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教育教养

2024-04-19

二年级语文教育教养(精选6篇)

篇1:二年级语文教育教养

8* 论教养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经常听见有人在骂:“你真是没教养!”那么,教养是什么呢? 教养来自哪里? 体现在哪里?教养,离我们有多远呢? 教养和礼貌、教养和风度之间存在什么样的联系?今天,我们就走进利哈乔夫的《论教养》,去一探究竟。

二、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 作者简介

利哈乔夫(1906—1999),20世纪俄罗斯著名的知识分子之一,政治家、作家、文艺理论家和基督教活动家。他生于圣彼得堡,目睹了十月革命。17岁时进入大学学习人类学与语言学。1938年,进入列宁格勒的俄罗斯文学研究所。1946~1953年,在列宁格勒大学任教授。1971年,被推举为苏联科学院(现在俄罗斯科学院)院士。1986年,他开始重新寻找基督教和俄罗斯文化之根。苏联解体后其地位相当于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为文化大师,他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他的祖国,成为20世纪俄罗斯的知识象征。

2.生难字词

(1)字音

彬彬有礼(bīn)

贸然(mào)

涵养(hán)

恪守(kè)....矫揉造作(jiǎo)箴言(zhēn)絮絮叨叨(xù xù dāo dāo)......(2)词义

【贸然】轻率地,不加考虑地。

【彬彬有礼】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涵养】能控制情绪的功夫。【贤达】有才能、德行和声望的人。【恪守】严格遵守。【自持】控制自己的欲望或情绪。

【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矫,把弯的弄直。揉,把直的弄弯。【附庸风雅】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朗读指导

(1)听录音朗读课文,注意正音。(2)轻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步骤三 精读课文 深入理解

1.课文中作者认为良好的教养来自哪里?

明确:不仅来自家庭和学校,而且可以得之于自身。2.课文中作者认为教养首先体现在哪里?

明确:一个人是不是真正有教养,首先要看他在自己家里、在自己亲属之间的表现,看他和亲人们的关系究竟怎么样。

3.课文中没有教养的种种表现有哪些?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

明确:(1)在家里,懒得帮助疲惫不堪的妻子刷洗餐具;对妻子儿女动不动就大发雷霆; 家里有人在看书或做功课,也总是把收音机或电视机的音量放得很响,或高声说话。(2)对自己亲人的性格、心理缺乏了解,对他们的习惯和愿望总是漠不关心。(3)进入成年后,仍把接受父母的关爱看作理所当然的事情,与此同时却看不到父母也需要关爱和帮助。(4)当着外人的面,跟妻子或者孩子们开玩笑,不顾及他们的自尊心。

步骤四 深层探究 质疑问难

1.快速朗读课文,找出有教养的表现有哪些。试着列举出来。

明确:(1)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2)对别人一律谦让和礼让。(3)待人处事绝不会自吹自擂。(4)懂得珍惜别人的时间。(5)允诺别人的事一定尽力去做,不会摆架子、“翘鼻子”。无论何时何地行为举止都保持一致,都始终如一,稳重随和。

2.作者谈论“教养”又转向谈论什么? 明确:谈论“风度”。

3.“教养”和“风度”二者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明确:它们是一脉相承的,风度主要体现在外表,它是教养的一个方面。风度是教养的表现形式之一。4.本文的论证方法有哪些?简述作者的论证过程。

明确:道理论证和事实论证。本文作者不泛泛而谈,而是从对众多事例的比较、分析中,自然而然地得出自己的结论,针对性强,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亲切而生动。

四、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本文透过众多“有教养”及“无教养”的现象,探究“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深入浅出,富有现实意义。

2.拓展延伸

一个讲礼貌的人,是不是就是个“有教养”的人?

明确:礼貌是外在的、表面的,是经过训练和刻意就可以装出来的。而教养是发自内心的,是由环境、教育、经历等结合成的内在素质。也就是说一个人表面有礼貌,讨人喜欢,但他可能内在是自私虚伪的。但当说一个人有教养时,不仅说明他的外在行为好,还说明这个人的内涵、道德品质是好的。

3.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相应的练习题。

(2)完成《名师测控》或《精英新课堂》本课练习。

论教养 利哈乔夫

无教养——不洗餐具、对家人大发雷霆、对亲人缺乏了解、理所当然地接受父母的关爱、随心所欲地开大电视或收音机音量或高声说话、开家人的玩笑却不顾及其自尊心。

有教养——尊重别人,礼貌待人,对人谦让、礼让,不自吹自擂,珍惜别人的时间,恪守诺言,不摆架子“翘鼻子”。

五、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我觉得在今天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进行“教养”方面的学习教育是很有意义的。俗话说“人有教养行走八方,无教养寸步难行”。提升教养不仅是对人格的培养,也是进入社会的“必修课”。同

时,学生们也学到了本文对比论证(正反对比)的写法。

篇2:二年级语文教育教养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教养”的内涵。2.了解本文通过对比众多事例分析论述的特点。

3.积极培养自己的高雅情趣,提升自己的内涵素质,做有教养的现代人。*[教学重、难点]

1.理解论证的层次。

2.学习由现象到本质、对比分析的手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谈起教养,老师想起了一个人,这个人曾被许多政治家认为是“真正有教养的中国人”,大家猜猜他是谁?

