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一等奖

2024-04-17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一等奖(共14篇)

篇1: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一等奖

《记承天寺夜游》全国一等奖教学设计

一、导入:

1、美丽的月色会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还记得有哪些描写月亮的古诗句吗?面对一轮明月,诗仙李白曾感叹道:“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李白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唐】张九龄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暮江吟》【唐】白居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宋】苏轼

2、一轮明月牵动了无数古人的情肠,他们或借月抒写相思愁绪,或借月表达美好祝愿。当苏轼因莫须有的罪名被贬黄州,他会借月抒发怎样的情怀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苏轼的作品《记承天寺夜游》(板书课题、作者。)

出示学习目标:

有味地朗读课文

有味地细品语句

深挖诗人的情感

3、作者简介(学生读大屏幕)苏轼(1037~1101),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二、反复朗读,整体感知。

1、听范读,要求注意读音、停顿。

2、学生自由读。

3、一生读。

4、再齐读:读出一点文言的味道,读出一点宁静的.氛围,读出一点夜游的兴致,读出一点复杂的情感。

三、疏通文意、解决障碍。

1、利用课文注解,读懂文意。

2、交流理解重点字词意思、句子意思。一生朗读一句,一生翻译一句。

3、找一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课文的意思。

4、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文章写的是苏轼晚上睡不着觉,看到月色很美,就到承天寺找到张怀民,两人一起赏月。

篇2: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标:

1、品味作品简洁的语言中蕴涵的复杂、曲折的情感;

2、品味作者笔下月色描写的精妙,感受所营造的宁静、淡雅的意境;

3、探究“闲人”所饱含的复杂微妙的意味。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猜字谜繁体字“閒”字引出“月色入户”导入。

二、认读,读准字音和节奏

1、自由大声读课文,读准字词。

2、强调几个字词的读音:起行、荇、柏、横 .

3、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提出字词、句子疑问。

4、齐读,根据文意读准节奏。

三、解读,品味语言和情感

通过反复的品读,感悟文中情感,读出文章的味道。

1、解题,哪个字表明了文体特征?记的是件什么事?夜游。什么季节夜游?深秋。作者夜游的起因呢?为什么到承天寺去呢?

相机插入写作背景和怀民其人。

2、看叙述部分,请同学们找找能出能表现的作者情感的词语,细细品味,说说你所体会到的作者夜游过程的情感变化。

3、点名读,读出作者的情感变化。

4、重点品析写景的句子。体会月色描写的精妙,体会清幽宁静的意境。写作手法、“盖”字的妙用,竹柏的象征意义。

5、反复品读,读出月色描写的美,读出作者情感的寄托。教师配乐范读。

四、赏析,感悟态度和人生

1、作者为什么自称“闲人”?身闲,心闲——闲——閒。

2、那为什么作者要用一个“但”字?你还能体会到作者那些感慨? 结合全文内容,思考“闲人”含义,体会其中包含的复杂微妙的情感。

被贬谪的淡淡孤寂,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对世人追名逐利的讽刺,对自己能够身处逆境仍能欣赏到大自然之美的自豪。

3、视频欣赏

4、课上到这里,同学们一定对苏轼有了更多的理解,请你告诉我,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苏轼,为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明确:豁达乐观

5、导入苏轼其他诗词,和林语堂《苏东坡传》中的文字,加深对苏轼豁达乐观精神的体会。

6、让我们满怀崇敬的再次朗读《记承天寺夜游》吧。学生配乐齐读。

五、拓展延伸:

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身闲有时间,心闲有慧眼,《记承天寺夜游》就是这样一篇“妙手偶得之”的佳作。学习本文,在感受庭院月夜小景的同时,更感受到了他那从容应对苦难的人格魅力。

教师寄语。板书设计: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月色入户——夜游——寻友、赏月

(月景:比喻、衬托、错觉)

闲——身闲、心闲

篇3:《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1.熟读成诵, 读出韵味。

2.通过品读, 理解并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的含义, 体悟作者情感。

3.学习作者旷达的心境, 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的含义, 体悟作者情感。

【教学难点】

欣赏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 体会作者悠闲、超逸的心境。

【教学过程】

一.猜字, 激趣导入。

1.同学们, 今天, 我们一起来学习《记承天寺夜游》, 请打开课本第195页。上课前, 我们一起做个游戏, 放松放松:

屏显:猜字閒

这是一个繁体字, 是个什么字?

学生自由竞猜

2.它就藏在课文中, 并且文中有一句话描绘了它的构造方式。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 把它们找出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提示:描绘“閒”的构造方式的句子是:“月色入户”;这个字是:“闲” (板书) 。

3.古人造字是有讲究的。月亮照进门了, 晚上到了, 不用工作了, 空闲——人身无事。月亮照进门里, 这番景色, 看了很惬意, 悠闲——情绪安适。

板书:

这是“闲”的两个境界。现在,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去领略“闲”的最高境界。

二.朗读, 整体感知。

1.刚才, 我发现同学们读得有滋有味儿。现在, 哪位同学, 给我们展示一下?

生朗读毕, 引导学生评价, 主要从音准和停顿两个方面来评价。

重点指导学生读好下面两句的停顿。

屏显: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学生齐读课文。

3.学生结合注解, 疏通文意。遇到不理解的词句, 可以提出来和同学交流, 或询问老师。

4.这篇文章虽然只有短短84字, 却融叙事、写景、抒情为一体。谁能用简短的一句话概括它的主要内容。

提示:一个晚上, 作者和张怀民一起到承天寺散步、赏月。 (提示学生要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四要素来回答。)

三.品读, 体悟“闲”字。

1.面对此情此景, 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叹?

提示:“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屏显: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谁来说说这个句子的意思?

提示: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3.作者把自己和张怀民自称为什么?

预测, 明确:闲人

4.此处, 作者自称“闲人”。他的“闲”体现在何处?请从文中找出依据。

屏显:此处, 作者自称“闲人”。他的“闲”体现在何处?请从文中找出依据。

提示:1.行为往往是心境的流露, 请关注描写作者行为的词句。

2.“一切景语皆情语”, 请关注作者笔下的景物。

学生自读课文, 小组合作探究。

5.学生交流, 教师引导、点拨。

(1) 行为描写部分分析:

屏显: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

A.抓住以下几个重要词语进行品析:

解衣欲睡——无事可做只有睡觉, 空闲。

欣然起行——看见美丽的月色, 立刻打消睡意, 起身看月, 很有闲情逸致。

遂至——于是, 就。说明做事不假思索, 随心所欲, 想走就走。

相与步——肩并肩, 手拉手散步。说明两人是同病相怜、志同道合的好友, 悠闲。

B.小结:在这个美丽的月夜, 苏轼“闲”而早睡, “闲”而看月, “闲”而寻友, “闲”而赏月。他行事自由, 无所拖累, 他已经到达了“闲”的第一个境界。 (画△将“身-无事”框起)

C.但他在“闲”字里, 心情却是起伏变化的。哪位同学能把他心理活动的变化的过程读出来?

指导朗读:要读出作者当时复杂变化的心情:解衣欲睡 (无聊) ——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 (高兴) ——念无与为乐者 (郁闷) ——怀民亦未寝 (欣慰) ——相与步于中庭 (闲适) 。

(2) 景物描写部分分析:

屏显:“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A.指名翻译这个句子。

提示:庭院里好像有一汪澄澈的积水, 水里的藻、荇纵横交错, 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可结合“如”、“盖”引导。

B.这个句子描写的是什么景物?

提示:月光。

C.作者把月光比作水, 他又是用什么词语形容水的特点的?

