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消费论文范文

2022-05-14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理财消费论文范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目前在校大学生普遍存在一些不合理的消费行为,同时缺少理财意识。本文从树立大学生合理消费观和培养大学生理财能力出发,提出具体的建议和策略。

第一篇:理财消费论文范文

宏观调控、市场收益与理财消费

摘 要:本文考察了2009-2011年我国银行理财消费市场发展的现状并利用经验数据对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我国银行理财消费规模与股票市场收益率不存在显著关系,但居民可支配收入、物价水平都对银行理财市场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我国银行理财消费市场的发展还受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尤其是当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导致银行资金面紧张时,商业银行则通过提高收益率来刺激人们的理财消费需求。

关键词:理财消费;宏观调控;市场收益

一、引 言

2010年,我国名义GDP总值突破58786亿美元,首次超过日本名义GDP总值54742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我国居民和企业的财富也在近年来随之得到迅速积累,催生了对财富保值增值以及资产管理的巨大市场需求。从经济发展经验来看,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人们对理财活动的需求明显增加。随着我国理财消费市场的不断建立和完善,层出不穷的各类理财工具也逐渐成为社会公众管理财富的重要方式,理财消费市场整体规模得到了快速扩张。然而在2011年,由于我国政府对房地产宏观调控以及控制物价等原因,中央推行了一系列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剧了各大商业银行的资金困境,为了满足行业监管要求,各大银行相继通过销售理财产品的方式吸纳资金。但同时,与高收益率相对应的高风险却被绝大多数消费者忽视,理财产品的消费者权益保护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那么,对于刚起步的我国理财消费市场有何特点?影响其发展的因素主要又有哪些?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不仅有利于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更有利于增加第三产业的消费需求,优化消费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二、文献回顾

在国外,理财消费市场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1929-1933年的美国银行挤兑危机和股灾使人们普遍丧失了对银行和券商的信赖,加之严重的经济危机给人们的未来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保险公司提供的可以满足不同需求甚至为客户量身定制的保险产品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谢怀筑、陈利敏,2004)[1]。目前有关银行理财消费的研究文献主要集中于理财消费的风险收益比较、居民理财消费的行为特点(廖理、张金宝,2011;余永定、李军,2000)、银行理财产品业务发展趋势(杨飞,2009;刘安霞,陈昭旭,2010)、银行理财市场与国家宏观调控(舒皓、刘洋,2011)等方面。李秀芳、王丽珍(2011)建立了关于消费、保险、投资的随机最优模型,采用蒙特卡洛模拟,得到最优的家庭资产配置策略并对部分影响因素做了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遗产动机影响寿险需求,对消费和投资基本无影响;消费的跨期替代偏好影响消费和投资需求;投资、消费、财险需求与家庭财富正向关,寿险需求与其反向关[2]。马秋君、李巍(2011)则选取我国银行2009年至2010年发行的部分结构性理财产品,分别对其收益与风险进行分析,发现我国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总体呈现收益与风险非对称且中外资银行的产品收益与风险特征差异大[3]。卢满生(2012)研究认为滚动发行短期理财产品推高银行体系流动性风险,储蓄存款向理财产品分流导致M2统计失真,同时银行借道理财产品将表内业务表外化增大了社会融资总规模调控难度[4]。孙从海(2011)认为我国银行理财市场的兴起与发展带有明显的金融创新本土化的特征,银行理财产品不仅已经成为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主流产品,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家庭的金融资产选择,而且深刻地改变着中国普通家庭的财富观念[5]。徐加根、陈恪(2011)利用全国12个城市2009年的全部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数据,研究了市场结构、银行绩效与理财产品市场稳定的关系,结果表明,地区竞争程度的升高会提高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进而降低银行的绩效水平,而市场中处于弱势的银行表现得尤为明显,而较低的绩效水平以及较高的竞争程度会导致市场处于不稳定状态,不仅银行有减少产品发行量的动机,还很有可能选择退出市场[6]。周荣芳(2011)则认为我国商业银行通过产品创新规避存款利率管制,这既反映了市场的真实资金供求状况,也包含了市场对通胀和货币政策调整的预期,特别是短期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较高,显示其对通胀更为敏感,相对同期存款定期而言,更能体现即时的市场资金溢价[7]。

尽管近年来有关理财消费市场的研究结果较为丰富,但大多数还局限于对理财市场的现状描述以及与宏观经济形势的关系研究,而关于我国理财消费市场发展的内在原因的探讨则鲜为少见。与以往文献不同,本文分别从居民财富、物价水平、同类市场表现以及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等几个方面深入考察了影响我国理财消费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相关领域的研究文献,更有利于认识我国理财消费市场的发展特点和发展规律,为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提供参考。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变量

