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汇报会上的讲话

2024-05-07

在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汇报会上的讲话(精选6篇)

篇1:在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汇报会上的讲话

在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汇报会上的讲话

春节过后上班的第一天,我们就在这里召开会议,专门听取农业系统各单位和涉农部门的工作汇报,共同研究今年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体思路,为召开全市农村工作会议做些准备工作。下面,根据各级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及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部署,综合大家的汇报情况,我讲五点意见。

一、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要发挥农牧产品种类较多、特色明显的优势,把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突破口,推动农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产业化。进一步优化农产品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建设优势农产品基地,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推进畜牧业规模健康养殖,建设一批标准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有效提高畜禽产品市场供给。要整合特色农产品资源,完善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机制,培育发展壮大一批规模较大、产品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强、带动范围广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二、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为抓手,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以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活力为目标,统筹考虑农村产业规划、项目摆布、资金投放和村容村貌整治,协调推进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发挥试点村的示范效应,进一步提高重点村的建设水平,工作难度大的村也要有新的突破。继续实施兴水战略,抓好新水源工程。要大力发展节水灌溉,继续搞好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抓好重点造林绿化工程。要继续抓好整村推进、移民搬迁、劳动力转移、机关定点扶贫等扶贫开发等工作,推进新农村建设。

三、以国家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市为契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创建循环农业示范市,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要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新建农村清洁能源用户3万户,建设生态新村100个,建设秸秆综合利用、沼渣沼液综合利用、农村太阳能利用、节约型农业技术推广、小水电代燃料、农村生活垃囘圾和生活污水处理、粮食产业延伸、园艺产业延伸、蚕桑产业延伸、废旧地膜和棚膜回收利用等10个循环农业示范区,全力创建囘国家循环农业示范市,力争在全省带好头,在全国出经验。

四、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加快特色城镇化步伐

要按照规划合理化、布局集群化、土地利用集约化、面貌特色化的要求,继续完善城市和区域规划,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城镇建设。要抓好县城和中心镇建设,增强其辐射能力和就业集聚功能。抓好公共交通、集中供热供气、污水和垃囘圾处理等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和吸引社

会资金进入城镇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运营领域,健全县城服务体囘系。以突出特色、服务农民为中心,加强中心镇建设。按照区域集中化、工厂园区化、产业科技化、设施现代化的方向,加快乡镇企业向城镇、向园区集中,推动产业集聚,提升城镇实力,以城镇化带动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和农民创业、就业,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五、努力营造全社会参与支持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良好氛围

巩固农业基础、加快农村发展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各级各部门要结合自身特点,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参与支持农业和农村工作。要采取政策支持、舆论宣传、荣誉激励等形式,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对农业和农村进行结对帮扶、捐资捐助和智力支持,营造强农惠农的浓厚社会氛围。

篇2:在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汇报会上的讲话

赵承彪

(2010年1月6日)

同志们:

元旦刚过,就把大家召集在一起,召开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总结会,主要任务是:全面总结回顾去年工作,共同研究发展中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提出今年发展思路和工作措施。经过半天多的时间,各县(区、市)农业局长就农业和农村工作总体情况进行了汇报。随后,我们又结合平时掌握了解的情况,对市里面各中心、办、科、站进行了民主测评。就去年参加首届山西特色农博会工作进行了总结表彰。在此,我想就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迎难而上,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实现了新突破

去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困难、大量外出农民工返乡;同时,自然灾害频发重发,去年全市农业生产从种到收,先后经历了三个持续干旱期和一次大暴雪,造成了很大的损失。面对这样一个特殊形势,全市农业系统干部在市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扣市委“加快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晋中”的主题,在挑战中捕捉机遇,在逆境中排难而进,农民收入保持了稳定增长,农业经济实现了转型发展,农村民生得到了持续改善。

1、在促进农民收入稳定增长上,面对农业外部增收乏力,进一步发挥了我们农业部门的职能,在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上做文章。一是抓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去年,虽然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但由于我们采取了增加高产作物玉米面积和实施丰产方综合技术等工作措施,实现了粮食产量和效益的双重提高,全市粮食总产量达13.83亿公斤,为历史上第二个丰收年,人均粮食增收200元以上。二是抓高效设施蔬菜生产。去年,我们从抓2万亩设施蔬菜着手,努力增加蔬菜生产效益。2009年全市蔬菜面积123.7万亩,虽然面积上与前年基本持平,但高效设施面积增加2.24万亩,是历史上发展最快的一年。在全市41.86亿公斤的蔬菜总产量中,仅设施蔬菜产量就达10.7亿公斤,占四分之一多,加之菜价持续走高,全市农民人均蔬菜收入突破千元,增加259元。三是抓水果储藏、示范园建设。去年,我们突出抓了水果储藏销售和示范果园建设,我市储藏的25万吨水果全部售出,平均增值0.5元/公斤以上,实现收入1.25亿元。全市水果总面积达97万亩,水果总产量7亿公斤,人均水果收入增加17元。虽然经济大形势影响了务工收入,但通过努力,仅农业内部增收近500元。据统计预测,2009年全市农民人均收入在5200元左右,同比增长8.8%,提前一年实现了 “十一五”的目标(5000元)。在完成市委、政府提出的“保增长”目标中,我们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也充分反映出我们农业系统干部战斗力、凝聚力。

2、在推进农业转型发展上,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市委二届四次全会上提出的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市目标,紧扣发展现代农业这个主题,在农业转型发展上做文章,实现了六个方面的转变。一是启动实施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农业生产方式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去年5月14日我们在全省率先启动实施了山西晋中现代农业示范区,共实施项目66个,完成投资8.9亿元。一批像榆次东阳无公害蔬菜基地、祁县古县、平遥襄垣出口精品酥梨基地、太谷河西蛋鸡养殖基地等示范项目表现出了良好的示范效果。二是大面积推广农业组装配套技术,农业技术推广由单项技术向产业集成技术转变。近两年,全市分产业对主推技术和主推品种进行集中组装配套,以整体的模式进行推广,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实施玉米丰产方66个,平均增产50—100公斤/亩;主推设施蔬菜组装技术,全市新建设施面积2.24万亩,进行高光效树型改造,全市新建标准化水果示范园1.5万亩。三是突出龙头企业升级、合作社规范,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由数量型逐步向质量型转变。为应对金融危机,积极推进龙头企业转型升级,去年新上和扩建农产品加工项目30个,总投资1.2亿元。全市农产品加工、流通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3亿元,带动45万农户增收5.6亿元。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上,重点围绕“规范化建设”做文章,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达4110个,新发展778个,特别是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995个,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四是积极争取农业项目资金,农民群众从生产型得实惠向综合型受益转变。全市共落实粮食补贴、玉米保护性差价补贴、良种补贴2.33亿元。新建农村可再生能源3.5万户,服务网点533个。实施的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工程47万亩,其中中低产田改造22.3万亩。五是逐步建立新型服务体系,服务方式由单纯技术指导向产供销全方位服务转变。去年,我们突出抓了集信息提供、产品质检、市场监管、产品销售于一体的新型农业服务体系。全市累计开通农村宽带用户6.2万户;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抽检蔬菜水果样品2936个,检测合格率不断提高;新完成“三品”认证33个,累计达到468个。开展了春季、夏季、秋季农资打假行动,假劣农资案件查处率达到100%。连续七届参加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均取得优异成绩。尤其是在山西首届特色农博会上,无论是招商引资额、贸易洽谈,还是获奖情况均位居全省前列。六是不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从事传统农业生产的农民逐步向新型农民转变。全市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923个班次,培育科技示范户1万余户,完成科技培训107万人次;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引导性培训11.34万人,新转移农村劳动力3.35万人。

3、一方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坚持以稳定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积极探索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有效机制,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13.5万亩,参与流转的农户达到2.3万户。加大了农村“三资” 规范管理,先后对82个乡镇,159个村进行了专项审计,审计资金总额6亿多元,罚没上缴违规违纪资金109余万元,责令限期清退1300余万元,移交纪检监察案件37起,全市118个乡镇、2756个行政村实行了财务、资金“双代理”。探索开展了农村“三资”网络化管理监督体系建设,左权、寿阳两个试点县已全覆盖,其它县(区、市)正在积极推进试点工作,全市将逐步建立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四级网络体系。另一方面,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去年全市继续以“创三优”、“四化四改”和“两个十”为工作重点,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祁县、平遥、榆社、和顺、寿阳、左权、昔阳、开发区8个县域规划和228个省级重点推进村规划基本完成;街道硬化、村庄绿化、环境净化、路灯亮化以及改水、改厨、改圈、改厕工程稳步推进,全部完成任务;500个村达到“十有十个一”目标;2140个村基本实现农村环境“创三优”目标。

二、认清形势,把握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新方向

在看到来之不易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认清当前发展形势。客观地讲:农业基础设施不牢、农民收入出现徘徊、农业比较效益下降等新老问题仍然存在。而今年是执行“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关系全局、意义重大。需要认真研究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推进农村改革和城乡统筹等重大问题。

一是要落实好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圈定了今年的重点任务,研究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要深入贯彻好这次会议精神,首先要在我们农业系统干部中先行一步,增强统筹意识、改革意识、转型意识、民生意识,真正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把建设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持久动力,按照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基本思路,毫不松懈地作好全市“三农”工作。

