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民间故事的崇高美

2024-05-14

壮族民间故事的崇高美(通用8篇)

篇1:壮族民间故事的崇高美

壮族民间故事的崇高美

壮族民间故事中有不少作品反映了一种崇高美.这种崇高美主要体现在故事主人公与其对立面之间的矛盾冲突上.此外,故事还通过塑造形体巨大、力量威猛的.形象以及通过夸大、渲染对立面来突显、反衬崇高美.

作 者:欧宗启 作者单位:广西民族学院中国语言文学院,广西,南宁,530006刊 名:广西社会科学 PKU英文刊名:GUANGXI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1)分类号:B835关键词:壮族民间故事 崇高美 品格

篇2:壮族民间故事的崇高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欣赏音乐,辨别崇高美与欢乐美有哪些不同.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积极参与小组讨论,《祖国颂》和《祝酒歌》两首音乐是如何通过节奏、旋律、曲调等要素把音乐美范畴表现出来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体验、比较、讨论“崇高美为什么比优美更壮丽,比壮美更深刻,更富于哲理。”

教学重点:

辨别崇高美与欢乐美有哪些不同。

教学难点:

音乐作品欣赏中学生感悟能力的形成

教法:

1、问题聆听法:带着问题聆听音乐,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认真聆听。

2、对比欣赏法:欣赏歌曲,通过节奏、速度、旋律的对比,加深对音乐崇高美、欢乐美的区分与了解。

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主动积极学习,让学生亲自体验,相互交流。进一步加深对音乐崇高美、欢乐美的区分与了解。

教学过程 导入:

。《国歌》。

当看到鲜艳的红旗冉冉升起,结合这嘹亮的国歌响起,我们每个人心中对祖国的崇高与热爱之情油然而生。这就是音乐的魅力,这种音乐的美就是崇高美!(板书)

聆听

下面我们来欣赏歌曲《祖国颂》和《祝酒歌》,同学们来感受一下这两种美有什么不同?同学认真聆听,说出自己的感受。。《祖国颂》。《祝酒歌》。。

探讨

听完请同学们分组(A/B两大组)讨论,2分钟的时间交流讨论。。

刚刚同学们听得非常认真、讨论也非常激烈,回答虽然不是很完整,但都讲到点上了。

分析

接下来请大家再次聆听这两首音乐,老师将结合音乐做一个详细的音乐美范畴分析 《祖国颂》词曲作于1957年,是一部单乐章的混声合唱曲。这首歌非常壮观、气势磅礴。节奏宽松和紧密相结合。速度稍慢。旋律宽广宏伟。它属于音乐美范畴中的崇高美!《祝酒歌》作于1977年初,这首歌采用降B大调,2/4拍子,歌曲前面有8小节引子,他吸取了我国北方民间吹打乐中常用的喜庆锣鼓点的节奏型,欢快、跳跃,概括了全曲的基本情绪。它属于音乐美范畴中的欢乐美。

刚刚老师把崇高美和欢乐美给同学们作了一个详细的分析,接下来给同学们播放几首音乐,欣赏过程中,同学们结合老师刚刚的分析,辨别出哪些作品属于崇高美范畴,哪些作品具有欢乐美的意境?

。。《战争安魂曲》。。崇高美

(节奏自由/情绪压抑)。。《延安颂》。。

崇高美

(以优美动人的旋律,表现出对延安的由衷赞美与歌颂)。。《波尔卡》。。

欢乐美

(是舞曲的一种,二拍子,三部曲式,节奏活泼。典型的节奏为:)

。。《第五命运交响曲》。。欢乐美(这是一首凯旋的进行曲,充满了热烈/欢腾的情绪,这是一支以三连音为主的明快的舞曲)

回顾

结合我们上节课学习的优美与壮美,同学们想一想崇高美为什么比优美更壮丽,比壮美更深刻、更富于哲理呢?有没有同学知道?。。

下面我们再认真聆听具有优美、壮美、崇高美代表性的三首歌曲《牧歌》《国际歌》《祖国颂》

《牧歌》属于优美范畴,它的旋律优美、柔和、平稳。速度缓慢。表现草原人民幸福、安宁的生活。

《国际美》属于壮美范畴,它的旋律庄严凝重、刚劲果敢。速度是进行速度。鼓动千百万觉醒的奴隶奔赴战场,为共产主义事业英勇战斗。

《祖国颂》属于崇高美范畴,它的旋律气势磅礴、宽广宏伟。速度稍慢。讴歌祖国山河的壮丽,展现伟大祖国前进的步伐和人民豪迈的气概!

作业

今天我们欣赏了崇高美和欢乐美,请同学们课后搜集更多音乐美范畴的歌曲。下节课我们一起交流、讨论。

小结

同学们,如诗如画的45分钟很快就要结束了,今天我们欣赏了崇高美和欢乐美,崇高美通常和赞美、歌颂、崇拜、敬仰等精神密切相关,并且和祖国、英雄、正义、理想等不平凡的对象相联系。欢乐美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态度之一,它是人类乐观主义精神的体现。同学们,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鉴赏习惯,善于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拥抱美吧!下课!

板书设计

音乐的崇高美与欢乐美

1、《祖国颂》————崇高美 气势磅礴

篇3:《格列佛游记》中的崇高美

1. 小说文本的崇高美

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体现了崇高的审美艺术张力。小说满含对腐朽社会政治体制、黑暗的宗教体制、罪恶的资本主义与殖民主义、荒谬的学术堕落泯灭的人性等的强烈批判和控诉。小说的这种强烈批判和控诉, 有如湍流般的、能产生催人振奋、令人惊心动魄的力量, 这也是小说不同于其他普通游记, 而表现出崇高之美的所在。

