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自我总结

2024-04-10

大一自我总结(精选8篇)

篇1:大一自我总结

大一个人总结-大一个人总结 大一学

年自我总结范文

大一学年自我总结范文

大一的生活丰富多彩,有丰富的娱乐活动,也有知识的学习,与实践,下面第一公文网整理大一学年个人自我总结,整理在思想,学习,生活,工作几个方面的工作汇报。

大一学年自我总结范文

时光冲逝,岁月无痕。不知不觉间已迈过了这个学域一个学期。算是过了大学四分之一的里程。大学,一个男孩逐渐走向思想上成熟与生活上自立的过程;一个梦想与现实激情碰撞的大熔炉。这是我们每一个人曾经的梦,是我们苦

读寒窗的果实,是人生中的一次跃步。我庆幸自己成功的迈出了这一步。当然,欢笑的生活中必定夹杂泪水,梦想的世界里也必定依附着残酷。有得意必有失落,人生也就在这跌荡起伏中被逐片班驳。在即将进入第二学年生活的同时,还是抓紧时间,抓紧这美好的光阴,对这一学年来各个方面作以简单的总结与回顾吧。大一个人总结

在思想方面,首先我端正了学习态度,认识到大学仍需付出极大的努力用功学习。其次,对人生和职业生涯有了初步思考。逐步发现了自己的兴趣并大致拟定了将来的方向,开始思考人生。积极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系里面的党课学习,不断地进行思想总结,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改正。很荣幸也在2016年7月24日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共预备党员。

在学习上,通过各科老师的辛勤教授与自己的努力,认真完成了大学一年级所学的课程与作业,并在期末冲刺考

试中获得较好的成绩。大一个人总结同时,对所学的专业与理论知识有了逐步的认识与理解,提高了专业知识和实践运用,也逐步培养了对所学专业的动力和兴趣。极大程度的提高了自己的自学才干,接受了大学的启发式教诲模式。再有就是懂得了利用学习方法同时器重独立思考。大一不管是满足还是遗憾,是得意还是失意,是自信还是自卑,一切都已经成为了,我走过的足痕,变成了我人生的一份小档案,保存在我的人生进程中。

在生活上,大一的最大收获就是努力地去理解和接触大学生活,我能与舍友、同班同学保持好的关系。并结识一些高年级的师哥师姐,向他们请教学习、工作、生活上的问题。大学就是一个小型的社会,不仅要搞好自己的学习成绩,更要培养自己的人际交往的才干。

在工作上,出于自身的爱好与特长,参加了院校的学生会,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如:担任经管院学习部干事,校体育部干事,担任班级中的副班长,竭力辅佐好班长的工作。在这一年间,能恪尽职守,开拓创新。以服务班级,同学,锻炼个人能力为出发点,洞察和稳定个别同学的心理状况,为班级管理工作负责尽心。同时,逐步适应了大学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方法。尊师重教,与同学们,舍友能友好相处,真正融入到新的环境和集体之中。思路决定出路,思想有了转变,行动跟上了步伐,为完成学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暑假,我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现今社会,就业问题就似乎总是围绕在我们的身边,成了说不完的话题。招聘会上的大字报都总写着“有经验者优先”,可还在校园里面的我们这班学子社会经验又会拥有多少呢?暑假社会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于零。/fanwen/1526/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另

一方面,实践可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因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意识到自己过去仍旧存在的不足,作出了以下打算:

1)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灵活运用知识,抓紧对专业知识的学习。

2)继续发挥个人的爱好特长,张扬个性,为自己的大学生活点缀。

3)认真对待、担任好各个职务,更好的服务同学和集体。

4)多利用课余时间充实自己的见识,关注社会发展,关心国家大小事务。5)培养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心,提高自身能力,努力做一个复合型人才。

现在,我只有用更好的心态和精神状态去展望充满渴望的新学年的新学期,怀着更高的信心和抱负踏上新的征途,走好人生下一站途程!大学是我们飞

翔的领地,青春是我们雀跃的梦。

篇2:大一自我总结

在这一年我们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有ps、flash动画、商务办公、互联网应用、div网页制作、vf数据库等,通过学习互联网等方面的知识,我还在网上开了自己淘宝店铺,开网店不单单知识为了挣钱,更多的是自己在这方面可以得到一些经验。在学习中,对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考验吧!从高中那种有人安排有人监督的学习方式转换成没有人约束的学习方式,让我们每一个刚步入大学的学生来说都有点粗手不及,好在自己已经适应过来了。每天有老师耐心的教导,有同学的热心帮助,让我感到了温暖。

在当今社会以及职业要求等方面都严格要求每个人的综合素质,记得一来到学校的时候就有一个老师叫我们学习礼仪,这个老师姓张,曾经学习过礼仪方面的知识,懂礼貌讲礼仪从古至今一只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继承下去。在我们每天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同时会举行一些很多的有助于我们各个方面的活动,比如不定时的会举行一次辩论赛,每一周我们也会有体育课,每节体育课都会有不同的收获,我们一起参加拔河比赛、一起赏景拍照、一起打羽毛球等,让我们每个人的身心都能轻松一下,同时得到一些锻炼,可以强身健体。每天早上都会有20分钟的演讲时间,让我们充分发挥自己才能在舞台上表达自己想法,让从“不敢说”到“可以说”,在当今日益竞争的社会中,并不单单是学习好就可以找到好的工作,而是看每个人的综合素质,各个方面的表现。