二是要把握全市农业发展的方向。结合这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我市“三农”工作实际,要牢牢把握统筹城乡发展这个关键点,统筹考虑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其它县市协调发展,统筹抓好农业提质增效和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统筹把握农产品数量增长和质量安全发展,统筹协调农村经济和社会管理全面发展。具体在“数量”扩张上,在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重点抓好设施蔬菜、优质果品;“质量”提升上,重点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管理;“效益”实现上,重点抓好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带动;“改革”发展上,重点抓好基层农技体系改革、农村土地流转和农村“三资”管理;“增收”能力上,重点抓好种养管理和就业技能培训。

三是要抓机遇上项目、上好项目。要牢牢把握“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这个方向,在争取项目资金上做文章,进一步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各县(区、市)和市局各职能科室要吃透政策、拓宽视野、了解上情、弄清下情,千方百计争取项目资金,要根据实际,结合“三农”重点工作实施好既定项目,精心编报好后续项目,努力把更多项目挤进国家、省农业和农村重点项目盘子。需要强调的是:实施的项目越多,越需要我们加强项目监管,要坚持全面自查与重点抽查有机结合,指导与监管双管齐下,逐步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管,真正把项目实施好,让广大农民群众得实惠。

三、明确重点,实现今年农业和农村工作新发展

2010年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总体思路是: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在进一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改善生产条件、完善服务体系、培育新型农民、创新农村机制,推进新农村建设上做文章,努力推动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主要奋斗指标为:粮食总产保持在11亿公斤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具体抓好八大农业和农村重点工程。

1、现代农业示范工程。要在认真总结去年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突出工作重点,在现代、示范上做文章,选择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项目作为扶持重点,初步的想法是:市级确定10个市级示范项目,同时四县区各确定10个县级示范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实行动态管理,努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国一流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同时,通过实施省优势农产品基地县和市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引领晋中现代农业示范市建设,真正让蔬菜、苹果、酥梨、谷子、红枣、核桃、肉牛、笨蛋、瘦肉型猪等具有地方特色优势的农产品真正发展成为市域、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

2、产业提质增效工程。要积极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形势、发展现代农业的新要求,立足我市传统优势和资源优势,以产业提质增效为抓手,不断提高农业的资本密集度、物质装备水平和科学技术含量,着力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重点抓好粮食提质增效、设施蔬菜扩展、标准果园建设工程。粮食提质增效以农业部万亩玉米高产示范区为引领,实施玉米万亩丰产方57个,小麦万亩丰产方2个,谷子化控间苗技术3万亩,继续提高单产水平和生产效益,全市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390万亩以上。设施蔬菜扩展要本着上规模、拓小区的原则,进行规模化小区建设和密集化小区群建设,到2015年全市新增20万亩,建成30万亩设施蔬菜基地,今年新建设施面积4万亩。标准果园建设要进一步健全示范果园标准,在水果主产区建设2万亩。

3、龙头企业提升工程。要加大龙头企业培育扶持力度,积极引资上项,搞好银企对接,打造知名农产品品牌。要以转型升级为重点,进一步强化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连接机制,重点抓好15个亿元龙头企业;以规范升级为重点,进一步引导资源型企业转产投资农产品加工业,重点抓好10个转型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以技改升级为重点,进一步扶持有产业基础、市场前景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重点抓好25个潜力型农产品加工企业。2010年全市农产品企业销售收入要达到60亿元,带动50万农户增收6亿元,转化农产品35亿公斤,转化率达到37%以上,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达到15个。

4、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工程。要在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科学发展的基础上,继续抓好合作社的规范化建设,重点在巩固、提高、规范、完善上做文章、鼓励和支持合作社之间以及与农村信用社之间的联合,增强规模实力、扩大服务范围,强化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接关系。按照“双十”标准今年再规范1000个合作社,培养一批高质量、高效益运行、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示范合作社,进一步提升合作社的整体水平。

5、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组织实施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工程,巩固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010年实施40万亩。要依托国家、省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项目,因地制宜发展大中型沼气、吊炕、太阳能、太阳灶等新型清洁能源,适度发展户用沼气,提高使用率,尤其注重完善沼气服务体系,安全使用管理,三沼(沼气、沼渣、沼液)综合利用,提高生产效益,发展循环农业。2010年争取建设大中型沼气、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30个,吊炕1万户,太阳能、太阳灶1000个,建设规范化服务网点500个,力争全市户用沼气使用率平均达到80%以上。

6、新型服务体系完善工程。要搞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项目申报工作,榆次、寿阳、昔阳、榆社四县区要争取项目资金到位,其余县市争取立项;要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发挥“农村信息服务超市”功能,提高农业信息入户率,今年重点对300个“农村信息服务超市”进行规范化建设;要加快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建设,争取全市有一半以上的县得到国家项目支持,力争完成市级农产品质检中心建设和三个县级农产品质检站建设。同时,提高农产品质量抽检密度,加强“三品”认证管理,为农产品市场准入准出制度的实行创造条件;此外,还要加强植物保护、农业综合执法等体系建设。

7、新型农民培训工程。要把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作为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抓手,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抓住科技入户项目实施机遇,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升农民科技素质,促进农业增效,全市计划开展科技培训100万人次,培育科技示范户6000户。要根据市场需求和用人单位的技能要求,开展劳动力转移就业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全市完成引导性培训6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万人。

8、新农村建设推进工程。要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和制定规划,启动市级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补充完善县级县域新农村建设规划,确保新农村建设合理布局、有序建设、有计划地推进。要抓住政策机遇,按照省里部署,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按照平川打造片、山区打造线的思路,抓好现有500个“十有十个一”达标村的升级上档。要结合卫生村镇创建,进一步加大农村环境“创三优”的工作力度,抓反弹、抓长效、抓提高,确保全市剩余20%行政村达到五有目标,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脏乱差”面貌。

篇3:在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汇报会上的讲话

科学发展观是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后, 我们党与时俱进提出的关于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 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 基本内容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科技事业应紧扣发展有所作为。王鸿举市长在刚刚落幕的市人代会上代表市政府庄严承诺, 要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 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314”总体部署, 从八个方面来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这八个方面集中起来就是四句话:打造重庆作为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 力争实现经济规模“六个翻番”;建设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要着力增强“六大功能”, 这是作为中心城市必须具备的功能;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直辖市要着力优化“四大结构”;在2018年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胡锦涛总书记对重庆“314”总体部署最核心的就是“增长极”、“经济中心”、“率先小康”。全国在2020年实现总体小康, 我市的目标是在2018年率先实现小康;“1小时经济圈”的区县要提前5年, 在2 0 1 5年实现小康。这里有两个台阶就是人均GDP4000美元和8000美元。要实现这个阶段性目标, 必须发挥科技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过程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科技战线的同志们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任务繁重。

第一, 当代国际国内竞争的实质就是科技进步之争。科技是生产力, 有知识、懂科技的人是第一生产力。进入21世纪, 我国已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在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背景下, 国际间、民族间的竞争从本质上讲就是科技进步的竞争, 科技进步的背后是拥有知识和科技水平的人才的竞争, 所以我国把创新能力作为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 作为一个国家发展战略核心, 也是作为提高综合国力的一个关键, 党的十七大把自主创新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现在的发达国家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保留了他们的技术和资本优势, 他们的技术就是可以转化的资本。知识产权、技术壁垒问题已成为国际贸易的手段, 渗透到国家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发展中国家有很多弱项, 其中主要一点是创新能力比较弱, 因此我们在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文化安全方面都面临一些问题和困难。我经常接触项目谈判, 感到压力最大的是技术问题, 我们引进的是技术、管理和资本, 但在技术要价上, 我们是非常被动的, 长安福特每台车的技术费用加到了8000元;谈908项目, 也就是依维柯、上汽、重汽的合作, 依维柯技术转让费要价6亿元, 最后谈到了2亿元。

第二, 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必须强化科技进步的推动力。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小康的内涵作了一些新的补充, 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升, 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的要求。在十七大报告酝酿产生的过程中, 据测算, 到2020年全国要实现全面小康的各项目标, 必须连续40年保持7%以上的经济增长率。世界经济增长一般都在2%-3%, 发展中国家速度都要高一点, 但是连续40年的高增长, 那就是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要做到这一点, 一是靠消费拉动, 二是靠科技进步。消费拉动的背后, 本质上也是科技进步, 科技进步可以创造消费, 就像电视机由黑白到彩电, 还有MP3、MP4等, 这些产品升级换代创造了消费。还有, 投资率要达到50%左右, 科技进步的贡献率要达到50%左右, 缺一个都不可能支撑7%的经济增长率。与此同时, 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又非常突出, 集中到一点就是资源严重不足, 生态环境极端脆弱。这里有几个数据, 中国的耕地18亿亩、人均1.4亩, 重庆人均只有0.8亩, 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0%, 土地是不可再生的基本资源, 如何能够使现有耕地实现高产出, 这就需要科技进步提高土地利用率。我国资源总量占世界的12%, 排第3位, 人均排53位, 人均拥有量占世界平均水平的58%;我们的油进口的依存度越来越大, 已经达到30%以上, 同时, 我们的万美元GDP能耗8.4吨油当量, 是世界水平的3.4倍。我们资源不足, 但是消耗又过大, 既要保持经济7%的调整增长, 又要解决资源、环境压力。为此, 国家从战略层面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这就要求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生产力, 减少能耗, 增加科技含量, 以最少的投入和资源消耗, 去推动更好更快地发展。

