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级奥数练习题及图形

2024-05-12

1年级奥数练习题及图形(精选12篇)

篇1:1年级奥数练习题及图形

1、小动物们举行动物运动会,在长跑比赛中有4只动物跑在小松鼠的前面,有3只动物跑在小松鼠的后面,一共有几只动物参加长跑比赛?

2、小平家距学校2千米,一次他上学走了1千米,想起忘带铅笔盒,又回家去取。这次他到学校共走了多少千米?

3、小朋友排队,小红前面4个人,后面3个人,问这队共有几个人?

4、你能用4根筷子拼成一个“田”字吗?

5、小学一年级奥数应用题20题

(1)同学们要做80个灯笼,已做好8个,还要做多少个?

(2)从花上飞走了26只蝴蝶,又飞走了15只,两次飞走了多少只?

(3)飞机场上有15架飞机,飞走了3架,现在机场上有飞机多少架?

(4)小苹种7盆红花,又种了同样多的黄花,两种花共多少盆?

(5)学校原有54瓶胶水,又买回19瓶,现在有多少瓶?

(6)小强家有19个苹果,吃了13个,还有多少个?

(7)汽车总站有73辆汽车,开走了28辆,还有几辆?

(8)小朋友做剪纸,用了18张红纸,又用了同样多的黄纸,他们用了多少张纸?

(9)马场上有29匹马,又来了15匹,现在马场上有多少匹?

(10)商店有15把扇,卖去9把,现在有多少把?

(11)学校有兰花和菊花共60盆,兰花有26盆,菊花有几盆?

(12)小青两次画了32个苹果,第一次画了19个,第二次画了多少个?

(13)小红家有苹果和梨子共31个,苹果有24个,梨子有多少个?

(14)学校要把42箱文具送给山区小学,已送去7箱,还要送几箱?

(15)家有11棵白菜,吃了5棵,还有几棵?

(16)一条马路两旁各种上48棵树,一共种树多少棵?

(17)从车场开走8辆汽车,还剩24辆,车场原来有多少汽车?(18)从车场开走38辆大汽车,又开走同样多的小汽车,两次开走多少辆汽车?

(19)学校体育室有13个足球,又买来29个,现在有多少个?

(20)学雷锋小组上午修了18张椅,下午修了19张,一天修了多少张椅?

6、小学一年级奥数简单应用题练习精选

(1)小平家距学校2千米,一次他上学走了1千米,想起忘带铅笔盒,又回家去取。这次他到学校共走了多少千米?

(2)春天来了,小明、小冬和小强到郊外捉蝴蝶,小明捉了3只,小冬捉了5只,他们一共捉了12只,小强捉了几只?(3)小华和爸爸、妈妈为植树节义务植树,小华植了1棵,爸爸植了5棵,妈妈比爸爸少植2棵,妈妈植了多少棵,他们一共植了多少棵?

(4)猫妈妈给小白5条鱼,给小花4条鱼,小白和小花共吃了6条,它们还有几条?

(5)草地上有10只羊,跑走了3只白山羊,又来了7只黑山羊,现在共有几只羊?

(6)王老师有12元钱,正好买一支钢笔和2个笔记本,如果只买一支钢笔,还剩6元钱,你知道一个笔记本多少钱?(7)日落西山晚霞红,我把小鸡赶进笼。一半小鸡进了笼,还有5只在捉虫,另外5只围着我,叽叽喳喳闹哄哄。小朋友们算一算,多少小鸡进了笼?

(8)5个小朋友同时吃5个苹果需要5分钟,照这样,10个小朋友同时吃10个苹果需要几分钟?

(9)小华有10个红气球,小花有8个黄气球。小华用4个红气球换小花3个黄气球,现在小华、小花各有几个球?

(10)13个小朋友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已经抓住了5只“小鸡”,还有几只没抓住?

7、分组题:

(1)把11个苹果分给三个小朋友,要求每个小朋友分得偶数个苹果,怎样分?

(2)把10个球分成三组,要求每组球的个数都是奇数,怎么样分?

答案:

(1)不能分,以为如果每个小朋友都得到偶数个苹果,那么三个小朋友得到的苹果总数也必定是个偶数,而11个苹果是奇数。

(2)不能分,以为如果三组球,每组都是奇数个球的话,总数必是奇数,而不可能是偶数,而10个球却是偶数;

8、奇与偶

(1)奇与偶

自然数中,前10个奇数之和是偶数还是奇数? 解答:偶数。(18)从车场开走38辆大汽车,又开走同样多的小汽车,两次开走多少辆汽车?

(19)学校体育室有13个足球,又买来29个,现在有多少个?

(20)学雷锋小组上午修了18张椅,下午修了19张,一天修了多少张椅?

比较下面各数的大小,在()里填上 “<” “>” 或 “=”。

8()19,12()10,51()15,5+6()3+7,3+19()21,8+9()3+14 答案与解析: “>” “<” “=”像怪兽的嘴巴一样,总是吃大的、重的、高的、长的。比较两 位数的大小,先看十位数,十位数字大的数比十位数字小的数大,如果十位相同就看个位数 字,两边如果是算式比较,就先算出两边的结果再进行比较。

8(<)19 12(>)10 51(>)15

5+6(>)3+7

3+19(>)21 8+9(=)3+14

17、数萝卜:

小灰兔有10个萝卜,如果小白兔给小灰兔3个萝卜,它俩的萝卜就一样多,小白兔有多少个萝卜? 参考答案:

如果小白兔给小灰兔3个萝卜,它俩的萝卜就一样多,一样多时都是13个,求小白兔原来额萝卜,就要把它给小灰兔的3个加上所以是16个。

18、数人数:

小亮走进教室,看见教室里只有8名同学,那么现在教室里一共有几名同学? 参考答案:

粗心的小朋友一看题目就认为是8名同学,但这个答案是错的,认真审题后可以发现,题中已经指出“小亮走进教室”,因此现在同学的人数应该包括小亮,所以一共有9名同学。

19、不等与排序:

下面的数是一些动物的年龄,请将它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大象 80岁,长颈鹿 25岁,马 40岁,猴子 30岁,老虎 20岁,梭鱼 260岁,乌龟 170岁,鹰 160岁 【答案解析】

20岁<25岁<30岁<40岁<80岁 老虎 长颈鹿

猴子

大象 80岁<160岁<170岁<260岁 大象

乌龟

梭鱼

20、方块:

数一数图中共有多少个正方形? 答案与解析: 从下层数起,最底下一层有8个,第二层6个,第三层有3个,最上面一层有1个,共8+6+3+1=18(个)

23、简单应用题

(1)李老师带有60元钱,正好买一个足球和两个排球。如果只买两个排球,还剩28元。一个足球多少钱?一个排球多少钱?

