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在全市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24-04-13

市长在全市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选6篇)

篇1:市长在全市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 加速经济转型升级

今天召开全市科技工作会议,主要是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全国和全省科技奖励大会等有关会议精神,总结部署科技创新创业工作,落实科教优先、创新驱动方针,深化科技体制综合改革,促进科技与经济、与产业的结合,更好地发挥科技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和促进作用,加快建设中国人才与创业创新名城。会议结束时,杨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过去的一年,市委、市政府坚持把科技工作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围绕充分发挥南京科技人才优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制定出台了科技创新“1+8”政策,最近又出台了科技创业“9条政策”,全市科技创新的氛围、科技创业的态势正在形成;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56%,较上年提高了1个百分点;全社会研发投入完成近200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3.1%;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 4800 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4%;申请专利28043件,同比增长45.5%;其中发明专利11597件,同比增长 55.4%;全市高校、科研院所科研成果就地转化率达44%;去年南京地区新当选“两院”院士6名,在宁的两院院士已达79名;新增入选国家“千人计划”人才7名(累计55名);首批“321”人才计划共有379名人才入选;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了《南京市促进技术转移条例》和《南京市知识产权促进和保护条例》,1市法院、市检察院专门成立知识产权保护机构。去年南京还荣获了“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在前不久召开的2011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南京共有28个通用项目获奖,占全省(55个)一半以上,其中由东南大学尤肖虎教授领衔的通信宽带移动通信容量逼近传输技术及产业化应用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对全市科技工作取得的成绩,市委、市政府给予充分肯定。

今年,是党的十八大召开的喜庆之年,是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加速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第一年。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全力保持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科技工作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新的一年中,全市科技工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长三角区域创新中心为目标,以深化科技体制综合改革为动力,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主攻方向,坚持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绿色发展,坚持开放创新、协同创新、集成创新,把科技创新更好地与产业转型升级结合起来,与深化产学研合作结合起来,与推动科技创新创业结合起来,全力提升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提升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占比,提升城市科技服务功能,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中国人才和创业创新名城,努力在推进科技创新创业中,加速实现经济的转型、发展的跨越。

今后一段时期,全市科技工作要更加聚焦关键、抓牢重点。

一是要鼓励推动科技创新创业。南京拥有丰富的科教人才优势,这是南京最为宝贵的资源,是最具活力的创新创业主体。科技工作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整合创新资源、激活创新要素、集聚创新人才,把科教人才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发展优势、产业优势。要以认真落实科技创业“9 条政策”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对高校院所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浓厚“三创”氛围,倡导善于创新、崇尚竞争、开放包容、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让每一个有创新能力、创新意愿、创新成果的科技人员,都了解全市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更多地投身全市创新创业大潮。要更好的集聚整合各类创新资源,重点建设好一批国家级的实验室、一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一批产权交易等公共服务机构,全面增强城市科技服务功能。要全面加快科技创新特别社区、中国(南京)软件谷、麒麟生态科技城等创新载体建设,发挥“创新在校区、创业在园区”的“双创”模式示范效应,更好地集聚高端项目、高端客户、高端人才。要切实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公共科技投入机制,加快建立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科技投入新机制。要大力推动开放创新、协同创新,促进科技创新资源、需求、成果和人才、设备有条件开放和共享共用,真正使全市科技创新资源能得到最大限度利用,科技创新要素能实现最自由的流动。

二是要鼓励推动科技成果应用。去年,南京地区科技研发成果就地转化率只有44%,大量的成果“墙内开花墙外香”。

当前,我们要围绕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积极采取措施,务求取得实效。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政产学研金介“六位一体”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不断拓展高校院所与地方、与企业合作的广度深度,继续面向南京本地高校院所、面向全国科研院所、面向国际创新机构,更多地集聚创新人才、创新成果,促进研发成果、实用技术与企业、与产业实现更紧密地对接。要鼓励科技领军型人才创办企业,鼓励科技成果以入股等多种形式在南京就地转化,提高产业科技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要鼓励企业积极应用科技研发新成果,落实好企业科技研发、开发新产品、创建品牌等鼓励性政策措施,引导企业更加自觉地与科研院所开展科技攻关,抓好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产品的开发运用,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要大力发展科技金融,为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要切实保护好知识产权,严厉打击和查处各类违法侵权行为,保护好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合法权益。

三是要鼓励推动科技人才集聚。南京人才济济,但人才布局结构不尽合理,特别是创新型科技人才、领军人才、创业团队还远远不够。可以说,各路精英集聚南京之际,便是南京科技创新大发展、大跨越之时。要突出“人才引领、科技创业”,把人才工作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人才规划与科技创新、产业规划相对接,坚持优化人才结构与优化产业结构相统一,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要以产业和载体平台建设集聚人才,特别是要围绕促进八大战略性新兴

产业、八大现代服务业等的发展,围绕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引进和培育一批领军人才和领军团队。要继续实施好“紫金人才”计划和“321”人才计划,重点集聚“千人计划”人才,不惜重金引进一批掌握核心技术、拥有发明成果的拔尖人才,引进一批能够统领科技资源与生产要素配置的经营人才,引进一批善于组织科技研发和创新创业的人才团队,打造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高地。要落实好人才引进配套政策,建设好人才公寓,帮助各类人才解决好生活休闲、子女入学、家属安置等后顾之忧,做到人才创新创业有平台、生活居住有条件,用良好的环境留住人才。

四是要鼓励推动企业自主创新。要强化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真正使企业成为科技研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要着力推进企业创新中心建设。上个月,罗书记在省人代会南京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要求,企业都要建立技术中心、工程中心,要全覆盖。去年,南京的本土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目标建有率是 73.6%,今年的目标建有率是95%。我们要创新思路、创新政策、加大力度,切实将创新中心建设成为引领企业技术革新的龙头,努力把企业研发中心办出特色、办出水平。要大力实施“千企升级”计划,鼓励企业与高校共建科技园区、共建研发机构、共建企业技术中心,共同开发新品,培育一批有较强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要引导企业进一步加大技术创新投入,落实好税收抵项、设备折旧、政府采购等政策,调动好企业增加科技研发投入的积极性。要进一步

畅通高校与企业的信息沟通机制,定期组织发布本地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信息,定期发布企业科技研发、产品开发信息需求,组织好校企对接活动,更好地推动和服务企业自主创新。

同志们,科技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一定要开拓创新,抢抓机遇,扎实工作,坚定不移走有南京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篇2:市长在全市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发展现代农业构建和谐农村

全面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局面找文章到更多原创-(http:///)

——市长在全市农

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7年3月31日)

同志们:

今天这次会议,是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题是,认真贯彻中央、省及**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分析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研究部署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开创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受书记委托,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正确估价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形势

2006年,在国家和省、市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和措施的推动下,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保持了我市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3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785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和10%。

1、种植业生产态势良好。粮食生产再攀历史新高,总产量达到110万吨。作物布局不断优化,订单面积达到5.4万公顷。品牌农业得到发展,获得国家、省及**的品牌、奖牌、名牌118个,发展种植专业村31个,专业屯439个。

2、牧业经济发展迅速。大力推进“四个一”工程和标准化牧业小区建设,全市发展生猪110万头,黄牛51万头,家禽2508万只。围绕畜牧业发展和新型能源建设,新建户用沼气池923个。

