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政考研经验

2024-04-28

西政考研经验(共6篇)

篇1:西政考研经验

总结:西政380+个人总结经验 -个人工作总结

原文地址:20西政380+个人总结经验作者:中国法律硕士联盟专业课前两天,那个很2的帖子,得到部分童鞋的肯定啊,现在就把俺当时专业课的复习回忆回忆说说。只是一家之言,仅供参考,如有不足,多多包涵。专业课是我们法硕的拿分大户,300分啊,我觉得,得专业者得天下。所以考研想要取得好成绩,专业课必须拿到高分。个人觉得法律这个东西首先要自己喜欢,因为法律说真的,落实到法条上真的是很枯燥的东西。初看的时候,有些东西还会觉得拗口,难以理解。比如法理学。对于初学者而言,有些概念根本就是摸不着头脑。所以要自己对法律有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自己才会有意愿反复看那些晦涩的东西直到懂为止,当然,选择这个专业的,一般都是喜欢法律的,喜欢法律的公正,严明,喜欢法律的公平,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法律工作者的。所以,上面说的基本就是废话了。下面说些我自己在复习专业课的经验吧。专一刑法民法两门,自己是120分,专二法制史,宪法,法理学三门,我拿了125分。都还算可以哦。对于专业一的复习,我个人认为刑法稍微简单,我本人从初中开始一直看央视的今日说法,所以感觉更熟悉一点。民法我自己觉得稍微杂乱一点,而且平常自己接触的了解的不多,所以感觉不如刑法好。但是这两门课程,比较好复习的地方是重点恒重,像刑法总则中的一些知识点,还有民法中,一些考点甚至考过两三次了。不像专二,杂乱无章,没有所谓的恒重,基本上都有出题点。尤其是法制史。所以民刑两门的复习到后期,自己可以试着判断那些是更重要的。我自己专业课的真正是从暑假开始的,大概就是这个时候吧。我主要是看考试指南,我之前看过一遍,所以暑假是第二遍,看完之后,做了本叫标准化大题库的书。个人觉得这本书比较好的地方就是,它是按照我们考卷的题型顺序出题。尤其是主观题,我认为答案给的尤其详细,比如民法中一些解释俗语的题,个人认为这本书涵盖的极广。说到这里,参考书我用的是人大那套绿色的。因为开始自己也懵懵懂懂,所以买了很多,其实好多我都没有完全用上,所以大家买参考书,想懂得取舍,要是效率实在够快的,多买些看些,自然也是有好处的。效率不够高的尽量挑选含金量高的弄懂,弄透。这样反而更好。另外个人觉得有本叫重要法条解析的书也不错。因为很多法条比较精炼,所以重要法条解析中,会详细解释法条的具体含义,对于初学者,个人认为有蛮大的帮助。而且这本书帮助大家过滤一些法条,免得我们不知道孰轻孰重。而我们法硕民刑的考试中,都有法条解析这样的题型,并且案例分析中也要用上法条,所以对重点法条的记忆显得尤为重要。其实,在法硕的复习考试中,自己基本上把时间都放在法律上,公共课的英语,政治没有像这样投入,所以对法律的复习准备,我用的都是死办法。看书,做题。基本上是这两者反复,民法刑法的知识点,我没有怎么使劲去背,但是一定要识记关键词,这样,减少记忆的负担,也可以帮助自己开拓自己的思维,想法。说个题外话,基本上,学文的都需要有能“胡诌”的本事,很多简单的东西,你需要自己用自己的语言去扩展,而不是一味的去记忆书本上的`答案,因为文科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记忆力不是特好,对于我们而言就是个很大的挑战。当然这些“胡诌”,必须有它的道理。而且,对法律而言,即使用自己的语言去回答,要切记法言法语,法律是个简练精确的东西,有自己的语言,所以我们回答法律的主观题时,就需要法言法语。(ps:我的意思并不是大家可以胡编乱造的胡诌,只是建议大家不要死记硬背,尝试记住关键词,再回答,然后对照答案,看看有何不同。再加以改正。额。就当我说废话吧。)继续刚刚说的做题的话题,我一向认为,做题是复习,熟悉的过程,在我们做题的时候,要回忆我们知识点,对答案的时候是检验复习我们知识点的时候,而对于做错的题目,就是我们查漏补缺的时候。当然有时候我自己都觉得这个是笨办法。再说说,综合课吧,法理学,法制史,宪法。这些都属于比较杂碎的东西,尤其是法制史,很多很小的点都可以出题,而我们国家历史又长,朝代又多,古文又有些有拗口,什么故意,过失在秦,西周的称呼,额的神啊,刚开始那叫一个纠结。所以这些法制史的东西大家可以在后期花些时间去记忆,前期我基本没怎么看法制史,看了也白看的感觉,当然这些东西因人而异的了。不过法制史也有自己的重点,比如唐朝,毕竟唐朝有中华法系,我们最辉煌的时候,所以就变着法考,让我们记得啊。嘿嘿。不过说到底法制史都是些记忆的东西。难度不大。这三门课程中,我个人觉得法理学比较重要所以除了指南,我个人买了本本科的教材配套看,因为法理学的东西都是纯理论的东西,不像刑法民法,还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案例什么的。而且法理学学好了确实可以指导我们法律的学习。有助于我们开拓思维,比如我记得法律原则法律规则这样的东西,在本科教材中比我们指南上分析的要详细很多。这个属于个人建议,时间不够的话,大可不必。而宪法的复习,我个人花几块钱买了本法条翻翻看,因为有些选择题会直接出法条。也没什么好说的。所有这三门中,法理学算是有点难度的,因为会有比较灵活的题,不过好多还是回归到教材里,所以一定要熟悉法理学的教材,熟记比较重要的概念。当然现在出题都比较灵活,综合。大家最好发散自己的思维,集思广益,答题时才能全面。到后期的时候,基本上用的是考试分析,比较简练,有一定基础的时候,再看指南就会觉得指南比较拖沓。当然,两者有不同的地方,一般以分析为准。此外,推荐个大串讲,这本书把分析和指南好像融合了一下,取两家之长,避两家之短。感觉不错,试着查漏补缺。最后我用的练习题是最后五套题,答案的解释给的比较简单。可以试着练练手。还是那句话,要始终保持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熟悉感,要手到擒来,拿到题目要能有话说,而不是要花很多时间去回忆。当然运气好的时候,也可能在考场碰到你之前做过的题目。另外,我觉得录音在空闲的时候可以听下,我自己用的是的,科教园,比较喜欢刑法的田宏杰老师,民法的姚欢庆老师,还有法制史的刘广安老师。多听这些感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抽些吃饭,走路的时间听听绝无坏处哈。尤其是后期复试的时候,不想看书,就听录音了。论坛买的,我在这里把联盟论坛推荐给大家,我从论坛得到了很多东西,对外很有用,正在准备考研的朋友们我把论坛推荐给你们。附(www.fashuounion.com)希望大家在考研路上都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嘿嘿。其实,现在是因为你们才刚刚开始复习,所以显得迷茫,觉得学长学姐们很猛,但是当你这条考研的路,你坚持走到底的时候,当初的迷茫就会一扫而光,会有自己的感慨,会觉得自己也很猛。现在你们看着学长学姐390+甚至400+很酷,其实,也许明年这个时候,你也这么高分,觉得其实没什么。很多东西,自己经历了,站在终点回忆的时候就会觉得,原来是这样而已。因为时间确实过去很久,很多东西写的很零散,琐碎,这些也只是我个人的经验。一家之言,难免会有很多不足。希望能给大家见谅,也希望给大家点帮助。祝大家明年有个好成绩。如有不懂的,可以留言问我,尽量帮助大家解答。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篇2:西政考研经验

(没有参考答案,不过课本上都有,不清楚的童鞋去问民法、经济法

老师)

民法

一、概念比较题。

1、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

2、诉讼时效的终止与诉讼时效的中断

二、判断分析题。

1、社会团体法人又可简称为社团法人。

2、由于法定监护人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代理被监护人为法律行为,因此法定监护人与法定代理人在概念上是重合的。

三、简述题。

简述效力待定的法律行为的概念与分类。

四、论述题。

论述民法的私法性质。

经济法

一、概念比较题。

1、本身违法原则与合理原则。

2、不正当竞争行为与民事侵权行为。

二、判断分析题。

1、某物业服务公司在合同中特别声明:“本公司所提供之保安服务为预防性措施,对业主因盗窃,伤害等意外行为所产生的损失不承担赔偿责任。”鉴于物业安全服务的特殊性,上述声明对业主有效。

2、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取得和转让,必须进行登记,否则不发生权利取得和变更的效力。

三、简述题。

1、简述市场混淆行为及其主要表现形式。

2、简述产品侵权及其构成要件。

四、论述题。

论经济法在克服市场失灵中的作用。

五、材料题。

2008年9月18日,可口可乐公司向我国服务部递交了收购汇源果汁集团公司的申报材料,此后又多次根据商务部要求对申报材料进行了补充。同年11月20日,商务部认为可口可乐公司递交的申报材料达到了法定规定的标准依法对此项申报进行审查。2009年3月18日,商务部审查后认为,此项收购行为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将对中国果汁饮料市场的有效竞争和果汁产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遂否决了可口可乐公司的收购请求。注:答题要求:请运用相关法律原理及相关立法规定,分析商务部裁决的依据、意义和影响