教师展示周恩来的数张图片,并分析:一言一行皆显魅力,一举一动皆见教养,这就是我们的周总理。请同学们结合你所了解的总理谈谈你如何理解教养。

同学们结合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分组思考并讨论:一个有教养的人会具备哪些优秀的品质?教师引导学生用“有教养的人,有……”的句式来回答。交流明确:(1)有教养的人懂礼节,有礼貌。(2)有教养的人,有尊重别人的心。(3)有教养的人,有宽广的胸怀。(4)有教养的人,有注意生活细节的品质。(5)真诚、勇敢、勤奋、节俭、坚贞不屈……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苏联学者、作家利哈乔夫是如何理解教养的。

二、作者简介

德米特里·谢尔盖耶维奇·利哈乔夫(1906—1999),苏联学者、作家。

三、整体感知,小组合作

1.作者在本文表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试归纳。(学生说出大意即可)交流明确:文章认为良好的教养可以得之于自身,在日常生活中就是要有优雅的风度,教养的本质就是尊重。

2.本文阐述主要观点的整体思路是怎样展开的?

交流明确:文章开门见山,引出“教养”这一论题,接着列举日常生活中众多“无教养”的现象,再论述“有教养”的表现;然后由讨论教养本身转向剖析教养的重要表现“优雅风度”,最后指出教养的本质是尊重的观点。

四、个性化阅读,揣摩探究

1.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 学生互动提问、讨论解答。2.教者准备以下问题供讨论参考:(1)作者论述什么是真正的教养时,认为教养首先体现在家里,你怎么看?

交流明确:这篇文章是写给青少年的“书简”,没有从深奥的道理谈起,而是列举教养在家里的一些具体体现,这样深入浅出,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亲切而生动。另外,相对于青少年而言,教养总是体现在言行举止的细节中,从一个人对自己和家人的态度,就能折射出他对社会和自然的态度。

(2)作者在谈什么是真正的教养时,先列举众多“无教养”的例子,再谈“有教养”的表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交流明确:生活中我们往往会观察到很多“无教养”的现象,作者从这写起容易引起读者注意和兴趣,作者将众多“无教养”和“有教养”的事例比较、分析,这样能自然而然得出自己的结论。

(3)“教养”和“风度”有什么内在联系?文章谈论“教养”,为什么又转入写“风度”?“优雅的风度”与“教养”有怎样的关系?

交流明确:“教养”和“风度”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因为要具有“优雅的风度”的基础也是得之于自身,是自我素质和自我修养的表现,具有“优雅的风度”的人必须具备良好的教养,所以“优雅的风度”是教养的重要表现。

(4)读完全文,你认为作者自始至终谈论的“教养”的本质是什么?

交流明确:作者自始至终谈论的“教养”的本质是尊重。无论是列举众多日常生活中“无教养”的例子,还是认为什么才是真正的“有教养”,还是剖析“教养”的重要表现“优雅风度”,都无不贯穿“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的看法。

五、拓展迁移,回顾反思

1.搜集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无教养”的现象和行为,课后用文字、图片、音频等方式记录下来,小组交流活动后的感受。

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展示有关图片,比如国庆升旗仪式后现场的一片狼藉;巴黎圣母院专门提醒中国人“请保持安静”的中文标志;美国珍珠港只写给中国人看的“垃圾桶在此”的中文标志;泰国皇宫只写给中国人看的“请便后冲水”的中文标志……

在学生引起震撼的时候适时提出问题:(1)为什么在这么多国家只有我们中国不约而同地遭遇如此尴尬的“礼遇”?(2)此时此刻你的感觉如何?你想说些什么?

2.课文谈论了什么是真正的教养,可是我们怎样获得教养呢?你认为获得教养的途径有哪些呢?

学生可充分交流讨论,比如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就认为读书是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赞美了读书的作用,劝说人们用心研读经典作品,在书籍中发现世界,认识社会,完善自我修养。

六、布置作业 完成配套练习册。

[板书设计]

论教养 利哈乔夫

教养→风度

事例对比论述

篇3:二年级语文教育教养

自主学习是个体从学习动机、方法、元认知等方面积极主动地调节自己学习活动的过程[1]。自主学习不但是当今世界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也是当下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学者王绍祥的相关研究表明学生良好批判性思维、合作精神、情感因素来源于家庭教养方式。家庭教养环境是影响小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因素,家庭毋庸置疑会对他们产生重要的影响,且这些影响会有持续效应。

近年来,关于如何培养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不可胜数。从主要理论成果来看,国内关于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从学校、教师的角度谈培养的策略,教学对自主学习能力的作用被许多研究者视为重点。相比较而言,从父母教养方式的角度来探讨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是比较缺乏的。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在长期教育子女过程中形成的比较固定的行为模式或行为倾向,是对父母的教育价值取向、情感因素、亲子间的互动关系和青少年个体特征的反映[2]。父母教养方式与亲子关系、学生个性、学习动机、个体依恋等都有关联,而这些因素都与自主学习有关[3]。近年来,蒋奖、白春玉、张景焕等人针对不同类型的调查对象对父母教养方式展开了多项研究,研究结果一再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发展(包括自主学习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如:于翔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研究发现,高年级小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结果的检查、学习时间安排、学习环境利用方面,民主型家庭好于放任型和专制型家庭[4]。郭晓慧、郑晓边、孙志萍的研究表明,普通民众学校和政府公务员学校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均明显不同,且父母教养方式对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显著预测作用[5]。

