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生老师是中国教育界的一个奇迹

2024-05-16

魏书生老师是中国教育界的一个奇迹(精选2篇)

篇1:魏书生老师是中国教育界的一个奇迹

魏书生是中国教育界的一个奇迹。他16岁时初中毕业就从沈阳到盘锦当知青,18岁时在乡村当民办教师,后来又当了6年的工人,当工人的时候放弃当工厂领导的机会而一再要求当老师,最终28岁时如愿以偿地始到盘山县中学教初中。教学20多年来,从班主任,到教导处主任,从学校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到教委主任、教育局局长,从未离开过语文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的实际性岗位。

在20年的教学工作中,他每年有4个月的时间奔忙于开会和教学研究交流之间,并且每天还要写大量的文章和处理大量的来往信件,同时还要搞自己的教学研究和管理学校行政事务等。尽管他的工作是如此的繁忙,但20年来,他所教的学生,无论是什么样的班级,经过他的点化,学生快乐健康、综合素质高、班风积极向上、考试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他的语文教学方法和观点的前提是注重德育和民主管理;注重班级日常的管理工作;一切同学生商量,但一旦决定就要坚决执行;将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品格和学习习惯为最重要的教学目的;课堂教学主要是教给学生自学语文的方法。其主要的观点和成果大致有如下一些: 一、六步教学法:

六步课堂教学法:即1定向、2自学、3讨论、4答疑、5自测、6自结。定向即师生共同商量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如以鲁迅的《故乡》为例,课堂学习的重点为1字词;2文学常识; 作者及时代背景;3人物肖像及语言描写;4分析人物性格变化的原因。自学及自己通过工具书或者已有知识独立学习课文的过程。讨论即将自己不懂或者难以弄清的问题同其他同学讨论交流,寻求解决。答疑即与同学讨论交流后依旧不能解决的问题做好标记后请求老师引导解决,或者提交全班同学集体讨论解决。自测即自我测试。自结即自我总结,总结学习方法和收获、启示等。六个步骤基本如此,具体应用则变化无穷,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需要可分为侧重于某个方面的课型,如以自学为主的自学课、以讨论为主的讨论课、以复习为主的复习课、以解决疑难为主的答疑课、以检测为目的的自测课等。

二、课堂教学激发兴趣十法:

1组织教学:如唱歌活跃轻松气氛,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集体朗诵诗歌,即兴口头作文等(大家同时各说各的,大声的说)。2设计导语,引入情景。3设计板书:如用不同的字体进行板书,如讲议论文用仿宋体和黑体,说明文用楷书或者魏碑,记叙文用行书;故意将难写的字写错引起学生注意;变换表述形式、采用图表和图画等。4注意上课时的教态和仪表、精神面貌等。5讲究说话的语调、节奏和起伏。6引导想象、将语言或者文字构思转化为形象生动的生活或自然的美好画面、真实情景。7引导学生进入情景。8请学生猜测教师的心理或者想法。9用一点班级用语,如班级学生的妮称与“雅号”,或者班级“暗语”等。10让学生当小老师,代替老师完成一些教学方面的事,如板书或者相关的其它听说读写活动。

三、引导学生画语文知识树:

将语文全部知识点归纳为一个有机的知识系统比作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将初中六册课本中的语文知识大致分为四个部分:汉语基础知识、古诗词文言文知识、文学文化常识、阅读与写作,这是主干部分的第一层次。

第二个层次为树的支干的部分,如基础知识包括语音、文字、词汇、句子、语法、修辞、逻辑、标点这样八个方面。文言文包括字、实词、虚词、句式四个方面。文学常识包括外国、古代、现代当代四个方面。阅读和写作包括中心、选材、结构、表达、语言、体裁六个方面。共23个方面。

进一步分析,每个方面又包括基本知识点,如语法,就包括词类、词组短语、单句、复句四个知识点。这是大树枝丫部分的第三层次,大约130多个知识点。

最后需要点滴积累的语文知识为大树的叶子,只有达到枝繁叶茂的程度,语文知识和能力才能全面整体而自然地形成,并且持续发展,丰盈,渊博,最终达成语文素养和人格修养的全面提升。

学生按照这棵语文知识树,可以找到自己不懂的地方对其相关的语文知识系统进行查漏补缺,复习、总结、提高深化。

四、引导学生提前在假期自学整册教材:

