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推理练习题

2024-04-23

图形推理练习题(通用8篇)

篇1:图形推理练习题

1.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2.3.4.5.1.答案: C 解析: 题干中封闭面的都是通过点或线相连接,并且不共线,选项中只有C项的各元素不共线。故正确答案选C。

2.答案: A 解析: 每一幅图形中所有的小图形的面积、形状均相同,故正确答案为A。

3.答案: A 解析: 题干中的四个图形都全部是由直线组成的,因此答案为A。

4.答案: C 解析: 这组图形中外面的三角和内部的折角有不同的变动规律。第三列图形中,外面的每一个三角形都与第二列的三角形成轴对称;而内部的折角变化规律与第一列图形中的F变化规律保持一致的,即顺时针旋转90度两次得到第三个图形中的F,那么空缺处折角的方向变化也应当与第一列中F的方向一致,顺时针旋转90度两次,符合上面两个规律的只有C项中的图形,故正确答案为C。

5.答案: B 解析: 第一组中,三幅图均为封闭图形。第二组中,三幅图均为开放图形。故正确答案为B。1.2.3.4.5.1.答案: C 解析: 小横线在已知图形中进行逆时针旋转,小竖线在已知图形中进行顺时针旋转。故正确答案为C。

2.答案: A 解析: 第一行,旋转状曲线从外往里,分别呈顺时针方向转动,逆时针方向转动,顺时针方向转动。第二行,旋转状曲线从外往里,分别呈逆时针方向转动,顺时针方向转动,逆时针方向转动。第三行,前面的两个小图形,旋转状曲线从外往里,分别呈顺时针方向转动,逆时针方向转动。那么,第三个小图形的旋转状曲线从外往里应该呈顺时针方向,只有A项符合。故正确答案为A。

3.答案: C 解析: 三角形每次顺时针移动3格子,2格,1格,C项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C。

4.答案: A 解析: 已知图形分别经过旋转、旋转和翻转、旋转和翻转、旋转和翻转得到A、B、C、D四个图形,故选与其他三个图形不同的A项。

5.答案: B 解析: 已知图形的后一个图形均是由前一个图形旋转得到,故选能由最后一个图形旋转得到的B项。故正确答案为B。

1.2.3.右侧分割图片中,()能最好地拼成左侧给定的图形。

4.5.1.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拼图。题目给出的四个图形中,前两个图形的形状一致,大小一致,可构成一个细长的矩形,后两个图形也是大小一致的等边直角三角形,可构成一个正方形。矩形和正方形结合,构成A选项中的图形。故正确答案为A。

老师点睛: 解答本题时,观察发现前两个图形和后两个图形分别构成的都是规则图形,可迅速排除B、C、D三个选项,果断选择A项。2.答案: C 解析:

3.答案: A 解析: 仅需将选项中的形状组合即可。B项的等腰梯形、C项的等边三角形错误,D项没有直角梯形,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

4.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拼图。题目中给出的四个图形锐角较多,解题时应选择锐角比较多的选项进行尝试,把四个图形带入B选项,刚好组成完整图形。故正确答案为B。

5.答案: A 解析:

1.2.右边的四个图形中,只有一个是由左边的四个图形拼合而成的,请把它找出来。

3.下列哪一个选项的图形可以由题干的线条组成?

4.5.1.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拼图。将左侧各部分拼起来,形成的图形如下图所示。故正确答案为D。

2.答案: B 解析: 由于B项可分割为如下图形,因此正确答案为B。

3.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拼图的能力。仅需将线条组合即可,在组合时,关键抓住已知图形中中第二个图形和第四个图形锐角的位置。正确答案为A。

4.答案: A 解析:

5.答案: A 解析:

1.2.3.4.右侧分割图片中,()能最好地拼成左侧给定的图形。

5.1.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拼图。将左侧各部分拼接起来,形成的图形如下图所示。故正确答案为A。

2.答案: B 解析: 由选项可知,此题考查拼图,把题干图形分割成两个图形,显然CD中图形不能被题干图形分割成,C项中三角形和四边形构不成题干图形,D项中两个不规则的四边形也无法构成题干图形。如图所示,将题干分割可得到B项图形。因此答案为B。

3.答案: A 解析:

4.答案: A 解析: 仅需将选项中的形状组合即可。B项的等腰梯形、C项的等边三角形错误,D项没有直角梯形,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

5.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拼图。题目给出的四个图形中,前两个图形的形状一致,大小一致,可构成一个细长的矩形,后两个图形也是大小一致的等边直角三角形,可构成一个正方形。矩形和正方形结合,构成A选项中的图形。故正确答案为A。

老师点睛: 解答本题时,观察发现前两个图形和后两个图形分别构成的都是规则图形,可迅速排除B、C、D三个选项,果断选择A项。

1.2.3.4.5.1.答案: C 解析: 每一行的所有图形(包括正方形、圆、实心黑色方形、实心黑色圆形、四条直线),在下一行均出现一遍,观察第三行,相比第一行和第二行而言,缺少的元素为圆与实心黑色方形,则问号处的图形一定是由这两种元素组成,故正确答案为C。

2.答案: D 解析: 题干第一组图和第二组图对应图结构相似。故正确答案为D。

3.答案: A 解析: 每组图形中,前两幅图形直接叠加构成第三幅图形,故正确答案为A。

4.答案: B 解析: 前两图简单叠加后形成第三个图形,故正确答案为B。

5.答案: D 解析: 第一组中,三幅图的外部图形有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形,内部图形有水平线,竖直线和水平竖直交叉线。第二组中,三幅图的外部图形还差正方形,内部图形还差水平线,所以第三幅图由正方形和水平线组成。故正确答案为D。

1.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2.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3.左边给定的是纸盒的外表面,下面哪一项是由它折叠而成。

4.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5.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答案与解析】

1.A【解析】通过对已知图形的查看,组成每一行的三个图中的火柴棍总数为16根,依此规律,答案图形中的应该为16根减去最后一行前两个图形中所含的11根,即为5根,故只有A选项符合。

2.C【解析】根据已知图形情况,每个图形都包含两个独立的部份,且下一个图形中必含有上一个图形的某个部份,而符合这个规律的只有C,故正确答案为C。

3.D【解析】从纸盒展开图可以轻易看出,空白面和斜线面是对立面,A选项中这两个面为相邻面,所以排除A选项,B、C选项中斜线面和与其他面的关系,与展开图对照能判断方向不一样,而D选项位置关系符合,故正确答案为D。

