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窦桂梅讲座心得体会

2024-04-14

听窦桂梅讲座心得体会(共8篇)

篇1:听窦桂梅讲座心得体会

听窦桂梅老师和贾志敏老师讲座有感

听窦桂梅老师和贾志敏老师讲座有感

首先感谢学校领导给我这次机会,非常有幸能再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聆听大师的语文课堂,以前都是从视频中看窦桂梅老师的课,今天到现场,如诗般的语言,一下子我竟然忘记了记听课笔记,我在想,这样美的课堂,当窦桂梅老师的学生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啊!窦桂梅老师执教的绘本《我的爸爸是焦尼》,学生们在她的带领下都走进了爸爸和焦尼的世界,整堂课她引领孩子在学习语文,更在感悟语文。她强调读书要读出自己的味道,要读出韵味,读出思考。通过反复朗读爸爸和焦尼的两句话,并创设不同场景的描述,感悟父爱的伟大,每个孩子都沉浸在爱的怀抱里。听她的课感受最深的是窦老师深情的教师语言,听她的课,让听者不得不为之动容,心不得不随着课的高潮迭起而时时激动。是的,听她的课更多的是激动,那种澎湃着讲课热情的激动!窦老师的课不仅仅是在教孩子,还在感动着在坐的每一个人。她让我们知道:我们教语文,不只是为了教书而教书,还要教会孩子们生活。窦老师本着为学生从书籍中积累文化知识,从知识中获得情感升华的思想,让每一位学生从小开始奠定坚实的基础。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始终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在贾志敏老师的《烛心》中,在理解基础知识后,他单刀直入的引入习作,让学生

明确学习任务,提出把小说中的阿姨变成“我”——小男孩来转述。这是贾老师将帮与放结合起来,说出了一个开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尽情 表达,当学生的表达出现失误时,贾老师不失时机的机遇指正,学生描述精彩时,贾老师又会用平实的语言鼓励学生。经贾老师的指导,学生的表述变成了大家的范文。贾老师顺势提出下一个要求:根据这篇只有280多个字的小小说,写出500字左右的习作。就这样,一次练笔在学生的奋笔疾书中完成,谁还会说没东西可以写呢?光是写好作文还不够,题好文一半,贾老师安排作文题目展示这一环节,让学生说说自己的题目,不仅仅是将自己的成果展示给大家,还是吸收别人优点的中重要环节,起到示范作用。

篇2:听窦桂梅讲座心得体会

从窦老师的成长历程来看,而是她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了有的领导和同事,从而为自己赢得了宽松、积极的发展空间。我觉得优秀的品德是一个老师最重要、最根本的素养,是自我成长的基石,这一点对语文教师尤为重要(我总觉得语文对育人的责任要大些),对要谋求发展的老师更为重要。一个品德好的老师,必定是一个尊重别人(包括领导)、与人为善、热爱学生、热爱家庭的人,你要谋求专业发展,你的宽松、和谐的物质和精神环境就是领导、同事、学生、家庭所给予的,没有他们的支持,你无疑会越走路越窄,窦老师在报告中,多次提到每当有困难时总是去“磨领导”、找朋友,说的应该就是这个理,当然,我所说的这种尊重,不是物质、外在的,而是内心精神世界的。因此,我觉得,作为一个教师,要特别注重修身立德、怡情养性,只有这样,你的追求才会以快乐地满足而成功实现,正如窦老师所说:只要你不要踩着别人地肩膀,把别人弄得死去活来,而你自己要快乐、开心,你认准目标,勇往直前,整个世界都会为你让路!也只有这样,你才能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因和谐、宽松、自由的环境而成长、而快乐,从这个意义上讲,别人的快乐就是你自己的快乐!

我认为,有了健康的身体和和谐的外部环境,你才只是一个平凡的好人,但作为教师还不够,作为一个谋求专业发展的老师就更不够!就像我们农民,虽然有了自己的耕地,如果你不去播种、耕耘,你不光注定没有收获,而且你的快乐生存也会受到威胁。因此,不管你是

把教师作为谋生的职业的人也好,还是把教师作为事业追求的人也好,都要不断学习、实践反思。正如窦老师所说:人的命是“天”定的,但运是走出来的(运是走字底),那种不走就想与好运握手的事是没有的,怨天尤人也没有用,因为不学习,你的底蕴就浅薄,试想,没有真本领。空有报国志有什么用呢?因此,窦老师说:要改变命运(自己的、学生的),就是要刻苦学习,向学生学、向同事学、向教材学、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把学习贯串于整个生活,这就是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从这个意义上说,自己的快乐是自己创造的!

篇3:听窦桂梅讲座心得体会

一、起———惊风乱飐芙蓉水【案例一】

师:我们二年级的课文里只有四五百字, 原文却有六千多字, 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 猜猜他删掉了什么?

生1:小鸭出生时是什么样子的?

生2:小鸭到底是怎么被欺负的?

……

【教育启示】

纯而又纯的感悟思考, 虽然通达, 但一点都不显得平庸。我猛然想起了清人唐彪的话:“凡理不疑必不过悟, 唯疑而后悟也。小疑则小悟, 大疑则悟。故学者非悟之难, 乃疑之难也。”学生在课堂上能主动质疑思考, 不正是一种“惊风乱飐芙蓉水”的课堂审美意向吗?它们溅起的是一圈圈思考的涟漪, 是一层层好奇的波纹、是一朵朵才情的浪花。

窦老师这样精心的设计在学生心中激起阵阵波澜, 每个人都想知道答案。全体学生都投入到了文本中去, 与文本零距离的亲近, 为下面的自由表达内心所感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二、承———桃花潭水深千尺

【案例二】

师:看, 这里也用了一个“啄”。这个“啄”和刚才感受的那个“啄”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这样吧, 把你的感受送到下面的句子里去, 我就知道你的意思了。

生:于是马上就有一只鸭子飞过去, 在他颈上 (狠狠地) 啄一下。

师:恩, 用这“狠狠地”, 更形象, 更准确。

生:于是鸭妈妈在他的颈上 (轻轻地) 啄了一下, 把他的羽毛理了一理。

师:……这鸭子不会别的动作, 它只会啄, 重复、简单。就这一个“啄”, 我们却感觉不一样, 自然而然带出的感情就———不一样。第一个, 那叫———

生:讨厌。

师:第二个, 那叫———

生:疼爱。

师:鸭子就只有啄……但是, 看似简单、重复, 然而里面的内涵却是———

生:丰富多彩。

【教育启示】

教师扣住“啄”字, 引导学生品词析句、朗读体会, 牵一发而动全身, 既避免了支离破碎的讲解, 也让学生在不同层面的“咬文嚼字”中品尝到了语言文字的味道。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探究, 品尝到丑小鸭的悲惨命运, 激发起他们对丑小鸭的怜悯。

窦老师在赏析这篇文章时, 将教材于原文贯穿起来, 在必要时给予补充, 使教材丰满起来, 使文中的丑小鸭鲜活起来, 使经典焕发出魅力。

三、转———映日荷花别样红

【案例三】

师:用词语概括一下小鸭?

