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工网络教育c作业

2022-08-01

第一篇:华工网络教育c作业

华工网络教育《刑法学》平时作业

一、名词解释

1. 从旧兼从轻原则

答:从旧兼从轻原则是一个刑法适用原则,指除了对非犯罪化(除罪化)、弱化惩罚或有利于行为人的规定之外,刑法不得有溯及既往的效力。它是刑法罪刑法定原则中从旧原则的发展。刑法的该规定主要是针对我国1979年旧刑法和1997年现行刑法之间的矛盾问题,且主要是针对新刑法溯及力的问题。即新刑法对公布之前的行为是否认为是犯罪问题,以及如何适用等问题。

2.犯罪

答:是指对犯罪各种内在、外在特征的高度、准确的概括,是对犯罪的内涵和外延的确切、简要的说明。犯罪概念一般分为形式概念、实质概念、混合概念。中国刑法中的犯罪概念是形式与实质相统一的犯罪混合概念,也就是指触犯了法律

3. 牵连犯

答:是指行为人实施某一犯罪,而其手段行为或者结果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的情况

4.洗钱罪

答:是指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收益,为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而提供资金账户的,或者协助将财产转换为现金、金融票据、有价证券的,或者通过转账或者其他结算方式协助资金转移的,或者协助将资金汇往境外的,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和性质的行为。

5.挪用特定款物罪

答:是指违反特定款物专用的财经管理制度,挪用国家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情节严重,致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行为。

二、概念比较

1. 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

答: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间接故意是指即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两者区别是(1)认识因素有所不同,直接故意包括明知可能和明知必然两种情况,间接故意只有明知可能一种情形;(2)对危害结果发生的意志因素明显不同。间接故意是放任结果发生,即听之任之、满不在乎,容认、同意危害结果的发生;直接故意的意志因素是希望结果发生或明知道必然发生的情况下放任结果发生。(3)特定危害结果发生与否,对两种故意及其支配之下的行为定罪的意义也不同;(4)直接故意的主观恶性大于间接故意。 2. 破坏交通工具罪与交通肇事罪

答:破坏交通工具罪,是指故意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飞机,已经或足以使其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两者区别是:(1)主观方面不同。前者为故意;后者为过失。(2)客观行为不同。前者表现为针对火车、汽车等五种大型交通工具实施破坏行为;后者表现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3)构成犯罪的要求不同。前者只要足以使交通工具发生倾覆、毁坏即可构成;后者则必须发生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结果才能构成。

三、简答

1. 我国刑法的任务是什么?

答: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2.过于自信的过失有什么特征? 答: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同时又轻信能够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故特征:

(一)行为人过高地估计了可以避免危害结果发生的其自身的和客观的有利因素;

(二)行为人过低地估计了自己的行为导致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程度

3.

犯罪预备与犯意表示的区别是什么? 答: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而准备工具或者为犯罪制造条件,而犯意表示是指行为人表达一个犯罪的意图,最大的区别是犯罪预备构成犯罪,而犯意表示不构成犯罪

4.

假释的适用条件。

答:犯罪分子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这是适用假释的实质条件或者关键条件。犯罪分子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方面情形的,应当认为“确有悔改表现”:认罪伏法;遵守罪犯改造行为规范和监狱纪律;积极参加政治、文化、技术学习;积极参加劳动,爱护公物,完成劳动任务。而“特殊情况”应包括如下情形(1)罪犯在服刑期间有重大发明创造或突出的立功表现;(2)罪犯已经基本丧失活动能力,并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会再危害社会;(3)罪犯有专门技能,有关单位急需使用;(4)罪犯家庭有特殊困难,需本人照顾,请求假释的,在司法实践中,须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提供证明。但对犯罪集团的首犯、惯犯和罪行特别严重的罪犯除外;(5)为了进一步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执行对未成年罪犯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对犯罪时未成年,在刑罚执行期间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的;(6)为了政治斗争的需要,对某些具有外国国籍或不属于大陆籍的罪犯而适用假释;(7)其他特殊情况。 5.

招摇撞骗罪与诈骗罪的区别是什么?

答:(1)侵犯的客体不同。前者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动;后者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产权利。(2)行为手段不同。前者仅限于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分或者职称进行诈骗;后者的手段无此限制。(3)犯罪主观目的有所不同。前者的目的是追求各种物质的或者非物质的非法利益;后者的目的仅限于非法占有公私财物。(4)构成犯罪有无数额限制的不同。前者不以占有公私财物数额较大为要件;后者以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为要件。

四、论述题

1. 试论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

答:是指刑法明文规定的、在全部刑事立法和司法活动中应当遵循的准则,即罪刑法定原则、刑法适用平等原则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2. 试述受贿罪与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的界限。

答:受贿罪与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在客观行为表现、犯罪对象和主观方面有相同之处。但两者亦有以下不同:(一)犯罪主体不同。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是从一般受贿罪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新的罪种,它具有自己独特的犯罪构成标准。其受贿犯罪主体范围是指:(1)公司工作人员;(2)公司以外企业的工作人员。就是说,除了公司、企业管理人员之外,还有利用职务之便的工人。而受贿罪的主体主要有:(1)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2)在国家各类事业机构中的工作人员;(3)国有公司、企业中的管理人员;(4)在公司、企业中由政府主管部门任命或委派的管理人员;(5)国有公司、企业委派到股份、合营公司、企业中行使管理职能的人员;(6)其他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二)犯罪客体不同。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司、企业的正常管理活动和公司、企业的利益。而受贿罪所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包括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正常管理活动和国家公务人员的廉洁性。(三)定罪量刑幅度不同。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的处罚要比受贿罪轻些。 3. 论述紧急避险的条件。

