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音乐兴趣

2024-04-16

培养小学生音乐兴趣(共11篇)

篇1:培养小学生音乐兴趣

音乐教学论文:培养小学音乐兴趣

当前教育事业正处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深入广泛的全面提高美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懂得创造美、表现美、欣赏美的重要意义,并积极主动的参与实践、创造美,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音乐教学在学校教育中起着其他学科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是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为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几年来,我在教学中作了这样的尝试:

一、利用教材的德育因素,帮助学生学会选择健康的歌曲,抵制消极负面的影响。杰出的民主主义革命家、教育家蔡元培说:“美育代宗教”、“美育救国”、“五育并重”等观点,他提出“所以美育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这充分说明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应该以美助德的主张。随着对外门户的打开,各种各样的音乐作品也流进大门,不少港台通俗流行歌曲虽也不错,但却不适应小学生唱、其中“哥呀”、“妹呀”、“爱呀”等歌词,不少学生唱得津津有味,如果让这种负面影响不受抵制的发展,其后果是极为严重的。因此,音乐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挖掘好教材的德育因素,让学生知道适宜唱什么歌,不该唱什么歌。教会他们选择歌曲。一首好歌,会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甚至激励一代代人为歌曲中所表现的理想而奋斗献身。如《国际歌》、《国歌》、《队歌》、《我的祖国》等歌曲,不就是通过自身强烈的感染力激励人们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不息吗?

二、教会学生正确的发声,让学生会体验美创造美。

1、教会学生正确的发声,可以帮助他们培养正确的、优美的姿式。

有端正的坐姿和规范的站姿是学唱歌的第一步,只有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才能发出正确的声音来。如果坐姿、站姿不规范,就不能用好气息呼吸。比如:在发声练习时,学生会出现抬高肩,伸下巴、吸气时会有响声,经过长期训练,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就不可能出现以上的现象,发声自然会正确。长此以往正确训练,学生的坐姿、站姿就会显得端庄而优美。

2、美妙的歌声陶冶人的情操、规范约否人的言行

会发出美妙歌声的人,说话一定不会粗野,乱说乱吼,他的言谈举止一定十分得体,表现出好的修养。热爱音乐的人,他是用歌声去表现生活,表现内心的喜悦,用歌曲的情绪去感染人和教育人。因此,教育学生热爱音乐,也是一个陶冶学生情操,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

三、利用教材因素,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小学音乐教材中,许多歌(乐)曲是进行审美教育的好教材,每首作品都展示了一幅美的画面,让人从听觉和视觉上感受美,并根据作品的情绪进入音乐意境,使他们在音乐意境中产生强烈的审美欲望,提高审美能力。如《幸福的明天美滋滋的哩》是一首彝族民歌风格的创作歌曲,曲调热情欢快,又具有幸福、甜美之感,整首歌曲如同描绘一幅秀丽的图画,给人留下美好的遐想与回味,为了使学生体验到歌曲的情绪,使他们情不自禁地参与学习,并乐在其中,我在教学中,配以电教片介绍祖国建国前后和改革开放的发展变化,从绚丽多彩的城市风光到小城镇风情,再介绍彝族山寨的风土人情,配上该歌曲的伴唱录音导入新课,富有彝族特色的热情曲调,使学生仿佛看到他们正载歌载舞的欢迎远方的每一位客人,这时学生情感已沉浸在作品美的意境之中,同时,表出了想学、想唱的欲望。这样的教学使学生体会音乐作品的内涵,找出美的意境,从而达到学生审美能力的目的。

四、用唱、打、念、吹的结合,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为了使全体学生亲自体验并参与其中,我利用奥尔夫愉快教学法中高年级学生进行唱、打、念、吹结合的方法,如在训练《母鸡叫格格》这条练习曲时,我先让学生用学过的音乐知识观察分析,找出节奏规律作练习铺垫;然后分声部进行视唱练习,待唱熟练流畅后进行二部合唱,最后进行竖笛合奏练习。达到了和谐的效果。接着归纳这条练习中出现的节奏型和旋律进行方向等,通过这些引导,大胆放手让学生模仿练习中的节奏规律自己重新创作、编排节奏、旋律、自打节奏、自唱旋律、自念、自吹竖笛,进而将学生分四组讨论,让学生进行重新合奏。第一组自唱旋律,第二组用竖笛吹旋律,第三组念节奏做动作,第四组用打击乐器配合敲节奏,这样各种声响重新组合,创造出了种美妙的合奏效果。也让学生明白美是可以自己创造的,并体会到团结合作的伟大力量,并从中体会到创美的惊喜。每个学生都亲自参与了这样的实践,他们配合默契,如临其境,增长了音乐知识,同时也滋育了对音乐的喜爱之情,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从而使他们创造美、表现美、感受美的能力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对今后学习音乐创作打下了一定

篇2:培养小学生音乐兴趣

我是一名普通的小学音乐教师,在过去十年来的音乐教学中,我深深感到传统的教学方法都存在着重乐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弊端,从而使许多感性重于理性的小学生对音乐课始爱终弃。所以,我认为要培养学习音乐课的兴趣,必须从调整教学计划,革新教学方法入手。我个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1、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在平时音乐课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用引人入胜的故事唤起学生响应的情感体验,使他们自然而然进入特定的教学情境,并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和乐趣。

