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备人《画风》教学反思

2024-04-11

主备人《画风》教学反思(共4篇)

篇1:主备人《画风》教学反思

《画风》教学反思

李旎

《画风》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课文,主要讲三个小学生一起动脑筋想办法,把无形的风,生动地展现在画纸上的故事。本文贴近儿童生活,语言简单朴实。这是一堂生动、精彩的语文课。这种精彩源自老师清简、平实而富有亲和力的教学,让人油然而生一种心旷神怡的舒适感。这堂课体现了鲜明的年段特点,是一堂低年级的语文课。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每当学生觉得所学内容与自己的生活实际有密切联系的时候,他们就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是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规律之一。老师在教学中尽其所能地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启发、调动学生原有的生活积累,创设某种情境引导学生去体验。

对二年级孩子来说,如果对他们说,“有些客观事物看不见摸不着,但确实存在着”——这样一种抽象概念,还不大能明确地理解和接受,所以老师使用了猜谜语的方式,让学生去体验、感受风的存在和特点。

二、趣味识记生字

二年级的识字量比较多,也是教学的重点,低段小学生的注意力是比较难持久停留,在课堂中为了让学生保持住最佳学习状态学习生字,形式就需要变得妙趣横生一些。对于本课的生字,老师运用不同形式,层层递进来认识生字。首先 我让学生自由去朗读课文,然后抽学生个体读、领读、卡片认读,根据字理认读,结合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拍手儿歌进行强化认读。并根据字理认识身边的字,让学生把所学的认字方法迁移运用到生活中。“陈、宋、赵”这三个生字时,老师在黑板上先出示一组有关姓氏的三字经:三横王、草头黄、古月胡…..先让学生自己去朗读。然后师生合作读,全班一起拍手,老师问学生答。对于黑板上的姓氏三字经,学生朗朗上口,很容易回答出来。接下来老师很自然的过渡到“陈宋赵”这三个字上,“陈宋”这两个字学生很容易给它们编三字经儿歌,对于“赵”有些学生就不知道该怎么来编了,于是老师很自然的过渡到“赵”字的演变历史,给学生补充课外知识。而后在复述这三个生字后,随机指着“李”,再让学生以这种形式来说一说自己和身边同学的“姓”。

书写不仅仅是记忆字形,还有审美的意义以及良好书写习惯的训练。课堂上在教师指导下的书写练习隐含着多重功效,故而应该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练习书写,而不能蜻蜓点水式地装个样子,却将大量的书写练习留到了课外。老师在课上,首先让学生仔细观察生字把书读好,把字写好,应该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打基础的阶段就是要这样实实在在地教与学。

三、注重每个学生的发展

在我们课堂练习中往往会忽视分层次练习。忽视学生现有知识和能力水平,于是在练习时往往让每个学生都以同样的难度去练习,这样往往造成后进生当堂完成不了课堂作业。我在课堂小练笔上,进行了分层次练习。首先她给出编写儿歌的句式,然后让学生根据这种句式进行练笔,要求每位学生写一段,在这基础上鼓励优等生多写几段,而让后进生根据老师给出的素材进行练习。这样就照顾到每位不同能力学生的发展。

除了以上的教学特点,我摒弃课文“逐段讲解”的传统做法,截取课文中最能展现三个小伙伴“画风”的思维过程的三个自然段,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读,感悟三个小伙伴画出“风”后的不同心态,体验成功的乐趣。

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动情”,谓之“情感熏陶”。的确,没有情感的语文课就失去了语文的魅力,但情感源自每个人的内心,并非要外化为语言或者行为,懂的并不一定要说出来。那种在心灵深处的感动,那种隐然于心的震撼,比声嘶力竭的呐喊和无病呻吟的倾诉更为珍贵。再者,老师的课堂用语平实而不乏亲和力,时时流露对学生的肯定与褒奖,却处处自然妥帖,丝毫不夸张、不过度,更没有用小红花之类的标签作为奖赏。这在低年级的课堂中,尤其是公开课中就显得纯净而优雅了。其实,最好的教学媒介就是语言,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本身就是一门课程,更是一门艺术!

篇2:主备人《画风》教学反思

学习目的:

1、学习陈述发言,语言简法而得体,具有很大的感召力。

2、理解陈述发言,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奥运的热切期望。学习重点、难点:

1、语言简法而得体。

2、有浓郁的文化氛围。学习时数: 一学时学习过程:

一、给加点字注音。

李岚.清()同胞.()届.时()生涯.()魅.力()荣誉.()申奥.()评估.()承诺.()衷.心()赫.尔辛基()授予()

二、李岗清副总理、何振梁先生各以什么身分作陈述发言的?他们陈述的重点内容与他们身分相称吗?综观两篇陈述发言,你觉得中国在哪些方面会深深打动奥委会成员?

