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南省普通话水平测试站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

2024-05-04

1河南省普通话水平测试站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共2篇)

篇1:1河南省普通话水平测试站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

附件1

河南省普通话水平测试站管理规定

(征求意见稿)

为了规范我省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促进语言文字工作的健康发展,依据 《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规定》(教育部令第16号)和教育部语用司《关于推进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等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教语用司函[2010]72号),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一、组织领导

(一)河南省教育厅是河南省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统一管理部门,负责对全省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宏观管理,负责制定和实施有关政策、规划和计划;负责对全省普通话水平测试机构的工作进行指导、检查,组织实施省属学校、省直有关部门、社会人员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负责审批省属学校、行业和各省辖市、省直管试点县、重点扩权县测试站;负责我省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系统的管理和维护。

(二)省属学校测试站和行业系统测试站承担本院校、本系统的测试任务,省属学校测试站也可承担其他省属学校的测试任务。

(三)各省辖市、省直管试点县、重点扩权县教育局在省教育厅的统一部署下,负责本地区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各省辖市、省直管试点县、重点扩权县测试站面向社会各界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咨询工作。各省辖市测试站可设若干测试点。

二、建立普通话水平测试站的基本条件

(一)机构健全

设有独立的语言文字工作机构,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各级测试站在同级语委的领导下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测试站有2人以上的专职管理人员,管理人员的职务、待遇明确。

(二)办公条件

具有独立的办公地点,具备可以保障语言文字工作尤其是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正常开展的办公设施,有专项办公经费,且测试收费和支出严格按有关规定执行。

(三)测试员队伍

至少有1名能够为本测试站工作的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具备满足工作需要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员队伍。

(四)测试规模

申请建站单位全年的测试人数不得少于800人,测试人数少于800人的可到其他测试站接受测试。

三、建立测试站的硬件设施要求

(一)有开展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专用测试设备 申请建站单位应该有满足需要的测试终端,最低不少于10套,并且能够保证测试终端的正常运行。专用测试设备还应包括工作电脑、打印机、用于考生电子信息采集的数码相机等,设备性能必须能够满足测试工作的需要。

(二)有开展测试工作的必要的场地

申请建站单位在现场必须有可以满足测试需要的应试人信息采集、候考、备考的场地,以保证测试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建立测试站、测试点审批程序

(一)各单位应根据需要开展建站工作,达到建站条件的,须向省教育厅提出书面申请(一式三份)。

(二)省教育厅收到申请后,组织人员进行实地考察验收。验收合格者,经批准方可成立普通话水平测试站并开展测试工作。

(三)各省辖市教育局依据本规定负责管理审批所辖区域内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点。设立测试点须报省教育厅备查。

省教育厅负责对测试站进行监督检查,对工作违规的,省教育厅予以通报批评,直至撤销测试站。

对因技术条件改变而不能满足建立测试站的硬件设施要求的,省教育厅将撤销测试站。

本规定由省教育厅负责解释。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2

河南省普通话水平测试员管理规定

(征求意见稿)

根据我省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实际需要,促进我省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健康发展,制定本规定。

一、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实行培聘分离,未经聘任的,不得参加测试及培训工作。

省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由省教育厅负责培训,考核合格后,由各测试站代省教育厅聘任、管理,在测试站领导下履行其职责。

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由省教育厅根据测试工作的需要从优秀省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中选拔并经国家语委普通话水平培训测试中心培训、考核合格后,由省教育厅聘任,在省教育厅和测试站领导下履行其职责。

普通话水平测试员聘期三年。聘期届满,由省教育厅根据其完成测试任务的情况进行综合评议,决定续聘或解聘。受聘测试员名单在河南省语言文字工作信息网上予以公布。

二、普通话水平测试员要熟悉国家的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既作测试员,又作推普员。

三、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必须熟练掌握《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准确掌握各项评分标准,并能对各项评分标准做出正确的解释。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四、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必须服从测试站工作安排,并按时完成测试站分派的测试任务。

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必须按时完成省教育厅分派的培训、巡视、复审等工作,培训和复审过程中发现问题应及时向省教育厅反馈。