3、产业化步伐明显加快。培育和扶持了一批外联市场、内联基地和农户的龙头企业。天景食品、金锣肉制品、大禾米业、田野泉酱菜等项目先后建成投产,带动能力不断增强,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结合日益紧密,完整的产业化链条正在形成。

4、劳务经济强力推进。农村全口径劳动力实现转移22万人,创收近10亿元,人均增收1400元,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5、基本建设得到加强。实施了饮马河灌区节水配套、饮马河应急渡汛、牛头山除险加固、松其灌区农业综合开发等水利工程;完成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综合工程量129.4万立方米;完成退耕还林及工程造林6100亩;通村水泥路达到1800公里,通村率达到97;完成了农村电网改造收尾工程,实现了城乡同网同价。

6、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制定了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试点镇村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卡伦镇完成了镇区规划,九郊新立村已开工建设6个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低保、乡镇卫生院及中小学布局调整等民生工作进展顺利,乡村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

总体上看,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阶段。同时,国家和省市对“三农”的重视程度逐年加大,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和措施,农业在宏观调控中进一步得到加强,农村在城乡统筹中进一步得到发展,农民在增收减负中进一步得到实惠,为我们传统农业市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条件。

但同时,也要清醒的看到,当前我市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还不高,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依然较大;产业结构还不够合理,农村的二、三产业发展还较缓慢;农业市场化程度还不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还很有限;农田基本设施承载能力还不够强,防灾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等。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全力构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格局

2007年农村工作总体思路是: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统领,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力增强为目标,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村发展,用项目拉动农村产业,稳步提高粮食生产,做大做强精品畜牧业,大力发展农村工业,带动农业的工业化、现代化和农村的城镇化,推进我市由传统农业大市向工业强市迈进。

2007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农业总产值力争实现53亿元,比上年增12.7。其中种植业总产值实现27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养殖业总产值实现26亿元,比上年增长13,农民人均收入达到5260元,比上年增长10。为实现上述目标,要突出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

1、要把项目建设作为农业产业的根本动力。就农业抓农业是死路一条,就农业发展现代农业也不会有大的进展。全市工作的重心是项目,农村工作的重心也是项目,为此,我们各级干部一定要快速实现角色的转换,由唱“四季歌”的专家变成项目专家。

篇3:市长在全市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科学发展观是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后, 我们党与时俱进提出的关于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 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 基本内容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科技事业应紧扣发展有所作为。王鸿举市长在刚刚落幕的市人代会上代表市政府庄严承诺, 要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 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314”总体部署, 从八个方面来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这八个方面集中起来就是四句话:打造重庆作为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 力争实现经济规模“六个翻番”;建设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要着力增强“六大功能”, 这是作为中心城市必须具备的功能;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直辖市要着力优化“四大结构”;在2018年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胡锦涛总书记对重庆“314”总体部署最核心的就是“增长极”、“经济中心”、“率先小康”。全国在2020年实现总体小康, 我市的目标是在2018年率先实现小康;“1小时经济圈”的区县要提前5年, 在2 0 1 5年实现小康。这里有两个台阶就是人均GDP4000美元和8000美元。要实现这个阶段性目标, 必须发挥科技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过程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科技战线的同志们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任务繁重。

第一, 当代国际国内竞争的实质就是科技进步之争。科技是生产力, 有知识、懂科技的人是第一生产力。进入21世纪, 我国已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在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背景下, 国际间、民族间的竞争从本质上讲就是科技进步的竞争, 科技进步的背后是拥有知识和科技水平的人才的竞争, 所以我国把创新能力作为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 作为一个国家发展战略核心, 也是作为提高综合国力的一个关键, 党的十七大把自主创新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现在的发达国家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保留了他们的技术和资本优势, 他们的技术就是可以转化的资本。知识产权、技术壁垒问题已成为国际贸易的手段, 渗透到国家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发展中国家有很多弱项, 其中主要一点是创新能力比较弱, 因此我们在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文化安全方面都面临一些问题和困难。我经常接触项目谈判, 感到压力最大的是技术问题, 我们引进的是技术、管理和资本, 但在技术要价上, 我们是非常被动的, 长安福特每台车的技术费用加到了8000元;谈908项目, 也就是依维柯、上汽、重汽的合作, 依维柯技术转让费要价6亿元, 最后谈到了2亿元。

第二, 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必须强化科技进步的推动力。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小康的内涵作了一些新的补充, 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升, 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的要求。在十七大报告酝酿产生的过程中, 据测算, 到2020年全国要实现全面小康的各项目标, 必须连续40年保持7%以上的经济增长率。世界经济增长一般都在2%-3%, 发展中国家速度都要高一点, 但是连续40年的高增长, 那就是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要做到这一点, 一是靠消费拉动, 二是靠科技进步。消费拉动的背后, 本质上也是科技进步, 科技进步可以创造消费, 就像电视机由黑白到彩电, 还有MP3、MP4等, 这些产品升级换代创造了消费。还有, 投资率要达到50%左右, 科技进步的贡献率要达到50%左右, 缺一个都不可能支撑7%的经济增长率。与此同时, 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又非常突出, 集中到一点就是资源严重不足, 生态环境极端脆弱。这里有几个数据, 中国的耕地18亿亩、人均1.4亩, 重庆人均只有0.8亩, 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0%, 土地是不可再生的基本资源, 如何能够使现有耕地实现高产出, 这就需要科技进步提高土地利用率。我国资源总量占世界的12%, 排第3位, 人均排53位, 人均拥有量占世界平均水平的58%;我们的油进口的依存度越来越大, 已经达到30%以上, 同时, 我们的万美元GDP能耗8.4吨油当量, 是世界水平的3.4倍。我们资源不足, 但是消耗又过大, 既要保持经济7%的调整增长, 又要解决资源、环境压力。为此, 国家从战略层面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这就要求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生产力, 减少能耗, 增加科技含量, 以最少的投入和资源消耗, 去推动更好更快地发展。

第三, 重庆直辖十年打下的基础, 为科技创新提供了较好的条件。直辖十年, 我们的GDP年均增长10.2%, 去年突破了4000亿元, 人均GDP突破了2000美元, 财政收入达到了788亿元, 是直辖前的10倍。工业方面, 我们亏损最多的时候达到20多亿元, 到去年我们是盈利200多亿元。这些都为我们现在更加重视创新、重视科技进步创造了条件。直辖十年的基础, 一方面在呼唤通过科技进步来加快重庆未来的发展, 另一方面也为科技事业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基础的、物质的条件。

二、充分肯定科技工作过去五年的成绩, 清醒认识面临的主要问题

过去五年,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 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 全市科技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最为重要的有以下四点。一是科技水平大幅跃升。综合科技进步水平居全国第12位。我觉得有5个“40”的概念可以彰显成绩, 展现科技的成就, 即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41.2%, 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41%, 新产品产值同比增长40%, 新产品出口增长41%, 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43.9%。与此同时, 我市获得的国家科技奖励, 取得的电喷式天然气发动机、数控高效制齿机床、智能内窥镜系统、垃圾焚烧装备等一批标志性科技成果, 都说明我市科技总的水平是大幅提升的。如垃圾焚烧装备, 重钢在几年时间里, 从研发到制造, 到现在全国领先, 获得了很多订单和总承包单。二是科技创新平台显著夯实。我们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10个, 三大科技平台建设得到国务院领导的肯定, 市应用技术研究院、农业科学院和质量计量检测研究院三大“旗舰”研发机构已建立, 服务作用很大, 科技检测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创新服务平台作用日益凸现, 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综合利用率提高到70%以上。这些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在西部都是比较好的, 能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质量较高的服务。三是科技进步贡献率明显提升。工业产值中有30%是来自高新技术的新产品, 达到了1200亿元, 还有发明专利、重大科技专项也都为发展提供了潜在贡献。四是科技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市委高度重视科技事业, 成立了科技工委, 加强党委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在管理体制上创新了重大专项加基本计划组成的管理体系, 这些都是以开发、研发项目为龙头, 使我们每年都有一些重点抓手, 就好比做重大项目, 每年要开工一批、竣工一批、在建一批。《重庆市保护和促进专利条例》、《重庆市科学技术投入条例》、《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若干规定》等一系列保护创新、支持创新的政策法规的出台, 也为我市科技创新营造了较好的政策环境。

