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分析

2022-09-11

目前,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活动基本包含观赏野生动物、摄影、野外宿营和环境教育等几方面的内容, 旅游活动的范围和类型都会对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 严重者甚至威胁其生存发展, 所以生态旅游活动的发展亟需相关理论加以指导。但现阶段, 我国在生态旅游与野生动物生存环境相关性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 为了提升我国自然保护区内生态旅游的发展水平, 促使生态旅游活动与自然保护活动的和谐发展, 十分有必要对保护区物种多样性、游客时空分布以及野生动物的行为习惯等进行长期的研究和监测, 充分解析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活动的开展可能对野生动物产生的影响, 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借鉴。

1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活动的范围

一般情况下, 生态旅游与个性化的户外游憩息存在特定的活动类型, 如上文所提及的观赏野生动物和摄影等, 但是生态旅游活动的范围还不止这些活动所涉及的区域, 其在一定程度上也包括相应的社区访问地区以及自然保护区中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区域[1]。而在自然保护区中, 专门的野生动物旅游所涉及的活动范围较之于普通的生态旅游更为明显, 一般会与目标物种进行直接接触, 对其他部门动物活动范围的影响相对较低, 只对本区域内野生动物的生活产生较大影响。所以,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活动的范围应给根据不同的活动具体进行划分, 再结合实际情况探究其对野生动物生存环境产生的影响。

2 生态旅游活动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2.1 旅游活动类型

不同的旅游活动类型会对野生动物的生存活动产生差异性影响。例如, 较之于驾驶车辆, 游客在自然保护区中的行走对野鸭产生的影响更大, 而对于保护区中的水上活动项目来说, 快速汽艇活动对动物的干扰相对较大, 但是游客自行驾驶的游船一旦偏离特定的航道, 靠近野生鸟类的巢区, 则会对鸟类产生更大的影响。此外, 游客在自然保护区中产生的噪音也是一种重要的影响因素, 不利于野生动物在自然保护区中获得持续健康的发展[2]。

2.2 旅游活动范围和强度

游客在自然保护区中相关活动的范围和频次必然会对反应因素产生干扰性影响。有关调查研究指出, 游客活动在自然保护区中的深入范围已经严重影响了各类自然保护区中特定物种的生存和繁衍[3]。所以, 为了维护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 自然保护区不得不结合实际情况重新设定旅游路径和相关活动范围, 降低生态活动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同时, 游客的群体大小也会对野生动物产生影响, 显而易见。组队的旅游活动要比单人的研究观赏活动更容易激起鸟类的强烈反应。

2.3 旅游活动的时空分布

生态旅游活动所具备的相应时空特征也会对干扰因子产生影响, 在空间分布的具体范围上, 野外宿营的影响强度一般以宿营地为中心成辐射状向外递减, 中心位置的干扰性最大。游客旅游路径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则一般呈线型, 距离路径越远, 产生的影响也必然越小。而在时间影响方面, 春夏季的旅游活动一般会对繁殖期的动物产生较大的影响, 并且不同时段的影响强度有明显的差别, 这种特定时期的影响甚至会威胁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的持续发展。

3 野生动物对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活动的反应

野生动物对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活动的反应以物种进行划分基本包含2个方面的内容:鸟类的反映和兽类的反映。对于鸟类来说, 在自然保护区中的生态旅游中, 绝大多数鸟类都会受到游客相关旅游活动的干扰, 并且水禽类鸟类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大, 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自然保护区中生存在湿地环境下的鸟类由于与游客之间没有遮挡, 甚至直接接触, 所以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大, 在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中应该加强对这一问题的重视[4]。而对于兽类来说, 国家在兽类问题方面的研究相对较早, 在早期的国家公园建设管理中就进行了适当的分析和探寻, 发现一部分兽类受到生态旅游活动的影响表现出对人类活动的适应, 甚至会与游客进行直接接触, 对野生动物和游客的安全都产生着相应的威胁。但是大部分动物对游客的活动是回避的, 甚至在人类的干扰下, 它们会放弃原有的生存环境, 向其他地方转移。

4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策略

相关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在对生态旅游活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 应该重点对3个问题进行分析。首先, 对野生动物进行管理。在野生动物管理过程中, 工作人员应该根据不同的物种选择差异性的管理策略, 并且要在大量研究理论的支撑下进行, 重点注意繁衍季节和恶劣气候下的管理, 避免这一时期游客的侵扰对其生存产生不良影响。在具体的旅游活动区域, 应该为游客设立较为科学的观赏台, 并且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将游客与动物进行隔离, 建立相应的旅游观赏缓冲地带。其次, 对生境进行管理。这项工作主要是对环境质量方面的变化进行管理, 不仅应该监测旅游活动对保护区植被的影响, 还应该加强对水体和土壤等变化。必要时应该对自然保护区内的生境进行改造, 维护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最后, 对游客进行管理[5]。游客管理是最重要的管理部分, 游客自发性的投喂行为不仅不利于野生动物的健康, 甚至可能会因为接触等问题导致疾病传播, 威胁游客人身安全等。在实际管理过程中, 保护区首先应该明确游客的具体数量、旅游活动的时空分布范围以及游客对本次生态旅游活动的认知等, 尽量控制游客的实际数量和行为, 缩减其活动范围, 并在进行生态旅游活动之前对游客进行必要的讲解教育等, 提升生态旅游活动的管理水平。

5 结语

自然保护区中生态旅游活动必然对野生动物的生存发展产生相应的影响, 为了促使旅游活动与生态保护和谐发展, 相关人员应该加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探寻野生动物保护与生态旅游的契合点, 为生态旅游活动的发展提供相应的指导, 提升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水平。

摘要:现阶段, 随着我国政府对生态问题的重视和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很多地区都在自然保护区中开展了生态旅游活动, 而生态旅游活动的开展必然对保护区中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在生态旅游事业的建设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此问题的研究, 最大限度的降低不良影响, 在开展生态旅游活动的同时, 维护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野生动物,生存环境

参考文献

[1] 王静, 赵雷刚.佛坪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对野生动物活动影响分析[J].陕西林业科技, 2011 (4) :35-37.

[2] 雷霄, 赵丽倩.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活动开展对策探析——以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J].林产工业, 2013, 40 (2) :53-55.

[3] 孙婉莹, 崔国发.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旅游资源综合价值的定量评价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2 (12) :7192-7194.

[4] 韩锋, 王昌海, 赵正, 等.农户对自然保护区综合影响的认知研究——以陕西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J].资源科学, 2015, 37 (1) :102-111.

[5] 黄瑞.会泽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S W O T分析及开发对策[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4, 37 (1) :101-104, 123.

上一篇:高职教育中如何把握与学生相处的度下一篇:成人高等教育《工程制图》教学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