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人是怎么评价三国里的诸葛亮的

2024-04-18

后人是怎么评价三国里的诸葛亮的(通用4篇)

篇1:后人是怎么评价三国里的诸葛亮的

诸葛亮的评价1

这场战争的前敌指挥本来应该是军事主管李严,但李严已经被诸葛亮完全排除出权力中心依旧待在永安,南征成为了诸葛亮和马谡的舞台。

不到半年的时间,诸葛亮用一场胜利镇压了所有反对的声音,从此确立了对蜀汉军队的绝对领导,至此诸葛亮军政大权独揽一身,成为了蜀汉最高权力的掌控者。

亲贤臣,远小人

“天下三分,益州疲弊”刘备刚刚去世的时候,蜀汉还没从战争中恢复元气,但在不到三年,丞相通过南征树立了个人威望,同时成功为战争制造了舆论氛围。南征时掠夺的大量战略物资,加上战时经济政策,蜀汉战争机器终于开动了。

诸葛亮把北伐写进蜀汉立国纲领,成为历代权臣北伐的开端。丞相临行前留下《出师表》,里面有几句耐人寻味的话: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郭攸之—— 南阳人

费祎 ——江夏人

向宠 —— 襄阳人

原来都是荆州人

诸葛亮的评价2

可见在北伐之前,荆州派已经取得了政治上的完全胜利。

不过“先帝知臣谨慎”,丞相依然不忘对少帝刘禅谆谆教诲,耳提面命,告诫刘禅亲近这些生在荆州的“贤臣”,不知道小人是否都出生在益州?

北伐中原

227年,诸葛亮进军汉中,检阅三军,同时制定战役计划,确定北伐的主攻方向。

名将魏延提出了“子午谷奇谋”。

魏延赌的是魏国对蜀汉没有警戒,一旦偷袭长安得手,整个关中和陇西唾手可得。

关中粮仓加上四川天府之国,蜀汉一下子便拥有了正面抗衡曹魏的实力,一千多年后,林彪采取了类似的办法攻占锦州,拿下东北三省。

更为重要的是,刘备汉中称王以来,魏延已经担任汉中太守十年有余。子午谷奇谋的基础是长达他十年的前敌观察和情报活动。

要知道,当时和魏延竞争汉中太守的人是张飞,这足以看得出魏延的军事才华在蜀汉属于顶尖。

然而丞相否决了魏延的计划,选择从正面进攻陇右。

诸葛亮的评价3

同时,在先锋的选择上,诸葛亮不顾其他将领的意见“时有宿将魏延、吴壹等,论者皆言以为宜令为先锋。”而是选择了嫡系马谡,“违众拔谡,统大众在前”

丞相指挥的北伐战役开局十分耀眼,凉州天水、南安、安定三郡立刻叛变。

“而卒闻亮出,朝野恐惧,陇右、祁山尤甚,故三郡同时应亮。”

曹魏措手不及,几天之内,凉州易手。

这恰好证明魏延的正确判断 —— 曹魏对蜀汉这次北伐没有任何防备。

倘若诸葛亮采用魏延出兵子午谷计策,此时蜀汉应该早已拿下凉州和关中,同时魏延可以凭借地形优势扼守潼关,抵御曹魏西征救援大军。

诸葛亮的评价4

曹魏方面的反应十分迅速,曹睿西征,坐镇长安,同时派出了大将军曹真负责前敌指挥。

随后曹魏先锋张郃在街亭大败马谡,全国之力的北伐功败垂成,作为此次北伐的总指挥,诸葛亮要为北伐失败负重大领导责任。

有人试图将街亭失守的责任按在马谡的头上,很难令人信服。

首先,诸葛亮的处事风格绝非抓大放小,而是“事无巨细,咸决于亮。”街亭战役的计划如果得以实施,则必须经过诸葛亮的同意。

还有人归因于马谡没能忠实执行诸葛亮的作战计划,更是不合常规。

首先,诸葛亮为什么选择马谡做先锋,是因为马谡是襄阳人,荆州派,嫡系。

嫡系意味着绝对不会失控,这完全符合诸葛亮的行事风格。

其次马谡一向忠实执行丞相命令,维护丞相权威,为何在北伐最关键时刻挖丞相墙角?

