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闻事业范文

2022-05-29

第一篇:美国新闻事业范文

美国新闻自由的历史

美国的新闻出版自由尽管有相当长的时间受到宗主国的影响,但是,与英国相比,它少了传统力量的羁绊。美国新闻自由之所以取得胜利,少不了英国新闻出版对它的恩惠。虽然争取新闻自由的观念最终会在美国取得胜利,但是美国新闻出版自由所走过的路程也并非一帆风顺的。在美国新闻出版发展史上,曾经发生过一些重大事件,这些事件就像一道道政治分水岭一样书写着新闻自由史,它们的意义是重大的,因为每一个事件的发生、发展以及结束,最后都冲破了一次次政治的束缚,媒介的成长是跳跃式的,因此,通过以下几个历史事件来把握美国的新闻自由史是在恰当不过的了。本文通过对美国几大新闻历史事件的介绍,了解其追求新闻自由的过程并对其新闻自由的实质做简单的分析。

一、美国新闻自由的历史事件

(一)弥尔顿《论出版自由》

美国的新闻自由的精神,其源头要追溯到欧洲大陆,特别是英国。在欧洲,最初的大众传播手段即印刷术的出现,成为推动民主政治建设的原始动力之一。15世纪,书籍的出版不再局限于大学和修道院,二是进一步向小城镇和乡村拓展。马丁·路德及其追随者在1520年之后广泛使用印刷品在德国乡村传播新教教义,这些印刷品被大量复制,在信众中广为传阅,因此,“传统的精英集团有充分的理由担心印刷界打破常规的诉诸感情做法所导致的社会后果。鉴于马丁·路德在德意志推行的以读书为本、以新教为基础的宗教改革取得成功,亨利八世很快采取措施对英格兰的印刷业实行限制。”① 从亨利八世到伊丽莎白一世,都铎王朝对新闻业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的限制措施。1529年,亨利八世开列了一张禁书单,开始了对出版业的控制。1530年,世界上第一个出版许可证制度在英国建立。但是,英国社会阶层从未停止过争取出版自由的斗争,在漫长的政治斗争中涌现了一大批著名的人士: 约翰·弥尔顿( John Milton) 、约翰·厄斯金( John Erskine) 、托马斯·杰斐逊( Thomas Jeffersen) 、约翰·密尔( John StuartMill) 。其中,约翰·弥尔顿是最杰出的代表。1644年11月24日,弥尔顿出版了最负盛名的小册子《论出版自由》,为出版自由辩护。弥尔顿在《论出版自由》中宣称:“让她(真理)与谬误交锋吧,谁看见在自由而公开的交战中,真理会败下阵来?” 弥尔顿坚信,真理是明确的而且是可以证实的,只要允许它参加 “自由而公开的斗争”,它就会显示出战胜其他意见的独特力量。也就有了“观点的自由市场”( open marke place ideas) 和“自我修正过程”( self-righting process) 两个概念,即让一切有话要说的人都能自由表达他们的意见。两位英国作家约翰·特伦查德和托马斯·戈登与1720年以“加图”为笔名写下了一系列为后来所知的“信息自由流通”辩护,断言政府自由与出版自由共存亡。他们指出,言论自由是“每个人的权力,只要一个人不用它来危害和支配别人就行” ②。在强大的政治力量的压力之下,1679年,议会取消了1662年制定的《许可证法》。这为英国出版自由扫清了发展道路上的障碍。

(二)《新英格兰新闻报》 宗主国在殖民地的统治一如像在本国一样专治,他们将限制言论自由、新闻出版自由制度带到了新大陆。1662年,马萨诸塞的会议通过了殖民地的第一个限制出版的正式法案,该法案规定了严格的出版检查,这些限制条款严重的阻碍了报刊的出版发行。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仅存的少数报刊(严格意义上还不是真正的报刊)在发行时都要注明“蒙当局许可”的字样,而且这些报刊的寿命很短,例如,当时很有影响的《国内外公共事件》(Public Occurrences,Both Forien and Domestick )、《波士顿新闻信》(Boston News-Letter)、《波士顿公报》(Boston Gazette)等,都由于出版时不慎惹怒了政府而中途夭折。但是,在这些报刊中,《新英格兰新闻报》尽管命运与上述报刊相似,然而它却对当时殖民地的新闻出版自由作出了重要贡献。1721年,詹姆斯富兰克林创办了《新英格兰新闻报》。詹姆斯富兰克林本人的个性充满了反叛精神,这份报纸的风格也一如其人。《新英格兰新闻报》给波士顿新闻界带来了一股清新的和风,它是美国第一张为读者提供他们所喜闻乐见和迫切需要的新闻的报纸,他不刊登只关心自身利益的官僚所控制的消息,它的风格是敢说敢为,文学水平高,为读者提供新鲜的文学佳肴,不仅如此,富兰克林创造了当时独特的报道方式—“讨伐”式报道,目的是通过富于戏剧性的报道扩大新闻的影响力,正是这一新闻报道方式为富兰克林赢得了受众,赢得了市场。虽然《新英格兰新闻报》在创办5年后就夭折了,但是詹姆斯富兰克林和他所创办的《新英格兰新闻报》对美洲报业的贡献是重大的——使美洲报业摆脱了许可证发放制度的羁绊,同时创造了新的新闻体裁,他在美国民主政治发展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笔,它表明这样一个道理:当一张报纸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和张扬公共利益时,它可以得到足够的社会力量的支持,同时,报纸要发挥伸张正义、主持公道的功能,必须具备广泛的言论自由基础,这种自由既不是当局的恩赐,也不受当局的干涉。③