要求学生提前自学整册语文教材,在学的过程中写出《自学语文教材分析》,具体内容包括七个部分:

1列生字表。将文言文与现代文分开列出,并且注上拼音、分别点清个数。2列新词表,文言文与现代文分开列出,并且注好拼音和解释,同时进行编号,以便明确学习进度。3单元分析:统计本书有几个单元,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文言文分别有几个单元,什么方面的单元是该册书的重点。4习题归纳:按字、词、句训练题目多少道,语法、逻辑、修辞训练题目多少道,听说训练题多少道,读写训练题目多少道进行统计。5知识短文归类。分别为汉语知识短文几篇,听说读写知识短文几篇进行归类统计。6书后附录:写清附录内容是什么和对学好语文的用处。7列文学常识简表:包括整本教材涉及的作家或者诗人的名字身份,作品名称,节选自何处,有何名句。外国作家要写清他们的国籍,年代和作品名称。

五、引导学生自学一类文章和一篇文章:

1如学习几种常见的文体,可以采用填表法,具体如下:

1说明文:

课题

事物的特征

说明的顺序

说明的方法

2小说: 课题 人

物 环

境 情

节 姓名 性格 社会 自然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3议论文: 课题 论点 论

据 论

理 论

事 实

立 论

驳 论

4散文:

课题

神不散

选 材

结 构

表 达

中 心

线 索

2采用“四遍八步”读书法进行引导学生自学一篇文章:四遍,就是一篇文章读四次;八步,就是完成八项任务。

第一遍,跳读。完成两项任务:1识记作者及文章梗概;2识记主要人、事、物或观点。(每分钟1500字)

第二遍,速读。完成三、四步任务:3复述内容;4理清课文结构和层次。(每分钟1000字)

第三遍,细读。完成五、六、七步任务。5理解掌握字、词句;6圈点摘要重要部分;7归纳中心思想。(每分钟100字)

第四遍,精读。完成第八步,分析文章写作特色与语言特色。(速度根据需要)

具体读几遍往往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也并不是每篇课文都要完成八项任务,应该根据课文的特点进行侧重和取舍,不能墨守成规,生搬硬套。

六、分析文章层次和中心思想的方法:

1如何划分文章层次:

1记叙文五种:按时间顺序划分;按空间顺序划分;按不同的表达方式划分;按材料性质划分;按作者的认识过程来划分。

2议论文四种:三段式;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

3说明文:大致可以参照记叙文和议论文的方法。

但是,不是每篇文章的划分都有一致的意见,原则上只要讲得清道理就行,合乎情理即可。

2如何归纳文章中心思想:

1、看文章题目。2看文章开头和结尾。3 看文章的抒情议论部分(适用于记叙文)。4分析人物性格。5综合文章各段段意(比较适用于说明文和特殊的议论文)。6分析文章的写作背景。(如鲁迅的文章)。

七、如何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

在初中阶段,分析一篇文章的写作特点,一般情况大致可以从如下五个方面进行:

1分析中心。看文章的中心是否鲜明、集中、深刻。

2分析选材。看文章的选材是否围绕中心,是否具有典型性,材料是否新颖,取舍是否得当。分析结构。看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是否照应,层次和段落是否清晰,过渡是否自然。

4分析表达方。文章的表达方式有五种: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小说用描写塑造人物和环境;说明文有分类、下定义、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画图表等说明方法;议论文的特点重在分析论点、论据、论证三者之间的关系。

5分析语言:主要注意四点:1是否朴素、准确、简练;2从修辞方面的角度看有什么特点;3语调是幽默、讽刺,还是庄严、沉郁?是冷淡、悲凉,还是欢乐、喜悦?4分析人物的语言是否个性化。

分析文章写作特点,关键是抓住主要的、突出的、与众不同的方面的特点进行评析。

八、如何指导学生互批作文:

要求从10个方面写出具体的评语,每个方面给10分,满分100分,具体情况如下:

(一)1格式是否正确。2卷面是否整洁。3错别字几个每一个扣1分,最多扣到10分。4有几处病句,凡有病句的地方,要画横线,每处扣2分,最多扣到10分。5标点符号有几处明显错误,强调句号、引号、感叹号、问号的使用,明显错误的地方每处扣2分,超过10分不再多扣。