提示:空明。

D.注解中对“空明”的解释只有“澄澈”, 我觉得还远远不能表达“空明”的丰富内涵。你还能从“空明”读出水的什么特点? (或怎么样的水才能清澈见底?)

提示:纯洁、宁静。

E.“空明”写出了月光的纯洁、宁静。你觉的“空明”还是在写什么?

提示:作者的心情——可引导:心如止水 (没有杂念, 抛弃了烦恼和个人得失) 。

F.小结:这就是“闲”的第二个境界。 (画△将“情——安适”框起)

G.让我们一起读这个句子, 读出作者宁静、纯洁的心情。

学生朗读, 并作指导:语速缓慢、平和;“盖”字要读出“恍然大悟”的感觉。

四.迁移, 感受旷达。

1.苏轼从月光中感受到了“空明”。其他诗人又会有怎样的感受呢?我们来看一些诗句。

屏显: (写月光诗句)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李白《静夜思》)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无题》)

生齐读后, 师结:别人感受到的大多是“寒、愁”。

2.为什么, 苏轼能获得和别人不一样的感受?

提示:作者的心情和别人不一样。

3.知人论世, 体悟作者心情。

屏显: (1) 苏轼其人:苏轼出身世族地主, 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文化教育, 7岁知书, 十多岁传文, 一生文采风流。苏轼在家庭气氛熏陶下, 受儒家经时济世思想的影响, 早年即立下用世之志, 以身许国。

(2) 写作背景:元丰二年 (1079年) , 苏轼因对新法持有不同意见, 被罗织罪名, 投入监狱, 险些丢了性命。四个多月后, 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官衔上还加了“本州安置”字样, 不得签署公事, 不得擅离安置所, 实际上跟流放差不多。《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在被贬黄州的困苦境遇中写的。

苏轼此时的心情应该也会是苦闷、孤独的, 从前面行为中就能看出他的无聊。那他怎么还能有这样的心情?

屏显:苏轼, 你真是个________的人啊!

预测, 明确:豁达乐观、闲适洒脱, 等等。

4.引用林语堂《苏东坡传》评价语及苏轼贬官诗, 补充说明苏轼豁达乐观的心境。

屏显:

(1) 他有远大抱负, 却五次遭贬。

他一生坎坷, 却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

他心智卓绝, 身上元气淋漓, 朗然刚正, 悠游坦荡自在。他身居要职却从来激情飞扬, 忧患来临, 一笑置之。他享受人间盛宴, 一生载歌载舞, 深得人间快乐。 (林语堂《苏东坡传》)

(2) 贬官杭州:我本无家更安住, 故乡无此好湖山。

贬官黄州:长江绕郭知鱼美, 好竹连山觉笋香。

贬官惠州: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做岭南人。

五.总结, 提升感受。

1.最后, 让我们再次齐声朗读课文, 读出苏轼的豁达乐观。

2.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让我们感受到了“闲”的最高境界, 感受到了苏轼豁达乐观的心境。让我们再次走近苏轼, 感受他的精神、他的心境吧……

屏显: (在《平湖秋月》乐曲声中字幕徐徐升起)

苏轼从承天寺夜游中收获了许多欢乐, 这是他的悠闲赐予他的。

他恬淡闲适之心地并没有亏待他, 不但让他享受了山水之乐, 自然之情, 也给他的艺术创作带来了灵感和灵气。

于是, 人生失意, 身处困境时, 他留下了:“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于是, 中秋之夜, 骨肉分离时, 他却说:“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

怀一颗闲适恬淡悠远之心, 一草一木一花一泉一鸟, 皆美之化身, 自得其乐。

去功名利禄远点, 则利欲不熏我心, 清贫能守, 则博爱及物。

清风明月在怀

功名利禄看透

篇4:《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的一篇小品文。被选入各个版本的八年级语文教材。本文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全文仅84个字,却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创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艺术世界,传达了作者豁达乐观的心境。本文语言简练而又极富表现力,可以说是写景抒情的精品。对于陶冶情操、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来说,本文是学生学习的典范。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经过近两年的学习,对于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能力,但在鉴赏分析能力上还有很多欠缺。通过本文的学习,既可以使学生体会文言名篇的语言意境美,又可以进一步学习情景交融、借景抒怀的写法,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熟读成诵 ,积累字词,把握文意。

过程与方法目标:

1.揣摩赏析写景句,体会作者微妙的感情。

2.通过中心句的品析,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

3.发挥学生想象力,进行扩写,仿写练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感受并学习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赏析写景句,通过中心句体会作者的微妙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闲人”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由作者及写作背景导入

这节课老师先给你们出一条谜语,是老师自创的一首打油诗,请你们猜猜他是谁?(幻灯片)

古有一人:

诗文书画皆练达,豪放词派成一家。平生仕途尽坎坷,乐观豁达谁及他?(苏轼)

谁能做出解释?为何说的是苏轼,能简单介绍一下他吗?(学生简介)

教师整理总结: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艺术成就辉煌而仕途坎坷。元丰二年,苏轼由于反对王安石变法,因作诗被冠以“谤讪朝廷”的罪名入狱,出狱后,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离安置所,相当于被流放。

下面我们就来品读他身在黄州,处于被贬谪的逆境中所写的一篇抒情小品文《记承天寺夜游》。

(二)听读课文,理解文意

1.先听朗读录音,通过听,你能感受到文章表现的是怎样的意境?

安静,柔和,美妙……

朗读重要注意什么?

语速稍缓,语调轻柔,读出静与美的韵味

学生自由朗读、单独朗读、全班齐读

2.通过预习,你积累了哪些文言字词,请一名同学加以总结

我们常说,读其文,通其意,此文表意十分简单,所以老师在预习作业中要求你们它改写成诗歌、散文或者小品等形式,现在就来展示以下你改写的作品吧。

学生展示教师品评

(三)赏析写景句

我们同学改写的作品也非常精彩,在改写的过程中你一定会发现,这篇仅80余字的短文中包含丰富的内容,你能迅速找出作者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吗?

记叙、写景、议论、抒情,可见其语言的凝练。不过在整篇文章中最受后人称赞的要数写景的句子,你能迅速找出来吗?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能说一说这句话的妙处吗?(学生简析)

这里老师把句子稍作改动,我们看一看,改后的句子与原句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读一读,比一比,品一品

减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竹柏影也。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调竹柏影如水中藻荇交横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换夜空月色如水庭下如积水空明

第一组,用一个“盖”字(原来是),表现了作者由虚幻之景到现实之景的如梦初醒的欣喜之情。

第二组,原句先说喻体“水中藻荇交横”,与上句“庭下如积水空明”仅仅衔接,让我们感到庭下有水,水中有浮动的藻荇,再揭示本体“盖竹柏影也”,既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亦真亦幻的感觉,又给人一种如梦初醒的惊喜。改后则很平实。

第三组,原句只用一个“如”字暗示比喻月光,却很容易把读者一同带入想象的世界,改后直接揭示月色这一本体,失去了似真似幻的美妙意境。

总结:这一段月下小景的描写仅18字,无一月字,却处处写月,两个比喻,“积水空明”、“藻荇交横”写出了月光澄澈透明、皎洁明亮,写出了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这样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就被点染出来了。

(四)体会作者微妙的情感,理解“闲人”含义。

王国维曾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面对眼前的美景,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感慨?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夜夜有月,处处有竹柏,是不是所有人都能欣赏得到呢?

作者和张怀民为何会发现?因为他们是“闲人”。

你能说说作者自称为“闲人”蕴含着怎样的情感吗?