答:

(一)必须有威胁合法利益的危险发生 有威胁合法利益的危险发生,是紧急避险的前提条件。

(二)必须是危险正在发生 危险正在发生,是紧急避险的时间条件。

(三)必须是为了使合法利用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或者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是紧急避险的主观条件。

(四)避险的对象必须是无辜的第三者 避险的对象只能是无辜的第三者,这是紧急避险的对象条。

(五)避险行为只能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实施 避险行为只能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实施,是紧急避险的客观限制条件。

(六)避险行为不能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

五、案例分析题

1、对甲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理?

答:甲是在刑罚执行完毕后5年内再犯罪,但因其所犯之罪是过失犯罪,故不构成累犯,应当迳行以交通肇事罪定罪量刑。

2、对乙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理?

答:乙构成绑架罪,应一绑架罪进行处理。

第二篇:华工网络教育政治理论课平时作业201612

1、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❶在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同时,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于在变革中保持社会稳定和逐步改善民生方面有着重要意义;❷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区别于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采取不同措施,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❸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和平的方式改造,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2、如何正确理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其他三个全面的战略目标,通过其他三个全面举措,达到最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的;❷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重要目标,目的是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❸全面深化改革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主题的不断深化和坚持,目的是推动没完成、留下来的改革任务和推动新出现的领域和问题的改革❹全面从严治党是我们党高度重视的问题,也是在各种考验和危险环境下的艰难课题,新的形势下,我们必须以最大的决心和意志来管好当、治好党,才能保证党的先进性。

3、阐述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❶改革开放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和不断创新活力体制的必然需求,是发展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必须坚定不移的推进下去;❷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改革开放的决策使我国在这三十多年来的成就举世瞩目,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❸从发展前景来看,改革开放为中国未来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在社会主义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在民主法治不够健全和社会制度不够成熟的情况下,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从根本上解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4、结合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情况,分析经济新常态的特点及其给中国经济 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❶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特点主要有:从高速增长变为中高速增长,第三产业、消费需求成为主体,居民收入上升,经济发展成果惠及大众,经济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❷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虽然放缓但是实际增长速度仍然可观,经济增长的速度趋于平稳,增长的方向更加多元化,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中国政府的大力简政放权,进一步释放市场的活力。

5、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地位。

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中国近现代以来第一次比较系统阐述中国经济落后的情况下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应该如何建设的问题,是我党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必须要长期坚持下去的指导思想。

6、如何理解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的发展,随着高新产业的兴起,党的十六大在报告中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产生的新的社会阶层包括: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六种社会新阶层;❷不同新阶层人员随着在不同行业和地域之间的不断流动,身份也随之不断变化,并且这种变化会一直持续下去;❸在党的路线方针的指引下,这些新的社会阶层人员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所以这些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第三篇:2014华工网络《建设法规》作业题--答案

《建设法规》作业题

一、选择题

1. (B)是工程建设活动的起点,也是工程建设得以进行的必备条件

A、项目建议书B、投资意向

C、可行性研究D、审批立项

2. 项目建议书是投资机会分析结果文字化后的(A),以方便投资决策者分析、抉择

A、书面文件B、正式文件

C、法律文件D、合同文件

3. 工程建设用地都必须通过国家对土地使用权的(D)而取得

A、出让B、划拨C、买卖D、出让或划拨

4. 凡未(B)的工程项目,不得办理招标手续和发放施工许可证,设计、施工单位不得承接该项目的设计、施工任务

A、审批B、报建C、立项D、规划

5. 工程设计必须进行( C),取得足够的地质、水文的基础资料之后才能进行

A、工程报建B、工程规划

C、工程勘察D、工程施工

6. 未取得(B)的建设单位不得擅自组织施工

A、规划许可证B、施工许可证

C、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D、中标通知书

7. 凡(A)的基本建设项目(工程)和技术改造项目,按批准的设计文件所规定的内容建成,符合验收标准的必须组织验收,办理固定资产移交手续

A、新建、改建、扩建B、土木工程

C、土木工程和道桥工程D、以上都是

8. 工程建设执业资格制度是指事先取得相应(C)的单位和个人,才容许其在法律所规定的范围内从事建筑活动的制度

A、权利B、工程C、资质或资格D、职称

9. 工程建设从业单位的资质等级的划分现阶段房地产开发企业、工程总承包企业、工程监理企业的资质等级分别为(A)级

A、

4、

3、

3、B、

4、

3、3

C、

2、

3、4D、

4、

4、3

10. 工程建设从业单位提交规定的证明文件,向资质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查合格后,可获得相应资质,并核发(B)

A、规划许可证B、资质等级证书

C、项目建议书D、审批立项批准文件

1 / 6

11、某一工程项目的评标委员会人数为13人则其中技术、经济、法律等方面的专家人数不

得少于(A)人

A、8B、9C、10D、7

12、国家对从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活动的企业及专业人员,实行(B)管理及执业资

