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设计:认识椭圆形

2024-04-11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设计:认识椭圆形(共15篇)

篇1: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设计:认识椭圆形

活动目标:认识椭圆形,感知椭圆形的基本特征。活动准备:

教具:圆形、椭圆形各一个,纸条一根。

学具:人手同等大小的圆形、椭圆形各一个,纸条一根(与圆形的直径等长);第一、二组,给椭圆形涂色;第三、四组,给最多的圆点打“*”第五、六组:看符号填圆点。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认识椭圆形。出示椭圆形,“它是不是圆形呢?”(不是)“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它不是圆形的呢?”“我们一起来比一比。”(引导幼儿将前面的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进行比较,证实椭圆形比圆形长。)“那么这个图形叫什么名字呢?”(椭圆形)“椭圆形除了比圆形长以外,还有哪里和圆形不一样呢?”(引导幼儿先将圆形左右对折再上下对折,并用纸条测量两次的折印,验证圆形两条折印一样长;然后再引导幼儿将椭圆形上下对折,再次测量折印,验证椭圆形的折印不一样长。

2、小结椭圆形的特征。

“椭圆形两头比圆形长,上下对折和左右对折出来的折印不一样长。”

3、说出日常生活中类似椭圆形的物体。

“你在家里、幼儿园里还看到哪些东西像椭圆形?”

二、小组活动

1、第一、二组,给椭圆形涂色。“把椭圆形找出来涂上同一种颜色。”

2、第三、四组,给最多的点子打“*”

3、第五、六组,看符号填圆点。

三、活动评价展示个别幼儿给椭圆形涂色的作业。

篇2: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设计:认识椭圆形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认识椭圆形,能将椭圆形与其它图形进行区分。

2、能够让幼儿找到与椭圆形相似的物体。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音乐《认识椭圆形》,红色、黄色椭圆形若干个、各种颜色的图形若干、小组操作图、椭圆形和圆形卡片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初步感知:

今天我们去参观“图形游乐园”,路上要经过很多的图形,我们一边走一边读出它们的名字吧。(教案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幼儿听音乐一边走一边复习已认识的图形。

1、引导幼儿观察“图形游乐园”里有什么图形?

2、找一找“图形游乐园”里来了什么样的新朋友?

3、猜一猜新朋友叫什么?跟读“椭圆形”

4、点击“环球动漫城”图标,幼儿欣赏动画。“我们刚才听到的儿歌名字叫“认识椭圆形”,今天有三个小伙伴被带入了椭圆形王国,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二、认知理解:

1、教师提问:

①魔镜是什么形状的呢?

②他们踩着什么样的图形来到巧克力喷泉边?

2、视觉感知椭圆形:

①出示椭圆形,引导幼儿观察其边缘。(光滑没有棱角)

②出示大小、颜色不同的椭圆形教具,这些都是椭圆形。

3、视觉辨别椭圆形:

①出示圆形和椭圆形,通过重叠比较的方法发现椭圆形比圆形扁,呼啦圈演示。

②通过比较椭圆形和圆形的两条中心线不一样长。

③出示所有大小、颜色不同的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椭圆形,请幼儿从中找出椭圆形。并验证。

三、操作体验:

1、第一组幼儿 给椭圆形涂色:将椭圆形找出来、涂上同一种颜色。

2、完成《迪多游戏乐园》第21页“大象的晚餐”游戏。

四、经验迁移:

寻找生活中见过的哪些东西是椭圆形的如:椭圆形的鸡蛋、镜子、包装盒、饼干等。“我们去外面看看有没有椭圆形的东西好吗?跟客人教师再见!”

随音乐退场。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是一个数学活动,先出示不同的图形,让幼儿辨认图形特征,整节课程,思路清晰,设计完整,气氛活跃。感知圆形和椭圆形的不同,了解椭圆形的主要特征。提高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引导幼儿说出日常生活中见到过的类似椭圆形的物体。孩子们在活动中收获的不仅是对圆形和椭圆形,更重要的他们懂得如何去区别它们之间的不一样。孩子能根据教师的引导进行大胆想象并能说出相应的图形名称,能在不同的图案中找出不同的图形再通过自己动手拼图,更加进一步掌握了图形的特征。

不足之处:

语言不够亲切,缺乏亲和力、幼儿动手操作粘贴时间较长、缺乏了鼓励孩子的语言、看到幼儿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品,便非常的无措,对个别幼儿的指导不够、语言不精炼,需要改进的地方很多、还要多加学习。

篇3: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设计:认识椭圆形

一、中班低结构分类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低结构活动就是指活动中教师提供的学具、玩具等各种素材都是独立的、可拆分的, 可以供他人自由选择使用。中班的低结构分类活动中要求环境与材料要体现中班分类活动的目标, 同时要反映幼儿中班当前的兴趣点和探索点。让中班幼儿自主的探索, 是以幼儿自主选择为主的活动, 教师处于低控制状态。针对影响中班幼儿分类能力因素的分析及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我们梳理并实践验证以下指导策略。

1. 关注——丰富经验, 形成概念。

经验的丰富在于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 教师应抓住每个可以丰富幼儿经验的细节与机会。《纲要》指出:“4~5岁的幼儿活动好动, 能积极地运用感官。”幼儿的生活经验是影响幼儿分类能力的一个因素, 所以教师必须关注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经验积累, 这是幼儿进行分类活动的前提准备。如:在即将离园时, 可经常帮助引导幼儿指认各种事物的名称及功能, 让幼儿说说与生活相关事物的名称, 总结出其特点, 并根据日常生活经验说出其功能。例如教师可指着一张闹钟的图片, 引导幼儿:“这是什么?它有什么本领?”并与幼儿积极交流。通过与幼儿的互动帮助幼儿了解:“闹钟是用来叫我们起床的, 跟家里挂在墙上的挂钟和我们手上戴的手表不同, 但都是告诉我们时间用的。”通过这样的经验积累, 幼儿了解到更多的与生活相关的物品的总体“类概念”及在这一类所属的物品中各种物品的不同特征, 为观察分析分类材料中的不同特征奠定基础。

2. 引发——仔细观察, 暗示启发。

引发观察的引导策略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的启发幼儿运用多种感官, 感知客观世界的事物与现象, 使之获得具体的影响, 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概念的一种教育策略。《纲要》指出:“4~5岁的幼儿活泼好动, 能积极地运用感官。”引发观察的指导策略可以帮助幼儿运用多种感官直观、生动、具体地认识实物, 了解实物的不同特征, 提高幼儿感官的综合活动能力。在低结构活动中使用这样的引导策略对幼儿关注分类材料 (或具体实物) 中的不同特征有一定的帮助, 随着幼儿细致观察经验的积累, 也可以逐步提高其分类能力。如:在《小花伞》活动中, 幼儿对不同种类的花伞特征的观察停留于表面, 对花纹、伞柄的形状等特征还没有发现。教师可通过引导观察, 运用暗示启发的方法, 将观察的主动权交给幼儿, 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观察并分辨各种雨伞细微的不同特征, 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更关注事物的细微特征的观察习惯。

