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课教学高中美术论文

2022-07-03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我们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需要培养综合性人才。当前社会对于人文性学科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高中美术鉴赏课程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如何更好的基于核心素养改革开展高效高中美术鉴赏课程教学活动是当前我们探究的重点问题,为了能够更好的推动高中美术教学发展,我们就需要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提高学生鉴赏能力。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鉴赏课教学高中美术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鉴赏课教学高中美术论文 篇1:

当地民间美术在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中的作用

普通高中开设美术鉴赏课旨在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开阔其艺术视野,提高审美修养,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而对民间美术的学习与鉴赏是高中美术鉴赏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民间美术是生长和发展于传统下层民间社会的,其创造主体是包括一般劳动者、手工艺人等在内的劳动群众,接受对象也是平民百姓。民间美术在古代相对于贵族的宫廷美术、士大夫的文人美术和佛道等宗教美术而言,在现代是相对于专业美术家及其创作而言。

湛江这片红土上,先人们创造了雷州石狗、吴川泥塑等丰富的民间美术遗产。这些民间美术资源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思想和艺术魅力,也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它最直观也最贴近本地民众生活,是对本地学生进行美术教育最生动的案例。把本地民间美术资源渗透进美术鉴赏的教学之中可谓是一项双赢的艺术活动,一方面,本地民间美术依靠学校美术教育得到传承与弘扬,避免了断裂与绝迹的命运;另一方面,学校的美术课因为有本地民间美术的内容而拉近了学生对美术的亲近感,从而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味,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美术与情感、美术与社会、美术与文化、美术与生活的关系。

一、雷州石狗、吴川泥塑是雕塑欣赏课最直观最贴近生活的素材

雷州半岛地处中国大陆最南端,春秋战国属楚界,秦汉为南越象郡,是百越聚居之地。在上古时代的雷州人民把狗作为图腾,作为自己与自然界斗争、求生存、求发展的庇佑与精神力量。长期以来,雷州人民发挥其智慧与创造力,雕刻出千姿百态、惟妙惟肖的石狗奉置于村头、巷口和家门前,作为保佑平安的神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石狗文化。石狗是雷州半岛独特的文化艺术,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极为少见。这些石狗千姿百态,有的鼻大耳肥,有的咧嘴含笑,有的憨态可掬,有的面目狰狞,它们或坐、或蹲、或伏,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有抽象的、写实的、表现性的、装饰性的,体现出丰富性与多样性的艺术特征。

吴川泥塑,这种被当地人称为“泥鬼”的民间艺术,由于取材易,寓意浓,故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仅梅录就有300多人懂得制作。泥塑题材有历史故事、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相当部分题材贴近生活,更具有乡土特色和时代气息,让人耳目一新。近年来,泥塑作品除了传统的题材外,还增进了许多新的内容。如《吴川状元林召棠》《狗六爹》《抗日将领张炎将军》《反腐倡廉》《扫除黄赌毒》《歌舞庆升平》等,都有很强的思想性和较高的艺术性。泥塑的制作过去是用稻草、竹木支架、泥为材料,使用材料简便,制作快捷,体现了“快”“准”“稳”的特点。现在泥塑已发展到水上彩塑、活动彩塑,配上现代灯光、音响、舞美设计,集电、光、声、动于一体,显得更加流光溢彩,美不胜收。

雷州石狗、吴川泥塑,它为中国雕塑艺术史留下了精彩的一页,是中原文化与当地文化碰撞结合的产物。秦始皇兵马俑、龙门石窟、云冈石窟、昭陵六骏固然雄伟精美,但中学生们很少有机会能亲临实地进行学习和考察,而雷州石狗就在我们的身边。把雷州石狗带进美术鉴赏的课堂,让学生去面对自己身边的历史文物,见证古代民间工匠的独具匠心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爱国爱乡的民族情怀,有利于激发他们进一步了解民族美术文化遗产的兴趣,培养其高尚的审美情趣。使学生不再只是知道“肯德基”和“麦当劳”,不再只是记住某些歌星或球星的名字,不再对本土文化一无所知。