4.D【解析】本题元素组成凌乱,考数数。本题数曲线,已知每个图形包含的曲线数从左到右分别为0,1,2,3,依此规律,未知图形包含的曲线数应为4。A项图形包含的曲线数为6,B项为6,C项为1,D项为4。故正确答案为D。

5.A【解析】本题是考数数和考元素的综合题。已知每幅图形均包含四种不同的元素,且每幅图形中均含有相同的元素五角星。A项包含四种不同的元素,且含有一个五角星;B项和C项没有五角星;D项只有三种不同元素。故正确答案为A。

1.2.3.4.5.【国家公务员考试网答案与解析】

1.答案:B。层次思维:定位此题,为组合图形的变化,故思维圈定于图形内部分割部分数;内部图形与外部图形的替代关系;图形求同。

第一思维,图形内部分割部分数:第一组图的部分数分别为三部分、两部分、两部分,第二组图的部分数分别为九部分、三部分,不具有数字规律性,故此思维被否定。

第二思维,内部图形与外部图形的替代关系:第一组图形中,图形一的外面正方形在图形二中移到内部,图形二中的六边形在图形三中并未发生替代关系,故此思维被否定。

第三思维,图形求同:在第一组图中,均含有正方形,在第二组图中,均含有圆形,对照选项,只有B项含有圆形,可得题解。

2.答案:D。层次思维:定位此题,为细节变化问题,故思维圈定为前后图对比寻找细节差异。第一图与第二图比较可发现,箭头方向发生变化、左边的小线段从最下面减少一条,对比第二图与第三图,箭头方向又发生变化、右边的小线段从最上面减少一条,即可推得可能性规律,以第三、四幅图进行验证,符合,对照选项,可得题解为D。

3.答案:C。层次思维:定位此题,为图形种类的变化,故思维圈定为某一或某几个图形的数量呈现规律性变化、每个图形总数量的恒定。

第一思维,某一或某几个图形的数量呈现规律性变化:前五个图出现的六种图形的数量并未符合任何规律性分布,故此思维被否定。

第二思维:每个图形总数量的恒定,前五个图出现的六种图形的数量分别为黑方块四个、白方块四个、黑星星三个、白星星三个、黑圆三个、白圆三个,照此思维,第六图应为黑星星、白星星、黑圆、白圆各一个,对照选项,C项符合,可得题解。

4.答案:D。层次思维:定位此题,为线条所组成的图形变化,故思维圈定于图形的笔画数;图形的对称性;图形求同。

第一思维,笔画数:前五个图分别为三画、四画、三画、三画、五画,无数字规律,此思维被否定。

第二思维,图形的对称性:前五幅图中,三图不具有对称性,一、二、四、五图具有对称性,但因其分布无特点,故此思维被否定。

第三思维,图形求同:前五个图,经对比,都有一条水平的直线,以此思路,对照选项,只有D项符合,可得题解。

5.答案:C。层次思维:定位此题,涉及到的是复杂图形,故思维圈定为组成图形各部分特点、图形的对称性、图形的封闭性。

第一思维,组成图形各部分特点:经对比,八幅图中有平面图与立体图、点线结合图等,并无整体规律,故此思维被否定。

第二思维,图形的对称性,在八个图中,无论从轴对称还是中心对称来看,在数量上及分布上都不具有规律性,选项四个图形也都是非对称图形,故此思维无解。

第三思维,图形的封闭性:在前八图中,封闭与非封闭图形各为四个,在分布上呈以中心图形为中心外围式间隔分布,所缺失图形按分布规律应为封闭图形,照此思路,对照选项,只有C 项符合,得题解。

1.2.3.4.5.【国家公务员考试网答案与解析】

1.【解析】A。本题属于属性类。题干的这个九宫格图形每幅图都是轴对称图形,而且它们的对称轴可以组合成一个“米”字形状。要求的这幅图应该是个横轴对称的图形,只有A项符合要求。

2.【解析】A。本题属于位置类。第一组三幅图形的规律是第一幅图顺时针旋转90°,第二幅图向右翻转再逆时针旋转90°之后两幅图之间拼在一起得到第三幅。把规律套用到第二组上面,A项符合规律。

3.【解析】D。本题属于属性类。第一组图形都是竖轴对称,第二组都是横轴对称,D项符合要求。

4.【解析】C。本题属于重构类。根据特征面中的相邻关系,用排除法排除A、B、D三项,正确答案选择C项。

5.【解析】D。本题属于数量类。题干中给出的三幅图元素总数量为3、4、5,下个数字应该为6,答案应该在C、D两项中选择。题干中图形还有黑圈与白圈之分,在三幅图中它们的数量规律是:2个白圈、3个黑圈、4个白圈,因此在要求的图形中应该有5个黑圈,D项符合要求。

1.2.3.4.5.【国家公务员考试网答案与解析】

1.D【解析】观察左图可知为左右对称。右图前两个为翻转后的对称图形,故选D。

2.B【解析】竖着看。每一列的第二三个图形叠加,只有凸起的部分“填补”凹下的部分,单独凸起或凹下的部分保待不变,得到第一个图形。

3.D【解析】观察整套图形可以发现,图形的规律是图案是间隔着递增的,依此规律可知答案为D。

4.D【解析】各图形中外部图形的线条数多于内部图形的线条数。

5.C【解析】本题属于数量类,面的个数递增,问号处应填入含有6个面的图形。所以选择C选项。

篇2:图形推理练习题

【答案解析】

1.答案: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察图形封闭区域的个数,前面4个图形的封闭空间数均为4,所以问号处所填图形封闭区间的个数也应该为4,而四个选项中封闭空间数依次为6、6、4、8。故正确答案为C。

2.答案: A

解析:

元素组成凌乱,考数数。已知图形包含的元素种类从左到右依次为1、2、3、4,可推知下一个图形包含的元素种类有5种,选项A符合。故正确答案为A。

3.答案: C

解析:

组成元素相同,数量不同,考数数。观察第一组图,三个图形中均包含角,且角的个数从左到右依次为4、8、16,构成以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第二组图中,前两个已知图形的线条数为1、2,根据上一组图的规律,下一个图形的线条数应为4,才能构成以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C项图形符合,故正确答案为C。

