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峪小学体育教学工作总结

2024-04-07

两峪小学体育教学工作总结(通用9篇)

篇1:两峪小学体育教学工作总结

两峪小学“世界无烟日”活动方案

烟草已成为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加强学校禁烟控烟工作,有利于树立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有利于营造教书育人的清新校园环境,有利于保障公众身体健康,提高校园文明水平。为保护青少年儿童免遭烟草危害,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要求,根据县教育局《关于做好全县学校禁烟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我们两峪小学实际,在2014年5月31日“世界无烟日”到来之际,我们特拟定如下活动方案,并围绕方案开展活动。

一、高度重视,强化领导,扎实开展校园禁烟工作

学校要高度重视禁烟工作,为切实加强对学校禁烟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本次活动领导小组,校长张保华任组长,工会主席张辉文任副组长,负责具体事宜,政教主任朱雪莲协助。

领导小组拟定禁烟管理制度,明确目标责任,确保所有校外、校内工作场所免于接触二手烟草烟雾,保护被动吸烟者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的健康,创建文明健康的校园环境。领导班子发挥表率示范作用,带头不吸烟、劝阻吸烟、积极控烟,切实将控烟工作落到实处。

二、强化宣传,多措并举,营造良好控烟工作氛围

一是全面设置禁烟标识。在校门口显眼处设立“无烟校园”。学校不设置吸烟区,不摆放烟具,学校小卖部不销售烟草制品。办公室、会议室、走廊、厕所、楼梯等区域设立明显的禁烟标志,室外公共场所和室内工作场所完全禁止吸烟。

二是加强禁烟宣传工作。开展多形式的控烟宣传和教育。通过举办专栏和展板以及在广播、校园网络等媒体积极开展吸烟有害健康的公益宣传,利用主题班会、主题讲座、健康教育课程等普及烟草危害相关知识,提高师生控烟意识。广泛动员全体学生和教职工积极参与禁烟工作,提高“吸烟危害健康”知晓率,坚决杜绝学生吸烟。5月25日例会,向全体职工进行宣传动员,鼓励教职工戒烟,规定全体职工负有劝阻吸烟的责任和义务,坚决制止上课吸烟、集会吸烟行为,积极营造健康、清洁的良好工作和生活环境。做好校外人员进入校园时的禁烟解释和劝导工作。

三是通过“小手拉大手”的形式,让学生劝阻家长不吸烟,破除把来客敬烟当作迎宾礼仪的陋习,使学生在家避免被动吸烟。

三、加强督查,建立督导检查机制

结合开展“无烟学校”创建活动,建立督导检查机制,加强对禁烟工作的检查和引导。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将履行禁烟职责纳入教职工考核,对教师、食堂员工(生活教师)在工作岗位上吸烟的,发现一次,考核时扣除2分,累计扣完10分为止。设立由师生共同参与的禁烟监督员,加强禁烟日常动态监督。

2014年5月25日

篇2:如何抓好小学体育教学工作

一钻研教材并结合实际, 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

认真钻研教材, 根据学校的体育设施、器材和学生的基本情况, 制订学年计划, 做到有的放矢。把教材中的学习项目按比例分配, 在自选项目的确定上, 与学校的特色项目和竞技比赛项目相结合。如学校开展民族传统类的体育活动, 把这类项目列入学年计划之中, 按照自选项目的比例分配课时。把这个项目列入所有年级的计划之中, 贯穿于各个年级, 使这个项目的开展保持一个连续性, 便于学生系统掌握, 形成学校的特色项目。

学期计划的制订应考虑到季节、天气、气候、假期等因素对教学进度的影响, 教学时间安排要相对宽松, 特别要优先安排和照顾期末考核项目。学期教学计划的制订定还要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阶段特征、身体健康程度、体育锻炼承受能力等方面的情况, 使教学内容的安排、锻炼的强度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 有助于小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如果不考虑小学生身心素质的具体情况, 制订的教学计划就缺乏了指导教学的现实作用。容易出现教学内容安排过于简单、锻炼强度过低, 学生普遍不感兴趣, 无法达到提升学生体质的作用;也容易出现教学内容安排过于繁杂、锻炼强度超出了小学生的承受能力, 学生上体育课俨然成了罪犯遭受严厉惩罚一样, 让他们集体反感体育课, 体育课的教学目标也就很难实现了, 课堂教学也难以延续。

单元计划的制订应与学期计划中的课次相对应, 是某个项目进行教学的具体体现, 应符合项目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时根据单元计划的安排, 有步骤地进行项目的教学。

课时计划是教师进行教学时教学目的、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组织队形、练习次数、时间安排的具体体现, 应详细并切合实际。

二灵活采用教学法, 努力提升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 教师的示范要规范、准确, 讲解要精简、易懂, 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扎实的动作示范和要领讲解的基本功。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合理组织, 不浪费每一分钟, 教法要灵活多样。同样的教学内容在第一个班上课后, 要及时发现问题, 在第二个班上课时, 及时调整。有的项目两个班的学生的情况不同, 应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和教法。体育课的教法应当具有多样性, 具体采用哪些教法要根据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学生偏好、学校现有的体育设施、教师的操控能力等因素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考虑, 以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有利于教学内容的传授为出发点选择恰当的教法。当某种教法运用了多次, 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就要求教师要及时更换教学方法, 以适应体育课的课堂教学所需。

