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教学反思

2024-05-01

月教学反思(精选6篇)

篇1:月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11月)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今天上午第一节课,我教学了《11-20各数的认识》,整节课气氛浓厚,学生配合积极,大部分学生都积极举手发言,我很欣慰,也许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两位数,比较新鲜,同时我采取小组比赛的形式贯穿整节课,也符合了一年级小学生学习的特点,学生也爱学。学生对于20以内的.数的读法和写法掌握到位,但是对于数的组成理解不清晰,数位顺序表的概念模糊,与学生第一次接触比较生疏有关,同时与我没有给学生空出时间练习有极大关系,在这方面知识掌握的同时还要加大练习力度,加强学生的教导。在这节课中还有一个不足是没有给学生时间去以小组讨论交流,如果小组交流的话我想效果也许会好点吧!

篇2:月教学反思

第一课时导学案的设计进行改进之后,既体现了共性,又能体现孩子们的个体差异、对孩子们的个性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自然,学习目标的达成率较高。

但是随着教学的步伐,我也越发觉得第二课时导学案的使用不得心应手。与教研组的.同事们交流之后,大家有同感。以重点问题引导孩子们把握重难点、达成学习目标,思路是可行的,也尊重了孩子的自主性、思维的发散性。但是由于三年级的孩子学习方法掌握得不多,能力还未形成,过于宽泛的问题往往使孩子们无处下手,加之没有具体阅读方法的指导,孩子们要么答非所问,要么不全面,课堂的效率较低。今后的导学案编写急需从问题设计和方法指导上进行改进。

篇3:月教学反思

教学片断1:直接揭题, 了解起点。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时间单位?

生:时、分、秒。

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时间单位 (年月日) 板书课题。

师:关于年月日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

生1:一年有12个月。

生2:一年有365天。

生3:一个月有30天。 (另外有学生马上就反驳:一个月有31天、28天、29天)

生4:半年有6个月。

(师板书, 并打上问号)

师:大家知道这么多年月日的知识, 除此之外, 年月日还有哪些奥秘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

(学习是学生的经验体系在一定环境中自内而外的生长, 它必须以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来实现知识的建构。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 简单强硬的从外部实施知识的填灌, 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来作为知识的生长点, 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 生长新的知识经验。)

教学片断2: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师:学习时分秒的知识我们借助了时钟, 学习年月日的知识我们要借助什么呢?

生:日历或年历。

师:请同学们拿出老师给你们准备的年历, 小组合作。 (1997-2008)

(四人一小组, 共12小组, 一个小组观察一年的日历, 刚好12年)

并完成表格:

(学生四人一小组观察研究)

师:把你们的发现和大家一起交流。 (一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生1:我们组发现了1998年的 (1) 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都是31天; (2) 4月、6月、9月、11月都是30天。 (3) 二月很特殊, 是28天。

生2:我们组前2个发现和他们组一样。第三个发现不同, 我们组的二月也很特殊是29天。 (2000年的)

师:其他组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没有。

师:那么说从1997——2008年每一年的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都是31天, 每一组都一样;4月、6月、9月、11月都是30天, 每一组也一样。只有二月很特殊, 有28天, 也有29天。

师:从这12年的发现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每年的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都是31天;4月、6月、9月、11月都是30天;二月有28天, 也有29天。 (师板书)

师:我们把天数是31天的月份叫大月;把天数是30天的月份叫小月;把特殊的二月叫平月。 (板书大月、小月、平月)

师小结:一年有7个大月, 4个小月, 再加上一个特殊的二月, 所以一年就有12个月。 (板书一年有12个月)

师:小朋友通过观察日历、记录数据、认真思考、交流所得, 收获还真不少。知道了一年中的大月和小月。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记住它们?

生1:我发现了7月以前的大月是单数, 7月以后的大月是双数。

生2:我这样记, 小月只有四个月, 4、6、9、11月, 二月不用记, 记住了这四个小月, 其余就是大月。

生3:我会用拳头法来记, 是妈妈教我的。 (请这个学生介绍拳头法)

(大月、小月的知识是年月日中重要的内容, 这部分知识的学习采用主动探究、小组合作形式, 让学生先从自己这一小组中发现规律, 然后再进行全班交流, 便于学生从不同的年份中发现规律。基本的知识点尽量由学生归纳发现, 这就将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 让学生在与同伴的交流中不断构建知识体系, 得到提升。)

师: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一年中每个月的天数, 你能计算一下一年的天数吗?