(三)曾格事件

1734—1735年的曾格事件是美国新闻自由史上影响最大的历史事件,对美国新闻自由而言,曾格事件的影响仅次于第一修正案,而后者也是部分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之上的。1733年11月5日,曾格的《纽约新闻周报》(New York Weekly Journal )创刊号发表。《纽约新闻周报》因批评谴责政府而被指控是“对政府进行无耻中伤和恶毒谩骂,试图煽动反政府情绪”,另一方面,政府命令首席法官德兰西对曾哥提出起诉。1734年11月17日,曾格以“煽动闹事”的罪名被捕。1735年8月4日,审讯开始。出庭为曾格辩护的是著名的安德鲁·汉密尔顿律师,他在法庭上雄辩的辩护,不仅使曾格免受牢狱之灾,而且也为美国人赢得了新闻自由。人民对曾格和汉密尔顿所作的努力感到欢欣鼓舞,曾格事件不仅影响了有关的法律裁决,它更大程度上是改变了人们的心理定势。它为美国未来的历史确立了这样一条原则:对政府官员进行批评是新闻自由的主要支柱之一④。1735年以后,殖民地法庭再也没有出现过以煽动性诽谤罪审判印刷和出版商的案例。曾格事件在美国新闻自由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四)第一修正案 1775–1783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在独立运动中,新闻界对革命的推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阿特休尔用一个词概况其特点:“人民之声”。这是美国历史上新闻界第一次展示自己势不可挡的力量。如果说报刊塑造了美国革命,美国革命也促进了报刊的发展。日益壮大起来的新闻界已经开始为自己的社会角色而骄傲。革命成了制度改革的催化剂,再下一步,新闻自由争取合法性的努力便从思想领域转向了制度领域——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

美国国会于1791 年制定了宪法第一修正案:“国会不准制定有关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一种宗教或禁止信仰自由;剥夺人民言论自由或新闻出版自由;剥夺人民和平集会的权利以及向政府请愿申愿的权利。”第一修正案保障言论自由与出版自由。它对美国乃至整个世界的影响都是极为深远的。

被美国新闻界奉为圣经的《宪法第一修正案》,它的制定是一个伟大而有远见的举措。其禁止国会颁行任何剥夺言论及出版自由的法律条款,给了言论及出版自由相当大的自由空间。然而,实际中对它的执行却是个很大的问题。就在《第一修正案》颁布实施后不到7 年,美国国会自己就制订了明显有悖于修正案精神、被后人视为言论自由大敌的《反煽动法》。在《反煽动法》颁布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反间谍法》出笼的118 年漫长历史中,美国极少出现涉及《第一修正案》的诉讼,尽管新闻自由经常受到来自政府方面的干预。直到20 世纪,特别是20 世纪下半叶,《第一修正案》才被各界认真对待,并逐渐显露出强大的威力,导致政府或立法机构在影响或控制舆论方面遇到越来越大的困难。

(五)《煽动法》

《煽动法》的出台是由于联邦党人和反联邦党人双方攻击的敌对情绪所致。为了制止双方的敌对情绪,国会分别通过了《外侨法》和《煽动法》。《煽动法》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要约束反联邦党人在新闻界的代言人。联邦党人滥用新法律,使美国的新闻自由受到严重威胁。

尽管《煽动法》为联邦党人压制反联邦党人找到了法律的借口,使美国的新闻自由几乎陷入倒退的境地,但是,从某些方面来说,《煽动法》是美国新闻自由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从表面上看,该项法律并未取消人们对政府的批评权利,只是试图约束为了败坏政府官员形象而发表的恶意中伤的言论。从深层次看,《煽动法》有两点应该载入史册:一是联邦党人政治上的失败标志着媒体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政治中立”的原则逐渐为各大媒体所接受,他们不参与或较少卷入党派之争,新闻界在《煽动法》这个事件中似乎意识到民意才是自己的立身之本;二是两大政党利用报纸相互攻击,揭露政治的不公一面,这进一步确立了媒体在保障自由、监督政府方面的法律地位⑤。