(2)14个同学站成一队做操,从前面数张兵是第6个,从后数他是第几个?

(3)有两篮苹果,第一篮25个,第二篮19个,从第一篮中拿几个放入第二篮,两篮的苹果数相等?

(4)小花今年6岁,爸爸对小花说:“你长到10岁的时候,我正好40岁。”爸爸今年多少岁?

(5)一辆公共汽从东站开到西站,开一趟。如果这辆车从东站出发,开了11趟之后,这辆车在东站还是西站?

(6)王老师领男女学生个10名去看电影,要买几张电影票。(7)12辆摩托车组成一列向前开,从前往后数,银色摩托车是第8辆,问:从后往前数,它是第几辆?

(8)小文今年10岁,比妈妈小29岁。去年他比妈妈小几岁?

(9)妈妈买回一些鸭蛋和12个鸡蛋,吃了8个鸡蛋后,剩下的鸡蛋和鸭蛋同样多,问妈妈买回的鸭蛋是几个?

(10)一只猫吃一只老鼠用5分钟吃完,5只猫同时吃5只同样大小的老鼠,需要几分钟才能吃完?

24、数梨:

有一筐梨,2个2个地拿,最后剩1个,这筐梨的个数是单数还是双数? 解答:单数

25、有四只小猫,分别是一只黑猫、一只白猫、一只黑白猫和一只花猫。黑猫比黑白猫大,花猫比白猫小,黑猫不是最 大的,那么最大的猫是?

26、奥数应用题练习精选

(1)小红跳了25个绳,小刚跳了36个,一共跳了几个?

(2)两只青蛙一共吃了40只害虫,一只吃了15只,另一只吃了多少只?

(3)男生有32瓶果汁,女生有19瓶果汁,男生比女生多几瓶?

(4)小明拔萝卜,已经拔了16个,地里还剩48个,地里原有几个?

(5)米奇摘了48个桃,小猴比米奇多12个,小猴摘了几个?

(6)小明有37个糖果,小红比小明少19个,小红有几个?

(7)一共要折43只纸鹤,已经好了19只,还要折几只?

(8)小明跳了25下绳,小刚跳了17下,小刚再跳几下就和小明同样多?

(9)小明跳了47个绳,小红再跳18个就和小明一样多,小红跳了几个?

(10)车上原有45人,下来19人,又上来23人,现在有多少人?

(11)一共有96筐苹果,上午卖了26筐,下午卖了39筐,还剩几筐?

(12)一班有38人,二班有36 人,现有60顶帽子每人分一个够吗?

(13)打排球的有48人,比划船的少19人,划船的有几人?

(14)小兔拔了26个萝卜,比小猪多7个,小猪拔了几个?

(15)一支钢笔4元8角,一把尺子2元5角,钢笔比尺子多多少?钢笔和尺子共多少?(16)从前面数,小明排18,从后面他排15,这一排共有几人?

(17)一个贝壳25元,一个海螺13元,用50元去买还剩多少元?

(18)参加演出的合唱队有28人,舞蹈队的有24人,参加演出的一共有多少人?

(19)爸爸今年36岁,我比爸爸小28岁,今年我几岁?

(20)同学们去拍照,已经照了17张,还有19张没照,胶卷一共有多少张?

27、奥数应用题》,是无忧考网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一年级(2)班图书角原来有图书25本,同学们又捐献了故事书9本,画册8本。现在图书角共有图书()本。

(2)上衣:50元 裤子:30元 鞋:19元

①买一条裤子和一双鞋共()钱。

②小华想买一件上衣、一条裤子和一双鞋,带100元,够吗?

(3)排练舞蹈,需要女生30人,男生25人。一共需要学生多少人?

(4)①活动课上打乒乓球的有8人,做操的有36人。打乒乓球和做操的同学共有多少人?

②活动课上有26名同学参加体育活动,40名同学参加文艺活动。参加这两种活动的共有多少人?

5、我们班有46人,男生有20人,女生有多少人?

6、(1)一辆客车上有48个座位,乘客上车后还剩7个空座位。上来乘客多少人?

(2)一辆客车上有48个座位,上来30名乘客。还剩几个空位?

7、(1)一本书有42页,小华已经看了7页。还剩多少页没有看?

(2)一本书有42页,小华看了一些后还剩30页没看。小华看了多少页?

8、(1)图书室有连环画84本,已经借出9本。还剩多少本?

(2)图书室有连环画84本,一班借走9本,二班借走8本。还剩多少本?

9、书包:49元 水彩笔:10元 墨水:3元

(1)书包比水彩笔贵多少钱?

(2)墨水比水彩笔便宜多少钱?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10、兔妈妈:我收了35个萝卜。兔宝宝:我收了30个萝卜。

(1)兔妈妈比兔宝宝多收了几个萝卜?(2)兔宝宝比兔妈妈少收了几个萝卜?

11、母鸡:35只 小鸡:50只

(1)小鸡比母鸡多多少只?

(2)母鸡比小鸡少多少只?

12、大客车:30辆 中巴:45辆 小轿车:40辆

(1)小轿车比大客车多多少辆?

(2)中巴比大客车多多少辆?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13、拿50元去买车票,找给我20元。买车票花了多少钱?

14、跳绳比赛,小明跳了20下,小东跳了30下,小丽跳了46下。

(1)小明比小东少跳几下?