例如,我在《小乌鸦爱妈妈》这首歌曲的教学导入时,先是用慈爱的表情、期盼的眼神、温和的语言编讲《游子吟》故事,并配以计算机制作的幻灯片,创设母子情深的意境,让学生在我的引导下进入角色,用心灵去感受、触摸诗歌中妈妈的爱,真正体验歌曲意境中所蕴涵的艺术美。其次,我引导学生回忆想象日常生活中妈妈慈爱的神情、妈妈轻柔的歌声、妈妈温柔的爱抚、妈妈温暖的怀抱对自己的呵护和关爱,达到精神境界上和谐共鸣,进而诱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课后的作业布置中,我还鼓励学生回家把这首歌唱给妈妈听,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年龄小、好奇,上课注意力持久性差等特点,在教学中我还较多的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把单一的音乐课堂教学提高为

多层次、多方面的教学,寓教于乐,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音乐课兴趣的目的。

例如:在器乐课教学中,我极力主张学生把自己的头、口、手、脚作为课堂上的教辅工具,通过有节拍的摆头、拍手、跺脚、吹口哨等形式参与课堂活动,既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歌曲教学中,歌词记忆一直是低段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为了切实有效地突破这个难点,我常常采用在黑板上画简笔图画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记忆歌词——先引导学生根据歌词内容设计、构想图画内容,然后由老师在黑板上画出简笔画,做到了音乐与美术的整合,使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除此之外,我还常常引导学生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来记忆歌词,例如在教学《上学歌》、《拉拉钩》等歌曲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用手摸演出红太阳、白云彩、花、小鸟、生气、小指头等简单的舞蹈动作来帮助记忆歌词,真正做到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使枯燥无味的歌词记忆变得生动活泼起来,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

3、采用适时的激励评价来激发学生学习创新的兴趣。

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养成了这样一种习惯,几乎每节课我都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对学生在学习中取得的成绩(那怕是微不足道的一点进步),随时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表扬,通常采用的方式是摸摸孩子的头或亲亲他的额头,或在孩子的课本目录上画上红五星。有时侯我还会把受到表扬的学生姓名工工整整地写在黑板上,并号召其他同学向

篇3:如何培养学生音乐兴趣

一、营造氛围,培养兴趣

教师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主要发挥课堂的教学效应。教师在课堂上除了讲授歌曲的大意和背景外,首先应当声情并茂的示范表演,把同学们带进歌曲和音乐的意境中去,使同学们在歌曲和音乐中能看到山峦的隽秀,能听到泉水的叮咚,能嗅到花儿的芬芳。然后再让同学们自己去试唱或表演,在唱的过程中,要引导同学从自身的特点与背景去品味歌曲的音乐与旋律、歌词与创意。最后再让同学们交流自己对歌曲与音乐的理解与收获,从而达到相互启发与启迪之目的。二是通过课外途径渲染音乐的氛围。如让墙壁说话¬¬——在橱窗、宣传栏、黑板报中张贴音乐图片;让广播唱歌——在课余、课间、上学前、放学后,通过小喇叭播放优美的古今中外名曲;让活动号召——定期开展歌咏比赛、文艺汇演、艺术小才能展示。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既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又展示了同学们的音乐才能,同学们对音乐的兴趣也就会自然而然的高涨。

二、利用游戏,培养兴趣

爱玩好动是初中学生的天性,我们音乐教师得要抓住学生成长阶段的这一特性,开动脑筋,多组织一些富有少年儿童情趣的游戏,将音乐融于其中,就能激发同学们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如:进行音乐节奏训练时,可开动物Party,即将各种动物的说话与发言模拟成节奏。然后,教师出示一种动物牌让同学模仿叫声并表演,要求把握节奏的准确性。通过这种活动,同学们寓教于乐,在玩中学习,在学习中掌握教师要教的音乐知识点。当然游戏不能千篇一律,在设计时一定要有开拓性、开放性,同时还要注意参与性,抓住同学们的兴趣特点。

三、构筑美感,培养兴趣

人的视觉与听觉对事物的认识至关重要,学生在学习音乐时,主要是通过其听到和看到的歌词与旋律感受歌曲对自己的教育或美的欣赏。因此,教师在上音乐课时,能设计优美的板书,并画出美丽的构图,就能让同学们在美好的情境中忘情的学习,并收到事半功倍的功效。例如,我在教唱歌曲《歌唱祖国》时,把大幅中国地图挂在黑板中间,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对祖国的兴趣与赞美,并在齐唱《歌唱祖国》时让同学们脑海中再次呈现祖国山川之美。另外,将多媒体运用在音乐教学中,能让同学们感受到音乐的意境。如,我在教唱《让我们荡起双桨》时,就将电影《祖国的花朵》中播放插曲《让我们荡起双桨》时的画面展现在屏幕上。同学们可以从屏幕上看到一群天真活泼、漂亮可爱的少先队员,在美丽的北海公园泛舟,小船一会儿推开绿色的波浪,一会儿倒映在绿树红墙白塔之中……让同学们感受到了自己爷爷奶奶过去的童年生活,心中充满无限的兴趣与兴奋,从而加大了音乐对同学们的教育感染力,进而也提高了同学们对生活的品味与向往,继而更加促进了同学们对音乐的热爱与兴趣。