在这一年中我懂得了每天生活的乐趣并不只是自己开心快乐,而是可以和同学们在一起玩耍、分享。我们一起拓展训练、一起烧烤、一起溜旱冰、一起去公园、一起爬山、一起去看梨花等等,这些都是我大学期间美好的经历,带给了我很多快乐,我会永远记住这些美好的时刻,也许等到毕业了我们同学就会各奔东西,也许由于工作、家庭的因素可能等到一年、两年、五年、十年以后我们才会见到,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珍惜现在的友谊。时间会冲淡一切,但也会让我们的友谊更加坚固、更加深厚。

一年的学习生活并不是单单的学习玩耍,在学期期末,我们还参加假期实习,虽说离上班的时间还有一年但是我们已经提前体验了工作岗位与在学校学习的不同,在学校我们可以因为一次的懒惰迟到、不写作业,甚至旷课,老师不会对我们严刑拷打,可以原谅我们这一次次的懒堕。但是在工作岗位上,上级领导的指示就是命令,我们只能服从不能对抗,没有偷懒的机会,上班时间迟到就会扣钱,我们辛辛苦苦挣得钱怎么忍心因为上班迟到而扣没呢。

在高中时期,心里只知道好好学习,等到高考能考个好成绩,进个好的大学,并没有自己的想法、也没有自己的理想,脑子里完全是个空白。也不知道怎么的自己就来到了这个学校,在学校李校长也经常会讲一些激励我们的话,在身心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从中也得到一些思想上的改变。我们应该把自己的目标方的长远一点,不能只是局限在眼前。张老师也经常对我们讲遇到不顺心事不能只是抱怨,应该想想解决的办法,同时要想想自己的因素。还有在之前我认为读书没有什么用,并且也不会主动去看书,认为如果有不懂得在互联网上查一下就行了完全没有看书的必要,有的时候需要写一些东西,写着写着就会发现有好多字不会写,主要是因为看的少在脑中的记忆很少,我们应该多看一些书,同时增加自己的阅读能力也可以让我们多认识一些字。

转眼我们的大一生活就结束了,开始了我们的大二生活,在过去的这一年里我们学到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也懂得与他人分享,在这一年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了这么多的同学,拥有了这么多美好的时刻,收获了友谊。在学习方面,学习成绩虽然不是名列前茅,但却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了很多。首先是我端正了学习态度。在我考进大学时脑子里想的是好好放松从重压下解放出来的自己,然而很快我就明白了,大学仍需努力认真的学习。我也打消了初衷,开始大学的学习旅程。其次是极大程度的提高了自己的自学能力。有人说经历过高考会使人成熟许多,刚进大学时觉的自己已经成人了,但到现在发现自己真的是太幼稚了,而且这个幼稚期才刚刚开始,也许这是一个新的起点,真正成人的起点。我们虽然进了大学的校门,但是也是生活在父母呵护下,没有生存的压力,没有家庭的烦恼,一切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吃穿住用都靠着父母的钱,自己所做的不过是完成那一点课堂的任务,为了我们能够在社会上立足,所以我们必须努力,而且是全力以赴!

篇3:大一自我总结

关键词:新生教育,网络交友,自我认同发展

1 问题的提出

如今在我们的大学校园里, 大学生已然习惯了随时随地登录QQ、微信、微博等进行情感沟通的人际交流方式。大一的新生们, 摆脱了十年寒窗的苦读, 脱离了家长的“监护圈”, 步入了充满憧憬与理想的“自由学习的殿堂”。时间上与空间上都开始允许他们轻松自由地使用网络。然而, 新生在入校的第一年会遇到前所未有的新生适应的一系列问题, 如人际交往, 集体生活, 学习方式等等, 这就使得新生会过度地依赖网络寻找情感需求与依赖, 从而积极或消极地影响自我认同的发展。

Bronfenbrenner[1] (1979) 认为对个体发展产生关键影响的是生态系统中的“微系统” (microsystem) 主要包含:家庭关系、朋友关系和学校关系。大学生正处于社会化发展的过程, 在微系统中人际关系的互动是促进他们建立自我认同的重要条件。Crook[2] (1998) 也认为, 现代社会青少年在人与人的交往中, 可以使用网络关系来表征自我, 建构自我, 确立自我存在和获得自我认同 (转引自邓颖琦, 2007) 。那么, 大学生的网络人际关系对其自我认同的发展会产生哪些影响呢?我们又该在新生教育中避免其消极影响呢?

2 概念的界定

本文中提到的新生是指那些刚刚升入大学进行全日制学习的第一年的学生。网络交友则指大学生通过网络而建立的人际关系或朋友关系。自我认同 (self-identity) , 也称自我同一性, Marcia[3] (2002) 根据危机/探索与承诺两个标准, 将自我认同划分为自我认同扩散、自我认同早闭、自我认同延迟、自我认同完成四种状态。

3 网络交友对新生自我认同发展的影响

Bronfenbrenner在“微系统”中将朋友关系看成是影响其个体发展的重要因素。已有研究证实, 亲密的同伴关系对大学生的自尊和心理健康状况具有积极影响, 拥有朋友的大学生更加自信和无私, 攻击性更小, 对学习和工作更投入。网络社会已经成为了一个新型的人际交往的社会空间, 拓展了大学生的现实生活经历。Maczewski[4] (2002) 认为, 虚拟交往和网络空间应被看作大学生进行交往的另一个广阔场所, 在此过程和空间中大学生能够发展他们的自我认同和自我概念 (转引自雷雳, 陈猛, 2005) 。