二、美国新闻自由的实质

在美国这个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通讯技术,并自称拥有一个自由的新闻体系的国家里,人们所接受的信息数量之大、速度之快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而媒体这一传播巨量信息的工具与载体,联结社会各政治、经济集团——包括政府与民众、商业集团与消费大众的传播媒介,在今天的美国社会中担任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美国媒体为自己界定的形象和职责中,媒体的天职是追求并传播事实,不怕得罪任何人或任何集团。美国新闻界常常标榜自己是如何勇猛、独立、公正地捍卫大众利益的。但事实呢?美国媒体本身也是一个行业,需要以获取利润为生存条件,也以获取利润为最终目标。他获取的利润只有少量直接来自报纸杂志的销售,绝大部分则来自拌在新闻中送到大众手中、耳中或眼前的广告收益。如果不是引文媒体宣称它能为大众提供信息和新闻,能对政府及各大公司、财团进行监督和揭露,大众没有理由需要它,媒体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可能。而赚钱这一目的使媒体不可能在任何时候、任何事件上都保持它的独立与公正。因此,我们在看待美国新闻自由的时候,必须认识到它的双重目的性,认识到它在为公众服务的同时,也有赚钱的必要和欲望。以下就从美国媒体与大众的关系,与政府的关系、与财团的关系、美国媒体的兼并与垄断这四个方面简述美国新闻自由的实质。

(一)美国媒体与大众的关系

在今天的美国社会,新闻信息数量之多、来源之广、传播工具的品种之繁杂、使美国民众时时处在“信息爆炸”的环境里,各个媒介为了生存,赢得收视率、发行量和收听率,以各种各样的新闻内容吸引受众眼球,其中不乏充满了煽情、暴力、娱乐、危机、政界丑闻等内容,各媒体为了争取受众,竞相将新闻炒作得有声有色,媒介所传播的新闻越来越肤浅,质量急剧下降,“垃圾食品新闻”成了各个媒体争相报道的主题,在商业化竞争的驱动下,媒体们争相满足受众的需求,而他们自己则在竞争中迷失了方向,不在了解观众何时会对无休止的重复内容失去兴趣。普利策曾说过:“一个冷嘲热讽、商业性强、哗众取宠的媒体会在一定时间内创造一群和它自己一样低级趣味的民众”。新闻应该是有趣的、重要的。它除了追随受众的兴趣爱好,反应每时每刻社会、生活的变化,提供可以让受众利用、陶冶情操的新闻。更重要的是——领导受众,新闻不仅应该被动地告诉受众他们所想知道的,还必须主动告诉他们所应该知道的——或者说,编辑认为大家应该知道的。媒体对社会和世界的不仅是简单的、有选择的反映了,它也在不停的塑造着这个社会,加深一些观念,崇扬一些行为,同时摒弃另一些。

(二)美国媒体与政府的关系

美国媒体与美国政府的关系历来错综复杂:一方面,媒体作为一种行业,它所给予大众的产品是信息,是新闻。他有职责和义务为公众监督政府、报道政府决策、并揭露决策阶层可能发生的不轨行为,以便他们在选举时作出明智的选择。例如“水门事件”便是美国媒体对政府起监督作用的经典案例,它向美国人民证明了监督政府滥用权势的决心。另一方面,政府需要媒体来宣扬自己的政策,赢得民心。政客们需要通过媒体宣扬自己的施政纲领以赢得选票,或通过媒体散布于竞争对手不利的消息、传闻或谣言。媒体作为政府的喉舌,每天都转发者政府发布的大量新闻,这些消息引导新闻的走向,有些新闻来自官方发布,有些则通过“泄露消息”的方式传播给媒体,而对这种“无名消息源”的运用对美国媒体来说已是见怪不怪,这也直接导致了大众对媒体的不信任感油然而生。再者,虽说美国政府不对新闻界进行审查、审批,如无特殊理由,政府无权压制某条信息的发布。但这并不等于在美国新闻不受检查。只有在国家或人民安全受到威胁的情况下,政府才可以公然制约媒体。当然,这种权利也有被滥用的时候——一些令政府难堪的信息可以贴上危害国家安全的标签。虽然政府不能明目张胆的实行舆论封杀,却以国家安全为由进行舆论控制。有时候,政府的政策法规对媒体有制约作用,初衷是为了保证媒体的清洁性、公正性和独立性,但是实践证明,政府也可以以此来要挟媒体,限制媒体的发展规模和利润限度。最后,新闻界人士和政府要员关系密切。例如,美国ABC著名“夜线”节目主持人泰德·考波最好的朋友——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纽约时报》著名的专栏作家威廉·塞发尔曾是尼克松的特别助理和演说词撰稿人、ABC“20/20”节目主持人之一黛安·梭耶尔为尼克松做了八年的助理、罗伯特·麦克纳马拉,美国越战时期的国防部长,就曾是《华盛顿邮报》公司的董事之一,而美国几大电视网董事会里的前国务卿、最高检察官更是随处可见。这些例子表明,新闻媒体与政界紧密相连,这是由于双方工作需要和工作性质所决定的。