三加强业务学习, 不断开拓进取

1. 通过观摩体育课堂教学和体育研讨活动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

小学体育教师应当积极踊跃地参加校内外、县内外、市内外的体育教学现场观摩会和体育教学研讨课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 不但可以学习到讲课教师的教学思路、组织形式、教法的选用, 还可以了解教学改革的信息以及新的教育理念, 从中吸取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小学体育教师还应当积极参加各级评优课、研讨课等活动。通过这种形式加深对某一项教材的认识。每次活动可以尝试不同的教材, 跑、跳、投、体操和武术都有不同的特点, 经过几年的积累对各个项目都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把遇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加以研究, 把经验进行总结, 以科研论文的形式形成自己的观点, 提高自己的理论认知水平。

2. 通过业务进修、培训等不断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

小学体育学科的教师要参加各类培训活动, 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和业务素质, 满足打造优质高效的现实需要。教师进修包括学历水平提升和非学历水平提升, 如果体育教师的学历水平较低, 应当以师范院校、教育学院开设的学历教育专业为主, 可采用脱产、半脱产、不脱产三种学习方式中的任何一种, 具体选择的进修方式要根据自身的家庭条件、学校的体育师资状况等条件来确定;如果体育教师已经达到了本科学历及其以上, 那么教师的业务进修应当以教师进修校承办的非学历进修项目为主。培训包括骨干教师培训、教学名师培训、校本培训等项目, 一般周期比较短, 占用教学时间不多, 举办机构一般是县、市、省的教育主管部门, 不涉及学历水平提升, 主要解决的是教师在教学困惑或某种教学模式的倡导、新的教学理念的灌输。

3. 通过参与体育方面的教研科研活动, 提高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

篇3:浅谈小学体育教学工作

关键词:小学体育 趣味 篮球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0(b)0181-01

1 小学体育的特点及教育主要手段

1.1 学生的年龄特性

小学生的年龄一般在6~14岁之间,一般来说,一至四年级的学生尚处于智力开发期,五、六年纪的学生已具有相对成熟的思维与创新能力,部分早熟的学生已经步入了逆反期。对于前者,重点在于引导,使他们认识、了解这门课,并进一步对其产生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兴趣驱使着学生上课时,就能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一旦有了主动学习的意识,体育课就不再只是枯燥的体力课了;对于后者,则应着重技能训练,传授相对技巧性的内容,让学生的水平能够更上一层楼。总体来说,小学生处于多动、活泼、3 min热度的年龄阶段,必须采用合适的方式来进行体育教育。

1.2 教学手段

通过上文可以大致得出小学教学的主要手段,即游戏教学与竞争教学。

(1)由于玩耍是孩子的天性,贴近他们生活的游戏教学能够最大程度地激发他们的兴趣与热情度,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机智的教育工作者应当学会寓教于乐,通过游戏中的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攀爬、跳跃等常用的运动技巧。同时,游戏本身需要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也是体育课中应当学到的。

(2)竞争教学,即是通过举办小竞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年纪较低的学生相对而言更喜欢比赛中的争夺,上课时经常举办小型竞赛,如短跑、跳绳等简易的比赛,能将学生的积极性最大化地提高。下文将以篮球训练为例仔细讨论体育教学的意义与笔者心得。

2 体育中的道德意识培养

2.1 团队意识

无论在哪里,团队的力量都比个人大,通过体育教学能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当代的学生大多独生,在父母的赞扬中长大,不屑于与他人为伍的现象并不少见,教师通过游戏或者比赛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团队合作的意义,这对今后学生的发展也有着莫大的帮助。例如在篮球训练中,一般会分队进行教学,不管是比赛还是日常基本功训练,都需要整个团队的努力,教学工作者应当给予学生的团队意识肯定和赞扬,引导学生渐入佳境。

2.2 竞争意识

当今社会到处充满了挑战与竞争,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是教师的责任。教师可以通过适量的比赛来达成目的,之所以强调要适量,是因为太注重成败得失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本意是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如果误入歧途一味追求胜负轻则造成学生肢体冲突,重则影响学生的人格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竞赛或者游戏中时刻注意局面,以便能及时处理突发事件。

3 以篮球训练为例说明体育教学中的重点

3.1 动作要领和技巧的讲解

小学生爱玩爱动,耐性不够,单调枯燥、照本宣科的讲解方式并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尤其是对篮球基本功如运球等方面的讲解,从最简单的手腕拍球开始,很多不感兴趣的学生看到教师示范动作如同自己玩过的拍皮球,会生出一种不过如此的轻视感,进而心不在焉,自然就没什么效果可言,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运用自己的个人魅力来把理论知识最大程度地教给学生,以下是几点建议。

(1)语言风趣幽默。用自己的语言来诠释理论知识,加上适当的幽默,课程听起来就不会枯燥。对于小学篮球教育,最重要也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来引导其进入课堂。这要求教师本人开朗热心,富有幽默感,说话方式可以参考讲故事中的提问,以此提高学生的参与感。

(2)树立榜样、以身示范。学生对于能力超群,技术高超的人总有莫名的崇拜心理,教师可以通过简短地介绍雷阿伦、乔丹等人,来给学生树立起一个榜样,并现场表演一段篮球秀,例如花式篮球,来提升学生学习篮球的热情。

(3)自编篮球操,效果更佳。通过巧妙的篮球动作组合和精心的编排,把篮球的技术动作加上有节奏的音乐,这样学生在练习篮球动作的时候充满活力,增加了学生的练习的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篮球的兴趣。