学生讨论回答

总结(幻灯片):“闲人”一词体现的情感微妙复杂。包含了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说自己是闲人,是为自己有这样的闲情雅致而自豪。结合写作背景来看,作者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却被一贬再贬,他何尝愿做这样的闲人呢?所以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也都蕴含其中。“闲人”又是对二人无事可做的自嘲,赏月的自得也是一种自我安慰。带感情再读全文,体会作者这种微妙的情感。

(五)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

一轮明月曾牵动无数古人的情肠,古典诗歌中处处有月亮的影子,你能想起那些关于月亮的诗句?(幻灯片)

我欣赏 诗中 一句,他写出了月亮的 ,表达了诗人 的情感。

总结:同一轮明月,不同的诗人有不同的描写,更表达了不同的情感。可见任何景物的描写都是为抒情服务的,这种写法就叫“借景抒情”。

结束语:学过了今天这一课,在我们写月名句的知识宝典里又加了一笔,那就是苏轼的这篇《记承天寺夜游》。他身处逆境,却依然能在自然美景中自得其乐,为自己的闲情雅致而自豪,可见其怎样的人生态度?乐观、豁达。不错,苏轼一生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为此,他屡遭贬谪,历经坎坷,但无论走到哪里,他都能在江山风月中自得其乐。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豁达乐观的坚守,就如皎皎明月照亮了历史的天空。请大家常读一读苏轼,愿我们的心灵永远澄澈透明,愿我们的人生更加豁达从容!

作业布置:

1.背诵并默写全文

2.仿写练习;请你用“ 如 , ,盖 也”作一个比喻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要求先描写喻体,加以描述,再揭示本体。

板书设计:

记承天寺夜游

篇5:记承天寺夜游 教学反思

在文言积累方面,我设计了两个环节:一是立足课内掌握重点字词句的含义;二是注重文言语名的积累。我觉得这两个环节是成功的,我把学生分成两大阵营,进行分组竞赛,学生能在短时间内掌握重点字词句,而且课外有关描写月亮诗句,也说得相当多。有点感觉不是的是学生不能像经常一样自如兴奋,而在要求学生说出有关月亮的诗句时,我想我完全可以让一部分同学声情并茂的朗读,而我仅让学生说出而已,这在教学处理上过于浅显。

篇6:教学实录记承天寺夜游

(课前:多媒体播放“赏明月清辉朗照大地品经典美文感悟情怀”)

师:大家刚才欣赏的图片中都有什么?

生(齐):月亮。

师:走进古典诗文的世界,我们发现处处都有月亮的影子。这轮明月曾照亮了《诗经》的河畔,曾惊扰了鸟儿的安眠,也曾打湿了乡书的封面……请同学们回忆所学过的古诗文,你想起了哪些有关月亮的名句呢?

生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生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生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生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师:说得真好!一轮明月牵动了无数古人的情肠,他们或借月抒写相思愁绪,或借月表达美好祝愿。当苏轼因莫须有的罪名被贬黄州,他会借月抒发什么样的情怀呢?那就让我们同游承天寺,赏明月清辉朗照大地,品经典美文感悟情怀。(板书课题、作者。)

师:首先,请听老师为大家朗读课文。(屏幕显示:听读课文,注意字音、停顿、揣摩作者情感。)

师:老师读完了,请大家根据要求自由朗读课文。(屏幕显示: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停顿、揣摩把握作者情感。)

(生大声朗读课文。)

师:谁来为大家读一读课文?

(一学生朗读课文。)

师:大家评评她读得怎么样?

生1:读得流畅,字音准确。

生2:节奏感把握得比较好。

生3:语速有点快,应略微舒缓一些。

师:同学们听得很认真,评价也很到位。还有一处停顿要注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生齐读这句话两遍。)

师:请大家根据朗读要求一齐来读一遍课文。

(生齐读课文。)

师:在诵读声中我们与苏轼同游了承天寺,可老先生满口“之乎者也”,我们还得把课文译成现代汉语。

师:首先,请对照注释,独立翻译课文,圈划出疑难字词;然后,同组之间合作解决疑难问题;若还有不明白的提出来我们一同解决。(屏幕显示:对照注释,独立翻译课文,圈划出疑难字词;小组合作解决疑难问题。)

(生翻译,交流。师巡视指导。)

师:还有不明白的字词吗?

生1:“遂至承天寺”中的“遂”是什么意思?

师:谁来帮帮他?

生2:“于是,就”的意思,“于是就到承天寺”。

师:大家同意这种解释吗?

生(齐):同意。

生3:“盖竹柏影也”中的“盖”是什么意思?

师:谁知道?

生4:覆盖,遮盖。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5:应该是“原来”的意思,“原来是竹柏的影子。”

师:你的回答得很准确。

生6:“月色入户”的“户”怎么解释?

生7:窗户。

师:是吗?

生(齐):是。

师:不是。“户”在文中不是指窗户,而是指门。大家知道“足不出户”这个成语吧?

生(齐):知道。

师:这里的“户”就是指门,我们总不能从窗户走出去吧?(生笑,在课本上写下正确释义。)

师:还有问题吗?(生摇头。)

师:那老师有几个句子想考考大家,敢迎接挑战吗?

生(齐):敢!(跃跃欲试)

师:“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怎么翻译?

生1:月色洒满庭院,如水一般清澈透明,水中的水草交错纵横,原来是竹柏的影子。

师:“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如何翻译?

生2:哪个夜晚没有月亮,哪里没有竹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师:回答得非常好!可学古文只理解了字词的含义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大家就课文内容读出自己的思考和疑问。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下面就请大家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提出你最想问的问题。

生1:文中哪句是写月色的?

生2:哪些句子流露出作者的感情?

生3:课下注释中说苏轼此时被贬黄州是一个闲人,为什么他还有闲情欣赏空明月色呢?

师:你的问题很深刻,很有价值。其他同学还有问题吗?

生4:作者开头交待时间的作用是什么?

生5:作者都要睡觉了,为什么突然又起来了?

师:这后两个问题谁能解答?

生1:开头就是交待夜游的时间,没什么特别的作用。

生2:作者起来是因为“月色入户”,欣赏月色美景。

师:很好。那么前三个问题就由小组合作讨论解决吧,一会儿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发言。

(生展开热烈讨论,师巡视指导。)

师:哪组同学先来展示你们的探讨成果?

生1:写月色的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师:这月色有什么特点?

生(齐):空明。(板书——月色:空明)

师: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这月色?

生2:庭院中波光一片,原来是月光皎洁而又空灵;水草交错纵横,原来是月光竹柏的倒影。

师:多美呀,九百多年前的那轮明月仿佛正穿越时间的千山万壑向我们走来。这么美的句子我们应用什么语气来读呢?

生3:欣悦的、欣赏的语气。

师:你试着用欣悦的语气来读一读,其他同学边听边展开想象再现画面。

(生朗读。)

师:他的朗读给我们身临其境之感。常言说:“三分文章七分读”,如果一篇文章按十分计算的话,朗读给人的美感可以达到七分。请大家展开想象用自己的声音把这月光之美表现出来,读出韵味,读出美感。

(女生美读;男生美读。)

师:哪组同学能解答第三个问题:为什么苏轼被贬黄州还能欣赏到如此空明的月色美景呢?

生1:此时的他被贬黄州,没有什么事情可做,夜晚赏月正好可以消磨时间。

师(问提出此问题的同学):你对他的说法满意吗?

生2(提出问题者):不太满意。

师:你能说说你的看法吗?

生2:苏轼虽然被贬黄州做着有名无实的官职,但他仍能在自然美景中怡情悦性,从容流连于月光之下,表明他并不把贬谪之事放在心上,而是心胸宽阔不汲汲于名利。(听课老师及同学为她鼓掌。)

师:你很有思想,回答非常精彩!

师:那大家知道他为什么被贬黄州,在黄州的生活状况如何吗?