2010年西政考研初试民诉试题与参考答案

一、多项选择题

(一)下列民事诉讼,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原告住所地与经常住所地不一致,由原告经常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1.对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居住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

2.对下落不明或宣告失踪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

3.对被劳动教养的人提起的诉讼。

4.对军人提起的诉讼。

5.对被监禁的人提起的诉讼。

(二)民事诉讼中,可以申请先予执行的有()

1.解除收养关系的案件。

2.索取劳动报酬的案件。

3.立即停止侵害,排除妨碍的案件。

4.索取医疗费的案件。

5.遗产析产案件。

(三)根据最高人民法院“证据规则”第15条的规定:只有以下几种法院可以依职权收集证据,除此之外,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应当依当事人的申请进行。()

1.涉及依职权追加当事人,中止诉讼,终结诉讼,回避等与实体争议无关的程序事项。

2.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材料。

3.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确因客观原因不能收集的其他材料。

4.涉及可能有损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事实。

5.申请调查收集的证据属于国家有关部门保存并须人民法院依职权调取的材料。

(四)关于我国民事诉讼中的人数不确定的代表人诉讼,下列表述是正确的。()

1.人民法院可以发出公告,通知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向人民法院登记。

2.向人民法院登记的权利人可以推选代表人进行诉讼,推选不出代表人的,权利人应当亲自参加诉讼。

3.代表人的诉讼行为对其所代表的当事人发生效力,但代表人变更,放弃诉讼请求或者承认对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进行和解,必须经被代表的当事人同意。

4.代表人的人数为3人至7人,代表人必须是在人民法院登记在册的权利人。

5.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对参加登记的全体权利人发生效力,未参加的权利人在诉讼时效期间提起诉讼的,适用该判决、裁定。

二、概念比较题。

1、驳回起诉与驳回诉讼请求

2、财产保全与证据保全

3、移送管辖与管辖权转移

三、判断分析题。

1、两个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的诉讼,原告可以向其中一个人民法院起诉,原告向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的,由最先收到诉状的人民法院管辖。

2、在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中,因用人单位作出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的决定而发生劳动争议的,由劳动者负举证责任。

3、一方当事人签收了调解书,而另一方当事人在送达前反悔的,人民法院可以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再次进行调解。

四、简述题。

简述我国民事诉讼强制措施的种类及适用条件。

五、案例分析题。

2007年9月重庆市巴南区余已笑因意外事故死亡,其年轻的妻子萧雨蒙备受刺激,看破红尘,前往四川峨眉山出家为尼,法号:绝尘。余已笑生前的所有财产(含其妻萧雨蒙的财产)全部被其在渝中区的儿子余正乐据为己有,余正乐将其父母在南岸区的一栋两楼一底的自建楼房作为办公写字楼以高价分别出租给日月传媒公司和星辰咨询公司,并将其父母存在该楼房中的大量古玩字画全部送到重庆渝中区世间典当行,当得现金300余万元。2007年10月14日,两位家住四川成都武侯区的名叫魏嫣然,魏婉儿的女子声称是余已笑的双胞胎私生女,特地从成都赶往重庆祭奠她的生父。并对其父的财产主张权利,遭到余正乐的粗暴拒绝,魏婉儿不顾魏嫣然的劝阻,毅然提起财产继承纠纷诉讼。

一审判决后,余正乐不服提出上诉,并申请法院对魏婉儿进行DNA亲子鉴定。在二审法院尚未作出判决前,作为被上诉人的魏婉儿却突然申请撤诉,法院出于对当事人的处分权的充分尊重,裁定准许了魏婉儿的撤诉,同时告知魏婉儿不得重新起诉。

问题

1、对于本案件何人民法院具有管辖权?为什么?

2、请将本案当事人及第三人仔细、完善的列出。

3、二审法院能否同意余正乐的鉴定申请?为什么?

4、二审法院准许魏婉儿的撤诉并告知其不得重新起诉的做法是否符合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

一、多项选择题。(12分)

1、①②③⑤

2、②③④

3、①④

4、①③⑤

二、概念比较题。(15分)

1、驳回起诉与驳回诉讼请求

裁定驳回起诉是由于原告向法院提出的诉讼程序上不合法,即:不具备起诉的条件,法院所作的一种程序上的裁决。判决驳回起诉请求是对于一个合法的诉讼由于当事人提出的诉讼没有理由或者缺乏证据支撑,法院所作出的实体上的判断。驳回起诉的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原告再次起诉的,如符合起诉条件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驳回诉讼请求的判决书生效后。当事人受既判力的约束,不能就同一案件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

2财产保全与证据保全

财产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利害关系人起诉前或者当事人起诉后,为保障将来的生效判决能够得到执行或者避免财产遭受损失。对当事人的财产或者争议的标物,采取限制当事人处分的强制措施。证据保全是指在证据可能灭失后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法院根据申请人或依职权,对证据加以固定和保护的制度。

区别:1保全的意义不同;2保全的条件不同;3保全的程序不同;4保全的方法不同

3.移送管辖与管辖权的转移

移送管辖:是指某一人民法院受理民事案件后,发现自己对该案件没有管辖权,将案件移送给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受理。受移送的人民法院认为受移送的案件依照规定不属于本院管辖的,应当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不得再自行移送。管辖权的转移:是指经上级人民法院决定或者同意,将案件的管辖权由上级人民法院移交给下级人民法院,或者由下级人民法院转交给上级人民法院的制度,管辖权的转移是对级别管辖的一种变通和补充。

区别:1.管辖权转移是有管辖权的法院将案件的管辖权转移给无管辖权的法院,案件的转移只是形式,管辖权的转移才是本质;移送管辖则在受诉法院对案件无管辖权却又错误的受理

案件的情况下,为纠正错误而将案件移送给有管辖权的法院,其移送的仅仅是案件,而不涉及管辖权的变更。2.管辖权的转移主要用于调节级别管辖,案件的转移一般在上下级法院之间进行;而移送管辖主要适用于地域管辖,其目的在于纠正管辖权行使上的错误,案件的转移一般在同级法院之间进行。3.管辖权转移须经过上级法院的决定或同意;而移送管辖则无须上级法院及受移送法院的决定和同意。

三、判断分析题。(9分)

1.错。两个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的诉讼,原告可以向其中一个人民法院起诉;原告向来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的,由最先立案而非收到诉状的人民法院管辖。

2.错。最高人民法院“证据规则”第6条规定:在劳动争议纠纷案件在中,因用人单位作出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劳动争议的,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3.错。民事诉讼法规定,一方当事人签收了调解书,而另一方当事人在送达前反悔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判决,不得久调不决,所以法院不能再次进行调解。

四、简述题。(6分)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妨害民事诉讼强制措施的种类有以下5种:拘传、训诫、责令退出法庭、罚款、拘留。

1.拘传的适用。采取拘传应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拘传的对象是法律规定或法院认为必须

到庭的被告,或者给国家、集体或他人造成损害的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二是必须经过两次传票传唤;三是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拘传应当填写拘传票,院长批准。2.训诫的适用。适用训诫措施,由合议庭或独任制审判员决定,以口头方式指出行为人的错误事实、性质及危害后果,并当庭责令行为人立即改正。

3.责令退出法庭的适用。适用责令退出法庭,由合议庭或独任审判员决定,由审判长或

独任审判员口头宣布,责令行为人退出法庭。

4.罚款和拘留的适用。罚款和拘留必须制定决定书,只由合议庭或独任审判员提出处理

意见,报请院长批准后执行。罚款的数额为个人10000元以内,单位10000——300000元;拘留最长不超过15日。对拘留和罚款决定不服,可以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复议,但复议不停止执行。

五、案例分析题。(8分)

1.重庆巴南区法院和重庆南岸区法院有管辖权,因为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继承人死亡时的住所地或者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2.原告:魏婉儿,被告:余正乐,共同原告:魏嫣然、萧雨蒙,如她们明确处分实体权利可以不列;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日月传播公司、星辰咨询公司、世间典当行。

3.二审法院不能同意余正乐的鉴定申请,最高人民法院证据规则第25条规定:当事人申请鉴定,应当在举证期限内提出。当然,当事人申请重新鉴定的除外。

篇3:西政考研经验

吉化经验是全面的, 内涵是丰富的, 回答了国有大中型企业在计划经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以及市场经济条件下, 不断应对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变化和两个市场巨大压力, 有效破解企业内部急需解决的各种重大问题, 是对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的积极探索和生动实践。

吉化经验之所以在国家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 都得到了高度认同和广泛传播, 是因为它符合国情, 顺应世情, 适用于企业, 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特征。

吉化经验的民族特色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它是中国各族人民社会生活的反映, 是中华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 是各民族生活方式、理想信仰、价值观念的文化浓缩, 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支撑和动力, 是创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民族灵魂。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 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吉化的发展史是一部吉化人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光辉史