根据西方消费理论,与其他消费品一样,理财消费作为一种金融消费,其消费需求与居民收入密切相关。随着我国居民财富的增加,人们对财富保值增值的需求也相对增大,不难看出,银行理财消费与居民收入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此外,本文还进一步考察了如下因素对我国银行理财消费市场的影响:(1)物价水平。近年来,由于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处于高位以及美元贬值等原因,人们的存量财富受到侵蚀,再加之物价水平过去一段时间内一直高于基准利率,因此,人们在客观上需要通过非存款类的其他理财方式来对冲风险,消除物价上涨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本文认为,物价水平越高,银行理财消费需求越大。(2)同类市场表现。根据消费函数理论可知,消费主体对某一特定理财产品的消费通常是该理财产品收益的正函数,是替代类产品收益的负函数。因此,我们认为,当同类可替代理财消费产品的市场收益率越高,银行理财市场收益率则相对降低,人们对银行理财产品的需求就减少。(3)宏观经济政策。从大量现实可以看出,我国银行理财市场除了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外,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当资金面由于受到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而处于紧张时,则通过发售超短期高收益产品以维持理财资金链的正常运转,以重庆为例,2011年上半年发行的理财产品中,6月末未到期理财产品余额约350亿元,但累计发行额超过1300亿元,其中1个月期以内的占比达58.36%(卢满生,2012)。因此,本文认为,宏观经济政策越紧缩,银行理财消费市场规模越大。以上命题是否符合我国现实情况,还需进一步经验证据的检验。

(二)模型设计

根据上述研究假设,为了深入考察影响我国经济社会中各类主体对理财消费的主要因素,同时考察到自变量之间存在较为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见表2),因此本文分别构建了如下两个研究:

其中:Financet表示银行理财消费市场发展水平,采用全国各大银行当月发行的理财产品数量总额来衡量;Stockt表示同类市场表现,采用上证A股当期(本月)考虑现金红利再投资的月市场回报率(等权平均法)来衡量;Incomet表示居民收入,采用城镇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来衡量;CPIt表示物价水平,采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来衡量;Reservet表示存款准备金率。实证模型(1)用于分析股票收益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消费价格指数对理财消费的影响,模型(2)用于分析股票收益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存款准备金率对理财消费的影响。此外理财消费市场(Financet)和城镇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Incomet)采用自然对数形式。

(三)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

本文中的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规模数据来自西南财经大学信托和理财研究所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对外发布的《银行理财产品月评报告》并经整理而得,涵盖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36个月数据。消费价格指数(CPI)、居民可支配收入(Income)数据均来自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中的宏观月度数据,股票收益率(Stock)数据来自CSMAR数据库。另外,我国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Reserve)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考虑到通常调整存款准备金率都是在一个月份中期,因此同一月份可能存在有两个存款准备金率的情况,本文将每月最后一天执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作为当月存款准备金率。为消除月度数据的季节因素和不规则因素的影响,本文采用HP(Hodrick-Prescott)滤波法对月度数据进行了季节调整[8]。

四、实证结果

(一)描述性统计与多重共线性检验

本文首先对研究变量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从中可以看出,2009年至2011年间,我国上证A股月平均收益率为2%,最大单月跌幅达到16%,最大单月涨幅高达23%,表明我国资本市场收益率的波动性较大。CPI在2009-2011年间平均月涨幅达到2.69%,通货膨胀最严重时高达6.5%。另外平均存款准备金率在样本期间内高达17.78%,最低降至15.5%,最高达到21.5%,这表明我国在过去3年间受到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等不确定和非预期因素的影响,宏观政策也处在一个动态调整期,这些因素的变化都可能对理财消费产生深远影响。

为了保证研究模型多元回归估计的有效性和无偏性,本文在利用经验数据对理财消费市场的发展进行研究之前,还对各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进行了检验。从表2相关矩阵的报告结果来看,物价水平(CPI)与存款准备金率(Reserve)之间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相关系数为0.86),这主要是因为存款准备金率常作为调控物价的一种货币政策导致的,其他变量之间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因此本文分别将物价水平(CPI)与存款准备金率(Reserve)纳入研究模型中。