4.答案: D

解析:

本题为数交点。已知的第一组图形中每个图形中交点个数都为2,第二组图形中前两个图形的交点个数都为4,因此第三个图形的交点个数应该为4。通过分析,A、B、C和D四选项中图形的交点个数分别为5、2、2和4,因此只有D项中图形符合,故正确答案为D。

5.答案: D

解析:

篇3:图形推理练习题

关键词:初中数学,图形与几何,合情推理

1. 前言

“图形与几何”的学习是贯穿在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 同时学好几何对解决生活常见的问题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几何图形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物体转化而来, 因此学生学好几何的应用方法, 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生活中物体的存在价值。在以往数学教学当中, 许多老师多应用推理的方进行教学, 注重使学生根据图形与几何变化来获得相应的结果, 而不关注在图形与几何方面使用有效的方法进行合理推理, 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快地了解知识, 也不利于学生使用正确的思维进行解题。由于新课程发展的要求, 需要对“几何与图形”教学方式进行合理推理, 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

2. 初中数学几何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

在初中课程当中几何一直都处于重要的位置, 其对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推理能力具有巨大的意义。但是由于许多学校过多地关注点放在成绩方面, 使得很多数学老师在传授几何和图形知识的时候, 多要求学生牢记基本的理论, 然后布置较多的练习题, 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的目的。其实不然, 许多学生在过多的数学习题中慢慢丧失了对数学的兴趣, 反而无法提高数学成绩。因此需要在数学几何课程中加入新颖的推理方法, 其方法内容为:首先要确定一个大前提, 然后已知的一般情况, 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1]。如果出现特殊的情况, 可以使用结论进行推导, 然后按照既定的原理进行推理, 最后达到对特殊情况进行判断。例如:众所周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因此任意一个三角形, 它的内角和均是180度.这就是在课堂上比较常见的推理练习, 但是这对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的效果具有一定的限制。要想对提高学习效率, 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合情推理, 由个别条件推理出常见理论, 而合情推理最重要的关键点在于发现, 因此进行合情推理训练, 有利于提高学生做事情的严谨态度和创新的精神。

3. 在初中数学“图形与几何”中运用合理推理的措施

3.1 充分运用合情推理的作用, 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几何的主要知识为面、线、点等, 不同的点线面可以组成不同的图形, 过多的变化, 对基础较弱的初中学生来说具有一定难度。因此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提高学生对图形的熟悉度, 使学生可以清楚常见图形的特点, 这样不就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几何的速度, 也可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几何问题的灵活度[2]。例如在学习《多姿多彩的图形》课程的时候, 可以选择许多不同形状的图形让学生进行观察其中的不同点, 提高学生对几何的兴趣, 并且也要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形的特点, 在外表方面, 比如是圆形、菱形、多边形等, 在大小方面, 比如是体积、面积、宽度等, 在所处位置方面, 例如分离、相交等。同时老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物体是否存在不同, 比如老师拿出一个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纸箱, 纸箱有两面是长方形, 有两面的正方形, 如果横向来看, 纸箱是正方形, 从竖向来看, 纸箱是长方形, 而如果只看到某一条边或者某一个点, 则纸箱是多边形, 因此可以看出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纸箱, 其呈现出现的图形的不同的, 所以数学老师可以教导学生经过合情推理, 通过所给予的某个条件进行思考, 最终到达推算出整体图形的目的, 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也可以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

3.2 设计合情推理教学方案, 使教学效率得以提高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 老师在传授知识之前要制定完善的教学方案, 而且在教学方案中要重点关注合理推理的运用。首先要选择合理的情境, 老师要结合课本的知识, 选择比较恰当的图形进行结合教学, 使学生可以情境当中获得对图形的深刻记忆;其次要提出针对性的题目, 使学生可以待着题目进行思考, 并且也可以适当给予一些提示, 引导他们对问题进行解析, 运用所学知识, 加快解决疑难的速度;最后要引导学生在对图形进行观察之后, 提出合理假设, 老师可以学生提出的假设结点评, 如果存在问题, 要及时进行纠正, 使学生可以获得正确的结论[3]。例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这一章的时候, 老师可以选择许多生活中比较常见和典型的轴对称建筑物展示给同学们, 然后让同学们根据建筑物进行思考这些建设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可以这样设计而不会出现倒塌?其中的原理是什么?同学们可能会说这是因为这些建筑使用轴对称图形, 使得建设可以保持平衡, 从而使得建筑物不会发生倒塌。在这其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其它方面进行思考, 轴对称图形是在面积、体积以及表面完全相同的图形组成的, 在生活中可以运用轴对称图形进行建设, 有助于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总而言之, 通过合理推理, 对学生解释生活中存在的现象具有重要的作用, 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数学的兴趣。

4. 结束语

数学初中教学中比较难度较高的课程, 而且许多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较低, 因此数学老师需要在传授数学知识的时候正确利用合情推理的作用。由于每个人的学习能力不同, 因此在接受合理推理的程度也有所不同, 因此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 要不断改革教学理念, 提高教学水平, 提高创新能力, 使用轻松愉快的教学方法, 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 提高学习能力,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数学老师也要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假设, 在经过多次假设之后, 可以使学生了解合理推理其中的规律,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较高, 也可以使学生积极进行自主学习, 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罗洁婵.高中数学合情推理教学研究综述[J].科教文汇 (下旬刊) , 2014 (02) :14-16.

[2]孙金栋, 吴敏.初中数学“图形与几何”中学生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 2015 (09) :52-53.