吉化经验是在中华民族精神, 特别是在延安精神、大庆精神的沃土中培育成长起来的, 它所具有的民族特色, 体现在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融入企业的各项工作中, 使其成为推进事业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是一个民族凝聚起来的强大的精神力量。维护民族独立、关心社稷民生、为国无私奉献的精神品格, 是中国历史上爱国主义的主要表现, 已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在吉化经验中, 处处都能体现出吉化人的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在创业发展时期, 吉化人喊出“一切为了开工生产, 一心为了国家的化工事业”、“既要出产品又要出人才”的口号;在企业发展壮大过程中, 吉化人牢记“大企业要有大责任, 大企业要做大贡献”的使命;在作为国家“扩大自主权”、“首批55家企业集团”、“股份制改造”等试点单位时, 吉化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抓住机遇”, “与企业共命运, 为吉化增效益”, 努力完成好“搞活国有大企业这一前无古人的开拓性事业”;在国家航天航空和国防工业需要特种产品时, 吉化人始终坚持“宁可企业效益受影响, 坚决把国防建设整体效益放在第一位”, 坚持“顾全大局, 军工优先”, “集中力量突破”, 确保高质量满足国防建设需要;在推行责任关怀、HSE管理阶段, 吉化人树立“喝着上游水, 想着下游人”的环保理念, “把履行社会责任作为企业的重要使命”。近年来, 围绕新时期企业使命, 吉化人强调“新中国化工长子”要担起“长子的责任”, 做履行社会责任的先行者。一代代吉化人牢固树立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报国理想, 努力追求职工个人理想与企业发展目标、国家殷切期望的有机统一, 凝聚了企业巨大的发展信念和前进力量, 实现了从“三大化”到炼化一体化特大型企业的历史性跨越。

吉化的发展史是一部吉化人勤劳勇敢的创业史

建国初期, 新中国百废待兴、一穷二白, 吉化人在一片荒草地上, 住草房、睡土炕, 吃窝头、就咸菜, 每天步行十几公里上下班, 抢晴天、战雨天、迎风雪、斗严寒, 抡锤挥镐、人拉肩扛、土法上马、土洋结合地开始了第一次创业, 涌现出无数“矛盾乐”、“麻袋毛”、“万宝库”、“百宝箱”这样的创业故事。十年文化大革命给吉化造成了严重创伤, 整个化工区“跑冒滴漏”成灾, 找不到一个无泄漏车间, 找不到一个制度健全的岗位, 找不到一个像样的操作室, 找不到一份清晰整洁的岗位记录, 找不到一栋门窗完整的厂房。十年动乱结束后, 吉化人学大庆、学鞍钢、学“两兰”, 在一无奖金、二无津贴、三无新设备等“十无”的条件下, 从基础工作起步, 开始了企业的恢复性整顿。广大干部职工以“百炼成铁、千炼成钢、万炼成金, 拼了老命, 形成作风”的劲头, 不讲条件、不讲代价、艰苦奋斗、无私奉献, “两头不见太阳”地埋头苦干, 治理了脏乱差, 克服了软懒散, “人人有专责、事事有人管、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 四室两箱规格化, 一平二净三规整, 沟见底、轴见光、设备见本色, 企业面貌焕然一新。涌现出“贾贪黑”、“郭起早”等一大批“一级带着一级干, 一级做给一级看, 一级对一级负责”的优秀企业管理者。改革开放后, 吉化在30多年的时间里, 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 完成了11.5万吨乙烯、45万吨乙烯和85万吨乙烯为标志的二、三、四次创业, 同时实现了炼油一次加工能力从250万吨、500万吨, 到750万吨的跨越, 涌现出许许多多“焊星”、“焊花”、“不老松”、“吊装大王”、“革新大腕”等勇于担当、忘我奉献的模范人物。

吉化的发展史是一部吉化人自强不息的奋斗史

自强不息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 是鞭策吉化人开拓进取的精神力量。在建厂初期, 创业者主要来自农村和部队, 文化水平低、底子薄, 不少人对化工专业知识一无所知, 面对拔地而起的新装置、新事业, 吉化人对知识、对技术如饥似渴, 全公司办起了83所业余学校, 2万余名干部职工长期参加学习, 形成了“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的浓厚氛围。60年来, 无论企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 都积极保证培训资金投入, 保证培训教师到位, 保证培训时间充足, 并有效解决好培训针对性、职工积极性等问题。坚持“干啥学啥、缺啥补啥、啥岗练啥”, 长期开展正规办学、辅助办学、业余培训、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 广大职工积极参加脱产培训、职工业校、技术讲座以及“练兵卡”, “师带徒”, “一帮一、一对红”, “大练兵、大比武、评状元”等培训, 涌现出一批批“又红又专”, “一口清”, “活流程”, “一岗精、两岗通、多岗能”的技能型职工。60年来, 为全国各地输送各类人才6万余人, 吉化人遍布2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吉化人的自强不息精神还体现在面对困难不气馁, 遇到挫折不退缩, 卧薪尝胆、破釜沉舟、知难而上。20世纪60年代, 中苏关系恶化, 苏联撤走全部专家, 面对二期扩建项目亟待开车和流程无法打通的严峻局面, 吉化人不泄气、不埋怨、不信邪, 以发奋图强的英雄气概和为国争光的民族气节, 开展技术革新, 大搞技术攻关, 掀起了吉化建设的第二个高潮。60年来, 吉化始终坚持自力更生为主, 不断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 形成了吉化自有技术体系, 打破了国外的钳制和封锁。

吉化的发展史是一部团结和谐的共进史

60年来, 无论是在快速发展、兴旺发达的顺境之中, 还是在跨越难关、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 吉化始终坚持发挥党员干部和典型模范的带头示范作用, 确保实现职工的主人地位、理想价值, 企业形成了合金般的凝聚力。在建厂初期, 吉化首创《基层党支部工作条例》, 明确各级领导干部工作职责, 做到“工人三班倒、班班见领导”。改革开放后, 吉化坚持培育献身“四化”的领导班子, 创建“四好班子”、“四强党委”、优秀党支部、优秀堡垒工程以及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 积极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狠抓队伍作风建设, 开展“我爱吉化”、“我为吉化争光荣”以及“党员形象大讨论”等主旋律教育系列活动, 做到“抓干部带队伍、抓机关带基层、抓党员带群众”。60年来, 吉化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和“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企业”方针, 坚持开好职工代表大会、征集合理化建议等工作, 让广大职工充分享有参与决策、管理和监督的民主权利。吉化的一代代管理者, 带领广大职工齐心协力、团结一致, 打造出一支作风过硬的优秀团队, 成为吉化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吉化60年的实践, 十分注重企业与职工、企业与社会、企业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尤其注重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1973年8月, 国务院组织召开全国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 通过了《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 迈出了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关键性的一步。吉化作为我国最大的化工企业, 在环境问题带来的生存危机面前, 变压力为动力, 下决心打好治理污染翻身仗, 按照国务院“三年为期”解决“三废”污染问题的指令, 开始了造福松花江两岸人民、造福子孙后代的环境治理工程。吉化举全公司之力, 在东西40里化工城, 掀起了战天斗地、声势浩大的污水处理建设工程, 仅用18个月就建成了中国最早、亚洲最大的综合性化工污水处理装置, 使松花江水系得以休养生息。进入新世纪, 吉化又创造性地在全国率先设计并建成“三级污染防控体系”, 在行业内起到示范推广作用, 使中国石化企业环境应急能力加速向前推进了10年。

吉化经验的许多具体内容, 都能在博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中找到根脉。它既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吉化的缩影, 也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吉化的传承和延伸。

吉化经验的时代特色

时代精神是一个时代的人们在其创造性的实践中形成的那个时代特有的集体意识;它反映那个时代的主题、本质特征和发展趋势, 体现一个时代的精神气质、精神风貌和精神时尚, 引领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 在本质上是实践精神、客观精神和历史能动精神的统一。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一道被确定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党的十七大报告认为,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 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 最主要的任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 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应该涵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新时期的这些特征。

吉化经验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不同历史阶段的时代主题交相辉映、相伴相随, 是一个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科学发展的经验, 体现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吉化经验是一个改革创新的经验

改革开放是关乎中国命运和吉化命运的重要抉择。在改革开放的第一个十年, 中央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出台了“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为此, 吉化深化企业内部改革, 正确地处理企业内部生产关系。通过承包放权, 改善经营机制, 搞好内部配套改革, 成立内部银行, 改革分配制度, 实行优化组合等措施, 提高了经营功效;实行联合兼并, 发展企业集团;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 跻身国际市场。在这些方面, 都走在全国化工企业的前列。邓小平南巡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之后, 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 中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吉化出台了《吉化公司深化改革, 转换经营机制二十条》, 放开二级单位, 进行了干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解决了机制问题;进行企业重组, 明晰产权关系, 进行股份制改造, 剥离办社会职能, 解决了体制问题;按照国际惯例和有关法规, 加强和改进企业管理, 解决了企业的规范运作问题。20世纪末到本世纪初, 中央实施政府机构改革, 石油石化行业进行重组, 吉化上划中国石油集团公司, 进行了重组分立和重组整合, 进一步进行企业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 减少管理层次, 精干管理队伍, 规范管理职能, 建立科学决策机制、竞争激励机制和监督约束机制;按照市场化要求, 实施财务、物资采购、市场营销等集中管理, 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深化劳动用工、干部、人事和收入制度改革, 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潜力。