(三)美国媒体与财团的关系

媒体所监督的各经济利益集团正是媒体的衣食父母,媒体的主要利润来源便是这些集团所做的广告。如果说政府只能对媒体起间接的管理制约作用的话,这些财团却直接操纵着媒体的钱袋。媒体自身的各种运作只是为了一个目标——获得利润。他们本来就是经济利益集团,且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越来越为巨型财团所拥有、操纵。这样的关系使媒体在很多情况下不可能站在独立、公正的立场上起监督作用,而财团内以谋取最高利润为目标的运营方式又直接影响了新闻的制作,乃至性质和质量。虽然媒体自誉为消费者利益的“看家狗”,但是在大财团和广告的制约下,新闻内容的选取常常向着有利于财团利益的方向倾斜,或新闻本身就是某个财团的“公关广告”,而媒体为了赚得更多的广告,获取更多的利益,不得不制作大量“快餐新闻”吸引受众。因此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对新闻界的生产经营起着恶性循环的催促作用。

(四)美国媒体的兼并与垄断

与其他行业一样,媒体机构竞相兼并的唯一原因与经济利益有关,包括生存和获利。媒体兼并的后果是:媒体机构的个数越来越少,新闻内容越来越雷同,新闻缺乏多样性,媒体的种类与数量越来越少,媒体的声音越来越单调,媒体为大众所提供的视野也越来越窄,媒体的发声权主要集中在巨型媒体财团的手中,他们的声音代表了美国整个新闻界,压制着小型媒体发出不同的声音,严重阻碍了新闻自由。

美国新闻媒介的思想体系是以新闻自由为核心,由以下4个信条构成:(1)新闻媒介摆脱外界干涉,摆脱来自政府、来自广告商甚至来自公众的干涉;(2)新闻媒介为实现“公众知情权”服务;(3)新闻媒介探求真理,反应真理;(4)新闻媒介客观公正地报道事实。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在美国新闻是不自由的,由于金钱,权势等各种原因,新闻媒体往往会左右摇摆,宁愿牺牲受众,牺牲媒介的自律精神和媒体从业者的职业操守,去追逐利益最大化,权利最大化。可见,这种行为违背了新闻自由的核心要求。

参考文献

①迈克尔·埃默里等《美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媒介解释史》,新华出版社,2001年

②Herbert Altschull,Agents of Power:The Role of the News Madia in Human Affairs,Longman Inc.(1984) ③谢岳著《大众传媒与民主政治》,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④Harold L . Nelson,“Seditious Libel in Colonial America,”American Journal of Legal History, Ⅲ(APRIL 1959) ⑤谢岳著《大众传媒与民主政治》,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⑥加里•沃塞曼:《美国政治基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专业:新闻与传播

姓名:石璐

学号:150588

第二篇:漫谈美国新闻传媒专业申请

2011-11-01 来源: 浏览:345次订阅字号: 大 中 小

[导读]申请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日渐增多,但对此专业的申请要求和申请情况没有明确的认识。这里我根据众多申请经验,详细为学生和家长说明,为什么很多人申请新闻传播类专业,申请者需具备哪些特点,更加容易被录取。

马上咨询

威久美国部资深顾问经多年申请,将自己对美国新闻传媒专业申请的经验分享给各位同学。 最近一段时间经常接到预备申请新闻传媒专业的学生的咨询,我发现很多学生虽然热衷于此专业,但对此专业的申请要求和申请情况没有明确的认识。我经常面对着一些这样学生迷茫的眼神,本着“非原创,毋宁死”的原则,本人将自己多年来申请的经验与各位同学和家长分享。

Note:以下数据皆为真实的数据,一则来自各学校官网,二则来自本人与各个学校和教授的沟通。

近些年来,申请新闻专业的学生日渐增多,原因有以下两点:

1 新闻传媒专业本身的特点所决定:众所周知,新闻传媒学,这一学科本身便是多个学科的交叉点,以传播学为例,从施拉姆在爱荷华大学创办传播学这一学科之始,传播学便被定义为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从这一点看,凡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语言学、语义学、神经病学等等,都与传播学相关. 因此,很多中国的文科专业,比如哲学、心理学、新闻传媒、中文、英文、社会学,都与传播学这一专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此类专业的文科学生在申请新闻传媒专业时也并不被刚性地认为是严格意义上的“跨专业”。

2 国内相关专业招生过剩:中国大学往往不顾市场需求而追时髦开设新闻传媒专业以及相关专业,导致此专业的潜在毕业生不断增加,在就业、考研、出国三条路上,选择出国的学生基数便也指数般地增加。因此,这些相关专业的潜在毕业生也呈指数般地成为潜在的新闻传媒专业申请者。

新闻传媒专业的申请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新闻传媒专业往往需要较高的语言成绩:

一方面,本专业对托福要求较高,一般院校往往要求TOEFL在100分以上,比如西北大学(Northwestern)的新闻专业和整合营销传播专业(IMC)要求学生的TOEFL总分要在106以上,康奈尔大学(Cornell)则非常低调地要求TOEFL必须要100分以上,俄亥俄州立大学(OSU)和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则要求托福必须得在110分以上,有些学校的官网上的数据可能要求较低,比如佛罗里达大学(UFL)和明尼苏达大学(Minnesota)只要求80分,但以我往年申请的经验来讲,以低于100分的TOEFL成绩来申请很可能在第一轮盲审中便被刷掉;