三、《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两篇陈述发言都有浓郁的文化氛围,这表现在哪些地方?你觉得这对加强陈述效果有什么好处?阅读理解

(一)主席先生,国际奥委会委员们:

无论你们今天作出什么样的选择,都将创造历史。但是只有一种决定能改变历史。你们今天这个决定将通过运动促进世界和中国的友谊,从而使全人类受益。

将近50年前,我第一次参加了赫尔辛基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从那时起我就深深地爱上了奥运精神。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一直梦想着将奥运会带回中国,让我的同胞们在我的祖国体验奥林匹克梦想永恒的魅力。

各位奥委会委员,今天您所传达的信息也许将意味着一个全球团结新时代的开始。如果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荣誉能够授予北京,我可以向你们保证,7年后的北京,一定会让你们为今天的决定而自豪。

谢谢!

1.“但只有一种决定能改变历史”,其中的“一种决定”是指什么样的决定?

2.加线句子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3.为什么不说“你们一定会为今天的决定而自豪”,而说“7年后的北京,一定会让你们为今天的决定而自豪”?

4.试比较这篇陈述发言和李副总理的陈述发言,它们在语言风格和陈述角度上各有什么不同?

(二)主席先生,女士们,先生们:①下午好!

②在向各位介绍我们的文化安排之前,我想先告诉大家,2008年你们将在北京度过愉快的时光。

③基于丝绸之路带来的灵感,我们的火炬接力将首先开先例从奥林匹克开始,经过人类古代文明的一些发祥地——希腊、罗马、埃及、拜占庭、美索布达米亚、波斯、阿拉伯、印度和中国,以“共享和平、共享奥运”为主题。奥运永恒不息的火炬跨越喜马拉雅山脉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即你们许多人所谓的埃佛勒斯峰,从而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在中国,奥运圣火将通过西藏,穿过长江和黄河,踏上长城,途经香港、澳门、台湾,并在组成我们国家的56个民族中传递。

④在如此短的时间里,我恐怕很难将我们的文化安排的全部情况介绍给你们。在我的陈述结束之前,我要讲给你们的是,700年前,人们对马可•波罗关于这块美丽而遥远的土地所作的难以置信的描述感到十分惊异,于是就问他,你的描述是真的吗?他说,我只不过将我所见到的跟你们描述了一半而已。实际上,我今天在这里所展示给你们的也只是期待中的北京的其中一小部分。

⑤谢谢主席先生,谢谢大家!(此文系著名主持人杨澜在北京申奥时的陈述发言)1.请你把这篇陈述发言开头和本课所学两篇陈述发言开头作比较,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

2.本文第③段中杨澜女士向评委们介绍了奥运火炬接力的行程,你能理解这样安排行程的创意吗?请简要说说你的看法

3.第④段中杨澜引用马可•波罗的话,对陈述发言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作用?

篇3:《画风》教学案例及反思与点评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重点词句,在读、议、画中理解课文。

3、感悟课文中小朋友的画风创意,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阅读的乐趣。

教具准备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

教学流程

一、猜谜引入,巧设悬念

1、孩子们,大家好。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喜欢)那你们可听仔细了:用手摸不着,用眼看不到,花儿见它点头,小草见它弯腰。(板书:风)风,看不见,摸不着,怎么把它画出来昵?

2、这儿呀,有三个小朋友也遇到了这个问题,我们来看看吧!(出示视频前半部分)。

二、朗读感悟,自主探究

1、他们是怎样画风的呢?(板书:画)请小朋友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书的姿势,边读边在课文中把宋涛、陈丹、赵小艺他们画风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巡视指导朗读,注意读出声来)读完了就把你的小手举起来吧!

2、老师把宋涛、陈丹、赵小艺画的画儿带来了,请仔细观察,找找这些画是谁画的?(出示课件)

(1)大声地告诉小伙伴,这幅画是谁画的?(“幅、画”等字的读音,适时指导。)

(2)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呢?(板书旗子飘、小树弯、雨丝斜、风车转)

(3)你能在书中找出写他画风的句子,读一读吗?(适时评议)

(4)他读的风藏在哪个词里?(重点读好词语:飘、弯弯的、斜斜的、呼呼地转)

(5)把四句画风的句子齐读一遍,注意要读出风的感觉哦!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

1、三个孩子边画画、边交谈,宋涛说了几句话呢?请小朋友们在自己的书中找一找。

2、重点指导宋涛的话。

(1)宋涛说了几句话呢?

