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评论员文章

2024-04-26

2022评论员文章(精选6篇)

篇1:2022评论员文章

牢牢抓住中心工作这个牛鼻子

——“我们为什么赢得良好开局”之一

本报评论员

《 人民日报 》(2013年12月23日 01 版)

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鼓点,2013年即将画上句号,2014年正向我们走来。在这盘点与展望的时刻,我国改革发展的答卷可谓亮点纷呈——粮食总产量实现“十连增”,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内需增长动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有望超1200万人„„今年以来,在极为错综复杂的形势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我们奋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实现了良好开局。

成就来之不易,启示弥足珍贵。我们为什么赢得良好开局?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牢牢抓住中心工作这个牛鼻子,驰而不息地把各项事业推向前进。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全面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水平,是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政治制度的优势。在改革的深水区和攻坚期,锻造坚强领导核心,抓好中心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治理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工作千头万绪,发展是硬道理。经济工作是中心工作,党的领导当然要在中心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一年来,从年初到年中再到岁末,分析经济形势、部署经济工作,始终是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治国理政的一项重要议程;从深圳前海的谋划,到江城武汉的座谈,再到湘水之滨的考察,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深入思考重大经济政策。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不断完善,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不断增强,为推动各方面共同做好经济工作提供了重要保证。

正是在党的领导下,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思路坚定不移,使经济企稳向好有了压舱石和导航仪;“不简单以GDP增长率论英雄”等发展理念革故鼎新,创新驱动、化解过剩产能、简政放权等重大举措纷纷推出,使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有了更坚实的支撑。事实证明,只要发挥好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优势,增强把握大势、着眼大事的能力,我们就能抓好中心工作,做到一子落而满盘活,牵引和促进其他工作协同发展。

“积力之所举,即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即无不成也。”越是攻坚克难,就越要汇集众智、凝聚人心,不断激发全社会的发展动力和创造活力。回顾今年,“中国梦”成为时代强音,“共同享有人生出彩机会”,让无数人为之鼓舞奋发;中央领导同志走进港口码头、田间地头、企业社区察实情、听民意,让决策部署接地气、得人心;中央多次就经济工作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在起草过程中收到了各方面的数千条意见建议,充分说明,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有利于集思广益、凝聚共识,有利于调动各方、形成合力。

面对成绩,我们自豪而不能自满;面对种种挑战风险,更需迎难而上、闯关夺隘。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万事开头难,起跑决定后程。让我们进一步改善和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汇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正能量,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在新的一年向历史和人民交出更为精彩的答卷。

把握大势,保持定力

——“我们为什么赢得良好开局”之二

本报评论员

《 人民日报 》(2014年01月02日 01 版)

因势而谋,才能谋定后动;顺势而为,才能有效作为。

从去年情况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复杂形势近年少有。一方面是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的复杂局面,一方面是我国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经济形势可谓变幻莫测。面对于此,中央冷静观察、从容应对,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思路,换来的是增长、就业、物价稳中向好,速度、结构、效益同步改善。回头再看,把握经济大势,保持调控定力,这是我们赢得良好开局的一个重要原因,彰显了我们党驾驭复杂局面、推动经济发展的娴熟能力。

上半年,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加大。到6月份,出口出现了负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仅增长6.3%,中央财政上半年同比仅增1.5%,这是多年来从未有过的情况。是否出手干预,十分突出地摆在中央面前。综合分析形势,中央认为,外部需求仍有新兴亮点,内部需求仍有广阔纵深,应对调整的阵痛、成长的烦恼,必须拿出历史耐心。反之,如果一看个别指标波动便患得患失,贸然出台新一轮刺激政策,虽然短期内经济增速会上升,但长期会加重微观经济主体对经济刺激政策的依赖,加剧产能过剩局面,造成不良市场预期。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面对经济发展中这样那样的困难,关键是要发挥现有政策和机制作用,更好进行宏观调控。去年,中央果断决策保持宏观政策稳定性,只要增速不滑出底线、就业保持基本稳定,就不对经济运行进行强力干预。在财政政策方面,坚持不扩大赤字,调整支出结构,对小微企业实行税收优惠;在货币政策方面,保持定力,管理好流动性,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这样的沉着应对、稳中有为,稳住了局面,保持了经济运行秩序。

在把控经济平稳运行的过程中,中央创新调控思路和方式,深处着力、精准发力,对经济运行适当预调微调,推出一系列创新性政策措施,使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得以协调推进。根据经济发展潜力和实际,中央科学确定经济运行的合理区间,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把握好防通胀的“上限”。同时,制定与经济运行合理区间相配套的宏观政策框架,不断释放内需潜力、创新动力和改革红利,以激发市场活力,形成增长的内生力量。这样的调控创新,使宏观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有所改善,经济的内在结构与增长质量都向好的方向发展。

事实是最有力的说服。与上半年相比,去年三季度投资、消费、出口等关键指标都有回升。11月新登记注册企业25.14万户,比上月增长41.85%;前11月城镇新增就业已达1242万人,全年实现“四连增”。从总体上看,我国实体经济活跃,物价总水平保持稳定,市场信心增强,社会预期向好,保持了企稳回升的良好态势。在推动发展的进程中,继续把握大势,保持定力,我们就必能牢牢把握经济工作主动权,使我国经济社会在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上稳步前行。

市场增活力,各方有动力

——“我们为什么赢得良好开局”之三

本报评论员

《 人民日报 》(2014年01月04日 01 版)

释放活力,就会有蓬勃的发展动力;调动各方,就能汇聚起磅礴的发展合力。

回顾2013年,内生动力的勃兴,成为中国经济企稳向好的关键所在。源头活水从哪里来?实践给出了答案。一年来,简政放权成为深化改革的“马前卒”和宏观调控的“当头炮”,随着300余项行政审批等事项的取消下放,随着各地各部门在中央部署下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去年前11个月全国各类企业登记数比上一年同期增长25%,带动了民间投资以23%左右的速度增长,创业热情和市场动力由此生发。这说明,更好发挥市场作用,充分调动两个积极性,是我们赢得良好开局的重要经验,体现了我们党对市场和政府、中央和地方等重大关系的科学认识和有效把握。

经过35年改革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能在相当程度上发挥经济稳定器的作用。政府和市场各就其位、各展其长,中央和地方明确分工、各尽其责,就可以激发改革发展的强大正能量。正是在这样的统筹谋划下,一年来,我们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审批“瘦身”推动流程再造,准入门槛降低点燃投资意愿,“营改增”如火如荼使企业减负上千亿元,为民间资本打破各种“玻璃门”、“弹簧门”的掣肘„„一系列举措,着眼于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着力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市场能办的,多放给市场;社会可以做好的,就交给社会,让“看不见的手”充分施展,让政府之外的各类主体各尽其能,经济发展的引擎自然动力充沛、活力迸发。

市场力量的兴起,离不开政府职能的转变。“宽进严管”为市场秩序夯实基础,“非禁即入”政策激扬起一些行业的新脉动,创新驱动战略让“宽带中国”上路、“4G标准”落地,开拓着新兴产业成长的蓝海„„正是在“看得见的手”的有效作用下,政府的职能定位和工作重点越来越清晰: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支持创新等,从而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

卓有成效的政府治理,需要让中央和地方分工得到更好体现。回首一年,简政放权过程中,中央决策与地方执行上下贯通,全力做好整篇文章。化解产能过剩攻坚战中,中央的决心与部署,化为各地“壮士断腕”的勇毅笃行,河北忍痛“砍”下上千万吨落后产能,浙江奋力由“低小散”向“高新尖”转型。上下同心,其利断金;上下同欲,无往不胜。通过合理分工、责任分担,调动中央和地方的两个积极性,是我们得以攻坚克难的重要制度优势,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支点。

“善战者,求之于势。”走过不平凡的一年,无形之手与有形之手相得益彰,中央与地方协作共进,成就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展望新的一年,做好政府与市场的大文章,奏响中央与地方的交响曲,我们就一定能把握大势、顺势而为,书写更为精彩的答卷。

从最坏处准备 向最好处努力

——“我们为什么赢得良好开局”之四

本报评论员

《 人民日报 》(2014年01月06日 01 版)

改革发展之路从无坦途,靠什么穿越激流险滩,奋力攻坚克难?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如何把握大势、把控大局,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站在2014的新起点上回望2013,我们深感成绩何等来之不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注重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各类问题,排忧解难、稳中求进。面对经济波动,我们既防范经济增速滑出底线,又理性对待经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着力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面对民生期待,既尽力而为,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棚户区改造、保障房建设等民生工作,又实事求是地量力而行,让社会预期更加理性。面对种种难题,我们既高度关注产能过剩、地方债务、房地产市场、影子银行、群体性事件等风险点,又采取有效措施化解区域性和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局部性问题演变为全局性问题。正是因为有党中央的科学研判、沉着应对、统筹谋划,我们才能迎难而上、化危为机,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抓住经济工作的主动权,下好深化改革的先手棋,首先就要稳妥处理各类风险挑战。2013年的不平凡历程说明,对前进中的问题和矛盾认识越充分,现实工作就越有针对性;对倾向性、苗头性问题越是敏锐感知,应对措施就越能细致周全。无惧于做最坏的打算,所以能砥砺“办法总比困难多”的信心与勇气;执着于付出更多努力,所以爬坡过坎不喊苦,闯关夺隘不停顿。增强问题意识、忧患意识、进取意识,这不仅是我们赢得良好开局的经验总结,也是全面深化改革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目前,我国正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历史阶段,矛盾和风险比从低收入国家迈向中等收入国家时更多更复杂。难走的路是上坡路。不做通盘考虑,缺乏妥善应对,如何走出成长的烦恼、转型的阵痛?不拿出那么一股子劲儿乘势而上,何以牢牢抓住机遇,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这辞旧迎新之际,我们更加感到责任之重大、任务之艰巨、实干之迫切。

从最坏处准备,向最好处努力,这是一条极其重要的经验。正如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指出的,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还会遇到各种风险和挑战。然而,生活总是充满希望的,成功总是属于积极进取、不懈追求的人们。跨入新的一年,迎来新的征程,让我们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万众一心、不懈奋斗,共同谱写改革发展的新篇章。

