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工论文答辩注意事项

2024-04-27

华工论文答辩注意事项(精选6篇)

篇1:华工论文答辩注意事项

华南理工大学毕业论文答辩注意事项

1、学生准备工作:

(1)除上交的两份论文之外,自己打印一份毕业论文,答辩时自己使用

(2)写论文答辩提纲,具体要求如下:将你论文自述的内容,制作成PPT演示稿,供答辩时演示用。内容包括:选题的依据、论文要点、创新点及论文研究得出的结论。答辩时学生应按答辩提纲,清楚表达要点,防止照本宣科(切忌不要拿着论文念)。

2、流程

(1)签到。让学生在签到时核对姓名及准考证号

(2)将PPT演示稿拷贝到讲台的电脑上

(3)入座。听清楚答辩老师讲解答辩流程、答辩要求。

(4)按照答辩顺序,做好答辩准备

(5)上台答辩。先打开PPT演示稿-自我介绍-论文自述(自述后告知答辩老师,论文介绍完,请老师提问)-答辩老师提问环节。

3、答辩时间

答辩时间一般为15-20分钟,其中学生自述约10分钟,答辩老师提问及学生答辩约5-10分钟。

2013年4月

篇2:华工论文答辩注意事项

为了做好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工作,保证质量和进度,请各位同学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请答辩主席介绍各位答辩委员。

1、每一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答辩过程大体上分为三段:

(1)研究生本人报告(约20分钟);

(2)提问及回答(原则上不少于30分钟);

(3)评议、投票、通过决议并宣读(约10分钟)。

总时间不超过1小时。

2、为了节省时间,提高效率,请各位专家教授在“提问与回答”阶段直接提问,无需对论文作详细的评价(全面评价留待第3段评议时作)。

3、研究生回答问题可采取“集中回答”方式,即各位专家教授依次提问之后,由研究生一次性回答;有些问题可以合并回答;在研究生回答之后,专家们还可以少量提问或发表不同的学术观点,形成“有问有答有辩”之气氛。

4、评议之后投票之前,需对论文及答辩情况进行评议,结果为:通过与不通过(对通过的论文可以附带条件,即要求在某些方面加以修改之后可以通过)。

篇3:华工论文答辩注意事项

毕业论文答辩是确保论文质量最关键的一个环节, 广义的论文答辩程序包括论文评阅、预答辩、正式答辩三个阶段。而论文评阅又分为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盲评和通讯评阅三个子环节;预答辩属正式答辩的预选和预演, 主要涉及预答辩委员会的组成、预答辩决议的结论 (即能否获得正式答辩资格) 和实际效力;正式答辩则包括答辩资格的确认、答辩委员会成员的遴选及狭义答辩程序 (答辩人阐述论文内容、答辩委员会提问、答辩人回答问题、答辩委员会评议并作出决议) 。

一、论文评阅阶段程序设置及对论文质量保证的作用

论文评阅是广义答辩程序的第一个阶段, 它最主要目的是鉴定申请答辩人所提交的论文是否达到了申请相应学位的学术水平。对这一小环节的策划重点在于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的审核。由于论文评阅是答辩环节的第一道关口, 各高校在这一阶段的程序设置上都尽量做到严格、严谨、严密。目前这一阶段的程序设置大多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学术不端行为检测, 或称机评。这部分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学位论文出现抄袭、伪造、篡改等严重学术不端行为, 是对论文最低层次的审核;第二部分包括盲评、通信评审、校内专家评审、答辩专家评审等, 这几种评审也可能交叉进行, 主要由专家从专业的角度审核论文是否符合相应学位论文的要求, 是否具备答辩的资格。

学术不端行为检测是过程检测和检查的重点, 也是针对近年来抄袭、剽窃、伪造、篡改等学术不端行为愈演愈烈、对过程进行处置和改进的结果, 当然也是由于科学技术发展为这种监测和检查提供了条件, 学术不端行为检测是由公共文献数据库开发的快速检测此类不端行为的系统。目前使用范围较广的是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 (简称“TMLC”) , 它以《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为全文比对数据库, 初步实现了对抄袭与剽窃、伪造、篡改等学术不端行为的快速检测。大约十年前, 在笔者开设的《论文写作》课中就专门增加了《计算机、INTERNET与论文写作》一章, 在谈到运用计算机、INTERNET撰写论文应注意的问题时, 强调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抄袭, 并预测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数据库的完善, 在辨别雷同文献方面一定会有所突破, “文抄公”的黑爪就很可能被揪住[1]。现在大多数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始对提交的学位论文进行学术不端行为检测, 收到较好的效果。但在这一程序设置和操作过程中, 仍存在以下问题: (1) 数据库不完备。目前最突出的问题是图书数据相对薄弱, 早期文献相对薄弱, 这对人文社科基础学科论文检测影响严重。 (2) 检测不及时全面。由于检测系统使用权等因素, 使各高校和科研院所检测的积极性大打折扣, 从而影响检测的实际效果。 (3) 检测结果透明度不够。由于各种人为因素的影响, 如本单位形象、领导所指导的学生等, 大多数检测处于密室操作状态, 检测过程和结果缺乏应有的透明度。当然, 即使上述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 学术不端行为检测也不过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最低或最起码的一步, 但这一步也必须要做好做扎实, 对存在侥幸心理的申请者形成强大的震慑作用。