格制度

A、资格B、资质C、等级D、准入

13、(B)是进行工程设计、编制设计文件的主要依据

A、工程建设标准B、项目建议书C、审批立项D、可行性研究报告

14、我国建设项目的设计文件的审批实行(B)的原则

A、设计者审批B、分级管理、分级审批C、项目负责制D、设计院审批

15、《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规定,未经(A)的施工图设计文件,不得使用。

A、审批B、备案C、制定D、设计

16、建设单位在开工前(D),应到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办理监督手续,提交勘察、设计

资料等有关文件

A、4个月B、3个月C、2个月D、1个月

17、工程完工后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在施工单位对工程验收的基础上对工程质量的等级进行

(A)

A、评定B、认可C、核验D、审批

18、工程质量保修期对于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卫生间、房间和外墙面的防渗漏的保

修期限不得低于(C)年

A、3B、4C、5D、6

19.按照我国《建筑法》的规定,施工现场安全由( A)负责。

A、施工单位B、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

C、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D、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

20.按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未经(A)签字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不

得在工程上使用或者安装,施工单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A、监理工程师B、施工单位负责人C、建设单位负责人D、设计单位负责人

二、简答题

1、法律责任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法律责任的主要特征是:

1) 法律责任是由于违反了法律的强制性规范,不履行法定义务而应当承担的后果;

2) 法律责任具有强制性;

3) 法律责任是由法律明文规定的。

2、房地产权属登记的功能有哪些?

答:房地产权属登记的功能具有以下几点功能:

1) 权利确认功能,即确认房地产权利归属状态;

2) 权利公示功能,即昭示利益关系人与社会公众,保障交易的安全;

3) 管理功能,即实现国家的管理意向;

4) 通过登记审查取缔或处罚违法行为。

3、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包含哪些内容?

答: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包含有:

1) 建设项目概况;

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3) 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

4)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

5) 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

6) 对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议;

7) 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

4、建设单位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答:建设单位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应当具备以下条件,并提交相应的证明文件:

1) 已经办理该建筑工程用地批准手续;

2) 在城市规划区的建筑工程,已经取得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

3) 施工场地已经基本具备施工条件,需要拆迁的,其拆迁进度符合施工要求;

4) 已经确定施工企业;

5) 有满足施工需要的施工图纸及技术资料,施工图设计文件已按规定进行审查;

6) 有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具体措施;

7) 按照规定应该委托监理的工程已委托监理;

8) 建设资金已经落实;

9) 满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5、依法必须进行勘察设计招标的工程项目,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答:依法必须进行勘察设计招标的工程项目,在招标时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需要履行项目审批手续的,已履行审批手续,取得批准;

2) 勘察设计所需资金已经落实;

3) 所必需的勘察设计基础资料已经收集完成;

4)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6、简述合法行为应当具备的要件。

答:合法行为应当具备的要件有:

1) 主体合法;

2) 客体合法;

3) 内容合法;

4) 形式和程序合法。

7、建设单位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答:答:建设单位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应当具备以下条件,并提交相应的证明文件:

1) 已经办理该建筑工程用地批准手续;

2) 在城市规划区的建筑工程,已经取得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

3) 施工场地已经基本具备施工条件,需要拆迁的,其拆迁进度符合施工要求;

4) 已经确定施工企业;

5) 有满足施工需要的施工图纸及技术资料,施工图设计文件已按规定进行审查;

6) 有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具体措施;

7) 按照规定应该委托监理的工程已委托监理;

8) 建设资金已经落实;

9) 满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8、施工组织设计包括哪些内容?

答:施工组织设计包括下列内容:

1) 工程任务情况和施工准备工作;

2) 施工总方案、主要施工方法、工程施工进度计划、主要单位工程综合进度计划和施工力

量、机具及部署;

3) 施工组织技术措施;

4)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5) 总包、分包的分工范围及交叉施工布置;

6) 资源需要量及供应。

9、工程监理企业的资质变更,应提交哪些材料?

答:工程监理企业的资质变更,应提交的资料有:

1) 资质证书变更的申请报名;

2)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原件;

3) 工程监理企业资质证书正、副本原件。

10、仲裁的一般程序有哪些?

答:仲裁的一般程序有:

1) 申请和受理;

2) 组成仲裁庭;

3) 开庭和裁决;

4) 执行。

11、施工图的审查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施工图审查的主要内容为:

1) 建筑物的稳定性、安全性审查,包括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体系是否安全、可靠;

2) 是否符合消防、节能、环保、抗震、卫生、人防等有关强制性标准、规范;

3) 施工图是否达到规定的深度要求;

4) 是否损害公众利益。

12、工程建设中,安全事故的等级是如何划分的?

答:工程建设中,安全事故的等级划分如下:

1) 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

经济损失的事故;

2) 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

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 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

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 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

损失的事故。

本等级划分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13、竣工验收的主要程序有哪些?

答:竣工验收一般按以下程度进行:

1) 施工单位提交竣工验收申请报告。施工单位决定正式提请验收后,应向监理单位送交验

收申请报告,监理工程师收到申请报告后,应参照工程合同的要求、验收标准等进行仔细的审查。

2) 监理工程师组织预验收。总监理工程师应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承包单位报送的竣

工资料,并对工程质量进行竣工预验收,编写工程质量评估报告。监理工程师在预验收中发现质量问题时,应及时书面通知或以备忘录的形式告诉施工单位,并令其按有关的质量要求进行整改甚至返工。

3) 建设单位组织竣工验收。勘察、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承包单位应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

竣工验收,并提供相关工程竣工资料。对验收中提出的整改问题,项目监理机构应要求承包单位进行整改。工程质量符合要求的,由总监理工程师会同参加验收的各方签署竣工验收报告。

14、工程设计的内容有哪些?

