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4-04-28

管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通用6篇)

篇1:管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1、产生于作业活动并为作业活动服务的活动是()。A.生产活动 B.经济活动 C.管理活动 D.法律活动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管理的产生和必要性。管理活动是产生于作业活动并为作业活动服务的一种活动。参见教材P35。

2、在管理的职能中,对组织未来活动进行的预先筹划和安排是()。A.计划 B.组织 C.领导 D.控制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A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管理的职能。计划是对组织未来活动进行的预先筹划和安排。参见教材P41。

3、管理的首要职能是()。A.计划 B.组织 C.领导 D.控制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管理的职能。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是组织、领导和控制职能的基础和依据。参见教材P41。

4、肩负制定具体计划职责的管理者是()。A.高层管理者 B.中层管理者 C.基层管理者 D.一线管理者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管理者的分类。中层管理者负责制定具体的计划,是对某一部门或某一方面负有责任的管理人员。参见教材P42。

5、直接关系到任务的完成和目标的实现的是()。A.基层管理者的工作 B.中层管理者的工作 C.高层管理者的工作 D.管理的有效性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管理者的分类。基层管理者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任务的完成和目标的实现。参见教材P43。

6、关于有效的管理者与成功的管理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效的管理者决定的组织的效果 B.成功的管理者决定的组织的效率 C.沟通对有效的管理者的贡献最大

D.社交对于在组织中获得更快的晋升的作用不大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有效的管理者与成功的管理者。有效的管理者决定了组织的效率,而成功管理者决定了组织的效果。社交和施展政治技巧对于在组织中获得更快的晋升起着重要作用。参见教材P46。

7、管理学是对前人的管理实践、管理思想、管理理论的总结、扬弃和发展,这说明管理学具有()。A.一般性 B.多科性 C.历史性 D.实践性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管理学的特点。管理学的历史性体现在:管理学是对前人的管理实践、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的总结、扬弃和发展,割断历史,不了解前人对管理经验的理论总结和管理历史,就难以很好地理解、把握和运用管理学。参见教材P47。

8、对西方社会的管理实践起着指导性作用的是()。A.基督教文化 B.巴比伦文化 C.君主立宪制 D.古希腊文化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外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基督文化中所包含的伦理观念、管理思想,对以后西方社会的管理实践起着指导性作用。参见教材P55。

9、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A.泰勒 B.李嘉图 C.巴贝奇 D.欧文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A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美国学者泰勒1911年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为其正式形成的标志,泰勒也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参见教材P57。

10、一般管理理论中,能够链接、联合、调和所有的活动和力量的管理要素是()。A.协调 B.指挥 C.控制 D.组织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一般管理理论的要素。协调是连接、联合、调和所有的活动和力量的管理要素。参见教材P60。

11、法约尔设计了一种把等级制度与横向信息沟通结合起来的跳板,即()。A.人员稳定 B.法约尔桥 C.集体精神 D.集中与分散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B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一般管理理论等级链的内容。法约尔设计了一种把等级制度与横向信息沟通结合起来的“跳板”,即“法约尔跳板”,亦称“法约尔桥”。参见教材P61。

12、被称为“行政组织理论之父”的是()。A.泰勒 B.韦伯 C.法约尔 D.梅奥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行政组织理论。韦伯被人们称为“行政组织理论之父”。参见教材P61。

13、韦伯认为运行效率最差的组织形态是()。A.神秘化组织 B.传统组织 C.法律化组织 D.自由化组织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B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行政组织理论。传统权力——传统组织。传统权力即是按照传统或继承沿袭而拥有的权力,领导人不是按能力来挑选的,其管理也就相对比较单纯,由此,其运行效率在三种组织形态中也是最差的。参见教材P62。

14、韦伯把理想组织的组织结构分为三个层次,其中最高领导层的职责是()。A.将下层意见反馈给上层 B.依据上级指示,从事实际工作 C.组织重大决策

D.贯彻上级重大决策并拟定实施方案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C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理想组织形态的组织结构。最高领导层的职责是组织重大决策。参见教材P62-63。

15、参与并领导了著名的霍桑试验的是()。A.韦伯 B.法约尔 C.斯密 D.梅奥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霍桑试验的内容。作为一名心理学家和管理学家,梅奥参与并领导了著名的霍桑试验。参见教材P64。

16、行为科学的理论基础是()。A.动机激励理论 B.组织与冲突理论

C.企业管理中的“人性”理论 D.领导方式的理论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C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行为科学理论的建立与发展。关于企业管理中的“人性”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基础,即如何看待职场中员工的人性。参见教材P66。

17、以管理的职能及其发挥作用的过程为研究对象,认为管理是通过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完成工作的过程,这是()的特点。A.社会系统学派 B.决策理论学派 C.管理过程学派 D.系统管理学派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管理过程学派的特点。管理过程学派的特点是:以管理的职能及其发挥作用的过程为研究对象,认为管理是通过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完成工作的过程。参见教材P67。

18、以向大企业的经理提供管理企业的成功经验和科学方法为目标的现代管理学派是()。A.系统管理学派 B.管理过程学派 C.经理角色学派 D.经验主义学派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经验主义学派。经验主义学派简称经验学派,是以向大企业的经理提供管理企业的成功经验和科学方法为目标,是通过研究一个组织或管理人员的实践经验来分析管理的。参见教材P70。

19、经理角色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泰勒 B.哈罗德•孔茨 C.切斯特•巴纳德 D.亨利•明茨伯格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经理角色学派。经理角色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加拿大籍的美国管理学教授亨利•明茨伯格,他的代表作是1973年出版的《经理工作的性质》。参见教材P71。

20、()的主要特点就是形成以运筹学和计算机应用为主体的管理定量方法。A.系统管理学派 B.管理过程学派 C.管理科学学派 D.经验主义学派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管理科学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的主要特点就是形成以运筹学和计算机应用为主体的管理定量方法。参见教材P71。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作业活动的是()。A.企业生产制造产品的活动 B.流通企业的销售活动 C.农民的种植活动 D.医院中的诊治活动 E.车间组长的协调活动 【正确答案】:ABCD 【您的答案】:ABCD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管理的特性。作业活动是人类物质和文化活动本身,如企业中生产制造产品的活动、流通企业的销售活动、农民的种植活动、医院中的诊治活动、学校中的教学活动等,它们是达成组织目标的基本活动。参见教材P40。

2、以人为本的管理强调()。A.组织由人组成

B.人们为了组织的利益最大化而工作

C.组织要依靠全体员工的智慧和力量满足人不断增长的需求 D.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作用

E.以人为本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质量和生活质量 【正确答案】:ACDE 【您的答案】:B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管理的特性。以人为本的管理强调组织是由人组成的,组织为了满足人不断增长的需求,同时也提高员工的工作质量和生活质量,必须依靠全体员工的智慧和力量。因此,现代管理强调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作用。参见教材P41。

3、在管理的基本活动中,有效管理的重要环节和必要手段是()。A.计划 B.组织 C.协调 D.控制 E.领导

【正确答案】:BDE 【您的答案】:AB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管理的职能。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是组织、领导和控制职能的基础和依据;组织、领导和控制职能是有效管理的重要环节和必要手段,是计划及目标得以实现的保障。参见教材P41。

4、管理者在决策制定方面的角色具体包括()。A.企业家 B.混乱驾驭者 C.资源分配者 D.谈判者 E.领导者

【正确答案】:ABCD 【您的答案】:A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管理者的角色。决策制定方面的角色具体包括企业家角色、混乱驾驭者角色、资源分配者角色和谈判者角色。参见教材P44。

5、下列属于技术技能范畴的是()。A.生产技能 B.财务技能 C.营销技能 D.协调技能 E.激励技能 【正确答案】:ABC 【您的答案】:A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管理者的技能。生产技能、财务技能、营销技能等,都属于技术能力的范畴。参见教材P44。

6、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可将管理思想分为()阶段。A.古代管理思想

B.管理理论萌芽时期的管理理论 C.早期的管理思想与实践 D.工业革命时期的管理思想 E.现代管理思想 【正确答案】:BC 【您的答案】:A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管理思想的产生。按照时间先后,我们把管理思想分为两大阶段,即早期的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管理理论萌芽时期的管理思想。参见教材P53。

7、下列选项中属于记载我国古代管理思想文献的是()。A.《孙子兵法》 B.《周礼》 C.《货殖列传》 D.《君主论》 E.《圣经》 【正确答案】:ABC 【您的答案】:A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管理思想的文献。反映我国古代管理思想的主要著作有:《尧典》、《孙子兵法》、《周礼》、《管子》、《货殖列传》、《梦溪笔谈》、《天工开物》等。参见教材P54~55。

8、下列属于古典管理理论的是()。A.行政组织管理理论 B.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C.科学管理理论 D.一般管理理论 E.特别管理理论 【正确答案】:ACD 【您的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古典管理理论。古典管理理论主要由三个理论学派构成,即科学管理理论、一般管理理论和行政组织理论。参见教材P57。

9、科学管理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A.标准化原理 B.工作定额原理 C.发扬集体精神 D.明确权利与责任 E.差别计件工资制 【正确答案】:ABE 【您的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其主要内容有:工作定额原理、标准化原理、科学地挑选工人并使之成为“第一流工人”、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管理工作专业化原理、管理控制的例外原理。参见教材P58。

10、法约尔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了划分,其中属于财务活动的是()。A.资金的筹集 B.设备的安全 C.人员的安全 D.资金的运用 E.存货盘点 【正确答案】:AD 【您的答案】:ABC

1、管理的首要职能是()。A.计划 B.组织 C.领导 D.控制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管理的职能。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是组织、领导和控制职能的基础和依据。参见教材P41。

2、肩负制定具体计划职责的管理者是()。A.高层管理者 B.中层管理者 C.基层管理者 D.一线管理者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管理者的分类。中层管理者负责制定具体的计划,是对某一部门或某一方面负有责任的管理人员。参见教材P42。

3、直接关系到任务的完成和目标的实现的是()。A.基层管理者的工作 B.中层管理者的工作 C.高层管理者的工作 D.管理的有效性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A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管理者的分类。基层管理者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任务的完成和目标的实现。参见教材P43。

4、当管理者带领有关领导参观企业时,他所扮演的角色是()。A.挂名首脑 B.领导者 C.联络者 D.发言人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管理者的角色。当管理者履行礼仪性和象征性的业务时,如参加社会活动、宴请重要客户、带领有关领导参观企业等,他们都在扮演挂名首脑角色。参见教材P43。

5、关于有效的管理者与成功的管理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效的管理者决定的组织的效果 B.成功的管理者决定的组织的效率 C.沟通对有效的管理者的贡献最大

D.社交对于在组织中获得更快的晋升的作用不大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有效的管理者与成功的管理者。有效的管理者决定了组织的效率,而成功管理者决定了组织的效果。社交和施展政治技巧对于在组织中获得更快的晋升起着重要作用。参见教材P46。

6、管理学是对前人的管理实践、管理思想、管理理论的总结、扬弃和发展,这说明管理学具有()。A.一般性 B.多科性 C.历史性 D.实践性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C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管理学的特点。管理学的历史性体现在:管理学是对前人的管理实践、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的总结、扬弃和发展,割断历史,不了解前人对管理经验的理论总结和管理历史,就难以很好地理解、把握和运用管理学。参见教材P47。

7、管理学涉及的领域十分广阔,它需要从不同类型的管理实践中抽象概括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管理思想、管理原理和管理方法。这体现了管理学的()。A.发展性 B.历史性 C.实践性 D.综合性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D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管理学的特点。从管理内容上看,管理学涉及的领域十分广阔,它需要从不同类型的管理实践中抽象概括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管理思想、管理原理和管理方法。从影响管理活动的各种因素上看,除了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这些基本因素外,还有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等;从管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相关性上看,它与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都有密切关系。因此说,管理学是一门非常综合的学科,是吸收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的知识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参见教材P47。

8、我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当中,儒家所主张的治国管理之道是()。A.仁爱礼德 B.以法治国 C.穷兵黩武 D.增加赋税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A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着重于对人类精神文明的研究。运用仁爱心、自尊心、自信心、自觉心来发挥其内在动力,以求达到社会的平衡与协调。见教材P54。

9、法约尔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了划分,其中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属于()。A.技术活动 B.财务活动 C.商业活动 D.管理活动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D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经营与管理的区别。管理活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参见教材P60。

10、法约尔设计了一种把等级制度与横向信息沟通结合起来的跳板,即()。A.人员稳定 B.法约尔桥 C.集体精神 D.集中与分散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B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一般管理理论等级链的内容。法约尔设计了一种把等级制度与横向信息沟通结合起来的“跳板”,即“法约尔跳板”,亦称“法约尔桥”。参见教材P61。

11、被称为“行政组织理论之父”的是()。A.泰勒 B.韦伯 C.法约尔 D.梅奥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B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行政组织理论。韦伯被人们称为“行政组织理论之父”。参见教材P61。

12、韦伯把理想组织的组织结构分为三个层次,其中最高领导层的职责是()。A.将下层意见反馈给上层 B.依据上级指示,从事实际工作 C.组织重大决策

D.贯彻上级重大决策并拟定实施方案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C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理想组织形态的组织结构。最高领导层的职责是组织重大决策。参见教材P62-63。

13、古典管理理论的主要目标是()。A.强调规章制度的作用 B.提高生产率

C.重视个人积极性的发挥 D.重视团队建设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古典管理理论的主要特点。古典管理理论以提高生产率为主要目标。因为这一时期制约企业管理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效率的低下,所以管理理论主要解决的就是效率问题。泰勒等人从事的一系列科学研究,都是以提高生产效率为目标的。参见教材P63。

14、参与并领导了著名的霍桑试验的是()。A.韦伯 B.法约尔 C.斯密 D.梅奥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霍桑试验的内容。作为一名心理学家和管理学家,梅奥参与并领导了著名的霍桑试验。参见教材P64。

15、行为科学最基本的理论核心是()。A.动机激励理论 B.组织与冲突理论

C.企业管理中的“人性”理论 D.领导方式的理论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行为科学理论的建立与发展。关于动机激励的理论是行为科学最基本的理论核心。参见教材P66。

16、行为科学的理论基础是()。A.动机激励理论 B.组织与冲突理论

C.企业管理中的“人性”理论 D.领导方式的理论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行为科学理论的建立与发展。关于企业管理中的“人性”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基础,即如何看待职场中员工的人性。参见教材P66。

17、以向大企业的经理提供管理企业的成功经验和科学方法为目标的现代管理学派是()。A.系统管理学派 B.管理过程学派 C.经理角色学派 D.经验主义学派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D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经验主义学派。经验主义学派简称经验学派,是以向大企业的经理提供管理企业的成功经验和科学方法为目标,是通过研究一个组织或管理人员的实践经验来分析管理的。参见教材P70。

18、下列选项中属于权变理论学派内容的是()。A.强调决策中管理的重要性

B.注重企业管理者亲身实践经验的总结 C.提倡将社会系统与技术系统结合起来 D.企业组织结构按照环境特点来设计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权变理论学派的内容。权变理论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1)关于组织结构的观点。权变理论认为,企业是一个开放性系统,它的组织结构应按照环境特点来设计,并分成不同的结构模式。(2)关于领导方式的观点。权变理论认为,不存在一种普遍适用的“最好的”或普遍不适用的“不好的”领导方式,一切依据企业的任务、个人和小组的行为特点、领导者的职位权力及领导者与下属的关系而定。参见教材P70-71。

19、经理角色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泰勒 B.哈罗德•孔茨 C.切斯特•巴纳德 D.亨利•明茨伯格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经理角色学派。经理角色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加拿大籍的美国管理学教授亨利•明茨伯格,他的代表作是1973年出版的《经理工作的性质》。参见教材P71。

20、战略管理理论起源于()。A.美国 B.德国 C.英国 D.日本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A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战略管理理论的内容。战略管理理论起源于20世纪的美国,它萌芽于20年代,形成于60年代,在70年代得到大发展,80年代受到冷落,90年代又重新受到重视。参见教材P71。

二、多项选择题

1、以人为本的管理强调()。A.组织由人组成

B.人们为了组织的利益最大化而工作

C.组织要依靠全体员工的智慧和力量满足人不断增长的需求 D.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作用

E.以人为本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质量和生活质量 【正确答案】:ACDE 【您的答案】:ABCD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管理的特性。以人为本的管理强调组织是由人组成的,组织为了满足人不断增长的需求,同时也提高员工的工作质量和生活质量,必须依靠全体员工的智慧和力量。因此,现代管理强调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作用。参见教材P41。

2、在管理的基本活动中,有效管理的重要环节和必要手段是()。A.计划 B.组织 C.协调 D.控制 E.领导

【正确答案】:BDE 【您的答案】:ABCD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管理的职能。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是组织、领导和控制职能的基础和依据;组织、领导和控制职能是有效管理的重要环节和必要手段,是计划及目标得以实现的保障。参见教材P41。

3、效果的具体衡量指标有()。A.销售收入 B.利润额 C.资金周转率 D.销售利润率 E.成本利润率 【正确答案】:ABDE 【您的答案】:ABCD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管理有效性的衡量。效果指目标达成度,涉及活动的结果。效果的具体衡量指标有销售收入、利润额、销售利润率、成本利润率、资金利润率等。利润是销售收入与销售成本之间的差额,是衡量效果的一项客观指标。参见教材P42。

4、下列属于技术技能范畴的是()。A.生产技能 B.财务技能 C.营销技能 D.协调技能 E.激励技能 【正确答案】:ABC 【您的答案】:ABCD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管理者的技能。生产技能、财务技能、营销技能等,都属于技术能力的范畴。参见教材P44。

5、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可将管理思想分为()阶段。A.古代管理思想 B.管理理论萌芽时期的管理理论 C.早期的管理思想与实践 D.工业革命时期的管理思想 E.现代管理思想 【正确答案】:BC 【您的答案】:ABCD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管理思想的产生。按照时间先后,我们把管理思想分为两大阶段,即早期的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管理理论萌芽时期的管理思想。参见教材P53。

6、下列选项中属于记载我国古代管理思想文献的是()。A.《孙子兵法》 B.《周礼》 C.《货殖列传》 D.《君主论》 E.《圣经》 【正确答案】:ABC 【您的答案】:AB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管理思想的文献。反映我国古代管理思想的主要著作有:《尧典》、《孙子兵法》、《周礼》、《管子》、《货殖列传》、《梦溪笔谈》、《天工开物》等。参见教材P54~55。

7、下列属于古典管理理论的是()。A.行政组织管理理论 B.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C.科学管理理论 D.一般管理理论 E.特别管理理论 【正确答案】:ACD 【您的答案】:ABCD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古典管理理论。古典管理理论主要由三个理论学派构成,即科学管理理论、一般管理理论和行政组织理论。参见教材P57。

8、科学管理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A.标准化原理 B.工作定额原理 C.发扬集体精神 D.明确权利与责任 E.差别计件工资制 【正确答案】:ABE 【您的答案】:ABCD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其主要内容有:工作定额原理、标准化原理、科学地挑选工人并使之成为“第一流工人”、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管理工作专业化原理、管理控制的例外原理。参见教材P58。

9、一般管理理论的特点主要有()。A.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B.着重研究管理的职能作用 C.探求管理组织结构合理化 D.从企业管理的整体出发 E.研究企业内部的协调性 【正确答案】:BCDE 【您的答案】:ABCD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一般管理理论的特点。其特点是从企业管理的整体出发,着重研究管理的职能作用、企业内部的协调等问题,探求管理组织结构合理化、管理人员职责分工合理化等。参见教材P59。

10、社会系统学派的巴纳德认为任何协作系统都包含的要素有()。A.协作的意愿 B.经理人员的职能 C.共同目标 D.效力与效率 E.信息联系 【正确答案】:ACE 【您的答案】:ABCDE

1、产生于作业活动并为作业活动服务的活动是()。A.生产活动 B.经济活动 C.管理活动 D.法律活动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C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管理的产生和必要性。管理活动是产生于作业活动并为作业活动服务的一种活动。参见教材P35。

2、管理的实质是()。A.计划 B.组织 C.协调 D.控制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管理的概念。管理的实质是协调。参见教材P39。

3、在管理的职能中,对组织未来活动进行的预先筹划和安排是()。A.计划 B.组织 C.领导 D.控制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A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管理的职能。计划是对组织未来活动进行的预先筹划和安排。参见教材P41。

4、管理的首要职能是()。A.计划 B.组织 C.领导 D.控制 【未做】

5、肩负制定具体计划职责的管理者是()。A.高层管理者 B.中层管理者 C.基层管理者 D.一线管理者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B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管理者的分类。中层管理者负责制定具体的计划,是对某一部门或某一方面负有责任的管理人员。参见教材P42。

6、直接关系到任务的完成和目标的实现的是()。A.基层管理者的工作 B.中层管理者的工作 C.高层管理者的工作 D.管理的有效性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A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管理者的分类。基层管理者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任务的完成和目标的实现。参见教材P43。

7、当管理者带领有关领导参观企业时,他所扮演的角色是()。A.挂名首脑 B.领导者 C.联络者 D.发言人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A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管理者的角色。当管理者履行礼仪性和象征性的业务时,如参加社会活动、宴请重要客户、带领有关领导参观企业等,他们都在扮演挂名首脑角色。参见教材P43。

8、关于有效的管理者与成功的管理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效的管理者决定的组织的效果 B.成功的管理者决定的组织的效率 C.沟通对有效的管理者的贡献最大

D.社交对于在组织中获得更快的晋升的作用不大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C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有效的管理者与成功的管理者。有效的管理者决定了组织的效率,而成功管理者决定了组织的效果。社交和施展政治技巧对于在组织中获得更快的晋升起着重要作用。参见教材P46。

