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鉴赏具象艺术

2024-05-20

高中美术鉴赏具象艺术(精选8篇)

篇1:高中美术鉴赏具象艺术

浅谈高中美术鉴赏课堂教学的节奏艺术

一、关于高中美术课堂教学艺术提出的背景

笔者所执教的高中二年级学生,正处在高中学习紧张的阶段,这时期学生的心智已经比较成熟,比较容易接受一些新鲜的文化信息,学生的求知欲望强。教师在这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文化知识,以本土文化为基础,再加上外国的古今美术知识,更适合学生思维的需求。但是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们,因为面临高考,学习压力较大,课堂上的学习气氛往往不是很活跃。例如: 【教学案例一】

米勒是法国十八世纪法国著名的现实主义画家,他毕生以深厚的感情描写农民。他善于通过一些平凡的情节和场景,表现农民的纯朴、善良和勤劳的品德。但是在对米勒的作品进行欣赏时,学生往往不熟悉,特别是又外国美术作品,学生更是比较难理解。如在《拾穗》的欣赏教学中,学生看到的只是三个普通的农妇,在收割过的麦田里捡拾麦穗的情景,她们动作呆板,神态疲惫,秋天的烈日当头,似火的骄阳烤着大地。作为一幅世界名作,学生却很难真正理解作品的真实内涵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厚温情。教师如果设计不好课堂的节奏,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一节内容非常好的外国现实主义美术作品欣赏,却很难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美术课堂教学的节奏变化,是由师生参与和调控的过程。作为一名高中美术教师,抓好美术课堂教学的每一分钟,把握美术课堂教学的节奏艺术,是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笔者就美术课堂教学艺术性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探究和尝试。

二、形成和谐的课堂教学艺术的方法探索 1.通过教师自然的教态与语言形成和谐优美有趣的课堂教学艺术

在教学中,学生在沉闷的气氛中学习,老拉着脸、板着面孔地讲解,必定造成紧张学生的课堂心理氛围;总是微笑着讲课,缺乏表情变化,同样会产生不良效果。严肃的表情、诙谐的表情、兴奋的表情、赞赏的表情、疑惑的表情等等,应有机地交替变化。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也使学生在“动”与“静”的交替中学习,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案例二】

比如在米勒的作品的欣赏中,学生看到《拾穗》的画面内容,却极难理解其真正的现实意义,老师提议学生首先回想麦收时的情景:一望无际的土地,堆积如山的金色麦垛,似火的骄阳烤着大地,和一群正在忙碌收割的人们,作为农村学生,大多都体验过。通过老师的生动语言提示,学生更能体会画面虽然简洁朴实,但丰富的色彩与色调的和谐统一。“为什么在画面的远处却有一个骑马的人,他是干什么的?”老师的这一问,学生讨论了起来,显然那人不是一个农民。他是一个监工,而这“监工”正是在巡视这些忙碌的农民。由此学生才能体会到,丰收的场面和前景人物情节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人们辛勤劳动也不能摆脱贫困和劳动创造者所有的主题。《拾穗》如果仅仅是三个女人老老实实地拾着地里的残穗,无非只是风俗画而已。正因为一个远处的监工和一个稍微伸起腰来,才显出这感到生活的艰苦而又忍受着艰苦的人物的心理和作者的同情。具有揭露当时法国农村现实的积极意义。

2.通过课堂的教学程序形成和谐的课堂教学艺术

高中美术课程的安排是每周一课时。课时安排比较少,但是教学内容又可以说是包含了古今中外的优秀美术作品。怎样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美术的基础知识及美术欣赏的基本思路,培养学生从多层面与多角度欣赏美术作品的意识,作为美术教师,45分钟的美术课堂节奏的把握就显得尤为重要。每堂课的讲与练、说与做的时间安排为:欣赏的时间占了20-25分钟,简单的尝试练习需要7-10分钟,剩下的时间用来交流与小结。

【教学案例三】

(在《中国现代美术》这堂课里,学生从中国画、油画、雕塑及版画这四个方面欣赏到了我国现代的一些美术名家名作。当学生从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中体会到了那随着水声由远而近的蛙声,从徐悲鸿的《奔马》中感受到那马似乎要冲破画面的冲击力。但是,对于古元的版画,却露出了迷茫的神情,因为学生对版画了解得太少了。)

此时,我拿出了早就备好的从印刷厂借来的油印工具、油墨、宣纸及早就做好的纸版画母版。沉静的课堂马上活跃起来,我首先示范,滚墨、拓印、取画,当我展示了刚刚做成的纸版画时,教室沸腾了,学生跃跃欲试,我找两组学生到讲台各拓印了一幅纸版画。然后我针对古元的《一湾解冻的湖水》结合版画的制作,引导学生进行了赏析。一个小的插曲,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学生却在思维上,随着教师的引导,不仅了解了最简单版画的制作技法,体会到了版画不同于其它画种的艺术之美;学生学习的兴趣相当高涨。学生的参与,又构成了美术课堂教学时起时伏、动静相济、紧凑凝炼的教学艺术。

3.通过丰富的视听形象来形成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课堂上只有教师和黑板两个图像,显然是过于单调,倘若辅之以实物投影、录音机、电视、电脑辅助教学软件等,那整个课堂就活了起来。课堂上,只有教师一种声音,同样单调乏味,倘若有不同声音或不同性别的声音相配合进入课堂教学过程,那又将会是另一番情形。怎样才能达到多种图像进入课堂呢?

【教学案例四】

“开国大典”是中国现代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而董希文的油画《开国大典》以画家独特的眼光,见证了这一历史性的伟大时刻。作为绘画中的历史,画家对真实情况做了修改,通过自己的理解表现出了新中国的人民与领袖的关系。在引导学生欣赏这幅画时,我是这样做的:

首先运用多媒体播放了开国大典的录像资料,当毛泽东那浑厚的声音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学生心情也跟着那历史性的时刻激动了起来,此时,我展示出了《开国大典》这幅名画,让仔细观察上面的人物和景物。比较一下,作品与真实的场景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发动学生积极讨论。

《开国大典》一画不仅真实地再现了这震憾世界的历史事件,而且以那宏大的气势,庄严的构图,灿烂的色彩,歌颂了新中国似锦的前程和无限生机。构图大胆,碧蓝的天空,大红的地毯、廊柱等,既对比又和谐,庄严而又热烈。表现出古国新生的气象和泱泱大国的风度。

学生通过欣赏,了解了作品的历史背景和作品所赋于的深厚人文精神,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了解了美术家给予人类历史的积极影响,并且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三.研究取得的成效

我们在教学中,基本每堂欣赏课,都根据教学内容集体探讨制作一个内容丰富实用的课件,我们在备课时,力求完美,在教学中,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特别是我们美术欣赏课,通过老师生动有趣的讲解,学生更能理解与体会作品的“艺术内涵”。每次美术课教学,都成为学生最有兴趣的课,课堂不再沉闷,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感受快乐,在“快乐课堂”里学习,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度过了美好的45分钟。

另外,在课堂上笔者经常给学生留下思考与参与的余地,课堂教学本身就是师生对话和沟通的过程,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也可以提问,教师可以提出自己的理解和观点,学生亦然。课堂也是学生与学生沟通场所,要打破用“讲授法”教学的习惯性方法,要通过讨论和活动让学生拓展思维,鼓励学生提出个人见解,让他们也可以表现自己、表达自己,可以互相争鸣。并且要给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手来,使学生在动手参与的过程中,更深切地体会到什么是“美”。

四、在追求教学的艺术性时,操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教师自然并富有感染力的教态可以创造和谐愉快的教学节奏艺术,使课堂气氛处于生动与快乐之中。但是在操作时也要注意,教师的教态与语言艺术不可以过于煽情,语言要精炼有序,否则会转移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错过学习的重点。

2.通过课堂的教学程序形成和谐的课堂教学,在操作时,备课要细致,课堂教学时间的分配要合理,一堂好的欣赏课,时起时伏、动静相济、紧凑凝炼的教学艺术须要教师大量的备教材、备教案、备学生。要精密设计,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并且集体备课显得尤为重要。

3.通过多媒体可以利用丰富的视听形象来形成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但是在操作时,多媒体材料的准备,至关重要,内容是否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也关系着教学效果的成败,并且在一节课中,多媒体材料如视频材料,不可以加入太多,要使课堂即不单调乏味又有声有色,才可以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否则会重点不突出,影响教学效果。

篇2:高中美术鉴赏具象艺术

PS:(本试讲稿以口述为主,考生请有效记忆或背诵,本人亲自整理编写,亲测已过,试讲需要考生自问自答,一个人表演出有学生的课堂氛围,脱稿、丰富个人肢体语言。预祝考生马到成功)

导入:首先请同学们不看文字说明的欣赏罗丹的雕塑《欧米艾尔》。然后同学们可以分组讨论下这幅作品到底好看还是不好看。(学生讨论:觉得不好看,不漂亮)

虽然作品《欧米艾尔》所展示的形象虽然并不漂亮或者说好看,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不仅影响了人们对美术的认识,也有碍于对美术作品的鉴赏。但它却给人一种心灵上和审美上的震撼。这是艺术作品传递给我们一种残缺的美或者说凄凉之美。所以美术作品美和现实中的美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定义。这就让我们一同进入我们的美术新课——艺术美和形式美。(板书——艺术美和形式美)

一、那什么是艺术美?它有那些表现?

1、请同学们分别欣赏下罗丹的《欧米艾尔》和《行走的人》这两幅雕塑作品。然后说说什么是艺术美?那现在有谁知道什么是艺术美了吗?请一位同学来试着回答下。(学生回答,之后总结)

是的这位同学说的不错。其实——美术作品中的艺术美不是等同于现实中的“漂亮”和“好看”,而是通过特定的美术形象表现出来的艺术自身的“美”。这就是艺术的美。那关于艺术美它又有那些表现呢?

2、接下来请同学们欣赏席里柯作品《艾普色姆的赛马》,和《马奔跑过程的连续摄影》,并比较摄影作品的奔马与绘画作品中的奔马带给自已的感受,有何不同?

