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透室规章制度

2024-04-21

血透室规章制度(精选6篇)

篇1:血透室规章制度

血透室工作制度

1、护理人员应严格履行岗位职责,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2、进入透析室必须衣帽整齐,更换拖鞋,严格出入流程。

3、严格限制家属的探视,保持透析室环境整洁,空气清新。

4、掌握患者的详细病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掌握治疗经过、特殊处理及治疗反应。

5、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各项操作规程。

6、按健康宣教执行单积极做好宣教工作,记录并签名。

7、严格执行各组组长的职责,实行分工负责制。

8、每月举行七个一(一次业务学习,一次护理查房,一次护理质量讨论,一次卫生大检查,一次护理安全讨论,一次护理理论考核,一次操作考核),要求每位护士均参加。

9、加强学术交流,开展科研工作,不断提高专科水平。

血透室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1、血透室护理质量管理实行三级监控,即:科护士长---护士长---护理组长,各组均有对应的监控项目,实行全面护理质量监控。

2、各护理监控小组在护士长的领导下,负责对各组护理质量的自查,每周对相关内容进行督查,结果记录在科室“质量自控”本上。

3、护士长每周对重点项目进行抽查,记录在科室护理质量

持续改进本上,每月对全科护理质量做全面检查并进行讨论,记录在护理质量督察本上。

4、护士长每月对护理质量缺陷进行分析,改进,跟踪监控,实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5、护士长每月将每组护理质量检查情况按分数高低进行排列,并实行适当奖励,记录在科室个人档案中。

6、护理质量工作考核结果作为每位护士的考核内容,与每月奖金挂钩。

血透室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1、认真落实各级护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工作明确分工,团结协作,结合科室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

2、科室设安全员,每周进行安全检查。护士长每月组织科内人员进行护理安全分析,发现事故隐患及时处理。

3、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

4、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5、每天进行安全评估,做好标识。对高危透析患者应加强护理,必要时加床档、约束带,确保安全。

6、抢救器材做到四定(定物品种类、定位放置、定量保存、定人管理)三及时(及时检查、及时维修、及时补充),抢救器械做好应急准备,一般不准外借。

7、抢救器材及用物保持性能良好,按时清点交接,严防损坏和遗失。

8、做好安全防盗及消防工作,定期检查消防器材,保持备用状态。

9、对科室水、电、气加强管理,保证不漏水、漏电、漏气;如有损坏及时维修。

10、机休人员24小时保持手机通常,20分钟到达科室。

11、透析用品处于备用状态。

血透室护理工作重点环节管理制度

1、各类用药严格执行医嘱,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及查对制度。

2、熟悉本科室常规药物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执行相关应急预案。

3、对输血、输液病人严密观察病情,严格床头交接班。出现输血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输血、输液,报告医生及护士长,及时准确的执行医嘱,同时根据情况,按照相关要求封存有关药物和血制品。

4、对于高危、疑难透析患者及新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护士长应组织科内护理人员进行病例讨论,对薄弱环节应重点护理、重点检查。

5、对诱导及不规律透析患者,护士应重点观察,加强健康宣教。

6、科室定期召开护理人员工作会议,讨论重点环节检查情况,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血透室抢救药品、物品管理制度

1、抢救车清洁、规范、整齐、放置于固定位置。

2、抢救仪器设专人管理,定期保养,每周清洁、检查、并有记录。

3、所有药品及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无过期。

4、抢救药品、物品由专人请领、保养及保管。

5、抢救药品应在抢救车内定量、定位置、保证基数,标签清晰,无过期。

6、抢救物品如舌钳、开口器等需高压灭菌后备用。

7、抢救药品及物品用后及时补充,便于紧急时使用。

8、设有专用清点本,每日清点抢救药品和抢救物品数量、有效期及包装、性能完好性,并登记签字。

9、封存管理的抢救车按照≤抢救车封存管理规定≥进行清点签字。

10、护士长定期检查抢救药品数量及物品性能并记录。

血透室护理人力资源调配制度

1、护士长根据各班工作量及性质实行弹性排班,配备一定人力

2、科室如发生重大抢救等特殊事件需临时调配人员,护士应服从护士长临时调配。

3、星期天及夜间备有机休护士,科室专用手机,24小时保持通畅,随叫随到,手机号码张贴在血透室门口。

4、护士长不在时,如遇特大抢救,值班护士应及时向护士长汇报,护士长应能及时赶到现场,协助指导和做好人员调配工作,并酌情向护理部汇报。

5、护士休息不宜积累,原则上每月结清,保证工作正常运行。

6、凡请病、事假2天以内必须提前告知护士长,护士长未安排好之前,不准离岗。

血透室新护士岗前培训制度

1、科室设有专人负责新护士岗前培训。

2、带教老师根据培训计划及内容在规定时间内实施培训。

3、新护士在培训期间要严格记录学习内容。

4、培训内容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5、培训结束经考核合格后方可值班。

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制度

1、随机性指导:责任护士在治疗、护理、巡视病房的过程中,进行针对性指导。

2、计划性指导:

① 由责任护士与患者一对一交谈,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针对个别病例逐项指导,协助制订个体健康指导方案。

② 责任护士每月通过小组形式座谈,以病房为单位,病员之间进行交流,相互学习、相互支持、相互监督、相互勉励,共同分享经验,采纳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

③ 书面教育,责任护士通过健康教育执行单、发放健康教育手册、使患者和家属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提高治疗的依从性,以乐观的态度积极接受治疗。