9、管理学是对前人的管理实践、管理思想、管理理论的总结、扬弃和发展,这说明管理学具有()。A.一般性 B.多科性 C.历史性 D.实践性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C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管理学的特点。管理学的历史性体现在:管理学是对前人的管理实践、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的总结、扬弃和发展,割断历史,不了解前人对管理经验的理论总结和管理历史,就难以很好地理解、把握和运用管理学。参见教材P47。

10、泰勒的管理理论提出了“职能工长制”,建议每个工人的监督至少要()个职能工长。A.3 B.5 C.8 D.10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科学管理理论的内容。泰勒设想了“职能工长制”,建议对每个工人的监督至少要有八个职能工长,或者说一个班组的工长要有八种管理职能,而这些职能又可分为计划和执行两部分,并由两个管理部门分别承担。参见教材P58。

11、一般管理理论中,能够链接、联合、调和所有的活动和力量的管理要素是()。A.协调 B.指挥 C.控制 D.组织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A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一般管理理论的要素。协调是连接、联合、调和所有的活动和力量的管理要素。参见教材P60。

12、法约尔设计了一种把等级制度与横向信息沟通结合起来的跳板,即()。A.人员稳定 B.法约尔桥 C.集体精神 D.集中与分散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B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一般管理理论等级链的内容。法约尔设计了一种把等级制度与横向信息沟通结合起来的“跳板”,即“法约尔跳板”,亦称“法约尔桥”。参见教材P61。

13、被称为“行政组织理论之父”的是()。A.泰勒 B.韦伯 C.法约尔 D.梅奥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B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行政组织理论。韦伯被人们称为“行政组织理论之父”。参见教材P61。

14、韦伯认为运行效率最差的组织形态是()。A.神秘化组织 B.传统组织 C.法律化组织 D.自由化组织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B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行政组织理论。传统权力——传统组织。传统权力即是按照传统或继承沿袭而拥有的权力,领导人不是按能力来挑选的,其管理也就相对比较单纯,由此,其运行效率在三种组织形态中也是最差的。参见教材P62。

15、韦伯把理想组织的组织结构分为三个层次,其中最高领导层的职责是()。A.将下层意见反馈给上层 B.依据上级指示,从事实际工作 C.组织重大决策

D.贯彻上级重大决策并拟定实施方案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C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理想组织形态的组织结构。最高领导层的职责是组织重大决策。参见教材P62-63。

16、行为科学最基本的理论核心是()。A.动机激励理论 B.组织与冲突理论

C.企业管理中的“人性”理论 D.领导方式的理论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A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行为科学理论的建立与发展。关于动机激励的理论是行为科学最基本的理论核心。参见教材P66。

17、以管理的职能及其发挥作用的过程为研究对象,认为管理是通过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完成工作的过程,这是()的特点。A.社会系统学派 B.决策理论学派 C.管理过程学派 D.系统管理学派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C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管理过程学派的特点。管理过程学派的特点是:以管理的职能及其发挥作用的过程为研究对象,认为管理是通过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完成工作的过程。参见教材P67。

18、应把社会系统与技术系统结合起来考虑,这是()的观点。A.社会系统学派 B.决策理论学派 C.管理过程学派 D.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D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社会—技术系统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认为应把社会系统与技术系统结合起来考虑。参见教材P70。

19、下列选项中属于权变理论学派内容的是()。A.强调决策中管理的重要性

B.注重企业管理者亲身实践经验的总结 C.提倡将社会系统与技术系统结合起来 D.企业组织结构按照环境特点来设计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D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权变理论学派的内容。权变理论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1)关于组织结构的观点。权变理论认为,企业是一个开放性系统,它的组织结构应按照环境特点来设计,并分成不同的结构模式。(2)关于领导方式的观点。权变理论认为,不存在一种普遍适用的“最好的”或普遍不适用的“不好的”领导方式,一切依据企业的任务、个人和小组的行为特点、领导者的职位权力及领导者与下属的关系而定。参见教材P70-71。

20、经理角色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泰勒 B.哈罗德•孔茨 C.切斯特•巴纳德 D.亨利•明茨伯格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D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经理角色学派。经理角色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加拿大籍的美国管理学教授亨利•明茨伯格,他的代表作是1973年出版的《经理工作的性质》。参见教材P71。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作业活动的是()。A.企业生产制造产品的活动 B.流通企业的销售活动 C.农民的种植活动 D.医院中的诊治活动 E.车间组长的协调活动 【正确答案】:ABCD 【您的答案】:ABCD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管理的特性。作业活动是人类物质和文化活动本身,如企业中生产制造产品的活动、流通企业的销售活动、农民的种植活动、医院中的诊治活动、学校中的教学活动等,它们是达成组织目标的基本活动。参见教材P40。

2、以人为本的管理强调()。A.组织由人组成

B.人们为了组织的利益最大化而工作

C.组织要依靠全体员工的智慧和力量满足人不断增长的需求 D.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作用

E.以人为本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质量和生活质量 【正确答案】:ACDE 【您的答案】:AC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管理的特性。以人为本的管理强调组织是由人组成的,组织为了满足人不断增长的需求,同时也提高员工的工作质量和生活质量,必须依靠全体员工的智慧和力量。因此,现代管理强调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作用。参见教材P41。

3、在管理的基本活动中,有效管理的重要环节和必要手段是()。A.计划 B.组织 C.协调 D.控制 E.领导

【正确答案】:BDE 【您的答案】:BDE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管理的职能。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是组织、领导和控制职能的基础和依据;组织、领导和控制职能是有效管理的重要环节和必要手段,是计划及目标得以实现的保障。参见教材P41。

4、效果的具体衡量指标有()。A.销售收入 B.利润额 C.资金周转率 D.销售利润率 E.成本利润率 【正确答案】:ABDE 【您的答案】:ABDE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管理有效性的衡量。效果指目标达成度,涉及活动的结果。效果的具体衡量指标有销售收入、利润额、销售利润率、成本利润率、资金利润率等。利润是销售收入与销售成本之间的差额,是衡量效果的一项客观指标。参见教材P42。

5、管理者在决策制定方面的角色具体包括()。A.企业家 B.混乱驾驭者 C.资源分配者 D.谈判者 E.领导者

【正确答案】:ABCD 【您的答案】:ABCD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管理者的角色。决策制定方面的角色具体包括企业家角色、混乱驾驭者角色、资源分配者角色和谈判者角色。参见教材P44。

6、下列属于技术技能范畴的是()。A.生产技能 B.财务技能 C.营销技能 D.协调技能 E.激励技能 【正确答案】:ABC 【您的答案】:ABC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管理者的技能。生产技能、财务技能、营销技能等,都属于技术能力的范畴。参见教材P44。

7、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可将管理思想分为()阶段。A.古代管理思想

B.管理理论萌芽时期的管理理论 C.早期的管理思想与实践 D.工业革命时期的管理思想 E.现代管理思想 【正确答案】:BC 【您的答案】:BC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管理思想的产生。按照时间先后,我们把管理思想分为两大阶段,即早期的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管理理论萌芽时期的管理思想。参见教材P53。

8、下列属于古典管理理论的是()。A.行政组织管理理论 B.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C.科学管理理论 D.一般管理理论 E.特别管理理论 【正确答案】:ACD 【您的答案】:A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古典管理理论。古典管理理论主要由三个理论学派构成,即科学管理理论、一般管理理论和行政组织理论。参见教材P57。

9、科学管理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A.标准化原理 B.工作定额原理 C.发扬集体精神 D.明确权利与责任 E.差别计件工资制 【正确答案】:ABE 【您的答案】:ABE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其主要内容有:工作定额原理、标准化原理、科学地挑选工人并使之成为“第一流工人”、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管理工作专业化原理、管理控制的例外原理。参见教材P58。

10、一般管理理论的特点主要有()。A.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B.着重研究管理的职能作用 C.探求管理组织结构合理化 D.从企业管理的整体出发 E.研究企业内部的协调性 【正确答案】:BCDE 【您的答案】:BCDE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一般管理理论的特点。其特点是从企业管理的整体出发,着重研究管理的职能作用、企业内部的协调等问题,探求管理组织结构合理化、管理人员职责分工合理化等。参见教材P59。

意见簿 | 计算器 版权所有

一、单项选择题

1、产生于作业活动并为作业活动服务的活动是()。A.生产活动 B.经济活动 C.管理活动 D.法律活动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C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管理的产生和必要性。管理活动是产生于作业活动并为作业活动服务的一种活动。参见教材P35。

2、管理的实质是()。A.计划 B.组织 C.协调 D.控制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管理的概念。管理的实质是协调。参见教材P39。

3、在管理的职能中,对组织未来活动进行的预先筹划和安排是()。A.计划 B.组织 C.领导 D.控制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A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管理的职能。计划是对组织未来活动进行的预先筹划和安排。参见教材P41。

4、管理的首要职能是()。A.计划 B.组织 C.领导 D.控制 【未做】

5、肩负制定具体计划职责的管理者是()。A.高层管理者 B.中层管理者 C.基层管理者 D.一线管理者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B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管理者的分类。中层管理者负责制定具体的计划,是对某一部门或某一方面负有责任的管理人员。参见教材P42。

6、直接关系到任务的完成和目标的实现的是()。A.基层管理者的工作 B.中层管理者的工作 C.高层管理者的工作 D.管理的有效性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A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管理者的分类。基层管理者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任务的完成和目标的实现。参见教材P43。

7、当管理者带领有关领导参观企业时,他所扮演的角色是()。A.挂名首脑 B.领导者 C.联络者 D.发言人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A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管理者的角色。当管理者履行礼仪性和象征性的业务时,如参加社会活动、宴请重要客户、带领有关领导参观企业等,他们都在扮演挂名首脑角色。参见教材P43。

8、关于有效的管理者与成功的管理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效的管理者决定的组织的效果 B.成功的管理者决定的组织的效率 C.沟通对有效的管理者的贡献最大

D.社交对于在组织中获得更快的晋升的作用不大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C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有效的管理者与成功的管理者。有效的管理者决定了组织的效率,而成功管理者决定了组织的效果。社交和施展政治技巧对于在组织中获得更快的晋升起着重要作用。参见教材P46。

9、管理学是对前人的管理实践、管理思想、管理理论的总结、扬弃和发展,这说明管理学具有()。A.一般性 B.多科性 C.历史性 D.实践性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C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管理学的特点。管理学的历史性体现在:管理学是对前人的管理实践、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的总结、扬弃和发展,割断历史,不了解前人对管理经验的理论总结和管理历史,就难以很好地理解、把握和运用管理学。参见教材P47。

10、泰勒的管理理论提出了“职能工长制”,建议每个工人的监督至少要()个职能工长。A.3 B.5 C.8 D.10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科学管理理论的内容。泰勒设想了“职能工长制”,建议对每个工人的监督至少要有八个职能工长,或者说一个班组的工长要有八种管理职能,而这些职能又可分为计划和执行两部分,并由两个管理部门分别承担。参见教材P58。

11、一般管理理论中,能够链接、联合、调和所有的活动和力量的管理要素是()。A.协调 B.指挥 C.控制 D.组织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A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一般管理理论的要素。协调是连接、联合、调和所有的活动和力量的管理要素。参见教材P60。

12、法约尔设计了一种把等级制度与横向信息沟通结合起来的跳板,即()。A.人员稳定 B.法约尔桥 C.集体精神 D.集中与分散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B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一般管理理论等级链的内容。法约尔设计了一种把等级制度与横向信息沟通结合起来的“跳板”,即“法约尔跳板”,亦称“法约尔桥”。参见教材P61。

13、被称为“行政组织理论之父”的是()。A.泰勒 B.韦伯 C.法约尔 D.梅奥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B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行政组织理论。韦伯被人们称为“行政组织理论之父”。参见教材P61。

14、韦伯认为运行效率最差的组织形态是()。A.神秘化组织 B.传统组织 C.法律化组织 D.自由化组织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B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行政组织理论。传统权力——传统组织。传统权力即是按照传统或继承沿袭而拥有的权力,领导人不是按能力来挑选的,其管理也就相对比较单纯,由此,其运行效率在三种组织形态中也是最差的。参见教材P62。

15、韦伯把理想组织的组织结构分为三个层次,其中最高领导层的职责是()。A.将下层意见反馈给上层 B.依据上级指示,从事实际工作 C.组织重大决策

D.贯彻上级重大决策并拟定实施方案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C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理想组织形态的组织结构。最高领导层的职责是组织重大决策。参见教材P62-63。

16、行为科学最基本的理论核心是()。A.动机激励理论 B.组织与冲突理论

C.企业管理中的“人性”理论 D.领导方式的理论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A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行为科学理论的建立与发展。关于动机激励的理论是行为科学最基本的理论核心。参见教材P66。

17、以管理的职能及其发挥作用的过程为研究对象,认为管理是通过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完成工作的过程,这是()的特点。A.社会系统学派 B.决策理论学派 C.管理过程学派 D.系统管理学派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C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管理过程学派的特点。管理过程学派的特点是:以管理的职能及其发挥作用的过程为研究对象,认为管理是通过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完成工作的过程。参见教材P67。

18、应把社会系统与技术系统结合起来考虑,这是()的观点。A.社会系统学派 B.决策理论学派 C.管理过程学派 D.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D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社会—技术系统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认为应把社会系统与技术系统结合起来考虑。参见教材P70。

19、下列选项中属于权变理论学派内容的是()。A.强调决策中管理的重要性

B.注重企业管理者亲身实践经验的总结 C.提倡将社会系统与技术系统结合起来 D.企业组织结构按照环境特点来设计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D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权变理论学派的内容。权变理论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1)关于组织结构的观点。权变理论认为,企业是一个开放性系统,它的组织结构应按照环境特点来设计,并分成不同的结构模式。(2)关于领导方式的观点。权变理论认为,不存在一种普遍适用的“最好的”或普遍不适用的“不好的”领导方式,一切依据企业的任务、个人和小组的行为特点、领导者的职位权力及领导者与下属的关系而定。参见教材P70-71。

20、经理角色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泰勒 B.哈罗德•孔茨 C.切斯特•巴纳德 D.亨利•明茨伯格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D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经理角色学派。经理角色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加拿大籍的美国管理学教授亨利•明茨伯格,他的代表作是1973年出版的《经理工作的性质》。参见教材P71。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作业活动的是()。A.企业生产制造产品的活动 B.流通企业的销售活动 C.农民的种植活动 D.医院中的诊治活动 E.车间组长的协调活动 【正确答案】:ABCD 【您的答案】:ABCD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管理的特性。作业活动是人类物质和文化活动本身,如企业中生产制造产品的活动、流通企业的销售活动、农民的种植活动、医院中的诊治活动、学校中的教学活动等,它们是达成组织目标的基本活动。参见教材P40。

2、以人为本的管理强调()。A.组织由人组成

B.人们为了组织的利益最大化而工作 C.组织要依靠全体员工的智慧和力量满足人不断增长的需求 D.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作用

E.以人为本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质量和生活质量 【正确答案】:ACDE 【您的答案】:AC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管理的特性。以人为本的管理强调组织是由人组成的,组织为了满足人不断增长的需求,同时也提高员工的工作质量和生活质量,必须依靠全体员工的智慧和力量。因此,现代管理强调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作用。参见教材P41。

3、在管理的基本活动中,有效管理的重要环节和必要手段是()。A.计划 B.组织 C.协调 D.控制 E.领导

【正确答案】:BDE 【您的答案】:BDE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管理的职能。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是组织、领导和控制职能的基础和依据;组织、领导和控制职能是有效管理的重要环节和必要手段,是计划及目标得以实现的保障。参见教材P41。

4、效果的具体衡量指标有()。A.销售收入 B.利润额 C.资金周转率 D.销售利润率 E.成本利润率 【正确答案】:ABDE 【您的答案】:ABDE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管理有效性的衡量。效果指目标达成度,涉及活动的结果。效果的具体衡量指标有销售收入、利润额、销售利润率、成本利润率、资金利润率等。利润是销售收入与销售成本之间的差额,是衡量效果的一项客观指标。参见教材P42。

5、管理者在决策制定方面的角色具体包括()。A.企业家 B.混乱驾驭者 C.资源分配者 D.谈判者 E.领导者

【正确答案】:ABCD 【您的答案】:ABCD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管理者的角色。决策制定方面的角色具体包括企业家角色、混乱驾驭者角色、资源分配者角色和谈判者角色。参见教材P44。

6、下列属于技术技能范畴的是()。A.生产技能 B.财务技能 C.营销技能 D.协调技能 E.激励技能 【正确答案】:ABC 【您的答案】:ABC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管理者的技能。生产技能、财务技能、营销技能等,都属于技术能力的范畴。参见教材P44。

7、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可将管理思想分为()阶段。A.古代管理思想

B.管理理论萌芽时期的管理理论 C.早期的管理思想与实践 D.工业革命时期的管理思想 E.现代管理思想 【正确答案】:BC 【您的答案】:BC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管理思想的产生。按照时间先后,我们把管理思想分为两大阶段,即早期的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管理理论萌芽时期的管理思想。参见教材P53。

8、下列属于古典管理理论的是()。A.行政组织管理理论 B.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C.科学管理理论 D.一般管理理论 E.特别管理理论 【正确答案】:ACD 【您的答案】:A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古典管理理论。古典管理理论主要由三个理论学派构成,即科学管理理论、一般管理理论和行政组织理论。参见教材P57。

9、科学管理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A.标准化原理 B.工作定额原理 C.发扬集体精神 D.明确权利与责任 E.差别计件工资制 【正确答案】:ABE 【您的答案】:ABE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其主要内容有:工作定额原理、标准化原理、科学地挑选工人并使之成为“第一流工人”、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管理工作专业化原理、管理控制的例外原理。参见教材P58。

10、一般管理理论的特点主要有()。A.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B.着重研究管理的职能作用 C.探求管理组织结构合理化 D.从企业管理的整体出发 E.研究企业内部的协调性 【正确答案】:BCDE 【您的答案】:BCDE 【答案正确】

一、单项选择题

1、管理的首要职能是()。A.计划 B.组织 C.领导 D.控制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A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管理的职能。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是组织、领导和控制职能的基础和依据。参见教材P41。

2、肩负制定具体计划职责的管理者是()。A.高层管理者 B.中层管理者 C.基层管理者 D.一线管理者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B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管理者的分类。中层管理者负责制定具体的计划,是对某一部门或某一方面负有责任的管理人员。参见教材P42。

3、直接关系到任务的完成和目标的实现的是()。A.基层管理者的工作 B.中层管理者的工作 C.高层管理者的工作 D.管理的有效性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A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管理者的分类。基层管理者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任务的完成和目标的实现。参见教材P43。

4、关于有效的管理者与成功的管理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效的管理者决定的组织的效果 B.成功的管理者决定的组织的效率 C.沟通对有效的管理者的贡献最大

D.社交对于在组织中获得更快的晋升的作用不大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C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有效的管理者与成功的管理者。有效的管理者决定了组织的效率,而成功管理者决定了组织的效果。社交和施展政治技巧对于在组织中获得更快的晋升起着重要作用。参见教材P46。

5、管理学是对前人的管理实践、管理思想、管理理论的总结、扬弃和发展,这说明管理学具有()。A.一般性 B.多科性 C.历史性 D.实践性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C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管理学的特点。管理学的历史性体现在:管理学是对前人的管理实践、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的总结、扬弃和发展,割断历史,不了解前人对管理经验的理论总结和管理历史,就难以很好地理解、把握和运用管理学。参见教材P47。

6、管理学涉及的领域十分广阔,它需要从不同类型的管理实践中抽象概括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管理思想、管理原理和管理方法。这体现了管理学的()。A.发展性 B.历史性 C.实践性 D.综合性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D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管理学的特点。从管理内容上看,管理学涉及的领域十分广阔,它需要从不同类型的管理实践中抽象概括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管理思想、管理原理和管理方法。从影响管理活动的各种因素上看,除了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这些基本因素外,还有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等;从管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相关性上看,它与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都有密切关系。因此说,管理学是一门非常综合的学科,是吸收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的知识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参见教材P47。

7、我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当中,儒家所主张的治国管理之道是()。A.仁爱礼德 B.以法治国 C.穷兵黩武 D.增加赋税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A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着重于对人类精神文明的研究。运用仁爱心、自尊心、自信心、自觉心来发挥其内在动力,以求达到社会的平衡与协调。见教材P54。

8、我国古代在经营和财政管理方面有重要贡献的人物是()。A.范蠡 B.魏征 C.商鞅 D.孙武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内容。中国古代有一位在经营和财政管理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他就是春秋末期的政治家兼巨商范蠡。参见教材P54。

9、泰勒的管理理论提出了“职能工长制”,建议每个工人的监督至少要()个职能工长。A.3 B.5 C.8 D.10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C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科学管理理论的内容。泰勒设想了“职能工长制”,建议对每个工人的监督至少要有八个职能工长,或者说一个班组的工长要有八种管理职能,而这些职能又可分为计划和执行两部分,并由两个管理部门分别承担。参见教材P58。

10、一般管理理论中,能够链接、联合、调和所有的活动和力量的管理要素是()。A.协调 B.指挥 C.控制 D.组织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A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一般管理理论的要素。协调是连接、联合、调和所有的活动和力量的管理要素。参见教材P60。

11、法约尔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了划分,其中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属于()。A.技术活动 B.财务活动 C.商业活动 D.管理活动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D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经营与管理的区别。管理活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参见教材P60。

12、被称为“行政组织理论之父”的是()。A.泰勒 B.韦伯 C.法约尔 D.梅奥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B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行政组织理论。韦伯被人们称为“行政组织理论之父”。参见教材P61。

13、参与并领导了著名的霍桑试验的是()。A.韦伯 B.法约尔 C.斯密 D.梅奥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D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霍桑试验的内容。作为一名心理学家和管理学家,梅奥参与并领导了著名的霍桑试验。参见教材P64。