3.1 网络交友弥补了新生大学适应生活中人际关系的不足, 有利于其自我认同发展

网络的使用拓展了大学生的朋友圈子, 增进友谊和亲密关系。首先, 互联网可以突破地理位置、经济负担以及家庭与职业的限制, 让大学生结识更多的新朋友。其次, 互联网美化了交往双方对彼此的第一印象, 从而更容易使在线关系发展为友谊。最后, 网络交往是在相同的兴趣和见解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的, 因此, 网络交往形成的友谊可能会更深入、更稳定、更持久 (雷雳, 陈猛, 2005) 。在线关系提供了匿名交往的可能, 使新生在刚入学后可以避免面对面交往时易于产生的焦虑。他们可以扮演自己喜爱的角色, 不怕别人批评其外表、容貌和个人怪癖, 也可以避免性别和地域歧视等。对青少年来说, 网络的使用是他们适应和应对其所面临的巨大的发展性应激的方法[5] (崔丽娟, 王小晔, 2003) 。对于新生适应生活期遭遇交友障碍或集体生活受挫的大学生, 网络给他们提供了“第三空间”来满足他们内心对于友情与亲密关系建立的需要, 从而情感得到安慰, 建立自信, 促进其自我认同的发展。

3.2 网络交友推动了大学生建立深入的人际关系, 避免了其自我认同的早闭或延迟

我国的人口流动性愈加增强, 大学生所面临的由于父母工作原因而带来的迁移也日益增多。因此, 他们生活与学习环境的变化必将引起其人际关系的变动。而网络可以突破地理位置与生活的变故, 大学生一旦在网络上建立亲密友情就可以长期保持, 深入交往, 不断地增进友谊和亲密关系, 受到外界干扰因素较少, 大量的聊天室、信息公告板和新闻组, 有兴趣的上网者可以参与团体交流;还可以通过匿名、多样的自我表达方式进行情感的沟通与倾诉。这种长期而深入的人际关系可以避免大学生在新生适应期因为生活与学习环境的改变而带来的自我认同发展的早闭或延迟。

3.3 网络交友会加强大学生对虚拟世界的依赖, 引发其自我认同危机

互联网使用减少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缩小了大学生的社会网络, 降低了大学生的人际支持与自我价值感, 从而不利于大学生建立起健康积极的自我认同。1998年Kraut等人发现, 使用家庭电脑和互联网总的来说意味着更少的身体活动和更少的面对面社会交往, 减少了个体与家庭成员间的交流, 缩小了个体的社会网络[6] (Lindsay H, Shaw B A, Gant L M., 2002) 。如果人们长期处于虚拟交往所带来的幻觉之中, 就可能形成自我虚拟人格。如一些新生所引发的愤世情怀、人格分裂、幻听等思想或心理问题有可能在大学学习的后期才会表现出来, 从而也造成了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难度。在线朋友变得比现实生活中的家庭成员和朋友更为重要时, 他们就会只依赖于虚拟网络中的人际关系 (崔丽娟, 王小晔, 2003) 。新生正是处于自我认同发展期与大学习与生活的适应期, 过度依赖虚拟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就会限制大学生对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的建立, 阻碍其处理现实中人际交往的问题, 从而将现实生活中的亲密关系建立的需要全都转嫁到网络社会中去完成, 以至于造成大学生自我认同危机。另外, 大学生在自我认同发展的过程中极易受到网络中朋友关系的负面影响, 从而影响其正常的自我认同发展, 出现隐蔽性的思想与心理问题。

4 新生教育探讨

网络交友对大学生来说已是普遍现象, 生活中的一部分, 网络的应用确实会对新生的人际交往与朋友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从而影响其自我认同的发展。这种影响有积极的一面, 也有消极的一面。朋友关系在新生自我认同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 对于学校教育来说, 我们不仅仅是明文规定对大学生校内手机或网络的使用进行限制, 禁止使用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一个已被普遍运用的工具, 网络如今也不仅仅是工具, 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因此, 更重要的是在教育教学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新生教育, 从大学教育的最初就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以及网络中的人际交往关系, 合理使用网络。

新生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被界定为大学一年级学生入学教育, 通常以讲座和军训形式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入学教育的结束也意味着新生教育时间上的结束。然而新生初入大学的适应性问题并非随着课程学习的开始而结束。因为新生的适应问题涵盖于学生的方方面面, 所引发的思想与心理问题也可能是隐性的, 长期的, 它就相当于大学四年之初的“童年阴影”一样, 有可能伴随大学生整个的四年学习生活。因此, 新生教育工作不仅仅是入学时的一个时间段而已, 而应是围绕新生适应的一系列问题的一个有效教育机制, 此机制与学生四年大学教育的整体规划相联系与融合, 从而形成一个系统性教育机制, 为大学生四年的思想政治与心理健康教育规划蓝图, 指明方向, 作好引领。一个有效的新生教育机制不仅能够使新生避免虚拟网络所带来的自我认同危机, 从而顺利地完成自我认同的发展, 也能够使大学生因“新生创伤”而引发后期的学习、思想或心理方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Bronfenbrenner U.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Experiments by Nature and Design[M].US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9:18-22.

[2]邓颖琦.大学生上网行为与自我认同、微系统的关系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 2007.

[4]雷雳, 陈猛.互联网使用与青少年自我认同的生态关系[J].心理科学进展, 2005, 13 (2) :169-177.

[5]崔丽娟, 王小晔.互联网对青少年心理发展影响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 2003, 26 (3) :501-503.