1991年4月20日, 顾秀莲同志在全国化工系统学吉化总结表彰会议上讲话指出, 吉化经验是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 办好社会主义企业的新鲜经验, 坚持改革开放是吉化经验主要的时代特征, 吉化公司勇于开拓、大胆探索, 在改革开放方面, 迈出了新的步伐。1996年8月16日, 吉林省委、省政府在《关于深入开展向吉化集团公司学习活动的决定》中指出, 吉化的经验源于改革带来的企业机制的转变、管理的转型、发展方式的转换、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和企业领导体制的改进。

吉化经验是一个与时俱进的经验

吉化始终把握时代脉搏并与之同频共振。新中国成立之初, 我国化学工业基础极其薄弱, 党和国家决定在吉林建设新中国第一个化学工业基地, 面对当时缺技术、缺人才、缺乏建设和管理经验的现实难题, 吉化人向专家学、向书本学、向实践学, 创造了很多实用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方法, 其中, 领导干部“开门十件事”的做法被中央领导首肯, 被《人民日报》誉为“是了解情况的最可靠的途径”。文革结束后, 在四年“恢复性整顿”和五年“建设性整顿”的基础上, 吉化紧紧抓住化工部、吉林省把吉化列为推行现代化企业管理试点单位的契机, 全面推行管理现代化, 建立健全了质量保障体系、安全生产保障体系、技术进步保障体系等, 从单一的管理方法应用发展到专业配套运用, 向企业管理体系化过渡。与此同时, 吉化坚持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 在全国国有企业中最早建立起自己的企业文化体系, 形成了吉化精神、吉化作风、吉化管理理念以及完善的制度体系, 被吉林省委、省政府誉为“全省工业企业的标兵, 两个文明建设的样板”。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 吉化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确立市场观念和经营战略, 建立完善的营销网络, 制定灵活的营销策略和营销机制;坚持与国际惯例接轨, 健全财务制度, 突出成本分析, 实行成本倒逼, 实现了管理的不断创新。进入新世纪以后,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和国内化工市场持续低迷, 公司扭亏脱困和持续发展的新形势, 吉化创造性地实施“三改一加强”, 紧紧抓住原料、技术、管理、市场四大要素, 充分发挥技术、人才、管理等比较优势, 继承创新发展企业文化, 坚持以人为本, 强化从严精细管理, 落实了经营管理高度集权、基层单位强化生产、经营管理全部规范, 管理机构科学精干的管理定位。

吉化经验是一个求真务实的经验

尽职尽责、求真务实, 是吉化人对待一切工作的基本准则。吉化的干部职工始终坚持“说实话、办实事、讲实绩、求实效”, 以“严细实快”作风锤炼队伍、夯实基础、抓实工作。吉化人始终坚持认真遵守国家的政策和法律法规, 脚踏实地, 依法办企, 不走样、不变通, 不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坚定不移地履行化工长子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吉化人始终坚持出实招、用实劲, 在抓严抓细抓实上下苦功夫, 领导班子换了十几任, “严细实快”作风一代一代的传下来。吉化人对工作严格要求, 严明纪律。做到遵守纪律严格自觉, 执行制度一丝不苟, 工作有布置、有检查、有考核、有评比, 实行闭环管理。吉化人讲求科学态度, 对任何事情都精益求精。思想教育求细, 细在以小见大上, 1984年3月, 青年司机王凤山从冰水中救了三个孩子, 由此引发了一场十万人参加的、影响深远的“认识王凤山”大讨论, 收到了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教育效果。勤俭节约求细, 细在一点一滴上, 几十年来, 吉化人坚持发扬“麻袋毛”精神, 从节约一钉一木、一砖一瓦, 一度电、一张纸、一滴水入手, 积少成多, 勤俭办企业。基础资料求细, 细在一笔一划上, 从1980年开始抓岗位记录仿宋化30年不走样, 通过班组比、车间评、工厂赛, 岗位记录做到规格化、仿宋化、经常化、制度化、标准化, 收到了练内功、提素质的实效。关心职工生活求细, 细在无微不至上, 吉化的各级干部始终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 抓食堂、抓浴池、抓通勤车、抓托儿所等与职工密切相关的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的生产生活难题, 收到了解除后顾之忧、调动职工积极性的实效。

吉化经验是一个科学发展的经验

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理念贯穿于吉化60年发展历程。顾秀莲同志曾在1991年全国化工系统学吉化总结表彰会议上, 对吉化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 从人的素质、技术装备素质、管理素质等方面进行了总结评价。吉化是“一五”期间建成的老企业, 属于原料化工企业, 产品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低、经济效益低, 设备陈旧、工艺落后、改造任务十分繁重。70年代, 建成250万吨炼油厂、11.5万吨乙烯及配套装置和亚洲最大的污水处理厂, 使吉化由单纯的煤化工发展为煤和石油两条原料路线并举的大型石油化工联合企业。在这一时期, 吉化实现了10万职工10亿利税, 成为吉林省的支柱企业, 在带动经济社会发展、保护环境、安置人员等方面成为典范。90年代, 依托老厂, 以老带新, 建设30万吨乙烯及配套工程, 做到增产不增污, 使吉化发展成为以石油化工为主的特大型炼化企业。在这一时期, 吉化的人员素质、装备水平、技术水平和环境保护都实现了质的飞跃。进入新世纪, 吉化淘汰关停了98套能耗高、污染重、安全环保隐患大的生产装置, “一五”期间建设的“吉林三大化”全部退出了历史舞台, 同时完成了70万吨乙烯扩能改造项目, 做到增产减污, 使吉化彻底实现了由煤化工向石油化工的转变, 成为特大型炼化一体化企业。在这一时期, 吉化的经济总量、产业规模、人员结构和素质、治污减排又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60年来, 吉化人尊重科学、崇尚科学、探索科学, 一直走在科学发展的大路上。

吉化经验的实践特色

实践是社会关系的本质和基础, 是认识的源泉和动力。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和最基本的观点,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固有特色。实践的本性是创造性, 而实践的创造性首先来自思想的创造性, 实践的过程和结果是思想的实现。邓小平说:“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 不是靠本本, 而是靠实践, 靠实事求是。”吉化经验产生于石油化工行业, 产生于吉化, 是吉化人经过60年努力探索办好社会主义企业的实践总结, 带有石化行业特点, 特别是吉化生产和管理的特点, 是立足现实的实践、是解放思想的实践、是不断创造的实践。

吉化经验是立足现实的实践

新中国的化学工业, 几乎是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 创业发展起来的。50年代我国的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极其薄弱的环节, 同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求严重不适应, 到六七十年代, 又受到“文革”破坏, 更是积重难返。直到改革开放第一个十年, 化工生产总值从308亿元增长到686亿元, 增长了122.1%, 年均增长8.3%, 但仍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对优质化工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 化学工业必须眼睛向内, 强化管理, 加快整顿, 加快发展, 与国民经济总体发展状况相适应。李鹏总理在全国人大七届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 提出了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指导方针、主要任务和基本措施, 要求用三年或更长一段时间, 基本完成国民经济的治理整顿任务。化学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之一, 如何通过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 实现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是摆在全行业各级领导面前的头等大事。当时国有大中型化工企业有773家, 仅占化工企业总数的一成, 而他们的产值却占化工总产值的六成, 实现利税更是占到八成。吉化作为新中国化工长子, 全国最大的化工企业, 在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进程中, 责无旁贷地走在前列、做出榜样。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学大庆”, 在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实践中, 有继承、有创新, 确实积累了一整套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的成功经验。化工部、吉林省及时总结经验, 作出决定, 在全行业和全省广泛开展“学吉化”活动, 吉化人事迹报告团走遍全国, 传播经验、现场诊断, 使吉化经验成为全行业的共同财富。即使在全国学吉化的时候, 吉化人头脑不发热, 思想不发飘, 立足吉化现实, 看到自身差距, 提出“全国帮吉化、吉化学全国”, 不断地到全国各行业的先进单位去学习, 寻经取宝, 思不足、找差距、定措施、再提高, 使吉化经验在各个不同时期, 得到丰富和发展。

吉化经验是解放思想的实践

吉化60年的发展历程, 就是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过程。1958年9月邓小平视察吉化, 听说空分车间一个主任, 由于破除迷信, 敢想敢干, 创造了真空加料法, 节约大量资金, 他高兴地说:“你看, 他思想一解放, 就搞成了。”给吉化广大职工大搞技术革新、技术改造带来了巨大鼓舞和强劲动力。1978年12月, 在中央工作会议上, 邓小平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 吉化公司党委, 翻印6万份公报, 送到每一名职工手中, 更换了2000多块板报, 宣传讲话精神, 掀起了解放思想的热潮, 推动了企业恢复性整顿。改革开放后, 从“认识王凤山大讨论”开始, 吉化坚持每年开展主旋律、主题教育活动, 不断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 带来了广大职工观念的转变、思路的创新、活力的迸发。特别是邓小平南巡谈话和党的十四大召开后, 吉化人掀起了新一轮的思想解放高潮, 推动了吉化的公司制改革和30万吨乙烯工程建设。改革开放、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科学发展是吉化经验的时代特征, 深刻剖析这些时代特征产生的根本原因, 就在于不断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从计划经济的体制和思想观念中解放出来, 从僵化教条的思维方式中解放出来、从固有的管理模式、工作方法中解放出来, 推动了体制的创新、机制的转换和发展的进步。吉化经验不仅是吉化人解放思想创造的经验, 同样也是化工行业解放思想取得的成果。全行业学吉化的本身就是一次解放思想的实践。事实证明, 思想解放深化一步, 企业的改革发展就前进一步, 行业的管理水平就提高一步。