血透室接诊制度

1、对于第一次透析的患者或由其他中心转入的患者必须在治疗前进行乙肝、丙肝、梅毒及艾滋病感染的相关检测。

2、告知患者血液透析可能带来的血源性传染疾病,患者必须遵守血液透析室有关传染病控制的相关规定,并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

3、建立患者档案,在排班表、病历及相关文件中对乙肝和丙肝等传染病患者做明确标识。

4、首次透析的患者由主管医师确定透析处方,如脱水量、抗凝剂的种类和剂量、透析频率等。、告知患者要注意透析期间体重增长情况,有无出血迹象,病情变化及用药情况,以便下次透析前告知主管医师或接诊护士及时调整。

6、长期病人由接诊护士接诊后称体重、测血压、脉搏,能够自行计算脱水量的病人可直接进入透析间,不能自行计算脱水量的由护士根据透析单位上的透析前体重和干重计算脱水量。

7、如果病人血压明显低于基础血压或严重高血压时,护士不能擅自上机,要请示医生,进行处理。

血透室消毒隔离工作制度

1、间保持清洁整齐,布局合理,严格区分清洁区、污染区。

2、进入透析间、治疗室、水处理室,必须衣帽整齐,非工作人员和家属不得进入血透中心。

3、透析治疗室和透析准备室应当保持空气清新,每日进行有效的空气消毒。、透析用水每月监测细菌含量1 次,透析用水及透析液内毒素检测至少每3 个月1 次,化学污染物情况至少每年测定1 次,软水硬度及游离氯检测至少每周进行1 次,5、为防止交叉感染,患者使用的床单、被套、枕套等物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更换,每次透析结束,对透析单元内所有的物品表面(如透析机外部等)及地面进行擦洗消毒。

6、明显被污染的表面应使用含有至少1500 mg/L 的含氯消毒剂消毒后,再用500mg/L的消毒液擦拭并清洗。

7、乙型和丙型肝炎患者必须分区分机进行隔离透析,并配备专门的透析操作用品车,护理人员相对固定。

8、新入血液透析患者要进行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及艾滋病感染的相关检查。对于HBsAg、HBsAb 及HBcAb 均阴性的患者建议给予乙肝疫苗的接种。对于HBV 抗原阳性患者应进一步行HBV-DNA 及肝功能指标的检测;对于HCV 抗体阳性的患者,应进一步行HCV-RNA 及肝功能指标的检测。至少每6 个月复查乙肝和丙肝病毒标志,每年复查梅毒和HIV 感染指标。

9、透析管路预冲后必须4 h 内使用,否则要重新预冲。

10、重复使用的消毒物品应标明消毒有效期限,超出期限的应当根据物品特性重新消毒或作为废品处理。

11、严格执行一次性使用物品(包括穿刺针、透析管路、透析器等)的规章制度。

12、工作人员肝功能全套检查为正常者方可入室工作,进入透析间不得随意外出,减少污染。

13、废弃的一次性物品按医疗废物处理要求处理

透析液和透析用水质量监控制度

1、透析用水每月进行1次细菌培养,在水进入血液透析机的位置收集标本,细菌数应少于200cfu/ml,超过50cfu/ml应提前干预;

2、透析液每月进行1次细菌培养,在水进入透析器的旁路

接头处收集标本,细菌数应少于200cfu/ml,超过50cfu/ml应提前干预;

3、透析用水及透析液每三个月进行1次内毒素检测,保留标本方法同细菌培养,内毒素不能超过2Eu/ml;

4、纯水的pH 应维持在5 ~ 7 的正常范围

5、透析用水的化学污染物情况至少每年测定1次。

6、软水硬度及游离氯检测至少每周检测1次,检测指示卡比色符合要求;

血透室水处理间的规章制度

1、处理间环境应清洁、整齐、无杂物。

2、水处理间面积应为水处理装置占地面积的1.5 倍以上;地面承重应符合设备要求;地面应进行防水处理并设置地漏。

3、水处理间应维持合适的室温,并有良好的隔音和通风条件。水处理设备应避免日光直射,放置处应有水槽。

4、水处理机的自来水供给量应满足要求,入口处安装压力表,压力应符合设备要求。

水处理系统的运行与保养规章制度

1、水处理间应该保持干燥,水、电分开。每半年应对水处理系统进行技术参数校对,此项工作由生产厂家或本单位科室专职工程技术人员完成。

2、水处理设备应该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注册证、生产许可证等。每一台水处理设备应建立独立的工作档案,记录水处理设备的运行状态,包括设备使用的反渗水产水量、水质电导度和各工作点的压力范围等。

3、水处理设备的滤砂、活性炭、树脂、反渗膜等需按照生产厂家要求或根据水质检测结果进行更换。

4、每天应对水处理设备进行维护与保养,确保安全范围,保证透析供水。

5、做好维护保养记录。

血液透析机消毒规章制度

(一)透析机器外部消毒

1.每次透析结束后,如没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对透析机外部进行初步的消毒,采用500 mg/L 的含氯消毒剂或其他有效消毒剂擦拭消毒。

2.如果血液污染到透析机,应立即用1 500 mg/L 浓度的含氯消毒剂的一次性布擦拭去掉血迹后,再用500 mg/L 浓度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机器外部。