3. 比较——对比异同, 关注特征。

比较分析的引导策略主要是指教师引导幼儿对多种物体找出异同点, 并通过比较分析、判断和思考, 比较精确、细致、完整地认识事物的教育策略。在比较分析过程中引导幼儿发现物体间的不同点与相似点, 以便幼儿对事物进行比较与分析。比较、分析是幼儿形成分类标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是比较复杂的认知过程。这种引导策略的使用, 对于事物理解能力逐渐增强、活泼好动, 愿意积极动用感官的中班幼儿而言是适宜的。在活动中当幼儿对分类的标准有些迷茫时, 可先引导幼儿了解一个事物的所有特征, 通过与他物的对比分析发现不同特征, 最终确定分类标准。如:在个别化学习活动材料《分发夹》中, 我为幼儿提供了很多不同形状、颜色、材质、大小等特征不同的发夹, 而材料的教育目标是引导幼儿学习用双因子的特征进行分类。我通过引导幼儿比较分析、对比异同, 使其关注了材料的特征, 逐渐掌握了分类的方法, 积累了分类的经验。

二、中班高结构分类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所谓的高结构数学分类活动是指那些“指向鲜明, 有具体教育目标, 活动内容有严密的流程, 教师作为组织者、协调者, 控制整个数学活动走向和流程的活动”。高结构分类活动是一种生命力强盛的教育形式, 可促使幼儿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增强, 同时也能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促进幼儿综合发展。针对高结构集体活动的特点、幼儿分类能力的影响要素等, 我们发现较适合运用以下指导策略。

1. 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关注特征。

《纲要》指出:我们要让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从而“帮助幼儿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的某些简单问题”。中班的数学分类活动也不例外, 教师要为幼儿创设热点或是幼儿感兴趣的情境, 引导幼儿更积极地参与到分类活动中。幼儿学习兴趣与学习愿望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发生的, 适宜的情景能够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情境的创设激励幼儿参与活动, 尤其是比较内向的幼儿。同时有趣的情境可引导幼儿将自己变成情境中的一个角色, 努力地“完成任务”或热心帮忙。也就是说情境的创设对幼儿的心理有暗示的作用, 这同时对关注分类材料的特征也有一定的促动作用。如:在中班分类活动《小兔的冷饮店》中, 我首先为幼儿创设了参加森林运动会的情境进入。接着向他们出示了满头大汗的小兔子图片及请求将这些冷饮帮忙分在两个冰箱里的录音。孩子们为了帮助兔子老板解决“难题”, 在观察不同的冰淇淋过程中更加清晰地了解了各种冰淇淋的特征。借助情境的创设, 赋予幼儿在情景中的角色, 使他们在活动过程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 并积极主动地关注材料的特征。

2.互动讨论——激励分享, 确定标准。

互动讨论是指通过幼儿、教师及师幼之间的多种互动, 在老师的激励与启发下大胆交流乐意分享自己的新发现、新探索, 在同伴互助、教师指导下引发对材料特征的关注。4~5岁的幼儿善于积极动用感官, 对事物的理解能力有所提高。但每个幼儿的分类发展水平有所不同, 这也影响着幼儿对材料分类标准的思考与理解。教师可为幼儿创造轻松的讨论环境, 引导他们间通过生生或师生互动的方式进行讨论与交流。当幼儿对分类的标准思考的有些偏差时会影响整个分类活动的进程, 而通过三者之间的讨论交流达到互助弥补, 通过建议、提示和部分介入等方式给予幼儿支持, 加速和推动幼儿的学习与探索的进程, 在互动中达到积累分类经验的目的。如:在中班分类活动《分小猪》中, 有的幼儿对于小猪的细节特征还是忽视的;有的幼儿对按照某一特征的是和否的命名存在问题。看到这样的情况, 我并没有立即给予幼儿正确的分类标准指导, 而是借助周围能力较强的幼儿善于观察与分析的优势通过讨论让他们能对小猪的不同特征产生共鸣, 对分类标准有进一步的思考。这样的互助讨论策略使教师在活动中更自然地因势利导, 充分体现了幼儿在分类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3. 记录整理——提炼梳理, 归类标准。

记录整理是指教师为幼儿提供记录的表格 (或其他的方式) , 让幼儿借助感官或一定的手段工具, 运用一定表征方法加以描绘和记述。数学与一般的社会和自然学习是不同的, 它并非建立在对于真实事物或现象的直接抽象之上, 而是一种抽象之上的抽象。4~5岁的幼儿只是相对前阶段的理解和记忆能力有明显的进步。中班幼儿的学习活动时间为20~25分钟, 所以在短时间让幼儿将新习得的经验进行内化还存在着一定难度, 更何况幼儿的分类能力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在高结构的集体分类活动中我们一般采用表格记录的策略, 引导幼儿自主将分类方法用简单的表征符号和数字进行记录。这样可以帮助为幼儿确定分类的标准, 并能提高幼儿的记忆及对分类材料的记录能力。

4. 分享交流——理解内化, 验证结果。

幼儿数学学习和探究总是需要教师的帮助指导和归纳提升的。对于幼儿来说, 新的经验的获得离不开对环境材料的感知和体验, 也离不开幼儿间的交流与分享。中班的分类活动中分享与交流是整个一个集体共同学习和反馈的环节。幼儿在分类能力提高的过程中既依赖于教师的支持与引导, 又离不开同伴的互助。交流分享式指导策略的运用可以促进幼儿对认知冲突的思考, 同时使幼儿在宽松的氛围中自主地进行交流、模仿与互动学习。在同伴间相互互动与交流的过程中, 教师与幼儿间通过积极互动与交流, 将整个活动中所出现的不同的分类方法加以归纳和总结, 以提高幼儿在本次分类活动中的分类能力, 为日后其他分类能力的发展积累经验。

经过一阶段初步的探索, 我们对中班幼儿分类能力的指导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同时也将梳理出来的指导策略在分类活动中积极地进行验证使用。随着实践的深入, 更多有效的指导策略等待我们在工作中逐步探索发现。

摘要:幼儿分类能力已经成为心理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 儿童的分类能力与儿童的基本生活技能有直接的关系。分类能力的发展是培养幼儿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最佳方法之一。教师在组织幼儿分类活动中的角色是“支架者”和“提携者”, 所以对指导策略的运用都会对幼儿的分类能力产生重大的影响。在本研究实践中, 针对中班数学活动中影响幼儿分类能力的因素, 梳理验证低结构、高结构活动中促进幼儿分类能力发展的指导策略, 从而使教师优化数学活动中幼儿分类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提高过程中的指导和分析能力, 促进幼儿分类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中班幼儿,分类能力,指导策略

参考文献

[1]陈友庆, 阴国恩.儿童依“相似性”分类能力的发展及影响分类结果因素的实验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2.

[2]高荣生, 付佑全.学前儿童分类能力发展特点的实验研究.四川师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1984.