吉化经验是不断创造的实践

篇4:政坛的“西政现象”

“西政”——西南政法大学的简称,1978年,它以全国重点大学的身份成为当时全国四所政法院校中唯一恢复高考招生的一所。那一年,全国法律专业招生人数729人,其中西南政法学院招了将近一半。这些人成为了日后的大法官、大律师、大检察官、大学者,还有人走向政坛,成为举足轻重的人物,也成就了著名的“西政现象”。

中国法学界对西南政法大学始终有着一种特别的情感,一方面,因为这所院校对中国法学界做出了特别的贡献,这里是培养中国法学人才的摇篮,全国一半以上的大法官、大检察官、大学者、大律师从这里走出去;另一方面,这里出去的人带有一种特别的西南气质,北京大学著名刑法学教授陈兴良在为西政79级邱兴隆教授的博士论文《关于惩罚的哲学——刑罚根据论》所作序中称,“我对西南政法大学情有独钟……,似乎歌乐山有一种仙气,从歌乐山走出的学生都有一种成仙得道的感觉”。

“西政有一种仙气”的说法不胫而走,并传开来。深处幽境,故西政人修得不与世争、不以浮躁、潜心问学的品性。

崛起的“78级”

如果说西政是中国法学史上最不可替代的,那么西政78级又是其中最绚烂的一段。他们的贡献已经不仅仅限于司法界,其中一部分已经走出司法界,开始主政一方,成为政界举足轻重的人物。

初秋的阳光透明如水,从窗户恬然投进陈泽宪堆满资料的办公室。陈泽宪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中心主任,西南政法大学(以下简称西政)78级学生。

夏勇,陈泽宪的西政同学,“下海”前,一度也在北京沙滩北街的社科院法学所工作,从副研究员到研究员,最后成为法学所所长。

当年的老同学称夏勇“下海”,并不是说夏勇经商了,而是说夏勇进入了中南海——2005年6月初,夏勇在社科院法学所所长任上被任命为国家保密局局长。

夏勇,并不是西政78级唯一的省部级领导。

周强 湖南省省长,省委副书记

张穹 国务院法制办副主任

李连宁 全国人大副秘书长

朱孝清 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大检察官

黄松有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张鸣起 中华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纪检组组长

胡泽君 广东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长,原国家司法部副部长

江必新 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大法官

……

陈泽宪在接受采访时,一口气数出来的西政78级省部级官员就有10多个。

何以出现西政78级现象?

“文革”十年,中国的法学教育几乎空白,政法系统出现了人才的断层。到了1978年的时候,西南政法学院率先恢复招生,据说西政重新恢复招生的报告正好还是邓小平管教育的时候亲自批的。

更幸运的是,虽然十年没有招生,但西政的师资力量却奇迹般地保留了下来,原校90%的教师留校继续任教。当时,那里汇集了全国最顶级的法学专家,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西政的法学师资力量都是其他法学院校所望尘莫及的。

等到1978年,高考恢复,西政迎来了“文革”后的第一批招生。根据司法部教育司统计资料显示,1978年,全国法律专业招生人数是729人,其中西南政法学院招了将近一半,364人。此外还有62名师资班的学员。

“西政78级共400多个学生,分为10个小班。现在学界加律师界加商界的大概占了1/2,另外1/2基本上都是公务员。我在9班,和张鸣起、朱孝清是同班同学。张鸣起当了4年党支书,当年10个班中,他是为数极少的4年连任的党支书。朱孝清考入大学前是民办教师。考入大学后,他是400多名学生中唯一一名连续4年每门功课都拿优秀的学生。这让很多人很是‘吃醋’。”同为西政78级的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贺卫方,在接受采访时介绍。

同是西政78级的司法部司法鉴定管理局局长霍宪丹回忆:那十年中间的人才一下聚集到一起了,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社会阅历,不同的知识背景,不同的爱好,大家在一起共同学习法律,在思想上、性格上,在人生经验上发生交汇和碰撞,这样反而有利于大家对法律的理解。

那时候,有了社会历练并经历了忧患而比较成熟的他们已经开始利用自己的人生积累,思考当时国家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譬如,中国如何发展?怎么发展?他们“一边走在泥泞的小道上,一边谈着对世事惊世骇俗的看法”。

整整憋了10年的老師就像铆足了劲的发动机,高速运转起来。而在工厂、在农村、在部队荒废了大好青春的学生,也玩命地学,誓要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那时候大家都是比着来”。

西政78级潜心学习,几乎不受外面的影响。多少年后,不与世争、不以浮躁、潜心问学,也就成了西政人标志性的气质。

同时,他们特别务实、简朴,甘于物质的淡泊。这些品质一直延续到后来的人生当中。

2000年左右,一位西政校友去当时朱孝清在浙江杭州的家中,看望他和他妻子。发现他们家的家具还都是结婚时他夫人的陪嫁——就是那种很老式的家具。吃饭也只有两三个菜,还都是最简单的家常菜。“那时朱孝清已经是浙江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了。不单朱孝清是这样,我观察很多78级的官员都是这样。他们那一批人真的很务实俭朴,对物质上的要求不高。”那位西政校友这样评述。

毕业后,国家开始了民主与法制的历程。改革开放需要大批法学人才去建立健全法律体系,以打破以人治国、权力过分集中的局面,同时,规范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期间的经济活动。

但那时候,国家百废待举,司法界人才奇缺,这无疑给了他们最好的机会。他们各自走上不同的岗位,推动着中国司法改革的进程,同时也创造着个人职业生涯的辉煌。

30年后,“中国的司法状况,比之30年前,有了很大的进步。中国司法队伍的素质有了提高。国内的高等教育培养了大量司法后备人才。作为司法准入条件的国家司法考试,成为‘神州第一考’。现在打击犯罪,也讲程序权利,也需要证据、证人。”贺卫方说。

而随着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推进,法治在我们国家的地位变得更加重要。因为市场经济的本质即是法治经济。于是,不仅仅在司法界需要更多的法律人才,在政界,法律人才也得到了重用。

法学背景的官员特色

2005年6月7日,夏勇被任命为国家保密局局长。由专门研究人权问题的著名法学家来担任该职,被认为是一个恰当的选择。

“夏勇对人权保障有深刻的思考,他知道怎么去把握保密与放开之间的尺度,他比别人更明白保障公民知情权的重要性。现在有机会让他逐步把他的法律理想付诸实践,无论对他个人还是整个国家都是获益良多的。”一位与夏勇私交甚笃的朋友接受采访时这么说。

很快,人们感觉到了这位新任局长对保密制度的推动作用。

同年9月12日,国家保密局、民政部联合宣布对因自然灾害导致的死亡人员总数及相关资料解密,原《民政工作中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中的对于“因自然灾害导致的逃荒、要饭、死亡的人数总和以及相关情况进行保密”的规定予以废止。

那是夏勇主持国家保密局的第一项公开举措。此后的解密工作一直在做,保密范围逐渐缩小。人们的知情权得到了进一步的保障。

“他一直就是一个负有强烈责任感的人,无论在朝在野,都是‘家、国、天下’。”在朋友眼中,夏勇是比较完美的一个人,不同于一般官僚的做派,他低调、严谨、做实事。

在夏勇之后,他的同班同学周强也主政湖南,成为了最年轻的省长。

获委任后,周强发表了任职讲话,承诺推行某些政策;承诺将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就医、就学等实际问题;承诺多为群众办实事,多考虑群众的利益;承诺加强勤政廉政建设,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强化行政责任,提高工作效率,努力建设务实高效、廉洁高效的责任政府,如此等等。

一位湘商说,周强很务实,也很开放。上任以来,确实为湖南老百姓做了不少实事,尤其在经济方面。这位湘商举例说,周强一直在凝聚全国湘商的力量,以他们的力量来促进湖南的发展。

2007年1月10日,首届异地在湘商会和湖南异地商会会长年会在长沙举行。时任代省长的周强亲自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湘商得到如此重视,这在史上还是第一次。

不止于此,在他的主持下,首届湘商大会也得以顺利召开。此举对于展示湘商形象,扩大招商引资,促进湘商崛起,为湖南加快富民强省进程、推进新型工业化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

如他们的同窗陈泽宪所言,拥有法学背景的人走上政坛,这绝不是坏事。“西方法学背景从政的人士是相当多的。我国一段时间以来一直是理工背景的官员居多,这是当时社会建设的需要。更多法学背景的官员的出现,则是社会进一步改革发展的需要。”

2007年9月上旬,记者接触了目前身份为公务员的部分西政78级学生。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朱孝清,忙;全国人大副秘书长李连宁很忙,“一直到10月中旬,都会非常忙”;中华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纪检组组长张鸣起很忙很忙,“和李毅中类似,几乎每一场矿难事故,他都要亲赴现场”。