小说描写小人国利里浦特的高跟党和低跟党因为穿的鞋跟高低不同, 而各自结党互不相容, 两党人士不在一块说话也不一同吃饭, 他们为各自的私利相互争斗, 不能容忍对方。这些其实是强烈地挖苦了英国托利党和辉格党两个政党的争斗。小说还讲到小人国因为琐碎荒谬的宗教观点不同而导致派别对抗斗争。以致危及到国家稳定, 还导致了和邻国的一场战争, 这其实是在讽刺当时英法两国长期的宗教战争, 讽刺战争的原因只是源自统治集团无聊的争斗。小人国国王好大喜功, 背信弃义, 残酷无情。朝臣无能谄媚, 奸诈无情, 辛辣地讽刺了英国统治阶级同样的嘴脸。在民风淳朴的大人国, 格列佛向英明睿智的国王夸耀自己的祖国, 却招来质问和鄙夷。斯威夫特借他的口道出英国的百年来的社会和历史都是充满了“伪善、无信、残暴、贪婪、党争、愤怒、疯狂、怨恨、嫉妒、淫欲、阴险和野心及其产生的恶果”。 (2) 这是在借他人之口强烈控诉英国可耻的历史罪恶。在飞岛国等五个地域, 小说描写了怪异的幻想者, 不求实际的科学家, 虚伪的学者, 残暴的殖民者, 亦是严正表达了对科学理性的质疑, 并彻底斥责了英国残暴的殖民统治。在慧马国, 小说以肆意的笔触, 描绘一个人兽颠倒的怪诞国度, 无情地鞭挞了人性的腐朽和堕落。

斯威夫特将当时英国社会方方面面的矛盾和黑暗面含沙射影地融入到小说中各国的情景画面里, 再用具体情节和讥讽的言辞, 深刻地揭露社会的丑恶现象和矛盾关系。我们能感受到作家跌宕起伏的讽刺力量和义愤的思想感情, 而这些感受能够激烈冲击读者的感官, 使他们能尝到似乎是自己被狠狠鞭挞之后, 再获重生的崇高力量。

充满奇异的想象和恢弘的奇幻境界, 是小说崇高美的另一个表现。小说融讽刺于诙谐之中, 又与超现实的因素结合, 用想象的世界替代了真实、理性、逻辑的世界。小说创造了奇妙的幻想境界, 而在其中, 作者将现实和幻想互换, 或拿虚幻国度的“黑暗”, 或拿理想国的“美好”, 与现实的残酷进行比较对照。进而将“黑暗”批判讽刺得更激烈, 将“美好”树立得更加鲜明。小说中虚拟的世界里无空间与时间的局限, 对当时人和事的讽刺批判, 全巧妙编排在这个作家创造的幻想的世界里面。这是一个虽不存于现实但却存于读者内心的世界 (因为小说中虚拟的世界其实是源自于现实社会, 并且很好地反映了现实世界的矛盾冲突) 。在小说的奇幻世界中, 作家越是将其描述得夸张荒诞, 令人难以置信, 就越能让读者体会到强烈的现实之感, 读者则更能感受和体会作家心中那个徘徊, 苦闷和愤怒的内心旅程, 以及他对社会冷静的思考和强烈的控诉。

在《格列佛游记》中斯威夫特对黑暗现实进行的全面而猛烈的讽刺与挖苦, 构成了一股强大且势不可挡的崇高的批判力量。同时运用超凡的艺术才能, 将现实的经见转换为艺术的虚幻, 创造了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和慧马国等经典恢弘的国度。他将现实转换为虚幻, 又在虚幻中巧妙地讽刺现实, 使《格列佛游记》这一经典的讽刺文本蕴藏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和批判力。总之, 《格列佛游记》辛辣的讽刺力和强大艺术创造力赋予了作品巨大且崇高的审美张力。

2. 作家思想的崇高美

《格列佛游记》是斯威夫特唯一的长篇讽刺小说, 其中倾注了作家毕生的才华和满腔的热血, 也体现了作家崇高的思想境界。小说通过对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和慧马国的创造性描写, 辛辣了地讽刺了十八世纪初英国社会各方面的黑暗与堕落。作家想通过这样的讽刺, 达到批判社会现实、推进人类进步的崇高效果。读者不难体会出作者怀有爱国的情怀和为人类的未来担忧的崇高精神。

《格列佛游记》中, 斯威夫特在讽刺时事的同时, 也构筑了心中理想的社会状态, 表达了政治理想。大人国是斯威夫特崇尚的国度, 那里政治清明, 民风淳朴, 人民安居乐业, 类似古罗马国的开明君主制的政治形态。慧马国是一个受理性主宰的社会, 由充满理性和智慧的居民统治, 没有欺骗, 没有谎言;有的是仁慈、友谊、正义和谦恭, 是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国。可见斯威夫特在心中对社会和人类是充满期望的, 他真心希望社会能通过变革, 达到他所创造的国度中的理想状态。但是他所处的时代决定了他的理想只是一种美好的空想, 无法冲破资本主义社会的局限, 在现实中实践他的理想。斯威夫特因此而产生的失望情绪在小说中反映了出来, 最后他也没能生活在理想的慧马国, 而是被赶回英国, 不得不生活在他认为是一群“野胡”———人类社会之中。最后, 主人公格列佛精神上几乎限于疯癫崩溃状态, 其实这也在侧面反映了作家的精神状态。斯威夫特看到人类罪恶状态无法改变, 对剥削统治者充满义愤, 对底层人民也是哀其不争, 这样的激愤燃烧着作家的内心。

《格列佛游记》是斯威夫特晚期的作品, 因此凝聚和积淀了他一生思想见解和精神风格。我们可以看到他的讽刺里充满了对黑暗社会强烈的不满, 以及敢于和这种黑暗斗争的勇敢精神。十八世纪初的英国, 资本主义仍处于上升时期, 社会表面看上去一片歌舞升平, 但背后却暗流涌动。资产阶级残酷地剥削着无产者, 政治腐败, 权力机构已沦为统治者奴役人民的工具, 世风虚伪, 人性堕落。这时很多资产阶级文人只看到资本主义好的一面, 如笛福写《鲁滨孙漂流记》意在颂扬资本主义的进步性;而斯威夫特的好友, 诗人薄柏也认为一切存在皆是合理的, 旨在鼓吹社会的进步。但斯威夫特却以其尖锐的眼光和敏锐的思维洞察到社会的黑暗和不公, 并将这种洞见以强烈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 丝毫不理会可以预见的浅薄世人的不满和指责。事实上, 当小说出版问世后, 便受到不少攻击, 萨克雷、麦考利、萨缪尔·约翰逊等一批名闻一时的作家也都跳出来攻击斯威夫特, 说他丑化、仇视人类。可见斯威夫特敢于担当的勇气非比寻常。

总之, 《格列佛游记》表达了对社会强烈的讽刺和批判, 体现了崇高的审美艺术张力。小说也承载了作家对社会急切的关爱与忧虑的崇高思想感情。因此, 小说文本与作家思想的崇高之美赋予了小说值得品鉴、经久不衰的永恒魅力。

参考文献

[1]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M].史晓丽、王林译.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5.