(生摇头。)

师:老师这里有一则材料,(指一生)你为大家读一读。

(一生读屏显背景材料:(一元丰二年(1079),苏轼被诬陷以诗诽谤朝廷,被捕入狱。获释出狱后,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在城东买坡地耕种养家。)

师:从这则材料中大家发现哪些信息?

生1:他是被诬陷入狱的,获释后贬到黄州,做了一个有职无权的闲官。

生2:亲自耕田种地养家糊口,生活肯定很贫困。

师:有道理。在城东坡地耕田的经历还使他有了一个伴随他一生的雅号——东坡,在黄州的苏轼就成为“闲人”苏东坡。

师:大家能从文中找到体现他“闲”的句子吗?

生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生2:“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生3:“至承天寺寻张怀民”“相与步于中庭”赏月。

生4:写月色的句子最能体现他的“闲”。

师:大家想想这里的“闲”是不是闲来无聊,无所事事啊?

生(齐):不是!

师:“闲”究竟是什么意思?请你给“闲”字组组词,看谁组得词最准确、最合理。

生1:空闲。

生2:闲暇。

生3:清闲。

师:是不是有着空闲时间、清闲生活的人就能欣赏到这月色美景呢?(生沉思、摇头)那“闲”字还有别的意思吗?

生4:悠闲、闲适。

生5:闲情逸致。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5:苏轼在被贬的境遇中依然能够欣赏到如此空明的月色,不仅因为他生活清闲,更因为他有着闲适的心情,是闲情逸致的体现!

师:你的理解很恰当。弃睡起行,邀友同乐,踏月夜游,何其洒脱!请大家齐读最后一段,把这种闲情逸致表达出来。

(生齐读。)

师:透过这空明的月色,你看到了一个有着怎样人生态度的苏东坡?

生1:乐观积极向上。

生2:从容面对苦难。

生3:豁达乐观。

生4:不汲汲于名利,坦荡豁达。

师:“一切景语皆情语”,景是情的载体,情是景的灵魂。这空明的是月光更是人的心境,这空明的月色洒满庭院,更是从闲人的心中氤氲而来。从中让我们看到一个在人生的逆境中依然善于发现生活之美的豁达乐观的苏东坡!(板书——闲人:豁达)

师:请大家背诵课文,在诵读中进一步感受苏轼豁达的情怀。

(生认真背诵课文。)

师:背得怎么样了?

(所有同学都举起了手。)

师:齐背课文,力求声情并茂。

(生有感情的进行背诵。)

师:同学们用这么短的时间背诵的.如此流畅,真了不起!为自己的精彩表现鼓鼓掌吧!(听课老师及学生鼓掌。)

师:短短84字让闲人苏轼踏着如水的月光步入了经典,他空明的心境、豁达的情怀闪耀着独具魅力的光彩!那你知道他这种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是在哪个时期真正形成并成熟的吗?

(生摇头。)

师:就是在被贬黄州时。当代散文家余秋雨说“苏轼成就了黄州,黄州成就了苏轼。”(屏幕显示余秋雨的这句话)黄州是苏轼最重要的人生驿站。被贬的苦难如重锤敲击着他的心灵,更像雕塑家塑造了他的精神世界!在人生的低谷他完成了自己豁达乐观人生观的塑造,达到了自己创作的巅峰!面对赤壁的滔滔江水,他豪迈奔放地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面对青春的一去不复返,他积极乐观地说“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面对自然界的风吹雨打,他从容洒脱地说“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刻,面队承天寺这轮空明的月亮,面对豁达的苏东坡,你想说些什么呢?(屏幕显示:面对空明的月色、豁达的苏东坡,你想说些什么呢?)

生1:以前读文章,见到描写月亮的句子,总以为是表达思乡之情的。今天,读了《记承天寺夜游》,才知道月亮也能传达豁达乐观的情怀。月亮的形象在我的心目中更加丰满了。

生2:以前被别人误解时,我都要沮丧好几天,跟苏轼比比,这又算得了什么呢?只要心胸坦荡,就能快乐生活每一天。

生3:自然是心灵的最佳归宿。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困扰,这时,我们不妨像苏轼那样到自然中去释放心灵,寻求寄托,让人生更豁达。(掌声)

生4:人生之路充满坎坷,我们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当我们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消极的等待、自暴自弃都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像苏轼那样,在逆境中磨练自己的意志,丰富自己的人生,让逆境成为塑造完美人格的雕塑家。正如古人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掌声)

篇7:《记承天寺夜游》教学反思

为了上好本次开放周的课,我早早就开始准备。先是选课题,张萍老师根据实际教学进展情况,让我讲《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被贬黄州期间所作,文中通过对承天寺的景色的描写表现出苏轼豁达乐观、随缘自适、感慨深微的情感。根据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和初二年级的学情分析,我确定了我的教学思路,这一课分为四个步骤讲解的。 一、三读课文,理解成诵。

二、涵咏品味,共赏佳色。

三、深入文本,体悟情感。

四、合作探究,解难释疑。

上完公开课以后我觉得,本课的教学思路整体上效果不错,教学步骤清晰,教学环节齐全,教学安排科学,整个教学效果令人满意。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个人觉得有以下几方面值得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保持和发扬的。

一、 文言文要以诵读为基础。

因为文言文有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都应多让学生去感知。感知的最好办法就是诵读。所以在本课的教学当中我采取了多种方式的诵读方式,让学生在不断的诵读过程中去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

二、 新课标中要求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的主体是学生。

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就充分考虑了学生这个因素,所以在文章文意的疏通这一块我采取了学生自主疏通,老师点拨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通过教和学的互动,帮助学生在整体把握文章情意的同时领会文言字词的含义和用法。

三、 一节课的课堂时间是有限,一节课的关注点是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的。

教师要舍得舍弃。按照传统的教法,《记承天寺夜游》的教学点可以有很多:理解重点词句;欣赏文中的写月色的句子,体会作者的心境;结合作者在黄州的经历,探究“闲人”的内蕴……但在40钟时间内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那么就只能选择其中最有价值的一点来教学,来挖掘。

所以在本课教学中我就选取了苏轼借景抒情这一点做为本课教学的重点,通过对此知识点的讲解,加深学生对苏轼复杂的.思想感情的理解。

虽然本课的教学在整体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还有几个地方自己觉得没把握好,觉得挺遗憾的。

其一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没有把“闲人”这个词向学生解释透彻,如果能解释得更到位,相信学生对于本文的理解和把握将更深。

其二可能是自己出于紧张的原因,自己没有掌握好时间,在教学过程中提前了几分钟下课。

篇8:《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1.概括段意, 感受记叙、描写、抒情相结合的结构特点。2.研读课文, 领悟作者的感慨、感悟和情怀, 获得面对挫折的哲理启示。3. 美读课文, 读出作者的情感及变化, 体会意脉的流转自如, 内化文情。

【教学重点】

1.领悟作者的感慨、感悟和情怀, 获得面对挫折的哲理启示。2. 读出作者的情感及变化, 体会意脉的流转自如, 内化文情。

【教学难点】

1.领悟月景描写之妙, 感受千古名句的魅力。2.领悟作者的感悟、感慨和情怀。

【课前预习】

1.熟读课文, 利用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2.结合注解, 了解文意。

【教学过程】

一.温故:导入课文

1.学生背诵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 然后说出蕴含哲理的句子。明确: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2.学生讲解。明确:人有悲欢离合, 就像月亮有阴晴圆缺一样不可避免, 这样的事, 自古以来难以周全。

3.师:作者在思念亲人的痛苦离愁之中, 仰望中秋月, 顿悟人生理。千百年来, 这一名句不知抚慰了多少寂寞的情怀、伤痛的灵魂!