另一方面,对GRE的语文(Verbal)和写作(Analytical Writing)要求往往比较高,以华盛顿大学(Washington-Seattle)为例,以往三年所招收的学生在Verbal和Analytical Writing的平均分是589和4.5,明尼苏达大学(Minnesota)往年招收的学生的Verbal和Analytical

Writing的平均分则是585和4.5,在我与普渡大学一传播学教授交谈中得知,普度大学(Purdue)在Verbal上要求学生的分数要上600分,而西北大学更是要求学生的Verbal最好能上700分。

2. 新闻传媒专业要求学生的口语最好能非常流利(fluent):

首先,由于美国新闻传媒专业上课的方式往往过于交互性(interactive),提倡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授之间在课堂、讨论和seminar中积极得配合,所以没有十分流利的口语,学生是很难融入课堂讨论中的。

其次,新闻传媒专业发放助研(RA)和助教(TA)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学生口语的好坏,美国的教授坚信,没有良好的口语,学生是很难帮助教授实现助研和助教功能的,例如,我与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校(SUNY-Buffalo)的Arun Vishwanath教授交谈后得知,该校要求学生的托福口语最好能上25分以上,普渡大学的Robin Clair 教授更是说该校要求学生的托福口语十分“Steep”,必须得要上27分。

3.跟艺术类学生申请时必须要提供作品集一样,申请传播学的学生也必须要提供写作样本(Writing Sample),而此写作样本对学生能否被学校所录取具有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而我在指导自己的学生写作Writing Sample时,感觉中国学生有以下几个特点:1,写作样本过于“毛邓马哲化”,写作样本往往过于照本宣科,语言僵化且没有任何新意,试想,如果拿一堆味同嚼蜡的陈词滥调来敷衍美国传播学系教授,他们怎么会给你录取呢? 2,写作中语法错误频繁出现,这样一看便让美国教授认为这样的学生没有应该有的学术涵养和严谨作风。3,选题过于局限,且往往缺乏明确的主题,往往是无病呻吟,没话找话。

而我在给学生提供选题范围、题材以及美国的一些原版参考资料(Reference)的同时也往往主张:1,小处着手,以小见大,小题大做 2,严审每一句话的语法,严审每句话之间的逻辑关系,中国学生往往在写东西时没有逻辑感,这点也能说明为什么中国学生的GRE写作部分只能停留在3和3.5. 3,选用参考资料一定要采用美国原版论文或者出版物,不要用中国的一些平庸学者(这里我写得比较含蓄,其实中国所有研究传播学的大学教授们按照美国评价标准的话,连平庸都算不上)的“论文”和“著作”,因为中国传播学学者们的论文和著作往往是秉承“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的原则,这一点,不用多言,你懂的。

4. 与教授之间的套磁往往比较重要:鉴于现在申请此专业的学生过多,如果没有与教授的提前沟通,很难拿到美国高校的录取,更别说拿到奖学金。以今年我的几个拿到名校录取的学生来看,这与我长期不懈的与教授的套磁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以L同学为例,本身背景普通(普通学校GPA:3.1,TOEFL 98,GRE 1310+3.0),最终拿到了Cornell、Purdue 、USC、Georgetown的录取,在申请过程中,笔者一如既往地参阅这几个学校教授的papers,然后以学生的口吻跟教授联系,并且晚上等到深夜跟教授打电话联系,若是跟纽约附近的学校联系,等到北京时间晚上9-10点钟便可,若是跟加州地区的教授们联系,只能等到晚上后半夜了,但能帮学生拿到名校的录取,这点付出也不算什么的。

5. 各个学校的侧重点也不太一样,并且往往许多州立大学的学科设置和专业设置要更加全一些,并且实力也相对更好一些。很多学生往往在选校时往往盯着US. News 的综合排名,反而忽视专业排名,这点让我很是无奈和苦恼,以U of Iowa为例,施拉姆当年正是在这里创立的传媒学,该校此专业非常强悍,在美国传播学界的名望非常之大,很多名校的教授也

是在该校拿的PHD, 但向一学生推荐该校时居然被当做野鸡大学看待,我很无奈,真的。以U of Missouri为例,该校的新闻专业非常强,几乎跟Columbia平起平坐,在美名望十分之高,但综合排名只排到94名,再以Wake Forest University为例,该校综排10几名,但该校的传播学专业实在拿不出手,连PHD点都没有,并且研究实力相当之差,所以学生在选择传播学的同时,尽量应忽视综合排名,要盯着专业排名来看。

6. 该专业申请竞争非常之大。不必说一些传统名校如 Ivy League、Big Ten之流,单窥一些其他高校便可知申请竞争之“全豹”:在与Wake Forest University 传播学项目负责人交谈中得知,该校往往每年只招4个国际学生,其中给中国学生两个名额,给欧洲学生两个名额,而今年单是中国学生便有32个人申请,其中大部分学生的GPA/GRE/TOEFL的分数都能在

3.3/1300/100分以上;再拿佛罗里达大学这种大众情人校为例,今年有n个优秀中国学生申请该校,我在跟该校MASS COMMUNICATION PROGRAM DIRECTOR聊天中得知,其中也不乏GPA3.6, GRE:1480的学生被拒.