14、行为科学的理论基础是()。A.动机激励理论 B.组织与冲突理论

C.企业管理中的“人性”理论 D.领导方式的理论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C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行为科学理论的建立与发展。关于企业管理中的“人性”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基础,即如何看待职场中员工的人性。参见教材P66。

15、当代管理过程学派的主要代表是()。A.泰勒 B.哈罗德•孔茨 C.切斯特•巴纳德 D.韦伯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管理过程学派。当代管理过程学派的主要代表是哈罗德•孔茨。参见教材P67。

16、以向大企业的经理提供管理企业的成功经验和科学方法为目标的现代管理学派是()。A.系统管理学派 B.管理过程学派 C.经理角色学派 D.经验主义学派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D 【答案正确】

篇2:管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1.简述公共行政学研究途径与公共管理学研究途径的差异。

答:第一,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公共管理学是一个跨学科、综合性的研究领域,它可以有不同的研究途径、方法或观点。首先,公共管理学可以从不同的社会科学学科的框架中来加以研究,在西方(美国)公共管理学的发展中,形成了较有影响的学科途径,有管理学途径、政治学途径、法学途径和经济学途径。其次,可以从某些社会科学的理论、假设或模型出发来研究公共管理过程,由此形成的研究途径更是多种多样。研究途径、方法的不同,导致对公共管理过程做出不同的描述或解释,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公共管理理论。

第二,公共行政学的研究途径:公共行政学有三种主要的研究途径,即管理途径(包括传统的管理途径和新公共管理途径)、政治途径和法律途径。2.简述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的区别与联系。

答:第一,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的区别: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具有不同的功能。公共政策主要是制定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秩序和行为规则,它通过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的规定和引导,在总体上为一个社会中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创造必需的环境,即是人们生活的一种外在条件。公共管理则是通过具体实施公共管理行为与活动来提高公众的社会生活质量和实现公共利益。第二,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的联系: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的基本属性都是公共性,即关注的都是社会公共利益,涉及的都是社会公共事务领域,都以解决社会公共问题为手段,以提高公众生活质量为目标。而且,虽然两者运行过程的最终表现不同,即公共政策过程的运行表现为观念形态的形成与完善,而公共管理过程的运行表现为客观的物质交换,但两者都有一个由确认问题到制定方案,最后实施和评估的相同的实施过程。具体联系表现如下:(1)公共政策指出了公共管理的基本方向,是公共管理的必要前提;(2)公共政策具有一定的公共管理职能;(3)公共管理是实现公共政策的基本途径;(4)在一定层面上,公共管理行为与相关公共政策是合二为一的。3.简述公共治理理论的内容。

答:公共治理理论是对作为传统公共管理理论的公共行政理论进行反思和批判,并且对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之合理内核进行整合的结果,其核心观点是主张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确定共同的目标等途径,实现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其内容包括:第一,公共治理是由多元主体组成的公共行动体系;第二,公共管理的责任边界具有相当的模糊性;第三,多元化的公共管理主体之间存在着权力依赖和互动的伙伴关系;第四,治理语境下的公共管理,是多元化的公共管理主体基于伙伴关系进行合作的一种自主自治的网络管理;第五,治理语境下的政府在社会公共网络管理中扮演着“元治理”角色。4.简述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基本观点。

答:新公共服务理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观点:第一,政府的职能是服务而不是掌舵;第二,公共利益是目标而非副产品;第三,在思想上要具有战略性,在行动上要具有民主性;第四,为公民服务,而不是为顾客服务;第五,责任并不简单;第六,重视人,而不只是重视生产率;第七,公民权和公共服务比企业家精神更重要。5.简述准政府组织与非营利组织的联系与区别。答:(1)非营利组织是以增进社会公共利益为组织目标,且非官方的,即本身并不具有行政权力的公共组织。准政府组织是介于政府组织和非营利组织之间的一种过渡型公共组织,即非营利的且以增进公共利益为组织目标,但通过授权等行使一定的行政权力或通过所具有的公共权威,从而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具有一定强制性的公共组织。

(2)准政府组织与非营利组织的联系:准政府组织和非营利组织都是公共组织,二者都不以营利为目标,以增进社会公共利益为组织目标。二者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准政府组织与非营利组织的区别:首先,准政府组织通过授权行使一定的行政权力或通过所具有的公共权威,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而非营利组织的最大特点是非强制性。其次,准政府组织虽然以其非营利的活动服务于公众,但在人员构成、组织管理和运行方式上都带有政府组织性质,行使着一部分政府职能,行政色彩非常强。最后,准政府组织的身份与非营利组织也明显存在差异,这突出表现在税收、行政费用给付、各种优惠政策等方面。

6.简述公共组织变革的目标和主要内容。答:(1)公共组织变革的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提高公共组织适应环境的能力;2)提高公共组织自身的稳定性、协调性;3)提高公共组织的工作绩效。

(2)公共组织变革的内容包括:1)组织结构的变革。在横向部门结构上,公共组织的变革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从公共管理的过程来看,正在由重决策、执行部门,轻监督、咨询、信息等部门的倾向,向重咨询、信息、监督部门转变,力求与决策、执行部门相平衡。在纵向层级上,整个公共组织结构有从集权式、尖塔形的结构形式向分权式、扁平形的结构形式发展的趋势。2)公共组织权力关系的变革。一是公共组织向社会组织还权;二是横向分权;三是在纵向权力分配上,实行集权与分权互相的融合与共存。3)技术变革。在公共组织运作过程中,普及网络化的大容量计算机等现代化设备,通过现代网络技术实行业务流程再造、业务协同和资源共享,根治传统组织形态中强调分工所造成的部门分割和官僚主义。同时,通过网络建立虚拟机构和客户信息系统,规范工作流程,简化管理程序,减去多余、重叠的机构和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实现“一站式”的管理与服务。4)产品和服务的变革。基于服务对象的需要,持续尝试发现更好的服务流程和服务方式,为社会提供最低成本、最好品质的产品与服务。或者通过创新公共服务方式,运用公共组织的技能与资源开发新产品与服务,使公共组织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求。5)人力资源变革。人力资源是一个公共组织最重要的资源,公共组织的根本竞争力在于工作人员的技术与能力。7.联系实际简述实现有效沟通的途径和增强领导沟通的方法。答:(1)实现有效沟通的途径:1)选择合理的沟通渠道,包括正式渠道和非正式渠道;2)选择合理的沟通模式,构建信息沟通网络;3)选择有效的沟通形式,包括口头形式、书面形式、非语言形式、电子媒介形式。

(2)增强领导沟通的方法:1)构建畅通的沟通网络;2)树立主动沟通的意识。领导者的沟通意识,直接关系到政府内部沟通的有效开展及与人民群众间的沟通和谐;3)创造有利的沟通环境。营造一个相互信任、有利于沟通的氛围的关键是培育积极沟通的文化;4)要完善民主监督机制,在知情环节、沟通环节、反馈环节上建立健全制度,进一步增强民主监督的实效;5)注意沟通与信息技术的关系。在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信息技术已经彻底改变了公共领导沟通方式,提高了领导者沟通的有效性,明显改进了领导监控个人和公众监督政府的能力,它允许政府拥有更加完整的信息来更快地进行决策,为政府和公众共享信息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8.简述领导体制的内容与类型。

答:领导体制是指领导职能、领导权力和领导责任的配置制度、方法及其运行机制。领导体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领导结构,指领导职能、领导权力和领导责任的配置结构;二是领导的层次与跨度,指纵向组织结构的等级层次和一个领导者能直接有效地指挥下级的幅度;三是领导机构中各部门之间的职责与权限划分;四是领导干部的管理制度,包括选举、招考、任免、考核、调动、轮换、回避、离(退)休等方面的制度。

领导体制的类型,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类型的划分。根据领导机关中最高决策权所属人数的多少,可以划分为首长制和委员会制;根据权力集中的程度和行使的特点,可以划分为集权制和分权制;根据公共组织构成单位的功能、职权性质与范围,可以划分为层级制和职能制;根据公共组织中同一层级各部门所受的指挥和控制,可以划分为完整制和分离制。9.简述领导沟通的作用、途径与沟通方法。答:沟通,是为了一个设定的目标,把信息、思想和情感在个人或群体间传递,以取得理解、信任的过程。公共领导沟通,即领导者为实现其目标,通过一定的领导组织和领导手段与组织内外的追随者、被领导者进行的信息、思想和情感的传递与互动,以保证公共利益和目标的有效协调和实现。领导沟通的作用表现为:(1)沟通是科学决策的前提;(2)沟通可以统一思想,提高绩效;(3)沟通可以改善人际关系,鼓舞士气,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实现有效沟通的途径:(1)选择合理的沟通渠道——正式渠道和非正式渠道;(2)选择合理的沟通模式,包括:链式沟通、轮式沟通、全通道沟通、环式沟通和Y式沟通,构建信息沟通网络;(3)选择有效的沟通形式,包括口头形式、书面形式、非语言形式和电子媒介形式等。增强领导沟通的方法主要有:(1)构建畅通的沟通网络;(2)树立主动沟通的意识;(3)创造有利的沟通环境;(4)完善民主监督机制,在知情环节、沟通环节、反馈环节上建立健全制度;(5)注意沟通与信息技术的关系。

10.联系所学知识,简述政策工具选择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答:政策工具的选择需要考虑如下方面:第一,应基于以公共理性为主导的多元综合理性的原则;第二,应与政策环境相适应;第三,应能有利于协调政策目标群体,即政策受众的当前利益、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第四,政策工具的选择应具有灵活性,针对某一政策问题是选择使用单一的政策工具抑或是综合应用多种政策工具,或是以一种为主其他为辅,取决于对以上三方面的条件要求满足的程度;第五,政策工具的性质和效用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受到环境和目标群体变化的影响有可能发生变化,因此对有关工具的使用方式或使用力度应及时予以调整。

11.简述公共政策发展的价值取向。

答:公共政策发展的价值取向主要表现在:(1)公共性。“公共性”是现代公共政策重要的价值取向。从根本上说,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旨在整合和优化社会资源配置以实现、增进和维护公共利益。公共政策的公共性体现为政策制定的公共利益取向、政策运行的公共服务导向以及政策过程的公共参与性。

(2)合法性。公共政策的合法性可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形式上的合法性,即合法律性,二是实质上的合法性,即政治学意义上的合法性——公共政策得到公众出自内心的认可和接受。公共政策发展的实质性的合法性应符合以下规范:价值的正当性、目标的可理解和可接受性、绩效。

(3)有效性。公共政策的发展应当体现有效性。这就意味着,公共政策规划、制定和发展在满足公共性和合法性要求的基础上,还必须实现有效性——正确合理的公共政策能够得到及时、完全和有效的执行,能真正实现政策目标。

公共政策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公共政策发展必须以公共性作为首要的价值导向,在公共性价值目标的导引下追求合法性和政策资源分配的高效率。12.简述公共政策定性分析方法。

答:公共政策定性分析方法主要有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交叉影响分析法和脚本写作法四种方法。

(1)头脑风暴法(brain storming)。头脑风暴法又称智力激励法、BS法、专家会议法,是通过专家微观智能结构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相互启发所引起的“思维共振”来获取决策的信息和意见。运用头脑风暴法旨在保证群体决策的创造性,提高决策质量,是改善群体决策的一种典型方法。头脑风暴法又可分为直接头脑风暴法(通常简称为头脑风暴法)和质疑头脑风暴法(也称反头脑风暴法)。(2)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德尔菲法是借用Delphi,即古希腊神话中的神谕之地来命名的一种政策行动预测方法。德尔菲法依据系统的程序,让专家匿名发表意见,即专家之间不得互相讨论,不发生横向联系,只能与调查人员发生关系,多轮次调查专家对问卷所提问题的看法,再经过反复征询、归纳、修改,最后汇总成专家基本一致的看法来作为预测结果。它的主要特点一是匿名性;二是巡回反馈。

(3)交叉影响分析法(crossimpact analysis)。交叉影响分析法又称交互影响矩阵法,是试图建构一种新方法以使得在一个预测集之中的一个事件的概率可以根据与被预测的事件之间潜在的相互作用得以判断。这种方法根据事件发生或不发生来对未来事件的发生概率进行判断,其目的在于对那些促进或阻碍其他相关事件发生的条件加以确认,通过考虑事件的相互作用来预测事件发生的概率,它依据的是条件概率原则。(4)脚本写作法(script writing)。脚本即政策研究者对有些将要发生的情况进行的描述或预言,而这些情况与研究者所要分析、设计和评估的系统或政策密切相关。脚本写作是通过对从现在到未来某个时间的假定(例如5年,10年)来编写脚本,将有关信息和对未来的假设等材料进行组织,以得到对未来的预测描述。13.简述绩效评估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功能。答:绩效评估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具有以下功能:

(1)控制功能。组织通过绩效评估,为各项人事管理提供了一个客观而公平的标准,并依据这个考核的结果决定晋升、奖惩、调配等,也可以使人员牢记工作职责,养成按照规章制度工作的自觉性。

(2)激励功能。通过考核,无论对成绩突出者,还是落后者都会起到鞭策他们尽心尽责,完成组织所交给的任务的作用。

(3)开发功能。绩效评估是按已定的绩效标准进行的,评估结果显示的不足之处就是人员的培训需求,管理者可以据此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达到提高人员素质的目标。

(4)沟通功能。评估结束以后,管理者把考核的结果反馈给被评估人,听取他们的申诉和看法,这就提供了领导与职员之间的沟通机会,有利于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解决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4.简述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主要特点。

答:19世纪中叶,公务员制度首先在英国创立。其主要特点有:

(1)严格区分政务官与事务官。政务官通过选举产生,承担政治责任,有任期,随着选举的胜负而进退。而事务官是通过公开考试、择优录用产生的,不随政党的进退而进退,实行职务常任。

(2)强调政治中立。它是指事务类公务员不参与党派政治斗争活动,不参加党派竞选,不成为某一执政党政治目标的工具,不得以党派偏见影响决策,忠诚地为国家服务。

(3)公开考试,择优录用。这是西方公务员制度的又一个重要原则。它是指事务类公务员的产生都是通过向社会公开招考的形式进行的,即所谓“凡进必考”。按照考试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择优录用,排除了过去以党派倾向作为录用依据的弊端,保证录用的公正,克服用人之中的不正之风。(4)实行“功绩晋升制”。“功绩晋升制”是西方各国公务员制度的最重要原则。根据这一原则,在决定公务员的职务晋升的时候,应着重考虑拟晋升人选的才干和能力,强调权责一致、奖惩结合、公平对待。

(5)强调官风官纪和职业道德,重视公务员队伍的廉洁。15.简述国外公共人力资源管理改革的特点。答:(1)实行弹性化的任用制度。最典型的是合同聘用制的运用。政府进行战略规划,确定若干年内要完成的任务,然后把这些任务分解到各个部门,并据此从政府系统内部和外部招聘执行官,以固定期限合同的形式确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2)放松规制,由刚性管理变为弹性管理。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简化人事规则。二是指行政机构在经过授权或批准后,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具有某些不受规则限制的“豁免权”。

(3)实行谈判工资制。公务员不仅可以通过公务员工会与政府集体谈判工资报酬,在新公共管理运动中更是发展出了个人谈判工资制度,即在与政府雇员签署聘用合同之前,被雇者可以就自己的工资报酬与政府进行一对一的谈判。(4)推行绩效管理和绩效工资。

(5)改革僵化的职位分类制度和职业发展路线。

(6)注重人力资源开发。一些国家在能力主义的价值取向下,根据职位对任职者的要求积极实施人力资源开发。

(7)下放人事管理权力。

16.简述我国省级人民代表大会对省级政府预算行使最高决定权所包含的内容。答:我国省级人民代表大会对省级政府预算行使最高决定权所包含的内容如下:(1)审查本级总预算草案及本级总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2)批准本级预算和本级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3)改变或者撤销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议。(4)撤销本级政府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17.简述我国地方政府运用的“两上两下”的典型预算过程。答:我国地方政府运用的“两上两下”的具体过程如下:(1)“一上”。支出部门在收到财政部门的预算编制通知之后,对部门下一的支出进行测算,然后报送财政部门。(2)“一下”。财政部门收到各个部门的预算后,由职能处室对各个部门的预算进行审查,然后将审查意见反馈给各部门。在下达反馈意见的同时,财政部门根据往年的预算情况和对未来收入的预测,给各个部门下达一个控制数,要求各个部门在控制数内修改部门预算。(3)“二上”。各个部门在财政部门下达的控制数内重新编制本部门的预算。然后报送财政部门。财政部门审查各个部门的预算后,汇总编制政府预算。然后,报政府常务会议讨论。财政部门根据政府常务会议的意见修改预算,然后报同级党委审查。最后,财政部门将政府预算草案报人大常委会初审。最后,人大常委会初审后形成的政府预算在人大会议召开时提交大会审议通过。支出部门根据财政下达的控制数和审查意见重新修改预算,然后上报给财政部门。“二上”后,财政部门审查部门的预算后,通常提交政府常务办公会,通过后提交党委常务会,然后,政府预算必须提交给地方人大财经委员会的预算工作委员会进行初步审查,初步审查通过后,提交每年的人民代表大会审查。(4)“二下”。人大通过预算后,由财政部门批复给各个部门,开始预算执行。18.简述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的目标。

答: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的目标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实现政务信息资源的科学管理,这是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的基础性目标;(2)提高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能力,这是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的根本性目标;(3)最大限度地降低公共部门信息活动的费用,这是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的直接目标;(4)促进公共管理正常运转、经济良性运行和社会和谐发展,这是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的终极性目标。

19.简述政务信息资源公开的原则。

答:政务信息资源公开的原则包括以下方面:(1)合法性原则。合法性原则是指政务信息公开必须是依法公开,包括政务信息公开的范围、内容、程序和途径等,都必须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即通过具体的法律、法规、制度和规范等,对政务信息公开做出明确规定,并在实践中贯彻执行。(2)及时性原则。政务信息公开作为公共管理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要求做到及时、迅速。

(3)真实性原则。这一原则指的是公开的政务信息必须是真实、可靠的,而不是虚假的或错误的政务信息。

(4)利益平衡原则。利益平衡原则指的是实施政务信息公开时不得侵犯个人隐私、商业秘密等其他个人或组织的合法权益,以及国家秘密和社会公共利益,有效处理公开与保护的关系。(5)不收费原则。政务信息资源作为社会公共资源,它的公开一般不收取费用。

(6)责任原则。公开政务信息是公共部门的一种责任。公众知情权的有效实现取决于对违反政务信息公开行为责任的严肃追究和对侵犯公众信息获取权的有效救济。20.简述如何构建政务信息资源库。答:(1)明确政务信息资源库构建的目标。包括:第一,要有利于实现政务信息公开和面向社会服务的原则,提高社会服务质量;第二,要有利于提高公共管理能力、回应社会需求的能力,做到科学、高效地宏观管理和决策;第三,要有利于对社会及时发布大量有价值的政务信息,引导企业自主走向市场,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进行导向,减少盲目性。

(2)具体措施。构建政务信息资源库,需要长期的规划和强有力的组织协调,要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统筹兼顾,综合协调。具体措施包括:第一,健全和完善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的统一标准和规范;第二,遵循由易到难、分步实施的原则;第三,加强对政务信息资源库的系统运行规范管理,包括建立和完善运行规范来管理和控制信息系统的运作;第四,建立高效、可操作的政务信息资源质量评价体系。21.简述公共危机管理系统的构成。答:根据公共管理主体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发挥的作用、参与危机管理过程的直接与否等因素,公共危机管理系统分为五大系统:(1)决策系统。决策系统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居于核心地位,实质上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战略决策效能和危机应变能力。(2)统一的指挥与综合协调系统。统一的指挥与综合协调系统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处于核心领导地位,有利于保证各执行部门之间高效的协同运作,避免因相互扯皮、推诿而延误战机,影响危机救助。(3)执行系统。执行部门承担着大量日常的危机预防和快速反应的责任,成为公共危机管理系统中的骨干和中坚力量,是公共危机管理的直接行动力量。(4)辅助系统。公共危机管理辅助系统主要是指那些“自身拥有特殊的专业技能、业务范围,拥有特定的资源、设备和能力,主管着特殊的事务,担负着紧急事务应对中的某些特殊任务”的部门,它们相当于危机管理的后勤系统,不直接具有危机管理的职能,而是提供危机管理过程所需的各种服务。(5)信息、参谋咨询系统。公共危机管理的时机把握和快速应对,需要应急指挥决策中心具备及时、有效的灾害信息,这不仅有赖于危机管理职能组织系统和辅助部门的信息来源,而且还必须依赖于公共部门甚至是民间的信息、参谋咨询系统的工作和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危机决策过程中不同角色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特别是发挥公共危机管理专家的积极作用,形成不同危机中的专家与决策者之间一定程度上的分工和相互协作关系。22.简述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法制的原则。答:(1)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法制的基本原则:一是法治原则;二是应急性原则;三是基本权利保障原则。

(2)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法制的具体原则:第一,公共利益原则。公共危机管理的目的就是要维护公共利益,维护公共安全,使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免受公共危机的损害,这是危机管理、运用紧急权力、对人们的部分权利进行限制的正当基础。第二,比例原则。比例原则是指对人民基本权利的限制必须使目的与手段之间符合一定的比例,使限制和保护之间达到某种均衡。第三,主动性和防范性原则。在公共危机管理的机制里,要做好危机预防、危机预警、危机预案,使危机爆发后按照事先准备好的各种方法去处理。因此,公共危机管理法制必须在制度上确保公共危机管理把重心放在主动性和防范性上。第四,积极责任原则。公共危机管理法制更强调政府科学、及时、有效应对危机的积极责任。公共危机管理法制应建立健全比常态法制更为积极、更为严厉的政府行政责任,督促紧急权力的积极规范行使。第五,权益救济原则。危机管理法制的权益救济原则包括:一是当公共危机对群众的权利和利益造成侵害时,如果是企业的生产事故造成的危机,企业必须承担对受害者的权利和利益进行赔偿的责任。二是当政府对危机爆发负有某种责任时,政府应当承担对受害者的权利和利益进行赔偿的责任。三是当公共危机的引发是由于自然灾害,没有特定的责任者时,政府应尽其所能,发动所有的力量应对危机,使危机的损害降到最低。四是在危机应对的紧急情况下,人们为了控制危机蔓延,防止危机升级,往往会牺牲一些较小的利益,来保护较大的利益。在危机之后,应根据情况对受害人作出一定的补偿。