答:工程设计阶段一般是指工程项目建设决策完成,即设计任务书下达之后,从设计准备开始,到施工图设计结束这一时间段。根据不同的建设项目,工程设计的内容可以有:

1) 总体设计。总体设计一般由文字说明和图纸两部分组成。

2) 初步设计。初步设计一般应包括有关文字说明和图纸。

3) 技术设计。技术设计的内容,由有关部门根据工程的特点和需要,自行制定。

4) 施工图设计。施工图设计,应根据已获批准的初步设计进行,施工图通过审查后方可用

于施工。

15、工程建设规划的监督检查应检查哪些内容?

答:工程建设规划的监督检查的具体内容如下:

1) 确立用地红线边界;

2) 复验灰线;

3) 施工检查;

4) 竣工规划验收。

第四篇:心理健康教育C证培训在线作业一和作业二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C 证培训在线作业 第一次作业:

单选题:

1 心理健康的三个标志是: (C ) A.健康、和谐、平和 B.平静、快乐 满意 C.平衡、有序、和谐 D.满足、淡然、快乐

2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D) A.学科本位的综合课程 B.经验本位的综合课程 C.问题本位的综合课程 D.问题-经验-学科三位一体的综合课程

3 教师的( D)是认识能力的核心要素,是决定一个人的理解能力的关键。 A.教学能力 B.创造能力 C.知觉能力 D.思维能力

4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D) A.心理咨询 B.心理辅导 C.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D.全面渗透

5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是: (A) A.优化心理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B.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 C.防治心理疾病,增进心理健康 D.以上皆是

6、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不仅善于发现学生身上出现的问题,更要把握学生的 过去,很好地预测学生将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指的是: B ) ( A.尊重性原则 B.发展性原则 C.活动性原则 D.整体性原则

7、对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正确的认识是: (C )

A.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不需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配合 B.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需要家庭心理 健康教育的配合 C.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唱一和”的关系 D.家庭心理 健康教育应以家长为主体而进行

8 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模式应该是: (D ) A.主要是家长会、家访、家长来访 B.家校共同研究 C.家校共同探索 D.除常规的联系方式外,家校应共同研究、共同 探索

9 合理选择职业应做到: (A)

A.了解自己、职业和社会 C.了解职业的

10 测试题(A ) A.1 B.2 C.3 B.了解专业和职业的关系 D.了解社会的需求 D.4

11 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的过程一般包括: (B) A.五个阶段 B.六个阶段 C.四个阶段 D.七个阶段

12 就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设定来看,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 (A) A.副目标 B.首级目标 C.主目标 D.第一级目标

13 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属于下列教师应具备的能力中的: (B) A.全面、深入了解学生的能力 B.人际沟通能力 C.教育诊断与指导能力 D.获取新信息的能力

14 神经症: (C) A.是一种由于生理因素造成的常见病 B.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 社会适应能力与工作基 本能力都丧失 C.是一组非器质性的轻型大脑功能失调的心理疾病总和 D.是突发性的

15 为了减轻压力,不合理的宣泄方式是: (B) A.找人倾诉 B.喝酒解愁 C.音乐调节 D.运动

16 下列哪一项不是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主要特点: (C) A.无生涯性 B.强示范性 C.合作性 D.时空相对无限性 判断题: 1.科学是用客观方法研究客观事物变化发展规律与事物间因果关系而获得的系统知识。 ( √ ) 2.适应是个人与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 × )

3.小学生达到的具体运算阶段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 )

4.学校对教师心理档案建档过程中发现心理健康问题较严重的教师,应联系综合医院的心 理医生为其诊断,并立即辞退(√ )

5.我国大量调查研究认为,教师心身健康状况比国内普通人群要差一些(√ ) 简答题: 1.请简述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

答: 心理学研究具有科学研究的四个基本特征:继承性、创新性、系统性、控制性。心理 学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科学, 兼具二者的特点, 这使得心理学具有以下几方面 的特殊性: ①探究对象与研究者的特殊性: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被试) 和研究这同属一类型, 都是人。②研究过程的特殊性:一方面研究对象要根据研究这的要求或实验控制作出反应, 另外一方面,研究对象的反映又反过来影响研究者的行为。③研究方法的特殊性:第一,任 何实验处理、控制、操纵,都不能妨碍研究对象的心理健康发展,必须遵循人道主义精神, 符合伦理性原则,这研究会使某些研究的客观性受到影响。第二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目 前心理学研究的方法多属“黑箱方法”,只能通过比较输入和输出的信息来推测心理过程。第 三,心理学的研究由于缺乏严格控制的实验,因而难确认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2. 心理学研究的科学方法及其特点主要包括哪些?