画家所表现的马的奔跑动作并不真实”,但通过以低矮、翻滚的云层和阴暗的光线营造出一种赛马时的紧张气氛。这就是艺术美与形式美所表达出来的特有的魅力。

二、什么是形式美?如何理解和把握形式美?

1、接下来让我们欣赏一幅中国画,请同学们一起欣赏书本30页的潘天寿的作品《雄视》,并根据文字的叙述,思考:下美术作品的形式美有那些内容。

所以从《雄视》这幅美术作品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美术作品的形式美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构成的:

(1)、语言元素(点、线、面、体、色)及 其所构成的形态变化;(2)、语言手段(明暗、空间、透视、构图、肌理)及其所构成的审美意象;(3)、语言规则(变化统一、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等及其所构成的审美关系。

2、同学们都知道我们生活中有自己的法则——就是法律,那么形式美的最高法则是什么?请同学们结合课本思考下。-----对比统一(也称多样统一、和谐)。多样统一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特点。

多样统一使人感到既丰富又单纯,既活泼又有秩序。这一基本法则包含了对称、均衡、对比调合、节奏。比例等因素。这些就是形式美的法则。

请学生列出黄金分割的方法:将某直线段分为两部分,使一部分的平方等于另一部分与全体之积,或使一部分对全体之比等于另一部分对这一部分之比.用数字表示黄金分割率

1.618:1或1:0.618 欣赏作品《荷矛者》《米洛斯的阿芙洛蒂特》

从雕塑作品中体会比例形式美在人物中的运用及效果。

结合学生们平时所欣赏的模特儿的身材特点,体会合乎比例的人物身体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

欣赏《夜巡》并分析下此作品的艺术美感和构成。

利用光线对主体人物的形象的刻划,形成画面中心,然后形成几个次中心,使画面形成节奏上的变化,产生了特殊的形式上的美感,给人以流动和紧张的感觉。

三、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那些知识点呢?

1.艺术美是通过对现实物象运用艺术语言进行再创作后产生的形象给予观者以心灵共鸣和美的感受,相对于现实生活,也称为“第二自然”。

2、多样统一是形式美的最高法则。其中包含了比例、节奏、韵律、对称、均衡等要素。

篇3:高中美术鉴赏具象艺术

一、知人论世, 探知本质。

古典艺术以客观世界为参照对象, 艺术家按照看到的世界来描绘对象, 画作是世界的一面镜子, 真实地折射出外部世界。而西方现代绘画不再追求客观的真实, 而是追求内心的真实, 其艺术理念、艺术标准、创作方法、语言形式、思想情感与古典绘画有很大的差异。如果按照传统的欣赏方法就可能看不懂画家的表现形式和主题思想, 所以, 要想欣赏现代艺术, 就必须先了解现代艺术产生的土壤———现代社会、哲学思潮、艺术家经历, 等等。知人论世是走进现代绘画的基本方法, 就是要了解艺术家所处的社会环境、社会思潮、艺术家的身世经历、理念追求等。现代社会摄像机的出现代替了绘画的写实功能, 于是绘画不再执著对外部客观事物的描摹, 而是寻找新的出路和存在价值, 从而转向内在情感和精神实质。教师必须让学生了解现代工业社会物质经济发展带来的精神变动, 如哲学和宗教新思潮, 这对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更重要的是艺术家的追求推动着艺术的变革, 现代艺术如果没有艺术家的解说和评论家的阐释, 则其确实难以理解。比如, 要了解印象主义绘画就必须从1863年巴黎艺术界“落选者沙龙”谈起, 马奈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的创新不符合学院派的审美标准而被大肆批判, 从此以马奈为代表的“落选者”和保守的学院派之间进行了新旧艺术的争锋。马奈在1867年展览会前言写道, 这些反对者都是以传统观念来理解绘画的形式、手法和观点的, 他们从不承认其他的理解形式, 而是在这方面表现出一种幼稚的偏见:除了他们的公式, 一切毫无价值。马奈先生一向承认别人的才能, 从不妄想消灭前人的绘画或者是创造新的绘画, 他只不过决心要做他自己, 而不是要做某一个别人。印象主义者们走出画室, 在户外转瞬即逝的生活瞬间和自然界的光色变化, 进行现场绘画创作, 由此开启一个个流派的艺术实验。只有了解凡·高狂热的宗教情怀才能体会其《星空》中用火焰般、漩涡般弯曲的运动线条表现出的强烈激情;只有了解高更对都市文明的厌恶和对原始文明的向往, 才能理解他住在塔西提岛思考《我们从哪里来, 我们是谁, 我们往哪里去》这样的人生哲理问题……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可以使学生按艺术家原本意图对作品进行理解, 这种从艺术家的立场来解读作品, 是最基本的赏析方法。

二、点面结合, 探知风格。

“点面结合”是指以艺术家的代表作或一幅画为出发点和切入口, 然后结合艺术家的其他作品, 感知艺术家的时代风格和整体风格。比如了解凡·高, 可以把《星空》作为突破口, 可以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其构图、线条、色彩有何特点?他描绘的夜空和你看到的有何不同?画家这样表现的目的是什么?你从中感受到怎样的情感?经过讨论后, 可以让学生欣赏其他作品, 如《向日葵》、《吃土豆的人》、《自画像》、《夜咖啡馆》等, 学生自然会归纳总结凡·高作品中物象的扭曲变形和色彩的强度明度, 从而感知凡·高作品独特的风格。点面结合的方法可以使学生较为完整地把握一个艺术家或一个流派的风格特色。风格是一个艺术家最为显著的标志, 特别是现代艺术中, 层出不穷的众多流派需要抓住特征来分辨, 每个流派的画家又有不同的风格, 如印象主义绘画中莫奈和雷诺阿有区别, 塞尚、凡·高、高更又有区别。所以, 点面结合的方法, 可以使学生了解画家的整体风格, 而不是仅看到局部和表象。

三、纵向联系, 彰显个性

现代派绘画是在反叛甚至颠覆古典传统绘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其与生俱来的叛逆性带来了绘画艺术的不断革新。各个流派都是在否定他人他派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新主张。运用纵向联系的手法就可以以历史为主线, 把各个流派贯穿起来, 分辨各流派的艺术追求。比如塞尚放弃了印象主义画家所采用的快速作画的方法, 而对物象进行深入、长时间的分析, 专注于物质的实体性、稳定性和内在结构的表现, “用圆柱、圆球、圆锥体去处理自然”。其画法影响了毕加索, 毕加索对塞尚式的形体和结构进行了概括性处理, 用几何形体的组合拼接来构图, 创建了立体主义流派, 其肢解破除了传统艺术家对“自然形”的认识, 从而产生了空间和结构的心概念。立体主义形体观念对其后的艺术实验产生了重要启示。表现主义、未来主义、抽象主义都从中吸收了不同的营养。抓住形体这一线索, 就可以把这些有传承关系的流派联系在一起, 这样的纵向联系和对比, 可以使学生清晰地把握各流派的异同点, 体察现代艺术发展变化的规律, 对现代艺术有更深入的认识。

四、创作实践, 领悟精神。

现代艺术的鉴赏要不断突破传统视觉程式的束缚, 培养学生现代的审美眼光和审美趣味, 创作实践活动是培养鉴赏能力的途径之一。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加入创作体验的小环节, 加强学生对现代绘画理念或技法的认识。如在鉴赏立体主义绘画时, 可以让学生用几何图案变形拼接成一定的物象, 并说说这样构图的意图, 也可以让学生相互评价, 还可以加入拼贴和实物要素, 让学生感知材料、物质要素对绘画的影响。教师要根据不同流派和画家的创新处设置简单可行的小练习、小实验, 让学生亲身体悟现代艺术的理念风格和审美追求。这样的方式就把艺术理论与艺术实践有机地联系起来, 综合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思维水平。

五、面向生活, 慧眼识别。

现代艺术自19世纪末出现在西方文化舞台上之后, 就以一种革命性的姿态, 不断突破传统的艺术体系和美学规范, 把各种新的观念形式和材料纳入到艺术表达的范畴内。不了解现代艺术的革新及形式和理念上的突破就不会理解当代多元化的艺术风格追求, 不会鉴赏当代先锋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在教学中, 教师要有意识地把当代艺术出现的现象和问题作为引入部分或延伸部分, 让学生思考鉴别。渐渐地, 学生就会把鉴赏方法运用到现实中, 对当代艺术问题进行评析, 建立现代的审美品位和审美标准, 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眼光, 识辨当代复杂怪异的艺术现象。

总之, 在西方现代艺术鉴赏教学中, 教师要结合高中学生的理解认识水平和艺术基础, 让学生了解现代艺术生成的社会背景及艺术家经历、艺术理论探知艺术家个性化的风格追求;通过纵横的对比联系明晰流派风格的继承发展;通过绘画实践、当代艺术现象体悟艺术精神, 最终达到对新奇多变的现代艺术的鉴赏。在教学中, 教师要灵活多样地运用这些方法, 设计合理的教学环节, 由浅入深, 启发引导, 把内容庞杂的现代艺术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鉴赏, 让学生对西方现代艺术具备初步的鉴赏能力。

摘要:高中美术教学中西方现代艺术鉴赏是一个重点和难点部分, 教师要结合高中生的鉴赏基础和思维能力, 运用知人论世、点面结合、纵向联系、创作实践等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现代化的审美眼光和鉴赏方法, 综合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关键词:高中美术西方现代艺术鉴赏,知人论世,点面结合,纵向联系,创作实践

参考文献

[1][美]苏珊朗格著.藤守尧译.艺术问题.南京出版社, 2006.1.

[2][美]F大为马丁, 李A雅各布斯著.包慧怡, 黄少婷译.艺术和人文.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7.4.

[3]马永建著.现代主义艺术20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5.10.