稳定社会预期 增强发展信心

——“我们为什么赢得良好开局”之五

本报评论员

《 人民日报 》(2014年01月08日 01 版)

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只有在一个可预期的环境中,才会去从事创造和创新活动。为市场和社会创造一个稳定的预期,不仅对坚定信心非常重要,也是衡量发展能力的标尺。

过去一年,面对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的复杂局面,面对国际社会一些人“唱衰中国”的论调,中央牢牢把握舆论引导主动权,有针对性地消除舆论误判误读,既正视困难和问题,又以客观数据说明我国经济基本面是好的;既承认短期局部风险,又加强分析风险、明确政策的导向,增强干部群众和市场主体对经济社会发展基本面的信心,让国际社会看到中国经济的光明面,稳定了社会预期,实现了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在经济社会发展矛盾多发易发的情况下,避免社会冲动、易变、浮躁的“羊群效应”,稳定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至关重要,也殊为不易。稳定社会预期,既要把握经济大势,保持战略定力,也要研判社会舆情,实现因势利导。说到底,就是要不断增强宏观调控政策的科学性、预见性和主动性,准确解读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变化和结构调整趋势,让人们在转变中看到希望,让市场在转型中激发信心,从而形成预期与发展的良性循环。

比如,对普遍关注的中国经济增速有所趋缓问题,中央明确指出,这是主动调控的结果。2013年上半年7.6%的增长,完全在我们的预期目标之内。事实上,实现我们确定的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只要7%的增速就够了。“经济增长速度再快一点非不能也,而不为也”。正如中央领导反复强调的,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经济长远发展问题,必须坚定推动结构改革,宁可将增长速度降下来一些。有这种转方式、调结构的历史主动,有这种对中国自身负责、对世界负责的使命担当,可以有效稳定社会预期,增强发展信心。

再比如,通过转型升级释放发展潜力的同时,中央也深刻揭示了中国经济的强劲内生动力:城镇化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将有1000多万农村人口进入城镇,这将释放多么巨大的消费潜力?中国新一代劳动者成长为素质更高、视野更广、技能更强的现代化、专业化人才,这将又是多么巨大的人才红利?在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背景下,民生改善力度不减反增,还有什么比这更能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正是看到“中国经济爆发出来的可持续能力”,一度唱衰中国经济的外国投行,在2013年下半年纷纷调高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而中国一年来的发展,也进一步印证了这种乐观预期。

让社会预期与经济发展彼此促进、良性循环,这是我们的一条重要经验。展望2014年,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60项改革任务,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六大任务,党和政府正在以魄力和行动,稳定着人们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预期,增强着国内外对中国发展的信心。我们深信,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中国将拥有一个更值期待的未来。

用好作风凝聚正能量

——“我们为什么赢得良好开局”之六

本报评论员

《 人民日报 》(2014年01月12日 01 版)

社会发展转型深水区,面对多元的思想观念和激烈的利益冲突,靠什么凝聚人心、激发力量?全面深化改革攻坚期,面对复杂的社会格局和庞大的治理规模,又靠什么提升能力、攻坚克难?

一年来,从实施八项规定到提出六项禁令,从反对“四风”到强调“过紧日子”,中央以坚定的决心、扎实的举措,打出了一系列深入转变作风的组合拳。事实证明,“打铁还需自身硬”,良好的作风凝聚起强大正能量,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有力的支撑。

缩减会议经费、禁止新建楼堂馆所、管住天价月饼、叫停公款贺卡„„转作风也是转型的契机。以餐饮业为例,2013年前三季度限额以上餐饮企业收入虽下降,但通过调整结构、改变形态等措施,餐饮总体收入仍增长8.9%。长期来看,回归理性消费、杜绝资源浪费、打破畸形结构,才会有长时段繁荣、可持续发展,也才能给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更多正能量。

福建去年上半年“三公”经费支出减少近5亿元,安徽去年前8个月“三公”经费减少3.8亿元„„转变作风、厉行节约,不仅可以形塑健康的消费规则和市场导向,而且可以把更多资源投入到亟待解决的民生难题上。“营改增”为企业减负上千亿元、数百项行政审批等事项取消下放„„好作风更能提高政府、企业乃至全社会的运行效率,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

“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好的作风,是干事创业的保障、善作善成的法宝。截至去年11月30日,全国已查处违反八项规定的问题21149件、处理25855人。作风建设的持续给力,体现反“四风”、抓作风的魄力,折射党风、政风的进一步好转,彰显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决心。作为领导着13亿人民行进在现代化之路上的执政党,只有不断修炼内功,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才能凝聚信任、赢得支持,推动事业的不断前行。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第一年,要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持之以恒抓好作风建设是基本前提。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注重实效、取信于民,做到言必信、行必果,积小胜为大胜。如果没有良好的作风,怎么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怎么让全社会感受到市场环境、创业条件在一天天好转?以作风建设引领改革发展,会让我们更有底气、更为硬气、更具勇气。

“慎在于畏小,智在于治大”,抓作风建设,正体现“畏小”与“治大”的结合,有着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展望新的一年,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旗已经扬起。“人心就是力量”,只有通过作风建设,扫除沉疴积弊、不断除旧布新,才能凝聚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把全面深化改革的蓝图变为现实,共同谱写伟大祖国发展进步的时代新篇。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一论始终把“三农”工作牢牢抓住紧紧抓好

本报评论员

《 人民日报 》(2013年12月26日 01 版)

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三农”问题让中央更关切、让老百姓更关心。那片让无数人魂牵梦萦的广阔天地,需要怎样的牵引力和助推力,才能和全国一道同步走向全面小康、迈入现代化?

刚刚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作出重要部署。着眼我国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大局,总书记高屋建瓴、深刻精辟阐述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具有方向性和战略性的重大问题,为在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基本遵循。始终把“三农”工作牢牢抓住、紧紧抓好,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三农”问题的分析和判断上来,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奋力开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

“重中之重”,这是中央确立的全党工作中解决好“三农”问题的位置,充分突显了“三农”工作的分量。这些年来,在中央出台一系列“三农”政策的持续作用下,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农业产品产量跃升至世界前列,实现了从短缺到丰富充裕的巨大转变。今年农民增收有望超过1000元,实现“十连快”;粮食产量突破6亿吨,实现“十连增”。中国人靠自己解决了世界1/5人口的温饱问题,实现了人民生活水平质的提高。

也要清醒地看到,尽管乡土中国正在经历千年未有之变局,但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我们强调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仍是基本国情,农村就是这一基本国情的最大实际;我们说还有1.28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其中绝大部分就在农村。这就是为什么中央强调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始终把“三农”工作牢牢抓住、紧紧抓好的原因所在,就是为什么我们解决“三农”问题的这口气松不得、这个劲懈不得的原因所在。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总书记多次讲过这句生动而深刻的话,就是希望全党同志看到全面小康的重点和难点所在,懂得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这个道理。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农村不能掉队。在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进程中,不能没有7亿农民的梦想构筑。“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这样的铿锵语句中,彰显的是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实现中国梦的“三农”诉求,蕴含的是中央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今天,惟有着眼全国发展大局解决制约农村发展的长远问题,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使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我们整个大局才有保障,各项工作才会比较主动。

35年前,我们的改革从农村起步拉开大幕,并以磅礴之势推向全国,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崭新时代。今天,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我们同样要尊重和激发7亿农民的首创精神,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从现在起距离全面小康目标,只有7年左右的时间。时不我待,任务繁重。认真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定政策、改革创新、持续发展,我们就必定能让广袤农村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小康,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富裕美好的生活。

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二论始终把“三农”工作牢牢抓住紧紧抓好

本报评论员

《 人民日报 》(2014年01月03日 01 版)

“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不久前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把食品安全放在更加重要位置来谋划,四个“最”铿锵有力,一个“确保”掷地有声。这样的宣示与承诺,对农产品生产提出了更高要求,回应了全社会对食品安全的关切,更彰显了党和政府勇于担当、为民纾困的坚强决心。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中央着重强调,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各级干部必须高度重视食品安全,本着对党和人民负责的态度,下最大气力抓好。

食品安全涉及的环节和因素很多,但源头在农产品,基础在农业。农产品生产是第一车间,源头安全了,才能保证后面环节安全。抓食品安全,必须正本清源,抓好农产品质量这个基础性工程。

食品安全,首先是“产”出来的。长期以来,农业面源污染,工业和生活各种排污,破坏了生产食品的环境,对食品安全形成威胁。只有土地干净、清洁生产,才会有优质农产品。大力治地治水,净化农产品产地环境,切断污染物进入农田的链条,就能把住生产环境安全关;严格控肥、控药、控添加剂,严格管制乱用、滥用农业投入品,就能把住农产品生产安全关。不管是整治生产环境,还是重塑生产过程,从根本上说,都需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现代农业建设,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夯实基础。

食品安全,也是“管”出来的。面对生产经营主体量大面广、各类风险交织的形势,靠人盯人监管难以奏效,多头分管、责任不清、职能交叉等问题也消解了监管效力。这就要求我们创新管理、凝聚合力,形成覆盖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建立更为严格的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抓紧建立健全追溯体系,从而织出一张确保食品安全的天罗地网。徒法不足以自行,面对管理有漏洞、执法不作为、违法成本低等突出问题,针对农村等重点领域、薄弱环节,更要严厉打击食品安全犯罪,下猛药、出重拳、绝不姑息,让利欲熏心者得不偿失,让诚信守法者受惠获益。

食品安全是个社会问题,捍卫“舌尖上的安全”,需要方方面面付出不懈努力。产品有品质、品牌有信誉,人们的信心就会逐渐提振;充分发挥群众监督、舆论监督作用,不断加大监管力度,让犯罪分子如过街老鼠无处藏身,才能形成维护食品安全的铜墙铁壁。实践证明,抓和不抓大不一样,真抓和虚抓大不一样。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把中央关于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各项部署落到实处,让“盘中餐”令人放心,让生活质量更上台阶。