以上研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一部分父母教养方式与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研究的空白,但仍有不少问题有待深入,比如研究者一般以城市小学的学生为被试,关于城镇和农村小学生的研究较少;又如,有的研究虽然主题类似,但所采用的调查问卷只是截取了权威量表中的某个维度,并不能全面反映各维度上的真实情况与存在的差异。基于此现状,本研究尝试以小学五、六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父母教养方式与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展开调查研究,旨在分析两者的现状及其内在相关性。

二、研究方法

1.被试

以浏阳市高坪中心完小五、六年级4 个班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200 份,有效问卷197 份(98.5%)。有效样本中男生89 人,占45.2%,女生108 人,占54.8%,五年级学生118 人,占59.9%,六年级学生79 人,占40.1%。

2.研究工具与方法

(1)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选用岳冬梅修订的中文版父母教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由学生评定父母的行为。问卷包括66 个项目,分为父亲和母亲两个方面,父亲包括“情感温暖和理解”“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偏爱被试”“拒绝否认”“过度保护”6 个维度;母亲包括“情感温暖和理解”“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和过分保护”“偏爱被试”“拒绝否认”5 个维度。采用4 点计分,“从不”“偶尔”“经常”“总是”。各因素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5,分半信度为0.76,重测信度为0.70。

(2)语文自主学习能力量表: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测量项目是在借鉴已有的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参照我国学者庞国维关于自主学习量表[6]修订而成,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由6 个子维度22个问题构成,分别是语文学习动机、语文学习方法、语文学习结果、语文学习内容、语文学习时间和语文学习环境。

3.数据处理及统计方法

所得数据全部用SPSS16.0 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通过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得出相关结果。

三、结果与分析

1.父母教养方式与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分析

(1) 父亲教养方式与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分析

注:*P<0.05,**P<0.01,***P<0.001,下同

从表1 可以看出,父亲情感温暖、理解与除学习环境之外的所有维度均存在显著正相关,父亲惩罚、严厉与学习结果存在显著负相关。父亲过分干涉与除了学习结果、学习环境外的其他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父亲拒绝、否认与学习内容存在显著正相关。父亲过度保护与学生动机、学习时间和学习环境存在显著负相关。

(2) 母亲教养方式与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分析

从表2 可以看出,母亲情感温暖、理解与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学习结果、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和学习环境均存在显著正相关。母亲惩罚、严厉与除学习环境外的其他五个维度都存在显著负相关。母亲过分干涉、过度保护与学习内容存在显著正相关。

2.父母教养方式对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预测力分析

(1) 父亲教养方式对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预测力分析

表3 显示,父亲情感温暖、理解,过度保护,过分干涉对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均有显著的影响。其中,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对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系数为0.362,过度保护对其的影响系数为-0.278,过分干涉的影响系数为0.260。可见,父亲情感温暖、理解,过度保护,过分干涉对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由标准化的Beta值可知,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对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最大。

(2)母亲教养方式对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预测力分析

表4 显示,母亲惩罚、严厉与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对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显著。其中,母亲惩罚、严厉对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系数为-0.230,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对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系数为0.223。两者对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解释率为13.8%。

四、讨论

1.父母教养方式对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父母教养方式与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之间存在关联。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和过分干涉及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对自主学习能力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这是因为,情感温暖、理解型的父母往往能让孩子感受到被爱与被信任,而过分干涉和对于自我监控能力和自我认知发展水平还不够的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指导和约束作用。

具体来看,对自主学习能力的某些维度有正向影响作用的还有:父亲过分干涉与除了学习结果、学习环境外的其他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父亲拒绝、否认与学习内容存在显著正相关,但相关值偏小。母亲过分干涉、过度保护与学习内容存在显著正相关。不难发现,在孩子的自我监控能力和自我认知水平尚不成熟的阶段,父母亲对孩子的管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可能源于父母的权威性所带来的积极影响[6,7]。但从长远来看,过度的管教行为会引起负面作用,这一点依然值得家长关注[8]。此外,对自主学习能力有负向影响的有:父亲惩罚、严厉与学习结果存在显著负相关。父亲过度保护与学生学习动机、学习时间和学习环境存在显著负相关。除学习环境外,母亲惩罚、严厉与自主学习其他五个维度都存在显著负相关。这可能跟小学生“喜欢被赋予自主的权利,产生独立自主的感受,讨厌被限制”[9]有着较大的关系。也就是说,消极的教养方式不利于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父母教养方式对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预测力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父亲情感温暖、理解,过度保护,过分干涉对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有一定的预测作用。三个因素共同解释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24.7%的变异量。其中,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对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最大。而母亲惩罚、严厉与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对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也非常显著,两者对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解释率为13.8%。总的来看,情感温暖、理解和父亲过分干涉对于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而过度保护和惩罚、严厉等方式则不利于对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原因可能为: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能够为孩子提供一个充满爱的、舒适温暖的环境。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一旦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得到充分满足,归属需要(爱)就变得重要起来[10]。这种需要的满足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无疑是有帮助的。而过度保护和惩罚、严厉会束缚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独立安排自己的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会增强,不利于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摘要:本研究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浏阳市高坪中心完小的197名高年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进行了问卷调查与分析。研究发现:父母教养方式与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之间存在关联;情感温暖、理解和父亲过分干涉对于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而父母过度保护和惩罚、严厉等方式则不利于对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父母教养方式,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小学高年级学生

参考文献

[1]Zimmerman BJ,Risemberg R.Self-regulatory Di-mensions of Academic Learning and Motivation[J].Hand book of academic learning.Academic Press,1997.