五、普通话水平测试员要熟悉《河南省普通话水平测试规程》,严格执行测试标准,做到公平、公正,杜绝随意性。

六、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在工作中,吃、住、行等方面一律听从测试站的安排,任何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提出不适当要求,违者将视其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全省通报、解聘等处理。

七、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必须参加省教育厅和测试站组织的培训。

八、普通话水平测试员要根据普通话水平测试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加强测试研究工作,促进测试工作健康发展。

九、本规定由省教育厅负责解释。

十、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3

河南省普通话水平测试操作规程

(征求意见稿)

根据《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规定》(教育部第16号令)和教育部语用司《关于印发〈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操作规程(试行)〉的通知》(教语用司函〔2008〕23号),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程。

一、报名

(一)应试人员由各单位组织按照隶属关系集体到测试站(点)报名,或通过网络个人在线报名。

(二)个人申请普通话水平测试的,须持有效证件到所在地测试站(点)报名。

(三)测试站(点)必须采集报名人员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身份证号码和职业类别等信息,并负责安排测试的时间和地点。

二、审批

(一)测试负责人通过管理系统,至少提前5个工作日向省中心系统提交测试申请。申请内容包括测试时间、地点、人数、机位数,并将应试人信息上传至省中心系统。省中心系统在不晚于测试前2个工作日审批下达测试站(点)测试任务。

(二)测试任务审批后,测试站(点)系统管理员下载应试人信息和试卷,做好测试前的准备工作,按照批准的测试时间组织测试。

三、考场

(一)考场设置的总体要求是:相对封闭、布局合理、设施完善、整洁肃静、标志清晰,并在适当位置张贴《普通话水平测试考场规则》和《普通话水平测试应试指南》。

(二)测试站(点)应设置考务办公室,测试室、候测区、备测区。

测试室供参加测试的人员(以下称“应试人”)测试使用,应有若干独立测试机位。

候测区供应试人等候测试用。通常应能容纳半天测试的1/3应试人数。

备测区供应试人抽取试卷、准备测试。备测区须临近测试室,室内座位数应不少于测试用机位数的2倍。

(三)考场工作人员包括测试负责人、系统管理员和其他工作人员。工作人员须佩戴工作证,无证人员不得进入。

四、测试

(一)应试人持与报名信息一致的有效证件,按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参加测试。

(二)应试人报到后,在工作人员引导下采集电子照片,进入候测区,等候编组,并仔细阅读考场规则、应试指南或观看培训课件等。

(三)应试人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进入备测区,按随机分配的试卷准备考试。备测时间不少于10分钟。

(四)应试人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进入测试室,在指定机位入座,按测试系统的提示进行操作,接受测试。

(五)应试人完成测试后,经工作人员允许方可离开测试室。

(六)应试人完成测试后,监考机显示为“评测失败”的,测试站须于当日为应试人另行安排测试。

(七)本批次测试结束后,测试站负责人和省派巡视员填写测试情况记录,并于当日向省中心系统报送测试信息和数据。

五、试卷

试卷由《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题库》提供,各测试站通过“省中心系统”下载。

六、成绩

(一)试卷的“读单音节字词”、“读多音节词语”和“朗读短文”测试项,由测试系统评定。

(二)试卷的“说话”测试项,由管理系统选定2名测试员按《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和《河南省普通话水平测试评分细则》有关规定通过网络审听评分。

(三)试卷的“说话”测试项出现偏差数据的,由省教育厅组织国家级测试员复审。复审须填写复审情况记录表,并由复审人员签名。

(四)测试各项得分由测试系统合成,合成后的分数为应试人有效成绩。

七、证书

应试人测试成绩达到规定的等级的,由测试站下发国家语言文字工作部门统一印制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

八、附则

(一)一级甲等水平测试,由各相关测试站单独组织人工测试。测试完成后,测试站将测试录音、试卷、评分表、证书、复审费等相关材料送交省教育厅统一上报国家测试机构复审认定。