四、积极实践,培养兴趣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参与实践的方法是一种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一个人的兴趣只能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因此,作为音乐教师要多给同学们搭建实践的平台。音乐的种类很多,但同学们的爱好与兴趣各有侧重。所以,音乐教师可以在学校举行各种音乐艺术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同学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在课外,可以组织合唱队、舞蹈队、乐队,定期进行基本功训练,帮他们排练节目,积极组织和推荐他们参加学校、市区的演出比赛。在重大节日,让他们上台表演,他们不仅歌唱和赞美了祖国与学校的美好生活,也陶冶了自己的生活情操,增强了自己的音乐实践能力,从而大大提高了对音乐的兴趣。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音乐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有重视音乐兴趣的培养,才能很好的完成音乐教学任务,才能真正使学生感受美、体现美,才能让同学们在艺术的天空中尽情翱翔、驰骋,才能真正让广大同学在音乐的熏陶中成长与发展。

摘要:本文阐述了兴趣对音乐学习的意义, 并介绍了音乐兴趣的培养方式。其要义为, 只有当学生将音乐的外在美好感受与内在的心理需求有机的融合在一起的时候, 音乐知识的学习才能突飞猛进, 音乐艺术才能在学生心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篇4:小学生音乐兴趣培养初探

关键词:小学生;音乐;兴趣;体态律动

一个发展完美的人,本身就是一个艺术品,要从小培养孩子喜爱艺术,喜爱音乐的情感。那么,在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呢?从教十几年,我在这方面小有心得,现在就做初步的探讨。

一、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激发情趣

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针对小学生的这一特点,我在课堂上经常性地加入一些音乐游戏,可以使儿童在玩中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从玩中学到知识,得到音乐素质的提高,以下我举例说明。

例如,音乐游戏《快乐的打字员》,这个游戏是为了训练孩子的音乐节奏感,快速打字时我可以把节奏理解为十六分音符、三十二分音符,中速时我们可以把节奏理解为四分音符,打字员累了,速度放慢了,可以理解为音乐中的二分音符和全音符。根据老师的口令,老师说:打字员用手指在飞快地敲击键盘,那么,学生就要在桌面上拍击出连续十六,或者三十二分音符这样快速的节奏。老师说:打字员现在好累啊!学生就要拍击出二分音符或者全音符的节奏等等,以这种游戏的方式将教学内容贯穿其中,学生学得开心,老师教得轻松。

二、妙用体态律动,让每一个孩子都动起来

“体态律动”是著名音乐家达尔克兹根据儿童活泼好动的性格发明的先进教学法,作为兴趣教学的一种手段,将会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例如,小学三年级歌曲《小看戏》,这是一首极具东北特色的儿童改编歌曲,曲调就是东北二人转《小看戏》的曲调,首先我进行了认真的示范演唱,一些听到过二人转表演的学生表现得很兴奋,纷纷举手说自己在电视上看过二人转演员表演的这首东北民歌小调。我及时抓住这一教学契机,让孩子们随着歌曲动起来,我也进入学生当中和他们一起扭起了东北大秧歌,课堂一下子就活跃了起来,孩子们很快就学会演唱这首歌曲,而且能跟着音乐快乐地动起来,虽然他们扭的大秧歌还不那样完美,但是艺术教学的本身目的并不是要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音乐家、画家,我们的任务是要从小培养他们终生喜爱音乐的情感,在这里,他们体验到了音乐带给他们的无限乐趣,而且进一步对东北地方音乐有了了解,激发了他们热爱自己家乡音乐的情感。

三、巧用乐器教学

当前,器乐教学已成为培养少年儿童音乐素质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因为无论是一支竖笛,还是一把口琴,都会给孩子们带来无穷的乐趣,使他们在“趣”中增长音乐知识。

例如,巧用乐器教学中的吹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识谱、记谱能力,而且还锻炼了他们敏捷的表现力。学吹竖笛时,我采用吹奏竖笛的各种技巧(单吐、双吐、加花等)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然后再引导他们通过“眼看”(曲谱)“脑记”(旋律)“指动”(指法)“口动”(吹奏)“心动”“心拍”(心记节拍)来锻炼提高学生识谱、记谱、视唱和视奏的能力,而且一定要吹奏他们会唱的歌,这样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决心。例如,学习吹奏《小红帽》时,我让学生给我伴奏,我来演唱,孩子在这种换位的体验中,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天啊!我可以给老师伴奏啦!