肯定成绩是为了增强信心, 更重要的是要向前看, 科技工作要再上一层楼, 就必须正视存在的问题, 要通过不断努力解决科技工作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促进科技事业不断进步。

三、切实推动“重庆创造”, 努力提升“重庆制造”, 打造西部地区自主创新高地

打造西部地区自主创新高地, 是市政府在市人代会上提出的一个重要目标。这里面有两个概念, 一个是“重庆创造”, 一个就是“重庆制造”。“重庆创造”就是原生态的, 是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 拥有全部知识产权的;“重庆制造”有些是原创的, 有些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我们要一手抓重庆创造, 使重庆有更多的自主创新品牌, 有更多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另一手依靠技术创新提升重庆制造的产品竞争力。我们的抓手就是王鸿举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里讲的四大行动。

一是实施重大科技专项行动。围绕建设千亿产业链, 千、百亿产业园区和百亿骨干企业发展需求, 以实施重大科技专项为牵引, 推动重点领导技术创新突破, 支撑引领重点产业发展。在信息制造业、应用软件、汽车摩托车关键部件、节能减排、废弃物综合利用、新药创制、生物农药、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 新启动实施12个千万级重大专项, 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开发一批重大创新产品;在医药生物技术、电网安全等优势特色领域超前部署10个应用基础研究专题, 获取一批重大原始创新成果, 抢占技术制高点;以火炬计划、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计划、科技合作计划和新产品计划为引导, 实施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 支撑电子信息等9大新兴产业群发展。

二是提升科技平台行动。注重发挥现有科技平台作用, 推动平台建设布局向重点高新技术领域倾斜, 突出平台开放共享, 完善其知识转移、产业服务和科普培训三大功能, 使之成为创新创业、成果转化、国际合作和培养聚集人才的示范基地。研究开发平台, 重点推进结构优化、开放示范和上档升级, 在大型骨干企业、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中, 分年度滚动建设100个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0个开放示范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 培育10个国家级科技平台。资源共享平台, 以“一网九库”为重点, 着力完善网络环境和服务体系, 提高资源共享综合利用率。成果转化平台,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实施技术转移工程, 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成果转化机构, 鼓励企业建设中试、孵化基地, 培育以技术产权交易为重点的科技中介市场, 发展和壮大科技投融资事业。

三是科技富民强县行动。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直辖市要求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研发和成果推广应用, 构建具有重庆特色的现代农业技术支撑体系, 促进创新要素向农村扩散, 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以科技助推区域特色产业发展为重点, 以实施国家科技富民强县计划和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为载体, 围绕特色农产品、农村新能源、信息化等领域, 加快现代农业科技创新, 推动“一县一业一特色”经济发展;规划建设50个不同类型的新农村科技示范村镇;建立以1000名市区两级科技特派员、50个专家大院、20个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为核心的新型科技服务体系。

四是科技服务民生行动。以关注市民衣食住行和健康、环保与安全为重点, 开展重大疾病和流行性疾病防治、公共卫生、食品安全等科技攻关, 加强城市交通、节能减排、生态环境建设、防灾减灾等技术开发与科技示范, 加快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等新技术推广应用, 保障市民公共安全, 提升生活质量。

要做好这些事情, 首先要转变观念, 树立大科技、全覆盖的工作理念。市科委是市政府抓科技事业、科技进步的牵头综合性部门。科技事业绝不仅仅是科技部门的事。科技工作渗透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方面。我们的工作理念、工作方式, 要建立在大科技、全覆盖、全方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上。有了这样一个理念, 要在工作机制实现四个联动。一是部门联动。因为科技是全方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那就不是一个部门、一个单位能够完成的, 科委只是牵头部门, 就需要我们相关部门合作联动。二是企业与科研院所联动。企业是主体, 科研院所就是出科研成果的, 二者联动能够更好地突破关键技术, 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三是城乡联动。既然科技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 我们的一、二、三产, 城镇企业和农民、农村都需要科技, 科技要在提高产业竞争力, 提升产品品质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注重城镇经济和农村经济两个体系。四是市、区县 (自治县) 联动。从管理层面上讲, 市和区县 (自治县) 相互支持、相互联动, 市里要更多服务于区县 (自治县) , 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

具体讲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 着力推进重点领域创新, 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我们这个城市竞争力最基础、最重要的方面, 没有产业就没有就业, 没有就业就没有民生, 城市竞争力就无从谈起。第一个就是围绕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石油天然气、电子信息和材料五大产业, 加强创新战略的规划研究, 找准要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所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和新的课题, 来研发新的成果, 创造新的产品, 提升这些产业在西部, 在中国, 甚至在全球的竞争力。今后, 可以每年分档次, 列出系列自主创新重要项目, 使科技开发能够成为三个梯队, 一是当年突破的项目, 二是推进性的项目, 三是正在孕育、孵化的项目。

(二) 激活创新要素, 发挥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创新骨干作用。

创新有两个重要团队, 一个是企业, 另一个就是科研院所。这两个团队的作用都要更好地发挥, 发挥作用就要激活创新要素, 包括热情、机制、资本、管理, 形成一个很好的创新氛围。一是要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骨干作用。世界500强、中国500强, 这些都是我们要开放、要发展必须重点瞄准和引进的对象, 这些企业最强的就是技术。要鼓励我市国有企业去嫁接好世界500强、中国500强, 通过合作实现科技进步。二是要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小企业中大都是民营企业, 几大摩托车企业在创新方面都是很有成就的, 让科技平台更好为中小企业服务, 提升他们的积极性。三是要引导企业加强研发投入。我市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仅有1.8%, 这个力度不够。科委在这方面也有所规划, 就是在2010年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2.5%以上, 力争达到3%, 每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关键是要引导企业认识到研发投入的重要性, 自觉加大投入, 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四是要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在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发挥优势学科、重点院所、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等的引领作用, 用好高交会、应用技术研究院等高新技术研发交易平台。尤为重要的是推进产学研结合。

(三) 加强对园区和农村的科技服务, 支持区 (县) 域经济发展。

一个抓手是园区, 现在园区经济占工业产值的50%以上, 北部新区、高新区、经开区加在一起, 占了半壁河山, 集聚度已经有了, 而且区内企业都不是老企业, 都是新型企业, 它的科技含量、人才的层次相对较高, 是我们科技工作主要的支撑点, 我们重大专项计划的支持、资金投入、项目安排、风险投资等都要向园区倾斜。另一个抓手是农村, 要贴近农民, 贴近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 提升种养殖业产品的质量和效益。从而, 做大做强区 (县) 域经济。