中国人的饭碗要端在自己手上

——三论始终把“三农”工作牢牢抓住紧紧抓好

本报评论员

《 人民日报 》(2014年01月07日 01 版)

古人常讲“洪范八政,食为政首”。在我国粮食总产量突破1.2万亿斤、实现“十连增”的大好形势下,总书记为何反复强调,我们的饭碗必须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粮食安全的主动权必须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我国13亿多张嘴要吃饭,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只要粮食不出大问题,中国的事就稳得住。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在农业形势好的时候,往往容易麻痹松懈,认为粮食已经不成问题;在取得发展成就的时候,容易好了伤疤忘了疼,以为经济全球化时代可回旋的余地很大。

算起来,我们挥别粮票的历史也不过20年。在粮食问题上不能侥幸、不能折腾。因为,一旦出了问题就会非常被动。总书记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去年12月先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都把确保粮食安全放在首位,体现的正是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驾驭全局的战略视野。

粮食问题不能只从经济上看,必须从政治上看,从战略上看。一个国家只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进而才能掌控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国家粮食安全了,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才有基础。靠别人解决吃饭问题是靠不住的。

面对国际上一度出现“谁来养活中国”的悲观论调,我们用事实进行了有力回击,中国人靠自己稳定地解决了世界1/5人口的吃饭问题。但也应当看到,尽管粮食丰收,但产需缺口不断加大,进口持续大幅增加。未来粮食需求还将刚性增长,每年因人口数量增长就要增加粮食需求上百亿斤。因此,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能轻言粮食过关了。

从保障粮食安全的途径看,关键是守住“红线”、保住“底线”。我们说严防死守耕地红线,不仅是数量上的,而且是质量上的。要像保护文物、保护大熊猫那样,保护好耕地这个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更要懂得,守住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这个底线,决不能以为可以放松粮食生产了。可以适当增加进口和加快农业走出去步伐,决不能误读为可以放松国内粮食生产了。明白了这些道理,我们才会准确理解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把中央精神、中央部署贯彻全面、执行有力。

要把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带入全面小康、带入现代化,决定了我们只能立足国内基本解决我国人民吃饭问题,决定了保障粮食安全是中国的永恒课题,这根弦任何时候都不能松。确保粮食安全,我国建设发展和人民生活才有根本保障。

高度关注明天“谁来种地”

——四论始终把“三农”工作牢牢抓住紧紧抓好

本报评论员

《 人民日报 》(2014年01月10日 01 版)

“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不久前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从战略层面高度关注明天“谁来种地”的问题,围绕“解决好人的问题”作出了重要决策部署,这必将对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深远。

如果说近20年前“谁来养活中国”的悲观论调已经被事实所否定,如今“谁来种地”已然是个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这些年,我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很快,据测算,2013年农业从业人员中50岁以上的比重已超过40%。同老龄化一并出现的还有农业从业人员女性化和低文化程度化。出去的不愿回乡干农业,留下的不安心搞农业,这种现象比较普遍。长此以往,再过10年、20年,谁来种地?如果不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农业后继乏人将日益严重。这不是杞人忧天,而是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

正如总书记指出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说到底,关键在人。没有人,没有劳动力,粮食安全谈不上,现代农业谈不上,一切都谈不上。“谁来种地”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愿不愿意种地、会不会种地、什么人来种地、怎样种地的问题。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把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一项重大战略,正是破解种地困局的关键所在。

富裕农民,才会让人有盼头、让农业有吸引力。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农业的收入比重已经降到26.6%,农业收入对不少农户而言正在变成“副业”。在此背景下,做强农业、提升效益,需要提高种地集约经营、规模经营、社会化服务水平,需要发展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主体,同时重视普通农户的生产发展,千方百计增加农民务农收入,从而增强农业吸引力,让愿意种地的青壮年多起来。

提高农民,才会让人有能力,让农业有后劲。从国际经验看,培育新型农民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与传统农民不同,新型农民不仅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而且要深度参与市场竞争。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下好农业人才培养的先手棋,加大农业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力度,把培养青年农民纳入国家实用人才培养计划,让更多大中专院校特别是农业院校毕业生扎根农村,我们才能造就宏大的新型农民队伍,确保农业后继有人。

扶持农民,才能让人有定力、让农业有保障。农业面对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双重风险,国家的支持保护必不可少。尤其针对农业投入难、融资难等现实问题,需要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建立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金融体系,为农业发展开辟新的融资渠道。以良好务农条件和环境抗风险、增动力,是稳定务农预期、提振种地者信心的基础。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牢牢抓住吸引年轻人务农、培育职业农民等工作重点,把中央惠农、强农、兴农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我们就能为农业发展提供坚实人力基础和保障,让希望的田野焕发勃勃生机,结出累累硕果。

篇2:2022评论员文章

——“我们为什么赢得良好开局”之六

本报评论员

《 人民日报 》(2014年01月12日 01 版)

社会发展转型深水区,面对多元的思想观念和激烈的利益冲突,靠什么凝聚人心、激发力量?全面深化改革攻坚期,面对复杂的社会格局和庞大的治理规模,又靠什么提升能力、攻坚克难?

一年来,从实施八项规定到提出六项禁令,从反对“四风”到强调“过紧日子”,中央以坚定的决心、扎实的举措,打出了一系列深入转变作风的组合拳。事实证明,“打铁还需自身硬”,良好的作风凝聚起强大正能量,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有力的支撑。

缩减会议经费、禁止新建楼堂馆所、管住天价月饼、叫停公款贺卡……转作风也是转型的契机。以餐饮业为例,2013年前三季度限额以上餐饮企业收入虽下降,但通过调整结构、改变形态等措施,餐饮总体收入仍增长8.9%。长期来看,回归理性消费、杜绝资源浪费、打破畸形结构,才会有长时段繁荣、可持续发展,也才能给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更多正能量。

福建去年上半年“三公”经费支出减少近5亿元,安徽去年前8个月“三公”经费减少3.8亿元……转变作风、厉行节约,不仅可以形塑健康的消费规则和市场导向,而且可以把更多资源投入到亟待解决的民生难题上。“营改增”为企业减负上千亿元、数百项行政审批等事项取消下放……好作风更能提高政府、企业乃至全社会的运行效率,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

“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好的作风,是干事创业的保障、善作善成的法宝。截至去年11月30日,全国已查处违反八项规定的问题21149件、处理25855人。作风建设的持续给力,体现反“四风”、抓作风的魄力,折射党风、政风的进一步好转,彰显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决心。作为领导着13亿人民行进在现代化之路上的执政党,只有不断修炼内功,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才能凝聚信任、赢得支持,推动事业的不断前行。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第一年,要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持之以恒抓好作风建设是基本前提。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注重实效、取信于民,做到言必信、行必果,积小胜为大胜。如果没有良好的作风,怎么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怎么让全社会感受到市场环境、创业条件在一天天好转?以作风建设引领改革发展,会让我们更有底气、更为硬气、更具勇气。

“慎在于畏小,智在于治大”,抓作风建设,正体现“畏小”与“治大”的结合,有着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展望新的一年,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旗已经扬起。“人心就是力量”,只有通过作风建设,扫除沉疴积弊、不断除旧布新,才能凝聚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把全面深化改革的蓝图变为现实,共同谱写伟大祖国发展进步的时代新篇。

从最坏处准备 向最好处努力

——“我们为什么赢得良好开局”之四

本报评论员

《 人民日报 》(2014年01月06日 01 版)

改革发展之路从无坦途,靠什么穿越激流险滩,奋力攻坚克难?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如何把握大势、把控大局,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站在2014的新起点上回望2013,我们深感成绩何等来之不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注重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各类问题,排忧解难、稳中求进。面对经济波动,我们既防范经济增速滑出底线,又理性对待经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着力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面对民生期待,既尽力而为,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棚户区改造、保障房建设等民生工作,又实事求是地量力而行,让社会预期更加理性。面对种种难题,我们既高度关注产能过剩、地方债务、房地产市场、影子银行、群体性事件等风险点,又采取有效措施化解区域性和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局部性问题演变为全局性问题。正是因为有党中央的科学研判、沉着应对、统筹谋划,我们才能迎难而上、化危为机,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抓住经济工作的主动权,下好深化改革的先手棋,首先就要稳妥处理各类风险挑战。2013年的不平凡历程说明,对前进中的问题和矛盾认识越充分,现实工作就越有针对性;对倾向性、苗头性问题越是敏锐感知,应对措施就越能细致周全。无惧于做最坏的打算,所以能砥砺“办法总比困难多”的信心与勇气;执着于付出更多努力,所以爬坡过坎不喊苦,闯关夺隘不停顿。增强问题意识、忧患意识、进取意识,这不仅是我们赢得良好开局的经验总结,也是全面深化改革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目前,我国正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历史阶段,矛盾和风险比从低收入国家迈向中等收入国家时更多更复杂。难走的路是上坡路。不做通盘考虑,缺乏妥善应对,如何走出成长的烦恼、转型的阵痛?不拿出那么一股子劲儿乘势而上,何以牢牢抓住机遇,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这辞旧迎新之际,我们更加感到责任之重大、任务之艰巨、实干之迫切。

从最坏处准备,向最好处努力,这是一条极其重要的经验。正如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指出的,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还会遇到各种风险和挑战。然而,生活总是充满希望的,成功总是属于积极进取、不懈追求的人们。跨入新的一年,迎来新的征程,让我们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万众一心、不懈奋斗,共同谱写改革发展的新篇章。

知行合一培育道德责任感

—— 三论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本报评论员

《 人民日报 》(2014年02月26日 01 版)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一个民族、一个人能不能把握自己,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如何、精神风貌怎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道德标准。然而“知之非艰,行之惟艰”,培育知行合一的道德责任感,把道德认知转化为行动自觉,还需要全党全社会付出艰苦的努力。