[2]刘意青.英国18世纪文学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6.

[3]周敏.美学原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篇4:《七律·长征》的崇高美

雄放。《七律·长征》的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是全诗的纲,揭示了主题,奠定了贯穿全篇的高昂的革命英雄主义基调。“万水千山”极言长征途中所遇自然险阻之多。据统计,红军越过最险峻的高山18座,渡过最险恶的河流24条,其余不计其数。诗中“万水千山”表现长征之难,实际只是用自然险阻概写长征途中所遇到的军事、地理、生活等方面的各种困难。因为敌人正是利用自然和地理方面的险阻,围追堵截红军,因此其内容就不只是字面上的“万水千山”。面对千难万险、万苦千辛,红军等闲视之,表现了诗人的非凡视点。开头语调舒缓悠扬,充满了自信和力量,体现了主体的宽阔胸怀与客体的雄伟浩荡。

雄逸。颔联写山——“千山”。“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选择五岭和乌蒙为代表。五岭,指大庾、骑田、萌渚、都庞和越城,山脉绵延于赣、湘、粤、桂四省边境,峰峦迭起,横亘千里,蜿蜒曲折。然而,险峻的崇山峻岭在红军看来,不过同腾跃的微波细浪一般,诗人充分运用想象和夸张,展示了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明是写山,实是写人。先用“逶迤”“磅礴”扬之,极言气势宏伟,体积巨大;后以“细浪”“泥丸”抑之,言其渺小。这抑扬之间,更显出红军精神的伟大,可谓豪气贯斗牛,浩气薄云天。这抑扬大小的艺术效果是通过飞动之势的描写营造的。诗人以雄视宇宙、气吞八荒的动感视野写山,使静止的山变成了动的物象,因而有“腾”与“走”的飘逸美,展现了诗人的雄逸之气。

雄浑。颈联写水——“万水”。“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集中描写了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重要战斗。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水拍云崖”就是这种险峻地形的生动写照。一个“暖”字,就把江水沸腾、水雾迷蒙的感觉渲染了出来,恰当地表达了红军在征服金沙江天险后的欢乐心情和热烈场面。一个“寒”字,极有分量,不仅描写了大渡河急湍奔流、铁索险峻的自然环境,更显示了红军冒着枪林弹雨、浴血奋战的刚毅品格。这一“暖”一“寒”,给客观景物涂上了浓重的主观感情色彩,强烈鲜明,从对比中展示了胜利的欢乐,也衬托出胜利来之不易的艰辛。

雄丽。所谓雄丽,是一种劲美。此诗的尾联“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揭示了诗人的审美追求。李白《战城南》有句云“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毛泽东反其意而用之。这是因为红军长征万里,历尽险难,“过了岷山,豁然开朗”“柳暗花明又一村”了。“更喜”和“尽开颜”与之前的“不怕”和“只等闲”遥相呼应,使全诗充满着一种革命的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篇5:高一音乐 崇高美与欢乐美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认真聆听合唱曲《祖国颂》和歌曲《祝酒歌》,感受作品的音乐意境,感受作品的崇高美和欢乐美。

能与同学一起有感情地演唱合唱曲《祖国颂》和歌曲《祝酒歌》的片断,体验和表现作品的崇高美和欢乐美。

2、过程与方法

视频导入——聆听——回答问题——讨论思考——演唱——小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在欣赏音乐作品的过程中说出哪些作品属于崇高美的范畴,哪些作品具有欢乐美的气质与意境。

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欣赏,使学生能体会崇高美与欢乐美的内涵与真谛。

二、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

对作品所描述的内容及作品表现这一内容所用的音乐语言进行分析。

2、教学难点:

合唱声部的均衡、和谐、统一,气息的运用,声音的控制。

三、教学方法: 情感导入法、欣赏体验法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

师:人们常说“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那么人们通常把自己的祖国比着母亲,由此可见,每个人对自己祖国的热爱应该是世界之最爱。

师:我们先来看一下每天早晨在天安门广场升国旗的过程。(播放升国旗的过程)

师: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听到庄严而嘹亮的国歌声,我们每个人心中对祖国的崇敬与热爱之情将油然而生。如果让我们用其他的音乐语言来表现这一爱国题材,我们该选用什么样的音乐材料?现在请大家想一想,可写出大致思路。

学生活动。

(学生设计、创造有关音响,或组织语言)学生展示。(用音响、语言)教师点评、鼓励。

(二)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刘炽于1957年创作的混声合唱曲《祖国颂》,此曲于1958年元旦首播后便在群众中广泛流传。曲作者采用了采用了合唱、领唱、朗诵、乐队综合表现的形式,抒发了人们对新中国的热爱,使作品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三)欣赏体验

(一)1、分段聆听

这首混声合唱曲是一部单乐章的合唱曲,采用复三部曲式结构。

第一部分是F大调,采用领唱,合唱形式。男高音声部和女高音声部分别用纯净明亮的音色领唱,合唱队加以呼应和衬托。请大家在聆听时注意领唱声部与合唱队在节奏上有什么不同,这一部分前后在节拍上有什么不同,同时根据歌词联想音乐所描绘的画面。

(播放音乐片段)

第二部分是男高音和女高音领唱加合唱的形式。请大家在聆听时注意音乐的旋律,同时与第一段比较在调式上有什么不同,也请大家结合歌词联想一下这一段表现的是一幅怎样的景象。

(播放音乐片段)

第三部分是略去朗诵段的第一部分的再现,采用混声合唱形式。请大家在聆听时注意此段音乐前后的节奏有什么不同,(播放音乐片段)

师:了解了这三段音乐之后,现在请大家完整地将这首合唱曲欣赏一遍。思考一个问题:结合音响从音乐的气势、情感及格调等方面分析一下有什么特点?给人一种什么样的美的享受?