第三, 重庆直辖十年打下的基础, 为科技创新提供了较好的条件。直辖十年, 我们的GDP年均增长10.2%, 去年突破了4000亿元, 人均GDP突破了2000美元, 财政收入达到了788亿元, 是直辖前的10倍。工业方面, 我们亏损最多的时候达到20多亿元, 到去年我们是盈利200多亿元。这些都为我们现在更加重视创新、重视科技进步创造了条件。直辖十年的基础, 一方面在呼唤通过科技进步来加快重庆未来的发展, 另一方面也为科技事业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基础的、物质的条件。

二、充分肯定科技工作过去五年的成绩, 清醒认识面临的主要问题

过去五年,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 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 全市科技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最为重要的有以下四点。一是科技水平大幅跃升。综合科技进步水平居全国第12位。我觉得有5个“40”的概念可以彰显成绩, 展现科技的成就, 即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41.2%, 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41%, 新产品产值同比增长40%, 新产品出口增长41%, 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43.9%。与此同时, 我市获得的国家科技奖励, 取得的电喷式天然气发动机、数控高效制齿机床、智能内窥镜系统、垃圾焚烧装备等一批标志性科技成果, 都说明我市科技总的水平是大幅提升的。如垃圾焚烧装备, 重钢在几年时间里, 从研发到制造, 到现在全国领先, 获得了很多订单和总承包单。二是科技创新平台显著夯实。我们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10个, 三大科技平台建设得到国务院领导的肯定, 市应用技术研究院、农业科学院和质量计量检测研究院三大“旗舰”研发机构已建立, 服务作用很大, 科技检测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创新服务平台作用日益凸现, 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综合利用率提高到70%以上。这些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在西部都是比较好的, 能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质量较高的服务。三是科技进步贡献率明显提升。工业产值中有30%是来自高新技术的新产品, 达到了1200亿元, 还有发明专利、重大科技专项也都为发展提供了潜在贡献。四是科技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市委高度重视科技事业, 成立了科技工委, 加强党委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在管理体制上创新了重大专项加基本计划组成的管理体系, 这些都是以开发、研发项目为龙头, 使我们每年都有一些重点抓手, 就好比做重大项目, 每年要开工一批、竣工一批、在建一批。《重庆市保护和促进专利条例》、《重庆市科学技术投入条例》、《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若干规定》等一系列保护创新、支持创新的政策法规的出台, 也为我市科技创新营造了较好的政策环境。

肯定成绩是为了增强信心, 更重要的是要向前看, 科技工作要再上一层楼, 就必须正视存在的问题, 要通过不断努力解决科技工作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促进科技事业不断进步。

三、切实推动“重庆创造”, 努力提升“重庆制造”, 打造西部地区自主创新高地

打造西部地区自主创新高地, 是市政府在市人代会上提出的一个重要目标。这里面有两个概念, 一个是“重庆创造”, 一个就是“重庆制造”。“重庆创造”就是原生态的, 是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 拥有全部知识产权的;“重庆制造”有些是原创的, 有些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我们要一手抓重庆创造, 使重庆有更多的自主创新品牌, 有更多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另一手依靠技术创新提升重庆制造的产品竞争力。我们的抓手就是王鸿举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里讲的四大行动。

一是实施重大科技专项行动。围绕建设千亿产业链, 千、百亿产业园区和百亿骨干企业发展需求, 以实施重大科技专项为牵引, 推动重点领导技术创新突破, 支撑引领重点产业发展。在信息制造业、应用软件、汽车摩托车关键部件、节能减排、废弃物综合利用、新药创制、生物农药、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 新启动实施12个千万级重大专项, 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开发一批重大创新产品;在医药生物技术、电网安全等优势特色领域超前部署10个应用基础研究专题, 获取一批重大原始创新成果, 抢占技术制高点;以火炬计划、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计划、科技合作计划和新产品计划为引导, 实施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 支撑电子信息等9大新兴产业群发展。

二是提升科技平台行动。注重发挥现有科技平台作用, 推动平台建设布局向重点高新技术领域倾斜, 突出平台开放共享, 完善其知识转移、产业服务和科普培训三大功能, 使之成为创新创业、成果转化、国际合作和培养聚集人才的示范基地。研究开发平台, 重点推进结构优化、开放示范和上档升级, 在大型骨干企业、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中, 分年度滚动建设100个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0个开放示范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 培育10个国家级科技平台。资源共享平台, 以“一网九库”为重点, 着力完善网络环境和服务体系, 提高资源共享综合利用率。成果转化平台,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实施技术转移工程, 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成果转化机构, 鼓励企业建设中试、孵化基地, 培育以技术产权交易为重点的科技中介市场, 发展和壮大科技投融资事业。

三是科技富民强县行动。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直辖市要求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研发和成果推广应用, 构建具有重庆特色的现代农业技术支撑体系, 促进创新要素向农村扩散, 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以科技助推区域特色产业发展为重点, 以实施国家科技富民强县计划和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为载体, 围绕特色农产品、农村新能源、信息化等领域, 加快现代农业科技创新, 推动“一县一业一特色”经济发展;规划建设50个不同类型的新农村科技示范村镇;建立以1000名市区两级科技特派员、50个专家大院、20个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为核心的新型科技服务体系。

四是科技服务民生行动。以关注市民衣食住行和健康、环保与安全为重点, 开展重大疾病和流行性疾病防治、公共卫生、食品安全等科技攻关, 加强城市交通、节能减排、生态环境建设、防灾减灾等技术开发与科技示范, 加快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等新技术推广应用, 保障市民公共安全, 提升生活质量。

要做好这些事情, 首先要转变观念, 树立大科技、全覆盖的工作理念。市科委是市政府抓科技事业、科技进步的牵头综合性部门。科技事业绝不仅仅是科技部门的事。科技工作渗透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方面。我们的工作理念、工作方式, 要建立在大科技、全覆盖、全方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上。有了这样一个理念, 要在工作机制实现四个联动。一是部门联动。因为科技是全方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那就不是一个部门、一个单位能够完成的, 科委只是牵头部门, 就需要我们相关部门合作联动。二是企业与科研院所联动。企业是主体, 科研院所就是出科研成果的, 二者联动能够更好地突破关键技术, 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三是城乡联动。既然科技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 我们的一、二、三产, 城镇企业和农民、农村都需要科技, 科技要在提高产业竞争力, 提升产品品质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注重城镇经济和农村经济两个体系。四是市、区县 (自治县) 联动。从管理层面上讲, 市和区县 (自治县) 相互支持、相互联动, 市里要更多服务于区县 (自治县) , 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

具体讲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 着力推进重点领域创新, 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我们这个城市竞争力最基础、最重要的方面, 没有产业就没有就业, 没有就业就没有民生, 城市竞争力就无从谈起。第一个就是围绕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石油天然气、电子信息和材料五大产业, 加强创新战略的规划研究, 找准要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所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和新的课题, 来研发新的成果, 创造新的产品, 提升这些产业在西部, 在中国, 甚至在全球的竞争力。今后, 可以每年分档次, 列出系列自主创新重要项目, 使科技开发能够成为三个梯队, 一是当年突破的项目, 二是推进性的项目, 三是正在孕育、孵化的项目。

(二) 激活创新要素, 发挥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创新骨干作用。

创新有两个重要团队, 一个是企业, 另一个就是科研院所。这两个团队的作用都要更好地发挥, 发挥作用就要激活创新要素, 包括热情、机制、资本、管理, 形成一个很好的创新氛围。一是要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骨干作用。世界500强、中国500强, 这些都是我们要开放、要发展必须重点瞄准和引进的对象, 这些企业最强的就是技术。要鼓励我市国有企业去嫁接好世界500强、中国500强, 通过合作实现科技进步。二是要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小企业中大都是民营企业, 几大摩托车企业在创新方面都是很有成就的, 让科技平台更好为中小企业服务, 提升他们的积极性。三是要引导企业加强研发投入。我市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仅有1.8%, 这个力度不够。科委在这方面也有所规划, 就是在2010年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2.5%以上, 力争达到3%, 每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关键是要引导企业认识到研发投入的重要性, 自觉加大投入, 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四是要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在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发挥优势学科、重点院所、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等的引领作用, 用好高交会、应用技术研究院等高新技术研发交易平台。尤为重要的是推进产学研结合。

(三) 加强对园区和农村的科技服务, 支持区 (县) 域经济发展。

一个抓手是园区, 现在园区经济占工业产值的50%以上, 北部新区、高新区、经开区加在一起, 占了半壁河山, 集聚度已经有了, 而且区内企业都不是老企业, 都是新型企业, 它的科技含量、人才的层次相对较高, 是我们科技工作主要的支撑点, 我们重大专项计划的支持、资金投入、项目安排、风险投资等都要向园区倾斜。另一个抓手是农村, 要贴近农民, 贴近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 提升种养殖业产品的质量和效益。从而, 做大做强区 (县) 域经济。