这样,既能培养学生敏捷的反应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认真和有条不紊的良好心理素质和合作意识。

四、创设美的意境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将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内在动力和行为保证的基础和前提。

在音乐教学中,老师首先要给学生美的教学意境,音乐的美比其他艺术形式的美与人的情绪反应联系更为紧密直接,它更能激起情绪的共鸣。创设美的教学意境,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是培养和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关键。

1.老师的语言要美

老师的语言要做到亲切、自然,例如,在歌曲《四季童趣》的导入中,我这样设计: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春天藏在绿草下,夏天躲在草帽里,秋天就在那金黄色的丰收里,冬天就伴随着漫天飞舞的雪花悄然来临。

2.老师的教态要美

音乐老师一直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我们无论在课堂上还是课堂外,都要保持良好的形象,给孩子起到榜样的作用,他们会觉得——喜欢音乐的人都是美丽的人,喜欢音乐的人都是热爱生活的人。

3.课堂的布置要美

结合具体的歌曲做具体的设计,例如:一年级歌曲《咏鹅》,老师可以在黑板上画上几只大白鹅,小朋友一定会被深深地吸引。

4.音乐选材要美

一首歌曲会有很多不同的版本,要选择最动听、最有音乐震撼力的给学生,例如,五年级音乐欣赏《嘎达梅林》,不同的版本会有不同的感受,我分别给他们欣赏了男声版的和女声版的,不同的版本给了他们不同的感受,感受到了嘎达梅林的英雄性格,对蒙古族民歌也有了进一步深入的了解。

以上提到的只是我对于提高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一点点浅显的感悟,总之,在提倡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儿童音乐兴趣是提高音乐素质的前提,教师应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把枯燥的节奏、抽象的音符,变为有趣味的教学活动,要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来激发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从而使他们的音乐素质得到更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王晶.浅谈小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培养[J].学周刊,2012(20).

篇5:如何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一、掌握心理,培养兴趣

在教学中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出发,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学习《小乌鸦爱妈妈》这首歌曲,为了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从歌曲的名字入手,给他们讲故事,让他们懂得乌鸦反哺的道理。从一点一滴做起,逐步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让他们喜欢音乐并从中陶冶情操,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教学设计和教学环节中下功夫,通常用生动的设计形式把这节课讲授的内容装扮起来,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讲授音阶的时候,将每个音都设计成精美的动物卡片,让学生听音,然后把每个音(小动物)找到自己的位置(家)。这样,学生学习起来非常积极主动,学习效果也好。

三、以“动”激趣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把无目的的“动”变成有规律的“动”。让学生边唱边跳边演奏。为了稳定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教学中不断地变换教学形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参与者。如在学习《闪烁的小星》这首歌曲时,先指明节奏,让学生根据节奏拍手、拍腿或跺脚,朗读歌词。让学生随音乐有节奏地慢慢唱词。在学会歌曲后,让学生根据歌词意思自编动作,编好的学生上台表演,其他同学边唱边拍手、拍腿或用打击乐器伴奏。这样,全班同学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充分表现自己,肯定自己,激发了对学习浓厚的兴趣。

篇6:怎样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怎样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作者/黄娜

音乐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和情操,能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发展,非智力因素得到提高,同时也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教好学生呢?除了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音乐的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最重要的是在于教师的激发,在课堂中教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一、发挥眼睛的作用

在音乐课的教学过程中,视觉教育是很容易被教师忽略的,在音乐课堂中,我们能从视觉领域提高学生的兴趣,教师在介绍音乐作品时,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与内容有关的片断。例如在介绍蒙古歌舞时,教师可播放蒙古大草原的美丽景象,让学生看看蒙古人非常有特色的穿着和精彩的歌舞表演等等。蒙古草原人那种粗犷的歌声和迷人的舞姿,能把学生的心牵住,使他们很快就陶醉在美丽的草原和音乐中,这样就很快使学生投入到音乐学习的.兴趣中。

二、发挥耳朵的作用

学生能从听的过程中直接领会到音乐所表达的情绪,让学生能更深刻的了解到某一段音乐如:阿炳的《二泉映月》是由二胡演奏的,听起来就是哀伤的,使人情绪低落;流行歌《胜利,加油》这一段音乐听起来就是热烈的,使人激动;钢琴曲《童年的回忆》这段音乐听起来是轻快的,使人兴奋的等等。上课的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多聆听,从听觉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发挥嘴巴的作用

开口说说,开口唱唱,是音乐教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开口说,开口唱能开发大脑。唱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好胜的性格,引导他们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也可以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上让学生说说,在音乐课上让学生找到展现自我的平台,发表自己的意见,当他的意见得到大家认可时,他就会觉得很自豪,自信心倍增,学习兴趣也大大提高了。

四、发挥肢体动作的作用

音乐课上可让学生“手舞足蹈”,特别是中学生,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好动。教师应当把学生这一特点正确引导成为他们学习中的有利条件,如整节课中,教师要求学生坐好不乱动,不乱说话,这肯定会扼杀学生的天性,学生是坐不住的,就算坐得住整节课也会死气沉沉的提不起精神,教师也提不起劲,很难达到教学目的。但如果教师能让学生动起来,整个课堂就会是另一番景象了,例如在小时候唱的小袋鼠歌曲中,教师可请学生表演,小袋鼠是怎样走路的?他是怎样摘果子的?他又是怎样装果子的?并且让学生边唱边跳,这样就能大大满足学生们“好动”的欲望,学习音乐的兴趣就无形中形成了。