(二)分析结果

本文分别考察了同类市场表现、居民收入、物价水平和宏观经济政策对银行理财消费市场规模的影响。从表3报告的结果来看,尽管股票市场收益率对银行理财消费市场规模的影响不显著,但是二者之间的负向关系(-0.63)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股票市场与银行理财消费的相互“替代”关系。也就是说,如果股票市场收益率偏低,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则会比较景气,这主要是因为在银行理财产品中,有部分理财产品具有保本功能,能较好的满足在市场风险较大时的保值需求。

城镇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对银行理财的消费需求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二者变量在1%的水平下显著正相关,这表明,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人们对财富管理的需求也随之增大。我们可以合理预期,金融危机后,作为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最突出的新兴市场经济体,我国居民收入将在未来期间得到快速增长,对理财消费的需求也将在优化消费结构方面做出较大贡献。

表3还同时报告了物价水平对理财消费市场的影响,从中可以得知,物价水平是影响我国银行理财消费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二者之间在1%的水平下显著正相关,这表明,当居民消费价格处于高位运行时,对理财消费的市场需求也随之增大。我们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当物价水平较高时,人们更多的趋向于“存款理财化”,通过将存量财富从单纯存款的管理方式转变为配置理财产品的管理方式,进而在保证流动性和承受较低风险的同时,获取高于存款类产品的收益,这一现象在2011年物价水平与基准利率倒挂的背景表现尤为突出。

从有关宏观经济政策与理财消费市场发展的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出,我国银行理财产品消费市场的发展与宏观经济政策密切相关,银行理财市场规模(Finance)与存款准备金率(Reserve)之间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正相关。与观察到的实际现象一致,当国家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货币政策收缩银行信贷时,银行资金面也变得紧张,为了满足有关监管要求,商业银行采用大幅提高理财产品收益率的方式来吸纳社会资金,进而缓解资金面的压力,在高收益率的引导下,理财市场也表现出了繁荣的景象,市场规模得以增大。

当把所有自变量纳入到统一研究模型中,其结果未发生本质变化,如表3中回归结果第五列和第六列所示,这里不再赘述。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拥有的财富也随之增加,对财富保值增值的客观需求极大地促进了理财消费市场的繁荣。然而,由于我国金融业的市场化改革起步较晚,理财消费市场目前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金融消费者通常只关心该市场能够带来的回报,而对其所内含的风险水平及特征还认识不足,由此而产生的理财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也日益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为此,本文结合现有研究成果和我国现实状况,考察了我国银行理财产品消费市场的发展特点以及影响该市场发展的内在原因,旨在更深入的理解我国经济社会中各类主体的理财消费行为与特征,进而促进理财消费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研究结论表明,我国银行理财消费的市场规模与股票市场收益率不存在显著关系,但居民可支配收入、物价水平与宏观经济政策都对银行理财市场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具体而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刺激了对理财产品的消费需求,此外,当出现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时,人们所拥有财富的实际购买力因物价上涨而减弱,寻求相对收益较高的理财产品则成为了人们此时的现实需求,在这种需求的刺激下,理财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不仅如此,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发展还受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尤其是当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导致银行资金面紧张时,商业银行则通过提高产品收益率来扩大人们的理财需求,进而满足政府的各类监管,最终传导理财消费市场的短暂繁荣。

从以上实证结论可以得到如下启示,理财消费作为一种对金融产品的消费,在扩大内需、提升消费质量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这一消费行为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财富管理和财富规划的需求,实现财富保值增值的目的,而且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物价水平变动对居民购买力的侵蚀。但与此同时监管层更应当关注在发展我国银行理财消费市场的过程中所遇到的不利因素,正如本文研究结论所指,银行采用不合理手段刺激理财消费时,加剧了理财产品所内含的风险积累,这不仅损害了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且与国家宏观调控目标背道而驰,弱化了宏观调控效应,这将是管理层未来工作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 谢怀筑,陈利敏.美国个人理财业的发展历程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金融,2004,(11):61-62.

[2] 李秀芳,王丽珍.家庭消费、保险、投资策略研究[J].消费经济,2011,(8):85-88.

[3] 马秋君,李巍. 我国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收益与风险分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6):189-194.

[4] 卢满生.银行理财产品对货币政策调控的影响分析[J].武汉金融,2012,(2):18-25.

[5] 孙从海.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供给行为分析[J].经济导刊,2011,(10):32-33.

[6] 徐加根,陈恪. 市场结构、银行绩效与理财产品市场稳定——基于12个城市数据的实证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1,(10):57-62.

[7] 周荣芳.银行理财产品的存款替代及利率市场化[J].中国金融,2011,(15):16-17.