(四) 扩大科技开放与合作, 完善科技投融资体系。

科技的开放是附着在企业和项目的开放上的, 引进更多的科学技术、资本、人才和管理, 基础就是项目。这些年在科技开放与合作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下一步是要推动点上合作向面上合作转变, 一般项目合作向重大项目合作的转变。我们科研院所与国内外著名院校跨国、跨地区的合作要进一步扩大和提升, 特别是引进中科院来渝设立机构, 本届政府要有所突破。还有就是我们优势学科、重点产业要走出去, 参与国际国内分工。我们的轨道交通2号线引进日本的高架跨坐式轻轨技术是中国第一条, 我们的垃圾焚烧在全国也是排名第一的, 还有超声聚焦刀等等, 这些技术怎样转化为产业, 怎么样才能走出去, 这都是需要研究的问题。要通过这些工作来提升科技事业开放、合作的层次和水平。

篇4:市长在全市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旅游工作会议。对于桂林市的旅游工作,不仅仅旅游从业人员高度关注,全国全区也给予高度关注。今天的旅游工作会议,也是桂林市最大的专项工作会议之一。我们经常说,桂林市旅游直接从业人员一万多人,间接从业人员近20万人。从这点看,桂林市的旅游业要打造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从人数上讲,已经看到端倪了。从过去的一年,桂林市在旅游产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来看,也实现了这一点。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扎实工作,桂林旅游业在过去一年取得新成绩

新成绩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旅游经济的角度来讲,过去的一年实现了新跨越。无论是旅游人数、旅游收入还是旅游收入占GDP比例上,都实现了新跨越。去年自治区实现旅游总收入超过1000亿元,我们是218亿元,约占全区的五分之一;入境旅游人数约占二分之一。从旅游经济角度来看,桂林旅游无疑在全区旅游业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二是从桂林旅游产业的发展角度,在过去的一年也取得新突破。无论在旅游景点景区建设,还是观光度假休闲以及农家乐的发展方面;无论是县域旅游,无论是人数、人次,还是旅游产品多样化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阳朔、兴安获得一等奖,龙胜、资源、恭城应该是第二梯队,其他县的旅游业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三是在旅游标准化建设方面,在过去的一年取得新成绩。去年,阳朔作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县(全国农业休闲会议也在阳朔召开),兴安乐满地作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企业。两个试点,在过去的一年,为全国旅游行业的标准化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四是在旅游市场、旅游秩序和旅游队伍建设方面,过去的一年也取得新成绩,为桂林市旅游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五是在推进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工作上,取得重大进展,这是最值得肯定的。作为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重要载体,也是重大基地,桂林世界旅游城建设去年7月正式动工。自治区党委、政府对桂林市旅游事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支持。去年桂林市几大重要的、事关桂林旅游事业发展的重大活动,自治区都专门派出领导参加。世界旅游城奠基仪式,郭声琨书记、马飚主席亲自参加奠基和揭幕。第二届桂林国际旅游博览会,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自治区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石生龙,自治区党委常委、秘书长余远辉,自治区副主席高雄等领导亲自参加开幕式。过去的一年,桂林旅游事业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特别是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和桂林世界旅游城建设的推进,都因得到自治区党委、政府和自治区旅游局、博览局等多个部门的大力支持。

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是与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分管领导和直接参与的部门和单位,特别是一线的企业和企业家们、导游等辛勤工作密不可分。对于过去一年全市旅游事业发展和旅游产业所取得的成绩,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今天的会议,表彰了去年取得优异成绩的县区及旅游先进集体,通过表彰和奖励对旅游业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对于桂林旅游发展,我们尽管取得比较好的成绩,但是也要充分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对于一些突出的问题,大家讲得比较多。在这里,我再简要讲一下。

1、随着形势的发展,旅游产业已成为许多城市的重要支柱产业,现在无论有没有旅游资源的城市都在大力发展旅游,由此带来资源配置和游客分流的激烈竞争。在这种多方竞争的环境下,怎样争取更多客源来桂林旅游,是我们在旅游人数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市委市政府已意识到并多次强调这个问题。去年实现旅游人数2700多万人次,对于全市总人口只有500多万人的城市来说,容量已经很大了。今年还提出了旅游人数按照10%的比例增长,实际上,从城市游客容量来看,已经有一定的局限了。现在的关键问题是,怎样在这么大的游客量的基础上提升旅游的效益和质量,这是我们客观存在的问题。

2、随着形势的发展,旅游景点景区的建设在旅游产品结构上还不尽合理。不少旅游设施和旅游景点景区,有些老化了,有些设备比较陈旧,服务标准跟不上,这也是我们在旅游发展中遇到的突出问题。

3、我们面临着旅游市场竞争、新的旅游景点景区建设开发和老的景点景区老化等问题,创新手段的方式方法和政策扶持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亟待改善和加强。

4、桂林作为最早开放的一批旅游城市,在旅游体制机制和旅游市场管理上还需要完善理顺。这也是全国老的旅游城市共同面临的亟待解决和突破的瓶颈问题。所以,满意度调查都会集中在这些旅游对外开放比较早的、旅游名气很大的城市上,而不是新兴的开发一两年的城市。正是由于我市旅游开放早、旅游发展比较长,我市在旅游体制机制和管理上的不足和漏洞会更容易发现。事实也证明,我们确实在这方面还存在很大的漏洞。

5、作为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城市,在旅游人才培养教育等方面,虽然资源很丰富,但是跟形势发展的要求和旅游产业需求,还是有欠缺的。

正因为这样,我们要对桂林旅游有新的认识,要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更加深入研究,抢抓旅游发展机遇,更好地发挥优势。只有这样,在新一轮的竞争中,桂林旅游业才能赢得发展的主动权,才能抢占旅游发展高地在广西率先建成旅游强市。

二、抓住重点,实现桂林旅游事业发展的新突破

刚才讲的第一个方面,是通过扎实工作,使旅游事业发展取得了新成绩。面对过去的成绩,我们既要认真总结,更要坚定信心,抓住重点,使桂林旅游事业和旅游产业在新的一年有新突破。关于这一点,我重点讲三个方面。一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旅游业在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积极作用;二是全力推进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特别是推动世界旅游城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三是进一步加强旅游市场秩序管理,实现旅游市场管理新突破。

第一,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旅游业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积极作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研究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国家旅游局在此基础上专门下发了通知,提出在旅游发展过程中,旅游要与文化等相关产业大融合,形成相互繁荣相互推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国家旅游局的通知强调,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充分说明旅游与文化的关系。我市2008年提出“文化立市,旅游兴市”战略,把文化工作和旅游事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这几年旅游发展的实践和旅游与文化的发展充分说明,旅游与文化的发展密不可分。

国家旅游局的通知要求,全国旅游业要站在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高度,大力发展旅游业,把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项工作作为促进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工作,充分发挥旅游对文化的传播功能,充分发挥旅游对文化的传承功能,充分发挥旅游对文化的激发功能,充分发挥旅游业对外交流的优势。今年,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个重点,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精神,通过旅游事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形成旅游文化共同发展的格局。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把文化产业打造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2009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和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中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可见,旅游事业的发展和旅游产业的推进,对桂林市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我们要按照中央和自治区的精神,深入推进旅游与文化的大融合。