(2)小丽比小东多跳几下?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15、同学们植树,一班植树20棵,二班植树35棵,三班植树40棵。

(1)二班比一班多植树多少棵?

(2)一班比三班少植树多少棵?

(3)三个班共植树多少棵?

16、小华收集了多少个废塑料瓶?

小刚:我收集了50个废塑料瓶。

小华:我再收集9个就和你同样多。

17、游泳:25人 跑步:30人 跳远:20人

(1)参加游泳的同学比参加跑步的少几人?

(2)跑步的同学比跳远的多几人?(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18、爸爸:我今年32岁。儿子:我今年8岁。

10年后父亲比儿子大多少岁?

19、购物

本:1元 水彩笔:13元 笔:1元3角 闹钟:29元

(1)买一盒水彩笔和一个闹钟,一共需要多少钱?

(2)小红买一个文具盒,付出5元,售货员找回1元5角,一个文具盒多少钱?

(3)买一只笔,可以怎样付款?

(4)笔比本贵多少钱?

(5)小明带了20元钱,能买哪两样东西?还剩多少钱?

(6)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写出来,并解答。

20、一共有15个苹果,外面有8个,篮子里有几个?

篇2:1年级奥数练习题及图形

1讲 认识图形(一)这叫什么?这叫“点”.用笔在纸上画一个点,可以画大

些,也可以画小些。点在纸上占一个位置。

2.这叫什么?这叫“线段”。

沿着直尺把两点用笔连起来,就能 画出一条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3.

这叫什么?这叫“射线”。

从一点出发,沿着直尺画出去,就 能画出一条射线。射线有一个端点,另一边延伸得很远很远,没有尽头。

4. 这叫什么?这叫“直线”。

沿着直尺用笔可以画出直线。直线 没有端点,可以向两边无限延伸。

5.这两条直线相交。

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这两条直线平行。

6.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没有交点,无,论延伸多远都不相交。

7. 这叫什么?这叫“角”。

角是由从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构 成的。这点叫角的顶点,射线叫角 的边。角分锐角、直角和钝角三种。

直角的两边互相垂直,三角板有一个角就是这样的直角。教室里天花板上的角都是直角。

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

习题 一

1.点(1)看,这些点排列得多好!这些点排列得多好

(2)看,这个带箭头的线上画了点。

2.线段 下图中的线段表示小棍,看小棍的摆法多有趣!(1)一根小棍。可以横着摆,也可以竖着摆。

(2)两根小棍。可以都横着摆,也可以都竖着摆,还可以一横一竖摆。

(3)三根小棍。可以像下面这样摆。

3.两条直线

哪两条直线相交? 哪两条直线垂直? 哪两条直线平行?

篇3:1年级奥数练习题及图形

1. ____ the students usually go to have pizza.

A. MostB. SomeC. Not all ofD. None

2. Her father ____ time.

A. usually wasteB. never wastes

C. hardly ever wasteD. always wasting

3. ——How often does Lara play the trumpet?

——____ once or ____ a week, I’m not sure.

A. May be, twiceB. Maybe, twice

C. Maybe, two timesD. May be, two time

4. ——Why don’t you try the Sichuan food?

——I can’t stand the pepper. I want to ____.

A. keep good healthB. keep in good healthy

C. keep healthD. keep healthy

5. Why ____ their mother only buy one ice-cream?

A. doB. isC. areD. does

6. Your teacher often has lunch at school, ____ he?

A. doesn’tB. hasC. doesD. hasn’t

7. You see, I’m not very healthy, ____ I always exercise.

A. andB. butC. althoughD. so

8. ——I’ll give the boys ____ to eat.

——Oh, I know fish and salad.

A. something healthyB. healthy something

C. anything healthyD. healthy anything

9. I’m blind, but I’m ____ happy; I try to read by my hands.

A. kindB. neverC. kind ofD. not

10. ——Victor, could you help me, please?

——____, Mike.

A. That’s all rightB. No

C. Not at allD. No problem

11. ——Would you like to have some dessert?

——____, but I’m keeping a diet now.

A. No, I can’tB. Yes, I’d love to

C. Yes, I’m gladD. No, I wouldn’t

12. ——It’s difficult to make this dish. ____ teach me something easier?

——All right.

A. Why notB. Why don’tC. Why not youD. Why not to

13. What does your mother usually do ____?

A. in the nightB. at the morning

C. at nightD. on the afternoon

14. I think “I will always love you” is one of ____ songs of Whitney

Huston.

A. the bestB. prettyC. goodD. better

15. Shooting is a healthy sport, ____?

A. OKB. all rightC. is itD. right

16. Is her lifestyle ____ yours or different?

A. the sameB. same asC. same toD. the same as

17. What ____ people usually do ____ Thanksgiving Day?

A. do, inB. do, onC. does, atD. are, with

18. I’m hungry. ____ will supper be ready?

A. How longB. How oftenC. How muchD. How soon

19. What ____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your habit and ____?

A. are, hersB. is, hisC. does, herD. do, his

20. ——____ do you write to your parents?

——Once a month.

A. How oftenB. How longC. How muchD. How many

Ⅱ.用所给单词填空。

surf, keep, cook, rises, are, know, is, make, have, go, like, help, best, watch, ask

1. Sometimes we ____ food at home.

2. Would you ____ some pepper with your junk food?

3. Why do you often ____ him questions?

4. I ____ the Internet once a day.

5. The results for “read English books” ____ fun.

6. How often do you ____ to the English corner?

7. Everyone will ____ you if you need any help.

8. The sun ____ once a day.

9. Maybe Jay is the ____ pop star in young people’s eyes.

10. I often ____ a picnic outside on weekends.

11. Walking can ____ you in good health.

12. There ____ some milk in the cup.

13. We often ____ CCTV news at 7:00 in the evening.

14. ____ a wish and your wish will come true.

15. What do you ____ about her lifestyle?

Ⅲ.用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 Tell the students ____(exercise) after class.