[8]高铁梅主编.《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应用及实例》(第一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31-44

作者:潘明清 尹华北 向杨

第二篇:高校学生消费和理财探析

摘 要 目前在校大学生普遍存在一些不合理的消费行为,同时缺少理财意识。本文从树立大学生合理消费观和培养大学生理财能力出发,提出具体的建议和策略。

关键词 高校学生 消费行为 理财能力

Analysis of College Students' Consumption and Financing

JIANG Cheng

(Tongji Zhejiang College, Jiaxing, Zhejiang 314051)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consumption behavior; financial management

1 树立合理的消费观

大学生的收入主要来源是家庭的供给、兼职、奖学金和助学金。那么在有限的收入里,大学生如何开源节流变得尤为重要。开源方面,大多数学生忽视对自己的无形资产的保护和利用,例如发表文章取得稿费,发明专利取得收益,注册商标获得知识产权保护等的无形资产积累。节流方面,除了一贯意义上的省钱减少开支外,还包括会花钱,用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在大学这个大炼炉里,每个大学生处在真正接触社会前的最后一段准备适应时期,很容易受到校园环境及周边同学朋友的消费影响,因此帮助大学生认清自己的消费能力,树立良好的消费观念,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显得非常重要。

1.1 理性消费观

为了使大学生不盲目消费,不攀比跟风消费,能够考虑到收支平衡,做到量入而出,建议大学生养成记账的习惯,做好消费计划。学生可以通过纸质账本或者网络平台提供的电子记账软件记录日常生活中的每笔收入和支出,平日里消费后养成保留发票、消费小票的习惯,整理在一起作为凭证,每月底可以对自己这个月消费情况做个总结,是否有超支或不合理消费的情况,及时调整、督促自己下个月合理消费。其二,学生可以将一个月的生活费用,划分成几个支出部分,每部分安排一定的金额,超出部分不能挪用其它部分填补,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在某一方面无节制的消费,尤其是女生在服饰和化妆品上的开支。

为了克服超前消费,希望社会监督一些银行不以办卡送小礼物、刷卡积分、分期付款、刷卡透支消费后无息多少天为诱惑,吸引学生办理一些不必要的信用卡,为学生超前消费而无力还款埋下了信用及消费风险。

为了避免冲动消费,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容易因为商城特卖或促销买一些不在消费计划内并不需要的一些商品,造成了不必要的开支。这就需要大学生对消费做好规划和预算,不花不该花的钱,不买不需要买的商品。

其次,娱乐消费也是大学生消费支出逐年增长的一大部分。大学生可以通过一些团购网站,例如美团网、携程网、去哪儿网,团购电影票、门票、飞机票及一些餐饮和娱乐项目,通过这种方式既获得了同样的商品和服务,又减少了费用支出,同时满足了学生丰富业余生活的需要。

1.2 健康消费观

在校大学生很大一部分开支就是一日三餐,如果学校食堂能够在菜式、种类、营养、价格上吸引到学生,那么可以减少一部分外出就餐的学生的开支。同时也可以避免学生因为吃了校外不干净不卫生的食物,导致食物中毒因而增加医疗费用等额外开支,也可以避免轮流请吃大餐而捉襟见肘的尴尬。其二,普及健康的饮食观念,减少学生在饮料、垃圾食品、零食上面的开支,养成学生营养摄食,健康生活的好习惯。

目前高校学生,几乎是人人有电脑,有手机,电子产品的使用占据了学生大部分时间,甚至是课堂和休息时间。难得有学生用电脑上网是查找资料或看一些和学习有关的内容,因此为了使学生能够摆脱或者戒除一部分对电子产品的依赖,减少在电子产品上的支出,让学生能够有时间锻炼身体,有时间参加社团和集体活动,学校和家长可以双管齐下,减少学生对电子游戏等的精力投入,恢复健康的生活方式。

1.3 绿色消费观

在国家大力提倡节约型社会的建设下,倡导人人低碳出行,减少雾霾天气的发生,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学生通过办理学生公交卡,可以享受乘车优惠,也可以用公交卡开通公共自行车使用,减少了交通费用,也保护了环境。

其次,高校学生通过卖旧衣服或者废纸、饮料瓶作为寝室的舍费,购买一些像垃圾袋等的物品;或者在学校的二手交易市场上交换物品,各取所需,养成节约、低碳、循环的消费理念。