篇4:浅谈大一学生自我养成教育

【关键词】养成教育;大一学生;自我教育

养成教育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以社会公德、基本道德、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的基木规范为主要内容,通过行为训练、严格管理等多种手段,旨在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目的的教育。所谓“养成”,就是培养而形成。通过春风化雨,点滴入微的教育、在长期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把一定的社会规范内化到人,变成个人自觉自愿的行动。作为一种传统的教育方式,其地位和作用早已被人们所公认;然而它又是一个新课题,其复杂的过程和内在机制,是人们需要通过长期实践而不断探索的问题。

养成教育与高等教育相结合,便从较高层次和较完备的意义上获得了新的内涵。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既要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党团组织的教育引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和一般规律,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自我养成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这就要求教育者必须根据学生各个成长阶段的真实需要,努力从教育过程方面探索新的突破。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通过勇于创新和身体力行,促使学生养成好习惯,比如针对大一刚进校的学生养成早睡早起、自觉排队、就餐回盘、问候师长、喜爱读书、整洁内务和爱听学术报告的好习惯。

自我教育是主体教育,需要从认知到实践的完整发展,尤其需要将“过程”与“方位”相结合,全方位地将其渗透、贯穿到主体成长、学习的全过程之中。着眼于大一学生的现实需要,引导其进行从学术活动、文体活动、到社会实践的全方位的自我教育;同时也着眼于大一学生的成才过程和成长阶段特征,引导其进行自新生入学开始的自我教育。

加强养成教育,对大学新生来讲,不能只限于一般化的道德说教。让学生比葫芦画瓢、简单模仿,是停留在感性阶段的初级养成教育,只适宜中小学年龄段的学生。大一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有一定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对他们的养成教育,要从当代青年的实际出发,抓住他们的特点,把带有普遍性的道德现象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突出科学性、时代性和实践性特征,把明理、激情、导引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养成教育要做到说服人、引导人、完善人,内容要尽可能贴近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方法要灵活多样、生动活泼,要求要合情合理。要从理论角度向学生阐明做人做事的道理和途径,从而使养成教育成为学生喜闻乐见自觉自愿的行为。应重视在以下三方面培养和加强学生的自我养成教育:

1.品德修养

品德是个体在学习和实践社会行为规范的过程中,经过涵养锻炼所形成的比较稳固的特征和品质。品德修养是形成优良品德的途径和过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要求当代大学生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包括遵守社会主义法制,遵守社会规范和各项纪律,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具备诚实、守信、举止得体、团结互助、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勤劳节俭、文明礼貌等品质。这些一方面要靠教育引导,而另一方面,最根本的是要靠学生自我修养来逐步实现。

2.审美修养

美的本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包含着真与善的统一,美与真、善交溶在一起,构成真善美的人格与社会。通过加强对学生审美教育,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加强审美修美,达到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人的美好形象,是人在实践活动中的主体精神的感化显现,是精神情操的一种表现。所以学生的语言要文明、规范,仪表要美观、文雅、大方,举止要得体等就显得尤为重要。要使学生懂得美的规律,提高审美品味、辨别美与丑,自觉地去美化自己、美化寝室、美化校园。

3.个性修养

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是养成教育的重要内容。健康的个性包括:爱好广泛,生活丰富;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现实性知觉;自我认可及安全感;有长远的人生目标等。良好个性不仅是其个人的心理特征,同时也具有强大的影响力。自信、乐观、开朗、豁达、坚强、克制的优良个性对于大一学生的健康成长将会起到积极作用。

世界上一切优良的东西,都是经过“培养”之后才能“形成”的,一旦某种优良规范“形成”,它便流传于世,成为一种“习惯”,并将影响着人的整个一生。“习惯势力”难以从人们头脑中消失,道理也在于此。

养成教育一刻也离不开规范性的制约,它以制定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为起点,并依据规章制度、行政措施或运用一定的组织纪律来约束、协调、规范受教育者的行为。离开规范性,养成教育就失去了权威和权力。其次,大学生在养成教育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直线前进的,经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复。再则,从外界影响看,抵制教育的各种外在因素十分复杂,无孔不入,容易引起反复。为此,教育工作者们应不辞辛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持学生自我养成教育,杜绝时紧时松、时冷时热,将养成教育贯穿于工作始终。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养成教育是通过严格管理、规范行为、长期践行、外在培养与自我内化等多种教育手段,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养成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和牵动校园文化积极发展,使师生们真正认识到“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深信,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他还指出:只有学会进行自我教育,才可成為一个真正的人。不然用长远的眼光看去,我们造就的就只能是一个不幸的人,而不幸的人是我们社会的人灾祸,而不幸的孩子则是人一百倍的灾祸。”

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我们越来越深切感受到这句话的真谛,自我教育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角色于一身,像一根红线贯串在养成教育始终。离开了自我教育,养成教育就会失去重心,教育也便失去了成功的希望。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是衡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而养成教育是强化与内化统一于大学生个体发展全过程的和谐教育。作为教育者,我们应义不容辞地挑起这份重担与责任,让“和谐”善始善终。

参考文献:

[1]盛振文.德育在民校大学生素质养成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体卫艺教育论坛》 2007年04期

[2]张桂花 赵志川.对大学一年级学生心理教育与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的思考【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04期

篇5:大一自我总结

大一学年鉴定表个人总结篇一

珍贵的大一生活,已匆匆向我挥手告别,未知的生活正充我展露微笑,回顾我所走过的路,对自己做个小结,看看自己这一年的得失,也为了看清将来要走的路,一、学习方面,我努力认真地学好每一门功课,掌握了基本的法理。但学习成绩还不优秀,我力求更高。一步一个脚印的不断努力,四年的大学学习生活才刚开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重视学习,将学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工作方面,我担任院志愿者中心干事一职,在此期间,我积极主动地为他人服务,乐此不疲,我喜欢这份小小的工作并多次参加院内外的各项志愿者活动,收获快乐!