盲评, 或匿名评审, 是过程检查的重要一环, 是论文评阅阶段最关键的程序设置之一。它主要是针对人情风盛行、影响评阅人公正评审而设立的,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从本专业专家库选择论文评阅人, 删除被评阅论文作者、指导教师等相关信息, 只留论文主体部分供专家评审。在这一程序设置中, 应注意专家库的范围, 尽量控制在二级学科层次, 但必须尽量涵盖全国;盲评专家的数量应以三位为宜, 这样可以在意见不一致时根据多数意见得出结论;盲评时间要适当提前, 盲评结论应及时反馈给培养单位;盲评结论要明确, 尤其针对是否具备答辩资格给出明确结论。最好针对不同学科, 制定相应的量化标准。盲评是对论文第二层次的把握, 盲评的结论直接影响下一程序的进行。

通讯评审, 特指由培养单位以外的专家对论文进行评审。与盲评不同的是, 通讯评审要有针对性, 所聘专家一定要对提交论文的领域有较深的研究。通讯评审专家可以由培养单位论文指导教师推荐, 本专业负责人确定。通讯评审应在盲评的基础上进行, 重点应集中从更专业的角度发现论文的亮点和不足。校内专家评审, 一般由同专业其他导师进行。由于他们对本单位条件和论文撰写的过程比较熟悉, 一般能更具体地提出论文的亮点和不足。通讯评审和校内专家评审是对论文第三层次的把握, 对进一步提升论文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其意见应及时反馈给论文导师和作者, 以便他们对论文进一步修改润色。

答辩专家评审, 本应该是一个独立的程序, 但大多数高校和科研单位把它与通讯评审和校内专家评审相结合。换句话说, 就是由通讯评审和校内评审专家担任答辩委员会成员。即使这样, 笔者认为也不能将两个程序合二为一, 第一次是作为评阅人, 应及时反馈评阅意见;第二次是作为答辩委员会成员, 再次评阅论文, 是答辩的准备, 更是检查作者是否结合评阅意见进行了必要的修改润色。答辩专家的评审意见将在正式的答辩中反馈给作者。

二、预答辩阶段程序设置及对论文质量保证的作用

预答辩是正式答辩的预选和预演, 在整个答辩环节具有重要的作用, 对保证和提高论文质量更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目前博士论文设置预答辩程序的较多, 硕士论文设置预答辩程序的以专业硕士、在职硕士为主, 统招脱产的科学学位硕士论文设置预答辩程序的相对较少。

首先, 要充分认识预答辩对确保和提高论文质量的意义。多所学校博士论文预答辩办法都提到:“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是博士生在申请学位论文正式答辩之前进行的一次集体指导, 是保证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环节, 其主要目的是, 查找博士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 帮助博士生进一步修改完善论文。”[2]不少学校要求预答辩委员会对学位论文进行严格、认真审查, 重点检查学位论文的创新性、论文工作量、有无违反学术规范现象等, 并详细指出论文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提出改进意见[3]。所以预答辩是作者在论文精雕细琢前相关专家对它的一次会诊, 一次集体指导, 重点是查找论文的不足和问题, 目的是帮助作者修改和完善论文。