篇4:初中数学几何推理与图形证明对策

关键词:初中数学 几何推理 图形证明

几何是要求空间感与立体感相结合的学科,在几何的推理与图形证明过程中,既充满了挑战,又包含了很多乐趣。几何推理与图形证明是数学题目中相对有趣的内容,需要解题人保持清醒的头脑,能正确运用线条来解答题目。初中数学的几何推理与图形证明着力于立体空间,解题方法也以辅助线为主。因此,初中的数学几何一定要在空间教学中做足功夫,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难题。

一、几何的重要推理过程

在解答几何图形习题时,推理是关键的一步。合理推理的有效方式是借助对比和归类,即在解题时找准点线的关系。分析图形中点线面之间的联系,要大胆地猜想图形中可能存在的关联性,哪些点之间可以连成线,也可从一点或一线入手,或在一面中做出线段,使其分成多面,以求证最后的关系。推理的过程需要仔细研究图形的不同特点,并运用其特点进行推算。在平时的推理中,我们应多看一些必要条件,如平行、相等、相似等字眼,也可以适当地运用“跳跃性”思维。跳跃性思维要求解题者在推理的时候不要用陈旧思维,可以把看似没有关系的线段和面結合在一起,这样往往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在运用跳跃性思维时也要注意各面和线的关系,只有在同一空间下的线和面才可连接,不可把两个或多个图形相连接。

二、巧用基本图形进行推理

(一)掌握简单图形

初做立体几何题时,学生会分不清几何与代数之间的差别,有时也会用错方式和方法,这时只要巧妙运用基本的几何图形,就能很快找到解题方法。基本的图形在解题中比较常见,通常会在题中出现证明相似、相等这样的字眼时用到。这就要求学生对基本图形有一定的了解,在复杂的图形中找出基本图形。复杂图形都是基本图形组成的,所以学生在做题时不用担心找不到解题方法,只要把基本的图形从复杂图形中挑出来,几何证明就会变得简单了。基本图形有很多种,有的只要稍稍变化就可以成为另一种图形,所以我们在运用基本图形时,可以多变化几种形式,如三角形可以有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这样学生在进行几何推理时就更加方便了。

(二)图形简单化

由于几何推理是在图形中进行有规则的分析和解答。当图形比较复杂时,我们可以考虑把图形中对解决问题有用的一部分分离出来,一步一步地进行解答,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进一步思考。对于分离图形,我们可以根据已知条件来进行,这样的分离方式不会遗漏任何条件,并且能使学生对题目有更准确的分析和判断。图形分离的越简单,对学生解题就越有利,所以在分析图形时,积极拆分图形是很有必要的。

三、明确题目中各要素

在几何推理命题中,题目的各个给出条件都是很重要的,通过这些,我们可以知道哪些是已经知晓的,可以直接用来解题,哪些条件能够推出结论,特别是在复杂的命题面前,这些因素都要考虑。在解题中,找到各种条件是很重要的,把握条件和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也是解题的关键,如从已知条件推出什么样的结论,什么样的结论该由哪些条件推理得出,包括怎样推出。读题是解答几何图形的关键步骤,题中的一些关键字眼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几何推理的过程。因此,掌握好各要素,并加以分析,在几何解题中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

四、正确利用辅助线推理

(一)辅助线的重要作用

辅助线是几何推理中的重要的部分,辅助线可以分解图形,更有利于推理和分析。在分析如何绘制辅助线时,我们要仔细观察图形的特点,比如,三角形的辅助线多以某一顶点开始;而立方体的辅助线多是在空间中体现的,有时甚至是在不同面连接而成。

(二)合理的推理过程

初中数学几何更倾向的是考查学生的推理思维能力,单一的死记硬背不能应用于所有几何推理中,只有找到几何推理的窍门并加以运用,才能在每一种几何推理中取得成功。注重面与面之间的构成关系,以及线与线之间的连接关系是推理的重要步骤。在做好辅助线后,一定要标明各个线面的名称,为后续的推理做铺垫。在几何推理中,面面证明和线线证明是很重要的,我们要理清每一个面之间的合理关系及线与线的相辅关系。

运用辅助线是推理和解答几何题的重要一步。好的辅助线能让学生轻松地解答几何图形题,所以在几何解题中,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知道辅助线的运用及合适的位置,以便顺利完成几何题的推理过程。

参考文献:

[1]范成.初中数学几何推理与图形证明策略例谈.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2014(10).

[2]沈定祥.浅谈基本图形在初中数学几何教学中的作用[J].学科科学,2014(104).

篇5:图形推理练习题

2015年黄委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告暂时还未发布,预计在12月底发布。2014年黄委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告发布于2013年12月底,报名时间:2014年1月2日-1月9日,报名确认时间:2014年1月14日-1月21日,打印准考证时间:2014年2月17日,笔试时间:2014年2月23日。招考临近,可参考去年黄委招聘各阶段时间进行备考,祝您考试成功。详细公告信息如下:

2015年黄委事业单位招聘关于资格审核的说明http:// 在事业单位行测考试中,图形推理作为常考考点,往往令广大考生不知所措。中公事业单位根据多年教育教学经验,总结归纳出常考试题类型,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B

参考答案:B参B

参考答案:A参考答案:B

参D

参A

参C

参C

篇6:行测图形推理经典总结

(一)图形推理的技巧:

一,解答图形推理题时,第一步就是要仔细观察。对两套图形都要做细致的观察,观察的要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图形大小的变化,图形的旋转方向,图形的笔画,图形构成要素的增减,图形的组合顺序以及图形的叠加等等其他特殊的让大家意想不到的规律。

二,找出规律才是解题的关键。一些简单的题目,只立足于第一套图形即可直接找到规律,但是,对于比较复杂的图形推理,必须结合第二套图形分析比较,这样才能找出规律。三,根据规律选择正确的答案。在选择时一定要仔细,不要发生视觉错误。图形推理的解题方法:

一、方框内“#”字图形。一般是从行或列中寻找规律。当以中间图形为中心时,则顺(或逆)时针按一定的角度旋转,方能找出正确答案。有时还需要加个常数或者是扩大多少倍,方能找到正确答案。

二、单个图形分解后的图形。主要掌握在平面上移动,方向上有变化,即量变,不能出现质变。找出量变后正确的一幅图形,才是正确答案。

三、矩形内部图形的变化。从中找出规律,从而得出第4或第5(或更多)个图形的正确答案。

四、平面变立体图形。要找准相对面的关系才能找出正确答案。画下平面图后剪下来折叠成立体图形,与四个选项比较即很快找出正确答案。

五、左右上方两组图形。从左上方一组图形的变化规律,找出右上方?处的图形来。

六、延续类图形的做题方法。主要是从上面几行的变化规律推导出?处一行来。

七、多列类图形主要从左面几列的规律推导出?处这一列来。

八、特殊类图形解题方法因题而异。

(二)寻找图形规律的时候要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1 图形大小的变化 图形旋转或移动及旋转方向上有无规律 3 图形相对称或相似 4 图形组合与叠加的变化 5 图形阴影部分的变化 图形构成元素数量递增或递减的变化 7 图形构成元素笔画的相同或增减的变化 8 图形构成元素移动方向的变化 9 图形构成元素组成或分解的变化 10 图形构成元素形状的变化 11 多个图形构成元素相同的部分