篇4:高中美术鉴赏课中的抽象艺术

【关键词】 抽象美术;艺术观念;美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3-0-01

一、引言

在高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的抽象美术作品。学生在欣赏这些抽象美术作品时,总是以像与不像来评判,或者说看不懂,难以理解和接受。故而抽象美术一直是高中美术教学的难点,是学生最感莫名其妙,又最需要解惑的问题,也是大家争议较大的课程内容。下面谈一谈高中美术欣赏课中的抽象画教学。

二、如何欣赏抽象美术作品

(一)让学生了解抽象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其艺术价值

抽象艺术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它不直接表现任何现实中可视物,但不能因此说它与现实就没有关系,可以说任何艺术的终极对象都是现实。比如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乐》,创作出了一种视觉音乐,像管乐器一样明亮的黄色线,在霓虹灯光般的红色,蓝色,灰色的小点的闪烁下,呈现出一种爵士乐的节奏感,我们还能感受到纽约最繁华的百老汇夜晚的噪杂,它是蒙德里安对美国纽约大都市的面貌和节奏的感受,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但要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抽象美术,还应转变审美观念。因为作为现代艺术中的抽象画和西方的传统艺术相比较,其在观念上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主要表现在:1、艺术家从以前的表现客观现实世界走向主观精神;2、放弃了传统的统一的美的标准;3、传统的艺术十分注重艺术的认识和教育功能,而现代艺术强调艺术的审美功能;4、现代艺术的价值在于发现和创造,而不是继承传统的内容和技巧。抽象艺术是艺术家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艺术表现手段、艺术语言等各个领域中探索和创造的结果。它是以纯抽象的语言表现精神及形式意味的美术,而这种纯抽象的美术对于高中生来说往往难以理解和接受,因为传统的艺术观念再加上长久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学生在欣赏抽象美术作品时,仍然用是否同客观对象相似及作品是否优美为标准加以判断,所以会有疑惑不解之感。对于抽象美术作品,学生要了解传统艺术与现代抽象艺术在创作观念上的转变,使自己在欣赏这些抽象美术作品时也转变自己固有的传统审美观,站在现代艺术的立场和标准上来看抽象的艺术,以全面认识和理解抽象美术。

(二)抽象美术的特点

1、形象的抽象性

抽象美术作品是艺术家对生活中的视觉经验的某种感受予以抽象的心理的一种表现。它以纯粹的点、线、面、形、色等构成画面内容含蓄,形象抽象,给欣赏者的感受是一种朦胧的印象。所以学生在欣赏抽象艺术时不要以像与不像来评价,要尽量根据作品运用主观感受来调动自己的情绪,而不要刻意去辨认画家究竟画的是什么。

2、画面有强烈的动感

许多抽象的绘画,以强烈的笔触,奔放的色彩来刺激人的视觉,动感强烈。例如:康定斯基的作品,以点、线、形、色依情绪随意作画,挥洒自如,使人产生运动、奔放、热烈不安等情绪感受。如产生某种情绪,获得某种狂热、高亢等视觉感受就是看懂了这类绘画,也称为热抽象绘画。属于冷抽象的欧普艺术以形的有规律的变化产生出奇异的流动、变幻的感觉。这些动感很强的抽象艺术是传统的具象绘画无法比拟的。

3、趋向音乐性

抽象画家利用色彩与声音产生的联觉,将点、线、形、色构成无标题的音乐,直接作用于欣赏者,使观者在看抽象画时,在心理上引起某种难以言传的情绪。如蒙德里安的作品《红、蓝、黄构图》。画面用直线分割成不同的方形,再填上原色,并以黑直线将它们分开。画面显得和谐而有变化,如同一首音节长短起伏,但却有自己主旋律的歌。

(三)抽象美术在中国当代发展

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有很多画家阐述抽象绘画创作,但它毕竟不是主流,始终处于边缘,而写实绘画作为对中国传统绘画方法的一种补充和反映社会变革、传达观念的手段,受到了特殊的重视,从抗战到新中国之后,写实绘画成为有力的社会动员工具,也成为学院美术教育的主要内容。所以在80年代思想开放的年代,当抽象美、形式美被提出时具有一种革命性的冲破感,使得发自画家内心的那份畅快得以体现。

(四)让学生通过音乐来理解抽象美术,欣赏抽象美术作品

音乐可以通过没有具体形状的声音为人们所接受,通过形式的变化,通过强度、速度、节奏、韵律等表现人的情感的变化,抽象美术也是如此,它们之间有某种共通关系。在教学中用多媒体让学生听不同乐器的声音和旋律来辨别所传达的情感是紧张的还是松弛的,是明亮的还是暗淡的,从而用颜色来表达这种情绪的变化,明亮的色彩,让人心情愉悦,冷灰的色彩让人觉得阴森,压抑等,这就是音乐与色彩的相互转换,这为学生理解抽象美术架起了桥梁。如此,康定斯基的作品就不难理解了。康定斯基始终把绘画看成是一种能唤起听觉的“内在音响”。它经常从音乐的角度来体会绘画的色彩。如他把色彩看作是生活中的“喇叭”“器乐”和“热情”“鼓声”与“铃声”等。在他看来绘画中的色彩犹如音乐里的音符,它本身就能打动观众,所以,康定斯基的作品是抽象的色块和点、线、面的集合,一向被认为是“凝固的音乐”。

(五)教学方法设计

1、图案肌理的制作方法

高中学生理解能力强,再加上不需要写实绘画那样有严格的技艺,因而,可让他们动手制作抽象画。在制作中去体会抽象画所带来的乐趣。如:让学生在板面(如玻璃、塑料板、纸板)上,用水粉、油墨等颜料随意涂画,色彩要饱满,水色要淋漓,以此构成丰富而微妙、自然的肌理效果,然后根据画面效果命题。

2、对比欣赏法

在欣赏国外现代的抽象画时,许多学生会说看不懂,如果把中国的草书拿出来与之对比欣赏,就会发现部分学生虽然不认识其中的字,却能欣赏它的形式意味。中国的草书,特别是狂草,由于其语义的可识性程度降低,欣赏者更注重它的节奏变化及虚实浓淡的笔墨效果。实质上,抽象美术作品中夸张的线条和刺激的色彩与变幻莫测的中国草书是一致的,都是一种平面的抽象艺术,能给观者在视觉上引起某种情绪感受。

3、打散组合法

打散组合的练习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对抽象画的审美表现力。具体做法是:先让学生观察要画的对象(如花、草),将花草的原形平面处理类似剪影,然后根据画面需要或个人的审美趣味将其分解、组合,使其构成一个新的形态。也可将小组或全班学生的作品重新组合成一幅抽象的美术作品,最后画面将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结束语

总之,抽象的艺术并不是想象中的“高深莫测”。创作抽象画的艺术家对自己的符号解释有时也是模棱两可,作为欣赏者完全不必耗费心思去破解。我们对抽象的美术作品要去了解、认识,而不是对它过于肯定或完全否定。西方的抽象艺术是西方现代艺术中的一种艺术思潮和艺术流派,它仅仅只是学生了解世界文化艺术的一面镜子。

参考文献:

1、列·斯托洛维奇《审美价值的本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阎增武《美学原理导论》黄河出版社

篇5:高中美术鉴赏具象艺术

作课人:苗玉玲 单位:汤阴县第一中学 课时: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的传授:

通过课堂讲授让同学们了解艺术语言类型,具象、意象、抽象三种类型中中西方艺术语言不同的表达手段。

(2)能力的培养

通过课堂的讨论和教师对作品的介绍,提高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进一步强化培养学生的知觉能力(对作品的第一印象)、描述能力(深入观察作品)、解读能力(理解认识作品)、批评思维能力、查阅资料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树立

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初步树立基本的美术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美术语言的类型:具象艺术、意象艺术、抽象艺术。教学难点:如何运用艺术语言

二、教学方法:讲授法、课件展示法、练习法

三、教学过程

1、课堂引入(直接导入)

我们的物质世界里的每一个物体都有其特殊的语言,就像文学艺术有文学语言,音乐艺术有音符一样,美术作品也有它特定的语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艺术语言的定义、美术的基本语言元素以及艺术语言的表达手段,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下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类型以及艺术家是如何运用艺术语言的。

2、上节课内容回顾 教师活动:课件展示:

上节课内容:

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是美术所专门使用的、具有视觉传达功能的形象和形式就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其特征就是具体性和形象性。

广义的说,美术作品中参与作品表达的一切都具有语言的属性;而狭义上,指美术的基本语言元素和语言手段两方面。

美术的基本元素:点、线、面、色。

美术语言的表达手段:

1、西方绘画:明暗、空间、透视、构图、肌理

2、中国绘画:笔墨、章法、皴法 板书: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美术作品的艺术类型有哪些? 3、新知探究:

教师活动:课件展示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梁楷的《泼墨仙人》、克里福德.斯蒂尔的《1954》三幅作品。

提出问题:这三件作品有什么不同?你从作品中分别看到和感觉到了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韩熙载夜宴图》中的人物、环境、道具真实具体,《泼墨仙人图》看上去似一个人,但又不是十分的具体准确,只是大笔概括。《1954》让人看不出什么具体的现实形象。

教师活动:分别总结美术语言的三种类型:

具象艺术:真实的再现现实

意象艺术:重在表达艺术家主观的精神世界

抽象艺术:排除了现实形象的可辨性,纯粹运用美术语言和手段本身,达到精神的纯粹和人类精神表达的自由与沟通

板书:

1、具象艺术

2、意象艺术

3、抽象艺术

教师活动:课件展示:

二、美术家是如何运用艺术语言的?

问题探究

请同学们用 3分钟的时间快速阅读课本第9页至11页,并按小组思考讨论以下问题:(1)《荷拉斯兄弟的宣誓》和《簪花仕女图》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体会艺术家是如何运用艺术语言的?

(2)意象艺术重在表现什么?艺术家常常运用那些手段来表现意象艺术作品?(3)抽象艺术可分为哪两类?它们分别是如何表现的? 板书:艺术家是如何运用艺术语言的?