(四) 扩大科技开放与合作, 完善科技投融资体系。

科技的开放是附着在企业和项目的开放上的, 引进更多的科学技术、资本、人才和管理, 基础就是项目。这些年在科技开放与合作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下一步是要推动点上合作向面上合作转变, 一般项目合作向重大项目合作的转变。我们科研院所与国内外著名院校跨国、跨地区的合作要进一步扩大和提升, 特别是引进中科院来渝设立机构, 本届政府要有所突破。还有就是我们优势学科、重点产业要走出去, 参与国际国内分工。我们的轨道交通2号线引进日本的高架跨坐式轻轨技术是中国第一条, 我们的垃圾焚烧在全国也是排名第一的, 还有超声聚焦刀等等, 这些技术怎样转化为产业, 怎么样才能走出去, 这都是需要研究的问题。要通过这些工作来提升科技事业开放、合作的层次和水平。

篇4:在全市文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认真贯彻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市委关于文艺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积极投身建设现代化包头的生动实践,通过各种文艺样式讴歌人民、讴歌时代,凝聚力量、凝聚人心,我市文艺事业呈现出一派繁荣发展的生动景象。一是文艺创作成绩显著。我们推出了一批优秀的舞台剧、影视、文学、艺术作品,荣获国家和自治区级重要奖项达100多项。电影《吴运铎》、广播剧《宗旨》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话剧《惊蛰》荣获中国话剧艺术最高奖“金狮奖”,舞蹈《醇香》、摄影《北纬45°心情草原》、撕纸《吉祥草原》、中国画《天韵草原·赛场》分别荣获“荷花奖”“金像奖”“山花奖”“中国百家金陵画展金奖”,一大批好作品流传广泛、影响深远。二是特色文艺各领风骚。糅合包头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精髓独创的地方剧种漫瀚剧,成为改革开放后我区第一个走向全国的地方戏曲剧种,赴10多个国家进行交流演出,市漫瀚剧院被文化部命名为“天下第一团”。土右旗连续两次被文化部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二人台文化艺术之乡”,被自治区文化厅确定为内蒙古二人台艺术节永久举办地。我市民间剪纸艺术,兼具北方游牧和中原农耕文化特质,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剪纸艺术品牌。三是文艺人才声名远播。著名美术教育家兰尚濂老师,桃李满天下,很多学生成为中外知名的画家、教育家。美术大家刘大为、杨飞云,长期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和中国油画院院长职务,艺术成就非凡;著名书法家麻天佑半个多世纪笔耕不辍,其隶书作品人称“麻隶”;白铭、闫汝勤、任德超、潘志成等一批书画大家,作品广泛流传,形成了当代书画界的“包头现象”。著名诗人纪征民作词、国家一级作曲家王星铭作曲的歌曲《我从草原来》,传唱祖国大江南北。老一辈作家玛拉沁夫、歌唱家马玉涛,深受全国人民爱戴。国家一级编剧闫甫、郭长岐多年倾心戏曲创作,为漫瀚剧成为创新剧种奠定了基础。四是群众文艺方兴未艾。鹿城文化艺术节、新年音乐会等一批品牌文化,为文艺精品走进群众提供了展演展示平台。社区之光大舞台、少儿艺术节、农牧民文化大院风采大赛、老年艺术节、文博书法绘画展等一批特色群众性文化活动载体,既让群众通过多种形式参与文艺创作,又让群众享受到了更多的文化成果,展现了强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五是文艺队伍发展壮大。我市已拥有书法、美术、作家、摄影、曲艺等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文艺协会会员3000多人;国家一级编剧、演员30多人;有影响力的民营文艺机构200余家;一批中青年艺术家迅速成长,业余作家、民间歌手、民间艺人不断涌现,网络作家、个体演艺人员等新生力量持续壮大,为包头文艺事业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文艺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着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着力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兴盛。2014年10月,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透彻地阐述了文艺的重要作用、根本方向、历史使命和时代要求,创造性地回答了事关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我国文艺工作和文化建设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2015年10月,中央制定下发了《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深入贯彻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对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是指导我国文艺事业和文艺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中央《意见》精神,努力推动我市文艺事业和文艺工作在新起点上实现新发展。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当前,我市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正处在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上璀璨明珠的关键时期。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进程,如火如荼的现代化建设实践,既搭建了文艺事业的大空间大舞台,也呼唤着文艺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一定要充分认识文艺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更好履行自身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把自己的追求奋斗融汇到实现中国梦的伟业中去,融汇到建设现代化包头的实践中去,努力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努力创作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鼓舞和激励全市各族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第一,坚守为民导向,努力在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中体现文艺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这是党对文艺战线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决定我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要求,切实把握文艺创作的人民取向、文艺发展的人民坐标,真正做到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要始终怀有真挚爱民的情感。有没有感情,对谁有感情,决定着文艺创作的命运。古往今来,那些关心群众疾苦、关注人民生活的伟大诗人作家,那些历经磨砺而愈显珍贵、大浪淘沙而更加醇厚的传世经典,之所以被人们津津乐道、世代相传,就是因为他们始终把人民的冷暖放在心上、把万家的忧乐倾注笔端。比如,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寄托了对人民命运的悲悯;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包含了对百姓冷暖的关切;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表达了对人民群众的热爱,等等。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对人民饱含真挚的感情、怀有浓重的热爱,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为人民创作、为人民放歌,从而赢得人民的敬仰和爱戴。

nlc202309090206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要充分反映人民大众的心声。文艺创作的根在基层、本在人民,只有让人民成为主体、成为主角,只有顺应人民意愿、反映人民关切,文艺创作才会始终充满希望和活力,文艺工作者才真正践行了服务人民的创作导向。我国著名作曲家聂耳,始终坚持为劳动人民、劳苦大众进行创作,被称为是“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把自己的创作和感情倾注于被压迫劳动人民、为劳苦大众而歌的作曲家”。我市创作的话剧《北梁人家》,描绘了2000多名干部与北梁群众肝胆相照、同心协力,共圆“宜居梦”的感人事迹,反映了北梁人民期盼和梦想,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强烈共鸣。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想创作出深受群众喜爱的作品,就必须代表他们的利益、表达他们的心声,为他们写和作、为他们歌和唱、为他们鼓与呼,做他们多彩生活的演绎者、真实感情的传递者、心灵诉求的代言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的需要。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当前,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消费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多诉求,对文艺作品的质量、品位、风格有了更高要求。文艺工作者要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不断创作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让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当前,随着我市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外地人对包头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他们想了解包头的经济社会、历史人文、民族风情、地方特色,这些光靠对外宣传、官方介绍是远远不够的,靠外地人亲自了解、亲身感受是很有限的。而文艺是最好的交流方式,在这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立足包头大地、传承包头文化、讲好包头故事、唱响包头声音、光大包头形象,让外地民众通过欣赏我市作家艺术家的作品来深化对包头的认识、增进对包头的了解。

第二,发扬精品意识,努力奉献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需要优秀作品来体现;一个地区的文艺高峰,需要优秀作品来构筑。当前,我市文艺创作总的态势是好的,但扛鼎之作、经典之作还不是很多,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紧紧抓住创作这个中心任务,努力推出更多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传世之作。

要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就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当年柳青、丁玲等老一辈作家,为了创作一部好作品,在村子里一住就是几年,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作品的人物都是有着生活原型的;路遥创作《平凡的世界》时,亲自下煤窑、当矿工,感受其中的人物心态和生活。这些作品之所以有影响力、得到群众认可,是因为它们从劳动群众的最深厚根基中汲取了养分。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的创作态度,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努力创作出更多“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作品。要建立健全作家、艺术家深入群众、体验生活的常态化制度和机制,大力弘扬“走转改”精神,深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最前线,深入重点民生工程最前沿,深入农村牧区、街道社区、企业学校最基层,使作品始终体现时代特色、群众立场和生活温度。

要善于挖掘、善于发现。我市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黄河文化与阴山文化、西口文化与工业文化多元交织、融汇发展,孕育形成了包容开放、兼容并蓄的独特文化品质,为文艺创作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和资源。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根植包头文化沃土,努力推出更多具有包头特色、反映包头风格、体现包头气派、展现包头风貌的文艺精品,让它们在祖国文艺百花园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当前,我市正在进行许多具有新时期特点的伟大建设,改革开放、创新创业、转型发展,城市棚户区改造、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等,都为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题材。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深入挖掘我市人民群众在这些伟大实践中的事迹,努力从实践中获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推出更多反映人民群众热火朝天搞建设、为幸福生活而奋斗的励人作品。

要潜心研究、潜心创作。从古至今,凡是传世之作、千古名篇,必然是笃定恒心、倾注心血的作品。汉代司马迁用毕生精力著成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清代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最终铸就了世界文学史上的奇峰;我市蒙古族作家玛拉沁夫用近30年的时间酝酿打造《茫茫的草原》,创作了我国文学史上较早反映蒙古族人民生活与斗争的长篇小说。这些文学巨匠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创作精神,为我们树立了典范、树立了丰碑。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以先贤为范、向经典看齐,静下心来、克服浮躁、拒绝喧嚣、耐住寂寞,用情感和功夫锤炼、用时间和心灵酿造,努力打造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时代精品,创作更多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传得开留得下的文艺巨制,推出更多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传世之作。