7. 很多学生在申请时意识到申请美国传播学专业的难度增大,想转战其他国家。很多同学想拿新加坡、香港、澳洲、英国和加拿大的一些学校保底,殊不知现在申请这些国家或地区的传播学名校的人也不在少数。比如,如果申请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和南洋理工大学(NTU)的传播学项目(By Research 和 coursework),难度其实与美国的学校相比也不见得就简单了很多,一些香港的学校,比如港大,港中大,城大,近些年的申请难度也在随着申请人数增多也在提高.

第三篇:美国网络新闻传播教育特点

匡文波

美国是互联网的发源地及最为发达的国家。在美国,网络新闻的重要性已经仅次于电视。美国报纸协会2006年10月发布最新调查报告指出,尽管美国各大报读者数下降,但2006年上半年,上网浏览报纸网站的读者人数平均增长了31%。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上半年,每月访问报纸网站用户达到5550万人,高出2005年的4220万人,2006上半年,新闻网站的阅读人数则增长了52%。调查还发现,网络对年轻读者群特别有吸引力,报纸网站的读者群中,25-34岁的读者增长最多,高达15%,而18-24岁的用户也增长了10%,《华盛顿邮报》网站 25-34岁读者更是大幅增长60%左右。美国高度发达的网络新闻业为其网络新闻传播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网络新闻传播是必修课程

网络已经迅速成长为一个重要的新闻获取渠道,哥伦比亚大学这一传统媒体学术大本营敞开胸怀拥抱网络媒体,这是一个重大变化,反映了目前正在不断增长的网络新闻及其教育的重要性得到了全美新闻传播教育界的肯定。此外,美国网络新闻奖(Online Journalism Awards)始于2000年,每年一次,迄今为止已举行六届。由美国网络新闻协会(Online News Association)联合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南加州大学安纳堡传播学院共同主办,旨在表彰在网络新闻报道做出突出贡献的网站。在此环境下,美国网络新闻传播已经成为所有新闻传播高校的必修课程。

尽管美国网络新闻传播的课程名称并不统一,但其教学内容却比较一致。主要包括:网络新闻传播定义、特征,从互联网收集信息进行报道的方式与特点,网络新闻写作,网络新闻编辑,网络中的新闻摄影学,相关伦理问题,在网络新闻报道中图像与动画的应用;网络新闻报道中音频与视频信息的应用与处理;新闻网站设计,网络新闻受众分析;网络新闻法规、案例分析等。

课程名称多样

美国网络新闻传播课程来源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美国高校新闻传播学中开设的Online Journalism。当时授课内容是新闻类与学术类数据库的检索,及计算机辅助报道。自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渐出现了网站设计、网页制作等内容。

但是,Online一词的本义是联机、在线。根据美国《桌面型计算机百科全书》(Computer desktop encyclopedia,2003版)的解释,虽然人们现在可以将与因特网(Internet,也译为互联网)相连接称为Online,但是Online也可以指一个外围设备(如打印机)与计算机相连。但是人们所称的“网络新闻传播”中的“网络”一词无疑是指因特网。可见,将“Online Journalism”与“网络新闻传播”或“网络新闻学”等同起来并不准确。

因此,出现了Web Journalism、Digital Journalism等新名称,但是并没有引起教育界与学术界的共鸣。因为,Digital(本意是“数字的”,此处也可以指“数字媒体”)一词的内涵与外延超出了因特网。而且随着数字电视的兴起,Digital Journalism是否也应该将数字电视纳入这一门课程的教学范畴?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笔者要特别强调,美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界与学界没人使用“Internet Journalism”或“Internet communication”一词作为课程名称或学科名称。值得指出的是,“网络传播”也不能翻译为“Internet Communication”,在美国凡是冠以“Internet Communication”的书籍无一例外属于计算机类或通讯类图书,这是因为Communication是个多义词,除了有传播的意思外,还有通讯、交通等含义;此外,Internet也已经是一个被人用滥的词。

但是笔者发现,使用“Interactive Journalism”或“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作为课程名称的院校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趋势。的确,从技术上看,网络新闻传播的根本特征是数字化;从传播学角度看,网络新闻传播的根本特征是互动性(Interactive也翻译为交互性)。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一些大学新闻学院积极推进“媒体融合”专业,而不是推进名为“网络新闻传播”“新媒体”等专业。例如:从2005年开始,密苏里新闻学院增设了“媒体融合”的本科专业。在当今时代,由于各种新媒体不断涌现,新闻传播手段多样化,传统媒体之间、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界限正被不断突破,各种媒体由冲突、竞争走向融合,已经成为媒体格局变动的大趋势。因此,培养出来的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在采写编、录制制作新闻的时候,应具备突破媒体界限的思维与能力,能同时适应不同新旧媒体的需要。在研究生教育中,也对“媒体融合”给予高度的重视,开设了相应的方向和课程。

与业界联系密切,重视参与实践

美国新闻传播学院的师资来源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教授传播理论、研究方法等课程;另一类是专业实践教师,一般都具有丰富的新闻从业经验,或有突出业绩的新闻工作者。