教师活动:课件展示《荷拉斯兄弟的宣誓》和《簪花仕女图》两幅作品 学生活动:欣赏作品,思考并回答探究问题。

教师活动:教师总结:相同点:具象艺术,不同点:语言表达手段不同 教师活动:课件展示《蓝马》和《奔马》两幅作品 学生活动:欣赏作品,思考并回答探究问题。

教师活动:教师总结:意象艺术不以纯客观再现为目的,而是重在表达:艺术家主观的精神世界。其中包括艺术家的感受、情感、观念和审美理想等。艺术家采用(夸张、变形、重组)等手段进行表达。

教师活动:课件展示《红、黑、黄蓝构成》和《牛顿色盘》两幅作品 学生活动:欣赏作品,学生讨论并回答:看到了艺术语言的基本元素。教师活动:总结抽象艺术 冷抽象:以几何块面构成的作品,我们称之为“冷抽象”或“理性抽象”。热抽象:完全或主要用色彩和有变化的线条来创作的作品我们称之为“热抽象”

4、课堂回顾总结: 教师活动:课件展示:

艺术类型 表达目的

表现方法(手段)中国画:线条和随类敷彩

具象艺术 真实的再现现实

油画:明暗、空间、《维纳斯的诞生》(波提切利、意)《荷拉透视、构图、肌理 斯兄弟宣誓》(达维特、法国)

代表作品

《韩熙载夜宴图》(顾闳中、五代)

意象艺术 重在表达艺术家主观的精神世界

意象艺术:变形、夸张、重组

《泼墨仙人图》(梁楷、宋)《虾 》(齐白石)《蓝马》马尔克、德)《 走下楼梯的裸女》(杜尚、法国)

排除了现实形象的冷抽象:用线分割块

《红 黑 黄 蓝构成》(蒙德里安 荷兰)《 牛抽象艺术 言和手段本身,达到精神的构成关系。热抽象:

顿色盘》(库普卡、捷克)的纯粹和人类精神表达用色彩和变化的线条的自由与沟通

来创作。可辨性,纯粹运用美术语面、形成面与面之间

5、自我评价练习:

教师活动:展示具象、意象和抽象美术作品若干幅让学生来辨别 学生活动:学生踊跃回答

教师活动:课件展示本节课知识问题 学生活动:学生踊跃回答

结束语:通过今天的作品赏析,我们要更进一步的认识到:美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是通过艺术语言来创造的,各种艺术正是通过各自的艺术语言,创造各种各样的艺术形象,来表达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意义和感受,并将这些体验和感受传达给我们。

5、板书设计:

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一、美术作品的艺术类型有哪些?

1、具象艺术

2、意象艺术

3、抽象艺术

篇6:高中美术鉴赏教案

第二课 玉石之分——古代玉石艺术

第三课 泥土的生命——古代陶器 与瓷器

第四课 楚王问鼎——商周青铜艺术

第五课 皇权的象征——故宫建筑群与天坛

第六课 宛自天开──古代园林艺术

第七课 事死如事生──古代陵墓雕塑

第八课 妙相庄严──古代宗教雕塑

第十课 幽冥世界的奢华──古代墓室壁画

第十一课 天上人间──宗教壁画

第十二课传神写照——人物画

第十三课咫尺千里—中国古代山水画

第十四课 江山多娇──现代山水画

第十五课:移情草木-花鸟画

第十六课 时代风采----中国油画

第十七课 与民族共命运──木刻与漫画

第十八课 美在民间—中 国 民 间 美 术

第一课 学些美术鉴赏知识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美 术范畴,建立“大美术” 观念。

2、使学生了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并能初步应用该方法进行鉴赏练习。

教学重点:掌握鉴赏方法

教学难点:应用该方法进行练习。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讨论、合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已经学过9年美术,你最喜欢哪幅美术作品,请说说原因。

美术和艺术的关系?

板书:造型艺术 美术

二、新授

美术的范畴

板书 绘画 工艺

美术 雕塑 书法

建筑 篆刻

各种类型请学生举一作品。

美术史、美术理论的基本知识。

小组讨论:

⑴历史上中外有大耳朵英语首页哪些著名的流派及代表人物?

⑵这些著名的画派在艺术特征和风格上有何差异?

学生简单表述,结合图例

《放牧》古代岩石画

《宴乐采桑狩猎交战纹壶》战国

《人物驭龙图》战国 最早的主题性绘画

美术鉴赏的方法

对不同作品进行比较研究(板书)

学生自学过程,进行简单练习。

选择一插图作品进行鉴赏,强调个性。

小结

美术鉴赏的过程是能提高个人审美能力,在鉴赏中陶冶情操,提升素质,为了更好鉴赏必须掌握美术史、美术理论的基本知识,它的方法一般为对不同作品进行比较研究。

三、布置作业

书一次函数图像后练习

第二课 玉石之分——古代玉石艺术

教学目的:

通过古代石器、玉器的发展,了解人类审美意识的萌生与发展。

了解玉器的丰富内涵和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由此对工艺美术获得初步了解。 教学重点:

玉器的发展历史和丰富内涵

教学难点:

理解“君子比德于玉”的特殊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了解玉哪方面的故事?

指名说说

二、新授

板书问题:引导学生去读课文

以玉组词

玉分几种,玉器制作有几种审美追求?

为什么说“君子比德于玉”?

新石器时代有哪些玉器文化?

选择一玉器进行鉴赏练课件制作习

学生细读,交流讨论。

反馈:结合图例引导学生说说答案,阐述“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等含义,重点讲授“君子比德于玉”

进行鉴赏练习,说说艺术风格和喜欢的原因。

三、总结

中国传统玉工艺历史悠久,品种浩瀚,成就卓越,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以玉的质地来比喻人的美德是我国特有的文化现象,使本来就精美的玉器更增添了深层次的审美意蕴。

四、作业

选一图进行鉴赏练习

第三课 泥土的生命——古代陶器 与瓷器

教学目的:

1、了解中国原始社会陶器的产生及艺术成就。

2、了解中国ppt课件背景图古代瓷器的艺术成就。

3、体会从造型和装饰的结合方面,欣赏工艺美术作品。

教学重点:

中国瓷器的产生和 发展,陶与瓷的区别;几大名窑的造型特征

教学难点:

瓷器的造型、装饰和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说到陶瓷你会联想到什么?你了解哪些陶瓷哪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交流。

二、新授

板书:陶瓷

1、设问引导学生读书

2、结合教材,提问:

⑴陶瓷之间的差别:原料、烧制温度、工艺。

⑵陶的发展:彩陶、素陶

仰韶文化——马家窑的文化——半山——马厂——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 赏析:人面鱼面纹盘 彩陶船型壶 鸟纹彩陶盆

鹳新概念英语鸟石斧彩陶翁 舞蹈纹盘 薄胎高柄陶杯

瓷的发展:按历史年代介绍

重点是宋五大窑代表作品造型与艺术特色。

师引导学生交流,在指名说说

汝窑:胎质细腻,似玉之美

耀州窑:梅瓶典雅高贵

官窑: 冰裂纹开片 均窑:蓝色乳浊釉

定窑:乳白釉 景德镇:青花

三、小结

陶瓷经历了哪些发展?宋代有哪些名窑?师总结。

四、布置课外思考:

青花瓷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第四课 楚王问鼎——商周青铜艺术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的光辉成就。

2、理解青铜器是如何以其造型纹饰和铭文体现其重大的社会flash课件模板下载作用。 教学重点:

青铜器艺术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各有不同的时代特点:商代尊神重鬼:西周礼乐制度:春秋战国礼崩乐坏。

教学难点:

学生对夏商周时代社会历史环境陌生及古代青铜器名称生僻字较多,用途不明确。 教学个过程:

一、导入:

引言:在各个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具有代表性的工艺美术品。如果说陶器是原始社会新石器时期的象征,那么青铜工艺就成为工艺美术的典型代表。

板书:夏商周青铜器

二、新授

1、什么是青铜器?

以铜为主加入锡铅合金,用蜡或泥模铸造的青铜器具。

2、青铜器的工艺三峡 学案答案的产生和历史背景:

引导学生根据已学历史知识简单阐述。

3、青铜器的功能

结合作品赏析:

礼器:司母戊鼎 乐器:钟

兵器:越王勾践 其他生活工具:

4、青铜工艺在造型和装饰上发生重大变化的四个时期及各个时期青铜工艺的主要特征。 商代尊神重鬼:西周礼乐制度:春秋战国礼崩乐坏。

商代前期多以日用品为主,大多薄胎 纹饰简单主要为饕餮纹。

商代晚期胎壁加厚, 纹饰逐渐丰富,构图完整。欣赏《龙虎尊》《妇好角瓜》。

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度趋于瓦解,青铜工艺在造型和装饰也开始摆脱神秘宗教气息议论文向清新活泼的风格发展,变得奇巧富丽。欣赏《 立鹤方壶》

战国时期作为封建社会的开端,处于开创新风格的变革时期,新工艺广泛流行,出现了《曾侯尊盘》2件合一的器物

引导赏析。

三、小结:古代青铜器艺术的产生、发展、变化是与当时的社会情况紧密结合的,大家要了解青铜工艺在造型和装饰上发生重大变化的四个时期及各个时期青铜工艺的主要特征。

四、布置课后作业。

熟读书后“小辞典”。

第五课 皇权的象征——故宫建筑群与天坛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对中国建筑艺术的经典——宏伟 壮丽的紫禁城有个高二数学试卷分析初步的了解和认识,重点了解建筑对封建皇权大一统思想的具体体现。

2、了解天坛祈年殿等建筑的礼制意义及其艺术成就。

3、认识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特点。

教学重点:

1、结合实例讲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2、故宫体现古代礼制思想、帝王的绝对权势,给人予以强烈的精神震撼。

教学难点:古代建筑中有较多专业的术语,需要结合具体图象讲述。

教学过程:

导入:你知道紫禁城一共有多少间房子吗?

(9999.5间)

紫禁城屋顶瓦基本上是黄色的,(皇帝、皇后)个别也有绿的,(嫔PIN妃)为什么?