第三,大力铸造灵魂,努力在传承和弘扬中国精神中发挥作用

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要切实担负起举精神旗帜、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的崇高使命,履行好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凝聚包头各族人民力量的神圣职责,真正发挥文艺引领时代风尚、铸就民族魂魄的重要作用。

要凝聚实现中国梦的正能量。紧紧围绕我市正在开展的“中国梦·尽责圆梦”“德润鹿城·文明包头”等系列主题实践活动,以自己熟悉和擅长的文艺形式,深情讴歌各行各业践行“中国梦”的奋斗历程,全面反映包头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用优秀作品汇聚起建设包头、共筑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继续发扬我市在蝉联四届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把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地体现在文艺作品中,生动形象地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唱响爱国主义的永恒旋律。正确、生动地反映和描写包头发展史,大力弘扬包头文化核心理念,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激发起各族人民热爱包头、建设包头、发展包头的豪迈热情和精神动力。

nlc202309090206

要弘扬真善美的时代主旋律。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民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比如,根据我市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朱清章真实事迹改编创作的电影《守候》和话剧《惊蛰》,生动再现了朱清章三十年不离不弃,终于唤醒植物人母亲这段撼人心魄的人间真情,弘扬了中华民族孝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让广大观众受到极大的感染;以文艺志愿者为主题的《爱+1度》微电影,深刻诠释了志愿服务精神,让更多人认识到了志愿服务的价值和快乐。这些作品不仅向世人生动传递了向上向善的价值观,还引导人民增强了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做好新时期文艺创作工作,必须要继续坚持真善美的时代主旋律,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通过精彩的故事、鲜活的语言、丰满的形象,使人们感悟和认同社会主流价值。

要坚守中华文化自信和自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这些年,我市广大文艺工作者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丰润作品,使文艺创作有了更为丰富的哲学内涵、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增强了作品的历史厚度和文化底蕴。新的时代条件下,要继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接续好中华文脉,溯到源、找到根、寻到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理念、道德规范和生活智慧挖掘出来,把中国人民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精华部分发扬光大。要找准当代生活的底蕴和传统文化血脉之间的契合点,创作更多具有中华文化底色、鲜明中国精神的文艺作品,在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彰显包头独特魅力中,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

第四,加强自身修养,努力成为德艺双馨的优秀文艺人才

文艺能否给人以价值导向、精神引领、审美启迪,取决于艺术家的思想水平、业务水平、道德水平。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牢记德艺修养这个根本,追求德艺双馨,赢得人民尊敬。

要提高艺术修为。现在,有些文艺工作者创作的作品人们不喜欢,不是曲高和寡,而是曲低和寡,主要原因是文化功底不深,实践功底不深;有的不注重积累积淀,把主要精力和心思用在宣传、广告、公关上,结果是昙花一现,很快就被遗忘了。古人经常讲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实际上只有学富五车、才能才高八斗。我们一些文学大师、艺术大家,无不是经过日积月累、艰苦磨练才修成正果的。历史只承认真正的艺术,关键是要舍得下硬功夫、下苦功夫。广大艺术工作者尤其是年轻艺术工作者,一定要学习和发扬老一辈艺术家的优良传统,自觉坚守艺术理想,讲品位、重品质,不断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和艺术训练,持续提升自己的学养、涵养、修养,努力通过潜心钻研、苦心历练达到成功的彼岸、艺术的高峰。

要恪守道德情操。精品力作都是有大德的文化人所作,屈原的《离骚》、司马迁的《史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之所以千古传颂,就是他们本身的为人境界高。广大文艺工作者必须注重品德修养,自觉锻造人格修为,打牢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根底,严明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恪守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职业道德,努力做到以德立身、以文化人。要处理好义利关系。坚决抵制低俗、庸俗、媚俗之风,坚决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积极传播先进文化、引领时代风尚,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自身留清名,努力以高尚的职业操守、良好的社会形象、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赢得人民喜爱和赞誉。

要强化文艺担当。文艺有教育、认识、审美、娱乐等功能,但教育是第一位的功能。一部好的作品可以引导人们崇德向善、积极向上;一部坏的作品可能让人走火入魔,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文学艺术家影响的是全社会的人,一定要在文艺育人、弘扬正气上发挥更大作用,在促进社会和谐上担负重要责任。总书记在《忆大山》一文中写到,大山是一位非党民主人士,但他从来也没有把自己的命运与党和国家、人民的命运割裂开来。他利用与基层民众水乳交融的关系,以诙谐幽默的语调,合情入理的分析,乐观豁达的情绪,去劝说人们、影响人们,主动地做一些疏导和化解矛盾的工作,让人们看到光明和希望,对党和国家的前途充满信心。大家一定要学习贾大山的思想境界和精神追求,在团结人民群众、营造社会和谐上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五,坚持党的领导,努力为全市文艺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党的领导是文艺繁荣发展的根本保证。各级党委要自觉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充分认识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极端重要性,从建设文化强市、打造文明包头的高度,切实加强和改进对文艺工作的领导。

要把握文艺发展的正确方向。各级党委要把文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文艺工作的宏观指导,贯彻落实好党的文艺方针政策,把握处理好党性和人民性、政治立场和创作自由的关系,切实做到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掌握文艺改革发展领导权。要选好配强文艺单位领导班子,把那些德才兼备、熟悉文艺工作规律、能同文艺工作者打成一片的干部充实到领导岗位上来。要高度重视文艺阵地建设特别是网络文艺创作生产,加强正面引导,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决不给错误文艺思潮和不良文艺作品提供传播渠道。各级宣传部门要发挥统筹指导作用,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做好文艺工作,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宣传部门牵头抓总,各有关部门和团体协同推进,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的文艺工作新格局。

要加大文艺人才培养力度。文艺的发展首先看作品,作品的背后是人才。没有好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没有好的作家、艺术家。要加强高端人才、人民喜爱的名家大师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的培养、锻炼和使用力度,造就一批造诣高深、成就突出、影响广泛的文艺领军人物。要大力宣传推介有突出贡献的文化名家,整合社会资源,对他们承担的重点项目、重要演出等给予支持,力争有更多的名人入选自治区、国家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要引导和扶持群众中涌现出的业余作家、民间歌手、民间艺人,发展壮大民间文化人才队伍,培养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要强化文化人才梯队建设,建立后备人才库,发挥老专家、老学者、知名艺人的“传帮带”作用,大力培养接班人,推动青年文化人才快速成长。要牢固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观念,积极探索凝聚、吸纳、利用各类文艺人才的有效渠道,加强文艺人才引进,壮大文艺人才队伍。

要营造良好的文艺创作环境。环境关系文艺生态的涵养,关系文艺事业的健康发展。要认真贯彻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拿出细化、量化、具体化的落实措施,更好促进文艺创作生产。要在全社会营造尊重文艺人才、尊重文艺创造的良好氛围,使优秀作家艺术家专业上有权威、社会上受尊重。要加强对文艺队伍的团结引领,诚心诚意同他们交朋友、为他们办实事,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倾听他们的心声和心愿,在政治上充分信任、在创作上热情支持,营造有利于文艺创作的良好环境。要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形成健康有序的良好市场环境。要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出作品、出人才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创新精神和创造活力竞相迸发、文艺精品和文艺人才充分涌现、文艺影响力和传播力不断扩大的生动局面。

各位艺术家、同志们,伟大的时代催生伟大的作品,伟大的作品助推伟大的时代。希望大家不辜负时代召唤、不辜负人民期望,多出精品、多创佳绩,为开创我市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新局面,全面建成更高质量的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16年4月15日)

篇5:在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汇报会上的讲话

董金寿

(2011年10月29日)

同志们:

在全市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我市乘势而上、全力赶超的攻坚时期,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同意,召开这次全市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工作推进会。会议的主要目的是认真贯彻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和前不久召开的全省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分析今年以来全市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工作,对做好下步工作再动员、再部署。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非常重视这次会议,钟书记和殷市长都专门作了重要批示。昨天我们大家参观了瑞昌市、德安县和庐山区的新农村建设点、清洁工程建设点、产业化基地和农村信息服务站等现场。刚才,瑞昌市、德安县和庐山区三个地方分别作了典型发言,对我们做好下步工作有很好的启示和促进作用。为确保全面完成今年市委、市政府下达的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等工作目标任务,下面,我强调几点意见:

一、分析形势,正视差距,切实增强做好新农村建设和“三农”工作的责任感

今年以来,全市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工作总体形势向好,继续保持了健康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换届之际能达到这个水平,值得肯定,这也说明我们的新农村建设和产业化等工作步入了常态化。全市今年以来的工作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工作目标明确。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发展上,各地结合市里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了工作思路,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落实了工作措施,特别是在目标定位上,都提出了要争先进位、赶超发展,各县(市、区)之间形成了你追我赶、不甘落后的可喜局面。二是工作力度未减。各地在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工作上继续保持了高位推进。在组织领导上,主要领导亲自过问、亲自调度;在工作推动上,采取四套班子分片包干,实行“一月一督查、一月一调度、一月一通报”的工作推进机制;在配套资金落实上,优先保证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工作。三是工作成效明显。全市今年整合投入各项资金3.27亿元,在1134个建设点上开展了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路、改水、改厕、改栏、改房、改沟、改环境,普及电话、普及沼气、普及太阳能热水器、普及有线电视、普及庭院经济“三清七改五普及”的整治建设,目前,村庄整治建设基本完成。同时,在3268个村点开展了农村清洁工程试点,极大改善了农村的人居环境。围绕主导特色产业,大力开展农业项目建设,1~9月份全市新引进农业项目74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1个,加工型项目44个,合同进资163.02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9.5亿元。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积极开展农业“十百千”工程(建设十个万亩高产示范区、百个千亩高产示范片,发展千个100亩以上种养示范户)建设,打造了一批亮点示范基地。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规划建设全面启动。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我市农业农村工作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极少数地方的领导干部对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存在领导重视不够,工作力度不大的问题;一些建设点“三改”不到位,存在整治建设进展缓慢、建设标准不高的问题;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水平较低,环境卫生整治任务还十分繁重;农产品基地标准化、规模化建设水平不高,特色主导产业优势不明显;项目建设进度不快,农业开放程度不高,农业企业带动力不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较大。

以上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我市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化整体水平的提升,而且还直接影响我市“三农”工作的争先进位,务必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我们的新农村建设自2008年以来,在全省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目前全省各地对新农村建设都非常重视,呈现了你追我赶的势头。特别是前不久全省新农村建设会议参观的吉安市新农村建设点,整体效果都很好。如果我们还是坐在井底看老黄历,认不清形势的发展,我们的领先地位就将会丧失,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争得九江“三农”应有地位的目标也将难以完成。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市委提出奋起赶超的过程中,丝毫没有放松“三农”工作,农业的基础地位没有改变,强工兴城战略并非削弱农业,而是从更高层次上、用更加有效的方法加强农业农村工作。九届七次全会以来的实践也证明,我市在快速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同时,“三农”工作得到加强,农业农村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有效推进。我们要看到市委、市政府对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工作的高度重视,增强我们做好“三农”工作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同时,也要看到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工作当前面临的挑战和困难,采取积极措施,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变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创造性地工作,确保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等工作在完成年初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再上新水平,迈上新台阶,不辜负市委、市政府对我们的重托,不辜负农民群众对我们的期盼。

二、明确目标,把握重点,不折不扣地完成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工作全年目标任务

现在已经是10月底,离年底满打满算只剩2个月的时间了,各地要充分利用好有限的时间,对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年初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工作方案下达的任务, 把握重点,实行工作重心转移,特别是前期工作不到位的地方,要拾遗补漏,抓紧补课,确保实现全年各项工作目标。

1、要全面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新农村建设既是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战略任务,又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切入点,各地要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标准不降、力度不减、要求更高、效果更好”的要求,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中心,以产业发展、村庄整治建设和农村新社区建设为重点,全力推进“五新一好”,全面提升全市新农村建设整体水平。一是抓好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坚持产业为先,突出产业发展。没有产业基础的村,要结合“十百千”工程,培育和扶持种养大户,引导农民积极发展“庭院经济”、“务工经济”、“特色种养”、“观光农业”等一村一品产业;有产业基础的村,要扶持发展壮大。要结合集镇建设和发展,吸引农民进镇从事餐饮、物流等,特别是环庐山等景区周边的村庄,要大力发展休闲娱乐等服务业。二是推进村镇联动和村落连片整治建设,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村镇联动和村落连片整治建设是我市今后新农村建设的主方向。实施村镇联动,把乡镇集镇及所在地和周边村庄作为一个整体,集中进行整治建设,逐步实现道路硬化、饮水净化、卫生洁化、街坊美化、环境绿化、产业强化、商贸繁化、服务优化、管理细化、生活现代化“十化”目标。实施村落连片整治建设,以相对大的村庄为中心,联动周边自然村落,实行整体规划、集中布点、一体整治建设,提高中心村的人口集聚力、服务辐射力和发展带动力。抓好村镇规划布局,因地制宜地确立引农进城型、镇村衔接型、移民建镇型等联动模式。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进公共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加大村镇改造力度,鼓励、引导农民建房向集镇、中心村集中。三是加强新社区建设,推进农村文明新风发展。发展农村新社区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和途径,是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和促进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进一步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力争把农村新社区建设成为和谐社区、生态社区、开放社区、文化社区、小康社区。要认真制定新社区建设规划,在建立健全社区管理组织的基础上,实行新社区、理事会、便民服务站“三块牌子、一套人马”,并建章立制,落实责任。加强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室等公共设施建设,积极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倡导科学文明、移风易俗,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四是针对当前问题,迅速整改补课。当前,全市大部分地方村庄整治建设任务基本完成,工作的重心应迅速进入完善提升阶段,确保全市新农村建设继续保持在全省的领先地位。各地要结合本地存在的问题,加大整改力度,特别是“三改”没有达到100%的地方,要逐点逐户进行排查,工作有缺失的地方立即进行补课。在主体工程基本完成的基础上,注重从细节入手做好扫尾工作,做好村庄绿化的补植,做到既好看、又耐看,确保整治工作不留死角,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村庄整治建设任务。这里,我特别强调一下,省里中期的新农村建设检查已经开始,全市除浔阳区和庐山管理局之外都要接受检查。这次检查事关我市今年新农村建设在全省的排位,希望大家要高度重视,对照检查方案查找不足,尤其是在资金的配套和拨付这一块,没有到位的要及时到位并下拨到点。五是提前谋划,启动2012年选点工作。明年全市建设点的规模仍然稳定在1100个左右,布点的重点是环鄱阳湖、市重点工程、风景区周边、干道沿线、滨江和地质灾害搬迁等区域。各地在完成今年工作任务的同时,要按照省里的“九步法”积极开展2012年的选点布点工作。

2、要扎实推进农村清洁工程。搞好农村清洁工程是省委、省政府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一个重点工作,也是书记工程。各地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意识,科学指导,务求实效,创新机制,扎实推进。一是落实好“445”垃圾处理模式。去年以来,我们在全市推行垃圾处理“445”模式,即以农户、保洁员、理事会和环卫所为四个工作主体,建立宣传培训、资金投入、制度保障和督促检查四项工作机制,实行厨余垃圾沤肥、可利用垃圾回收、土建垃圾铺路填坑、有毒害垃圾封存处理和其他垃圾无害焚烧的五种分类处理方式。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检验,基层干部较为理解,农民群众乐于接受,比较符合农村实际。各地要继续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强化宣传引导,提高主体意识,切实落实并不断完善“445”处理模式。二是切实保障资金投入。今年的资金省市都作出了明确的要求,每个点财政投入不少于5000元,各地要不折不扣把配套资金落实到位,并且要确保县级工作经费不少于15万元。按30~50户配一名保洁员,落实保洁员报酬,保洁员的报酬按每月不少于200元的标准执行,可结合农村低保、财政投入和群众自筹等途径落实到位,同时建立健全队伍建设、组织网络、督促检查、奖罚制度等农村清洁工程的长效管理机制。三是积极探索推进非新农村建设点清洁工程建设的新路径。全市非建设点清洁工程存在氛围不浓厚、处理设施不齐全、保洁员履职有差距等问题。各地在全面落实非建设点“六个一”(建设一个理事会、确定一名保洁员、建设一批垃圾处理设施、完善一个约束机制、搞好一次宣传培训、开展一次大三清)工作要求的同时,积极探索各种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努力实现农村清洁工程整体发展。四是要抓好宣传培训。村庄保洁的长效管理机制的建立,既需要有好的班子、好的理事会常抓不懈,更需要有高素质、高觉悟的村民来主动执行,自觉维护。各地要积极开展农村思想道德教育、卫生健康知识教育,继续深入开展创评创建“卫生村”、“文明村”等系列活动,在创建过程中教育群众,帮助村庄移风易俗,形成文明卫生风尚,引导广大农民群众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自觉革除陋习,讲卫生、树新风,逐步建立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卫生行为习惯,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