“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感。”如果说好德之心人皆有之,那么道德责任感则不仅仅是停留在思想上的“好”,更意味着唯此为快的践德之忱、舍我其谁的道义担当。路遇跌倒的老人,应当说无人不有恻隐之心,可有的人溜之大吉,有的人“爱莫能助”,有的人不避风险挺身相助。为什么一事当前,表现不一?归根结底,区别正在于是否把崇德向善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神圣责任。

追寻道德责任感不只是时代的要求,更是国家、社会、个人自我发展的客观需要。“三个倡导”所体现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准则,把个人、社会、国家紧紧联系在一起。我们对国家前途的关注、对社会进步的期许、对个人幸福的追求,就是责任感油然而生的基础。自赋责任是一种伟大的权利,履行责任是一种神圣的使命。有了道德责任感,才会更加自觉地建设美好国家、维护公序良俗、推动社会进步。

如果说价值认知是道德责任感的指针,行动则是衡量其高度的标尺。文明,不去实践就不可能抵达。法治,不去奉行就无以彰显其公正。诚信,不去坚守就难以成其为风尚。一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从来不会取决于道德的看客,而是取决于择善而从的行动者。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我们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只是引人向善的精神理念,更是需要付诸行动的价值准则。

常有人扼腕于社会转型期的“人心不古”,喟叹市场经济对精神世界的巨大冲击。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是文明的使者。你我的德行操守怎样,社会的道德风尚便是怎样;每个人担负起一分道德责任,社会的道德水准就因此而托起一分。对良心尽责、对他人尽责、对国家社会尽责,就是对我们自己尽责。在责任的基点上,千千万万普通人的道德良知才会与他们的利益诉求、现实感受实现最牢固的对接和统一。常怀善念,更要常行善举,知行合一、行胜于言,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才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转变成主导13亿人思想和行动的道德责任感,我们所展现的必将是一个礼义之邦的泱泱气度,我们所改变的也必定远胜于我们所期待的。

人民日报评论员: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2015年02月28日08:2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原标题: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日前,第四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出版发行,总书记为这批教材亲自作序。《序言》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着眼各级领导干部肩负的重要责任,深刻阐述了全党加强学习、增强本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突出强调了好学才能上进、好学才有本领,对广大干部加强学习、增强本领提出了明确要求。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形势风云变幻、纷繁复杂,国内经济“三期叠加”,社会矛盾多发,推进改革发展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前所未有。在这样的大环境大背景下推进我们的事业,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困难、风险、挑战层出不穷,要克服它们、战胜它们、驾驭它们,须以时不我待的精神,争分夺秒加强学习,一刻不停增强本领。

好学才能上进,好学才有本领。总体上看,广大干部学习的积极性是高的,成效是好的。但也应当清醒看到,现实生活中,确有一些干部在学习上存在自满情绪,自认为文化水平比较高,不学习也能应付;有的学习是为了应付场面、摆摆样子,不真学;有的学习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不深学;有的搞选择性学习,合意的就学、不合意的就不学;有的学习不求甚解,学而不思、学而不化、学而不用;更有甚者,学风不浓、玩风太盛。诸此种种,皆不利于干部成长,有害于党的事业。历史告诉我们,事有所成,必是学有所成。各级领导干部只有带着执著的信念学习,带着求知的欲望学习,带着实践的需要学习,以学益智、以学修身、以学增才,才能强固立身做人之本、夯实为政做事之基。

为学之要,贵在勤奋、贵在钻研、贵在有恒。勤学深思,才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博采众长、广泛涉猎,才能优化知识结构,夯实知识基础,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实践出真知,实践育人才。只有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在突出矛盾的破解中、在与群众一起摸爬滚打中,当几次“热锅上的蚂蚁”,才能不断砥砺品质、增长才干,真正“修成正果”。

学习,是我们党真正的“秘密”。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形势越是复杂,任务越是艰巨,就越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本领。只有全党本领不断增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梦想成真。

人民日报评论员: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三论学习贯彻习近平在省部级专题研讨班重要讲话

2015年02月09日07:0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各级领导干部的信念、决心、行动,既是价值风向标,更是关键推动力。

“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带动全党全国一起努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总书记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明确要求。做尊法的模范,就要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做学法的模范,就要带头了解法律、掌握法律;做守法的模范,就要带头遵纪守法、捍卫法治;做用法的模范,就要带头厉行法治、依法办事。

只有思想上尊崇法治,才能行动上遵守法律。尊崇法治,首先内心就要彻底摈弃人治思想和长官意志,牢固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由法定、权依法使等基本法治观念,面对各种危害法治、破坏法治、践踏法治的行为敢于挺身而出、坚决斗争。领导干部的法治意识、法治素养,要从踏入干部队伍的那一天起就开始抓,重在抓长、抓早,让他们把法治素养的第一粒扣子扣好。

学法懂法是守法用法的前提。违法乱纪的干部,很多是长期不学法、不懂法。法律是行使权力的依据,只有把这个依据掌握住了,才能正确开展工作。要系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准确把握我们党处理法治问题的基本立场。要把学习宪法摆在首位,同时学习同自己所担负的领导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各级领导干部都不能当法盲,尤其要弄明白法律规定什么事能干、什么事不能干,心中高悬法律的明镜,手中紧握法律的戒尺,知晓为官做事的尺度。

“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领导干部要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带头遵守法律、执行法律,带头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遵循法治轨道,就不能跟着感觉走,说话做事要先考虑一下是不是合法,让遵纪守法变成一种习惯。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对领导干部而言,必须把功夫下在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能力上。守法律、重程序,牢记职权法定,保护人民利益,用权受监督,才能依法用好手中权力,做到“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领导干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既靠自觉,也靠制度。要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重要内容,抓紧对领导干部推进法治建设实绩的考核制度进行设计,把法治素养好、依法办事能力强的干部用起来。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就此作出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就能为法治建设提供制度保障,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实践中走在前列、干在实处。

人民日报评论员:打铁还需自身硬

——五论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讲话

2015年01月19日07:0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治人者必先自治,责人者必先自责,成人者必先自成。”作为监督执纪的专门队伍,纪检监察干部肩负着维护党纪政纪、推进反腐败斗争的重要职责,其素质、能力和作风,直接关系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成效。正因此,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强调,“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要敢于担当、敢于监督、敢于负责,努力成为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队伍。”按照这一要求加强自身建设,是纪检监察机关的重大政治任务。

一年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按照中央决策部署,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一中心任务,切实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能,紧紧抓住监督责任这个“牛鼻子”,用扎实有效的工作、敢抓敢管的担当、踏实辛劳的付出,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新成效。惩治腐败没有禁区、严明纪律不留特区、聚焦“四风”排除盲区、创新巡视形成震慑„„这些落地有声的成绩说明,我们的纪检监察队伍是一支立场坚定、态度坚决、行动有力的队伍,是一支值得信赖、敢于亮剑、能打硬仗的队伍。

信任是对纪检监察干部的最大支持,但是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应该看到,纪检监察机关不是天然的保险箱,纪检监察干部也并非生活在真空之中。如果监督者不被监督,就可能出现“灯下黑”的情况;纪检监察干部发生以案谋私、串通包庇、跑风漏气等问题,对党和人民事业的伤害,将比一般干部更甚。“执纪者必先守纪,律人者必先律己”,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清理好门户,做到打铁自身硬,才能让监督执纪问责更有底气、更加硬气、更具权威,做到“其身正,不令而行”。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纪检监察干部敢于担当、敢于监督、敢于负责,就能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注入强劲动力;相反,不想监督、不敢监督、不会监督,党纪政纪就必然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因此,纪检监察干部尤其应该涵养责任意识、担当精神。对尸位素餐、碌碌无为的干部,该调整的就要调整;对不敢抓、不敢管、监督责任缺位的要坚决问责。唯其如此,才能让责任意识深入人心,让担当精神蔚然成风。

越是面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深入的新挑战,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越是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加强自身建设、强化自身监督,始终确保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成为党纪政纪的忠诚卫士,成为严惩腐败的钢铁拳头。以绝对忠诚标注精神高度,以铁的纪律打造过硬队伍,以担当精神激发干事热情,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队伍,必将为夺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胜利提供有力支撑。

《 人民日报 》(2015年01月19日 01 版)

人民日报评论员: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

——一论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讲话

2015年01月15日06:5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全党必须牢记,反对腐败是党心民心所向。有党心民心作力量源泉,反腐败斗争必定胜利。”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全局高度,充分肯定2014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的新成效,深刻分析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形势,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讲话旗帜鲜明、振聋发聩,对我们坚守阵地、巩固成果、深化拓展,不断把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夺取反腐败斗争新胜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认真学习贯彻讲话精神,进一步锤炼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强意志,砥砺共产党人的党性品格和担当精神,是全党的重要政治任务。

过去一年,我们党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深沉的使命忧患感、顽强的意志品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严肃查处腐败分子,着力营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氛围。从坚决查处***、徐才厚、令计划、苏荣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到以严的态度、严的措施狠抓惩治“四风”问题;从努力让纪律成为“带电的高压线”,到巡视利剑高悬、形成持续震慑,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态度坚决、措施有力、成效明显,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一振。腐败没有“铁帽子王”,反腐败绝不封顶设限,我们党以铁腕反腐的行动向世人证明,中国共产党敢于直面问题、纠正错误,勇于从严治党、捍卫党纪,善于自我净化、自我革新。

天下之势,常系民心。“现在中央是腐败分子的克星、人民群众的福星。”人民群众的切身感受,折射出反腐败斗争释放出来的强劲正能量。一项调查显示,91.5%的领导干部、87.8%的普通干部、84.8%的企业人员、75.8%的城乡居民对反腐败抱有信心。经过十八大以来坚决反腐的不懈努力,我们党进入重塑政治生态的历史新时期,中国社会迎来清气上扬、浊气下降的发展新境界。

也要看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从这两年查处的案件和巡视发现的问题来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主要是在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上还没有取得压倒性胜利,腐败活动减少了但并没有绝迹,反腐体制机制建立了但还不够完善,思想教育加强了但思想防线还没有筑牢,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重构政治生态的工作艰巨繁重。开弓没有回头箭,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一场输不起的斗争,必须决战决胜,坚持零容忍的态度不变、猛药去疴的决心不减、刮骨疗毒的勇气不泄、严厉惩处的尺度不松。