一、讲授新课:

中国古代建筑艺毕业论文大纲格式术(板书)

(教师讲解):中国建筑、欧洲建筑和伊斯兰建筑被称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其中尤以中国建筑和欧洲建筑延续时间最长,流传最广,成就更为辉煌。故宫是中国建筑的代表作品,它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位于北京旧城的中心位置,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占地七十二万余平方米,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周有高达10多米的

城墙和宽52米的护城河相围绕,城墙的四角还分别建有角楼,组成一座森严的城堡。它是最能体现中国古代建筑风格的作品。

1、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初中英语学案(板书)

(1)木结构(板书):中国建筑体系与其他建筑体系相比,具有独树一帜的木结构体系。这种木结构体系,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门窗等的配置,不受墙壁承重能力的限制,具有“墙倒屋不塌”(板书)之妙。(2)庭院式的组群布局(板书):即重要建筑都是以“群”的形式组成一个院落。除园林外,一般都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横两条轴线进行布局,比较重要的建筑都安置在纵轴线上。这种布局是和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和礼教制度密切相关的。例:北京四合院(板书)

2、中国古代建筑(板书)提示:请同学们注中学历史教学园地意观察,故宫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作品(板书),其最大的特点是什么?(1)、故宫的总体规划(板书)(图示)请同学们观察,故宫的总体布局有什么特征?(学生回答:中轴线式布局,左右对称(板书)。)(问?)请思考:这样布局体现了什么样的思想?(生回答:体现了等级制度严格和皇权威严(板书),封建时代一切以皇帝为中心的思想。)(师总结):故宫由于是皇宫,所以一切都以皇帝为中心,体现严格的等级制度,除了整体布局以外,其他的装饰也是这样,我们接着欣赏。

(2)、故宫的屋顶样式的等级区别(板书) (教师讲解):中国古代初三物理电学的屋顶样式繁多,而且有严格的等级区别,根据房屋的重要性来灵活运用。其中中国古代五大屋顶等级的排列如下: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攒尖顶、硬山顶(板书)欣赏: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午门、太和门、等,教师讲解,学生体会建筑的重要性与屋顶样式的关系。太和殿:皇帝进行朝会和举行重要典仪的地方,是故宫前朝三大殿中最重要的大殿,其屋顶样式采用重檐庑殿顶。中和殿:皇帝到太和殿举行重要典仪前作准备的地方,在前朝三大殿中地位最低,其屋顶样式采用重檐攒尖顶。

(教师讲解):同学英语论文格式们可以看到,随着建筑物地位的变化,建筑的屋顶样式也随之变化,这是中国古代建筑等级性的鲜明体现。此外,建筑的彩画也是同样的制作方式。

(3)、故宫中建筑彩画的等级体现(板书)(教师讲解):中国古代建筑外观上的另一显著特征是色彩的运用。色彩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装饰手段。这是由木结构体系的特点所决定的。从木材表面施加油漆作为防腐措施,发展到建筑彩画,形成俗话所说的“雕梁画栋”,北京故宫主要建筑的黄色琉璃瓦顶、朱红色的柱子、门窗,檐下处于阴影部位的建筑彩画用山市ppt青绿色略加点金,在白色石台基的衬托下,各部分轮廓鲜明,使建筑物显得更加富丽堂皇。在封建社会中,色彩的使用也受到等级制度的限制。黄色是最尊贵的颜色,绿色次之。所以,主要宫廷建筑的用色十分严格。这在建筑彩画中表现得尤其明显。建筑彩画的分类:(板书)

A、和玺彩画:用在主要宫殿,以龙为主要题材,其中又分为金龙和玺、龙风和玺、龙草和玺等。其中金龙和玺使用大量沥粉(用胶、油、粉调成膏,在彩画上画凸起线,上覆明亮的颜色,以加强彩画立体感、层次感的手法)贴金,最为富丽。

B、旋子彩中泰化学股吧画:以旋子花为题材,按照叠晕(用同一颜色调出二至四种色阶,依次排列绘制装饰色带的手法)和贴金的多少,分为六个等级,用在不同等级的建筑上。

C、苏式彩画:以人物、山水、花卉、翎毛、福寿字等为题材,比较灵活,多用在园林建筑中。

篇7:高中美术鉴赏与反思

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反思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反思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反思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反思 高中阶段美术欣赏课,其目的在于通过欣赏教学,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树立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然而在长期的教育环境或基于传统教育模式下,加上美术欣赏课不是高考科目,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均有轻视的倾向,所以高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现状并不乐观,这就更需有我们精心研究提高教学。

新课改形势下,高中美术欣赏课新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层出不穷,同一堂欣赏课,不同的老师,由于教学观念、审美观念、知识修养、学生状况的差异有不同的教学方法,通过多年的摸索,我学习并总结了能够促进教学的一些教学方法和原则: 1.要分析学科特点,采用合适教法

要把握学科特征,但一方面要防止过分强调美术学科的特征。如上课大量使用美术专业名词、专业术语,或直接套用教材句章,将学生本来以为生动有趣,轻松愉快的美术欣赏课,上成深奥难懂的“学术研究课”。另一方面就是要防止一味迎合学生兴趣,将美术课上成历史课或政治课而失去学科特征。对美术的“边角余料”过多阐述,没有回到审美教育的主渠道上来,忽视了《大纲》中规定的美术欣赏的目的。要把握学科特征,教师还要准确把握高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目标,注重美术与其它学科,特别是子门艺术学科内在联系的研究,从大文化的角度了解美术与其它学科的共性。要从学生熟悉的或已经形成的知识经验切入,跟随老师设计的思路,潜移默化地进入美术欣赏的学科知识中来,顺理成章,逐渐深入。

2.基础知识学习和作品欣赏并重

美术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美术作品的欣赏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作品欣赏重在感受美,基础知识重在研究为什么美。如果说欣赏是一把锁的话,基础知识便是一把开锁的钥匙。在美术欣赏教学中,仅以“象”和“不象”、“美”和“不美”来评判美术作品,就是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中不能并重基础知识和作品欣赏的表现。“象”和“不象”对于再现性作品来说,尚有可言,而对于表现性作品,特别是十九世纪以后的意象性作品和抽象性作品而言,就难以入座了。艺术作品的创作远不只是为了象形,艺术家寄托在作品中的主观情感和审美理想,才是作品的灵魂所在。因此,若不通过美术基础知识,对作品进行理性的分析,而以象和不象、美和不美去评述它,美术欣赏是难以收到好效果的。

3.要具体欣赏作品的内容和形式

美术作品的欣赏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既向学生传授了审美知识,又给学生作出了审美示范,所以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应具体到内容和形式上。但在对美术作品的欣赏中,我们常会听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评述方法,其实,并不是什么“不可言传”而是“不会言传”,原因是缺乏对作品内容和形式的具体感受。生活中如此尚有可原,但作为美术欣赏教学,万不可以此为搪塞之词。应该说,只要对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有具体的意会,都可言传,只是意会不清或语言贫乏,才会出现“不可言传”的现象。解决的办法,唯有教师自身苦下功夫,提高自身专业、文化修养和语言表达能力,做到“能意会,可言传”,语言准确而言简意赅,风趣幽默而具有感染力。

4.要尊重学生的理解,实现师生互动

美术作品包含有多层次的信息,对美术作品的欣赏不象做数、理、化试题,只有一个固定的答案,一定程度上讲,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是作品的再创造,是建立在欣赏者认识水平上的和作品的信息交流。所以,对美术作品的赏析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教师应尊重、保护、鼓励学生的任何见解,甚至是相反的见解,引导学生充分发表源自内心的观点、感受,鼓励学生以创新精神从多角度理解作品、发表真正属于自己的主张,结论正确与否并不关键,关键的是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实践的过程。高中美术欣赏教学要实现师生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关键是要营造一个平等、活跃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参与欣赏的热情,而实际上高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审美观,或多或少的都可以对美术作品发表自己的见解,这就需要教师去搭建一种平等、自由、畅所欲言的交流平台、让学生敢说、想说、积极参与。

5.恰当使用现代教育技术

一提到现代课堂教学、我们自然会想到计算机、多媒体和互联网,但是,现代教育技术也并不是简单地只是关于媒体使用的学问。而是包括教育观念与教学模式在内的一场历史性变革,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行,传统的授受式美术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日益凸现出来,现代教育技术确实给美术欣赏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这种融声音、图象、文字、动画、信息于一体的教学技术,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有许多教学的重点、难点迎刃而解。但它却不是万能的,它要与教学内容和方法巧妙的融合运用,才能达到较理想的教学效果。总之,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只要老师认真钻研,运用合理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学生一定受益非浅,无论鉴赏能力、创造能力、动手能力都得到提

高二书法教学反思

书法教学不是单调、枯燥的“讲练式”,而应在内容制定、环节设计、训练手段、评价机制四个方面让学生全方位、全身心地投入。

一教学过程重参与,丰富学生情感

书法教学活动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来完成,需要双方互相协作,发挥各自的积极性。因此,学生不应只是消极被动地接受,而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和投入。在每一课的书法教学中,始终贯穿着情感体验,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是不可能学有所获的。教师正确使用竞赛机制,会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从而使课堂充满健康的竞争氛围。竞赛方式多种多样,有班级中个人和个人的竞赛,使学生“见贤思齐”;抓住学生渴望成为小组中的积极因素,为小组争光的普遍心理,进行组间竞赛,增强团队疑聚力;自己前后习作的竞赛,让学生看到点滴进步,充满自信;跟其他班学生竞赛,进行“打擂台”游戏,更使他们兴趣盎然,情绪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向上的兴奋状态。围绕某一焦点问题进行思维火花的碰撞,在辩论中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容纳他人观点。在“小老师”的组织下开展合作学习,学会关心他人,感悟协作团结,凝成团队意识。教学中,教师应鼓励每一位学生全方位地参与,而不是某一环节的局部。