其次, 要注意预答辩的时间安排。一般来说, 学位论文预答辩应安排在论文初稿完成之后, 预答辩的时间不应少于正式答辩的时间。我们之所以说预答辩是正式答辩的预选, 主要的意思是预答辩必须给出明确的结论, 该论文是否具备了参加正式答辩的资格。多数学校明确要求预答辩结论应分为:未通过预答辩 (不能如期参加正式答辩) 、经修改后可通过预答辩 (预答辩委员会要明确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 论文作者按修改意见要求认真修改后方可如期参加正式答辩) 、通过预答辩。说预答辩是正式答辩的预演, 是指预答辩一定要按正式答辩的程序和要求进行, 答辩过程甚至应超过正式答辩, 因为预答辩要求答辩委员会专家有时间充分阐明自己对论文的看法, 特别是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多数培养单位将预答辩安排在论文评阅阶段之前, 但若能安排在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盲评之后, 与通讯评审大致相同的时间, 似乎对提高论文质量更有意义。因为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盲评重在预选, 与预答辩的第一项功能相近, 结合前两项的结论, 可节省预答辩预选环节的时间, 而预答辩的第二项功能查找论文的不足和问题, 进一步完善论文, 与通讯评审的主要功能是契合度较高, 可以共同作为修改和完善论文的参考, 对提升论文水平很有好处。

最后, 要结合学科特点, 切忌一刀切。很多培养单位预答辩管理办法规定太细太具体, 没有充分发挥学科的作用, 容易导致重形式, 轻实质。预答辩成败的关键在于学科的重视程度, 而每个学科又有各自的特点, 所以对预答辩的具体时间安排、预答辩委员会的选择、每篇论文预答辩的时间安排, 在严格要求的同时, 给予学科一定的自主性和灵活性非常重要。

三、正式答辩阶段程序设置及对论文质量保证的作用

根据2004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负责审查硕士和博士学位论文, 组织答辩, 就是否授予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作出决议[4]。因此, 正式答辩最主要的目的, 就是审查学位论文是否达到了相应学位的基本要求和学术水平, 它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关于正式答辩的程序, 各学位授予单位大多根据相关文件和本单位的实际自行制定。特别是随着优秀学位论文评选、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开展、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的强化, 学位论文正式答辩程序设置日趋严密、规范和透明。

正式答辩阶段程序设置的严密周全是保证论文质量的基础。这一阶段程序设置要从学位授予及培养单位、申请答辩人、答辩委员会三个角度考虑, 学位授予单位要做到领导重视, 相应管理监督机制健全;学位培养单位要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楚;学位授予及培养单位应对申请答辩人严格审核, 确保申请人提交的各项形式要件符合参加答辩的要求, 确实获得答辩资格;答辩委员会遴选应符合有关规定, 既要从学术道德和学术水平层面考察, 也要有必要的回避, 防止人为因素影响答辩。答辩委员会成员应尽职尽责, 公正严格, 答辩过程要严谨、有序。一定的标准化规范十分必要。

正式答辩全过程的公开透明是保证论文质量、答辩过程严肃公正的必要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要求答辩委员会必须有外单位的有关专家参加[5], 各学位授予单位制定的答辩办法均明确规定答辩必须公开进行, 甚至具体规定了公开方式。如规定提前几天公布答辩的时间、地点等信息, 以便广泛吸纳校内外有关人员列席旁听[6]。另外, 答辩办法一般还会规定就答辩过程进行记录, 包括录音、录像、一定的列席旁听及音频、视频、文字材料记录, 既可以防止答辩过程流于形式, 也可以防止由于人际关系而导致对论文给出不公正的结论。

正式答辩应适当突出“议”与“辩”, 这就要求申请人介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提问、申请人答辩、答辩委员会评议, 各环节有必要的联系与互动。具体来说, 申请人介绍论文时要突出论文的基本思路和创新, 避免重复性宣读论文 (或论文摘要) , 此时答辩委员会可适当插话, 以便引导申请人更集中介绍论文的相关内容;答辩委员会的提问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知识点考察, 其目的是使论文进一步深入, 提问前的适当说明和评议非常必要, 答辩人可通过追问, 弄清答辩专家的意思;申请人答辩应从完善、提升论文的角度思考和回答所提问题, 应与答辩专家适当互动;答辩委员会评议论文时一般要求其他人员回避, 评议结束后, 应针对每篇论文进行最后点评, 以便申请人有机会对论文进行最后的完善。

总之, 学位论文答辩虽然是研究生教育过程的最后一个小环节, 但这一环节的策划容不得半点马虎, 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信息量的增大, 更要精益求精, 不断改进。在答辩诸环节的实施过程中, 首先要注意调动学生 (实施主体) 的积极性, 但指导教师、专业负责人、培养单位均不可放松督促和检查, 而是要不断总结, 不断改进, 不断提升学位论文的质量, 进而提升研究生教育的水平。

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是研究生整体素质的集中反映, 它标志着学生对本学科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掌握程度, 标志着学生综合运用本学科专业知识独立从事科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撰写学位论文是研究生教育的最重要环节, 是研究生学习最后阶段的实战演习[7]。那么, 培养单位建立和完善学位论文质量提高机制, 对提高研究生教育水平就具有重要意义。广义的答辩, 是论文的收关、检验阶段, 对申请人、学位授予单位、培养单位意义同样重要, 让我们通过进一步完善相关程序, 严格执行相关程序, 为全面提升学位论文质量, 从而提升研究生教育水平共同努力吧!