中国共产党与腐败水火不容。在反腐败斗争的关键阶段,按照总书记的要求,把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作为从严治党的基础来强化,把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作为长期保障来推进,把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作为“牛鼻子”来落实,全党上下齐心协力,人民群众鼎力支持,我们就一定能够打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场攻坚战、持久战,迎来海晏河清的那一天。

篇3:评论员文章也要力求最有效的传播

然而, 在现实的操作中, 评论员文章这一本来很活泼的文体, 尤其是在地方党委机关报那里, 却出现了一些倾向性问题,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选题上, 求全而失之于虚。实际工作中, 针对重大会议报道, 往往要配发评论员文章, 而一些领导却出现一种认识偏差, 以为只有在报纸上配发评论员文章才能显示会议的重要性, 评论员文章便从选题上面泛化了。此外, 在具体操作层面, 特别在为重大会议报道配发系列评论员文章时, 往往又是从全面阐述会议精神的角度出发来破题立论, 这样, 就出现了一大弊病, 评论员文章几乎成了会议报道的复述, 没有新意。像这样的一些评论员文章, 形式大于内容, 看似发了不少, 实则虚浮得很, 对解决实际问题意义不大。二是在论述上, 求大而失之于浅。评论员文章相对于短评来说, 涉及的题材比较重大, 讲好讲清楚有很重要的意义。然而, 许多评论员文章在讲这些大问题时, 却是因其大而只讲一些面上的话, 讲一些大道理, 漂在上面, 不沾地气, 没有针对性, 对于读者来说, 得不到有意义的启示。

这些倾向性问题看来是小事, 但却影响很大。当这些倾向性问题出现时, 读者往往会对评论员文章这个整体产生错觉, 认为是官样文章, 不好看。传播不理想, 报纸影响力便下降, 评论员文章涉及的都是当前重大现实问题, 没人读没人看, 政策贯彻落实也受影响。

如何解决这些倾向性问题呢?本文就河南日报两个系列的评论员文章, 谈一些看法:

宁要片面的有用, 不要全面的平庸。河南日报从2010年11月23日到2010年12月3日, 刊发了“学习贯彻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精神”系列评论员文章六篇。在“十二五”开局之年、中原经济区建设起步之时, 河南省委召开这次全会, 总结过去, 谋划未来, 集思广益, 凝神聚力, 对于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推动河南大发展, 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 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依托这次会议的评论员文章该怎么写?一般的做法是, 根据会议内容, 分几个方面论述。但河南日报这组评论员文章没有按照惯常的思路来破题, 而是在认真领会精神的基础上, 分析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 需要提哪些方面的要求, 而这正是省委在召开全会后想要对全省干部群众讲的话题。从这个思路出发, 该系列评论员文章在有了一个开篇总论之后, 都从具体要求上选题谋篇。《要善于按规律办事》讲工作方法, 《胸怀全局一盘棋》讲大局意识, 《“真做”、“做好”最重要》讲求实求效、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 《时刻把“为民”挂心头》讲目的和方向, 《科学发展昭示崛起之路》讲发展途径, 这样选题谋篇避免了求全而虚的弊病, 让文章有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喻国明有一个新闻传播的“传受互动方格”理论, 简单地说, 就是媒体最想发布的和受众最想了解的能契合到一起, 传播才最有效。评论员文章政治性强, 承担的宣传任务重, 就要认真领会上级的精神, 仔细揣摩读者需求, 把有用当做指针, 求得最有效的传播。这组评论员文章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对河南日报的读者 (多数为领导干部) 来说, 全会的内容已经了解, 他们想了解的是全会内容之中隐藏的精神实质;而对省委来讲, 这时想要对干部说的, 也不是全会的内容, 而是对领导干部落实会议内容的要求。河南日报正是把握住了上与下这两方面的内在诉求, 以“有用”为原则, 以传播为目的, 来安排这组评论员文章的。

宁要贴近的狭隘, 不要漂浮的宏大。2011年3月7日到3月10日, 河南日报针对省委书记卢展工与在京河南人谈话内容, 就卢展工所讲的四个关键词“奉献”、“形象”、“精神”、“追求”刊发了四篇评论员文章。这四篇评论员文章, 选题比较虚, 如何写出河南特色, 写出针对性, 接地气, 是这四篇评论员文章必须解决的问题。在具体操作中, 这几篇评论都很注意这一点, 将笔墨更多地放在河南振兴的具体要求上。在《“奉献”二字重千钧》这一篇里, 评论员很明白地讲清楚了“奉献”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意义:“建设中原经济区, 弘扬奉献精神, 做好本职工作, 显得尤为重要。要打造全国‘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 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 需要我们承担更大责任, 奉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在《让河南人形象熠熠生辉》里, 评论员针对河南实际, 提出“发展出形象”, 论述说:“一个地方, 要真正赢得外界的尊重, 没有别的捷径, 只有靠经济社会的大发展。近年河南形象虽有了很大的提升, 但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弱的省情还没有根本改变。面对发展的重任, 任尔东西南北风, 我们都要‘经受住委屈、承受住压力’, 咬定发展不放松, 少说空话多干实事, 以形象促进发展, 用发展的实绩赢得尊重。”这样, 文章论述便更加深入具体。这样的论述看似把大题目化小了, 实际上是让虚的概念有了具体内容, 使文章接了地气, 不漂浮, 有看头。

从心理学上说, 人们的兴趣总是围绕着自己熟悉的事情展开。从文艺理论来说, 文章合为时而著, 这个“时”既包括了时代, 也包括了实际。从党对新闻宣传工作的要求来说,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既是原则, 也是方法论。所以, 评论员文章写作不能因其题目的宏大, 就虚论虚, 而是应该从实际出发, 给予文章以具体的内容, 这样文章才有贴近性, 才能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 才能达到有效的传播。

篇4:2022评论员文章

发展永无止境,改革也不会一劳永逸。财富“蛋糕”做大了,“怎么切分”的问题随之而来。解决制约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涉及经济社会各领域,要深化改革,不可避免地会触动既有利益格局,使得进一步深化改革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这是改革步入“深水区”后风险增加、难度增大的一个新的特征。

近年来,改革继续以不可逆转之势向前推进。同时由于改革尚不到位,某些地方和部门出现了“公共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苗头,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遭遇行政权力的不当干预,致使一些重要领域、关键环节改革难度加大。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增强改革的科学性、系统性、协调性,着力突破改革瓶颈,既是过去攻坚克难的成功经验,也是继续深化改革的有效方法。

加强“顶层设计”,必须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必须同基层干部群众的实践探索相结合。政策的生命力总是源于实践。从安徽小岗村村民探索“大包干”到深刻变革农村经济格局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农村改革、经济体制转轨等重大改革之所以取得成功,释放出巨大的经济社会活力,关键在于改革领导者对群众意愿的深度关切,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对基层探索实践经验的及时总结。尊重群众首创精神,鼓励地方大胆探索,重视基层鲜活实践,是确保“顶层设计”符合实际的重要条件,更是推动改革不断深化的智慧之根、活力之源。

“顶层设计”意味着决策者具有敢于担当的历史责任感。改革攻坚期的“顶层设计”既需要执政为民的情怀、科学合理的谋划,也需要坚定笃行的勇气和决心。根据中央决策部署,今年政府改革确定的重点任务分别涉及财税金融、价格、收入分配、事业单位和政府自身等方面,并将制定收入分配改革总体方案列入年内重点工作。这种直面难点矛盾、回应民众关切的鲜明态度,扎实稳健、攻坚克难的务实作风,必将有力推动改革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为深化改革创造更多有利条件。

“顶层设计”需要站在国家层面总揽全局,统筹兼顾各方利益。在利益多元、诉求多样的条件下,能否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出发,围绕科学发展主题谋划设计方案,决定着“顶层设计”的成效。创造条件让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都有机会充分表达,在最大范围倾听民意,最大程度集纳民智,最大限度整合民力,就会形成最能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体现社会公平正义和时代进步潮流的改革方案,凝聚起最广泛的改革共识,为深化改革、攻坚克难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

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突出阶段性重点,也要通盘考虑各个环节的衔接配套。只有更加重视“顶层设计”,加强总体规划,才能排除利益纠葛的干扰,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等各项改革。

篇5:评论员文章

人民日报: 审丑也是丑态

在微博上炫富、炫“干爹”、捏造一个“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头衔、曝不雅视频„„近几年,郭美美不时成为网络关注热点。与她相类的一些“网络红人”,也常通过一些“大胆露骨”的丑态行为,隔段时间就要出来“吸引眼球”一下。

令人疑惑的是,网络上的这种炫丑行为还挺“吃香”。尽管不少人对此类“网络红人”颇觉无聊、深为不齿,但也有一些人对她们的炫丑饶有兴味。一些网站、行业展会则给她们提供舞台平台,聚焦她们的言行,放大她们的丑态。甚至在她们被揭穿后,还有人为她们“叫屈”,轻描淡写为其开脱,令人匪夷所思。

如果说炫丑是一种病态,那么这种审丑也是一种病态。炫丑与审丑的共同特点是,在是非美丑善恶等基本价值观念上,发生动摇、迷茫甚至错位。炫丑者以非为是、以丑为美,觉得只要能得名得利可以不论方式,只要能过上奢华、富裕的日子可以不择手段,甚至认为这便是生活的价值、人生的成功。在审丑者群体中,有的面对纷繁世象失去对原有价值、信念的坚守,有的则对一些丑陋行为表现出一种无原则、无底线的宽容,有的人是通过审丑来满足自己的一些畸形低俗的欲念,有的人则想借此对自己不良情绪进行一种扭曲式宣泄。

网络不是个人私域,而是一个公共舆论空间。网络上所发生的一些闹剧、事件,既是对社会时风与心态的折射,又会对社会公众的心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对一些价值观正在形成阶段的青年人,更会成为混淆善恶的负能量、颠倒是非的坏导向。如果炫丑反而得到激赏、鼓励,如果做丑态、行低俗、干坏事反而成名、得利,如果行事可以只看结果而不辨是非,只会让更多的年轻人误入歧途。更严重的是,形成一种不良社会风气,丑态横行、正气不彰,主流价值、向上信念、做人底线可以被挑战、被嘲弄、被解构。如此下去,不仅使善良的人们失去社会信心,也会使一些道德滑坡、价值沦丧事件不断出现。那些有毒有害食品的生产者、那些昧良心的商人、那些不讲信用的“老赖”们,不都是价值观错位、道德底线弃守后的“社会病人”么?