二、训练手段重多样,培养学生意志

训练的严谨并不排拆手段的多样化,相反,多样化的训练应以严谨为本,以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格。目前的家庭大多以独生子女为主,这些小“太阳”常常表现出心理素质不健全的现象,如做事图快而不仔细,遇到困难往往退避而不坚强面对,学习容易松跨而不积极进取等等。书法教学能调理学生的这些不良心理,它虽然缓慢,但却是锤炼学生心理品格的“良药”。郭沫若早在1962年为《人民教育》题词中就写道:“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这对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细心,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断专横最容易误事,练习书法可以逐渐免除这些毛病。”事实已经证明,书法有一整套严谨的书学法则,在书写过程中如果不认真对待,往往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所以,在书法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从一点一画入手,认真地去研究、体味,一丝不苟地进行练习、比较,在掌握书写技能的过程中毅力得以培养。在这方面,古人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佳话,如张芝的“墨池”,智永的“笔冢”等等,堪称顽强意志力的赞歌,永远值得后人思味、仿效。但在学校书法教学中,“苦行僧”般地要求学生以始终如一的情形来苦练书法,也是收效甚微的。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小学生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有意注意时间较短,教师应从学生特点出发,改变一味的“讲练式”,依据所教内容的不同尽可能地丰富练习形式,如纠误法、补笔法、尝试法、书空法、比赛法等等。通过内容的调节和方法的变换,使学生始终保持练习的高昂情绪。

纠误法:以自己已有认识为参照,对老师出示的错例、同学习作中的不足加以独到的分析和纠正,教师鼓励个性化的批判。

补笔法:在笔画或字中缺少的部分应是本课重点或难点,让学生在训练之后进行“天衣无缝”般的补充,催发他们的创作潜能。

尝试法:学之前先练,明了自己的“知”与“不知”,“能”与“不能”,引导学生主动地去解决问题,成为学习的主角。

书空法:练之前先蕴酿情绪,寻找感觉,书空几遍,眼明心亮。比赛法:形式多样,以求人人参与,在“赛”中领悟“谦虚”和“自豪”。正所谓:书山有路“巧”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苦乐交织,苦中有乐,在乐学中自觉地磨炼意志。

强学生信心

宽泛的评价指标有利于学生在“自我陶醉”中自我激励、自我发展、自我悦纳。评价既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检验,更是对在学习过程中诸多体验的交流,或知识点的掌握,或情感上的收获,或某一点的感悟,或合作后的愉悦,均可作为评价内容。改变教师“一锤定音”式的评价法,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评价,教师随机引导、鼓励学生的评价,促使他们形成良好、健康的心态。就其形式而言,有自评、互评、小组评、全班评等等

浅谈高中美术鉴赏教学

【摘 要】美术鉴赏是引导学生开展审美活动的课程,在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提高审美素养、陶冶学生情操、健全学生人格等方面起着重要要的作用。高中美术鉴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美术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理解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符合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

【关键词】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

一、引言

美术鉴赏成为普通高中的一门必修课,虽然只有短短几年时间,但它也是美术教育教学的一项重大决策,与其他学科体系相比,还有许多值得完善的地方。而且现阶段美术鉴赏和其他基础教学一样,存在着严重的重视基础而忽视其它教育功能的作用,与生活严重脱离,再加上其教学内容的特殊,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有许多值得我们教师探索的地方。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二、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一)利用传统文化进行有效地美术鉴赏教育

社会的发展引起了人们在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深刻变化,当代文化环境下的高中生在他们的审美观念上也表现出强烈的时代特征。这表现在潜意识里,民族传统的审美文化对当代青少年心理的深刻烙印。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可以采取如下适当的方法:

在文化情境中实施美术鉴赏。如在教学中强化学生鉴赏美术作品中的传统精神的能力。例如,可以从中国美术作品中的语言入手,引领学生结合中国书法来赏析绘画中的“线”的功力、情感、个性、格调,以及与中国书法的关系,还可以从传统审美观念对“意境”的追求出发,来赏析传统绘画中的“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道风与意境的关系??通过这些方式,来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美术中所体现的人文精神,也可以说在民族文化情境中学会鉴赏。

使用更多的教学形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对传统美术作品的兴趣和鉴赏能力。首先,可以用鉴赏原作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兴趣。比如带学生进入美术馆、博物馆。其次,可以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系统,从声音、图像、视频等多角度刺激学生,使其接受更多的传统美术信息,提供更好的展示氛围。

(二)利用网络进行有效的美术鉴赏教学

随着网络文化的普及,课程资源变得越来越丰富,学生们不仅可以通过网络自主寻找教学所需资源,还可以以网络为平台进行观点的交流。

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为师生互动。在计算机与网络普及之前,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单一性:由教师传授给学生。这种教学方式带来的后果是:学生的学习变成了被动的接受。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方式影响了学习结果,单纯的行为参与方式并不能促进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只有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为核心的学习方式,才能促进学生包括高层次在内的全面素质的提高。电脑网络社会提倡的是人机互动,甚至是人与网络上的其他人的互动。

实施美术鉴赏教学的媒体手段获得了拓展。自从在多媒体教室上过美术鉴赏课后,学生们都反映希望多在那里上课。无疑,良好的教学设备是美术鉴赏学习的必要保证,学生们在这样的条件下可以获得更美的审美体验。特别是网络教学兴起之后,学生们可以在网络教室里直接通过点击鼠标、敲动键盘来任意选择、放大美术作品,并在网络上实现与教师、同学交流鉴赏体会,这样的学习方式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得美术鉴赏教学更具有成效。

(三)利用 “百家论坛”在鉴赏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

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只有主动参与欣赏和鉴赏各种艺术作品,才能真正理解和尊重世界多元文化艺术价值,形成自己宽容的开放性的审美心态。美术鉴赏中,学生的真实体验最为宝贵,我们应在理性的分析与理解作品价值的基础上,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情感取向,因此,要敢于设置“百家论坛”,开展“百家”争“鸣”,倡导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又富有个性特征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态度。例如:鉴赏《蒙娜丽莎》那永久的微笑,有人从微笑中看出他的庄重、娴雅;有人从表情中看到她的是神秘莫测,心事重重;有人看出她体验了新兴资产阶级的乐观自信:悲观的人觉得她的微笑带点伤感;快乐的人觉得她的微笑中带有甜蜜。通过交流,让学生意识到作者巧妙的留下了一个空间,让观众用想象去填补,形成精神上的愉悦。

(四)利用比较教学方法增强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效果

在美术鉴赏教学中,侧重于比较学的鉴赏方法也是常用的鉴赏方法之一。可以是纵向的比较,也可以是横向的比较,可以是同类比较,也可以是异类作品之间的比较。在确定了比较的对象之后,可以选择各种方法进行具体鉴赏。例如,选择比较鉴赏的对象为:《宝座上的圣母和圣婴》和《大公爵圣母》。《宝座上的圣母和圣婴》这幅画显得比较呆板,完全看不到古希腊艺术引以为荣、古罗马时代固守不变的那种表现人物动作和表情的绝技。按文艺复兴时艺术家们的观点,这件作品缺乏“人性”的。而在中世纪时期的肖像画大都如此。如果把《大公爵圣母》这件作品同《宝座上的圣母和圣婴》相比较,就会发现拉斐尔笔下的作品中洋溢着生命。圣母面部的造型和隐没在阴影中的方式,温柔的母亲怀抱着可爱的圣婴的和谐,充满着人间的温情,是那么的真实、可信。通过上述比较,可以清楚地了解中世纪绘画和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区别之所在。同时,这些方法也可以借用到中国美术的鉴赏上来。此外,在对中国美术作品进行分析时,还可以依据中国文化中的“审美观念”原则来进行解读。以此给予学生更多的审美体验,从而增强他们的美术鉴赏能力。

三、结束语

以上是我在高中美术教育中提出的一些看法。目的是让“美术世界”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沟通.从而使学生在真正意义上获得对他们终身发展有益的美术鉴赏能力,从而达到人格的完善。让我们携手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素质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钱初熹.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易存国.中国审美文化[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尹少淳.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浅谈书法教学

摘要 陶冶情操,提高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书法产生兴趣。

关键词 兴趣;书法;培养能力

书法教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质,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谈一谈我在书法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一种动力,只要感兴趣的事,我们都会积极主动去做,学生的表现更明显,教师及时能学生的成绩给予肯定,这样学生兴趣高涨,学习气氛更浓。学生写字的基础不同,接收能力不同,他们之间就产生了距离,部分学生失去信心,这就需要教师切合学生的实际,从点滴开始,潜移默化的让他们对书法产生兴趣,渐渐的从书写中找到一些规律及特点。让他们对每一笔都产生兴趣,发现美的存在。笔画有方有圆,有钢有柔,体现出力量美感和柔和美感,结体上疏密合理,错落有致,向背生情,重心稳定,给人以和谐美和匀称美等,具有很高的艺术魅力和审美情趣。

在练字的同时,要注意“字外功”的培养,字外功最主要是提高文化素养,了解我国文字,书法简史,书体的演变过程等。欣赏一些书法家的作品及同龄朋友的作品是提高书法水平的最好办法,从欣赏的作品中,汲取自己认为好的部分。因为,认识自我价值是确定奋斗方向的灯塔,让学生明确自我实力,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为以后的学习加油鼓劲作用。学生的写字兴趣就会更浓。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要想写一手漂亮的字,不花一番苦功是不行的。在学习中学会融会贯通,力求创新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因为创新是书法艺术的灵魂,没有创新的作品不属于艺术作品。一幅字画中的内容、章法,用笔都同别人一样,只重于模仿,甚至仿到一模一样,那么这幅作品就一点价值都没有,为什么呢?回答是:“没有创新,没有自己的个性,始终是走在别人的后面。”评价只能是“像”,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书法艺术的关键,多多欣赏古今书法家的优秀作品,多请教老师指点,总结自己的经验和不足,在习作中大胆尝试种种不同的风格,使学生游心于创作的自由天地,享受到创作带来的快乐。

