的精神, 仔细揣摩读者需求, 把有用当做指针, 求得最有效的传播。这组评论员文章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对河南日报的读者 (多数为领导干部) 来说, 全会的内容已经了解, 他们想了解的是全会内容之中隐藏的精神实质;而对省委来讲, 这时想要对干部说的, 也不是全会的内容, 而是对领导干部落实会议内容的要求。河南日报正是把握住了上与下这两方面的内在诉求, 以“有用”为原则, 以传播为目的, 来安排这组评论员文章的。

宁要贴近的狭隘, 不要漂浮的宏大。2011年3月7日到3月10日, 河南日报针对省委书记卢展工与在京河南人谈话内容, 就卢展工所讲的四个关键词“奉献”、“形象”、“精神”、“追求”刊发了四篇评论员文章。这四篇评论员文章, 选题比较虚, 如何写出河南特色, 写出针对性, 接地气, 是这四篇评论员文章必须解决的问题。在具体操作中, 这几篇评论都很注意这一点, 将笔墨更多地放在河南振兴的具体要求上。在《“奉献”二字重千钧》这一篇里, 评论员很明白地讲清楚了“奉献”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意义:“建设中原经济区, 弘扬奉献精神, 做好本职工作, 显得尤为重要。要打造全国‘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 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 需要我们承担更大责任, 奉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在《让河南人形象熠熠生辉》里, 评论员针对河南实际, 提出“发展出形象”, 论述说:“一个地方, 要真正赢得外界的尊重, 没有别的捷径, 只有靠经济社会的大发展。近年河南形象虽有了很大的提升, 但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弱的省情还没有根本改变。面对发展的重任, 任尔东西南北风, 我们都要‘经受住委屈、承受住压力’, 咬定发展不放松, 少说空话多干实事, 以形象促进发展, 用发展的实绩赢得尊重。”这样, 文章论述便更加深入具体。这样的论述看似把大题目化小了, 实际上是让虚的概念有了具体内容, 使文章接了地气, 不漂浮, 有看头。

从心理学上说, 人们的兴趣总是围绕着自己熟悉的事情展开。从文艺理论来说, 文章合为时而著, 这个“时”既包括了时代, 也包括了实际。从党对新闻宣传工作的要求来说,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既是原则, 也是方法论。所以, 评论员文章写作不能因其题目的宏大, 就虚论虚, 而是应该从实际出发, 给予文章以具体的内容, 这样文章才有贴近性, 才能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 才能达到有效的传播。

篇4:月评论员文章

发展永无止境,改革也不会一劳永逸。财富“蛋糕”做大了,“怎么切分”的问题随之而来。解决制约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涉及经济社会各领域,要深化改革,不可避免地会触动既有利益格局,使得进一步深化改革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这是改革步入“深水区”后风险增加、难度增大的一个新的特征。

近年来,改革继续以不可逆转之势向前推进。同时由于改革尚不到位,某些地方和部门出现了“公共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苗头,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遭遇行政权力的不当干预,致使一些重要领域、关键环节改革难度加大。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增强改革的科学性、系统性、协调性,着力突破改革瓶颈,既是过去攻坚克难的成功经验,也是继续深化改革的有效方法。

加强“顶层设计”,必须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必须同基层干部群众的实践探索相结合。政策的生命力总是源于实践。从安徽小岗村村民探索“大包干”到深刻变革农村经济格局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农村改革、经济体制转轨等重大改革之所以取得成功,释放出巨大的经济社会活力,关键在于改革领导者对群众意愿的深度关切,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对基层探索实践经验的及时总结。尊重群众首创精神,鼓励地方大胆探索,重视基层鲜活实践,是确保“顶层设计”符合实际的重要条件,更是推动改革不断深化的智慧之根、活力之源。

“顶层设计”意味着决策者具有敢于担当的历史责任感。改革攻坚期的“顶层设计”既需要执政为民的情怀、科学合理的谋划,也需要坚定笃行的勇气和决心。根据中央决策部署,今年政府改革确定的重点任务分别涉及财税金融、价格、收入分配、事业单位和政府自身等方面,并将制定收入分配改革总体方案列入年内重点工作。这种直面难点矛盾、回应民众关切的鲜明态度,扎实稳健、攻坚克难的务实作风,必将有力推动改革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为深化改革创造更多有利条件。

“顶层设计”需要站在国家层面总揽全局,统筹兼顾各方利益。在利益多元、诉求多样的条件下,能否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出发,围绕科学发展主题谋划设计方案,决定着“顶层设计”的成效。创造条件让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都有机会充分表达,在最大范围倾听民意,最大程度集纳民智,最大限度整合民力,就会形成最能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体现社会公平正义和时代进步潮流的改革方案,凝聚起最广泛的改革共识,为深化改革、攻坚克难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

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突出阶段性重点,也要通盘考虑各个环节的衔接配套。只有更加重视“顶层设计”,加强总体规划,才能排除利益纠葛的干扰,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等各项改革。

篇5:3月21日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何谓“进行时”既指驰而不息的状态,也指坐言起行的精神。换言之,改革不是徒陈空文、等待观望,而是要立说立行、说到做到。

环顾当今中国,新一轮改革大潮已经起势。身处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站在全国两会过后的新起点,如何进一步激发改革精神,让人民群众看到党和政府的改革决心如何更好地凝聚改革力连形成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改革新气象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改革只有进行时,改革期待大担当,改革呼唤行动派。现在,根据中央擘画的改革蓝图,各地各部门都有了改革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接下来的关键,在于落实。正因如此,总书记指出,“要把抓落实作为推进改革工作的重点,真抓实干,蹄疾步稳,务求实效”。

落实改革如何破题找准突破口是前提。“会呼吸的痛”折射的环保难题,“输在起跑线上”背后的教育公平,“明天谁来当医生”反映的医改命题……聚焦群众关注的热点、感受百姓生活的痛点,就能找准制定改革举措的切入点。简政放权、新型城镇化、国有企业改革、社会管理创新……对于这些改革任务,既按中央确定的方向、目标、原则办事,又勇于探索、勇于创造,扎实有序推进,才能做到与中央要求“上下对称”,实现改革“蹄疾步稳”。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改革从来都是人民群众的共同事业。回顾1978年以来的改革历程,正是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正是各地区各部门的主动实践,使基层探索与顶层设计彼此呼应,改革共识与改革合力相互激荡,催生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大潮,造就了风雷激荡的时代风貌。今天,面对改革深水区、发展攻坚期,冲破观念禁锢,突破利益藩篱,需要有勇气、有胆识、有担当,呼唤大力改、大胆试、大步闯。从时间表倒数最紧迫的事项改起,从老百姓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从社会各界能够达成共识的环节改起,更好地回应人民群众的呼声和期待,更好地激发市场活力与潜力,才能不断增强改革的感召力,动员和激励更多的人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