在最近召开的文化与旅游结合工作座谈会上,大家都提出了很好的意见,有些是我们正在做的,有些是需要加快发展的。大家提出,一是要打造旅游系列品牌,打造旅游演艺产品。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旅游产品。实施品牌引领战略,引导旅游产品开展品牌化经营;二是要加快推进主题公园、旅游度假区的建设。举办文化旅游项目推介,提升文化旅游企业档次和文化品位;三要深度开发旅游工艺品,加强文化旅游产品市场的推广;四要积极加快培育旅游文化人才。这几个方面是今年我市旅游经济发展的第一个需要突破的重点,这也是桂林市具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内容。桂林旅游资源有文化、历史、山水、民俗等等,要很好地梳理,在这个基础上,升华细化4条发展轴带、打造三大特色产品、三大水陆游线、七大旅游品牌等。旅游发展要评说论道,需要召开专题研讨会,旅游产业发展更需要我们多做扎扎实实的工作。

第二,要全力推进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扎实推进世界旅游城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这项工作,去年做了很多努力。关于《总体方案》,国家方面正在论证。从今年我市政府工作来看:第一个方面要积极争取各项政策出台,第二个方面要把工作重点转到不等不靠,按照现在已经制定的政策内容,先行先试。去年,市国土局在积极争取旅游产业用地试点城市方面取得了突破进展,今年我们拿到了试点城市。这个试点城市,对旅游事业和产业发展、旅游用地项目配套设施建设将起到非常重要作用。这就是不等不靠的一个例子。如果要等到政策都批下来再去做,那就晚了。我们必须借鉴兄弟省、市在旅游建设过程中好的经验和做法。既要积极争取上级给我市正式批复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同时今年工作重点要转移到加快试验区各项工作先行先试上来,不等不靠,加快我们自己的工作。第三个方面是世界旅游城建设。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给我们提出的要求,按照“一点三星三区”规划及27个功能区,按照这样一个集旅游发展之大成的规划加快建设。我们相信,在全市共同努力下,世界旅游城的建设将会为桂林市今后旅游发展带来巨大推动力。第四个方面,要按照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和桂林世界旅游城规划建设要求,加快推进旅游项目建设。这一点也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旅游事业和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要求。

第三,要切实破解漓江保护与发展难题,保护好桂林旅游这张中国名片。要加强旅游市场管理,切实解决旅游发展中的重大难题。最有代表性的,是漓江景区。去年国家旅游局检查了一些全国重点旅游城市及旅游景区,特别是5A级旅游景区。大家看到了,有一些城市的旅游星级宾馆饭店已经摘牌,一些5A级景区已经明令限期整改,包括炒的最厉害的嵩山少林寺景区。去年内部通报的,就是漓江5A级旅游景区。内部通报内容针对几个方面:漓江游览秩序,主要表现在游船硬件设施和服务标准没有达到要求;漓江水域管理,主要是竹筏、河道挖沙及沿岸景观破坏的问题,还存在飞钩挂船的现象;漓江游览码头建设管理标准化方面,还没有达到要求,老化、陈旧,不符合5A景区要求。去年8月份开始,我们对漓江5A景区进行了专项整改。尽管取得一定成效,市政府领导也多次去国家旅游局汇报工作,得到国家旅游局认可,但是按照5A景区标准,有些方面还是没有做到。今年要按照国家旅游局提出的要求,按照桂林市打造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要求,下大力气提升旅游市场的秩序和质量。

一是要创新管理体制。整合涉及漓江景区的市、县(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职能及行政资源,明确管理主体,推进漓江旅游资源保护、规划、开发、利用、经营等一体化管理,从根本上解决漓江景区管理条块分割,责、权、利不清的问题;二是要全力推动漓江景区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对漓江流域旅游的经营管理力度,调整完善收益分配制度,充分照顾各方利益;理顺管理机制,健全管理体制,做到标本兼治、疏堵结合、以点带面、分步实施、管理规范、奖惩并举等等,还有其他的一些方式。要在确保旅游安全的前提下,解决漓江沿岸农民走发展旅游致富的问题;三是要健全漓江景区行政执法体制。要按照刘君书记的指示,“码头和游船整改由交通局负责,杜绝河道挖沙由阳朔、雁山两县区政府负责,竹筏问题的解决由阳朔、雁山两县区党委、政府负责”,“对漓江整改会议决定的事项要一项一项抓落实,涉及到的各部门和阳朔、雁山两县区必须无条件执行,谁影响5A景区谁负责”。今年,要在继续深入实施科学保护漓江六大工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漓江景区旅游秩序管理的力度,力争今年在漓江景区管理秩序和管理体制上取得新的突破。

三、解放思想,强力推动旅游业取得新发展

1、要以抓项目促进旅游业新发展。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加强旅游项目建设做了专门部署。进一步抓好落实规划,推动发展,把项目作为载体,抓紧抓好落实。特别是对旅游试验区、世界旅游城、各县区在旅游项目建设上,要加快推进。在投资导向、招商引资、基础建设、资源整合、市场推广等方面充分发挥项目的推动作用。旅游产品开发要坚持高品位、高起点,通过高水平规划设计,突出特色,提升品位,规划建设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和具有一流水准的精品项目,扶持发展一批乡村旅游、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把我市旅游资源打造成自然景观和现代文明完美结合的旅游胜地。要注重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发展支撑能力。加快桂林旅游集散中心建设、旅游专用道路、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休闲度假、商务会展、文化体验等旅游产品,增强旅游对外集散辐射能力。要坚决杜绝资源浪费,今后凡涉及旅游的建设项目,在发改部门立项前应先征求旅游部门的意见(《自治区旅游条例》第十二条规定“有关部门审批属于旅游发展规划范围内的建设项目,应当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旅游主管部门的意见”),使之符合旅游行业的相关标准要求,避免非标准化建设和同质化建设,确保资源合理利用,规范行业发展。不具备开发条件的,宁可不开发。各县区、各相关部门一定要目光高远,绝不能为了各自的地方利益和眼前利益而放弃长远利益。要加强旅游项目储备。广开项目源,建好项目库,超前谋划储备一批市场前景好、拉动作用强的旅游项目。对旅游项目要实施动态管理,搞好定量、定性分析,选择那些增值性高、成长性强的好项目优先立项、优先开发。

2、要以转变方式推动旅游业新发展。全面开展旅游综合改革试验,首先就要转变桂林旅游的发展方式,老城区以创新为主,新城区以项目建设为主,各县区以加快旅游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为主。一是要做大做强产业主体。旅游市场主体是旅游业的根本。引导扶持旅游企业以资产为纽带,通过参股、控股方式做大做强,重点培植一批龙头企业。促进旅游、餐饮、酒店实行产业集群式、品牌化发展。引导旅行社向集团化、网络化、专业化方向发展。鼓励大型企业集团进入旅游业,引导社会资金向符合旅游产业发展方向、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领域投入,充分发挥旅游业拉动投资、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重要作用。着力提升旅游从业人员水平、能力、素质,大力推进旅游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加快培养一支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旅游人才队伍。要发展一批旅游新业态,大力发展商务会展、温泉康体、文化创意、养生疗养等新兴旅游产品。大力发展智能旅游和旅游电子商务,鼓励开展旅游网络营销、网络预订、网上支付等在线服务,积极申报“国家旅游信息化试点城市”,全面提升旅游信息化水平;二是要全面提升城市中心区旅游吸引力。进一步配套完善市中心区的文化旅游元素和休闲服务设施,把一些景点景区、街区串联打包,在桂林城打造“最美城市中心文化旅游休闲区”,使之成为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新载体和新的旅游消费热点,提升桂林城市中心区的旅游吸引力和竞争力;三是要做好旅游活动策划;四是要创新旅游营销模式。针对旅游是典型的眼球经济、注意力经济的特性,创新营销手段,全面提升桂林旅游推广的针对性、专业性和有效性。整合全市旅游行业资源、文化资源、外宣资源和新闻资源,全市联动、联合推介、捆绑营销,提升桂林旅游的知名度。继续加强“联盟营销”这一新的营销手段,加强与航空公司、境内外旅游机构的营销合作,进一步发挥好境外桂林旅游大联盟的作用,联手做好桂林旅游营销推广。加强与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等国际旅游组织的合作,提升桂林国际影响力,借力拓展境外旅游市场。