……

在“法治”时代,我们将迎来一个法律人才的时代。

篇5:西政毕业典礼

——在西南政法大学2015年毕业典礼暨授位仪式上的致辞

校长 付子堂教授

今天,2015年6月15日,是西南政法大学的一个大日子,又有一批“士子”即将离开西政校园,奔向天南海北,去往四面八方。今年,共有4471名同学顺利毕业获得学士学位,1638名同学顺利获得硕士学位,86名同学顺利获得博士学位。

首先,我代表学校热烈祝贺大家在“博学笃行,厚德重法”西政校训的激励下,通过自强不息,终于收获了学业上的成功!也借此机会,衷心感谢我们的老师、家长和校友对同学们的关心关爱!尤其感谢今天专程来校参加同学们毕业暨授位盛典的各位家长、校友、新闻媒体朋友及其他嘉宾,特别是广东校友会王波会长,深圳校友会钱伯明会长、廖明霞秘书长和罗威小朋友。

今天的毕业暨授位仪式,既是一场伤别离的纪念,也是一个新起点的宣告。经过在西政这所神圣殿堂的数年“修练”,各位同学已到“出关”之日。在大家面前展开的,将是一条全新的人生之路。前面的道路是起伏的,个人的命运是未知的。我衷心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日子里,能够一以贯之、始终坚持一种精神——自强不息。

重庆人民、西政师生都不缺乏自强传统。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前天,6月13日星期六晚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播出了《抗战影像志》之“重庆大轰炸”,首次披露了许多当年的珍贵史料。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从1938年到1944年6年零10个月的时间里,重庆人民同仇敌忾,万众一心,挺过了日军实施的共218次地毯式“无差别轰炸”,最终与全中国人民一道取得了抗战的伟大胜利——这是一种自强精神。

同样,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面对“文革”**等带来的种种冲击与波折,西南政法全院师生和衷共济,逆境奋发,终于战胜了各种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铸就了今日社会公认的“西政现象”,打造了响当当的“西政品牌”——这也是一种自强精神。

今天我想特别告诫大家:自强不息乃是西政精神的核心。西政人当自强不息!

——修身乃自强之本。孔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各位同学要通过修身让自己变得睿智、仁爱、勇敢,成为智者、仁者、勇者。尽管时代在发生着巨变,但修身的内核却永恒存在。你睿智,中国就多了一份明亮;你厚重,中国就多了一块基石;你仁爱,中国就多了一份温暖。明代思想家王守仁写道:“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这就是所谓“修身先正心”。虚其心,自会受天下之善;大其心,方能容天下之物。每个人正直善良的内心,正是自己精神自由的起点,也是社会公正的泉源。作为西政人,一定要努力锻造一颗强大的内心,在常态和非常态中修炼自身。西政人相信:自强不息涵养我们的品性,锻造我们的风骨,是西政人安身立命、修身养德之本。我愿各位同学永远择善而从,修身不倦。

——坚持乃自强之基。不久前谢世的著名诗人汪国真先生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一句名言十分流行:“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坚持,应当成为西政人最可贵、最强大的生命特质。我常在校园里遇见晨读的同学,也常在学术报告厅里看到没有座位却坐在地上或站在过道中专心听讲的学子。我相信,这就是西政学子最基本的坚持,它折射出同学们内心的坚守,最终也将引导你们生命的航向。坚持不懈的品质,能助西政人飞得更高。古代法家李斯说过:“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作为西政人,决不可以幻想今天刚起步,明天就能到达终点;今天刚栽下一棵树,明天就能结出果实。西政人相信:自强不息是坚持的力量,任凭时光的冲刷,依然能聚合成巨大动能,所向披靡。我愿各位同学永远认准目标,坚持不懈。

——担当乃自强之道。总书记指出,“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社会是一张大考卷,它写满太多的难题;社会是一个大熔炉,它通过熊熊烈焰提炼真金。人们经常说知识就是力量,但今天我还想强调,责任就是本份。当今中国正处于一个大时代,海量信息中碰撞激荡的思潮在不停地拷问着我们的价值观,现实世界里纷繁杂陈的问题在不断地干扰着我们的判断力。也许,我们对目前的某些社会不公强烈不满,甚至深恶痛绝,但切不可沉溺于迷惘与困惑中,更不可随波逐流,甚至同流合污。作为西政人,面对责任要学会担当;面对邪气要勇于亮剑。西政人相信:自强不息,是坚韧的种子,即使在艰难困苦的岩石下,依然能生根发芽,绽放出倔强的花朵。我愿各位同学永远固守初心,矢志不渝。

各位毕业同学一定要记住,只有自强才能自信。只有自强不息,方能选好人生的方向,方能迎接人生的挑战,不断超越自我。前段时间,一起因“路怒”引发的交通纠纷暴力事件,在网络上持续发酵。我想叮嘱大家:人生之路亦不可任性。或许,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你都默默无闻,日日简单重复,工作枯燥乏味;或许,你始终百分之百地投入,但事业却总不见起色;更或许,当你朝着自己的理想前行时,那些不期而至的打击让你猝不及防。于是,你动摇了,开始质疑自己昨天和今天的选择与决定,开始盲目攀比他人似乎风光的生活,任性地变换着人生的轨道,你甚至开始深深绝望。这里,我想特别提醒大家,作为西政人,面对挫折与失败,要善于理性思考,善于自我砥砺。怀揣对生活的热爱,肯定自我价值,应当成为我们最基本的信念。正如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语重心长告诫的那样:“不要顺利的时候,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一遇挫折,就怀疑动摇,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了。”我希望,每一位西政人都能从容面对如电光石火般变幻难测的社会百态、人世沉浮。只要自强不息,就会产生充足的底气!只要脚踏实地,成功迟早都会到来。常言道: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是金子有朝一日总会闪闪发光。同学们,请勇敢些,再勇敢些!自强就是“忍人所不能忍”。西政人当在逆境中永不言败,永不言输!

各位毕业同学一定要记住,只有自强才有自尊。只有自强不息,方能站在时代的前沿,方能把握时代的脉动,不断刷新自我。将近50年前,1966年,我们的一位学长与今天的各位同学一样,在母校完成学业后走上了平凡的工作岗位。由于当时的历史原因,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一直从事着与所学专业无关的职业,从普通工人到中学老师。但是,她坚信:民主、自由、人权、法治,乃是任何社会都必须承认的价值。后来,她终于被调到江苏镇江检察院工作。上世纪70年代末,她回到母校担任经济法教研室老师;80年代初,南下担任刚刚成立的深圳市司法局局长助理、党组成员;90年代,又毅然舍弃官职,创建了中国最早的合伙制律所——“广东星辰律师事务所”。这位一次又一次地进行着事业瓶颈突破的校友,就是郭星亚师姐。而今,她已年过七旬,却依然孜孜以求,不知倦怠。她捐资数百万在母校设立了“星辰奖学金”。前年,她发起成立了“西南政法大学深圳前海法律研究院”,把西南政法大学的金字招牌挂在了祖国“特区中的特区”,使西南政法大学的旗帜飘扬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去年,她刚刚接任西南政法大学律师校友联谊会会长,她说她的目标是要打造最好的律师团队,陪着中国的企业、陪着西南政法大学走向世界。星亚师姐凭着自己高昂的激情、敏锐的目光和旺盛的生命力,精确地把握着时代脉搏,在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实现着自我价值。星亚校友的人生经历启示我们:自强就是“敢为天下先”。西政人当在事业上挑战自我,突破自我。

各位毕业同学一定要记住,当你登上社会之船,启动航程,在前行的途中累了、倦了、晕了,甚至突然遭遇到惊涛骇浪、天旋地转,风骤袭、雨骤急、浪骤起,最好立即高唱《西政之歌》,或者默默念诵西政精神“16字真言”——“心系天下,自强不息,和衷共济,严谨求实”,便会有西政人或西政人的朋友及时地在法治的轨道内施以援手、无私帮助,如此便会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同样,当你离开了校园,如果发现某位校友落水了、受伤了,一定也要及时托他/她出水、带他/她上岸,把他/她呼唤,给他/她抚慰,甚至千里驰援、送去温暖。

各位毕业同学一定要记住,母校就是港湾里那盏温暖的渔火,永远照亮你前行的航程,也日夜盼望你平安归来。几天前,6月11日上午刚刚成立的2015届毕业生校友理事会送给学校一个匾额:“一生西政人,一世西政情。”西南政法大学永远陪伴你一路同行。西政是路,你就是路上奔腾的骏马;西政是桥,你就是桥上威严的雄狮;西政是梯,你就是梯上登天的勇士。

最近,在微信朋友圈流行着一个非常温暖的热词——“陪伴”。这个词与“成长”、“力量”、“爱”等等这些充满正能量的词汇相连相随。我想,在同学们成长的道路上,总有一种力量令大家感动,总有一种激励推动大家前行。母校陪伴大家成长,母校也感谢你们人生青春的陪伴。所谓人生,其实就是一次又一次的出发:正如当初各位同学从家乡出发、从另一个母校出发,来到了西政。此时此刻,我和老师们一样非常欣慰,同时也怀揣一丝伤感,深情地目送各位毕业同学从这里再次出发。无论你走到哪里,都要认真对待两个关键词:一是“西政校友”;二是“西政精神”。因为你就是西政校友的一员,你就是西政精神的载体!西政精神是我们这所大学的精神气场,也是从这里走出的每一位西政学子应该具备的文化气质。各位同学务必铭记西政精神,也务必铭记:作为西政校友,负有传承弘扬西政精神的特殊使命。

愿西政精神陪伴各位毕业同学一生一世,陪伴大家从学业成功走向事业辉煌!