2 增强大学生理财能力的建议和策略

2.1 学校加强理财教育、实践教育

目前高校很少开设相应的理财课程,即(下转第197页)(上接第191页)使在经管类专业里也主要开设的是投资一类的课程,例如证券投资、保险学、金融市场等。因此,高校可以适当增加理财类的选修课。也可以通过校内广播、社团、画报等宣传窗口宣传理财知识,营造良好的理财氛围,力争将对学生的财商培养,放到和对学生智商、德商、情商培养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学校还可以通过举办模拟炒股大赛,模拟理财规划大赛,提供学生实践的平台,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模拟操作,为实战做准备。与此同时,学校可以聘请银行或者金融理财类的一线人员,为学生做演讲或专题报告,提供适合当代大学生的理财方式和产品,让学生切实了解如何用钱生钱,让钱保值增值的道理。

2.2 家庭理财观念教育

在中国,大多数家庭,父母觉得理财是大人的事,孩子在外求学辛苦,因而是有求必应,百依百顺,这样纵容孩子养成花钱大手大脚,不知体恤父母的辛劳,不知赚钱不易。在美国,从孩子三岁起,父母就开始培养其对货币的认识,慢慢地学习使用货币,比较价格,学习相关的金融知识,参与家庭财务规划,购买一些稳健的理财产品。

因此中国父母也可以放手让孩子管理自己的零花钱、压岁钱,但从源头上给孩子把关,除了这个月额外的一些考试费用或者特殊情况,定额给子女生活费,让孩子自己学会打理。

2.3 大学生发展个人理财能力

大学生可以通过收集家庭财务资料,做家庭财务分析报告,了解风险承受能力和消费偏好,选取合适的投资组合,列出理财方案。其二,大学生可以通过学习《个人理财》的内容,在校期间参加银行从业资格考试,为自己日后规划和打理自己的财务做准备,也增加了就业途径。其三,目前大学生银行卡里钱多半处于活期的状态,利息微乎其微,而且学生几乎没有大额存款,但银行类理财产品都设有五万元申购的门槛,并不适宜大学生这个群体购买。考虑到大学生使用网络和手机频繁的特点,目前市场上淘宝网联合天弘基金开设的余额宝,以及微信联合华夏基金推出的微信理财,不失为适合大学生零星理财的好去处,只需要有开通网银的银行卡,或是绑定手机的银行卡,0.01元即可认购,也能实现即时赎购,非常灵活方便,易操作。大学生在日常点滴理财的积累下,培养自己的财务管理能力。

备注: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大学生消费观、理财观研究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梁平.90后大学生消费行为研究与理财文化建构——以上海市部分高校为例[J].经营管理者,2013(5).

[2] 高宏利.“90”后大学生消费观及教育路径[J].当代青年研究,2013(2).

[3] 刘羽蕾.不同专业背景的大学生个人理财问题研究——以“经管类”与“非经管类”专业的本科生为例[J].北方经贸,2013(3).

[4] 陶永诚,陆妙燕.中外大学生理财素质教育的比较研究及借鉴[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9).

[5] 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办公室.个人理财[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3.

作者:蒋诚

第三篇:家庭理财教育方式与大学生消费价值观、消费决策风格的关系

摘要|本研究旨在考察大学生家庭理财教育方式与消费决策风格之间的关系,以及消费价值观在其中的中介作用。通过采用家庭理财教育方式问卷、消费价值观问卷以及消费决策风格问卷对某省属师范院校的24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消费决策风格中的娱乐导向在是否独生子女中存在显著差异(t=2.25;p<0.05);习惯品牌导向在月花费上存在显著差异(F=2.88;p<0.05);大学生家庭理财教育方式分别与其消费价值观(r=0.22;p<0.01)、消费决策风格(r=0.27;p<0.01)存在显著正相关,且大学生消费价值观与消费决策格(r=0.50;p<0.01)之间也存在显著正相关;消费价值观在大学生家庭理财教育方式与消费决策风格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间接效应值=0.22;SE=0.05)。因此家庭理财教育方式影响着消费决策风格,且部分影响通过消费价值观起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家庭理财教育方式;消费价值观;消费决策风格