(三)图形推理形式题型: 一.规律推理类

(一)规律推理类(一幅图给出性质,多幅图给出规律)1类比推理类

观察:(组成元素完全相同,一个小方框加一个黑点)抽象:位置发生变化 推理:平移,翻转 2对比推理类

3坐标推理类(给出一个九宫格)

坐标推理的推理路线:横行(很少),竖列,S型,O型(中间全黑或全白),对角线 4空间重构类

平面组成型(肯定平移)折叠组合型

(二)规律推理类分为三类

数量类

(1)题目特点:各图组成元素凌乱(位置看不出,没有共同样式)

(2)数量类型:①点(交点),点一般有个割线 ②线(直线,笔画),线一般是直线和笔画

线包含笔画,包含一笔画问题;奇点(点引出奇数线)的个数为0或2的图形可以一笔画。如日,奇点数为2.③角,角是有曲直 ④面,(几个面)

⑤素(元素,包括个数和种类)

⑥数整个点线面素都选完了,就选局部,小圆圈的个数是0,1,2,3 如何分局部?

1要不分样式(比如上图小圆圈)

2要不分位置(上下左右里外),分位置数元素的个数和种类。

(3)数完数量,就看数量的规律:要么单调,要么对称,要么看规律,要么计算

九宫格的两项不可以构成数列,所以两数递推或三数叠加。下题就是三数叠加:

数量规律推理类总结: 第一步,图形化为数字: 点,线(笔画),角,面,素

整体不行,一笔画问题,分位置,分样式 第二步,数量确定规律

增加,减少,恒定,对称,奇偶,乱序,运算 位置类

(1)题目特点:各图元素组成基本相同,位置上变化明显(2)变化类型:平移,旋转,翻转。

旋转和翻转的区别:是否改变时针的方向(从长到短标时针方向)。

当做旋转和翻转的题目,要转化为箭头,更有利于做题。

九宫图中间空白或全黑,所以是O型推理路线

(3)位置规律推理类总结:

组成元素基本相同,位置平移,旋转,翻转(用箭头标时针方向或度数)样式类

(1)特点:各图元素组成相似,图形部分元素非实质性残缺

先看样式遍历(所有的样式再出现一次)

相似和凌乱的区别:凌乱是没有相同的样式,相似是有相同的样式。

样式不变,用样式遍历,显然缺两个椭圆和一个括号。(2)样式规律推理总结: 1样式种类不变时,样式遍历

2样式种类变化时,样式运算——加减同异。

记住一句话:先看样式遍历,再看加减同异

(三)规律类图形推理总结:

二.空间重构类

(一)解题方法 1平面组成(平面)

先看元素个数,保证不缺元素

第二考虑平面翻转时会发生的错误,所以数时针法(看哪个发生翻转)

2折叠图形(立体)

先看单面特征,先看特殊面,保证每个单面要存在

再看双面关系,如果两个面是相对关系,仅能看到一个面。,选择只有一个黑框的

看双面关系,如果两个面是相邻关系,是否还有有公共边

(二)空间重构类总结

(四)基本思路:看是否相加,相减,求同,留同存异,去同相加,相加再去同,一笔划问题,笔划数,线条数,旋转,黑白相间,轴对称/中心对称,旋转,或者答案只有一个图可能通过旋转转成。视觉推理题(即给出四个图形推出第五个图形)偏向奇偶项,回到初始位置。注:5角星不是中心对称。

(五)特殊思路:

1.有阴影的图形 可能与面积有关,或者阴影在旋转,还有就是黑白相间。

第一组,1/2 1/4 1/4 第二组,1,1/2,(1/2 A)

两个阴影,里面逆时针转,外面顺时针转。

2. 交点、露头个数 一般都表现在相交露头的交点上

交点数为,3,3,3 第二组为3,3,(3)

交点数为,1,1,1 第二组为2,2,(2)但是,露头的交点还有其它情形。

此题露头数,1,3,5,7,9,11,(13 B),15,17

3.如果一组图形的每个元素有很多种,则可从以下思路,元素不同种类的个数,或者元素的个数。出现一堆乱七八遭的图形,要考虑此种可能。

第一组2,4,6种元素,第二组,1,3,(5)

种类,1,2,3,4(5)

元素个数为4,4,4 4,4,(4)4.包含的块数 / 分割的块数 出现一些乱七八遭的图形,或者出现明显的空间数,要考虑此种可能。

包含的块数,1,2,3,4,5,(6,B)

分割的块数为,3,3,3,3,3,(3,A)

5.特点是,大部分有两种不同元素,每个图形两种类个数各不相同。

圆形相当于两个方框,这样,全都是八个方框,选D 6.角个数 只要出现成角度图形都需要注意

3,4,5,6,(7)

7.直线/曲线出现时,有可能是,线条数。或者,都含曲线,都含直线,答案都不含直线,都不含曲线。

线条数是,3,3,3 4,4,4 8.当出现英文字母时,有可能是笔划数,有可能是是否直线/曲线问题,又或者是相隔一定数的字母。C S U , D B ? A.P B.O C.L D.R 析:C,S,U都是一笔,D,B,P都是两笔。

B,Q,P都含直线,曲线。A,V,L都只含直线。K,M,O D,F,? A.L B.H C,P D.Z 析:K,M相距2,O和M距2,D和F距2,F和H距2 A,E,I J,N,? A.G B.M C.T D.R

析:A,E,I是第1,5,9个字母,J,N,R是第10,14,18 9.明显的重心问题

重心变化,下,中,上 下,中,(上),选C 10.图形和汉字同时出现,可能是笔划数

笔划数为,1,2,3,2,(1)出现汉字,可是同包含

爱,仅,叉,圣,?A.天 B.神 C.受 D门 同包含“又” 11.图形有对称轴时,有可能是算数量

第一组对称轴数有,3,4,无数 都三条以上 第二组,5,4,(3条以上)