23.比较分析传统行政方法与当代公共管理新工具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答:(1)二者的联系。传统行政方法和公共管理新工具都是达到公共部门目标的具体技术和方法。至今传统行政方法仍然是公共管理的重要方法。

(2)二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第一,传统行政方法主要有: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思想教育手段。第二,公共管理新工具主要有:一是市场化工具:民营化、用者付费、合同外包、特许经营、凭单制、分散决策、放松管制、产权交易、内部市场等方法;二是工商管理技术:战略管理、绩效管理、顾客导向、目标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标杆管理和流程再造技术等方法;三是社会化手段:社区治理、个人与家庭、志愿者组织、公私伙伴关系等方法。第三,传统行政方法更加重视政治的、法律的和制度的方法;公共管理新工具更加重视经济的、管理的方法。

24.请分析在采用市场化工具推行公共服务民营化过程中应考虑的限制性问题。答:运用市场化工具推行公共服务民营化的过程中,要考虑的限制性问题包括:

(1)民营化带来的经济损失问题。民营化,正如新公共管理所主张的,以提高效率(经济效率与管理效率)为出发点和根本特色,但是由于民营化改革容易偏离最初的宗旨,其结果可能是政府在民营化中获得了财政危机的暂时解脱,而企业也通过某些非正当手段取得了相当可观的利润,而最应该保值增值的国有资产却在民营化中悄悄流失。

(2)民营化引发的公平性问题。公共服务具有非选择性,公共服务对公众来说是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所以就要求公共服务供给做到公平与公正,体现公共性。在最简单的意义上,就是使服务具有普遍意义而不是被少数人所特享。传统上,公共部门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是间接关系,公众集体付费,政府集体供给,在排除特权与腐败的情况下一般不会存在差异,例如许多福利项目、基本的生活必需品供给等。但在市场条件下,单一的供求关系可能被打破,一是生产者以营利为目的,它们会按照市场竞争法则去选择有利于其获利的服务项目,对于那些不能很好获利但又不能不提供的服务,则有可能消极供给;二是对消费者而言,他们无须集体性统一地消费,因而可以选择不同服务或不同层次的服务,但对于那些生活困难者来说,却是没有选择权可言的。当一部分人被剥夺了某些选择权时,很难说是社会公正的表现。

(3)民营化引发腐败和私人垄断性问题。民营化不必然带来腐败问题,但在公私合作、化公为私的过程中会增加腐败的机会。与公共服务民营化所产生的腐败问题相伴而来的可能就是民营化之后形成的新的私人垄断现象。人们担心公共服务由政府垄断会损害消费者利益,主张通过竞争机制使服务的供给更有效率,也更加公平。但由于企业在民营化中因腐败问题留下的巨额利润空缺,使一些企业挖空心思去掘取垄断利润;同时,由于民营化没有形成真正的竞争局面,使企业具有取得垄断利润的现实条件。于是,新的私人垄断就会产生。

(4)民营化带来的公共责任缺失。许多地方政府在进行民营化改革过程中,考虑更多的是解决财政与投资问题以及减少政府管理职能、减少人员编制等,而对于民营化后可能存在的公共责任空白却估计不足,也或许主观上就希望能够减少政府责任。这都会引发公共部门的责任危机,最终损害公共利益。

(5)民营化带来的新的社会稳定问题。在一些地区,一些领域,公共服务在民营之后确实在效率上有所提高,但与此同时却带来新的问题,突出表现为大量裁员,引起社会不稳定。(6)民营化过程中的监督问题。民营化使私营部门参与到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中。但是,私营部门主要追求经济利益,在“经济人”作用下,可能片面追求私利,而忽略了公共利益。政府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监督监管作用,不能任其放任自流。25.简述公共管理法律途径的基本理念及其主要内容。答:(1)公共管理法律途径的基本理念可以概括为:法律至上、善法之治、自然公正、平等适用、制约权力、权利本位、正当程序。具体地说就是在法律与国家、政府之间,运用法律约束国家、政府的权力;在法律与公民之间,运用法律合理地分配利益;在法律与社会之间,运用法律确保社会公共秩序和公共利益不受权力和权利的侵犯。其核心的理念是运用法律约束国家、政府的权力。(2)公共管理法律途径的主要内容包括:1)强调宪法层面的公正、程序、权利和平等价值。2)把公共部门视为一种能够通过公正的抗辩程序来解决争端的结构形式。3)注重建立明确的公共管理行为准则和监督机制。4)把公共管理的对象看作完整和独立的个体,关心个人宪法权利和法律权利的保障。5)重视公共管理结果的合理性,不仅要求公共管理行为的主体和程序合法,还要求有利于保护公共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和提高效率。26.简述法治行政的原则。

答:法治行政的原则可概括为:

(1)法律优先原则。行政机关的一切活动都必须受法律的约束,不得与法律相违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以及其他规范性文件都不得与法律相抵触或相冲突。

(2)程序公开原则。行政行为、行政过程和行政结果公开;同时,行政行为中涉及的文件、资料、信息情报公开。

(3)权力监督原则。行政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国家行政机关管理政治、经济和社会事务的重要的一项国家权力,但又是容易被滥用,因而制约权力的核心首先是依法监督行政权。(4)法律救济原则。公民、法人权利受到损害时必须要有公正的救济机制;政府行政组织必须保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其实施的行政行为有向法院提起司法审查的权利。27.简述公共管理监督的具体内容。

答:公共管理监督的对象是一切公共部门及其所属工作人员和一切公共管理活动,其内容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1)监督决策是否科学、合法。监督公共决策是否科学、合法,在具体内容上,就是要监督决策目标、决策依据、决策方案,以及决策的程序是否合法、科学、民主。

(2)监督公共管理行为是否合法、合理。公共管理行为可区分为抽象的和具体的行为,这两种行为都必须受到切实有效的监督。对抽象行为的监督要以防止国家政策部门化为重点。对具体行为的监督,一是要对具体行为的合法性进行监督;二是要对具体行为的合理性进行监督。

(3)监督公共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是否廉洁勤政、不滥用权力。任何公共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廉或不勤,便失去行使公共权力的资格。腐败的本质是公共权力的滥用。公共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必须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谋利益,不能以权谋私。要加强公共管理监督的力度,从根本上解决滥用权力的问题,从而实现廉政。(4)监督自由裁量权是否被违规滥用。自由裁量权可弥补立法的不足,使公共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我们不能忽视自由裁量权被滥用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作用。因此,必须加强对自由裁量权行使的监督,特别是对执法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执法活动中行使自由裁量权的监督,坚决杜绝违规滥用自由裁量权的行为。28.简述构建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原则与依据。答:(1)绩效评估指标确立的原则:一是综合、全面性原则;二是系统性原则;三是 “硬”指标与“软”指标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四是可操作性原则;五是与职能行使保持一致的原则;六是导向性原则;七是独立性与差异性原则。(2)构建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依据有:

一是职能依据。评估指标必须直接指向公共部门所具有的职能,从而检测公共部门是否完全履行、部分履行、错误履行职能。

二是绩效目标。要进行绩效评估,就必须首先建立明确的、可以量化的绩效目标,根据绩效目标建立评估指标体系。

三是评估的目的。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目的包括公众信任度评估;公共部门责任评估;服务质量、满意程度和公共管理效率评估;绩效预算;公共政策评估等。

四是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还应当依据社会发展的整体价值取向和社会发展的程度;依据每个地区、每个部门、每个工作岗位的实际。

总之,在构建评估指标体系时,既要考虑公共管理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要考虑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要建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统一性指标与部门和岗位等特殊性指标相结合的多层次的绩效评估体系;要充分听取各方面专家和社会公众的意见,要避免绩效评估指标对被评估者产生逆向激励效应;要遵循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统一性评估指标与专业性、特殊性评估指标相结合的原则。

29.如何正确理解公共部门绩效评估要做到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答:在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中要贯彻“硬”指标与“软”指标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公共部门绩效具有多维性,绩效评估指标应既有“硬”指标,又有“软”指标;既要定量评估,又要定性评估。

(1)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指标的量的标准:量作为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标准,表明的是公共管理绩效的效率大小,即公共部门在公共管理活动过程中,投入与产出的比例;或是指公共部门在单位时间、单位物质投入中所提供公共物品或公共服务的数量。因此,公共部门绩效评估量的标准一是效率比例;二是频率大小;三是环节多少。

量的标准的确定,应当符合:1)产出大于投入原则。从一定的投入量中获得最大的产出,即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取得同样多的效果:或以同样的资源消耗取得最大的效果,提供最多的服务。2)职能原则。公共部门所取得的服务绩效,必须是要在其职能范围之内。(2)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指标的质的标准。公共管理绩效质的标准是指公共部门进行公共管理活动、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过程中的态度、所使用的方法与手段、管理能力,以及公众对其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满意程度的总称。核心是指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是否满足了公众精神的和物质的需求。质的标准一是态度;二是使用的方法和手段;三是管理结果。(3)评估指标的相对性与公众的满足度。绩效评估指标所包含的量的标准与质的标准是对立统一的。虽然也有许多质的标准无法用量来描述和衡量,但量可以作为衡量质的指数,在量中也体现了质的积累,量是相对的,质也是相对的。公共管理对公众需求的满足也只能是相对的满足,而不可能做到绝对的满足。所以,有许多公共部门都向他们的顾客做出这样的服务承诺,他们所提供的服务是“世界级服务”,而不是“最好的服务”或“一流的服务”;他们的努力是不断提高服务水平。30.简述当代公共部门改革的目标。答:(1)促使公共管理更富有创新、开拓精神;(2)促使公共管理更为经济,降低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3)促使公共部门更具绩效,提高公共管理效能;(4)促使公共管理提高效率;(5)促使公共管理系统更具适应性;(6)促使公共部门更为负责。31.简述当代西方国家公共部门改革的内容。

参考答案:当代西方国家公共部门改革的内容包括:(1)重新界定和优化政府职能。当代西方各国优化政府职能的基本途径就是通过采取非国有化即公有企业和公用事业的产权转移或私有化、自由化以及压缩式管理等途径将政府兴办和管理的大部分公共企业交给市场和社会,放松对市场的管制,尽可能地将公共部门承担的社会服务出租和承包出去,实现政府从社会的部分撤退。

(2)用市场和社会力量实行公共服务社会化、市场化。政府公共服务市场化是通过市场化工具来实现的;政府公共服务社会化则是通过政府与社会构建伙伴关系、将部分社会性的公共服务交由社区或非政府组织来实现的。公共服务社会化的实践形式一是政府业务合同出租;二是以私补公,打破政府垄断;三是建立政府部门与私营企业的伙伴关系;四是公共服务社区化。

(3)政府部门内部的管理体制改革。第一,利用信息技术革命新成果,建立公共行政信息系统;第二,实行分权;第三,推行部门内部的组织结构改革;第四,推行公共人事制度改革;第五,提高服务质量,改善公共部门形象;第六,实现公共行政传统规范与工商企业管理方法的融合。

32.简述当代西方国家公共部门改革的特点。答:当代西方国家公共部门改革的特点包括:

(1)有计划、渐进式地推进公共部门改革,使公共部门改革持续开展;(2)组建精干、高效的改革机构,重视发挥参谋咨询机构的作用;(3)重视与改革配套的立法建设,把改革纳入法制轨道;

(4)注重提高公共管理效能和服务质量,强化改善公共部门与公众之间的关系;(5)注重内外部监督,形成以结果为本的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机制。 简答题

1.如何正确认识威尔逊的“政治—行政二分法”理论?

答:第一,威尔逊的观点内容:威尔逊认为执行宪法比制定宪法更要困难。为了使政府不走弯路,他把政府划分为两个领域,即“政治”与“行政”,他认为就政府应当做什么而言,政治领域就是由大多数选举出来的代表来决定各种选择;行政领域就是政府贯彻执行经过合法程序所通过的各种规定,这种执行过程不是政治干预。由此,他阐发了公共行政应当从政治中分离出来的基本思想,形成了“政治—行政”二分的理论:(1)行政学科应当建立在单一的组织原型的基础上,它能普遍运用于一切政治制度;(2)任何良好的行政科学必须使它自己从政治学领域中分离出来;(3)行政科学的指导价值是效率;(4)有效的公共行政要求政府权力有单一的领导中心;(5)建立独立的公共行政学的目的就是“使政府不走弯路,使政府专心处理公务和少作政治干预,加强和纯洁政府的组织机构,为政府的尽职尽责带来美誉”。第二,对“政治—行政”二分法的正确认识:虽然理论与实践已证明政治与行政是不可分的,但从功能主义的角度来说,威尔逊关于“政治—行政”二分法的思想,对于公共行政学从政治学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学科和形成公共行政学范式,以及调和发展民主与追求行政效率、行政专业化所产生的冲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民主宪政的内涵要求民众的控制和参与,这就会与行政效率理论和专业化理论相冲突。行政效率理论和专业化理论强调的是系统化的规则与内部程序,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不同于民主化的监控。威尔逊的这些思想奠定了公共行政学的理论基础,并对后来公共行政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2.论述在公共行政理论的转型过程中西蒙对传统公共行政的批判及其贡献。答:(1)西蒙对传统行政学理论的批判主要是从所谓的“行政原则”和“政治—行政”二分法这两个方面进行的。西蒙认为传统行政学家所提出的每一条行政原则都可以找到另一条看来同样合理的原则,虽然这两条原则导致相反的意见,但是在理论上我们却不能指出哪一条原则是正确的,因此,这些原则如同一般的谚语,虽然它们相互矛盾,但是彼此却可以并行不悖,所以这些“行政原则”并非真正的科学原则,它们只能被称为“行政谚语”。(2)西蒙对传统公共行政学另一方面的批判是与他所倡导的行为主义研究方法联系在一起的。基于对传统行政学在事实与价值两个方面的问题所提出的批评,西蒙试图从行为主义出发,以“决策”为基本概念提出一组概念工具,研究行政学问题,构建一个全新的公共行政学理论体系。寻求新的概念工具是行为主义学派社会科学家的普遍主张,应用新的概念从事实际研究是行为主义学派的学者与传统学者在方法论上的显著差异之一。(3)作为当代最杰出的行政学家之一,西蒙对传统行政学的批判和对科学研究新方法的探究主要体现在其著名的《行政行为——行政组织决策过程的研究》一书中。美国著名行政学家德怀特·沃尔多认为该书“代表着与行为主义相关联的观点和方法对公共行政学所做的直接而强有力的冲击”。自从西蒙提出决策研究途径以来,公共行政学界已日渐正视决策的重要性,甚至有人主张用“公共政策”来取代“公共行政”,这种以公共政策为主导的公共行政学研究潮流已经成为当代公共行政学的主流,以致衍生出公共政策这个新的公共管理学派,使政策管理成为现代公共管理领域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方向。3.论述沃尔多对传统公共行政的批判及其公共行政思想。

答:沃尔多对传统公共行政学的批判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沃尔多认为,传统行政学的“政治—行政”二分法,无论是作为一种对现实的描述,还是作为一种对行政行为的规定,都是不恰当的。这种二分法的目的是试图通过使民选官员负责制定政策而行政人员只是去执行政策来解决官僚制与民主制之间的冲突,于是,民主制本身则被解释为有效地关注公众的需要。他认为,传统的公共行政实际上并不符合民主制的理想,尽管民主被视为合乎需要,但它并不是行政所关注的中心问题而且它也不赞同效率核心原则。传统的行政管理运动反对“离心的民主”,并且试图通过提出政治与行政的分离和依靠所谓的“集权教条”与“整合原则”作为解决效率问题的方法来实施它自己的“向心的民主”。“政治—行政”二分法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试图解决价值问题。它认为政治体系要确立价值观并为行政设定目标。沃尔多认为这种观点并不坦率,因为它忽视了行政学应该包括更多复杂现象的愿望,结果,公共行政就有“侵犯政策或政治领域”的危险。在沃尔多看来,传统行政学家所提出的现实问题并不是政治与行政是否应该分离的问题,而是行政应将其决定价值观和政策的功能扩大到何种程度的问题,然而,传统行政学家并没能为这个问题提供合适的答案。而沃尔多自己的观点是应该鼓励行政权力和政治权力之间的合作而不是分离和对抗。在这个问题上,沃尔多试图用某种新的观点取代“政治—行政”二分法。在他看来,政治与行政不是可以分离的领域,而是相关的领域甚或就是一个统一的领域。沃尔多并没有自命可以解决将政治与行政联系起来的问题,他实际上是表明朝着一种专业观点发展可能是有益的。他认为,这种专业观点应该承认公共行政可以被描述为一套连锁的价值观,而不是一种僵硬的范式或教条,因此它也应该包括来源于各个方面的思想和方法;这种专业观点应该有一种取自民主价值观的道德成分;而且,这种专业观点应该将经济理性、政治理性以及社会理性的概念同正在发挥重要作用的“公共利益”概念结合起来,以免公共行政失去其道德意味并进而退化为纯粹的“政府行政”。

(2)沃尔多也批评了传统行政学的组织范式。他不仅批评了传统组织理论的理性主义倾向,而且还指出传统行政学过分地强调了组织之间的共性或所谓的原则。就寻求共性而言,沃尔多认为,传统的组织理论忽视了作为“行政实质”的具体性。在他看来,建立组织的目的不应是符合一般的原则,而应是能够解决问题,组织实际上所采取的形式和过程应该适合它所面对的具体情境。沃尔多断言,传统组织理论所规定的一般组织形式和组织过程很难适应具体情境或不断变化的环境。他还认为,传统的组织原则所依据的是一种将“客观事物自然秩序”的科学描述性概念同道德必然性概念结合在一起的规律概念。他说,即使传统的组织“原则”是以经验观察为基础并且能够告诉我们客观存在的事物,那也未必就能够规定事物应有的存在方式。另外,沃尔多声称传统行政学忽视了组织的非理性的方面和非正式的方面。例如,韦伯的官僚制组织就是如此。在他看来,韦伯过分地强调了官僚制组织的功能方面,忽视了组织的非正式方面和社会情感方面,并且把高于知识的职位奉为等级权威的基础。(3)沃尔多还反对传统行政学家过于重视效率的做法。在他看来,这种做法的最初目的是想要取代一种说教式的公共行政

学研究。不过,沃尔多认为效率概念本身就充满着道德含义,因为对“技术效率”的追求可以转变为对“社会效率”的追求。此外,沃尔多还宣称尽管效率本身不是价值,但是效率只有在自觉持有的价值观念框架内才是有用的概念。就是说,我们必须考虑效率的对象,因为我们不能假定有效地达到“任何”目的都是合乎需要的。

应该说,沃尔多对传统公共行政学的批判,是击中了要害的,它较为准确地指出了传统公共行政学理论的主要缺陷,成为新公共行政学研究的先导。

4.试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分析非政府公共组织对政府行政组织在公共管理中的影响。答:(1)在理论上,非政府公共组织参与公共管理,是当代新公共管理的重要内容,进一步丰富了公共行政理论研究的内容,拓展了研究的视野;同时,也构成了当代公共治理理论的重要内容,促进了公共管理主体的多元化(对当代新公共管理和公共治理理论的内容要分别展开说明)。

(2)在实践上,非政府公共组织参与公共管理,并与政府行政组织形成互动,积极方面的作用主要包括:有利于在政府——社会——市场之间形成和谐的关系与进行良性循环,有利于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有利于政府实现职能转变,促进政府从社会中部分退出,形成公共事务管理与公共服务提供的竞争机制;有利于政府缩小公共开支,降低行政成本。(3)影响。影响主要包括:权力多中心、主体多元化,对政府权威产生影响;如果缺乏有效监督,对社会的公平、公正会产生损害。

5.联系实际论述如何发挥非营利组织在我国现阶段公共管理中的作用。答:(1)非营利组织的主要特征:非营利性;志愿性;公益性;自主管理性;正式组织性等。(2)非营利组织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非营利组织是公共管理主体的必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主要体现在:1)非营利组织是微观的社会服务和管理职能的主要承担者。在现代社会中,公共管理的最终实现离不开非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承担微观的社会服务和管理职能,这既是社会自我管理的本质反映,也是政府进行社会管理的内在需求。2)非营利组织能提高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非营利组织在市场基础上的活动及其相互间的竞争,提高了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和质量。3)非营利组织能较好地满足社会多元化的需求。非营利组织作为公共管理的主体,有利于社会自己组织起来,生产一定社区内的公众所需要的产品或提供所要求的服务,及时回应社会多元化的需求,从而缓解社会不同群体对政府不同要求的压力,使政府可以专心于决策和提供纯公共物品。4)非营利组织是当代公共管理社会化和市场化的必然要求。公共管理的社会化和市场化,就是要发挥社会力量在公共服务和管理中的作用。6.论述我国事业单位及其管理体制的形成原因、存在问题以及如何进行分类改革。答:(1)形成原因:事业单位是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而出现的、我国特有的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主体。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事务和活动,即“没有生产收入”、“所需经费由国库支出”的社会工作,被视为政府的事业,并逐渐形成了高度集中的对社会事务的管理体制——事业单位管理体制。