总之,我们在音乐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各种有效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眼,口,手,耳的作用,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音乐学习中去。

篇7: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心理学指出:人的情绪和兴趣,对人的认识活动有很大的影响,情绪高涨、精神愉快,认知效果就好,学习兴趣强烈就积极主动地学,喜欢学和坚持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多年的学习与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强大动力。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这是把音乐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必要条件”。这是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的名言。作为素质教育的音乐教学,必须舍弃一切单调、枯燥、令学生感到厌烦的内容和模式,创设饶有趣味的教学情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灵活运用多种趣味性的教育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较好效果。那么,作为教师该怎样起到这个主导作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和发展对音乐的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和实践。

一、用游戏导入新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导入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对游戏情有独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小学生这一心理特征,用玩游戏的形式导入新课。这样一来,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学习兴趣充分得到调动。如在一年级的《我今天上学喽》的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我让学生们想一想第一天来上学时是怎么样的心情,然后,我让学生们一组一组出来排队一起演一次第一天上学时是怎么样的情景,看到了什么,在来的路上是怎么样的,来到学校之后干些什么,见到同学和老

师是怎么样做的。”同学们玩得很开心,这是他们每天都做的事情,对《我今天上学喽》这首歌曲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歌词也记住了一些,这样,学生们学起来就容易多了。

二、提高学生学习节奏的兴趣。

学生掌握好节奏,可以更加准确地唱好歌曲。节奏的传授在音乐教学中是学生挺难学的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只有学生掌握好节奏,才能可以更加准确地唱好歌曲。为了能使学生对难学难记、枯燥无味的节奏知识感兴趣,我常把一些节奏编成儿歌帮助他们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节奏X X X X|X-|X X X X|X-‖ 时编了如下的儿歌, 我是 小号 ︱手-︱我是 小号 ︱手-‖然后让学生边打拍子边读很快,同学们就喜欢上了这种方法,我趁机鼓励学生自己按节奏编儿歌,慢慢的,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编起了儿歌,如:节奏X X X ︱X X X︱X X X X X X ︱X X X ‖他们是这样编的:青蛙叫︱青蛙叫︱呱呱呱呱 呱呱︱ 呱呱叫‖这样一来,学生既动手又动口又动脑,儿歌流畅上口,易懂易记,使他们对节奏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起来自然事半功倍。

三、让表演贯穿音乐教学,增强学习兴趣

动作与音乐是紧密联系的,舞蹈动作是教学中倍受学生喜爱的内容之一。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每学一首歌曲,我都根据歌词内容启发他们进行律动或表演,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歌曲,记住歌词。如:在歌表演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自己想一想该怎样根据音乐的节奏编出舞蹈动作,先启发学生自己按照歌词加上想象编出自己喜欢的舞蹈动作,在个别检查挑选动作时,学生常常会被一些漂亮的动作和优美的造型所吸引,教室里经常会自发地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台下的“观众”纷纷举手要求上台表演,连平时最胆小的学生也跃跃欲试,台上的表演者因此更加起劲,课堂气氛达到高潮。最后把自己编好的舞蹈动作示范给学生看,让学生评一评老师编的动作同学们喜欢吗?与自己编的有什么不同。这样一来,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加深了学生对歌曲的理解,而且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以后班里要表演节目的时候学生们也能自己编出好看的舞蹈。

四、和学生玩游戏,培养识谱兴趣

识谱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提高识谱的教学质量,应根据儿童好动、好游戏的心理特点,把识谱教学与游戏、有机结合起来,把抽象的音乐概念、复杂的音乐原理以及枯燥的技能训练,转化成生动有趣的游戏,使之形象化、具体化。小学生天生活泼,好玩好动。他们对音乐的感受是通过各种动作表现出来。这一环节我是这样做的:在1 2 3 4 5 6 7 各音的教学过程中,我在让学生初步认识各个音的前提下跟他们玩这样一个游戏:准备七张卡纸在上面写上7个音,再用卡纸做七顶小帽子,帽子上分别写上七个唱名,选出七个学生,每人戴一顶帽子,游戏开始时插放一小段音乐,要求学生在音乐结束时坐在与自己帽子上的唱名相同的椅子上,最后请学生逐个站起来介绍自己,如代表la的同学说:“我叫la用阿拉伯数字6来表示,la la 1a,其他同学跟着他唱1a la la。象这样的游戏,学生参与面广,又简单有趣。同学们很快在游戏中学到知识,寓学于玩,效果非常好。

