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活动认识星期

2022-07-16

第一篇:数学活动认识星期

中班数学活动《认识梯形》

活动目标:

1. 认识梯形,感知梯形的基本特征。 2.能用图形结合组合的方式拼出梯形。 3.喜欢跟图形玩游戏。 活动准备:

白板课件《认识梯形》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好,今天图形宝宝要举行歌舞会,它们把图形王国装扮得漂漂亮亮,邀请小朋友们去参加,你们高兴吗?(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

二、巩固对图形的认识

师:图形宝宝有一个要求,让小朋友们说一说图形王国里有什么图形?并说出图形的特征?(出示不同的图形)

师:说一说这是什么图形?你认识吗?(出示梯形)

三、感知梯形的特征 1.认识梯形的外形特征

师:梯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和哪个图形比较像呢? 2.比较长方形与梯形的异同点(出示长方形或正方形) 师:那他们是不是一样的呢?

(引导幼儿去比较相同点:它们都有四条边,四个角。异同点:正方形,四条边都是一样长的,四个角也是一样大的。梯形,上下两条边平平的,一条边短,一条边长,旁边两条边斜斜的。)

小结:这种形状的图形,名字叫——梯形。 3.认识其他梯形

师:梯形家族还有其他的兄弟姐妹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长得什么样?(出示其他梯形)

四、图形组合拼梯形

1.教师示范图形组合的方式拼梯形 师:图形宝宝给小朋友们表演歌舞了,(梯形)一个正方形和两个三角形组成了一个什么图形?瞧:三个三角形在一起跳舞组成了一个什么图形? (播放屏幕录像)

师:它们是怎么拼的?(说明:有的图形需要旋转一下会更合适哦。) 师:你们会不会用三角形、长方形或者正方形拼出梯形呢?

师:看,我们资源库里也有许多图形宝宝,谁愿意试一试?(出示资源库) 2.幼儿个别示范。(1-2名幼儿到前面操作课件,教师帮助用照相机功能记录到表格里)(从资源库拖出记录表)

小结:原来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通过旋转方向组合可以变出梯形。 3.幼儿自由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 教师讲解操作要求。

4.幼儿尝试用图形拼梯形。

五、分享交流

师:谁来介绍一下你是用哪些图形拼出梯形的,是怎样拼的?

第二篇:中班数学活动:认识梯形

一、设计思路:梯形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幼儿所要认识的平面图形中最难理解的一种,尤其是梯形的概念。因此,中班幼儿认识梯形,只要理解梯形的特征,能找出相应的图形即可,不必要求幼儿用语言描述梯形的特征。由于梯形的概念幼儿不容易理解,所以活动设计我就不从概念入手,而让幼儿通过各种操作活动,(如:找图形、给图形涂色。)反复感受,逐步理解梯形的特征。幼儿认识梯形的另外一个难点是梯形的多样性。幼儿认识的特点是先入为主,容易形成定势。所以活动开始时就要让幼儿接触各种梯形,每个环节中幼儿所看到的、制作的梯形都是各种各样的。传统的幼儿园数学教学死板、机械,抽象的数学知识使教师越教越烦,幼儿越学越厌,怎样使孩子全身心的、主动地投入学习、探索之中呢?那首先就要对幼儿进行数学兴趣的培养,激发幼儿学习欲望,我在本次教学活动中的几点尝试:

1、运用游戏教学,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游戏是幼儿喜闻乐见的一种娱乐形式,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开展一些与教学有关的游戏活动,是激发幼儿学习,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的途径。

2、开展区角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开展区角活动能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 直观形象的事物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易于感知。

3、让幼儿自己动手,找找、玩玩,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动手操作能引起大脑的积极思维,大脑皮层的分析和综合活动来自运动器官的信号,当幼儿注意变为幼儿直接操作的对象时,就使大脑皮层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引起高涨的学习兴趣。