篇4: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设计:认识椭圆形

一、设计数学教学活动的原则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它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在设计活动方案时需要教师系统地、有目的地进行组织和设计,在具体设计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在设计数学教学活动时首先要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本班孩子的已有发展水平。幼儿园进行的一切教育活动都应该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已有水平。如果设计的活动高于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经验,那么这个活动很难“同化”到孩子的知识结构中;如果设计的教学活动低于孩子的年龄特点或者孩子已经掌握了这些知识,那么这个活动就是无效的。在设计数学教学活动时亦如此。

2、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应该是循序渐进的。数学是一门自成体系的学科。在活动设计前,教师首先要明确这个学年甚至是这个学期,幼儿需要掌握理解哪些数学概念。这些概念,哪些是比较容易让他们接受的,哪些是比较抽象比较难懂的。教师根据先易后难的顺序,根据正在进行的主题进行设计。

3、设计的数学教学活动是一种经验的学习,注重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知识本身。在设计活动的过程中,应该让孩子有机会自己探索,操作材料,在操作的过程中让他们学会思考,自己理解掌握数学知识。

因此,在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时,要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既要考虑到他们的即时需要、他们的兴趣点和发展的可能性,又要使他们在经过活动中的思考和探索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

二、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

明确了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原则,现在可以具体落实到活动方案了。一般在教学活动方案中会出现:活动目标,活动准备及活动过程。活动准备及活动过程中所需要的操作材料和幼儿的已有经验,在这里就不具体展开。

(一)教学活动目标的设计。

教学活动目标的确立可以明确活动的教育方向,引导活动过程的设计。在数学教学活动的目标设计上,我们可以从认知、情感与态度、操作技能目标等三个方面来制定。认知目标既数学方面的需要幼儿理解或掌握的目标;情感与态度的目标既孩子在活动中表现出的兴趣及爱思考会主动动脑筋解决问题的目标;操作技能的目标既在幼儿操作过程中对他们的要求,比如会摆弄材料等。在设计原则中已经提到,数学是自成体系的,因此,教师应该考虑孩子在数学方面的已有经验进行设计。比如在《我来做围巾》中,我们设计了目标1、探索用实物测量物体面积的方法。2、体验用数来解决问题的快乐。在小班我们的孩子已经认识了各种形状,并且知道一个正方形(手工纸)可以通过折叠变成两个长方形或者四个小正方形,但是用小的面积测量大的面积没有尝试过。考虑到幼儿有这个折叠手工纸的前期经验,因此设计的目标1,这是认知目标。对于目标2,让孩子们知道数学是能够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是情感目标。当然还有一些隐性目标,教师做到心中有数就可以了。

(二)活动过程的设计

教师是引领幼儿步入数学殿堂的引路人,教师设计的活动方案将直接影响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那么怎样的设计方案能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并且是行之有效的呢?

1、各个环节架构围绕目标,层层递进。

在设计活动环节时,老师心中要铭记这次活动的目标是什么,为了达成这个大目标,在活动中可以化成哪些小目标,这样每个环节围绕一个小目标进行,层层递进,一环扣一环,最终达成大目标。比如在“我来做围巾”中第一环节让幼儿说说见过的围巾及其形状,巩固了所学到的各种形状并激发了孩子的兴趣。在第二个环节中,我们设计了小熊开围巾店需要小朋友帮助的情景,让幼儿自己动手探索用实物测量面积的方法。通过第二环节,小朋友开始疑惑:同样面积的布为什么两个朋友量出来围巾的数量是不一样的。这样自然过渡到了第三个环节,让孩子们交流各自的测量方法,从中学习正确的测量方法,即角对角、边对边的剪裁才是最节省布料的方法。这个环节也是幼儿自我检验、自我纠错的过程。

在设计数学教学活动环节的时候,既要考虑到这些环节是否能达成活动目标,各环节的过渡是否自然,还要考虑到孩子在活动中获得的数学经验是否能迁移到生活中去。“数学基础知识来自于现实生活” ①所以在设计数学教学活动环节的时候也要考虑到孩子的知识迁移,看看他们是否会把这些经验迁移到生活中去。

2、设计的数学教学活动形式是孩子以游戏情境为主。心理学家指出探索、操作和活动是幼儿参与活动的内驱力。面对枯燥的数学知识,中班的孩子能一下子接受吗?答案是否定的。“学前儿童的数学教学计划,应给儿童提供机会让他们去探索、自由的操作,并由儿童来发现。” ②因此我们在确定了环节的架构后就要考虑每个环节中的设计各种情境,让幼儿游戏和操作。中班的孩子动手和整理能力还不是很强,我们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些简单、方便操作的材料,如:在“我来做围巾”中,先以小熊要送围巾给朋友,邀请孩子们一起来参与的情景吸引幼儿,再通过围巾模板,在“布料”上摆一摆,画一画,数一数。在操作过程中,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作品完成后,教师又引导孩子发现:同样的布做同样的围巾,怎么会做出来的围巾数量不同,逐步引导幼儿发现角对角,边对边的裁量方法最节约最科学。这样,在情境游戏中,幼儿自己动手探索,发现了其中的“秘密”。

当然,数学活动的目标可能在一个教学活动中100%的达成,我们也可以把这些目标延伸至日常活动中,让孩子在生活中加以巩固。

参考书目:

1、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编:《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

2、金浩主编:《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概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篇5: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设计:认识椭圆形

活动目标:

1、认识椭圆形,掌握椭圆形的特点,学习正确区别椭圆形和圆形。

2、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指导家长和孩子共同收集椭圆形物品,并将这些物品摆放到教室的各处。

2、教师演示用具:从圆形变换到椭圆形的电脑课件、圆形与椭圆形图片,上面有可以活动的从圆心到边上的距离测量小棍,呈直角摆放。

3、幼儿学具:地板上画有圆心的圆形和椭圆形、幼儿测量长度的绳、操作盘上圆形和椭圆形的卡纸拼出的图案、圆形和椭圆形的集合图等。

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认识椭圆形并能正确说出名称。

难点是比较椭圆形与圆形的异同。

教学过程:

一:观察感知椭圆形

1、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操作,将圆形拖长变成椭圆形,幼儿观察由圆形变化到椭圆形的过程,并认识不同摆放位置的椭圆形。

2、指导幼儿观察认识椭圆形的形状,并正确为椭圆形命名。

二:操作比较讨论找出椭圆形的特征

1、教师:小朋友们,刚才老师用圆形慢慢地变出了椭圆形,那么圆形和椭圆形它俩一样吗?到底哪儿不一样呢?下面小朋友自己来测量比较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

2、教师指导幼儿三人一组在地板上的圆形与椭圆形前,用绳子进行操作测量,由于孩子们有测量圆形的经验,所以教师指导幼儿通过测量、比较得出椭圆形的特征。

3、指导幼儿讲讲自己的发现:圆形边上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是相等的。而椭圆形从圆心到边上的距离是不同的,从而知道圆形是圆圆的圆,椭圆形是长长的圆。

4、教师进行总结,出示圆形和椭圆形图片,比较椭圆形和圆形从圆心到边上的距离,从而证实幼儿的发现是正确的。

三:实践应用,观察寻找并介绍生活中的椭圆形物体

1、教师:“小朋友,刚才我们认识了椭圆形,知道了椭圆形的特征,现在我们来找一找在我们的周围,哪些东西是椭圆形的?活找到了之后,用你的小手摸一摸它的椭圆形的边缘,感知一下椭圆形的形状,然后把椭圆形的东西放到前面的椭圆形的筐子里吧!”