蜀汉被灭了,后人终结历史教训,自然要让亡国之君来背这个锅罢了。

亡了国,君主个人能力再强,品德再优秀,史官也不得不找出一些缺点来放大。

诸葛亮的评价5

《论语》上讨论商纣王之亡,就说,君子恶居下流。

以古代中国史官的理论素质,往往将国亡归因于人治,而正常不会如现代人理解一个国家机器崩溃乃是制度性的崩溃。

今天,即便是小孩子读的历史教科书,也写的明白,明朝之亡不是崇祯个人能力问题,清朝之亡也不是宣统帝个人能力问题。

在蜀汉亡国这件事情,要背锅,只能是整个蜀汉官僚系统。

诸葛亮手把手教出来的政治家,怎么可能会差啊!!!!

当然了,刘禅不具备抵抗精神,魏军一兵临城下即投降也确实是他最大的黑点。

所以,传统史官黑他几句,也是可以理解的。

君王死社稷,这是对君主最低限度的要求。

刘禅膝盖一软,辜负的乃是蜀汉开国以来四十年间为国浴血奋战的英雄豪杰。

刘禅这一跪,对不起父亲刘备,对不起相父诸葛亮,也对不起关羽、张飞这两位叔叔,更对不起千千万万倒在北伐战场上的蜀国军民。

篇2:后人是怎么评价三国里的诸葛亮的

(蒋琬后诣汉中,谓亮曰:“昔楚杀得臣,然后文公喜可知也。天下未定而戮智计之士,岂不惜乎!”亮流涕曰:“孙武所以能制胜於天下者,用法明也。是以杨干乱法,魏绛戮其仆。四海分裂,兵交方始,若复废法,何用讨贼邪!”)

【习凿齿曰:诸葛亮之不能兼上国也,岂不宜哉!夫晋人规林父之后济,故废法而收功;楚成闇得臣之益己,故杀之以重败。今蜀僻陋一方,才少上国,而杀其俊杰,退收驽下之用,明法胜才,不师三败之道,将以成业,不亦难乎!且先主诫谡之不可大用,岂不谓其非才也?亮受诫而不获奉承,明谡之难废也。为天下宰匠,欲大收物之力,而不量才节任,随器付业;知之大过,则违明主之诫,裁之失中,即杀有益之人,难乎其可与言智者也。】

诸葛亮的评价2

诸葛亮曰:“法正於蜀郡太纵横,将军宜启主公,抑其威福。”亮答曰:“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於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法孝直为之辅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

【孙盛曰:夫威福自下,亡家害国之道,刑纵於宠,毁政乱理之源,安可以功臣而极其陵肆,嬖幸而藉其国柄者哉?故颠颉虽勤,不免违命之刑,杨干虽亲,犹加乱行之戮,夫岂不爱,王宪故也。诸葛氏之言,於是乎失政刑矣。】

(对此,唐庚表示:秦昭王以范雎之故至质平原君,移书赵王,以购魏齐之首。李广诛霸陵尉,上书自劾,武帝诏曰:“报恩复仇,朕之所望于将军也。复何疑哉!”国初郭进为西山巡检,(案:西山原本作山西,今据宋史郭进传改正。)民诉进掠夺其女,太祖怒曰:“汝小民也,配女当得小民。今得吾贵臣,顾不可耶!”驱出之。(案《宋史·李汉超传》:汉超仕关南,人有诉汉超强取其女为妾及贷而不偿者,太祖召谓之曰:“汉超,朕之贵臣,为其妾不愈於农妇乎?”责而遣之。密谕汉超曰:“急还其女并所贷,朕姑贯汝,勿复为也。”汉超感泣,誓以死报。据此责夺女事乃是汉超所为,此云郭进,疑一事而传闻异词。)而三人者,卒皆有以报国。古之英主,所以役使豪杰,彼自有意义,孙盛所见者少矣。 )

诸葛亮的评价3

北魏军事谋略家,自比张良的崔浩对丞相很有偏见:

【(毛)修之曰:“昔在蜀中,闻长老言,寿曾为诸葛亮门下书佐,被挞百下,故其论武俟云‘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浩乃与论曰:“承祚之评亮,乃有故义过美之誉,案其迹也,不为负之,非挟恨之矣。何以云然?夫亮之相刘备,当九州鼎沸之会,英雄奋发之时,君臣相得,鱼水为喻,而不能与曹氏争天下,委弃荆州,退入巴蜀,诱夺刘璋,伪连孙氏,守穷踦区之地,僭号边夷之间。此策之下者,可与赵他为偶,而以为管萧之亚匹,不亦过乎?谓寿贬亮非为失实。且亮既据蜀,恃山嶮之固,不达时宜,弗量势力。严威切法,控勒蜀人;矜才负能,高自矫举。欲以边夷之众抗衡上国。出兵陇右,再攻祁山,一攻陈仓,疏迟失会,摧衄而反;后入秦川,不复攻城,更求野战。魏人知其意,闭垒坚守,以不战屈之。知穷势尽,愤结攻中,发病而死。由是言之,岂合古之善将见可而进,知难而退者乎?”修之谓浩言为然。】