3.2 训练目标和内容

(1)适当的目标。教师应考虑学生的身体素质,因材施教,并提出合适的训练目标,就传球而言,可以根据各队具体情况要求做10组或15组。将目标稍微高出学生水平,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

(2)训练内容的多样化。在篮球教学中,笔者认为游戏教学与竞争教学可以发挥其最大作用。单一的拍球练习、运球练习让学生觉得枯燥,就可以引入一些小游戏,如跑动传球等,在游戏中有意地加入正规比赛的规则,能够培养学生的守则意识,潜移默化的教学能让学生记得更牢。

由于小学篮球教学比较业余,可以不像专业运动员一样进行高强度的速度、力量和弹跳力等素质训练,但是在篮球运动中遇到突然起动,摆脱抢位,连续跳跃,争篮板球等情况时,同样需要良好的身体各方面能力素质,因此训练内容除了运球、脚步移动、投篮,还应加入适量的力量、弹跳力等练习。

3.3 纪律性

尽管笔者在文章中一直强调教学中应以游戏教学为主要手段,鼓励教师寓教于乐,但是切不可忽略了纪律和组织性。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如果让学生认为“上体育课就是自由玩耍”的话,说明教师的工作相当失败,甚至会养成学生的懒散性格,未免过犹不及。

4 热身及安全事项

一节体育课时间并不长,有的教师为了跟上教学进度或者其他原因,会省去课前热身的环节。实际上这是很不科学的行为。热身可以让肌肉、关节以及整个身体都能处于一个比较好的状态,为接下来的运动做好铺垫,避免因过度和激烈运动造成肌肉拉伤或者其他伤害。同样以篮球训练为例,在训练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意外事故,除了课前讲解注意事项之外,教师自身需要了解和掌握一些急救措施,并通过及时调整训练量、纠正不规范动作,选择合适的场地等来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小学体育是一门通过锻炼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的课程,它的作用更明显地体现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和今后的发展上。教师应抛弃传统的副课思想,认真对待每一节课程。

参考文献

[1]肖本峰.谈“快乐教学”在小学篮球训练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2(7):115-116.

[2]商春萍.将德育融入小学体育课堂[J].吉林教育,2012(5):54.

篇4:浅议小学科学教学总结与反思

在科学课程改革全面铺开的今天, 新旧教学理念必然相互冲突, 预设与生成必然不会完全协调, 许多纷繁复杂的新问题必然会接踵而至, 在这样的背景下, 教师必须要及时“反思”, 只有这样才能在专业领域快速地成长起来, 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以下是小学科学课的一些教学反思:一、科学教师要认真抓好备课环节俗话说“台上一分钟, 台下十年功”, 上好任何一门课都必须得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备课对于科学课来说尤其重要。因为科学课这一门课程决定了我们不可能仅凭一本课本、一支粉笔就上好一堂课, 因此抓好备课环节是上好一堂科学课的重要前提, 我认为科学课的备课应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1、从全局入手, 读通整册教材。要上好科学实验课, 首先就得通读整册科学教材, 对整册教材所需材料进行整体性的研究, 列出清单, 有步骤、分阶段地进行材料准备, 才能在准备具体的某一课时得心应手。而如果一课课临时去准备材料, 就难免会发生措手不及的情况, 影响科学课的教学。就一册教材来说, 每一册教学参考书上都有主要材料清单, 上面列出了本学期要用的主要材料。因此, 在开学初就应该去认真看一看, 做到心中有数, 是非常有必要的。

2、要熟悉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科学教师要想比较轻松的上好科学课, 除了通读整册教材之外, 还要更加细心的去钻研本单元的教学内容, 因为教师只有熟悉了本单元的教材之后, 教师才能在准备实验材料的时候, 事先知道本单元哪些材料使用的频率高, 哪些材料可以顺便一次性准备好, 哪些材料实验仪器室里已经有了, 哪些材料需要自制, 哪些材料需要购买, 哪些材料学生能够自己准备„„这样提前心中有数, 教师在准备材料时才能得心应手, 轻松自如, 从而节省时间, 提高效率。

3、教师提前动手做实验科学课中的每项实验, 在让学生动手实验之前, 教师应该提前做一做。这样就能明白这个实验哪些地方学生容易出错, 哪些现象不够明显, 哪一项器材要换, 哪一种方法需要改进。教师课前做好实验, 才能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 才能预防各种失败和事故, 防止教学中的失误。再者, 科学课堂不像语文对一首诗歌或一篇课文的理解, 每个人可以有自己不同的看法, 但不会出现什么危险, 而科学课中有些试验却不同, 如果科学老师不认真备课, 不事先做一做课堂上要求学生做的试验, 就不能发现实验过程中的危险, 就没法给学生讲解试验注意事项, 如果课堂上试验出现了危险又没法及时有效的处理, 那麻烦就大了。因此, 上科学课要求科学老师更加认真、严肃地备课。

二、精心组织课堂教学

1、设计好导课环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堂课精彩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要想提高科学课的教学效率, 就必须想办法从一开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 把学生的思维集中到教学中来, 这就要求老师们要想尽办法设计好精彩的导课环节, 导课有很多的方法, 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 而且每一种方法也不是万能的。