1 引言

消费决策风格是影响个体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1],是指消费者消费时倾向于某种选择的心理定向,具有认知和情感上的特点[2],是选择商品和服务时一种习惯性的思维方式和心理定势,在消费者消费时会产生内隐的心理作用[3],能否形成科学理性的消费决策风格直接影响着决策者消费质量。近年来有关大学生非理性消费的报道越来越多,“信用卡”“校园贷”“裸贷”现象频发,引起了社会对于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关注和思考。因此,了解大学生消费决策风格现状和特点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家庭理财教育方式是指对子女进行如何合法获得金钱、合理利用金钱、科学支配金钱的教育中,家长所采取的教育方式[4]。父母的控制溺爱会导致非理性的或者享乐主义的消费决策风格,而教育引导则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弱非理性决策风格,促进其形成质量导向风格[5]。但目前仅有少数研究探讨了家庭理财教育方式与消费决策风格之间的关系[6-8],且已有研究尚未探讨二者之间的作用机制,并且未针对大学生群体进行考察。在如今大学生不良消费现象频发的背景下,了解大学生群体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因此,本研究考察大学生家庭理财教育方式与消费决策风格之间的关系。

消费价值观可能在家庭理财教育方式与消费决策风格中起中介作用。消费价值价值观是指个体消费时的内在标准,是对消费所持有的认知、想法和态度,影响着消费者的消费行为[9]。一方面,家庭理财教育方式影响消费价值观。溺爱放纵的教育方式会使子女形成不良的消费价值观,产生炫耀和攀比等不良认知[10];父母的教育引导则能够弱化子女的不良消费,使子女养成节俭意识,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支付能力来选择商品[11]。因此,良好的家庭理财教育对帮助孩子形成科学的消费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另一反面,消费价值观又会影响消费决策风格。注重时尚性的消费者在消费时更容易表现出冲动型、享乐型等不良消费决策风格[12],而注重节俭、谨慎的消费者更容易表现出质量导向和价格导向[13]。鉴于此,本研究拟探讨消费价值观在家庭理财教育方式与消费决策风格中可能存在的中介作用。

综上所述,本研究拟探讨在大学生群体中,家庭理财教育方式与消费决策风格的关系,以及消费价值观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本研究假设:(1)大学生家庭理财教育方式影响其消费决策风格。(2)消费价值观在大学生家庭理财教育方式与消费决策风格中起中介作用。本研究丰富了有关大学生家庭理财教育方式、消费价值观及消费决策风格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此外,可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价值观、形成科学理性的消费决策风格,养成良好的消费行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选取某省属师范院校学生作为施测对象,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共发放纸质问卷260份,回收有效问卷249份,有效回收率为95.98%,被试基本情况见表1。

2.2 研究方法

2.2.1 家庭理财教育方式问卷

采用国内学者石庆新[4]等人编制的家庭理财教育方式问卷。共20个题目,包含干预控制型、教育引导型、溺爱放纵型及焦虑牢骚型4个维度。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点计分,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分别计1~5分。在本研究中,总问卷及三个维度的Cornbach’sα系数在0.47~0.71之间。

2.2.2 大学生消费价值观问卷

采用国内学者胡洁[14]编制的大学生消费价值观问卷。共31个题目,包含8个维度:象征性目标、体验性目标、情感性目标、经济性目标、功能性目标、超前性手段、谨慎性手段、保守性手段。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点计分,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分别计1~5 分。本研究中,总问卷及各维度的

Cornbach’sα系数在0.36~0.78之间。

2.2.3 消费决策风格问卷

采用Sproles和Kendall編制、国内学者赵军[15]等人修订的消费决策风格问卷。问卷共有34个题目,由8 个维度构成:娱乐导向、新奇流行导向、困惑从众导向、冲动导向、习惯品牌导向、购买期望导向、

质量导向、品牌价格导向。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点计分,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分别计 1~5分。在本研究中,总问卷及各维度的Cornbach’sα系数在0.33~0.78之间。

2.3 统计处理

在剔除规律作答问卷和空白问卷后,采用SPSS21.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对三份问卷的所有项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KMO值为0.64,Bartlett值为8876.78,df=3570,p<0.001,因子未旋转前生成29个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解释了72.14%的方差变异,其中第一个公因子的方差解释百分比为9.48%,低于临界值40%。说明数据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

3.2 大学生消费决策风格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

表2显示,大学生消费决策风格及其各维度在性别、生源地这两个人口学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娱乐导向维度在是否独生子女上差异显著。习惯品牌导向维度在月花费上差异显著,经事后多重检验后发现,月花费在500元— 1000元的得分显著低于1000元— 1500 元和 1500元以上。

3.3 大学生家庭理财教育方式与消费价值观、消费决策风格的相关

表3显示,家庭理财教育方式与消费价值观、消费决策风格呈显著正相关;消费价值观与消费决策风格呈显著正相关。

对大学生家庭理财教育方式、消费价值观与消费决策风格各维度之间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4。表4显示,家庭理财教育方式各维度与消费价值观各维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其中教育引导型与消