3、每周彻底清洁擦拭透析机的所有物体表面,清洗空气过滤网。

(二)机器内部消毒

1.每次透析结束时应按照透析机使用说明书要求对机器内部管路进行消毒。消毒方法参照不同透析机使用说

明书进行。

2.透析时如发生破膜,动、静脉传感器保护罩渗漏,在透析结束时应对机器立即消毒,消毒后的机器方可再次使用

血液透析机的日常维护制度

1、血液透析机要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注册证、生产许可证等。

2、血液透析机应该处于良好运行的工作状态,每一台血液透析机应当建立独立的运行档案记录,每半年应该对血液透析机进行技术参数的校对。此项工作由机器的生产厂家或本单位专业技师完成。

3、每次透析前应该核准血液透析机的工作参数,每次透析结束后按照生产厂家的要求进行消毒,化学消毒或热消毒。

4、每个月应该对设备消毒剂进行检测,包括消毒剂的浓度和设备消毒剂的参与浓度等

血透室感染控制的监测制度

(一)透析治疗室物体表面和空气监测 每月对透析治疗室空气、物体、机器表面及部分医务人员手进行病原微生物的培养监测,保留原始记录,建立登记表。

(二)透析患者传染病病原微生物监测

(1)对于第一次透析的新入患者或由其他中心转入的

患者必须在治疗前进行乙肝、丙肝、梅毒及艾滋病感染的相关检查。对于HBV 抗原阳性患者应进一步行HBV-DNA及肝功能指标的检测,对于HCV 抗体阳性的患者,应进一步行HCV-RNA 及肝功能指标的检测。保留原始记录,登记患者检查结果。

(2)对长期透析的患者应该至少每6 个月检查乙肝、丙肝病毒标志物1 次;保留原始记录并登记。(3)对于血液透析患者存在不能解释的肝脏转氨酶异常升高时应进行HBV-DNA 和HCV-RNA 定量检查。

(4)如有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出现乙肝、丙肝阳性,应立即对密切接触者进行乙肝、丙肝标志物检测。

(5)对于怀疑可能感染乙肝或丙肝的患者,如病毒检测阴性,其后1 ~ 3 月应重复检测病毒标志物。

(三)建议对乙肝阴性患者进行乙肝疫苗接种。

透析治疗室的规章制度

1、应当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中规定的Ⅲ类环境,并保持安静,光线充足。具备空气消毒装置、空调等,保持空气清新,必要时应当使用通风设施。地面应使用防酸材料并设置地漏。

2、应配备供氧装置、中心负压接口或配备可移动负压抽吸装置。一台透析机与一张床(或椅)称为一个透析单元。每一个透析单元应当有电源插座组、反渗水供给接口、废透析

液排水接口。

3、应当具备双路电力供应。如果没有双路电力供应,则停电时血液透析机应具备相应的安全装置,使体外循环的血液回输至患者体内。

4、配备操作用的治疗车(内含血液透析操作必备物品)、抢救车(内含必备抢救物品及药品)及基本抢救设备(如除颤仪、简易呼吸器等)。

血透室一次性物品的管理制度

1、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药由药剂科统一采购。临床科室不得自行购入和试用。

2、一次性使用无菌透析用品由设备科统一采购,医疗用品只能一次性使用。

3、使用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前应认真检查,若发现包装标识不符合标准,包装有破损、过效期和产品有不洁等不得使用;使用时若发生热源反应、感染或其它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必须及时留取标本送检,按规定登记发生时间、种类、临床表现、处理结果;所涉及的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的生产单位、产品名称、生产日期、批号及供货单位、供货日期等,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药剂科以及该产品采购部门。

4、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使用后,按国务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定处置。严禁重复使用和回流市场。

血透室治疗物品转运的规章制度

1、护士按治疗需要在治疗室(透析准备间)准备治疗物品,并将所需物品放入治疗车,带入治疗单元的物品应为治疗必须且符合清洁或消毒要求。

2、治疗车不能在传染病区和非传染病区交叉使用。

3、不能将传染病区患者的物品带入非传染病区。

4、不能用同一注射器向不同的患者注射肝素或对深静脉置管进行肝素封管。

血透室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

管理制度

1、立人员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并对体检资料进行整理保存。必要时注射乙肝疫苗,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2、提供必要地防护用品,包括手卫生设施,合格的防护用品如口罩、帽子、防水衣、防护面罩、防护眼镜。

3、血液透析室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被血液污染的锐器刺伤、擦伤等伤害时,应当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并及时报告机构内的相关部门。

4、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职业防护教育,提高职业防护能力和处理水平。

5、操作中应严格遵守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穿戴个人防护装置。

血透室患者安全目标

目标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实施细则】

1、进一步落实各项诊疗活动的查对制度,在抽血、给药、上机或输血时,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识别方法,不得仅以床号作为识别依据。开展请病人说出自己名字,再次核对的确认病人姓名的方法。

2、在实施中心静脉置管或有创高危诊疗活动前,责任者都要主动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保证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3、完善关键流程识别措施,即在关键的流程中,均有患者识别准确的具体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文件。

4、建立使用“透析证”作为识别标识制度,在诊疗活动中使用“先核对透析证,再核对姓名“,作为各项诊疗操作前辩识病人的一种手段。

目标二:严格执行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的程序,做到正确执行医嘱。

【实施细则】

1.正确执行医嘱,不使用口头或打电话通知的医嘱。2.只有在对危重患者紧急抢救的特殊情况下,对医师下达的口头临时医嘱、护士应向医生重述,在执行时实施双重检查。

3.接获口头或电话通知的患者“危急值”或其他重要的检验结果时,接获者必须规范,完整地记录检验结果和报告者的姓名与电话,进行复述确认无误后方可提供医师使用。目标三: 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实施细则】