(2)存在的问题:1)事业单位的非经济化定位,使事业单位与经济发展相脱节,从而使发展科技经济、教育经济、文化经济等难以实现,使事业单位失去了自我生存与自我发展的基础,使科学技术成果等不能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2)事业单位全部由财政支撑,一方面使国家财政不堪重负,另一方面使事业单位既没有自主支配经费的使用权,也没有自己独立的经费来源,积极性被严重压抑;3)事业单位及其管理体制的行政性,一方面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降低了事业单位的运行效率,另一方面扩大了政府职能,导致政事不分。(3)分类改革:以政事分开为基本原则按如下三类进行改革:

第一,具有准政府组织性质的事业单位,提供的是纯公共物品。这类事业单位的改革,在解除与政府行政管理机关的直接隶属关系的同时,应根据立法,一方面,进行全额拨款,并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加大公共财政对其的扶持力度;另一方面,对其行为及内部管理强化监督。

第二,具有一定经济效益的公益性的事业单位,提供的是准公共产品。这类事业单位应并入非营利组织之中,依法实行严格管理,避免其由公益性变为营利性,改变其作为社会公共组织的基本性质和宗旨。

第三,具有生产经营性和能力的事业单位,应促使其企业化,实行企业化运作和自收自支。但是,由于这类事业单位又从不同的角度涉及公共利益,提供的是准公共产品和服务,因此,在其实行企业化运作之后,总体上仍需将其纳入公共管理的范围,对这些单位应实行不同于普通企业的管理。

7.联系实际论述公共领导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

答:公共领导是公共管理的核心和灵魂,也是组织工作关系、人际关系和多种社会关系的中心,肩负着协调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使命。具体来说,公共领导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1)导向、统领的作用。公共领导的基本职责是把握全局,确定组织和单位的发展方向,引领变革,引领创新,推动组织的进步和发展。

(2)影响、表率的作用。领导的职位决定了他必然是有影响力的人,领导者的领导风格、领导魅力、道德风尚以及习惯爱好,都对团队成员产生重要的影响,引领着社会风气。

(3)协调、沟通的作用。在领导的管理活动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式各样的冲突和矛盾,这就需要协调、沟通。协调主要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组织以及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关系。而要做好协调,就必须做好沟通。沟通是协调的前提。(4)迎接挑战,引发变革的作用。变革无处不在,变革在所难免。公共领导者面对的是未来,他每时每刻都要准备迎接新的挑战。公共领导者必须发现时机以驱动变革、增长、创新和提升。

公共领导是广泛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它决定着公共管理的各个方面。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人类的整合程度进一步提高,公共领导的作用也将越来越大。8.论述我国公共领导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

答:公共领导体制改革是公共领导活动中为完成公共领导职能、实现公共领导意图对所设置的机构体系、运作机制和规章制度进行的合乎实际和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改革。

(1)我国公共领导体制存在的问题。第一,领导职能相互混淆。由于我国长期政企不分,政事不分,横向划分过细,推诿扯皮现象严重,直接影响公共领导效率。第二,领导权力过于集中。领导权力是公共领导体制的核心,是领导体制改革的关键和主要内容。权力过分集中,也是我们领导体制存在问题的病根之一。第三,领导权力的约束机制滞后。我国领导体制中一直缺乏对公共领导机关,尤其是领导者有效的权力约束机制,领导者一手遮天、唯权为大的情况在不少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第四,公共组织机构高度膨胀。我国公共组织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是我国领导体制的一个重要弊端,是加重政府的财政负担,使党和政府的领导机关产生官僚主义作风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五,用人制度缺乏活力。

(2)我国公共领导体制改革的可能路径。第一,完善领导职能分工,理顺各种关系:一是实行党政分开,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二是要完善党委、人大、政府三个不同机构的关系;三是按照权责相称原则确定职权体系,理顺职权关系。第二,在保证政令统一的前提下,适当下放权力。第三,改革组织人事制度,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第四,继续推进机构改革,合理设置机构,克服机构臃肿。第五,加强权力制约与监督。政府应接受来自社会各种力量的考察,如各类组织、社会大众、新闻舆论对权力的制约监督,着重解决组织的人事制度存在的问题。

9.论述政策执行失控的主要表现、原因以及矫正措施。答:(1)公共政策执行失控的主要表现:1)政策敷衍。政策执行者只做表面上的应付和宣传,并未采取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措施去落实。2)政策附加或阻截。即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没有真正依照政策规定的实施对象、范围、目标和力度进行,而是受制于某种利益的需要。这样的政策执行使政策的完整性、合理性甚至合法性受到破坏,使既定政策达不到应有的效果。3)政策抵制。政策执行者从局部或自身利益出发对某些政策有意不执行或变相不执行。4)政策扭曲。政策执行者对政策精神或部分内容故意曲解,为己所用,以对自身有利的方式解释政策,或以扭曲的方式执行政策。

(2)公共政策执行失控的原因主要是:1)对政策执行的总体力度及推进速度、进度实施控制、管理的权限;2)以组织的变更体现政策取向和政策执行,如某些行政部门的撤并、重组或设置会相应地加快、加强或迟缓、弱化政策执行的后果;3)行政部门内部组织运行机制的调整可能影响政策实施;4)行政机构与政策目标群体之间的关系与沟通程度也影响政策执行的效果;5)传统管理方式遗留的弊端在新时期社会利益矛盾和冲突的平台上会进一步放大并对政策执行产生不利影响。

(3)矫正公共政策执行失控的措施主要有:1)加强公共政策执行体系的组织建设。一方面要减少政策执行机构的组织结构层级,使之扁平化、网络化,简化政策执行程序;另一方面要理顺政策执行机构组织内部及其与其他组织机构的关系,加强相互间的交流互动,使执行体系运转得更为协调,政策执行获得制度保障。2)提高公共政策执行者的素质。这主要是通过建立一个完善的、规范的、法治严明的公务员制度和公务员体系来实现,包括完善公务员的选拔任用、培训开发、绩效评估和晋升制度,加强对公务员的职业伦理与道德教育,使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理念能内化成为他们行为的准则,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3)强化对公共政策执行体系的监控。强化对政策执行体系的监控是指对政策执行全过程的科学预测和对实际执行状况的及时跟进督察,完善相应的政策预案或应对措施,加强执行体系与公众及各种社会团体的沟通,加强责任机制建设等。4)促进公共政策执行的法治化和民主化建设。政策执行的法治化有利于政策执行的规范化,防止官员因其自利性可能导致的滥用自由裁量权,克服主观随意性;政策执行的民主化有利于公众对政策的认同和目标群体对政策执行过程的监督,防止政策偏移和政策目标错位,以利于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10.论述政府与公众之间政策沟通的途径、障碍及其解决方法。答:(1)政府与公众间的政策沟通途径可分为如下三种类型:1)政策发布和信息公开。政府角色定位的转变要求政府以积极负责的方式处理与公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决策。这就要求政府必须及时进行信息公开和政策发布。2)政策反馈和信息反馈。这是公众向政府有关部门,政府中的下级执行部门向上级主管部门进行的反馈。反馈的主要内容是对政策内容、政策执行方式和政策执行后果的意见或建议,以及与政策过程有关的其他信息。3)双向互动的政策沟通和政府回应机制。双向互动式的政策沟通成为新的重要沟通途径。这是现代参与式民主和协商式民主发展的重要体现。双向互动式的政策沟通提供了现代社会实现政民互动的新模式,政策沟通可以通过建构双方平等对话的平台,直接而迅速地传递政策信息、解答政策疑问、表达政策意愿和化解政策矛盾,以便及时调整政策或政策实施方式以适应政策的现实环境。

(2)政府与公众之间政策沟通的障碍:1)沟通的技术障碍,主要表现为政策信息传递过程中由于难以克服的技术因素而造成的信息的耗损或失真等问题,以及由于受到技术发展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公众参与沟通的方式还不同程度地受到限制甚至无法实现。2)沟通的心理障碍。主要是由于传统政治体系的权力本位、官本位、管制本位与等级观念以及政策信息的封闭性增强了决策者及其决策过程的神秘性,这种神秘性加深了公众对政府的隔膜感,强化了部分公众对政府的盲从。此外,传统的控制式的政府管理模式所导致的政府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的专断性和随意性,以及政策过程透明度的缺失,不仅对政策形成带来不良后果,而且也削弱了公众对政策过程的信任基础。公众作为政策目标群体对政府部门和公共政策体系认同感的缺失或缺乏将可能诱发非常规性的逆向反应,使其拒绝接受甚至排斥正常的政策信息传递,产生政策沟通的心理障碍。3)沟通渠道的阻塞。一是由于制度的缺失,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有待于建立和健全;二是政府与社会之间良好协调互动关系还有待于发展推进,政府与公民社会合作治理的格局尚未形成;三是由于信息、技术、人力和物力等各种资源的限制,传统决策体制与观念的影响,以及一些政府、政府部门或官员对既得利益的维护等原因,可能造成政策信息的流动被阻塞、截流或扭曲的严重状况。例如,公众的意愿表达受到压抑、弱势群体上访无门或受阻、电子政府运作迟缓、听证过程受权威部门导向等。(3)针对以上种种沟通渠道阻塞的情况,采取的治理措施包括:1)加强政策沟通的制度建设,特别是制定相关的法律规范,使政策沟通的制度规范成为政府与公众的共识和共同的价值。2)促进社会自治团体与第三部门的发育和成长,使之成为与政府进行政策沟通的重要民意组织。3)通过多种力量推动和加强对政府及政府部门的有效监督与制约,促使其转变观念,增强以民为本和以服务为本的意识,加快建设和完善政策沟通渠道,使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政策沟通能真正实现畅通无阻。

11.比较分析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差异。答: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区别主要体现在:(1)传统人事制度的一个核心目标是防止管理层的权力滥用,保护员工的利益,维护制度的公正;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者成了顾客,人事制度应该为他们服务,以便使管理者能更好地服务于大众。(2)传统人事制度强调的是控制;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强调的是灵活性。(3)传统人事制度关注的是保证程序的统一;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关注的则是目标的实现。(4)传统人事制度把员工视为劳动力;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把员工视为组织的重要资源。(5)制度所扮演的角色也逐渐由保护者转变成了激励者。

12.比较分析中西方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的原因和主要内容。

答:传统公共部门的人事管理模式是与科层制相适应的,其中的典型代表便是国家公务员制度。这种人事管理方式适合于工业社会,但不适合当今的信息时代。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掀起了一场规模庞大的政府改革运动。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实行弹性化的任用制度,最典型的是合同聘用制的运用;放松规制,由刚性管理变为弹性管理;实行谈判工资制;推行绩效管理和绩效工资;改革僵化的职位分类制度和职业发展路线;注重人力资源开发;下放人事管理权力。

我国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也还未摆脱传统的人事管理的窠臼,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没有整体性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构建;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薄弱;没有形成以绩效为本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重使用轻开发的传统用人观念仍然存在;人事管理权力过于集中;业务部门主管缺乏人力资源管理技能。针对上述问题,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借鉴和参考国际上其他国家和企业的经验,我国主要采取了如下的改革思路与措施:1)把先进的管理理念引入公共部门,变传统的人事管理为现代意义的人力资源管理。2)从管理的基础工作抓起,整体配套,系统推进。3)下放人事管理权力。4)有选择地借鉴企业和市场化方法,改造公共人力资源管理。5)树立以绩效为导向的管理理念。6)实施立足于能力和素质的人力资源开发。7)培育公共伦理,弥补硬性管理之不足。

13.如何正确认识我国人大审查与监督政府预算的基本特征?

答:我们可以从如下方面认识人大审查与监督政府预算的基本特征:(1)目前我国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的预算审查与监督工作的主要侧重点是:第一,以部门预算为基础开展预算审查监督,而不是以预算支出的功能来进行审批。第二,加强人大预算监督立法,各地纷纷出台各自的预算审查监督条例,依法进行审查监督。第三,加强组织能力建设,夯实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的人员编制,并加强工作委员会的专业技术力量。第四,确立人大审查政府预算的基本程序,即包括初审和大会审两个主要阶段。积极探索改进和加强人大预算监督的方式和方法。第五,重视初审,虽然大会审直接影响到代表的投票,因而更具有决定性,但是事实上,初审比大会审更重要。

(2)在实践中,一些地方开展了一系列创新,加强了预算工作委员会的工作力度,激活了人大代表的作用,具体做法包括:第一,扩大预算草案发放范围,提高人大代表的知情权和参与度;第二,要求政府预算真正遵守预算的全面性原则,将所有的政府收支纳入部门预算;第三,要求预算调整和追加报人大审批;第四,加强人大预算工作委员会与政府财政部门的预算信息沟通;第五,由于时间、人力有限,以部门或专题为主,对百姓关注的重点领域进行审查;第六,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提高人大的专业技术力量,同时也针对普通百姓进行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政府预算的认识。

(3)我国立法机构的预算审查监督权仍然有待于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具体表现在:第一,人大初审的权力与责任定位不明确:1)预算初审的职能定位和性质不明确,一些地方的预算审查属于形式审查,而非实质性审查。2)初审的对象和标准不明确。《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都没有明确人大的预算初审到底是审查所有的预算项目,还是只审查部门预算中列出的项目。3)《预算法》没有具体规定初审的程序、方式,也没有规定初审应该形成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初审结果到底具有什么样的法律效力。第二,预算修正权尚未落实。现代预算体系中,因为很少使用否决权来否定整个政府预算,所以预算修正权是立法机构最重要的权力。但是,《预算法》并没有对预算修正权的行使范围、程序、方式做出具体的规定。这使得立法机构最重要的权力无法落实。第三,对预算调整进行审查的权力不明确:1)虽然《预算法》规定在预算执行中因特殊情况需要增加收入和减少支出时人大有权监督政府的预算调整,但是,它没有进一步明确定义“特殊情况”的内容,也没有明确说明哪些特殊情况需要通过预算调整来解决,哪些需要动用特殊用途的预备费来解决。2)对于预算调整的审核程序没有确定。第四,收入权也没有落实。具体表现在:1)预算外收入并没有纳入人大的审批范围;2)人大无法审查和监督政府间转移支付收支;3)地方政府的债务预算并没有纳入政府预算的范畴;4)政府各个部门的经营性收益也是在地方人大的预算监督之外的;5)国有企业资产收益是脱离人大预算监督的。

14.试述我国政府预算编制的基本原则及主要依据。答:(1)我国政府预算编制的基本原则。我国《预算法》第二十八条明确规定,“地方各级预算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不列赤字。”部分地方政府为了有效控制支出,在年初的预算指导中,还加上了“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的要求。(2)《预算法实施条例》规定了各级政府编制预算的依据,具体包括:第一,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例如《义务教育法》、《科技进步法》,这些法律、法规成为地方政府安排法定支出的主要依据。第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财政中长期计划以及有关的财政经济政策。第三,本级政府的预算管理职权和财政管理体制确定的预算收支范围。第四,上一预算执行情况和本预算收支变化因素。第五,上级政府对编制本预算草案的指示和要求。各部门、各单位编制预算的依据是:相关法律、法规;本级政府的指示和要求以及本级政府财政部门的部署;本部门、本单位的职责、任务和事业发展计划;本部门、本单位的定员定额标准;本部门、本单位上一预算执行情况和本预算收支变化因素。15.论述政务信息资源法制化建设的内容。

答:政务信息资源法制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1)确定信息资源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的地位。信息资源法具有独特的调整对象即信息资源关系,它不仅包括围绕信息技术所进行的信息活动在人们之间产生的社会关系,也包括围绕信息资源所进行的各种信息活动在人们之间产生的社会关系。因此,信息资源法的调整对象具有特殊性,不能为其他法律所调整。就这个角度而言,信息资源法完全可以独立于其他法律部门而存在于法律体系之中。信息资源法是一个独立的、新的法律部门,也就必然形成信息资源法体系。信息资源法体系是指信息资源法的结构及分类,也就是信息资源法包括哪些法律制度,是国家制定的调整信息的采集、加工处理、分级分类、交换共享、公开、开发利用等信息活动过程以及信息技术活动领域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利益关系和安全问题的全部法律规范的总和。(2)政务信息资源管理法制建设的内容框架。信息资源法体系决定政务信息资源管理法制化建设的内容。为此,政务信息资源管理法制建设的内容框架,主要包括:1)政务信息资源管理法律制度;2)政务信息机构组织管理法律制度;3)政务信息安全、保密法律制度;4)国际信息合作与交流法律制度。

16.论述我国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战略。答:依据《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我国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战略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完善有关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政策法规。国家应制定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法规和条例,对政务信息公开原则、开发信息资源的组织机构及职责、政务信息的发布和政务信息的保密等涉及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都作详细全面的规定,以确保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遵循统一的规定,确保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健康进行。

(2)完善管理体制,建立政务信息资源管理机构。根据中国政务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发展阶段,实现从技术导向到管理导向、政务导向的转变,强化政务信息资源管理;完善管理体制,建立一个全国性的政务信息资源管理体系和从上到下的综合性管理机构;在部门内部设立CIO职位并明确其地位与作用。

(3)重视政务信息内容的完善和服务。重视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重视网上政务信息的发布和更新维护,在内容和服务上取得突破,包括强化政务信息内容的筛选,明确标准和进行分类分级,挖掘信息内在潜力,拓展政府信息内容的深度与广度等。这是实现政务信息资源开发目的的重中之重。

(4)进一步改进政务信息资源基础建设。政务信息资源基础建设,包括加快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对现有各种资料进行数字化、网络化改造,逐步实现政务信息传输的网络化;搞好政务信息资源网络建设,完善政府机关的内部办公网、政府办公业务资源网和政府公众信息网;加强数据库建设,对原有数据库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和内容完善,强化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建设;围绕网络环境下的政务信息采集、处理、管理和服务,加强政务信息资源应用系统建设。(5)强化政务信息资源的标准化建设。政务信息资源标准化是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战略决策。政务信息资源标准化的建设有助于提高政务信息管理、电子政务管理和服务的水平。为此,政务信息资源管理要设立数据管理部门来集中控制和统一管理数据的定义和结构的规范化,指导、协调信息系统开发和使用人员执行标准和规范。

(6)重视人才的开发利用。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主体是人,人才的开发利用是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战略中的关键。因此,实现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战略,必须强化人才培养、人才资源发掘、人才使用和人才配置。17.试述公共危机预警机制的流程及功能。答:(1)公共危机预警流程包括:信息收集、信息分析或转化为指标体系;将加工整理后的信息和指标与危机预警的临界点进行比较,从而对是否发出警报进行决策;发出警报。因此,公共危机预警机制监测系统包括了以下几个子系统:信息收集子系统、信息加工子系统、决策子系统和警报子系统。

(2)公共危机管理预警机制具有的功能主要包括:

第一,信息收集与分析。公共危机管理预警机制通过一个多元化、全方位的信息收集网络,将真实的信息以完整的形式收集、汇总起来,并加以分析、处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并通过快捷、高效的信息网络将公共危机事件的信息和事态发展情况传送到公共危机指挥系统和相关部门,从而保证危机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和全面性,为公共危机应对与处理提供可靠的信息基础。

第二,公共危机预报。在信息收集与分析的基础上,对得到的信息进行鉴别和分类,全面清晰地预测各种危机情况,捕捉危机征兆,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危机类型、涉及范围及其危害程度做出估计,并在必要时向决策者建议发出危机警报,启动危机处理程序。

第三,危机监测。在确认公共危机发生后,对引起危机的各种因素和危机的发展进行严密的监测,及时搜集危机状态的有关信息,特别是要监控掌握能够表示危机严重程度和进展状态的特征性信息,对危机的演化方向和变化趋势作出分析判断,以便使危机处理指挥机构能够及时掌握危机动向,调整对策,使危机处理决策有据可依。

第四,信息发布与媒体管理。信息发布与媒体管理要求恰当地选择媒体,尽量及时、准确、全面、客观地发布有关信息,即使在危机发生初期不能确切、全面地掌握情况,也应及时、客观地发布有关信息。这样做,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有利于树立权威的信源形象和设立权威的信息传播途径,减少流言和谣言传播及其负面影响,避免出现不利的舆论导向。第五,信息沟通。公共危机管理中与利益相关者及有关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及时、有效地沟通信息,是取得相关人员和机构理解、配合和支持的前提。在对抗性危机事件的处理中,信息沟通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建立冲突双方之间的谈判沟通渠道,增进交流沟通,减少误解;二是洞悉对方的动机、实力和决心,有针对性地拟订有效的危机处理方案。18.试述行政紧急权力受到法律控制的必要性及其措施。答:(1)行政紧急权力要受到法律的控制,其原因在于:

第一,同其他行政权一样,紧急行政权同样有被滥用的可能性。紧急行政权是紧急状态下一种必要的权力,但又是一种最为危险的权力。如果认为情况特殊,政府公共部门就可以为所欲为,各部门、各地区可以各行其是,权力就会无序行使,社会就会出现新的混乱。而且,紧急行政权是一种影响力和支配力极大的权力,稍有不当就可能影响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紧急行政权在一些国家的运用实践表明,它是一种最容易被滥用的权力。

第二,紧急行政权如果没有合法的权力来源,就不会具有普遍的、持久的感召力;紧急行政权如果没有必要的规范和约束,就难以取得法律强制力的支撑;紧急行政权如果没有必要的自律和他律,就得不到国民的普遍认同和支持。

第三,紧急事件的不断出现以及各国之间的相互学习,使人们逐步认识到了处理紧急事件的一些基本规律,从而为紧急状态下的法治化创造了条件,也打破了紧急行政权不能或难以规范的神话。

因此,将紧急行政权纳入法治轨道,建立相应的应急法制,同样是公共危机管理所必需的。一个有较高治理水平的法治政府,不仅能在正常社会状态下运用法律维护好社会秩序和国民权益,而且在非常时期也能做到依法办事。

(2)行政紧急权力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受到的法律规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范围规制。这实际上是法律保留原则的体现。法律对于政府在紧急状态下有效、及时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应对危机所必须具有的权力,事前都尽可能加以详尽、明确的列举规定。现代法治即使在紧急状态下也不允许政府公共部门自己去任意确定自己行使何种权力,也不允许随意伤害公民权利,而是要框定行政紧急权力限制公民权利的范围和边界。