12.九宫格的和差关系,可能是考察行与行之间的关系。

第一行,等于第二行加第三行。

也可能是考察,一行求和后,再考察行与行之间的关系。

13.特殊:5,3,0,1,2,(4)遇到数量是这种类型的,可能是整体定序后是一个等差数列。慎用。

分析:观察所给出的左边的图形,出方框范围的线条有3,5,1,2,0,如果再加上4就构成了一个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选项C有4个出方框范围的线条,故选C。

14.数字九宫格这类九宫格经常把中间数化为两数相乘。

26=2*13=2*(7+8-2)10=2*5=2*(3+6-4)所求项为2*(9+2-3)=16

15.如果有明显的开口时,要考虑开口数。要注意这种题越来越多。

例:第一组是D A N 第二组是L S ? 选项:A.W B.C C.R D.Q 析:因为第一组开口数0,1,2 第二组开口数是1,2,3(A)

例题解析

<1>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左边一组中图形分别是上面小下面大(三角型),中间宽2头窄(圆),上面大下面小(倒三角型),所以第2组里也是一样的道理,满足上面大下面小要求的就是D选项 <2>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这道题目我们将内切的也就是大圆内的小圆看为负,第一个图中相交的小圆也看为负,而外切的小圆看为正,然后第三个图形就是2个图形相抵消,所以左边图形最后就剩一个小圆和一个大圆,而右边的图就剩一个大圆,答案就是D <3>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左边图形规律分别是1条虚线和1条实线相交以及2条虚线和2条实线相交,右边的图形前2个图的规律是1条实线和1条虚线不相交,所以第3个图就是答案便是2条实线和2条虚线不相交

<4>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左边图形的第1个变为第2个规律是横着的2条线移动其中1条消失,第2个边到第3个规律是一样,竖着的2条线移动到中间并去掉其中一条,而横着的线也被去掉,这样右边的图形一样推,右边图1到图2是2条线都移动并都去掉1条,这样到第3个图也就是答案便是都去掉,答案就是B <5>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这道题规律是2个图形重合的地方全部去掉,左边的图形先把2个图形合并就成为一个正方形里含个X,但这个X是由2个X合并的,所以并不是去掉X,而是去掉正方形里的整个内部,所以最后变成了一个正方形,右边图形也是把重合的整块都去掉,就是去掉长方形里的整块,所以就剩下了2个三角形,答案是C <6>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前4个图我们看到在正方形4个面,伸出来的线条是有规律的,分别是11,10,9,8条线伸出到正方形的外面,所以最后一个图对应应该是7条伸出来的线,大家去数数看,答案便是C <7>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2个图形同样的部分去掉,所以右边的图相同的去掉后便是一个三角形,答案是C <8>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左边的图形是左右对称,有边的图形是以45度的角度的2边对称,所以答案只有C是这样对称的 <9>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规律是图形里的角的个数加上图形里点的个数都是8个,答案里只有D符合这个规律 <10>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左边图中第三项向中间移动,可以得到第二项,再移动,得到第一项,右边图中两个对三角向中间移动,相交得第二项,继续移动得到B <11>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形全黑的对应双数的线条,图形不黑的对应单数的线条,所以答案就是A <12>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旧字的一竖向中间移动就成了甲字,旦字下的一横想上移动就成了目字,答案就是C <13>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在左边的图形中,第一个图去掉右半部分后正好是第二个图,而第三个图正好是第一个图的右半部分与第二个图的上下结合(去掉重叠的边线)所以依照这个规律,答案选C <14>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笔画算:左边一组笔画分别是1,3,5成等差,右边的前2个笔画分别2,4,所以答案应该是6画的也应该是成等差

<15>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左边一组图形里,第三个图形是第一个和第二个图形相同的地方,所以,右边的图形取前两个的相同,答案就是D <16>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隔一个图后都是两个上下两端都有两条斜线的图形,依照这个思路,我们就可以的到答案是A <17>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第一至第四个图形是同一图形在平面内的不同位置旋转而得到的,而四个选项中只有D是这一图形在平面内的不同位置,其他图形在平面内是不同图形,或者说只有D图和原始图在平面内是相同的,答案是D 18>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四个图形都是可以一笔画完成的,答案是C 许多辅导书上给出的答案都是D,这是错误的 <19>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左边图形中图一和图三中心直线2端的2个图形都是不同的(即2个小圆),图二和图四的中心直线2端的2个图形都是相同的,由此可以断定第五个图形的圆外的2个图形一定在圆的中心直线两端,而且2个图形都不相同,所以答案是C <20>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左边一组中的3个图形分为3个部分(上中下),上部分的比较情况为第二个和第三个图形相同,中部三个图形都是相同的,下部第一和第二个图形是相同的,依据此规律推得答案是A <21>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左边图形中的多边形都有一条边双线,右边的图形中都有两条相邻的边双线,所以答案是C <22>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形为两个相同元素构成的复合,其实别想多了,右边的图形构成元素一样,要的就是形状的不同,所以答案是D <23>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英文字母顺序间隔一个,所以答案是D <24>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大家注意下子这种题型,其实没什么特殊的规律,就是看元素的相似,这题就是构成元素不变套内图形相似,所以答案是B <25>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篇7:图形推理的小结解析--果C

图形推理就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图形而推出另外一些图形的思维过程。二:主要考察类型 点 线 面 角 素 移动 图形重组

数量上的变化

元素的增减平移 对称 重组 俯视平视 立体几何的 能力有限不太会讲

如果空间想象力不好的话 可以试着划橡皮

1.大小的不同 2.方向旋转

3.笔画增减(数字,线条数)4.图形求同 5.相同部份去掉

6.图形叠加(简单叠加,合并叠加,去同叠加)7.图形组合变化(如:首尾两个图形中都包含中间图形)8.对应位置阴影变化(两图相同或不同则第三图对应位置变阴影或变空白)9.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 10.总笔画成等差数列 11.由内向外逐步包含

12.相同部件,上下,左右组合

13.类似组合(如平行,图形个数一样等)14.横竖线条之比有规律(如横线3条竖线4条,横线4条竖线5条等)15.缺口相似或变化趋势相似(如逐步远离或靠近)