PPT:苏轼, 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由于他反对北宋宰相王安石“新法”, 被调离出京。元丰二年, 因御史李定、何正臣等说他写诗讽刺“新法”, 而被捕入狱。这就是当年有名的“乌台诗案”。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有职而无权。

师:就在黄州, 他写下了《记承天寺夜游》, 这是一篇赏月感怀之作, 全文仅84个字, 却堪称古代散文的神品。那么, 这到底是怎样的一次夜游?有何动人之处?我们又能从中获得怎样的启迪?

二.诵读:感受意脉

(一) 自由诵读

PPT:

1.看清字形, 读准字音;注意容易读错或写错的字。

2.读出节奏, 并用“/”标出句中停顿。

3.用“夜游之” (填一个字) , 分别概括每段大意, 并指出运用的表达方式。

4.背诵课文, 背出节奏

(二) 课堂交流

情况预设:1.说出容易读错或写错的字:

怀民亦未 寝 (qǐn) 藻 ( zǎo) 荇 ( xìng) 交横 (héng) 竹柏 (bǎ) i

2.学生个别朗读, 要求读出节奏;师生共同评价、明确, 师生齐读。

3.概括段落大意, 指出表达方式:

第一段:夜游之因记叙

第二段:夜游之景描写

第三段:夜游之感抒情

4.自由背诵, 集体背诵, 背出节奏。

三.研读:领悟文意

(一) 自主研读

PPT:

1.“月色入户”应该是常见现象, 作者为何就“欣然起行”?

2.如果把原文改为“庭下月光明亮, 竹柏之影可见”, 那么作者运用的巧妙笔法、描绘的美妙景象、蕴含的真切情感等, 就会全部丢失。请先想象作者描写的景象, 再通过比较发现原文的某种巧妙笔法, 并说出妙在何处。

3.果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吗?作者这样说对抒发其感慨有何作用?

4.试由作者的感慨推想:“闲人”与世人可能会有些什么不同?

5.从本文看苏轼与贬谪中游小石潭的柳宗元, 有着怎样不同的情怀?

(二) 课堂交流

学生交流, 教师适时引导, 并结合研读解词译句。

1.析夜游之因:“月色入户”应该是常见现象, 作者为何就“欣然起行”?

预设:主要由于作者的孤独寂寞。从课文看, “元丰六年”, 暗示谪居黄州已经四年, 时间之长。“十月十二日”, 比月半早三天, 月色入户当为入夜不久, “解衣欲睡”, 可见闲无聊赖。“念无与乐者”, 身边连一个相与散步的人都没有, 足见门庭冷落, 孤独寂寞。因而可能觉得月色入户, 如访而至, 分外亲切, 而顿生赏月之情。

教师引导 (一) :但不是还有张怀民吗?张怀民也是贬到黄州的“闲人”, 确实是苏轼的好友, 能从文中感受到他的亲密友好吗?

预设:“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遂”, 于是, 就, 显得毫无犹豫, 想到的就是张怀民。“怀民”, 直呼其名, 亲切。“怀民亦未寝”, “亦未”, 也没有, 和自己一样, 其中蕴含欣喜之情;“寝”, 睡, 卧, 不仅没有睡, 连“卧”都没有, 如同心有灵犀。“相与”, 相互一起;下文的“如我两人者”, 都显得亲密。

教师引导 (二) :然而, 我们又能否从有关张怀民的文字中感受到作者的孤独寂寞呢?

预设:“念无与乐者”, 也说明像张怀民这样 的朋友毕竟 太少。“遂”, 还可见没有其它选择, 可“与乐 者”可能 仅有张怀 民 ; “寻”, 很有意味, 能不能找着并没有把握, 可能平时往来也不太多;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 “少”也从侧面表达了像张怀民这样的友人实在难得。

2.品夜游之景:

(1) 理解句意, 想象作者描写的景象。

预设:宁静的夜晚, 月光泻满庭院, 澄澈透明, 竹柏疏影摇曳, 亦真亦幻。

(2) 交流原文的某种巧妙笔法, 并说出妙处。

预设:①比喻, 原文“积水空明”, “空明”, 清澈透明, 以清澈透明的积水比喻月光, 使皎洁的月光有了令人想象的形象性。②衬托, 原文以“藻荇”的影子衬“水”的清澈透明, 再以“水”的清澈透明衬月色的皎洁, 两层衬托, 更加突出了月色澄澈。③动静, 原文“积水空明”, 为静景;“藻荇交横”, “交横”, 斜横交错, 给人以动态的联想, 蕴含着竹柏的摇曳之美。④照应, 原文“积水”的“积”, 紧扣“庭下”, 照应上文“步于中庭”, 暗示了由中庭看庭下的立体感, 更激发人想象月色泻满庭院的澄明景象。⑤悬念, 原文比喻连用, 似乎院中果真积满了清澈透明的水, 而造成悬念, 最后以“盖”, 原来是, 点出所谓“藻荇”, 乃竹柏之影, 给人恍然大悟之感, 也暗示了作者的错觉顿醒, 饱含着惊喜之情;这就为下文抒发感慨, 做好了铺垫。

3.悟夜游之感:

(1) 果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作者这样说对抒发其感慨有何作用?

预设:并非每夜都有明月, 每处都有竹柏。作者这样说, 强调了美的事物, 随时、随处都有, 具有普遍性, 这就反衬世上能从容流连光景的“闲人”太少, 因而作者发出了深深的感慨。

(2) 作者与贬谪中游小石潭的柳宗元, 有着怎样不同的情怀?

预设:柳宗元赏景中感到的是“凄神寒骨, 以其境过清, 不可久居”, 内心充满着难以排遣的抑郁、凄凉, 而作者顿悟的是, 美的事物, 随时、随处都有, 具有普遍性, 而“闲人”恰可从容流连其中, 享受美好的生活情趣。这样也就含蓄表达了不因贬官而失意、悲伤的豁达乐观、随缘自适的情怀。

四.美读:内化文情

(一) 自主美读

PPT:

1.品读全文, 深入品味关键词句中蕴含的情感, 并用短线连接词语的形式, 表示出作者的情感变化过程。

2.试通过适当的语气、语调和重音等, 读出作者蕴含在文中的情感, 并体现出作者的情感变化。

(二) 课堂交流

1.品味关键词句中蕴含的情感, 并读出情感, 学生互评, 教师引导。

预设:

(1) “夜, 解衣欲睡”, 蕴含了寂寞、孤独之情。诵读语调平缓, 略有低沉。

(2) “月色入户, 便欣然起行”, “欣然”, 高兴。诵读声调上扬, 读出轻快、欣喜之情。

(3) “怀民亦未 寝”, “亦未”, 蕴含欣喜之情, 因为怀民似乎与自己心有灵犀。诵读时也要显得轻松明快, “亦”语气适度下沉、延长, “未”, 由下沉而适度上扬。

(4) “盖竹柏影也”, “盖”, “原来是”, 蕴含了恍然大悟的惊喜之情。诵读语气深长, 显出惊叹之情。

“也”, 表判断, 兼有欣喜、兴奋意味。诵读语气延长, 先沉而后扬, 显出兴奋之感。

(5)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蕴含感慨之情, 诵读时突出两个“何”字的反问语气, 强化肯定的语意; “但”, “者耳”加重音, 适当延长语气;“者”, 语气下沉, “耳”, 由下沉而适度上扬, 读出强烈而肯定的感慨语气。

2.作者情感变化与美读体现:

预设:

(1) 作者的情感变化:寂寞———欣喜———惊喜———感慨。

(2) 美读体现:把握住每段的关键词句, 第一段交代时间句宜平缓, “解衣欲睡”、“念无与乐者”, 宜低缓, “欣然起行”、“怀民亦未寝”包含的欣喜之情, 宜轻快;第二段一、二句读出宁静、沉浸之感, 最后一句读出惊喜、兴奋之情, 读出高潮;第三段主要读出感慨的意味深长。

3.美读展示, 集体背诵。

师:课文摄取一个短暂生活片段, 叙事、写景、抒情巧妙结合, 情感变化自然;叙述暗示夜游的背景, 交代赏景的缘由, 赏景触发了抒情, 抒情蕴含了赏景的所感所悟。

五.拓展:提升感悟

1.课内拓展

师:如何面对挫折、失意, 甚至不幸, 同学们定会从文中有所感悟。假如现在让你劝慰因贬官永州而抑郁凄凉的柳宗元, 你会怎么说?