2、复听全曲 学生讨论、发言 教师综合。

(结合音响,我们可以明显的感受到作品以磅礴宏伟的气势、汹涌澎湃的激情、高昂激越的格调,出色地表现出音乐的崇高美。当然表现音乐的崇高美方式,如:虔诚、轻柔、真诚的赞美、歌颂与倾诉等。)

3、分声部演唱这首合唱曲第一部分前两个乐句,进一步感受崇高美的内涵与意境。(教师组织并教唱)

(四)欣赏体验

(二)师:一首气势宏伟、激情澎湃、格调高昂的合唱曲《祖国颂》给我们带来了音乐所表现出来的崇高美的享受。那么,当人们获得胜利时,在审视自己的创造成果时感到的喜悦的心情,如果让我们用音乐来表现,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音乐材料呢?请大家讨论。

学生思考、讨论、发言。教师综合:

(表现喜悦和欢乐的心情时,音乐往往通过欢快流畅的旋律、活泼跌宕的节奏、明亮的大调性、轻盈的和声以及较快的速度等手法来加以表现的。这也是音乐最重要的美学范畴之一“欢乐美”。)

师:接下来我们欣赏一首由我国著名作曲家施光南创作的《祝酒歌》。作品创作于1976年,歌曲把全国人民在打倒“四人帮”、痛饮胜利酒时难以抑制的欢乐之情表现得畅快淋漓,是一首极富感染力的抒情歌曲。在聆听时思考一下几个问题:

1、全曲可以分几个部分?

2、这首歌曲是通过一些什么样的音乐语言来表现情感的?(提示:从旋律、节奏、速度等方面来进行分析。)

(播放音乐)

学生聆听、思考,听完后讨论、发言。

师:大家说的非常好。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已经体会到,一首经典的音乐艺术作品既要有深刻的内容,还要有相应的表现形式。下面请大家把已经感受到的欢乐的情绪,通过自己的歌声表现出来。

教师教唱,学生学唱。(学生合伴奏演唱)(播放伴奏)

教师评价 学生再次演唱。教师评价、鼓励。

(五)课堂讨论

通过对这两首作品的欣赏,结合自己的欣赏经验,你认为有崇高美、欢乐美的音乐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以及音乐语言的运用上各有什么特点?

(六)课堂小结

篇6:英汉诗歌中夕阳意象之崇高美论文

夕阳是英汉诗歌中一个常见的典型意象。面对夕阳西下,诗人不同的审美角度会产生不同的情感心理。赞美者有之,感伤者有之。依据朗吉努斯、康德等西方美学家对崇高的论述,对英汉诗歌中夕阳意象所呈现的崇高美进行了探讨分析。

古往今来,人们对于滋润万物生长的太阳有着特殊的崇拜意识。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就有太阳神阿波罗驾驶金色马车自东向西的传说。诗人们大量将夕阳镶入他们的作品里,寄托了他们强烈的生命意识,展现了他们深层的精神世界及其独特而丰富的情感心理。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不同,诗人的心态、审美情趣不同,这种日暮黄昏的夕阳情结也就呈现出多种意蕴。伤感是夕阳意象所呈现的诗人一个特定的情感心理,大量的夕阳意象诗作中,或是嗟叹时光流逝,或是忧国忧民,亦或写尽羁旅行役,离愁别绪。“欲少留此此琐兮,日忽忽其将暮”。与之相,反,在胸襟宽广、拼搏进取者的眼中,朝阳与夕阳同样的美丽;“日之夕矣,牛羊下来”,面对柔和宁静的黄昏美景,诗人倾诉着对温馨爱情、人伦亲情的向往;有的则于淡淡的忧伤之中,依然满怀美好的理想与希望。依据朗吉努斯、康德等美学家关于崇高美的界定,本文对英汉诗歌中夕阳。意象所呈现他崇高美及其共性进行了探讨分析。

一 崇高一伟大心灵的回声

朝阳象征着美丽与希望,除了偶见如约翰·多恩(John Donne)在《太阳升起》 (The Sun Rising)中诅咒“你这繁忙的老傻瓜,不守规矩的太阳搅了情人的美梦”以外,几乎所有的诗人都去热情地赞美它。然而也有不少诗人对夕阳情有独钟,他们以宽广的胸怀描绘出一幅幅壮美而崇高的夕阳图画。初唐诗人卢照邻写道:“龙衔宝盖承朝日,风吐流苏带晚霞”,在他眼中,风吐流苏的晚霞与灿烂的朝阳一样绚丽多彩。李白登宣城谢眺楼,面对秋野斜阳歌唱的“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展示了其博大的胸怀,而他的另一首诗“西山太白峰,夕阳穷攀登”则表现了诗人在夕阳背景下不畏艰险,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朗吉弩斯在他著名的《论崇高》一文中宣告:“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Wordsworth)在《抒情歌谣》(Lyrical Ballads)序言中说:“诗是人和自然的表象”。中国的诗歌理论认为,“诗言志”。我们从一个人的作品里便可以感受到作者的胸怀和气魄。

与崇高的气象相反,英国另一位浪漫主义诗人约翰·济慈的黄昏景色则是欢快灿烂的,他在著名的《秋颂》中这样写道:

当波状的云把将逝的一天映照,

以胭红抹上残梗散碎的田野,

这时呵,河柳下的一群小飞虫就同奏哀音,它们忽而飞高,

忽而下落,随着微风的起灭;