二、吴川花桥、吴川飘色是我们上工艺鉴赏课最鲜活的案例

吴川花桥始于明代,隔水而居的村民为方便过江闹元宵,在江上架起浮桥,吊上花灯、挂上字画、桥两旁栏杆点缀鲜花,把一座桥装扮得花团锦簇、灯光辉煌。花桥设计既继承传统,又具有时代气息。桥上吊满灯笼、彩旗、彩带、彩灯、气球及各种吉祥物造型、桥两侧贴满风格各异的书画,桥头两端及两旁摆满争妍斗奇的鲜花。用鲜花、书画、灯笼、彩灯、彩旗、气球装扮桥梁供游人欣赏,独具地方特色和艺术魅力。吴川飘色是运用力学原理,集铁工、木工、戏剧、杂技、魔术、美术、服饰等工艺为一体而精心制作出来的空中艺术造型。飘色靠一根看不见的“色梗”支撑着,在高可逾人的空中飘然欲飞。有的角色还脚踏着活动物,有的会转动、喷火、喷水。飘色的制作选题之意多取材于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张扬真善美,鞭笞假丑恶,表达了人民群众的良好心愿。

飘色、花桥艺术,丰富了当地民间的节日生活,展现出当地民间艺人的智慧。这是工艺美术鉴赏课最鲜活最亲近的现成教材。我们把飘色、花桥这民间工艺美术引进课堂,这对于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热爱生活的情感,有极其重要意义。所以这些本土的民间工艺美术给我们的学生带来了丰富的精神食粮,让我们见证了民间工艺美术的巧夺天工。

三、当地民间美术为我们高中美术鉴赏课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情景”

民间美术往往体现了普通百姓朴素、自然的审美追求。今天有些东西我们只有在美术馆、博物馆才能看到的,今天被我们奉为杰出艺术品的东西,以前就在人们日常的生活中,这样说来,那时的人们活得离艺术更近,与艺术更容易融合。《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要在广泛的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我们从小生活在家乡的自然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民间美术的熏陶,从这种意义上说,当地民间美术为我们提供了美术学习的丰富“情景”。

我国大量的优秀传统艺术根植于民间,尤其是广大农村社会蕴藏着丰富的美术资源。这为本地学生的美术学习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一些俯拾即是的泥土、木料、竹子等都可以用来作为泥塑、木刻竹雕、竹编的创作材料。现在的农村仍然保留了一些传统习俗,如婚丧嫁娶等活动都是农村美术教育的资源优势,这必然给农村美术教育开辟一个地方特色与民族特色相结合的新的发展道路。如:吴川的陶鼓从制作到演奏,它将美术与音乐相融;又如吴川的木偶、木鱼、舞二真、舞貔貅,都将音乐伴奏和舞蹈表演融为一体;现在的一些电动飘色、水上飘色集光、电、动、色于一体,真是巧夺天工,它涉及到物理学、美学、心理学等学科。本土民间美术让学生建立起学科相通的意识,以生动活泼的美术学习丰富了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内容。

总之,把当地民间美术资源引入美术鉴赏的课堂教学,丰富了美术课堂教学的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爱国爱乡的民族情怀,同时也有利于当地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弘扬,这是一项双赢的艺术活动,值得提倡与发扬。

作者单位:吴川市川西中学

作者:戴轩有

鉴赏课教学高中美术论文 篇2:

基于美术核心素养改革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我们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需要培养综合性人才。当前社会对于人文性学科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高中美术鉴赏课程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如何更好的基于核心素养改革开展高效高中美术鉴赏课程教学活动是当前我们探究的重点问题,为了能够更好的推动高中美术教学发展,我们就需要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提高学生鉴赏能力。课堂是提高学生美术鉴赏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对此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深入探究,以开展高质量鉴赏课程教学活动,逐步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美术;鉴赏能力

美术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老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需要充分发挥美术学科育人优势,体现美术教学价值。在当前教学中因重视力度不足,未能够充分发挥美术教学价值,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有效变革,基于核心素养开展高质量教学活动,使得鉴赏课程的开展更加具有创新性,逐步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一、美术核心素养改革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必要性

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老师需要具备较强的教学反应能力,教学反应能力是对课程教学效果的有效反应,我们可以发现传统教学课程并不能够满足教学发展需要,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上课时通过鉴赏课程带领学生更好的感受不同的美术形式,在多元文化影响之下,对艺术作品进行有效欣赏,从而逐步增强学生对于美术知识的了解。高中生正处于成长关键时期,通过鉴赏课程的开展,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在不同的艺术作品当中感受不同国家文化的魅力与艺术家的内心世界进行,帮助学生全面成长和发展,让美育与德育形成有机的统一的整体。