三、思想方面,我记得很清楚,在x年年9月10日——教师节那天,我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接下来,很有幸地,我参加了我们法商系的党章学习小组,并积极学习、参赛,通过与其他班级同学的合作,作为07级的一支队伍,我们笑到了最后。认真的投入、积极的学习,我在系党校顺利结业后又上了院党校学习。在这里,都是强者,大家彼此竞争,也彼此协作。虽然结业,但我的思想理论学习和实践还相差得比较大,如何正确地运用马列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去指导现实生活将是我将来努力的方向。

“良禽择木而栖,士为伯乐而容”,每个人对自己的未来都会有个美好的愿景!积极乐观的我,会秉持自己的一份信念,尽自己的一份心力,以更高的追求,更好的发展来要求与锻炼自己!且相信自我:用心一定能赢得精彩!

大一学年鉴定表个人总结篇二

岁月匆匆,时光变幻。转眼间,到了大二了。对于上一学年,既有胜利的喜悦,也不乏失败的痛苦。

在思想品德上,我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并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关注国家的时势要闻,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使我对我们党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并用真诚的热心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志愿者活动,去关心和帮助他人!

在班级活动上,我经常参加这样那样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我锻炼了组织能力,沟通能力,还有协调能力。当然,这些活动还使同学之间更加团结,使我们的阅历变得丰富,使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

在学习上,我珍惜学习机会,努力学习专业知识,还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市场营销和心里学来充实自己.我相信自己在以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中,能有更大的进步提高.逝水年华,流金岁月。过去的时间总是让人觉得追不回来。回首大一这一学年,有得有失。人生也就是在一得一失中缓缓渡过。得到的,今天的我要好好珍惜;失去的,明天的我要好好争取。

大一学年鉴定表个人总结篇三

大一一年以来,我始终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以自我的全面发展为努力方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在学习方面,众所周知,学生的任务主要就是学习,在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我认真学习各种专业知识,均取得较好成绩,综合量化成绩名列班级前矛;同时,在大一上学期就把英语四级通过了,并参加了六级考试,积极为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在思想行为和生活方面,我作风优良、待人诚恳、诚实守信,乐于助人,能较好处理人际关际,处事冷静稳健。并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充实而有条理,有严谨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生活态度和生活作风,积极参加各项课外活动,从而不断的丰富自己的阅历,学习之余,我还不忘坚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与社交活动,我每天都坚持跑步,还经常和同学一起去打篮球等,同时注意发挥自己的特长,例如,我喜欢打乒乓球,积极参加校系开展的相关比赛。

不足之处就是人际交往能力有待提高,我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一定会不断的锻炼完善自己,争取作一名优秀的大学生。

无论如何,过去的是我不断奋斗、不断完善自我的一年。不断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和追求的目标的一年。

大一学年鉴定表个人总结篇四

大一生活不仅只是我年龄增长一岁,更多的是在这一年里我思想、知识的成长及综合条件的提高,面临着将要总结的时刻,我的大学生大一自我鉴定是这样的:

在校学习的这1年时间里,我对生活有了不一样的看法:一些细小的事物上也让我觉得到做人要踏实进取,勇敢坚强。

2006年9月,我怀着喜悦的心情踏入了大学的校门,开始了我的大学生涯。我一直以为,大学的学习会压的我喘不过气来。但我却发现,它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样。真正的大学生活,其实很轻松,全国的高考网站end#很快乐。轻松的让人无法想象,快乐的让人羡慕之极。可以说1年的大学生涯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在1年的校园生活中,我不断的挑战自我,充实自己,为实现自己的梦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一直都认为“人应该活到老学到老”,为此我也在不断的努力着,只因我对知识的渴望之心。因此,在x年时学校也给予了我肯定,获得过x等奖的奖学金。

有着广泛兴趣爱好的我在美术与主持方面特别擅长,曾在校外的公共活动中充分展现过自我。这虽然与我的专业不对口,可从中依然让我受益良多。

身为学生的我,在修好学业的同时,也很注重于对社会的实践。平时的空闲时间里也会偶尔出去打打临工体验一下生活的艰辛。在这样的过程中让我学会了:待人要真诚,可亲;做事要认真,踏实。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在暑假里,我也在一家小型网络公司里实习了一段时间,掌握了基本的操作流程。

本人注重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理念,具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广泛的兴趣爱好,对工作认真负责,有较强的组织宣传能力,具有一定的艺术细胞和创意。我的大学生活自我鉴定将在一个快乐和谐的音调中收笔,请各位同学和老师见证我的成长。

大一学年鉴定表个人总结篇五

一学期的学习,我学到达教科书的专业知识的同时,也体验认识到达大学生存的美妙,从今以后我将更加积极学习好,为未来打好坚实的基础,我信任我能做的更好。

我的长处是诚实、殷勤、性情鉴定有毅力。我觉得诚信是立身之本,所以我一直是以言出必行来要求自个儿。另外的人有艰难我会热情帮忙,面临压力和挑战我会勇敢的面临,不失掉勇气,不报怨。我私人觉得自个儿的欠缺就是喜欢满心两用甚至于多用。急于求成,喜欢一话口儿学很多物品,不过贪多嚼不烂,纵然最终都能学会,也已经搞得自个儿很疲乏。额外就是社交沟通有经验还要等待增强。

在生存上,养成了令人满意的生存习性,生存充实而有头绪,有严密谨慎的生存举止神情和令人满意的生存风纪,为人殷勤大方,诚实守信,乐于助人,领有自个儿的令人满意发生事故原则,能与同学们和睦相处;积极加入各项课外活动,因此不断的浩博自个儿的阅历。留心理方面,我磨练刚强的心志质量,刻画康健人格,克服各种心理绊脚石,以适合社会形态进展要求。

三、身板子、心理素质能力方面

学习方面严明要求自个儿,凭着对私人目的和知识的猛烈寻求,刻苦钻研,不懈努力好学,举止神情周正,目的示确,基本上坚固的掌握了一点专转载自论文先生网业知识和技能,同时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中,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动手有经验、应用有经验和发明有经验,极力追求理论和实践的一统。在学习和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的同时,还注意多方面知识的扩展,广泛的粗略地阅读其它学科的知识,因此增长了自身的思想文化素质能力,为变成一名优秀的大学生而不松懈奋斗。