诸葛亮的评价4

王勃:【于是诸葛适在军中,向令帷幄有谋,军容宿练,包左车之际,运田单之奇,曹悬兵数千,夜行三百。轴重不相继,声援不相闻,可不一战而禽也?坐以十万之众,而无一矢之备,何异驱犬羊之群,饵豺虎之口?故知应变将略,非武侯所长,斯言近矣。】

诸葛亮的评价5

筹笔驿

(余为蜀从事,病武侯非王佐才,因有是题)

葛相终宜马革还,未开天意便开山。

生欺仲达徒增气,死见王阳合厚颜。

流运有功终是扰,阴符多术得非奸。

当初若欲酬三顾,何不无为似有鳏。

游嘉州后溪

(开元观闲游,因及后溪,偶成二韵)

山屐经过满径踪,隔溪遥见夕阳舂。

当时诸葛成何事,只合终身作卧龙。

早春书事

百蛮降伏委三秦,锦里风回岁已新。

渠滥水泉花巷湿,日销冰雪柳营春。

何年道胜苏群物,尽室天涯是旅人。

篇3:三国中的诸葛亮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诸葛亮的评价1

后有张公子评价姜维:我其实挺难想象,一个人要执着到什么程度,才能在如此漫长的时间里,在如此狭窄的夹缝中,在如此难以逆转的大势下,不断冲击命运?仅论执着,他实在还胜过诸葛亮。

姜维这个人物,光是写他都写的很累。他震古烁今的执着使得他大大小小的北伐如果展开足以写一本书,我实在很难想象他这几十年到底有多辛苦。面对蜀汉“战亦亡,不战亦亡”的必死之局,姜维不信气数,偏要勉强。他的面壁计划多达三个:

1.走诸葛亮的老路,他的有利条件是赶上了诸葛亮时代可望而不可即的魏国内乱。可他始终没有得到与三位前任一样的权力。不仅兵力不足、兵源素质也无法与诸葛亮时代相比。而且司马家族每次都及时灭火,没有让混乱程度扩大,也没有让内战时间过长,最好的机会当属诸葛诞引发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魏国内战。诸葛诞的兵败身死,宣告了这一计划的破产。

2.诱敌深入防守反击的钓鱼计划。这比诸葛亮的老路冒险,又比蒋琬的东征保险,真是亏了他能想出来,没想到钓上来的是一条鲨鱼,代价便是蜀汉失去了战略要地汉中,姜维无可推卸的应当对此负责。但平心而论,这已经是当时能让蜀汉大规模杀伤魏军的唯一办法了。

3.闪耀三国的复国计划,在皇帝和大臣都安于做亡国奴的情况下,姜维这位最后的汉将依然试图上演惊天大逆转。计划虽然不幸失败,毕竟拉邓艾、钟会两位蜀汉终结者陪葬。刘禅名下的蜀汉亡国不值得惋惜,只可惜这一惊天动地的计划搭上了姜维及其妻儿的性命。

姜维的死亡标志着由刘邦建立、刘秀二次创业、刘备保存火种、为民族命名、威震欧亚大陆四个多世纪的汉帝国永远地成为了历史。司马懿不服气,他再派张郃对蜀军搞偷袭,想打诸葛亮一个措手不及。可诸葛亮早就参透了司马懿的心思,他早就准备好了伏兵,张郃也深陷蜀军的包围当中,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得以逃脱。这下司马懿算是服了,他认为诸葛亮简直就是料事如神,好像自己的每一步都在他的掌控之中。诸葛亮去世前,他知道司马懿可能会趁机攻击蜀军,于是就让人按自己的模样作了一个木像。司马懿本来已经料到诸葛亮可能命不久矣,尤其是看到蜀军撤退之后,司马懿连忙命人前去追击。