答:心理学研究的科学方法及其特点主要包括:

1、观察法,特点:保持资料的客观性和真实性;①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收集资料 的活动;②观察是在客观条件下进行的,具有真实性;③观察的对象是当前正在发生的实施 现象,具有直接性;④观察室在一定的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对观察结果的解释也是 以一定心理学理论为前提的; ⑤观察总是借助一定的观察工具, 如人的器官和仪器、 设备等。

2、测验法,特点:①了解个体或团体的心理特征,①用来探讨心理特徵与外界因素的关系。 ③通过对不同的人进行相同的测验, 可以比较不同个体之间的心理差异。 它通常具有间接性 和相对性两大特征

3、实验法,①.得到的资料比较切合实际,但自然实验实验情境不易控制。要操纵或控制变 量,人为地创设一定定环境;②基本目的在于揭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③有严格的研究设 计,包括被试选择、研究测量和工具、实验程序、设计分析方法等,以保证实验结果的科学 性。

4、问卷法, 特点:一是标准化程度高,整个研究过程严格按照一定的原则和要求进行,从 而保证了研究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避免了盲目性和主观性; 二是能在短时间内收集到大量的 资料并得出结论。

3.简要分析学生产生考试焦虑的主要心理因素,并举例简要说明。 答:影响学生考试焦虑的因素很多,既有学生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因素等内部因素,又有 家庭和社会环境等外部因素,学生的考试焦虑是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一)学生自身的因素 1.个性特征是造成考试焦虑的一个重要内因 一个人焦虑与否与其人格特征有联系。 人格是在遗传基础上通过一定环境和教育的影响 逐步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个人特点。如“焦虑型人格”的学生,容易把本来没有危险的人和事视 为对自己的严重威胁, 从而惶惶不可终日。 这种人格特征会成为一种较为持久的潜在心理因 素,影响人的情绪和行为,使他们容易产生焦虑。 2.认知评价是考试焦虑形成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认知评价是一个人对客观事物产生的认识和评价, 一个人对客观事物认知与评价的正确 与否,将直接影响人的行为。如:考试焦虑的同学对考试的认识和评价往往是在主观上认定 甚至夸大考试的可怕,从而陷入担忧、恐惧以至不能自拔就会产生考试焦虑。这样,就可能 会产生强烈的反差:一方面对考试期望值过高,憧憬着考试获得成功;另一方面则会出现考 试失败、成绩不理想的现实;一旦考试受挫,就会产生羞愧、失落、自卑、自责等复杂情感, 使人的整个心理状态失去平衡。 3.知识准备与应试技能是影响考试焦虑的重要因素 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多少,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个体应试的焦虑水平。 例如学生在考试 之前对考试的难度和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不十分清楚, 自信心不足, 考试前不能制定适 合自己的复习计划,也不能调整好竞技状态,一旦在考试中出现不会的题目,就会紧张。在 这种不良的情绪状态下,学生将无法发挥正常水平。 (二)外部因素 对于学生来说影响其考试焦虑的外部环境因素主要是学校、 家庭和社会环境, 这些外部 因素的特点是涉及的影响因素较多,且难以控制。 1.学校环境。学校是施行考试最频繁的场所,与考试焦虑紧密相关。如:教师对分数 的过分看重,片面追求升学率;同学之间的竞争;考场内的紧张气氛等都会使学生产生考试 焦虑。 2.家庭环境 家庭是学生情感依赖的中心, 父母的教养观念和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观念和态 度。如:有的家长对孩子的管教缺乏民主,过于严厉的教养方式使子女对父母产生恐惧,以 至于压力过大,导致心情紧张和考试焦虑。 3.社会环境 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 国家的政策体制尤其是教育政策体制会影响到学校、 家庭的教育 方式,影响到学生对考试的态度和认知评价,从而影响到考试焦虑的高低。如:把成绩作为 孩子献给父母的最好礼物的方式,往往造成因为成绩促成学生考试焦虑。

4.简要举例子简要说明学生在心理上已逐步具备的两种独立的可逆性。 (12 分)

答:学生在心理上已逐步具备逆向和互反两种独立的可逆性。 逆向的可逆性。例如:小学生之所以能够推断错开后的两根等长木棒仍然一样长,是 因为他们能够在心理上把错开的木棒倒退回去, 对齐后仍一样长。 其他守恒概念的形成也可 用此类逆向的可逆性来说明。 互反的可逆性。例如:小学生之所以能够推断错开的两根等长木棒仍然一样长,是因 为他能够在心理上把木棒伸出来的部分用来弥补缩进去的部分, 伸出来的部分越长, 缩进去 的部分也越长。 弥补之后的两根木棒仍然一样长。 其他守恒概念的形成也可用此类互反的可 逆性来说明。 这两种可逆性是守恒概念形成的最核心的理性基础,但这两种可逆性还未整合成一个相 互转换的系统。 第二次作业: 单选题:

14.(A )道德是一种互利互惠公道的双赢道德。 A.平等的

B.对等的

C.平衡的

D.合作式的

15.①物体和物体的组合 ②命题与命题的组合 ③物体与命题的组合 ④命题与结论的组合。这4种组合中,中学生已形成的两种组合系统是:(A)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个体生理发育对心理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 )的成熟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A.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B.性器官和神经系统

C.性器官和内分泌系统

D.神经系统和身体发育状况

12.儿童人格与社会化发展的核心部分是:(A ) A.儿童道德的发展

B.儿童心理的发展

C.儿童身体的发展

D.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

13.他律道德即儿童对他人的行为是根据(A)价值标准进行道德评判 A.自身以外的

B.父母的 C.权威的

D.书本上的

1.目前我国现行的学校教师心理健康辅导模式大多数属于:( A) A.医学模式

B.治疗模式

C.教育模式

D.引导模式

2.教师的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付工作应激的一种反应,下列不属于其主要表现的是:(D ) A.情绪耗竭