五、利用多媒体教具,诱发欣赏兴趣。

小学生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生活阅历浅,经验积累少,要使他们真正理解音乐,达到陶冶性情、培养情操的日的,就必须根据他们的思维特点,通过形象活泼的画面、动有趣的故事、简短的启发谈话等形式,运用听觉和视觉同步感知的方法来帮助他们理解作品。欣赏音乐不仅需要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而且需要欣赏者用自己经历过的生活阅历和经验去感知体验。所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只有声音、图象、色彩、动画诸多特点这一优势,精心设计谍件,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如:我在《我是草原小骑手》的欣赏中,设计了这样个课件:蓝蓝的天,白白的云,一群小骑兵们弛骋在美丽宽阔的大草原上,马蹄声、吆喝声、欢笑声此起彼伏,再把《我是草原小骑手》这首曲广作为背景音乐贯穿凝个课件。插放课件的同时,我在—旁用故事的形式讲解欣赏曲的背景,由于学生对课件产生了浓厚兴趣,所以听时特别认真、细心。为使学生更好地感知歌曲的情绪,再听音乐时便让几名学生拿着教杆,尺子当马骑,问学们兴高采烈、情绪高涨,表演得非常精采。在这个从感知到体验的欣赏过程中,学生曲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从而更准确地把握作品,深刻地理解音乐,充分欣赏音乐之美。

篇8:小学生音乐兴趣培养初探

一、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激发情趣

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针对小学生的这一特点,我在课堂上经常性地加入一些音乐游戏,可以使儿童在玩中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从玩中学到知识,得到音乐素质的提高,以下我举例说明。

例如,音乐游戏《快乐的打字员》,这个游戏是为了训练孩子的音乐节奏感,快速打字时我可以把节奏理解为十六分音符、三十二分音符,中速时我们可以把节奏理解为四分音符,打字员累了,速度放慢了,可以理解为音乐中的二分音符和全音符。根据老师的口令,老师说:打字员用手指在飞快地敲击键盘,那么,学生就要在桌面上拍击出连续十六,或者三十二分音符这样快速的节奏。老师说:打字员现在好累啊!学生就要拍击出二分音符或者全音符的节奏等等,以这种游戏的方式将教学内容贯穿其中,学生学得开心,老师教得轻松。

二、妙用体态律动,让每一个孩子都动起来

“体态律动”是著名音乐家达尔克兹根据儿童活泼好动的性格发明的先进教学法,作为兴趣教学的一种手段,将会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例如,小学三年级歌曲《小看戏》,这是一首极具东北特色的儿童改编歌曲,曲调就是东北二人转《小看戏》的曲调,首先我进行了认真的示范演唱,一些听到过二人转表演的学生表现得很兴奋,纷纷举手说自己在电视上看过二人转演员表演的这首东北民歌小调。我及时抓住这一教学契机,让孩子们随着歌曲动起来,我也进入学生当中和他们一起扭起了东北大秧歌,课堂一下子就活跃了起来,孩子们很快就学会演唱这首歌曲,而且能跟着音乐快乐地动起来,虽然他们扭的大秧歌还不那样完美,但是艺术教学的本身目的并不是要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音乐家、画家,我们的任务是要从小培养他们终生喜爱音乐的情感,在这里,他们体验到了音乐带给他们的无限乐趣,而且进一步对东北地方音乐有了了解,激发了他们热爱自己家乡音乐的情感。

三、巧用乐器教学

当前,器乐教学已成为培养少年儿童音乐素质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因为无论是一支竖笛,还是一把口琴,都会给孩子们带来无穷的乐趣,使他们在“趣”中增长音乐知识。

例如,巧用乐器教学中的吹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识谱、记谱能力,而且还锻炼了他们敏捷的表现力。学吹竖笛时,我采用吹奏竖笛的各种技巧(单吐、双吐、加花等)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然后再引导他们通过“眼看”(曲谱)“脑记”(旋律)“指动”(指法)“口动”(吹奏)“心动”“心拍”(心记节拍) 来锻炼提高学生识谱、记谱、视唱和视奏的能力,而且一定要吹奏他们会唱的歌,这样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决心。例如,学习吹奏《小红帽》时,我让学生给我伴奏,我来演唱,孩子在这种换位的体验中,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天啊!我可以给老师伴奏啦!

这样,既能培养学生敏捷的反应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认真和有条不紊的良好心理素质和合作意识。

四、创设美的意境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将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内在动力和行为保证的基础和前提。

在音乐教学中,老师首先要给学生美的教学意境,音乐的美比其他艺术形式的美与人的情绪反应联系更为紧密直接,它更能激起情绪的共鸣。创设美的教学意境,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是培养和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关键。

1.老师的语言要美

老师的语言要做到亲切、自然,例如,在歌曲《四季童趣》的导入中,我这样设计: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春天藏在绿草下,夏天躲在草帽里,秋天就在那金黄色的丰收里,冬天就伴随着漫天飞舞的雪花悄然来临。

2.老师的教态要美

音乐老师一直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我们无论在课堂上还是课堂外,都要保持良好的形象,给孩子起到榜样的作用,他们会觉得———喜欢音乐的人都是美丽的人,喜欢音乐的人都是热爱生活的人。