(2)喜欢哪一句,就起来把它读给小伙伴听。比一比,看谁读得最有感情。

3、学生在小组里分角色读。

(1)你们读得都很棒,每个小朋友都跃跃欲试了。

(2)老师把你们分成八个小组,每个小组四个人,小组内自己分角色练读,读完后马上举手。孩子们,开始吧!

4、全班分角色朗读。

哪个小组愿意到台上来展示?这么多!看来大家都想来,这样吧,找这个小组当宋涛,那个小组当陈丹,赵小艺这个机会就送给这组吧!其余小组就一起读旁白吧!

不过,老师先提个醒儿,第一自然段有几个顿号,读的时候要注意停顿。

5、通过品读课文,我们已经知道了文中的三个小朋友画风的办法,他们到底是怎样画风的呢!请看大屏幕,一边看一边想:你喜欢这三个孩子吗?为什么呢?(出示视频后半部分)

6、学了这篇课文,我们以后该怎么做呢?

7、小朋友们不但觉得文中的三个孩子能仔细观察,爱动脑筋,而且懂得自己以后也要仔细观察,多动脑筋。现在就开始动脑筋想想:你还知道哪些画风的办法呢?

四、课内拓展

1、老師收集了一些生活中的风,你们看:春风轻轻地把旗子吹得飘起来了,旗子被春风轻轻地吹得飘起来了。你能照样子把别的画面说一说吗?

2、小组内交流自己画风的习作和收集的有关风的词语。

孩子们,把你们画的风和收集的有关风的词语拿出来,在小组内交流交流。比一比,谁的画儿最美!

3、展示学生的画作。

(1)你能找出这幅画的风藏在哪儿吗?

(2)谁能用一两句话把这幅画的内容说给大家听?

(3)谁能用几句具体、优美、生动的话把这幅画说一说呢?

4、孩子们,课问休息了,让我们继续到外面去寻找风的足迹吧!

附:板书设计

画 风

旗子飘

小树弯

雨丝斜

风车转

……

教学反思

二年级学生在生活中对“风”这一自然现象已经有一些初步的感知,对有关绘画的事情兴趣较高,有一定的交流、合作的意识与能力。教师充分地给学生提供品读、观察、想象、展示的时空,使学生在自身亲历的基础上体验情意表达与生活积累的乐趣。

中央电教馆远程卫星教育资源中的人教义务版和课标版均有《画风》一课的教学资源。教师在资源选取上注重两者的精选与整合,利用义务版里的视频资源进行置景设疑、听辩欣赏;利用课标版里的“连环画”的演示文稿展示抓特点找画、议画活动;利用“生活中的风”演示文稿进行说话拓展训练。

对于处于起步阅读阶段的学生来说,朗读既是手段也是目的,只有在放声朗读中才能理解与积累语言,习得读书方法,养成读书习惯。读通、读懂是每个学生都应达到的目标。教师在教学中紧扣文中关键词句,通过不同形式与层次的朗读,有弹性地指导,让学生把课文读通、读懂、读好,并在诵读中了解画风的办法,在诵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在教学中,教师创设宽松、民主、平等的氛围,让学生动手实践,在探讨中找出画风的办法,完成一幅画作。这样使学生亲历学习过程,用心灵去亲自感悟、体验文本,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活力,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

专家点评

这节课用一则谜语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巧妙地引入课题。在选用中央电教馆远程卫星教育资源时,做了认真地精选与整合,充分发挥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作用,创设与本课相适应的具体场景和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

朗读教学是本课的一个亮点。朗读是一种最容易让学生感受阅读乐趣的学习方式,学生十分投入。教师在课堂上创设宽松的读书环境,腾出足够的时间用以自读,学生有什么想法,有什么疑难,有什么体会,可以随时表达。课堂气氛宽松,探讨热烈,教师紧扣重点词句,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感受到朗读的乐趣。

篇4:备课应重在备人

如何备课更有效?专家学者们辛勤地做了大量的研究,给出了不少完整的答案。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很多老师都不知所云,或者认为把课准备好就是备好课了。其实不然,如果只是把眼光盯到课上,我相信,所备的课未必是好课。为什么呢?

首先,所谓的“课”是死的。如果只为备课而备课,肯定省事,因为有那么多前人的经验,找到最好的经验,拿来用就得了。也用不着自己再去思考,这不省事吗?但是如果只是这样就能达到目的,还用教师干什么?还谈什么教师的专业化?