3、要以增强合力推动旅游业新发展。旅游业关联性强、牵涉面广,发展旅游仅仅依靠旅游部门的力量是不够的。各县区、各部门要按照各自工作职能和特点,找准切入点,抓住突破口,从不同途径、不同层面扶持旅游业的发展。发改部门要重视旅游项目开发建设,拟定年度重大项目投资计划和基本建设计划时,优先将旅游项目列入重点项目行列,积极争取旅游项目资金;财政部门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积极向上争取旅游资金;建规部门在城镇规划建设的时候要结合旅游发展,充分考虑旅游功能,在环境营造、建筑立面控制等方面满足旅游发展的要求,城乡风貌改造要融入旅游元素;国土部门要支持旅游建设用地的使用,重点支持世界旅游城建设用地,同时加大景区土地收储力度,筹措发展资金;交通部门要将旅游公路建设优先列入规划,抓紧做好重点景区道路立项,加快在建旅游公路建设;金融部门要对旅游项目建设给予信贷扶持;宣传、文化部门要将旅游宣传作为外宣工作的重要内容,抓好旅游宣传和新闻报道,对我市少数民族文化和地方传统文化进行挖掘、整理,加强和指导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建设;农业部门要加强特色农业旅游产品的开发;人事、教育部门要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职业教育,引进旅游专业人才;劳动部门要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和考核。市、县两级旅游局作为主管部门要积极争取工作的主动权,与上级主管部门搞好沟通,与同级部门搞好协调,当好领导的参谋助手。其他相关职能部门,都要按照各自的工作职能,全力支持和配合旅游工作。全市上下形成部门齐抓共管、扶持旅游产业新发展的良好局面。

篇5:市长在全市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上午,全市‚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动员暨党务工作会议召开,上午的大会是五会套开。今天下午,我们专门花一下午的时间来开全市政法工作会议,这是一个千人大会,是一个高规格的会议,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会议。同志就去年的工作,今年的安排都作了全面的总结、部署,讲得很全面、很具体,希望大家按冯书记讲的去落实。今天我想讲两层意思:一是怎么看,也就是怎么理解政法工作;二是怎么干,也就是怎么搞好政法工作。

一、怎么看?

关于怎么看,我想讲‚三个三‛:

(一)关于政法工作,我概括为“三个很”:很苦,很累,很难。一是很苦。当前,政法干部工作量大,危险性高,责任重,已是不争的客观事实。接不完的警,办不完的案。天天像打仗一样紧张,工作怎么也做不完,超常的工作压力,人力的严重不足,一个接着一个的专项行动和警卫任务等让政法干警疲惫不堪。工作强度大,休息无保障,人们通常只看到政法干警风光的一面,却很少看到他们背后的辛苦和辛酸。一个刑事案件,我们的刑警可能几个月都吃不好饭,睡不好觉;一个复杂的经济案件,我们的法官可能几个月外调内查,东奔西走;一个贪污渎职案件,我们的检察官可能要忙半年;一次司法援助,或者司法调解,可能几个司法干部要耗费几周准备;一次民政救灾,民政干部可能是几天几夜不能睡觉,还有我们的武警、消防官兵,一次火情,一次突发事件,都是不辞劳苦,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二是很累。我在政法系统工作时,经常听到一些政法干部讲:‚工作的时候感到身累,休息的时候感到心累。‛工作苦、累仅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心累‛——思想包袱沉重。这思想包袱主要表现在‚三怕‛:一 怕被投诉‚不做为‛、二怕工作责任倒查、三怕执法过错追究。三是很难。当前,政法系统的同志普遍感到面临工作压力大、精神压力大、舆论压力大,群众法制意识日益增加,执法监督的渠道越来越宽,工作稍有不慎或疏忽,就有可能陷于被动,甚至当被告。还有说情成风,办一个案子,当事人可能找关系找到公安部。中国又是一个人情社会,不讲情面,就要得罪人,甚至是亲人、领导。执法的难度不断增加,舆论的影响不断扩大,稍有不慎,就被‚上网‛,动不动就成了重大负面新闻。有问题,警察成了干部的首选;有困难,警察成了群众的首选;有矛盾,骂警察成了首选;追究责任,警察成了处分首选。政法部门时常处于孤军奋战的被动局面。具体工作中,提倡‚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其结果是,政法部门的权威性受到了冲击,导致在执法工作中缩手缩脚,消极厌战,普遍存在‚能少干的尽量少干、能不干的尽量不干、必须干的应付着干‛的思想倾向。

(二)关于政法形势,是“三个情”:社情、人情、敌情。当前社情民意发生‚三个变化‛。一是社情在变。人员成份更加复杂,思想观念日益复杂,社会组织错综复杂,管理对象纷繁复杂。社会越发展,流动人口越来越多,案件一定会越来越多,以前,大家在一个村、一个垸、一条街,知根知底,就那么几个人,发生什么事,谁都知道。现在楼越盖越高,小区越来越多,进城的人越来越多,相逢不相识的事越来越多,为我们的政法工作都来的难度可想而知。上次我问 城区人口有几多,统计部门、公安部门、计生部门三家说出三个数字。二是人情在变。人的心情、性情、感情随着环境时时刻刻在变化。人们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各种思潮的影响下,在强大的信息交流中,个人对政府、对政法部门的期望值越来越高,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前一个事件,他们可能只要求一个合理的解释,现在可能要求的是一个具体的结果。同样一个案件,民事赔偿现在可能开出天价。越发展,政法部门的压力越大。三是敌情在变。当今的世界,看似和平,其实无时不发生着战斗;当今的中国,看似和谐,其实无时不隐藏着矛盾。就我市来说,当前不稳定的因素还很多,有的已经出现,有的随时可能出现,如涉军、涉民师。有的控制不好,还有可能引发严重社会问题。各种敌对势力渗透、文化渗透、舆论干预不断加强,对敌斗争复杂,我市社会稳定的基础还很脆弱,影响人们群众安全感和幸福感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时有发生,一些突出的治安问题还没得到有效根治,群众对少数政法干部执法不严、执法不公、执法粗暴等问题反映比较强烈。