美国新闻传播学院的兼职教师非常多,在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等知名高校,兼职教授数量超过全职教师。大量兼职教师来自业界,使得新闻传播学院与实务界关系十分密切。

美国新闻传播学院不教新闻理论,也不招收新闻理论方向的研究生,这与中国的新闻教育差别很大。在网络新闻传播的教学内容上,也体现了美国新闻学教育的实用主义传统,即重网页设计制作技术、网络新闻编辑实务,轻网络传播理论。

美国大多数新闻传播学院办有小型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站,一般由教授担任主编,并做指导,学生负责采访写作、网页设计等具体业务。此类由学院办的媒体,主要由学院投入资金和人力;但亦有一小部分广告收入,可以弥补部分开销。例如哥伦比亚新闻学院网站就完全由学生制作各类新闻作品;但是由学院出资聘用网站管理人员作为技术支持。

美国网络新闻传播教育也存在一些不足。最明显的在于普遍没有对网络媒体赢利模式、经营管理进行教学研究。这在一个媒介经济、网络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度里令人难以理解。这或许与美国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教师不少出身于记者编辑,对网络新闻实务有特殊偏爱有关。此外,美国的手机媒体不如日本发达与普及,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新媒体教学研究的完整性。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背景资料

美国网络传播比较有影响的参考教材

Mike Ward,《Journalism Online》( Focal Press,2002);

James Glen Stovall,《Web Journalism:Practice and Promise of a New Medium》(2003);

James C. Foust,《Online Journalism: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Of News For The Web》(Holcomb Hathaway Publishing,2004);

Kevin Kawamoto,《Digital Journalism:Emerging Media and the Changing Horizons of Journalism》(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2004);

Richard Craig,《Online Journalism:Reporting,Writing,and Editing for New Media》(Wadsworth Publishing,2004)。

来源:中国记者

第四篇:美国留学攻读新闻传播专业硕士申请详解

近年来,随着传媒行业的的不断发展壮大,加之美国的新闻传媒业在世界上可以说是比较发达的,成熟的,因此去美国攻读新闻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多,专家特整合了西北大大学的营销项目给大家解读美国新闻传播硕士的申请

近年来,随着传媒行业的兴起,新闻专业也随之大热。美国新闻传播硕士一直是文科类申请留学的热门专业,新闻传播硕士就业前景较多,下面是以西北大学整合营销项目为例给大家解读美国新闻传播硕士的申请。

1908年,世界上第一个新闻传播专业在密苏里大学成立。到目前为止,美国开设新闻与大众传播专业的学院的大学有四百五十多家。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专业资格审查委员会审定通过了大约九十个教育项目。被审定合格的项目大多综合了广泛的文科教育与专业领域的特殊课程,如广告、广播、影视、报纸、杂志及公共关系等等。课程中大约有四分之三的文科和科学课程,包括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文学、历史、经济等学科,传播学与其它学科的交叉融合越来越明显。美国新闻与传播研究生院的前五名分别是:Columbia University,Northwestern University,University of Missouri-Columbia,University of Minnesota-TwinCities,University of Illinois-Urbana-Champain。

在中国学生中知名度比较高的主要是哥伦比亚大学、密苏里大学和西北大学。从往年录取情况来看,其中前两所大学几乎很少招中国人,而进入西北大学麦迪尔新闻学院的几率相对大一些。西北大学最值得介绍的就是这个整合营销的项目,也是专业排名第一的优秀硕士项目。整合营销研究中心教授包括广告、营销、公关等多个行业、多家跨国公司,如DDB/奥美广告、宝乔、IBM等等的具有至少十年从业经验的,且在学术领域也颇有建树的资深业内人士。

整合营销研究中心的教授课程设置包括营销、市场数据分析、品牌管理、公共关系、广告等,核心理念为为营销要以顾客为出发点,带给顾客对品牌的全面性体验。研究中心的课程还与全球知名企业合作,让学生研讨企业案例,并提出行销计划用以解决企业实际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因此这个项目在招生学生的时候也是非常注重学生的市场营销、沟通能力和战略思考能力。这一点也可以从申请这个硕士项目的4篇Essay题目看出,它们分别是:描述下你为什么对西北IMC项目感兴趣,你拥有什么样的与IMC相关的背景?通过IMC项目的学习将如何帮助你完成你的职业规划?什么样子的经历促使你要学习IMC,你设置了怎么样的职业规划,将怎么样分布完成?

告诉我们你比较信赖什么品牌,你信赖它的原因,这个品牌或者是这个品牌的公司做了哪些事情赢得了你的信赖?描述下这个品牌的目标市场或者是目标客户,为什么你的消费行为促使你成为他们的目标客户?这个品牌该如何做才能继续引起你对他们品牌的关注。请列举一个你印象深刻的数据分析(选择的标准是任何对你有影响的一件事件或者是一系列的事件,从数量上和百分比上分析均可),请标注出数据的来源(出版物,网络主页,无线电广播或者日常生活等),在这个数据中你觉得最重要的是什么?为什么引起了别人的注意?