篱下的蟋蟀在歌唱;在园中红胸的知更鸟就群起呼哨;

而群羊在山圈里高声咩叫;

丛飞的燕子在天空呢喃不歇。

夕阳映照,微风吹拂,在丰收的田野上,飞虫、蟋蟀、知更鸟以及群羊、丛飞的燕子共同演奏了一首秋之声交响乐。这又是多么的优美!英国诗人、美学家马克·阿肯赛·德在他的美学理论长诗《想像的快乐》中认为:

不同的心灵

喜爱不同的事物:一个只追求,

巨大,惊奇,与狂野;

另一个感叹和谐,优雅

和最柔顺的优美

二 崇高——一种表达无限的企图

华兹华颠认为诗的主题在于热情地歌颂“天性的永恒部分”。在《丁登寺》中,他说他感到落日的余晖、广袤的海洋、新鲜的空气、蔚蓝的天空和人心,已经远为深刻地融合在一起,这是一种绝妙的感觉,激励着一切有思想的事物。诗人在这首诗中追忆自然山水给他甜蜜的感受,宁静的心境,在景物中感受到崇高的思想融合着雄伟。这与我国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腾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有异曲同工之处。叔本华认为这种崇高的客体与主体之间是一种和谐的关系,也即夏夫茨伯里所说的“大美”。

篇7:壮族民间故事的崇高美

关键词:康德,古代诗歌,崇高,悲壮美

崇高作为美学范畴的一种, 也被称为壮美。“它主要指对象以其粗犷、博大的感性形态, 劲健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 雄伟的气势, 给人以心灵的震憾, 使人惊心动魄、心潮澎湃, 进而受到强烈的鼓舞和激越, 引起人们产生敬仰和赞叹的情怀, 从而提升和扩大人的精神境界。”[1]康德在《崇高的分析》中, 认为崇高的特征是“无形式”, 即对象的形式无规律、无限制、无限大。美涉及对象的形式, 而形式处于一定的界限中。崇高则是对象的“无形式”, 它不受形式的限制。当它的“无形式”使人感觉到无限性, 同时又想到它是一个完整的形体, 这就是崇高。由于在这里, 想象力在评定一对象为崇高时和理性的理念相协调, 因而“产生出一种内心情调, 这种内心情调和确定的的理念 (实践的理念) 对情感施加影响将会导致的那种内心情调是相称的和与之相贴近的”。[2]所以, “真正的崇高必须只在判断者的内心中、而不是在自然客体中去寻找”。[3]也即是说, “自然中的崇高情感就是对于我们自己的使命的敬重, 这种敬重我们通过某种偷换而向一个客体表示出来 (用对于客体的敬重替换了对我们主体人性理念的敬重) , 这就仿佛把我们诸认识能力的理性使命对于感性的最大能力的优越性向我们直观地呈现出来了”。[4]

康氏美学的这种崇高观,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有着深切的体现, 两者之间似乎有着深远的渊源关系。从其源头看, 我们似乎可以追寻到我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在著名篇目《诗经·小雅·采薇》中, 我们可以很清楚地感受到这种崇高的悲壮之美。

《诗经·小雅·采薇》是一首戍边士卒返乡途中的自吟诗。诗作开头三节, 以士兵所采薇草的生长变化来反映出戍边征战时间之久, 一天天, 一年年, 草木枯荣, 这样的日子总也盼不到尽头;终于可以踏上归家的路程, 主人公的心里痛苦吗?苦, 当日离去之时, 正是春意融融, 杨柳垂条, 随风依依, 宛若亲人伸出的有情双手, 牵绊着征人的目光;而今大雪纷飞中, 寒风凛冽, 饥渴交加, 偏偏路途泥泞, 归心似箭却行道迟迟;尚不知一别经年, “家”是否还是那个温暖团圆的家, 院子中可曾生出荒凉的野葵?追忆幸福, 历尽艰辛;这样沧桑的人, 如何会不悲哀莫名啊!然而, 主人公的遭遇再悲苦, 他却无怨无怒:纵然春光中合家欢乐的日子再令人眷恋不舍, 他还是离开了, 因为自己国家正在被外族侵袭, 因为遥远的边地的同胞们正遭受更大的痛苦, 为了使命与责任, 他毅然地踏上征途;纵然戍边的日子只能靠野菜充饥, 休整时忧心烈烈思念家人, 然而外侵不灭, 哪里又有能安家乐业的净土?尽管主人公承受着极大的苦痛, 他依旧和战友们一起追随主将威武的战车, 在保家卫国的战场上冲锋, 取得一月三捷的胜利。诗中既抒写了士卒出征与战斗中紧张、饥渴和劳碌的痛苦生活, 同时也反映出他们能不顾安危、急国家之难的爱国热情。这里, 生命的价值就体现在对个体的自然的生命的超越, 主人公强烈的责任感和道义感在深深的影响着他。肉体生命虽然短暂, 但是精神生命却是永恒的。正如康氏所说, “真正的崇高必须只在判断者的内心”。这种虽悲犹壮的崇高感也在影响着我们, 它是一种精神力, 是一曲高昂的战歌, 让我们能感受到主人公内在心胸的宽广和伟大, 这也就是我从我国最古老的诗歌中最初读出的关于崇高的悲壮之美。

如果说最初的诗篇还是含蓄内敛的, 那么盛唐的边塞诗则把这种粗犷、博大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了。

盛唐时期边疆战事频发, 一些诗人投笔从戎, 奔赴边疆家人军旅之列。诗人在幽僻、荒凉的境界中极写边塞意象, 以奇特、萧瑟寓意景色的悲凉壮观与边塞的艰苦卓越。因而, 边塞风物就如同康氏所说的“形式无边, 且变化多端, 不但我们的理解力把握不了, 而且我们的想象力也把握不了, 我们只有凭借超感官的理性, 在心灵的想象中来把握。”诗人的心灵为它所震慑、所占有, 进而转化为一直敬佩和惊叹的情感。于是, 诗人注目于边塞壮丽辽阔的奇异景物, 抒发他们驰骋疆场、英勇杀敌的豪迈情怀。