4、创设一定的难度,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遇到困难,都是大人及时解决,幼儿很难得到锻炼,也不会主动克服困难,要是让孩子经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后,就会有种从没有过的快感,从心底里得到满足。为此,我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设置一定难度,让幼儿经过一定的努力后才能跨越过去,从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认识梯形的活动中有一个给小客人喂梯形饼干的环节,我设计了让幼儿选择2块不同的梯形饼干,给同伴检验后喂小客人,并对小客人说:“请吃梯形饼干”。这里就有一定的难度——必须选择不同的梯形饼干,对一部分幼儿来说,是需要思考一下的。指导过程中能注重“三最”:即最大的观察(努力观察每位幼儿,避免笼统评价);最小的干预(教师角色进行退位,不干预替代);最多的鼓励(鼓励幼儿的点滴进步)。另外,努力把握“玩数学”的度。不在游戏中刻意地“教”,让幼儿在游戏中充分发泄情感,感受愉悦。

二、活动流程:复习整理基础上,渗透新知识点——新授活动——巩固活动——生活化延伸 附教案

一、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梯形的特征,并能不受其他图形的干扰在各种图形中找出梯形。

2、认识不同的梯形,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动手能力。

3、诱发孩子们学习图形的兴趣。

二、重点和难点:重点:初步了解梯形的特征。难点:认识不同的梯形。

三、活动准备:环境创设:活动室内放一些包含梯形的图画。教师演示用具:正方形娃娃、长方形娃娃、梯形娃娃。幼儿学具:包含有梯形的的图画若干张(没涂色)。

四、活动过程:

1、通过寻找、涂色活动让幼儿初步感知梯形的特征。让幼儿找出图中不是长方形、正方形的图形并涂上颜色。

2、观察了解梯形特征。(1)出示梯形,提问:这个图形有几条边?几个角?你们看,它上面的边短,下面的边长,上下两条边平平的,旁边两条边斜斜的。这个图形像什么?(2)小结:这个像滑梯的图形,名叫——梯形。(3)不过,梯形宝宝可调皮呢,它一会儿翻跟头,一会儿躺下睡觉,你们看这样还是梯形吗?(小结:原来梯形可以倒着放,睡着放,它们都是梯形。

第三篇:大班数学活动《认识半点》

一、 活动目标

1、复习整点、认识半点,能在钟面上拨出半点。

2、感受时间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

二、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手拨钟、幼儿数学活动材料、铅笔。

三、 活动过程

一、游戏“老狼,老狼,几点钟”。

1、 规则:男孩为狼,女孩为羊。

女孩问:“老狼,老狼,几点钟?”教师拨好时间男孩作答。重复几遍后,调到老狼吃羊的时间小羊迅速跑回自己的“家”,被狼捉到者就变狼的美餐。 师:玩累了吧,那就一起回到位置上休息休息吧。

二、复习整点

1、出示ppt, 师:你们知道现在是几点?(3:00)

2、师:那我们等钟停下来,看看会是几点钟?(4:00)为什么是4点钟? (因为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4)

3、刚才分针转了几圈?(1圈)

师:分针转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点。

三、认识半点

1、师:那如果再过半小时分针会怎么转呢?

2、提问幼儿:分针转了几圈?(半圈) 现在分针指着数字几?(6)

那时针指着数字几?(4和5的中间)

3、那谁知道现在是几点了?(4:30)

4、一起来看看4:30是怎么写的?半小时就是30分钟,是一个4,两个点,再一个30,表示4点半。

5、 师总结:分针指着6,时针指着两数中间,看小的数是几,就是几点半。 为什么要看小的数?因为时间过了4点,但又不到5点,所以看小的数。

四、《小明的一天》(看钟报时)

1、师:有个小朋友名字叫小明,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一天是怎么过的。

2、播放PPT,逐一出示,问:现在是几点钟?小明在干什么?请小朋友回答。

3、师:我们也要向小明学习,要遵守时间,不能迟到。

五、拨一拨(看时拨钟)

1、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个青蛙闹钟,它要来考考你们哦!

2、教师出示题卡,幼儿拨时间。如2:30,幼儿在钟面上拨出来。如果错拨错了,再请一位小朋友帮助,说出没什么错了。

六、做一做(看钟书写)

1、下面老师来考考每一个小朋友到底有没有认识半点。(出示作业)

2、幼儿做作业,教师巡视。

2、幼儿把做好的作业给老师,老师拿出一本正确的作业校对一遍。

第四篇:[数学教案-小班数学活动:认识数字6]

一、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学习6的形成,认识数字6,理解6的实际意义,数学教案-小班数学活动:认识数字6。

2、激发学习兴趣,发展幼儿操作,思维能力。

二、活动准备

1、萝卜、青菜、磨菇卡片各6张,1-6数字卡片。

2、萝卜图片(数量是幼儿人数的三倍),上贴各种图形(如图) 另备与萝卜上所贴形状相同的图形若干。

3、兔子拼图(幼儿人数的一半),反面划成6格,分别写上1-6的

的数字并剪开。同样大小的底板图也划成相应的6格,画上1-6的圆点。

三、活动过程:

1、拔萝卜、青菜,采蘑菇(学习6的数数,认识数字6)

(1)律动:师幼扮兔子随音乐“兔跳”,幼儿教案《数学教案-小班数学活动:认识数字6》

(2)说说你(兔子)喜欢吃什么?