[2]张松.父母教育方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1999(2).

[3]王坤,郑晓边,郭敏慧,等.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父母教养方式调查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4).

[4]于翔.家庭情境下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1.

[5]郭晓慧,郑晓边,孙志萍.两类社区学校小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自主学习能力[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

[6]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

[7]Pintrich,Paul R.,Zusho,Akane.Thedevelopment of academic self-regulation:The role of cognitive and motivational factors[M].Development of achievement motivation.A volume in the educational psychology series.

[8]王中会,罗慧兰,张建新.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人格特点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

[9]孙宏安,自主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篇4:二年级语文教育教养

关键词:父母教养方式 语文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高年级学生

一、问题的提出

自主学习是个体从学习动机、方法、元认知等方面积极主动地调节自己学习活动的过程[1]。自主学习不但是当今世界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也是当下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学者王绍祥的相关研究表明学生良好批判性思维、合作精神、情感因素来源于家庭教养方式。家庭教养环境是影响小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因素,家庭毋庸置疑会对他们产生重要的影响,且这些影响会有持续效应。

近年来,关于如何培养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不可胜数。从主要理论成果来看,国内关于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从学校、教师的角度谈培养的策略,教学对自主学习能力的作用被许多研究者视为重点。相比较而言,从父母教养方式的角度来探讨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是比较缺乏的。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在长期教育子女过程中形成的比较固定的行为模式或行为倾向,是对父母的教育价值取向、情感因素、亲子间的互动关系和青少年个体特征的反映[2]。父母教养方式与亲子关系、学生个性、学习动机、个体依恋等都有关联,而这些因素都与自主学习有关[3]。近年来,蒋奖、白春玉、张景焕等人针对不同类型的调查对象对父母教养方式展开了多项研究,研究结果一再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发展(包括自主学习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如:于翔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研究发现,高年级小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结果的检查、学习时间安排、学习环境利用方面,民主型家庭好于放任型和专制型家庭[4]。郭晓慧、郑晓边、孙志萍的研究表明,普通民众学校和政府公务员学校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均明显不同,且父母教养方式对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显著预测作用[5]。

以上研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一部分父母教养方式与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研究的空白,但仍有不少问题有待深入,比如研究者一般以城市小学的学生为被试,关于城镇和农村小学生的研究较少;又如,有的研究虽然主题类似,但所采用的调查问卷只是截取了权威量表中的某个维度,并不能全面反映各维度上的真实情况与存在的差异。基于此现状,本研究尝试以小学五、六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父母教养方式与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展开调查研究,旨在分析两者的现状及其内在相关性。

二、研究方法

1.被试

以浏阳市高坪中心完小五、六年级4个班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200份,有效问卷197份(98.5%)。有效样本中男生89人,占45.2%,女生108人,占54.8%,五年级学生118人,占59.9%,六年级学生79人,占40.1%。

2.研究工具与方法

(1)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选用岳冬梅修订的中文版父母教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由学生评定父母的行为。问卷包括66个项目,分为父亲和母亲两个方面,父亲包括“情感温暖和理解”“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偏爱被试”“拒绝否认”“过度保护”6个维度;母亲包括“情感温暖和理解”“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和过分保护”“偏爱被试”“拒绝否认”5个维度。采用4点计分,“从不”“偶尔”“经常”“总是”。各因素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5,分半信度为0.76,重测信度为0.70。

(2)语文自主学习能力量表: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测量项目是在借鉴已有的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参照我国学者庞国维关于自主学习量表[6]修订而成,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由6个子维度22个问题构成,分别是语文学习动机、语文学习方法、语文学习结果、语文学习内容、语文学习时间和语文学习环境。

3.数据处理及统计方法

所得数据全部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通过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得出相关结果。

三、结果与分析

1.父母教养方式与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分析

(1)父亲教养方式与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父亲情感温暖、理解与除学习环境之外的所有维度均存在显著正相关,父亲惩罚、严厉与学习结果存在显著负相关。父亲过分干涉与除了学习结果、学习环境外的其他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父亲拒绝、否认与学习内容存在显著正相关。父亲过度保护与学生动机、学习时间和学习环境存在显著负相关。

(2)母亲教养方式与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母亲情感温暖、理解与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学习结果、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和学习环境均存在显著正相关。母亲惩罚、严厉与除学习环境外的其他五个维度都存在显著负相关。母亲过分干涉、过度保护与学习内容存在显著正相关。

2.父母教养方式对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预测力分析

(1)父亲教养方式对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预测力分析

表3显示,父亲情感温暖、理解,过度保护,过分干涉对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均有显著的影响。其中,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对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系数为0.362,过度保护对其的影响系数为-0.278,过分干涉的影响系数为0.260。可见,父亲情感温暖、理解,过度保护,过分干涉对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由标准化的Beta值可知,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对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最大。