2、科学教师要掌握好实验课教学的各个环节。小学科学课中的实验教学, 无论是操作实验, 还是观察实验, 虽然没有科学家所做的科学实验那样复杂和规范, 其目的也正是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 用科学实验的方法, 去探索、认识自然界的事物的性质和规律, 从而能动地改造自然。这就是一种科学能力, 一种科学素养, 但是现在我们的科学教学由于为了应付考试, 老师们往往只注重教给学生实验的方法, 满足于学生看到实验现象为目的, 忽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至于为什么这样做?还能怎么做?想得不多。学生作为实验主体, 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所以科学实验课教学, 如果我们都严格的遵照“提出问题——猜测结论——设计实验方案——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这五个环节进行教学, 我想课堂教学效果一定会有明显提高的。

3、科学实验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1) 、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的习惯。科学课上学生除了自己要积极发言以外, 不仅要学会倾听老师说的每一字, 每一句, 也要善于倾听别的同学的发言, 也许在别人的发言中, 只有善于倾听的学生才能从比人那里获取更多自己不知道的知识。

(2) 、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

不管是上观察课还是动手操作实验课, 都要培养学生爱动脑筋爱思考的习惯, 俗话说“双手越用越巧, 大脑越用越灵。”只有这样学生学的知识才扎实, 对所学的知识才能真正的理解, 才不至于囫囵吞枣, 课堂效率也才会高。

(3) 、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养成。我们的科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组合作的成效如何。但现在的很多课堂的小组合作流于形式, 表面上热热闹闹的讨论, 实际上却不知道是不是在讨论课堂问题, 所以我们在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教学时一定要做到分工明确, 有记录员、材料员、组长、监督员、汇报员、操作员等, 安排得井然有序, 这样教学效率才会得到提高。 (4) 、注重对学生课外实验习惯的养成科学课有些实验是不可能在课堂上短短的40分钟内能完成的, 种凤仙花、养蚕等等, 这些实验需要的时间都很长, 不可能在课堂上完成, 所以只能布置给学生课外完成, 于是就会出现一些学生不做或者即便做了效果也不理想, 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课外实验的检查与指导, 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实验的习惯。

篇5:浅谈小学体育教师教学工作

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贯彻“一切为了学生 ,健康第一”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切实加强体育工作,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运动的快乐,从而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主动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正确方向,明确全民健身计划,在搞好学校体育工作的同时,紧紧围绕教育的实施,全神贯注抓好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使体育工作得到长足的发展,丰富校园生活,增强了师生的身体素质,健全了学校体育教学制度。

一、提高政治素质,严守师德规范

无论何时何地,我对政治学习一刻也未放松,积极参与各种思想教育活动,深入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党政方略、教育法规、教育行政部门的相关文件,通过政治学习,思想素质不断提高,心灵环保不断加强,无任何违法乱纪行为,无论何时何地都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清醒的政治头脑,正确的政治观点,在思想上言行上和党中央保持着高度的一致,紧跟党的路线,坚守在教书育人岗位上。

对教师职业道德我牢记在心,并严格用其规范自己的言行,用以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在学科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对待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我牢记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服务宗旨,无任何排挤、歧视、讥讽、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总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始终把培养现代化的新型人才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二、加强业务素质,提高教学质量

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我从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课后辅导、课外阅读等方面积极地进行积累。

1、课前准备

(1)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每节课尽量发挥学校的物质资源的优势,增加一些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

(2)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技能可能会有那些困难,采取相应的方法手段和预防措施。

(3)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4)扩充学生的知识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针对目前高考与现代社会对全面发展的人才的要求,在课本的基础上拓展相关的知识面,使学生的思想不被禁锢于学校的方寸之地,能够跟得上时代的步伐,进而能够随时适应社会上的各种情况,成为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年。

2、课堂情况。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在课堂中多采用肢体语言,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走出传统教学的模式,紧跟新课改的步伐,将新课改的培训所学到的新东西,充分在课堂中体现,并结合学校的资源进行合理的搭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达到掌握知识技能、增强体制的效果。在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了以下几点来吸引学生参加到活动中来。(1)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设计富有趣味性的游戏。兴趣是一个人完成某项任务或活动的内部驱动力。在设计活动时,坚持趣味性原则更显其重要。设计的活动生活化、有趣味,学生才会有兴趣,才会积极参与,克服困难坚持下来。(2)适当制造一定的紧张气氛。适当的紧张气氛会使学生有紧迫感,从而更加积极地完成锻炼活动。例如,在武术课的教学中,复习时候采用分组练习法,把学生分成若干组,哪个组能把本次课所学动作完成,这个组同学就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练习,而比较差的组则需要继续练习。(3)正确运用语言激励。教师对学生的赞许可以用无数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情感,这样不仅可以增强教师和学生间的关系,更有利于激励学生的自信心和活动的积极性。

3、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注意课的导入。我在导入课堂时,无论从场地的布置、学生的队列队形、学生活动的队形、活动的内容以及组织手段的形式等方面,都根据不同的类型的课时内容,因地制宜的为学生创设一种富有激情、新颖的外界条件。例如:有时的场地采取的是多方位或者圆形等不同常规的设计,给学生一种好奇、新颖的感觉。热身活动时,通过教师的的引导,师生一起一会自由练习,一会小组结伴练习等。这种组织方式既给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诱发了学生的练习激情,达到热身的效果,又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为顺利进入运动技能状态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

4、为培养自己多种兴趣爱好,我还常到图书室博览群书,上网和同行交流、查阅资料,不断扩宽知识面,为教学内容注入新鲜血液。真正做到教学互长,并贯彻“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精神,使自己不落后于时代。