费价值观中的情感性呈显著负相关;溺爱放纵型与象征性、体验性、情感性呈显著正相关;牢骚焦虑型與象征性、经济性、超前性与保守性呈显著正相关、与谨慎性呈显著负相关;干预控制型与保守性呈显著正相关。

家庭理财教育方式各维度与消费决策风格各维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其中溺爱放纵型与娱乐导向、新奇流行导向、品牌价格导向冲动导向呈显著正相关;牢骚焦虑型与新奇流行导向、品牌价格导向、困惑从众导向与冲动导向呈显著正相关;干预控制型与保守性、困惑从众性呈显著正相关。

消费价值观各维度与消费决策风格各维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其中消费价值观中象征性与娱乐导向、新奇流行导向、品牌价格导向与冲动导向呈显著正相关;体验性与娱乐导向、新奇流行导向、品牌价格导向、习惯品牌导向、购买期望导向与质量导向呈显著正相关;情感性与娱乐导向、新奇流行导向、品牌价格导向、困惑从众导向、习惯品牌导向、购买期望导向、与质量导向呈显著正相关;经济性与困惑从众导向呈显著正相关;功能性与娱乐导向、习惯品牌导向、购买期望导向与质量导向呈显著正相关;超前性与娱乐导向、新奇流行导向、品牌价格导向、冲动导向呈显著正相关;谨慎性与娱乐导向、习惯品牌导向、购买期望导向与质量导向呈显著正相关、与品牌价格导向呈显著负相关;保守性与质量导向呈显著正相关。

3.4 消费价值观的中介作用检验

由表5可知,在控制个体变量后,家庭理财教育方式对消费价值观有正向预测作用,回归系数为0.22。此外,家庭理财教育方式对消费决策风格也有正向预测作用,回归系数为0.27。家庭理财教育方式与消费价值观对消费决策风格均具预测作用,回归系数分别为0.16、0.46。中介效应与总效应之比为:(0.22×0.46/0.27)×100%=37.48%;中介效应与直接效应之比:

(0.22×0.46/0.16)×100%=63.25%。由此可得,家庭理财教育方式对消费决策风格有直接影响,还通过影响消费价值观来影响消费决策风格。因此,消费价值观在家庭理财教育方式与消费决策风格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基于以上结果,提出以消费价值观为中介变量的模型。如图1所示。

4 讨论

4.1 大学生消费决策风格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消费决策风格中的娱乐导向在是否独生子女上差异显著,独生子女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家庭子女相比,独生子女家庭经济开销较小、经济状况较好,独生子女在购物时更加注重购物的过程及产品的娱乐性和享受性。消费决策风格中的习惯品牌导向在月花费上差异显著,花费在500元—1000元的得分显著低于1000元—1500元和1500 元以上。具有较高品牌忠诚度的同学因为经常到某商店购物或购买某一物品形成习惯,而不一定是喜欢此物品,因此导致月花费增加。

4.2 大学生家庭理财教育方式、消费价值观与消费决策风格的关系

大学生家庭理财教育方式与消费决策风格呈显著正相关,且家庭理财教育方式可以正向预测消费决策风格,该结果与前人研究基本一致。已有研究表明干预控制型、教育引导型教育方式与理性导向、价格导向呈正相关,而溺爱放纵型、焦虑牢骚型教育方式与非理性导向相关较高[16]。因此,学生家长应采取干预引导的形式,掌握科学的干预引导方法,同时要极力避免牢骚和放纵的教育方式。

大学生家庭理财教育方式与消费价值观呈显著正相关,且家庭理财教育方可以正向预测消费价值观。具体表现为父母采取干预控制型、教育引导型的教育方式时,则子女在消费时较少体现出情感、冲动等倾向;父母溺爱放纵型、焦虑牢骚的教育方式则与象征性、超前性等非科学的消费价值观相关,这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17]。父母积极的理财教育方式能在一定的程度弱化子女的不良消费价值观。在进行家庭教育时,父母应该提高对理财教育的重视程度,系统的向孩子介绍消费知识,形成良好的消费观念,使子女掌握一系列合理安排金钱去向的消费技能,帮助子女形成正确的消费价值观。

消费价值观与消费决策风格呈显著正相关,且消费价值观可以正向预测消费决策风格,这与前人的研究基本一致[18,19]。注重享受生活的个体,在做消费决策时更容易呈品牌导向和娱乐导向[20]。注重攀比的个体将消费作为自身身份地位的象征,在消费时更容易受到同伴、情景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做出象征型消费等不合理的消费决策[21]。