2. This is our ____(three) week this term.

3. I’ll try my best ____(work) hard.

4. Who is the ____(health)?

5. Bob usually ____(start) the day with breakfast.

6. I really dislike drinking milk every day, but my mother wants me

____(drink) it.

7. Let ____(she) shop in the mall.

8. He can’t help ____(cry) if he doesn’t pass the exam.

9. Animal world is ____(Jim) favorite program.

10. Thank you for ____(look after) my pet dog these days.

Ⅳ.完形填空

__1__ parents, I suppose, have the experience of reading a bedtime story __2__ their children. They think that __3__ a big difference __4__ their children’s intelligence. But do they know the difficulties of __5__ a story?

The __6__ children’s books are not too difficult, nor too simple. Otherwise(否则), they are not interesting enough. Children will not __7__ them. That’s why writers __8__ rack their brains (绞尽脑汁) to write excellent (优秀的) children’s literature. __9__ they should write more to satisfy the readers.

Do you __10__ that’s a good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 (问题)?

1. A. NoB. MostC. LittleD. A few

2. A. forB. toC. withD. on

3. A. makingB. makesC. to makeD. make

4. A. to B. on C. for D. in

5. A. write B. to write C. writing D. writes

6. A. good B. better C. well D. best

7. A. enjoys B. are like C. like D. dislike

8. A. always B. hardly ever C. some time D. never

9. A. May be B. must C. Of course D. Maybe

10. A. feel B. say C. think D. see

Ⅴ.阅读理解。

(A)

What’s in That Drink?

饮料里是什么?

The weather is getting hotter and you’ll be getting thirstier playing basketball or riding home from school. A cold drink may be just the thing. But be careful what you pour down your throat. Something that looks cool may not be good for your health.

There are plenty of so-called energy drinks(功能饮料) on the market. Most of them have an attractive colour and cool name. Their nutrition lists also contain various things from vitamins to ginseng(人参). Sounds great!

But after a careful check you may find that most energy drinks contain high levels of caffeine(咖啡因). These drinks are typically(典型地) aimed at young people, students, busy people and sports players.

Makers sometimes say their drinks make you better at sports and can keep you awake. But be careful not to drink too much.

Caffeine raises your heart beat(脉搏,心跳). Because of this, the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has limited their use. The amount of caffeine in most energy drinks is at least as high as in a strong cup of coffee or strong tea.

Research by Australian scientists has found that many teenagers are affected by caffeine. The results of their survey show that 27 per cent of boys aged 8—12 take in more caffeine than their parents.

There are potential health risks linked to energy drinks. Just one can of energy drink can make you nervous, have difficulty in sleeping and can even cause heart attacks.

Teenagers should be discouraged from consuming drinks with a lot of caffeine in them, an expert from the Australia Nutrition Foundation said.

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wrong? ____.

A. Energy drinks have an attractive color

B. Energy drinks have a cool name

C. Energy drinks may contain high level of caffeine

D. Energy drinks are good for health

2. Energy drinks are typically aimed at the following people except ____.

A. young peopleB. busy people

C. sports playersD. old people

3. Which is not the potential health risk linked to energy drinks? ____.

A. Heart attackB. Have difficulty in sleeping

C. Makes one nervousD. Have a headache

4. Why has the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limited the use of Caffeine? Because ____.

A. it raises one’s heart beat

B. it gives one more energy

C. it makes one awake

D. it makes one nervous

5. What is the writer’s attitude to energy drinks? ____.

A. Positive(积极的)B. Negative(否定的)

C. Critical(批评的)D. Neutral(中立的)

(B)

Basketball is still a young game. It is not yet (尚,还) a hundred years old. In the winter of 1891, a certain college (大学) was having trouble (麻烦) with its boy students. The weather was so terrible that (如此……以致于) the students had to stay indoors. Since they could not enjoy their sports outside as usual, they were unhappy, and some of them even got into fights (打仗, 战斗) from time to time.

Finally, one of the teachers at the college, J. A. Naismith, was asked to invent a new game for the students. It was not an easy job because such a game had to be played indoors, and the court(场地) was not very large.

Naismith thought for a few days and invented a kind of ball game. It was a fast, exciting game with much moving and passing of the ball. It was played between two teams. To make a score (分), the ball had to be thrown (投,掷) into a basket ten feet high above the floor on the wall. At each end of the court there was such a basket. At first, Naismith had planned to have the ball thrown into a box. As he could not find boxes of the right size, he had to use fruit baskets instead. That is how the game got its name.

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

1. Basketball is ____ some of the other ball games.

A. as old as B. not as old as C. older than D. the oldest in

2. In fact it has just a history of a little ____.

A. less than two hundred years B. more than a hundred years

C. less than a century D. not any more than a century

3. ____ today, basketball was invented as an indoor game at first.

A. Though it is often played outside

B. Because it is often played outside

C. Since it is always played outside

D. Althouth it is never played inside

4. Naismith had thought of using a box in the game, yet he gave up (放 弃) the idea before long and decided on ____ on the ball.

A. a kind of big boxesB. a fruit basket

C. a kind of ball game D. the basketball team

5. Indeed the name of the new game ____ the basket that the ball should be thrown into in a match.

A. had nothing to do with

B. had a few things to do

C. had something to do with

D. had something not much to do with

Ⅵ.根据短文内容填空,每空填一词(首字母已给出)。

(A)

篇4:1-2年级奥数练习题(27)

1.找规律填数:

2.把2、3、6、8、19分别填入下面○里,使等式成立.○-○=○+○+○

3.把1~9九个数字填在○里,○+○=○,○-○=○,○×○=○.4.从左下角的4开始,依次在数字间填上“+”或“-”,使结果等于10.5.根据右所给的数字和符号排出算式:

6.如下图,从中取出5根火柴棒,使它变成3个正方形。

7.下面是用火柴棒摆成的错误的算式,请各移动一根火柴棒使每个等式成立。

篇5:四年级奥数练习题及答案

有黑、白棋子一堆,黑子个数是白子个数的2倍,现从这堆棋子中每次取出黑子4个,白子3个,待到若干次后,白子已经取尽,而黑子还有16个。求黑、白棋子各有多少个?