(2)母亲教养方式对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预测力分析

表4显示,母亲惩罚、严厉与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对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显著。其中,母亲惩罚、严厉对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系数为-0.230,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对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系数为0.223。两者对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解释率为13.8%。

四、讨论

1.父母教养方式对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父母教养方式与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之间存在关联。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和过分干涉及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对自主学习能力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这是因为,情感温暖、理解型的父母往往能让孩子感受到被爱与被信任,而过分干涉和对于自我监控能力和自我认知发展水平还不够的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指导和约束作用。

具体来看,对自主学习能力的某些维度有正向影响作用的还有:父亲过分干涉与除了学习结果、学习环境外的其他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父亲拒绝、否认与学习内容存在显著正相关,但相关值偏小。母亲过分干涉、过度保护与学习内容存在显著正相关。不难发现,在孩子的自我监控能力和自我认知水平尚不成熟的阶段,父母亲对孩子的管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可能源于父母的权威性所带来的积极影响[6-7]。但从长远来看,过度的管教行为会引起负面作用,这一点依然值得家长关注[8]。此外,对自主学习能力有负向影响的有:父亲惩罚、严厉与学习结果存在显著负相关。父亲过度保护与学生学习动机、学习时间和学习环境存在显著负相关。除学习环境外,母亲惩罚、严厉与自主学习其他五个维度都存在显著负相关。这可能跟小学生“喜欢被赋予自主的权利,产生独立自主的感受,讨厌被限制”[9]有着较大的关系。也就是说,消极的教养方式不利于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父母教养方式对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预测力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父亲情感温暖、理解,过度保护,过分干涉对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有一定的预测作用。三个因素共同解释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24.7%的变异量。其中,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对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最大。而母亲惩罚、严厉与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对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也非常显著,两者对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解释率为13.8%。总的来看,情感温暖、理解和父亲过分干涉对于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而过度保护和惩罚、严厉等方式则不利于对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原因可能为: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能够为孩子提供一个充满爱的、舒适温暖的环境。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一旦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得到充分满足,归属需要(爱)就变得重要起来[10]。这种需要的满足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无疑是有帮助的。而过度保护和惩罚、严厉会束缚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独立安排自己的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会增强,不利于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参考文献

[1] ZimmermanBJ,RisembergR.Self-regulatory Di-mensions of Academic Learning and Motivation[J].Hand book of academic learning.Academic Press,1997.

[2] 张松.父母教育方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1999(2).

[3] 王坤,郑晓边,郭敏慧,等.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父母教养方式调查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4).

[4] 于翔.家庭情境下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1.

[5] 郭晓慧,郑晓边,孙志萍.两类社区学校小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自主学习能力[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

[6] 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

[7] Pintrich,Paul R.,Zusho,Akane.Thedevelopment of academic self-regulation:The role of cognitive and motivational factors[M].Development of achievement motivation.A volume in the educational psychology series.

[8] 王中会,罗慧兰,张建新.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人格特点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

[9] 孙宏安,自主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10] 戴尔·H.申克.学习理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佘丽珍(1969-),女,湖南邵阳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副教授,硕士;邹妹玲(1992-),女,湖南平江人,湖南省平江县南江镇昌江中学教师。]

篇5:二年级语文教育教养

排队的习惯养成 姚周实验幼儿园

今天户外活动结束后,小朋友们排队喝水,来了一阵吵闹声,保温桶旁的几位小朋友喊着:“要排队!要排队!”我连忙赶过去,原来是董佳乐张开双手,当在了杯子柜前不肯走,小朋友们被挡住了,挤在一起乱成一团。我把童佳乐拉开,他却僵在那里不肯走,还大声哭喊起来:“妈妈,妈妈!”我耐着性子对她说:“老师不批评你,只是想知道到底怎么了。”这时其他小朋友七嘴八舌地说:“童佳乐不排队!还插队。”“他还推我!”听到孩子们纷纷告状,童佳乐继续大声的哭喊。“真是这样吗?我相信童佳乐不排队是有原因的,你把你的理由说给大家听听吧!”听了我的话,童佳乐擦了擦眼泪,慢慢停止了哭喊,还略微带点哭腔地说:“我口渴,我不要排队,他们太慢了。”“小朋友你们渴吗?”“我们也很渴。”“小朋友们都很渴,这该怎么办呢?谁愿意让童佳乐排前面”。这时有一个小朋友愿意让童佳乐排前面,我表扬了这位小朋友。其他小朋友也跟着说愿意。“童佳乐,小朋友们对你真好!”童佳乐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我下次也让小朋友排我前面。”这件事后,我引导孩子们讨论我们的队为什么总排不好,他们很快的找到了有人插队的原因,我们又讨论怎么才能把队排好。

通过这些活动我深切的感到:幼儿的常规习惯养成非一朝一夕,需要有重点的关注、教育,并采取多种方式去进行培养。另外,常规教育也要因时而异、因人而异、因事而异,不能死守。

2014年3月

二0一三学年第二学期小班教养笔记

给小调皮多一点的关爱 姚周实验幼儿园

不管是在教育活动中,还是在游戏中,懂事听话的孩子总是会得到老师的关爱,而那些喜欢调皮、爱捣乱孩子往往得到的是批评教育,但往往又事与愿违。细想起来,其实这些喜欢调皮捣乱的孩子,更需要得到老师的关爱。