3.课堂的布置要美

结合具体的歌曲做具体的设计,例如:一年级歌曲《咏鹅》,老师可以在黑板上画上几只大白鹅,小朋友一定会被深深地吸引。

4.音乐选材要美

一首歌曲会有很多不同的版本,要选择最动听、最有音乐震撼力的给学生,例如,五年级音乐欣赏《嘎达梅林》,不同的版本会有不同的感受,我分别给他们欣赏了男声版的和女声版的,不同的版本给了他们不同的感受,感受到了嘎达梅林的英雄性格,对蒙古族民歌也有了进一步深入的了解。

以上提到的只是我对于提高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一点点浅显的感悟,总之,在提倡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儿童音乐兴趣是提高音乐素质的前提,教师应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把枯燥的节奏、抽象的音符,变为有趣味的教学活动,要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来激发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从而使他们的音乐素质得到更大的提高。

摘要: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教师要懂得音乐教学不是单纯地教给学生音乐知识,而是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进行教学,为了让学生重新喜欢上音乐课,那么,就要从学习音乐兴趣做起。

篇9:培养小学生音乐兴趣初探

一、丰富课本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诺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为了更好地培养音乐兴趣,突出音乐课的特点,并创造和谐、愉快的教学气氛,我将童话、游戏、表演等融入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1.童话激趣

童话伴随着每个儿童直到长大,童话世界对于孩子们来说,浪漫有趣。在它的世界里,一切都充满活力,那里蕴含着音乐的精神:幻想与想象。只要与神奇的童话故事结合起来,音乐课堂就会变得生动活泼。我在教歌曲《小猫钓鱼》一课时深深体会到这一点:我先给学生讲小猫钓鱼的故事,学生一个个听得入了神,跃跃欲试,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2.游戏增趣

对儿童来说,游戏中充满着无穷的乐趣,嬉戏总是伴随着欢声笑语,它和所有快乐的时光一样令人难以忘怀。音乐课中渗透着游戏,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原来他们并不缺乏对音乐的感悟能力,缺乏的只是对音乐课的兴趣。随着热情高涨,他们在音乐的感召下,激动得如痴如狂。小学生具有好动的特点,编排有趣的游戏导入新课,这对他们也有很强的吸引力。经验证明,这也是学生最喜欢的学习形式。在教三年级的《捉迷藏》一课时,可先让学生做捉迷藏的游戏,用布把一个学生的眼睛蒙上,让他找其他的同学,大家会很有兴趣地参与到游戏中。游戏后再导入歌曲《捉迷藏》,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兴致会一直保持到下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的热情高涨,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得到了提高。这样一来,学生在游戏中愉快地掌握了知识。

3.表演提趣

一定程度上说,每个人都是天生的表演艺术家,生活中充满情趣的事情是表演,可以获得展现自我心灵的机会。低年级学生在听到一些节奏明快的乐曲时,会情不自禁地随着节拍摇头晃脑、手舞足蹈。在音乐课中,让学生根据歌曲的内容进行表演,可以使他们的身心都沉浸在美妙的乐章中,用行为来表达,对过去生活的感受与对眼前节奏韵律的把握逐渐融合在一起。如在歌曲《小狗》的教学设计中,学生一个个上台表演,伴随着优美动听的曲调,表演者模仿小狗蹦蹦跳跳的动作显得憨态可掬,这时候整个教室充满了欢声笑语。在表演中,学生领悟到了音乐的真谛。

通过这个使我们深刻意识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被激发出来,便产生了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兴趣,教学就会变得轻松自如,就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就会有很大收获,并且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二、以学生为主体,优化教学方法

小学音乐教学中要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中心,辅之以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发声训练力求形象化、趣味化,与歌曲结合起来

传统的发声曲小学生并不是非常感兴趣,他们甚至觉得很可笑,因此达不到训练目的。而给发声曲填上合适的词或将发声训练与学习歌曲结合起来,效果就好得多。例如发声曲12 34|5 -|55 5|55 5|54 32|1-‖教师配上趣味化的词,如“小鸡 怎么 |叫—|叽叽 叽|叽叽 叽|叽叽 叽叽|叽—‖”还可不断变换动物的名称和叫声,再加上模仿动作,学生会很有兴趣,而且还可启发学生自己进行创作。

2.学唱乐谱要充分发挥学生听与记的能力

学生觉得最困难的就是唱歌谱,如果方法不当,就会引起学生的畏难情绪,因此教师要考虑学生识谱的实际能力而进行。让学生靠听和记忆来学谱,在某种意义上比视唱谱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全面的音乐素质。

3.注意挖掘歌曲的内涵,用艺术感染教育学生

情感的艺术是音乐,它最容易激发感情、表现感情,而人的感情也最容易随音乐而变化。教师在教歌时,要注意挖掘歌曲的内涵和感情因素,以情带声,以声表情。情感是音乐的生命,学生能做到用歌声表达情感,也说明了教师已成功地将德育渗透于教学中。

当教师全身心地投入教学时,在教师的熏陶下学生自然会出现轻松、愉快、乐于学习的情绪。教师应该微笑看待每一个学生,带给学生的应该永远是朝气和热情,只有这样才会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篇10:浅议小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培养

如何上好音乐课,是每个音乐教师都在探讨的问题。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音乐呢?下面我就如何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谈几点浅见。