篇6:如何做好小学生作文教学工作

一、关注学生情感体验, 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他们产生想写乐写的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写作有了兴趣和乐趣, 学生就有了动笔的欲望, 并努力用优美语言的进行描写。刚开始学习习作的学生, 常常有一种望“文”生畏的心态。故此, 教师要想打开学生心理的这个“结”, 让学生在每次作文时想写、乐写, 就必须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激发兴趣。只要能使学生功破这一关, 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 作文教学就能顺利进行了。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并有意识地创作写作情景, 让学生“海阔天空”地发挥自己的写作能力, 学生就能自觉、尽情地投入到写作中去了。让学生自己写想说的话, 乐于书面表达, 增强写作自信, 才能唤取学生对习作的兴趣。如, 在母亲节之前的一次作文课上, 我没有上来就布置作文题目, 而是先为学生讲述了一个故事:故事发生在西部的青海省一个极度缺水的沙漠地区, 这里的用水都靠驻军从很远的地方运来。人缺水不行, 牲口也一样, 渴啊!终于有一天, 一头一直被人们认为憨厚、忠实的老牛渴极了, 挣脱了缰绳。强行闯入沙漠里唯一的也是运水车必经的公路。终于运水的军车来了, 老牛以不可思议的认别力, 迅速地冲上公路。军车一个急刹车戛然而止, 老牛沉默地立在车前, 任凭驾驶员呵斥驱赶, 不肯挪动半步。五分钟过去了, 双方依然僵持着。运水的战士以前也碰见过牲口拦路索水的情形, 但他们都不像这头老牛这般倔强。人和牛就这样耗着, 最后造成堵车。后面的司机开始骂骂咧咧, 性急的甚至试图点火驱赶, 可老牛不为所动。后来牛的主人寻找过来, 恼羞成怒的主人扬起长鞭狠狠地打在瘦骨嶙峋的牛背上, 牛被打的皮开肉绽, 哀哀叫唤, 但是还不肯让开。一旁的运水战士哭了, 骂骂咧咧的司机也哭了。最后运水的战士取了半盆水, 放在牛的面前。出人意料的是老牛并没有喝以死抗争得来的水, 而是对着夕阳, 仰天长哞, 似乎在呼唤什么。不远的沙堆后面跑来一头小牛, 受伤的老牛慈爱地看着小牛贪婪地喝完水, 伸出舌头舔了舔小牛的眼睛。听完这个故事, 学生们都感动地流下了眼泪。这时我趁热打铁, 引导学生:“其实, 母爱并不仅限于人类, 母爱是全世界最伟大的、最广泛的, 也是最珍贵的, 它存在于人类和所有的动物中, 无言, 却又感人至深。同学们, 快到母亲节了, 把妈妈无言的爱写下来, 并说出对妈妈的爱吧!”这时学生没有了以往的抱怨、唉声叹气, 而是开始一笔一画认真地书写母爱的篇章, 毋庸置疑, 这次作文同学们都写得极其成功。

二、注重观察力的培养, 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观察是小学生获取作文材料的重要途径, 鲁迅先生说:“此后要创作, 第一要观察。”这一句话就道出了对学生观察力培养的重要性。比如我曾经要求学生细致观察本班的一个同学的面貌, 描述这个同学的肖像, 要求能抓住这个同学的最大特点要写得逼真, 这样不说姓名大家就知道你写的是谁。这种训练很有效, 同学们写的片段有血有肉、生动感人。所以老师平时一定要注意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好习惯。

三、激发学生写作的成就感

成就可以激发人们奋发向上, 对自己充满信心。追求成功是人的天性, 成功的快乐最甜美。充分让学生在成就中品尝快乐是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的关键所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学习的情绪力量。”这种成功的欢乐, 是激励学生再行动的动力。因此, 在小学生作文教学中, 从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入手, 鼓励和帮助学生去获得成功的体验, 用欢乐的效果去强化他们对写作的兴趣, 促使小学生的习作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在激发小学生写作的成就上, 首先老师对学生的作文要进行称赞和中肯的评价;其次要为学生的作文发表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再次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综合实践活动。这样不仅使学生得到一种精神享受和乐趣, 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这样一来学生就会乐于写作, 从而激起学生对写作文的兴趣。

四、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 开展丰富的活动

采取灵活多样的作文教学方法, 可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小学生各方面素质及知识本来就欠缺, 要让他们较容易地完成一篇作文, 着实很难, 不多加训练、培养、提醒, 无疑是赶鸭子上架。如果我们能采取灵活多样的作文教学方法, 而且能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 那么, 这一切就显得非常容易。我们可以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将作文教学巧妙地赋于饶有兴趣的活动中, 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譬如, 让小组里每一个学生考虑一个故事良好的开头句, 写在一张纸上。在教师的指示下, 学生分别把自己的这张纸传给下一个同学, 接下去的人就续写这个故事的第二句话, 用这种方式在组内轮流, 并注意留出适当的时间, 让学生读了前面已写的部分后, 再加上自己的句子。连续写了十到十二个句子时, 要重新开始写一段, 写完十至十二个句子, 作文又转回到原写作文的人手里, 他将给它加上一个题目, 然后把所写的故事带回家并把文章写完整。通过向别人朗诵或在公布栏上张帖的方式, 与同学共享完成故事的快乐。这种故事游戏, 学生很感兴趣, 真可谓是学中玩、玩中学, 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篇7:小学德育教学工作研究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4-118-02

从事小学思想道德课的教学,不知不觉已有二十多个年头。在这其中,我深深的感受到,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不容忽视的,五育并重,德育为首。我们要重视思品教学,让德育无处不在。