生:丑陋。

师:我们看见的天鹅确是高贵的。 (板书:高贵) 看录像欣赏这只高贵的天鹅。

……

师:于是这只高贵的天鹅成了小鸭的梦想。

……

师:请学生说说当我成为天鹅的时候, 我_______。

【教育启示】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 对孩子的精神发展负有不可推诿的责任。英国作家汤玛斯说:“书籍超越了时间的藩篱, 它可以把我们从狭窄的目前, 延伸到过去和未来。”对于一个孩子来说, 需要知识的积累和人生视野的拓展, 他们心灵和思想的成长, 都离不开阅读。窦老师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引领着孩子们走向文字背后, 通过阅读了荟萃安徒生智慧的故事, 汲取了精神营养, 在反复思考中燃亮自己先前不自觉的潜能, 在自己的心中开启一扇扇光明的窗。

四、合———柳暗花明又一村

【案例】

师:……《丑小鸭》故事的背后, 是否也有味道呢?……这段话出自安徒生的《我生命中的童话故事》, 安徒生的童年也可以用一个词———

生:苦难。

师:再来看, 安徒生也和小鸭一样, 在苦难中寻求出路、梦想。

生齐读补充材料。

师:如果小鸭的梦想是成为高贵的天鹅, 那么安徒生追求的梦想就是———

生:文学。

……

【教育启示】

丑小鸭是大作家安徒生的缩影, 故事蕴涵着他的情感、态度、人生观。透过课文, 窦老师让学生看到了一个和丑小鸭何等相似的灵魂;她抓住学生的思想火花, 拓展了课堂预设。她让学生明白:一个高贵的灵魂在任何苦厄、困难下, 通过自己的执着追求一定能使自己的梦想实现。她让学生领悟:保持精神的高贵, 终将会有羽化翱翔的一天!

反思:走进特级教师的课堂, 你会时时有惊喜, 处处有收获。老师如诗如画的语言, 在孩子心底激起了无数的浪花。当我们惊叹于特级教师设计之精妙, 是神来之笔时, 你可曾想到教师是如何深入地钻研教材的。苏霍姆林斯基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教师的一堂历史课上得精彩至极, 令所有听课者叹为观止, 于是下课后, 大家围住这个大师, 询问他, 这节课上得这么好, 你花了多少时间备课?我是用我的一生来备这一节课, 至于这节课的教案, 大概用了一分钟。

是的, 教师的认真钻研, 博识强知可以使他们自由地行走在文字中, 给学生一个腾飞的空间, 使他们的思维都飞翔了起来, 飞出了文本、飞出了课堂、飞出了现实, 飞向了历史的星空、飞向了人生的长河、飞向了智慧的天堂……

篇4:听窦桂梅老师讲课心得

莱州路小学 闫启钰

在2018年9月28日下午我有幸听到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执教的《快乐读书吧》一课,让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窦老师讲的《快乐读书吧》一课,课堂中以《神笔马良》为例,引导学生如何高效读书,并且快速的理解这篇文章,窦老师采用了以下几点:

一、插图效应

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一篇课文都有插图,但很多老师并没有利用起来,其实插图是教材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窦老师讲《神笔马良》时,就给孩子准备了一张张的文字和图片,装在孩子的宝物袋里。

孩子每读一段文字就让他们自己配上图片,指导孩子读完了文字,图片也按一定的顺序排好了,取名叫“插图桥”。然后可以让孩子看着图片把文章变成自己的话讲出来,从而理解了马良是个什么样的人。在教学中许多插图新颖独特,富有童趣,不仅增加了课文的趣味性、形象性,对课文的理解也有重要的作用。插图就是我们理解整篇课文的一座桥梁。

二、时间绳

一般的故事前面都有一个表示时间的词,例如:一天,从此,一个晚上…… 窦老师把整篇课文的时间叫做“时间绳”。窦老师讲这篇文章的时候除了运用图片来帮助孩子阅读理解以外,在读到每一段时都让孩子把时间找出来,根据时间来了解文章的意思。时间就是一条绳,把整篇文章串起来,时间也是一条线,体现出整个情节的发展。窦老师就是根据这一条时间绳,教会了我们读懂一篇文章的另一种方法。

三、肢体语言

课堂教学是一种同时运用听觉和视觉的教育模式。当课堂上你教学生阅读和帮助学生理解一篇文章时,你的一举手一投足都会引起孩子的注意,这些肢体语言都会激起孩子的学习兴趣。窦老师这一节课从一上课都饱含激情,领着孩子读书,组织孩子游戏,对孩子充满了爱心。这一节课中无论是提问学生还是让学生去演板她都拉着孩子的手,仿佛拉着自己的孩子,是那样的自然,那样的亲切,这样的老师孩子会不喜欢她吗?孩子上她的课能不认真听吗?作为一二年级的老师,要想让孩子喜欢你尊敬你,你首先要做到可爱,只有可爱了才能可敬,做到了这一点学生才能去认真的和你沟通,课堂上才能与你互动。窦老师确确实实用她的肢体语言在表达着她对学生的爱,孩子们也在快乐中学会了阅读。

篇5:听窦桂梅老师学术报告心得体会

李殿祥

“窦桂梅”这个名字,可能大家并不陌生,特别是在教育界的人都知道这个大名,可我却是在前几天,在永吉县初中第二期、小学第四期骨干教师培训时,才第一次领略这位特级教师的风采。虽然只有一上午的时间,窦老师的课和学术报告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窦桂梅老师产生了由衷的敬佩。

我特别注意到,在讲“丑小鸭”一课中,窦桂梅老师与学生对话时她的眼睛在闪光,那是一种热切的目光,一种充满信任与理解的目光,一种平等交流的目光,一种带着鼓励与赞赏的目光。这目光就是一种巨大的力量,是具有穿透力的,是任何一个学生都可以感受到的。我想窦老师所取得的成绩正是源于这种目光,这目光中有着一位优秀教师所具有的最可贵的东西。相信所有的听课者也同样会感受的到。她正是带着这种目光领着孩子们走进了语文知识的殿堂,并和同学们一起感受着语文的瑰丽和辉煌。调动了学生们对中华语言文学的热爱和求知的渴望,使学生对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儿以足够的勇气“钻进去”再满怀激情地“飞出来”。

在报告中,窦桂梅老师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提出了自己对语文教改的新理念,即“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老师”,真是醍醐灌顶、受益非浅。她以自己教学中的实例进行讲解和说明,谈了自己的教学体会,介绍了她实践中的点点滴滴。她的语言准确而生动,她的讲述洋溢着激情,感染着在场的所有人。

参加这次培训后,我一直被窦老师所感动着。为了更深地了解窦老师和她的教学思想,我在网上查阅了窦老师的相关资料,看了她语文教学“三个超越”的相关视频。

窦老师1986年从吉林师范学校毕业后,在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任教,现任清华附小副校长,特级教师,全国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国家九五重点课题语文教材编写组的编委;出版有《为生命奠基》、《我们一起生长》、《窦桂梅阅读教学精品录》《爱与爱的交流——窦桂梅学生作文选》等专著。先后获得吉林省“五四”青年奖章、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标兵、全国中小学中青年“十杰”教师提名奖等荣誉称号,2001年作为教育部更新教育观念讲师团成员在人民大会堂作《为生命奠基——谈语文教改的三个超越》的专题报告。

窦老师认为:“语文教学要冲破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樊篱。学好教材,又要超越教材;立足课堂,又要超越课堂;尊重教师,又要超越教师。”

什么是超越教材?窦老师讲:“超越教材就是基于教材但不囿于教材,就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她说“我们使用的教材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关键的作用,我们必须学好它。不过,对语文学科的学习来说,凭一本语文书,一篇课文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语文教材已经不是学生唯一的学习资料,我们在认识上要打破教材作为唯一课程资源的神话。”要“把教材看作是实现„课程标准‟要求的手段,认真地学习课本教材,做到科学地补充教材,并能准确地加工教材。”为此,窦老师在教好原有教材的基础上,延伸扩展,由一篇带多篇,带动学生加强积累,扩大篇章的阅读。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有选择地给学生推荐多种书籍来读。“让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从书籍中积累文化知识,间接获得情感体验,生活经验等人生涵养的过程。”

什么是超越课堂?窦老师认为:“信息时代的到来,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坐在课堂上已经不是学习唯一的渠道。„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应该让学生懂得:在课堂上要好好学语文,生活就是语文学习的课堂,语文学习就在广阔的天地里,生命的成长中。”她“尽可能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去直面精彩纷呈的生活场景”她和学生们“一起讨论读书心得,讨论西部开发、腐败现象、庸俗文化……课下,一起组织红领巾志愿者服务队;到部队夏令营。到农村去体验生活;和学生一起去滑雪,玩老鹰捉小鸡游戏,跳绳,打雪仗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把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活生生的社会现象和生活内容带入自己的课堂,写进自己的考卷。”。

什么是超越教师?“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和点化后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质疑、学会批判,最终让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窦老师认为“教师和学生的真正关系应该是活生生的人的关系。”她可以“放下架子,蹲下身子,与学生一起去探求真理、发现真理,开创教师和学生真正平等的对话平台。” 她“注意向学生学习,把自己当做和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做到„和学生一起幸福成长‟”。窦老师说:“让学生超越教师,就必须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是好孩子的感觉”,“ 任何一个孩子的心灵深处都有做好孩子的愿望,教师的使命就是强化这种愿望,呵护这种愿望。让我们用淳朴的微笑和真诚的鼓励,划出学生幸福的人生起跑线。”

一位小学老师可以对“教与学”产生这样的认识,在实践中可以有这样的做为,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啊!