(全体学生练习、后进行交流)

生1:我算出全年有365天或366天。我的方法是:

7×31=217天

4×30=120天

217+120+28=365天

217+120+29=366天

生2:我的结果和他一样, 但我的方法不一样。30×11+5=365天。

反思:

一、了解起点, 在原有基础上自主探索。

学生的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 是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 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也就是说, 学习是学生的经验体系在一定环境中自内而外的生长, 它必须以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来实现知识的建构。年月日的知识对学生来说不是一张白纸, 他们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已经接触过这些知识, 所以上课一开始我就先让学生说说你已经了解了年月日的哪些知识?以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紧接着问: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时间单位?然后通过引导提问:学习时分秒的知识我们是借助了时钟, 学习年月日的知识要借助什么呢?把时分秒和年月日放在同一个知识框架中。一则使学生明白它们都是表示时间的单位名称。二则渗透学习方法的迁移。

二、鼓励发现, 在自主探索中得到发展。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获得, 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 借助他人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资料, 通过一一建构的方式而获得。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年、月、日作为较大的时间单位, 它的学习对三年级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针对“年月日”知识的特点和它所具有的数学文化, 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特点, 我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入手, 从而改变自身的教学行为。教法的选择不再只是呈现现成的知识, 而是为学生创设主动探索知识的情境。在教学过程中, 我为学生准备了1997-2008这12年的日历, 让学生4人一小组通过观察日历填出每一年的天数, 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然后进行全班交流。促进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启发、主动构建新的认知结构, 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在交流中积极表现, 大胆发表自己的观察所得, 交流自己对知识的理解, 得出一年中每个月的天数的规律, 分享着知识交流的乐趣。

三、交流合作, 在反思探索中得到发展。

篇4:教《年月日》的一点教学反思

现在的孩子少了,每个人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什么好的都让给孩子。殊不知久而久之反而养成了孩子自私、霸道、不懂得感恩的恶习。下面就有两个事例足以证明:

我们这个地方是城乡结合部,不少没有正式工作或农村户口家庭总想生2个孩子。前几年,一次放学后,我和班上学生邓诺楠同路。路上我顺便问了句:“邓诺楠,你妈妈又要生了,生下后你会帮着带吗?”“会,如果生个妹妹就好了。”“为什么?”我感到有些不解。“如果生个弟弟就会跟我争家产。”“啊!”我张大嘴,半天没合拢。这只是一位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啊,怎么会有如此的想法。

还有一次,我发现班上曾志毅同学上课注意力老是不集中,情绪有些不稳定,找来谈心。“曾志毅,这段时间你怎么了?这样下去,你的父母会失望的。”“失望就失望吧,反正他们不喜欢我,只喜欢妹妹,老是让我带,烦起来我就打妹妹。”曾志毅生气地说。我听了大吃一惊。“妹妹几岁了?”“一岁半。”“世界上没有父母不喜欢自己的孩子的。父母忙,也许让你空闲时帮忙带一下妹妹。妹妹小,父母对她的要求肯定要比你低得多。你说对吗?”我这样开导他。“对。”曾志毅渐渐没那么生气了。

是啊,前几年没有弟弟、妹妹,集父母宠爱于一身,现在多了个弟弟或妹妹,不少孩子认为是他们抢走了父母的爱,无形中就养成了敌视情绪。根本就不念手足之情。

“汶川”大地震使八零后成熟了,九零后长大了。我想现在的孩子应多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中得到历练。学会如何做人,如何感恩。

篇5:10月教学反思

爱表演是幼儿的天性,同时也是让孩子感受音乐的一个好办法。表演的目的是让孩子去听,去表现。《长大要当解放军》,在准备活动的时候,我就在思考,这个活动肯定是孩子们喜欢的,神气、有力的进行曲风格更加适合幼儿表演,所以,将唱与表演相结合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我将此活动分为两个环节,第一环节是主要让幼儿感受歌曲神气、有力的进行曲风格并且学唱;第二环节主要是学唱第二段,并且进一步感受歌曲神气、有力的进行曲风格,快乐地学做解放军进行表演。