4.3 消费价值观在大学生家庭理财教育方式、消费决策风格之间的中介效应

消费价值观在大学生家庭理财教育方式与消费决策风格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父母良好的理财教育方式不仅对大学生消费决策风格产生积极的直接影响,还通过帮助子女形成正确的消费价值观来影响其消费决策风格,促使其形成质量、价格导向的消费决策风格;消极的教育方式一方面助长大学生的非理性消费决策,还通过弱化其理性的消费价值观来助长其非理性消费决策。因此,家长应该对采取积极的教育方式,注重其理性消费价值观的培养和塑造,帮助大学生形成科学理性的消费决策风格。

5 结论

(1)与非独生子女相比,独生子女在消费决策风格上更偏向于娱乐导向;与月花费较低的大学生相比,月花费越高大学生更倾向于习惯品牌导向。

(2)积极的家庭理财教育方式和良好的消费价值观能帮助大学生形成科学理性的消费决策风格。

(3)消费价值观在大学生家庭理财教育方式与消费决策风格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父母采取正确合理的理财教育方式能通过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的消费价值观来促进其形成理性的消费决策风格;不良的理财教育方式一方面树立了消极的消费价值观来促使大学生形成非理性的决策风格,另一方面通过影响合理的消费价值观,进一步弱化其合理的决策风格。

参考文献

[1]ChenHongyan.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self-conceptandconsumerdecision-makingstyleoftheonlineshoper[J].ChinajournalofHealthPsychology,2015,23(8):1186-1190.

[2]SprolesGB.KendallE.Methodologyforprofilingconsumers’decision-makingstyles[J].TheJournalof ConsumerAffairs,1980,20(2):267-279.

[3]余芳.大学生消费决策风格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

[4]石庆新.家庭理财教育方式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08.

[5]张俊,邹泓.中学生消费决策风格的特点及其与家庭理财教育方式的关系[J].心理学探新,2012,32(4):376-383.

[6]张俊,邹泓.中学生消费价值观在家庭理财教育方式与消费决策风格之间的中介作用[J].心理科学,2012,35(2):376-383.

[7]金雪莲,史新新.家庭理财教育方式对大学生消费决策风格的影响[J].现代商贸工业,2013,25(23):26-27.

[8]HONGJUYEON.父母对中学生消费决策风格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7.

[9]HanSL,KimK.Roleofconsumptionvaluesintheluxurybrandexperience:Moderatingeffectsofcategoryandthegenerationgap[J].JournalofRetailingandConsumerServices,2020,57.

[10]贺含珍.大学生家庭理财教育方式、消费价值观与消费行为的关系[D].河南大学,2016.

[11]张俊,邹泓.中学生消费价值观在家庭理财教育方式与消费决策风格之间的中介作用[J].心理科学,2012,35(2):376-383.

[12]聂顺婷,郑允佳.大学生消费价值观与消费决策风格:从众心理的中介效应[J].中國健康心理学杂志,2020,28(6):925-929.

[13]徐剑.老年消费者决策风格与价值观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14]胡洁.大学生消费价值观问卷的编制与实测[D].西南大学,2008.

[15]赵军.江西省大学生消费决策风格的实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

[16]刘映海,丹豫晋.青少年体育消费决策方式的结构、类型及其与家庭理财教育的关系[J].体育与科学,2016,37(3):105-113.

[17]何金柯,黄智杰.浅谈家庭理财教育对中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J].经济期刊,2015,6(1):13.

[18]史博.“80后”个人价值观与消费者购物决策风格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

[19]袁少峰,高英,郑玉香.面子意识、地位消费倾向与炫耀性消费行为——理论关系模型及实证检验

[J].财经论丛,2009,146(5):81-86.

[20]WangCL,Chenzx,ChanAKK,etal.Theinfluenceofhedonicvaluesonconsumerbehaviors:Anempiricalinvesttigationinchina[J].JournalofGlobalMarketing,2000,14(1&2):169-186.

[21]郑玉香.我国大学生面子消费决策行为特点的探索性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9,23(2):55-60.

TheRelationshipBetweenFamilyFinancialEducationandCollegeStudents’ConsumptionValueandConsumptionDecision-makingStyle

LiMeihua ChenHua

PsychologicalResearch and Counseling Center,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Chengdu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Family financial education; Consumption value; Consumption decision-makingstyle

作者:李美华 陈华

上一篇:审计认知论文范文下一篇:林业育苗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