摘要:学位论文答辩是确保论文质量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和检验论文质量最有效的措施。广义的论文答辩程序应包括论文评阅、预答辩、正式答辩三个阶段, 而每个阶段具体实施过程的严谨和有效, 直接影响着对论文质量的检验和把握。只要每个阶段具体实施过程的细节设置做到缜密而透明, 必然会引起学生和指导教师的重视, 从而确保论文质量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答辩,学位论文,质量保证

参考文献

[1][7]李春仁等.论文写作新论[M].北京:作家出版社, 2001:224, 28.

[2]西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暂行办法[Z].2007;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关于实行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预答辩制度的暂行规定[Z].2007.

[3][6]山东大学关于进一步规范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和答辩工作的通知[Z].2007.

篇4:小论文答辩会之

前些日子,学校举办了少科院研究院科技论文答辩会的活动,在整个活动中学生在答辩过程中的自由提问环节让我感受到小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让人感到非常的意外和惊喜。结合我平时的教学经历,我发现提问的孩子往往分为两种:第一种孩子提出的问题漫无边际,与主题无关或者说不切实际,这些孩子大多集中在中低年级,第二种孩子提出的问题则足见他对问题的思考,这些孩子大部分为中高年级同学,从中也足见他们对科技的兴趣和爱好,对科学问题的思考非常深刻,也让人感受到孩子对于客观现实世界的关注。例如,下面的几个提问让我印象深刻:

1.在一组同学做完缓冲装置试验成果汇报后,一位同学问:你认为你的这个设计在生活中哪些领域有所运用?

2.在一位同学做完吸烟调查报告的汇报后,一位同学问:你认为你的这项措施在实际运用中成功率会怎样呢?

3.一位创造发明研究所的同学做完自己小发明的回报后,一位同学问:你觉得你的这个小发明存在缺陷吗?还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那么为什么有些孩子提出的问题很有针对性,有些孩子的问题却不着边呢?这不禁让我想到了“孩子眼中的科学”这个字眼,所以我想就孩子们眼中的科学,以及如何改善科学课堂的教学从而提升学生对科学问题的认识作个人的初步认识和看法。

一、孩子眼中的科学

1.为什么有的孩子提出的问题让人匪夷所思?

前些日子刚开始看一本书,书名叫做 《孩子像科学家一样》,书中笔者认为,这本书之所以称为“孩子像科学家一样”,主要是因为孩子和科学家存在共同的特点:1).都有好奇心,2).都喜欢对事物不停地探索。如果从结果上来看,孩子的科学是“不科学的”,受其思维发展水平和对世界认知的程度的限制,孩子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表面化的,肤浅的思考,对于问题的思考和见解是主观的,儿童对事物的认识可能是盲目的,得出的结论也经常与事实有偏差甚至错误。但是作为同一种过程,儿童和成年科学家是大致相同的,他们都是一种探索与求知,都是对未来世界寻求解释的过程。所以儿童和成人一样都对周围的世界有一种想要探索的好奇心。

儿童科学不仅局限于个人的直接经验,而且还带着主观的色彩。儿童往往不能客观地解释自然事物和现象,而是从主观的意愿出发。因为他们不能分清主观的现实和客观的现实。有人曾经说过“儿童所选择的是自己所相信的现实”。孩子相信自己的想象,就认为它们是真实的,并根据自己的认识进行更多的猜测。

我认为,思维发展水平的局限使“孩子眼中的科学”更加具有主观色彩,着既是它的不成熟之处,也它的独特之处,科学发展至今,我们似乎已经忘却了人也属于大自然的一部分。在某种意义上,孩子眼中的科学恰恰弥补了现代唯理论科学的不足之处。孩子们在假象中探索自然,以自己的情感与自然对话,用诗意的想象解释自然,也许,孩子眼中的科学也反映了科学的意义。

2.以孩子的眼光看事物

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我觉得我们应该从他们的角度出发,它能给我们很多启示。学的知识越多就越容易受到思维的束缚。成人往往用理论化,概念化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却常常忽视了自己的直接经验,从而无法把握这个世界很多的细节性问题。孩子的眼光没有概念化的束缚,这反而使他们的观点更接近现实。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和审美的眼光来看待孩子对科学问题的思考。