答案与解析:

假设每次取出的黑子不是4个,而是6个,也就是说每次取出的黑子个数也是白子的2倍。由于这堆棋子中黑子个数是白子的2倍,所以,待取到若干次后,黑子、白子应该都取尽。但是实际上当白子取尽时,剩下黑子还有16个,这是因为实际每次取黑子是4个,和假定每次取黑子6个相比,相差2个。由此可知,一共取的次数是(16÷2=)8(次)。故白棋子的个数为:(3×8=)24个),黑棋子个数为(24×2=)48(个)。

篇6:四年级奥数练习题及答案

赵说:“罪犯在他们三个当中”

钱说:“是孙干的。”

孙说:“在赵和李中间有一个人是罪犯。”

李说:“钱说的是事实。”

经多次查证,四人之中有两人说了假话,另外两个人说了真话,你能帮助找出真正的罪犯吗?

答案与解析:(假设法)

已知四句话中只有两句是真话,且不能一下子看出真假,那么我们可以假定某句话是真的来进行推理,并以此作为本题的突破口。

假设赵说的是真话,根据两个人说了真话,则钱、孙、李三人中还有一个说了真话。如果是钱说了真话,那么李说的也一定是真话,这样就变为三个人说了真话,这与题目给的条件不符。因此钱说的不是真话,从而得到李说的也不是真话,孙说的是真话,于是在这种情况下,赵和孙说了真话,所以李是罪犯。

如果赵说的是假话,那么钱、孙、李都不是罪犯,这时只有赵是罪犯。但是这样就得到了赵、钱、李三个人都说了假话,这也与题意不符。因此这情况不可能出现。所以李是罪犯。

篇7:四年级奥数练习题及答案

答案与解析:

解析:倒推时以“三棵树上鸟的只数相等”入手分析,可得出现在每棵树上鸟的只数48÷3=16(只).第三棵树上现有的鸟16只是从第二棵树上飞来的6只后得到的,所以第三棵树上原落鸟16—6=10(只).同理,第二棵树上原有鸟16+6—8=14(只).第一棵树上原落鸟16+8=24(只),使问题得解.

解:①现在三棵树上各有鸟多少只?48÷3=16(只)

②第一棵树上原有鸟只数.16+8=24(只)

③第二棵树上原有鸟只数.16+6—8=14(只)

④第三棵树上原有鸟只数.16—6=10(只)

篇8:五年级奥数练习题及答案

答案与解析:

甲走4.5小时和乙走2.5小时可以走完全程;又知甲走3小时和乙走5小时也可以走完

全程。所以甲4.531.5小时走的路程等于乙52.52.5小时走的路程。即相同的路程的时

间比是3:5,那么甲的速度为36(4.52.553)6千米/小时;乙的速度为

篇9:六年级奥数练习题及答案

答案与解析:

把路程当作1,得到时间系数

去时时间系数:1/3÷12+2/3÷30

返回时间系数:3/5÷12+2/5÷30

两者之差:(3/5÷12+2/5÷30)-(1/3÷12+2/3÷30)=1/75相当于1/2小时

去时时间:1/2×(1/3÷12)÷1/75和1/2×(2/3÷30)1/75

路程:12×〔1/2×(1/3÷12)÷1/75〕+30×〔1/2×(2/3÷30)1/75〕=37.5(千米)

2、分母不大于60,分子小于6的最简真分数有____个?

答案与解析:

分类讨论:

(1)分子是1,分母是2~60的最简真分数有59个:

(2)分子是2,分母是3~60,其中非2、的倍数有58-58÷2=29(个);

(3)分子是3,分母是4~60,其中非3的倍数有57-57÷3-38(个);

(4)分子是4,分母是5~60,其中非2的倍数有56-56÷2-28c个);

(5)分子是5,分母是6~60,其中非5的倍数有55-55÷5—44(个)。

篇10:六年级奥数练习题及答案

答案与解析:

这个题目和第8题比较近似。但比第8题复杂些!

大轿车行完全程比小轿车多17-5+4=16分钟

所以大轿车行完全程需要的时间是16÷(1-80%)=80分钟

小轿车行完全程需要80×80%=64分钟

由于大轿车在中点休息了,所以我们要讨论在中点是否能追上。

大轿车出发后80÷2=40分钟到达中点,出发后40+5=45分钟离开

小轿车在大轿车出发17分钟后,才出发,行到中点,大轿车已经行了17+64÷2=49分钟了。

说明小轿车到达中点的时候,大轿车已经又出发了。那么就是在后面一半的路追上的。

既然后来两人都没有休息,小轿车又比大轿车早到4分钟。

那么追上的时间是小轿车到达之前4÷(1-80%)×80%=16分钟

所以,是在大轿车出发后17+64-16=65分钟追上。

所以此时的时刻是11时05分。

2、客车和货车分别从甲、乙两站同时相向开出,第一次相遇在离甲站40千米的地方,相遇后辆车仍以原速度继续前进,客车到达乙站、货车到达甲站后均立即返回,结果它们又在离乙站20千米的地方相遇。求甲、乙两站之间的距离。

答案与解析:

篇11:六年级相遇问题奥数练习题及答案

甲、乙、丙三辆汽车在环形马路上同向行驶,甲车行一周要36分钟,乙车行一周要30分钟,丙车行一周要48分钟,三辆汽车同时从同一个起点出发,问至少要多少时间这三辆汽车才能同时又在起点相遇?