以上五条,是写文章的最低要求。

(二)6看文章的中心和主题是否鲜明、集中。7看文章的选材。包括三点1是否围绕中心。2 是否符合生活实际。3 是否具有典型性。8看文章结构:1层次段落是否清晰。2过渡是否自然。3开头和结尾是否照应。9看表达方式是否符合作文指导要求,如记叙文是否要求夹叙夹议,说明文是否有描写的成分,散文是否能够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10看看语言是否简练、流畅、深刻。要求文章语句不重复罗嗦、读起来顺口、见解精辟。

后五条要求是写文章提高水平方面的要求,每条10分。不做太具体的规定,由批改人酌情扣分,最后累计得分,按60分以上为中、75分以上为良好、85分以上为优秀。批改作文每次尽量进行轮流不同的同学进行批改,以体现新鲜感和让每个同学都能够接触到不同类型的作文,要求每个同学在批改过程中都按10个方面逐条写出具体的评语。

以上八条加上平常要求学生每天坚持写语文作业,作业内容可以是日记、课堂笔记、作文、语文知识摘录、古诗词背诵、书法临摹等,字数在300-500字之间,具体内容和数量根据不同学生进行适度要求;给学生划定语文知识应该掌握的范围和程度,由学生自己出题考试,多个学生轮流或者联合出题、抽题组成试卷、自己评定试卷,总结得失;教师监督指导,检查反馈,引导提示学生有关要注意的方面。

我觉得,以上的这些魏书生语文教学法选粹性的系统性片段,对我们很多的中学语文教师是具有一定的学习和借鉴意义的,故在此归纳缩微,希望能够给广大的同行起到一个大体涉猎的作用,有助于扩展我们的教学法研究视野。

篇2:魏书生老师是中国教育界的一个奇迹

高永林

2013年11月24日,我有幸到蒙自二中听了全国著名教育教学专家魏书生老师的讲座。下面仅就我听魏书生老师的讲座的一点体会,与大家一起探讨交流。

一、1、采取良好的教学方法。教师要精心设计传授知识的程序,要研究教学方法,用教学理论指导教学,改进教学,教师的方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要通过各种教法找到兴趣的源泉,要变换教学方法使得学生从中得到快乐,他们的学习兴趣就会成倍增长。还要教给学生一些常规性的学习方法,帮学生制定一些语文学习的规矩,制度,计划,在一些方面使学生有法可依。

2、运用“商量”教学模式。“商量”教学教师要精心设计传授知识的程序,要研究教学方法,用教学理论指导教学,改进教学。其

一、用商量教学策略主导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使师生共同处在一个非常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其

二、在商量教学策略氛围中学生全员参与教学活动,用“商量”这根弦始终拉动学生的心,其

三、商量教学策略极大地遵从了“因材施教”原则,摆脱了授课教师最担心的因师生不熟而启而不发,也顾及到不同个性特点和学习特长的学生。

3、注重学生创新力的培养。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经济时代,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是教师的重要任务。魏书生常说“一件事有一百种做法”。我们不缺乏学习的学生,但缺乏具有想象力的学生,学习离不开想象,而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作为新世纪的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1、学习别人的长处。魏老师说:“看不到别人的短处,自己并不失去什么;但是,看不到别人的长处,自己就失去了学习的机会”。所以,一定要学习别人的长处,以人之长,补己之短。

2、不要与人争斗。我们在和别人的争斗中,消耗了我们的精力,浪费了我们的生命,不如埋头干自己的事,在自己的事业上有所发展。魏书生老师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与他在文化大革命中所受的遭遇是分不开的。

3、正确看待失败。魏老师说:有时候,千万种机缘凑成了你失败,必须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把自己看的渺小一点,这样你一辈子都活在好时光里。你得眼睛向内,提高素质,等待机遇,抗挫折能力的强弱,决定人一生成就的大小,挫折能锻炼一个人,也能断送一个人。

4、做一个乐观的人。乐观的人把困难当作磨练自己的机会,悲观的人总是看到机会中的困难。人生有太多的苦难,与其整天唉声叹气,不如笑对人生,有时候,遇到困难这样想:我过一天,就要幸福一天,珍惜好今天,尽上自己的最大努力,不管结局如何,自己无怨无悔。

以上是我学习魏老师教学思想的点滴体会,在以后的学习中我将努力学习魏老师的教学方法和做人原则,争取取得长足的进步。

上一篇:中考备考研讨活动方案下一篇:四年级上册词语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