哪里有改革,哪里就有新气象;哪里有创新,哪里就有新发展。我们今天的成就,无不源自迎难而上、锐意攻坚所形成的“改革红利”,这又构成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机遇。激发一往无前的进取意识,增强时不我待的机遇意识,树立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向全面深化改革要动力,以久久为功精神抓落实,我们就能不断用新的发展为改革开疆拓土,让改革成为实现中国梦的不竭动力。

高标准才有高质量

——一论以“五个准确把握”推进教育实践活动

“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教育实践活动要确立一个较高标准,并严格按标准抓部署、抓落实、抓检查。”总书记在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指导教育实践活动时强调,要准确把握第二批活动的总体要求、实践载体、重点对象、组织指导原则、特点规律。这“五个准确把握”,为扎实推进教育实践活动提供了行动指南。

标准决定质量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质量。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之所以成效显著,就在于高标准部署、严要求落实,做到了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四风”问题之所以在一些地方依然突出,原因也在于标准不高、执行不严。抓作风建设,就要贯彻“三严三实”,从严上要求,向实处着力,让各环节工作落地有声,以实效取信于民。

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有33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6900多万党员参加,与群众联系更紧密、涉及问题更具体、社会期待更高,非严不足以立规,非实不足以克难。不管是解决实际问题,还是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能力,都要求主题不变、标准不降,在对标立规中查找差距,在上下互动中解决问题,在攻坚克难中提振信心,在思考辨析中把握规律。只有严格确立高标准,绝不满足于一事之成、一时之效,不达标准不交账,不出成效不过关,才能确保善始善终、善作善成。

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领导干部要当好带头人,联系点要成为示范点,关键是以历史先贤、革命先烈、时代先锋为镜,在深学、细照、笃行上下功夫,切实解决好群众立场、群众感情问题,把压力变为改进作风的动力。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不等于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更加密切、必然密切,一旦淡薄宗旨意识、淡化群众感情,就会出现“楼建高了,事却难办了;学历高了,话却不会说了”等问题。这正是教育实践活动所要破解的现实课题。在党忧党,每一个党组织无论级别高低、分布在哪里,每一个党员无论职务大小、工作在什么岗位上,都应自觉担起责任来,自觉做好固本强基、凝聚人心的工作。只有这样,党的执政根基才能更加稳固,深化改革的社会资源才会更加丰厚。

古人云,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标准决定质连标准考验能力。继续发扬钉钉子精神,让每一件事情都有责任清单、效果检验,一锤接着一锤敲,积小胜为大胜,我们就能把教育实践活动引向深入,不断以作风建设新成效营造改革发展新气象。

习近平调研指导兰考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央广网北京3月19日消息(记者温飞)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根据中央统一安排,中央政治局常委在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中分别联系一个县,习近平联系兰考县。17日到18日,习近平在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省长谢伏瞻陪同下,深入农村和窗口服务单位,同干部群众交流座谈、听取意见和建议,实地指导兰考县教育实践活动。

17日上午,习近平一到兰考,就直接前往焦裕禄同志纪念馆。习近平边看边问,不时驻足。他同焦裕禄亲属和基层模范干部代表亲切交流并合影留念,动情地说:

习近平:焦裕禄精神是永恒的。他虽然离开我们50年了,但他的事迹永远为人们传颂,他的精神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等革命传统和伟大精神一样,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永远向他学习。

17日下午,习近平来到兰考县为民服务中心考察。他向地税、国土、民政、房管中心等窗口的工作人员详细询问有关情况,勉励他们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把服务工作做好。习近平说,窗口单位是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查摆和解决作风问题的重点部位,要在活动中总结经验、解决问题,从服务内容、办事流程、跟踪反馈、结果评价等方面不断改进,使服务更加精细、规范、高效。

兰考县东坝头乡张庄村,是焦裕禄当年找到防治风沙良策并首先取得成功的地方。下午4时10分许,习近平来到这里考察。他牵着85岁的张景枝老人的手来到她家,看厨房,察卧室,同一家人促膝交谈:

习近平:家里一年产多少粮食?农业补贴和低保、医保等政策是否享受到?对新农村建设有哪些要求?

习近平叮嘱当地干部要切实关心农村每个家庭特别是贫困家庭,通过因地制宜发展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随后,习近平同乡、村干部和村民代表进行了座谈。6位同志围绕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基层干部转变作风等向总书记吐露心声,习近平边听边记。

傍晚时分,习近平回到住地焦裕禄干部学院,又同在此学习的兰考县部分乡村干部学员进行了座谈。习近平语重心长地说,乡村处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末端,是我们党执政大厦的地基,现在,农村发展和管理对基层干部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大家要多思考如何把基层干部当好。

昨天上午,习近平专门听取兰考县教育实践活动情况汇报,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标准决定质量,教育实践活动要确立一个较高标准,并严格按标准抓部署、抓落实、抓检查。要整合好组织资源、人力资源、社会资源、政策资源,使与活动相关的各种因素同向着力、相互协调。要把握好节律,解决复杂矛盾先行探索,用成功经验和管用办法示范带动。要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要坚持开门搞活动,让群众大胆提意见、评头品足,特别是对群众提出的一些具体问题,能够解决的要抓紧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要耐心细致做好解释工作,需要上级决策或制定政策的要及时反映。要严格督导把关,及时发现和帮助解决工作推进中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习近平指出,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与焦裕禄精神是高度契合的,要把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作为一条红线贯穿活动始终,做到深学、细照、笃行。要特别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凡事探求就里、“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求实作风,“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

习近平:要组织党员、干部把焦裕禄精神作为一面镜子,从里到外、从上到下反复照一照自己,深入查摆自己在思想境界、素质能力、作风形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努力向焦裕禄同志看齐,从今天做起,从眼前做起,从小事做起,像焦裕禄同志那样对待群众、对待组织、对待事业、对待同志、对待亲属、对待自己,像焦裕禄同志那样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努力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

习近平指出,领导干部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发挥带头作用,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是全面的而不是有选择的。面对群众的眼睛,领导干部自我要求越严格越好,勘误纠错越主动越好。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把自己以一个普通党员身份摆进活动中去,使每个环节、每个方面都示范到位。

习近平强调,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抓作风建设,就要返璞归真、固本培元,重点突出坚定理想信念、践行根本宗旨、加强道德修养。他为此提出4点要求:

习近平:一是正确认识和处理人际关系,做到既有人情味又按原则办,特别是当个人感情同党性原则、私人关系同人民利益相抵触时,必须毫不犹豫站稳党

性立场,坚定不移维护人民利益。二是下决心减少应酬,保持健康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多学习充电、消化政策,多下基层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情况,多系统思考和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自觉远离那些庸俗的东西。三是实实在在做人做事,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堂堂正正、光明磊落,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不搞“假大空”。四是对一切腐蚀诱惑保持高度警惕,慎独慎初慎微,做到防微杜渐。

习近平强调指出,教育实践活动要见物见人,既围绕解决实际问题制定方案、采取措施,又围绕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和能力制定方案、采取措施。要防止用兴办实事代替解决党员、干部作风问题,只注重解决作风问题而忽视提高群众工作能力的倾向。