1、制定并落实医护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和手卫生实施规范。

2、每个床头均配置有效、便捷的手快消,每三到五张床之间配有感应洗手池,及感受设备。为执行手卫生提供必要的保障。

3、医务人员卫生手消毒(应用手快消)应遵循以下方法:①取适量的速干手消毒剂于掌心。②严格按照六部洗手法进行洗手。③揉搓时保证手消毒剂完全覆盖手部皮肤,直至手部干燥。

4、医务人员卫生手消毒(应用流动水洗手)应遵循以下方法:①掌心相对揉搓;②手指交叉,掌心对手背揉搓;③手指交叉,掌心相对揉搓;④弯曲手指关节在掌心揉搓⑤拇指在掌中揉搓⑥指尖在掌心中揉搓

5、规范医务人员行为,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流动水洗手后再进行卫生手消毒,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6、直接接触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

清洁部位时应用手快消。

7、制定并落实医护人员进行无菌操作时,应先洗手并戴无菌手套。

目标四:提高用药安全。【实施细则】

1、建立抢救车内药品存放、使用、限额、定期检查的规范制度。

2、科室存放高危药品有规范,不得与其他药物混合存放,特别对于肝素高危药品必须单独存放,有醒目标志。

3、每班肝素的首剂量应由当班护士一人在治疗室内谨慎配制,旁边不得有其他人帮忙,禁止轮转生及实习生配制。

4、所有处方或用药医嘱在转抄和执行时,都有严格的二人核对、签名程序,认真遵循。

5、在下达与执行注射剂的医嘱(或处方)时要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6、科室建立重点药物用药后的观察制度与程序,医师、护师须知晓这些观察制度和程序,并能执行。对于新药特殊药品要建立用药前的学习制度。

7、医护人员应为透析患者提供合理用药的方法及用药不良反应的服务指导。

8、进一步完善输液安全管理制度,严把药物配伍禁忌关,控制静脉输液流速,执行对输液病人最高滴数限定告知程序,预防输液反应。

目标五:建立 “危急值”报告及登记制度。

【实施细则】

1.“危急值”项目至少应包括有:肌酐、尿素氮、血钾、血糖、血气、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

2.“危急值”报告重点对象是急诊科、手术室,各类重症监护病房等部门的急、危重症患者。

3.对属“危急值”报告的项目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尤其是分析前质量控制措施,如应有标本采集、储存、运送、交接、处理的规定。

目标六: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事件发生。

【实施细则】

1.对老年、行动不便和残疾患者称量体重或上下机时,用语言提醒、搀扶、请人帮助或警示标识等办法防止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

2.认真实施跌倒防范制度并建立跌倒报告与伤情认定制度。

3、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要配好用好护理人力资源,透析床位与护士比3~5:1。如果人力配备不足,护士长应及时进行人力危机值报告制度。

目标七:主动报告医疗护理安全(不良)事件。

【实施细则】

医疗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对于发现不良因素、防范医疗事故、保证医疗护理安全,促进医学发展和保护患者利益是有益 18 的;可有效的避免医疗护理缺陷;可增加医疗护理水平和服务的透明度。

1、科室要倡导主动报告不良事件。有鼓励医务人员报告的机制。

2、积极参加中国医院协会自愿、非处罚性的不良事件报告系统,为行业的医疗安全提供信息。

3、形成良好的医疗安全文化氛围,提倡非处罚性、不针对个人的环境、有鼓励员工积极报告威胁病人安全的不良事件的措施。

4、科室能够将安全信息与科室实际情况相结合,从科室管理体系上,从运行机制上、从规章制度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持续改进,科室每年至少有两件系统改进方案。目标八: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

【实施细则】

1.主动邀请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管理,尤其是患者在接受内瘘手术、中心静脉置管、上机、下机等操作前告知其目的和风险,并请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的管理。

2.药物治疗时,告知患者用药目的与可能的不良反应,邀请患者参与用药时的查对。

3.告知患者提供真实病情和真实信息的重要性。

4.护士在进行护理和心理服务时,应告知如何配合及配合治疗的重要性。

目标九:注重消毒隔离,确保患者安全

【实施细则】

1、制定并落实科室消毒隔离制度,医护人员注重手卫生规范。

2、制定并落实血透室接诊制度。

3、严格分区,固定用品及护理人员。

第一部分

目录

护理管理制度

1、血透室工作制度 1

2、血透室护士工作制度----------------------------1

3、血透室质量管理制度----------------------------2

4、血透室护理安全管理制度------------------------3

5、血透室护理人力资源调配制度--------------------4

6、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制度----------------------5

7、血透室接诊制度-5 第二部分 感染管理制度

1、血透室消毒隔离工作制度------------------------6

2、血透室水处理间的规章制度----------------------8

3、血透室水处理系统的运行与保养规章制度----------9

4、血液透析机消毒规章制度------------------------9

5、血液透析机的日常维护制度---------------------10

6、血透室感染控制的监测制度---------------------11

7、血液透析治疗室的规章制度---------------------12

8、血透室一次性物品的管理制度-------------------12

9、血透室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制度-----------13 第三部分 血透室患者十大安全目标 第四部分 护理部十四条规章制度