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书法教学中,首先学习基本笔画,但初学者总是把基本笔画写得很标准,却在书写整体字进应用不上,还是按原来的写法写,这时教师应及时引导,把笔画应用到每个字中,这样写出来的字就焕然一新,即规范又美观,但这一点学生是很难做到的,要求他们在平时作业或练习时,集中精力,认真思考,运用哪个笔画更准确、更美观,想好后再落笔。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如:学习笔画时,在学会横、折、钩画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写出横折、横折钩、横折弯钩。教师提示运笔顺序,学生书写。在结构教学中,学习“口”字旁时,口字在左边和在右边分别怎样写,可利用错别字例,让学生思考,得出正确的结论:左边时应稍小而且靠左上:右边时稍大而在中间部位。再让学生思考后总结“左耳刀,右耳刀”“点画”在字中的变化。这种让学生独立思考,总结一般书写规律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写出一手好字,有仅自己受益,别人欣赏后也给人以美的享受,耐人回味,还可参与校内,班内的版报、墙板设计,为书画天地增添更多的情趣。为亲朋书写春节对联等,同时激发其它同学对书法产生兴趣,形成一个很好的良性循环,带动全校的艺术教育工作更好的发展。正如一句话“学以至用”因为书法艺术源于生活,也要应用于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表现美,让学生的能力不断提高,完善自己,不断创作出优秀的作品为生活所服务。

五、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

学好书法,是靠自己勤学苦练的精神,坚忍不拔的毅志和持之经恒的决心才能实现的,其需要眼、脑、手的相互配合,协调进行。眼睛是用来收索信息的器官,手是表达的工具,而脑是将二者相互转化的中介,有时眼睛看到,手却表现不到,其实就是协调能力不够造成的,解决的办法是多观察、多思考、多练、多问,总之要勤。

六、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习的兴趣,进行成果展示

在教学内容上由易到难,循序赞扬中成长,更要让学生始终保持一种学习的新鲜感,有效避免厌倦和抵触情绪,让他们在学习中有自己的理解和表现。经常举办各种形式的展览。如:全校小学生书法作品展,全班书法展等,将学生的成绩与荣誉感联系趣来,推荐优秀作品在各种传媒上发表,展示学生的学习水平,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性高水平的软硬笔书法大赛。

书法教学中,学生能够正确的练习基本功,少走弯路,并能书与出完整的作品来,其实从侧面就培养了学生以上几方面能力。让学生在优雅的,具有艺术魅力的环境中学习,自然会产生感染和熏陶作用,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美,体验美,易于唤起学生对美的追求和想往。随着艺术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和本课题研究的逐步实施,学生必然会形成一种美化环境的能力,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充分发挥才干,使之各方面的能力得以发挥,让他们把环境改造得更美!

美术教学工作总结

2010—2011第一学期

转眼间一个学期又要结束了。在这一个学期中,根据学校的实际需要,我担任一到六年级的美术教学工作。回顾这学期所从事的美术教育教学工作,基本上是顺利完成。作为一名顶岗支教的实习教师,我担负着学校及领导对我的信任,在工作中我享受到了收获与喜悦,也在工作中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现对这一个学期中的美术课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一边取长补短,教学水平能更上一层楼。

一年级

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学校,对于学校的一切事物都感到特别的新奇,同时,美术课也给他们带来了新的发现,原来只是在纸上随意的涂牙,可到了学校,经过学习发现原来画笔可以画出很多漂亮的事物来,学生也就特别的喜欢上美术课了。那么怎么样让学生一直保持着这份学习的积极性呢?

首先是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美术学习的乐趣。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我选择了一些适合学生学习的,同时也是学生们感兴趣的教学内容。然后,把进度调慢,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掌握这些他们喜欢的东西。例如,在上绘画课时,我不是给学生一个题目,规定他们去画什么,而是给学生提一个要求,允许他们大胆的去画、去表现自己的创作思路。并且通过多媒体使学生多欣赏多观察,在每次上课时,对一些容易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纠正、鼓励;而对一些画得好的学生则进行表扬,把好的作品贴在黑板上让大家欣赏点评,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在手工课上,我让学生走出课堂,到课外寻找内容。当学生看着自己的一件件作品,瞪大眼睛,或许他都不敢相信自己会做出这么漂亮的东西来,一下子学生们的积极性就上来了,学习紧张的神经也放轻松了。现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而我上课也轻松了许多,或许这就是“寓教于乐”道理吧。

其次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丰富的想象力对学生创作美术作品是必不可少的。没有丰富的想象力,创作画面就会显得呆板,相反,当学生产生了丰富的想象力后画面就会充满了浪漫的色彩。例如当教师提出画一幅幻想画时,有的同学就会想到遨游太空画面。这是因为低年级同学想象力的火种是比较容易点燃的,他们经历的事情少,对世界的许多认识不得不靠想象来填补空白,在电视事业发达的今天,屏幕上各种形象更可以开阔他们的眼界。

再次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表现欲。兴趣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动力之一。教师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特有魅力,利用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例如:可以得用投影、电视大屏幕电脑播放图像,从视觉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可以播放古筝、笛子之类的音乐,从听觉上激发。教学时,还要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教材的内容以及教学的环境等因素进行协调统一,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

所以只有让学生在自己高高兴兴地参与实践中,才能使得他们的思维高度集中,创新的火花迸发,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把课堂知识掌握了

二年级

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教师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魅力,使课程内容呈现形势和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同时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了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二 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在美术教学中,我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我选择了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同时,要课程内容的层次性,适应不同素质的学生,使他们在美术学习过程中,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三 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

教学之余,我除认真参加学校及教研组组织的各种政治业务学习外,还订阅了教育教学刊物,从理论上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并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使自己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上 能更快地适应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化教学模式。

三年级

一、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为了陶冶学生的情趣,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充分发挥出来。我课前充分准备认真上好课。有部分学生具有一定的基础,对一些基本的技法已初步接触过,所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绘画水平和制作水平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教师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魅力,使课程内容呈现形势和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同时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了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三、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在美术教学中,我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我选择了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同时,要课程内容的层次性,适应不同素质的学生,使他们在美术学习过程中,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同时又七位学生在县绘画比赛中荣获一二等奖。

四、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

教学之余,我除认真参加学校及教研组组织的各种政治业务学习外,还订阅了教育教学刊物,从理论上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并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使自己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上。

五、鼓励创新

创新是艺术的灵魂,我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为自己的美术作品增添一份活力。

四年级

一、教学计划贯彻情况

教学中认真遵照教学大纲要求,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思想教育和技能教育,大力推广素质教育,按时按质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

二、努力抓好教学工作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认真遵照《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遵循美术教育原则,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同时在课堂上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尽心的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学到了一定的基础知识,掌握了美术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同时也学会了判断美和创造美,提高了学生学习美术的能力。在美术教学中,我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因此,我认为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我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特有魅力,使课程内容形式和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同时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了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魅力。于是,我选择了绘画基础较好的学生上黑板来做示范,利用同桌帮助一些不会绘画的同学,使他们在美术学习过程中,逐步体会到美术学习的特征,激发部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形成他们应有的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

1.我要认真贯彻本课程标准的精神,关心美术教学的改革和发展,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实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处理好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能力培养和双基训练的关系。在传授双基、培养能力过程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充分发挥美术教学情感陶冶的功能,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我一定要加强示范,充分利用展示图片、美术作品及影片、录像片等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直观教学。要贯彻启发式原则,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

三、自身素质

课堂之余,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政治业务学习活动,认真订阅教育教学刊物从理论上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并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使自己能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能更快地适应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化教学模式。

五年级

根据教材要求,本期我有的放矢的进行了形式多样的绘画教学,着力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贯彻加强基础知识,开发智力,发挥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的原则,重视审美教育和加强工艺设计教育,力图把知识性、趣味性和科学性融为一体。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美”感。

兴趣,是做好每一件事的前提。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我通过让学生欣赏一些中外儿童题材的优秀美术作品,让学生联系生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从而激发他门的表现欲望。

二、培养正确的绘画姿势,认识构图美。

作画,必须有良好的姿势(包括坐姿、站姿和握笔的姿势)。在教学中,我时刻提醒、纠正学生的姿势。

一幅画从整体看上去美不美,构图的处理是关键。如:一个物体摆放在画面中,画得太大就显得拥挤;画的太小就显得小气;画得偏上或偏下、偏左或偏右都会使画面不美观。如何恰当的处理好物体在画纸中的关系呢?构图很重要。我用直观的正误图例让学生进行对比,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构图饱满。

三、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运用。

五彩缤纷的世界吸引着我们用手中的画笔去描绘。我根据儿童对新鲜事物的浓厚兴趣,和当地的实际条件,提倡学生使用铅笔、彩色铅笔、水彩色笔或蜡笔,运用形与色的知识,进行临摹、写生、记忆画、想象画的练习。

通过这些绘画活动,使学生懂得了本学期的美术基础知识,掌握造型技能,也增强了学生的审美情趣、爱国情感和良好的品德、意志,发展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真正让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

经过一个学期的教与学总得来说取得了以下的成效:

1.教学过程中,能不断注重学科间的联系,教学过程中贯穿德育教育。2.学生对美术活动兴趣浓厚,表现大胆积极。3..在教学过程中能与学生建立平等、宽容、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与一定的创造能力。4.教学过程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能力和大胆的创造能力。

六年级

一、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理解能力,遵照审美活动的规律,采取艺术教育的特殊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在学习和观察中,评价同龄人的美术作品,在评价过程中,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技巧以及所表达的情感。

二、在教学实践中,我也注重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物去细致观察、想象、回忆,从中提练创作绘画题材。如:校园的环境、校园的生活、家乡的美景、家乡的特产、家乡的人等等。

三、在美术教学中,我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针对少数尖子生进行特别的教育,我扎扎实实地给学生上,为全体学生的发展提供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良好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念,我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重视发展学生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获取更多的新知识。

但由于学生各方面的原因,以及我的美术教学功底不够扎实,因此还存在很的多问题。不过我会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有的放矢地去进行美术教育,使学生掌握好更多的美术知识。