16.图形运动变化(同一个图形从各个角度看的不同样子)17.图形拆分(有三个图构成,后两个图为第一个图的构成部件)18.线条交点数有规律

19.方向规律(上,下,左,右)20.相隔一个图形分别对称(如:以第三个图为中心,1和5对称,2和4对称)21.含义依据条件而变(如一个错号,可以表“划”,也可以表示“两划”)22.图形趋势明显(点或图形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变化等)23.图形的上,中,下部分分别变化(求同,重叠,或去同叠加)24.相似类(包含,平行,覆盖,相交,不同图形组成,含同一图形等)25.上,中,下各部分别翻转变化 26.角的度数有规律 27.阴影重合变空白 28.翻转,叠加,再翻转

30.与特定线的交点数相同(如:与折线的交点数有规律,有直线的交点数不用考虑)31.图形有多条对称轴,且有共同交点,轴对称图形(如正三角形,正方形)32.平行,上下移动 33.图形翻转对称

34.图形边上角的个数增多或减少 35.不同图形叠加形成新图

36.图形中某条线均为长线或短线(寻找共同部分)37.线段间距离共性.(如:直线上有几个点,分成几条线段,上部覆盖有另一个图形,如圆,三角形等,但是上面的图形占的位置都不大于最外面两点间的距离)38.图形外围,内部分别顺或逆时针旋转(内外部变化相反)39.特殊位置变化有规律(如当水平时,垂直时图形有一规律)40.各图形组成部件属于同一类(如:均为三条曲线相交)41.以第几幅图为中心进行变化(如:旋转,走近,相反等)42.求共同部分再加点变化(如:提出共同部分,然后让共同部分都变黑什么的)43.除去共同部分有规律

44.数线段出头数,有规律(成等差数列,或有明显规律)45.图形每行空间数相同

46.以中间图形为中心,上下,对角分别成对称 47.先递增再递减规律

48.整套图形横着看,或竖着看,分别有规律.49.注意考虑图形部分变化(如:分别为上下不变中间变化,然后上中下一起变化,左右分别变化,左右一起变化等)50.顺着次序变化.(如:原来在内部的放大变为外部图形,内部图形相应变化.左右组成的图,上一个右边图等于下个左边图,右边再加个新图,如此循环)

开闭叠换点角线 对称重组一笔连 曲直转移种类数 相同元素最难缠。

(一)封闭区间 1.【解析】C 封闭区间 每横行呈等差数列 递增或递减 第一行 1 2 3 第二行 6 5 4 第三行 7 8(9)2.【解析】C 封闭区间 图形中封闭区间一次是0、1、2、3、4、5

(二)元素的数量 3.【解析】D 线段数 每个图形的线段数都是12 4.【解析】B看内角的个数呈规律递增;第一套图:6,7,8 第二套图:9,10,11 5.【解析】A 两组图形中的小元素总数相同,均有1个○、2个□、2个△、3个×、3个∨、3个+(三)平移 6.【解析】:D 本题考察的角度是图形的转动。阴影部分依次作逆时针转动135度,顺时针转动45度,逆时针转动135度,顺时针转动45度。7.【解析】A 黑色方块依次向左移动一格

(四)旋转 8.【解析】B 第一个图形上面的小图形翻转得到第二个图形,第二个图形上下两个小图形平行放置,上面的小图形置于左侧,得到第三个图形,同理,第二组图形选B。9.【解析】C 在第一组图形中,小三角在大方块中依次顺时针移动,且自身逆时针旋转90°,小圆圈在大方块中依次逆时针移动;第二组图形中,有类似规律,月牙顺时针移动,且自身逆时针旋转90°,方块依次逆时针移动。

(五)一笔画 10.【解析】C 一笔画

B 特殊元素 11.【解析】C 一笔画+封闭性

(六)重心 12.【解析】B 重心 下 中 上

(七)求同、求异 13.【解析】D 去同存异

(八)面积、体积 14.【解析】B 每个图形都有1/4的阴影部分 15.【解析】A 阴影面积相同A

(九)叠加 16.【解析】A 第一行三个图形叠加组合后,黑色方块的数量是8个,第二行是9个,依次类推第三行应该是10个。

(十)分类 属于综合型 17.A①③④,②⑤⑥ B①⑤⑥,②③④ C①②⑥,③④⑤

D①②④,③⑤⑥

【解析】B。每个图形包含的四个元素中有两个元素是相同的,且相同的两个元素有的是连在一起的,有的是隔开的,因此相同元素连在一起的是一组,相同元素隔开的是一组。所以选择B项 18.【解析】B A 思考方向 看直角(1345都有排除)对称轴的条数 235都是一条对称轴 146超过一条

直线+曲线

(十一)九宫图 19.图形的指向性

【解析】B 指向 20..移动,对称性

方法一,从图形旋转的角度来分析这个题目。顺时针方向看,会发现黑色小方框在作顺时针旋转。

具体的说,第一行三个图形中,黑色小方框在作顺时针旋转;然后从第三列往下看,发现黑色小方框仍然在作顺时针旋转。整个观察顺序是:第一行,从左向右,到了第三个图形,从上往下;到了右下角的图形,从右往左,到了左下角,再从下往上。

如果选择逆时针方向分析,会发现黑色小方框在作逆时针旋转。最后同样得到答案B。

方法二,从图形的数量关系来分析这个题目。图中含有黑色小方框的图形是成对出现的。因此答案为B。21.【解析】D 四周图形都是中间图形的一部分

练习: 1.凹凸。

2.直线数 9 7 5

6 4

5 3 3.空间数=线条数

A 4.B 全曲线

5.D 2白。3黑。4白。5黑。

6.C.曲线数 1 2 3 4 5

7.线段总数 7 9 11 9 7 B 8.交点数 A 9.第一组图形的直线数分别是3。2。2。曲线数分别是1。1。2。第二组图形的直线数分别是1。1.2.曲线数分别是3。2。2。呈对应关系,所以应该选择有两条直线和两条曲线的图形,选择C 10.两组图形均有水平平行线袁只有B项符合