2、教师组织幼儿到教室的各处找:桌子上、窗台上、玩具柜里等等。幼儿找到之后,教师指导幼儿用自己的小手摸一摸它的椭圆形的边缘,感知一下椭圆形的形状,然后把椭圆形的东西放到前面的椭圆形的筐子里。

3、教师组织幼儿检查椭圆形的筐子里的物品是否正确,并进行总结。

4、教师提问:“小朋友,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椭圆形的东西,请你仔细想一想你还见到过哪些椭圆形的东西?”

5、组织幼儿讲讲自己见到过的椭圆形的物体。

四:动手操作,巩固练习

1、教师出示由圆形或椭圆形卡片拼出的各种图案,指导幼儿讲讲都有哪些图形组成的。

2、幼儿每人一套由圆形或椭圆形卡片拼出的各种图案,指导幼儿将椭圆形的卡片送到椭圆形的集合中,圆形的卡片送到圆形集合之中。

3、教师组织幼儿互相检查集合中的卡片是否正确,并进行小结。

活动延伸:

组织幼儿将手中的教具放到数学活动区中,并在平时的动中进行图形的拼摆练习,使这一活动得到延伸,从而巩固幼儿对知识的掌握。

教学反思:

这节认识椭圆形的活动课结束了、觉得孩子还是学会了至少目标是达到了。我的这节活动是让孩子在轻松的环境中去学习认识图形、我还是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通过本班孩子的特点来安排的,我们班幼儿很活泼所以不能用太沉闷的教学模式来上、我是想让孩子在动静交替的模式中去学习去探索。这节活动整个设计流程不错、就是在对孩子提问上有点差错、老是提问的不够准确。有的问题太过成人化了、这是我不足的地方。还有上课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老师把握程度不够。这是我应该注意的地方。

篇6: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设计:认识椭圆形

活动设计背景

为了更好地让幼儿认识半圆形的意义,孩子们都能勇跃的参与进来,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并且在动手将圆形变成半圆形的时候,孩子们也都能成功的完成任务。我用鼓励、启发性的语言,建立激励鼓舞的环境,让幼儿保持开放的心态,使幼儿个性化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活动目标

1.使幼儿能够认识半圆形。

2.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半圆形。

难点:知道一个圆形可以变成两个一样大小的半圆形

活动准备

1.装有各种形状的篮子(人手一份)

2.剪刀。浆糊若干。

3.大的示范圆形和半圆形各一个。

4.用图形拼成的完整画面图一幅。

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认识圆形和半圆形。

1.教师出示示范圆形,问幼儿其图形的名称和特征,再出示示范半圆形,再问幼儿其图形的名称和特称。

2.让幼儿在图形篮里找出圆形和半圆形。(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

3.给幼儿讲解圆形和半圆形的关系。

二.幼儿尝试把圆形变成半圆形。

1.教师让幼儿思考:你能把圆形变成半圆形吗?是怎么把圆形变成半圆形的?让幼儿自主先思考再与其旁幼儿讨论。教师巡回旁听。

2.幼儿讨论后,教师请若干名幼儿说一说自己可以用什么方法把圆形变成半圆形的。

3.幼儿尝试把圆形变成半圆形,教师巡回观察。

4.教师把幼儿的成品半圆形进行讲评。

三.教幼儿如何正确的把圆形变成半圆形

1.教师出示圆形,把圆形对折,必须以中线为中心边对边对折,对折后,在圆形的中线把圆形一分为二,把成品半圆形放在同等大小的整圆上比较,看看是不是该整圆的一半,该半圆形不能大于整圆,也不能小于整圆。

2.教师再次向幼儿正确示范如何把圆形变成半圆形,并验证。

3..请幼儿按照教师的方法再一次把圆形变成半圆形,并作验证。

4..教师对幼儿的第二次的成品半圆形进行讲评。

5.教师小结:半圆形就是整圆的一半,两个同样大小的半圆形合起来就是一个整圆。

四,延伸活动;快乐图形拼

1.教师出示.用图形拼成的完整画面图一幅,请幼儿观察哪些物体用了哪些图形拼成。

哪些物体的拼成里有半圆形。

2.教师激发幼儿:你可以用哪些图形可以拼画面上没有的物体?并请你说一说。

3.请幼儿自主与同伴用各种形状进行合作创意粘贴。教师巡回观察和指导。

4.教师点评若干幼儿的作品。

5.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本活动能遵循“教师为主导,孩子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原则,让幼儿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关健处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1.初步认识半圆形

在认识半圆形之前,我先出示了圆形给幼儿认识,让他们明白,半圆形和圆形的演变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的。待他们知道了这一点,再下面的认识过程做了相应的铺垫。

2.以幼儿为主体,在操作中探索发现、获得知识

教师不单要把知识传授给孩子,更重要的是教给孩子获取知识的方法,所以我在活动特别注重幼儿自主操作的指导。以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为主线,在认识半圆形特征时,主要采用了操作法,幼儿借助圆形纸片,通过折一折、摸一摸、剪一剪,使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先幼儿自主的尝试想方法把圆形变成半圆形,他们都会只是随手把圆形剪成半圆形。待他们自主的尝试过后,教师讲解正确如何把圆形变成半圆形并示范后,让幼儿再一次按照教师说的步骤去把圆形变成半圆形。当他们发现特征后,在老师的启发下,能用语言表达出来,还能依照教师的正确步骤去动手把圆形变成半圆形。培养幼儿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

3.最后借助图形快乐拼,给幼儿一个全面的认识各种图形的平台,并能利用各种图形演变成我们生活中的各种物体,在我巡回的观察中,我发现了幼儿利用半圆形变成了:月亮,花朵的花瓣,小兔子蘑菇房的房顶,等等。幼儿从动手中与图形们做“游戏”既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又培养了幼儿的动手创意能力。

篇7:中班数学认识椭圆形教案

数学是抽象性,思维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而游戏是幼儿学习的最好方法。将教学目标和内容巧妙地融入其中,大胆尝试让幼儿积极地参与操作,进一步认识椭圆形,培养幼儿扩散思维。

活动目标

1.认识椭圆形,感知椭圆形的基本特征。

2.乐于参与椭圆形的探究活动。

3.能在与圆形的比较重学会正确感知椭圆形。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椭圆形,感知椭圆形的基本特征。

难点:能在与圆形的比较中学会正确感知椭圆形。

活动准备

1各种椭圆形物品若干。(如:椭圆形的盘子、镜子、饼干、哈密瓜、红枣等)

2.幼儿用书。

3.教师演示用具:可以从圆形变成椭圆形的细铁圈,圆形与椭圆形的图片。

4.幼儿学具:地板上画的有圆心的圆形和椭圆形,幼儿测量长度的绳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观察感知椭圆形。教师把圆形变成椭圆形,幼儿观察由圆形变成椭圆形的过程。