在我看来“超越”不是个普通的字眼。它是挑战、是创新、是升华、是飞跃,是对传统的发展和突破。因此我不能不为这样的一位老师喝彩!

窦老师是一名优秀的教师,她有很强的能力和很高的学识,但我更觉得,窦老师的魅力更在于她的人格。正如她的学生毕业留言中写道的:“老师,在2000多个校园生活的日子里,您不是站在人生的高峰上召唤我,而是手拉着手、肩并着肩,和我们一起经历风雨、享受彩虹、攀登人生阶梯,高唱生命的同一首歌!”

篇6:听窦桂梅老师讲课

刘秀荣

窦桂梅老师,一个把课堂中看似乏味的语文教学演绎得神飞色舞的尊师;一个对教学追求广度、深度、温度的尊师;一个进了课堂,见了学生就充满无限激情的不得不让人爱戴的尊师。大凡听过她课的师生,观过她课堂实录的老师,读过她每一本凝聚着心血、智慧与经验积累的书籍,我想都会拜倒在窦老师的石榴裙下。

她课堂导入的不露痕迹,课堂的激情四溢,广博的知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窦老师就像一个巨大的磁场,学生就像散落于磁石周围的铁屑儿,感情和意志顺从于窦老师,依顺于她的一颦一笑,一语一字、一动一静、一展一曲。她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术师,带着孩子们幸福地沉浸在语文园地里。

请欣赏窦老师“再见了,亲人”教学片断:

师:我们由衷地感到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是用鲜血凝成的,谁说他们不是亲人?他们不但就是亲人,而且胜过亲人!所以,分别的时候,他们才这样难舍难分地倾诉(教师用眼神提示画面中的“ 再见了,亲人”)—

生:再见了,亲人!(感情热烈)

师:登上了火车,他们仍然恋恋不舍地送别——

生:再见了,亲人!(感情难舍)

师:火车远去了,那声音仍在天空回荡——

生:(齐)再——见——了,亲——人——!(感情深挚,声音由近及远)

师:(出示课件“别亲人”)再见了,亲人——他们就这样依依分别(教师语气很慢,很动情,同时播放站台上当时真实的告别场景)

生:(表情激动,完全进入情境,把自己当志愿军经历催人泪下的感人场面)

师:列车就要离开了,志愿军们只好发出了最后的呼喊(引导读课文后三段)

生:“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我们的心„„”(出示课文后三个自然段)

师:听着志愿军的话语,朝鲜人民会怎样告别?

生:“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志愿军!”(学生在老师手势的暗示下改动后三个自然段)

师:对!他们的心声和志愿军是一样的,只是称呼的改变。那就是——

生:(齐)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战士„„(课件把课文后三个自然段几个称呼改动一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师:你们这边(指左边的同学)是志愿军,这边(指右边的同学)是朝鲜人民,你们就这样一句接着一句不停地向对方诵别,你们(指左边的同学)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你们(指右边的同学)就读上面(课件)的三段。

生:(教师用手势引导,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互相对读,此起彼伏,气势感人)

师:(课件播放火车开动的情景,这一景象更是感人)车轮滚滚,列

车在走,情却不走!一边还是志愿军,一边还是朝鲜人民,他们的告别一声叠过一声。(指刚才扮演的两组)一边还是志愿军,一边还是朝鲜人民,你们的告别声叠叠起伏,一浪高过一浪。(教师用手势指挥两组学生。就这样,在“再见了”的声音重叠中,在火车声音渐渐远去中,在老师的指挥中,最后声音越来越弱„„)

师:历史的车轮走过,“再见了”之后最终沉淀在我们心中的是两个字—

生:亲人!

师:让我们永远铭记的是这声音!带着你刚才的体会,把志愿军和朝鲜人民这样深厚友谊的体会再来读读。

生:(深沉地)亲——人。

生:(神圣地)亲人——!

生:(热烈地)亲人——!

生:(崇敬地)亲——人!

窦老师的课别出心裁,总能抓住“树干”渲染情感。这篇课文从会意字“亲”入手,引导学生从有血缘关系的亲人扩展到对无血缘关系的亲人再到跨越国度的亲人的理解。

这是怎样的一棵树呀?教材只是光秃秃的树干。是窦老师在给干枯的树儿精心浇水、施肥。渐渐地,小树冒出了嫩芽,芽儿变成了肥硕的绿叶,直到结出累累的喜人果实。我徘徊在这样惹人爱慕的树荫下,心中翻腾蹈海,好让人依赖的大树呵。这棵树从此刻起,将柱入我心,茂盛再茂盛。

刘秀荣

“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期间,我始终坚持边学边改,学改结合,针对工作实际,认真查找自身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从自身思想深处挖根源,找原因,自订措施,修正错误,主动整改,以达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目的。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

1、对教育教学理论的理解不够透彻,没有上升到较高的层次。

2、教学的方法不够高效,不能调动起所有学生的积极性。

3、有时对某些问题的分析和反思不到位。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1、理论学习不够深入,认识不到位,思想上不够重视。

2、理论不能联系实际,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不可能取得好效果,反之亦然。

3、主动意识不够,对问题不能精益求精,得过且过。

三、改进的措施

1、加强学习,提高素质,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2、提高学习的层次,把学习的 重点放在学思想,学内涵学方法上,充分结合美术教学的实际,力戒模仿,积极探索适合本校实际的美术教学新路子。

3、提高思想境界,积极进取,进一步加强自身形象的建设,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并切记:“身正为范,学高为师”的千古良训。

李小娜

本次活动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学习、整顿,使全校教职员工爱岗敬业意识增强,组织纪律更加严明,教育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使学校各项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作为一名教师,在本次活动中就要认真反思自已在思想上,工作态度等方面存在的突出的问题,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自查自纠,对照检查。

一、组织纪律方面

作为一名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就必须保证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那就务必有严格的组织纪律来约束自己,即“身正为范”。根据这些法规法纪,我有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比如对没完成作业或未交作业的学生罚扫地,对听课不认真的学生罚站„„从这些现象可以根据出我对教师法规法纪的认识、理解还不深透,在整风过程中,应严格反省批评自己。

二、敬业精神方面

要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就必须爱岗敬业,不爱岗就下岗,不敬业就失业。学校是我家,学生是自己的亲骨肉。这就是爱岗敬业的最高标准。而我有时批改作业不及时,有时工作不准时完成,这就是不爱岗敬业的表现,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立即纠正。

三、教育教学方面

教育教学地评价一名教师的确良重要准则。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学生在学校是受教育的对象,教育质量的好坏是学生和家长来评定,而家长的评价的标准是看学生考试成绩的分数。我认为自己的教学效果不太理想。在本职工作之余,还应向优秀教师取经。多用时间与精力,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四、“六认真”工作方面