二、科学文化素质能力方面

本人一贯具备热烈地爱祖国,热烈地爱党的良好传统,思想上积极要求向上,严肃对待学习“x”关紧思想和“与时俱进”的时期独特的风格,以一名新百年团员的要求时候激励自个儿。这一年来我始末坚决保持自强不息,立定志愿成材的信念,始末维持着昂扬的斗志和坚韧不拔的风纪,坚定不移地朝着既定的奋斗目的向前迈进。我坚决保持着闭门思过且尽力尽量的完备自个儿的人格。所以不管在啥子事情状况下,我都以品质道德至上来要求自个儿。不管何时何地我都遵照实行严于律己的信条,并切合实际的遵行它。日常友爱同学,尊师重道,乐于助人,尽力尽量合适班干的办公,积极加入学院和年级的活动。

一、思想道德素质能力方面

我叫x,说话时的这一年的9月到x大学就读,时光流转,时光渐渐过去,大一一学年的学习担任的工作又已靠近尾声,沉默无言回首,这一年来虽没有声势浩大的战果,但在潜移默化中仍获得了很多不可以慢慢消失的绩效.为了发扬绩效,补救不充足,以利于从今以后的办公和学习,特自我鉴定如下所述:

篇6:大一自我总结

邓丽君一首《我只在乎你》虽不是为大学而唱,其中的只字片语却也可以为大一生活做个简短概括。这里,请容我做个假设——假如歌里的“你”就是指大学。

如果没有遇见你,我将会在哪里?

日子过得怎么样,人生是否要珍惜?

也许认识某个人,过着平凡的日子。

任时光匆匆流去,我只在乎你,心甘情愿感染你的气息。

人生几何能够得到知己,失去生命的力量也不可惜。

如果没有踏入大学的门槛,我将会在哪里?是浑浑噩噩地打发无聊时间,整日嬉戏玩闹,还是兢兢业业地奔波劳作,谋生计?日子过得如何,我是珍惜着所拥有的人生,抑或是终日抱怨埋汰。也或许我早已在爸妈安排的相亲中认识了某个男人,过着平凡也简单的生活。然而,现在的我会为时光的匆匆流去扼腕叹息,会在大学的气息中畅游天际感染青春的活力,会在寻求人生知己的旅途中不断提升自我,会为铸就人生的梦想倾倒生命的全部力量。

大一一年,如果真的要我一一陈述收获了什么实质性的东西,那么我可以清楚明白地说:没有什么。如果你问的是证书,那么我可以告诉你,无论是计算机二级等级证书还是英语四级证书,并不会给我今后的人生带来多么大的竞争优势,毕竟它们的技术含量都不怎么高。如果你问的是我加入了几个社团,参加了几个活动或者比赛,那么我可以说的仅仅只有,在我羽翼尚未丰满时,参加不了什么高科技比赛,而学校的社团也没给我带来多么大的收获。当然,我想表达的仅仅是自己的能力还不够,特长不在,并没有其他的什么意思。如果你问的是我交到了几个知心朋友,那么我想说: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朋友也是一样的,一年真的太短。

篇7:大一自我总结

在学习上,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可上了大学,离开中学老师的严厉教导和日日监督,我就像逃出笼中的小鸟,竭力寻求所谓的“自由”。一开始我还耐得住性子找偏僻的角落看书,后来就越来越不耐烦,静不下心来,仿佛中学阶段磨练出的好习惯通通消逝,直到期末考当头一棒才让我彻底清醒。不是没有监督就放松了学习的标准,而是给了我们一个不限制学习的空间,却不代表没有考验。到了下学期,我便不再如此颓唐,开始向努力学习过渡,从一星期去2天图书馆到一星期6天在图书馆度过,这种充实的感觉让人心安。

在生活上,我可以说得上是与室友与同学友好相处,自己的事情自己管理,学会独立和互帮互助。宿舍是一个小群体,我们六个来自不同省份的人,相互磨合、谦让,尽管有一些小摩擦,但我们依然很愉快并精彩地度过了两个学期。而在课余生活中,我还参加了社团,认真投入到社团的感觉很充实,有一种被人需要的责任能,正是社团让我转移了来自学业上的压力和宿舍里小摩擦所带来的不愉快,给我更宽的视野和心境。可以说,虽然到离家很远来到这里上学,一开始的不适应到了后来都成了小怀念小感慨,长春相比于我的家乡不是一个很浮华很繁忙的城市,但这里让人更懂生活更愿意寻找美。

经历一年,让我学会太多。大学是我们踏入社会的第一步,而我在大学的一年是我人生中经历了高考这个转折点的第一课,尽管在这一年里我有许多不足,但这将作为我大二的参考,毕竟以“史”为镜,可明得失。大二这一年我决心提高我的学习效率和加强身体素质,认真对待任何人任何事。人生很长,每一分每

篇8:大一自我总结

1“爱”学生

“爱学生”指的是教师对学生给予师爱, 即给予关心、关注或关怀的教育实践行动。师爱是学风建设的起点和条件, 但并不是给予了师爱就形成了学风, 因为表达这种爱需要智慧, 这种智慧主要体现在对爱之种子播种的时机掌握与对爱之幼苗的辛勤护理。

1.1 把握好“爱”的时机

“爱”是需要播种的, 教师的一声问候, 一个微笑, 一句关怀, 一杯开水, 都像一颗颗爱的种子, 播种在学生的心间;如果播种时机得当, 它们就容易生根、发芽, 并健康成长。“爱”的播种不可错过四个时机。