李俊谊是我们小班特别活泼可爱的孩子,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梁,看上去很讨人喜欢。可他又是典型的调皮大王,捣乱鬼。在与小朋友的游戏时特别容易发生冲突,小朋友们都不喜欢跟他交往。在我的观察中,李俊谊其实特别喜欢与小朋友交往,也乐意与他们一起游戏。每次在区域活动中,他都积极的参加,表现自己,总希望得到老师和小朋友的关注。

但他与人交往的方法不是很正确,所以经常导致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发生,经常让小朋友给打小报告。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李俊谊免不了要被小朋友告状:看书的时候,他总是不断的下座位,和别的小朋友抢图书,而在抢图书的时候不小心又碰到了旁边的小朋友,所以,我听到的就是:“老师,李俊谊抢我的图书了”“老师,他碰到我了”。针对这种情况,我就有意识的去接近他,多关注他,摸一下他的头,给他一个会意的微笑,与他交谈在与小朋友玩时,遇到情况怎么办,鼓励他与小伙伴要搞好团结,互相谦让,有玩具大家玩,学会与小朋友共享快乐。李俊谊小朋友的绘画比较有创意,在活动时,我有意拿着他的作品向小朋友进行展示,进行表扬,引导孩子们向他学习。慢慢的,庞豪小朋友的笑声多了,小朋友们都爱跟他玩了。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孩子的内心世界都是纯洁的、善良的,喜欢调皮的孩子也不例外。”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一切”是我们的教育宗旨,爱是我们的教育手段,让我们多一点爱心,多一些赏识,多关爱一下调皮的孩子吧!你肯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篇6:二年级语文教育教养

基础知识梳理

一、注音: 狭隘ài 跋涉bá 沉溺害qiāng 给予jǐ 符箓...nì 慰藉.jiâ 麻痹.bì 戕...lù 钥匙yîo 炽热chì 捏造niē 甄别zhēn 擅长shàn 时髦见zhuï ......máo 真知灼.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沉溺(nì)舟楫(jí)契约(qiâ)六艺经传(zhuàn)....B.麻痹(bì)阿谀(yú)跬步(guǐ)木直中绳(zhîng)....C.戕害(qiāng)句读(dîu)槁暴(pù)跂而望矣(qì)....D.符箓(lù)骐骥(jì)炽热(zhì)真知灼见(zhuï)....答案:C(A契约(qì)B 跬步(kuǐ)D炽热(chì))...

三、成语积累

【望洋兴叹】本义指在伟大的事物前感到自己的藐小,今多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如:世界杯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但如果没有高科技的帮助,恐怕大多数观众面对足球赛只能“望洋兴叹”。【气象万千】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如:从最新的卡通造型到古典花木造型,从工笔画到夸张写意的山水画,指甲盖这么大的地方也气象万千。

【举一反三】从一类事情类推而知道许多事情。如:一个人要学得快,就要懂得举一反三。

【想入非非】思想进入虚幻的境界,完全脱离实际;胡思乱想。如:这满园春色,叫人情不自禁地想入非非!【大彻大悟】彻底明白、领悟。如:每病一次都有大彻大悟的感觉,可是归结出来总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道理。

【了无一物】空洞,没有什么内容。如:说什么一辈子都要一起玩耍,如今想起却成了了无一物的瞎话。【真知灼见】正确而透彻的见解(不是人云亦云)。如:他的真知灼见,使我们对事情有了一个透彻的了解。

【出类拔萃】形容超出同类之上,也说出类拔群、出群拔萃。如:我认为,一块真正出类拔萃的砖头,宁愿在建筑中销声匿迹,也不肯在大道上绊人一跤。

【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如:学习科学知识,应该按部就班,循序渐进。【走马看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也说“走马观花”。如:尽管只是走马观花,但澳大利亚的学校还是给我留下了一些印记。

【洞若观火】形容看得清楚明白。如:如果你细读他的文章,就会发现他对世事与人性的了解洞若观火。【置之度外】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如:能把自己的身体置之度外而去支援西藏的人,值得尊敬!

【人云亦云】人家说什么,自己也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如:为人处事要有定见,绝不能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推陈出新】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多指继承文化遗产)。如:要想给学生一个清新的课堂,就必须推陈出新,不断设计新游戏。

【水落石出】水落下去,石头就露出来,比喻真相大白。如:经过警方锲而不舍的追查侦辨,一件曲折离奇的凶杀案终于水落石出了。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或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

B.在学会阅读技巧之后并不背弃它们,而是继续深入书的世界,一步一步地发现这个世界是何等广大恢宏,何等气象万千和令人幸福神往!....C.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综合,提出切合实际的真知灼见。....D.他看着孩子们锲而不舍地玩着游戏,无可奈何的走出了屋子。....答案:D(锲而不舍,比喻坚持不懈,有恒心,有毅力。用于孩子们玩游戏不合适。)

文言文部分梳理

1、通假字 ①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又 曝 ②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智 ...③君子生非异也 性 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授 ..⑤或师焉,或不焉 否 .