高适的《燕歌行》是唐代边塞诗中现实主义的杰作。与作者那豪迈性格、开阔胸襟相应的是, 他的诗也常常从大处落笔, 以浓墨重彩的粗犷笔调, 概括而洗炼地勾画出广阔雄深的景物和形象, 给人一种气魄宏大, 胸襟宽广的非凡感受。“拟金伐鼓下榆关, 旌旗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 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 胡骑凭陵杂风雨。”这里, 金鼓震天的壮观场面衬托出唐军出征时的赫赫声威, 烽烟四起的变地, 透露出军情的危急, 在苍茫绝域的大背景下, 诗人着力描绘奋勇杀敌的战士, “杀气三时作阵云, 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 死节从来岂顾勋。”但是, 就在这样的时刻, 我们的诗人还是以他冷静的头脑, 看到了这场战争的悲剧性。因为他看到“身当恩遇恒轻敌, 力尽关山未解围。”“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士兵在奋力苦战, 校命死节, 而主帅却恃娇轻敌, 纵情声色。这就是残酷的现实。诗人把将士卒们杀敌报国的英雄气概和身处边地的痛苦艰辛紧密地结合, 于悲壮中透射出浓了的哀伤之情。

岑参是盛唐时期创作边塞诗最多的诗人。其诗气势雄伟, 想象丰富, 色彩瑰丽, 热情奔放。他以豪侠的气概写出了具有雄壮风格的诗, 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写得大气盘旋, 奇情逸发。“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对这边塞雪景的描写, 在劲健的风骨中就闪烁着绚丽的光辉。这里, 用梨花盛开来比喻白雪, 给人一种高雅秀丽、丝毫不觉其苦的审美感受。边塞的严寒在作者笔下的雪景的衬托下, 表现出奇丽、博大、雄浑的崇高美。雪在代表着纯洁和高尚的品质, 这是不仅是诗人边塞军旅生活的真实写照, 也是诗人内在精神气质和伟大人格的折射。自然的伟大蒙上瑰奇的色彩, 反衬出诗中主体人的气宇轩昂。再看“瀚海阑干百丈冰”之句, 从冰块的高大, 冰封地区的广阔, 又给我们描画出一幅银白世界的壮丽图景:茫茫瀚海, 纵横冰斜。并且在文章的最后, 在“千树万树”, “瀚海阑干”的银色的冰雪世界里, 诗人再次给我们摄取了一个“风掣红旗冻不翻”的特写镜头, 用鲜红来映照茫茫雪海之洁白, 是画面色彩对比鲜明强烈, 更加点染出塞外风光的奇丽, 这就是是作者边塞诗的雄浑, 悲壮之风格, 具有别具一格的奇伟壮丽之美。

被人称为七绝圣手的王昌龄亦是撰写边塞诗的大手笔。他善于以乐府旧题抒写战士们的侠肝义胆、铮铮铁骨和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宏伟气魄。他创造的名篇《从军行》酣畅淋漓地描写了边疆卫士忠勇爱国、不平外患誓不休的壮志宏图:“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另一首《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 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 已报生擒吐谷浑。”短短二十八字, 撷取边庭军士生活的一个片断, 报道了一次成功的夜袭歼敌的战例, 写得有声有色, 见物见人, 堪为神品。

素称“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的多才诗人王维, 其早年作品中也有不少出色的边塞诗, 他的诗或描写边将的英武, 或叙写征戍的苦辛, 或抒写凯旋的欢乐, 诗中无不体现了将士们披肝沥胆、安邦定国的壮阔胸襟。如七言乐府《老将行》, 以“少年十五二十时, 步行夺得胡马骑……一身转战三千里, 一剑曾当百万师……愿得燕弓射天将, 耻令越甲鸣吾君。莫嫌旧日云中守, 犹堪一战取功勋”。这些燃烧着激情的诗行, 塑造了一位曾叱咤风云、战功赫赫、而今岁老尚雄心勃发的老将军形象。等等, 这些林林总总的边塞诗, 挟裹着时空的风雷, 诠释着历史的沧桑, 就如同一支古朴豪壮的战歌。

中国诗歌的长河经历了唐代流光溢彩的洪波涌起, 步入了宋代风光千万的河段, 在千层万叠的浪花中, 苏轼的豪放词可谓是:“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一曲“大江东去”冲击着北宋词坛, 一洗靡艳风气, 苏轼也自然成了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其词往往以阔大的意象, 博大的自然境界冲出绮罗香泽的传统小词, 呈现一种崇高的美学力量。如在其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发端四字大气磅礴, 将“大江”的滚滚气势浓墨泼出, 立即便将这气势空前的自然意象叠化入千古的历史画面。自然江河的浩大激荡与千古历史的深远浩渺相互重叠, 使人不得不为这双重意象的气势所震撼。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豪情万丈的词人, 在当时的现实生活中却屡屡遭到排挤和打击, 其长时间的仕途沉浮, 政治生的屡屡受挫, 反而练就了他旷达乐观的心境。他26岁便登上仕途之路, 但日久而事功无多, 因而是壮志难酬。但无论是其身处逆境还是顺境, 我们都能看到他积极进取的心态和乐观向上的精神。“人在玉堂深处”, 却怀念“手种堂前桃李, 无限绿阴青了”, 这是在顺境中的淡泊自守之品格;在身处逆境中, 却作“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风定歌·莫听穿林打叶声》) , 这是词人用象征手法写出了自己在突如其来的政治风雨面前内心的坦荡与气度的从容。苏词中内容广泛, 影响深远的是作者的忧国爱民, 以台天下为己任的思想。他在《刑赏忠厚之至论》就说到:“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 何其爱民之深, 忧民之切。”看到平富不均, 他叹息“蜀人衣食常苦艰”, “千人耕种万人食”;在天降大雪, 他想到“谁怜屋破眠无处, 坐觉村饥语不嚣”;面对旱灾无情, 他写到“二年东方早, 逃户连欹栋。老农释耒叹, 泪入饥肠痛”。目睹沉重的租赋, 他控诉“人间行路难, 踏地出租赋”;蝗虫吃了庄稼, 他又写下“蝗虫扑面已三回, 洒涕循城拾弃孩”等等, 这样众多的同情人民, 关心人民疾苦的诗作。就连其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这样的悲愤之作, 也是词人出自忧国爱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感之作, 要不然, 何以能那般沉郁顿挫, 浑雄悲壮呢!在苏轼六十五年的一生中, 忧国爱民的思想一直是一根永不屈挠的脊梁。这贯穿他的诗笔, 也支撑他的意志。