教学“六认真”工作是我们教师的职责。在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方面自认为还可以,但有时总感觉力不从心,有松懈的想法。如备课马虎,上课出错,作业未全批全改。当面批改作业的次数较少。另外对差生重视不够,有放弃的想法。这就违背的教师的职责,应当从思想上加强认识,努力改进。

篇7:听窦桂梅老师执教

今天,听窦桂梅老师执教的《游园不值》,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细细品味,感受颇多,也引起我的一些思考。

(一)激情——春风化雨的力量

整整几十分钟,我忘却了自我,忘却了时间,沉醉于‚满园春色‛之中。窦老师把激情灌注到整个课堂,使课堂像一条奔腾向前的河,时而蓄势待发,时而汹涌澎湃,时而舒缓有致,我们仿佛和她以及孩子们一起登上了她的激情之船,开始了激情之旅,观赏和领略到一派激情风光。

大凡听过窦老师课的人,对她的评价就是‚有激情‛,也有人评价她的课堂,激情过火——虽声情并茂,课堂自始自终情绪饱满,听者跟着激动,过后给人的感觉‚很累‛,有时所表现的状态给人的感觉就是‚热闹‛。

我却不这么认为。我以为窦老师的激情不是情绪,是热爱。苏霍姆林斯基说:‚什么是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呢?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就是儿童。‛这时候,也许他慷慨激昂,也许侃侃而谈,也许和风细雨,但是,此时的他一定是充满激情的。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恐怕课堂也是这样,教师上课的激情就是那水中‚仙‛,水中‚龙‛。没有了对教育的热爱,任你教师用再先进的教学手段,也只是徒具其形;任你教师用在华美的语言,再动听的语调上课,也不会打动学生的心灵,震撼学生的灵魂。

是否可以打个这样的比方:如果你是平和宁静的,那你的激情就像春日里的阳光,温暖无比,十分适宜禾苗的成长;如果说你是奔腾豪放的,那你的激情就像夏日里的风雨沁人心脾,适宜禾苗成熟。因此,只要热爱孩子,你的宁静平和中藏着的只不过是含蓄的激情——你同样会对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爱好产生欣赏,你也会把幽默带进课堂,你还会显得有人情味,会更细心、耐心。所有这些,为课堂气氛奠定的是深沉的激情曲。

因此,我要说的是,千万不要把激情的理解狭窄化,每个人的教学行为都是自己独特的一幕幕生活剧。我们看到的窦老师的激情恰恰是她的自然状态。

窦老师曾说:‚怎样让我们的激情永葆青春?回答是——读书。‛激情不老——只要读书在,激情就在。对教育的激情,应该从现在的 外在表象化为内在的精神气质。不因年龄的增长,环境的改变,地位的升降而改变——这应该成为我们对为师品格的重要追求。

(二)和谐——用‚人文‛的方法‚教‛语文,体会‚人文‛享受‚语文‛之美

前不久,读了两篇文章,一篇是窦桂梅老师撰写的《语文为心灵奠基》,另一篇是浙江师范大学教授王尚文的《紧紧抓住‚语文‛的缰绳》。两位老师就‚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阐述了各自不同的观点。

窦老师倡导‚主题教学‛的理念,认为学习母语,决不能仅仅关注语言形式,而应从内容或‚人文‛着手带动对形式的领悟。王尚文老师认为语文教学重视人文必须将其渗透于学习正确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之中,从而更好地听说读写,着力于养成学生的语文意识。

我以为:我们现在所教的学生很难‚静下来‛,带领他们把玩语言时,孩子们显得很不耐烦┈┈中小学生本来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感悟语文,但由于多学科的压力,再加上语文课时的减少,更有学语文时的急功近利和浮躁,使语文学习处于危险的边缘。凝神静气读书已经很难做到。我们只好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抓住他们感兴趣的‚兴奋点‛‚出发点‛等主题,引导他们把语文学习和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把孩子从声光色的世界里引进语言的殿堂,进行丰富的语言实践,他们的收获会大得多。

看看窦老师的课堂吧,她从精神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整体构建课堂。

1、‚入境始与亲‛

以本课教学为例,窦老师根据古诗的特点,充分挖掘可以利用的学习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和策略,让学生‚入境‛。如:开课伊始,请学生回忆学过的古诗《题李凝幽居》,说说诗人贾岛静心苦吟‚推敲‛的故事;接着有指导学生读了贾岛的另一首诗《寻隐者不遇》;然后出示了几个含有‚不遇‛的诗题,引导学生比较发现。这些诗与诗题的出现看似与教学内容《游园不值》没有关系,实际上,老师运用创设情境、启发思考、比较品评的方法悄然把学生带入了一个品读推敲的世界,让学生感受到古诗的魅力,感受到古诗中每个文字的背后都闪耀着一种灵动,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欲望。

2、文本巧推敲

进入情境后,窦老师通过对重点文本的敲打、感悟、反思引导学生感受文本主题的内涵和语言的魅力。如:在学生基本理解诗意后,教师紧扣一个‚怜‛字,启发学生——‚诗人的情感体现在一个‘怜’字上,你从哪个字上感受到‘怜’?‛这个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学生们根据自己读书的体验,从‚印‛、‚小扣‛、‚春‛、‚关‛与‚出‛、‚一‛与‚满‛,这些字词体会到诗人对‚满园春色‛的无比‚怜爱‛。

这个教学环节不由让我想到特级教师张伟的‚球形教学理论‛,一个‚怜‛字就是全诗的‚球心‛,是全诗牵一发动全身之处,窦老师抓住这个‚球心‛,保持每个字词对它的‚向心力‛,教学有了明确的目标,各句之间建立了有机的联系,提高了教学效率,所谓‚提领而顿,百毛皆顺‛就是这个道理吧!

3、拓展求发展

窦老师主题教学的特点,在学习文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走进广阔的语文天地,进行主题阅读的拓展或相关的语文实践,丰富学生的积累,扩大视野。

例如:在本课教学中,教师运用角色体验法展开语言实践。‚出墙的红杏啊,你在园内看到了什么景色?‛‚你们这些花、草、树啊,看到这一枝红杏出了墙,想对它说什么?‛‚请‘叶绍翁’啊,把沿途看到的,讲给园主人听听!‛孩子们立即兴致盎然,进入角色,展开对话,有效地提高了表达与口语交际的能力。

再如:在教学中,窦老师还引导学生读了《雪夜访戴不遇》,这是《世说新语》中的名篇,‚雪夜访戴‛的典故引导着学生感悟人生!‚我想,把这美好永远留在心中,这‘不值’不仅仅是‘不值’啊,还含有那份舍不得,那份不忍心。人生啊,就是如此,在‘不遇’中有‘遇’,在‚不可能‛中‚可能‛,这就是人生!‛

这是什么?这是在教学生做人,教学生正确看待人生啊!