一、注重激发学生情感

思品教学不同于语数教学,在重“知”传授的同时,更重“意的培养,情的感染”。只有营造自然、放松、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肯学、乐学。学生的奇思妙想只有在信任中无拘无束中才能产生,老师的微笑恰恰是化解师生之间隔阂的催化剂。只有在微笑中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真诚和信任。我们只有信任、理解、尊重孩子,让每一节思品课堂都成为学生的乐园,才能以情动人,引导学生提到道德认识。例如在“保持环境卫生”这一节内容,一上课就让学生看录像,欣赏一些环境优美的地方,比如:公园、小湖边,广场等地,让学生切身感受美。这些离他们生活很近的东西 银幕,学生感兴趣,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了。接着通过生动的画面演示环境变化的过程;小河平静、清澈见底、空气清新,里面的小鱼儿自由自在的游,旁边的草地绿油油的,小动物玩的很高兴。慢慢的小河发生了变化,河水变成了黑色的,里面的小鱼儿死了,地上到处是白色垃圾,小动物们高兴不起来了,小河哭了。屏幕上出现几个字:“救救小河”。学生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学习积极性很高。这一场面引起学生的思考,对他们的启发很大,教育很大,学生深深感到保持环境卫生每个人都有责任,想到了一些保持环境卫生的办法。这比老师用多少优美语言去解释效果都好。实验证实:人类获取信息的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二者加起来达94%。这说明通过多感官的刺激所获得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要强的多。恰当运用这种手段,可为学生提供多感官获取知识的途径,达到对思想品德知识的理解。多媒体动画和录像片段等逼真的氛围可激发学生的想象和创造思维。学生在一幅幅鲜明生动的图像刺激下,注意力集中精力旺盛,而且可以把学生观察的事物化虚为实,化繁为简,使社会现象的时空性,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的情感被点燃了,学习效果也就更好了。

二、注重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

小学思品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离开了生活就会失去活力,直接影响教学的实效性。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把生活引进课堂,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的行为。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善于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做实例,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激发参与热情,增强学生对道德知识的亲近感,使学生明白书中的道理其实就在身边。在教学中,教师也要结合一些活动,带领学生走进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把学生道德认识应用到实际中去消化、理解、提高,进而成为他们的自觉活动,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的习惯。做到课文内容在生活中得到拓展,学生在生活中领会道理。例如我们在教学《温暖的家》“我长大了”主题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认识自己的成长过程,感谢父母对自己的养育恩情。我课前让学生搜集自己的出生证,纪念品,照片以及婴儿时的小物品。并在课上开展了“小小展示台”(我来介绍我自己)的活动。学生们一个个兴致勃勃地拿出准备好的照片、精美的出生纪念品和小时候穿过的小衣物。我以猜猜这是谁的方式请出猜中的同学继续自我介绍。看到孩子们儿时一张张天真、童稚、有趣的照片真让人忍俊不禁,猜起照片的人还真要费些周折,因为身体上的变化太大了!一脸秀气的小娃娃竟是如今壮得像小牛犊的小磊;而头无豪发,小脸胖乎乎的,一副男生像宝宝今天竟是竖着小辫亭亭玉立的王小力。同学们在惊诧和欢笑中了解了自己的成长历程,看到自己身体上的变化的同时意识到自己在知识、能力上的提高,进而懂得了长大了要更加懂事了,要懂得感激父母的养育,并表示以力所能及的自理和家务劳动来分担父母的劳动。在“我懂事了”的教学中,我在学生的现实生活中挖掘活动资源。引导学生开展了“家庭小记者”的跟踪采访活动,使学生近距离的了解家长一天的工作的辛苦,并通过写日记和制作感谢卡的方式向家长表示感恩。启发学生分担父母的家务劳动,主动做力作能及的事情。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北方的三月,正值初春,抬头望去,没见到多少绿色,春天的季节特征还不怎么明显。孩子们不知是失望还是忘记了制定好的观察计划,只管在花园里追逐着、欢笑着``````可我不能放弃这次难得的亲近大自然的机会。于是我带领孩子们到公园去搜索。“快来看呀”我像发现了什么宝贝似的,故意大声叫起来。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过来了。我指着身旁一株矮矮的植物枝头的小圆点,宣布我的重大发现?“这棵小树已经发芽了,春姑娘已经来过这个花园了。”看了看神情专注的孩子们,我接着说:“这个花园里一定还有很多春天的信息等着细心的孩子去发现呢?我们比比看,谁的发现最多。”话音刚落,听到一个孩子说?“我发现这个树枝上长出了好几个小芽了”。“咦,你们看它像什么?”“像一颗绿豆”、“像一个刚睡醒的小宝宝”,又一个孩子说。“你的想象力真丰富”,我急忙加以赞赏,并向她投去了赞许的目光。“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把你的发现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来做汇报”。很快孩子们三五成群的分散开了,不一会儿,一个孩子跑过来,拉着我的手小声说道:“老师,那边的小草有几个也睡醒了,长出了小绿叶子”;另一个孩子说:“那边的小树叶发芽了”,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那是一片低矮的长青植物,似乎一年四季都是那样的绿色,没有什么区别,只有走过去,俯下身,才会发现在深绿色的叶子簇拥下,隐约可以看见嫩绿的小芽,娇嫩、可爱的如同妈妈怀里的婴儿。“你观察得真细致,只有认真观察才会有新发现”。这时其他孩子也有了发现:“这棵小树的芽是紫色的,几个小圆点挤在一起就像一朵紫色的小花”。“我发现蚂蚁了”一个孩子用大拇指和食指捏起一只小蚂蚁欢呼起来,“我们放它回去吧,要不一会儿它的妈妈找不到它多着急呀”,“我们送她回家吧!我发现蚂蚁的家了,”一个孩子指着地上的一个小洞。在实践中我融入到孩子们的中间,和孩子一起去观察,去发现。发现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神奇的变化,生命萌动的喜悦,在发现中感受到了大自然勃勃的生机。春天到了,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了大地万物在复苏,这是我们坐在教室里、从书中无法感悟到的。学生生动活泼的活动中不仅提升了认识,还转化成积极的行动,运用到生活实践中,使教育收到事半功陪的效果。