主流价值观,并非不食人间烟火,远离每个人的生活,而是与我们的立身做人处世息息相关,恰恰是从每个人所信守遵从的信念准则中产生的。郭美美之流的行为选择,毕竟只是“小众”,虽能得一时之利,却终究行而不远。因为在一个文明的社会里,绝大多数人能够原谅无知,但绝不会纵容无耻。对于个人而言,守住做人的底线和处世的原则,信守健康、向上的价值和积极、美好的信念,我们就始终拥有一盏前行的明灯。这样的个人生活,也才是美的人生;对于社会来说,拥有这样一种引人向上、催人奋进的价值氛围,社会进步的动力与活力就拥有了不竭之源。这样的生活环境,才是实现梦想的良好土壤。

规避矛盾问题,幻想一本万利,天底下哪儿有这样的好事儿?反过来讲,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没有发展。不解决矛盾和问题,改革发展从何谈起?改进作风,学会在监督和约束下干事,不正是修身正己的成长?转型升级,告别粗放型增长模式,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不正是化蛹成蝶的过程?

我们常说,难走的路是上坡路。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接近民族复兴的每一步,都是一次背负风险乃至危机的艰险攀爬。然而,千难万难,攻坚克难就不难。这种自信与底气,归根到底是因为,无论推进改革,还是改进作风,抑或惩治腐败,我们都走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有着强大的民意基础。应该做的事,顶着压力也要干;应该负的责,冒着风险也要担,这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从政之要,也是衡量“好干部”的重要标准。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每一任有每一任的职责。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上,光荣属于那些迎难而上的人;在一个人的职业生涯里,成就体现在战胜困难的追求中。按照总书记所说的,“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敢字当头、干字在前,敢于负责、敢为人先,我们就能穿越激流险滩、抵达胜利彼岸。

人民日报评论员:改革是块试金石

——三论领导干部要奋发有为

“难”字当头,在当前的一些干部中,是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研究改革,困难摆出一大堆,总想再等一等、看一看;落实工作,经常左右为难,这也怕那也怕,唯恐给自己惹来麻烦。畏难情绪所及,自然是精神状态低迷,改革难有突破,工作难以推进。

干事难不难?确实不容易。在今天的中国,要解决“发展起来后的问题”,更是这样。全面深化改革,割自己的肉、动别人的奶酪,会更直接地感受到什么叫“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推动转型发展,在适应新常态中保持改革与增长的平衡,会更真切地体会到什么叫“逆水行舟”;深入改进作风,要求越来越严,违规成本越来越高,会更清晰地感受到制度笼子对权力的约束。

然而,面对改革任务,“难”就不敢了吗?解决发展难题,“难”就不干了吗?像鸵鸟一样,把头埋在沙堆里,矛盾和问题就不存在了吗?感慨“为官不易”,干脆“为官不为”,责任心就放在一边了吗?肯定不行。千难万难,畏难才真难。一味地害怕困难、回避矛盾,各项工作将停滞不前,干部自己也一事无成。

改革再出发,精神最重要。总书记多次强调,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且不说当年干革命的生死考验,就说改革开放以来的历程,无论是在春寒料峭中推广联产承包,还是深圳特区奋力“杀出一条血路”,或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与完善的过程,何时轻松过、容易过?正是“横下一条心”,拿出一股子气,有苦不怕苦,知难不畏难,我们才一次次化难为易、化危为机,推动中国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 一谈解开思想扣子、迈开改革步子 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抓铁有痕的举措,使党风政风为之一振。具体到每一个领导干部,怎样衡量改作风的成效,如何定义好干部的作为?改革是最好的试金石。

新一轮改革大潮已经起势,其成败直接关系两个百年目标的实现。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需要加快简政放权的步伐;推进新型城镇化,亟盼户籍制度改革的推进;构建现代财政制度,必须有财税制度改革的深化;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离不开党的纪检制度改革;满足人民对公平正义的需求,呼唤司法体制改革的提速„„解决当前所面临的突出矛盾和挑战,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通过改革释放制度新红利、注入发展新动力;落实中央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和要求,既是当前工作的头号任务,也是领导干部肩负的神圣使命。

目标是否坚定,决定改革的成败;落实能否到位,决定蓝图的实现。全面深化改革启动半年多来,各级领导干部不避艰险、恪尽职守,按照中央部署积极有为推进各项改革任务。与此同时,改革时刻面临着“更上层楼”的挑战,呼唤着各级干部迎难而上的担当。尤其是,当改革改到自己头上的时候,能否不为个人利益束缚、不被部门和地方“考虑”所影响?面对公与私的考验,当前与长远、全局与局部的权衡,是让大我战胜小我、勇气超越利益,还是左顾右盼、畏首畏尾、不惹事不做事、等待观望?

干部干部,先干一步,怎么干,干什么,就蕴含在对待全面深化改革的态度之中。对广大党员干部而言,是躲避改革,还是引领改革,是从口头上落实改革,还是在实际中推进改革,是真心诚意支持改革,还是有条件有保留地对待改革,选择的过程就是一次洗礼的过程。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当下最为重要的政治任务,无疑是检验干部思想上是否合格、作风上是否过硬、状态上是否最佳的试金石。

八项规定出台了一年半时间,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也已满一年,党风政风有何实质变化,党员干部能不能讲政治、顾大局、敢担当,对待改革的态度和行动就是最直接的证明,改革的进展和成效就是最有力的展示。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契机,对党员干部的作风和状态来一次系统检视、全面打磨,也是深化作风建设的题中之义。在改革大潮的洗礼中,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好干部才能脱颖而出,作风改进的成效才能进一步巩固。

一代有一代的使命,一任有一任的担当。总书记在今年两会期间指出,“面临改革大潮,我们要做改革的弄潮儿”“革命战争年代冲锋陷阵、英勇献身,现在,就是要勇于改革、善于改革”。进一步增强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坚定不移贯彻中央改革决策部署,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改革攻坚步伐,领导干部方能磨练意志、砥砺作风、提高能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使命、无愧于人民的崭新业绩。

向坏习惯开刀、对潜规则说不,一段时间以来,作风建设清风劲吹,领导干部心态渐转。不过,随着转作风成为“新常态”,一些领导干部“不在状态”的问题也浮出水面。

一些人没了工作劲头,松松垮垮、拖拖沓沓、不思作为;一些人放松工作要求,大事小办、急事缓办、推诿扯皮;一些人丧失工作激情,得过且过、草率敷衍、消极懈怠。于是,本该推进的项目暂停了,本该完成的工作搁浅了,本该达到的标准降低了。老百姓说,“脸好看了,事不办了”。这样的不在状态,一定程度上消解了转作风的正面效应,更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总书记强调,“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调了心态,没了状态,怎么做好工作、如何领导改革?调心态不应是“形势所迫”,更不能阳奉阴违,而是要学会办事讲规矩、用权受约束。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为民务实清廉”,为民怎能不作为,务实更该在状态。如果脑子不装事、心里不想事、手里不干事,不犯事但也不顶事,这样的干部有什么价值?

有抱负、敢担当,在其位、谋其政,这是起码的为政之德。从国家角度看,培养一名领导干部,其花费比培养一名飞行员还多。为官不为,如何对得起组织的栽培、人民的信任?从个人角度讲,雁过留痕、风过留声,人生在世,总要有所作为。很多人走上干部岗位,都曾带着壮怀激烈的理想、造福家国的情怀,有这份心劲儿打底,再苦再累也心里踏实。如今,岂能因为限制多了、管束严了、要求高了,就激情消褪、意志消沉,“一篙松劲退千寻”?

“不在状态”虽谈不上违法乱纪,却有涣散作风、松弛纪律之弊。一个单位或部门,“不在状态”的人多了,其言其行必然会影响到其他“在状态”的人。“混”的风气浓了,“干”的劲头就小了。当前,改革正当中流击水,不进则退。形势迫人、时不我待,更需奋发进取、闯关夺隘。没有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进取精神,没有恪尽职守、夙夜在公的敬业奉献,没有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的勇毅笃行,怎能打好改革这块“铁”、走好发展这步棋?面对机遇瞻前顾后、遇到困难垂头丧气,怕犯错误束手束脚、占着位置不在状态,不可能跑好接力赛中我们这一棒。

大洋彼岸,世界杯足球赛正如火如荼。绿茵场上,不仅比技术、比战术,更比状态、比精神。改革发展,同样是与时间的竞争、与问题的对抗、与自己的较量。这注定是一场艰难却伟大的比赛,但只要我们振奋精神、焕发斗志,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就一定能打赢这场至关重要的比赛,创造属于我们这一代的光荣。

人民日报评论员:小处着手,人人可为

——二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

人民日报评论员:要调心态,更要在状态

再崇高的道德准则,如果缺乏化大为小的传承播撒,也只是空洞的理念;再恒远的价值目标,如果没有每个人的奋力以求,也会变得遥不可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按照总书记要求的,在“落小”上下功夫。把“小”的文章做足做好,才能找准价值观建设的着力点,——二论领导干部要奋发有为

真正让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小中见大是朴素的方法论。价值观的传播同样如此。琐碎小事构成日常生活,这当中个体的行为规范,恰能反映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追求。从这个意义出发,价值观涵化于社会生活深处,落脚在公民的一言一行中。一具体就生动。试想,如果终日挂在嘴边的是宏大叙事,怎能期待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如果让群众感觉道德标杆难以企及,又如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弘扬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尤须警惕形式主义的危险,牢牢把握现实针对性,力避大而无当、大而化之。