2指导幼儿观察认识椭圆形的形状特征。

(二)展开部分

1.操作、比较,展开讨论,找出椭圆形的特征。

(1)教师:“小朋友,刚才老师用圆形慢慢地变出了椭圆形,那么圆形和形一样吗?到底哪儿不一样呢?下面,小朋友自己来测量比较

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

(2)教师指导幼儿用绳子测量地板上的圆形与椭圆形。由于幼儿有测量圆形的经验,所以教师可以指导幼儿通过测量,得出椭圆形的特征。

(3)指导幼儿讲讲自己的发现:圆形边上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是相等的,而椭圆形从圆心到边上的距离是不同的,从而知道圆形是正圆,椭圆形是圆。

(4)教师进行小结,出示圆形和椭圆形图片,比较椭圆形和圆形从圆心到边上的距离,从而证实幼儿的发现是正确的。

2实践应用,观察寻找并介绍生活中的椭圆形物体。

(1)教师:“小朋友,刚才我们认识了椭圆形,知道了椭圆形的特征。现在,我们来找一找在我们的周围,哪些东西是椭圆形的。找到了之后,用你的小手摸一摸它的边缘,感知一下椭圆形,然后把椭圆形的东西放到前面的椭圆形的筐子里。”

(2)数师组织幼儿到教室的各处找椭圆形物品。

3教师组织幼儿检查椭圆形筐子里的物品是否正确,并进行总结。

教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圆形的东西,请你仔细想想,还见到过哪些椭圆形的东西

(三)结束部分

完成幼儿用书中的圆形派对“练习

教师:“请小明友将图中的椭圆形圈出来。”

四、活动延伸

幼儿创意活动“圆形变变变”。教师提供画有椭圆形的纸张,水彩笔、彩纸、胶棒等材料,幼儿通过粘贴、添画等方式制作图形创意画

活动总结

篇8: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设计:认识椭圆形

1. 幼儿游戏性表现在中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高结构特点

现在大部分中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高结构化的特征, 所谓的高结构化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要的作用, 其主要特点就是以教学为主, 对教学目标的特化、儿童的接受以及教师的灌输进行了强调, 其目标就是想让儿童将知识和技能掌握住。而现在大部分中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都要求幼儿对某个数学技能进行掌握、对某个数学知识点进行理解。在教学活动的评价环节, 教师主要对幼儿是否已经将教学活动的内容掌握住进行考察。因此在高结构的课堂当中, 幼儿必须对教师的讲授和演示予以充分的关注, 同时还要努力地进行操作和练习, 这样才能够将技能和知识掌握住。幼儿的游戏性表现在这样的教学活动当中主要体现为表情专注积极, 而认知自发性的表现则较少的出现[1]。

2. 幼儿游戏性表现在中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高控制特点

由于幼儿具有较短的注意力集中时间, 同时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的吸引, 因此教师在进行集体教学活动当中必须要针对幼儿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高控制的特点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主要可以分为两种, 也就是继续控制以及时间控制。

2.1 时间控制。

幼儿园中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通常会持续二十分钟左右, 教师需要在这二十分钟的有限的时间内将总结评价、操作练习、讲解演示以及导入等各个教学环节完成, 同时还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使全体幼儿有所收获, 因此必须要对时间进行有效的利用以及合理的分配。在这样的节奏下。很难使幼儿对材料进行充分以及自由的操作, 幼儿往往只能快速的针对教师的讲解内容作出反应, 并且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掌握练习及模仿, 这样就使得幼儿的游戏性在中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当中更多地体现出表情专注积极。

2.2 秩序控制。

要想保证幼儿的有效学习, 就必须要对其进行适当的秩序控制, 但是高度的控制差就会使幼儿出现缩手缩脚的现象。除此之外, 教师为了能够对秩序进行有效的控制, 对幼儿与同伴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并不鼓励, 在大部分情况下视之为破坏秩序, 这样就使中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幼儿较少的表现出社会自发性。

3. 教师对幼儿数学学习的个体差异关注的缺失

3.1 对幼儿数学学习能力的差异较少关注。

几乎所有的幼儿都具备学习数学的潜力, 但是这种有较大的个体差异性存在于这种潜力当中。相关的研究表明, 在非正式数学知识和经验方面, 三四岁左右的幼儿就会表现出较大的个体差异。比如, 相对于五六岁的幼儿而言, 一些三四岁幼儿的数学概念往往比较高, 而且伴随着年龄的增长, 这种个性差异也会逐渐的加大。在书面符号表征能力、基数能力以及数数能力等各方面, 幼儿都具有显著的差异。在中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当中, 教师基本上要求所有的幼儿在同样的时间内对同样的内容进行学习, 而对幼儿数学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却具有较少的关注。很少有教师会对差异化教学的方式进行实施, 一些幼儿可以将老师提出的问题轻松的解决掉, 而另外一些幼儿则无法掌握老师讲解的内容, 这样就很少会将认知自发性表现出来。

3.2 对幼儿认知风格的差异较少关注。

可以采用多纬度的方式针对幼儿的认知风格进行分析, 其中我们最熟悉的维度就是场依存性以及场独立性。大量的研究表明, 相对于场依存性的幼儿而言, 在概念和问题等很多方面场独立性幼儿都具有更加好的表现, 而且具有较高的操作水平。很多研究表明。社交互动在数学课当中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而且社交程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正是社交活动能够使场独立性儿童能够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由于具有不同的认知风格, 所以幼儿的数学学习方式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很多教师没有充分的关注幼儿的认知风格差异, 这样在数学集体教学活动当中一些幼儿都没有得到适当的帮助和指导, 最终使幼儿的游戏表现受到极大的影响。

4. 幼儿数学学习中“操作练习”的作用的缺失

现在大部分的中班数学活动当中都存在着“操作练习”的环节, 在提供操作材料的时候教师也对材料的差异化、适宜性以及丰富性予以了充分的注意。教师在讲解演示新知识之后, 就会开始“操作练习”的环节, 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幼儿对教师演示的方法进行模仿, 从而展开强化极限训练, 使幼儿能够对知识进行充分的掌握。然而这种操作基本上都属于验证性操作方式的性质, 几乎没有出现创作性操作以及探索性操作, 这样就将幼儿对问题的理解忽视了, 同时也忽视了幼儿的内在的逻辑能力, 最终导致幼儿数学学习中“操作练习”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

结语

要想使中班数学集体活动教学活动当中存在这些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 教师就必须要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立足于本次研究当中的问题, 教师应该将科学的幼儿数学学习观以及数学知识观树立起来, 从而将低控制、高结构的数学集体教学活动营造出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对幼儿学习的个性化以及差异进行充分的关注, 最终能够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篇9: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设计:认识椭圆形

一、分析情况,进行合理的计划和安排。

1.通过教师对幼儿中班阅读教师的了解,制定相关的教学目标。

能对画面作有序观察并将前后画面联系起来理解故事内容;能对图书画面中的空白点进行合理想象并比较阅读内容的不同点;知道图书中有页码和文字,了解不同符号的对应关系并愿意编画情节简单的图画故事书;能大胆地表述阅读信息并安静地倾听他人讲述内容;指导幼儿掌握正确翻阅图书的方法并能安静地阅读图书。

2.根据目标,制定相关的环境教学内容等。

首先,阅读区的创设、墙面的布置、图书的选择与投放、材料的准备与更新等能否吸引孩子。其次,我认为应该是孩子积极投入自主阅读,有阅读的愿望,这种积极性是老师给予的。老师对孩子的态度,给孩子营造的环境氛围及指导策略都会影响孩子对阅读的积极性