在做中学的课堂上,一位有经验的老教师教导我说,孩子的思考和老师的思考不同,我们不能在一堂课上一定要让学生通过一个活动学到一个固定的知识,这样的教育也会是没有创新的,我们更应该关注孩子在活动的过程中都有哪些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样的发现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帮助孩子认识这个世界。老师应该是一个指导的角色。

二、现实课活动辅导的实施

1.把学生引入社会环境中去寻求课题

我校学生经常开展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小论文比赛,“金钥匙”科技知识竞赛等各种科技竞赛。我在指导学生科技创作时主要是启发青少年认识科学与人类生存的关系,培养青少年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科学的美好情感。既然是这样,我就定一些与环境有关、与关爱大自然有关、与热爱祖国和当前提倡的低碳生活等有关的选题。

科学研究中选题很重要,我在辅导学生前首先收集各种资料,告诉学生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各种事件,特别是现在正在威胁着人们的环境问题,告诉学生在参观和考察中仔细寻找问题,引领着学生去发现,为科研选题奠定基础。

有一次,我家乡的一条小河污染情况拍摄了下来:河边堆满了生活垃圾,有的直接漂浮在河面上,看上去很不美观,于是我对同学们说,水面上大多数的废物可以打捞上来,但是对河水造成污染的油污和泡沫就没法打捞了。不过,我们真的就没办法了吗?此时,我作为科技辅导员的教师,向同学们提出了这个问题,并授意同学们,能不能研究、探讨这个问题,告诉他如果能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将对这条河和它相联系的河流做出巨大的贡献,这就为部分同学想要研究“如何避免向河流中扔垃圾”这个问题,作为一项科研课题点明了方向。

把学生带入生活中去寻找问题,在学生发现了问题时辅导教师的做法是“引而不发”只是给学生以启发,这样的指给学生方向的做法能够培养学生在环境中发现问题,在发现问题后继续思考,最终形成科研课题。

2.研讨课题,为科技发明、科学实验的成功打好基础

小学生在从事科技活动时,有时想得比较简单,随意性较强,有时还凭兴趣,往往仓促上马就干起来,这样,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就会打退堂鼓,甚至于不干了。许多有价值的科研问题就因这些原因半途而废。endprint

为了防止上述现象发生,一开始我就让一起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还是以水面污染为例,首先我请几个同学坐下来,认真分析:1、我们能不能完成这个任务。2、用什么方法可以解决清理水污染问题。3、查询资料,了解以前人们有没有清理油污和泡沫的好方法;如果有的话,这种方需要不需要改进以便达到更好的效果。每次的创造发明选修课大家都聚在一起探讨,有时争论得很厉害,此时科技辅导员的任务就是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信息、聆听大家的意见,帮助其中的领袖人物也就是课题主持人集中大家的智慧,最终把研究课题确定下来。大家认为用行动找到清理水面油污、泡沫的办法,来直接保护环境更有价值。研讨进行了一段时间,最后大家一致同意要发明一艘“垃圾自动清理船”。此时的决定是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做出的,已经为发明做好了理论分析和实践设计的充分准备。

作为科技辅导员,回忆一项成功的经验时我认为,由问题导出的课题决定了科技发明的意义,而对课题认真的研讨为课题的成功奠定了基础,研讨课题是学生容易忽视的环节,但是科技辅导员要特别重视这一环节。

3.制定一个详细的实施计划。对科学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科技发明的实施重要的是做好科学试验。所以制定一个详细的实施计划就是要制定一个详细的科学试验计划。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讲由于没有发明的经历,甚至于连制作的经历也没有,更甚者连使用工具的经历也没有,所以科技辅导员的首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制定计划。然后让学生自己学会设计实验过程:

学生提出了问题,接下来就是带着问题去探索,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思考针对自己的问题设计出试验方法和步骤,选择观察的对象和实验的器材等等。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准备好做学生的助手作用,包括:帮学生出谋划策,提出自己的建议,实验注意事项,最后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自己设计好方案,进行创造发明和探索研究。

例如,我们在实验前经常会提出这些问题让学生思考:

(1)你们小组准备怎样来进行活动?

(2)你们需要哪些器材?

(3)活动如何分工?