最后,我想说的是,听名师讲课,重要的是学习名师的教学思想和个性修养,不能简单模仿。他们所代表的先进教学理念是值得学习的,他们的成长之路也值得研究、借鉴。

篇8:读《听窦桂梅老师讲课》有感

阅读了《听窦桂梅老师讲课》这本书感受很深,我感觉不是在看书,而是感觉窦老师就在我身边,正用她那充满激情、严谨智慧而不失幽默语言慷慨激情地对我讲述语文教学中的精髓,使我受益匪浅。

看完序言,我了解到窦老师对语文教学的执著精神。她高超的课堂艺术不是一天两天获得的,而是靠艰苦的磨练,一次次从失败中走出来的。面对失败她没有弃馁,而是坚定的一步一步地走下去,最终获得了成功。她说:“有痛更有累——并且快乐着。”

窦老师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上有高招,她总能煽动学生的热情,或让学生沉思。课前的三言两语就让学生充满自信心。“你棒,他棒,人人都棒!”简单的一句话,好像被窦老师施了魔法一样,课堂时而激情澎湃,时而静如止水,思索的暗流在悄然前行。

我从窦老师的课堂教学中学到了很多,也受到了最大的启发。为什么我的课堂教学是那样的呆板?怎样借鉴窦老师的课?这是我今后要不断思考的问题。

课堂如人生,精彩的人生需要细节来支撑,精彩的课堂也需要细节来建构。窦老师就是在一个又一个的教学细节中建构了课堂教学的生命。我想,听过她的课或看过她的教学录像的老师都知道,她的教学语言极富有感染力,极具有个人魅力,不论是叙述,还是评价,都有声有色,抑扬顿挫。开始上课,她惯用的一句话就是:你棒,他棒,我棒,人人都棒!这句话看似简单,但一下子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加了亲近感。她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极其富有活力。这里我摘录了她在评价学生的读书和叙述时的一些激情语言,我认为很值得同行们的学习和借鉴的。

——你的幽默极富有创造,听你的声音,我可以感受到胸藏大智慧的矮个晏子的笑声,真是一笑解千“丑”,一笑解千“愁”。

——是啊,读书是个人的,我们在尊重别人朗读的同时,我们也有自己的滋味,我们不再评价别人,你读得“真有感情”啊,而应该说读得有特点,读得有个性,读得有自己的味道,即读得有韵味。

——正像你们讲的那样,不光是理解课文,还要把你看到读到的故事,变成自己的话有理有据地讲出来,下面就请你们默读课文,看看哪些字眼儿触动了你感情的那根弦儿,哪些话语增添了你心中的力量,一会儿讲给大家听听。相信你们会侃侃而谈,说出的话落地有声。

——这位同学很会读书,读了文中的老师联想到了自己的老师。其实我们阅读作品,就是走进作者的心灵,也触动自己心灵的那根弦,于是你的心灵世界也得到了升华。

——向你祝贺,同学们给他鼓掌。他把书上的语言进行了充分地“消化”,内化成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思想,这真了不起!

——太好了,我发现你刚才讲的那个故事书上没有,你把他补充进去,这是多好的一种语文学习方法啊。

窦桂梅老师的课总是充满激情,如行云流水,像潺潺流淌的小溪,不知不觉间就流到了学生的心灵深处。以上列举窦老师精彩而有感染的语言只是这本书中的小部分。由此可见,窦老师的学识是多么的渊博,功底是多么的深厚,她对学生的鼓励方式又是及其丰富。她的课堂总是充满着各种可爱的细节,笑声不断,活而不浮,重而不涩。随意中镶嵌着精致,精致中蕴含着纯朴,纯朴的语言中还蕴含着巧妙的点拨。她的课堂,是“玫瑰课堂”,弥漫着花香花色,能够给予学生语文课上的赏心悦目,每个人都会不知不觉被吸引,心灵在激情中而放飞,而感动。她的课堂,值得我们去欣赏;她的书,值得我们去读一读;她的教学艺术,值得我们仔细揣摩、体会。这就要靠我们自己去研读,去品味,去领略,去发现,去学习。

《三个儿子》课堂实录

实录整理: 黄山市歙县城关小学 吴雪娟 余金玲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出示孝字图)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带来了一幅图画,请大家看看,看见什么了?(请一个女生),小姑娘,你说说,看见了什么?

生:我看见一个老奶奶拄着拐杖,还看见一个小男孩和老奶奶说话。

师:还有谁观察得特别仔细?(又请一个同学)

生:老奶奶拿着一根拐杖,小男孩扶着她回家。

师:观察得真仔细。这是拄着一根拐杖。

师:是啊,同学们,家中的父母长辈老了,作为儿孙的我们,搀扶着他们慢步行走,这便组成了中国的“孝”字。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讲述的就是发生在儿子和妈妈之间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三个儿子》。伸出你的小手,和我一块写课题。(板书课题:三个儿子)

师:注意“儿子”是一个轻声词,咱们一块读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师:再来一次,注意不拖音拉调。(学生再次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

师:课文预习了吗?

生:预习了。

师:好。预习是学习课文的好方法,老师要来检查一下预习。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生:三个。师:好,你们在家中读了几遍课文,用手势告诉老师。(学生做手势)哇,读了五遍课文。放下你的手,熟读课文也是预习的好方法。接下来请你们自由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遇到难的字多读几遍。开始自由读。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三、熟读课文,学习字词

师:大部分孩子已经读完了。听到你们琅琅的读书声,老师也想来读读课文。现在你们听老师是怎么读的,好吗?眼睛看着你的课文纸,用耳朵听。(老师读课文,学生听。)

师:好,下面请大家齐读一遍,把句子读通。(学生齐读课文。)

师:轻轻地放下课文纸,课文里的词语都迫不及待地要和大家交朋友了呢。谁举手来读正确?

(点一个同学),你来读读。(这个学生读出示的词语,然后又点了几个其他的学生来读。)

师:同学们,咱们每个词语连读三遍,注意读准。(学生齐读词语。)

师:来,咱们拍自己的小胳膊,在哪?肩膀的下方,这是胳膊。我们一边拍着胳膊,一边读。(学生读“胳膊”这个词)

师:哪个孩子发现了,藏在这个里面的秘密?(点一个学生)你说。

生:两个都是月字旁。

师:你真聪明,带有月字旁的字和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有关系。你还知道带有月字旁的字吗? 生:脑。

师:还有吗?

生:脸。

师:积累真多这样的词,真不错。看第三组生字,这些生字藏在三句话中,第一句谁来读一读,注意读准,拎是前鼻音。(点一学生读句子。)师:读得很准确。一块读第一句话,注意读准前鼻音的“拎”。(学生齐读第一句话。)

师:谁来做做拎水桶的动作?(请一学生上前做拎水桶的动作。)

师:咱们一边拎水桶一边读读这个句子。(让学生起立做动作读句子。)

师:刚才你们都拎了水桶,谁能发现这个“拎”字有什么秘密啊?

生:是提手旁。

师:为什么啊?因为拎水桶的动作和手有关。还有谁发现了什么?

师:有一个“令。”

师:“令”的读音和“拎”的读音相近。像这样,一部分表示字音,一部分表示字义的字,我们称作形声字。谁能给“拎”字换一个部首,看看是个什么字?

生:领,领导的领。

师:页字旁的字大都和颈部有关。还有谁能说?

生:峰,山峰的峰。

师:我知道你的意思,你一定是说这个字。(板书:岭)这个字读lǐng,和山字有关。还有吗?

生:王字旁的玲。

师:大家积累了不少这样的形声字。我今天带来的这个字,请你们用形声字的规律来猜猜,它和什么有关?(出示聆字的生字卡片。)

生:它和耳朵有关。

师:它确实和耳朵有关。谁能猜猜它可能读什么?猜错的不要紧的。

生: 师:我们一起读一读,看看他猜得对不对?(学生看老师展开的音节卡片齐读三遍。)

师:掌声送给他。(学生鼓掌。)

师:你们猜猜它能组什么词?

师:我来告诉你,它与听有关系。(展开卡片下面组词的部分。)我们一起读三遍。(学生读词。)

师:非常好,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一个新朋友。

师:第二句话,谁来读?(一学生读句子)

师:这个妈妈夸她的儿子有哪两个特点?

生:又聪明又有力气。

师:特点就是聪明有力气。咱们一起读读这句话,大声地读,告诉所有的老师,她的儿子有哪两个特点?(学生齐读这句话。)

师:谁能用“既---又---”来说说你们班的同学有哪两个特点?

生:余培乐既聪明又学习好。

师:谁是余培乐?他夸你呢,你得表示表示。(学生说谢谢)

师:还有谁来说说你们班的同学的特点呢?