二、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尝试。

1.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小班时,我们用淡色大泡沫垫拼铺在阅读区,给孩子营造家一般的温馨氛围,以激发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到了中班,孩子大了,总是会躺在泡沫垫上看书,当两个以上的孩子拿着书在里面躺着时,势必会影响他们的自主阅读,而且一躺,一滚,泡沫垫也“不听话”,总是错位,一连串的问题就出现,说明小班的阅读环境已不适应中班孩子的特点,对孩子阅读能力的提高不起作用,进行改造是必然的。我们想到了地塑,整张地塑铺上去,解决了泡沫垫容易错位的问题,再放两个充气凳子代替桌子,孩子阅读时把书放在充气凳上翻阅,解决躺着看书的不正确姿势问题。这个重新“装修”的环境再次吸引孩子的眼球,他们进去后会各自选择一张“桌子”,悠闲自得地阅读,互不打扰。另外,在图书的选择与摆放上我们也进行思考,注重给孩子有序的环境。首先对图书进行分类,有自制图书、分享阅读读本、故事图书三类,根据每类书的特点给它们找“家”。自制图书是孩子们独立或是和家长一起做出来的,有一个缺点是纸张没有购买的图书好,比较软,不适合竖放在书架上,我们就让它们平躺在布架子及教具柜里;分享阅读读本因为都是一样的,可以重叠放,就把它们放在档案盒里;故事图书包括孩子从家里带来分享的图书和我们统一购置的图书两类,分别竖放在书架的两面。在墙面的布置上尽量避免花哨,用一个大大的“嘘”字提示孩子,同时挂上配合德育教育的《弟子规》挂图,语言屋里“住着”一些字宝宝,简单明了,孩子易于操作。

2.从自身出发,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对孩子说话的语气、语调,与孩子交往的态度等,努力为孩子营造轻松平等的氛围。

在孩子进行小书阅读时,我们都会给孩子自主自由阅读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孩子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意愿轻松地阅读,进一步熟悉整个读本。于是我采取“悄悄话”的阅读形式,就是让孩子用不发出声音的“悄悄”阅读,这样孩子之间互不干扰,互不影响,各自专注阅读,能力弱的孩子也能自己专注阅读,整体的自主阅读能力得到提高。另外,我们在进行主题活动中的故事教学时,将过去总是先讲一遍故事、然后回答问题的形式,改变成边讲边提问,鼓励孩子对故事的发展大胆猜测,层层递进,这种方式有效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活动结束后,他们总是会围在故事挂图前讲个不停。

三、鼓励家长参与,提高幼儿自主阅读实际能力。

通过家长会、家长园地、个别交流,网上互动等方式进行,反复强调,反复宣传,次数多了,家长印象就会深。我鼓励做得好的家长写下心得与反馈,在网站上互动,在家长园地里展出,并在家长会上谈心得,以此带动其他家长。如在进行《老虎怎么睡觉》读本时,需要前期的准备,为此我提前一周就做准备,让家长引导孩子去收集。然后我把孩子带来的资料作成展板展出在教室门口,下午接孩子时,带资料来的孩子会围在展板前和同伴交流,自豪地告诉同伴。这样吸引了其他家长都围过来听、过来看,家长之间也互相交流。在家长对阅读活动有了一定的重视后,我们开始加强孩子家庭中阅读的指导。通过个别交流、网上互动等方式了解孩子在家的阅读情况,和家长一起寻求适合孩子、对孩子的自主阅读能力有帮助的方法。如我们在班级网站上发帖《您在家里如何指导孩子进行阅读》,鼓励家长分享自己教育过程中好的经验、好的方法及心得体会,同时有什么意见建议或疑虑、困惑也都可以畅所欲言。

篇10: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设计:认识椭圆形

目的:

1、教幼儿认识圆形,掌握圆形的特征。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准备:

1、教具。课前在教室里放置一些圆形的物品。如圆镜、圆圈、圆盘、圆饼干等。

2、学具。幼儿操作练习用的圆形纸片和各种图形,人手一份(色彩不同、大小各异的纸片若干)。过程:

一、认识圆形

1、出示圆镜、圆圈、圆盘、圆饼干等,让幼儿摸摸、看看。

2、教师拿出镜子问:“这是什么?”让幼儿摸一摸镜面、镜边,然后指着镜面说:“镜面是圆形的”。

教师拿着呼拉圈问幼儿:“这是什么?”教师套在身上舞动。拿下后问:“呼拉圈是什么形状的?”(圆形)

教师小结:圆圆的面,圆圆的圈我们都叫它圆形。(幼儿学说:“圆形。”)

3、请幼儿说说常见的物品中哪些是圆形的(幼儿自由发言)

二、巩固对圆的认识

游戏一:“谁会找” 1、请幼儿在教师出示的实物中找出圆形。2、请幼儿在教室里找出圆形。3、幼儿动手从练习用的学具中找圆形。

游戏二:“用圆形做游戏”

小朋友桌上和老师桌上,都有许多大小、颜色不同的圆形纸片,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和圆形做游戏。

1、取出3个红色的圆片,取出后,教师在绒布上将它们摆成“”形式,边摆边说,“让他们排队站好,先大后小”。小朋友学着老师摆。

2、拿出3个大小一样的圆形,取出后,教师将它们摆成“”形式,边摆边说:“让它们手拉手站好”。

3、拿出3个大小一样的圆形,取出后,老师将它们叠放摆成 形状,边摆边说,“让它们一个叠在另一个肚子里。”

篇11: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设计:认识椭圆形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知图形圆形。

2.创设愉悦的游戏情节,运用多种感观来调动幼儿思维,想象能力,发展幼儿观察能力,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3.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4.随歌曲旋律唱出来。

活动准备:小圆片、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老师今天带了一个好朋友,你们想见见他吗?我们把它请出来。

它是什么样子的?

圆溜溜,很光滑。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圆形。

请跟我一起说一说,圆形。

二、新授

1、师:小朋友们,请你们也从盒子中拿出一个圆形,(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摸一摸,它是什么样子的。

它是光滑的,圆圆的。请大家把圆形放回盒子里。

小朋友们,我们来找一找,教室里有没有圆形的东西?