(4)动手操作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5)确定时间分配和实验草图。

每一小组都制定了不同的切实可行的探究方法,明确了实验所需要的器材,每个人的分工,这样每个人都成了小组的主人,都成了学习的主人。以上的工作对于学生来讲都是至关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环节,有了这样的一份实验计划才能保证发明实践的顺利进行,发明的成功。

三、小结和感想

科技创作源自生活,所以我们要指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样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创作,我们的少科院才能越办越好。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去提问,而且要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有价值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去探索和实践。

首先,学生需要一个自由探讨问题的环境。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提出的问题大多数是幼稚的、无价值的,有的甚至是明显的错误观点,但作为教师要耐心地倾听,无需急于纠正,允许学生慢慢思考,逐步解决。让每一个学生都认识到,即使他们的问题看起来荒诞可笑,或者远离现实,也值得表达、探讨,与人分享。然后再逐渐引导学生掌握提出有价值问题的正确方法。

教师还要善于捕捉学生提出有创新价值的问题,甚至包括他们的失策之处,与学生共同研讨和思考,鼓励学生向教材挑战,不要认为教材上的观点、教师的讲解就是“最终真理”,这本身也是一种创新思维教育。

其次,学生要有提出有价值问题的各种技巧。

教师在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学会提问技巧呢?我认为不妨从以下几点去尝试:

质疑法:有的问题明摆在那里的,稍加留心即可以发现。有些以隐性状态存在的,我们必须思考得多一点,深一些。不仅要去努力质疑,更要学会去寻找疑问。

辩论法:学生在讨论时经常出现不同的意见。这样有利于引导学生不断反思,提出批驳型问题,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思维的批评性和严谨性,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启发,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篇5:论文答辩注意事项

第一、论文答辩时,声音小,5分钟左右的自我陈述内容提炼的不够。陈述要自然,不要象背书一样,语速适中,不要太快或太慢。

第二、论文中的心理测验的数据自己不清楚

第三、如果老师问到论文是否是自己做的,如果是自己做的,就说是的。如果不是自己做的,可以说和老师一起做的。或者说观摩了专业人员的咨询过程。注意的原则是:对答辩老师要尊重,不要和老师去争辩什么,表现的谦虚一些,要不卑不亢。如老师对你的论文提出了疑问点,最好也不要与老师争辩,在后面也可表示感谢老师的指导,但也不要一味的迎合答辩老师。

第四、情绪过于焦虑或者非常不自信。

第五、不懂装懂,答非所问。(我个人觉得此时的答题技巧:遇到不会的问题,可把问题重复一下,和老师再确定一下问题,一般情况下,老师会多少会有点提示。具体的要依当时的情况来处理)

第六、一定要对自己所写的论文熟悉。特别是在论文中所用的疗法、原理、诊断标准等一定要清楚。总之与案例相关的理论知识点必须熟悉和掌握

第七,如发现自己之前把提交的论文中有严重错误时,可以在答辩时进行纠正。可表述为当时论文交的急,或之前比较粗心写错了,现通过学习认识到了。

答辩程序:

1、答辩人作简短的自我介绍,2、之后答辩老师让你简述一下你的论文,你再简述论文的主要内容,时间5-6分钟左右为宜。注意:是答辩老师让你简述后你再说,不要像背书一样,要表述的自然,语速不要太快。

2、评审委员提问,答辩人进行口头答辩,时间约15-20分钟左右

3、答辩人退场,(最好表示一下感谢后再退场,以体现出较高的素质)

答辩的考核目的:

考查考生综合运用心理咨询的相关理论和技能解决求助者问题的综合能力和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质素、应辨能力和表达能力。其中主要包括(★为重点考查部分):

文章答辩部分

1、报告陈述时是否全面、流利、简练,考核口头表达能力★

2、对报告中涉及的基本理论是否掌握★——主要针对研究报告

3、对涉及的理论分析、诊断、测验、咨询等问题的回答是否正确★——主要针对案例报告

4、对个人成长经历中的重要事件、重要体验如何影响心理咨询师职业生涯等问题的自我分析,是否正确?如何看待和处理?★——主要针对个人分析报告

5、回答问题时的逻辑思维能力、应辩能力和心理素质★

案例报告分析陈述内容参考:

陈述部分的主要内容:简要介绍求助者心理与行为异常的发生、发展过程与基本成因。结合诊断与分析所确定的基本逻辑, 阐明明确的诊断(求助者背景资料,主要问题,诊断依据,相关测验资料)

 简要介绍所使用的咨询方法

 整体咨询过程(三个阶段、次数、每次咨询的目的、主要内容、家庭作业)

 咨询效果报告(效果如何?如何评估的?)

针对案例报告分析的提问可能有:

 为什么对求助者的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发生和发展做这样的分析,理论依据和实践的依据是什么?