习近平还对兰考县结合教育实践活动抓好当前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调研期间,习近平考察了黄河兰考东坝头段,了解黄河防汛和滩区群众生产生活情况。

《以焦裕禄精神为标杆》

文章指出,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道德情操。总书记高度概括的焦裕禄精神,其实质是始终与群众心连心、与人民保持血肉联系的宗旨意识。这与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高度契合。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我们今天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就是为了进一步增强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

篇6:月评论员文章

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本报评论员

2011年01月07日0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留言 2 条 手机看新闻

刚刚过去的2010年,我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速度加快,规模创下历史之最。全国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开工590万套,基本建成370万套;农村危房改造开工136万户,基本竣工108万户,均超额完成年初国务院部署的任务。许多中低收入家庭解决了住房困难,改善了住房条件,圆了期盼已久的安居梦。

这是党和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成果,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衣食住行是人的基本需求。住有所居,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解决住有所居问题。在加强宏观调控,遏制住房价格过快上涨的同时,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快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这不仅能有效解决城乡住房困难群众的燃眉之急,使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群体、新就业职工、外来务工人员和农村居民实现住有所居,也有利于增加住房有效供给,完善住房供应体系,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惠及更广大人民群众。2011年乃至整个“十二五”时期,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力度还将进一步加大,人民群众“住有所居”的目标将加快实现。

住有所居,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合理的住房消费结构,既包括买房,也包括租房。大力发展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适应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促进形成合理的住房消费结构。公共租赁房具有租金水平低、租赁关系稳定、设施完善、环境安全等优势,符合“夹心层”的实际需要,可以促进解决中等收入偏下家庭住房困难问题。新就业职工、外来务工人员同样可以通过公租房改善居住条件。

公租房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各部门要密切配合,把大力发展公租房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当作改善民生的实事来抓,采取有力措施,下大气力推进,保证人民群众“住有所居”目标早日实现。

人民日报评论员:从严管理干部就是对党和人民负责

2011年01月09日0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留言 2 条 手机看新闻

最近,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此前召开的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也对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提出了明确要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从严管理干部,对于促进干部健康成长,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管理干部。关心爱护干部是我们党干部工作的优良传统,从严管理干部是对干部最大的爱护,更是对党和人民事业的高度负责。近年来,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干部管理工作不同程度地存在重选拔轻管理和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问题,上级对下级,哄着护着;下级对上级,捧着抬着;同级之间,包着让着。一些领导班子的民主生活会或者没有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或者思想不见面,蜻蜓点水,避重就轻,避实就虚,言不及义,看似批评、实为表扬。干部出了问题,应进行组织处理的不及时处理,该承担责任的不及时问责,其结果,不良倾向得不到及时纠正,干部身上的小毛病演变成大问题,小事情酿成大事件,不仅使干部个人身败名裂,而且损害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非常令人痛惜。

从严管理干部,既需要干部加强自身党性修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更需要组织上对干部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把从严的要求贯穿到干部管理工作的全过程。

常言道,“小洞不补,大洞吃苦”。从严管理干部,关键是认真执行并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切实加强对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对苗头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应注重从履行岗位职责、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关键时刻表现、对待个人名利等方面考核干部,加强对干部德的考核。对敢于负责、实绩突出、作风过硬、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要予以鼓励、表彰和提拔重用;对工作不力、作风飘浮、群众不满意的干部,要进行诫勉谈话、及时采取组织措施。应督促党员领导干部及时报告个人住房、投资、配偶子女从业等有关事项,加强事前防范。在接到群众反映、班子出现不团结苗头等问题时,应通过诫勉谈话、函询等方式及时提醒,防微杜渐。此外,进一步强化党内监督,对干部开展全方位的监督。

从严管理干部,须坚决调整那些工作不力、作风不好、不作为、乱作为的干部。应按照四中全会《决定》的要求,通过职务调整、离职培训、降职、免职等方式加大对不胜任、不称职干部的调整力度。对因工作失职而给国家利益、人民生命财产、公共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干部,要严格问责;对以权谋私的干部,要及时查处。通过必要的组织调整和处理,警示和挽救干部,进而形成人人忠于职守、守土有责,对党和人民负责的良好局面。

一些地方和部门干部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有的领导干部担心丢选票,怕得罪人;有的存在片面认识,认为严格干部管理是“整人”。从严管理干部,关键是各级领导干部和组织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从严管理干部的意见》,切实负起责任,克服好人主义,敢于坚持原则,敢于碰硬,不怕得罪人,对违反原则的人和事,该批评的批评,该制止的制止,该处理的处理,这才是对干部的真爱,对党的事业的大爱。

人民日报评论员:自觉实践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

——一论学习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

本报评论员

2011年01月12日0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留言 6 条 手机看新闻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根基和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也是我们党一贯的政治主张和执政理念。”在近日举行的十七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再次强调,“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才能牢不可破,我们的事业才能蓬勃发展”。

在“十二五”开局的重要时刻,为什么必须强调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对推动我国“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要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完成“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共同奋斗。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进一步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贯彻落实到党和国家全部工作中,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在深刻论述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历史经验,深刻总结我们党革命、建设、改革具体实践的基础上,胡锦涛总书记进一步阐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极端重要性,为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实现“十二五”宏伟蓝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和政治准则。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最根本的就是要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贯彻落实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之中,贯彻到党和国家全部工作之中。

长期以来,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得到日益广泛的实践。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在实际工作尤其是基层工作和干部队伍中仍然存在一些违背党的性质和宗旨、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群众观念淡薄,想问题、干事情不把群众放在心里,居高临下,发号施令,态度生硬,方法简单。决策脱离实际,不顾群众意愿,不顾群众利益,乱铺摊子,乱上项目,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沽名钓誉的“政绩工程”。作风不扎实,庸懒散问题突出,见困难就缩,见问题就推,见矛盾就躲,对群众提出的诉求敷衍了事,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久拖不决甚至放任不管。违法违规问题严重,在土地征用、城镇拆迁、城市管理等过程中违规操作、粗暴执法。以权谋私现象多发,吃拿卡要,与民争利。这些问题严重损害群众利益、严重影响党和政府形象。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全党共同努力。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和反腐倡廉建设中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积极作用,坚决反对腐败、严厉惩治腐败分子,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我们的工作就能够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才能牢不可破,我们的事业才能蓬勃发展。

人民日报评论员:打牢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思想基础

——二论学习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

2011年01月13日0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留言 1 条 手机看新闻

“党员干部要做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最根本的是要牢固树立和自觉实践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的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加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教育,打牢党员干部的思想基础,使广大党员干部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转变成自觉行动。

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新成效、积累了新经验,同时也仍然面临一些突出问题。比如,权力集中部门和岗位腐败案件依然多发,资金密集领域和行业商业贿赂、内幕交易等现象严重,土地和矿产资源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监管薄弱领域违纪违法问题突出,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屡禁不止。这些情况表明,只有打牢党员干部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思想基础,使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成为党员干部的工作要求、行为准则和衡量标准,才能从思想源头上拒腐防变,建树良好党风政风。