2、师:老师也找到许多我们生活中圆形的东西,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出示PPT)

依次出示:球、硬币、盘子、钟、泡泡、车轮、纽扣、饼干、巧克力豆。

三、游戏

组合图形,利用圆形,拼出孩子喜欢的图案。

教学反思:

过犹不及——从紧张的情绪稳定下来后,我给了自己这样的评价,这就是我现在的心情。为了上好这堂课我准备了很多,也加进去很多自己的想法,但我感觉我是为了上课而上课,这堂课是为进修学校幼教部老师上的,忽略了孩子才是我们应该教育的对象,老师把孩子带进了自己的教学模式当中,限制了孩子们想象的发挥。

通过这几节公开课,我从其他老师那里学到很多东西,尤其李老师在一些主要的环节当中给了我很多好的建议。“教案来自:屈;老师教;案网.”单就这节课而言,我认为自己有三个方面需要改进;先是教学目标要再明确些,要有侧重点;二是讲课当中各个环节衔接的不够好,孩子会跟不上;三是在触碰和认知环节中做的太仓促了,在孩子没有完全感知的情况下就进入了下一环节,脱离了教学目标。以上都是我需要改正的地方。

希望在以后的教学当中,不受单一教学模式的限制,在课堂上要有吸引孩子的亮点,不限制孩子的想象力,希望园里以后给我们多创造一些交流的机会,能向其他老师多请教,弥补自己的不足。

篇12: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设计:认识椭圆形

活动目标:

1.发展目测力、判断力、寻找生活中的椭圆形。

2.在与圆形的比较中学正确感知椭圆形。

3.能根据其特征在许多图形中找出椭圆形、学会认识椭圆形。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5.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椭圆形卡片一套。

2.各种图形卡片。

3、碟片、石头、糖、面包、树叶、苹果、鸡蛋。

4、音乐。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认识椭圆形,活动难点:

寻找生活中的椭圆形、利用椭圆形自创与操作。

活动过程:

一、手指游戏《手指变变变》导入主题。

1、和幼儿一起玩手指变变变的游戏。

2、用毛根变魔术(各种椭圆形的东西)

3、复习已经认识的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

师:今天我们班又来了一个新的图形宝宝、它是谁呢 ?想不想认识一下新的朋友?

我们一起把它变出来好不好,咕噜咕噜变、椭圆形宝宝出来了,小朋友们好,我是椭圆形宝宝,很高兴认识大家,椭圆形宝宝非常有礼貌、我们是不是也要向它问好呢!

二、了解椭圆形的特征。

1、师:我这里有两个图形一个是圆形一个是椭圆形,它们有什么不同?找一找哪个是长长的圆、扁扁的圆?(圆形圆一点、椭圆形扁扁的比圆形长一点)

师:我们把这个长长、扁扁的圆、叫做椭圆形。

2、请小朋友说一说我们生活中哪些东西是椭圆形呢?

三、寻找椭圆形。

1、出示准备好的道具、这里也有椭圆形看看谁最先找出来。

师:调皮的椭圆形要和我们捉迷藏,我们一起找一找哪些东西像椭圆形?

出示碟子、树叶、苹果、鸡蛋、糖、面包、石头等。

四、幼儿拼图并点评。

1、教师在黑板上演示用各种图形简笔画

2、把准备好的图形拼作一幅画。(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

3、幼儿的操作教师指导。

4、展示幼儿作品、加以鼓励。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是一个数学活动,先出示不同的图形,让幼儿辨认图形特征,整节课程,思路清晰,设计完整,气氛活跃。感知圆形和椭圆形的不同,了解椭圆形的主要特征。提高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引导幼儿说出日常生活中见到过的类似椭圆形的物体。孩子们在活动中收获的不仅是对圆形和椭圆形,更重要的他们懂得如何去区别它们之间的不一样。孩子能根据教师的引导进行大胆想象并能说出相应的图形名称,能在不同的图案中找出不同的图形再通过自己动手拼图,更加进一步掌握了图形的特征。

不足之处:

语言不够亲切,缺乏亲和力、幼儿动手操作粘贴时间较长、缺乏了鼓励孩子的语言、看到幼儿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品,便非常的无措,对个别幼儿的指导不够、语言不精炼,需要改进的地方很多、还要多加学习。

篇13:中班音乐活动:认识你呀真高兴

1.尝试用说唱的方式表演歌曲, 创编部分歌词与动作。

2.在学习结伴舞蹈的过程中, 增进朋友间的友爱与亲密, 体验共同表演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会唱歌曲, 会跳单圈邀请舞。

2.钢琴伴奏、活动场地 (椅子两两摆放成半圆形) 。

活动过程

1.围绕活动主题“认识你呀真高兴”进行师幼间的互动与问候。

(1) 用语言交流的方式彼此问候。师:孩子们, 来到无锡我认识了你们这么多新朋友, 我想大声地对你们说:“认识你呀真高兴!”如果你们愿意和我做朋友, 一定也会大声地对我说这句话。 (启发幼儿用同样的话语回应执教老师) 瞧!今天还来了很多客人老师, 也用这句话向大家问个好吧!

(2) 在歌曲表演中传递快乐情绪。师:我知道你们学过一首歌就叫《认识你呀真高兴》, 咱们一起表演给新朋友们 (指现场观摩教学的客人老师) 看看吧。 (完整歌表演一次)

2.用“说唱结合”的方式表现歌曲, 感受唱唱、说说的变化与乐趣。

(1) 看老师怎样说唱。师:刚才你们为大家表演, 现在我想为你们表演。仔细听, 我和你们唱的有什么不一样?

(2) 集体练习。 (按前面一半唱, 后面一半说的方式完整进行) 师:原来, 一首歌可以从头唱到尾, 还可以像我这样前面一半唱, 后面一半说, 唱唱、说说真有趣!你们也来试试吧!

(3) 以师生轮流“说”的方式再次练习。师:这一次又有新变化:最后两句说的地方我和你们一人一句, 你们愿意先说还是后说?

3.学习两人、三人结伴舞蹈, 乐意与更多朋友进行表演。

(1) 尝试按男孩、女孩结伴舞蹈的要求完成表演。师:和你旁边的朋友合作一次吧, 先商量好, 是男孩先说还是女孩先说。 (提醒幼儿:说的时候会用好听的声音, 听的时候要安静、有礼貌。)

(2) 交换朋友, 继续以两人结伴的方式合作表演。师:我们要换个朋友再来一次。注意了:前奏的时候你要找到一个朋友和他 (她) 面对面站好, 还要商量好谁先说谁后说, 前奏结束时你们就要开始唱歌跳舞了。

(3) 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小结并增加一次练习。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 能很快找到朋友并且商量好谁先说、谁后说, 但是商量的声音太大, 这样合适吗?为什么? (影响听音乐) 启发孩子看看彼此间的距离 (很近) , 提醒大家用悄悄话商量。

(4) 增加朋友 (提升难度) , 尝试以三人结伴的方式合作表演。师:刚才是几个人做朋友? (两个) 如果请你们三个人一起跳舞行不行?记住哦!前奏的时候要三个朋友在一起, 还要商量好谁先说、谁接着说、谁最后说。有点难, 让我们来试试!

4.创编部分歌词与动作, 增进朋友间的友爱与亲密。

(1) 和朋友商量着改编歌词及动作。师:歌里唱到和朋友“拉拉手、亲一亲”很开心, 你还愿意怎样和朋友亲热呢?和你的朋友商量商量。谁来介绍自己的好办法?