第二,程度规制。行政紧急权力的行使不仅有范围的限制,还有程度上的约束,这主要是要求行政紧急权力以及紧急措施要符合比例原则。比例原则又称“禁止过度”原则,具体含义:一是适当性或妥当性原则,指行政主体采取的措施及方法应有助于行政目的的实现;二是必要性或最小侵害原则,指行政行为应以达到行政目的为限,不能给相对人造成过度的不利影响,在有多种可以达到行政目标的手段和方法可选择时应选择对相对人权益损害最小的,不能超过必要限度;三是均衡或相当性原则,指采取行政措施所造成的损害,不得与达成的行政目的的利益明显失衡,即行政主体所采取的措施产生的损害,不可以超过所采取措施带来的好处,即不能为实现目的而不择手段。比例原则的核心是要求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行使要保持在适当、必要的限度之内。

第三,程序规制。正当程序原则在紧急状态下受到限制已是国际惯例,然而政府公共部门行使行政紧急权力应当遵循必要的、明确的法律程序规定,已被很多国家的立法机关所接受。履行正当程序的重要保障是政务公开制度。政务公开是现代公共管理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有时也被称为透明度。政务公开在突发事件与紧急状态下较之于平时更为重要。

第四,目的和条件规制。现代行政法规范和控制政府权力的重要方式之一,即是在法律授予政府公共部门权力时明确规定授权的目的,在授予政府公共部门紧急权力时尤其如此,以制约政府公共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法定目的范围内行使所授权力,防止其滥用紧急权。同时,通过紧急状态法和其他有关法律确定政府公共部门行使紧急权力的条件。在紧急状态下,政府公共部门虽然享有比平时更多且更具强制性的权力,但是,法律授予政府公共部门这些权力是附有条件的。如果政府公共部门违反法定条件行使权力,即构成滥用权力,将因此被追究法律责任。

19.论述在政府部门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科学途径。

答:政府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包括六个步骤:第一,高层领导带头推动;第二,和上级沟通并征得同意;第三,聘请质量评估中心专家培训指导;第四,培训结束后各部门成立质量改进小组;第五,实践全面质量管理之后进行再学习;第六,试点成功大面积推广。

当然,全面质量管理在政府实施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困难或限制,包括政府的天然垄断地位、公共服务的质量测定或衡量上的困难、公共服务的消费者不同于一般市场上的消费者以及公共服务领域顾客的劣势地位等。因此,政府公共部门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必须注意以下事项:注意循序渐进,做好思想转换和教育培训工作,重视激励机制的作用,需要制度的、文化的支持。

20.论述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过程。

答:战略管理可分为三个阶段:战略规划、战略实施、战略控制。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共同形成一个循环的、持续上升的过程。

(1)战略规划是战略管理的第一步。战略规划就是对公共部门内外环境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拟订战略的过程,也就是寻找发展的趋势,发现发展的威胁和机会,以使潜在利益最大化。

(2)战略实施是将战略管理方案付诸实践,逐步实现战略规划的过程。战略实施包含了战略发动、制定行动计划、组织保障、物质基础保障、营造战略实施软环境、战略实验和全面实施。(3)战略控制是建立在战略管理前期工作基础上的管理活动,是一个不断监视和控制战略实施进程,评价实施结果是否符合原定目标和要求,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以保证战略实施结果与战略规划的要求相吻合的过程。战略控制程序由确立标准、衡量绩效、纠正偏差三个基本环节构成。

21.联系实际分析我国公共管理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并论述健全我国公共管理监督机制的措施。答:(1)我国公共管理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第一,监督机构内在动力不足。目前我国监督机构的内在动力主要依赖于监督人员的道德水平,缺少有效的责任机制的约束,内在的精神力量和外在的制度力量也缺乏有机结合。第二,监督体系设置不合理。由于监督责任体系的构建、制度设计以及具体实施过程中的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并未形成一个明确的核心,各种监督机构不能组成一个整体,弱化了我国监督机制的整体效能。第三,法律制度不健全,监督缺乏可操作性。目前,我国实施监督所必需的法制规范还很不完备,缺乏明确的监督标准和具体的实施细则,难以准确判断和及时纠正监督对象的违法行为,使具体的监督活动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缺乏可操作性,无法行使监督权力,同时又会造成对监督权力缺乏有效约束的现象。这就难免导致监督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第四,权力机关监督的实际效力比较小。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应该最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人大监督的实际效力比较小。这是因为:第一,人大在实施监督时缺乏具体的法律作保障,尽管宪法和有关法律赋予了它重要的监督地位和权力。第二,人大自身的工作制度也影响其监督效果。第三,权力机关所能获取的相关信息非常有限,政务公开程度较低,形成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第四,人大代表的素质不能完全适应监督的需要。第五,新闻舆论和人民监督的实际效力弱。由于中国是一个在历史上缺少民主传统的国家,加之公共管理的制度、程序、行为活动公开化机制不健全,透明度不高,监督渠道不畅,仍表现出社会权利依附公共权力的现象。

(2)完善我国公共管理监督机制的措施。从我国公共管理监督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要提高我国公共管理监督体系的整体效能,维护监督主体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应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强化监督机构的动力机制。强化监督机构的动力机制,一是要全面提高监督人员的素质,加强道德自律教育,二是要明确监督主体的职责与责任,建立和完善责任追究制。第二,建立公共管理监督体系的协调机制。建立监督体系的协调机制主要是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要从加强监督立法入手,从法律上具体规范和明确各监督主体的地位、职责、权限,以及监督活动的范围、方式和程序等,形成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强有力的行政监督体系网络。二是为了更好地加强各监督主体的整合,应建立一个专司公共管理监督协调的权威机构,赋予其相对独立的地位和较大的权威来统一协调各个监督主体对公共权力的监督问题。第三,健全和完善公共管理监督法律机制。健全和完善公共管理监督的法律机制,从总体上说,要在立法、守法、执法三个环节齐抓共管。具体说来,就要制定一系列专门用于监督的法律,既要制定实体法规,还要制定公共监督程序法。第四,强化人大监督机制。强化人大监督机制,一是要健全组织机构;二是要提高人大代表素质和监督能力;三是要加强人大代表的质询权、罢免权等监督权的落实,提高制约和监督力度;四是改进监督方式,变被动监督为主动监督,变抽象监督为具体监督,变一般监督为重点监督。第五,完善新闻舆论和人民监督制约机制。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一是要加强新闻立法;二是要实现舆论监督与其他监督相结合。

要充分发挥人民监督的作用,则必须:其一,强化人民监督的法律保障;其二,进一步提高公共管理机构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其三,继续加强信访举报工作;其四,科学推行群众评议、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等制度。

22.为什么说“公共利益不一定就是国家公共部门所认定的利益,也不一定就是多数人的利益”? 答:(1)公共利益作为判断公共管理行为是否正当的价值标准,是公共权力赖以运作的价值基石和道德基础,反映了公共管理伦理的实质。(2)如果说“公共部门所认定的利益就是公共利益”,会导致公共权力培育真理的结果;“多数人的利益就是公共利益”,会抹杀公共利益的整体性、全局性特征。在排除“权力利益”的前提下,公共部门所代表的利益才能被推定为“公共利益”。(3)一般意义上,“公共利益就是社会的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共同利益。也就是说,它不是个人利益的相加总和,也不是特定的团体利益或部分人的利益,而是具有社会公共性和社会共享性。”或者说,公共利益是一定的社会群体存在和发展所必需的并能为他们中不确定的多数人所认可和享有的内容广泛的价值体。

所以说,公共利益不一定就是国家公共部门所认定的利益,也不一定就是多数人的利益。23.联系实际论述在当代中国推进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具体措施与途径。答:在当代中国推进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具体措施为:

(1)促进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理论研究科学化。具体包括:第一,注重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与企业绩效评估的差异。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不仅包含了公共管理中民主价值与效率价值的冲突,也包含了公共部门、公众、企业在价值目标上的冲突。第二,注重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具体国情。我国还处在初级阶段,与其他国家相比发展阶段和具体国情的差异,必然导致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的不同。发展阶段和具体国情的差异必然引起公共部门职能定位、绩效目标、绩效标准、评估指标、绩效评估目的与任务等方面的差异,甚至包括公共部门实施途径的差异。第三,清晰界定我国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功能价值。明确我国政府公共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其成因,结合中国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围绕我国开展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历史使命来探索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具体功能、实现途径及其价值,从而构建我国特色的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理论体系和评估指标体系。

(2)促进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实施的科学化。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实施的科学化,就是要尊重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施行的发展规律,不能一刀切,不能一哄而起;要注重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实施的现实条件、具体进程与方法,科学地推进公共部门绩效评估。

第一,要按照立法程序构建公共部门绩效目标和通过工作分析确定岗位工作职责。没有明确的绩效目标和绩效标准,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就失去了方向,绩效等级就无法确定。第二,要建立与完善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中的信息系统和信息沟通机制。第三,要根据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和具体国情,按照“积极试点,先易后难,分步实施,逐步推进”的原则来推进和实施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包括选择若干专业性强、业务水平高的行政行业开始进行试点,在总结各行业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试点范围。(3)积极营造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有效施行的环境条件,具体包括:第一,创新公共管理观念,树立以绩效为导向的理念;第二,根据社会的需要科学界定公共部门职能;第三,打破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施行的体制性障碍,营造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有效施行的体制环境。24.论述西方国家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发展趋势。

答:西方国家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是针对当代西方国家普遍面临的公共管理问题而采取的公共管理改革措施,形成一种世界性的潮流和趋势,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理念、方法和技术逐步向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扩展。

总的来说,西方国家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发展趋势表现为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价值取向由注重经济与效率、追求投入产出比的最大化向注重综合考虑效益、顾客满意程度和政府服务质量方面发展;注重多层次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确立,由经济、效率和效益“3E”评估向经济、效率、效益和公平“4E”评估发展;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方法更加注重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相结合,科学运用数学模型,更加注重信息化手段的充分运用,注重评估策略和评估工具的选择;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程序更加注重规范化、系统化、程序化和民主化,呈现出法制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的发展趋势;更加趋向公民导向,强化绩效指标设计上的外向特征和多样化的满意度调查,强化民间组织对公共部门进行独立评价和审视等。具体来说:

(1)强调结果导向。传统公共管理由于受官僚制的影响,多注重过程和规则,而很少衡量结果。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强调了结果导向的课责方式,强调建立一种新的公共责任实现机制。如1983年英国在721个评估指标中,效益性和服务质量评估指标分别是7个和15个;到1989年,在2327个指标中,分别是556个和110个,大大提高了效益和服务质量方面的评估比重。(2)主题更加趋向公民导向。20世纪90年代以来,质量和顾客满意度指标在评估指标体系中大幅度增长,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焦点逐渐转向了效益和“顾客满意”方面,质量被提到了重要地位。加拿大等国家还进行大范围的顾客满意度调查,将提升顾客的满意度作为公共部门绩效的重要目标和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重要内容。

(3)评估主体逐步走向多元化。在公共部门绩效评估过程中广泛吸收公众和服务对象参与,公众成为了重要的绩效评估主体。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正在由单纯的公共部门内部评估发展到由社会机构对公共部门绩效进行评估,绩效评估的主体趋向多元化,促使绩效指标设计更具外向性。多样化的公民满意度调查,以及民间组织对政府绩效的独立评价和审视,促进了绩效评估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4)逐步走向制度化、法制化。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建立和健全绩效评估机构。除各公共部门根据预先确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自我评估外,多数国家还设立了专门的机构、人员及固定的程序,一方面对各部门的绩效评估结果进行整合汇总,以便公众比较评价,另一方面有选择地独立对一些部门的绩效进行评估,避免部门自我评估可能导致的失准现象。二是健全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法制,使绩效评估成为公共部门的法定要求。立法支持是绩效评估推进的法制基础,也是绩效评估制度化的重要形式。

(5)评估技术与方法不断成熟,科学化程度提高。包括信息技术、量化技术、针对不同部门的不同评估方式和方法技术。绩效信息的获取和处理是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关键,而信息技术在此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信息化成为可能,为建立科学、便捷、实用的绩效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了技术支持。通过政务信息化等电子政务手段实现公共部门绩效,已成为一个普遍的趋势,这有助于绩效评估更加高效、公正、顺利地进行。

25.如何评价当代西方国家公共部门改革?

答:当代西方国家公共部门改革是公共管理研究关注的焦点,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分析总结。有的学者认为,西方国家公共部门改革中出现的“新公共管理”实践模式是公共部门管理特别是政府管理中出现的一次重大突破或一次深刻的变化;也有学者从反面对西方国家公共部门改革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基础、价值取向、具体改革措施及其内在矛盾,进行了批判性评价。评价所关注的焦点是公共部门改革的价值、方向及其措施的合理性,是否能够适应时代需要和公共管理发展趋势。

(1)评价标准。对同一个客观事物产生了不同的评价结果,这在相当程度上源于评价者采用了不同的评价标准。因此,从已有的评价结果出发来认识某一事物,可能会出现对该事物认识的误导。因此,我们对当代西方国家公共部门改革的认识,也不能简单地从已有的评价结果出发,先入为主,而必须首先确定评价当代西方国家公共部门改革的标准。一是内部标准和外部标准;二是政治层面上的标准和操作层面上的标准;三是公平标准和效率标准。(2)对当代西方国家公共部门改革价值与方向的评价。客观地说,市场化和管理主义是当代西方国家公共部门改革的两大方向。私有化、自由化、公共服务社会化、公共部门市场机制的引入和顾客导向等等,都体现了改革者对市场价值、市场机制和管理主义的推崇。欧文·休斯等人从积极方面高度评价了当代西方国家公共部门改革,他们认为,当代西方国家公共部门改革是应对全球化挑战的结果。在这种改革中,存在着两种密切联系的趋势:一是公共部门向市场化发展的趋势,将公共活动转入私营部门;二是脱离官僚制的趋势,不再把它作为公共部门内的组织原则。改革体现了公共管理方式发展的根本性、方向性。但是,这种市场化和管理主义的改革取向,也有不尽完善之处,正在受到怀疑和批评。波利特等人认为,“新公共管理”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思想体系,是一种新保守主义或新自由主义的公共管理哲学;认为这种公共管理新模式以公共选择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为其理论基础,滥用经济学的假设、理论和方法,是经济学帝国主义向公共领域的扩张。美国学者汉森等人认为,推崇和效仿私人部门管理方式,是把教科书中对私营企业的理想描述与现实混为一谈。“管理主义”的改革取向忽视了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本质差别,照搬私人部门管理模式,实质上是一种“新泰勒主义”。从总体上看,学者们主要是批评新公共管理以市场原则取替政治原则。(3)对当代西方国家公共部门改革措施的评价。市场机制与竞争是当代西方国家公共部门改革的重要指导原则和措施,合同出租、竞争招标、私有化等则是这一原则的主要表现形式。这些实现市场机制与竞争的表现形式,对于减小政府开支与规模、提高效率与服务质量、优化政府职能,都具有很好的积极意义。但是,这些反映和实现市场机制的具体措施,依然面临各种批评。英国学者斯图亚特认为合同出租对公共责任具有负面影响。在他看来,这种负面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合同出租缩小了公共责任的范围;第二,妨碍了当选官员与公众的联系与沟通。分权和增加管理的灵活性有利于提高效率,也导致本位主义、分散主义、保护主义以及公共开支和行政成本的提高;半自治性的执行机构成为管理、服务水平的促进因素,但未达到减少检验、控制与协调的初衷,而出现了一系列失调和失控。私有化有助于精简政府机构,增强公共部门的活力,但也损害了公民参与,妨碍了政治导向,并产生了公共责任方面的问题,更有学者指出,公共部门改革中形成的“新公共管理”模式在理论上存在着内在的矛盾:“企业化政府”模式包含的四大价值冲突和价值矛盾:1)企业自主与民主负责之间的价值冲突;2)公共企业远景与公民参与价值之间的冲突;3)企业运转的隐蔽性与民主所要求的开放性之间的冲突;4)企业管理要求敢于承担风险与公共财政处置责任之间的冲突。

(4)当代西方国家公共部门改革效果的评价。无论如何,当代西方国家公共部门改革在改革价值、改革方向、改革措施和实践模式方面,在相当程度上都存在着不完善性,有着内在的缺陷或局限性。但改革所取得的效果则是客观存在的,这场“新公共管理运动”对当代西方政府公共管理实践及模式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却是不可否认的。26.当代中国的行政体制在本质上是社会主义的行政体制。社会主义行政体制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整套组织管理政治、经济、文化事务的权力划分体系、组织体系和制度体系的综合体。社会主义行政体制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要体现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这是政治层面的内容;另一方面,它要反映古今中外行政活动、行政发展的一般规律,这是技术层面的内容。一般而言,在创建社会主义理论和取得社会主义政权时期,更多地从政治层面上思考问题,更多地重视行政体系政治层面的内容;而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则比较重视在社会主义制度框架内从技术层面上思考问题。因此,当代中国行政改革,既要强调行政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又要从技术层面上完善行政体制、调整和转变职能、科学设置机构、改善政府间关系和健全权力运行机制。

请从政治层面和技术层面相互关系的角度论述当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应坚持的基本价值与改革内容。答:(1)当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价值体系,包括:第一,社会公仆观念是社会主义国家机关建设及其改革的重要价值;第二,“廉价”政府是社会主义国家机关的重要标志,也是改革追求的重要目标;第三,高效率的管理是保证社会主义能够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生产率的一个基本条件;第四,反对官僚主义是社会主义国家机关的一项艰巨任务;第五,坚持不懈地改革和调整国家机关是完善社会主义政权组织及其管理体制的主要方法,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第六,在经济全球化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管理国际化和社会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行政改革还必须坚持市场经济的发展取向、民主化的法治取向、以人为本的民本取向和公共服务取向等扩大民主、健全法治和科学发展、协调发展的价值取向。

(2)政治层面与技术层面之间的相互关系。政治层面决定技术层面,技术层面不能离开政治层面而单独发挥作用;技术层面为政治层面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支撑。(3)中国行政体制的改革内容。第一,明确“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目标;第二,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第三,完善机构设置,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第四,健全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第五,完善政府管理法制体系;第六,改进行政方式;第七,完善社会管理。简答题

1.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基本特征和作用是什么?

答: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基本特征是非政府性、公益性、(也可称非营利性,是指其组织的宗旨是为社会提供公共的专业的服务,而不是经营性的以营利为目的的。)正规性和专门性。由于非政府公共组织沟通了政府与社会各方面的联系,架起了政府与社会之间的桥梁与纽带,因此非政府公共组织发挥着广泛性、针对性和中介性的作用。2.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因素主要有:①政治因素。政治因素对政策执行影响首先表现在政策的特性上。其次,政治体制影响政策的执行。政治体制主要表现于权力分配形式、政党制度、选举制度等方面。第三,社会利益格局影响政策的执行。②行政因素。行政因素主要包括:政策执行机构、政策执行人员的素质和政策执行所需的各种资源。③沟通因素。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对政策内容的理解会影响到执行效果。理解的程度受制于对政策的知晓范围和接受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有效的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3.简释公民知情权的基本含义和政府信息公开的意义。

答:公民知情权也可称了解权和知悉权,可以分为广义的知情权和狭义两种。广义的知情权是指公民知悉、获取信息的自由与权利,主要包括政治知情、司法知情、社会知情和个人信息知情等几项权利。狭义的知情权则专指公民知悉、获取政府行政信息的权利。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对于政府来讲,最重要的就是政府信息公开。政府信息公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政府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公开;二是政府向社会和公民公开信息。政府信息公开有其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主要表现为:保证政府决策公正,遏制行政腐败;促进公民参与行政,保障公民知情权;简化行政运作环节,提高服务质量。4.现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基本精神是什么?