3、要着力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的出路在于工业化,农民的出路在于非农化,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根本办法是减少农民。以农业产业化为抓手,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是实现“三化同步”的必然要求,也是九江再创农业新优势的根本途径。一是加大农业项目建设力度。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决战工业6000亿元的目标,以特色主导产业为依托,加大农业项目建设,培育壮大骨干龙头企业,提升大宗农产品加工水平。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全市农业项目建设县(市、区)之间工作不平衡,有的地方项目有一定的数量,但投资进度慢,少数项目甚至处于半停建状态;有的地方项目数量少,离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还有差距。各地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力度,特别是对这次绿色招商推介的项目,要做到在谈项目抓签约,签约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进资,进资项目抓竣工投产,确保农业项目建设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二是深入推进“十百千”工程。今年是实施农业“十百千”工程的第二年,按照总体要求和年度计划,今年万亩示范区基础设施要完成70%以上的建设任务,千亩示范片基础设施建设要全面完成任务并达标,种养业产量和标准化生产程度要有明显的提高。为此,各地要切实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增加农业“十百千”工程投入,不断改善万亩示范区、千亩示范片的基础设施条件;要充分利用并发挥改革后的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和网络的作用,重点加强对农业“十百千”工程示范园区建设的科技服务,做到“技术人员直接到村、技术培训直接到户、技术指导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大力推广高产高效集成技术,推进标准化生产。三是全面启动农业产业化园区建设。农业产业化园区建设是省里今后几年农业产业化工作的重点,也是省级农业产业化资金扶持的重点,希望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切实做好园区的规划建设等工作。四是大力提高农业企业经营水平。从全市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农业企业销售收入统计情况看,离年初制定的全年实现360亿元销售收入的目标还差将近100亿元,任务十分繁重。各地要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加大农业产业化骨干龙头企业的培育力度,加强对农业企业运行的监测和管理。加大农业加工企业的资金扶持力度,对农业加工企业技(扩)改、上规模、创品牌等给予奖励或贷款贴息,积极为农业龙头企业向上争资争项提供帮助,使企业尽快做大做强。五是大力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今年全市新增无公害产品14个的任务基本可以完成,但新增26个绿色有机食品和12个省级以上名牌、商标的任务还有较大差距,各地务必要把握农产品品牌申报认定的有限时间,抓紧做好品牌申报补报工作,同时对申报了品牌进行跟踪对接,确保申报的品牌获得成功。六是进一步抓好利益联结机制建设。大力推进“龙头企业+基地”建设,引导企业采取订单、合同、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与农户建立稳定购销关系和利益分配机制。要大力开展“农超”对接工作,引导大型连锁超市与鲜活农产品产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接、与农产品基地对接,确保完成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农超”对接等相关工作任务。

4、要积极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农业综合开发是国家设立的支持和保护农业发展的重大专项,是一项长期政策,是一笔支持农业发展实实在在的投入,是一个持续稳定增长支农投入的重要渠道。我市从1992年永修一个开发县发展到现在的永修、都昌、德安、星子、修水、九江、湖口、彭泽、武宁九个开发县。中央财政扶持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从当初的130万元增加到2011年的7373万元,平均每个开发县达到820多万元,成为我市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投入渠道。一要解放思想争资金。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保证资金规模每年有较大幅度增长。尤其是要努力争取开发县立项。目前还不是开发县的,当地党委、政府要积极跑“部”进“省”,加强沟通联络,努力争取上级部门的重视,早日进入开发县,尤其是正在争取开发县立项的瑞昌市要积极跟进,确保明年进入开发县。二要真抓实干出效益。把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与建设优势农产品基地紧密结合起来,稳步提高基地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原料供应能力,确保每年完成8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按照“扶大、扶优、扶强”的原则,重点扶持一批发展潜力大、带动农民增收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业专业合作社。三要规范管理上水平。按照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强化项目全过程管理和资金各环节监管,建好每一个项目工程,用好每一笔开发资金,确保资金安全、干部安全。要完善检查监督机制,建立一套体系完整、组织有序、科学管理、规范运行、阳光操作的资金和项目管理监督机制,不断提高我市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整体水平。当前,要扎实做好2011年项目实施工作,做到早开工、早竣工,确保明年春耕前完成开发任务。与此同时,积极做好2012年项目申报的前期工作,为争取资金做好项目储备。

5、要全力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农村信息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有效服务“三农”的一项民生工程。去年以来,我市按照省里的要求,在瑞昌市、庐山区、共青城市三个地方开展了以“完善农村通信网络基础设施,搭建农村信息服务平台,健全农村信息服务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信息化建设试点工作。通过一年的试点,三县的6个试点乡镇通信基础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种养大户和农村经纪人等利用互联网、内部局域网和电话等信息媒介初步建立了对外连接市场、对内连接管理、对下连接合作社和养殖户的信息互动平台。昨天,我们参观的瑞昌市范镇农村信息服务站,其建设模式和成功经验得到了省委农工部领导的高度认可,并在全省进行了宣传推广。明年,全省将扩大试点范围,每个县区要选择1~2个基础条件较好的乡镇,开展试点工作。市、县农工部作为试点工作牵头主抓部门,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市、县广电、电信、移动、联通等通讯部门要充分利用部门优势,发挥主体作用,全力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

三、提高认识,强化措施,全力促进新农村建设和“三农”工作争先进位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首战之年,是“三年翻番”的决战之年,也是“五年进位”的关键之年。今年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工作的目标任务是否能够完成好,直接关系到今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全市“三农”工作能否乘势而上、赶超发展。在有效工作时间不足2个月的时间内全面完成年初的目标任务,实现工作的争先进位,我们的认识必须要更深,理解还要更透,措施还要更硬,推进还要更强。

1、思想认识要再提高。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战略要求和历史任务。市委钟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指出:没有昨天农业打下的基础和作出的贡献,就没有今天九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步;没有今天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就没有九江明天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丝毫不能放松“三农”工作。殷市长指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推进“三化”同步发展的重大使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实现九江人民过上小康生活的重点任务。各级党委政府要站在服从大局的高度,从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充分认识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省委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上来,真正把新农村建设、产业化发展和“三农”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放在重中之重。在领导力量摆布上,县(市、区)党委、政府要经常研究分析“三农”工作的重要情况和有关问题,而且要为从事农业农村工作的同志创造好的条件和环境;分管领导要切实履行职责,身体力行,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到新村点、项目建设现场和农业企业基地车间做好督促指导,搞好调查研究,为主要领导决策“三农”工作当好参谋、出好点子;市、县农口部门和乡镇的领导要全力以赴地抓好“三农”工作。可见,实现新农村建设和产业化工作赶超发展,我们在座的各位责无旁贷,务必凝心聚力,奋发作为,不懈怠、不退缩、不分神,在“实”字上下功夫,在“干”字上见行动,以实干之风掀起“三农”赶超发展的新高潮。

2、工作方法要更科学。科学的工作方法,是提升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化水平的关键。新农村建设方面要着力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省钱与“好看”的关系。如何做到既省钱又好看。我认为重要的一条就是“富规划,穷建设”,高标准做好规划,把架子搭起来,掰着手指头用钱,把钱花在刀刃上。特别是在村庄整治中,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不盲目攀比,不摆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重点解决喝干净水、用卫生厕、走平坦路等问题。二是发展与整治的关系。整治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和主抓手,而发展生产是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要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不能把新农村建设等同于村庄整治,但也不能不重视村庄整治,借口发展生产抓产业,而忽视了以“三清七改五普及”为切入点的村庄整治。三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新农村建设“政府主导、农民主体”,但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做到这一点,就不是件容易的事,特别是非建设点清洁工程试点工作中,我们很多地方出现了政府“热”,农民“冷”的现象,导致了工作的推进不力。下阶段工作中我们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加强培训、加强引导,切实让群众“热”起来,真正发挥其主体作用。农业产业化发展方面要坚持用工业化理念和思路来谋划,具体工作中要明确一个方向、树立三个观念、坚持四个原则。明确一个方向:就是以工业带动农业的方向。各地要注重把产业化的重点放到建立与农业相配套的加工业,依靠工业发展为农业提供现代化的物资装备,改善生产条件,吸纳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优化配置农村资源,使农业获取更高效益。树立三个观念:一是树立“市场第一”的观念,要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产品,并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建立新机制。二是树立“比较优势”的观念,要突出特色、规模和效益,做大做强具有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促进资源优势向市场优势和经济优势的迅速转变。三是树立“整体联动”的观念。做到经济与社会、农业与其它产业、农村与城镇协调发展,整体联动,促使农业结构调整在社会循环中获得可靠依托和支持。坚持四项原则:一是非均衡发展的原则,突出壮大龙头企业和做响产品品牌,避免建设上的“平面推进”;二是主导产业优先的原则,围绕区域特色,优先扶持对区域经济起支撑作用的产业发展及与之相联的龙头企业建设,尽快形特色鲜明的加工企业群和主导产品群;三是互惠互利原则,大力推动产业化组织与农户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让农民不仅享受到出售农产品的直接利润,而且逐步分享到加工流通环节的间接利润;四是尊重农民意愿的原则,通过宣传引导、示范带动和政策激励,调动农民参加产业化经营的积极性,不搞命令式,不搞“一刀切”。

3、工作措施要再加强。强有力的工作措施,是推进工作的重要手段和保证。特别是在当前有效工作时间不多,部分工作任务进度滞后的现状,大家要保持清醒头脑,对每一项具体工作,要把任务分解到位,把责任落实到人,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倒排时间,倒逼进度,确保年初下达的目标不变、任务不变、标准不变。一是要加大资金投入。各地在保证及时足额配套资金的基础上,要科学统筹、整合交通、水利、卫生、村建、移民、扶贫、农业、发改委、农业开发等部门项目资金向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倾斜。各金融机构要调整信贷方向,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加强“信用文明户”的评定,扩大贷款规模,满足新农村建设和产业发展的需要。要鼓励农民筹资投劳。尊重农民意愿,搞好“一事一议”,动员和组织农民积极参加公用设施建设。二是要加大共建合力。继续坚持市、县领导挂点联系制度,加大帮扶力度,各地四套班子主要领导都要进行挂点;继续坚持市、县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驻点帮扶制度,每个帮扶单位都要积极发挥职能优势,为所帮扶的村提供资金技术、组织指导、产业发展等服务,促进帮扶村各项工作整体推进;继续抓好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下派,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新农村点上去锻炼,形成试点促进机制和干部激励机制;继续开展“千企带千村”活动,动员社会各界支持新农村建设。三是要强化督促考核。考核是抓工作落实的有效手段。今年市委已经把“三农”工作列入全市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核指标体系中,各地也要比照市里的做法,把新农村建设和产业化等工作纳入乡镇经济社会发展考核中。要进一步加大督查力度,建立奖优罚劣的工作机制,特别是当前要下大决心,花大力气,增强督导的力度、增进调研的深度,该检查的检查,该调度的调度,对工作抓得实,成效好的,要及时总结经验,给予通报表扬,对措施不力,责任心不强,工作仍然打不开局面的要通报批评,在全市形成相互比拼、你追我赶、不甘落后的竞争态势。