篇2:血透室规章制度

1、血透室应当环境整洁、安静,按实际需要合理布局,严格区分清洁区和污染区。

2、病房和走廊地面每天湿式拖地两次,有污染时用消毒液擦拭消毒。每日用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机消毒室内空气;自然通风每日两次,每次3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3、清洁区物体表面、环境表面、医务人员的手以及室内空气的消毒标准必须达到GB159821995中对III类环境的要求,每月必须进行一次卫生学监测。当检查结果超过规定标准值时,必须进行复查。当怀疑透析液污染或有严重感染病例时,必须增加采样点。

4、医生和护士在对病人进行有创性诊断和治疗性操作时,应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对不同病人进行操作时,必须更换手套、洗手。

5、医护人员应定期体检,上岗前应进行血源传播性疾病检测,必要时注射乙肝疫苗,操作中严格执行职业安全管理制度。

6、工作人员进入血液透析室须穿工作服,戴帽子、口罩、换专用拖鞋,操作前后严格洗手。非血液透析室工作人员不得随意进入。工作人员不得在血液透析室进餐或吸烟。

7、透析患者进入透析室前应更换拖鞋,所用床单、被套、枕套等一人一用一更换;被血液污染的衣物先消毒再清洗,并标识明确。

8、使用可复用透析器时,必须遵照《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执行;一次性血液透析器不得重复使用。

9、患者首次透析前必须做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各项检查;每半年复查一次。

10、传染病患者血液透析应在隔离透析区进行,固定床位,专机透析,并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

11、透析中出现发热反应病人时,必须及时向感染管理科汇报,并及时进行血培养,暂停收、出病人,积极查找感染源,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篇3:血透室护理安全与风险防范

1 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和风险因素

1.1 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抗风险意识缺乏

血透室的治疗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与法律相关的问题,若护理人员法律掌握程度不够、综合素质较低,就会影响安全护理的展开。护理人员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存在风险意识缺乏、对护理中风险认识不足的问题,具体表现在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护理安全法律意识淡薄等,不严格按照护理的规范流程进行,当出现护理纠纷时才会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1.2 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不规范

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时,倘若操作不认真就容易造成颈内静脉置管的脱管问题,引起置管处的皮肤发生感染;封管用的肝素剂量较少或是封管方法不规范造成管口堵塞,再者,透析时抗凝剂的用量不足会使得透析器发生回路凝血;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之前没有对透析器的管道接口进行认真检查,在透析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接口松动、脱落造成大量失血;透析护理结束后,没能及时进行压迫止血,造成失血;护理人员在进行输液或是输血时,连接口脱落造成透析过程中空气栓塞;输液完成后没有及时夹住侧支,回血不慎,造成空气进入。这些都是护理人员没有按照相关的护理操作流程进行护理导致的,造成了护理中操作风险的产生[1]。

1.3 护理人员应急能力缺乏,病情分析能力较低

血液透析工作的专业性要求较强,护理人员从事护理工作时的风险也较大,但现阶段普遍存在护理人员较年轻、护理经验不足、护理安全防范意识不强、分析处理问题能力缺乏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可能会导致护理风险的出现。再者,由于部分医院护理人员较为缺乏,年轻护理人员的护理知识和工作经验不足,而护理工作有较为繁重,可能会造成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分析不当,不能及时采取适当的应急措施,延误救治,造成一定的风险隐患[2]。

2 血透室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2.1 逐步完善相关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在血透室护理工作中,为提高护理质量,可建立护理小组,通过合理安排护理人员并明确各护理人员的职责来对护理安全隐患加强监控。组织护理安全小组对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就分析出的安全隐患及时制定相关的护理预防、改进措施,以此来降低护理安全风险系数。医院应逐步完善各项相关护理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护理工作的责任制,严格要求护理人员按照护理安全管理制度进行日常护理工作,在工作中,规范护理操作流程,以此来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护理的水平[3]。

2.2 加强对护理人员护理风险及法律安全教育

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为了降低护理安全的风险,应不断加强对血透室护理人员法律安全教育和风险管理教育,尽可能的做到全员参与到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当中,并定期对血透室护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工作,如医疗法律、护理专业知识、护理技能、护理操作流程等,以及时对护理人员的医疗法律、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进行更新;定期组织护理骨干进行省级的专业培训,并聘请法律界、医学界知名人士进行医疗案例剖析。通过一系列的法律安全教育和护理风险管理,使得护理人员的防范风险意识不断增强,从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血透室护理安全风险发生的几率,确保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4]。

2.3 加强护理人员专业护理知识的学习

血透室护理要求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要高、专业技能要强。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应严格按照相关的护理操作流程进行,对无菌操作技术进行严格控制;积极引进先进的护理技术和护理方法,以满足现阶段的护理需要;护理人员应及时发现护理中经常出现的一些症状,如首次使用综合征、透析中高低血压、急性左心力衰竭、透析失衡综合征等,并及时做出护理应急处理。在工作中,要求熟练掌握护理操作的流程,以确保患者护理的安全性,实现护理安全的目标。