2、词类活用

(1)动词的使动用法: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使„„弯曲).(2)名词作状语: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表示动作的经常性,每日。).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和“下”: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向上;向下。)..(3)名词用作动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游水)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下:低于)..吾师道也(师:学习).(4)名词的意动用法:

吾从而师之(师:以„„为师)孔子师郯子(师:以„„为师)..(5)形容词用作名词: 圣益圣(圣:圣明之人)愚益愚(愚:愚蠢的人)..圣人之所以为圣(圣:圣人).小学而大遗(小:小的方面;大:大的方面)..(5)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使„„快,走得快。).(6)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耻学于师(耻:认为„„可耻)其身也,则耻师焉(耻:以„„为耻)..耻相师(耻:以„„为耻).(7)数词用作形容词: 用心一也(一:专一).

3、古今异义: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参 古义:验,检查;今义:参加,加入。.声非加疾也。疾 古义:强,洪亮;今义:疾病,快。.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假 古义:凭借,借助;今义:与“真”相对。.用心一也 用心 古义:因为心思,两个词;今义: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博学 古义:广博地学习;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爪牙 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古之学者必有师。学者 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众人 古义:一般人;今义:很多人。..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小学 古义:小的方面学习;今义:指小学学校教育。..吾从而师之。从而 古义:是两个词,动词“跟从”和连词“而且”; ..今义:合成一个连词,表目的或结果。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不必 古义:不一定;今义;不需要。..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 古义:特殊的指示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相当于“用..来„„的”;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4、特殊句式: 判断句

(1)“者„„也”,表示判断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轻使之然也。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也”,表示判断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无明显标志词的判断,翻译时直接在主语后面加“是”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被动句 不拘于时。(介词“于”表示被动)倒装句

(1)宾语前置句: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之”作标志的宾语前置)(2)定语后置句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即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确筋骨,“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3)状语后置句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介词结构“于水”后置,翻译时提到“寒”的前面)而耻学于师。(介词结构“于师”后置,翻译时提到“学”的前面)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结构“于弟子”后置,翻译时提到“贤”的前面)

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青,;冰。

(2)故木受绳则直,,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非利足也,;,非能水也。。

(4),不能十步;,功在不舍。

(5),用心躁也。(6)师者。人非生而知之者,?

(7)是故,,如是而已。(8)彼童子之师,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9)位卑则足羞。

(10)落红不是无情物。

高三语文教材复习——材料整合 必修一专题二《获得教养的途径》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讨学习之道,了解获取教养的途径,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2、通过本专题的学习,让学生掌握议论文不同的论证方法,并能够在作文中正确运用事实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等方法。

3、将专题材料整合成一篇中心明确、材料丰富、条理清楚的话题作文。重点难点:

1、带领学生理顺选文与专题的关系。

2、将专题材料整合成一篇中心明确、材料丰富、条理清楚的话题作文(尤为议论文)。教学过程:

一、专题引入(5分钟)

今天我们复习必修一第二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这是一个探讨经典、探讨读书意义、探讨质疑与创新的专题,也是我们获得教养、完善自我的精神追求的过程。让我们共同诵读专题的导语。

人要从蒙昧走向智慧,从自然的人成为社会的人,成为有教养的人,只有读书学习,充分利用前人的知识积累。“吾生也有崖而知也无崖”,人应当具有终身学习的追求。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有赖于人开掘潜能,运用智慧,产生先进的思想,这就需要公民尊重知识,尊重科学,有读书的欲望。(教材34页专题解读亦可)

1、请举例描述一个人要想吸收新思想、增长新见识,要想掌握新技能、学习新本领,要想拥有高尚的道德、获得良好的教养的途径。(课本内的课本外的皆可)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研读世界文学。

没有爱的阅读,没有敬重的知识,没有心的教养,是戕害性灵的最严重的罪过之一。

在数千年来不计其数的语言和书籍交织成的斑斓锦缎中,在一些突然彻悟的瞬间,真正的读者会看见一个极其崇高的超现实的幻象,看见那由千百矛盾的表情神奇地统一起来的人类的容颜。

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高尔基“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2、诵读导语。

解说:朱熹的《观书有感》中的半亩方塘,要想清澈可鉴,出现天光云影共徘徊的美景,就必须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注入。同样,一个人要想吸收新思想、增长新见识,要想掌握新技能、学习新本领,要想拥有高尚的道德、获得良好的教养,也必须不断地读书学习、求师问道、思考创新。

二、梳理选文与专题的关系,鉴赏精彩片断。

(课前布置“构思与主题”答题作业,要求写在书题旁,并能找出最能体现主题的段落)在这个环节上,主要是让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注重牵引。

(一)《劝学》

1、说构思和主题

这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章。开篇提出“学不可以已”的中心论点,然后分别从学习的作用、方法和态度等方面阐释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人只有通过学习才能丰富知识,懂得道理,提高修养。

本文在论证方法上比喻灵巧多样,运用自如;对比强烈鲜明,分析透辟。体现了荀子文章语言形象生动,论证逻辑严密的特点。

2、鉴赏第三段 第一层:阐释学习的方法——学习在于积累

比喻论证:积土、积水、积善(正面)——不积跬步、不积小流,骐骥一跃、驽马十驾(反面)(正反对比)

第二层:阐释学习的态度——学习要有恒心

比喻论证:锲而不舍、蚓食黄泉(正面)——锲而舍之、蟹无可寄托(反面)(正反对比)

