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班级文化为着力点的集体主义教育分析

2022-09-12

首先是学分制下学业教育缺少开展集体主义教育相应的补充要求。学分制是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可以自由选课, 强调学生从自身角度出发, 学什么, 怎么学, 用多长时间完成都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 给了学生很大的自由度, 缺乏必要的制约。强化了学生发展过程中的自我意识, 忽略了学习中同伴教育的作用;强调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 忽视了素质教育开展的途径。虽有高校用课外学分给予补充, 操作实施过程弹性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不仅要从知识上获得积累, 更要从思想上帮助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因此学分制下对开展集体主义教育没有提供措施保障。其次是学分制下高校管理缺少开展集体主义教育的有效载体。学分制的推行导致绝大多数的班级不是以行政班为单位在固定教室上课, 而是同一个班, 同一个时间段, 学生可能在不同教室上课, 以“同学不同班”的教学班形式开展教学任务, 教学班成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基本载体, 同班学生的课时教学安排呈交替状态进行, 作息时间出现不一致, 班级没有开展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给班级日常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

教学班级出现“同班不同学”现象, 任课教师面对相互不认识、不熟悉的同学无法在课堂上尽快和同学建立良好的互动, 也不能在课后熟悉学生完成答疑解惑等辅导工作;而“同学不同班”的情况, 导致辅导员无法进行班级考勤和课堂纪律管理, 班级规章制度缺乏保障的实施平台, 逃课和迟到现象比在学年制的教育管理模式下更为严重, 无法提前安排帮扶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业预警。

班级成员之间上课时间的分散性和流动性, 导致班级凝聚力建设缺乏时间和空间的保障, 造成班级成员不能体会到集体的归属感。行政班级不再是大学生群体稳定的最基本组织形式, 高校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单位“行政班”形同虚设。

再次是学分制下导致大学生缺乏开展集体主义教育的深刻体验。

首先, 由于上课场地不一致, 班级同学之间的见面次数较少, 男生和女生互相之间不熟悉, 同学之间的互动交流减少。班上因以宿舍为单位自行活动居多, 同学之间的交往多局限在宿舍狭小的圈子内部, 造成班级成员内彼此间缺乏共同的话题, 不能进行兴趣交流, 导致同学之间碰面也觉得无话可说, 同学的陌生感越来越大。其次, 由于上课时间的不统一, 学生参加集体活动的可能性减少, 日积月累, 同学参加集体活动的积极性降低。再次, 学分制的施行, 为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提前修满学分带来方便, 为了给自己未来的就业增加砝码, 学生会在空余时间辅修双学位, 因而很难有时间参加院系和班级活动, 导致学生只注重自身学业, 却忽视了综合素养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缺少集体主义教育的情感体验, 造成组织观念和集体荣誉感降低, 班级松散的状态也给辅导员进行班级管理加大了困难。因此班级集体主义教育如何适应学分制的全面推行给高校学生工作者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也提出了集体主义教育与时俱进的新课题。

从组织文化学角度来看, 班级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班级文化是由班级成员共同创造的, 渗透于一切活动之中, 虽是无形但又是无所不在, 跨越时空对学生产生教育作用, 作为一种特有的教育力量, 具有很强的熏陶力和感染力。以班级文化为着力点的集体主义教育能使班级成员形成相同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 能激发起成员对集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达到集体主义教育的目的。

一、利用虚拟空间建设班级制度文化, 推行集体主义的养成教育

班级制度文化是被班级全体成员共同制定, 在日常生活中能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并通过有组织的监督机制, 要求全体成员认真执行的文化形态。

在全球网络化的今天, 互联网技术应用拉近了人们的距离, 多媒体技术发展增加了人际交往的途径。QQ群、微信群等班级联络方式为班级成员交往提供了新的空间。在虚拟空间制定公约, 把集体主义观念作为制度约束班级成员的行为, 从制度上教育大学生应该具体集体归属的意识, 以制度的形式要求班级成员为集体服务, 通过强制性来发挥集体主义教育的作用。

把集体主义意识教育融入班级制度文化, 使每个成员自觉地以集体主义要求约束自己的言行, 为班级成员提供了行为评判标准是否符合集体主义的要求, 为集体主义教育提供制度保障。

二、依托社会实践形成班级行为文化, 体验集体主义的情感教育

班级行为文化是班级文化的外在具体表现, 通过班级作风、精神风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成为班级文化的载体。在社会实践中班级成员学会思考, 学会与人相处, 在相互交流, 相互了解, 获得人际交往的能力, 形成与众不同的班级文化。

在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活动中激发大学生热爱集体的荣誉感, 为了集体荣誉规范自己言行的集体责任感, 是考验大学生修养品性的理想环境。在社会实践中激发大学生形成对集体主义充满荣誉感、责任感的班级行为文化, 进而提升为人民服务的自豪感, 不仅让学生正确认识集体主义的内涵, 而且也成为集体主义教育最真实的情感体验。

三、明确班级标志丰富班级物质文化, 提升集体主义的意识教育

班级物质文化是班级成员共同创造或使用的显性文化, 它能为班级成员感官直接触及的客观存在, 能体现班级成员共同价值、信念。

班级标志的设计、使用不但明确了班级的整体目标, 体现了学生对班级特点的认同, 学生自主参与、自主设计, 调动班级的每个成员的积极性, 增强成员间的相互了解, 找到共同的发展方向, 促进成员的情感, 体验到集体的存在, 从而找到了集体的归属感。

在班级成员的共同创造中, 在日常生活中物化的班级文化将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与生活中的实践紧密结合, 激发大学生在集体主义教育中的主动性, 实现集体主义的养成教育, 积极将集体主义的意识和情感转化为行动和实践, 真正意义上体现集体主义教育。

四、强调以集体主义教育为内涵的班级精神文化

班级的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内容, 是班级文化的深层结构要素, 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班级成员在共同的学习中, 在日常的交流中, 在共同的成长中形成的各种意识认同, 是表现在价值观、道德观、行为方式、人际关系、集体舆论等方面的文化形态。在高校班级文化中强调集体主义, 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情感, 调动学生主动参与集体事情, 增进学生的集体荣誉意识, 还对学生的理想、世界观的形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建立集体荣誉感不仅是因为集体主义精神以其强大的凝聚力, 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目标聚合为集体共同的思想、情感和目标, 从而强有力地支撑起班级的精神家园, 也是教给学生适应社会的重要一课。

集体主义精神是在长期的集体生活中形成的对他人、对社会的态度和行为中表现出来的内化的思想准则, 生活准则和道德准则, 离开社会、离开集体, 集体主义就成了抽象的东西。只有在集体生活中学习、锻炼、培养, 才能有较充分的体现。因此, 在进行集体主义教育中, 以班级文化建设为着力点, 培养学生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的责任感, 才能真正把大学生培养成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青年。

摘要:随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不断融入, 高校纷纷开始实施以学分计算学生学习分量体现教学管理制度的学分制, 不仅在教学管理体制更多地综合考虑学生个体上的智能差异, 满足学生发展上的不同要求, 而且在教学模式上重视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 在管理制度里也开始强调学生的个性展现, 尊重学生对学习的合理选择。由于高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 传统的以“班"为教育教学统一单位组织形式不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 显现出与教学理念不一致情况, 因此做为高校管理的最基本组织单位班级被区别为教学班和行政班, 这种变化给高校开展集体主义的教育带来了困难。

关键词:班级文化,集体文化,教育

上一篇:盘式连续干燥机在聚天冬氨酸生产中的应用下一篇:企业跨区域管理模式下工会工作的实践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