一、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提高学习兴趣

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生对音乐教师的情感认同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果学生对音乐教师产生了敬畏心理,那么在课堂上就很难提起兴致。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对音乐教学的顺利实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生的心理是纯真无邪的,老师只要做到跟孩子间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孩子觉得你既像妈妈又像朋友,让这种关系具有巨大的“亲和力”,让学生喜欢你这位老师,让学生首先对你这位老师产生兴趣,自然学生也就会对这门课产生初步的兴趣。如:在面对音乐课上缺乏自制力的学生时,教师不要当着其他学生的面大声呵斥他们,可以先找他们谈心,表明虽然他们有些不太好的习惯,但老师依然关爱他们,如果他们能把坏习惯改正,肯定会成为让老师和同学们引以为荣的学生。再如:不是每个学生都具备歌唱的自身条件,在面对唱歌跑调的学生时,如果我们用“音唱得跑调了”、“这样不行”等等简单的语言去挑剔学生,只能使学生对音乐课越来越失去信心,渐渐地就会失去学习音乐的兴趣。其实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闪光点和可取之处,教师要十分注意发现孩子身上各种不同的优点和长处,并尽量使其放大和扩展,努力使其能得到正面引导和鼓励。话语温和亲切,能使学生时时感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怀,形成进步动力,继而在这门功课上能得到发展。如:可以用“你真棒 ”、“再想想, 你会做得更好”、“你很努力, 再下些功夫肯定行”等等类似的激励性语言评价,使学生乐于学习,乐于改正缺点与错误,促进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要让每一名学生都感受到老师真心爱他们中的每一个,是他们的知心朋友。

二、使用精妙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精妙的语言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良好的智力情绪,并有助于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达到“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的教学效果。教师上课使用诙谐幽默、富有感染力的感性语言,会使学生兴趣盎然,学习轻松愉快,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令课堂熠熠生辉。

如:在学习《摇篮曲》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小宝宝,教师扮演妈妈。“小宝宝要睡觉了,妈妈唱歌给你听。”于是,教师故意大声地范唱起《摇篮曲》,并用力拍着孩子的背。唱完后,夸张地看着学生故意奇怪地问:“小宝宝怎么一个都没睡啊?”学生们就会不约而同地回答:“吵死了,哪睡得着啊!”“奥!那你们要妈妈怎么唱才能睡得着啊?”学生立刻你一言我一语地争着发表自己的意见,不用多说,最后在学生们轻柔优美的歌声中老师打起了呼噜。教师充满趣味性的语言,尤其是对于初学者和年龄较小的学生来说,其作用是事半功倍的。

三、巧妙的导入方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新课的导入是课堂教学最自然、最恰当和最精彩的开端,是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心灵沟通的第一座桥梁。成功的导入犹如一把开启学生兴趣之门的金钥匙,能迅速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以启迪,全面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课堂教学达到先声夺人、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复习导入、问题导入、故事导入、谜语导入、律动导入、情境导入等等。

篇11:音乐欣赏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音乐欣赏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者/张亚东

摘 要:在人类文化中音乐是一种重要的载体,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不断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从音乐欣赏的角度出发,从不同方面阐述了怎样在音乐欣赏课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音乐欣赏;学习兴趣;培养

素质教育倡导以人为本,音乐教学中也要坚持以人为本,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个性。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欣赏教学目标是扩大音乐视野,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不断提高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音乐鉴赏力和音乐想象力。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教学手段,音乐欣赏可以起到陶冶情操、丰富感情的重要作用。

一、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

只有对一首乐曲产生强烈的兴趣,才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每节音乐课的导入环节是非常重要的,将导入语言设计好,可以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强烈的兴趣。经过调查实践我们发现,学生对与自己生活经历相似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音乐会比较感兴趣。所以教师应该在课前对教材进行深入分析,抓住教学内容的主要特点,比方说在琵琶曲《十面埋伏》的欣赏过程中,教师可以深入挖掘音乐背后的故事,用楚汉相争的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欣赏歌曲《大中国》时,教师鼓励学生边唱边跳,()课堂的气氛会非常活跃,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二、激发学生的想象,引起学生的共鸣

音乐的魅力不仅在于乐律美、和谐美,更在于通过音乐欣赏我们可以进入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初中时代的学生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通过音乐打开学生想象的窗户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音乐欣赏可以培养学生思维发散的能力,对于音乐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

三、更新教学观念,让学生大胆表现音乐

音乐欣赏课主要侧重于体验音乐的能力以及感受音乐的热情,在这种教学目标的影响下,音乐课堂变得非常沉闷、凝重。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可以大胆地在课堂中加上体态律动教学,这样课堂的气氛就会变得非常活跃,进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在课堂中学生用身体作为一种乐器,通过肢体动作将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出来,在很大程度上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总之,音乐教学应该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探究与自主体验,这样才能将音乐欣赏课上得有声有色,最终达到扩大学生音乐事业,培养学生音乐爱好的目的。

参考文献:

上一篇:公务员考试行测考前背几首古诗词下一篇:读趣味数学的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