打牢党员干部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思想基础,关键就是要着力加强三个方面的教育。加强党的性质和宗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加强科学发展观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推动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牢固树立和自觉坚持正确政绩观,时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多干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好事实事,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加强责任意识、公仆意识、服务意识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理解权力就是责任、干部就是公仆、领导就是服务,凡是对人民群众有利的事情都要全力做好,凡是对人民群众不利的事情都坚决不做。

实践一再表明,只有干部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尊重信任干部;只有干部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干部当亲人。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忘记群众、脱离群众,都要为了群众、服务群众,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表率。这样,党员干部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我们党才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人民日报评论员:完善保障群众利益的决策机制

——三论学习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

2011年01月14日0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做什么决策,怎样做决策,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十七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上,胡锦涛同志再次强调:着力建立健全体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要求的决策机制。

群众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的决策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前提。只有从机制建设入手,才能在作决策、定政策时,以制度保证群众利益被充分考虑、群众意愿被充分尊重,最大限度防止因决策不当带来损害群众利益问题。

当前,新老问题交织,发展局面复杂,决策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大,难度和要求不断提高。一些地方在决策时,脱离实际情况,不顾群众意愿,乱铺摊子,乱上项目,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沽名钓誉的“政绩工程”,损害到群众利益、影响到党和政府的形象。这其中既有一些党员干部思想、作风、能力等方面的原因,也有保障群众利益决策机制不完善方面的原因。

改革深水区,社会转型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特别是各方面群众利益关系十分紧要。要保证各种利益诉求在政策中能得到充分反映,只有广泛了解民情、掌握民意、吸纳民智,建立健全保障群众利益的决策机制。

了解民情,是做好决策的基础。要加强深入了解民情的决策调研,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政策的依据,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准确掌握群众所思、所忧、所盼,让群众更多参与到他们自身利益相关的决策过程中来。

反映民意,是做好决策的关键。要形成充分反映民意的决策导向,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建立畅通无阻、运转协调、规范有效的民意反映机制,建立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评估机制,健全决策失误纠错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改革方案、重大政策措施、重点工程项目,在决策前都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全面评估可能影响群众利益的各种问题,充分考虑群众承受能力。

好的决策,应该体现党和人民共同的意愿与选择,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对一些从长远看符合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和群众根本利益而群众一时想不通、不理解的决策,要主动把实际情况和工作设想向群众讲清楚,做好群众思想工作。

群众利益无小事。只有建立健全保障群众利益的决策机制,才能在发展的每一步、施政的每一策中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要求,才能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凝聚我们的力量之源,筑牢我们的执政之基。

人民日报评论员:让依法办事成为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

——四论学习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

2011年01月17日0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着力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开展工作”。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的重要讲话中,从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高度,从维护人民群众权益出发,对党员干部依法办事提出明确要求。

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表达。《党章》明确指出,党员必须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党员干部依法办事,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重要体现,是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当前,一些违背党的宗旨、损害群众利益的事件,往往与不依法办事有关。近年来,在土地征用、城镇拆迁、城市管理等过程中,之所以发生一些群体性事件和个人极端事件,违规操作、粗暴执法甚至滥用强制手段是重要原因。

应该看到,在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一方面,群众法治意识、维权意识不断增强,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提高依法办事、按政策办事的水平;另一方面,身处社会转型和矛盾凸显期,只有运用法律手段才能广泛凝聚共识,并从根本上预防和化解矛盾冲突、促进社会和谐。这就要求党员干部把依法办事作为行为准则,自觉地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越是工作重要,越是事情紧急,越是矛盾突出,越要坚持依法办事,善于运用法律手段促进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将形同虚设。”让依法办事成为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就要大力增强法治观念和依法办事意识,强化法律法规政策知识培训,督促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和准确掌握宪法、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提高法律素养,让执法守法、依法办事成为每一名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

“没有程序正义就没有实体正义。”让依法办事成为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就要大力推行依法行使权力,确保各级党政组织和党员干部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开展工作,协调利益、化解矛盾,防止权力滥用。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让依法办事成为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就要大力提高依法办事能力,把严格依法、按政策办事贯穿工作各个环节,正确处理各种问题,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保证法律法规和政策得到正确实施。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 让依法办事成为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就要大力实施各项公开制度,加强和改进包括舆论监督在内的社会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加强对党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行为的有效监督,保证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防止违法行为发生,防止群众利益受损。

依法办事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党员干部不断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就一定能更好地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社会稳定和谐。

民日报评论员:维护群众利益是党员干部的基本职责

——五论学习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

2011年01月19日0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是我们党的宗旨。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人民群众看我们党,不仅要看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是否代表他们的根本利益,而且要看他们身边的党员干部是否真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是否切实维护群众权益。”这段话深刻揭示了我们党群众路线的根本遵循,论述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我们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政党,我们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60多年的执政实践证明,正是因为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我们党才能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奋斗,取得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成就。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权益,推动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群众利益协调发展,这是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政治主张的核心内容。

应该看到,一些地方出现的上访和群体性事件,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少群众反映的合理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群众的合法权益没有得到有效维护。解决这些问题,消除一些群众的不满情绪,要求每个党员干部既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更要有在实际中维护群众利益的行动。我们的党员干部都要思考,如何切实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正确把握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共同利益、不同群体特殊利益的关系,统筹兼顾各方面群众关切;如何切实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深入剖析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产生的原因,采取得力措施集中加以整治,让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我们的工作成效。

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要更好地维护群众利益,必须切实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健全群众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全面落实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制度,完善党政领导干部和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群众制度,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必须切实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制度,实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结合,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认真排查化解由损害群众利益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当前,尤其要完善中央惠民政策落实保障机制,建立政策实施和资金使用过程中权力分解和实时监控机制,抓好流程管理,减少中间环节,使惠民政策与群众面对面,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

群众利益无小事。检验党员干部是否真心实意地为人民谋利益、是否密切联系群众,不是看你口头上说得怎么样,而是看你心里是否想着群众、工作是否依靠群众,办事情的出发点是否为了群众、落脚点是否有利于群众。要真正明白,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每个党员干部履行好基本职责,我们党才会永远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人民日报评论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六论学习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

2011年01月25日04:2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留言 1 条 手机看新闻

群众的切身利益,与群众的生活生计息息相关,是实实在在的,看得见、摸得着、能够直接感受得到的。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群众首先看的就是自己的切身利益是否得到保障。损害了群众的切身利益,就谈不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坚决查处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违纪违法案件,是维护群众利益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也是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这表明,在对待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党中央的立场旗帜鲜明,态度坚决果断,决不允许任何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

近些年来,大量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但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面对群众办事,面对民生需求,面对利益调整,一些地方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不少,有的还比较突出。这不仅违背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更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形象,损害了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与拥护。

在党的历史中,一切从群众出发,高度重视群众利益,始终是我们的根本宗旨。回顾过去,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之所以取得辉煌成就,就是因为我们党能够始终从群众利益出发,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因此能最大程度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如果我们对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行为,姑息之,放任之,那么,群众为什么还会跟我们走?执政为民的宗旨又如何能实现?