 初步诊断、确定诊断的依据是什么?鉴别诊断的依据是什么?咨询师与来访者的权

利、责任、义务分别是什么?

 为什么确立这样的咨询目标?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在咨询过程中是如何实现的?  咨询过程中为什么采用某个或某些疗法和技术?具体是如何使用的?

 咨询过程中遭遇阻抗、沉默、求助者失约或迟到、脱落等问题时你是如何处理的?  这个案例是不是自己亲自处理的?

个人分析报告可能的提问重点

 对培训或从业动机进行提问?

 结合你的个人分析,对你的人格特征、情绪特征、压力(挫折)的应对方式和个人

成长经历中重要事件、重要体验对你从业的影响和你的应对方式进行提问?

回答个人分析报告问题的注意事项

 务实、真诚的进行自我分析;可结合心理学的相关专业知识进行分析,因为这是针

对心理咨询师考试的论文答辩。

 要避免在陈述时变成个人简历的介绍;

 必须在陈述时使用心理学专业术语,避免使用大众化的媒体语言。

 切忌过分夸大自己,尽量不提自己的不足之处。

研究报告主要陈述内容

 为什么选择这个理论或疗法进行研究?

 结合实际案例,阐述应用这个理论或疗法过程中,该理论或疗法的特点、局限性、注意事项等?

 结合实际案例,阐述自己在该理论或疗法应用中的新体会和认识?

研究报告可能的提问重点

对所研究的理论或疗法的主要特点、适应问题、局限性、具体技术的使用等方面提问; 对所研究理论或疗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个人体会和感受进行提问。

回答研究报告问题的注意事项

 必须熟练掌握研究报告研究的理论或疗法;

 对关于理论或疗法中有关的学术或实践中的争议问题,不要回避,应诚实地阐述自

己的看法和处理;对普遍的争议问题,正确与否是次要的,而真诚、务实的处理态度是关键。

论文答辩要点总结

 对文章内容的熟悉;

 对涉及到的相关理论的精通;

 掌握相关专业技能知识;

 着装及仪表适当;

 情绪上要放松自信;

 尊重专家,不要抢话。

注:以上的这些仅供大家参考,具体的答辩情况要依当时的具体的情况来定,也可以按照考生自己的思路来答也可以。祝大家答辩顺利,取得好成绩。

北京地区心理咨询师常见拓展性面试题目:(各个省的答辩都不一样)

1、中国人大多数不愿意做心理咨询,认为跟看病一样似的,对此你怎么看?

2、有人认为咨询师是万能的,有人认为是无用的,这样的人来咨询你怎么办?

3、上级领导来咨询是否接诊?

4、一个40多岁的人总怀疑周围有放射线,来咨询你怎么处理?

5、思想工作与心理咨询工作的区别?

6、心理咨询师与政工干部的区别?

7、你咨询时,发现来访者有伤害过他人时,怎么做?

8、心理咨询的现状,以及你的看法。

9、你认为心理咨询师的素质、原则是什么?

篇6:论文答辩注意事项1528

1、答辩是件严肃的工作,请各位毕业学员不要有走过场的思想。

2、如何自述,如何回答问题,请事先准备好材料,最好手写,答辩时可带,但请尽量脱稿。(因为导师们将根据学生的答辩情况给予不同的答辩成绩)

3、最后请大家一定要重视,作为一种锻炼,对自己负责。预祝大家答辩顺利。

答辩须知:

1、提早半小时到,请在答辩分组名单中找到自己答辩的教室,在等候答辩教室等候并准备答辩材料(根据老师所提供问题);

2、由小组秘书安排进场后,先向各位答辩老师问好;向答辩教师们进行自我介绍,以及论文的大致情况(含题目、选题思路和意义、论文结构等内容),大致用3-5分钟;

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态度自然地对所提问题进行答辩阐述,每道题目回答完毕后言明“回答完毕”(大约共10-15分钟)。

毕业论文答辩流程及常见问题

答辩程序 1.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作为答辩的开场白,包括姓名、学号、专业。介绍时要举止大方、态度从容、面带微笑,礼貌得体的介绍自己,争取给答辩小组一个良好的印象。好的开端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2.答辩人陈述

接下来的自我陈述才进入正轨。自述的主要内容归纳如下:

(1)论文标题。向答辩小组报告论文的题目,标志着答辩的正式开始。(2)简要介绍课题背景、选择此课题的原因及课题现阶段的发展情况。(3)详细描述有关课题的具体内容,其中包括答辩人所持的观点看法、研究过程、实验数据、结果。