生:程俊松不仅学习好,纪律也很好。

师:要用上既和又。

师:程俊松既考试考得好,又纪律好。你表扬的是谁啊?

师:是同桌,那同桌得表示表示吧。师:那谁能用“既---又---”说说别的,比如说你熟悉的小动物啊,教室啊等等。

生:小狮子既可爱又威武。

生:红苹果既很红,又很甜。

师:那你可以这样说:苹果既红又甜。再说一遍。(学生把正确的句子说一遍。)

师:第三组是一个古代的字。这个字你猜猜,就藏在生字里边,是什么字啊?

生:甸。(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齐读三遍。)

师:古时候,“甸”字表示的是郊外的田野,所以有个田字。这个字带出了一个词出来了,你发现了什么?

生:声调不一样了,第一个字读,第二个字读。

师:同不同意?

生:同意。

师:真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把字和词各读三遍。(学生齐读甸和沉甸甸)

师:甸单独读的时候读第四声,在ABB式词语中读第一声。咋们再读读这个词语。(学生再次齐读。)

师:太棒了,平常我们会说沉甸甸的什么?

生:沉甸甸的

生:沉甸甸的水桶。

师:还有什么是特别重,特别沉的?

生:沉甸甸的脸盆。生:沉甸甸的石头。

师:课文里讲的是沉甸甸的什么?

生:沉甸甸的水桶。

师:你们同意吗?你们是从哪发现课文里是沉甸甸的水桶的呀?请你们找一找。

生:因为说三个妈妈在井边打水。

师:再找找好吗?再想想。

生:第一个自然段。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师:对,你找着了。课文还有哪能看出是沉甸甸的水桶?

生:一个妈妈打了水,拎着水桶回家去,老爷爷在他们后面慢慢地走着。

师:它可没有说。

生: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疼了,腰也酸了。

师:他找到了课文的第八自然段。请同学自由读读,把这段话读通顺了。

(学生自读第八自然段。)

师:这一段话里头一个沉甸甸都没写呀,你是从哪些词语感受到了沉甸甸的呢?

生:一桶水可重啦。

师:哪个字?

生:重。

师:而且这句话后边还有一个感叹号,谁来把这个感叹句读准确?(一学生读这句话。)

师:你从哪感受到水桶沉甸甸? 生:胳膊痛了,腰也酸了。

师:还有吗?

生:晃荡。

师:谁会读准确这个词?轻声

(学生读这个词。然后老师有带领大家再读这个词。)

师:晃荡这个词的意思就是------就是------生:摇晃。

师:你还从哪儿感受到了水桶沉甸甸?你来——

生:走走停停。

师:对吗?

生(齐):对!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句话,注意读出水桶沉甸甸的感觉。等会儿我请同学来读,开始练习吧!

生1(端着书):自由读!

师:谁来读?小姑娘——

生:读——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师:从你的朗读中,我体会到了这桶水有十斤那么重了。还有谁来?比她读得还要重?就请你读!

生2:读——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师:重呀!有十五斤啦!谁再来读?你来!

生3:读——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师:重啊!我们一起读——一桶水可重啦!

生(齐):——

四、回归课文,整体感知

师:是呀,孩子们,三个妈妈拎着沉甸甸的水桶走在回家的路上时,她们看见了自己的三个儿子。(出示课件:课文插图)三个儿子看见妈妈拎着沉甸甸的水桶,各自干了些什么呢?请同学们仔细看图,谁能用这个句子来说一说三个儿子的表现?(出示课件:一个…一个…另一个…)来,这个小姑娘!

生1:一个儿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师:你读的是课文上的,谁能看着图来说一说!

生2:一个孩子唱着歌;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另一个孩子提着妈妈的水桶,走了!

师:对了,其实图上的内容就藏在课文的9、10、11自然段,我们一块儿来读一读这三个自然段。拿好课文纸。

生(齐):——这时,迎面跑来三个孩子

师:好的,孩子们!课文里写了妈妈们看到的三个孩子。其实,课文里还有许多地方也写到了三个儿子。不着急,请你默读课文,用笔划一划课文中写到三个孩子的句子,开始吧!

生:(默读)师:(巡视)用横线划。

师:课文中还有哪些句子也写到了三个儿子呢?来,请你读!生1(读):

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又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另一个妈妈什么也没说。

那两个妈妈问她:“你怎么不说说你的儿子呀?”

这个妈妈说:“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师:她找到的是课文二、三、四、五、六自然段。孩子们,没划齐的把它划齐了。动作快一些!好,孩子们,把笔停一停,刚才这位同学找到的是三个妈妈在说自己的儿子。

师:还有谁找到了课文的哪里还写到了三个儿子?谁来?好,小姑娘!

生2(读):那两个妈妈问她:“你怎么不说说你的儿子呀?”

师:这一句刚才已经有人找到了,还有什么地方?你说——

生3(读):

一个妈妈问老爷爷:“看见了吗?这就是我们的三个儿子。怎么样啊?”

“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师:这位同学找到的是课文12、13自然段。好,同学们,把笔停一停,请看黑板。

师(根据板书小结):这一天呀,三个妈妈在井边打水,他们在说自己的儿子。当妈妈们打完水,她们拎着沉甸甸的水桶回家去的时候,在路上看见了自己的儿子。明明有三个儿子,可老爷爷却说只有一个儿子。聪明的孩子一定能帮助老爷爷解答这个疑问。这个问题我们下节课来学习。

五、学写生字,感受汉字美 师(过渡):聪明的孩子不光要学习课文,还要学写字。来,你看我今天就带来了一个“聪”(老师把写好的带田字格的字贴上黑板)一起读三遍。

生(齐):聪,聪,聪。

师:在书写“聪”的时候,咱们要注意什么呢?谁知道?请你说。

生1:“聪”字不是翘舌音。

师:对,你说的是读音。我问的是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你来说。

生2:笔画。

师:注意什么笔画?

生3:“心”的笔画,应该是“点、卧钩、点、点”。

师:哦,你说的是笔顺,还要注意什么?

生4:耳朵旁,“提”笔不要出线。

师:你注意到耳朵旁与“耳”字有什么不一样?

生5:提……

师:谁来帮帮他?

生6:耳朵旁“横”变“提”。

师: “耳”字最后一笔原本是“横”,在做偏旁的时候要把“横”变成“提”。这样做是为了给右边的“总”让让位置。这在我们书法当中叫“避让”。叫什么?

生(齐):避让。

师:字懂得了避让,它就特别美。小朋友们仔细看老师写,注意每个笔画的走势。师:边示范边解说,“耳”的横变提。你看,耳朵听,眼睛看,嘴巴说,记心里。咱们就会——

生:越来越聪明。

师(边说边粘贴带田字格的范字):老师还带来了两个字,在写的时候也要注意避让。谁来说说这两个字如何避让?

师:我们先读一读。

生(齐):拎,拎,拎;桶,桶,桶。

师:有人没有注意:第一个字是前鼻,第二个字是后鼻。再读——

生(齐):拎,拎,拎;桶,桶,桶。

师:这两个字在写的时候要如何避让?

生1:“拎”提手旁的“横”要改成“提”。

师:那本来就是“横”,不是改的。谁来?

生2:“拎”字的提手旁要窄一点,为了给右边的“令”字腾腾位置。

师:“拎”还得注意什么地方容易写错?

生3:“令”字最后一笔是点。

师:“桶”字要如何注意避让?来,你说!

生1:“桶”字的木字旁“捺”改成“点”。

师:同学们先请仔细观察老师是怎样写的。

师(示范):拎、桶。看清楚了吗?在写之前,舒老师请大家先摆摆姿势: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课文纸一寸远,拿好笔,手离笔尖一寸远。打开课文纸,在这两个字的后边只写一个字。开始。生:练习。

师:巡视指导。(提醒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

师:写好的举手示意老师。(向举手的学生竖起大拇指)你真棒!