愿西政学士、西政硕士、西政博士们带着亲人的牵挂,带着母校的期盼,自强不息、勇敢前行!

同学,你就是西政之梦

──在西南政法大学2014年毕业典礼暨授位仪式上的致辞

付子堂

历经西政校园的“熔炼”,走过了成败与共、悲喜交织的学习历程,今天,同学们终于顺利毕业并取得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这意味着同学们已经化茧成蝶,即将飞向新的人生天空。在此,让我们以最热烈的掌声,向西南政法大学2014届各层次、各专业、各学科的毕业同学,也向各位毕业同学的家长,表示最衷心的祝贺!

刚才,经过学位委员会各位导师的拨穗,大家正式毕业了!但我想提醒各位同学,自己拨正定位才是至关重要的。大学留给各位同学最宝贵的东西,绝对不仅仅是今天拿到的一纸文凭,不仅仅是青春激情和花前月下的浪漫,不仅仅是观看巴西世界杯某一场比赛后砸碎的酒瓶,更不仅仅是小伙伴、好闺蜜抱头痛哭的离别,而应当更是风轻云淡、润物无声但会真正影响一生的读书习惯。

几年前,当各位同学考上西南政法大学时,家人往往都会语重心长地叮咛一句:“到重庆后,一定要好好读书!”今天,在这大学的“最后一课”上,望着你们青春的脸庞,我想代表老师们,在各位同学的人生“行囊”里,再郑重地放进一句最简单、最平实的叮嘱——“毕业后,一定要继续读书!”

同学们从本科、硕士乃至博士,一路走来,身份在变,年龄在长,但“读书”的生活方式不要改变。书中自有更广阔的生命境界。微信上有一幅图特别好,不读书的人看到的都是鲜花怒放,读了一些书的人看到乌云密布,读了更多书的人“眼前乌云密布,可我却看到了从身后射出的阳光”。读书,让我们成就更好的自己;书本,垫起了我们人生的新高度,铺就了我们人生的新旅程。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我希望,今日之毕业典礼,对于大家不仅是一个华丽的句点,更是一个崭新的起点。

同学们毕业以后,只有继续读书,才能顺利适应人生境遇变化。校园很小,世界很大;大学是个小社会,社会是个大学校,甚至是更重要的学校。20世纪最有影响的美国大法官和著名法学家霍姆斯提出,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而不仅在于逻辑。同学们毕业以后,从单纯的象牙塔到复杂的大社会,肯定会有太多的不同,一切需要从头开始。因此,需要我们向社会学习,更需要我们继续读书,读懂社会这本“大书”、“活书”!周恩来曾写过一副自勉联:“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社会经验、人生阅历、生活智慧,这些都不会写成白纸黑字,而只能靠自己去切身体悟。只有生活,才是真正的学问来源。了解社会,洞悉社会,才能跻身其间。我希望,各位毕业同学要主动在社会这个大熔炉中继续锻炼。只有先适应社会,才谈得上影响社会,进而改造社会。在工作单位,要学会协调,学会宽容,要做好角色转换,学会理性交往;在家里,无论为人子、为人女,为人父、为人母,为人夫、为人妻,都要秉持感恩之心,承担好家庭责任,让亲人们时刻感受到爱的力量,从而拥有幸福的人生。

同学们毕业以后,只有继续读书,才能不断追随知识更新的步伐。在现代网络社会,新词汇、新产品、新创意、新模式不断涌现,可谓日新月异,甚至是“秒新分异”。因此,如果想成为某一种职业的佼佼者,如果想让你的见解更专业、更权威、更加令人信服,那么,就必须继续学习、善于学习。同时,在信息社会,如果不甘于成为各种流行文化的肤浅受众,还应该回归经典。固然,“长腿欧巴”可能让你尖叫,《来自星星的你》可能使你迷恋,但只有中国的《论语》、《道德经》、《大同书》以及西方的《理想国》、《法律篇》、《正义论》等等这些永恒的经典,才能让人深思、使人厚重。法国传记作家安德烈?莫洛亚在《生活的艺术》一书中说:“要相信前人的选择。一个人兴许看错,一代人也兴许看错,而整个人类不会看错。”在网络时代,必须警惕: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愈来愈多,但真正静下心来读书的人却愈来愈少!我希望,各位毕业同学要深刻地意识到:只有保持继续读书的态势,只有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才能高效分享人类古往今来的智力成果,才能有效应对层出不穷的各种问题与各类事件,才能不断保持正确的判断力,从而拥有智慧的人生。

同学们毕业以后,只有继续读书,才能自觉融入时代洪流建功立业。“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我们生活在一个伟大时代,中华民族正在百年梦圆的历史关口。法治中国无疑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做“西政人”,当“心系天下”;西政学子理应成为中国法治梦的造梦者、追梦人。中国梦、法治梦,也应该是知识梦、书香梦。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我们西政学子也必须每天问问自己:今天我读了多少书?体会了多少真意?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同学们毕业以后,不仅要独善其身,更要兼济天下。千万不要等有朝一日聚光灯打到自己脸上的时候,才突然惊觉“腹中空空无诗书”。因此,一定要保持继续学习之心态,不断读书,及时完善自身知识储备,以厚积薄发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去做人、去做事,为传播正义理念,改善社会环境做出应有贡献,从而拥有成功的人生。

总之,继续读书,这是我们每一个人完善自身、服务社会、报效国家的最好途径。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看着世界杯,别忘了继续读书;看完世界杯,更别忘了继续读书。这几天,卫冕冠军西班牙已经提前回家了!英格兰也say goodbye了!连我们大家都看好的蓝衣军团意大利,也在人们对“舌尖上的苏亚雷斯”哄笑声中出局了!热辣辣的赛场上,难有永远的冠军,也难有绝对的公平。所以,需要我们自己去“且读且体会,且行且珍惜。”天下没有打不完的世界杯,没有不散的筵席,没有不到点的课堂,却有着读不完的经典,学不尽的学问。毕业以后,各位同学也会遇到一场又一场比赛,赶上自己的“世界杯”。因此,需要战胜对手,更需要战胜自己。

各位同学毕业之后,不管将来面临何种人生际遇,请勿忘严谨求实,继续读书!希望同学们继续读好纸上之书,持续汲取古今先贤智慧,践行“博学”这个西政第一校训,为人生发展源源补给营养活力;希望同学们继续读好社会大书,时刻关注中外寰宇时势,弘扬“心系天下”西政第一精神,为社会进步孜孜贡献正向推力。

各位同学毕业之后,不管将来遭遇何种艰难困苦,请坚信道阻且长,虽远必至!书香永远是战胜困难的利剑,学习永远是不竭的充电器。希望同学们继续以书相伴,回归经典,关注现实,正视坎坷,笑对逆境,以人类文明的智慧之光,努力筑就自己绚烂的精彩人生!

各位同学毕业之后,不管将来会从事何种职业,请记住继续关注母校、支持母校。西政情,同学当和衷共济。不久前,一位学长发出一番感慨:爱国家同爱母校是一致的;不关心母校,不支持母校,很难谈得上爱国。同样,同学们虽然走出了校门,但永远不会走出母校关注的目光。今天,我作为校长,代表两万多名在校师生,欢送同学们终于告别“西政绝望坡”,带着希望离开校园;今天,我也作为西南政法大学校友总会会长,代表20万在各地的西政校友,祝福同学们终归成为“社会人”,以自己的智慧,去创造幸福,迈向成功!

聚是一团火,散为满天星!毕业同学中的每一个,都是西政永远的牵挂,都是西政永远的骄傲;毕业同学们中的每一位,都是母校永远的魂,都是母校永远的梦!

最后,愿各位同学为自己的精彩,为父母的深爱,为母校的荣光,为中国梦,为人生梦,为事业梦,为西政梦,放飞才华,翱翔天空!

恭喜同学们!

祝福同学们!

再见,同学们!

由创新而卓越,因理想而年轻

—中国科技大学侯建国校长在2014年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着装授予仪式上的讲话

亲爱的各位同学,老师们、家长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面对一张张洋溢着青春气息的面孔,面对一双双闪耀着希望之光的眼睛,我此刻的心情,如同四年前初次见到同学们的时候一样激动。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场合与难忘的时刻,首先,我提议大家用最热烈的掌声向养育你们的父母、培养你们的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学们,当你们带着专属于个人的毕业戒指离开母校,带着在科大收获的知识、友谊与爱情,踏上新的人生征途时,我也希望你们带着传承自科大的精神、文化和品格,与母校一同前行,共同追求属于中国科大人的光荣与梦想!相信许多年以后,同学们回首青春,将会想起难忘的科大岁月:自习室里的苦读、研讨课上的激辩、实验室里的探索、图书馆里的沉思,有迷茫中的彷徨、挫折后的失落,更有挑战后的无悔、成功后的喜悦„„,你们在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中破茧成蝶,完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成长与蜕变。四年来,同学们不仅传承了科大严谨务实、勤奋治学的校风和学风,更展示了科大学子的蓬勃朝气与独特风采。你们在多姿多彩的社团活动中,培养兴趣爱好,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各种场合的志愿者活动中,奉献爱心,服务社会;在Robocup、iGEM、挑战杯、辩论赛、龙舟赛等科技和文体竞赛中,奋勇拼搏,挥洒青春与激情;在海内外游学和交流活动中,取长补短,开阔视野。经过四年的学习和锻炼,同学们以优异的成绩和良好的素养,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在这里,作为校长和老师,我要对2010级点一个“赞”!同时,我也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大家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和最衷心的祝福!