B.性格解体

C.低成就感

D.退缩行为

3.在个体生命发展的某个阶段,对其身心发展具有最为重大意义的那种活动方式(A) A.主导性活动

B.主要活动

C.重要活动

D.阶段性活动

4.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哲学理念就是——一个人的心理、意识决定于他的:( A) A.实际生活过程

B.受教育状况

C.行为和态度

D.生活环境

5.个体心理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个体实际生活过程中的:(A) A.主客体之间的结构性矛盾

B.主客体之间的对立性矛盾 C.主客体之间的根源性矛盾

D.主客体之间的本质性矛盾

8.所谓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指,教师除了具备一般个体心理健康的基本特质外,还应具有:(A) A.教师职业所决定的特殊性质

B.教师生涯特质

C.教师职业特质

D.责任心

6.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机制是同化与顺应之间的:(A) A.平衡化机制

B.协调性机制

C.双赢机制

D.互相转化机制

7.个体调整自己的活动图式以适应客体的特征或变化的过程是:(A ) A.顺应

B.适应

C.同化

D.内化

9.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平衡化的过程也就是新的(A )进行建构的过程,也就是主客体之间逐渐达到协调平衡的过程:

A.认知结构

B.认识方式

C.思想观念

D.行为和态度

10.心理失调按其严重性程度划分,大体上可分为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和:(A. ) A.心理疾病

B.心理问题

C.心理障碍

D.极严重心理问题

判断题:

1、适应性心理咨询主要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咨询为学生排解心理困扰,减轻心理压力,改善适应能力。因此,适应性心理咨询对应的是矫治性功能。(×)

2、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仅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这就注定不会是一种师生平等的关系。(×)

3、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是教师整体心理功能的集中反映,也是影响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关键因素。(√ )

4、教师在学生心目中要有绝对权威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5、教师不健康的心态会影响正常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又是影响学生心理状态的一个重要因素。(√)

1、简要分析从20世纪80年代始至今,我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大致经历了的三个阶段。(8分)

答:从20世纪80年代始至今,我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大致经历了的三个阶段

(1)调查呼吁阶段。部分专家、学者和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提出应重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1979年下半年,河南省平顶山市心理学研究会的寇清云等就在市三中和十三中尝试开办心理学讲座。1985年3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成立。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一些学者和研究机构对大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发表了一系列报告,使教育工作者和教育行政机关开始意识到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此后,国内学者结合我国实际进行研究,主要涉及中学生生活适应、人际关系适应以及考试适应等方面,为以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奠定了初步的思想基础。

(2)尝试起步阶段。一些地区和学校的教师从青春期教育入手,对部分学生中存在的青春期心理适应、挫折、人际交往、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困扰进行辅导。一些学校自发地对学生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进行尝试解决。

(3)发展推进阶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经过十几年的实践之后, 开始有了比较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建立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机构,并得到相应的行政部门的支持。第二,出版了一系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读物,同时还研制了一些测量心理健康的量表、软件。第三,进行了系统的课程试验。课程试验的内容和形式包括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活动等。第四,国家和地方均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文件。

2、举例子简要阐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心途径。(8分)

答: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途径是①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②在学科教学中渗透,③结合学校团队活动、班级活动和班主任工作等日常教育活动中进行。

心理健康选修课是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通俗、系统地介绍心理健康基础知识,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系统地认识自己的身心发展状况和特点,及时觉察自身存在的心理与行为问题,通过自我调适或寻求帮助来解决问题,保证身心健康,促进全面发展。心理健康选修课强调学生的参与、自我教育与自主活动,可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但要有合适的学生用书和教师参考资料,还要有合理的实施纲要、实施要点、活动设计和管理评价系统。

学科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之一。所有任课教师都负有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学科教学既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也可能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减少对学生心理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①在学科内容中开发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寻找学科教学内容中的契机,把握教学的最佳时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②在授课的组织方式中体现和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良好的意志、性格等。例如,学习《青松》这首诗歌时,就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坚贞不屈的性格品质。

班级、团队活动和班主任、辅导员工作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途径,在这些活动中,也可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如各种竞赛、班级间的联谊活动、集体劳动、外出旅游等,只要我们有意识地把这些活动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联系起来,就可以在这些活动中陶冶学生的情操,磨炼其意志,锻炼其生活和社会适应能力,如“手拉手献爱心”、“团队干部竞选”、“主题队会”等。

3、简要分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初级、中级、高级功能分别对应的具体功能。(9分)

答: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包含有三级功能,即初级功能、中级功能和高级功能。

初级功能主要指通过心理卫生健康知识的学习,消除心理障碍和预防心理疾病的产生;中级功能主要指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了解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掌握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提高应付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增强社会适应性,提高心理素质;高级功能这样指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要促进个体的发展与完善,消除心理疾患,这主要体现在通过心理教育与训练帮助受教育者充分意识自己的潜能和价值,使各种心理素质达到最优化,成为健康、自主、和谐、具有创造性的人。

4、举例子简要说明学校应坚持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以及应当注意避免哪些做法。(10分)