对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行为,我们应当严厉打击,坚决查处。当前,尤其要把查处严重损害群众经济权益、政治权益、人身权利的案件作为重点。对于侵占各种惠民补贴、土地补偿、扶贫救灾、移民安置等专项资金以及擅自处置集体资产资源、侵吞集体收益的案件,对于违规征地拆迁、严重侵害群众人身权利的案件,对于官黑勾结、横行霸道、欺压群众的案件,对于干扰、破坏甚至操纵基层选举的案件,对于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严重侵害群众切身利益和生命安全的案件,都要严肃查处。对于那些重特大安全事故背后的腐败行为,尤其要从严惩处。

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注重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行为,我们才能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才会打下深厚群众基础、凝聚强大社会力量。在改革建设各项工作中,这一点我们始终都不能忘记。

人民日报评论员:基层干部作风关系党的执政基础

——七论学习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

2011年01月26日0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留言 29 条 手机看新闻

党的事业,根基在基层,关键在干部。“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讲话中,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明确要求充分认识基层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并大力加强基层干部队伍作风建设。

万丈高楼平地起。基层干部处于工作第一线,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骨干,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也是人民群众了解党和政府工作的窗口。干部怎么干,群众怎么看,人民群众往往从基层干部的作风和言行来评价我们党和政府。

从总体上看,广大基层干部队伍作风是好的,近年来涌现了以沈浩、王瑛、王彦生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基层干部,人民群众普遍认可。但同时,也应看到,作风不正、行为不廉、能力不强等问题在一些基层干部身上还不同程度存在,办事不公、作风粗暴、平庸懒散等问题尤为突出。这些问题,损害了干群关系,影响了党和国家政策执行力,不利于社会长治久安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面对人民群众过上更好日子的新期待,面对基层改革发展的繁重任务,面对变化交织的各种问题矛盾,迫切要求基层干部队伍建设迈出新步伐,基层干部作风呈现新气象,基层干部发挥新的更大作用。

干部思想要有新境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的主题,符合时代潮流,反映人民心声,需要各级干部深入一线,采取贴近基层的方式,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加强思想教育,教育引导基层干部提高党性修养,使要求转化为自觉,理念转化为实践。

转变作风要有新突破。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就是作风建设的着力点。针对“庸懒散”,应以治庸提能力,以治懒增效率,以治散正风气,促进基层干部始终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怀着服务群众、造福百姓的强烈责任感,满腔热情做好服务群众各项工作。针对“办事不公、作风粗暴”的情况,既要增强群众观念,形成干事创业充分考虑群众利益、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自觉;又要彰显程序意识和法治意识,养成干部在政策法律框架内开展工作的习惯。

干部能力要有新提升。机遇和挑战面前,干部如何提高能力、化解矛盾,事关改革发展大局。当前形势下,干部培训只能加强不能放松,帮助基层干部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新本领,提高正确执行政策和依法办事能力,提高做好群众工作、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高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能力。

干部工作要有新思路。基层干部不容易,基层工作不好做,需要开拓创新、以人为本,使干部工作更加科学化、人性化。既要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完善各项制度,有效防范各种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也要理解基层工作的困难、体谅基层干部的艰辛,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基层干部,做到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生活上照顾、精神上激励。

“十二五”刚刚开局,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艰巨。肩负党的重托、人民的期盼,基层干部唯有以更加廉洁的作风、更加勤勉的工作、更加扎实的业绩,身体力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才能成为人民群众的忠实公仆,成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坚强基石。

依法防治水土流失,全民共建秀美山川

2011年01月26日0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新《水土保持法》的审议通过,是我国水利和水土保持事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对新时期水土保持事业健康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水是生命之源,土是生存之本,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资源。依法防治水土流失,是实现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根本保证。1991年,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0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水土保持法》,标志着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纳入了法制化轨道。《水土保持法》的施行,对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人们对生态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原《水土保持法》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水土保持工作的需要。

新《水土保持法》的审议通过,是新时期加强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工作的重要举措,是新形势下推进依法行政的必然选择,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大、分布广、强度烈、危害重、治理难。严重的水土流失,直接威胁着国家生态安全、粮食安全、防洪安全,甚至直接威胁中华民族的生存安全,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修订《水土保持法》,就是为了进一步加强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更有效地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水土保持法》的修订,不仅强化了政府及主管部门的监管职能,健全了相关管理制度,而且规范了监管程序,明确了违法行政的法律责任。

水土流失既是资源问题,又是环境问题。进入新世纪,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对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新《水土保持法》,在全面总结分析全国各地实施《水土保持法》近20年来实践的基础上,吸收了国内外水土保持工作的新经验、新理念,把近年来党和国家关于水土保持新的方针、政策、思路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新《水土保持法》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水土保持工作指导方针,即实行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管理,注重效益,突出了预防和保护,并全面完善和细化了预防保护措施。这些新的规定和新的制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依法行政的理念和原则。

加强水土保持预防和治理工作,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认真学习贯彻新《水土保持法》,依法防治水土流失,全民共建秀美山川,呵护美好家园,我国水土保持事业定能开创崭新局面。

人民日报评论员:以模范行动 起表率作用

2011年01月27日08:5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留言 0 条 手机看新闻

广泛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经常性工作,也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有效载体和有力抓手,各级党政机关要发挥带头表率作用。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为主题,深入一线、深入实际,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胡锦涛总书记的指示,深刻揭示了创先争优活动的主题和路径,是指导创先争优实践的原则和指针。温家宝总理要求,各级政府机关要按照中央部署和总体要求,紧密联系实际,带头创先争优,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模范行动,起表率作用。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各级政府机关讲党性、重品行、走在前、作表率,有力地推动了科学发展。各级政府部门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在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等方面的基本需求,在服务群众、改善民生中创先争优,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

创先争优,积极投身科学发展的生动实践。今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各级政府机关要认真学习领会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自觉坚定地走科学发展道路。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的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为“十二五”良好开局多作贡献。

创先争优,当好人民的“公仆”。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是人民的勤务员。只有始终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服务人民、造福百姓,才能赢得人民的爱戴。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要多办顺民心、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好事,让群众真切地感受到变化和好处。

创先争优,要引导干部下基层。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要放下身段、深入一线,倾听群众心声,了解群众诉求,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要提高化解矛盾和纠纷的本领,把握社会脉搏,及时排查隐患,为人民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群众得实惠。”各级政府机关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满腔热情地做好各项工作,以昂扬的精神风貌、一流的工作业绩,向党的90周年生日献礼。

人民日报评论员:确保对港澳生活必需品的稳定供

2011年01月31日0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又是新春佳节到。全力以赴做好对香港、澳门生活必需品的保供工作,确保港澳市场稳定,让广大港澳同胞度过又一个欢乐祥和、货丰菜鲜的春节,是内地人民的共同心愿。