辛弃疾也是开一代词风的伟大词人。其出生于靖康之难后的13年, 时中原沦陷, 百姓“号泣动于乡里, 嗟怨盈于道路”。幼年时, 祖父就常对他说攻守形势, 要他长大后报“君父不共戴天之愤”。21岁时, 他率两千人投奔耿京领导的农民起义军, 后耿京被杀, 他率50余骑闯入金营, 生擒叛徒张国安, 长驱渡淮, 献于南宋。不久他先后写出了《美芹十论》和《九议》, 力主恢复抗战, 并提出了精辟的政治、军事方略, 但是未被采纳。南宋朝廷只求偏安, 对有将相才具、力主收复中原的辛弃疾是:怕他, 烦他, 忌用他。二十年中, 他只担任一些地方官, 又屡遭排斥馋毁, 频繁调动达37次。淳熙八年, 退居江西上饶一带, 长达20余年, 抑郁而终, 时年67岁。特定的时代和政治环境造就了一代爱国词人, 而辛氏又以其特殊的经历、身份、遭际以及卓越的才华, 使他成为这个队伍中的佼佼者。首先, 抒写家忘之苦、国破之痛是辛词的主要内容。如“楚天千里青秋, 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 献供恨, 玉簪螺鬓。” (《水龙吟·登健康赏心亭》) “郁孤台下清江水, 中间多少行人泪。”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休去倚危栏, 斜阳正在, 烟柳断肠处。”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等等, 这样的抒写, 在辛词中俯拾皆是。词中弥漫的悲愤之气, 足以使草木落泪, 金石动容。而这饱含着血泪写成的文字, 又是与国家、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的。其次, 作者不单是一个文人, 更是一个战士, 征战沙场的将军、叱咤风云的英雄。他在词中描写军营生活和战斗的场景, 抒发报国的热切和杀敌的豪情, 字里行间, 透出一种凛然正气和磅礴之势。“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破阵子·醉落拓的》) 这首词笔墨酣畅, 声色可感, 诗情画意, 历历在目。有其阔大的意境, 澎湃的激情, 英风飒飒, 豪气夺人, 是一曲响彻云天的英雄壮歌。有道是“愤怒出诗人”, 作者的一腔忠愤, 无处发泄, 于是只有宣泄在他的文章中, 从而形成了其词豪壮而苍凉、雄奇而沉郁的风格。

崇高的悲壮美, 在中国的体现其实就是一种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从这些诗歌里, 可以看到我们中华民族的一部史诗般的奋斗史。而可敬的诗人们为我们留下的这许多华丽的篇章, 又时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前进的脚步。

参考文献

[1]蒋孔阳.《美学原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2] (德) 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年版.第95页.

[3] (德) 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年版.第95页.

篇8:试论《老人与海》的崇高美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崇高的物象乃是其规模远超过与之比较的其它物象的那个物象,崇高的现象乃是其力量远强于与之比较的其它现象的那个现象。”[2]自然现象的崇高,在于自然事物的“大”与“力”,而人的崇高,则是在社会实践中所显现的高尚精神品质和道德力量。《老人与海》既表现了大海的崇高,更表现了人的崇高。下面就对《老人与海》中以大海、老人及语言三个方面对小说的崇高美进行探讨。

一、自然——大海的崇高美

康德认为崇高存在于无限无形的事物中,崇高的物体应该是“尼罗河、多瑙河和莱茵河,甚至海洋”。[3]在西方传统文学中,以大海为背景的小说不在少数,不论是荷马的《奥赛德》,柯勒律治的《古舟子咏》,抑或麦尔维尔的《大白鲸》,大海似乎在映射着诉说人类的命运。《老人与海》选取大海为背景,字里行间向读者展示了一种悲壮的崇高美。

崇高美与一般美不同,有其独特的规定性。崇高对象往往外形上体积巨大,力量上惊心动魄,如奔腾的波涛,太阳喷薄而出的壮观景象等等。《老人与海》的大海一反汹涌澎湃的男性化特征,以一个女性化的形象出现:“老人总是拿海洋当作女性,她给人或者不愿给人莫大的恩惠……”。[4]女性在传统意义上是娇弱的柔美的而不是崇高的,老人拿海洋当作女性看似不合常理,然而进一步分析就会明白作者的独居匠心:海洋静水深流,宠辱不惊,孕育了各种各样的生物,从纤巧的小燕鸥、优雅的飞鱼到狡猾的乌贼、凶残的大鲨鱼,海洋这一意象包罗万千,最有气魄成为崇高精神的载体。在这里,种种生命在为生存而拼搏,它们都显示了力量和美。海明威把拼搏美凝聚在一幅幅画面之中:“黎明时分,飞鱼在黑暗里凌空西去,从绷紧的翅膀上发出嘶嘶的声音”,“老鹰在高空里飞翔,越飞越高,还在打着转儿,可是翅膀一动也不动”,“它,那么长,那么高,那么宽,银光闪闪的,还围着紫色的条纹,在海水里没有尽头地伸展了开去”,老人与大鱼、鲨鱼搏斗的景象更令人惊心动魄:“他看见鱼从水里跳出,没有落下来以前,一动不动地悬在半空里……”。被老人杀死的大鲨鱼“它慢慢地沉到水里去,最初还是原来那么大,然后渐渐小下去,末了只有一丁点儿了”。浩渺无边的大海、巨大的马林鱼和凶狠的大鲨鱼等种种自然所展现出来的巨大威力和雄伟气派就是崇高美。