诸葛亮的评价2

此时,姜维依照诸葛亮的安排,故意将他的木像人搬出来,还大喊司马懿中了诸葛亮的计。这下可把司马懿吓坏了,他赶紧带人撤退,魏军慌乱之中发生了意外,很多士兵都被践踏而死。试想一下,事后司马懿知道自己上当之后,肯定会气得直跺脚。由此可以看出,诸葛亮真是考虑得太周全了!司马懿也曾夸赞诸葛亮是个事无巨细都要恪尽职守的人,他每次作战之前都会认真察看地形,总能找出点破绽和对策来。上方谷之战就是个例子,司马懿逃出生天之后,就选择了龟缩战术,死活不肯出来应战。

诸葛亮的评价3

为了激怒司马懿,诸葛亮不但让人去骂阵,还给司马懿送去女人的衣服。这种行为对一个将帅来说,可是最大的羞辱。但司马懿这次可不会轻易上当了,他知道诸葛亮是在故意逼自己应战。于是,他就装作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不但接纳了诸葛亮份特殊的礼物,还将其穿在身上。当时底下的部将都气得不行,可司马懿还是不准他们出去应战,总算是耗死了诸葛亮,成功抵御了北伐。

在三国演义里,诸葛亮是个神机妙算的军师、统帅,他在草船借箭后对鲁肃讲了一番话:

“为将而不通天文,不识地利,不知奇门,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是庸才也。亮于三日前已算定今日有大雾,因此敢任三日之限。公谨教我十日完办,工匠料物,都不应手,将这一件风流罪过,明白要杀我。我命系于天,公谨焉能害我哉!”

诸葛亮的评价4

这可以说是他本人的一次精彩自白。但是这位军事大师文人出身,用兵比较迷信计谋,每次打仗都非要设埋伏不可,然后派出一两员大将出去诱敌:“只许输,不许赢。”对这一点,赵云是照办,而魏延颇有微词。孔子曰:过犹不及。诸葛近之。

但在三国志里,则是另一番情形。三国志里的攻坚战大都出自刘备之手。诸葛亮传曰:

“成都平,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先主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汉中战役主要由刘备指挥,法正为谋主。陈寿评诸葛亮“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

诸葛亮的评价5

善于治戎的统帅,带出来的兵行军有度,号令严明,遇变不乱,但是锐利和速度不足。简单的说,就是防御力好,而攻击力不够理想。所以诸葛亮往往是攻而不克,反而在撤退时击败追敌,获得胜利。王双与张合就是在追击诸葛亮时被击毙的。

因此完全可以相信诸葛亮的治军能力,严整而细致。在这一点上,治军略显粗糙的司马懿对诸葛亮深为佩服,赞曰:天下奇才也。司马懿也深谙兵法,所以每次诸葛亮撤退时,他都不主张追击。

在演义中,直到诸葛亮病死,司马懿才想去疯狂一把,结果还被姜维给唬了一回,留下“死诸葛走生仲达”的笑话。

篇4:历史上是怎么评价诸葛亮这个人的

武侯一伐最有可能成功

先说武侯

一伐是最有可能成功的一次,曹睿刚刚即位,诸葛亮命赵云出箕谷做疑兵吸引曹真大军,自己出祁山攻陇右,陇右五郡南安天水安定投降,广魏陇西坚守待援。

从地理位置来看,诸葛亮从汉中出兵,赵云走汉中北方的萁谷向东北方向进军,而诸葛亮则率大军向汉中西北部的祁山进军,目的很明确,诸葛亮一伐的第一任务不是拿下长安,而是截断陇右,也就是截断凉州和长安的联络,吃掉凉州,再东进要挟长安。这样一来,坐拥凉州益州的季汉和拥有扬州交州半个荆州的孙吴,可以呈两面夹攻之势。而且凉州产马,蜀汉组建骑兵,兵力更盛

因此曹睿才御驾亲征坐镇长安,曹真去眉县截住赵云,张郃抵抗诸葛亮,凉州刺史徐邈也派人进攻南安

此时的蜀军分为四部分,诸葛亮本部,顶住了上邽郭淮部同时扼住陈仓出口,街亭马谡部,把守陇山道出口街亭,赵云部和曹真对峙,剩下的蜀军,在进攻南安和陇西郡,对诸葛亮来说,只要能够截住曹魏援军,撑住一段时间,那么在南安和陇西两郡的蜀军就能够收复两郡,而这些兵员,不管是和诸葛亮本部汇合吃掉郭淮,还是支援街亭马谡部,诸葛亮截断凉州的意图就达成了