(二)本规程由省教育厅负责解释。

(三)本规程自印发之日起试行。

篇2:1河南省普通话水平测试站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

自从1994年10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原广播电影电视部联合发出《关于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决定》的通知以后, 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 (PSC) , 就成了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措施之一。如今的时代是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 在普通话培训和测试中运用现代网络技术、智能语音识别技术、建设开发普通话水平测试网络培训课程和实现网上测试, 已成为时代的需要和广大管理者、教育者、学习者、应试者的迫切要求。就目前而言, 最普及最通用最智能化的当数安徽科大讯飞开发的“国家普通话水平智能测试系统”, 它是在国家语委“十五”重点科研项目支持下研发而成, 是迄今为止唯一通过国家语委鉴定并全面应用于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智能测试和管理系统。此外, 各省市也根据本地的实际需要开发并升级了当地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系统, 如黑龙江、湖北、江西等, 河南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系统也已经升级到了V2012版。而各省市下属的测试站, 则根据实际情况, 或者采用国家普通话水平智能测试系统, 或者采用本地开发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系统。

二、河南高校测试站近年变化

河南省进行全省范围内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 始于1996年。这十几年里, 在省语委办的积极努力、认真指导、各地市、高校的积极配合以及相关专业人员的倾心研究下, 河南省培养了几十名国家级测试员及上千名省级测试员, 完成了普通话水平测试从手工到计算机处理、从单机到网络的转变, 使河南省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做到了科学化、系统化、简便化、合理化, 保证了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顺利进行。

笔者从1997年开始接触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口语》课教师, 笔者1997年10月通过河南省语委办组织的培训与考试, 成为一名省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 并在周口师范学院语委办任委员, 2001年但任语委办副主任职务, 负责组织全院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由于身份的特殊性, 所以对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了解相对多一点。

笔者发现, 高校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在这十几年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1. 操作由纯人工转变为信息化、计算机化、网络化。

1997年, 河南省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完全是纯人工操作, 无论是报名, 安排考场, 证书发放, 都要人工一点点进行。随着经济及科技的发展, 1999年, 计算机已经成了高校内必备的常用办公设备, 并且都能联接网络, 这样, 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就由繁重的手工操作转变成了科学高效的计算机网络操作。2001年, 河南省开发了普通话水平测试系统, 通过EXCEL表格可以导入报名信息, 完成了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信息化。2005年, 河南省普通话水平测试系统进行了升级, 全省的普通话水平测试数据统一保存到省里的服务器中, 可以供各测试站随时查询。2011年, 系统进行了再次升级, 可以上传电子照片, 证书直接打印下发。并在相关网页上提供成绩查询, 实现了网络化。

2. 受测对象的变化。

开始阶段, 河南的受测对象主要集中在教师、大中院校师范专业毕业生及教育部门的行政管理人员, 后来增加了播音员及节目主持人, 再最后是新规定增加的公务员;现在又根据需要和要求, 逐步拓展到其它专业的大中专学生和商业、旅游、交通、通讯等一些社会服务行业的人员。就河南高校而言, 初期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只针对师范专业毕业生, 但随着全省大环境的改变, 以及学生在就业方面的考虑 (为了能办理教师资格证, 多一条就业渠道) , 非师范专业学生也开始积极主动的自愿参加普通话测试, 受测对象由相对单一转变为多样复杂。

3. 测试重心的转移。

1997年, 河南各地市测试站每年的测试人数都在几万人左右, 测试时间长, 测试任务重, 但因为每年都有大量受测人员通过了普通话水平测试, 且新毕业生大部分已经在学校参加并通过了普通话水平测试, 所以逐年减少, 至2011年, 基本上不到千人。而高校中的情况则正好相反, 受测人数逐年增加。所以, 测试重心也由各地市测试站转移到了高校测试站。

4. 高校受测人数逐年增加。

受非师范专业学生主动申请参加测试及高校招生人数增加的影响, 高校的受测人数也相应大大增加。以周口师范学院为例, 1998年受测人数不足500人, 1999年上升到了800人左右, 2000年以后逐年增加, 达到2000人左右, 截止到目前, 每次测试的受测人员已经达到了5000人左右。