二、人物——老人的崇高美

崇高最基本的特征是有严峻的冲突,在严峻的冲突中充分鲜明地显示人的本质力量。黑格尔指出:“人格的伟大和刚强只有借矛盾对应的伟大和刚强才能衡量出来。”[5]正是在与命运和外界的邪恶势力不断斗争的过程中,人类百折不挠的刚强品格才能得到展现,才能表现出比优美更伟大、更复杂的美——崇高美。《老人与海》中老人与鲨鱼、马林鱼的殊死搏斗体现的是人类与自然、与命运的冲突。朗及努斯认为崇高的首要原则是“能产生庄严伟大的思想”,这个原则和他所提出的第二个原则“慷慨激昂的热情”相吻合。他多次强调“崇高的风格是一颗伟大心灵的回声”[6],这一点在老人的身上得到了集中体现。小说以“他是独个儿摇只小船在湾流打鱼的老汉,已经八十四天没有钓到一条鱼了”的独特形式开篇,为老人的悲剧历程埋下了伏笔。在连续84天未捕到鱼的情况下,周围的渔夫开始嘲笑他,甚至连他唯一的伙伴小男孩也被迫离开了他。然而老人并未屈服,他的眼睛是“愉快而不肯认输的”,他的肩膀依然是“强健”的,他的脖子也依然是“壮实”的,老人对生活依然充满了信心,所以他决定出海去试试运气。

在老人的眼中,马林鱼美丽而奇特,优雅而高贵,是值得与之较量的鱼中英雄,但是他除了把它杀死之外别无选择:“它的选择是待在黑暗的深水里,远远地避开一切圈套、罗网和诡计。我的选择是敢到谁也没到过的地方去找它。”老人一直鼓励自己坚持下去,尽管他意识到和马林鱼僵持下去最终可能会毁了自己。但在被拖了三天,老人几乎筋疲力尽的时候,他仍然十分顽强,最终征服了马林鱼。小说对马林鱼流血的描写也是惊心动魄的:“起先,这滩血黑魊魊的,如同这一英里多深的蓝色海水中的一块礁石。然后它像彩云般扩散开来。那鱼是银色的,一动不动地随着波浪浮动着。”墨色与腥红之间的张力,悄无声息的马林鱼和孕育了无数生灵的海洋之间的反差,制造了一幅离奇、悲凄、崇高的画面。马林鱼身上流出来的血引来了无数鲨鱼后,老人只身一人在小船上与鲨鱼奋力搏斗。面对凶暴的鲨鱼,老人的表现令人惊叹不已:“加拉诺鲨,来吧,加拉诺鲨”,老人一次又一次地在对自己宣战,勇者无畏,莫过于如此。老人直面死亡的勇气是对“人不是被失败而生”、“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的崇高精神最后的注解。

三、语言——措辞的崇高美

罗马朗及努斯认为崇高需要具备“构想辞格的藻饰”、“高雅的措辞”和“尊严而高雅的结构”。[7]就“构想辞格的藻饰”而言,朗及努斯认为凭借誓词这种辞格可以帮助产生雄浑的风格。在与马林鱼较量的过程中,老人一直说“我要跟你奉陪到死”,而在与鲨鱼搏斗的过程中,老人再三告诉自己“我要跟他们斗到死”。小说通过准确、生动的选词,在简短、凝练的陈述句中描绘复杂的场景,“老人放下钓丝,一脚踩住了,把鱼叉举得尽可能的高,使出全身的力气,加上他刚才鼓起的力气,把它朝下直扎进鱼身的一边,就在大胸鳍后面一点的地方,这胸鳍高高地竖立着,高齐老人的胸膛。他感到那铁叉又扎了进去,就把身子倚在上面,把它扎得更深一点,再用全身的重量把它压下去。”没有任何修饰性的词语,仅用一系列的动词和常见的名词,一幅惊心动魄的大场景就呈现在读者眼前,如亲眼看到老人和大马林鱼斗争一般,给读者呈现出一种震撼人心的崇高美。

在论述“高雅的措辞”时,朗及努斯推崇自然的写作风格,提倡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崇高的思想,《老人与海》使用了最合乎主人公身份的语言,采用了简单的句法和平直的句型,传给读者深刻的思想,读来使人心情豁达、意志昂扬。小说符合朗及努斯提出的“尊严而高雅的结构”,即选择适当的本质成分,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老人与海》选取了醒目、高大的事物组成了一幅崇高的画面。老人的睡梦中,出现了“长长的金色海滩,耀眼的白色海滩,还有高耸的海岬和褐色的大山。”老人的活动场所,大海也是一番壮阔的景象:“陆地上空的云块像山岗般耸立着,海岸只剩下一条长条绿色的线,背后是些灰青色的小山。”壮美的天地画卷,清瘦矍铄的纯朴老人,童真而又充满男子气概的小男孩,高贵优雅的马林鱼,以及令人望而生畏的大鲨鱼,所有这些交融在一起,便是对崇高美最完美的诠释。

海明威和朗及努斯虽然生活于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国家,但对崇高美的追求有着惊人的相似:壮观的景物、伟大而庄严的思想和高雅的措辞。以大海为代表的大自然、以圣地亚哥为代表的人类以及以平实简单为特征的语言风格,都体现了海明威对崇高美的追求。

[1]Harvey B reit.“The Old Man and the Sea”[M].review in Nation,6 Sep tember,1952:194.

[2]车尔尼雪夫斯基.论崇高与悲剧[M]//车尔尼雪夫斯基论文学(中卷).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86.

[3][6][7]张中载.西方古典文论选读[M].北京:外语教育研究与出版社,1991:224,199.

[4]海明威.老人与海.海明威文集(上卷)[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5.

上一篇:爆破技术下一篇:怎么使用word做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