1.1.1 学生心理虚弱时

大学开学的开头几天, 新生们远离亲人, 来到了大学这个人生地不熟的环境, 这时是他们最孤独、最想家的时候, 是心理上最虚的时候。如果这时教师能主动地给予关心、关注或关怀, “乘虚而入”, 则容易把“爱”的种子顺利播种到学生的心间。

1.1.2 学生身体疲惫时

开学初期的军训时期是大一学生生活的“严酷期”。军训中体能需求的强度和军训纪律的严格, 使得受训学生的体力和精力大量消耗。这时, 教师如能及时出现在他们身边, 递上一杯水、一个面包或一片水果, 则容易让学生产生“受到雪中送碳”的感动, 从而敞开心扉, 接受关爱。

1.1.3 学生遇到病痛、灾困时

离开家庭的温室环境, 身处大学这个人才大训练场, 学生难免会有生病、困难、挫折、痛苦之时。这种情况下, 教师的一份理解、一句安慰、一个建议, 都有可能增加师生感情基础。如笔者班里有学生身体不适来请假时, 笔者不是简单地批以“同意”。而是加上一句“好好休息”、“要不要紧”、“需要帮忙吗?”之类的话语, 把爱的种子及时播种到学生心间。

1.1.4 学生将遇到“危险”时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将受到的“危险”, 并及时提醒。例如, 每年九月底后, 北方冷空气开始入侵我国, 这时笔者的一条条有关防止冷空气的温馨短信, 则似一片片温暖, 守护着学生。又如在N7H9禽流感笼罩时期, 笔者常常发出“为增强抗病能力, 要早睡早起”的信息。学生亦乐于听从这种建议, 因为根据行为心理学原理, 一个人处于危险时, 往往更乐于接受他人的关心。

1.2 做好“爱”的护理

学生的心间如同花园, 它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教师仅仅播下爱的种子而后不加以护理是不够的, 因为在爱的幼苗长成大树之前, 它很可能被杂草所窒息。教师必须及时拔掉学生心间出现的焦虑、恐惧等“杂草”, 主要途径有两条。

1.2.1 勤于近距离沟通

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快, 学生会产生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 焦虑、恐惧等“杂草”在他们心间会不时出现, 这时教师需要经常“蹲下来与学生谈话”, 走进学生的心灵。在与学生的言语、思想互动中, 及时拔除其焦虑、恐惧等杂草。

1.2.2 时刻尊重学生

当今青年最大的特点之一是自尊心强, 教师要把“时刻尊重学生”作为爱的重要护理手段, 教师要“尽可能地要求一个人, 但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2“为”学生

“为学生”就是教师的教育行动必须一切为了学生的身心发展, 一切为了使学生的个人志向得以实现为宗旨。心理学告诉我们, 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 当低层次的需要 (例如吃饭、喝水) 有了保障时, 高层次的需要 (如受人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就会突现出来。[1]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 笔者以为, 教师的教育行动必须先根据以下四“为”而展开。

2.1 为了学生的安全

学生来到大学报到后, 实际上已形成了学校提供服务与学生享受消费的关系。由于学生是有生命的个体而非无生命的商品, 故学生的人身安全是一切教育活动的根本保证。笔者认为大学第一次班会召开的主题应是安全教育, 教育内容要精心设计、科学并有创新, 以便学生乐于接受。

2.2 为了学生的安心

学期伊始, 学生坐在教室里会不时地回忆起高中时教师勤奋的身影。如果在大学的早晚自修课见不到教师的身影, 他们就会不安心, 这是心理惯性所起的作用。如果大一班主任老师在开学后头两周早、晚自修课都能跟班, 以公正的形象出现在班级, 他们就既可以使新生安心, 又可以自然而然地在较短时间内取代在学生心里的高中班主任的角色。这对学生的中学与大学的心理衔接十分有利。[2]

2.3 为了学生的上进心

“上进心”是一种不断要求上进、立志有所作为的心理状态。青年时期是学习的黄金期, 让学生拥有健康的上进心是学风建设的重要一环。故在军训结束后, 笔者就对学生召开了人生目标设计主题班会, 收到良好效果, 班会当场笔者班里要求报读专升本函授人数就达46人。

2.4 为了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相信自己能够达到成功的信心, 它是学生学习进步的一个秘诀。很多学生因为缺乏自信心, 开始感到自卑, 从而开始慢慢失去上进心。笔者以为, 在大一时期, 尤其是开学初期, 鼓舞士气, 增加学生自信心是学风建设的战略性问题。

3“给”学生

“给学生”就是给学生以环境、制度、思想及心理支持等形成学风所需要的物质或精神正能量。教师必须做到“先予后取”, 这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我们的第一方面的工作并不是向人民要东西, 而是给人民以东西;只有做了这一方面的工作, 并确定有了成效之后, 我们去做第二方面的工作———向人民要东西的工作时, 我们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 他们才会说, 我们要东西是应该的, 是正当的。”[3]

3.1 给予一个温暖的大家庭环境

马斯洛 (Maslow) 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明确提出人具有社会需求, 而社会需求中最重要的需求之一就是归属感, 大学生离开家庭进入陌生的校园, 他们大都从班级获得第一份归属感。[4]为此, 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如下帮助:

3.1.1 指导教室环境美化

班徽、班训、班约、标语、心愿栏、公告栏、信息栏、荣誉榜、班歌词等是组成教室环境的基本元素。教室环境美化工作宜早不宜迟, 故笔者从开学初就着手指导布置。经过近一个月的努力, 一个具有“积极向上班级舆论导向的”教室环境已基本形成。