三、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

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即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在教学过程中不要问题一个接一个的问,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寻找问题的答案。教师要抓住机会放手让学生进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如何运用的喜悦,能说的尽量让他们说,学生能想到的,尽量让学生自己想。只要有成功的机会,就让学生去体验。小组讨论就是教学中经常用到的方法。我在开始组织学生讨论时走了一些弯路。学生们经常在确定讨论主题后,小组内有的学生为了抢先回答,二浪费掉宝贵的时间;有的学生只顾想着自己的答案,而不注意别人的回答;还有的学生高声打断别人的谈话,很没有礼貌。而时间,就这样白白浪费掉了。于是,我想了一个办法:我坐到学生中间,告诉大家:“今天,我们又要以小组的形式共同学习,但跟以往不同的是请大家当老师,先来看看我们这个组是怎么学习的,评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结合讨论话题,于是,我就近跟同学讨论起来,其他学生们好奇极了,静静地望着我们,他们感到很新鲜。我们讨论结束时,“小老师们”纷纷举起了手,有的说:“你讨论之前,先分好说话的先后顺序。”有的说:“一个人发言,其他人都认真听,而且声音很轻。”有的说:“一个同学讲完了,其他同学才能提出意见。”有的说:“有的同学说的好,别的同学夸她真棒。”有的说:“有的同学接受同学的帮助说谢谢了。”别看学生年龄小,你一言我一语还真把我可以流露的优点找出来了。我及时表扬了他们:“同学们的小眼睛真亮!希望其他小组同学,在今后的活动中也能得到同学的表扬,甚至比我们更出色!”从今以后,我抓住一切机会反复强化,使学生形成习惯。品德与生活课的小组讨论变得有序、热烈。小组讨论中,教师的合理示范市不容忽视的。我们在转变观念的同时,要切实做到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教学中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问题,才能收到事半功陪的效果。

四、注重学生的多元结合

如果教师只重知识性,反复分析课文,忽视了学生的心里特点,教学过程中毫无趣味性,学生没有兴趣,就学得被动。我注意挖掘丰富的课程资源,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开展了鲜活、生动的教育活动。在学生读懂的基础上,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扮演文中的不同角色,让学生在表演中直接体会向别人请交时的态度、语气、行为举止,并在评价中感受到礼貌的快乐。由于学生的认识是自己感悟出来的,行为是在表演中体验出来的,这样的教学,有利于知识的内化,有利于由知到行的转化。教学时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采用儿童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篇8:浅谈如何做好小学语文教学工作

一、运用多种形式, 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 在提高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 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小学语文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小学生的天性就是活泼好动, 对事物的好奇心理特别强烈, 但是也容易对事物失去兴趣。那么,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怎么做才能够激发学生对小学语文的学习兴趣呢?

(一) 建立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学习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对于一群活泼好动的小学生而言, 环境更是具有一定的诱惑力和推进作用的。所以, 要想提高小学语文的教育教学质量就要提高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质量。课堂氛围就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必要条件。在以往传统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往往不会注意到课堂氛围的重要性, 关注不到课堂教学是需要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的, 这就导致以往的课堂教学效果不明显。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天性, 设计一些课堂活动, 比如朗诵比赛、词语接龙游戏等。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这些小活动, 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还可以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更有助于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 有助于今后学习和生活的团结。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可以把以往沉闷无趣的课堂教学氛围变得活跃、轻松愉快, 能够做到集学和乐于一体。这样, 学生就会变得爱学习, 主动去学习, 从而提高了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主动性。

(二) 多媒体辅助教学, 激发学生兴趣

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现代教育教学的有效工具。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课堂中, 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学生的教学活动, 比如, 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制作课件。这是因为多媒体是集信息量大, 画面感强烈, 音乐效果明显等特点于一身的, 能够满足学生的一切需要。教师对课本中的教材进行课件制作, 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地了解和掌握到课本中的知识内容。相对于以往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 运用多媒体教学更容易激发起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更能够增强学生对小学语文的学习兴趣。这样想要提高小学语文的教育教学质量就会变得更加容易了。

二、改变教学观念, 落实新课程改革方案

作为普通的小学语文教师, 面对新时期的课程改革, 我们要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 落实新课程标准, 遵循新课改的原则和观念, 即要以学生为根本, 使每一个学生共同发展;坚持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重视师生之间的相互配合, 相互发挥各自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重视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只有贯彻和落实新课程标准, 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 对以往的教育教学观念进行“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才能够跟上时代的脚步, 跟上新课程改革的步伐, 才能够保证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三、重视语文的基础知识