诸葛亮的个人评价2

魏国驰援部队的任务就是攻破诸葛亮的封锁线,有两条路可以走,一,陈仓道,水道很快,但是路窄,不适合大军团展开,而且陈仓道的出口就是和郭淮对峙的诸葛亮本部,而另一条路,就是马谡把守的陇山道,街亭。只要马谡能够利用地势,坚守一段时间,让张郃大军无法通过,凉州就到手了,曹睿也只能撤退并加强长安防御。但是,马谡是纸上谈兵也好,是为了争取击溃魏军而主动行险也罢,或者是单纯的蠢都不重要了,街亭丢了,张郃大军进入凉州,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

二伐,起因是石亭之战陆逊杀败曹休,魏军不得已大举东进,关中空虚,走散关,攻陈仓,被郝昭坚守二十多日,曹真派费耀增援,在加上粮草问题,蜀军退兵

三伐,陈式攻取武都阴平,诸葛亮牵制郭淮,安抚羌人退兵。目的很明确,延续一伐,蚕食凉州。这一次是见好就收了。第二年,曹魏进攻,因大雨失败,魏延吴懿防守反击。

诸葛亮的个人评价3

四伐,王平等人进攻祁山,诸葛亮率主力攻取上邽(上邽在祁山北部),曹魏的布置,郭淮费耀收上邽,司马懿因曹真生病,从荆州驰援,两个人第一次相遇,上邽之战,郭淮大败,司马懿采取坚守策略,蜀军撤兵,司马懿下令张郃攻打祁山王平,自己攻打诸葛亮,然后,又输了……司马懿彻底采取守势。最后蜀军粮尽,不得已撤退,木门道伏击张郃

五伐,只能说天不假年。五伐前,诸葛亮向孙权致书,请求他从东部出兵,他自己从西部出兵,两相策应,夹击曹魏。孙权很配合,亲率十万大军攻魏,然后被曹睿打败。如果诸葛亮出武功,依山而东,就能截断魏军后方,威胁长安,这也是司马懿担心的,而诸葛亮走五丈原,对长安没有威胁,司马懿一度放松警惕,而五丈原北上渭北则可以截断长安和凉州的渭河谷道,直到郭淮提醒,司马懿才进军北原弥补,但是诸葛亮占住五丈原,汉中,斜谷,五丈原互相贯通,后方稳固进退自如,而且基本截断了魏军主力和陇西诸郡的联系,只有郭淮偏师,但是无法造成威胁,然后诸葛亮开始屯田与魏军僵持。后诸葛时代

诸葛亮的个人评价4

公元234年,蒋琬、董允在成都。诸葛亮在五丈原病危,与杨仪、费祎、姜维三人交待后事——杨仪先行,魏延断后,姜维率军在中间隔开,如果魏延不听命令就丢下他不用管。

诸葛亮溘然长逝,由于其对接班人的安排尚未公开,北伐军中便论资排辈由杨仪主持工作。杨仪派费祎去试探魏延。魏延对费祎说:“丞相不在了,不是还有我吗?你们可以扶着丞相的灵柩回成都,我继续率军讨贼,怎么能因为一个人而耽误国家大事?再说我魏延是什么人,凭什么听杨仪指挥,给这货断后?嗯,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文伟你和我一起联名,通告全军!”费祎说:“OK!我这就回去替您做杨仪的思想工作,杨仪一个文官,不懂军事,如今这形势哪敢不听您的话呢?”费祎骑上马一路狂奔回到杨仪大营告诉他魏延就是这么个态度,杨仪当即拍板,撇下魏延回成都。魏延得到自己被撇下的消息时才发现自己被费祎耍了,他知道自己手下兵少不能硬拼,于是绕到杨仪大军之前,烧毁栈道,上书刘禅告杨仪谋反,而杨仪告魏延谋反的奏章也同一时间送到。

刘禅问蒋琬、董允怎么看,两人都保举杨仪、怀疑魏延。

诸葛亮的个人评价5

得不到朝廷支持,魏延本就不多的部下临阵倒戈,只好带着儿子和几个铁杆儿逃亡汉中。杨仪派马岱追击,将魏延斩杀之后踩着魏延的人头大骂:“王八蛋!你还能得瑟吗!”下令把魏延所有亲属全部杀光。杨仪对魏延的处置过于残忍,欠朝野一个交代。

上一篇:小学三年级英语上册教案下一篇:戚小燕动物尾巴的妙用微课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