预设:柳宗元先生, 您好!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 宦海浮沉乃为官者常态;而生活总还有许多的美好, 等着我们用豁达的心灵去感受。况且, 争名于朝, 争利于市, 定会疲惫不堪, 而不幸错过许多美好的生活。所以, 请您还是看开一些, 乐观一些。

2.课外延伸

篇9:《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1、诵读:熟读成诵,读出文章韵味。

2、积累: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的含义。

3、感悟: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是诵读、积累。

2、难点是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教学方法】

诵读法、品味法、合作探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有一人:七岁知书,十岁传文,一生文采风流,抱负远大。但仕途坎坷,频遭贬谪,一生历典八州,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却都如处天堂。他说:此心安处是吾家。他被无数小人中伤下狱,朋友背叛,同道反目,阅尽了人间丑态,却说:“眼前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简介作者。

今天我们学习他被贬黄州时写的一篇美文《记承天寺夜游》。

二、探究新课

1、初读——读准(读准字音,讀清节奏)

(1)全体同学放声朗读。

(2)教师正音并提示节奏划分。

(3)再次诵读。

2、译读——读懂(读懂文章)

(1)用自言自语的方式,读一句,译一句,同时圈画出疑难字词句(课前预习进行)。

小组合作解决疑难问题。

组内无法解决的,提交班级共同交流解决。

(2)检测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效果。

解释红色字词:

户、欣然、念、遂、寝、相与、空明、交横、盖、但、闲人、耳

翻译画线句:

①念无与为乐者。

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

庭院中的月光像积水一样清澈透明。

③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水中水藻,荇菜交错纵横,原来是那竹子和松柏的影子。

④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哪个夜晚没有月色?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松柏?

⑤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3)每位同学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最好摇头晃脑,读出古味古韵。

3、研读——读透

(1)这篇文章运用了几种表达方式?

明确:叙述、描写、抒情

(2)叙述部分交代了哪些要素?

明确: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地点:承天寺中庭。

人物:“我”和张怀民。

事件:“我”和张怀民夜游承天寺。

事件的起因:月色优美。

4、品读——写景妙处

“一切景语皆情语”,请大家找出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细细品读一番。

(1)添一添,品意境:

能否添上“丛中蛙鸣起伏,寺中人语喧哗,院外狗吠连绵”等句?

——不好。这些句子会打破原文宁静、淡雅的意境。

(2)删一删,品修辞:

删去“如”、“盖竹柏影也”可以吗?

——原句用比喻,把洒满庭院的月光比作积水,澄澈空灵。而似水草一般在如水的月光中飘摇的,其实是月光照射下竹柏的影子,“盖竹柏影也”点透实情。删去后,没了新意,也不生动,更改变了原意,与实际不符。

5、悟读——“闲人”含义

(1)领悟“闲”之意:这清闲之意,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2)领悟“闲”之情:这“闲”字背后隐藏着作者怎样的一种情感?你是如何感受到的?(结合背景分析)

明确: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尽在其中。

(3)谈谈读完本课有何感悟、启发、收获等。

三、拓展延伸

1、补充苏轼被贬谪的资料,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豁达、乐观。

苏轼一生仕途不平,因与当权者政见不和而屡遭贬谪,但都笑然面对:

贬至杭州,“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

贬至黄州,“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贬至惠州,“日啖荔枝三百课,不辞长做岭南人”。

小结:苏轼之所以能名垂青史,不仅因为他的政绩,也不仅因为他的诗文,更因为他豁达的人生态度是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们都用豁达的态度去面对人生的风雨,用闲适的心情去发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美。

推荐阅读:东方龙吟《万古风流苏东坡》王水照《苏轼传》 林雨堂《苏东坡传》

2、补充阅读苏轼的其它作品《定风波》等。

请常读一读苏轼吧!愿我们的心灵永远澄澈明净,原我们的人生更加豁达、从容。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收集积累有关描写月亮的诗句。

篇10:《记承天寺夜游》教学反思

古文朗读是学习古文的重点之一,因此在教学中我设置了多层次的朗读训练,如:听老师配乐范读,学生模仿老师自由朗读,自由读,抽学生个别读并点评,学生教读,学生齐读等形式。通过朗读,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感受到作者的心境,来实现课前的设想。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朗读、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学,这是值得我注意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课文是一篇写景抒情的佳作,在景物描写中蕴含了作者苏轼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通过对字里行间的解析来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是我设计的这篇课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那么如何在教学中体现重点突破难点呢?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将课文中写景的名冤屈“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景也”进行多角度赏析来体现重点。因为这是文中的一段写景名句,作者用短短的18个字,为我们营造了一个空明澄澈,疏景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这一句是文章的一个美点,也是教学的一个关键点,对它品得越深,悟得越透,文中作者寄寓的思想感情就越好把握。

如何引导学生领悟景中之妙呢?我的教学是:请学生自主发现并朗读美句,从读中去悟;请学生品修辞手法,从修辞角度去鉴赏散文的语言美;从分析景物特色入手,引导学生去感悟月色之美;从探寻写作手法入手,去体会作者写月不见月(侧面描写)、动景与静景相结合的写法的精妙运用;让学生充分调动想象,去再现庭院月色画面,实现对文中美的立体建构。这样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重点段落进行多层次鉴赏后,由学生瞬息万变主总结写景散文的一般鉴赏方法,从而形成阅读、鉴赏写景散文的能力。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析“闲人”闲情来突破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启发同学们从分析张怀民这一人物入手:由同是被贬之人的张怀民引出两个“闲人”,并结合写作背景感悟“闲人”“闲情”。从而要学生理解且掌握阅读文学作品,要透过作家的生平去窥测作家的内心世界,去和作家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更深刻的理解作家的创作意图,这又一散文鉴赏的方法。

这个两个环节的设置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感悟,适合八年级学生的学情,符合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认知规律。从课堂教学反馈的效果看,有效地调动了学生思维,通过与学生一起共同探究,授课班级的学生都能够深入苏东坡的内心世界,了解他的逆境中愤懑、旷达自适、自我排遣的心情。充分说明这个设计是非常成功的。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文学伤口的教学肩负着传承祖国优美文化传统,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综合的文学素养的重任。为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现这一目标,结合我平时语文教学的经验,以及萝轼除了唐宋八大散文大家这一称谓外,他还在我国诗歌创作史上享有特殊的地位,加之苏轼文中所刻画的月色又是诱发诗人创作灵感的重要素材,所以我在教学安排上,紧紧抓住这一契机,激发学生诗歌创作的欲望,同时通过对学生的诗歌创作的积极评价,以及对他们创作的诗歌进行配乐诵读,既激发了同学们学习的热情,又点燃了他们创作的火花,更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教学的过程中,实现了对学生的文学熏陶和感染这一新课程标准给我们提出的基本要求。事实说明同学们创作的小诗月色意蕴浓,构筑的月色画面美,表达了思想感情深沉,使课堂教学形成了高潮。