长期以来,受自然环境限制,港澳居民所需的蔬菜、肉禽等基本生活物资主要靠内地供应。中央政府历来十分关怀港澳市民的生活,高度重视对港澳地区生活必需品的稳定供应和质量安全。48年前,在物资相对匮乏的情况下,为保障香港市场农副产品供应,内地开通了供港“三趟快车”。此后,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条件下,“三趟快车”始终风雨无阻,源源不断地满足港澳居民消费需求,也传递着内地与港澳之间血浓于水的深情。今天,内地与港澳相关部门已建立完善的联系工作机制,有了一套从源头抓起、全过程监管的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保证体系,为确保供港澳农副产品数量丰盈、质量可靠,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

春节期间,港澳地区对农副产品的需求上升,加上南方多地出现雨雪冰冻天气,给对港澳生活必需品供应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近日,按照中央政府统一部署,2011年内地供应港澳鲜活农副产品相关工作及应急工作机制全面启动,国务院有关部门已多次协商保障港澳节日供应问题。商务部等全面落实各项保供措施,积极协调相关各方及时下达供港澳粮食及制粉、活兽禽配额,强化出口经营企业管理,稳定出口经营队伍,减少供应环节,引入适度竞争,并与港澳保持畅通的交流和沟通机制。商务、质检部门还指导建立了一批供应港澳高标准的生产加工基地,进一步提高了对港澳出口鲜活农产品的质量。广东、湖南、湖北、河南等八个主供口岸已备足输往港澳的活畜禽。目前,内地供港澳鲜活农产品货源充足,完全可以满足春节期间及全年的供应。

内地与港澳骨肉相连,确保对港澳生活必需品的安全稳定供应,关系到港澳同胞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港澳地区的繁荣稳定,必须高度重视,把这项工作做实、做细、做好。有关部门要抓紧对保供企业的货源摸底,加强行业协调,力保供港澳生活必需品货足、质优、价稳;有关省市要发挥地缘优势,将各项保供措施落到实处,提前做好预案,确保物流通畅;有关企业要顾全大局,坚决把对港澳地区的应急保供放在重要位置,充分满足港澳居民春节消费和日常生活需求。

2011年2月

人民日报评论员: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2011年02月15日0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广大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快速提升。物质文明的发展进步带来了广大农民精神面貌的新变化,也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为了适应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新特点,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出了新部署、提出了新要求。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方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文明素质的提高,直接决定着这一根本任务的实现。另一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推动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系统工程。只有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形成家庭和睦、民风淳朴、互助合作、稳定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新农村建设才是全面的、完整的。

新形势下,农业发展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增强,农村改革发展的任务依然繁重,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断提高,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加强,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科技知识水平,加速先进农业技术和农业机械设备的推广,加速农业的现代化进程;有利于形成依法经营、诚实守信、整洁有序的市场环境,落实好扩大内需的经济政策;有利于普及民主法制观念,稳步有序推进基层民主建设;有利于营造管理民主、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区环境,提升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程度;有利于提高科学文化水平,抵制封建迷信、“黄赌毒”等不良习气的侵染;有利于创造丰富多彩的文化成果,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经验告诉我们,依靠民力,顺应民意,关注民生,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让他们实实在在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受益者,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法宝。为此,《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特别强调扎实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并将农民工、留守妇女儿童、孤寡老人等社会群体纳入视野,以活动为抓手,以实现农民的切身利益为落脚点,为加快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不断拓展内容和渠道。近年来,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的加速建设,为广大农村提供了形式多样、健康有益、便捷长效的文化渠道,“我们的节日”等一系列文化活动的开展,使农村丰富的传统文化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在此基础上,《意见》进一步强调创新文化产品、建设文化设施、加强人才培养,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充实和丰富新的载体提供了重要依据。

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建立起坚强的机制保障。资金、人才和制度,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提,只有解决好“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事要怎么干”的问题,建立起长期有效的运行发展机制,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才能获得充足的发展后劲。为此,《意见》不仅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更将其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作为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充分彰显出国家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视,必将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各项任务进一步落到实处。

我们相信,随着《意见》的贯彻落实,我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必将迈上一个新台阶!

人民日报评论员: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司法需求

2011年02月16日0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留言 0 条 手机看新闻

群众呼声是第一信号,群众需求是第一选择。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司法需求,是我国司法体制机制改革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过去的一年,司法体制机制改革聚焦人民群众司法需求的热点问题,围绕影响司法公正和制约司法能力的关键环节,攻坚克难,向纵深推进。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诉讼程序进一步简化;刑事案件上诉率下降;社区矫正人员再犯罪率为0.2%;中央补助地方法律援助经费大幅增加„„从细节和数据中,人民群众感受到了改革的实际变化和成效。

司法体制机制改革,最终是为了让人民满意。人民群众不满意的突出问题,是司法体制机制改革的着力点。每项改革措施都是针对群众不满意的某个问题或某一些方面进行的。在权力监督制约方面,建立检察机关立案和侦查监督机制,建立检察机关民事诉讼和执行工作监督机制,推行法院执行环节分权制约,建立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和人民监督员制度,对司法权的民主监督明显加强;在尊重保护人权方面,完善非法证据排除制度,推行量刑规范化改革,强化看守所监督程序,建立审查逮捕阶段的讯问制度,有效遏制刑讯逼供和超期羁押问题的发生;在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方面,通过修改刑法,加大对严重刑事犯罪打击力度,同时,完善老年人、未成年人犯罪从宽处理机制,加大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力度,落实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建立化解矛盾纠纷的大调解体系,全面推进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在队伍建设和经费保障方面,政法编制向基层一线倾斜,缓解了中西部地区基层法律人才严重短缺的状况,严格“收支两条线”,提高基层经费保障水平,公正高效廉洁执法得到有力的物质保障。

改革取得的成效,充分说明深化司法体制机制的基本思路和举措,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符合人民群众的期待和要求,因而也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我国的司法体制机制改革,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顺应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愿望进行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既认真研究和吸收借鉴人类法治文明有益成果,又不照抄照搬外国的司法制度和司法体制;既与时俱进,又不超越现阶段实际提出过高要求,坚持循序渐进,总体规划,分步推进,坚定不移地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推进各项改革。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务必认清形势、提高认识、正视问题。深化司法体制机制改革,事关党的执政地位巩固,事关人民群众的利益,事关国家长治久安。目前我国仍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政法机关既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又处于化解社会矛盾的“前沿阵地”。在一个高度开放、利益多元、信息发达的社会,广大人民群众对政法机关的期望和要求越来越高。必须坚持不懈地深化司法体制机制改革,从人民群众司法需求出发,以维护人民利益为根本,以促进社会和谐为主线,以加强权力监督制约为重点,进一步扩大司法民主,认真解决影响司法公正的体制性、机制性、保障性障碍,向着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不断迈进,让公平正义“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