计算机以及网络的使用使高校普通话测试工作更科学更高效, 解决了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问题, 非师范类学生主动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也说明了推广普通话工作的卓有成效, 但是人数的增加却使高校普通话测试工作出现了以前工作中所没有遇到的问题, 而这些问题如果采用计算机网络进行解决, 则相当方便。

三、当前高校测试站PSC中存在的管理问题

在谈到河南高校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存在的管理问题之前, 有必要先对高校的普通话测试程序说明一下。河南省高校的普通话水平测试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步骤:组织报名、提交报名信息、报名信息导入系统、编排考场、上传电子照片、下发准考证、组织测试、录入并上传成绩。在这个测试程序中, 每个环节都会影响到下一环节的工作是不是顺利, 而在其中, 尤以报名信息的录入、考场编排及电子照片的上传最为重要。当前存在的问题, 也主要和这三方面有关。

1. 报名信息的录入。

报名信息的采集主要由各院系负责。各院系在采集报名信息时, 除了极个别的院系是由一个人统一录入外, 大部分的院系主要是把任务下发到各教学班, 由各班负责人把本班信息录入到语委办提供的EXCEL表格模板中, 再通过粘贴的方式生成一张院系总表。在这个过程中, 姓名与身份证号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下一步的工作安排及普通话等级证书的有效性。但是, 虽然经语委办多次强调, 考生信息仍然会出现问题。一是有些同学对报名要求了解不充分, 采用了非正常格式录入报名信息, 如有的用系统不认同的WORD格式、有的没有把“身份证号”那一栏的属性设置为“文本”格式。二是对细节照顾不到, 会出现姓名或身份证号错误。采用不合格的WORD格式会造成在统一提交信息时重新转换的问题, 增加工作量, 而没有把“身份证号”设置为“文本”属性, 在转换后会在身份证号后三位出现三个“0”, 导致系统不认同, 无法上传考生信息。其次, 如果由于身份证号码或姓名错误, 就会导致普通话等级证书出现错误而无效。

2. 考场编排

考场编排时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两个, 一是因为上面所讲的考生信息不正常而造成的部分或个别考生信息不能提交。第二则是很奇怪的身份证号重复问题。正常情况下, 测试系统在一批中对考生信息的采集中只认一次。所以, 由于这两个问题的出现, 在提交考生信息到PSC系统中时, 就会出现有部分学生的信息不能正常提交的现象。这样, 还是需要暂时由导入人员对身份证修改以正常把学生信息先进行提交。而准考证号的生成是根据提交时的顺序来生成的, 这样, 再次提交后考生的准考证号就和原来正常提交的不在一起。举个例子, 张三和李四都是中文系的学生, 但是因为张三的首次提交出现问题, 再次修改后提交时, 那么他的准考证号就和李四的相隔几十名或者上百名甚至上千名学生。但是在考场编排时, 系统默认的是以单位为序, 所以在测试时, 张三依然会和中文系的学生在一起考试。等到成绩认定以后下发证书, 麻烦又来了。因为打印证书是按照准考证号打印的, 这样, 张三的证书和李四的又不在一起了。而高校的受测人数较多, 证书的发放是不对个人, 而是对院系发放。那么, 在发放证书的时候就会出现个别证书混乱而导致证书丢失的情况。

3. 电子照片的上传

就目前而言, 各高校对学生照片的处理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 上交纸质照片, 在发证后把照片贴到证书上再加盖钢印。二是上传电子照片, 省里打印证书时直接把照片打印在证书上。第一种情况虽然出现错误的概率较低, 但并不是没有问题。上传电子照片虽免除了贴照片的麻烦, 但是学生自己上交数码照片也会出现相关的问题:

(1) 格式不同。有的使用的是BMP格式, 有的使用的是相机提供的默认格式。

(2) 大小不同。因为该问题相对突出, 语委办不得不找了几个学生花了几天时间重新对大小做了修改。

(3) 命名不合格。如文件命名为“412721198812044687.jpg.jpg”, 不符合系统要求。同时存在的问题还有:自己加上了姓名, 以学号命名, 以姓名命名等等。

四、结语

上一篇:2015年中级护师考试模拟题下一篇:水竹乡抗旱保民生工作汇报.4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