答:现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基本精神包括:功绩主义精神、法治主义精神、人本主义精神、巿场主义精神和分权主义精神等。论述题

1.试述公共管理模式的基本特征。

公共管理模式的基本特征是: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统一,重在公共利益上;政府组织与其它公共组织相统一,重在政府组织上;社会问题管理与资源管理相统一,重在问题解决上;结果与过程管理相统一,重在结果管理上;管理所追求的公平与效率相统一,重在公平上;公共组织的外部管理与内部管理相统一,重在外部管理上;服务管理与管制管理相统一,重在服务上;管理制度与技术相统一,重在制度创新上。2.结合实际阐述如何完善公共部门的绩效管理。

完善公共部门的绩效管理,需要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⑴强化公共部门的绩效意识,并促使成员参与绩效改进⑵转变观念,建立民本主义的绩效观念⑶绩效管理的制度化⑷制定灵活多样的绩效目标和绩效规划⑸建立重绩效评估体制⑹建立全新的激励机制⑺重视管理者的作用 案例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简要回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计后,我国进入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新时期,与此相适应,政府机构的改革也随之展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机构分别在1982年、1988年、1993年和1998年进行了四次较大规模的改革。

1982年的政府机构改革,明确规定了各级各部门领导班子的职数、年龄和文化结构,要求减少副职,提高素质。通过这次改革,国务院工作部门由100个减少到61个,同时也精简了大量的领导职数。此次改革加快了干部队伍年轻化,但没有摆脱就机构论机构,就编制论编制的老框框,没有触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没有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因此,改革后在机构人员数量上有回潮的现象发生。

1988年的政府机构改革首次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强调政府的经济管理部门要从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间接管理为主;强化宏观管理职能,淡化微观管理职能。改革的重点是那些与经济体制改革关系密切的经济管理部门。通过改革,国务院部委、直属机构、非设机构数量、人员编制都有明显减少。国务院的部委从原有的45个减为41个,直属机构从原有的22个减少为19个,人员编制比原来的实有人数减少了9700多人,减少了19.2%。但由于种种原因,职能转变没有到位,精简的机构很快又膨胀起来。

1998年开始的政府机构改革,是历年来力度最大的,也是取得成效较多的一次改革。此次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政府行政管理体系,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的行政管理队伍,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中国特色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

此次改革同以住政府机构改革相比较其主要特点:一是精简力度大。国务院的组成部门由40个减至29个,减量为11个,减幅为27%;中央各部委办直属局公务员从1997年3.4万人减少到1.7万人,国务院人员编制总数减少了47.5%。二是在组织机设置上有了一些新突破,这主要表现为:⑴设立了由国务院宏观经济调控部门托管的国家局,即把原国务院工业经济专业管理部门全部降格转换成为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下设的机构,同时对其职能做出了新的、明确的定位。⑵设立和加强了公共服务机构,设立了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信息产业部等新的职能机构。尽管如此,此次改革的成本依然很高,中央财政并未因此而节约,反而为此多支出了20%。除此之外,一些市场监管机构得到了强化,规格提高了。如国家工商管理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等成为正部级单位。而一些部门下面也设立了很多司局单位,比如外贸部建立在了世界贸易组织司,还成立了中国政府世贸组织通报咨询局、进出口公平贸部。还成立了一些正部级单位:如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等。这些部门职能的强化或许是必要的,但并非一定要通过提高机构行政级别来运作,这些现象都可以看作是1998年改革之后的回潮。

2003年3月6日,第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这标志着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的开始。

结合政府职能转变和公共组织变革的有关理论,说明如何使政府机构改革真正取得成效,摆脱“精简--------膨胀”的怪圈。

1.根据所给的材料运用本课程所学理论进行分析论证。

2.要说明自己的观点和认识,理论运用要恰当,逻辑阐述要清楚、观点陈述要明确。3.字数要符合答题要求,一般不少于400字。答题要点:

篇3:中级财务管理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已知当前的国债利率为3%,某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出于追求最大税后收益的考虑,该公司决定购买一种金融债券,该金融债券的利率至少应为()。

A.2.65%B.3%C.3.75%D.4%

2.按照所交易金融工具的属性,将金融市场分为()。A.基础性金融市场和金融衍生品市场B.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C.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D.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3.预算最主要的特征是()。

A.灵活性B.协调性C.计划性D.数量化和可执行性

4.下列有关预算不属于总预算内容的是()。

A.现金预算B.生产预算C.预计利润表D.预计资产负债表

5.与编制增量预算相比,编制零基预算的主要缺点是()。

A.可能不加分析地保留或接受原有的成本费用项目B.可能使原来不合理费用得不到有效控制,造成预算上的浪费C.容易使不必要的开支合理化D.增加了预算编制的工作量,容易顾此失彼

6.能够同时以实物量指标和价值量指标分别反映企业经营收入和相关现金收入的预算是()。

A.现金预算B.销售预算C.生产预算D.预计资产负债表

7.甲企业上年度资产平均占用额为15000万元,经分析,其中不合理部分600万元,预计本年度销售增长5%,资金周转加速2%。则预测本年度资金需要量为()万元。

A.14834.98 B.14817.6 C.14327.96 D.13983.69

8.下列各筹资方式中,不必考虑筹资费用的方式是()。A.银行借款B.发行债券C.发行普通股股票D.留存收益

9.投资风险中,非系统风险的特征是()。

A.不能被投资多样化所分散B.不能消除风险而只能回避风险C.通过投资组合可以分散D.对各个投资者的影响程度相同

10.关于经营杠杆系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其他因素一定时,产销量越大,经营杠杆系数越小B.在其他因素一定时,固定成本越大,经营杠杆系数越大C.当固定成本趋近于0时,经营杠杆系数趋近于0D.经营杠杆系数越大,反映企业的经营风险越大

11.关于总杠杆系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DTL=DOL×DFLB.是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之间的比率C.反映产销量变动对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的影响D.总杠杆系数越大,企业风险越大

12.企业为了优化资本结构,合理利用财务杠杆效应所产生的筹资动机属于()。

A.创立性筹资动机B.支付性筹资动机C.扩张性筹资动机D.调整性筹资动机

13.某公司发行的普通股股票,投资人要求的必要报酬率为20%,最近刚支付的股利为每股2元,估计股利固定年增长率为10%,则该种股票的价值为()元。

A.20 B.24 C.22 D.18

14.如果对投资规模不同的两个独立投资项目进行评价,应优先选择()。

A.净现值大的方案B.投资回收期短的方案C.年金净流量大的方案D.内含报酬率大的方案

15.下列属于紧缩的流动资产投资策略特点的是()。A.维持高水平的流动资产与销售收入比率B.较低的投资收益率C.较小的运营风险D.维持低水平的流动资产与销售收入比率

16.按照随机模型,确定现金存量的下限时,应考虑的因素是()。

A.企业现金最高余额B.有价证券的日利息率C.有价证券的每次转换成本D.短缺现金的风险程度

17.某商业企业经销商品的不含税销售额为1000元,若不含税购进额为800元,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为3%时,从减少税负角度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选择成为小规模纳税人税负较轻B.选择成为一般纳税人税负较轻C.选择成为小规模纳税人与一般纳税人税负无差别D.不一定

18.放弃现金折扣的信用成本率的大小与()。

A.折扣百分比呈反方向变化B.信用期呈反方向变化C.折扣期呈反方向变化D.折扣百分比、信用期均呈同方向变化

19.下列各项中,属于自发性流动负债的是()。A.应付账款B.融资租赁C.短期借款D.应付债券

20.内部转移价格的变动,会使企业内部买卖双方的内部利润()。

A.增加B.反方向变动C.同方向变动D.不变

21.下列成本差异中,通常主要责任部门不是生产部门的是()。

A.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B.直接材料用量差异C.直接材料价格差异D.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22.按照边际分析定价法,当收入函数和成本函数均可微时,()。

A.边际利润为0时的价格就是最优售价B.边际利润大于0时的价格就是最优售价C.边际利润最大时的价格就是最优售价D.边际利润为1时的价格就是最优售价

23.不仅是企业盈利能力指标的核心,同时也是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核心指标的是()。

A.销售利润率B.总资产报酬率C.净资产收益率D.资本保值增值率

24.只对公司的业绩目标进行考核,不要求股价上涨的股权激励模式是()。

A.业绩股票激励模式B.股票增值权模式C.限制性股票模式D.股票期权模式

25.下列指标中,属于反映企业经营增长状况的指标是()。

A.资本保值增值率B.已获利息倍数C.利润现金保障倍数D.资本收益率

二、多项选择题

1.企业采取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财务管理体制时,通常实施集中的权利有()。

A.筹资、融资权B.业务定价权C.人员管理权D.固定资产购置权

2.下列各项中,属于滚动预算优点的有()。

A.远期指导性B.结合实际,及时性强C.在时间上不受日历年度的限制,连续性强D.确保企业管理工作的完整性与稳定性

3.企业纳税管理的目标有()。

A.规范企业纳税行为B.合理降低税收支出C.有效防范纳税风险D.保障国家税收收入

4.与股权筹资方式相比利用债务筹资的优点包括()。A.筹资速度快B.筹资弹性较大C.信息沟通等代理成本较低D.资本成本低

5.在下列各项中,影响债券内部收益率的有()。

A.债券的票面利率、期限和面值B.债券的持有时间C.债券的买入价D.债券的卖出价

6.下列关于投资方案评价的净现值法与现值指数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两者都是绝对数指标,反映投资的效率B.两者都没有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因素C.两者都必须按照预定的折现率折算现金流量的现值D.两者都不能反映投资方案的实际投资报酬率

7.企业降低经营风险的途径一般有()。

A.增加销售B.增加自有资本C.降低变动成本D.增加固定成本比例

8.如果企业采取的是激进融资策略,则()。

A.其具有较低的流动比率B.其具有最小的短期融资使用C.长期来源小于永久性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之和D.短期融资大于波动性流动资产

9.下列采用量本利分析法计算销售利润的公式中,正确的有()。

A.销售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率-固定成本B.销售利润=销售收入×(1-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C.销售利润=销售收入×(1-变动成本率)-固定成本D.销售利润=(销售收入-保本销售额)×边际贡献率

10.下列符合股利分配中代理理论的观点的有()。

A.股利政策是协调股东与管理者之间代理关系的一种约束机制B.股利政策向市场传递有关公司未来盈利能力的信息C.用留存收益再投资给投资者带来的收益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D.理想的股利政策应当使代理成本和外部融资成本两种成本之和最小

三、判断题

1.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在强调企业价值最大化时,要把企业社会责任放在首位,不能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目标。()

2.企业正式下达执行的财务预算,一般不予调整。()

3.两种完全正相关的股票组成的证券组合不能抵消任何风险。()

4.在证券的市场组合中,所有证券的β加权平均数等于1。()

5.当预计的息税前利润大于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息税前利润时,采用高财务杠杆筹资会提高普通股每股收益,但会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

6.所谓保本是指企业的边际贡献与固定成本相等。()

7.引起个别投资中心的投资报酬率提高的投资,不一定会使整个企业的投资报酬率提高;但引起个别投资中心的剩余收益增加的投资,则一定会使整个企业的剩余收益增加。()

8.最佳的保险储备应该是使缺货损失达到最低。()

9.在除息日之前进行交易的股票的价格低于在除息日之后进行交易的股票的价格。()

10.纳税筹划的最终目的是在合法、合理的前提下减少企业的纳税义务。()

四、计算分析题

1.资料:2016年7月1日发行的某债券,面值100元,期限3年,票面年利率8%,每半年付息一次,付息日为6月30日和12月31日。

要求:

(1)假设等风险证券的市场利率为8%,计算该债券的实际利率和全部利息在2016年7月1日的现值。

(2)假设等风险证券的市场利率为10%,计算2016年7月1日该债券的价值。

(3)假设等风险证券的市场利率为12%,2017年7月1日该债券的市价是85元,试问该债券当时是否值得购买?

(4)某投资者2018年7月1日以97元购入,试问该投资者持有该债券至到期日的收益率是多少?

2.甲公司是一家设备制造企业,常年大量使用某种零部件。该零部件既可以外购,也可以自制。如果外购,零部件单价为100元/件,每次订货的变动成本为20元。如果自制,每次生产准备成本为400元,每日产量为15件。自制零部件的单位生产成本为60元。

该零部件的全年需求量为3600件,一年按360天计算。公司的资金成本为10%,除存货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外,不考虑其他储存成本。

要求:

(1)计算甲公司外购零部件的经济订货批量、与批量有关的总成本。

(2)计算甲公司自制零部件的经济生产批量、与批量有关的总成本。

(3)判断甲公司应该选择外购方案还是自制方案,并说明原因。

3.C公司拟投资建设一条生产线,现有甲、乙两种投资方案可供选择,相关资料如表1所示:

金额单位:万元

说明:表中“2~5”年中的数值为每年等额数。“*”代表省略的数据。

该公司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假定基准折现率为8%,财务费用为零。相关货币时间价值系数如表2所示:

要求:

(1)确定表1内英文字母代表的数值。

(2)计算甲方案不包含投资期的静态回收期。

(3)若甲、乙两方案为互斥方案,分别计算甲、乙两方案的年金净流量,并根据计算结果进行决策。

4.D公司总部在北京,目前生产的产品主要在北方地区销售,虽然市场稳定,但销售规模多年徘徊不前。为了扩大生产经营,寻求新的市场增长点,D公司准备重点开拓长三角市场,并在上海浦东新区设立分支机构,负责公司产品在长三角地区的销售工作,相关部门提出了三个分支机构设置方案供选择:甲方案为设立子公司;乙方案为设立分公司;丙方案为先设立分公司,一年后注销再设立子公司。D公司总部及上海浦东新区分支机构有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预计D公司总部2016~2021年各年应纳税所得额分别为1000万元、1100万元、1200万元、1300万元、1400万元、1500万元。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资料二:预计上海浦东新区分支机构2016~2021年各年应纳税所得额分别为-1000万元、200万元、200万元、300万元、300万元、400万元。假设分公司所得税不实行就地预缴政策,由总公司统一汇总缴纳;假设上海浦东新区纳税主体各年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均为15%。

要求:计算不同分支机构设置方案下2016~2021年累计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税额,并从税收筹划角度分析确定分支机构的最佳设置方案。

五、综合题

1.E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7%,所得税税率为25%。E公司只产销一种甲产品,甲产品只消耗乙材料,有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该产品全年产销量一致。2015年固定成本总额为3500000元,该产品生产资料如表1所示:

资料二:2015年第四季度按定期预算法编制2016年的企业预算,部分预算资料如下:

(1)乙材料2016年年初的预计结存量为2500千克,各季度末乙材料的预计结存量为下季度生产需用量的10%,2016年年末的预计结存量为2875千克,每季度乙材料的购货款于当季支付40%,剩余60%于下一个季度支付;2016年年初的预计应付账款余额为130000元。

(2)该公司2016年度生产预算如表2所示:

(3)单位产品标准成本资料:乙材料的标准消耗量为6千克/件,标准单价12元/千克。

(4)E公司2016年第一季度实际生产甲产品4250件,耗用乙材料25500千克,目前供货商A公司提供的乙材料的不含税实际单价为11元/千克。

资料三:目前的供货商A为一般纳税人,且可以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现有另外两家供货商B、C公司提出将来可以为其提供生产所需原材料,其中B为小规模纳税人,可以委托税务机关开具增值税税率为3%的发票;C为个体工商户,目前只能出具普通发票。A、B、C三家公司提供的原材料质量无差别,所提供的原材料的不含税价格分别为11元/千克、10.5元/千克和10元/千克。假设城市维护建设税率为7%,教育费附加率为3%。

要求:

(1)计算甲产品2015年保本作业率。

(2)计算甲产品2015年的安全边际额。

(3)填写E公司乙材料采购预算表中空格。

(4)计算E公司2016年第一季度预计采购现金支出和第四季度末预计应付账款金额。

(5)计算E公司2016年第一季度甲产品消耗乙材料的成本差异、价格差异与用量差异。

(6)从利润最大化角度考虑E公司2016年第一季度应该选择哪家企业作为原材料供应商,从减少纳税负担角度考虑应该选择哪家企业作为原材料供应商。

2.F公司为一上市公司,有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

(1)2015年度销售收入为25000万元,销售成本为17500万元。2016年目标销售收入增长率为100%,且销售净利率和股利支付率保持不变。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2)2015年度相关财务指标数据如下表所示:

(3)2015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简表)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4)根据销售百分比法计算的2015年年末资产、负债各项目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数据如下表所示(假定增加销售无须追加固定资产投资):

说明:上表中用“-”表示省略的数据。

资料二:若新增筹资现有三个筹资方案可供选择(假定各方案均不考虑筹资费用):

(1)发行普通股。该公司普通股的β系数为1.5,一年期国债利率为5%,市场平均报酬率为11%。

(2)发行债券。期限10年,票面利率8%,按面值发行。

(3)利用售后回租的融资租赁方式。该项租赁租期10年,每年租金200万元,于每年年末支付,期满租赁资产残值为零。

要求:

(1)根据资料一计算或确定以下指标:

(1)计算2015年的净利润;

(2)确定表2中用字母表示的数值(不需要列示计算过程);

(3)确定表3中用字母表示的数值(不需要列示计算过程);

(4)计算2016年增加的留存收益;

(5)按销售百分比法预测该公司2016年需要增加的资金数额(不考虑折旧的影响);

(6)计算该公司2016年需要增加的外部筹资数额。

(2)根据资料二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计算普通股资本成本;

(2)利用非贴现模式(即一般模式)计算债券资本成本;

(3)利用贴现模式计算融资租赁资本成本;

(4)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如果不考虑财务风险,为F公司选择筹资方案。

附:时间价值系数表。

中中级级财财务务管管理理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A 3.D 4.B 5.D 6.B 7.B 8.D 9.C10.C11.B12.D13.C14.D15.D16.D17.A18.B 19.A 20.B 21.C 22.A 23.C 24.A 25.A

二、多项选择题

1.AD2.ABCD3.ABC4.ABCD5.ABCD6.CD 7.AC 8.ACD 9.CD 10.AD

三、判断题

1.×2.3.4.5.6.7.8.×9.×10.×

四、计算分析题

1.(1)该债券的实际利率:

该债券全部利息的现值:

100×8%/2×(P/A,4%,6)=4×5.2421=20.97(元)

(2)2016年7月1日该债券的价值:

100×8%/2×(P/A,5%,6)+100×(P/F,5%,6)=4×5.0757+100×0.7462=94.92(元)

(3)2017年7月1日该债券的市价是85元,该债券的价值为:

100×8%/2×(P/A,6%,4)+100×(P/F,6%,4)=4×3.4651+100×0.7921=93.07(元)

该债券价值高于市价,故值得购买。

(4)该债券的内部收益率:

先用10%试算:

4×(P/A,10%/2,2)+100×(P/F,10%/2,2)=4×1.8594+100×0.9070=98.14(元)

再用12%试算:

4×(P/A,12%/2,2)+100×(P/F,12%/2,2)=4×1.8334+100×0.8900=96.33(元)

用插值法计算:

即该债券的内部收益率为11.26%。

2.(1)外购零部件的单位变动储存成本=100×10%=10(元)

(2)自制零部件的单位变动储存成本=60×10%=6(元)

每日耗用量=3600÷360=10(件)

自制零部件与批量有关的总成本=2×3600×400×6×(1-10/15)=2400(元)

(3)外购零部件的全年总成本=100×3600+1200=361200(元)

自制零部件的全年总成本=60×3600+2400=218400(元)

由于自制零部件的全年总成本比外购零部件的全年总成本低,甲公司应该选择自制方案。

3.(1)A=-1550(万元)

B=390×25%=97.5(万元)

C=390+280-97.5=572.5(万元)

D=722.5-572.5=150(万元)

E=-750(万元)

F=-750(万元)

(2)不包含投资期的静态回收期=1550/572.5=2.71(年)

(3)甲方案的净现值=-1550+572.5×(P/A,8%,4)×(P/F,8%,1)+722.5×(P/F,8%,6)=-1550+572.5×3.3121×0.9259+722.5×0.6302=660.99(万元)

乙方案的净现值=-750-750×(P/F,8%,1)+665×(P/A,8%,4)×(P/F,8%,1)=-750-750×0.9259+665×3.3121×0.9259=594.91(万元)

甲方案的年金净流量=660.99/(P/A,8%,6)=660.99/4.6229=142.98(万元)

乙方案的年金净流量=594.91/(P/A,8%,5)=594.91/3.9927=149(万元)

由于乙方案的年金净流量大于甲方案,所以应选择乙方案。

4.(1)甲方案:

上海浦东新区子公司2016~2021年累计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税额=(-1000+200+200+300+300+400)×15%=60(万元)

公司总部2016~2021年累计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税额=(1000+1100+1200+1300+1400+1500)×25%=1875(万元)

2016~2021年累计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税额=60+1875=1935(万元)

(2)乙方案:

2016~2021年累计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税额=[(1000-1000)+(1100+200)+(1200+200)+(1300+300)+(1400+300)+(1500+400)]×25%=1975(万元)

(3)丙方案:

2016~2021年累计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税额=(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000)×25%+(200+200+300+300+400)×15%=1835(万元)

(4)由于丙方案累计税负最低,因此丙方案最佳。

五、综合题

1.(1)保本销售量=3500000(/500-150)=10000(件)

保本作业率=10000/15000=66.67%

(2)安全边际量=15000-10000=5000(件)

安全边际额=5000×500=2500000(元)

(3)

(4)2016年第一季度预计采购现金支出=130000+286800×40%=244720(元)

2016年第四季度末预计应付账款金额=358500×60%=215100(元)

(5)乙材料的成本差异=11×25500-12×6×4250=-25500(元)(节约)

价格差异=(11-12)×25500=-25500(元)(节约)

用量差异=(25500-6×4250)×12=0(元)

(6)甲产品的不含税单价=500(元)

每单位甲产品的增值税销项税额=500×17%=85(元)

单件产品实际耗用量=25500/4250=6(千克/件)

由于E公司的购货方式不会影响到其他的费用,所以在以下计算过程中省略其他费用。

从A处购货:

单位产品不含税材料成本=6×11=66(元)

可以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66×17%=11.22(元)

应纳增值税=85-11.22=73.78(元)

营业税金及附加=73.78×(7%+3%)=7.38(元)

单位产品相关税后利润=(500-66-7.38)×(1-25%)=319.97(元)

从B处购货:

单位产品不含税材料成本=6×10.5=63(元)

可以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63×3%=1.89(元)

应纳增值税=85-1.89=83.11(元)

营业税金及附加=83.11×(7%+3%)=8.31(元)

单位产品相关税后利润=(500-63-8.31)×(1-25%)=321.52(元)

从C处购货:

单位产品材料成本=6×10=60(元)

可以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0(元)

应纳增值税=85(元)

营业税金及附加=85×(7%+3%)=8.5(元)

单位产品税后利润=(500-60-8.5)×(1-25%)=323.63(元)

由上可知,C处购买原材料所获利润最大,A处购买原材料应交税金最少。

2.(1)(1)2015年的净利润=25000×15%=3750(万元)

(2)A=3750(万元),B=5000(万元),C=10000(万元),E=5000(万元),D=5000(万元)

(3)F=5000/25000=20%,G=10%+15%+20%=45%

(4)2016年增加的留存收益=25000×(1+100%)×15%×(1-1/3)=5000(万元)

(5)2016年需要增加的资金数额=25000×100%×(45%-20%)=6250(万元)

(6)2016年需要增加的外部筹资数额=6250-5000=1250(万元)

(2)(1)普通股资本成本=5%+1.5×(11%-5%)=14%

(2)债券资本成本=8%×(1-25%)=6%

(3)1250=200×(P/A,K,10)

(P/A,K,10)=1250/200=6.25

(P/A,10%,10)=6.1446,(P/A,9%,10)=6.4177

(K-9%)(/10%-9%)=(6.25-6.4177)(/6.1446-6.4177)

K=9.61%

篇4:本期练习及测试题参考答案

1. 薄铁片铁2. 磁化S(南)3. 地北4. 指南针不指南北 鸽子找不到回家的路5. C 6. C7. B8. C9. B10. B11. C12. 如图1所示.13. 如图2所示.