行百里者半九十。党的十七大作出深化司法体制机制改革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央部署的60项改革任务,目前已完成3/4。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深化司法体制机制改革的关键一年。各地各部门要紧紧围绕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加大力度,加快步伐,切实抓好司法体制机制改革措施的出台和贯彻落实,以群众看得见的更大成效和变化,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人民日报评论员:永葆本色的法制根基

——一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重大意义

2011年02月21日06:10

法治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以法律保障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内在要求。完备的法律体系,不仅是一个国家法律制度成熟的标志,也是依法治国的基本前提。

法律236件、行政法规690多件、地方性法规8600多件„„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一个以宪法为统帅,以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是我们党在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经验全面总结的基础上确立的一个重要目标,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一个鲜明特征。在我国,立法作为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是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国家意志化和法律化,是对全国人民根本利益的法律表达和法治保障。通过长期立法所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我们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和建设成果,提供了制度化确认和法律化保障。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也是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惟一正确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重要的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这就要求我们在涉及国家根本制度等重大原则问题上不能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宪法和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确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确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确立了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公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这些法律化和制度化的规定,厘清了一系列重大原则问题。从中国国情出发,郑重表明我们不搞多党轮流执政,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不搞“三权鼎立”和两院制,不搞联邦制,不搞私有化。就此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永葆本色的法制根基,夯实了立国兴邦、长治久安的制度基础。

纵观人类发展历史,政治文明不断演进,并始终与一定的国家形态相联系;而法律体系的完备程度,则反映着执政党依法执政的能力和国家政权的生命力。在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进程中,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显示出强大力量和巨大优越性。

人民日报评论员:创新实践的法制体现

——二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重大意义

2011年02月22日04:3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社会实践是法律的基础,法律是实践经验的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正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于党领导亿万人民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而进行的伟大实践,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经过不断摸索、不断总结、不断推进而得来的创新成果。从宪法的制定和修正,到规范保障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规范相继出台;从加入世贸组织后经贸领域立法与国际的衔接,到社会领域立法的不断加速,这一体系的形成,始终与时代进程同步、与国家发展同行,折射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程,反映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客观规律。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作为当代中国伟大的创新实践,改革开放为法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波澜壮阔的舞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与改革开放相伴而生、互相促进,与现代化建设进程紧密结合。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为法律体系构建提供了内在需求和动力,丰富了实践基础和经验,扩展了法制建设的内容。改革开放之初,经济发展对多种资源的需求,催生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上世纪90年代初,资本市场发展的迫切需要,让证券法一年之内七易其稿形成草案;新世纪新阶段,各方利益关系更为复杂,“定分止争”的物权法适时出台。这一方面说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越向前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越深刻,对健全和完善法律体系的要求就越迫切,法律体系构建所依赖的基础也就越扎实。另一方面也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反映发展需要、不断体现人民诉求、不断契合时代精神的过程。

正是以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根据,我们才能不断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推动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充分发挥法律的规范、引导、保障和促进作用。

体现创新实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成果,确认了党领导人民进行建设和改革事业的方针政策,是改革开放基本经验和做法的法律总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法律概括。这从制度上、法律上保障了国家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

我国正处于一个深刻变革的历史进程中,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法律调整各种关系的难度必然越来越大,任务必然越来越重,法制建设工作仍然任重道远。实践没有止境,法律体系也只有不断从现代化建设的创新实践中汲取发展的源泉,才能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法制基础。

人民日报评论员:加强职业培训 服务就业和经济

发展

2011年02月23日0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在我国全面规划“十二五”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并召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次全国职业培训工作会议,就新时期职业培训工作做出部署。这对进一步明确认识,加快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大意义。

就业是民生之本,培训是就业之基。大力加强职业培训工作,是促进和稳定就业的根本措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总量供求矛盾十分突出。同时,由于劳动者的职业技能与企业岗位需求不相适应,造成一些地区出现的企业“招工难”和求职者“就业难”并存的现象长期存在。解决就业难题,必须大力开展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实现劳动者技能就业、素质就业和稳定就业,这也是世界各国在解决就业总量矛盾,特别是结构性矛盾问题时普遍采取的最积极有效的手段。

“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大力加强职业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企业竞争力,不仅要依靠科技进步、管理创新,同时要大力加强职业培训,全面提升广大劳动者的工作能力和技能水平,加快培养一批掌握精湛技艺和高超技能的“一流技工”,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

大力加强职业培训工作,也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任务。《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这就要加强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特别是要加强以技师和高级技师为重点的高技能人才培训,形成一批数量充足、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技能人才梯队。加强职业培训,将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化为产业技术工人和非农产业领域的技能劳动者,也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对于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加速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职业培训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对促进就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更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以服务就业和经济发展为宗旨,坚持城乡统筹、就业导向、技能为本、终身培训的原则,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大规模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狠抓培训质量,加大资金投入,让职业培训贯穿劳动者职业生涯的全过程,大力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造的社会氛围,加快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技能劳动者,为促进就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持,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人民日报评论员:伟大事业的法制保障

——三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重大意义

2011年02月24日04:4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我国的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它的一个重要意义就在于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提供法制保障。

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景和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这一美好愿景和奋斗目标的伟大道路,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党和人民为之奋斗的壮丽事业。它在党带领人民的艰辛探索中奠基,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开创,凝结着党和人民的智慧和经验,高度体现着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法制保障,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任务和神圣使命。

几十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建,始终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推进。伟大事业每前进一步,立法工作就推进一步,法律体系就完善一步。扎根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和奋斗目标,着眼于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法制化,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在短短几十年时间里就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走过了西方国家用了几百年才走完的路。在一定意义上说,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不断构建,我们就不可能推动依法治国进程,也不可能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是划时代的一件大事,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兴旺发达的法制保障。这是因为,已经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把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纳入了法制化轨道,从制度上、法律上解决了国家发展中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问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日益繁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构建,确定了明确的价值取向、发展方向和根本路径,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法制基础。

历史已经证明,我们取得的发展成就离不开法制的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正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到2020年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担负着世所罕见的艰巨重任。我们深信,在全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制建设的需要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必将不断完善,进一步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确保伟大事业的兴旺发达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障,中国人民的美好愿景必将在我们的共同奋斗中变成现实。

人民日报评论员:弥足珍贵的经验

——四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重大意义 2011年02月25日0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我国的法律体系建设,立法任务之重世所罕见,克服困难之多前所未有。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我们仅仅用几十年时间就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立法之路,书写了法制史上的辉煌篇章。

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这当中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从中国国情和实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立法为民;坚持社会主义法制统一。这五条经验,指明了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立法工作的正确方向、基本规律、基本要求,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也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做好立法工作的根本保证。只有使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成为全社会一体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才能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保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只有在党的领导下制定法律法规,确保一切法律法规都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有利于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才能实现巩固和完善党的执政地位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正确的指导思想,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做好立法工作的根本前提。立法工作要始终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此统一思想认识,确定立法思路,明确立法的指导思想,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