这篇文章苏轼将自己的情感与景物描写浑然一体,为了避免在教学过程中单纯简单的课文分析探究,在准备这堂课的时候,我设计用powerPoint课件辅助教学,让学生通过课件的展示,既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对苏轼笔下的承天寺的美景感受更加直观,如果仅仅通过语言的表达是很难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不过在准备与教学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如果一味的通过课件的展示,就会使得学生的思维受到画面的束缚。所以,在设计时,尽管我选用的都是非常美的月夜图,但我还是把幻灯控制为十张,这样一个适度的量上。教学的实践证明这样的设计也是很成功的:课堂上,同学们既有直观的感受,又有想象的空间,效果非常好。体现了对多媒体适时、适当、适度,贴近教学的需要,凸显了对教学资源的整合。

为了能更好的使学生进入情境,我还使用了音乐伴奏朗读课文来营造氛围。根据课文内容的需要,我选择的是乐曲《平湖秋月》,温婉优雅的旋律非常切合课文的内容与主题,本来在准备过程中思考是否应该采用和月有关的音乐作品,如《春江花月夜》,怕时间太长,而《二泉映月》又过于凄凉,所以最后选择了《平湖秋月》这首名曲。从教学来看,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大教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告诉我们:“在人的心里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明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给学生多一些参与机会;多一点参与的空间;就更多一次实现需要的满足。这节课我充分运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在我看来,教学的出发点首先是活生生的学生,其次是教材,教师只是中间的搭桥者。重要的不是教师对课文的解读,而是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其在害又在于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的对话。从与同学们合作学习、探究的效果看,这一初衷已经实现,且受到了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

有人说得好:教学的艺术始终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现在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我认为在准备和教学过程中,仍然还有一点点遗憾:由于第一次参加这样大规模、高规格的全省的课堂展示,加上临时抽课、备课时间短,面对众多的教学教学专家、台下黑压压的教师我还是有些诚惶诚恐。

篇11:记承天寺夜游教学思路

课堂时间有限,一节课的关注点不应该是面面俱到的,教师一点要舍得舍弃。按照传统的教法,《记承天寺夜游》的教学点可以有很多:理解重点词句;欣赏文中的写月色的句子,体会作者的心境;结合作者在黄州的经历,探究“闲人”的内蕴……但在45分钟时间内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那么就只能选择其中最有价值的一点来教学。听课的教师告诉我一堂课的思路必须有条理,抓住文言文教学的基本的内容展示即可,不必要让一节文言文的教学变得跟赏析现代文一样,安排的内容过多让学生无法消化。所以在这方面我处理得不够好,下次记得改进。

(一)精心设计导语,走进苏轼。

宋代有个大诗人(出示课件——苏轼像图),大家认识吗?(有人会说认识,有人会说不认识)谁来给大家说一说?(视学生介绍的情况,教师小结)。 苏轼这位大文豪,才华横溢,但他的命运却不太好。1079年他因“乌台诗案”被被贬到黄州做团练副使,其心情可想而知。但他善于自我解脱,同友人张怀民夜游承天寺, 承天寺的月色在他的笔下,澄澈透明,如诗似画。现在让我们与这位大诗人共同夜游承天寺吧!(板题)

(设计说明:由学生介绍苏轼可以使学生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交流处理信息,教师作必要的小结点拨,能够为阅读感悟奠定基础)

(二)出示学习目标

1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文章的韵味,理解文章的意境

2 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理解作者的特殊心境,能当堂背诵全文

(设计说明: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不是提出一系列问题,而是确定学习目标,提出学习要求,使学生在自主实践的过程中明白课堂教学要达到的目标,做到有的放矢)

(三) 学习方法指导

1.自读课文,“三看一查”,顺畅诵读。

2.尝试翻译全文,并与同桌或在小组中先讨论交流(设计说明:自读是“自主”学习的具体体现。

(设计说明:“三看一查”要求学生自读时认真看课文、看注释、看探究与练习;查工具书, 结合上下文,理解字、词语的意思。尝试翻译全文,是为了通过学生的自身实践,再现课文所描写的情景。安排讨论,是一种交互型活动,让学生学会和其他同学一起学习,一起讨论,彼此听取对方的意见,共同完成语文学习。)

(四) 探究 合作 交流

1.作者为什么要想着夜里去承天寺游玩?他是怎样描写月色的?

2.作者描绘的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3.文章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

(设计说明:在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悟情、悟境)

(五) 走进苏轼的内心世界,与作者对话:

当你面对如诗似画的月色,难道不想对苏轼说点什么吗?

(设计说明:教师要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体验的时间和空间,发展学生的思维,进一步体验作者的情感,感悟作品的意境,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六)教师小结。(设计说明:运用纲要信号简洁明了的将文章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便于知识的巩固、积累和运用)

篇12:《记承天寺夜游》教学反思

一、文言识记与积累方面

衡量一节课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肯定离不开学生在你的课堂上掌握了些什么。当教师努力落实文言知识的时候,课堂成了语法分析课;而当教师极力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取向时,教学又有浮于表面之嫌。我注重了两点:一是准确掌握课内重点字词句的含义;二是注重文言语名的积累与赏析。我把学生分成六个小组,进行组与组的竞赛,学生能在短时间内掌握重点字词句,而且课外有关描写月亮诗句,也说得相当多。但我感觉有的学生识记的很快,不牢固,忘记得也快。尤其是翻译课文,展示的时候运用自如,可在加强反馈是出现的错误很多。这就是说,讲和练有点脱节,不能把课堂上的知识完全转变成自己的能力。而在要求学生说出有关月亮的诗句时。

二、文言文诵读方面。

文言文有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都应多让学生去感知。感知的最好办法就是诵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味古人的情感。整体感知时,我设计了小组自由放声朗读、小组听读,小组有感情朗读、组长读、组员译。各组朗读比赛;在精读课文时,我设计了默读,重点句品读和声情并茂朗读;最后以学生背诵全文归结。整节课以读贯穿课堂,在读中感知,在读中读懂读透文本,最后在阅读中与作者对话,不仅读懂作者,而且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

三、文言文体现一种新理念,即将文言文上成“文言”。

我在教学中尝试两种新教学手法,一是采用字形辨析法,让学生感受文字的原始魅力,如在分析“睡”“寝”“行”“止”时,我向学生展示了这几个字的篆书体“睡”“寝”“行”“止”,从而简洁而直接地了解到了他们之间的区别,也了解了作者在文中用不同词语的用意,有助于学生理解作者当时的真实心境;二是采用反译法,即学生根据译文进行文言表述,学生表述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就是学生没有掌握的地方,老师以此检测学生掌握的情况。

篇13:《记承天寺夜游》怎么读

一.关注文本本味, 读出情感基调

我在教学《记承天寺夜 游》时, 一开始就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读过两三遍后, 我提醒学生注意课文中的几个词语:“欣然起行”中的“欣然”;“念无与乐者”中的“念”;“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中的“寻”;“怀民亦未寝”中的“亦”。我让学生在读中体味这些词语的意思、潜在的感情, 反复朗读这些词句, 一次次朗读体悟后, 学生自然而然地把作者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被贬的悲凉和人生的感慨等思想和情感渐渐品读出来了, 课文的本味和情感基调也就水到渠成地感悟出来了。叶圣陶说过:“吟诵时, 对于研究所得的不仅理智的了解, 而且亲切的体会, 不知不觉间, 内容与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 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