答:学校在这方面应坚持的策略有:

(一)中立性策略。在对家庭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帮助和引导的过程中 ,学校应注意到,家庭生活和亲子关系状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动态的、阶段性的发展过程。但是,当家庭中的一方向学校求助时,不论是家长,还是学生,都是把学校和教师当作自己的支持者和同盟军,向学校和教师反映其对其他家庭成员的不满。此时,学校应保持中立性,应当注意避免卷入其家庭矛盾和是非,只有如此,才有可能发挥学校和教师对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引导和扶持作用。

(二)客观性策略。求助于学校的一些家庭,往往是其中的某个家庭成员(家长或学生)在价值观、生活态度和习惯、教育态度、学校适应等方面表现出矛盾、不协调,甚至对立。对于已经出现的问题,学校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始终保持客观性,引导家庭中矛盾的双方换位思考,应当注意避免盲目地评价。

5、请结合自己或周围其他人的实际举例子简要教师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的几方面。(10分)

答:教师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的6方面:

(1)职业适应性差。我校XX老师对所从事的工作不喜欢,缺少职业自豪感,甚至根本看不起教师工作,经常感到心理不平衡,缺乏进取心和责任感,同时他也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缺乏长远打算,得过且过。

(2)因各种认知偏差而造成的态度偏差 :知觉误差、理解误差、社会认知偏差、思维方式不正确、对学生提出不合理的教育目标、拒绝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尝试解决新问题。 (3) 情感方面。①情绪调节自控能力不强,将个人在社会、家庭感情方面的失意烦恼带入学校,错把学生当作自己发泄情绪的对象。②情绪不稳定,自制力差:主要表现为性情急躁,反应过敏,容易冲动,不善于控制。③教育热情不高。④冷漠、与学生感情交流少。

(4)人格缺陷与人际关系紧张。人际适应能力不高、师生关系紧张、对抗,不尊重学生,厌恶后进生,用放任自流或专制独断方式管理班级。

(5)性格方面。对小事斤斤计较,挫折耐受力不高,坚持性不强,对学生不真诚等等。 (6)各种神经症的表现。少数教师有各种神经症的表现,如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疑病症、和更年期综合症等症状。

第五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C证培训在线作业

第二次作业: 简答题:

1、简要分析从20世纪80年代始至今,我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大致经历了的三个阶段。(8分) 答:从20世纪80年代始至今,我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大致经历了的三个阶段

(1)调查呼吁阶段。部分专家、学者和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提出应重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1979年下半年,河南省平顶山市心理学研究会的寇清云等就在市三中和十三中尝试开办心理学讲座。1985年3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成立。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一些学者和研究机构对大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发表了一系列报告,使教育工作者和教育行政机关开始意识到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此后,国内学者结合我国实际进行研究,主要涉及中学生生活适应、人际关系适应以及考试适应等方面,为以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奠定了初步的思想基础。

(2)尝试起步阶段。一些地区和学校的教师从青春期教育入手,对部分学生中存在的青春期心理适应、挫折、人际交往、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困扰进行辅导。一些学校自发地对学生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进行尝试解决。

(3)发展推进阶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经过十几年的实践之后, 开始有了比较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建立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机构,并得到相应的行政部门的支持。第二,出版了一系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读物,同时还研制了一些测量心理健康的量表、软件。第三,进行了系统的课程试验。课程试验的内容和形式包括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活动等。第四,国家和地方均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文件。

2、举例子简要阐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心途径。(8分)

答: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途径是①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②在学科教学中渗透,③结合学校团队活动、班级活动和班主任工作等日常教育活动中进行。

心理健康选修课是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通俗、系统地介绍心理健康基础知识,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系统地认识自己的身心发展状况和特点,及时觉察自身存在的心理与行为问题,通过自我调适或寻求帮助来解决问题,保证身心健康,促进全面发展。心理健康选修课强调学生的参与、自我教育与自主活动,可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但要有合适的学生用书和教师参考资料,还要有合理的实施纲要、实施要点、活动设计和管理评价系统。

学科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之一。所有任课教师都负有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学科教学既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也可能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减少对学生心理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①在学科内容中开发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寻找学科教学内容中的契机,把握教学的最佳时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②在授课的组织方式中体现和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良好的意志、性格等。例如,学习《青松》这首诗歌时,就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坚贞不屈的性格品质。

班级、团队活动和班主任、辅导员工作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途径,在这些活动中,也可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如各种竞赛、班级间的联谊活动、集体劳动、外出旅游等,只要我们有意识地把这些活动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联系起来,就可以在这些活动中陶冶学生的情操,磨炼其意志,锻炼其生活和社会适应能力,如“手拉手献爱心”、“团队干部竞选”、“主题队会”等。

3、简要分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初级、中级、高级功能分别对应的具体功能。(9分)

答: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包含有三级功能,即初级功能、中级功能和高级功能。

初级功能主要指通过心理卫生健康知识的学习,消除心理障碍和预防心理疾病的产生;中级功能主要指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了解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掌握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提高应付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增强社会适应性,提高心理素质;高级功能这样指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要促进个体的发展与完善,消除心理疾患,这主要体现在通过心理教育与训练帮助受教育者充分意识自己的潜能和价值,使各种心理素质达到最优化,成为健康、自主、和谐、具有创造性的人。