答案与解析:要求多少时间才能在同一起点相遇,这个时间必定同时是36、30、48的倍数。因为问至少要多少时间,所以应是36、30、48的最小公倍数。36、30、48的最小公倍数是720。

篇12:四年级奥数知识点及练习题

1.圆周率常取数据

3.14×1=3.14 3.14×2=6.28 3.14×3=9.42 3.14×4=12.56 3.14×5=15.7

3.15×6=18.84 3.14×7=21.98 3.14×8=25.12 3.14×9=28.26

2.常用特殊数的乘积

125×8=1000 25×4=100 125×3=375 625×16=10000 7×11×13=1001 25×8=200 125×4=500 37×3=111

3.100内质数

2 3 5 7 11 13 17 19 23 29 31 37 41 43 47 53 59 61 67 71 73 79 83 89 97

4.单位换算

1米=3尺=3.2808英尺=1.0926码 1公里=1000米=2里 1码=3英尺=36英 寸 1海里=1852米=3.704里=1.15英里 1平方公里=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 =4平方里=0.3861平方英里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 1公顷=100公亩=15亩=2.4711英亩 1立方 米=1000立方分米=1000000立方厘米 1立方米=27立方尺=1.308立方码=35.3147立方英尺 1吨=1000公斤=1000千 克 1公斤=1000克=2斤(市制)=2.2046磅

5.加减法运算性质

同级运算时,如果交换数的位置,应注意符号搬家。加、去括号时要 注意以下几点:括号前面是加号,去掉括号不变号;加号后面添括号,括号里面不变号;括号前面是减号,去掉括号要变号;减号后面添括号,括号里面要变号。

6.乘除法运算性质

乘法中性质:(1)乘法交换律(2)乘法结合律 (3)乘法分配律 (4)乘法性质(5)积的变化规律:一扩一缩法。

除法中性质:当被除数为几个数字之和或者差时才可以用除法分配律 积的变化规律:同扩同缩法。同级运算时,如果有交换数的位置,应该注意符号搬家。加、去括号时注意以下几点:括号前面是乘号,去掉或加上括号不变号;括号 前面是除号,去掉或加上括号要变号;

7.等差数列

数列是指按一定规律顺序排列成一列数。如果一个数列中从第二个数 开始,相邻两个数的差都相等,我们就把这样的一列数叫做等差数列,等差数列中的每一个数都叫做项,第一个数叫第一项,通常也叫“首项”,第二个数叫第二 项,第三个数叫第三项……最后一项叫做“末项”。等差数列中相邻两项的差叫做“公差”,等差数列中项的个数叫做“项数”。公式: 和=(首项+末项)×项数÷2 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第n项=首项+(n-1)×公差

8.和倍问题

己知几个数的和及这几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求这几个数的应用题叫 和倍问题。解答和倍问题,一般是先确定较小的数为标准数(或称一倍数),再根据其他几个数与较小数的倍数关系,确定总和相当于标准数的多少倍,然后用除法 求出标准数,再求出其他各数,采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和倍公式:和÷(倍数+1)=小数

9.差倍问题

己知两个数的差及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的应用题叫差倍 问题。解答差倍问题,一般以较小数作为标准数(一倍数),再根据大小两数之间的倍数关系,确定差是标准数的多少倍,然后用除法先求出较小数,再求出较大 数。解答这类问题,先画线段图,帮助分析数量关系。差倍公式:差÷(倍数-1)=小数

10.和差问题

和差问题是根据大小两个数的和与两个数的差求大小两个数各是多少 的应用题。解答和差问题的基本公式是:(和-差)÷2=较小数(和+差)÷2=较大数九、

11.年龄问题

己知两个人或几个人的年龄,求他们年龄之间的某种数量关系;或己 知某些人年龄之间的数量关系,求他们的年龄等,这种题称为年龄问题。年龄问题的特点是:一般用和差或者和倍问题的方法解答。(1)两人的年龄之差是不变 的,称为定差。(2)两个人的年龄同时都增加同样的数量。(3)两个年龄之间的倍数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在发生变化。年龄问题的解题方法是:几年后= 大小年龄之差÷倍数差-小年龄几年前=小年龄-大小年龄差÷倍数差

12.平均数

求平均数必须知道总数和份数,常用公式:平均数=总数÷份数 总数=平均数×份数 份数=总数÷平均数相遇问题行程问题又分为相遇问题、

13.相遇与追及问题

路程=速度×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速度=路程÷时间。

相遇问题它的特点是两个运动物体或人,同时或不同时从两地相向而 行,或同时同地相背而行,要解答相遇问题,掌握以下数量关系: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速度÷相遇时间=速度和

追及问题运动的物体或人同向而不同时出发,后出发的速度快,经过 一段时间追上先出发的,这样的问题叫做追及问题,解答追及问题的基本条件是“追及路程”和“速度差”。追及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是:追及时间=追及路程÷速 度差 追及路程=速度差×追及时间 速度差=追及路程÷追及时间

14.行船问题

船在江河里航行,前进的速度与水流动的速度有关系。船在流水中行 程问题,叫做行船问题(也叫流水问题),船顺流而下的速度和逆流而上的速度与船速、水速的关系是:顺水速度=船速+水速逆水速度=船速-水速由于顺水速度 是船速与水速的和,逆水速度是船速与水速的差,因此行船问题就是和差问题,所以解答行船问题有时需要驼用和差问题的数量关系。船速=(顺水速度+逆水速 度)÷2 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因为行船问题也是行程问题,所以在行船问题中也反映了行程问题的路程、速度与时间的关系。顺水路程=顺水速度×时间逆水路程=逆水速 度×时间

15.过桥问题

过桥问题的一般数量关系是:路程=桥长+车长车速=(桥长+车 长)÷通过时间通过时间=(桥长+车长)÷车速车长=车速×通过时间-桥长桥长=车速×通过时间-车长

16.植树问题

在首尾不相接的路线上植树,段数与棵数关系可分为三类:(1)两 端都种树 段数=棵数-1 (2)一端种一端不种 段数=棵数(3)两端都不种段数=棵数+1 在首尾相接的路线上种树(如圆、正方形、闭合曲线等)段数=棵数

17.还原问题

还原问题又叫逆推问题。己知一个数的结果,再经过逆运算反求原 数,叫做还原问题。解决这类题要从结果出发,逐步向前一步一步推理,每一步运算都是原来运算的逆运算(即变加为减,变减为加,变乘为除,变除为乘)。