(2) 选取个别动作替换到原有的歌词中, 并完整表演。

5.拓展活动思路, 尝试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用方言表现歌曲的说唱部分, 享受方言带来的快乐。

师:还记得我从哪里来的吗?我会用苏州话介绍自己, 一起听听。 (教师用苏州方言说:我是苏州人, 认识你呀真高兴!) 你们可以用无锡话说说吗?幼儿说方言, 师生再轮流说。

师:我有很多朋友, 有四川的、上海的……我跟他们学过四川话、上海话, 再用不同的语言来试试。师生轮流说。

活动背景与分析

这一个活动案例是我们为参加江苏省幼儿园优秀教育活动展评而设计的, 可是当我们来到展评现场无锡实验幼儿园时, 发现参赛的教学内容该幼儿园已分两教时实施过 (第一教时:学唱歌曲;第二教时:学跳邀请舞) , 这就意味着准备好的教学方案无法再用!意外、紧张之余, 立即思考对策。在与幼儿接触的半个小时中, 我们了解了孩子的学习状况, 并根据幼儿的表现灵活调整了教学方案。首先, 把幼儿完整演唱的形式改为说唱 (前半部分唱, 后半部分说) ;其次, 在邀请舞的基础上, 调整为学习两人、三人结伴舞蹈;第三, 创编部分歌词与动作;最后, 充分借助异地上课的机会, 利用师生各自优势 (会多种方言) , 拓展教学思路。

篇14: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设计:认识椭圆形

关键词:数学教学;序号;游戏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要充分考虑学生数学认知上的特点,要将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作为教学目标,要让幼儿在生活中学,在游戏中学。将教育活动游戏化,可让幼儿在游戏中激发认知兴趣和探究欲望,在游戏中获取和掌握数学知识。本文就以幼儿中班数学1~10的序号学习为例,谈谈幼儿数学教育游戏化的实践探索。

一、教育游戏化对幼儿学习数学的作用

绝大部分幼儿在上学前没有经过学校正规的数学教育,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也只是停留在能机械背出数字顺序层面,他们对基础数学知识的认知其实都是相当有限,若幼儿园老师只是单纯对数学数字的书写、排序,简单加减运算等内容进行讲解教学的话,很容易出现学生听不懂或者根本听不进去的现象,时间久了反而会引起对数学学习的反感,对幼儿以后系统接受小学、中学的数学教育造成影响,因此幼儿园的数学老师必须转变教学方法,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幼儿对游戏的兴趣是众所周知的,若能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融入生动有吸引力的游戏中的话,可以通过幼儿对游戏的关注,在潜移默化之中理解和掌握游戏中蕴含的数学知识。

二、幼儿数学1~10的序号教学中利用游戏促进幼儿学习的实践分析

在幼儿园的数学教学中常存在这样一个现象:学生可以很流利背出10以内的数字顺序,也可以较熟练地将这些数字排成倒序,但是当老师要求学生按照倒数的顺序进行排排站的时候,学生往往不知所措。因此,当幼儿中班在上1~10的序号数学课时,老师就可以为幼儿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在游戏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字的内涵。

首先,要明确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幼儿认识10以内的序数,并会从不同的方向辨别数序,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其次,做好充分的材料准备,创设游戏情境。可以制作图像幻灯片,没有条件的话,教师也可以手绘或者打印一些图片,画出一个有六层,每层有十个房间且每个房间都住有不同小动物的一个动物之家。再分别在一张卡片上画出动物之家里所有的小动物。在课程开始之后为幼儿营造一个帮小动物们回家的情境,并一一为幼儿展示动物之家和动物之家里所有的小动物们。这时,幼儿看到一个个色彩鲜艳的可爱小动物时就会表现得很激动,很感兴趣,他们的注意力也都会集中在老师说的话中。这时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看一看、数一数,尝试着说出每个小动物的家都在哪一层的哪一个房间里。游戏情境中的幼儿就都会积极地帮小动物回家,在一次次的帮助中加深对数字顺序的理解和掌握。

除了做卡片让幼儿帮小动物回家的游戏之外,老师可开展的游戏教学活动还有很多。例如,为幼儿再创设一个去小动物家里做客的游戏情境,老师说:“小朋友们,动物之家的小动物们要求我们去他们家里做客呢,你们想不想去啊?想去的话要先按老师要求的顺序排好队哦!”然后老师就要每一个幼儿安排特定的顺序,有的是正数第三位,有的是倒数第五位,總之是从不同的方向安排小朋友们的顺序,让小朋友们自己进行排序站位。即便有的小朋友的站位会发生错误,老师需要对其进行鼓励,并适当引导他找到自己的位置。让幼儿不仅在游戏中体验到数学游戏的快乐,也真真切切地学会了从不同方向准确辨别数序的技能。

从知识层面来说,幼儿园的数学教育内容是最简单和基本的,并不要求幼儿可以有多少数学知识的积累,但是对幼儿园学生的数学教育仍然是必不可少,需要教师重点关注。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教育游戏化中提高幼儿对数学的学习和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冰雪.数学游戏增强判断力[J].独生子女,2005(05).

[2]张峰.幼儿园数学游戏10则[J].山东教育:幼教刊,2005(18).

篇15: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设计:认识椭圆形

【活动目标】

1、认识半圆形,能正确区分半圆形和其他图形。

2、感知半圆形的基本特征,初步体验半圆形和圆形之间的关系。

3、对图形感兴趣,培养幼儿对图形的观察能力和分辨能力。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重难点】

认识半圆形,了解其基本特征,能正确区分它和其他图形。

感知半圆形和圆形之间的关系知道两个一模一样的半圆能拼成一个圆形。

【活动准备】

一个较大的圆,中间有切割线,能分成两个半圆;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图形若干;幼儿操作图卡(大小不同的半圆若干);PPT。

【活动过程】

一、故事欣赏,引出主题。

播放故事DVD。

二、认识半圆形。

1、结合故事情节,认识半圆形,初步感知圆形和半圆形的关系。

师:猴子四兄弟遇见的第三只怪兽是什么形状的?猴四弟用剑把这只怪兽变成了什么?(半圆形)

2、教师出示各种不同形状的图片,引导幼儿从中找出半圆形和圆形。

师:老师这里有许多图片,请你们从这些图形里找出圆形和半圆形。

3、游戏:找朋友。引导幼儿使用操作卡,进行探索和拆分,了解圆形和半圆形的特征及关系。

师:“认识了半圆形,现在我们和半圆形来做游戏吧,这里有许多的半圆形,你们要找到一样大小的半圆形才能成为好朋友,大家一起唱歌找朋友吧。

4、小结:刚才为什么有的小朋友手中的半圆形拼起来会变成圆形有的不会呢?

原来两个一样大的圆形才能拼出一个完整的圆形,像这样将圆形分成大小相等的两个形状就是半圆形。半圆形是圆形的一半。

三、活动结束,寻找生活中的半圆形。

师:生活中的那些东西像半圆形呢?我们一起找找看。

【教学反思】

《认识半圆形》这节课我借助ppt故事情景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并且让孩子在观察和操作中了解了半圆形的特征,孩子们都能踊跃的参与进来,并且动手将圆形变成半圆形。接着找一找生活中的半圆形孩子们的观察仔细,思维发散,并且出示课件时孩子们开阔了眼界。在材料操作上巩固了所学知识。本次的活动比较符合幼儿的兴趣和经验,激发了幼儿自主探索,给了幼儿一个探索的空间,让他们在一次次尝试中积累了经验,学会了自主探索的学习。

上一篇:区队长工作总结下一篇:商业银行金融革新的制约因素分析