2.4 注重团队合作,明确岗位职责

综合考虑护理人员护理工作,会发现很多血透室的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以及专业知识、专业技能都很强,但往往会由于自身的问题(心情、家庭)影响其护理水平的正常发挥,可能会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由于护理不足或护理不当造成护理风险问题的产生。因此,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医院管理人员应将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严格落实到个人,护理人员明确自身的岗位职责,注重团队合作,通过团队合作来弥补护理人员护理环节中存在的不足,做好护理工作的分工与合作,降低护理风险因素。在工作中,每个透析班都要选出一个责任组长,对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医疗器械管理严格落实到个人。在对患者进行血透室护理前,应核对患者的医嘱、透析器姓名、超滤量、透析液及浓度、穿刺针与管道的连接情况、透析器及机器与管道的连接情况以及抗凝剂的使用情况等,规范护理流程,降低护理风险系数[5]。

2.5 做好应急急救物品的管理工作

对于透析患者来说,患者能否得到救治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护理和治疗的及时程度,做好应急急救物品的管理工作,有利于降低护理的安全风险。因此,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应该管理好血透室的应急物品,做到专人管理、定位放置、定量保管、定期检查以及定期消毒等工作,并保持其在一种备用的状态,应急物品使用后,应进行严格的清洗、消毒和检测,并对应急物品及时进行核对,对缺少的应急物品及时进行补充,确保应急急救物品能够时刻保持备用的最佳状态[6]。

2.6 加强对血透室的环境安全管理

血透室要求严格控制环境质量,患者进入透析室之前,应先进行手部的清洗工作,更换已清洗和消毒的衣物和鞋子;护理人员进入透析室之前应正确洗手并佩戴无菌手套,更换衣物、鞋子,并佩戴口罩、帽子。严格控制家属在血透室的出入,定期进行血透室的清理、消毒工作,对血透室的空气以及反渗水进出口等部位进行严格的细菌监测工作。在工作中,针对危重患者、低龄患者、老年患者、易躁动的患者等加设床栏,以防患者坠床,造成安全风险[7]。

3 小结

血透室护理中的护理风险会存在于护理的各个环节,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要想提高护理水平,减少护理风险,就要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增强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严格规范护理操作,才能从护理人员的层面上减少护理风险的产生。再者,医院管理人员应不断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及时发现护理人员工作中的不足,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对护理工作加以强化,只有这样,才能逐步降低护理风险,确保患者个人和医院的利益。

摘要:血透室护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较强、技术性较强、责任心强的护理工作,由于其具有的特殊性,就决定了在护理时可能会出现一些护理的风险与安全隐患。血透室是治疗肾衰竭患者的主要场所,具有较高的护理风险,若护理人员不对此加以重视就可能会引起医疗纠纷问题,带给患者和护理人员不必要的损害。本文对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和风险因素以及血透室护理风险防范措施等问题作了详细的分析和系统的阐述。

关键词:血透室,护理安全,风险因素,风险防范

参考文献

[1]李晓平.加强血透室护理安全管理的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17:75-77.

[2]邓凤英,杨雪艳.血透室常见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风险管理对策[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04:172-174.

[3]李鸿燕.血透室护理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17:86-88.

[4]李慧芳.基层医院血透室护理风险因素与防范[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03:385.

[5]方君娣.浅谈血透室护理风险管理措施[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08:491.

[6]覃兰宁.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预防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23:97-98.

篇4:血透室护理工作特点

关键词:血液透析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护理技能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0-0144-02

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迅速发展,血液透析治疗成为终末期肾病患者赖以长期生存的重要手段。由于此类患者存在严重的生理功能和心理功能障碍。因此,护理工作难度大,要做好血透患者的护理工作,护士须具备高素质的护理理念和特定的护理技能。

1血透室护理工作的特点:

1.1护理难度大。患者由肾衰竭而引起的多系统功能的损害,各系统相互影响,一般多以采取血液净化治疗为主,配合心理及饮食治疗的综合性治疗,这决定了血透患者的护理难度大及其护理工作的复杂性。

1.2对患者应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长期血液净化患者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碍,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紧紧的被束缚在机器上,每周3次,每次4h,长时间的进行血液净化而不能参与正常生活。患者面临许多工作、生活和经济问题,承受着种种压力。由于长时间受疾病的困扰和折磨,患者感情意志变得脆弱、自我控制力下降,存在各种心理障碍。

1.3合理的饮食指导。血透患者常发生营养不良、消瘦。透析不充分易发生厌食、饱胀感和恶心呕吐等现象。这是因为透析中丢失营养,而又不能及时的补充所造成。所以,对血透患者实施合理的饮食指导尤为重要。

2血透护士的基本护理技能

2.1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敏锐的洞察力。由于血透患者病情复杂,变化快,并发症多,所以护士必须具有较高的护理理论基础及熟练的操作技能。养成严谨、敏捷、果断的工作作风。护士应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不忽略任何一点症状、不放松任何一个血透环节、不错过任何一次抢救机会。并且鼓励患者主动向医护人员反映自我感觉,以便及时发现,治疗并发症。

2.2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平时应了解和熟悉各种透析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将操作程序熟记心中,开机后严密监测并观察各种参数是否在正常范围内。正确估计干体重,向患者宣传控制体重的意义,取得患者合作。如果患者限制饮水不严格,透析期间体重超过5%,透析中血压变化很大,很难掌握好干体重。应避免每次脱水不充分而引起慢性心衰,心脏容量负荷过重而加重心脏负担。正确使用肝素,使其用量个体化,避免因用量不当导致的各种出血。

2.3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透析前和透析期间应当与患者进行必要的交流,及时做好患者心理和思想工作,能让患者很好的配合工作,这是成功透析的重要基础。帮助患者及家属进行自我管理,掌握常見的防病知识,同时做好卫生宣教。消除患者和家属焦虑不安的心理,使其安心养病,并定期举行肾友交流会等文体活动,真正让患者参与进来,这是对患者提高其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的有效措施。