(4)重点讲述答辩人在此课题中的研究模块、承担的具体工作、解决方案、研究结果。

(5)侧重创新的部分。这部分要作为重中之重,这是答辩教师比较感兴趣的地方。

(6)结论、价值和展望。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新成果的理论价值、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展望本课题的发展前景。

(7)自我评价。答辩人对自己的研究工作进行评价,要求客观,实事求是,态度谦虚。经过参加毕业设计与论文的撰写,专业水平上有哪些提高、取得了哪些进步,研究的局限性、不足之处、心得体会。3.提问与答辩

答辩教师的提问安排在答辩人自述之后,是答辩中相对灵活的环节,有问有答,是一个相互交流的过程。一般为3个问题,采用由浅入深的顺序提问,采取答辩人当场作答的方式。

答辩教师提问的范围在论文所涉及的领域内,一般不会出现离题的情况。提问的重点放在论文的核心部分,通常会让答辩人对关键问题作详细、展开性论述,深入阐明。答辩教师也会让答辩人解释清楚自述中未讲明白的地方。论文中没有提到的漏洞,也是答辩小组经常会问到的部分。再有就是论文中明显的错误,这可能是由于答辩人比较紧张而导致口误,也可能是答辩人从未意识到,如果遇到这种状况,不要紧张,保持镇静,认真考虑后再回答。还有一种判断类的题目,即答辩教师故意以错误的观点提问,这就需要答辩人头脑始终保持清醒,精神高度集中,正确作答。

仔细聆听答辩教师的问题,然后经过缜密的思考,组织好语言。回答问题时要求条理清晰、符合逻辑、完整全面、重点突出。如果没有听清楚问题,请答辩教师再重复一遍,态度诚恳,有礼貌。

当有问题确实不会回答时,也不要着急,可以请答辩教师给予提示。答辩教师会对答辩人改变提问策略,采用启发式的引导式的问题,降低问题难度。

出现可能有争议的观点,答辩人可以与答辩教师展开讨论,但要特别注意礼貌。答辩本身是非常严肃的事情,切不可与答辩教师争吵,辩论应以文明的方式进行。4.总结

上述程序一一完毕,答辩人最后纵观答辩全过程,做总结陈述,包括两方面的总结:毕业设计和论文写作的体会;参加答辩的收获。答辩教师也会对答辩人的表现做出点评:成绩、不足、建议。5.致谢

感谢在毕业设计论文方面给予帮助的人们并且要礼貌地感谢答辩教师。

答辩注意事项

(1)克服紧张、不安、焦躁的情绪,自信自己一定可以顺利通过答辩。

(2)注意自身修养,有礼有节。无论是听答辩教师提出问题,还是回答问题都要做到礼貌应对。

(3)听明白题意,抓住问题的主旨,弄清答辩教师出题的目的和意图,充分理解问题的根本所在,再作答,以免答非所问的现象。

(4)若对某一个问题确实没有搞清楚,要谦虚向教师请教。尽量争取教师的提示,巧妙应对。用积极的态度面对遇到的困难,努力思考做答,不应自暴自弃。

(5)答辩时语速要快慢适中,不能过快或过慢。过快会让答辩小组成员难以听清楚,过慢会让答辩教师感觉答辩人对这个问题不熟悉。(6)对没有把握的观点和看法,不要在答辩中提及。

(7)不论是自述,还是回答问题,都要注意掌握分寸。强调重点,略述枝节;研究深入的地方多讲,研究不够深入的地方最好避开不讲或少讲。(8)通常提问会依据先浅后深、先易后难的顺序。

(9)答辩人的答题时间一般会限制在一定的时间内,除非答辩教师特别强调要求展开论述,都不必要展开过细。直接回答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去掉旁枝细节,简单干脆,切中要害

答辩常见问题

在答辩时,一般是几位相关专业的老师根据学生的设计实体和论文提出一些问题,同时听取学生个人阐述,以了解学生毕业设计的真实性和对设计的熟悉性;考察学生的应变能力和知识面的宽窄;听取学生对课题发展前景的认识。常见问题的分类如下:

(1)辨别论文真伪,检查是否为答辩人独立撰写的问题;(2)测试答辩人掌握知识深度和广度的问题;(3)论文中没有叙述清楚,但对于本课题来讲尤为重要的问题;(4)关于论文中出现的错误观点的问题;(5)课题有关背景和发展现状的问题;(6)课题的前景和发展问题;

上一篇:国庆节初三作文600字下一篇:陈震读后感作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