14. 将一枚小磁针放在火星表面,观察其是否有固定指向(或是否受磁力的作用)15. 可将铁屑撒在种子中,搅拌均匀,使铁屑吸附在杂草种子上,然后用磁铁吸附,将带有铁屑的杂草种子从混合种子中吸出来.这里利用了磁铁吸铁的性质.

《电生磁随堂练习》参考答案

1. 电流的强弱线圈匝数的多少有无铁芯 铁芯通断电电流的强弱电流的方向强

2. N负变大3. B4. B5. B6. B7. C

8. 如图3所示.9. 如图4所示(提示:两通电螺线管相互靠近的两极均为N极或均为S极,磁感线方向不同).10. (1)小磁针(2)让小磁针跟导线AB平行,且在AB的下方(3)若小磁针转动,导线AB中有电流,若导线AB不动,导线AB中没有电流11. (1)图略.提示:滑动变阻器金属杆右端(或左端)与开关左端相连(2)B(3)N或北(4)①右(左)变小(变大)②变大(5)越强多(少)强(弱)

《电磁铁、电磁继电器、电动机随堂练习》参考答案

1. 通电导体(或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磁场切断电源2. 低压控制高压工作 3. B4. B5. A6. C7. D8. D9. A10. C

11. (1)线圈匝数(2)观察吸引大头针个数的多少 (3)电流一定时,电磁铁磁性随线圈匝数的增加而增强(4)A、C12. (1)改变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吸引大头针数量的多少

(2)如下表. (3)①铁芯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强②将大小不同的铁芯分别插入同一线圈中,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观察这个线圈两次吸引大头针的数目

《磁生电随堂练习》参考答案

1. 电磁感应机械2. 切割磁感线导体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3. 电磁感应加快摇晃、增加线圈匝数或更换磁性更强的永磁体等

4.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5. B6. D7. 猜想:与磁体插入的速度有关(或与磁场的强弱、线圈的匝数、线圈的粗细、线圈的横截面积有关).实验设计:将电流表和线圈连接成闭合电路,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用不同的速度先后两次将条形磁铁插入线圈,观察电流表的示数,并进行比较.

8. (1)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电磁感应(2)①转速②导线长度③磁性更强的磁铁

《电与磁综合测试题》参考答案

1. S负 N2. 电机械换向器(或换向片)3. 低压控制高压工作4. 鸽子是否靠地磁场来导航避免偶然性,使结论更可靠

5. 调换电源正、负极(改变电流方向) 发电机6. 动圈式话筒、发电机电风扇、动圈式扬声器7. L2右

8. C9. C10. C11. D12. C13. B14. C 15. B16. D17. 如图5所示.18. (1)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2)电流(3)线圈停在平衡位置19. (1)磁性强弱(2)a、b(3)b、c (4)电流相等

篇5: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期更好地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

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是以目标的设置和分解、目标的实施及完成情况的检查、奖惩为手段,通过员工的自我管理来实现企业的经营目的一种管理方法。

预测:

预测就是根据过去和现在的已知因素,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科学方法,对未来环境进行预先估计,并对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估计和评价。

决策:

决策是对未来的行为确定目标,并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即多方案择优。

人员配备:

人员配备,是指对人员进行恰当而有效地选拔、培训和考评,其目的是为了配备合适的人员去充实组织机构中所规定的各项职务,以保证组织活动的正常进行,进而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

激励:

激励是指人类的一种心理状态,它具有加强和激发动机,推动并引导行为指向目标的作用。

控制:

控制是指接受系统内外的有关信息,按既定的目标对系统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偏差,采取正确的措施使系统按预定的计划运行,或适当的调整计划,以达到预期目的的管理活动。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管理的性质不包括(C)

A.二重性

B.科学性

C.理论性

D.艺术性

2.人们常说,身体是“三分治七分养”,对于这件事(D)

A.反馈控制比前馈控制更重要

B.现场控制比反馈控制更重要

C.反馈控制比现场控制更重要

D.前馈控制比反馈控制更重要

3.打电话请供应商来换一台同目前用坏的机器一样的设备,这是设备的简单替换问题,需要的管理技能主要是(B)

A.概念技能和技术技能

B.人际技能和技术技能

C.技术技能

D.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4.差别计件工资制是(A)的内容之一。

A.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B.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C.韦伯的行政管理理论

D.现代管理理论

5.没有一个固定的信息中心,成员之间总是互相传递信息的是(C)A.园型沟通

B.Y型沟通

C.全通道型沟通

D.轮型沟通

6.根据计划的明确性,可以将计划分为(C)A.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B.战略性计划和战术性计划 C.具体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D.程序性计划和非程序性计划 7.(C)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反映有预计现金收支、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预算。A.经营预算

B.投资预算

C.财务预算

D.成本预算

8.目标的制定要有一定的高度和难度,这体现了目标的(D)A.差异性 B.层次性

C.时间性

D.先进性

9.某企业制造并销售单一成品,固定成本总额为60万元,产品售价为每件3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0元,该企业的盈亏平衡时的产量为(C)A.3000 B.2000

C.30000 D.20000 10.按照决策的主体,可以将决策分为(B)

A.长期决策和短期决策 B.个体决策和群体决策

C.程序化和非程序化决策D.确定型、风险型和不确定型决策 11.下列关于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的描述正确的是(A)A.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共同决定组织规模

B.为了保证管理效果,管理幅度越大越好

C.当组织规模一定时,管理幅度与管理规模成正比关系

D.管理幅度越窄,管理层次就越多,组织结构就呈扁平型

12.如何留住人才、减少人才的流失、发挥人才优势,这体现的是领导艺术中的(C)A.授权艺术

B.决策艺术

C.用人艺术

D.创新艺术

13.对应试者进行全面的考核和考察,避免以偏概全,这是指人员招聘和选拔原则中的(A)A.全面考核原则

B.公开招聘原则

C.择优录取原则

D.公平竞争原则 14.一个企业的精神文化是指(C)

A.厂容厂貌

B.职工风貌

C.沉淀于企业职工心里的意识形态

D.产品形象 15.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是(D)的典型代表 A.领导特质理论

B.领导行为理论

C.领导周期理论

D.领导权变理论

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管理者的角色包括(ABD)

A.信息传递角色

B.人际关系角色

C.领导者角色

D.决策制定角色

2.战略评价就是要保证所选的战略具有(BCD)A.经济性

B.适用性

C.可行性

D.可接受性 3.目标的作用有(ABCD)

A.导向作用

B.激励作用

C.凝聚作用

D.考核标准 4.预测的类型有(ABD)

A.社会和政治预测

B.科学与技术预测

C.环境预测

D.经济预测

5.控制过程应包括以下几个步骤(ABC)A.确立标准

B.衡量成效

C.纠正偏差

D.改变计划 6.激励的作用有(ABD)

A.有利于调动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B.有利于将职工的个人目的和企业目标统一起来

C.有利于员工利益的实现

D.有利于增强组织的凝聚力,促进组织内部的协调和统一 7.组织结构的类型有(BCD)

A.直线一体化

B.垂直一体化

C.矩阵制

D.网络制 8.面试中常见的偏差有(ABCD)

A.第一印象

B.面试官支配与诱导

C.个人好恶与偏见

D.相对标准

9.构成领导自身影响力的因素有(ACD)A.品德

B.水平

C.知识

D.情感

10.有效沟通的技巧有(ACD)

A.

作为信息发送者的管理者有效沟通的技巧

B.作为信息传递者的管理者的有效沟通的技巧 C.

作为信息接受者的管理者进行有效沟通的技巧 D.信息沟通的障碍及其排除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1-4每小题5分,第5题4分,共24分)1.简述管理的特征。

1特征:管理的载体是组织; 管理具有目的性;

管理的对象是组织资源;

管理是各种职能活动应用的过程; 管理的核心是协调各种人际关系;

管理活动是在特定的组织内外部环境约束下进行的。

2.简述计划工作的程序。2估量机会;

确定目标; 明确计划前提; 提出可行性方案; 评价备选方案; 选定方案; 拟订支持计划; 编制预算。

3.组织设计应该遵守哪些原则? 3 统一指挥原则; 分工协作原则; 权责一致原则; 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原则; 有效管理幅度原则; 弹性结构原则; 经济原则。

4.激励的方法有哪些? 物质利益激励法; 目标激励法; 榜样激励法; 内在激励法;

形象与荣誉激励法; 信任关怀激励法; 兴趣激励法;

5.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把沟通分成哪些种类?

按信息沟通的渠道,可分为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按信息沟通的传递方向,可分为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

按沟通的表现形式,可分为口头沟通、书面沟通和非语言沟通; 按沟通的方向,可分为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和平等沟通。

五、案例题(本大题共2道,共20分)

一、阿斯旺水坝的灾难

规模在世界数得着的埃及阿斯旺水坝在20世纪70年代初竣工了。表面上看,这座水坝给埃及人带来的廉价的电力,控制了水旱灾害,灌溉了农田。然而,实际上却破坏了尼罗河流域的生态平衡,造成了一些列灾难:由于尼罗河的泥沙和有机质沉积到水库底部,使尼罗河两岸的绿洲失去肥源——几亿吨淤泥,土壤日益盐碱化;由于尼罗河河口供沙不足,河口三角洲平原向内陆收缩,使工厂、港口、国防工事有跌入地中海的危险;由于缺乏来自陆地的盐分和有机物,致使沙丁鱼的年捕获量减少1.8万吨;由于大坝阻隔,使尼罗河下游的活水变成相对静止的“湖泊”,为血吸虫和疟蚊的繁殖提供了条件,致使水库区一带血吸虫病流行。埃及造此大坝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使人们深深的感叹:一失足成千古恨!1. 阿斯旺水坝的决策属于什么类型的决策?为什么?

答:不确定型决策;可以结合案例回答,关键字要包括是根据决策后果判断的类型 2.关于埃及建造阿斯旺水坝的这项决策,以下(C)说法是最不可能成立的。

A.人们在作出决策时,对于决策结果究竟要达到什么样的预定目标,这种认识往往与价值判断有关

B.尽管人们可能对决策要实现什么样的预定目标作出事实判断,但决策方案在实施过程中总难免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C.现实中的决策往往是多目标决策

D.任何决策方案在带来实现预定目标所希望的证明效果的同时,往往也可能引起各种负面效果

3.埃及阿斯旺水坝的决策给我们提供了什么启示?

答:只要涉及到决策的选优标准只要达到足够满意、正面效果大于负面效果可酌情给分

二、亨利的困惑

亨利已经在数据系统公司工作了5年。在这期间,他从普通编程员升到了资深的程序编制分析员。他对自己所服务的这家公司相当满意,很快被工作中的创造性要求所激励。一个周末的下午,亨利和他的朋友及同事迪安一起打高尔夫球。他了解到他所在的部门新雇了一位刚从大学毕业的程序编制分析员。尽管亨利是个好脾气的人,但他听说这新来者的起薪仅比他现在的工资少30美元时,不禁发火了。亨利是在迷惑不解。他感到这里一定有问题。下周一的早上,亨利找到了人事部主任爱德华,问他自己听说的事是不是真的?爱德华带有歉意的说,确有这么回事。但他试图解释公司的处境;“亨利,编程分析员的市场相当紧俏。为使公司能吸引合格的人员,我们不得不提供较高的起薪。我们非常需要增加一名编程分析员,因此,我们只能这么做。”

亨利问能否相应提高他的工资。爱德华回答说;“你的工资需按正常的绩效评估时间评定后再调。你干的非常不错!我相信老板到时会给你提薪的。”亨利在向爱德华道了声;“打扰了!”便离开了他的办公室,边走边不停的摇头,很对自己在公司的前途感到疑惑。

1. 本案例描述的事件会对亨利的工作动力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哪一种激励理论可以更好的解释亨利的困惑?为什么?

答: 亨利变得不满,工作动力会减少,工作积极性降低;过程型激励理论中的公平理论可以解释亨利的困惑,公平理论认为职工被激励的程度不仅受其所得绝对报酬的影响,而且也受到相对报酬的影响。亨利将他的收入和相类似职工的收入比较,结果是不公平的,产生了不公平感,影响了他积极性的发挥。

2. 你觉得爱德华的解释会让亨利感到满意吗?请说明理由。

答: 不会,使亨利产生不公平感的根本原因没有得到解决。可发挥,酌情给分 3. 你认为公司应当对亨利采取些什么措施?

答: 可以对亨利进行公平心理的疏导,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公平观:使大家认识到的绝对的公平是没有的;不要盲目攀比,所谓盲目性起源于纯主观的比较,多听听别人的看法,也许会客观一些;不要按酬付劳,按酬付劳是在公平问题上造成恶性循环的主要杀手。可发挥

二、1-5 CDBAC 6-10 CCDCB 11-15 ACACD

三、1-5 ABD BCD ABCD ABD ABC

篇6:管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期 末 考 试 《管理学原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1.法约尔曾于20世纪初期提出所有管理者都在从事五种管理职能。即(计划)、组织、协调、指挥和控制。

2.“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体现了(时间)控制活动的特点。3.韦伯提出理想的行政组织的权力基础是(行政组织理论的实质在于以科学确定的“法定的”制度规范为组织协作行为的基本约束机制,主要依靠外在于个人的、科学合理的理性权力实行管理。韦伯指出,组织管理过程中依赖的基本权力将由个人转向“法理”,以理性的、正式规定的制度规范为权力中心实施管理。),主要特征包括(劳动分工)、权威等级、(正式的甄选)、职业生涯导向、正式的规则和法规以及非个人化。

(二)判断题(正确的填“对”,错误的填“错”。每题2分,1.在管理的基本职能中,居于首位的是计划职能。(✔)2.管理宽度与管理层次成反比关系。(✔)

3.泰勒的科学管理与Y理论的人性假设具有一致性。(✖)4.只要控制工作做得好,完全可以防止管理失误。(✖)5.在紧急情况下,专制式的领导是必要的。(✔)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主要观点:(1)工作定额制(2)标准化原理(3)能力与工作相符

(4)实行差别计件工资报酬制度(5)把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6)实行职能工长制 2.人际关系学派的主要结论是什么?

答:

人际关系学派的主要结论是:企业的职工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企业应采用新的领导方式.(1)贡献:梅奥的人群关系理论克服了古典管理理论的不足,奠定了行为科学的基础为管理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领域.(2)局限性:①过分强调非正式组织的作用.②过多的强调感情的作用,似乎职工的行动主要由感情和关系支配③过分的否定经济报酬,工作条件,外部监督,作业标准的影响.3.简述马斯洛需求层次论的主要内容。

答:

马斯洛需求层次论的主要内容是:(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社交需要(4)尊重需要(5)自我实现需要

4.简述目标管理的含义和特点。

答:目标管理的含义和特点:(1)目标管理的含义:

经典管理理论对目标管理MBO的定义为: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目标管理亦称“成果管理”,俗称责任制。是指在企业个体职工的积极参与下,自上而下地确定工作目标,并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自下而上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管理办法。

(2)目标管理的特点: ①员工参与管理:目标管理是员工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由上下级共同商定,依次确定各种目标。

②以自我管理为中心:目标管理的基本精神是以自我管理为中心。目标的实施,由目标责任者自我进行,通过自身监督与衡量,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以达到目标的实现。

③强调自我评价:目标管理强调自我对工作中的成绩、不足、错误进行对照总结,经常自检自查,不断提高效益。

④重视成果:目标管理将评价重点放在工作成效上,按员工的实际贡献大小如实地评价一个人,使评价更具有建设性。

(四)论述题(共20 分)

请结合实例阐述企业应该承担哪些社会责任?

答:结合本人工作实际,简单阐述下本人学校所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1)学校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这就是学校在经营中,必须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例如,网络教育,我们必须招生符合国家规定的学校和专业。不能招生超过这个范围的。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

(2)学校在自己的行为中应当遵守职业道德。这里提及的职业道德是在法律形式中肯定的,因而是学校的一种法定的责任。例如:学员报名学习,那我们一定要让学员学会,不能说只要学完了就行。不管是否学会。

(3)学校有责任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而努力。这是表明学校作为企业组织,同样要为社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承担责任。

(4)学校有责任维护债权人、交易相对人的合法权益。(5)学校负有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监督的责任。

(五)材料分析题(共20分)

这是一家从事应用软件开发的计算机系统集成公司,它隶属于一家高科技产业集团,下设市场部、软件开发部、技术支持部及办公室,公司的人事委托集团代行管理。苏先生是这家软件公司的总经理,公司每天9:00上班,今天他不到9:00就到了公司。他计划今天能把最近即将招标的一个项目的技术方案写完。对这次招标,苏先生非常重视。他不希望在技术方案上出差错,于是亲自动手完成这个方案。

9:00员工陆续到位,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此时,苏先生也有了一个初步的轮廓。这时,电话响了起来,苏先生拿起电话,对方是正在实施中的大连项目的用户代表。用户反映,公司的技术人员到现场安装后,未调试软件就回去了,到现在快两个星期了,还没给解决,不知是怎么回事。苏先生听到这一情况很生气,一边安慰用户代表,一边想对策。他答应用户代表,最迟明天给他一个解决方案。挂了电话,苏先生把技术支持部的李经理找来了解情况,商量对策。

“老李,大连那个项目是怎么回事,刚才他们打过来一个电话,说我们的人给人家安装没给调试就回来了。”

“是这么回事。这次去大连,是派张力和李明去的,他们到那儿把系统安装完后,用户又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当时张力他们觉得新增功能不应包含在合同内,所以没有给对方明确答复。大连那边所说的调试是指按他们的要求修改程序,根本不是什么现场调试。若不在现场调试好,能算安装完成吗。”

“那为什么回来之后,到现在还没给人家答复?”

“这你要问市场部了。张力和李明回来之后,我就把情况对市场部和软件部说了。软件部说,最近活儿多,根本没时间改。不知市场部是怎么跟用户协调的。市场部在谈这个单子的时候,有关系统的硬件配置方面的要求事先也没跟我们打招呼。在合同签约之后才把系统配置给我们。在备货时,我们发现有些型号市面上已经淘汰了。更有甚之,有些货的价格比他们的报价还高。让我们怎么买?他们倒好,来了一个大撒把,单子一签,什么都不管了。再有,软件部开发的软件也经常出毛病,让我们老招用户的骂。要知道,我们的工资水平在全公司是最低的。”

“好吧,下午1点,三个部门的经理都来,咱们碰一下,再决定大连的项目怎么处理。”苏先生觉得问题有点麻烦,想听听软件部的看法再作决定。

软件部的经理欧阳先生来到苏先生的办公室。“欧阳,大连的项目需要改软件的事,你知道了吧?”

“这事儿老李找过我。但我们实在抽不出空。几个项目都压在我们身上了,而且都是急荐儿。我觉得应该在市场部加强技术力量,对项目的功能要求控制一下。现在可好,用户提什么要求就答应什么,根本不考虑我们开发的时间和工作量,在这种情况下,让我们怎么保证质量。话又说回来,技术支持部反馈回来的信息,很多是由于用户使用不当造成的。技术人员在给用户培训的时候应把常见的问题讲透。有些问题他们完全可以处理,不必事事找软件部。如果老找,要他们干什么。顺便跟您汇报一下,我们部的小任要求调走”。

“怎么回事?”

“说起来跟集团人事部的政策有关,小任是去年毕业来公司的。来的时候,人事部让他交了3000元押金。说是每个新来的学生都这么做。小任虽然不乐意,但还是交了。今年又来了一个新毕业的学生,为这3000元的事,找我好几趟。虽然我也觉得人事部定的政策有问题,但这是人事部的规定,我也没办法,可气的是,这家伙到处乱说,说什么‘到这打工还交钱,这公司太黑,你们怎么能在这种公司呆下去’等等。本来活就忙,这不是扰乱军心吗。一生气就让他走了。可小任听了那家伙的活,沉不住气了,说自己上当了,要让人事部给个说法。要么把3000元退回来,要么他走人。”

“他对现在的工资满意吗?”

“挺满意。这小伙子挺能干,给他的奖金也比较高,就是有点较真。在这节骨眼上,出这事儿,真够烦的。”

“这小伙子不能放走。我找人事部商量一下,看看有什么办法。” 已经快12点了。大连的事还没解决,又冒出新的问题,苏先生心想,看来自己只能晚上加班赶写方案了。

请根据案例的提供的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你是苏总经理,你应该如何处理大连项目问题?(C)

A.告诉大连方面,他们的要求已超出合同规定之外,公司没有义务帮助解决。B.告诉大连方面,公司目前项目很多,待到有空闲时间时再替他们解决。C.要求有关部门进行协调,尽快拿出解决问题的方案。D.交由办公室主任去处理。2.公司组织结构为:(B)A.网络结构 B.职能结构 C.矩阵结构 D.事业结构 3.小任要调走的原因可以用哪一种激励理论来解释?(D)A.需要层次论 B.期望理论 C.强化理论 D.双因素理论 4.在你看来,苏总经理的领导方式属于(C)。

A.放任 B.专制 C.民主 D.权变 5.为了防止类似于大连项目事件的再次发生,软件公司应该采取的措施是:(D)A.高薪引进人才,加强公司的的技术力量。B.制定严格的奖励制度,对推倭责任者予以重罚。C.让更有能力的人来担任各部门的主管。

上一篇:工程资料报验程序下一篇:蒋小姐和陈先生的短文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