11.B 图形依次顺时针旋转90°,阴影也依次顺时针移动

12.D 各个图形都是由两个不同形状的图形组成

13.B 每组图形的第一个图形都是立体图形,后面两个图形是分别从正面和顶部对这个立体图形投影所得到的平面图形

14.D 三个黑色方块中有一个不动,一个从上向下移动,一个从右到左移动

15.B 纵向线段数A=B+C

16.【1】A 线段数4-9 【线段】

【2】B 笔画数:一笔画和两笔画 【笔画数】

17.【3】C 曲线数1-5

18.【1】A 线段数4-9 【线段】

【2】B 笔画数:一笔画和两笔画 【笔画数】

篇8:图形推理练习题

图形推理是依据一幅大图形中图案的变化规律,推理出空白处应该补充的图形的一种认知活动。迄今对影响推理效果的探讨主要集中在Woodworth和Sells的气氛效应、Johnson-Laird的心理模型理论,等等。推理涉及有关个体差异的人格特征问题。而从理论上推导,父母教养方式对个体的人格特征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那么,家庭教养方式与图形推理能力之间又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呢?本研究力图探讨认知风格、家庭教养方式的不同水平与图形推理效果的关系。

认知风格是个体在认知过程中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其影响既表现在认知过程中,也反映到个性心理特征方面。通常将认知风格分为两大类:场依存者和场独立者。认知风格不同的人,对推理材料信息的利用、解释和表象重构可能不同,其图形推理水平会有一定差异。王有智的研究表明,场独立性认知风格在图形系统变化、系列关系、抽象推理方面,较场依存性有明显优势。认知方式是影响图形推理水平的重要人格变量,随图形推理问题难度渐增,认知方式的作用效果愈加明显,场独立组、中间组对图形类比推理、系统变化和系列关系的推理水平显著高于场依存组,对复杂抽象问题的推理水平场独立组显著高于中间组和场依存组。邹颖佳在不同人格特质,认知方式对图形推理水平的影响中,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

家庭教养方式是父母在教育和抚养子女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包括父母对待子女的态度和相对稳定的行为风格。袁素瑛的研究认为,父母对子女的情感温暖、理解与推理能力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其对子女的推理能力发展有正向促进作用。本研究设计了认知风格、家庭教养方式两个变量,以大学生为被试,用瑞文推理测验成绩作为图形推理效果的指标,考察认知风格的类型和家庭教养方式的不同水平对图形推理认知过程的影响。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材料

镶嵌图形测验(EFT)又名隐蔽图形测验,属于场依存性与场独立性测验。EFT信度系数为0.90。认知风格以镶嵌图形的平均分为截止点,高于平均值为场独立者,低于平均值为场依存者。

瑞文测验是对图形进行比较、分析、想象、推理和组合等来考查学习能力。根据完成作业的水平来判断智力水平和图形推理水平。瑞文标准推理测验总共分为五个部分,其中A组考察观察、比较与想象能力;B组考察类比能力:C组考察系统变化的认识;D组考察排列与系统变化的认识;E组考察套合、互换的分析与综合能力。瑞文测验信度为0.96。

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包含有关父亲的6个因子,依次为:Ⅰ情感温暖、理解,Ⅱ惩罚、严厉,Ⅲ过分干涉,Ⅳ偏爱被试,Ⅴ拒绝否认,Ⅵ过度保护;有关母亲的5个因子依次为:Ⅰ情感温暖、理解,Ⅱ过分干涉和过度保护,Ⅲ拒绝、否认,Ⅳ惩罚严厉,Ⅴ偏爱被试。各量表的同质性信度系数在0.46~0.88之间,分半信度在0.50~0.91之间。

(二)被试

被试为某大学学生共151名,其中男生48名,女生103名。

(三)研究过程

集体施测,首先做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和镶嵌图形测验。经过分析和计量后,筛选出合适的被试,组织被试测量瑞文智力测验。在整个施测过程中,主试按照指导语一步一步引导被试测量。全部数据用SPSS.20 for windows进行管理和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不同认知风格被试图形推理能力的比较分析

不同认知风格被试的图形推理能力测验结果进行t检验表明,场依存组在A组和总分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外,在完成B、C、D、E组题时没有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是,t A=1.81,p<0.05;t B=0.07,p>0.05;t C=1.31,p>0.05;t D=0.98,p>0.05;t E=0.77,p>0.05;t总=1.36,p<0.05,它们表现为场独立组高于场依存组,表明认知风格类型对瑞文智力测验有影响。具体地说,认知风格与瑞文智力测验中的知觉辨别力、图形比较、图形想象力有关系,而与B、C、D、E组能力测验中认知风格是没有关系的。

(二)家庭教养方式对图形推理能力的比较分析

家庭教养方式的因子中母亲拒绝否认和父亲拒绝否认影响图形推理能力,其他因子与图形推理能力没有明显的相关。

母亲拒绝否认的高分组的A组平均值明显低于低分组,而在总分和B、C、D、E组中的平均值没有显著的差异。t值分别是,t A=1.55,p<0.01;t B=-0.56,P>0.05;t C=-.063,p>0.05;t D=0.03,p>0.05;t E=-0.3,p>0.05;t总=0.33,p>0.05。说明,母亲拒绝否认对孩子的知觉辨别力、图形比较、图形想象力有一定的影响。

父亲拒绝否认中的低分组的A、B、C、D组的平均值高于高分组,而E组的平均值是高分组的高于低分组。统计检验结果表明,高、低分组在总分、A组和E组有显著的差异,其他组没有显著性差异。t值如下:t A=1.87,p<0.01;t B=0.61,p>0.05;t C=0.71,p>0.05;t D=1.15,p>0.05;t E=-2.41,p<0.05;t总=2.23,p<0.05。结果说明父亲拒绝否认对孩子的图形推理能力、知觉辨别力、图形比较、图形想象力与互换、交错等抽象推理能力。

(三)家庭教养方式、认知风格与图形推理能力的相关

家庭教养方式、认知风格与图形推理能力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认知风格与知觉辨别力、图形比较、图形想象力,认知风格与母亲的拒绝、否认和惩罚严厉,认知风格与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认知风格与系列关系、图形组合、比拟等能力有显著的相关(r=0.22,p<0.01;r=0.18,p<0.05;r=0.17,p<0.05;r=0.19,p<0.05)。

(四)对图形推理效果的预测

认知风格、父母亲的家庭教养方式诸变量经过逐步回归分析,有两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分别是认知方式和母亲的过分干涉和过度保护。说明不同的认知方式和母亲的过分干涉和保护可以预测图形推理能力。

四、讨论

上一篇:五年级母爱作文300字下一篇:初一上册英语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