师:(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作业)看看这位同学写的“拎”和“桶”,谁来给他点评点点评? 生1:“桶”字的竖画太往里斜了。

师:你觉得他的竖写得不够直,是吗?

生2:木字旁太粗了!

师:你觉得他写的木字旁没有给右边的字腾位置,是吗?

师:(边用红笔改学生的字,边解说)把木字旁写小点,给右边的“甬”让让位置。谁再来说说?

生3:“拎”字的撇没写到位。

师:(边用红笔改,边解说)“令”字的撇画还要写得舒展些。谁来说说这个“聪”

字?

生1:耳朵旁的提可以再写短些。

师:嗯,右边的“总”字还可以往左边靠一靠。(用红笔修改“聪”字)

师:孩子们,对照自己的字,如果你也有上面这些问题,请注意避免。孩子们,不要擦,在田字格里再写上一个。注意写字的姿势。

(生练习,师巡视指导)师(小结):同学们,大部分孩子都把字写完了,大家把笔停一停。中国是礼仪之邦,不光汉字藏着避让等做人的道理,这篇课文也藏着一个深刻的道理,咱们下节课再来学课文,写生字。下课!

点评:

这堂课是低年段的一篇阅读教学课文。大家都知道低学段的阅读教学很不好上,特别是这种到外地来现场借别班的孩子来上的课,但是,舒萍老师让我惊喜地看见了一堂既扎实又有创意的课。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感受:

一、教学内容丰富、有实效。主要体现在:课堂上有认字、识字、读句。读句子做到了:读准确、读通顺、读得有感情,并且通过学习一些关键词来进一步理解句意与文意;课堂上通过看图说话训练孩子的表达能力;通过写字教学教给孩子写好字的方法。整堂课以生为本,体现了低年段阅读学习过程的指导。

二、润物无声,循循善诱。二下是低年段与中年段相交接的时段,教师多处注意了学习方法的指导。比如:预习方法的指导:标注自然段,熟读课文;联想识字、猜字——“聆”,;形声字的学习方法;避让的写字方法的指导。

三、扶放结合,体现低段特点。

一、“既…又…”的造句练习,体现了三个步骤:

(一)课文中的儿子“既…又…”,你的同学“既…又…”,其他的事物有什么特点可以用“既…又…”来说一说。学生说话练习的思路越来越宽阔,体现了学生学习由扶到放的过程。

(二)看图说的训练也体现了这一点:由看图自由表达到学习课文中规范的语言,这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四、第一课时的教学比较有创意,扣住“沉甸甸”这个词带领学生读懂了文意。老师领着孩子们紧紧抓住第八自然段的文字反复咀嚼,从字里行间体味“沉甸甸”的意味。老师最有艺术的一个问题是:文中并没有“沉甸甸”这个词,你从哪里体会到的?

五、写字指导讲方法,有步骤,教师的示范有效、评点清楚。两个小建议:

一、教师在根据板书说主要内容的环节,我建议把说的机会留给学生。在二下这个年段,学生应该能够拄着拐棍(板书)来完成。

二、在公开课上,年轻的老师不要慌,要充分尊重学生。比如,看图说话的环节,第一个女生说得很好,没有翻开课文就用上书上的语言来表达了。老师让她坐下去,并强调用自己的话来说。没看书,就会用书上的话来说,不是很好吗?如果我是舒老师,我就会表扬她,然后直接进入下一环节。在教学中,要果断地处理好预设与生成,要更加注重生成。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实录

全国第八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观摩活动特等奖

版本:人教课标版二年级下册

执教者:安徽

张文花

王小红课堂实录

整理者:吉林市船营松江实验小学

李茉(嫣然)

上课时间:2010年10月20日16:00—16:40(第二会场下午第三节)

【课前活动】

师:我就是上课的老师,善于观察的孩子可能知道我教什么名字?谁看出来了?你说。生:张文花老师。

师:你真聪明,眼睛很亮。我姓张,名文花。那张老师来自—— 生:张老师来自安徽省黎苑小学。

师:我发现了有几个字不认识,平时你们遇到不认识的字都怎么办呀?你说。

生:让爸爸妈妈给我们读一下,然后我们注拼音。师:你真会学习,可以问家长。生:查字典。师:你也很聪明。生:问老师。

师:对的。我们可以用刚刚学过的部首查字法,查一查字典,找一找拼音就认识了。来,往这儿看,刚才你们不认识的,什么北市?找一位小朋友读。生:淮北市。

师:张老师来自安徽省淮北市黎苑小学。是的,我的家乡在安徽淮北,距离银川很远很远。今天,能和咱们二十一小学,二(5)班的小朋友一起学习,多有缘分啊!欢迎我吗?如果再热情一点,我会更开心。欢迎我吗? 生:欢迎。师:谢谢你们。

师:小朋友们,你们的眼睛很亮,从大屏幕上知道了我的名字,现在用心听,会听的小朋友能知道我说的是什么。师:一位老公公,有张圆面孔。有朝一日不见他,不是下雨就刮风。你大声说。生:太阳。

师:哎呀,真棒!你的反应最快。再听一个。师:初三初四弯又弯,十五十六圆又圆。一起说。生:月亮。

师:我就知道难不住你们,因为我们学过这几句谚语,一起读一读。生:初三初四蛾眉月,十五十六月团圆,朝看太阳辨西东,夜望北斗知北南。

师:这北斗指的是: 生:北斗七星。

师:天上的星星不仅有趣,而且能告诉我们很多知识呢。小朋友快来欣赏欣赏

出示多媒体(满天的星光,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师:小朋友们,就让我们在这美丽的星空下开始上课。好吗?

【上课时间】(师生问好)

师:1900多年前,就在这星空下,有一个数星星的孩子,小手伸出来(师板书课题,)跟我写课题。“数”右边的反文要注意,撇高高在上,横起笔要低,要短,这一撇要有弯度,捺要出脚。请一位小朋友读课题,请你读。

生:数星星的孩子。

师:读得正确。再读一遍好吗?有进步,请你读。生:数星星的孩子。师:一起读。生:数星星的孩子。

师:预习了课文,我们知道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名叫—— 生:张衡。

师:谁来读,请你读。生:张衡。

师:非常好。你再读一遍给大家听。

师:张衡是汉朝人,同学们一起读这个词。生:汉朝。

师:汉朝是一个朝代,距离现在已经1900年了,再读。生:汉朝。师:再读。生:汉朝。

师:小朋友们,这是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师:有几个字你们没学到,课文里也没有拼音,瞧,有认识的吗? 出示:乱动、绕着、钻到。生:读。

师:没学过的字,你都能读准,你可是走在时间前面的人。你们也认识吗? 生:认识。

师:好,认识的小朋友都读一读。生:读。非常好。

师:下面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找一找下面的拼音,多读几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端起书,自己读自己的。(学生朗读,齐读者多)

师:同学们的读书非常认真,瞧,这一课的生字相信你们都会读了,现在,同位的你读给我听听,我读给你听听。读不对的,帮他纠正。学生相互读。

师:好的,第一句话谁来读。请你。生读。

师:你读的不准正确,还很通顺呢?特别是这个多音字,你都读准了。你再读。生:无数。师:你也读读。生:无数。师:你读。生:无数。

师:孩子们,快看,这个字在这里读—— 生:无数

师:这个字,在这里读―― 生:数。

师:读读这个词语,生:无数。

师:小朋友,这无数的星星撒在夜空是什么样呢?咱们做一个“撒”的动作。来,准备好。生:做动作。师:撒得再多一点。生:做动作。师:撒得再远一点。生:做动作。

师:孩子们,星星被你们撒到夜空中去了,瞧,多美呀!听我读。师:读。

师:一起读。(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师:瞧,长句子注意了停顿就能读好了。这句话,谁能读?