你认为作为MEDILL新闻学院IMC专业的学生你将遇到的最大的挑战将会是什么?你将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克服?还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这个项目最低托福是106分,最好有相关工作经验。

第五篇:2012美国大学新闻传媒专业研究生排名

作者:管理员发布于:2011-08-09 02:09:38文字:【大】【中】【小】

第一,新闻专业牛校的参考名单:

1. Columbia University

2. University of Texas-Austin

3.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3. University of Iowa

7.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9. Purdue University

10.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15.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17.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University Park

19.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20.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

27. University of Missouri- Columbia

27. Syracuse University

33. New York University

33. Boston College

35.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50. 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 Arbor

55. Cornell University

(学校前面的数字是各学校在该专业的参考排名)

第二,为您重点推荐两所令全世界的新闻传媒专业的学生趋之如骛的牛校的情况: Columbia University哥伦比亚大学

新闻传媒的研究生主要分为两种:M.S 和 M.A。

奖学金:有。12月或1月份截止。

Deadline:2012年秋季是今年9月中旬;无春季录取招生。

录取条件:GPA:3.7;TOEFL:114或雅思8.5。

关于GRE:计算机科学与宗教学的双学位和申请Ph.D.需要GRE(建议1400),其他无需提供GRE成绩。

M.A :比较适合有经验的新闻工作者进行专门领域的再深造,特别是财经方面。该项目申请需要:成绩单,3封推荐信和简历,3个Essays(分别是关于自我介绍,专业和兴趣的),Writing Sample。

M.S :除了成绩单,3封推荐信和简历,Writing Samples之外,有2-3个Essays(关于自我介绍和专业),新闻调查专业还需要一个相关的调查Essay,广播专业也需要一个相关Essays(根据专业不同来区分的),最后还有一个Writing Test新闻写作测试——难度相当于《纽约时报》的社评(考试时间一般是在12月底或1月份,北京就有考点,之前是在)

New York University 纽约大学

新闻研究生项下有10个专业项目(每个项目的具体招生信息不尽相同,详情见学校官网上的具体介绍),本科项下有3个专业项目。

大致的录取要求:

GPA:3.0;TOEFL:100(不接受雅思);GRE(语文部分600,作文部分最低3.0) Deadline:一般都是1月份

奖学金:有部分专业是提供的,基本截止日期是1月份,但也有要求(例如,财经新闻专业要求对象已是亚洲新闻工作者,2011年秋季申请奖学金的截止日期是2011年3月1日)。

实习:大部分专业有实习机会。

第三,其他有传媒专业的优秀学校:

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 Champaig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Twin Cities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Chapel Hill

Maryland University

Indiana University- Bloomington

University of Florida

Ohio University

Temple University

第四,关于部分学校特殊性的一点小提醒:

Columbia University——该专业是面向职业发展,媒体或实体业。学校虽对学生的工作经验没有明确的要求,但是以往年的录取经验来看,能够具有3-5年的工作经验者,才是强有力的竞争选手。哥大的特点也是重视多学科的融合。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商业新闻性,录取一般要求IBT100,GRE1300以上;学校对中国学生比较友好,但也不好申请,也是非常看重申请者的工作经验。申请时有3个Essays,其中两个是Writing Samples,和一个录像带或Photo Essay。

New York University——专业内容主要是针对采访技巧,新闻播报,偏重于Business& Economic Reporting商业新闻播报,在该领域具有相当的权威性。要求申请者的TOEFL100,有一定的实习或工作经验,有3个Writing Samples。

University of Missouri- Columbia——老牌的传媒名校,是最早开设该课程的学校之一。学校创始人被成为“新闻教育之父”,其课程融入社会科学研究,重视跨学科研讨,偏重于“政治新闻”。

Syracuse University——学术方向,师资力量雄厚,与University of Missouri- Columbia的感觉很像,但是学校的整体Level较之上一个档次,再加上对中国学生很友好,每年的招生有三分之一是中国学生,所以非常受中国学生欢迎。

Northwestern University——提供实习机会,不过分强调专业背景,主要重视申请者的创新能力和对新闻工作的热情。

Ohio University——小班授课,有海外实习。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学校对中国学生较友好。由本科申请研究生难度较大,建议走“曲线救国”路线,先申请其他专业,再转专业,接受的可能性较高。

University of Texas-Austin——学校没有奖学金,但有TA,申请难度也较大。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Chapel Hill——没有奖学金。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Barbara——需要“预申请”,再网申,所以要注意时间。

University of Iowa——学校的专业很强,但是由于地理位置问题,很多申请者会放弃该校,转而选择一些排名和专业不如它,但是地理位置非常好的学校,例如Temple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 Champaign——以以往的经验来说,较难申请。

University of Florida——后起之秀,本科规模仅次于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位居全国第二。其“广告”和“公共关系”专业尤为突出。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University Park——学校对中国学生较友好。

Temple University——地理位置在麻省,由于地理优势,就业也非常有优势,于是被很多

学生看好。

上一篇:楹联知识教案范文下一篇:美发店长管理范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