(二)《师说》

1、说构思和主题

这是一篇有破有立,有论有证,篇幅短小,立论全面的说理文。文章从立论入手,借阐释老师的职能,阐明从师的必要性,然后联系实际分别反面“师道不传”和正面圣人从师的不同角度论述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本文所说的从师是一个广义的范畴,以能者为师,向身边人的学习,同样是提高自己思想修养的重要途径。

文章善于从道理和事实两方面说理,巧用对比、排偶展开议论,具有不可辩驳的说服力。

2、鉴赏第二段

作者联系实际,通过三组对比,有力地批判了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体现了韩柳“文章合为时而作”的文学主张。

第一组对比:圣人出人远,从师而问焉(正面)——众人下圣人远,耻学于师(反面)观点:圣益圣,愚益愚

第二组对比:爱其子,择师教之——于其身,则耻师焉 观点:小学而大遗

第三组对比:巫医乐师百工,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群居而笑之 观点:其智不及巫医乐师百工

(三)《获得教养的途径》

1、说构思和主题。

读书、从师是获得教养的途径,读好书,读经典的书,则是获得教养的最佳途径。瑞士作家赫尔曼·黑塞在他的《获得教养的途径》的文章中,启发我们用心研读经典作品,在书中发现世界,认知社会,完善自我。

2、鉴赏第6、7段

这两段作者提出两种不同层次阅读类型:

一类是多数儿童、多数缺少天赋的人,另一类是少数儿童、少数人、读书家。

第一类人阅读当作自然而然的事、学会阅读技巧、只用来读报上的新闻或商业版; 第二类人阅读惊讶、痴迷、风魔、广大恢弘、气象万千、令人幸福神往、在其中寻觅并且体验到自己、一片片新的广阔的原野、欣悦不已、更精、更深、新的共鸣„„(从广度和深度两方面)通过将两者进行对比的论证,论述了真正的阅读能常读常新,有丰富的获得,能让我们获得教养。

三、整合专题材料,组合话题作文。

(主要靠教师课前准备,材料主要来自选文)

刚才,我们分析了这个专题3篇选文的构思与主题,并赏析了文中最精彩的段落。从中我们明显地感到:选文都是围绕专题——“学习·教养”。

教养的芬芳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类心灵的花园中,最质朴、最美丽和最平凡的花朵是人的教养。拥有爱心,尊重他人,温文尔雅,心胸宽阔,正派真诚;赫尔曼•黑塞说,“教养”也即精神和心灵的完善的追求,并非朝向某些狭隘目标的艰难跋涉,而是我们的自我意识的增强和扩展,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享受更多更大的幸福。我们更要说,每一个人都要阅读经典,拥有教养。

阅读经典,可以陶冶我们美好的情感。相当大一部分经典文章,历经岁月淘洗,千锤百炼,是美文中的美文,其中积淀着几千年来的价值观念、人格精神和审美意识,不凡也流淌着忧国忧民、大济苍生的情怀。每当读到“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苏武挥舞着节鞭,将敌酋的“荣华富贵,千金封侯”的承诺看得比鸿毛还轻,比粪土还臭,而将“生是大汉臣,死是大汉鬼”的高贵誓言在心灵深处高高擎起。胡笳幽怨,大漠飞雪,苏武,这个铮铮铁骨的男儿,没有退缩,像高山雪莲那样在恶劣的环境里仍能保持圣洁的品行,仍能对理想执着的守望。他用自己的睿智和忠诚,在史书上写下了不朽的传奇,亘古长存,不会随时间地推移而尘封。

阅读经典文章,能够开发我们的智力。在阅读千古美文的基础上就有了广阔的知识平台,一旦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其记忆力也得到了非常好的锻炼,大凡历史上的科学家、文学家、政治家们无不对经典作品有着反复的诵读。

阅读经典,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我们只有广读博览,有了丰富的语言储备,语文素养的提高才有宽厚的人文素养。“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扶直上九万里。”庄子以他的空灵、澄静、豁达而闻名于世。他不去追求那些功名利禄,“心如澄澈秋水,行若不系之舟”,他甘愿“曳尾于涂中”,甘愿做一棵守护月亮的孤独的树,从而为我们树立一个难以企及的心灵高峰。“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胡为乎惶惶欲何之,何不委心任去留”,“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陶渊明悠闲的轻唱,可以看出他追求的是“云无心以出岫”的逍遥,追求的是不受世俗污染的超脱尘世的洁净之乡。他放弃了头上的乌纱帽,归隐山林,在没有车马喧闹的山野之中,寻找到了心灵的栖息之所。这一切都源于他那“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的铮铮铁骨。

„„

从师,也可以让我们获得教养。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我们知道: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当然,也不是每一个都愿从师学习,“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瞻仰前贤,我们敬佩他们的为人,并仰慕他们身上所散发出来的独特馨香。我们更要学习他们从师的风尚。

良好的教养,芳香四溢,能给人以心灵的洗礼。当大地普降甘霖,芳草必将绿遍天涯。同样,当心灵之花朵朵盛开,我们必将生活在一个芬芳的百花园里。

话题一《获得教养的途径是什么?》 从师、读书、融入自然

上一篇:清贫教案下一篇:以咀嚼生活为话题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