毕业之际,作为学长和朋友,我想送给同学们两个词,作为临别赠言。

一是责任。今年又是甲午年,120年前,清朝政府经过30年的洋务运动,打造了号称当时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但是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却全军覆没,使中国面临割地赔款的惨境。这是一段令中华民族刻骨铭心的记忆,自然也成为今年国内思想界反思的焦点。大家在分析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文化的导致失败的诸多原因时,都不约而同提到了一点:因为这场战争,日本是举国发动、以国运相搏,而清廷上下则是一盘散沙,大多数中国人对战事漠不关心。更重要的是,国难当头,从统治阶级到社会精英,仍在各谋其利,缺乏为国为民的责任心,如此怎能不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历史告诉我们的沉痛教训。1894年的甲午之殇,让中华民族陷入苦难深渊,但同时也唤醒了沉睡的中国,唤醒了中国人的责任意识。此后一百多年,无数中华儿女为了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前赴后继。五十多年来,几代科大人也始终将科教报国作为自己的责任与使命。四年前,当同学们迈入科大校门时,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由于人口、资源等因素的限制,我们的人均水平还远低于发达国家,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依然任重而道远。未来30年,在同学们为实现人生理想、实现个人价值而奋斗的过程中,也正是中国实现“两个一百年”中国梦的关键时期,作为一名科大人,理应为国家、为民族承担更多的责任。希望同学们今后无论身处何方、从事什么职业,都要把科教报国的责任扛在肩上,把追求卓越的信念装在心中,为建设一个更加富强、更加美好的中国努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是创新。回首过去的2013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奖、中国经济人物、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何梁何利奖、陈嘉庚科学奖、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欧洲的“菲涅尔奖”、美国的斯隆研究奖等等国内外的创新榜上,中国科大人都表现突出,他们在中国科大的满天繁星中,又增添了许多因创新而卓越的耀眼新星。令人欣慰的是,在他们当中,年轻的“70后”、“80后”科大人已成为创新的生力军,中年的“50后”、“60后”科大人依然保持着创新的活力与激情。令人感佩的是,榜单中有两位年过七旬的科大人,一位是当选2013中国科技创新人物的郭光灿院士,一位是获得2013唯一一项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赵忠贤院士。一代又一代科大人薪火相传,使创新成为融入科大人血液的基因。赵忠贤院士曾经说过,“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是人类的一种本性,它使人向往、激动和年轻”,正是本着这样一种精神,他不断创新、不断超越。在上世纪80年代开展的国际超导研究“竞赛”中,赵忠贤院士为中国科学界赢得了世界声誉,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时隔20多年,他带领团队在铁基超导领域继续不断创新,并再次获得空缺了3年的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正如乌尔曼的散文名篇《年轻》中所说的,“年轻,并非人生旅程的一段时光,也并非粉颊红唇和体魄的矫健。它是心灵中的一种状态,是头脑中的一个意念,是理性思维中的创造潜力,是情感活动中的一股勃勃的朝气,是人生春色深处的一缕东风。„„没有人仅仅因为时光的流逝而变得衰老,只是随着理想的毁灭,人类才出现了老人。”我希望,“90后”的同学们能继续传承科大的创新精神,在坚持理想中永葆朝气、永远年轻!

同学们,全球关注的巴西世界杯足球赛正在火热进行中,今天的毕业典礼之后,大家也将奔赴属于你们自己的赛场,开始精彩的人生之旅。在你们全力以赴、尽情享受人生中的每一场比赛的同时,请记住,母校会永远在看台的第一排为你们加油、喝彩,母校与你们同在!

最后,衷心地祝愿同学们一帆风顺、鹏程万里!

谢谢大家!

出发吧—孩子们!

浙江大学校长林建华在2014届学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又是一年毕业季,此情此景成追忆。今天,你们将背起行囊告别母校,从求是园出发,奔向有着无限可能的未来。作为校长,既为你们过去的点滴成长感到欣慰和自豪,更为你们精彩的明天真诚祈愿和祝福!

诸位同学,未来充满未知,也充满期待,光明与黑夜交错,鲜花与荆棘同在。无论怎样,“每一种色彩都应该盛开,每一个梦想都值得浇灌,这就是最好的未来”。

未来路,志存高远。几年前,曾读到一个很经典的小故事。大卫·安德森和吉姆·墨菲一起到铁路公司工作,20年后,吉姆成了公司总裁,而大卫仍然是普通工人。同事好奇地问其中的原委,大卫感慨地说:“二十多年前,我只为每小时1.75美元的薪水而工作,而吉姆·墨菲却一直为这条铁路而工作”。故事很小,却耐人寻味,因为这样的故事可能随时发生在我们身边。作为一个学生,如果只为分数而学习,最多能够得到好的分数;但如果为知识、为未来而学,那你会得到更多的知识和感悟,并会得到更好的分数。作为一个公务员,如果只为晋身而奔波,或许会得到渴望的职位;但如果为造福一方而倾力,则还将收获信任与尊重。事实上,人生的真正赢家总是那些胸怀远大,不断追寻生命真谛的人,他们能够不断超越自我,保持良好的心态,享受其中的乐趣。我希望你们记住:充分利己,最多只能算是谋生,利他奉献,才能成就事业与人生。

未来路,合作分享。过去的几年中,你们学习了很多专业知识和本领;走出校门,你们将面对更多新的挑战,学会合作,学会宽容,与人为善,结伴同行,你们的人生将更加多彩。普林斯顿大学曾做过一项分析,发现在成功的因素中,专业能力、知识和经验只占1/4,而良好的合作和与人为善的精神将更有助于成功。科学史上有一个经典故事。上世纪五十年代,两个机构都在进行DNA结构的研究:一个是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的沃森和克里克,另一个是加州理工的鲍林。鲍林教授是著名的化学和晶体学家,曾两次获诺贝尔奖,他对化学键有深刻的理解,从专业知识和对问题的理解上,鲍林是有利的。但双螺旋关键的衍射实验是在伦敦工作的弗兰克林做出的,由于鲍林教授并不了解这些信息,错失了二十世纪一个最伟大的发现。最近一项统计也发现,超过2/3的诺贝尔奖是通过合作研究获得的。实际上,无论你从事何种职业,团队精神、合作共享都是非常重要的。专业本领只是利用你自身的能量,只能提供一种机会,而合作共享将会给你带来无限外在的能量,给予你更多的可能。

人们常讲,大家都能看得见的机会并不是机会。真正的机会都被蒙上了一层薄薄的窗户纸,关键在于你是否远见卓识,能够看透这层纸,并还要有一根能够捅破窗户纸的手指。驾驭未来的最好方式,就是独立思考,不怕失败,勇于开拓,不断进取。

亲爱的同学们,借此之际,我还想和你们一起缅怀前几天刚刚去世的吴平副校长,他本应主持今天的毕业典礼,但一场意外夺走了他宝贵的生命。他是同学们尊敬的师长,是老师们亲密的事业伙伴,这些天每个人都沉浸在无比的伤痛之中。千言万语,临别依依。期待你们健健康康,期待你们平平安安,期待你们顺顺利利!

同学们,学校声誉最重要的来源是她培养出来的人,今后请时刻记得:你们的精神将代表浙大精神,你们的高度就是浙大的高度,你们的肩上担着浙大的未来。相信你们,祝福你们!

篇6:西政考研经验

殷都区西郊乡人民政府

关于成立新“四创”工作费用核算小组的通知

各村、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新“四创”工作开展以来,西郊乡、各村及辖区有关单位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了进一步核算新“四创”工作各项支出费用情况,促进新“四创”持续深入开展,经乡政府研究,决定成立西郊乡新“四创”工作费用核算小组。现将小组成员名单通知如下:

组长:苏英杰乡政府副乡长

副组长:张雪芹乡党委宣传委员、人大副主席

韩秀明乡党委委员、武装部长

徐志国乡政府副乡长

李毓虹乡工会主席、党办主任

李庆军乡长助理、政府办主任

成员:宋颖乡财政所副所长、零管中心主任史爱民张天富苗保录申亮王振海范利萍陈建伟王鹏史宁波亓瑞霞李彩凤冯瑞敏李平杨文军范振乡招商办主任 乡纪委委员 乡监察室主任 乡团委书记 乡文明办主任 乡综治办主任 乡农机、农技站站长 乡文明办副主任 乡招商办副主任 乡社保所副所长 乡招商办科员 乡财政所科员 乡政府办科员 乡机关事务管理办科员 乡武装部干事

上一篇:我登上了七星岩的最高峰作文下一篇:九月份财务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