二、美术核心素养改革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在美术核心素养教学发展的过程当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高中美术核心素养包含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5大内容。在进行教学时,我们重点分析了图像识读,审美表现,审美判断三大内容,创意实践、文化理解也同等重要。通过有效的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美术知识的认同感。

(一)深入感知作品培养学生识读能力

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借助外力构建生动有趣的美术教学课堂,以逐步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在进行教学时,我们可以借助信息化教学辅助工具,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得学生更好的融入到整个教学课堂当中,为学生打造智慧课堂。教学时老师可向学生传递鉴赏技巧,逐步提高自身的识读能力,以获取有效信息。通过有效识读能力的培养,可帮助学生加强与作者心与心的沟通与交流。

在高一课程讲解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凝神造像_中国传统雕塑》这一课,在陵墓雕塑这一章节,我选择运用对比分析的手法,着重分析秦兵马俑和汉霍去病墓前石刻,列出表格分小组进行赏析,可以从表现内容,表现手法,情感价值三方面入手,同时通过问题引领将这三方面落实到更加具体的细节,而不至于让人无处着手,或鉴赏得太过笼统空洞。如在表现内容上可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感受?在表现手法上可以这样提问: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分别从造型、色彩、材质等方面分析作品特征。在价值方面可以这样提问:作品对于现世有什么价值?或者可以问作品表达了什么情感?这样学生可以很容易对作品进行赏析,并能掌握鉴赏方法,在面对其他作品时也同样可以找到着眼点。

(二)借助实践增强学生美术表现力

在进行鉴赏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通过有效实践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美术表现能力,以不断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美术表现能力的提升对于学生视觉发展能力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老师通常以理论知识讲解为主,而忽略了实践教学。教学时老师应将实践教学与鉴赏教学进行有效结合,在对画作进行赏析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步感知作家的思想情感以及作家的绘画方式,带领学生共同创作。

在讲解《画外之意_中国传统花鸟画、人物画》这一课时,通过作品对比分析,理解传神的在花鸟画、人物画中的重要性作用,着重分析《韩熙载夜宴图》,分析韩熙载神情、动作,感知人物内心世界,以及产生这种心境的历史原因。为了让学生能够切身体会到传神在人物画中的重要性,我加入了练一练环节,让学生从画出自己最熟悉的同学的肖像,要求抓住其主要特征,特别提醒不要故意丑化。学生们跃跃欲试,我又先行示范,让学生猜猜我画的是谁,边画边提示:他“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这时候的学生既佩服我的基本功,又掌握了传神人物的画法,整堂课既有人文趣味,又能理论联系实际,学生颇有收获。)

(三)创新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判断力

学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审美意识,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审美判断能力。学生在进行艺术作品赏析的过程中需要对作者的创作手法、表现方式、情感展现进行全方位感知。

分析《实验与多元_20世纪以来的西方美术》这一课,面对琳琅满目的20世紀西方现代美术,我们要能够理解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了解西方艺术观念,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西方美术。并能对我国美术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不断思索。在理解西方美术作品方面,我主要从作品的创作背景进行入手,如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学生如果只从表面进行感受,可能不理解画面形象为何支离破碎,画家为何没有选择鲜亮的色彩加以表现而选择类似黑白照片的形式?只有了解背后的事件后才能知道,所以故事的介绍,问题的引导非常关键,只有将充分的背景知识作为支撑,才能解读出画家的表现意图,才会有兴趣认真分析作品到底画了什么,画得怎么样。

结语

美术核心素养目的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通过美术鉴赏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能够在生活中运用。在进行教学时我们需要借助有效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以不断的学生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中美术教学中所涉及的美术知识较多,老师可通过实践教学逐步提高学生表现力,在全新的教学方法支撑之下提高学生审美判断力,以更好的推动美术教学发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投入与其中,提高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实践探讨[J]. 纪伟伟.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1(03)

作者:桂会

鉴赏课教学高中美术论文 篇3:

微课在高中美术鉴赏课堂教学中的案例研究

一、“微课”运用使翻转课堂在高中美术鉴赏课堂中有效地开展

“微课”是由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创建教学微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通过观看微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并进行预习,回到课堂上与教师面对面交流,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形式。它的推行,翻转了传统课堂模式,颠倒了教学常规,让高中美术鉴赏课堂在乐学中得到有效开展。

经过摸索,我们课题组已经建设有多个配合课堂教学的鉴赏微课,为了能充分体现“微课”在高中美术鉴赏课堂中优势,课题组进行了对比性的实验研究。例如,《中国古代玉器艺术》这一课,它属于中国古代工艺美术范畴,在原美术鉴赏课本中只占有极小的一部分内容,教学内容多、容量大、涉及的相关知识面广,按照传统教教学,学生无法在短短的一节课时间对玉器有完整的了解和认识,因此,推广“微课”是很有必要的。在对比试验中,一部分班级按照原课程设置安排教学,另一部分班级先在网络上预习了我设计制作的《中国玉器微课》微课,利用“微课”能把教学内容紧密化、配合和放大课本内容优点。

在该课中,我重点讲了文化中的玉、玉的社会功能,结合课本内容,增加了小知识,玉的俏色工艺、玉的分类和玉的保养与鉴别等,拓展了学习内容,丰富了学生视野。在“微课”教学实践中,小节内容可以设计了多个相关知识的拓展,梳理了玉器发展的文化脉络,理清了玉器对中国文化发展的主要影响,学生对玉器的发展有了初步了解,学生回到课堂教学的时候,明显的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了解有更大的兴趣,在课堂上一改以往鉴赏课只听不说,或者埋头做作业的“常态”,积极发言,甚至对学习内容也会有所补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课后进行调查,学生反应说先看了“玉器微课”,短短的5-6分钟的时间,让他们对玉器有的一个大致的了解,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微课里的知识拓展,让他们有兴趣去网络查询相关信息,学到了很多他们平时不关注的知识,视野也开阔了,不再觉得美术鉴赏内容枯燥无味。

实践证明,微课的应用优化了教学内容,教学内容重点突出、简单扼要,解决了学生需要花大精力去理解的、相对枯燥的理论知识,颠覆了传统的课堂教学,而且微课的人性化学习理论,和视频再造教育,让学生消化知识、拓展了视野。因此,我认为 “微课”它改变传统教学的流程、理念、模式和教师与学生之间角色的优势与特点,如果能结合高中美术课程的相关标准,结合“翻转课堂”改变传统教学的流程、理念、模式和教师与学生之间角色的优势与特点,“微课”的运用一定能使翻转课堂在高中美术鉴赏课堂得以有效的开展,教学得以施展更大的空间,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学生参与度得到极大的提升,有效性也得到了极大提高。

二、“微课”多方位提高学习效率,为美术鉴赏高效课堂提供可能

在传统的美术鉴赏教学模式中,教师课堂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是被动学习,积极性不高,在课外做作业、吸收和内化知识时还会遇到很多问题和障碍,“微课”的出现,它以“翻转课堂”模式。一是环节颠倒,将课堂教学的一些知识点通过微视频变成了课外预习环节,原来的课外作业学习放到课堂上。“微课”把这两个环节颠倒过来,将知识点传授的过程放在课外,提前一周安排教学内容,学生借助网络完成新知识的预习,在课堂之外先解决了一些需要在课堂上的知识点,让学生借助网络完成一些知识的拓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新知识,回到学校后再将知识内化的过程放到课堂上,增加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沟通和交流,提高课堂教学中学生知识接受能力。二是能多方位地提高学习效率,课程内容可以设计多个相关知识的拓展,丰富学生视野。另外,微课视频具有回放、暂停、反复观看等功能,能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体现了“微课”新的教学理念:能从多方位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实现美术鉴赏教学高效课堂提供可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第五章关于高中阶段教育中第十一条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中指出:“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克服应试教育倾向。”“微课”这种新的教学理念的出现,符合当今的教育改革。

《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是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第八课的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由于涉及到作品的判断与分析鉴定,理论知识相对较多,难理解,于是我利用以前的教学录像制作了《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的微课,简短扼要的知识点介绍、预留的拓展探究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原来美术作品的价格是有据可依的,预习了微课的同学明显能在课堂上更加主动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能针对美术作品意义与价值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甚至新的见解。相信以后无论是在生活着还是在对美术作品的评判中,都能更客观的进行评价。