3.1.2 帮助建立班委会

班委宜民主选举, 而不宜由教师指定。民主选举的班委争议性小, 他/她的指令被执行的可能性就更大。

3.1.3 指点制定班级公约

“班级公约”与既定《班规》有很大区别, 在班级公约成稿之前, 教师须根据不同时期学生身心特点及发展目标, 引导全体同学充分讨论, 让学生感受到“公约”是他们集体智慧的劳动成果, 为了捍卫该成果, “公约”则容易被遵守。

3.2 给予一个温馨的小家庭环境

相对于教室这个大家庭, 寝室就是学生的小家庭, 它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个性的形成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2.1 指导寝室环境美化

构建文雅、舒适、美观、学习氛围浓厚的宿舍文化, 既能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又能磨炼学生的责任意志;寝室环境美化的主要内涵是宿舍文化的构建。

3.2.2 帮助制订寝室制度

寝室应民主选举室长一名, 以负责制度的执行。制度应由作息制度、待人迎客制度、财物安全制度、卫生制度等构成;寝室制度的执行是宿舍文化构建基本保证。

3.3 给予人生目标设计援助

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特点, 帮助学生制订他/她能实现的短期、长期目标, 激发他们潜在的求知欲和上进心, 这是学风形成的关键一步。根据笔者经验, 人生目标设计班会在学生报到后10—15天内召开效果最佳。有的教师在开学第一天就召开这种班会, 就如同“只知道向学生提要求 (如考级、读专升本) , 却不知道或不愿意‘先给学生一点东西’, 引起学生讨厌他们”, 班会效果不佳是可想而知的。人生目标设计主题班会应着重两个方面的目标。

3.3.1 品德目标

品德即社会主义道德, 这包括个人私德和良好公德。教师对学生的品德目标设计援助宜点到为止, 不可长篇大论, 以免引起逆反心理。

3.3.2 知识目标

以努力拿到计算机一级、外贸单证员、英语三级等证书为起始目标, 进而以读完函授专升本为较远目标的人生目标设计对学生有相当大的吸引力, 这是良好学风形成的重要一环。

3.4 给予健康心理支持

社会转型加快, 国内外矛盾明显化和尖锐化, 学生心理问题多发, 负面影响多渠道, 这些已是被公认的事实。根据笔者学风建设经验, 应对以上问题, “给予健康心理支持”是较为有效的战术。为此, 教师应做到下列几点。

3.4.1 乐观心态教育

以学生成长为目标, 教师要传递学生“乐观心态”这一正能量, 鼓励学生学会拥有如“对其帮助过的人报以感恩、对他人的欣赏予以笑纳、对他人的憎恨表达歉意、对他人的优点表达赞美”等乐观心态。

3.4.2 诚信教育

大学生血气方刚, 好冲动, 判断是非能力普遍不强, 所以让学生分清江湖义气与信守承诺的区别是诚信教育的关键一环。教师应教育学生不要轻易许诺, 但一旦作出承诺, 如遵守纪律, 就要尽力做到;教师应教育学生对违反公德良心之事不作任何承诺。

3.4.3 社会规范教育

班级集体是个小社会, 教师要给予学生“懂得相互协作, 相互退让, 为他人着想, 自我克制, 服从集体利益等”社会规范所需求的精神正能量。

4“靠”学生

“靠学生”是指通过深入学生生活, 了解学生, 然后发动学生, 并依靠学生自己的力量, 去实现学生或我们要实现的目标。

4.1 深入学生生活

教师一定要放下身段, 脱掉“权威面具”, 把下寝室走访, 与学生谈心和了解学生疾苦当成常规工作, 重点关注落后学生, 有的放矢地培养进步学生, 以带动落后学生。为“全面发动学生”打下坚实基础。

4.2 了解学生

以“深入学生”为切入点, 利用“多看、多问、多帮助”的方式, 使学生愿意敞开心扉讲真话, 最终了解学生情绪和思想动态, 以便教师根据学生个体差异, 在学风建设中做到因材施用。

4.3 发动学生

教师的言传身教是学生思想品德水平和学习能力提高的途径之一, 但更主要的是说教要与活动相结合, 说教通过学生在活动中的亲身体验, 才能使他们印象深刻。因此, 教师必须以学风建设为平台, 发动学生参与活动, 使他/她们在众多活动之中得到亲身体验, 最后, 使学风建设成为学生自觉主动的行为目标。

4.4 依靠学生

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足点都是学生, 学风建设最终要靠“已觉悟起来的、成熟起来的”学生自己去实现, 也就是说, “爱”学生、“为”学生、“给”学生, 都要在“靠”学生中得以体现。“靠”学生主要体现在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

5 结束语

群众路线之“爱”、“为”、“给”、“靠”四者之间, “爱”是基础, “为”是行动, “给”是归宿, “靠”是能力, 四者环环紧扣, 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它们是互相依存, 互为影响, 互为促进的四位一体。

群众路线四位一体的大一学风建设实践, 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之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 不断地“从学生中来, 到学生中去”, 使师生互动形成良性循环, 这既能促进学生在行动中健康成长, 又能促使教师在行动中不断学习, 不断自我提高。教师的行动促成学生的活动, 学生的活动推进了师生的互动。师生的共同行动构成了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 这样循环往复, 浓郁的学风不但能早日形成, 而且将产生学风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王晓春.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25.

[2]陈山有.大一班风建设经验与案例分析[J].东南西北·教育观察, 2010, (12) :48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 (第2卷) [M].人民出版社, 1993:467-468.

[4]高凌风, 陈文亮.当代大学班级自我管理模式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 2012, (02) :97.

上一篇:在有效的文本阅读中促进教学目标达成下一篇:2024薛小庆“六一”活动 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