18.方阵问题

很多的人或物按一定条件排成正方形(简称方阵),再根据己知条件 求总人数,这类题叫方阵问题。在解决方阵问题时,要搞清方阵中一些量(如层数,最外层人数,最里层人数,总人数)之间的关系。方阵问题的基本特点是: (1)方阵不管在哪一层,每边的人数都相同,每向里面一层,每边上的人数减少2,每一层就少8。(2)每层人数=(每边人数-1)×4 (3)每边人数=每层人数÷4+1 (4)实心方阵人数=每边人数×每边人数

19.幻方与数阵

幻方的特点:一个幻方每行、每列、每条对角线上的几个数的和都相 等。这相相等的和叫“幻和”。两种方法:奇阶:1、九子排列法2、罗伯法,3、巴舍法。偶阶:1、对称交换法2、圆心方阵法。数阵有三种基本类型:(1) 封闭型,(2)辐射型(3)综合型解数阵问题一般思路是从和相等入手,确定重处长使用的中心数,是解答解数阵类型题的解题关键。一般答案不。

20.奇数与偶数

加法: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减法: 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乘法: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盈亏问题解

21.盈亏问题

通常是比较法和对应法结合使用。公式是:(同盈同亏用减法,一亏 一盈用加法)即:两次分配结果差÷两次分配数差=人数

22.牛吃草问题

牛吃草问题涉及三种数量:A.原有的草。B.新长出的草。C.牛 吃掉的草。牛吃草问题解法一般分为三步:一、求每天新生的草量;二、求原有草量;三、求出最终的问题。(类似于行程问题中的追及问题)

23.还原问题

解题关键:在从后往前推算的过程中,每一步都是做同原来相反的运 算,原来加的,运算时用减;原来减的,运算时用加;原来乘的,运算时用除;原来除的,运算时用乘。

24.假设问题

假设法是解答应用题时经常用到的一种方法。所谓“假设法”就是依 据题目中的己知条件或结论作出某种设想,然后按照己知条件进行推算,根据数量上出现的矛盾,再适当调整,从而找到正确答案。

25.余数问题

一个带余数除法算式包含4个数: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它们 的关系也可表示为:被除数=除数×商+余数,或(被除数-余数)÷除数=商。

26.一笔画和多笔画

(1)凡是由偶点组成的连通图,一定可以一笔画成;画时可以任一 偶点为起点,最后能以这个点为终点画完此图。

(2)凡是只有两个奇点(其余均为偶点)的连通图,一定可以一笔画完;画时必须以一个奇点为起点,另 一个奇点为终点。

(3)多 笔画定理 有2n(n>1)个奇点的连通图形,可以用n笔画完(彼此无公共线),而且至少要n次画完.

27.抽屉原理

抽屉原则一:把n+1(或更多)个苹果放到n个抽屉里,那么至少 有一个抽屉里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苹果。

抽屉原则二:把(m×n+1)个(或更多个)苹果放进n个抽屉里,必须一个抽屉里有(m+1)个(或 更多的)苹果。

说明:应用 抽屉原则解题,要从最坏的情况去思考。

28.分解因式

把一个合数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叫做分解质因数。一个自然数 的约数的个数,恰为各个质因数的指数加1后的乘积。一个数的完全平方数,各个质因数的个数,恰好是平方前这个数各个质因数个数的2倍。一个完全平方数各个 质因数的个数都是偶数。

29.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

求两个数的公约数一般有三种方法:(1)分解质因数法(2) 短除法(3)辗转相除法

30.分数的比较

分母相同的分数比较大小,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分子相同的分数比 较大小,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比较大小,可以把它们转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比较大小;也可以把它们转化成分子相同的分数比较大小。 性质: 1.一个真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加上同一个自然数,所得的新分数比原分数大。 2.一个真分数的分子、分母都减去同一个自然数(这个自然数小于真分数的分子),所得的新分数比原分数小。 3.一个假分数的分子、分母都减去同一个自然数(这个自然数小于假分数分母),所得的新分数比原分数大。 4.一个假分数的分子、分母都加上同一个自然数,所得的新分数比原分数小。

31.剪纸问题

公式:2对折后剪的次数+1=段数。

32.最小

1、解答最小的问题,可以进行枚举比较。在有限的情况下,通过计算,将所有情况的结果列举出来, 然后比较出值或最小值。

2、运用规律。(1)两个数的和一定,则它们的差越接近,乘积越大;当它们相等(差为0)时,乘积。

3、考虑极 端情况。如“连接两点间的线段最短”、“作对称点”、“联系实际考虑问题”等。

33.比较大小

估算最常用的技巧是“放大缩小”,即先对某个数或算式进行适当的 “放大”或“缩小”,确定它的取值范围,再根据其他条件得出结果,调整放缩幅度的方法有两条:一是分组(分段),并尽可能使每组所对应的标准相同;另一种 方法是按近似数乘除法计算法则,比要求的精确度多保留一位,进行计算。

34.钟表问题

解答钟表问题,我们首先想办法把有些能转化成相遇或追及问题的转 化为相遇或追及问题来解答。需记住以下常用数据:钟表上有12大格,60小格,每大格30度,每小格6度。,分针每分钟走:6度;时针每分钟走:0.5 度;速度差:5.5度 2解答钟表上的时间快慢问题,关键是抓住单位时间内的误差,然后根据某一时间段内含多少个单位时间,就可以求出这一时间段内的误差。

35.分数应用题的计算

解答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一定要找准单位“1”,如果单位“1” 的量是变化的,就要从题目中找出不变的量,把不变的量看作单位“1”,将己知条件进行转化,找出所求数量相当于单位“1”的几分之几,再列式解答。 2还可以借助线段图来帮助理解题意,列式解答。 3对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还可以列方程来解答。

36.利润问题

解答利润问题你必须理解以下的关系式。

(1)利润=卖价-成本

(2)利润的百分数=(卖价-成本)÷成本×100﹪

(3)卖价=成本×(1+利润率)

(4)成本=卖价÷(1+利润率)

(5)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

(6)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7)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37.浓度问题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100%=浓度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四年级奥数练习题及答案