莲山课件

篇8:高中美术鉴赏具象艺术

一、立足“美术”课, 构思“好课堂”

(一) 具有学科特点

我们在鉴赏一幅美术作品的时候, 既可以从图像学的角度分析作品的形式, 也可以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社会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还可以从女性的角度理解作品的内容, 更可以从符号学的角度进行能指、所指的分析。因此, 我们在准备一堂美术课时, 需要根据课题的特点找准设计角度。

抽象艺术最大的特点就是“抽象”“无形”, 缺乏故事性, 学生不容易掌握和理解。由于作品最初的吸引一定是来自图画本身的形式和美感, 而非背后的故事。因此, 笔者认为对抽象艺术的欣赏和理解应该更多的从图像学和符号学的角度进行欣赏和分析。

(二) 具有节奏感和美感

需要在满足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手段恰当、教学过程具有逻辑性、教学环节具有完整性的基本课堂要求的基础上, 应该具有从教学环节的设计角度具有节奏感和美感。一首音乐如果没有高低起伏的节奏感, 那肯定会缺乏音乐本身的魅力;一幅作品如果仅有一种色彩或仅有一个事物, 那不仅不真实也不会具有美感。而一堂课, 如果没有节奏感, 课堂就会失去重点, 学生就无法辨别重要的知识点。

二、分析学情把握课堂

认真的分析学情才能准确把握课堂的难度和环节的控制。

(一) 教授内容分析

作为人类三种主要艺术类型之一, 抽象艺术也是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 只不过它使用的是纯粹的艺术语言, 这是它与具象艺术和意象艺术的区别所在。因此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 我们需要注意抽象艺术与具象艺术、意象艺术的区别与联系, 重点突出抽象艺术的特点。本节课我课程目标从三个角度进行设计:

一是知识目标, 本节课需要掌握抽象艺术的定义、分类、代表人物、两种抽象艺术的特点及抽象艺术出现的原因;二是技能目标, 学生要能区分热抽象和冷抽象作品, 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抽象艺术创作;三是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抽象艺术, 学生能够学会多角度、换思维看问题。

(二) 认知结构分析

认知结构1, 简单来说就是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广义上, 认知结构是学生已有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及其组织;狭义地说, 它是学生在某一学科的特殊知识领域内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及其组织。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会影响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和理解。

学生在前期已经学习了具象艺术和意象艺术, 这对学习抽象艺术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学生长期以来形成以“像与不像”评价作品的方式对本课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因此, 本节课在教授方式上应该采用对比的方式进行, 更容易让学生理解抽象艺术的另一面世界观。

比如, 在导入环节, 我采用的方式是将“现代抽象艺术的奠基人、俄国艺术家康定斯基“发现”抽象艺术的故事”变为教学情境, 让学生做一回“康定斯基”发现抽象艺术。即我选择两幅莫奈的睡莲作品, 将其倒置, 请同学们欣赏。同学们发现, 无法准确判断具体形象的画面也可以让我们感受整个画面的色彩美。然后, 教师再把作品放正, 学生们才“醒悟”出, 原来画面中画的是一塘睡莲, 这是一幅有具体形象的画面。

通过这个魔术般的情景还原, 同学们不仅对抽象艺术有了初步的概念性理解, 同时还初步了解了抽象艺术不是凭空幻想的, 也是来源于生活, 为后面的进一步探讨抽象艺术的产生埋下了伏笔。

三、环环相扣注重逻辑

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环环相扣, 上一个环节要为下一个环节做好铺垫, 否则学生无法真正理解老师讲授的内容。

(一) “异质同构”, 打开鉴赏抽象艺术之门

康德认为想象力:“它有本领, 能从真正的自然界所呈供的素材里创造出另一个想象的自然界”。2例如:齐白石画中的虾之所以让人感到游动嬉戏, 徐悲鸿笔下的马之所以让人感觉奔腾飞驰, 都是由于欣赏者的想象使艺术家注入到作品中生命力重新复活。

在讲授冷、热抽象艺术时, 首先解释一个心理名词“异质同构”3, 这是鉴赏抽象艺术的主要途径。然后, 请同学对直线、斜线、折线等线条以及红、黄、蓝、黑等四种色彩进行实物的联想。如, 倾斜的小短线, 让我们想到急速落下的雨滴;红色可以让我们想到太阳;黑色可以让我们想到夜晚等等;

再请同学们进行情感联想。如, 急速落下的雨滴给我们带来速度的情感体验;给我们带来光和热的太阳会给我们带来活泼、热情、大胆、新潮的情感体验;黑黑的、宁静的夜晚, 给人沉稳、庄重、冷酷、神秘、静寂、悲哀、严肃、刚健的情感体验。

通过这两个小练习, 同学们发现:首先, 不同的线条、色彩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 这就是美术欣赏中的“异质同构”;其次, 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具有自己独特的语言特征和情感特点, 它们可以独自给人情感体验, 而不一定要有具体的形象。

(二) 巧用原理, 探析冷、热抽象之别

在理解了抽象艺术欣赏的关键途径的基础上, 请同学们运用“同质异构”原理来感受、分析、欣赏分组讨论热抽象代表作品康定斯基的《红-黄-蓝》和冷抽象代表作品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乐》。

康定斯基倡导即兴作画, 以表现艺术家的需要。他认为精神因素是艺术中最重要的东西, 艺术不是对自然的模仿或精心制作, 而是内心的需要。他特别强调绘画同音乐的结合, 他认为绘画必须创造出一个与自然对象相和谐的新的现实。绘画中的色彩犹如音乐里的音符, 它本身就能够打动观众。画家以这种抽象艺术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在观众中唤起音乐所产生的那种难以用语言表达的艺术情感。康定斯基的抽象作品带有很强的个人情感, 因此有人称他的艺术为“热抽象”艺术。

荷兰的蒙得里安始终想象着用最简单的美术语言要素—直线和纯色组成他的画。他从大大小小的原色块和矩形直角形状的组合中寻求所谓“表里平衡, 个性和集体平衡, 自然与精神、物质与意识的平衡”等。他认为这才是反映了宇宙最本质的客观法则。人们称他的这种抽象画为“冷抽象”, 也称几何风格派。

有了前面的原理学习, 同学们很快就发现了两幅作品的异同点。共同点是, 两幅作品都没有具体的形象, 只有艺术语言, 而且都与音乐有关;不同点是, 《红-黄-蓝》以色彩为主, 线、点是辅助, 而且无论是色彩还是线条都没有规律, 像是即兴创作的一样, 充满了各种的可能性;《百老汇的爵士乐》则是由横平竖直的色线组成, 看上去很有有规律, 很严谨。这也是冷抽象和热抽象的基本特点。

(三) 自我创作, 增强个人抽象艺术体验

在经历了学习原理、欣赏作品后, 请同学们根据老师通过的情景进行课堂创作, 不仅检验了课堂效果, 而且增强了学生创作抽象艺术的欲望。

提供两首不同情感曲子。请同学们分组在五分钟内利用老师提供的色块和色条进行抽象艺术创作。由于有了前面很好的铺垫和学习, 同学们不再觉得抽象艺术很难理解, 很快大家就创作出了自己的抽象绘画。同学们的创作经验分享将整堂课推向了高潮。

四、注重引导,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标要求, 课堂上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学生主体地位不代表是把问题直接抛给学生, 而是需要教师有针对的引导, 然后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 最后总结出论点。

(一) 细化问题, 引导有方

将一个问题细化成几个不同的问题, 更有利于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例如, 在分析冷抽象和热抽象的特点时, 如果直接问“请分析冷抽象和热抽象的特点”, 那么同学们会一头雾水, 不知如何下手。但若是改成“请分析两幅作品中体现了哪些艺术语言, 它们有什么异同点, 给你什么样的情感体验”, 那么学生就会顺着老师的思路去思考、判断, 最后自己总结出冷抽象和热抽象的特点。

(二) 定组定工, 有效合作

小组讨论或合作创作, 教师上课常用的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手段, 但小组合作的有效性则是因人而异。为了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我在课堂上采用了定组定工的分组方式, 即指定分组、明确任务。

如, 在“听音作画”的环节中作出以下安排:

第1、2组:以冷抽象的表达方式表现 (提供彩色方块纸, 不可以随意撕扯) ;

第3、4组:用热抽象的方式表现 (提供彩色纸和油画棒, 可以随意撕扯) ;

注:每一组创作一幅作品, 并推选一名组长与大家分享本组创作的感受。

通过这种定组定工的方式, 同学们可以迅速定位自己的目标, 并进行有效的讨论。在分享的过程中, 由于一组只选一人进行分享, 既分享了经验, 也节约了时间, 提高了小组合作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五、小结

本堂美术课, 立足“美术”, 从图像学的角度对作品进行艺术分析和鉴赏。注重课堂的逻辑性和节奏性;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情感体验;将美术鉴赏课与创作相结合, 促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抽象艺术。

本节课还有很多值得深思的地方。例如, 在“听音作画”环节, 对音乐的选择可以再斟酌。两首曲子不一定是情感对比最强的, 可以是有所偏向的就好。

世上没有完美的课堂, 只有最求更好的课堂, 在追求好课堂的道路上, 我们任重道远。

摘要:美术作品是艺术家的情感表达, 课堂教学则具有很强的逻辑性。美术鉴赏则是通过鉴别之后对作品进行欣赏, 实现从理性向感性的升华。一堂好的美术鉴赏课堂就需要教师处理好情感与逻辑的关系。本文以具体的教学实践为案例分析美术鉴赏好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美术鉴赏,课堂教学,情感,建构

参考文献

[1]王宏建袁宝林《美术概论》1994年

[2]黄茜《抽象艺术在中学美术欣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

[3]吴廷玉、胡凌《绘画艺术教育》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 第四章.

[4]王大根:《学校美术教育目的论》1994年版.

上一篇:小鸡请保姆童话作文下一篇:最新大学生敬老院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