(三)关于政法涵义,是“三个正”:政治、正义、公正。一是政治。李鸿忠同志说,‚政法之‘政’是政治的‘政’,政法工作必须政治挂帅。从事政法工作的同志都要牢固树立讲政治、顾大局的意识。‛今年是我市新一届党委、政府的起步之年,如何实现五城同建,建设大别山地区经济中心,政法部门要当先行者,要争立头功。怎么讲政治,就是要与市委、市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同心同德,同向同行,为麻城发展保驾护航,为社会和谐尽心竭力。这就是我们政法工作要把握的大势,我们的全部工作要围绕这个中心,服务好这个大局,否则,只能是游离主题,南辕北辙。特别是对我市一些发展中的小问题,不要揪住不放,要为企业生产经营创造良好的秩序,努力实现政治稳定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和良性循环。要真正树立‚投资者是上帝、引资者是功臣、损害企业利益者是罪人‛的新思维、新理念,加大对投资者和重点企业的保护力度,及时帮助企业化解各种矛盾纠纷,为企业提供最直接、最快捷的法律服务,既要当好经济犯罪的‚克星‛,又要当好企业发展的‚保护神‛。二是正义。政法机构是国家专政工具,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某种程度上是正义的化身,面对黑恶势力、面对敌对势力、面对破坏社会安定团结大好局面的人和事,我们政法机关一定要发扬亮剑精神,要敢于直面挑战,敢于迎难而上,要有无惧无畏的大勇气,要有果敢自信的大魄力,要有申张正义的大担当。三是公正。‚政‛字拆开,左边是一个‚正‛字,右边是一个‚反‛字,如果我们不正气,就会走向反面,成为人民反对的;‚法‛字左边是三点水,这是要我们一碗水端平,要公正处事。政法机关一定要加强思想理念建设,把‚忠诚为民、公正廉洁‛作为政法工作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观,使其融入政法干部的灵魂。温家宝总理说‚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公平正义是社会的底线,政法队伍的公正是公平正义的底线。当前我们身边还存在分配不公、司法不公等现象。我们要更多地关注穷人、弱势群体,他们占社会的绝大多数,他们也往往是各种不公现象的受害者。我们一定要公正执法,这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也是政法机关最基本的履职要求和价值所在。只有公正执法,才能促进公平,取得公信。从公安、司法、民政等部门到检察院、法院,从机关到各派出机构,从主要领导到一般干部,都要明确自身肩负的职责,要知道自己承担的任务,要勇于担当,发扬牺牲奉献精神,不避难、不避险,为维护法律尊严、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怎么干?

关于怎么干,我也讲‚三个三‛:

(一)创新社会管理,做到“三个念”:抛弃“官念”、放下“管念”、摒弃“惯念”。中央提出创新社会管理,政法部门是主力军,是牵头单位,如何落实,就要进一步转变观念,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要抛弃‚官念‛。要抛弃“官”念树立“民”念,强化‚人本型‛管理理念,在群众面前不要以领导者自居。要以‚感情上亲民、职能上护民、管理上惠民‛来做出实际行动,自觉地关注民生、惠及民利、维护民权、保障民安,切实把解放思想转化为廉政为公、勤政为民的实际成果。二是要放下‚管念‛。要强化‚服务型‛管理理念,在群众面前不要以管理者自居。要从传统的‚整治命令‛思维,转变到‚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真正做到在服务中实现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靠服务赢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让人民群众自觉接受管理、主动配合管理、积极参与管理、共同改善管理。三是要摒弃‚惯念‛。强化‚和谐型‛管理理念,在群众面前不要以救世者自居。以救世主自居者必然漠视人民群众,不能正确看待人民群众的智慧,不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力量。我们不要把自己摆在高高在上的位臵,应主动融入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使每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都得到充分发挥,让人能更高效、更正确地行事处事,更愉快、更乐意地接受管理。

(二)要加强政法工作,做到“三建”:思想建设、队伍建设、装备建设。一是要加强思想建设。‚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要构筑精神高地,做到‚三个正确对待‛,即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保持一颗平常心,努力学习、认真工作;正确对待组织选择,常怀感恩之心,始终把组织的号召、人民的期望作为行动的方向和准则;正确对待个人前途,自觉把个人成长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要求之中,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之中,以工作实绩回报组织和群众的信任与重托。二是要加强队伍建设。在保障一定数量政法队伍的基础上,更加注重队伍素质,实行精兵战略,加强基层力量和组织领导。要注重班子整体能力和个人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适应我市五城同建、跨越发展、建设大别山地区经济中心的需要。三是要加强装备设施建设。要舍得加大投入,配备一流的通讯器材、警用器械等,要切实加强信息化建设水平,完善‚天网‛、‚天眼‛工程,为执法办案提供有力的技术装备保障。同时,要加强对新设备、新器械的管理和使用,使新设备、新器械体现出最大的利用率,使人、物、技协调统一,充分发挥应有的功用。

篇6:市长在全市水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合实际,特别是对下一步工作应重点要抓什么、怎么抓,都讲得很具体、很好,我完全同意。稍后市委王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主要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总结成绩,认清形势,增强加快水利事业发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过去的五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五年。对水利工作来说,也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进取的五年。全市各级水利部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狠抓工作落实,全市各项水利事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项目建设实现了新突破,全市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6.5亿元,是“九五”期间的3.3倍,这在张掖水利建设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二是项目前期工作实现了新突破,仅“十五”期间,完成各类水利专项规划及可研初设310项,是“九五”期间的8.4倍,可研总投资达23亿元,这在张掖水利发展史上也可说是盛况空前;三是节水型社会建设开创了水利工作新局面,试点经验在全国范围内广为推广,成为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的排头兵,为张掖水利树立了一面大旗;四是连续6年完成了分水任务,在水资源本身就十分匮乏的情况下,连续三年输水到居延海,累计向下游下泄水量52.8亿m3,占六年来水总量95.5亿m3的55.3,为改善下游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说,近几年的水利工作在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扮演了重要角色。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及水利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市委、市政府是满意的。在此,谨表示诚挚的敬意和感谢,并向今天受到表彰奖励的单位表示祝贺!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水利建设还面临着诸多矛盾和压力。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黑河治理等方面的后续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比较缓慢。黑河近期治理剩余投资3.19亿元的退耕还林调整为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到目前为止资金计划仍未落实,任务十分艰巨;黑河二期规划目前尚处于水规总院审查阶段,要通过水利部尤其是国家发改委的审查批复和立项实施,还任重而道远;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重点支持项目只下达资金计划530万元,争取全面落实9456万元的项目难度很大。二是黑河调水形势更加严峻,灌溉与调水矛盾日益突出,工程措施不到位、运行管理成本高等因素,更增加了工作的难度。三是水利管理改革面临较大矛盾和困难。水资源统一管理进展缓慢,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体制不顺、改革步伐滞后,水费收入逐年下滑,造成老化失修的水利工程无力更新改造、新建工程无法配套自筹资金,水利行业自身发展面临严峻的考验。

也应当看到,水利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是改善农村生产条件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动力,更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这几年中央高度关注“三农”工作,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这给农业和农村经济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今年一号文件及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都将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今后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重点是加强小型水利设施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灌区节水改造、农村小水电建设等。可以说,水利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历史重任上越来越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竞争力的重要基础。能不能稳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水利建设已成为关键性因素。只有加快水利建设,不断增强水利保障能力,才能为提升农业综合竞争力提供充分的水利支持,才能更快、更好地推进张掖现代农业建设和发展。

因此,加快水利事业的发展,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发展环境、加快推进全市经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保证。全市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一定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扎实有效地做好水利建设的各项工作,不断推动全市水利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二、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加快推进全市各项水利建设