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小”既是切口、也是载体,“落小”的关键在于唤起从点滴开始的行动。古人说得好,“人人皆可以为尧舜”。从具体行为入手,发掘坚守正道、敬业奉献、虔诚勤勉、孝老爱亲的典型人物;创新传播方式、丰富教育载体、办实各类活动,在潜移默化中传扬崇德向善的感人事迹。惟其如此,方能让人们真切体悟到真善美就在身边,逐步涵养传递爱与善的自觉,激发见贤思齐、明德惟馨的正能量。

“祸患常积于忽微”,在“落小”上下功夫,还应注重防微杜渐。俗话讲,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对于个人而言,倘若做不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不拘小节、放任自流,日积月累就会造成整个价值观的扭曲,人生也难以行之久远。进而言之,社会风气的形成又何尝不是如此?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所取得的成效就证明,反对“四风”、把八项规定变成“铁八条”,关键正在于从小处抓严、抓实。因此,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也须及时检视细枝末节,防范小积弊拖成大问题。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价值观的培育具体而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发扬钉钉子精神,图难于易、聚焦于“小”、久久为功,才能积小成为大成、化量变为质变,以良好的社会风貌谱就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新篇。

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并非封闭抽象的概念,而是蕴含于社会生活的细节里,体现在公民日常的行为中。正所谓,“劈柴担水,无非妙道;行住坐卧,皆在道场”。如同兰考焦桐记录着焦裕禄的公仆情怀,施甸林场熔铸着杨善洲的赤子之心,一种价值观只有具备人格化、形象化、具体化的具象形式,才能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正因为此,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应从细处着眼、从细节入手,目标要细化、态度要细致、措施要细密,才能起到润物无声、熨帖心灵的作用。这正是总书记强调“落细”的深意所在。

在今天的社会语境中,思想观念千帆竞发,观点表达百舸争流,不同的社会群体拥有不同的利益诉求、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这是“分众时代”的鲜明特点,也是培育核心价值观的现实起点。如果目标上大而化之,不能分解成具体可操作的具体任务,如何避免脱离实际、凌空蹈虚?如果措施上胡子眉毛一把抓,不能根据不同群体的特点分类施策、精确制导,那么举措再多、政令再繁,又如何能赢得认同、激起共鸣?因此,越是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越应该注重身教重于言传、具体强于抽象,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都应该条分缕析,在现实针对性上做足功夫。

《中庸》有言“致广大而尽精微”,强调“尽精微”在涵养道德中的重要作用,如今仍然具有启发意义。比如说,强调领导干部发挥表率作用,如能多一些有血有肉的细节,是不是更让人感同身受?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如能把“24字”方针细化为具体条目,是不是就能让核心价值观融入生活?运用各种文化形式教育引导,如能多一些娓娓道来的故事、少一些高高在上的说教,是不是就能实现看不见的说服?总之,如空气遍布,如清水流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浸润人们的“心灵土壤”,成为人们的“精神罗盘”。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失之于粗、流于形式,只有做“过细”的工作,才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人民日报评论员:呼唤莫若实干 心动不如行动

——五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人民日报评论员:细处着眼,润物无声

—— 一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

当前,全国上下掀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潮。怎样筑牢这个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如何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我们指明了基本遵循和努力方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在于实践。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就在我们驰而不息的努力之中。

党的十八大以来,24个字的“三个倡导”,在人们心中引发强烈共鸣,兴起了关于价值观的热烈讨论,更以强大的精神力量凝聚起全社会崇善向德的共识。无论是赞扬道德楷模、“最美人物”,表达对崇高价值、淳朴风气的向往,还是关注“扶人”问题、批评“挺黄”言论,深化对道德失范、社会丑恶现象的反思,都说明核心价值观寄寓国家理想、凝结社会期待、诉说共同愿望,是思想道德领域的“最大公约数”。呼唤莫若实干,心动不如行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当其时,需要我们乘势而上、奋发有为。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来都不是高高在上的教条,道德的力量蕴藏在每个人的心中,唯有付诸行动才能实现价值。将各个层面的价值理念彰显于国家发展、社会运行、个人生活的过程与细节,增厚道德土壤,实现社会风气的净化,实干是最响亮的语言,行动是最有力的证明。公务员为群众办好的每一件实事,是敬业的诠释;商家为消费者提供的每一件商品,是诚信的代言;看见需要帮助的人热心上去搭把手,是友善的暖流„„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每个人都是道德建设的奉献者,也是道德风尚的受益者。以实际行动彰显价值追求,让价值理念转化为价值风尚,我们就能享受到良好价值观带来的福祉,这个社会就会更加美好。

传递正能量,还需化解负情绪。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既要倡导奉献,放大榜样力量;也要敢于说不,防范破窗效应。在一些领域和一些人当中,价值判断没有了界限、丧失了底线,甚至以假乱真、以丑为美、以耻为荣。激浊才能扬清,抑恶才能扬善,对那些伤风败俗的丑恶行为,对那些激起公愤的缺德现象,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应该挺身而出敢于“亮剑”。让造假者受到惩罚,让讹诈者付出代价,让是非不分者受到教育,才能澄清模糊认识、捍卫道德底线,引导人们自觉做良好道德风尚的建设者,做社会文明进步的推动者。

文明不是一天养成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项宏大的工程,蕴涵着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从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到普通公民的积极参与,每个人多一些担当、尽一份心力,就能汇聚起推动社会前行的强大力量,让道德航船乘风破浪,把中国推向更为美好的未来

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发展起来以后的中国,对精神信仰、伦理道德、社会风尚的关注更甚以往,对主流价值和共同信念的归属感尤为强烈。倒地老人“扶还是不扶”的热烈讨论,折射出人们对道德良知的珍视与焦灼;教育公平、就业公平、司法公正一再成为舆论焦点,道出了人们对社会规则的态度和期望;构建现代文明的国家理念,体现了为公民营造踏实的幸福感、让国家铸就更强软实力的理想和追求。人生需要信仰驱动,社会需要共识引领,发展需要价值导航,三个“倡导”的指导要求,正对应这三个层面的时代要求,可谓大势所趋、正当其时。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发热议、产生认同、赢得共鸣的原因所在。

历史证明,一个国家和民族,贫弱落后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精神空虚。失去了理想信仰,内心没有约束,行为没有顾忌,再多的外部要求,也会“法令滋彰,盗贼多有”;丢失了主导价值,没有了明确准则,冲破了道德底线,再丰裕的物质生活,也难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奋斗目标、中国梦的重要内涵,就是在寻求国家的价值内核、实现社会的共同理想、构建国民的精神家园。在这样的意义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生奋斗的梦想之舵,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钙,是当代中国的兴国之魂。从知与行的角度,发掘每个人心底蕴藏的善良道德意愿、道德情感,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社会群体和个人的意识,外化为群体和个人的行为规范,才能产生凝聚力、焕发战斗力,夯实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基础。

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宣传活动,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同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和伟大成就联系起来,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联系起来,我们就能不断形成更加广泛的价值认同,不仅为国家发展助力,更为民族进步铸魂。

人民日报评论员: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

—— 一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一个民族的进步,有赖于文明的成长。

我们常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要在经济发展上创造奇迹,也要在精神文化上书写辉煌。今天,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焕发什么样的精气神,才能引领思潮、凝聚共识、攻坚克难?在追逐中国梦的伟大奋斗中,弘扬什么样的价值观,才能使我们的国家、民族、人民在思想和精神上更加强大?

篇6:十八大——评论员文章

新华社评论员

人民的期待在这里汇集,世界的目光在这里聚焦。连日来,肩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重托的2000多名党的十八大代表共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计,共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好蓝图。代表们围绕胡锦涛同志所作的大会报告进行了深入、热烈的讨论。共识在会场内外的民主交流中不断扩大,力量在举国上下的团结气氛中不断凝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中华民族的未来正呈现出无比广阔的美好前景。

旗帜指引方向,道路关乎未来。出席十八大会议的代表们对此有着坚定的信念: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才能凝聚起万众一心、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只有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突破发展瓶颈、破解改革难题,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只有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才能确保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十年发展的宝贵经验昭示未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既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只有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才能战胜前进路上的困难挑战,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

“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八大报告总揽全局、高屋建瓴的战略判断,吹响了向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进军号角,谋划出“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标志着我们党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这为我们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奠定了坚实基础,树立了坚定信心。

历史由人民创造,奋进由党来引领。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人民利益镌刻在旗帜上的中国共产党,用鲜血、汗水和智慧赢得了人民的信赖,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不断顺应时代潮流,不断破解发展难题,不断回应社会关切,坚决维护人民利益,是我们党始终得到人民拥护的根本原因。新时期、新任务、新挑战,如何破解“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考验党的执政能力,检验党的领导水平。

无论是“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还是“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无论是“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还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十八大报告强调的一系列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要求,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本色和直面难题、深化改革的勇气智慧。执政兴国,人 民至上。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党,不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中流砥柱。

团结带领13亿人民,在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宏伟的发展蓝图已经绘就,民族复兴的新征程再次开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党的十八大,必将以其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载入史册。党领导人民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而进行的不懈奋斗,必将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更为精彩的辉煌篇章。

让我们高举旗帜,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按照十八大的决策部署,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团结奋斗,锐意进取,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新境界,共同创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2 人民日报11月15日社论:共同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 ——热烈祝贺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

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和崇高使命,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闭幕。肩负着全国各族人民的信任和期待,凝聚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我们党开启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伟大进军,开启了共创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未来的崭新征程。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批准了胡锦涛同志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批准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这是一次高举旗帜的大会、继往开来的大会、团结奋进的大会。

大会高度评价胡锦涛同志所作的报告。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回顾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奋斗历程及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提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全面部署,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代表们一致认为,报告旗帜鲜明、思想深刻、求真务实,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为党和国家事业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指南,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