从国情和实际出发,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做好立法工作的客观要求。立法工作不能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实际,需要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作为立法基础,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在实践中正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妥善处理法律稳定性与实践的发展性的关系,妥善处理法律前瞻性与可行性的关系,理性辨别借鉴国外立法经验和简单照抄照搬的区别,确保立法进程与现代化建设进程相适应。

坚持以人为本、立法为民,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做好立法工作的根本目的。通过法治协调利益关系,正确反映和统筹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维护公民合法权益。通过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体现民意,不断扩大公民有序参与,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尤其是基层群众的意见,使立法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共同意愿,增强贯彻实施的群众基础。

坚持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做好立法工作的内在要求。维护法制统一,既要始终维护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的权威地位,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保证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不同宪法相抵触,保证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之间不相互抵触,又要妥善照顾到各地区的特点和差异,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社会实践永无止境,立法工作也要不断推进。当前,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繁重艰巨,新情况新课题不断涌现,立法工作面临新挑战新要求,需要我们倍加珍惜和自觉运用宝贵经验,把握方向、遵循规律、传承创新,在新起点上开创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新局面。

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

——五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重大意义

2011年02月26日23:2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新时期立法工作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使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法律制度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重要的历史节点,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不是立法活动的终结,而是又一个新的开始。

社会实践是法律的基础,法律是实践经验的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是在书斋里造出来的,也不是从别的国家照搬来的。回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它始终发展适应并服务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大局的需求,始终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实践,始终体现为一个动态的、开放的、发展的体系。

社会实践永无止境,法律体系也必须与时俱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必须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后,立法工作任务依然艰巨而繁重。

这样的判断,基于我们所处的新方位:一是,我国正处在深刻变革的历史进程中,在前进的道路上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新情况新问题,有些是可以预料的,有些是难以预料的,既要解决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又要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依然艰巨,立法工作的任务不会减少,难度也不会降低。二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十二五”时期,中央提出要牢牢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确保科学发展取得新的显著进步,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立法工作如何围绕“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从制度上、法律上推动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有大量工作要做。三是,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深入发展,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权利意识越来越强,利益诉求越来越具体,参与立法的愿望越来越高,这对做好立法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形势、新实践、新任务给立法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决定了我们的立法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这就要求我们把修改完善法律和制定配套法规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注重法律的修改完善工作,督促有关方面抓紧法律配套法规的制定工作,继续做好法律制定工作,抓紧研究制定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法律,认真总结行政法规的实施经验,将那些应当用法律规范来调整、立法条件比较成熟、各方面意见比较一致的,及时上升为法律。同时,也要认真总结实践经验,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着力提高立法质量,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制度的变革、确立与完善,是国家政治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成就辉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任重道远。在新的起点上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我们必定能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人民日报评论员:在实施中彰显法律的作用

——六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重大意义 2011年02月27日04:17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如果没有遵守执行,再好的法律也是一纸空文。只有在有效实施中,法律才能彰显其作用和价值。

如果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之前,我们面临的主要矛盾是“无法可依”的问题,那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之后,法律的实施就成为发展的主要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从总体上解决了有法可依的问题,结束了经济社会发展一些领域、方面无法可依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问题就显得更为突出、更加紧迫,必须成为全社会不容回避的共同命题予以面对,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守则予以遵循。

应当看到,在现实生活中,一些置法律于不顾或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现象还存在,一些地方、领域、单位和部门有法不依的问题还比较严重。这些现象和问题,直接影响了社会公平正义,引发了一些社会矛盾,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社会各方反映强烈。

如何确保法律在实施中彰显其作用?有三个原则理念需要铭记恪守。一是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和尊严。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政党和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二是坚持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国家行政机关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办事,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国家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三是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我们应当深入开展法制教育,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要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善于运用法律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广大人民群众要依法按程序表达利益诉求、解决矛盾纠纷,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法律的实施,离不开各方面的监督。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宪法和法律实施的重要职权,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保证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在本行政区域内得到遵守和执行的重要职权,就能更好确保国家机关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国家其他监督机关要依法行使监督法律实施方面的职责,进一步发挥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的作用,就能更好促进各方面形成法治理念共识,推动各方面在法制轨道内办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以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心血、实践和创新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史上写下了光辉篇章。在新的起点上,切实保障宪法和法律的有效实施,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切实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与权威,我们就一定能够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人民日报评论员:为中国赢得下一个五年

——寄语两会代表委员

2011年02月28日00:00

再过两天,全国两会就要开幕了。代表委员已陆续启程,带着人民的重托汇聚北京,共议国是,共话未来。

两会年年开,今年又不同。“十一五”规划完成,“十二五”航程开启,谋划蓝图,把握未来,今年的两会可谓继往开来。

这些天来,广大干部群众通过媒体、网络,表达着热切心情。人民网两会的相关专题,留言已超过10万条;两会热点调查,参加人数持续上升。正如网友所说:“不分会内会外,都是代表委员。”每一次点击、每一条留言,都充满了深切的期待。

5000多名代表委员背后,站立着13亿中国人民。能不能反映人民心声,把百姓的期待带到两会;能不能做好调查研究,为改革发展积极建言,关系到能否把这次两会开好,关系到“十二五”能否起好步,关系到下一个五年能否更好地回应群众的期待。

群众期待的是,下一个五年进一步改善民生。房价物价、工资社保、看病上学、收入分配„„两会热点调查中,群众最关注这些跟自己密切相关的事。两会上,政府会交出“民生答卷”,接受人民打分,也会继续汇聚民智民意,破解民生难题。面对群众的民生期待,代表委员理应在社会建设、社会管理等方面,做出更好回应。

群众期待的是,下一个五年更好地科学发展。我们的国内生产总值已上升到世界第二,让人自豪。但也要看到,按人均计算我们还相当落后,发展方式要加快转变、经济结构要大力调整、自主创新要强力推进,仍是负重爬坡、不进则退。群众对发展的期待,就是对国家更强盛、生活更幸福的期待。这就需要代表委员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建言献策,让发展质量更高、发展步子更稳。

群众期待的是,在未来的发展中牢牢抓住历史机遇。中国的发展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历史经验表明,这也是我们能不能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的关键时期。代表委员有责任把群众对抓住机遇、趁势而上的期待,化为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行动,从根本上把握最广大人民的期盼。

“十一五”时期,我们紧紧抓住战略机遇期,专心办好了自己的事情。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和谐社会,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使我们的发展赢得了宝贵的时机、保持了良好的势头。这样的局面来之不易,需要倍加珍惜。“十二五”的五年,关系到能否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决定性意义的基础。前进的路上,还有很多难题需要解决。快速发展的同时,如何实现质与量的统一、快与好的统一、物与人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经济总量攀升后,如何抢占世界经济发展新的制高点,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社会转型期,如何更好满足不断增长的民生需求,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排除各种干扰,防范各种风险,不自满、不懈怠、不折腾,抓住机遇,扎实奋斗,不仅是群众的愿望,也是国家发展的关键。

上一篇:广告店广告词下一篇:领导讲话稿提纲的观点锤炼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