其次,教育的对象是活的。拿着一个死的东西去教一个活的人,肯定会把活人给教“死”了。

再次,教育者是“人”。我们每位教师是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个体而存在,我们也要体验,也要感受,也要生活。如果我们只是把课当成是知识的载体,只为教而教,那么我们的课堂就会死气沉沉,我们的生活就会乏味,我们的人生也就会暗淡。

最后,课堂是心灵碰撞的场所。没有心灵碰撞的课堂苗‘先不是真正的课堂,同时也不是有效的课堂。

因此,备好课,其实课是其次的,人才是首要的。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备好人呢?笔者认为不外乎备好学生和备好自己两大方面。

一、备好学生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围绕这一主体而进行,所以教师“教”的过程就是帮助学生“学”的过程。在准确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就要思考如下问题:什么样的学习目标适合他们?怎样帮助学生最快最有效的达到学习目标?具体而言,诸如哪些方法该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该让学生自主发现、自我构建,哪些问题可让学生提出,哪些内容可让学生自主选择,哪些疑难可让学生自主解答,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哪些地方学生的理解会浮于浅层,停留表面,学生可能需要点拨、引导;哪些地方学生可能偏离主题较远,需要及时拨转方向;哪些语言含蓄处、文本空白处、意境深远处、情感共鸣处、认识分歧处可拓展学生思维,引发学生对话,激发创新的火花。总之,运筹帷幄,不打无准备之仗。

1.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不同年龄段、不同学段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心理特征,不同的心理需要。比如七年级学生在课堂上就要考虑他们学习适应的过渡,初中与小学的学习内容变化很多很大,往往会使一些学生无所适从。教师应该尽可能全面地在上课前调查了解一下,学生对本册、本课的哪些学习内容比较有兴趣,对哪些学习内容则兴趣不大甚至没有兴趣。这样在课堂上要注意学生学习方式的适应性转变。

2.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包括知识准备及心理准备。所谓知识准备,即当前学生对于该堂课的知识掌握所必备的知识基础掌握得怎么样。不要想当然的认为他们应该掌握好了,或者干脆不负责任地说:“掌握不好是他们的事,我只想这堂课怎么上好。”这样的老师同时也忽略了一个问题,即,这堂课上好的前提必须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准备,否则会游离于学生之外,收获甚微。所谓心理准备,即学生是否已经准备上你的课了。有的老师可能会疑惑:“怎么会不准备上我课呢?难道他还逃课不成!”其实在实际课堂当中,有一些学生虽人在课堂,但心已不知去向,难道这和逃课还有什么分别吗?如果在上课之前将学生的知识准备及心理准备摸清,虽然会看到很多问题,但看到问题本身就为上好一堂课开了个好头,因为你要想办法去克服和解决这些问题。

3.要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和人格特征。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特点,不同的特点在课堂上就会有不同的表现,而在面对个体时,针对不同表现的个体就要施以不同的方式。比如,有的学生特别敏感、内向,不善交流,在班级中属于角落中的学生,那么作为老师,就要多关注他,多鼓励他,多了解他,就要在进行相关内容教学时积极引导他。例如,教材中有的章节讲的是人际关系和交往,教师就要创造条件让性格内向、不善交流的学生多讨论,多回答问题。

二、备好自己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主导。备课时,教师应结合自己的特长,有效的利用好教材,以备在教学中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创出自己的特色来。如:你的声音好,朗读好,可以以“读”动人;你的感情充沛,可以以“情”动人;你足智多谋,可以以“理”服人;你活泼好动,风趣幽默,可以玩中教,乐中学。总之,你是学生生命乐章中跳动的音符,你如何谱写,就将有怎样的乐章。

教师要成为学习活动的主导者,就必须要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不仅要包括自己的知识是否胜任,还要了解自己有哪些特点,哪些特点是适合于课堂发挥的,哪些特点是不利于在课堂上表现的。比如自己比较情绪化,就要在课前将自己的情绪调到最佳,并时候提醒自己,无论发生什么事,都要尽量稳定自己的情绪。

另外,教师在进行教学预案设计宜粗不宜细,理清整体思路框架,整体把握教学进程。多设计话题性、开放性问题,设计活动板块、设计主问题,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提供平台。为学生提供广阔思考的空间,设想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案,使教学过程成为多向交流互动、充满活力的过程。课堂教学是师生、生生之间有效互动的生成过程。强调课堂教学的生成并不是说让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信马由僵式地展开教学,而是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有教学方案的设计,还要在教学方案中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下时间和空间,为教学的动态生成创造条件。课堂教学教师是引导者、促进者。主体是学生,我们主要关注的应该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而不应该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教的过程。

要想上好课,就要准备好上课,准备好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就非常多,不仅包括知识性的,更包含了很多非知识性的人性的东西。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的,要有一定的教育思想并养成习惯,久而久之,你会发现:从中所体会的收益将远远大于你的付出,并使你体会到工作的乐趣,生活的意义。

上一篇:大专学生毕业鉴定评语下一篇:2022年烟台三中分校航模比赛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