今天,我们县(市、区)的分管领导都来了,借此机会,就当前的农业农村工作,我再强调几件具体的事:一是要不失时机地抓好秋冬季农业开发。当前,正值秋冬季农业开发的关键阶段。抓好秋冬季农业开发,不仅是保持全市农业农村经济良好发展势头,乘势而上的重要基础,也是明年农业农村工作开好局、起好步的基础。秋冬季农业开发要紧紧围绕确保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目标,按照“立足大秋播、建立大基地,构建大产业、实现大开发”的总体思路,与农产品基地建设相结合,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与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相结合,统筹兼顾,整体推进。要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三冬”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落实前不久召开的全市水利工作会议精神,迅速掀起水利建设的高潮,切实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合理安排冬季农业生产,完成180万亩油菜种植和10万亩部级万亩高产示范片建设任务,推进冬闲田有效利用;要谋划好今冬明春的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作,切实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确保全市不出现重大森林火灾。要加强动物疫病防治,确保不发生大的疫情。二是要全面完成“六张作业单”所有的工作任务。“六张作业单”是市政府百件惠民实事的重要内容,年初的目标任务是要不能打折扣的,希望各位不要有侥幸的心理,年底一项一项要向市政府交帐的。从现在开始,算好时间账,把每一项具体工作任务进行分解,把责任落实到人,对有缺失的工作抓紧“补课”,确保年底交出一份组织和人民群众都满意的答卷。三是要统筹做好农业农村其它工作。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要围绕“一升三降”,严控政策外出生,紧盯“两非”任务,完成省里下达的目标。扶贫移民工作要重点抓好避灾移民搬迁工作,维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种子管理工作要在搞好种子管理的同时,每个县、乡、村要开展农作物品种区域安全性试验工作。“菜篮子”工程建设工作要对照市政府“菜篮子”工程考评办法,进一步完善蔬菜产业发展规划,落实专项资金,健全蔬菜质量监管体系和流通体系建设,完成年度蔬菜产业建设任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以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管机构为重点,加大对农产品生产基地和批发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查监测力度,推广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保障居民消费安全。四是要做年终“三农”目标考评准备工作。2011年度县(市、区、山)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评实施细则已下发到了各地,其中“三农”考评占10分。24号,市委冯静副书记就今年目标考评工作进行了专门部署。近日,市里下派了三个工作组对各地工作进行摸底。从现在开始,各地要结合今年“三农”考评细则,全面启动考评的准备工作,需要量化上报的数据要客观如实,需要佐证的材料,要充分完备。同时,协助考评的农口各单位要加强沟通联系,及时通报有关情况,报送相关资料信息。五是要及早谋划明年的工作。明年是全面贯彻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第一年,做好“三农”的各项工作,十分重要。在12月底,各县(市、区)要把明年“三农”工作盘子、农业农村工作各项目标任务,特别是跑项目争资金的计划,以及对做好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的意见建议一并报市委农工部。

篇6:在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汇报会上的讲话

各位领导、同志们:

在这个承上启下的时间节点,我们利用一天的时间,采取这种虚实结合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大家谈,激发大家干,进一步把务虚的点子转化为务实的措施,推动我市“三农”工作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刚才,听了大家的发言,总的感觉是:工作有思路、发展有亮点、干事有激情、未来有希望。特别是德汉同志,对“三农”工作思考得比较深、研究得比较透,就如何抓好全市“三农”工作,讲了很好的意见,我完全同意。请市农委认真归纳整理、消化吸收,融入到2017年全市农村工作会议报告之中。希望大家抓好这次务虚会成果的转化运用和精神的贯彻落实,努力开创我市“三农”工作的新局面。借这个机会,我结合自己的思考,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从思想上要切实深化“三种认识”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在座各位都是我市“三农”工作的操盘手和引领者,只有认识到位,才能领导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对大家来讲,我觉得要切实深化这么三种认识:

一是要深化对重农担当的认识。

“民之大事在农”。当前,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速放缓。但越是在这个时候,“三农”压舱石的作用愈加凸显,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就会愈加重要。各地要始终坚持“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始终保持“重中之重”的工作定力,始终担负起“重中之重”的责任,用真感情、真投入、真落实抓好“三农”的各项工作。

二是要深化对上级精神的认识。

中央提出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省里明确要发展精细农业,我市2017年“三农”的发展必须在基于这样的大背景下来考虑和谋划,不能单独就农业来抓农业,要在抓好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更加关注农业生产关系的研究和外部环境的改善。

三是要深化对现代农业的认识。

要在抓好传统农业推动农产品数量增加的同时,更加重视农产品质量提升,以及农业产业化和全产业链发展,真正把农业生产变成农业现代化的第一车间。同时,要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是承载农业发展的基础。近年来,我们扎实推进农村环境整治,整体上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个别地方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今后在指导“三农”发展过程工作中,一定要更加重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二、在工作上要切实突出“四个重点”

“三农”工作的涉及面很广。刚才,德汉同志讲得很全面。在这里,我想还重点强调一下这么几件事情。

1.要始终紧扣“农业供给侧改革”这根主轴线。当前,我们听到、看到最多的两个关键词是“农业供给侧改革”“农业现代化”。一个高质量、有效率的农业供给体系,不仅取决于生产环节质量和效率的提升,更取决于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和整个产业链效率的提升,也即从田间到餐桌各产业各环节的有效耦合。我们要始终坚定“四化”的发展方向,加快农业向规模化、高端化、智能化、服务化发展,进一步推动常德由传统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强市转变。

2.要坚决打好“脱贫攻坚”这场攻坚战。市委市政府已经把脱贫攻坚纳入了2017年全市“四大会战”之一。我们一定要从讲大局、讲政治的高度,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紧扣“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按照“四个切实”“五个一批”“六个精准”要求,以超常规的举措攻克脱贫难关,坚决实现“三个确保”的目标任务,即确保石门县脱贫“摘帽”,确保退出贫困村150个以上、脱贫8万人以上,确保脱贫攻坚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3.要深入谋划“美丽乡村建设”这篇大文章。我们已经在全省率先提出整市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市委市政府作出了这个决定,我们一定要抓紧抓好抓出成效,让美丽、幸福、小康覆盖全市所有农民。这里我要特别强调的是,在推进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落细落小,不能贪大求全。去年,我们就把厕所无害化、建房规范化、庭院绿色化、集镇整洁化、垃圾处理市场化作为整市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突破口,努力让文明成为习惯,让习惯更加文明,取得了较好成效。比如津市探索“绿色存折”机制,促进垃圾分类减量的经验做法,被中央改革办向全国推介。我们要结合自己的实际,不断推陈出新,注重循序渐进,通过持续努力,让农民富起来、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

4.要不断激发“农村改革”这个源动力。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王群书记提出,2017年全市在完成上级规定改革项目的基础上,要重点推进十大自主改革。其中直接涉及农村改革的就有项,分别是抓好基层治理创新,整市建设“无上访村(社区)”,加强信息化、法治化、网格化和实名制管理,推进完美社区、美丽乡村建设;抓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进承包土地“三权分置”;抓好津市“绿色存折”改革经验的总结推广,探索农村社区垃圾分类无害化处理新路子;抓好乡村区划调整配套改革,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我们一定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和基层的首创精神,认真做好深化农村改革的工作。

三、在保障上要切实做到“三力齐发”

一是政策要“给力”。

对农业这个相对弱势的产业,政策就像阳光雨露。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对相关政策的研究。目前,中央和省里关于发展农业的优惠政策很多,我们要深入学习,认真梳理,逐一落实。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把上面的政策最大程度地用好用活。另一方面,要加强“三农”工作的政策扶持。重视农业、发展农业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在行动上。要从实际出发,出台一些优惠政策,拿出一点真金白银,进一步加大对“三农”工作的扶持力度。

二是服务要“全力”。

任何一个产业在发展前进的过程中,往往都会遭遇一些成长的烦恼,农业尤其如此。解决成长中的烦恼,需要我们用优良的服务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习总书记谈治国,说“治大国如烹小鲜”,意思就是管理既不能过头,也不能缺位;既不能懈怠,也不能折腾。我们要从过去习惯于用行政手段推动工作,转到更加重视运用市场方法引导农业发展,多做一些服务工作,努力为“三农”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提供有力的支持。

上一篇: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表下一篇:归园田居其五赏析-归园田居其五陶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