4、举例子简要说明学校应坚持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以及应当注意避免哪些做法。(10分) 答:学校在这方面应坚持的策略有:

(一)中立性策略。在对家庭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帮助和引导的过程中 ,学校应注意到,家庭生活和亲子关系状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动态的、阶段性的发展过程。但是,当家庭中的一方向学校求助时,不论是家长,还是学生,都是把学校和教师当作自己的支持者和同盟军,向学校和教师反映其对其他家庭成员的不满。此时,学校应保持中立性,应当注意避免卷入其家庭矛盾和是非,只有如此,才有可能发挥学校和教师对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引导和扶持作用。

(二)客观性策略。求助于学校的一些家庭,往往是其中的某个家庭成员(家长或学生)在价值观、生活态度和习惯、教育态度、学校适应等方面表现出矛盾、不协调,甚至对立。对于已经出现的问题,学校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始终保持客观性,引导家庭中矛盾的双方换位思考,应当注意避免盲目地评价。

5、请结合自己或周围其他人的实际举例子简要教师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的几方面。(10分) 答:教师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的6方面:

(1)职业适应性差。我校XX老师对所从事的工作不喜欢,缺少职业自豪感,甚至根本看不起教师工作,经常感到心理不平衡,缺乏进取心和责任感,同时他也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缺乏长远打算,得过且过。 (2)因各种认知偏差而造成的态度偏差 :知觉误差、理解误差、社会认知偏差、思维方式不正确、对学生提出不合理的教育目标、拒绝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尝试解决新问题。

(3) 情感方面。①情绪调节自控能力不强,将个人在社会、家庭感情方面的失意烦恼带入学校,错把学生当作自己发泄情绪的对象。②情绪不稳定,自制力差:主要表现为性情急躁,反应过敏,容易冲动,不善于控制。③教育热情不高。④冷漠、与学生感情交流少。

(4)人格缺陷与人际关系紧张。人际适应能力不高、师生关系紧张、对抗,不尊重学生,厌恶后进生,用放任自流或专制独断方式管理班级。

(5)性格方面。对小事斤斤计较,挫折耐受力不高,坚持性不强,对学生不真诚等等。

(6)各种神经症的表现。少数教师有各种神经症的表现,如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疑病症、和更年期综合症等症状。

判断题:

1、适应性心理咨询主要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咨询为学生排解心理困扰,减轻心理压力,改善适应能力。因此,适应性心理咨询对应的是矫治性功能。(×)

2、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仅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这就注定不会是一种师生平等的关系。(×)

3、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是教师整体心理功能的集中反映,也是影响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关键因素。(√ )

4、教师在学生心目中要有绝对权威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5、教师不健康的心态会影响正常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又是影响学生心理状态的一个重要因素。(√)

单选题:

14.(A

)道德是一种互利互惠公道的双赢道德。 A.平等的

B.对等的

C.平衡的

D.合作式的

15.①物体和物体的组合 ②命题与命题的组合 ③物体与命题的组合 ④命题与结论的组合。这4种组合中,中学生已形成的两种组合系统是:(A)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个体生理发育对心理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 )的成熟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A.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B.性器官和神经系统

C.性器官和内分泌系统

D.神经系统和身体发育状况

12.儿童人格与社会化发展的核心部分是:(A ) A.儿童道德的发展

B.儿童心理的发展

C.儿童身体的发展

D.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

13.他律道德即儿童对他人的行为是根据(A)价值标准进行道德评判 A.自身以外的

B.父母的 C.权威的

D.书本上的

1.目前我国现行的学校教师心理健康辅导模式大多数属于:( A) A.医学模式

B.治疗模式

C.教育模式

D.引导模式

2.教师的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付工作应激的一种反应,下列不属于其主要表现的是:(D ) A.情绪耗竭

B.性格解体

C.低成就感

D.退缩行为

3.在个体生命发展的某个阶段,对其身心发展具有最为重大意义的那种活动方式(A) A.主导性活动

B.主要活动

C.重要活动

D.阶段性活动

4.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哲学理念就是——一个人的心理、意识决定于他的:( A) A.实际生活过程

B.受教育状况

C.行为和态度

D.生活环境

5.个体心理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个体实际生活过程中的:(A) A.主客体之间的结构性矛盾

B.主客体之间的对立性矛盾 C.主客体之间的根源性矛盾

D.主客体之间的本质性矛盾

8.所谓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指,教师除了具备一般个体心理健康的基本特质外,还应具有:(A) A.教师职业所决定的特殊性质

B.教师生涯特质

C.教师职业特质

D.责任心

6.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机制是同化与顺应之间的:(A) A.平衡化机制

B.协调性机制

C.双赢机制

D.互相转化机制

7.个体调整自己的活动图式以适应客体的特征或变化的过程是:(A

) A.顺应

B.适应

C.同化

D.内化

9.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平衡化的过程也就是新的(A )进行建构的过程,也就是主客体之间逐渐达到协调平衡的过程:

A.认知结构

B.认识方式

C.思想观念

D.行为和态度

10.心理失调按其严重性程度划分,大体上可分为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和:(A. ) A.心理疾病

B.心理问题

C.心理障碍

D.极严重心理问题

请学员于2014年3月10前提交,具体内容为学习心得、精彩分享、教学心得。

上一篇:技术员岗位职责下一篇:基本不等式的证明1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