(一) 联系生活实际, 培养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 他们对生活的实践经验少之又少, 因此, 我们语文教师就要把教学联系生活实际。这是因为知识来源于生活, 同样的, 知识也应用于生活。所以,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应该把学生已有的生活实践和学习联系起来, 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的经验联系起来。基础的知识往往都是最重要的, 生活实践的经验是学生学习再多的语文知识都换不来的。因此, 教师应该要求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化难为易, 寓学于乐。这样既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乐趣, 又提高了小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 重视对学生的文化熏陶和人文感染

教师首先就需要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事物, 用学生的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 需要特别去注重学生心灵的成长。教师要重视中华文化对学生的熏陶和影响。教师还需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把中华民族的文化灌输到学生的脑海里和心灵当中, 灌溉学生纯洁的心灵。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品德修养的养成和审美情趣的提高, 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在这个过程当中, 重视的不是学生学到的语文知识有多少, 有多么重要, 而是教会学生怎么做人, 怎么成为一个具有高尚品格和道德修养的人。

篇9: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探究 班主任工作

一、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探究

小学数学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数学教学的宗旨与目标是通过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比例的基本知识、认知简单的图形等让小学生掌握基本数学知识,借以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思维。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只有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一)改进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探究性学习。我们要变传统的知识传授过程为让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究过程。传统的接受式教学注重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并且教师的教主要采用讲授的方式,学生的学主要采用记忆、理解的方式。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对学习的认识局限在书本上、课堂上,认为学习仅仅是到学校听教师讲一些书本知识,并记住它们;他们周围的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新鲜、新奇的问题并没有进入他们的学习性思维中,并没有真正进入他们的视野之中。对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往往呈现低效性,培养出的学生往往脱离生活实际,缺乏動手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是尝试教学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学生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有助于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探究能力。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中,在得出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之前。先让学生独立尝试求圆的周长的方法有哪些,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不同思维、不同能力的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就不同,于是就出现了多种不同的方法,组织学生对不同方法进行讨论,进行概括和总结,实现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

(二)情境教学,让学生亲近数学。小学生因为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多动好动,注意力维持的时间短,这成为小学教师颇为头痛的问题,怎样才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到课堂上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对小学生而言,好的听课习惯可以通过训练他对一件事情长久的注意力来培养。教师利用计算机可以呈现丰富的辅助教学环境,面对众多的信息呈现形式,小学生一定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理,而这种好奇心一旦发展为认知兴趣,将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经过长期的这种训练,学生们就会自觉养成课堂上认真听讲的良好习惯。情境教学可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在教学中,对教学内容要讲来源,讲用处,通过联系实际,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样学起来自然有亲切感、真实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动机,产生学习兴趣。

(三)重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构建数学模型的意识。思维往往是从人的动作开始的,切断了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而动手实践则最易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在教学活动中,我根据低年级好奇好动的特点,十分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动用多种感官,通过积极思维,获取知识。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学生进行一种操作时,必须首先要求学生看清题意,再想一想,根据题目要求,你在操作时先做什么,再做什么,该如何做。坚决克服不经思考,盲目动手的毛病。

数学模型是建立在数学一般的基础知识与应用数学知识之间的一座重要的桥梁,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就是指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展开思考,通过新旧知识间的转化过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探究次程,归结为一类已经解决或较易解决的问题中去,再综合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解决这一类问题。例如在学习《立体图形的认识》一课时,要培养学生直观图形与几何图形转换的能力,向学生展示带色彩的实物图和线条组成的透视图,既要解决学生认知上的障碍又要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二、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

(一)要做好班级各项工作必须加强自身建设,班主任自身建设的关键是提高班主任自身的素质,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的使人敬服的知识丰富、能力超众、人格高尚的声誉和威望,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无形资本。如果班主任能够通过他的智慧和才干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这种权威,那么他在工作中就能起到“不令而行”的效果。

(二)要给学生树立一个好形象,更要有亲和力。班主任的亲和力是建立师生感情的关键,良好的形象是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班主任给学生的印象如何,直接关系到以后班级工作的开展和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所以,班主任要注重自身的形象, “做到语言美、仪态美、人格美、行为美” 。

(三)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做到因材施教。班主任工作对象是学生,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是班主任正确而有效地组织班级工作的前提条件,是班主任有的放矢地对学生会进行教育和引导的基础。对小学儿童来说,由于年龄小,经历短,知识经验贫乏,个性尚未定型、自我意识开始初步发展,他们存在着多种不良的心理行为表现,儿童往往是意识不到的,分不清好与坏,这就需要教师特别是班主任,通过仔细观察、调查和分析,帮助和疏导,从而使儿童有意识地进行自我调试,自我改正。

(四)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坚持正面教育。小学阶段,特别是到了高年级,是少年儿童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时期,也是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开始形成的阶段,因此,班主任要根据学生们不同的年龄阶段、道德认识水平,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的教育,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树立远大抱负。学生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学习动机,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才能独立思考,刻苦钻研,勤学苦练,坚持不懈,最终取得优异的成绩。

三、结语

随着时代的变迁,小学数学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也在不断的改进。新课标一直都要求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将数学知识学习这一项功能实现,同时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在自身教育教学过程中将自身育人的功能实现。所以,要求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将自身功能发挥出来,使学生能够在获得自身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对自身个性意识、创新意识、探究意识、合作意识以及目的意识等等实现。

【参考文献】

[1]李恒沛.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J] 学周刊 2011(14)。

[2]高飞.探讨新课改与小学数学教学[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 2011(15)。

上一篇:听蝉寄朐山孙明府,听蝉寄朐山孙明府李中,听蝉寄朐山孙明府的意思,听蝉寄朐下一篇:户籍公证书的有效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