1、加工一批39600件的大衣,30个人10天完成了13200件,其余的要求在15天内完成,要增加_____人。

2、54人12天修水渠1944米,如果人数增加18人,天数缩到原来的一半,可修水渠_____米。

3、一批产品,28人25天可以收割完,生产5天后,此项任务要提前10天完成,应增加_____人。

4、某食堂存有16人可吃15天的米,16人吃了5天后,走了6人,余下的可吃_____天。

5、某生产小组12个人,9天完成,零件1620个。现在有一批任务,零件数为2520个,问14个人要_____天完成。

6、一项工程预计15人每天做4小时,18天可以完成,后来增加3人,并且工作时间增加1小时,这项工程_____天完成。

7、某机床厂第一车间的职工,用18台车床,2小时生产机器零件720件,20台这样的车床3小时可生产机器零件_____件。

8、4辆大卡车5次运煤80吨,3辆小卡车8次运煤36吨。现在有煤77吨,用一辆大卡车和小卡车同时运_____次运完。

9、某车间接到任务,要在15天制造1个零件。后来任务增加28%日产量也提高。这样_____天完成。

10、8个人10天修路840米,照这样算,20人修4200米,要_____天。

参考答案:

1、解:(39600-13200)÷(13200÷30÷10×15)-30=10(人)。

2、解:1944÷54÷12×(18+54)×(12÷2)=1296(米)。

3、解:(28×25-28×5)÷(25-5-10)-28=28(人)。

4、解:(15×16-5×16)÷(16-6)=16(天)。

5、解:2520÷(1620÷9÷12×14)=12(天)。

6、解:15×4×18÷[(15+3)×(4+1)]=12(天)。

7、解:720÷18÷2×20×3=1200(件)。

8、解:77÷[(80÷4÷5)+(36÷3÷8)]=14(次)。

9、解:(12000+12000×0。28)÷(12000÷15+12000÷15×)=16(天)。

10、解:4200÷(840÷10÷8×20)=20(天)。

四年级奥数练习题及答案

1、某校安排学生宿舍,如果每间5人,则有14人没有床位;如果每间7人,则多4个床位。该校有宿舍_____间,学生_____人。

2、用库存化肥给麦田施肥,如果每公亩施6千克,就缺200千克;如果每公亩施5千克,则剩下300千克,那么有_____公亩麦田,库存化肥_____千克。

3、用一根绳子测量井的深度,如果线绳两折时,多5米,;如果绳子3折时,差4米,绳子长_____米,井深_____米。

4、小玲买5千克苹果,可多余1元8角钱;如果买6千克,还差1元2角。每千克苹果价钱是_____元,小玲带的钱是_____元。

5、某校学生参加劳动,分成若干组,如果10人一组,正好分完,如果12人一组,差10人。参加劳动的有_____人。

6、挖一条水渠,如果每人挖24米,则超过总长120米,如果每人挖30米,则超过总长300米。挖渠共有_____人,渠长_____米。

7、一根绳子,如果剪5段,则差2米;如果剪3段,则余下8米。绳子长_____米。

8、箱子里有若干只袜子,如果每次取7只,则剩下6只,如果每次取9只,则差8只。箱子里_____只袜子。

9、工人铺一条路基,若每天铺260米,铺完全路长就得延长8天;若每天铺300米,铺完全路长仍要延长4天,这条路长_____米。

10、一堆桃子分给一群猴子,如果每只猴子分10个桃子,则有两只猴没有分到,如果每只猴子分8个,则刚好分完。有_____个桃子。

参考答案:

1、解:(14+4)÷(7-5)=9(间)

9×5+14=59(人)

2、解:(300+200)÷(6-5)=500(公亩)

500×5+300=2800(千克)

3、解:(5×2+4×3)÷(3-2)=22(米)

(22-4)×3=54(米)

4、解:(1.8+1.2)÷(6-5)=3(元)

3×5+1.8=16.8(元)

5、解:10÷(12-10)=5(组),5×10=50(人)

6、解:(300-120)÷(30-24)=30(人)

30×30-300=600(米)

7、解:(8+2)÷(5-3)×5-2=23(米)

8、解:(6+8)÷(9-7)×9-8=55(只)

9、解:260×8-300×4=880(米)

880÷(300-260)=22(天)

260×(22+8)=7800(米)

10、解:(10×2)÷(10-8)=10(只),10×8=80(个)

四年级奥数练习题及答案

1、一列火车3小时行240千米,照这样算,7小时行_____千米。

2、粮站加工切面,5天加工440千克,照这样算,30天可加工切面_____千克。加工4840千克切面要_____天。

3、两辆汽车一个月用油1200千克,5辆汽车8个月用汽油_____千克。现有36000千克汽油,够_____辆汽车用3个月。(一个月算30天)

4、8个人10天修公路840米,照这样算,20人要修4200米,要用_____天。

5、筑路队,修一段路,6个人45天完成,如果增加9人,_____天完成。

6、学校平整操场,35人3小时平整1260平方米,照这样算,40人平整2880平方米,要_____小时。

7、某工程队,16个工人9天能挖水沟1872米,27个工人14天能挖_____米。

8、红光大队用拖拉机耕地,2台3小时耕75公亩,照这样算,4台5小时耕_____公亩。

9、砖厂用3台制砖机4小时生产红砖坯4.8万块,照这样算,8台制砖机8小时可制_____红砖坯。

10、3台磨面机8小时可磨面粉33.6吨,现在磨面机增加到12台,要磨面粉168吨,要_____小时。

参考答案:

1、解:240÷3×7=560(千米)

2、解:440÷5×30=2640(千克)

4840÷(440÷5)=55(天)

3、解:1200÷2×5×8=24000(千克)

36000÷3÷(1200÷2)=20(辆)

4、解:4200÷20÷(840÷10÷8)=20(天)

5、解:6×45÷(6+9)=18(天)

6、解:2880÷40÷(1260÷3÷35)=6(小时)

7、解:1872÷16÷9×27×14=4914(米)

8、解:75÷3÷2×4×5=250(公亩)

9、解:4.8÷4÷3×8×8=25.6(万块)

上一篇:婴儿洗浴护理注意事项有哪些?下一篇:准则条例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