大会高度评价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工作,高度评价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所经历的不平凡的奋斗历程。这十年,我们紧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战胜一系列重大挑战,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巩固和发展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增强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这些来之不易的伟大成就,必将载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史册。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这次大会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是党的十八大的历史性贡献。面向未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次大会发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伟大号召,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这次大会提出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作出了全面部署。这一宏伟目标和全面部署,是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的宣言书,是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动员令,对于凝聚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创造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次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一批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领导干部进入中央委员会,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兴旺发达,党和人民事业后继有人。为了推进党的领导层新老交替,为了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一批担任中央领导职务、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同志退出了中央委员会,表现了共产党人的崇高风范,表现了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比忠诚,表现了对党和国家未来充满信心。全党同志向他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党和人民将永远记住他们的历史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团结奋斗。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政治任务,就是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八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各项任务上来。全党同志务必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务必增强创新意识,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务必增强宗旨意识,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务必增强使命意识,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

党的十八大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展现了更加广阔的前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展现了更加壮丽的前景,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展现了更加灿烂的前景。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在推进伟大事业中创造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新业绩,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历史进程中争取中国共产党人的新光荣。

新华社社评:继往开来 团结奋进

新华网北京11月15日电

时间在这一刻,蕴含着影响一个国家和民族未来的特殊意义。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一中全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一面伟大旗帜被更高地举起,一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在此展开,一段迈向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由此起步。

十八大批准了胡锦涛同志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批准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选举产生了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十八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了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一批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干部进入中央领导机构,充分反映了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一中全会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是政治坚定、理论成熟、思想统一、组织团结的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探索、不懈奋斗。在实现新老交替中,十七届中央委员会中的一些同志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表现出了共产党人的宽阔胸怀和崇高境界。全体党员对他们的高风亮节致以深深的敬意,全国人民对他们的历史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全党同志深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定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总结十年奋斗历程,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党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大会一致同意在党章中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这是十八大的历史性贡献。不断完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旗帜指引方向,目标凝聚力量。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标志着我国发展阶段的重大变化;从“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意味着发展布局的深刻调整,必将鼓舞起全国各族人民夺取新胜利、创造新辉煌的昂扬斗志。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十八大报告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出了新的具体要求。这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具体路径,也是今后5年乃至更长时间里的奋斗目标。到2020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间紧迫,任务艰巨,需要真抓实干、顽强拼搏的精神和意志,更需要攻坚克难、改革创新的勇气和智慧。按照十八大制定的蓝图开拓奋进,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将获得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呈现更加广 阔的发展前景。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团结带领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党的使命光荣,重任在肩,容不得丝毫懈怠。面对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十八大报告强调,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紧紧围绕主线,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在应对风险考验、破解发展难题、驾驭复杂局面的过程中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发挥好我们党特有的理论优势、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做到为民、务实、清廉,我们党就能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勇立时代潮头,引领社会进步,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续写执政兴国的精彩答卷。

承前启后绘蓝图,继往开来谱华章。现在,大政方针已定,奋斗目标清晰,战略部署明确,当务之急是要认真学习十八大报告,深入领会十八大精神,坚决贯彻十八大要求,把全党同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八大精神上来,把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十八大确立的奋斗目标上来,埋头苦干,锐意进取,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

团结就是大局,团结就是力量;奋斗收获希望,奋斗赢得未来。更高地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按照十八大战略部署,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我们就一定能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人民美好幸福新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6 人民日报11月16日社论:担当历史使命的坚强领导集体

新华网北京11月15日电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一批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领导干部进入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领导机构。选举结果体现了全党意志,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心愿,表明了我们党兴旺发达、充满朝气、富有活力。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紧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战胜一系列重大挑战,经受住各种严峻考验,取得了来之不易的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赢得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高度信任和衷心拥护。现在,为了党和人民事业继往开来,为了推进党的领导层新老交替,他们中的许多同志带头从党中央领导岗位上退下来,表现了共产党人的宽阔胸怀,表现了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比忠诚。此时此刻,全党同志满怀深情,向胡锦涛同志,向其他退下来的领导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全党同志深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定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记人民信任和重托,更加奋发有为、兢兢业业地工作,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推进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担当好党的历史使命,必须有正确理论和大政方针的指引,必须有一个坚强团结有力的领导集体。党的十八大坚定地向党内外、国内外宣示了我们党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科学制定了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对于我们党团结带领亿万人民实现三大历史任务、完成党的执政使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一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为我们党继续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奠定了重要思想政治基础,为担当历史使命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坚定成熟、团结和谐、开拓创新、永葆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壮丽事业,在这条道路上我们已经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我们还将坚定不移沿着这条道路前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新的征程上,我们的责任更大,担子更重,必须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顽强的努力,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让我们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在党和人民创造性实践中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共同创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

坚持高举伟大旗帜奋力夺取新的胜利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之一

新华社评论员

党的十八大胜利闭幕,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开启新阶段、迈上新征程。全党全国人民当前首要政治任务是,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同心同德、砥砺奋进,把十八大提出的各项任务和要求化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征程上的新思路、新探索、新举措,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旗帜引领方向,旗帜凝聚力量。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像一条红线,贯穿党的十八大。

旗帜关乎党的命脉、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每当重要历史时刻,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总会突出地摆在人们面前。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要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重大而鲜明的宣示,表明了我们党的坚定政治立场。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历史经验的深刻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近代以来中国从四分五裂、贫穷落后走向团结进步、繁荣富强的发展历程,揭示出一个历史性结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拯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过去十年,党带领全国人民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战胜各种严峻挑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新阶段,取得了一系列新的历史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靠的就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指引下团结奋斗。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面向未来的必然抉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管是在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是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都必须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引领方向、凝聚力量。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必须进一步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是紧密结合的一个有机整体,其中道路是实现途径,理论是行动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党和人民历经艰辛开创的正确道路、形成的理论体系和建立的制度,牢固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奋力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必须在成绩面前保持清醒头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的道路、理论和制度,需要不懈探索、不断开拓。在已经取得的巨大成就面前,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看到面临的诸多问题、考验和危险,包括精神懈怠、消极腐败、官僚主义等。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坚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凝聚力量、攻坚克难,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矢志不渝地 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必须牢牢把握基本国情和最大实际。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三个没有变”是现阶段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国情、最大实际,制定改革发展的每一项措施、推进改革发展的每一个步骤,都必须体现基本国情、符合最大实际。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必须全面落实五位一体总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推进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切实增强大局意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协调、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才能不断拓宽政治民主、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必须牢牢把握“八个坚持”基本要求。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坚持和平发展、坚持党的领导,牢牢坚持这些基本要求,就能凝聚起全党全国人民的力量,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阔。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必须紧紧围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总任务。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紧紧围绕这个总任务开展工作,就一定能够万众一心夺取新胜利,创造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

美好蓝图令人振奋,崇高使命催人奋进。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道路上阔步前进,奋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 凝聚力量攻坚克难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之二

新华社评论员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这一论述深刻阐明了坚持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表达了全党全国人民在新的征程上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勇于攻坚克难、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坚定信念。

发轫于三十多年前的改革开放,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在团结带领人民进行这场伟大变革中,我们党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一系列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了坚实基础。历史充分证明,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改革开放的方向和道路完全正确,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面向未来,中国发展进步的潮流不可阻挡,但前进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面对诸多困难和挑战。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城乡、区域、群体间收入差距和发展水平差距依然较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问题较多,一些领域出现了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一些干部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不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严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易发多发,等等。要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强制度创新,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不断攻坚克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保持勃勃生机。

坚持改革开放,解放思想是前提。解放思想始终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没有思想大解放,就没有当代中国的大改革、大开放,就没有当代中国的大发展、大繁荣。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曾十分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复兴道路,是极为艰巨的任务。当代中国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迫切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持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根本保障。

坚持改革开放,人民期待是动力。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丰硕成果,同时对深化改革开放、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寄予厚望。面对人民的信任和重托,面对新的历史条件考验,我们必须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增强改革创新意识,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领域各环节。要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发展环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以及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把握时代新要求、顺应人民新期待,勇于探索、勇于变革、勇于创新,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坚持改革开放,改善民生是目的。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根本上讲也是为了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为了如期实现宏伟目标,十八大提出“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地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并就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方面改革提出了要求。推进这些改革,既要着眼长远,也要注重当前,科学、民主地制定改革政策措施,不因长远目标而损害群众现实利益,确保人民群众始终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坚持改革开放,党的领导是保证。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深化改革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必然涉及各种社会关系、利益格局的调整,没有坚强的政治领导、思想引导,改革就不可能顺利推进。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中国共产党领导推动了当代中国的改革发展,同时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日益走向成熟。新的征程上,按照十八大部署,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积极、沉着地应对各种考验、化解各种危险,党就能够保持先进性纯洁性,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十八大的庄严宣示表达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心声。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展现出更加广阔的美好前景。11 十八大新华时评:抓紧工作 抓紧落实

新华网北京11月14日电(记者 张宗堂、赵仁伟)

党的十八大通过了胡锦涛同志代表十七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工作报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化为全党的意志和行动纲领。实现宏伟目标,需要全党全国人民从现在做起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求真务实的工作方法,投身于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中去,努力开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新局面。

党的十八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长期指导地位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就实现宏伟目标作出了全面部署,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按照十八大部署团结奋斗,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必将取得更大胜利,人民生活必将更加幸福美好。

落实十八大部署,需要切实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十八大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确保”“全面”4个字,字字千钧,是中国共产党人向全体人民的郑重承诺。现在,距离这一目标实现还有8年多时间,前景光明,任务艰巨,只有埋头苦干,锐意进取,才能完成历史使命。

落实十八大部署,需要有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近年来,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的同时,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使党的执政能力面临诸多新挑战。正确看待成绩,始终保持不骄不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始终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凝神聚力,团结一心,不断创造新的业绩。

落实十八大部署,需要与时俱进创新工作方法。在十三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创造人类发展史上的新奇迹。我们走的是一条前无古人的新路,遇到的很多问题没有现成解决方法,只有以无私无畏的勇气大胆探索、不断创新,才能攻坚克难,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胜利。

上一篇:4 翼云中学中学创建节约型校园汇报材料下一篇: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理发店》及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