2.4做好饮食管理。营养状况是影响维持血透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根据患者每日的尿量、透析次数、透析时间、血压、水肿等情况决定每日摄水量。透析中会丢失一定量的蛋白质,应给予适当的补充,并注意蛋白质的优质化。提供一定量的热卡,根据血钠、钾、钙等离子浓度调整饮食结构。患者的饮食应当遵循以下原则:高热量、优质蛋白、高钙低磷、低盐低钾、控制水分摄入量,补充适量水溶性维生素。①蛋白质需要量:膳食原则要放宽,每日蛋白质的摄入量为1.0~1.2g/kg,这个营养标准对于维持稳定状态的血透是合理的。但对于缓解透析前营养不良及透析后出现感染及胃肠道疾病就不够了。还需要额外补充必需氨基酸等营养素。②热量和需要量:热量摄入充足,机体才能有效的利用蛋白质和保持充足的营养素储存,通常每日需要量138.07~146.44kJ/kg。③及时补充维生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6和叶酸等。④水分摄入量:每日水分摄取为每日尿量+500ml。⑤为透析患者建立个人饮食计划:护士根据饮食原则并结合患者自身特点,如年龄、病情、透析情况、活动量、饮食习惯等,为患者建立切实可行的个人饮食计划,提高患者饮食控制的依从性,并让家属参与其中,督促实施。

2.5护理工作的艺术性和多能性相结合。护士要深刻认识自己所担负的重大责任。对本职工作高度负责,工作中耐心、细致、周到。操作迅速、干练、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同时还要在护理工作中掌握多方面的工作技能和艺术,如具有调节自身情感的能力、树立工作的责任感、洞察患者心理变化的技能、及时消除患者不良心理、驾驭语言交流的技能、增加与患者及家属交流效果等。通过全方位、高质量的护理技能从而提高整体护理水平。

3体会

血透室高质量的护理工作很大程度依赖于护士自身业务水平和护理技能,而护士的护理技能如何又直接影响护理质量的高低。这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认真遵循医德规范,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不断积累,使自身的护理经验无时不渗透在我们的角色行为中,让自己真正成为患者心中的白衣天使。

参考文献

[1]刘淑斌.浅析肾功能能衰竭患者的血液透析护理.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6.7:109

[2]秦志强,肖凤玉.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7.5:45

[3]王质刚等,主编.血液净化学.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篇5:血透室相关制度(模版)

1.环境卫生学监测:每月对透析治疗室空气、物体、机器表面及医务人员手进行病原微生物的培养监测,空气培养细菌菌落总数应≤4CFU/(5min ·直径9cm平皿),透析单元内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10CFU/c㎡,医务人员手细菌菌落总数≤5 CFU/c㎡,保留原始记录,建立登记表。

2.透析用水和透析液质量监测;1)纯水的PH应维持在5-7的正常范围。

2)透析用水监测应每月做1次,要求细菌数<200cfu/ml;采位部位为反渗水输水管路的末端。内毒素检测至少每3个月1次,要求内毒素<2EU/ml;采样部位同上。

3)化学污染物情况至少每年测定1次,软水硬度及游离氯检测至少每周进行1次,透析用水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业标准《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水》(YY0572-2005)的要求,并参考2008年AAMI标准。

4)透析液细菌培养应每月1次,要求细菌数﹤200cf/ml,透析液的内毒素检测至少每3个月1次,内毒素<2EU/ml。透析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测每台透析机至少每年检测1次。3.透析患者传染病病原微生物监测:

1)对于第一次透析的新入患者或由其他中心转入的患者必须在治疗前进行乙肝、丙肝、梅毒及艾滋病感染的相关检查。对于HBV抗原阳性患者应进一步行HBV-DNA及肝功能指标的检测,对于HCV抗体阳性的患者,应进一步行HCV-DNA及肝功能指标的检测。保留原始记录,登记患者检查结果。

2)告知患者血液透析可能带来血源性传播性疾病,要求患者遵守血液净化室(中心)有关传染病控制的相关规定如消毒隔离、定期监测等,并签署透析治疗知情同意书。

3)建立患者档案,在排班表、病历及相关文件中对乙肝和丙肝等传染病患者做明确标识。

4)对长期透析的患者应至少每6月检查乙肝、丙肝病毒标志物1次;保留原始记录并登记。

5)对于血液透析患者存在不能解释的肝脏转氨酶异常升高时应进行HBV-DNA和HCV-RNA定量检查。

6)如有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出现乙肝、丙肝阳性,应立即对密切接触者进行乙肝、丙肝标志物检测。

7)对于怀疑可能感染乙肝或丙肝的患者,如病毒检测阴性,其后1-3月应重复检测病毒标志物。

8)建议对乙肝阴性患者进行乙肝疫苗接种。4.医务人员感染监测及防范:

1)工总人员应掌握和遵循血液净化室(中心)感染控制制度和规范。2)对血液净化室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乙肝和丙肝标志物监测。对于乙肝阴性的工作人员建议注射乙肝疫苗。3)工作人员遇针刺伤后:

①紧急处理办法:轻轻挤压伤口,尽可能挤出伤口处的血液,再用流动水冲洗(黏膜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然后用消毒液(如75%酒精)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