2006年是“十一五”的起步年,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水利工作意义重大,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对今年的农村工作制定了明确的奋斗目标。水利工作是农村工作的关键,要带好头、起好步、开好局。具体来讲,突出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加快黑河综合治理二期规划的审查审批进度。这是今年我市水利工作的重点之一。根据2月份水

规总院审查讨论的结果来看,已基本同意规划报告,但下一步要通过水利部和国家发改委的审查批复,还需要做更加艰苦细致的工作。二期规划总投资近50亿元,它能否启动实施,不仅仅关系到长久稳定地落实黑河分水方案,更关系到张掖经济社会协调快速发展。对此,大家要有充足的认识,要从战略的高度来重视这项工作,充分发挥县区和部门的积极性,各方努力共同争

取项目,尤其是我们的一些项目受益县区,不能等待观望,更不能把项目争取工作看成是市上的事。要落实项目工作责任制,明确分工,各个环节都要安排专人负责,列出具体计划,排出时间进度表,定期汇总和通报进展情况,积极向上汇报和衔接,通过上下共同努力,促进这一项目尽快落实。

2、争取落实黑河近期治理剩余项目资金计划。剩余投资3.19亿元的退耕还林调整为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已顺利通过了中咨公司审查评估,环评报告经水规总院审查后正在修改,去年水务部门在该项目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也收到了一定效果,下一步的衔接协调工作仍然要抓紧,争取环评报告尽快通过国家环保总局审查,上报国家发改委,工程的启动实施直接关系到黑河综合治理二期规划的争取和落实。计划、环保、水务部门要积极与国家发改委、环保总局、水利部、黄委会、黑河局以及省水利厅加强沟通协调,尽快落实计划、下达资金。

3、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通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节水型社会建设已经成为张掖水利的亮点,提张掖水利就要提节水型社会,既是荣耀,又是压力。目前全国各省区工作推动力度都很大,有些省区已全面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而且措施得力,效果显著,对我们的压力很大。我市的试点建设已经在全国产生了一定影响,如何继续深化工作,再接再厉做出新成绩,对于落实黑河后七年综合治理规划,对于推动张掖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做好自查自验工作。今年7月,水利部将对张掖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进行全面验收,要做好试点工作总结和自查自验,力争圆满通过水利部的验收。二是要着力落实节水型社会重点支持项目资金计划,尽快建立水资源监控系统、取水计量设施和水资源调度管理信息系统等硬件设施,为落实水资源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创造条件。三是继续加大城市、工业节水工作的推进力度,全面落实“总量控制,定额管理”两套指标体系,探索建立供水与污水回收、污水处理、中水回用等一体化的价格体系。四是要进一步深化农业节水成效,围绕草畜、种子、果蔬、轻工原料四大支柱产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发展低耗水、高效益作物,压缩和禁种高耗水作物,坚决禁止新开荒地,按照分解到各县区的目标任务,加大田间节水力度,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和使用效益。五是实施县区断面流量控制方案,加快量水测水设施建设,切实落实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两套指标体系。六是进一步培育水市场,建立水价形成机制,进一步规范农民用水者协会的管理运行,积极探索水票的内容和运行方式。各县(区)要在节水型社会建设方面结合各自实际,多想办法,积极探索,创新工作,力求取得有各自特色的新突破。

4、大力实施农村水利项目建设。从近几年国家的投资政策取向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仍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重点。按照“十一五”规划,除黑河治理和节水型社会的项目外,大型灌区改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人畜饮水工程、以电代燃料等水利工程项目2006年规划投资近3亿元,各县(区)政府及水利部门要按照市委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和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要求,多研究国家政策,找准切入点,狠抓项目的争取,力争在内多落实一部分项目,抓大不放小,做到重点项目和正常项目两不误。对于已下达计划的水利建设项目要严格按照建设程序的要求,及早准备,能开工建设的就要早动手,早开工,保证工程建设进度。

5、抓好防汛抗旱工作,强化水资源调度管理,做到灌溉调度两不误。去冬以来,我市降水偏多,主要河流来水偏丰,气温偏高,库塘蓄水好于往年,土壤墒情较好,这对我们搞好当前的春耕生产十分有利。但是我们决不能因为眼前的形势而放松警惕,麻痹大意,一定要立足省情,牢固树立长期抗旱和“抗大旱。面对这样一个形势,我们决不能放松警惕,麻痹大意,一定要立足市情,牢固树立长期抗旱和“抗大旱,防大灾”的思想,统筹灌溉与调度管理,切实做好灌溉管理及抗旱防汛工作。同时要尽最大可能完成调水任务,这是我们争取黑河后七年规划及有关项目资金的一个筹码,也是我们多次向黄委会做出的一项承诺。各县区和水务部门要把完成分水任务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对待,进一步提高认识,顾全大局,确保调度工作政令畅通。水利、水文、气象等业务部门要强化技术决策支撑,加强水文测报和中短期天气测预报,及时准确传递水情,为水量调度提供技术保障;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充分履行业务调度指挥职责,纪检、监察、水政监察部门要充分发挥调度监督检查职能,争取完成调水任务。

三、落实责任,强化措施,确保全面完成水利工作各项目标任务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水利工作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和重大的挑战。全市水利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一定要围绕全市水利发展的总体思路和今年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进一步振奋精神、加强领导、落实措施,确保各项水利建设任务顺利完成。

1、加强领导,层层靠实责任。各项工作能不能顺利推进、取得实效,关键在于组织领导是否坚强有力、能不能把各项工作措施真正落实到位。面对今年艰巨的工作任务,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水利工作,切实把水利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和关键性工作来抓,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着力争取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项目,解决好饮水解困和安全等与农民群众密切相关的问题,让群众成为水利发展的最先受益者、最大受益者。各级领导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靠前指挥,督促检查,保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见到成效。市县水务部门要把各项任务层层进行量化分解,明确标准和时限,做到指标明确、责任到人、措施到位、形成合力,保证完成任务。

2、强化前期,保证质量效益。抓项目促发展,是水利工作的重心。各级主要领导要亲自抓项目、跑项目,各级水利部门要拿出科学合理的规划和方案,积极主动地做好项目的报批、争引和引资工作。对于确定的水利重点工程项目,要抓紧编制和完善规划,加大衔接协调力度,讲求策略,注意方式方法,确保审批关口畅通,提高跑项目的成功率。

要高度重视质量管理工作。水利工程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严把质量关,精心设计、科学施工、严格管理,做到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确保发挥长期效益。要认真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建设监理制和招标投标制,采取各种有力措施,确保工程质量。要加强资金的管理,完善各项制度,强化审计监督,确保资金安全,不能发生任何违法违纪行为。要加强施工安全管理,严防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在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中,要大力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提高科技含量,更好地发挥工程效益。要始终坚持把效益第一的原则贯穿到规划、设计、施工等各个环节,真正做到水利工程建一处、成一处、管好一处、受益一处。

3、深化改革,创新工作机制。水利事业要加快发展,水利工作要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和完善水利发展的体制和机制。今年,要重点抓好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各县市区都要重视这项工作。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要认真研究解决定性、定编、定员以及确定财政支付范围、数额与方式问题,关键是要实施产权制度改革,落实管护责任,逐步建立新型的农村水利管理制度,发挥工程效益。同时,市县水利部门还要认真研究和实践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水价改革和水利工程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等方面的新机制,完善水价配套制度,推进科学的计价方式,建立健全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推进水利快速发展。

上一篇:叫不出的名字小学作文450字下一篇:高一化学的学习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