(3)为过冬备粮食:拔萝卜、青菜,采蘑菇。

(4)数数:有几个萝卜、几棵青菜、几个蘑菇。出示数字6,认读数字6。

2、分萝卜:学习6的形成,数数。

萝卜太少不够吃,请兔宝宝把每个萝卜分6分。

老师示范在一个萝卜上贴上6个图形,先贴5个红色的圆形,再贴1个绿的圆形,5个圆形添上1个圆形是6个圆形,把萝卜分成6份了。

幼儿操作:找图形贴到萝卜上。

3、拼小兔:复习认识数字1-6和6以内数数。

老师介绍玩法:出示拼图底板,上划成了六格,每格上画了圆点,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出示拼图6块,(数一数,认一认它们背后1-6的数字)请兔宝宝将六块拼图贴到底板相应的位置。

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数学教案-小班数学活动:认识数字6

第五篇:托班数学活动:认识数字

1、2

托班数学活动:认识数字

1、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喜欢上数学课,感受并喜欢数学课的氛围。

2、使幼儿初步认识数字

1、2。

3、让幼儿在游戏中能用实物来表示

1、2。

【活动准备】

1、

1、2的大数字卡以及相应小棒小鸭图片。

2、二个框子上面分别贴有小棒、鸭子的图片。

3、数字宝宝卡片

1、2幼儿人手一套。

【活动过程】

宝宝,宝宝拍拍手,宝宝,宝宝拍拍腿,宝宝,宝宝坐神气。

一、活动导入:用儿歌引出课题:

宝宝们,今天老师啊,带来了一首好听的儿歌,你们想不想听听呀。(想„)那宝宝的小耳朵可要听仔细了。听完儿歌后告诉老师你都听到什么。

(教师唱儿歌):“数字宝宝1和2,1像小棒细又长,2像小鸭水里游”。宝宝们,刚在儿歌里面听到了什么呀?(幼儿自由说)。我们的数字宝宝长什么样呢?今天老师请他们来我们这做客了。宝宝们看看这些数字宝宝是不是像儿歌里唱的那样像小棒和小鸭啊。现在老师就来请出数字宝宝了。

哇!数字宝宝出来啦!

二、活动开始:

1、请出

1、2大数字卡和小棒小鸭的图片,用数字和图片相对应,让幼儿看看数字是否象儿歌中唱的一样,加深幼儿对数字的理解和记忆。

宝宝们,看看老师现在手上拿的呀是数字宝宝的图片,这是“1”,问:是什么呀?(幼儿一起说1,或者请单独宝宝说说);举起“2”,这是2,(请单独幼儿说是什么?);

看看这些数字宝宝是不是跟这些图上长得一样啊?(嗯„)

2、游戏:我出几你念几。教师随意出示大数字卡,让幼儿念出卡片上相应的数字。

现在老师拿出一张数字宝宝图片,宝宝们一起跟老师大声念出来啊。(一开始跟老师一起,中途老师可以试试不念。)宝宝真聪明,表扬说的宝宝。

3、感知数字:

“1”表示什么呢?老师觉得“1”可以表示一张椅子,还可以表示一个大电视机(从班上的东西来举例);让幼儿说说。对说的宝宝进行表扬。

拍手游戏:宝宝们,老师现在要跟你们做个游戏。说“1”拍(手),说“2”拍拍。老师先进行示范再跟幼儿一起。

三、游戏:送数字宝宝回家

宝宝们,看老师呀这有两个框子,上面呀,贴着小棒、小鸭图片,你们手里拿着数字宝宝,现在数字宝宝要回家了,把“1”送给小棒,“2”送给小鸭吧。

上一篇:三项机制工作方案下一篇:思想解放科学发展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