二.展开丰富想象, 读出作者境遇

语文老师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借助于对文本的读, 引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让学生在读中展开合理的联想想象, 通过个性化的自我联想和想象, 对文字或者文本“穿越”式的体验, 引发学生心灵跨越时空界限, 在读中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在读中捕捉作者的人格魅力, 在读中激起与作者的情感共鸣, 在读中悟出作者起承转合的人生境遇。真正能达到“精骛八极, 心游万仞”的境界。笔者在引导学生读的时候, 让学生进行“穿越”, 想象自己就是当年月下的苏轼, 走进文本, 感悟苏轼写这篇文章时的内心世界。回归了这样的“本我阅读”后, 课堂上就形成了“情感场”, 学生在区区八十四个字的文本中寻找到作者的感情变化, 渐渐走进了苏轼的精神世界、情感世界, 进而产生了解苏轼境遇的强烈愿望, 此时教师再对苏轼当年被贬黄州的背景资料适当穿插介绍, 学生自然会读出更多的感悟, 丰富、深化自己“读”的境界, 对感悟文本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品味重点词句, 读出深刻内涵

文章的“文眼”、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往往是通过一些重点词语或重点句子体现出来的, 高明的老师一定是积极引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抓住这些重点词句, 启发学生在朗读中领悟这些词句所包含的深刻内涵, 让学生用心灵促动心灵, 用心灵感悟心灵, 用心灵走进心灵, 从而体会出作者在文章中所包涵的深刻而独特的思想感情。在《记承天诗夜游》一文中, 笔者抓住“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句话, 重点引导学生在读中关注两个问题:一是作者为什么连发两问, 却不回答呢?“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包含了作者哪些复杂的心情?对于第一个问题, 我运用上下文互相比照的方法引导学生, 上文中“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美妙的景色和此处“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两问之间的关系, 启发学生明白这两问, 是为下样赏月的“闲人”却不可多得啊! 答案不言自明。对于第二个问题, 学生在细致深入的阅读后逐渐融入课文, 从“闲人”的字面意思, 渐渐深入挖掘出“闲人”之“闲”在随缘自适的心情, 排遣苦闷的心绪, 旷达乐观的心胸。通过这样带着问题反复诵读, 学生渐渐走进作品, 进而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了解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刻内涵。

四.领悟作品之美, 读出最高境界

篇14: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一等奖

一、朗读——多角度融入文本意境

首先,营造氛围,引入文本。图片展示:举杯邀月、琼楼玉宇、起舞清影、异地相思。

师:看到眼前这些充满诗意的画面,大家想到了初一学过的哪首词?

生: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师生齐诵《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师:同学们诵读得非常好!但随着时光流逝,生活变迁,是否作者笔下的月色都如这般的温暖感性呢?

学生介绍苏轼笔下不同的月亮意象,自然引入文本教学。

其次,自由朗读,初入文本。

师:请同学把自己当作这位身处异地的落魄文人,根据自己的感悟自由朗读。

要求读准字音和节奏;读出苏轼当时的心情。请学生自由朗读,然后让学生进行评价。

师:这遍好了很多。朗读不仅需要投入感情,更要动脑。只有运用朗读技巧,才能准确把握文本的意境。

可以说,解读文本的核心方法是阅读。只有通过阅读,才能迅速进入文本,找到解读的突破口。因此在日常教学训练上,笔者设立了课前三分钟阅读时间,让每位学生轮流在课前三分钟朗读自己挑选的小文章,其学生静静欣赏,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语感和阅读能力。

二、品读——多层面点燃思维火花

品味文言经典,要抓住关键词句,才能深切体会作品的蕴含,体味作者的感悟,进而引发共鸣。

首先,找寻文眼。只有找到进入文学之园的钥匙,才能进入其中欣赏美景。

师:请找出本文中的“文眼”(教师指导:传神聚睛之处为“眼”,最能体现作者内心情感的字词)

生:“闲”。

其次,研读词藻妙语。在确定文本“文眼”之后,作者如何来围绕“文眼”来行文组织,要通过朗读来让学生充分理解。

师:请你选择一个意象,通过朗读具体说说作者如何表现“闲”?

生:“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体现东坡因月色入户而产生的惊喜,迫切想与朋友分享的愿望,突出率真可爱!普通的月色引发了作者如此大的反应,可谓“闲兴”。

生:“念无与乐者,寻张怀民”。体现东坡当时兴致勃勃,难以言表的快乐:月色常有,邀谁同赏?“寻”更体现出内心期待的快乐,可谓“闲心”。

生:“积水空明、藻荇交横”。体现东坡眼中的月色清澈明亮;而奇妙的联想更锦上添花,写出动态摇曳之美,勾画出淡雅风韵的诗化世界,可谓“闲情”。

通过以上分析,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作者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只有让学生充分品读文本的精妙的语言,才能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才能达到对文本的进一步解读。

最后,触摸作者情感。作者对文本的细心雕琢,无非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在有限的文字篇幅中展现个人的情感。因此,在品味语言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情感。

师:“闲”仅指“时间上、事务上的清闲”吗?作者是否甘于“闲”呢?结合你的分析,试读出最后一段所蕴含的情感。(让学生结合写作背景考虑)

生:有被诬排挤的愤怒。因为在“乌台诗案”中,苏轼被人摘出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讽喻新政。后就被被贬往黄州。

生读,强调了“何夜”,“何处”,突出了对人生的反问。

生:有被贬谪蛮荒的无奈。因为黄州在当时属于蛮荒之地,他远离京城,虽不情愿,但无力回天,只得从命前往。

生读,强调了“无月”、“无竹柏”,突现命运不济的苦涩。

生:有落寞无助的苦涩。因为被贬后,众友怕遭受连累,一时间无人敢与其来往。他以黄州团练副使的虚名头衔。独处定惠院内,生活十分窘迫。

生读,强调了“但少闲人如吾两人”,凸显内心孤寂之极。

此时,我朗读另一材料,交代写作背景:“面对此情此景,苏轼却在黄州租数十亩荒地经营,筑水坝,建鱼池,移树苗,种植稻麦和蔬菜,并在坡边自筑茅屋,号‘东坡居士’。”然后让学生再次体会“闲”。

生:有超然物外的悠闲;面对逆境的从容;苏轼可能有过失落,有过自嘲,但在这美好的瞬间,他更多的是一份自得,几许自赏,内心的愉悦、满足和陶醉。

学生齐读,体会苏轼的自得自赏。

可以说,学生通过品读,领悟到作者语言组织和情感哲理,是文言经典解读的核心环节。文言经典的魅力在于语言的精炼,意蕴的无穷。教学中通过文眼的提炼,重点字词的反复品味和咂摸,在主动探索中层层深入,从而提升对文本的感受能力和欣赏水平。

三、赏读——多环节提升阅读感受

新课改对学习能力提出全新要求:“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续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文言经典语言精辟凝练,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中境界。只有让学生品味文外之趣、言外之旨,才能达到通过教学提升自身能力的目的。

本文只有短短的83个字,很多意象只是一带而过,点到为止。因此在本课的最后环节,我要求学生把本文进行改编扩写,将自己的理解融入文中,将本文改成现代文并当堂朗诵。这样,既考察了学生对文言经典的理解能力,又将学生彻底融入文本,写出自己的体悟和感受。下面是学生改写的一段:

你我一同来到庭院内,此时周围了然无声,似乎只听到自己的心跳声。庭下的青砖今晚格外明亮,如同拭水一般,明晃晃地泛着白光。水中似乎还有点点水草,绿色的印记随水光荡漾,好不惬意!定睛一看,原是老天弄人,只是竹柏在月下的倒影罢了!

这一环节,不是文本内容的简单扩充,而是文本理解后的再加工、再创造。让学生再次体会文言经典的精妙,深化对文本的思维,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正是这个环节的存在,把整节课推向了高潮。

上一篇:适合冬至发的句子 适合冬至发朋友圈的话下一篇:光对色彩绘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