②被HBV或HCV阳性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建议在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同时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阴性者于其后1-3月再检查,仍为阴性可给予皮下注射乙肝疫苗。③填写《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登记表》,交相关主管部门。

5.血液净化室(中心)发现新发的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或其他传染病应按照国家有关传染病报告制度报告相关部门。

血液净化室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1.从事血液净化工作人员应严格贯彻执行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等有关规定。2.工作人员着装及个人保护装置穿戴

1)工作人员从专门的工作人员通道进入血液净化室(中心)。在更衣室更换干净整洁的工作服。

2)进入工作区,应先洗手,按工作要求穿戴个人防护设备,如手套、口罩、工作服等。

3)工作人员操作中应严格遵循手卫生的要求,穿戴个人防护装置。4)处理医疗污物或医疗废物时要戴手套,处理以后要洗手。3.工作人员在操作中应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发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4.在血液净化操作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工作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应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2)工作人员在接触患者或透析单元内可能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应戴手套,离开透析单元时,应脱下手套。

3)工作人员在进行以下操作前后应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操作时应戴口罩或手套:深静脉插管、静脉穿刺、药物注射、抽血、处理血标本、处理插管及通路部位、处理伤口、处理或清洗透析机。4)在接触不同患者,进入不同治疗单元、清洗不同机器时应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并更换手套。

5)以下情况应强调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脱去个人保护装备后;开始操作前或结束操作后;从同一患者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及伤口前后;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后;触摸被污染的物品后。5.治疗物品转运

1)护士按治疗需要在治疗室(透析准备间)准备治疗物品,并将所需物品放入治疗车,带入治疗单元的物品应为治疗必须且符合清洁或消毒要求。

2)治疗车不能在传染区和非传染区交叉使用。3)不能将传染病区患者的物品带入非传染病区。

4)不能用同一注射器向不同患者注射肝素或对深静脉置管进行肝素封管。6透析机消毒 1)透析机器外部消毒

①每次透析结束后,如没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对透析机外部进行初步的消毒,采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其他有效消毒剂擦拭消毒。②如果血液污染到透析机,应立即用1500mg/L浓度的含氯消毒剂的一次性布擦拭去掉血迹后,再用500mg/L浓度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机器外部。2)机器内部消毒

①每次透析结束时应按照透析机使用说明书要求对机器内部管路进行消毒。消毒方法参照不同透析机使用说明书进行。

②透析时如发生破膜,动、静脉传感器保护罩渗漏,在透析结束时,应对机器立即消毒,消毒后的机器方可再次使用。7.透析消耗品使用消毒处理

1)严格执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一次性使用物品的相关制度。

2)透析管路预冲后必须4h内使用,否则要重新预冲。3)透析器管路和穿刺针不能复用。

4)重复使用的消毒物品应标明消毒有效期限,超出期限的应当根据物品特性重新消毒或作为废品处理。

5)一次性物品用于一个患者后应按医疗废物处理要求处理。8.空气和物体表面消毒

1)透析治疗室和透析准备室应当保持空气清新,每日进行有效的空气消毒。

2)为防止交叉感染,患者使用的床单、被套、枕套等物品应当一人一用已更换,每次透析结束,对透析单元内所有物品表面(如透析机外部、小桌板等)及地面进行擦洗消毒。9.治疗用品消毒

1)碘酒、酒精容器、三天更换一次,换后的容器清洗干净后送消毒供应科,治疗盘应保持清洁,如遇污染,用500mg/L含氯消毒剂进行浸泡消毒30分钟。

2)无菌镊子罐(镊子)4小时更换一次。

3)治疗巾为一次性使用,止血带一人一用一消毒。

4)氧气湿化瓶如为重复使用物品,应一人一用一消毒,送供应室统一消毒,如为一次性物品,应一人一用,不得重复使用。

5)听诊器应一人一用一消毒,在清洁的基础上用乙醇擦拭消毒,血压计应保持清洁,如遇污染,应在清洁的基础上使用含有效溴或有效氯250mg/L-500mg/L的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再清洗干净,晾干备用。6)隔离间物品标识清楚,耗材均为一次性使用,隔离间物品遵循只入不出的原则,用后放入双层医疗垃圾袋中。10医疗污物及废物处理

1)透析废水应排入医疗污水系统。

2)废弃的一次性物品具体处理方法参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进行分类和处理。

医院感染的定义?分类?目的?

篇6:血透室质量持续改进制度

1.科内质控院感小组认真负责、监督、检查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尤其是《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的落实及操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改正。

2.设施、设备、人员配备符合《血液透析基本标准》、《医疗机构血液透析管理规范》、《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

3.严格执行值班、交接班制度,对存在问题,及时改正,提出整改措施。

4.严格查对制度,对前存在问题,及时改正,提出整改措施。5.危重病人抢救制度,做好登记,发现问题,及时改正,提出整改措施。

6.血液透析患者登记及病历书写,对存在问题,及时改正,提出整改措施。

7.血液传染性疾病检测,及时检测,如发现漏检,及时补检,提出整改措施。

8.透析液和透析用水质量监测和记录,及时登记、监测,如发现漏检,及时补检,提出整改措施。

9.科室各项培训,落实实处,培训后考核,对存在问题,及时改正,提交整改措施。

10.医护人员坚持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精神,在医院各项培训制度的学习下,开展持续质量改进活动,并以此切实提高透析质量。切实做到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

上一篇:大学英语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方案-浙江传媒学院教务处下一篇: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