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通过基于“微课”模式下的美术鉴赏课堂教学,更好的培养了学生学习美术鉴赏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实现了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三、“微课”资源利于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有研究认为,学生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上网的时间较长:学生假节日网络时间平均在5-6小时;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22%为学习;34%的学生认为网络美术资源较多,60%的学生喜欢以视频呈现美术知识教学,这些数据揭示了以微课为手段的教学大有可为。在庞大的网络资源的支撑下,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情,并能真正实现分层教學,使学生按照自身的进度学习。

我的《玉器艺术》微课短短五分钟,学生利于课前预习,学生对玉石的形态、玉石的应用、玉石的价值、玉石的文化、玉石的形态美,有了初步的认识,再经过老师课堂上的讲解和归纳,学生对玉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懂得在课后多观察周围人身上佩戴的玉器、欣赏玉、赞美玉,能更深入探究了解玉品种与产地意识,以及从玉文化引伸的历史故事——和氏璧等,锻炼学生表达能力的同时深化了对玉的认识。

而《中国古代花鸟画》微课就中国花鸟画的精神内涵做了阐述,通过课前预习,学生懂得在课堂上可能提出这样有知识性的问题:1.中国古代花鸟画《写生珍禽图》与西方写实油画之间哪个更有表现力?为什么?2.中国花鸟画与文人画的关系,3.为什么在花鸟画中“落款”都在一边?4.中国画中工笔和写意的区别?这是我所始料不及的、也是我最想看到的,也是“微课”的魅力所在,很显然“微课”教学的开展促进了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通过巧妙的利用“微课” 的教学模式,实现从课前预习、课后拓展的联动,改变学生课堂学习态度、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以及与教师交流态度方面的转变,为实现美术鉴赏教学高效课堂提供可能。

四、“微课”改变教师传统教学习惯,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成长

“微课”模式下的美术鉴赏课堂教学,一是教师在准备微课教学视频中需要大量知识的积累,促进教师知识量的及时更新,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二是“微课”改变学生学习习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教师必须改变教学方法,教师专业能力得到成长,三是“微课”视屏在网络上推广,为其他美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提供理论参数,促进教师队伍专业水平的提升。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要有一桶水;要给学生一片绿荫,老师应该是一棵大树。“微课”的前期制作,需要大量的相关网络资源,需要教师具有对资料的筛选能力和对课程的把控能力;需要教师在美术知识方面的积累;更加需要教师了解学生的需求,老师必须要更加快速的更新自己的知识量,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始终把握主导,使课堂教学得以进行顺利,这一过程,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得到成长。“美术鉴赏”模块中《中国古代玉器艺术》一课时,我本来对玉器只有肤浅的了解,甚至对有着“玉都”之称——揭阳,都一无所知,通过微课制作,我对玉的玉石的应用、玉石的价值、玉石的文化、玉石的形态美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课后,我把《中国古代玉器艺术》的微课视屏发布在网上,得到同行的肯定,其他美术教师下载用于平时的教学中,对微课的推广做贡献。

在我国目前的教学体系下,高中美术鉴赏课课时少,利用微课配合美术鉴赏课堂教学变得可行而必要。进过我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美术鉴赏微课在教学中的运用,学生提前面对上课内容,熟悉并了解了课堂知识,能依托网络构建丰富的知识面;变课程为教学资源,还原学习的本源,变以学生为主导的主動学习模式;微课的运用变教师资源为学生学习资源,学生不再是简单的对照课本,而是学习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促进了学生个性化鉴赏学习;同时微课设计制作促进了教师专业能力成长。相信微课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资源在未来的发展将到更多老师的支持和关注,使其变成教学资源、课程建设的主力军,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更好地促进高中美术鉴赏的教学开展。

参考文献:

[1]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

[2]菅春叶.国内外微课程的比较研究

[3]宗轼.基于翻转课堂模式下的高中美术鉴赏课堂教学研究

[4]陈婷.基于微课程支撑下的高中美术翻转课堂教学策略研究——以设计模块为例

作者:胡万鸣

上一篇:电影文学观评价管理论文下一篇:微生物教学环境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