这首歌曲非常形象生动,很能激发幼儿的激情,然而这首歌是首弱拍起的歌曲,孩子们学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尽管气势很足,但底气不足。总是跟不上我的拍子。在第一环节中,为了让幼儿能理解弱起拍的表现,我用示范的方法和孩子互动,在弱起的部分我用低头到抬头的动作提醒孩子什么时候应该唱在练习多遍之后孩子们便能整齐的跟着我唱了起来。接着让孩子们观看解放军练兵的录像,孩子们都禁不住动了起来,神气地踏步、敬礼、持枪、望远、吹号、打鼓、投弹,各做各的动作,都活象一个个“解放军”,孩子们的积极性一下子提高不少。在后来的第一次范唱中,我将动作与歌词相结合起来,这样让歌词在孩子们的眼中一下子活了起来,学起来也没那么死板了,而且有助于他们记忆歌词,另一方面他们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

到了第二环节的时候,为了避免他们学唱歌曲的枯燥,我仍然采用了边学唱边表演的方式,只是这次表演的动作以幼儿为主,让他们自己创编,孩子们的主动性更强烈了,在一遍又一遍的演唱中,歌词也就自然而言地学会了,没有太多刻意的学习,在玩中唱、唱中演、演中跳。

因此,在组织歌唱活动的时候,我们要做一个有心人,选择最适合教唱的方法,当然也不是每首歌曲都需要这么表演,根据教材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根据幼儿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这样才是最重要的,让幼儿在学中体验生活的快乐。

大班语言《秋天的颜色》教学反思

语言活动《秋天的颜色》,重点是学会朗诵诗歌,难点是尝试根据诗歌的句式结构,用绘画以及讲述的方式仿编诗歌,并乐意在集体面前有表情地朗诵诗歌。因此,我设计了一套图文并茂的教具,并为这首诗歌配了优美的音乐。

活动开始我提问导入,我问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小朋友说秋天到了。我又问,秋天到了,大自然穿上了什么颜色的衣服?这个问题是发散小朋友的思维。等小朋友回答出了秋天各种景色和事物的颜色,我再把小朋友的回答编成了一首诗歌《秋天的颜色》。我请孩子们说说你听到诗歌里是怎么说的,当孩子们回答出诗歌中的话时,我出示相应的图片,孩子们边看图文并茂的教具朗诵诗歌,一会就学会了,掌握的很好,重点得到了突破。

接下来的一个环节是请小朋友根据诗歌的句式结构仿编诗歌了,我提问:秋天除了红色、黄色„„还有什么颜色呢?请把它编到诗歌里去。可是小朋友的回答都是很简单的一句话,根本就不象诗歌,朗诵的时候也没有原来的诗歌优美。我想:可能这样空手仿编诗歌对大班上学期的小朋友有一定的难度。于是,我重新调整了设计的方案,在最后的仿编诗歌处改成先操作再仿编,我决定先给每个幼儿一张操作卡,根据诗歌句式结构分成四格,要求幼儿在空的地方画上物体和颜色,然后再用四句好听的话说出来,这样就是一首完整的诗歌。结果效果很好,难点也随之突破了。

篇6:《日,月》教学反思

我设计本篇课文时,基于探索语文课堂的迁移和拓展的设计理念,我反复诵读课文,多方查询资料,深层理解课文内涵,结合自己学生的特点,力求教学过程简洁,易学易懂,方便学生接受理解,既注重课堂积累,又强调课内迁移拓展,以及培养想象能力和仿句练习。

我将原定的一课时分解成两课时,将课堂内容临时增添了一些,不仅使一节课完整了,还使课堂的的深度和广度增加了。同时,我也体会到,我们在备课时,不必太束缚于教参上建议的课时数,只是盲目地为解读文本而力求简洁,而忽略了课堂的实效性。所以当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预设和生成之间的矛盾时,我们要结合自己的学生情况灵活的改变教学预设,就会成就一堂更完美的课堂。

上一篇:未来的宇航服三年级作文下一篇:谎报夏安徒生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