出示:天上的星星是在动,可是看起来他们之间的距离好像是不变。师:哎呀,你会读长句子。这里有个词。师:请距离我近的小朋友读这个词,生:距离。

师:再请距离我远的小朋友读。生:距离。

师:距离我近的小朋友和距离我远的小朋友都读对了。一起读。师:孩子们,再看这句话,谁能读,请你读,出示:他看清楚了北斗七星果然绕着北极星慢慢地转动……

师:别着急,再读一遍,相信你能读得更好。你也想读,那你们俩一块读,好吗? 生:读。

师:你们俩读得都很棒,孩子,看这个字,读“楚”,再读,一起读。它和“清”组成词语,再读一遍,你有意见,那我不说了,自己纠正。注意,好。同位帮你纠正。生读。

师:它和清组成词语,可就读轻声了,你再读。生读。

师:把第一字读重一点,后面的轻声就好读了,生读。

师:真好,这样你还会读吗? {出示:清清楚楚}

师:是的,小朋友,你们看(出示1,2,3,三句话)课文就是这样一句话一句话组成的,让我们认认真真地再把课文读一遍。注意,词语之间的停顿。你会读得更通顺。端起书,自己读自己的。生自由读。(这次自由读的增多。)教师指导学生的读书姿势。

师:小张衡是怎么数星星的呢?请小朋友读第一自然段,好,你读。生读。

师:你读得非常努力,注意这个词语你没读对,来你再读一遍。相信你一定能读好。

出示“仰起头”,生读。师:再读,生读。师:你读。

生:你也想读,跟着读。师:一起读。

生齐读。(出示生字卡片:仰起头)师:这个字它单独可读第三声,再读 生再齐读。师:孩子们,让我们放下书,都仰起头,仰起来。还有一个小朋友没扬起来,天上的星星可不好数了,让我们一起数,看清楚。一颗,哎,别着急,第二颗没看见呢。一颗――两颗――三颗――第四颗在哪呢?想象一下,四颗――五颗――第六颗――就这样,小张衡,一直数到了几百颗呢。谁读这句话。(出示: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生读。

师:哎呀,我发现这两个小逗号你停顿得很好。让人感觉小张衡数了很长时间呢。你再读读,我们都体会体会。生读。

师:多么认真的孩子呀!你读。生读。

师;哎呀,丢掉了一个字,不过已经很不错了。同学们一起读。生读。

师:奶奶笑着说,请你读课文—— 生读。(第二段)

师:这个问号读得真不错,孩子说——你接着读。生:奶奶,能看得见就能数得清。„„

师:你读得声音响亮,语句通顺。小张衡发现,这颗星和那颗星总是隔那么远,就是他们之间的什么没有变? 生:距离。(出示生字卡片)师:咱们看这个“距”字,它是个形声字。左边是? 生:足字旁。师:右边是 生:巨。师:哪个巨? 生:巨人的巨。

师:对,右边的笔顺可不好写了,伸出小手跟老师书空,横,横折,横,最后一笔是 竖折。再读这个词。

师:爷爷听了奶奶和小张衡的对话,他又说了什么,请同学们认认真真地自由读爷爷的话,看爷爷说了什么。学生自由读。

出示:你看,那七颗星,连起来像一把勺子…… 师:谁来读读爷爷说的这三句话,谁想读,请你读。生读。

师:孩子,你读得字字响亮,句句通顺。仔细看,在请一位小朋友读。生再读。

师:这北斗七星就在你们书上呢,找一找。连一连(出示课件)师:老师也连了起来,仔细看。这北斗七星多像一把勺子啊,这样你还会读吗。谁来读? 生读。

师:你的声音真响亮。这北斗七星也叫勺子星。瞧,这勺子还会变呢?我们的祖先是这样写勺子的。现在是这样写的。出示:那七颗星,连起来()叫()。

师:伸出手跟老师写勺子的勺。撇、横折钩,点。

师:你们看,这只是天上的一组星,瞧,这还有一组,天鹅星。这里呢?狮子星。

(课件出示星座图)

师:我们的祖先,就这样把它们一组一组的星星起了名字,花园里的花是——

生:一朵一朵。师:树上的叶子是—— 生:一片一片。

师:马路上的小汽车是—— 生:一辆一辆。

师:再读这个词。你有什么好方法,来记住这个“组”吗? 生:绞丝旁加一个且。师:不错,你是用加一加的方法,还有没有别的方法? 生:祖先的族,示字旁换成绞丝旁。

师:是的,还可以用换一换的方法。同学们往这看,有丝便是组,有女便是姐,有米便是粗,有示就是祖国的祖,有示便是祖。再读这个词。生:读。

师:爷爷说的话张衡相信了吗?(课件出示)请你读,生:读。

师:这个小问号读得真好,请你读 生:读。

师:哎呀,一个比一个读得好,齐读。生:读。

师:这孩子一夜没睡好,几次起来看星星,他看清楚了,北斗七星果然绕着北极星慢慢地转动。这个孩子名叫—— 生:张衡。师:是—— 生:汉朝人。

师:他长大以后。刻苦钻研天文,成了著名的—— 生:天文学家。(生字卡片)

师:孩子们,课文又读了一遍,喜欢这个孩子。让我们再穿越时光隧道,走进张衡家的小院,看看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出示课文图片,配乐师朗诵:师读第一段第一句,生读第二句。师声情并茂的读奶奶的话)

师:喜欢奶奶说的话?那就练一练吧。都练一练,开始吧。学生自由读。

师:你想读吗?请你读。生读。

师:哎呀,奶奶是笑着说的,你得笑着读。生读。

师:哎呀,你这个奶奶,读得很认真,只错了一个字,不过要的就是你这股精神。你也读一读。生读。

师:带上动作读张衡的话。有意思吧。

师:同桌互相读,一个读奶奶说的话,一个读张衡说的话,呆会儿,我们看是奶奶读得好,还是张衡读得好?快读读。生读。

师:想读的小朋友请举手。准备好 师:奶奶说——生读。张衡说—— 生读。

师:多亲切的奶奶呀,小张衡也不错。还有谁想读。你想读谁?谁想读张衡。这样,你们都是奶奶。(师引读)奶奶说——张衡说—— 师:小张衡不仅不傻,还发现了规律了呢?那这节课,我们就要练一练分角色朗读课文。

你们书读得越来越好了,相信这一课的生字词语已经牢牢记住了。第一组。

生:无数、数不清,数得清。师:第二组。

生:张衡、汉朝、天文学家。师:真好,第三组。生:仰起头 距离 清楚。

师:还有最后一组,想读的一起读。生:一组一组的 一闪一闪的。

师:小朋友,我们认了字,学了词,读了课文,下面我们开始写字。一定要把字写认真,写规范。这节课我们要写这些字,读一读(出示:勺)

师:在这节课上要写这样几个字和一个词语,刚才,我们已经把勺和组字写过了,现在看睡和距离。先来看这个睡字。师:指导写“睡”,左边是——右边是——把眼皮垂下来,可就要睡觉了。右边的笔顺可不好写了,伸出手,我们跟电脑老师一起写。撇、横、竖、横、竖、竖、横、横。再跟张老师写一遍。

师:板书,左右两边团结在一起,互相让着点。目字旁写窄一点。再看一看这个词语。距离是一个词语,要连词书写。这两个词语要写得差不多大小才合理,首先看距离的距。左右结构,左右一般高低,看清除了吧,再看距离的离,这个字是上下结构,上面要窄一点,下面要宽一点。慢慢写,好吗。请小朋友跟张老师写“距”“离”。请小朋友认认真真地把睡和距离在书上描一遍,写一遍。

师:记住,一看二写三对照,一个要比一个好。学生写。

师:你的写字姿势最正确。慢慢写。(教师指导一尺、一拳、一寸。)

上一篇:女儿下一篇:李锐《锄》 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